时间:2022-02-16 00:4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普部门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一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以展观为统领,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若干意见》为基础;以贯彻落实《南宁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南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为重点;以“加强民生科技,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县科普工作联席主议制度的统筹安排和统一部署下,突出主题活动,加强科普创新,培育科普品牌,努力开创我县科普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XX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改善民生、提高全面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着重抓好科普进农村行动,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抓好科普进机关行动,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主要任务
年,我县的科普工作继续是以“加强民和科技,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开展科普进农村、科普进机关行动。
(一)抓好科普进社区行动
分别于一月、五月、十月在全县开展“儿童免疫宣传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艾滋病宣传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活动,进行健康教育。
(二)抓好科普进农村行动。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科普进农村行动,继续开展“八桂先锋行”“服务质量万里行”,做好卫生下乡工作,每月开展工作达1次以上。
四、保障措施
省科协科普部全体同志在2009年工作中,在省科协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围绕省科协年度工作目标和部门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2009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2、积极组织开展抗击雪凝灾害活动。自1月13日开始,我省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成为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为了全力抗击雪凝灾害,科普部参加了省科协赴灾区调研组,及时向中国科协上报了全省科协系统受灾情况,争取了中国科协救灾拨款100万元,省科协又追加10万元,全部拨付基层,并翻印了《农村低温冰雪灾害生产自救手册》2万册下发,帮助广大农民开展生产自救。 4、组织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省科协决定从2009年至2012年组织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项目,制定了《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于4月1日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58号),组织各市(州、地)及县(市、区)科协申报。全省有10个单位获批,开展此项工作,省科协共拨付培训资金50万元。 6、组织申报科技扶贫项目。5月5日下发了《关于申报2009年贵州省科协科技扶贫项目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78号)和《贵州省2009年度科技扶贫项目指南》。要求各地于6月15日前认真组织申报。对申报项目进行认真评审后,评出资助项目29项,资助项目经费32.5万元。
7、组织开展全省科普工作表彰工作。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激励和动员各级科协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科普工作,科普部制定了《贵州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试行),于5月8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黔科协发普字[2009]82号),决定从2009年开始组织开展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确定了以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基层单位和个人为推荐对象。共表彰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80名。5月22日,科普部下发了《关于推荐中国农函大先进分校、先进工作者的通知》,组织推荐了1个农函大先进分校和5个先进工作者,上报中国科协农函大,参加评选表彰。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一)加强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宣传。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法律意识,营造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支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防震减灾政策性文件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防御地震灾害的各项措施,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要结合新一代区划图颁布实施之际,认真做好新一代区划图的宣贯和普及工作,为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
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坚持主动宣传、正面引导。各辖市(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地震安全社区、开放科普教育基地、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和专题学术讲座、接受群众咨询、建立固定信息联系点、指导编排橱窗板报、定期向市有关部门通报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有关震情、在电台、报纸等媒体开辟专栏、开展“防震减灾法律知识答题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创新载体,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乡镇、进厂区”等“五进”活动。努力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
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程序,细化规范接待咨询、参观引导、服务讲解等服务行为;加强讲解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业务培训,建立以科普专家和科普宣传志愿者为主体的科普宣传队伍;积极与教育、科协等部门协调,有序组织学校师生、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前来参观学习,认真筹划和组织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基地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
(四)重点抓好“5·12防灾减灾日”及重要时段的系列宣传活动。
要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纪念日、“5·12”防震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9”国际减灾日、“12·1”《防震减灾条例》实施日以及“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科普宣传周等重要时段,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宣传。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落实保障条件,主动联系宣传、民政、科技、卫生、教育、消防、团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契机,依靠新闻媒体,发挥已有宣传网络和阵地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扩大防震减灾宣传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地震部门的社会显示度和影响力,切实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效果。
(五)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建设。
贯彻落实好省地震局、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县(市、区)地震部门要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支持并具体组织实施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各辖市、区年内各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要通过建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同时,市区及各辖市、区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尽早谋划,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协调经费,购置相关应急装备、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等,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为构建和谐、安全的城市社区作出贡献。
(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建设。
科普主题活动是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针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面向学生,在一个时期或阶段内,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多种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帮助青少年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它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公益性、群众性等一系列特征。它是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引导青少年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实验或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青少年科学探究的综合能力。科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十分广泛,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可扩展的活动空间更为广阔,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出新颖的、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活动项目的同时,更要提高活动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怎样才能提高活动质量,关系到很多方面,其中活动方案的设计是提高科普活动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活动方案设计得越充分、越周密、越细致,活动的效果就越有保障,活动质量也才能够得到提高。目前科普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活动目的的不明确、活动内容的安排随意性比较强等,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前期准备和方案的精心设计,使活动失控或草率行事造成的。
一、什么是方案设计
“方案”相当于我们日常说的工作计划,即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内容和步骤。简单的说就是:活动确定选题后的校园文化必需的书面文件和工作步骤。“设计”是在正式作某项工作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而科普教育活动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达到预期的科普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某种行动,特别是它具有自愿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因此,应在活动正式开展之前认真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
所谓的“科普活动方案”我们认为应该是:针对某种要达到的科技教育的目的所要开展的某项教育活动,进行事先的规划,制定出的完整的、可操作的活动安排。二、科普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根据活动形式的内在相似性,可以把科普活动分成五大类:
1,会议类(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
3,整合外宣资源,构建信息服务平台。高校要有效整合本校的校内传播媒体,建构起立体化的信息平台,并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使学校的对外宣传新闻渠道畅通,及时有效地传播学校信息。仍以中国计量学院外宣工作为例,党委宣传部和党办校办、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相互配合,共同部署信息宣传工作,并对外宣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分工协作:综合新闻类报道由党委宣传部负责采集、撰写、报送、落实,相关单位和部门协助;专题新闻类报道由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采集、撰写,党委宣传部负责提炼、报送、落实;综合通讯类报道由党委宣传部会同党委办公室采集、撰写,相关单位和部门协助,党委宣传部负责报送、落实;专题通讯类报道由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采集、撰写,党委宣传部负责提炼、报送、落实;综合信息类报道由党委办公室负责采集、撰写、报送、落实,相关单位和部门协助;专题类信息报道由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采集、撰写,党委办公室负责提炼、报送、落实。
4,加强沟通互动,拓宽宣传途径。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四大媒体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传播及时,且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不同的受众群,在高校对外宣传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是公众了解高校的主要窗口。高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与这四大媒体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应以他们为载体,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大力挖掘宣传资源,广泛宣传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的成绩以及涌现出来先进人物和事迹,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高校要努力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和互动,积极寻求本校新闻与社会大众媒体所关注热点的结合点,向媒体提供符合他们“口味”的稿件;也可采取“请进来”等方式,积极与社会媒体联合举办大型活动或参与到社会媒体主办的活动中去,邀请社会媒体参与策划学校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与会议,邀请媒体记者来学校采访。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教职员工“走出去”,向特定对象宣传学校。如利用开展各项志愿者行动、各项对外接待工作、出席或主办各种会议、对外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有目的地主动宣传学校。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掘校友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出谋划策,为母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发挥科普示范点作用,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在北甘小学兴建科普展览窗口,工程在上半年已完成。此展览窗口能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学生通过此窗口,了解到更多的地震安全知识。
(2)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协同其它专业学会的科技人员到我县红丰镇开展科技知识现场咨询活动,我地震工作人员开展了地震安全知识咨询点,向当地的民众讲授防震、避震安全常识,同时发放"防震与减灾"小报和"防震减灾法"小册子,共250多份。该次活动对能有效提高当地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在县政府大院前的科普长廊上,开设地震知识宣传挂图栏目,旨在向农民群众讲解房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推荐一些符合农村特点、经济实用的抗震措施。
二、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网建设。
县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是与省、市数据联网工程的一部分,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在全县范围内如实地记录地震引起的整个地面互动过程。20xx年末,经省级地震部门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勘测选址工作,子台地址最终选定在东平镇大澳村大澳山西南面山脚。目前只争取到县财政5万元经费支持,所以资金缺口很大。现时工程正在兴建当中,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下步工作将进行监测设备仪器的安装,计划在今年内完成该工程的硬件建设工作。
三、加强宏观监测系统建设的维护。
设在县塘坪镇北甘小学的水井监测点,是我县地震宏观监测点之一。为了加强地震前兆观测设施、观测环境的保护,确保地震监测预报准确性,及时对该水井及周围环境进行了清洗、补修、整理等维护工作,同时为该校购置一批新的必备的测量器材。
四、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的建设。
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不断壮大,现时已达到40多人。为更好发挥助理员的作用,我局对有较大贡献的助理员积极分子,给予物质奖励。北甘小学的助理员一直为我县宏监测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料,经我局周详考虑,作出了适当增加了该监测点的运作经费决定,以此更大程度调动其作业的积极性。
五、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建设工程实施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防御措施和重要环节。我县的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都需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省、市地震局着手在我县开展地震影响小区划工作,为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科学依据,为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设防提供准确依据。上半年,我局配合计划局、建设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认真做好了雅韶、大八和合山地区的学校、税所等公建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六、争取建立和完善气象与地震工作机构。
应对县域内经济建设的须要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考虑,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及各地抗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尽快组建我县气象、地震方面机构十分必要。为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生命的损失,只有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现已向县政府提出议案。20xx年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加大对《防震减灾法》的宣传力度。从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抓好中、小学校地震科普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积极筹措尚未落实的字遥测子台建设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尽快我县的数字遥测子台网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一、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有一名单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单位工作考核评比内容。
2.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检查及评估。
(二)工作网络建设。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镇级配备兼职人员1名以上。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科(防保科或医务科)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业务科室设有健康教育宣传员,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
(三)经费与设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经费不少于当年业务收入的0.05%,并能满足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日常业务的需要。
2.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区级达到60平方米,镇级达到30平方米。
3.配置与健康教育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备,如电视机、录放机(或VCD、DVD)、摄像机、摄影机、速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
二、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和要求
(一)机构内健康教育。
1.市、区级医疗机构要开设“健康课堂”,市级医疗机构每年开设课次数不少于24次,区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2次,业务范围要涉及到单位各业务科室,年初做好计划,定时通过报刊等传媒方式及时告知市民和患者讲课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和评估。
2.医院的候诊区、病区和门诊科室、卫生机构在对外服务区域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宣传内容与科室业务、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每3个月定期更换内容,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利用影、视、听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3.在候诊区和对外服务区域设置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索取点。
4.对在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诊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开具健康教育处方。
5.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时间、患者关心的不同问题制作不同的宣传资料进行入院教育、住院期教育和出院教育。
6.制定相关制度,利用各种形式、场所和现代传播手段搭建健康教育桥梁,如孕妇学校、老人学堂、婚前保健学习班、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市民进行双向交流,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7.所有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工作人员要成为控烟表率,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自觉禁烟并劝导他人禁烟。
8.加强本单位职工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其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自身健康知识,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增强员工的健康素质。
(二)机构外健康教育。
1.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师团工作,进工厂、入学校、下社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师团每名成员每年授课达4次以上。
2.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所在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技术指导和骨干带头作用。
3.围绕国际和国家规定的卫生主题宣传日,通过义诊咨询、卫生科普展览、有奖问答和文娱活动等形式,在社区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4.鼓励工作人员为广播、电视和报刊撰写卫生科普文章,配合新闻单位制作卫生科普节目。
(三)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培训应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至少参加由本单位举办的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培训讲座一次,至少8学时,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健康宣传能力与技巧,促进健康教育工作。
2.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提高员工健康行为形成率,使医务工作者成为健康行为实施的表率。
(四)与媒体合作的健康教育。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媒体合作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大讲堂”、“健康四季谈”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以方便市民群众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结合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不断提高其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整体发展。
(五)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包括:
1.各医疗卫生机构概况;
2.健康教育网络名单;
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4.相关政策文件;
5.相关规划、计划、总结;
6.健康教育会议记录;
7.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8.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9.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橱窗、阅报栏、音像宣传等记录;
10.健康教育经费开支记录;
11.发表医学科普文章和健康教育论文汇总;
1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资料。
三、检查、督导和评估
在2012年的工作中,我们社区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在2012年中,我们必须要时刻的注意总结2012年的各种经验,我们着重在“五个感受度”上下功夫,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科普温馨型社区品牌,争取2012年社区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提升和谐文明感受度,活跃社区文化,广泛宣传社区精神文明公约,提高文明新风、文明行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法制宣传,青少年校外思想道德教导,办好家长学校等各类宣传和培训活动。治理好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鉴室。
二、提升平安幸福感受度,搞好社区综合治理,认真做好户籍治理及外来人员私房出租户的治理,完善综合治理构造网络,形成群防群治,杜绝黄、赌、毒现象,及时做好民事纠纷的调解,做到公平公正,确保社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让社区内的居民安居乐业、秩序良好。
三、提升素质修养感受度,做好充分就业工作,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政府劳动部门、社区的关心下,实现稳定就业,树立自主创业、建全就业援助等,为构建和谐社区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就业的各项工作。
四、提升科学发展感受度,保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区建造,增强自身学习,增强党员队伍建造,不断提高做居民工作,为居民谋利的本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五、提升低碳环保感受度,搞好社区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2次,发挥社区内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做到社区内净化、绿化、亮化、无脏乱差,确保环境整齐干净。
六、增强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服务项目多样化,积极开展社会养老、敬老爱幼服务活动,开展健康咨询量血压等服务活动,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开展热线求助服务,为居民排扰解难。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热心为育龄妇女服务,计划生育率达100%。
居民社区工作计划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在不断的前进中,在不断的经济发展中,社区工作一定不要落下,社区工作是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的最坚强的后盾。当然在社区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这些都是需要更大的努力,才会克服,相信2012年我们的社区工作一直做得更好!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大观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大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大观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一、从方案、章程和理事会入手,打牢试点工作的基础
一是高起点制定试点方案。加强调研,学习借鉴山西省科技馆、惠州市科技馆等工作经验,邀请部分专家、领导,召开数轮不同主题的研讨会,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印发《临沂市科技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的原则、目标、步骤、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界定。
二是高标准拟定章程。章程是科技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是理事会和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一是依法制章,严格依照法规和政策制定章程。二是与现有管理运行模式紧密结合,理顺理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三是坚持强化公共服务属性,突出科技馆科普教育主阵地的功能作用。四是规范科技馆资产管理和使用、信息披露、终止、剩余资产处理、章程修改等,为社会监督提供了重要依据。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上报市科协审核,后报市编办核准, 完成了《临沂市科技馆章程》的制定。
三是高质量组建理事会。理事会作为科技馆事业发展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责任重大。临沂市科技馆紧密结合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理事的代表性,合理确定理事会规模,确保理事构成的合规性、科学性、代表性。第一届理事会最终确定由15名成员组成,其中7名是来自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的分管领导,2名是来自科普志愿者协会和中医药协会的社会代表。
二、坚持边试点边规范,切实发挥新机制的作用
一是注重规范理事会、管理层职责。理事长由市科协分管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重大问题决策、面上指导协调、政策解释咨询等宏观工作,同时负责对科技馆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层对内负责拟订和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开展馆内日常管理;对外负责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促进科技馆事业发展。通过对理事会、管理层职责的明确和规范,临沂市科技馆由“关门决策”变为“广开言路”,由自我监督变为公众监督,初步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为政府、科技馆、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了新模式。
二是注重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围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管控办法,制定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保工作预案、观众量管控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运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通过不断创新展览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积极开展科普实践和各项培训活动,形成了以展教工作为中心、以市场营销为重点、以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撑、以后勤物业管理为保障的高效有序内部管理体系。
三是注重发挥理事单位和成员的作用。 临沂市科技馆的发展离不开各理事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参与治理的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为科技馆发展出力献策。市编委将市科技馆调整为副县级,编制由12名增加到39名,加大了机构编制保障力度。市财政局争取中央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通过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为科技馆的运营提供经费保障,助力科技场馆建设。市科技局从项目扶持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教育局多举措支持科技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市人社局在职称评定方面进行政策倾斜。社会理事多方面反馈公众诉求,为科技馆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三、紧扣试点单位展教职责,社会公益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创新体制机制是手段,提升科技馆展教功能是目的。临沂市科技馆发展活力在实施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中得到激发,布展更加科学,展教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建筑面积已达2.7万平方米,跨入了全国大型科技馆行列,社会各界给予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一)科普公益活动深入人心。发挥部门理事作用,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组织开展了万名沂蒙学子“科普之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科技馆体验,“大手拉小手、科学家进校园”,“红进社区”,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民生科普活动,每年参加科技活动的青少年达100多万人次,公益科技文化服务的目标方向更加清晰,内容方式更加丰富,“科普惠民”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二)科技场馆“遍地花开”。市科协牢牢把握《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贯彻落实的机遇,总结市科技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经验,整合工业、农业、国土资源、生态环保、气象、地震等行业现有设施资源,建设具有行业、资源特色的科技场馆,推动全市科技场馆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有县区科技馆5个,系统行业建设的专题科普馆17个,社区科技馆9个,校园科技馆54个,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科技场馆集群式发展。
一、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1、对外开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年初,*气象科普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在今年世界气象日、全省科技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等重大活动期间,市气象科普教育地全面对外开放。平日看似神秘的大气探测基地和气象台,成了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们探索大气科学奥秘的乐园。科普展厅内摆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人工增雨、防雷知识、12121气象咨询电话内容等宣传资料,投影厅播放的有关天气、气候知识的科普宣传片,以及山顶上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DZZ1—2型自动气象站等多种现代气象探测仪器,让参观的人们陶醉在气象知识的海洋里。*年上半共接受青少年和市民群众1800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实用又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2、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我们积极与当地主要新闻单位联系,邀请市电视台、市电台、*日报社等多家媒体,采用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科技服务内容,宣传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宣传气象工作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6月20日,我们配合市科协,以“了解雷电知识增强防雷意识”为题,在*日报出版了一期《科普之窗》,从雷电是什么、防雷知识、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安装防雷装置应找哪个部门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雷电防御知识,让气象知识和气象服务惠及千家万户,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积极开展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
根据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和市科协关于“科技进步活动月”的总体部署,市气象学会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大气探测基地和市气象台向社会开放,并配合市科技局和市科协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展览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我们订购了中国局和省局制作的《气象与生活》《防雷避险手册》等宣传小册子800多本,气象预警宣传单、气象灾害防护指引宣传单等3000多份以及小礼品一批,于5月22日和6月12日,在市人民广场和平冈镇沙头垅小学和市第十小学开展的宣传活动中派发,大力宣传气象和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防御等科学知识,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组织开展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1、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结合世界气象日主题,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月16日,我们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邀请我省著名的气象专家吴兑先生为《漠江讲坛》作专题讲座。来自全市各界的数百名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第一会议室聆听了吴兑先生的专题讲座——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吴兑先生在报告中紧密结合我省和*的实际情况,利用大量的电子图表和数据,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产生的诸多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陈芝岳副市长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气象灾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社会公众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气象、理解气象、支持气象,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使气象工作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人天和谐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
3月23日,我们邀请市科协、双捷水文站、闸坡海洋站、*盐场气象站、*合山机场气象站等单位领导和气象、水文科技工作者,在市气象局召开纪念世界气象日气象学术研讨会和学会工作座谈会。《增温背景下两阳地区降水和地表干湿年际变化初步分析》等八篇技术论文在会上交流。市气象局局长阮世林、市科协副主席蔡庆等领导为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作重要讲话。
4月13日,市三防、水文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行12人到*大气探测基地参观,并在市气象台与我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加强部门合作、联防与互动,共同做好预警信号宣传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为以后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科研与课题开发,提升工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xx年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计划【1】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明确健康教导员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导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和工作台帐;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工作计划,加强各类人员健康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二、 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教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组织网络员、重点人群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同时广泛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普及科学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群众“两率”
利用本社区设立的健康教育基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健教方式,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爱卫月”、“科普宣传周”、“学习日”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居民把被动的“为疾病花钱”转变为主动的“为健康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的标语、专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卫生常识、“慢四病”的防治等知识,普及与健康相关知识。
三是抓好社区健身队伍的健身活动。利用活动室等健身场地,定期开展老年健身赛等活动,组织开展秧歌表演、健身晨练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对居民广泛开展控烟教育,做到办公室、会议室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努力落实禁烟制度,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五是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流动人口四种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和健康咨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病体检,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寒暑假公益活动、法制教育工作计划、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保健教育等活动。
同时把重点人群教育与普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努力使我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上一个新台阶。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各年级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规定《健康教育》教材,教材人手一册,教师按课本授课,备好教案,周课时0。5节。
(2)为学生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少年儿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遗传性疾病、地方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
(5)食品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掌握和应用营养知识,了解食物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懂得学习、劳动、生活过程中对饮食营养卫生的要求,能设置简单的营养配餐处方。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20xx年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在能够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在此新学期来临之际,制定好20xx年第一学期的卫生工作计划,以明确新学期的工作任务,小学卫生室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
1、 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学之前制定各项卫生,划分包干场地,督促各班责任到位。
2、 建立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对各班教室、包干区、学生个人卫生进行突击检查,并且记入班级星级考核之中。
3、 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规范教育,找好材料、备好课,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等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同时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当前形势以及不同季节等变化,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工作计划《小学卫生室工作计划》。
4、 抓好学生眼保健操,尤其是抓好新版眼保健操的教学,开学初一个月作为爱眼月,对学生重点进行指导,并进行眼保健操比赛。
5、 抓好卫生员队伍,对学校的各项卫生检查要及时反馈,做好星级评比工作
6、 利用各班卫生角,学校黑板报开展常见病传染病等防治宣传。
7.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二、常见病的防治:
1、 加强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结合传统卫生月、卫生周、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2、 开学初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一次慢性病的普检工作。对于查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告家长书。
3、 做好每日晨检,及时网报,重点抓好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病情及时上报。
三、卫生监督、其它工作
1、重视学生的饮食饮水的管理,每天对食堂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经常提醒他们保持食堂内外环境卫生,要求从业人员上班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凡没有健康证一律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以及做好验收、验发并做好记录,杜绝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做好新生的凭证入学工作。
3、关心学生健康,做好学生伤害事故、病情统计。
4、每月做好常规业务报表等及时上报工作。
5、配合工会搞好妇女工作。
6、认真贯彻上级部门下达的各种精神,对上级下达的任务认真执行,做好每年的少儿基金、学生的平安保险以及少儿居保工作。
7、整理好学生健康档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突击性工作,积极参加区组织的业务培训工作。
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多,责任大。为了学校的声誉,为了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能使全校师生能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里工作、学习,在新学期里,我一定努力工作,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20xx年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针,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抓好学校的卫生工作,创设洁净美丽的校园环境,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健康水平,卫生室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3、划分好班级卫生包管区,实行卫生包管责任制。
4、认真搞好室内外卫生,加强检查督促。
具体要求:
教室要求:
(1)课桌椅离黑板两米排放整齐。
(2)讲台上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讲台内无杂物。
(3)国旗、班牌、班风牌擦拭干净,不积尘。
(4)门窗保持干净。
(5)清洁工具排放在教室右前角或右下角,排放整齐,保持干净。
(6)教室内墙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无积尘。
(7)电教用品及摆放的箱、柜保持干净,无积尘。
(8)各班教室外走廊地面保持干净,墙顶、墙面及宣传字画表面洁净,阳台栏杆及侧表面无鞋印、球印,无积尘。
包管区要求:
(1)包管区域为水泥路面的班级应保证全天整洁干净,无纸屑果壳及其他废弃物(雨天不例外)。
(2)包管区域为花坛、草坪的班级,应保证花坛内无杂物,基本无杂草,花坛四周瓷砖表面保持干净,工作计划《卫生室工作计划》。
(3)包管区为室内及走廊、楼梯等的班级,标准同教室卫生要求。走廊包括墙顶、墙面及宣传字画、阳台栏杆,楼梯包括台阶、扶手及楼梯墙面。
(4)包管区内有宣传栏或橱窗的,应保证其干净无灰尘。
办公室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烟头。
(2)墙壁、天花板、日光灯管、标语牌等无灰尘、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桌面上无杂乱堆放的书本。
(5)作业架上的作业本摆放整齐,无杂物。
(6)清洁卫生工具摆放有序,保持水池清洁,垃圾桶天天清理。
5、注意个人卫生和用眼卫生。
(1)坐立、读写姿势要正确。
(2)认真做好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
(3)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5)讲究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使用他人茶杯或毛巾等用具。
6、教师要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有分析、有记载。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学校教师参与卫生管理,并把参与管理的情况列入考核内容。
2、结合学生的行为管理,杜绝学生吃零食,确保校园内全天候整洁。
3、建立卫生包管责任制,各年级、各班切实做好室内外包管区的卫生工作,并纳入班级积分评比的考核内容。
4、各办公室要有卫生轮值表,教师应做好办公室内外的卫生工作。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关心、多辅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设立学生会“卫生监督岗”,做好环境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
7、学校统一供应纯净水,各班一只饮水机,凭票饮水,学生自带饮水杯。节约用水。
8、配合卫生院组织学生体检,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医务室应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水土保持法》,强化全社会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为目的,以媒体宣传和国策教育为主要手段,面向各级领导干部、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广大青少年,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使全社会认识我市水土流失的状况和危害,了解水土保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营造广大公民自觉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关心支持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
二、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基本目标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基本实现三提高、三增强的目标: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提高各级水保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增强全民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增强开发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各级领导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主要任务
1、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要突出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和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性。
2、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水土保持重点、试点工程的建设成就和典型经验。各“长治”工程所在县要做好“长治”20年的总结及治理成效宣传,各“中央预算内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县区也要对治理成果广泛宣传。
3、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以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近期主要利用水土保持执法专项行动执法等途径对水土保持的违法、执法、守法典型进行曝光和宣传。
4、大力宣传推广水土保持科学和实用技术,宣传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成果。
5、大力宣传水土保持防治理念,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构架覆盖全社会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体系。
三、实施内容
全市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的主要内容为以下三大部分:
(一)媒体宣传
充分借助各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介,以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不规范的开发建设、“长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典型事例,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宣传报道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展情况、重大举措及成效经验,唤起全社会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灾难问题的密切关注。
1、开展“长治”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和经验宣传
各地要大力宣传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水旱灾害,保障粮食
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县区在3年内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重点防治工程在全国或省级的新闻媒体上最少开展一次宣传,在市级媒体上开展2至3次宣传。重点工程建设的宣传要各具特色,突出重点。
2、开展水土流失危害性宣传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我市的坡耕地面积大,范围广,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人类活动频繁,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各地尤其要大力开展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报道。要宣传报道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退化、耕地毁坏、江河湖库淤积、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生存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加重等危害,以及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3、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和先进典型宣传
各县区要大力宣传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状况,将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在媒体上曝光。近期要配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曝光一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也要宣传开发建设项目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典型。
(二)水土保持宣讲
1、组织开展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宣讲
各县区要以当地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展趋势和今后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为重点,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要主动向人大、政府汇报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状况,争取将水土保持列入各级党校的学习内容。要充分发挥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水土保持宣讲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有侧重地编写宣讲材料。
2、举办领导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专题研修班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联合组织人事部门,定期举办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专题研修班,组织水土保持工作任务重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水土保持基本知识、人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市水利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部、省的学习班和到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较好、水土流失治理较好的地区交流学习。
(三)国策教育培训
各县区要以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技能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和生态理念教育为重点,研究建立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国策宣传教育。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抓紧编制以中小学生水土保持科普教材、农民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手册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系列教材,同时加快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水土保持教育基地、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试验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户外教育基地建设,为长期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提供软、硬件支撑,使水土保持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
社区、进农户、进工地,全面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监督和抵制违法行为的自觉性。
1、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
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水土保持科普知识教育,要先期开展试点,培育典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采取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参与性强、行之有效的灵活形式,普及水土保持有关知识,培养青少年学生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各地要组织专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当地实际,编写寓教于乐的水土保持教材和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水土保持知识的培训。利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水土保持课外活动。
2、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水土保持技能教育
各县区要以国家、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民群众为主要对象,向农民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水土保持在促进粮食生产、改善生产条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科研机构的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传授水土保持实用技术,促进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报告相结合。开展水土保持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项目区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的技能,提升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
3、面向社区群众及开发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法制教育
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街道乡村,面向广大群众,发放法律宣贯材料,宣传《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提高公众法律意识。深入厂矿企业,面向开发建设单位,加大对开发建设业主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自觉性。
4、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水土流失警示教育
各县区应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滑坡泥石流区利用宣传标语、标示牌碑等形式,大力开展水土流失警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
5、面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生态理念教育
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本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和水土保持科研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理念更好地体现在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四、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市水利局成立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水土保持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局各有关科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市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水保办主任兼任。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实行统一部署,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组织方式。
(一)市水利局负责制定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相关媒体,开展市级层面的国策宣传教育活动,指导、检查各县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的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