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设计应用论文

电子设计应用论文

时间:2022-09-18 15:3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设计应用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设计应用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创新实验室;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管理

作者简介:符运良(1964-),男,海南临高人,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羊大立(1974-),男,海南儋州人,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海南 海口 57115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201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2-02

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普遍探索的问题。[1-5]另外,为了推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教育部每年都会举办各类设计竞赛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等。此外,各地区部门也会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如计算机应用设计竞赛等。海南师范大学从2000年起一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6年起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学院不断总结实践活动经验,积极开展电子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不但可以利用创新实验室进行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的准备工作,还可以进行电子类单独开设的课程设计,进行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进行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创新实验室建设有效推动了海南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开展,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模式,营造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学生自主向往的地方。

一、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在传统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是基础性的实验。而要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实验环境,为此,学院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里有新的实验仪器设备,如通用的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表、电脑、打印机、小型电钻机、电烙铁、制板机、电子设计实验箱等。此外,实验室里的木柜还放置了多年来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中学生制作的实物,以提供给低年级学生参观学习。创新实验室实行的是开放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学生在传统的实验室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后,如果学有余力,还可利用开放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深一步的实验研究或电路设计,而且实验研究不受时间限制。

二、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完善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促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海南,由于电子工业基础较薄弱,电子及相关工厂企业较少,因此,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要找到对口的工厂、企业进行实习较困难。为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也成为学院重要的校内实践基地。学生在校外实习之前,已在实验室经过了2~3年的技能和工程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已有所提高,同时学生也养成了严格、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爱护公物的品质,养成了讲究科学实验方法、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为到校外顺利实习提供了保证。

2.促进电子专业学科建设

创新实验室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团结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但要满足单一性质的实验,更重要的是满足电子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此,学院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买电子仪器设备,如电源、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逻辑分析仪、电路仿真设备、单片机、PCB板制作工具等。学生在实验室可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实验、制板、焊接、编程、调试,最后制作出电子器件。另外,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完成教师课题的子课题、完成企业的攻关项目,促进了电子专业学科的发展。

3.促进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创新实验室促进了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6-7]多年来,学院积极利用创新实验室开展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活动,通过选拔成绩好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海南赛区的比赛,以及全国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的比赛,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在竞赛中,均设计出性能优良的电子实物,曾获得海南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华南赛区的二、三等奖。对于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让其免修电子课程设计,期末成绩直接定为优秀。

4.促进教学特色形成

在创新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求大一新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由高年级的学生对一年级的学生传授技术和知识,以对一年级学生在做人、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言身传教。一年级的学生在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传授下,辩识各种类型电子元器件,购买、焊接、设计和制作简单功能电路。在这种互相帮助、互相带动的良好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一年级学生参加电子竞赛、毕业论文设计或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促进实践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设

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创新实验及其所占课时的比例,增加课程设计的门数及选修实验的项目。选修实验是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通过选修实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践活动。如电子专业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PLC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在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电路、独立完成实验、独立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只起着引导作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12]而对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也可由校外相关企业出题,校外工程师也可作为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对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

6.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在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或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活动时,学院都安排相关的教师定期给参赛学生进行辅导,而辅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此,为了提高这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在省内参加电子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到国内名校参加工程实践的培训等。

7.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把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往年的论文题目由教师出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题目,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能否完成毕业论文任务而选择学生,但学生用于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较少,论文的质量难以提高。而利用创新实验室,学生或参加教师的科研,或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或参与校外企业的科研项目,或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实际上也相当于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了较早的准备。学生的论文可以是其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工作,也可以是参加竞赛活动时设计制作研究的部分工作,这样,学生用于毕业论文的研究时间较充足,可以做出更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1.制订规章制度

制订创新实验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创新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管理制度有日常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图书资料使用管理制度和电子元器件使用申请制度等。

2.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教师为专职实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而学生主要开展自主管理。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由学生负责,实验室建立值日生制度,值日生负责当日实验室的卫生。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关好门窗、电源、水龙头,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对实验室实行监控

创新实验室内有各种仪器设备,如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电脑、打印机等,还配有手电钻、台钻、小砂轮机等,且实验室实行24小时开放,由学生自己掌握钥匙,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因此,实验室内应安装监控视频设备,对实验室内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

4.创新实验室的电子元器件使用管理

学院在创新开放实验室内建立了一个电子元器件仓库,存放各种常用的电阻、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学院每年均从教学维持费中拿出近十万元,用于购进各种电子元件,供给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另外,器件仓库存放的都是在海口市难以买到的,而在本地易于买到且价格便宜的电子器件,由学生自己去选择购买,然后拿回发票,集中在学院报帐。为了规范学生使用仓库中的电子元器件,以避免出现浪费器件的现象,学院开设了电子元器件选用申请网上管理系统,[13]网上管理主要由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员为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竞赛活动或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各种型号的集成电路等,学生先上电子元器件管理库网进行查询,申请登记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型号、数量等,而后经过指导教师确认同意,由元器件使用管理小组到仓库进行领取,并进行登记。这种元器件使用网上管理的目的是在统计各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频率,同时也避免学生随意使用电子元器件,出现浪费器件的现象。

四、结束语

创新实验室建设以来,学院成功地申报了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开展电子实践设计活动,发表学术论文20篇,实验室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条件,使得学院每年举办的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吸引了大批的电子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参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得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院电子和自动化专业学生连续十年获得海南省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中,学院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华南赛区的二等奖。学生经过创新实践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企业工作。另外,通过创新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推动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28-31.

[2]郑春龙.实验室层次开放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78-80.

[3]滕红丽,林爱英.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35-136.

[4]赵亮方,周学君.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00-201.

[5]田裕康,罗维平.创新实验室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30-32.

[6]初福民,李明弟,张普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31-33.

[7]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92-94.

[8]严薇,袁云松. 加强实验室开放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支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6-17.

[9]陈斌,张晓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10-113.

[10]黄沃才.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3):13-14.

[11]贾玉瑛,崔桂梅.自动化专业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2):48-49.

第2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平台;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G1302B)。【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3-01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是电类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届学生开展软件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1)照猫画虎、不求甚解大多指导老师仍沿用传统的课程设计的指导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演示方法或相关步骤进行电路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等综合素质必然会受到扼制和打击。(2)固步自封,缺乏创新从过往题目设置来看,缺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譬如:学生在电路设计中,依据任务书绘制电路图,对元器件的相关原理不求甚解,在实施软件设计时,大部分内容借鉴了网上查阅的资料,并未深入理解。单纯为了完成软件训练而敷衍应付。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实践平台的设计相信会有效克服这些困难,为我院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软件训练实践平台”将有效整合软件训练实践内容、软件训练电子资源以及训练考核模式。

二、电子设计软件训练平台实施方案

开展“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平台设计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主要任务描述如下:(1)软件训练环境及开放的教学资源开放性综合实验室为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提供必要的教学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基于校园网的“电子设计软件训练”教学资源将通过大量多媒体资源的呈现为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反映软件训练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软件训练项目的兴趣。(2)电子设计软件训练指导教师队伍配备软件训练的主导是教师,成立教师指导小组,在师资队伍中,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各有长处,这无疑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技术及交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有较为广泛的涉猎。(3)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的题目甄选软件训练题目既要体现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的特点,又能反映目前这一领域前沿发展方向,并具备一定的实际价值。题目范围广,涉及多门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线路、单片机、微机原理等,涉及的仿真设计工具不仅局限于Protel,Proteus,DXP等,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4)网络成为辅助软件训练的主要利器鼓励他们在相关网络资源中找到灵感,浏览电子网站及相关的学习论坛,如21IC网、电子工程师网等。通过这些网络资源,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查阅芯片资料,而且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5)资源整合的“流程化”实施体系以基本素质培养为根本,创新研究能力拓展为外延,有层次的设置软件训练题目,并力求使题目覆盖主要知识点,并与实际需求衔接。

三、考核体系的设计

随着软件训练平台的不断完善,基于软件训练平台的考评与以往的考核标准相比更为高效、科学。学生根据所选题目的层次,提交不同形式的训练报告。以综合设计性题目为例,设计完成后,各组除应提交分析报告、可运行的源程序或电路原理图还要有完备的仿真结果,都可以在训练平台上通过不同的ID,上传到相应入口,由指导老师进行审阅。此外,考核机制还需逐步修正,并在一定程度上侧重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其中,软件训练报告的格式要求思路清晰,内容上针对项目的核心原理及实现步骤作简要说明,包括硬件及软件部分的结构图、流程图、电路原理,各电路元器件的参数设置等,突出创新发挥及收获体会等部分,为学术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四、结语

电子设计软件训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软件训练的模式,完成学生的角色转换,而且促进了学生软件技能方面的发展。目前,我院与中兴通讯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建立与企业的紧密交流,对实现我院课程、实训内容和教学平台紧跟行业应用技术发展都大有裨益。从学科的教学改革及发展上着手,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工程化”、“应用化”教育,把创新教育渗透在软件训练中,贯穿于整个实践教育环节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洁,段再超.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2期

[2]赵晨光,白玉,徐娜.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4期136-137

第3篇

关键词:EDA技术,项目化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EDA技术是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性、工程性的专业课程。将数字电路设计从简单元器件单元电路设计,EWB软件仿真提到了更高一级的可编程操作平台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两门课程分开,先上数字电路,后上EDA技术,分两学期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减弱了课程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学生对数字电路理论的认识程度。通过对EDA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实训的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EDA技术基础及其实验系统,从数字系统的单元电路,如译码器、计数器等入手,加深对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的认识,逐渐完成数字系统设计。

1. EDA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1 EDA技术

EDA技术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毕业论文格式,是一种能够设计和仿真电子电路或系统的软件工具。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化设计,对整个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功能划分,系统的关键电路用一片或几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系统行为级设计,最后通过综合器和适配器生成最终的目标器件。图1为一个典型的EDA设计流程。

图1 EDA设计流程图

1.2 EDA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EDA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配有输入输出器件(开关、按键、数码管、发光二极管等)、标准并口、RS232串口、DAC和ADC电路、多功能扩展接口的基于SRAM的FPGA器件EDA硬件开发平台,使得在电子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可以进行模拟验证,保证设计过程的正确性。从而使数字系统设计起来更加容易,让学生从传统的电路离散元件的安装、焊接、调试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在电路的设计上。同时,采用EDA技术实现数字电路设计,不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方便学生对电路进行修改、升级,让实验不在单调的局限于几个固定的内容,使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2.1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本着体现巩固数字电路基础,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原则来处理和安排EDA技术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从EDA技术概述、VHDL语言特点、VHDL语句等入手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以设计应用为基本要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将EDA技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软件开发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其中,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载体,硬件描述语言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手段,软件开发工具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智能化的自动设计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则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下载工具及硬件验证工具。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实训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2课程改革措施

以电子线路设计为基点,从实例的介绍中引出VHDL语句语法内容。在典型示例的说明中,自然地给出完整的VHDL描述,同时给出其综合后的表现该电路系统功能的时序波形图及硬件仿真效果。通过一些简单、直观、典型的实例毕业论文格式,将VHDL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解释清楚,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地掌握VHDL的主干内容,并付诸设计实践。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VHDL语言教学模式和流程,将语言与EDA工程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数。表1为课程具体内容及实训学时分配。

 

能力

目标

学习情境

项目载体

课时

QuartusⅡ开发工具使用能力

QuartusⅡ开发环境、实验系统

二选一音频发生器设计

6

VHDL语言编程能力

VHDL语言基本结构

计数器电路设计

6

VHDL语言并行语句

8位加法器设计

8

VHDL语言顺序语句

7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

8

VHDL语言综合运用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8

层次化调用方法

4位加减法器的设计

4

综合开发调试能力

8位16进制频率计设计;

十字路通灯设计;

数字钟设计;

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等。

(任选一题)

20

总计

 

第4篇

关键词:数控直流电源;稳压电源;电压源;电流源

中图分类号:TM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824(2013)04006707

0引言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电类专业学生必然涉及到的一个电工电子课程设计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曾于第一届A题、第二届A题和第七届F题(电流源),全国首届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样题以及省级院校竞赛都有涉及,用来检验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可见其普遍性。

虽然较多论文都涉及,但电路设计的多样性以及制作经验篇幅鲜少,不足以使读者完成作品并举一反三。笔者参阅数十篇关于数控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发现许多很难读懂的问题。例如,给出参数设计输出达20 V电压,但运放直接驱动达林顿管明显无法输出达22 V以上。又如,通篇无关紧要的内容,唯独缺少比较放大环节设计及关键电路的完整连接,也就是说DAC输出到调整管之间内容匮乏,这也是本文解决问题的初衷。

直流稳压电源按照功率管工作状态,分为线性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2种。鉴于电类专业课程设计的需要,本文重点解析线性稳压电源之关键设计,如与OP放大器设计联系密切的部分,希望对读者制作该项目或写论文有所帮助。

1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1)输出电流IL(即额定负载电流),它的最大值决定调整管(三端稳压器)的最大允许功耗PCM和最大允许电流ICM,要求:IL (Vimax-Vomin)

2)根据输出电压范围和最大输出电流的指标,U/I可计算出等效负载阻值。例如,输出电压要求达30 V,最大输出电流1 A,因此模拟负载应满足从几Ω到30 Ω之间,调整管耗散功率应满足30 W以上,考虑加散热片。

1.2质量指标

纹波电压:是指叠加在输出电压Uo上的交流分量。在额定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下,用示波器观测其峰一峰值,Uo(p-p)一般为毫伏量级,也可以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其有效值。纹波系数是纹波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百分比。设计中主要涉及滤波电路RLC充放电时间常数的计算。一般在全波式桥式整流情况下,根据下式选择滤波电容C的容量:RL・C=(3-5)T/2,式中T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因而T=1/f=1/50=20 ms;RL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稳压系数Su和电压调整率Ku均说明输入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2],因此只需测试其中之一即可。电源输出电阻ro和电流调整率Ki均说明负载电流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2],因此也只需测试其中之一即可,具体操作参照指标的定义来实施。

2.2DAC接口电路的设计

2.3调整管控制电路、电压采样与电流采样电路的

2.4ADC接口电路的设计、同时具备电压源与电流源功能的设计

2.6具备电压预置记忆存储部分的设计

2.7保护电路的设计

2.8.2滤波电路的设计

3结语

曾经查阅数十篇类似稳压电源电路图,深感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性。本文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设计方案同时罗列,便于读者理解设计要领。重点解析DAC输出后的电路设计,图中电压、电流数据全部基于proteus交互式仿真完成。电路设计的连贯性、采样电路取值、运放电路与驱动电路设计等,是同类论文较少论述的环节,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助于读者提高电路解析能力。仅此抛砖引玉,希望本文的设计能对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参考文献:

[1]高吉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基本技能训练与单元电路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邓坚,杨燕翔,齐刚.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12):19911993.

[3]杨秀增,黄灿胜. 基于Nios II的高精度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2009,17(9):4749.

[4]许艳惠. 一种智能化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源的设计与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2):136138.

[5]DAC0832手册.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DS005608[EB/OL].(20020120)[20121011]. http:///product/dac0832.

[6]冈村迪夫.OP放大电路设计[M].王玲,徐雅珍,李武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铃木雅臣.晶体管电路设计(上)[M].周南生,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江海鹰,孙王强,孙杰,等. 实用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流/电压源[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249251.

[9]彭军.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12]陈光明,施金鸿,桂金莲.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陕西省大学生TI杯模数混合电子设计大赛,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1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窄学生选定一个项目后,根据给定要求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少,只能将典型电路进行生搬硬套。对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够全面,对器件的了解和阅读的文献资料较少。

1.2学生对仪器仪表设备使用不熟练学生在进行调试电路时,对部分仪器的使用不够熟练,从而导致在测试电路时出现错误,观察不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这样,既延误了时间,又对实验项目的方案得不到有效论证。

1.3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有限电子设计竞赛中很多题目都要求使用单片机才能完成相应的设计要求,但是部分学生对使用单片机编程技巧掌握的太差,对一些功能要求不能够通过计算机编程而达到相应要求,从而导致成绩不理想。还有部分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测试,导致方案论证和书写设计报告论文时出现问题。

1.4对新型器件和技术的了解及应用能力较差电子设计竞赛中的一些题目如果能够采用一些新型器件和技术,将会使得设计电路简单,性能等各项指标均高于传统的电路。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获得的知识和技术有限,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电子设计竞赛对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2.1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课内实践教学中要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如: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开设基础实验,再开设综合实验,最后开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运用数字电路的知识实现八位流水灯循环显示电路,内容包括了译码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和555集成定时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通过任务要求首先会选择合适的器件,其次根据电路的设计要求提出设计方案,设计出电路图,最后连接电路调试完成设计任务,写出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训练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设计电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实验手段的更新开展EDA应用技术,以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为核心的虚拟实验环境和现实实验环境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虚拟实验环境对一个完整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使学生迅速掌握电子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舍弃了过时陈旧的内容,如模拟电路中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数字电路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引入新的内容,如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电子线路系统设计等。增加了电子线路软件仿真的内容,使硬件软件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手段。并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

2.3促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在原来的集中课内实验教学方法上增加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主要是在时间和内容上开放。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在开放时间内由开放实验室管理员参与管理,指导老师每周对开放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参与开放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让学生管理员参与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发挥潜能的能力。在开放内容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各开放实验室提供的开放实验项目,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规定以外的其他实验项目。我负责开放的实验室有电工电子实验室和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实验室,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学会了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基本的焊接技术,掌握了典型电路的连接和故障处理方法,从而提高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同时,实验室的开放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也为电子设计竞赛的选拔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2.4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电子设计竞赛,是对学生掌握电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的检验,同时也是对高校教师师资水平、实验室硬件条件及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检验。例如我院的电工电子、单片机、EDA等课程实验基本是单独负责授课,这样,教师对所负责的这一门实验内容非常熟悉,但是时间长了对其它方面的内容缺乏联系。但是教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竞赛的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将多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提高综合能力。我们做为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开展教研室活动中,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电子设计竞赛工作。

3结束语

第6篇

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对单片机技术、电子CAD,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进行改革。在多年的实践中,提出了“重在参与、重在过程”的宗旨,确定改革的主题为“将实验室与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为此,本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实践项目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每次任务的电路设计,制作印刷电路板、组装、调试,写出论文形式的设计报告等一系列环节,从而完成一个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相对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素质、毅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通过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平台的应用电子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改革与实践过程中,电子专业科技班的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基本上可以达到国家教育部对高职生“双高”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每年在电子科技班中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直接参加省级以上电子设计比赛,一般不再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因为平常的教学基本上与竞赛的方式一样,历年的省级和全国的电子设计大赛题目都已编入平时的综合性实践项目教学中,并且紧随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器件的更新而不断地调整实训要求。历年的参赛我们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逢赛必参加,逢赛必得奖。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系学子王辉、程伟、游俏俊合作完成的数控恒流源系统取得了全国一等奖一项;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系学子叶健、稂凯丽、卓洪水合作以及肖杰、王君平、黄秋霞合作完成的电阻智能测量仪取得了全国二等奖两项。最令人欣喜的是我系电子科技班的学生无论是参加了竞赛得奖的还是没有参加竞赛的都知识面广泛,在高频信号处理、无线数据传输、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等各个领域都具有扎实的设计能力,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很多学生在企业中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

2以竞赛为平台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对推动我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培养高职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参加电子竞赛的成功也是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检验与肯定。当然获奖不是最终目的,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这才是我们参赛的最终目的。

2.1转变教学思想

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坚持“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主导”,“教、学、做一体”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教练,学生是主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转变。教师不再对学生的学包大揽,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责任感、创造性增强。

2.2重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实际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依赖的是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当教师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电子系一直注重“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积极推动教师学习掌握当代科技的前沿,在系内开展教师自身技能训练和科技项目的开发工作,与上饶经济园区的光电高科技有限公司、斯德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电子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积极推动青年教师进行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同时,在电子设计制作竞赛的教学与培训过程中,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起到了帮带作用,全体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都普遍得到提高,2010年电子系电子设计与制作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教学团队。

2.3加强实验室建设

学院电子专业基础实验室有4个,完全能够满足电工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传统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在不断加强传统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兼顾应用技术潮流的实验室建设,引入单片机高级语言编程方法及AVR、PIC等新系列单片机,引入LINUX嵌入式系统技术。做到以经典内容为基础和核心,以实践技术为拓展。在完善硬件实验设备的同时充分利用虚拟实验室,利用EDA技术、WAVE或KEIL单片机仿真软件进行硬件仿真。

2.4采用“项目和任务驱动”与“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不仅把历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的题目和一些好的地方性省级竞赛题目编成一本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和培训讲义,同时我们根据本地企业实际研发需求开发了多个综合性实践课程与项目。例如:我们将EDA技术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制作出基于FPGA的频率计、交通控制灯、智能温控器等;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我们把传统的利用单片机实验箱进行实验改变为开发板实训;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中我们不再以传感器原理内部结构的教学为主,而是将传感器检测与单片机技术相结合具体使用到实际的检测控制系统中。学生通过完成各项单一课程的实训项目与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践项目与产品设计性项目,自己设计电路图,制作硬件电路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软件的编程和调试,与实际研发紧密结合,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出自己的实际产品,教、学、做不再是分离的,而是成为一件事情,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真技术和硬本领。

3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 本科生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46-0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经组织了十一届。从第一届全国只有3个省市40多个队参加,到第十一届全国共有30个赛区、1037所院校、11838支队伍、35514名学生报名参加此项赛事,在规模上达历届之最。这表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越来越被全国高校所重视。我校在该项赛事成绩一直不错,连续三届获奖数量和质量名列前茅。下面谈一谈我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对电子设计竞赛的认识及我校取得的成绩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该竞赛的特点在于努力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紧密结合。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要求选手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竞赛题目要求既涉及理论设计、实际操作,又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涉及制作的能力。因此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完善与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工程能力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我校近几年在该项赛事成绩非常突出,连续第五年荣获“优秀组织学校”的荣誉。在2013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在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北京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在参赛的31所北京高校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二。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和我们学校重视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是分不开的。

2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我校作为一所非“211”高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的成绩,和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2.1 提出“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上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工科学生为例,我们设定了三种不同的目标定位:一是研究型人才培养定位,其目标是使约 20% 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二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其目标是使约 40% 的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三是专长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其目标是使约 40% 的学生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为了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我们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四种培养体系。

通过“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既给予能力高的学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又帮助基础差的同学打牢基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制定政策,促进竞赛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是本科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同时所得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或集中实践环节部分的学分。教师指导学生获奖后也可以得到表彰和奖励,并且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学校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

2.3 积极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教务处制定实施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利用率,规范有序地做好教学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学生通过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通过学分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宽广的平台。开放实验室使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科研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前做好准备。

2.4 积极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造就实践创新沃土

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主要途径: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各类认证资格考试、实验室开放项目、科研训练等),并在教学计划中列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完成4个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是必修学分,学生未能完成,不能毕业。

在“办法”中将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列为学生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的重要途径。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竞赛,如2013年我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了80项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奖人数。由于学校积极组织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每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

2.5 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不断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工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已占到1/3。我们还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理念,确立了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教学观念。

3 结语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推动了“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检验了我校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采取的措施是卓有成效的。但改革创新是永无止境,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培养出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长期任务。为此,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小滢,卞雨池.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6):107-109.

[2] 付兴锋.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27-128.

[3] 刘炎.以人为本,分成教学的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9):45-46.

[4] 杨奕,徐鹏,彭小峰.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72-175.

第8篇

竞赛内容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多个专业等,涉及的专业课程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电子测量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电子设计竞赛的试题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水平,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这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

1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

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其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它要求参赛者在规定的4天时间里,3人一组完成题目选择、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软件设计、系统调试到论文写作等一系列工作。电子设计竞赛全面检验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它引导高校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从理论课程中独立出来,由原来的0.5学分增加为1学分,并将EDA技术渗透到实验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既加强了基于分立器件测量、安装、调试的实验,又引入了流行的电子设计软件的仿真分析,还包括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让学生在大二阶段就能较全面地接触电子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锻炼其能力。在大二短学期,开设了“电子工艺和课程设计”课程,它是我校继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之后的重要实践课程。学生在3周的时间内投入全部的精力,学习典型电子电路的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从而获得电子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该课程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后续还开设了“数字系统设计实践”课程,该课程除了由若干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少量的课堂讲授外,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主制作作品,从立项、设计、制作、调试、完善到撰写报告等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作方向性指导,对作品进行评分,并作为该课程的修业成绩。一学期共完成6-7个作品,每个作品的完成时间控制在2-3周,期间学生可以和老师反复讨论修改设计,直至制作完成。该课程倡导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3]。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潜力。在整个实验课程体系里,还包括单片机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DSP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全面的电子设计技能。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工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高校电子类实验课程要紧跟电子工业发展的趋势,时刻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才能使学生得到较大的收益。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体现以机、电、计算机应用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的电子技术新内容,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是很有必要的[4]。

2.1EDA技术的应用

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中,借助EDA技术开展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丰富实验教学手段。EDA软件大体可分为电路仿真软件、电路板级设计软件、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软件和芯片级设计软件等几类[5]。在模拟电路实验教学中引入PSPICE,ORCAD,EWB,MULTISIM等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可调用虚拟元器件和虚拟仪器仪表,搭建电路模型,仿真出真实电路的结果。可以设置各种元件故障进行仿真,如开路、短路和不同程度的漏电等,从而观察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电路工作状况,以论证设计的正确性,还能仿真各种在实际电路中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故障;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引入支持硬件描述语言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开发软件,如:MAXPLUSⅡ,QUARTUS,ISPLEVER,MODELSIM等。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可自动实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布局布线、逻辑仿真,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设计者仅仅利用软件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的描述,在EDA工具的帮助下并选用相应的FPGA/CPLD器件,即可得到最后的设计结果。尽管目标系统是硬件,但整个设计和修改过程如同完成软件设计一样方便和高效,使复杂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成为可能。在电子工艺和课程设计中引入protel软件与制版系统,让学生动手制作电路板。利用广泛使用的PROTEL软件,学生可以把设计好的电路原理图绘制出来,并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元器件、电路板的材料、外形、尺寸等,并且给出元件的封装形式,通过软件绘制出PCB板图。最终,通过雕刻机进行电路板的制作。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子设计的基本技能,即为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做好准备,又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2创新性开放实验

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是指我校在课程实验教学计划之外,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动手进行的,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项目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坚持创新性和实践性原则,使学生接触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包括实验内容的自主性、实验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实验过程的探索性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经过方案设计、模块设计、系统调试、项目验收、项目答辩等全方位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6]。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能起到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同样的作用。并且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供全院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选修,使得受益学生更众。

3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3.1开放实验室

建立开放实验室,将传统的集中实验教学方法,改为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实验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开放实验室除了配备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实验设备外,还应配备单片机开发板、DSP开发板、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板、嵌入式系统开发板、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等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学院成立了创新电子协会,吸收在电子设计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同学加入到协会中来,协会成员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创新实验,可方便的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开放实验室作为协会相对固定的实验场所,不仅高效利用了实验仪器,方便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吸收个别同学参与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来,协助开放实验室教师做好实验室管理。

3.2泛在式学习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为构建泛在式学习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泛在计算技术将是未来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7]。我们以浙江省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建立了中心网站,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如:课程信息、多媒体教学课件、例程、参考书目、教学视频等,部分教师还建立了个人教学主页教学信息。随着手提电脑和3G手机的普及,学生可随时随地访问中心网站,获取需要的资源。学生还可以在网上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提问,教师及时做出解答,与学生双向互动。学生还可到开放实验室来,与实验室值班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

第9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省电子竞赛;教学体系改革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主办的,从1994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竞赛科目之一,每年五月份举办一次,目的在于推动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通过竞赛,不断提升“双师素质”和实训环境建设。

我院电子专业从2007年开始积极参加国家、省电子设计竞赛以来,获取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奖项100余项。目前我院电子系共有13位电子专业老师,2位教授,1位高级工程师,4位副教授,5位讲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秀的教学团队,“电子设计与制作”教学团队2010年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其中吴国辉老师获“江西省教学名师”称号。我系通过积极申报,获批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教学硬件设施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善。

2.电子设计竞赛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我系教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形成了一系列的围绕竞赛组织的学习活动,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相继在省级刊物发表相关竞赛类论文20余篇,并获批省级精品课程4项,研发专利20余个。围绕竞赛对课程进行改革,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针对性的课改,让“竞赛内容进课堂”,将相关的课程编写成教材,从趣味性,学生思考方面入手,在引导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指标。以赛代考,通过学生参赛的选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

3.以赛促学

竞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由于现在上课的目标明确,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每次课都能很好的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能很好的解答老师提出的引导性的扩展。我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电子协会,电子免费维修点,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向校外接受各种业务。学校也建立了相关的机制,每学期定期请名师及企业工程师对学生开展知识讲座,以拓展学生思路,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参加过竞赛的毕业生均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竞赛在学生中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

将竞赛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竞赛,享受自己制作的乐趣,很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然后以学生参赛队伍的选拔,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进行更深的激励,对学生形成了一个相互追赶的良好氛围!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处处有竞赛,处处有比拼,但处处又有协作,处处有深情,通过一次次的解决问题,一次次的合作互利,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竞赛的竞争,又能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必须。形成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能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

第10篇

1.1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即从功率器件介绍到典型电路及具体应用。但这种教学模式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大量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新能源发电、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实例,让学生明白电力电子技术其实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结合的,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过多地依赖理论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工科学习的特点,将现代电力电子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做项目”的模式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极大地提高系统调控能力。比如,蓄电池充电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在电源技术中的典型应用。在教学一开始就提出实际问题:如何对蓄电池充电控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教师在此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1)交流电网对48V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需要用到AC/DC或AC/DC-DC/DC变换器,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典型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开关管、二极管选型,电感、电容参数选取及设计。2)蓄电池的工作方式有恒流充电、恒压浮充电、均衡充电和放电。常采用恒流和恒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需要采用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即先以恒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压完成剩余的充电。因此,需要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前期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3)电路设计后,可以利用MATLAB、Saber等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电路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设计实验样机,实现所要求的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培养学生在知识综合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

1.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涉及的电路和波形图多且复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增强学生对典型电路的感性认识[3]。同时,多媒体授课的信息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创造最真实、直接、感性的学习情景。此外,网络教学可以弥补课内教学学时少的局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4]。南通大学校Blackboard网络平台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丰富的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等文件)、参考资源(学术论文、常用仿真软件、典型应用案例等信息)、复习思考题(作业讲解、自测等系统)。通过此平台,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创造“教”与“学”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

2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强,因此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2.1课内实验教学

课内实验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项目遵循“理论分析仿真验证硬件实验测试波形数据分析总结”的模式,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实验作风。

2.2开放创新实验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性较强,如果完全依靠课内实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鼓励和支持一些优秀大学生多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是由学生主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项目。从项目选题、文献搜集、方案制订、可行性分析、仿真验证、实验调试、总结等方面组织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几乎每年都有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题目。因此,通过大赛,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此同时,要在有限的竞赛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学会“面对问题、分析问题、给出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科研创新能力。

3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7059-02

应用电子技术本应是电类专业中非常有价值、回报率很高的专业之一,为什么大多学生对其没有什么兴趣,普遍反映课程难,学习效果不佳,当然避开一些客观因素不谈,如电子类课程本身就有些难度、生源中有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等等。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还是有很多主观因素可以改观的。高职学生特别是电子专业学生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该文首先从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考核及教学规模这四个方面谈谈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可行的措施。另外,谈谈如何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1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老师的初衷是好的,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不自觉地都是根据班级接受能力较强的那一小部分学生设计的,这样就必然让大部分学生跟不上,这些学生其实也努力过、挣扎过,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散失信心,最终只能放弃。我们老师应该能看到这点,在内容设计上要少而精,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帮他们获得信心,进而涉及一些难点问题。

另外,在课堂形式上应富于变化,要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用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模拟电子电路》的教学中,除了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分组学生教学”的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针对本次课的内容将教学分成几个部分或几个主要问题,一般三到四组即可,首先每组选取一个问题,再是10~20分钟的自学讨论和总结,最终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像老师一样把这些问题讲解给其他同学听,其他组同学可以针对他的讲解提出一些问题,本组同学进行讨论回答,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与疑难解答。这样就真正体现了教学上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让学生都参与其中,也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最终教学效果也证明,这种方法还是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2教学管理改革

高校教育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媒介,但教师如果对实验过程没有好好管理、对学生实验结果没有好好测评,实验也形同虚设,其作用也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比如在的《集成电路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采用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实验验证、扩展电路功能设计与验证四步教学法,学生分组实验,对学生实验的结果给与一个合理的评价非常重要,老师心里有一杆秤,做到心里有数,学生也不会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学生也非常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才会好好做实验,一当发现实验带来的乐趣,这种评价就不那么重要,实验学习就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在每次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给每组同学或每位同学评分,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但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好的学生会更努力,表现差的也有所改观,毕竟大多数学生还是想上进的。通过几次的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明显,在《集成电路应用》的实验课堂上,很少学生无所事事,都能积极的投入实验学习中。

1.3教学考核改革

考试单单采用卷面或大作业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卷面知识考核虽然很全面,但不能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作业虽然可以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考核结果不好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所以,考试形式应多样化,比如在《集成电路应用》课程中,采用“抽签考试”的形式,考试时每位同学首先抽签决定自己的题目,试题共有10道左右,然后选择上课学过的集成芯片,运用Multisim软件对简单电子电路进行设计与仿真。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考试方式比较有兴趣,反映较好。

在教学考核中,实验考核在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实验考核一方面能够更加全面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认真独立地完成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教学考核中要规范实验考核的评定标准,以量化评分为主、等级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实验单独设课的课程,要进行实验单独考核;同时,建立实验考试试题库,增强实验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4教学规模改革

在职业学院的课堂上,要尽量采用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一方面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小班化教学必须有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否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就对教师要求较高使得教学难度加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挑战。当然,这种小班化的组织形式也有潜在的弱点,比如人少了,课堂气氛可能不那么热烈,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也不那么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因为小班化教学中活动增多而影响基础知识的落实,因讨论交流过多而影响了教学进度。所以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又要合理完善地实施教学方法。

2 电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本科生、研究生一样,高职生同样是创新人才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应该得到关注和培养。这里所说的“创新”非理论创新,而是指技术、工艺流程的应用创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创新。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不仅能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下面就具体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2.1建立开放性电子创新实验室

创新需要个性,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共性的同时可以加强个性的培养,那么提供的实验环境在时间、内容上就应是开放的,而不能是封闭的。时间上的开放就是学生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选择完成实验的时间,时间上的灵活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容上的开放是指学生们除了可以进行教师规定的内容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的内容做一些创新新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立了开放的电子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设备先进,配置齐全。除了信号源、万用表等常规实验仪器外,还配备了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开发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装置、数字存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

2.2组织参加各种电子设计竞赛

电子设计竞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是对学校实验室硬件水平的评比和综合适应能力和的考核,可以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使教师也受益非浅。每年我们都要组织一些优秀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各种竞赛活动不仅学生搜集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配合各类竞赛的开展,学院每年举办的科技文化节、创新大赛、院级电子设计竞赛等,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科学研究的氛围,大大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3成立课外电子兴趣班

课外电子兴趣班主要由电子专业学习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由学生自行管理,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电子兴趣活动队”到工厂、学校和农村修理家电,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并且,对学生在课外电子兴趣班活动中获得的成绩在期末综合测评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一次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2.4设立创新设计基金,制定奖励政策

学院应重视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创新设计基金,制定相关奖励政策,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比如,对电子设计大赛获奖的学生根据获奖等级给予奖励或推荐到优秀企业参加工作;设立大赛培训基金,对培训教学计入工作量。同时,教学改革成果、教学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科研论文同等对待。

在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教学改革措施,并实施其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才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琼.从电子技能竞赛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0.

[2] 杨悦梅.从技能大赛谈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3] 刘生建.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谈实验教学改革[J].龙岩学院学报,2006.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为解决高校工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工程能力缺乏的现实问题,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拟用10年时间培养数百万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教育部已在全国65所高校中开展了卓越计划的试点工作,郑州大学名列其中。

在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缺少工程实践环节、动手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造就社会所需的卓越工程师将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也是工科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对于高校工科电子类学科来说,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利用电子竞赛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完善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学生的工作方式、工作思维、工作效率、协作能力将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途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倡导的在全国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就业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历年的比赛中,参赛学生数量巨大,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大学生电子竞赛概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逢单数年的9月份举办,赛期4天,目前已主办九届。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通过“半封闭、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竞赛以三人作为一队,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

每届电子竞赛包括6~8道题。内容以模电和数电设计为主,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DSP、ARM、可编程器件、EDA软件和PC应用。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调试两部分,一般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实践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所涉及的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可编程器件设计、电子测量、计算机控制等;实践性教学有:电子线路实验课、单片机原理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实训等;可选用器件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等;设计手段可采用传统,也可采用现代电子设计工具。电子设计竞赛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而这正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所必需的内容。

二、大学生电子竞赛实战

大学生电子竞赛需要在四天三夜的短暂时间内完成一套符合功能要求的电子设备。竞赛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题目选择、系统分析及整体方案设计、子系统设计与制作、系统综合、制版与装配、调试与测量、完成作品和设计报告等。

各部分完成的具体任务如下:

1.题目选择

主要是明确题目的设计任务、系统功能和指标,在此基础上选择最熟悉和最有条件完成的题目。题目选择需对题意仔细分析,主要包括题目需完成的任务、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等方面。

2.系统分析及整体方案设计

根据题目的具体功能需要对系统进行整体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块化方法,划分系统的功能子模块。同时对各子模块之间的数据关系和接口进行定义、设计。在进行模块划分时,强度模块内部高的内聚性,模块之间低的耦合性。

3.子系统设计与制作

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先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几种不同原理的方案;然后再从功能、技术指标、元器件、完成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在方案确定以后,画出子系统的硬件设计电路图,并完成子系统的相应程序。

4.系统综合

在完成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后,对系统整体进行综合实现,包括各个模块及其数据接口。绘制系统整体的硬件电路图,完成系统整体软件的编制。

5.制版与装配

即实际硬件的制作,包括绘制电路板图、腐蚀电路板,并进行装配等工作。对于模拟部分,特别是高频部分,制版时要考虑电磁干扰。因此,需通过覆铜、模地和数地分离等方法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对于高频数电部分也要采取覆铜、避免环路等方法降低干扰。

6.调试与测量

先进行外观检查,用万用表检查是否短路,再进行通电检查。调试时应先调试各部件,然后整机调试,最后测试技术指标。先测部件或分机指标,再测整体指标。

三、电子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以理论为主,一般采取先理论后实验的方式。实验以演示实验和简单连线居多,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帮助甚微。很多学生几乎未接触过任何专业电子设备。因此,工科学生不会用电烙铁和万用表等基本设备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参加电子竞赛必须要制作实际的电子设备,因此,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设备进行元器件选型、电路板制作调试等各种复杂的工程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设计竞赛可看作是高校电子类学科真正的工程实训。通过电子竞赛,学生对实际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制作方法均有深刻认识,其动手能力明显提升,从而解决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实践能力缺乏的难题。

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由于电子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将促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同时,由于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将促使学生迎难而上,开拓思维,不断创新。学生只有通过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才有可能突破竞赛题目的瓶颈,取得满意的竞赛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电子竞赛并不是简单的电子制作竞赛,而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强化训练。其成功开展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能力,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取之不尽的创新源泉。

3.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目前,学生对所学理论普遍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理论的实际应用缺少直观的了解,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一般不高。而大学生电子竞赛的准备和实战过程中将涵盖高校电子类专业的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一次理论的集中运用,也是学生学以致用、检验所学知识的绝佳场合。电子竞赛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提高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态度由无兴趣到有兴趣,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往届对参加电子竞赛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参加电子竞赛的学生,其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未参加电子竞赛的学生,并且普遍成为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能手。

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目前,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教与学两方面均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老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对理论的实际应用只是简单描述。而学生学习以掌握理论、获得高分为目的,因此高分低能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生学完了单片机却连基本的“跑马灯”实验也不会,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大学生电子竞赛试题内容涵盖了电子学科主要的专业课程,参赛者必须将所学理论全部应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才能圆满完成竞赛试题。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对于解决竞赛中的瓶颈问题将起到关键作用。

四、电子竞赛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影响

1.工作效率

大学生电子竞赛将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由于电子竞赛需在短短的4天3晚完成一套具有一定功能指标的设备,因此需要参赛者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工作。有些学生甚至每天只睡2个小时。而这种惜时如金的工作方式在高校的其他学科竞赛及教学活动中几乎没有,这对于提高学生工作效率、改变拖拉懒散的工作作风具有促进作用。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追求效率已成为各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际工程项目工期一般较短,客观上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较高的效率。而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工作效率,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工程实践中,为培养高效率的卓越工程师提供保障。

2.工作方式

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将完成第二节所述竞赛实战全过程。而以上过程是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项目的一个简单浓缩。通过以上过程的锻炼,学生不仅设计了符合功能要求的电子设备,也学习到电子信息领域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际工程的开展方式。这种竞赛驱动下的实践,相对于教科书枯燥的理论说教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电子工程设计能力。参加过电子竞赛的学生到企业,只需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工作,这一点已被各高校和广大企业实践所证实。以至于有些企业在招聘中直接把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作为一个重要的聘用条件。因此,电子竞赛将改变学生工作设计方式,为造就卓越工程师提供技术保障。

3.工作思维

大学生电子竞赛试题不仅有基本功能,还有扩展功能。而扩展功能一般带有一定的性能指标。要想获得较高级别奖励,需要完成扩展的指标性功能。这种竞赛方式改变了高校电子类学科实验一般只重功能而忽略技术指标的现状。在真正的工业电子产品中,功能只是基本,而稳定性、误差、精度等指标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真正因素。因此,电子竞赛以技术指标来要求竞赛者,将与电子行业的工程实际标准相吻合,使得学生的竞赛设计行为与未来的工程实际设计相符,将扭转电子类学生普遍重功能、忽略性能指标的现状,使得学生在未来的电子设计活动中更多地考虑性能指标,与实际工程接轨。大学生电子竞赛将改变学生的工作思维方式,使其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4.团队协作

大学生电子竞赛是以3人作为一个团队参加比赛。每一个参赛队就好比是一个工程项目组。因此,参赛选手需要紧密团结、共同努力、分工合作、互相协助才能较好地完成电子竞赛任务。在每个团队内部,需根据队员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包括总体软硬件设计者、分模块设计者等。总体软硬件设计者实际上相当于项目负责人,技术上需要具有项目的整体设计能力,同时要有团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而其他两名队员将作为团队的技术骨干,配合负责人完成整个制作任务。这种团队协作的开发模式本质上与实际工程的项目团队制完全吻合。实际工程中,每个项目建立一个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领导并负责,按照既定的计划和分工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因此,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将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和工作模式,使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团队工作模式。因此,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将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组织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