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06:1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投资价值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复合实物期权,3G投资,项目投资价值
一、事件及背景分析
中国已经逐渐进入广泛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俗称3G)的时代,但对电信运营商而言,3G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具有规模大、分阶段、周期长和未来不确定性较高等特点。如何评估3G项目的投资价值一直是广为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方法不能满足对不确定性较高的项目进行定价的要求。复合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能更贴切地反映在3G项目中的多重期权特性,更适合对阶段性较强的项目进行价值分析。本文将运用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对澳门基于CDMA技术的3G项目进行定价分析。
澳门3G项目(CDMA技术标准)的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投资历程如下:
表1-1 澳门CDMA投资历程
时间
事件
意义
投资计划
2005年3月10日
中国联通中标获得澳门CDMA牌照
正式进入澳门移动通信市场
-
2005年5月27日
中国联通获准经营采用CDMA2000 1X系统的公共地面流动通信电信网络及提供跨地域流动电信服务,有效期为8年。
中国联通获准提供CDMA漫游服务的权利
首年投资1.71亿澳门元,建成CDMA 1X制式网络,以提供漫游服务
2005年10月18日
CDMA澳门流动电信网络开通
开始提供CDMA漫游服务
-
2006年8月10日
中国联通获准经营采用CDMA2000 1X系统的公共地面流动通信电信网络及提供两个频段内运作的公用地面流动电信服务
中国联通获得本地运营CDMA服务牌照。CDMA2000 1X可平滑升级到3G网路。
2006年计划增加投资4800万澳门元,在后续二年内累计投资额不低于4000万元
2007年5月29日
中国联通获正式建立及运营3G的牌照
建立及运营CDMA2000 1X EV-DO系统,真正提供3G服务
为建立3G业务,首年将投资4000万澳门元;随后三年累计投资超过9000万澳门元
2008年7月27日
中国联通将包括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100%股权在内的CDMA业务转让予中国电信
关键词:价值创造;公司估值;投资价值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78-05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Value creation is the basic purpos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investment valu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capital cost and retur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share stock market using annual data from 1997 to 2006.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pital return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higher than the mean of deposit rate and the interest rate of five-year treasury bond in the same period, but it is lower than the mean of banks’ loan rate, so the investment value of listed companies is low as a wh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capital returns are low and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pt of reducing costs for enterprise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nd market, and improv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 to create value are the basic ways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value of A stock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Key Words:Value Creation;Eval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Investment Value
一、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理论文献综述
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观经济与法律、行业状况与公司财务公司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资本结构与股权流动性、公司成长性与规模、税收、股利政策等。从会计学角度看,公司的投资价值的估计很简单,公司价值等于其净权益,并由此发展出账面价值调整法来对公司进行估值。在股票市场出现前,人们就常采用账面价值调整法(包括资产负债法和要求权法)来对公司进行估值。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局限性是有诸如无形资产等无法通过会计账面值来反映等问题。20世纪30年代,费雪提出了确定条件下的现金流折现估值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两个内容:一是各期现金流量,二是现金流贴现利率(资金成本)。判断公司或项目能否投资的标准是各期现金流贴现现值之和是否大于初始投资额。这一理论后来派生出威廉姆森的股利贴现估值模型和Gordon等人的零增长股利贴现估值模型、固定增长股利贴现估值模型等。可以说,费雪的现金流折现估值理论在公司内在价值评估上具有理论创新性。20世纪60年代前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研究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上市公司估值的MM理论,为现代公司价值评估理论的建立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该理论认为:在确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的债务市场价值与权益市场价值之和。在完善资本市场的均衡状态下,不考虑所得税时,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期望收益按照企业资本成本折现的现值。而在资本市场完善、人们行为理性以及确定性情况下,企业股利政策与企业的价值无关。接着,人们用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并提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等新的公司估值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法存在系列显著的缺点,首先是各期贴现利率(资金或说资本成本)的确定难,其次是公司的价值即使按照现金流贴现惟一决定,但现金流量很显然受到公司经营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状况、公司竞争战略等的影响,现金流量应当是果而不是因,现金流折现模型公司价值归溯于价值分配而不是价值创造。
20世纪70年代,布莱克与斯科尔斯合作提出了著名的期权定价股票估值模型(即B-S模型),开创了公司估值方法新纪元。该法主要应用在资本预算、专利权定价、自然资源定价和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等方面。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包括托宾Q法、市盈率法、市净率法、市销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等方法在内的市场比较估值法出现。期间由于并购重组事件的不断出现,迫切要求有理论来支撑并购中企业的价值问题,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托宾Q法由此诞生,著名学者托宾就曾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形成了著名的托宾Q理论模型,即公司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来研究公司价值。国外(Chung和Pruitt,1994)与国内学者曾凌(2005)等也借鉴该方法来研究上市公司估值,该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也有一定的实用性,但Tobin’Q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其计算相当多的时候涉及股票价格,但由于股票价格则受多因素影响,用其来进行公司估值时受到限制和合理性科学性怀疑。90年代起,人们对公司价值的认识从价值分配过渡到价值创造上,这其中有影响力的理论包括美国学者奥尔森提出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和经济增加值(EVA)理论。剩余收益理论认为:公司只有赚取了超越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正的剩余收益,如果只能获得相当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利润,仅仅是实现了正常收益。设Xt为时期t公司的净收益,b?淄t为时期t公司账面净资产,X为正常收益,X= r×b?淄t-1,它等于资本成本;X为剩余收益,X=Xt-X=Xt-r×b?淄t-1,,r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公司在时期t的净收益、账面净资产和股利(用dt表示)之间则有以下关系:b?淄t=b?淄t-1+Xt-dt。因此,上市公司的价值可以用净资产和剩余收益的线性关系模型表示为:Pt=b?淄t+?琢0+?琢1X(1)
90年代末,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Stewart)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基于价值创造理论上的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和绩效度量方法――经济增加值系统价值评价方法(又称为EVA法)。该理论吸收了“剩余收益”理论估值方法的合理内核,是建立在对公司综合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和债权起本成本)基础上的比剩余收益理论更加可靠的业绩计量价值评价方法,它可以减少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会计利润的操纵,并首次在公司价值评价中引入了人力资源和绩效激励等因素,使人们对公司价值的认识上推进了一大步。相对而言,EVA方法在解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上比剩余收益模型更加具有理论上的清晰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根本上要看它是否在创造价值,或者说价值是否在增加。其评价标准是:如果一个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于资本成本,公司价值在增加,反之在减少。
二、价值创造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与归宿
从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理论发展进程与实践应用综合地看,现金流折现法、市场比较估值法和价值创造法应用相对广和多,而且有从现金流折现法向市场相对比较法发展再向价值创造估值法发展的趋势。现金流折现法由于存在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难、贴现利率的确定难,以及现金流量是公司投资价值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等三大问题未解决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该法实际中用来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变得不具可操作性。市场比较估值法可以从财务和公司账面上较好地反映公司的基本价值,该方法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市盈率、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可以达到对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较好把握。缺点是该法主要从财务上考虑公司价值,而诸如公司所处的行业面、技术工艺、市场竞争优势等因素则被忽略,可见该估值法也有明显的缺陷。
现实中,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很多,包括国民经济和行业、法律监管财务状况、股权结构、经理人激励、资本结构、股权流动性、公司风险、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税收、股利政策等。因此,准确地讲,相对完善贴近实际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必须考虑以下这些方面的因素。这里笔者把其概括为综合的公司投资价值理论估值法,该方法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需要从宏观经济与法律监管、公司所处行业、公司财务面、公司竞争面、公司治理与管理面综合进行分析,并且该公司投资价值估值法的上述几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并得到社会公众的“投票”认可。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讲,用价值创造法来评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应当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这是因为:
首先,价值创造法在法律制度导向上具有可行性。各国公司法把公司的属性概括成两个方面:即营利性和法人性,他们是公司的两大本质特性。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法人属性,体现在公司财务上的目标,按照与公司关联方利益关系的不同,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四种理解,一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目标;二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的的公司财务目标;三是以企业价值(含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目标;四是以员工工资与管理层效用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这四个目标之间既有矛盾又有统一的一面,不同国家因其市场成熟程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等的不同,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的的理解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甚至影响着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估标准及估值方法的演进。本文认为,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公司,应当以创造价值从而最终赢得社会认可与自身利益作为公司的财务目标最有说服力。这是因为,单纯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很显然有其局限性,利润虽然对政府税收有帮助,避开部分公众公司的外部成本社会化高(如环境污染)的情况不说,今日在部分西方国家(如英国)的以提供就业机会为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大小就是明证;股东财富最大化即是利润最大化的翻版,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上市公司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是少数,且由于资本市场的虚拟性,股东财富来源于其公司创造的价值;至于以员工工资和管理层效用最大化的公司财务目标之说,更是缺乏说服力。所以,价值创造最大化作为上市公司根本的财务目标,与公司法对公司属性的法律制度导向上是一致的。
其次,价值创造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价值创造作为上市公司的根本目标,是实现高效率配置资源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市场总体参与者获得收益的前提和基础。从全球看,各国成立证券市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证券市场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分散风险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直接融资的比例总体仍然是偏低的,金融市场的融资主要集中于银行,这客观上加大了我国金融和经济的风险,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要降低金融与经济的风险,就需要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成为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工具。而完善资本市场的形成,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法规设计和适度的监管及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需要具有投资价值的高质量的具有长期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长期盈利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创造价值能力),需要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主流理念和判别标准的形成,这是资本市场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所以,综合地看,上市公司的目标与投资者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价值创造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
再次,价值创造作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符合西方经济中的投入产出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中把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黑箱,一边是原材料、资本、劳动力等成本的投入,一边是产品产出,生产效率取决于产出与投入之比,本质则取决于这个黑箱中的价值创造。
正是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理念,本文从成本收益角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并对A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研究。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A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模型
(一)基本思想和计算公式
资本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资本成本的作用在于:通过它可以比较筹资方式方案、评价投资项目和企业经营成果。企业可以通过债权或股权形式进行筹资,通过债权形式筹资的成本通常称为债务成本,通过股权形式筹资的成本通常称为权益成本。本文认为:“剩余收益”理论估值法和经济增加值估值法(EVA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公司价值创造理论的假设:只有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时,即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于资本成本,公司价值在增加,反之在减少。或者说企业的投入资本所获得的税后净营业利润EBIT(1-T)足够补偿债务资本成本和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时,公司从理论上看才有投资价值。价值创造理论的估值法计算公司EVA的公式为:
EVA=NOPAT-Ct×(TC)(2)
其中,NOPAT为公司税后净经营利润,Ct为公司综合资本成本,TC为公司使用的全部资本。考虑到NOPAT=EBIT×(1-T),综合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设T为所得税税率, Rd为债务资本成本率;D为负债;Rd D(1-T)为债务资本成本;Rs对企业而言是股权资本成本率,对投资者而言是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F为有息负债,Pt为有息的产权比率;设Et为第t年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即账面的净资产回报率),Qt表示第t年产权比率,用Rt表示第t年权益的实际市场回报率,或称为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S为股东权益。上述公式又可以变为:
EVA= EBIT×(1-T)-RdD(1-T)-RsS(3)
借鉴上式(3),结合“剩余价值”理论,只有EVA大于零时,公司才是为股东创造价值,此时企业才有投资价值。即有下式:
EVA= EBIT×(1-T)-RdD(1-T)-RsS >0 (4)
由于EBIT×(1-T)=净利润+利息费(1-T)=净利润+Rd×有息负债×(1-T),在(5)式两边同时除以股东权益S,则(4)式可以变成为
Rt=Et-(Qt-Pt)Rd (1-T)>Rs(5)
则Rt-Rs实际上就是“剩余收益”,(5)式即“剩余收益”理论模型的变式。
美国的科尔尼公司从1999年开始,建立了市场价值占全球98%的、20000家企业的综合性数据和财务信息数据库,涵盖全球重要的行业领域和经济中心。其通过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公司创造产出大于输入消耗时,即公司投资资本的回报大于资本成本时,才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成为价值增长型公司,反之则反。
(二)样本及数据描述
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本研究模型在公司选择上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同时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主要为通过向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时的付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从1992年成立股票市场至今的大部分年份,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筹资的数量远小于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数量,而我国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要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1.5到2.5个百分点,因此这里设定上市公司向银行贷款利率为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债券(含短期融资券)的利率假定为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减去两个百分点,我们这里在计算上市公司债务资本成本时使用上述两种债务资本所占的百分比及其对应资本成本率之乘积的加权平均值。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采用上市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GDP的比例为依据再乘以当年银行系统新增银行贷款来计算上市公司当年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数量,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相关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深圳国泰安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收集加工整理得来。
四、A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实证检验
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计算出从1997年至2006年十年间的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账面净资产收益率、债权资本成本、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A股市场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1997年至2006年十年间的账面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说来达到7.72%,高于同期的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平均值,较大幅度高于同期间的长期国债利率,①远低于美国1899年至1998年一百年间上市公司账面权益回报率11.86%的平均水平,而这十年间上市公司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平均说来高于同期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也高于同期间五年期国债利率的平均值,但略低于同期上市公司的债权资本成本率的平均值。
表11997年至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资本成本与回报率
上述数据是有意义的。因为,按照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公司法的债务清偿顺序,理论上讲,债务的资本成本率要低于权益的资本成本率,上市公司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通常会遵循“啄食顺序理论”,即首先选择债务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资本不足时再进行股权融资。但实际上我国A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率实际上要大于权益资本成本率,而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不仅低于债务资本成本率,低于同期间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平均值,特别是在1997年、1998年、2000年和2002年还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期间从总体上看,A股市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较低。2003年以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有所提高,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和债务资本成本,说明上市公司效率有所提高,创造价值的能力逐渐增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有所增加,已经具备了相对投资价值。
如果说从债务、权益的资本成本与其对应的收益关系只是反映期间相对短期的A股市场情况,则平均市盈率指标则反映市场长期的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期和资本效率,也间接反映市场的效率和投资价值。但是,沪深两市1997年至2006年期间的平均市盈率超过35倍,投资回收期(市盈率)特别长,只有2004-2005年两年例外。可见A股市场于这期间的长期平均回报率(市盈率的倒数)总体上不仅低于同期平均银行存贷款利率,也低于五年期国债的平均利率。这进一步说明1997年至2006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场效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较低,A股市场投资价值不大,期间只有2004年到2006年市场整体上相对有投资价值。
表21997年至2006年我国国债与银行存贷款利率(%)及A股上市公司市盈率
五、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用价值创造理论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有无投资价值是有意义的,首先是它符合国际通用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估的标准,该标准是基于企业的所有的资本成本来考虑的。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根本上要看它是否在创造价值,或者说价值是否在增加。总体上说来,1997年到2006年这十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债权资本成本偏高,而盈利能力、创造价值能力和市场整体效率则偏低,甚至在某些年在损害权益价值,上市公司在此十年期间只有2004年到2006年市场整体有相对投资价值,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的整体效率有待提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结为:
(一)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存在缺陷。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使得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一段时间只有资金成本概念,没有资本成本意识,只有融资概念,没有资源配置意识,这是我国A股上市公司市场效率和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资本成本的缺位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资本成本的缺位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主要是股权融资成本缺少外在的市场压力,股权资本的使用成本反而小于债务资本的使用成本,这进一步抑制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导致资本市场的整体低效率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加速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的完善,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盈利能力,是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改变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长期偏低的关键。此外,要加速债券市场的发展,这有利于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成本,提高其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使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最后,加速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使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和上市融资,使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与创造[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美]珍妮特.洛尔.巴菲特如是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美]彼得.林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美]戈登.J.亚历山大等著、赵锡军等译.投资学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版,2007.
[5]郭复初等主编.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刘松.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J].经济研究,2005,(2).
[7]吴超鹏,吴世农.基于价值创造的公司治理的财务状态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5,(11).
一、内蒙古大学MBA教育的民族地区特色模式
(一)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招生模式
MBA教育本身是国际化程度极高的一个泊来项目,是根植于经济发达、人员素质高,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来开展。而内蒙古大学MBA的生源组织起步就面临着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思维观念落后的特殊地域、人文环境的挑战。以“内蒙古自已的MBA”为宣传起点,秉承民族文化的内涵优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迅速拓展,在短时间内让内蒙古了解、接受了内蒙古大学的MBA,招生数量出现了高速递增的强劲势头。
1.以西部开发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宣传方式。以蒙古族传统图腾苍狼、白鹿为基础设计了Logo,并以蒙古英雄文化为主线来宣传内蒙古大学MBA的品牌形象。
2.以“国际化视野,本土化情结”为目标,少数民族管理人才迅速加盟。内蒙古大学的MBA以培养少数民族管理人才为己任,弘扬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以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实战能力为办学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少数民族管理人才加盟。
3.以优良的口碑传播为路径,重点领域、行业的MBA生源形成接力效应。卓越的管理素养、非凡的专业胜任能力显示了内蒙古大学MBA的独特魅力,完善的管理与服务、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现代化的设施与环境,产生了内蒙古大学MBA优良的品牌辐射效应。
(二)基于民族地区特色优势来快速提升MBA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有机结合,注重管理理论研究与少数民族企业实践精髓的有机结合。“内蒙古经济与企业发展”、“内蒙古产业与竞争分析”、“民族地区创业学”等特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增添了MBA学员的英雄文化气质,浓厚了MBA学员的本土化情结。
2.教材与案例:本着国外经典教材与少数民族地区本土化案例有机结合的原则,MBA中心组织主讲教师和在读学员,以MBA独特的视角,编写了“蒙牛”、“伊利”、“兆君”、“鄂尔多斯”、“小肥羊”、“稀土高科”等体现民族、地区优势特色的数十个经典案例,将其应用到MBA的教学与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3.主讲教师:整合全自治区的师资资源为内蒙古大学MBA授课,以充满挑战魅力的教学舞台、以相对丰厚的授课薪酬公开选聘,挖掘了自治区工商管理学科的带头人、知名教授。同时,聘请国内外名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MBA主讲教师,讲授了12门次的核心课程。
(三)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实践的MBA论文选题
经统计,参加答辩的论文中,能够立足本土、立足本职研究内蒙古产业经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毕业论文,占到全部学位论文的85%以上,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企业改革提供了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跟踪调研毕业论文成果,目前已转化为“企业发展战略方案”、“经营管理实施制度”的占到了12%以上。例如:“蒙西公司水泥产业发展规划”、“内蒙古地区房地产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内蒙华电投资价值分析”、“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研究”、“伊利集团和ERP方案设计”等。
(四)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型人才
内蒙古大学MBA教育定位就是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以培养少数民族职工管理人才和经理人为目标。超过90%的毕业学员留在了内蒙古各重点行业与企业工作,他们正在成为内蒙古企业管理界和政府的中坚力量。
二、内蒙古大学MBA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成效
内蒙古大学MBA教育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特色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业内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四年来已累计招收学员700余人,其中80%以上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已为内蒙古地区输送125名MBA毕业生,其中的大部分学员已走上中高级管理岗位。内蒙古大学MBA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成效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典范。
(一)内蒙古大学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排头兵,并成为MBA教育思想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传播者
曾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先后有新疆财经大学、广西大学、宁厦大学等少数民族地区MBA院校到内蒙古大学参观、学习。多家媒体对内蒙古大学MBA教育项目给予宣传报道。
(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内蒙古大学MBA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2003年,由《财经时报》、新浪财经、世界经理人资讯主办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MBA”调查活动中,内蒙古大学位居29位并被评为国内最具特色及潜力的四所商学院之一;同年的中国MBA人气排行榜中,内蒙古大学被称为西部地区的一匹“黑马”,人气指数位于全国前列。
(三)内蒙古大学MBA项目已获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的关注,成为民族地区MBA的热门报考学校
内蒙古大学MBA教育的高速成长,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考生纷纷前来报考。
(四)内蒙古大学MBA项目已经构建起一套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办学模式
基于特色课程、引入本土化案例教学和民族文化的吸收,同时结合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产业,注重思维方式培养、强化素质教育手段,内蒙古大学已整合形成完整的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成熟MBA教育模式。
(五)内蒙古大学MBA培养的学员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摘 要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公司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优秀代表。作为一个向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部门,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本文对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以及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以探讨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 股价稳定性 投资风险
一、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由于有色金属行业担负着向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的任务,所以这就决定了该产业在我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在深沪股市中被归为有色板块的公司共有49家,其中有4家同时属于ST板块,1家属于S*ST板块,并且有4家暂停上市,其中沪市有28家:包钢稀土,西部资源,南山铝业,鑫科材料,ST有色,ST珠峰,江西铜业,吉恩镍业,宝钛股份,贵研铂业,中金黄金,驰宏锌锗,豫光金铅,山东黄金,大西洋,中孚实业,东洋光铝,宁波富邦,新疆众和,株冶集团,西部矿业,中国铝业,紫金矿业,金钼股份,S 山东铝,S兰铝,包头铝业,S*ST精密,深市有21家:中金岭南,焦作万方,铜陵有色,ST 中钨,ST锌业 ,矿业,云铝股份,关铝股份,云南铜业,锡业股份,东方钽业,ST张铜 ,栋梁新材,罗平锌电,西部材料,辰州矿业,常铝股份,东方锆业,精诚铜业,云海金属,海亮股份,恒邦股份。从上市公司的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有色金属上市公司集中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的地区。从省份分布来看,上述的上市公司中,云南省所占的数量最多,共有6家,分别是:云南铝业,锡业股份,云南铜业,贵研镍业,驰宏锌锗,罗平锌电。而从区域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有16家有色金属上司公司,占了所有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33%,基本上成为了该板块的主要力量。
二、有色金属上司公司的股价稳定性研究
该部分将使用平均价差率来衡量上市公司股价的稳定性,平均价差率一种度量单个证券风险的系数,其特点在于简单明了,并不复杂。该部分所采用的数据为2009年1月1日至今的各个公司每日收盘股价,以月为单位,据算出每个有色金属上市公司2009年近6个月的价差率,进而推算出每个有色金属上市公司09年上半年来平均价差率,衡量股价的稳定性以及风险度。
从表中的数据不难看出,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的6个月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着较为稳定的表现。但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平均价差率在2,3这两个月份里普遍偏大,在1,4,5,6这四个月偏小。较大平均价差率意味着该月份公司股价变动较为剧烈,稳定性较差,较小的平均价差率则意味公司股价没有大的波动,趋于稳定。有色金属行业平均价差率的波动主要来自于季度因素以及投资力量的拉动,从总的情况出发,由于股权集中度较高和国家控股的缘故,使得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股价平均价差率并不高,相对稳定,风险较小。
三、相关建议
1.投资者应按照自身情况投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
按照风险的偏好性,我们可以把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两类:风险偏好投资者和风险厌恶投资者。由于股权集中和国家国有资产部门的控股,使得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一直以来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在没有外资大量涌入和撤离的情况下,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基本上不会出现股价大幅度波动的情况。较小的变异系数表明该股票稳定性较好,风险较低,适合风险厌恶型消费者长期持有,特别是国有控股的有色金属上司公司,由于这些公司所制定的长期目标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关,使得公司未来的发展有所保障。表2的测算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在2,3月份的时候价差率都会有所增长,风险偏好型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这段时间对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进行短线投资,通过多时间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法赚取差价,获取高额利润,而在其他月份,在不适合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进行短线操作。
2.优化股权结构,促进融资
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司公司外,大部分有色金属上司公司都存在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大部分上司公司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大部分或者全部都属于流通受限股份,虽然可以避免对股市和股价造成冲击但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融资。造成股权过度集中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国家为加强对有色金属这种战略经济资源的控制,在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大量持股,以便于控制公司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企业要扩大规模和进行技术升级,就离不开融资,特别是处于融资渠道较为欠缺的中西部公司,国家可以通过减少所持股分的办法,在不丢失控制权的前提下,为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张玉明.证券投资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第一版).
[2]王涛.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商学院.2008.
论文提要摘要:财务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文章从股权结构、组织结构、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新问题,并提出完善财务治理的相关举措。
一、新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公司规模的不但扩大,上市公司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要求,亦难以满足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层之间进行理性的财权配置进而权利划分和对剩余的分配。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的现实、集中、根本的体现,因此只有建立健康、有效的财务治理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公司利益矛盾,保证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尚存在种种新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关办法,敦使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健康稳定发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一)股权结构单一导致财权配置过度集中。虽然我国《公司法》明确界定了公司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但由于我国公司化改制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司产权过分集中,股权结构过于单一现象,使得《公司法》赋予公司法人的自主经营权不能真正落实,公司法人实体地位难以实现。在我国2004年的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绝对持股份额占总股本超过50%以上的有850多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80%,其中摘要:89%是国家股东;75%是法人股东。有统计表明摘要: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为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64%;国有股在非流通股中占74%,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形成了畸形的股权结构,使公司重大财务决策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比如,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很轻易从短期利益出发,忽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长远的角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二)董事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及相应的治理功能。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因此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无论从机制上还是在力度上都不能满足财务治理的需要。由政府委派的原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而且高达60%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极为严重。同时,由于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其对上受上级主管部门制约,决策时只会从上级主管部门或自身利益出发;对下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监督和评价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我国董事会结构单一,董事责任不明确,普遍缺乏责任心,董事长的权力过于集中,也轻易造成决策失误。
《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会代表股东行使公司董事会战略决策权、监督权等多项重大权利。许多上市公司由于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人员严重交叉,同时所有者缺位,股东大会的权力名存实亡,董事会实质上是董事长一个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利益不能在董事会内部得到有效实现。作为公司实际拥有人的广大持股人,并不能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股东大会也收效甚微。因此,导致权力失衡和权力高度集中。所有者缺位,导致权力失衡和权力高度集中。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财产权和已形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制衡关系形同虚设。从理论上讲,企业“内部人控制”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改制后的上市公司仍享有绝对控股地位,形成了国家就是公司大股东的状况。国家作为公司所有者“链”过长,导致“所有者缺位”,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公司的产权没有具体的约束制度。因此,由什么机构或由谁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便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三)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导致利益分配混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为追求利益,随意改变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现象。同时,由于关联交易不公开、不及时披露会计信息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他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往往对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过量披露,对公司不利的财务信息闭口不谈,主要表现为摘要: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披露不够充分,对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不够,对企业的对外担保、或有事项等项目进行隐瞒;对企业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很少,甚至有的企业根本就不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对一些重大事项的披露不够充分;对资金去向和利润构成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细致;不少企业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理由,对企业当期的并购、交易等事项进行隐瞒。和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表外信息披露更是新问题重重,许多公布的信息严重不实,对公众存在严重误导,许多上市公司的盈利猜测报告、投资价值分析盲目乐观,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必然会误导投资者。诱发投机而非投资,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投资秩序,从另外一个方面也降低的证券市场资本化的进程。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举措
(一)加快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和国外股票市场相比,股权分置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最大特征。上市公司的股票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股东更多地从控制大量自由现金流中获得自身利益。在现有股权结构下,股权的流动性非常有限,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大部分,不利于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也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快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度,实现国有股股权的流通,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国有控股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从而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可以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着想,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和监督上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从而在长远利益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能够更好地解决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