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时间:2022-06-19 17:0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元智能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元智能理论论文

第1篇

1.为学生管理提供多样的评价观在传统理念中,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语言能(语文)和数理逻辑智能(数学)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也只参照这两门科目的测验成绩。这两项智能发展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较高的,往往就被认为是聪明的学生、好学生,而那些考试成绩不太好的,也就被武断地判定为“差生”。对于学生的其他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却一律未列入评价的范围之内。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种智能都是相互平等的,并不能因为有些人的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发展得不是很好就被认定为是“差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多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闪光点,要多发掘学生的智能强项,要树立多样的评价观,从而更加客观地去评价学生。在这种多样的评价观的指导下,能够使在传统教育中被判定为“差生”的学生重新找到自身优势,能够使得在传统测验中得分较低的学生重新找到自信,也能够使那些在测验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1]。

2.为学生管理提供发展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教育和培养。在学校,学生上得最多的就是语言和数理课,这些课程被称为“主科”,而其他诸如体育、音乐、美术等一些被称为“杂科”的课程却几乎被忽略。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是有差异的,并非每个人都擅长语言和数理,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也要兼顾发展。因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有发展的教育观,要相信每个学生经过一定的培养都能有自己的上升空间,要给予学生发展智能强项、弥补智能弱项的机会。例如,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让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便可以增强其自信心,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中职学生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近年来,由于生源数量减少,各中职学校纷纷降低入学门槛,有些学校甚至不设门槛,这样就导致中职学生素质下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来说,中职学生有以下特点:一是文化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选择读中职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成绩不好、没考上高中的,他们大多数不爱学习,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难事,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也不强。二是逆反心理强,控制能力差。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5~18岁,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最容易有逆反心理,不服从管理,爱跟家长和老师对着干,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行为规范上很难约束自己。三是自我认同感低。中职学生由于过去学习成绩不好、不听话等原因总是挨批评,因而在他们的内心会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很差劲。社会对中职学生存有一种“差生”的看法,使得他们更无法树立自信,因而缺乏自我认同感[2]。中职学生的管理现状也存在着一些与多元智能理论相背离的情形,主要表现在:

1.重行为约束,轻个性发展各中职学校基本上以班级的出勤、卫生、纪律等量化考核结果作为衡量一个班级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标准,于是乎学生管理者的工作便集中在控制学生迟到、旷课,整顿学生仪容仪表等事项上。而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却往往不闻不问,也无法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以外的特长。

2.批评多于表扬,压制多于鼓励大部分中职学生管理者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看到更多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少去认真观察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便用一种批评训斥的语气去教育学生、压制学生,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好的、进步的一面却很少去表扬和鼓励。

3.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奖惩机制不够科学中职学生管理者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往往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是否遵规守矩,在此之上再去考虑学习成绩如何,学生的特长、个性、能力等却很少纳入评价的标准之中。在奖惩方面,以惩罚为主,学生一旦犯错便要接受各种惩罚,在这种压制式的管理之下,教育效果可想而知[3]。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展示自身智能强项创造机会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至少拥有以下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平等且相互独立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各有所长。因而,中职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智能强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特长,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如果学校只是一味地让原本就不爱学习的中职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那么很多学生的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同时也会扼杀很多学生的特长,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2.改进管理方式,使学生管理多样化中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智能发展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对中职学生的管理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学生情况以及班级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并且管理方式也不能总是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的改变、环境的改变、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中职学生比较调皮、比较难管,经常犯错、经常惹麻烦,但管理他们不能动不动就批评,动不动就惩罚。批评与惩罚也许可以在表面上让学生服气,但如果要真正教育好学生,还需要管理者多花心思、多动脑筋,采取多样化的管理,让表扬取代批评,让鼓励取代惩罚。

第2篇

一、笔者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笔者有了这样的认识:第一,多元智能理论给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要加快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还要将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重新定位,要以开发学生的智能为最终目的。第二,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单一智能观,在校的每一个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智能优势,不能对学生以智能的标准区别学生的好坏,而应该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让其发挥自身更为突出的智能,关注他们的优势,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应用,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职业学校中普通存在的现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同,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教学的硬件投入不多,设备陈旧、简陋、落后;不积极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制约着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发展。2.教材不能适应学生的层次和水平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分为两种:一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及技校出来的学生;二是高考落榜者。前者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后者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并且参加过高考,英语基础要稍好些。所以考生知识层次和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差别很大,如果全部用一套教材对教学与教学效果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3.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讲单词、语法、课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没有认真地去拓展知识面,没有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接受知识的环境,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知识的内涵和传授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4.学生自身情况由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去思考,只是仅仅依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自己也不花时间和力气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没有上进心、对知识没有一颗渴求心。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英语教学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不抓紧改变这种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改变目前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不理想的现状和及时解决现存问题,我们应当积极思考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方法仅仅重视学生语言文字智能而没能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阻碍了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年未能得以解决的难题,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解决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1.教师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主张,每个人的身上都具有八种不同的智能,并且这些智能在不同人的身上组合和表现出来的方式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优势,只有在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里他们的特殊智能才会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就应该改变过去的人才观,不要认为有些学生就是差生,不论怎么教都不会取得好成绩,只能拖班级的后腿等。教师要努力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类型,要采取符合不同学生身上的不同智能发展的教育方法,要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要经常鼓励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赏识并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2.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放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实现灵活多变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图像、视频、电影等方式来讲授语言点,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这会利于有这方面超强智能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可以把英语文章配上适合文章内容的背景音乐来给学生创造特定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对英语学习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教师用英文单词卡让学生以拼图的方式来学习单词、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通过完成所学英语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表演均能不同程度地展现他们的肢体运动智能。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当是基于不同的智能组合的区别下学生对各种自主学习方式十分认可并乐于参与进来的前提下展开的。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或者至少对大部分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类型十分了解,进而采取针对性强的激发学生智能的方式来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中可以让那些人际智能突出的学生当组长来协调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4.教学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多元化的人才观、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想必已经令学生大开眼界,并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加上多元化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充分发挥自身智能的愿望。在加德纳看来,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多种多样,那么他们的智能水平的发展也必然会有较大的差别,学习效果也一定不会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最终评价学生的方式上也应当采用多方面综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总之,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可以尝试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来解决,这一理论不但有利于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良好契机。既然有这样一种可以让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们获取双赢的机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职业教师应该不断深入地探索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内涵和精髓,总结出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积极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必然会有所收获。

作者:曲红梅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第3篇

1.1现有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已有的为数不多的家庭教育资源平台都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在认知领域。基本上以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作为其核心任务,因而主要模块无非是将一些家庭教育著作和文本照搬照抄到网站上,应用信息技术来复制和移植其它网站的内容,未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层面有效创新;

②家庭教育资源比重失调,与传统家庭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养成”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③分类教育指导不足,使家长、学生的不同需求无法充分地得到满足;

④缺乏互动性,家长与学生往往是运用平自接受教育,缺少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1.2多元智能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能是智力和才能的综合,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和发展性特点,每个人都具备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改变重知识传授轻智能陪养的现状,应着重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家长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家长应该掌握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为孩子的智能发展创设相应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方案

2.1平台建设指导思想

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家庭为宗旨,突出教育性、指导性、有效性和易用性;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平台,发挥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实时性、开放性、互动性、超链接、多媒体、大容量、易检索等特性,辅助家长及学生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平台建设原则

平台建设需遵循如下原则:

(1)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家庭教育资源平台旨在激发家长和学生对智能发展的重视,鼓励和指导家长体验并发现培养孩子智能的良好途径,有针对性地激起家长对孩子智能培养的意识,探索培养孩子多元智能的方法。

(2)以家长和学生为中心。

平台建设应该突出家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家长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以保证其掌握多元智能的理论内涵;选取新颖、生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元智能教育内容;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导航、技术支持等。

(3)教师在线参与并指导。

教师不仅要进行资源建设,而且要全程跟踪学员的学习过程,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对不能跟上学习进度的学员进行个别化指导。

(4)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平台建设要考虑有效发挥网络平台提供的多种活动和资源功能,依据网络超越时空限制的特征进行家庭教育。

(5)以参与者的多向互动为特点。

平台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信息反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构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辅助环境。平台建设包含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多对多的引导、交流、学习等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方便。

2.3平台系统架构

资源平台采用模块化、分层的设计理念,将数据、业务逻辑处理、资源展现分成3层来实现。资源层用以存储各种系统数据和资源。基于平台安全性和扩展灵活性考虑,将系统数据与资源数据分开,既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又方便灵活选择数据库系统进行资源库存储。应用层实现与资源相关,管理相关的业务应用处理逻辑,向下访问数据层,对下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将结果反馈给上层展示层进行展示;应用层上与展示层相连,接收从展示层传递过来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应用层实现的应用逻辑包括: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应用服务、检索服务、系统管理。展示层将资源平台中的资源及相关信息展示出来,并提供服务及管理接口。主要包括资源客户端、平台管理门户、资源应用门户。资源客户端通过桌面客户端提供资源浏览、下载、检索等服务;平台管理门户方便管理员对平台和资源进行管理;资源应用门户面向资源最终用户提供资源展示、目录、检索、下载等服务。

2.4资源库内容建设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家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多元智能介绍、多元智能学习、多元智能游戏、多元智能测试等。用户在资源平台上可以按类别、专题等进行查看,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下载、上传、评价资源。平台管理者可以审核、、修改资源。资源获取有以下两种途径:

(1)整合网上资源。

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如多媒体素材、文献等,整合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是获取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网上下载的教育资源进行整理、筛选,经过相关专家和教师审查后充实到资源库中。

(2)自主开发特色资源。

鼓励广大优秀教师成为资源建设的主力军,建设具有多元智能理论特色的家庭教育资源,充实家庭教育资源库。

2.5资源平台应用功能

采用B/S模式的资源平台具有如下应用功能:

(1)用户管理。

资源平台提供用户管理功能,如注册、登录、修改信息、分配角色权限等。管理员、教师、家长用户有权限上传资源,学生用户不具有上传权限;普通浏览者不能发表评论,只有注册用户才具有发表评论权限;管理员具有教育资源及用户评论的审核、修改、删除等权限。

(2)资源管理。

为管理平台中的资源及资源专题等提供资源应用服务,通过帐号登录资源平台即可执行资源编录、入库等操作,非管理员入库的资源还需等待管理员审核,审核后进入正式库,后即可实现资源的浏览、查询、使用,还可以下载、收藏、管理本地资源等。

(3)评论管理。

该平台是一个教师、家长、学生多向互动的平台,注册用户可以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发表的评论由管理员进行审核等。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旅游,高职教育,教育模式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 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及其助手, 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而提出来的。硕士论文,教育模式。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又在 1993 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中发展了这一理论,概括出了如下人类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硕士论文,教育模式。他认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人的智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差,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开发潜在智能,使其上升为学生的显性智能。

二、我国旅游高职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旅游院校的教育模式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走出其他学科影响的阴影,逐渐步入符合旅游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的正轨。经过多年的完善,从培养目标的普遍化走向明确化,以培养适应旅游企业基层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主,从课程体系设置的混乱化转向课程设置科学化——课程设置与旅游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从师资力量的杂交化走向师资力量的专业化——聘用重点大学旅游专业的研究生及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教学。但是由于旅游学科的年轻化,以及在旅游教育领域研究的专门人士还不为多也不够深,我国旅游高职教育模式仍存有很多欠缺如:专业方向不明确,定位不准确;教学技术落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欠缺;教学方法仍旧是填鸭式教学为主,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与旅游的技能性、实践性脱钩;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旅游高职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学生就业率,也挫伤了办学积极性。因此我国目前的旅游高职教育模式亟需注入新理念加以充实以适应高职生的个性需求。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我国高职旅游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旅游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状况,笔者对河北旅游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毕业生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以八项智能为主兼顾对旅游教育模式的看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无效的3份,有效率为97.7%。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注:*单位(人) *优秀概率以“1”为整体满意度

 

程度统计 比较项目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多元智能 职业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的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中需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开发、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而实践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力方式,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在单位用人策略越来越趋向实际的情况中,学生如何在了解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完善和积累“职业能力”,把自己的能力和企业需要联系起来,合理地利用“职业能力”,将最终成为学生能否被企业接纳的重要因素。 

广西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1994年,在柳州市委和柳州市政府的倡导下,由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广西工学院董事会。目前,董事单位已发展到44家。多年来,我校与企事业董事单位有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董事会的运作为载体,努力创新办学体制,走出了一条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新路,逐步形成了“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鲜明办学特色。 

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继承和发展了我校这一办学特色传统,高度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课堂实训、项目实训、企业实训”三个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办学。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与区内知名it企业广西德意数码、南宁平方软件、柳州蓝海科技、广西软件评测中心、南宁时空网以及区外中软国际、四川华迪、深圳达内、深圳计算机协会、上海杰普、珠海永亚等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合作协议,安排学生赴公司实习实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框架中,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下列八个方面: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际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关注文化性。智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第二,突出多元性。智能是以多元化形式存在的,多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要,需要给予同等的关注。第三,强调差异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能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第四,重视实践性。把智能作为解决实践问题中的能力,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评价一个人的智能水平,要看这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合理的环境下的创造力。第五,注重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 

三、软件工程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做中学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怎么“做人”,课程的设置要面向市场,以“厚基础、精方向、重实践、突特色、强外语”为原则指导课程设置,强调按照现代工程和软件开发、设计、分析和管理等技术来设置课程组,以实际应用为需求,依据学生特点,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其别强调实践教学,构建“课程实训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关注文化性,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多元智能理论尊重个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加德纳的智能定义强调了智能的社会文化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寻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着力发展少能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都需要大量适应经济形势的高级工程型人才,除要求他们掌握日益增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更懂得人文知识,了解全球问题,具备文化多样性和高效的交流能力。这对智能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在课程实习、暑假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改革,探索高效的工程训练内容设计、过程管理新机制。坚持走“走出去”(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和“请进来”(将企业好的做法和项目引进到校内)相结合的新路子,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优势,使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办好“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继续凝练、深化“校内实习工厂”的建设思路,在校外与深圳、上海、南宁等软件公司建设好实训基地。将传统授课模式改写成在实践过程中去施教的过程,在“做中学”,以项目和案例为学习过程的载体,以不断涌现出来的问题为学习知识的驱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接受企业的文化,体验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职业能力”。 

2.突出多元,强调差异,改革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以多元化形式存在的,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能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强调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保障学生实验和设计的题目全部来源于工程实践项目,正视学生的智能多元性和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知识选择校内企业联合实验室项目、指导教师项目、实习企业项目,完成自己的各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划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此外,我们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完成规定的大作业,使学生在软件系统开发(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团队实践和过程控制、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和提高。 

3.重视实践性、开发性,完善教学体系。实践性、开发性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特征。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重视实践,强调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去施教的过程,在“做中学、学中做”。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围绕培养具有综合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师这一核心,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和教学过程管理等进行改革,探索适合软件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和新机制。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基础知识教育。围绕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围绕数学基础、程序设计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暑期前后进行近一个月的编程强化训练,由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主讲,强化训练结束后进行编程能力的考核。 

专业知识教育。围绕专业基础、软件工程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等展开教学。在此阶段,学生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模拟项目实训,聘请企业教师主讲,校内教师做教辅,实训结束后进行第二级项目能力的考核。这是二年级到三年级的过渡阶段,也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校项目实际锻炼的重要阶段。 

软件工程教育围绕着软件开发、专业方向课程展开教学。对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课程群,突破学期、授课教师、课程各自独立的局限,实现总体设计、综合布局、交叉穿插、协同配合的新模式。设计一个综合项目,贯穿于几门课程之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课程,提高软件系统开发、团队实践和过程控制、管理等能力。 

软件工程实践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参加企业的实际项目的开发与运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知识选择校内企业联合实验室项目、指导教师项目、实习企业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用;高职教育

1967年,美国投入上亿美元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多元智能理论就是80年代这个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1983年,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正式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这成为90年代以来很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它不仅为高职教师开启了思维新空间,更为科学教学提供了新策略。它的一些基本理念对推进高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只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能有效。对某项智能差的学生,要大力开发他们的长处,找到“智能优势”,调动情感智能,从而带动相关智能的发展;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学好相关课程的信心与勇气;而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应多提一些思考性、开放性的问题,从而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其实质是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均不相同,因而无法真正比较他们智能水平的高低,如果一定要对智能水平做出评价的话,那只能说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什么,劣势智能是什么,各种智能相辅相成,只要能充分调动,人人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因此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综合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将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教育对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创建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在各方面和谐发展,作为高职教育应当尽一切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让每个学生有成才的机会。笔者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每个学生

所有的人才都是智能之士。所有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只要教育与学习的方法得当,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即使是在学习上最笨、课堂上最调皮的学生,也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得要领,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却很优秀,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其发挥特长。在对学生评价时,我们有必要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而要使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当客观并且全面,应当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懂得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和不均衡性,力求多元评价,重视评价的建构作用,力争给学生一个真正满意的评价。

构建新型智力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们的各种智能。把对学生的评价扩展到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采取问卷、访谈等多种评价体系进行,重点在理解和过程,多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能表现,及时检查学生的专题作业完成情况。对评价层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及评语,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对评价目标的设定应按知识与能力同等重要来设定。

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调动多种智能进行学习。高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只有多智能挖掘,才能高效率学习。向学生展现多方面的智能领域,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开放性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给学生们研究时间,使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智能特长与不足,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高职学生教学设计时,应调动不同智能活动在学习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使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该理论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数学教育,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

二、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学生的智能发展存在天然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勇于改革,改变固定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努力创新,促进学生在个方面同步发展。教学形式更应该丰富多彩,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举办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各展所长,增强自信新和开发智力,从而不断进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八种智能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和发挥程度的不同也会出现个体差异,这是不同智力组合的结果。比如当个体受到的教育比较好时,学生的某些智能就得到开发;反之,则很容易被压抑。高职数学学科就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数学教师可以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抽象以及空间想象等个方面的多种能力,只要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成才都不是难事。课堂教学设计上应当突出多元化、个性化。例如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让语言智能比较强的学生充分加强对概念、定义及公式等的理解及阐释;对逻辑智能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空间智能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引导学生加快空间理解从而尽快得出结论。

三、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

我们应当率先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智能结构,并最终成为学生优化智能结构的模板。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但要重视优化个体智能结构,而且要加强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让拥有各种强智组合的教师组成最佳团队,通过建立理论型团队、技能型团队、双师型团队等,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人的智力是量度解题能力的指标。逻辑智能是一种有效运用推理的智能。学习时通过推理来进行思考,寻找规律及逻辑顺序,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把个体差异当做一种教育资源来进行分别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智能的最大限度开发和发展。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精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施行弹性教学分组,努力发掘学生潜能;灵活选择教学技巧,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重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

四、结合行业相关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高职教育发展以及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然而实践能力却明显比别人落后。我们应当通过强化实训教学,开展各类职业活动以及课外科技,充分引导学生发现实际操作中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并得到多方面锻炼;其中,尤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向善于创新的方向转变。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对理论学习能力强的部分同学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引导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并通过重新安排教学内容,使教材具有普遍适应性。

多元教学评价的实质是全面评价学生,培养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真正把知识、情感、态度等诸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理念、构建和谐的环境、创造合理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方式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优化的评价环境,保证学生之间的评价真实、公平,让人人都有评价的机会和评价的权力。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可以时刻了解自己,改进自我,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五、运动与音乐能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这两种智能由于课程不同等,空间运用相对比较少,但课程中适当安排还对学习有较大的帮助。比如作图中,可以让学生手势模仿来形成和加强对概念的记忆以及图象的认识;老师适时的表扬和轻松的语言会使同学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  近年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对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了解学生,可以将它用于发掘资优学生,使他们向着更有利的方向成长;扶助问题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技巧。教学技巧和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结构和学习技巧[6],这为教师们提供了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处,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发展代表开发与展现,是一种生成演变的能力,一个人促使物态或事态转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泉源。

六、提高学生学习自我认识的能力

有些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有些又不够尊重别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差生的教育,积极引导,以理服人。让大家之间互相提问,大家之间互相回答,以提高学生学习自我认识的能力。让学生及时找出各科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做出客观性和批判性的总结,进而达到提高各学科的学习能力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热切地追求内在的兴趣。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数学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是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最佳切入点。可以设计多元教学科目表,设计相关的活动。安排多元课程规划表,将培养各种能力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设计的教案应包括课程或单元名称、目标、教学预期成果、教学资源、辅助材料、学习活动、教学步骤及评价方式。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有四个教学阶段:能力的感知、能力的沟通、能力的传授、能力的综合运用。

七、以培养多元智能为目标开展教学观察、探索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自然智能的培养。比如通过让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特点,得到相关的定义;通过观察特定对象性质的异同来加强记忆和加以应用等。课外可以引领学生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针对性调查,通过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没,将学生分成多个研究小组,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能深入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实务提供重要的启思与方向。教育专家陶西平2003年在《人民教育》第17期,发表了《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一文,指出迫切需要借鉴各国先进的科学理论,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创新。我们应当以培养多元智能为目标,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尽管多元智能理论也存在概念不清、测量困难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其基本理念对教育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其基本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统教育观念与实践的挑战,激励了我们的探索。

八、构建多元科学的评估技巧,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要以多元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对文化基础偏低的。尽最大可能使学生享受到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和快乐,对考试可以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更合理的综合方式。总之,一切教学技巧都是为了多渠道的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就业服务。

第7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实务教学;因材施教;小组合作;课堂讨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特征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美国教育改革首席科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创立多元智能理论。他提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人类具有八项彼此独立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八种智能。尽管个体身上都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和表现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关键在于开发,可把智能看作是个体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借鉴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做到扬长避短。第二,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关键在于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表现、锻炼和发展多种智能。第三,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看作是个体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树立以“学会做事”为核心,构建并实施以“能力为中心”、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基本教学模式。这为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提供理论和实施保障。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构建和实施实务教学新模式

(一)构建和实施实务教学新模式的步骤借鉴多元智能理论

构建和实施实务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认识课程理论研究教学实施” 三步走。教师不断实践、总结、反思:通过教师、学生的集体智慧逐步修正和完善多元智能理论,以反思式的教育随笔、教育教学论文和个案研究等方式进行总结,最终将多元智能理论转化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理论。

(二)实施实务教学新模式的关键

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模式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所谓的“因材施教”。其一,因人“才”(学生)的差异而确定教学方法、模式,且称之为因“智”施教: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智能差异,给予相应的、不同的广度和深度的教育。其二,因教“材”内容不同而确定教学模式,任何一个知识点或一项技能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模式、方式、方法来阐述和表现。语言智能是指为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达、沟通的能力。运动智能是指个体控制自身的肢体、运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数理逻辑智能定义为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涉及许多构成要素,主要有:数学计算、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归纳和演绎推理以及对模型和关系的辨别,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主要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能够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开发和增强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特别是培养他们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促进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多元智能理论;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1-0024-03

一、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了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正是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观,注重智能的多元发展,这与我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一致,而且新课程改革也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因此,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平等看待学生,多样化评价学生,对于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其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提出后,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并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的智力理论是以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评价一个学生的聪明程度,这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发展的不平衡是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而且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各不相同,每个人智能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每个人的智能特征各不相同。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智能强弱项,并发展其强项智能,同时将强项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弱项,以弥补其弱项智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使用多种智能来解决问题,因此,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要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智能组合的整体提高。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只停留在言语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包括诸如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人际沟通智能等多个智力领域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作出评价。评价应该反映各种预期与非预期的结果,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评价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学习结果,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学习态度;不仅要关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要关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1.学习态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数据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学生档案袋中包含的内容是否丰富,修改后的作品是否比最初的作品有很大进步,学习反思是否详细等。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使学生某些方面的态度发生改变。

2.协作精神

良好的协作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人际沟通技巧、表达技巧和交流能力。协作比一个人独立完成工作能够产生更多的思想,因此,协作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彼此之间的积极情感。主要通过学生在参加协作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是否能够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观点并接受他人的新颖想法,是否能够和其他成员分享关于自己的知识、学习经历及对生活的感悟。遇到问题时,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3.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基于问题的、实践的、参与的和开放的探究学习。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其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探究结果的表达。如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否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和表达学习结果时能否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观点等。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必需具备的一种能力。可从学生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等方面来评价。如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是否能够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是否善于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二)评价方法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程度的多种智能。使用单一的纸笔测验作为评价方式,无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无法使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展现,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而评价方法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1.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一种基于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活动的评价方式。档案袋中收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反映其所做努力、取得进步、目标实现程度的有意义的作品集,例如:专题作业、论文、研究报告、汇报材料、学习心得与体会、学习反思等。根据学习目标和制定的评价标准,教师、小组协作者和学生个人可以对档案袋中的材料就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档案袋能够更加全面和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智能强弱项;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满足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

2.量规

所谓量规,是对学习者学业绩效(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和学习结果(如作品、口头陈述、调研报告、论文)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量规从不同维度和等级对评价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

量规更多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协作交流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这与新课程改革、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不谋而合。量规不但可以用于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而且可以用于学生自评或同学互评。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事先告知学生评价量规,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这样使得学习目标具体化,并且有效降低了学生自评或者互评时的主观随意性,同时更容易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另外,对于教师,可以依据量规评价的结果,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3.学习契约

学习契约是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的一种契约,契约中界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以及评定学习活动。学习契约有5个构成要素:学习目标、学习资源与策略、完成学习目标的证据、评价证据的标准及工具、完成学习目标的时间表。

由于学生在制定学习契约内容的过程中,界定了学习目标、达到学习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和评定学习活动所依据的标准等,所以,学习契约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决定权,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风格掌控学习进程,真正做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习契约,所以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契约的内容随时评价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有助于获得更高的评价效度。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如何使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仅有教师参与评价过程是不够的,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要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

1.学生评价

新课改提出学生不再只是被评价对象,而是提倡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其学习过程中所参与的任务和活动进行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有助于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团队协作的方式,协作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优点,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比如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善待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从而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丰富的认知;学会同伴之间相互接纳、欣赏、分享、帮助等。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彼此学习,共同成长。

2.教师评价

多元智能强调学生的多维发展,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判,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充分发现自己的各种智能并且展现自己的智能、促进自己的智能。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展开自我学习、是否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是否主动参与协作任务、是否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学生表现欠佳的方面进行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踊跃质疑,大胆创新。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认可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并给予积极评价,最终帮助学生发挥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第9篇

论文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无论从本质上还是从方式上都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而把目光投向多元智能理论和由其引伸出的主流多元教学评价无疑是解决传统课堂评价的最佳途径。从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两个层面入手的多元教学评价虽然目前在我国实施起来尚有一些难。但是,由于多元化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时代性,我们不难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教学评价,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二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从评价本质上看,目前的评价活动中,存在着仅凭课堂表面现象进行评价的情况。如果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这些表面指标,容易失去评价的实质。从评价方式上看,重结果而轻过程。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依赖于考试和测验所得的分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及教师的“等级”,这种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把视线转移到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多元教学评价上来。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不是某种神奇的、可以用测验来衡量的东西,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他指出,每个人至少有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之所以狭窄,是因为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

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更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对学生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才是关键。于是,学生不再死啃书本,而是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潜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如何实行多元化评价

基于多元化课堂评价的理论,我们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地位,它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及对评价对象的评判所起的不同作用。

1.学生评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最有发言权,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加强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外,学生人数众多,具有广泛性和公正性的特点,应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某些非理性或理性因素的误导可能使学生的评教失真。

2.督导专家评教是对学生评教结果的矫正

从督导专家的角度对授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教,主要考察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以及责任心。评教指标体系的级指标包含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状况等几方而,其中权重较大的指标主要是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督导专家评教能够修止和弥补在学生评教中出现的偏差,督导组评估也就成为教学评估的主要形式。但是,督导组评教也存在些问题,如督导组的教师因专业限制,不可能对所评估的每门课都有研究,他们的知识更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同行评价是对评价结果的有效补充

同行评价是指教师与教师间的互评。“同行评价”并非完美无瑕,它也是利弊各有。同行评价的优势在于:同行评价看重教学的科学性;同行之间加以互相切磋,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导致同行评价的结果效度较低,因为同行评价极容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情感和面子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同行在评价中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偏见而作出有失公允的评价。

总之,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一定要考虑评价的最终目的,只有明白评价目的,才会围绕目的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当然评价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结合评价者的作用以及知识和能力结构。此外,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去研究总结。根据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督导专家、同行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2。我们认为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仅仅作为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而不是奖惩的唯一指标。

三、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从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和多元化教学课堂结果评价两个层面入手。

1.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观中,智力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文化或社会,强调了一种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是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或者说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使评价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而不是在一学期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外加的内容,仅仅针对其最后的结果所进行的静态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相互间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可以由多元主体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其相关智能的发挥情况作出判断。这种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质性上的衡量和评判,使评价更自然轻松,不僵化,体现了一种人文性。

(2)同学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样,属于一种外部的评价,多个外部评价主体可以使外部评价不单一、多元化和合理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较多也较灵活,特别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他们的交流讨论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容易对其他同学作出非盲目性的评价。这个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属于内部评价形式。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校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只是对外部评价中向被动地接受,自己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个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

学习过程评价补充了学习结果评价,使评价具有情景性和动态性,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2.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以后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因此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

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呢?举例来说,对于教师出的用于检查学习结果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智能形式来完成试题,而其他智能形式的答题表述可以只作为最后评价的一种参考,这与传统的只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在评价中,我们不能说哪个学生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最后都达到了学习目标,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到的教育教学观点之一即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优势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课堂评价中老师尤其应该注意鼓励性而非否定性要素。

传统教育评价以否定性评价为主要手段,学生感到的是挫败感,教师要学会用人本化语言评价学生,“你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你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激励使学生受到鼓舞,掌声使学生体验成功,肯定使学生自信。这就是鼓励性评价的实质。

进行鼓励性评价,一是实行事后百分制。当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直到自我满足,再进行奖励评价。二是改革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许多专家呼吁,对学生进行奖励评价,应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设“进步奖”,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四、多元评价方式在我国实施尚存在许多难点

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冷静思考,多元评价方式在我国实施尚存在许多难点。

1.有关时间与经费的问题

多元评价一般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因而在实施和记分上花费时间较多,与纸笔测验相比,多元评价相应的操作过程需要设备和物资的支持,费用较大。

2.关于评价专业知识的问题

多元评价需要教师掌握较多有关多元评价的专业知识,教师要能确定观察评价的重点,测定和掌握适当的评分标准。因此,在实作评价之前,应加强教师培训,否则,实作评价可能被误导或偏离评价目标。

以上难点与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密切相关,因此可见,在全国积极倡导多元教学评价有不少的困难。但是,由于多元化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时代性,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教学评价,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ames Bellanca,Carolyn Chapman,Elizabeth Swartz.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M].夏惠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 霍力岩,沙莉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卡罗琳·查普曼.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致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Howard Gardner.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房阳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宋玉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学评价观[J].数学通讯,2005,(1).

第10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职教育;阅读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内涵及其特点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他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方面有特殊的潜能,其具有如下特点:

1.智能具有组合性

每个人都是多种智能的组合,在每个人身上智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组合存在,这些智能并非毫不相干,只是某些智能所表现出来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并且智能经过整合可以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

2.智能具有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的智能是有差异的,同时,每个人的智能内部也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

3.智能具有发展性

每个人的智能是可发展的,以变化的方式存在。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

二、高职专业学生多元智能现状

霍华德・加纳德依据现代的研究成果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高职学生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普遍在言语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上相对薄弱,但是他们中的很多学生视觉空间智能很发达,人际交往智能也很突出。

1.高职学生的智能组合性分析

高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多种智能是同时发挥作用的。与老师交流时,学生一边理解教师的话语含义,一边进行语言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了言语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甚至有时也伴随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2.高职学生的智能发展性分析

高职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主体一样,智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学生反映在高职学习的三年由于任课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他们的专业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见智能是具有发展性的,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智能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和空间,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引导和学习指导。

3.高职学生的智能差异性分析

高职学生之间的智能差异是很明显的,不同的学生反映出不同的智能类型。学生虽然大体处在一个智力水平上,考试水平大体相当,但是在智能化领域还是呈现出差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学生”是以往阅读课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同的任务内容,等量的作业量,统一的教学评价,使一部分学生既无法通过学习获得自我的正面认知,也无法获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学生这一差异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了解学生,心中有数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能多元化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教学前,教师应该针对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做一个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期掌握最真实、最可靠的学生信息资料。

2.教学设计,灵活多样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智能分布情况,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均采用了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言语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空间智能以及自我认识智能等。

在预习阶段,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以动手、动脑为主,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网络、图书馆等教学资源查找相关的资料,以PPT汇报的形式为主,基本不采用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在小组内分别完成不同的作业任务,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经过一段时间,大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就可以转换任务角色,使学生能够全方面地得到锻炼。

新课的讲授以游戏和任务为主要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空间智能,尽量不突出对他们逻辑数理智能的要求。这样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做出成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荣誉感,最终通过有意识的教学设计安排,使学生在充分发挥其优势智能的同时,使其他智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积极评价,正面引导

教学评价是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应该趋向正面、绿色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转化为努力争取的动力。

霍华德・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我们的高职英语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存在,督促教师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虽然这一理论的提出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但是真正在教学中能够重视和贯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徐惠.“多元智能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第11篇

摘要:本文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课程测试评估三个方面,在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会计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会计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 现状 教学模式

一、财务会计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职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以初级财务会计和其他会计为主要课程体系。从教材上看,初级财务会计着重对会计循环、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解,各章节之间互相孤立,会计原则与会计实务互相分离,教材编写侧重规则条文和制度讲解。从教学观念上看,普遍存在着“重规则轻原则,重实务轻理论、重技能轻素质教育”的现象,迫于各种考试和就业压力,教师以教会具体的操作技能和规则制度为己任,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从教学方式上看,教学形式陈旧,讲课依照是呆板的教学模式,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在这种从教材到考试均侧重规则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

二、教育理念的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智力的认识不断深化。最为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则从20世纪末开始引发了教育的大变革,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20世纪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将智能定义为:在个人所属的文化和社会中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创造产品的能力,并将智能归纳为九种。加德纳教授认为,个体的智能状况是不同类别的智能因素组合的结果,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为智能类别的组合差异和强势类别的表现差异,因而单个个体往往能突出各异的一两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往往不在于高低的差别,而一般在于其特长表现在不同方面,因此不能以单一的模式来评判个性化的智能状况。

适当教育方式的要义在于,以多元化的模式去挖掘、提升个体的智能,彰显强势智能,提高弱势智能,使被教育者的智能发挥至最高水平。多元智能理论蕴含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给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与该理论的内涵充分吻合,在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均衡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体的强势智能类别,使其在未来能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然而,在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方面,我们却很少借鉴国外的经验。本文基于我国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思想比较混乱的现状,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石来构建我国的高校财务会计学教学模式。

三、普通职业学校财务会计学教学模式设想

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财务会计学教学蕴含着多维的智能发展契机。财务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会计教学,使学习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的同时培养其在专业学科领域中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的能力。多元化目标不但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有利于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满足学习者的多维智能发展需求,而且提升了弱项智能、强化了优势智能,促进学习者智能的综合提高。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是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前提。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为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不但可以给学生带来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诱导其无意注意,培养其有意注意,而且往往意味着多渠道的信息源,符合会计学科本身知识更新频率高、技术运用关联度广的特征,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原始材料,容易产生更为直接的正向学习迁移。

(2)课堂教学的互动化。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产生差异较大的主观情感体验,因此设置互动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在经过精心设置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者不但可以体验到知识运用的成就感,产生愉悦的学习经验,而且根据Vroom的期望和价值理论,可以在各种互动合作教学活动中,明确并修正其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在这一教学氛围下,更易于会计专业逻辑思维智能的综合提高。但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材选择的首要标准应满足学习者智能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的生源各不相同,智能层次和特点有较大的区别。对于起点较低的班级,如果盲目地追求使用难度较大的教材,反而会弄巧成拙。因此,应紧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难度适中的教材,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程测试评估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测试主要以笔试为主,有的辅以一定的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主要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与解题能力,存在智能评估范围狭窄的缺陷。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体现在课程测试当中,因此测试评估的多元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众多的财务会计学教师由于认识上的缺陷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程测试中往往简单地以笔试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但这种方式显然淡化了会计教学综合智能的培养特色,忽视了对学习者综合智能发展状况的检测,使多元化的智能发展取向简单化,从而抑制了有着不同智能发展特点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一部分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逐渐被“边缘化”,严重损害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测试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 新课程 多元智能

什么样的数学是有价值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呢?我们觉得,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的。在数学学习中,不是仅仅孤立、机械地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而是要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发现传统的智力观点比较偏狭,传统的智力测验方法仅考察个体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则是不足的,特别对于学校,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检验学校教育的效果,或者预言他们的未来是片面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实践中那些被认为智商高的学生,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很好,但他们步入社会后,并没有取得高的成就,另一方面,那些智商平平的学生,在某些领域如音乐、舞蹈、人际关系或其他方面却做得很好。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既要包含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包含那些为获得新知识奠定基础的发现或创造问题的潜力。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已可以确证的智力有以下七种。(1)语言智能。主要在与语言的运用有关的听、说、读、写中表现出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就是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3)空间智能。就是准确地感知外部空间世界的能力。(4)身体运动智能。就是运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5)音乐智能。就是在唱歌和欣赏音乐时体现出的能力。(6)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就是对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认识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一)重新审视数学学科的价值

在对数学学习的学科价值认识上,过去偏重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忽视其他多种智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重新确定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突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智能发展因素,将主要智能发展目标和兼顾智能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数学教学环节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提供适宜的情景、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有多方面的成长。

(二)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挖掘和补偿智能

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个体性。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个体弱势智能的挖掘和补偿,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智能发展状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他们的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比如,同样是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有的学生善于从形象直观的学习材料中获得,有的同学喜欢从逻辑推理中得出。再如,对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有的同学善于和同学共同合作,相互探讨,而有的同学则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智能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一律,但对于个别学生明显的智能发展不平衡也不能视而不见,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做好智能水平的“提优补差”工作,使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智能发展水平。

(三)建立数学多元评价体系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目标多元”指不能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测试上,而要把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智能领域也纳入数学教学的评价视野之内,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效果。“方式多样”要求评价不能仅限于一张试卷、一个结果,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尤其是自我评价,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智能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除了用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外,还针对学生的智能表现的特点,设计了师生单独口试、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数学小论文、编写数学小报、生活数学调查等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评价结论。这也促使教师重视学生多种素质的培养。

(四)整合数学课程资源

现行数学教材能够提供给学生开展活动的素材比较少,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身边的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搬进课堂,把数学学习与其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现行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努力提供适合学生多元智能训练、开发的课程资源。我们还把在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