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课程

英语课程

时间:2022-09-17 03:2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课程

第1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课程人文主义素养

一、商务英语的顺应性分析

我们如何选择语言是由进行顺应这个巨大推动力驱使的,并且不断地进行顺应是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语言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是一种相互顺应的关系;语言选择与语境相互塑造。在媒体工作者及媒体使用者语言选择的过程中,顺应对象包括媒体特点及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方面。在顺应性的语境相关成分中语言使用者即发话人和释话人处于关系中的焦点,虽然发话人和释话人通常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在语言学理论中,他们被认定为功能性的实体或被称为“ 社交角色” 。语境中的物理世界( P h y s i c a l w o r l d ) 、 社交世界( S o c i a l w o r l d ) 和心理世界( Me n t a l w o r l d ) 的各个 方面通常要经由语言使用者认知过程的激活,才能开始在语言使用中发挥作用。顺应理论提到了选择的必然性,因此只要我们进行商务英语语言交际,就要选择合适商务交际环境的语言信号来传达自己的商业需求。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作为在国际商务环境下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它的课程设置,过去存在的最大也是最普遍的问题是不能有效的具体说明目标语言的商务交流能力需求。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出现的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探讨。从理论上我们拟以John Munby设计的交流能力模式为指南,在实践上则要探究用人单位对商务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和学生的未来就业走向。

为了顺应我国对外经济事业不断扩大的需要,许多高校近年来相继开设了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课程门类逐年增加。商务英语课程就是把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结合到商务活动中,培养学生商务技能和英语技能的一门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复合型专业,它不同于普通的英语专业和单纯的商务专业,而且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有关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各院校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所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差别很大,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模式。1.英语+商务知识;2.英语 +系统的汉语商科知识;3.商务英语;4.英语 +商科专业方向。

三、商务英语课程的人文内涵

外语专业隶属人文学科,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重视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外语技能是该专业的基本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语理解它所承载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然而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热潮突出了外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使外语专业的人文教育本质日益被边缘化。摈弃外语工具论,恢复外语教育的人文主义本质,既符合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也符合大学博雅教育之根本。陈平原指出,“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一个没有精神的大学或专业是不可能超越职业培训机构的。人文教育决非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无用”。“人文教育教你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这些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不仅在学校使用,在商业等职场活动中也几乎每天都要使用。

四、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商务英语它是一种职业英语,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商务活动的产物。因此,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是与商务活动紧密相连。比如说,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会有以下几个方面:涉及与商务活动有关的专业词汇,包括专名词和专业术语;各种商务活动,如公司接待客户、公司自我介绍、商务合作洽谈;各种商务文件书写体例、各类常见商务通讯,如电话、电传、书信;以及按国际惯例安排的商务谈判程序等等。商务英语的教学重点还是英语与国际贸易的结合。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发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所有PPT课件,运用多种资源,如录音、录像、扫描等为学生创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难度,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利用课程组自己开发的校园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站和我院的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总之,教师的商务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都应该要做到:语言知识相结合,突出听说技能训练,交际教学法,也就是创造机会给学生进行校外的下企锻炼。

五、小结

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以社会需求及学科建设为基础和出发点,对课程进行系统的宏观和微观设计,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工作能力。在建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教材、师资以及教学模式等问题,以期全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77-78.

[2]陈涵琪.商务英语委婉语的顺应性解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61-63.

[3]John Munby;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张西平.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教育[A].2008.86-91.

[5]蓝仁哲.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J].中国外语.(6):4-8,16.

[6]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453-457.

[7]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英语汽车职场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概述

1.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

2.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相关企业岗位技能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以汽车类岗位所需的专业英语、汽车行业职场相关知识,以及职场英语交流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基础英语同汽车技术专业的结合,它是基础英语在汽车职场领域的运用,实现“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课堂教学与职场环境”的教学改革。本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3.课程的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围绕学生组织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在学习模块的设置上,既紧密联系行业能力要求,又突出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在进行设计时,其学习对象为高职学生,所以在学习项目的选取上强调实用性。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教室)﹢实践教学(实训场地)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大量使用场景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

为了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本性,更好的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必须是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要用到和接触到的相关知识,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前进行了大量的行业调研,对获取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综合分析,选出最实用、最典型的材料。同时,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不少先进国家的有关汽车方面的资料和教材。

5.课程特色

《汽车职场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英语课程。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互动”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作环境和教学情境相结合、工作流程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教室)﹢实践教学(实训场地)的教学方式。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职场交流,掌握汽车行业常见的专业英语词汇、术语,能基本读懂和翻译相关英文产品说明书、技术规格和设备维修手册等,把学生培养成为汽车行业中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2.分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职场基本交流用语和职场主要术语、标识,能读懂有关职场安全的文本。

掌握汽车零部件的相关英语词汇,并能读懂相关文章。

掌握汽车销售方面的基本术语和职场交流用语。

能读懂英文汽车销售广告和销售图表,并能用英文描述销售图表。

能基本读懂和翻译相关英文产品说明书、技术规格和设备维修手册等。

(2)学生专业能力目标

能对汽车行业职场安全与健康进行简单英文描述。

掌握汽车零部件的相关英语词汇,并能对汽车零部件知识进行简单的英文描述。

能对汽车营销知识进行简单英文描述。

能进行相关职场情景交流。

(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1.职场健康与安全2.汽车零部件一单元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单元电喷系统三单元供油系统四单元传动系统五单元转向系统六单元制动系统七单元发动机、冷却系统八单元仪表板3.汽车营销

四、教学实施

1.师资要求

具有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汽车职场健康与安全、具有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营销等方面知识。

2.教学硬件设施

职场实地汽车部件

3.教材及参考资料

《汽车职场英语》主要采用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开发原则,结合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的教学理念”。

本书涵盖三部分内容,即:汽车职场健康与安全、汽车零部件、汽车营销。所有材料均来自真实的汽车保养维修工作场所。

4.教学方法

(1)教师应依据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学须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练结合,边讲边学,“教”与“学”互动,做中学,学中做。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建议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5.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的评价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2)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本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方面,平时占50%,期末占50%。

6.成绩认定及考核标准

学生成绩的认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时总评成绩,满分100分;

二是按照课程考核标准进行的期未考核,满分100分,该两项成绩最终各按50%计算。两项分之和,即为学生最终成绩。

7.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如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3)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4)加强对《汽车职场英语》的不断补充和修改。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适用高职汽车专业。

2.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修订。

参考文献:

第3篇

《酒店英语》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要完成酒店环境中各岗位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接待、服务等技能培养。优良的课程设计是实现技能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酒店英语》课程设计要糅合技能培养内涵,并明确实施方案,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酒店英语;课程设计;技能培养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蓬勃发展,各类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对掌握酒店英语并具有熟练应用英语与客人交流、解决酒店事务等技能的综合性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酒店英语》课程就是针对酒店各工作岗位中涉外服务工作而设置的,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酒店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服务要求,根据主要部门及岗位工作中的常见业务情景能熟练运用与之相关的英语语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在酒店交际环境中对包含语言素质在内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初步具备运用英语提供酒店接待服务和接待外宾等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该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酒店英语》课程技能培养原则

酒店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酒店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因此,《酒店英语》课程是一门知识性、职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酒店英语》课程,不应单纯通过课程考核为目的,掌握职业技能才是终极目标。

(一)理论教学重在够用

根据学生生源状况和英语水平,教师应把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处理采用“够用”原则。《酒店英语》课程理论部分够用的“度”需建立在行业、岗位基础上的。必要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内容不能缺少,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来强化和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重在掌握

《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是否掌握酒店业务各环节中与外宾的自如沟通来体现的。换言之,就是运用语言这个辅助工具,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特别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他们的薄弱点,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许多同学的英语表达很中国化,西方人听起来晦涩难懂或者造成歧义,类似的问题需要教师归纳总结,并详述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让每一个词汇、短语,学生都能正确地使用在合适的地方。教学上教师要力求务实,不必深入语言、语义的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培养更多地应放在实际运用上,注重学生对每一个特定环境的业务处理,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表达符合英语的语言特点,表达内容对方能够理解,就是该项技能学生实践的效果。

(三)技能训练重在引导

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酒店业务主要就是职员和住宿客人打交道的一个过程,这种人性化服务占较大比重的行业中,除了基本的酒店运作流程和规范外,最重要的是提供得体的服务,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训练学生语言技巧和沟通技巧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主动和自发地思考怎样做、怎样说,在不损害酒店利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让客人满意。综合性运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如酒店管理、商务礼仪等专业课程,引导学生用语言充分地展示出来,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酒店英语》课程设计

《酒店英语》课程设计是具体实施教学的前奏,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原则、技能培养要求等,并把这些元素糅合在设计方案中。针对《酒店英语》课程较强的实践性、语言运用的特定性,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一)教学目标

《酒店英语》教学目标设计需考虑实用性、规范性、职业性三个原则:实用性原则要很好契合社会需求这一切入点;规范性原则要应对职业规范性的必然要求;职业性应凸显能力本位原则。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兼顾专业英语学科特点,对《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把英语作为以后专业生涯的工具之一,具备高星级涉外酒店员工所需达到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能借助英语开展酒店各岗位服务工作领域的口语交流。

(二)教学内容

在构建教学内容时,须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既要考虑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又要注重对课程特点的具体对接,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将“教教材”有机转化为“用教材教”。比如,我们在对市面的教材甄别之后,选取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酒店实用英语》作为教材,为弥补此教材的不足,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饭店情景英语》和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酒店英语》作为教学参考书籍。基于酒店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我们以酒店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了六大教学项目(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中心、商务中心和特殊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序化和重组。根据六个项目具体设定不同业务的教学内容,依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分配不同的学时。这样,在语言教学中紧紧扣住了技能培养这一关键点。

(三)教学步骤

1.warming-upandleading-in课堂热身将学生引入教学程序,将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并适时提出本节课题。

2.presentation呈现典型工作任务场景对话,并就其中的生词、句型、语法作简单、必要的阐述和说明。

3.discussion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场景核心语句,讨论同一意思的多种表达方法,界定工作环节是否完整,可以作出何样的补充。

4.practice分组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口语性,并鼓励加入适当的肢体和表情语言。

5.assessment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给予评价,就共性问题进行适当总结并进行及时纠错。

6.assignment布置拓展性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尝试,并注意英汉交际的差异性。进一步强调的是,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操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逐个攻克单个项目训练,循序渐进完成酒店英语的全部教学内容。

(四)教学环境

《酒店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应满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环境力求模拟酒店的各个职能工作部门,给学生提供基于工作现场的或高度仿真的教学场所,力求让学生体验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为此,在《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上,应注重教学软环境建设,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模式,围绕教学任务,创设生动具体的酒店各岗位工作环境,让学生扮演客人、服务员和观众同时表演正确的和错误的操作方法,以让学生体验酒店各岗位英语服务内容、程序、范围的标准性。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下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注意收集、归纳,并反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螺旋式提升。

(五)教学评价

《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当采取多元体系,如立体的评价体系,多方的评价主体,全面评价对象,才可以更好地检测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以酒店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实训过程中,老师对各小组、各员的表现给予评价,小组成员相互间给予评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给予相应的评价,在学生深入企业一线的教学见习中,收集社会和企业的评价。

三、《酒店英语》课程技能培养实施

(一)专业基础知识夯实

1.让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作为一门语言型课程,仅凭课内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既消化知识点,又掌握实际运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养成课上听讲、笔记,课下复习、提炼的好习惯,同时进行毅力教育,让他们形成持续学习的观念。

2.基础性学习侧重听说。高职学生没有办法开口说英语,一个核心问题是根本不知道对方在问什么。因此,实践性语言训练中“听”是放在第一位的。除了课上针对项目的专业性教学和辅导,教师还要额外补充一些听力资料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训练听力。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后续的专业性训练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二)商务情景模拟仿真

课堂内学生各项目的学习,可采用商务情景模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项目内容的理解和项目流程的记忆。情景的模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比让学生机械性记忆效果来的快、好得多。结合酒店英语六大项目内容和工作情景,辅之以PPT的展示,仿真酒店商务活动的场景。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在这种商业环境下的较为真实的业务活动,已经就不再是一种单纯英语知识的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听说练习,它融入了较多的职业元素、文化元素,能够激励和促进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师查找学生知识盲点、学生锻炼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课堂分组实训强化

以小组的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教师按照教学项目的内容,设置语言实践的环境,学生的分角色和轮换角色对话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体会酒店服务人员和客户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技巧。学生自己组织、编导、练习、演练,不仅加固了项目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课内分组实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酒店业务各个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实训可以提供给个体学生全方位的岗位体验,借助每个项目这个“点”载体,将酒店的工作任务串成“线”,从而完成全方位处理各类酒店业务的能力训练。

(四)综合技能测试

1.闭卷测试基础知识。期末的闭卷考试只占较小的比例,保留纸质试卷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理解和掌握酒店各部门实际工作中服务用语及专业术语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能否阅读并理解与酒店业务相关的一般性文章;能否熟悉填写常用英文表格等。这是必须识记的部分,也是英语书面操作的内容,闭卷考核形式恰好应对这部分的检验。

2.项目演练决定平时成绩。酒店英语课程在设计时按照工作内容分解成五大项目,每个项目的小组实训成绩可以纳入考评体系,这将有力地督促学生平时的训练和单元项目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他们运用所学常用句型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熟练地表达所规定的语言功能项目。

3.英语情景剧即兴表演检验综合素质。英语情景剧的考核可以采用抽签的形式来完成。按照酒店英语的业务内容,教师事先设定好一定的业务情景,学生自由组合,按照界定好的业务背景,在规定时间内编导对话。通过酒店情景剧的表演,可以考核学生对酒店内各主要部门的基本职能、组织架构、一般服务流程和员工素质要求是否掌握,以及学生对客人的特殊需求和突况的应急处理是否得当。

四、结束语

第4篇

一、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

2014年起,上海市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率先探索将德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实施德育的课程观、教育观和育人观。从国内研究来看,目前关于“课程思政”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何衡认为,“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所有课程(包括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不可分割性,是思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与突破。邱伟光的观点强调的是“课程思政”的内化作用与育人价值,提出“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将学科知识内化为德性,转化为精神内涵,转化为素质或能力,使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而言,所谓“课程思政”,首先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课程教学的不可分割性,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其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全面融入各学科教学全过程,构建一种全员、全程、全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最后,要实现思政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协调统一、“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教学的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课程观,是一种多元化育人观,是一种创新性教育观。

二、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并强调“通过英语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可以看出,英语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关注了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这也给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宏观指导,充分说明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

作为语言课程,中学英语课程在其语言特点、内容、形式以及教法上都有着不同于语文的特殊性。首先,不同的语言有其鲜明的地域性和社会性,各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要“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因此,学习英语将会对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现实影响,比如,圣诞节(Christmas)、万圣节(Halloween)等西方传统节日习俗。其次,不同的语言有其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语法形式,最明显的就是“符号性”的差别,即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符号,比如,中文是表意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因此,学习英语和学习中文有其书写方式与语法习惯上的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最后,英语教材与中文教材的内容与形式不同,教学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教法和内容对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的影响就会不同。

(二)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层面。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演进,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使得多种政治思想与文化思潮相互交融、碰撞,这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成长的机会,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消极观念的侵蚀,不但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课程思政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第二,学校层面。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教育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德育为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德育为先”,才能培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才。中学英语课程同样承担着这一时代任务,为此,学校必须消除“重智育、轻德育”以及“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将落实中学英语课程思政作为中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力求达到“双育(德育和智育)合璧”的效果。第三,学生层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许多学生追求自我享受,缺乏远大目标和奋斗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意识和奉献精神。对智能化、信息化设备不能正确利用,而是沉迷于游戏,陷入不健康虚拟环境不能自拔,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导致学生误入歧途。中学英语课程可以通过事例文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达到“以文化人”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第一,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近年来,“中国智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词频频出现在国际视野中,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融入全球化发展与参与全球化治理势在必行,这无疑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而且这些高素质外语人才还必须能担负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和促进国际交流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传播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意识,成为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时代需求。第二,英语课程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功能。首先,英语教材内容选题广泛,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军事、自然环境、风土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挖掘和提炼就能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其次,英语课程中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比如,通过播放经典原声英文电影进行思想情感教育,通过场景模拟进行交际礼仪、合作意识等人文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最后,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可以在听、说、读、写各环节融入思政教育,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实施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

课程思政强调的是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与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更加凸显课程教学全面育人的社会价值。基于此,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就必须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全面规划课程思政内容;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显隐结合落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以课程思政评价为导向,引领英语课程思政常态化实施;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夯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基础。从而在内容、方式、实施、教研全方位构建高中英语思政教育生态。

(一)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全面规划课程思政内容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目标的灵魂。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也开始从素材选取和内容整合上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追求,着力构建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与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因此,教师应以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为依据,挖掘和提炼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结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时间、内容、方式等节点,确定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实施步骤、形成教学方案。例如,选取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目标,归纳英语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式、落实教育目标,具体规划如表1:

(二)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显隐结合落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活动育人是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利用英语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在融入过程中要注重“显隐结合”,“显”就是把思政教育内容、方式明确化、具体化,旗帜鲜明地提出学生该做什么、如何做;“隐”就是把思政教育目标隐含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活动自我理解、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授必修一Unit3Lesson2“Readingandthinking”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夺冠》片段,明确提出学习“女排精神”与树立“体育强国”的显性思政教育目标,让学生学会“女排精神”和“体育强国”的英文表述:“thefightingspiritoftheChinesewomen'svolleyballteam”“aleadingsportingnation”。其次,可以通过课文中开篇所运用的排比结构句式:“Asaplayer…Asacoach…Asaperson…”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传奇人物的多重成就与影响,增强情感冲击力。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什么是女排精神?并简要阐述女排精神对自己的影响。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女排精神实质内涵的理解: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勇攀高峰。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形教育效果。

(三)以课程思政评价为导向,引领英语课程思政常态化实施

第5篇

师资存在较大问题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缺编现象很严重。许多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师都是兼职教师,没有专职教师,一些有英语专职教师的学校也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根本没有英语教师,英语课程只是呆在课程表上,装装门面而已。英语教师的短缺,直接导致英语教学研究无法开展。目前,有的学校只有一两名英语教师,他们教学任务重,一个人带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的英语课,根本没有时间、精力与别人交流,更谈不上通过教研活动(比如最简单的听课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了。

而且,我国现有英语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差。据笔者调查,在小学执教的教师大多是中专学历的师范生,一些是通过参加全员培训、自学考试、电大函授等途径取得文凭的,一些是“半路出家”的非专业教师,有些是经过转岗培训的,而没有经过转岗培训的也大有人在。他们的英语知识水平只和初中生、高中生相当,英语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不懂外语教学规律,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教学经验,更加缺乏语言理论、教育理论知识修养。教师本身英语水平低,教学质量必然不会好。一个学生在初学外语时,面对的便是低水平的教师,厌学情绪甚至语言学习的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小学英语课程开课混乱

开课混乱是我国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开设英语课的地区也并不是所有小学都开设;开设了英语课的小学有的从幼儿园起始,有的从一年级起始,有的从三年级起始,有的从四年级起始……被许多人认为极其重要的英语课程,开课却如此混乱,这是办教育呢,还是制造混乱,误人子弟呢?怎么能落实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呢?

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反映教学时间太少,影响了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开设英语课程的小学里,一般每周安排2课时的英语课。这样少的教学时间,却让学生掌握一门外国语言,的确是不现实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弊大于利

通过走访、在互联网上搜寻等调查活动,笔者发现我国大、中、小学生学习英语时遇到的困难是相同的:提不起兴趣;搞不清语法;单词难记、遗忘快;不敢、不愿开口;缺乏语言环境、运用机会少;课堂练习少、课后练习更少;没有动力、没有毅力;没有好方法、好教材;没有好老师……大、中、小学生们在语言知识、学习方法、心理因素诸多方面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此,许多学生在小学里就对英语课程厌学了,英语教学也出现了大学埋怨中学、中学埋怨小学的滑稽情况。

因此笔者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我们不妨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和英语课本为例,对比一下语文生字数量和英语单词、词组数量。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六个单元共有131个单词及词组,平均每单元约有22个单词及词组;而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有八组28篇课文,生字280个左右,平均每课有生字10个左右。小学五年级每周语文课8课时,而英语只有区区2课时,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办?要么回家自学,要么参加补习班。所以小学生普遍感觉英语难学,是极大的负担,视英语学习为畏途。初中的情况与小学大体类似。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作业改革

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进一步影响和督促之下,高中英语课程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调整,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大有改观。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中,关于高中英语课后作业方面的策略较少,作业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作业改革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对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环节作为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向学生布置一定的英语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及时对课程教学中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好、更全面的发现自身在高中英语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弥补。

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课后作业看作是课程教学之后的一个笼统的教学环节,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课后作业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教学地位。同时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后作业的设置和布置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在作业设计和安排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在对高中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设置和安排时,题量较大,过于关注课后作业的数量,而忽视了课后作业的质量。导致学生背负着巨大的课业压力,使学生在沉重的课业压力的影响和制约之下,无法真正的静下心来,对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内容进行认真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而是以尽快完成作业为学习目标,使学生的课后作业学习环节在方向上出现了偏差,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思考、不分析的作业情绪,影响了高中英语作业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作用,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学生英语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

第二,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到更多的知识点,回顾到更多的英语教学内容,往往会将以前学习的、陈旧的英语知识,也放在作业考察和复习的范围之内,作业设计的范围过于广泛,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过程中无法真正的找到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混淆不清,从而影响了作业教学作用的发挥。

第三,教师的作业安排和题目设置缺乏差异性和个性化特点,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和教辅资料,作业设计刻板枯燥,并且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忽视了学生个人的英语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习惯性的采取“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使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完成相同的作业内容,这就导致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难以真正激发高中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作业完成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英语知识点学习质量。

通过对现阶段高中英语的作业设置进行审视和反思可以发现,对高中英语课程作业设计和布置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革,已经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改进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针对上述的作业设计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建设,提升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质量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第一,教师应该从高中学生的英语作业承受能力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感受,注重英语作业设计的精炼程度以及作业设计本身的质量,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英语课程学习负担,消除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时的不良学习情绪,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使英语作业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教学作用。由于受到传统英语作业设计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作业安排时往往会采用“题海战术”,将各种与英语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整合在作业中,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解析,使学生在进行英语作业时极易产生一种烦躁的学习情绪,从而萌生一种应付和敷衍的心理。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在进行英语作业设置时,应该从注重英语作业的数量转变为注重英语作业的质量,使作业中的内容和题目更加贴近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作业承受能力,精简作业内容,提升作业质量,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升高中英语作业本身的教学作用。

第二,教师应该突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使课程教学的内容能够在英语作业中得到切实和及时的反映和整合,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及时的回顾和整理,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练习和分析,从而提升英语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教学作用。课后作业的功能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归纳和升华,通过进行课后作业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查漏补缺,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弥补自身在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安排时,应该避免英语知识的混合和穿插,而是应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消化,在学生的这种课后作业练习和学习积累之上,教师再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体现出英语作业设计的综合性,将各种英语知识进行总括性的整合,对学生进行考查,从而逐步提升英语作业的难度,进而提升高中英语作业的质量。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课程设置 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踏入大学校门。如何高质量地培养既懂专业又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在多年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固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一)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

一是课程计划中课时总体分配不合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英语基础课程安排在前两年,学时平均分配为每周4课时。这种平均分配模式只强调了英语学习的分散性和渐进性,忽略了集中强化的必要性,结果是第一学年由于专业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的英语课基本是重复高中的学习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学习毫无压力,整日无所事事,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学年,由于大量专业课程相继开设,并且英语教学的内容和难度都大大增加,学生感觉力不从心,吃不消,影响了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大班“填鸭式”教学沿用了数十年,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类教学辅助设施使用率较低,学生享受不到现代教学手段带来的学习乐趣,达不到课程要求所规定的效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三是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大学基础英语学制一般为两年,与中学英语课程内容和功能相差无几,形成低层次重复;教学重语法信息输入,轻口语、听力训练,特别是忽视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导致现行英语教学既浪费教学资源,又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当前形势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

1.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国与国际社会不同层面的交流日益加强,各式各样的工作岗位对不同程度英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长,各类高校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科学设置英语课程,重点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

2.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提高需求和就业需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见,笔者对河北北方学院2456名本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需求的调查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不难看出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学习求职所需要的知识,更倾向在英语口语和专业英语方面下工夫,而对诸如英语语言文化等偏重于研究性的课程并不青睐。

3.学科发展的需要

河北北方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所设学科覆盖了医学、农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为此,在制订学科发展规划时,只有充分考虑到各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才能构建起充分彰显本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按照《课程要求》中“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要求,首先,要确保对学生进行以提高听说能力为基础的综合实用能力的培养;其次,要以专业发展和国际交流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最后,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授课、分班教学、分层培养。

1.压缩通用英语(EGP)的学习时间,调整学制,由二年减少为一年。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原来两年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课时调整,使原来较为分散的通用英语教学变为适度集中教学,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开设过渡性专业英语(ESP)课程,经过一年通用英语的学习,积累一定的基础后,将学制调整中节约出的一年,用来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如在动科学院开设科技英语、动植物检疫专业英语,在农林学院开设园艺英语,在经管学院开设金融英语,物流专业英语,在文学院开设文秘英语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大提高。

3.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将来求职取向,选修其他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如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园艺专业英语课程,兽医学专业的学生选修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英语课程等,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英语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针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推出不同的英语教学模块。对基础较好的普通高中生源,主要进行目标较高的针对六级英语考试的教学,还可以让他们选修能提高文化素养的英美文学、欧美文化等课程。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生源,主要进行通用英语基础教学,辅之以内容稍简单的英语视听说、英美小说阅读等选修课程,使他们尽可能通过四级英语考试。

我们提出的课程设置模式还处于构想和不完善阶段,落实起来还需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运行中还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选择或编写选修课程和ESP教学的教材具有一定难度;师资方面,无论是外语学院的教师兼专业英语的授课任务,还是专业人员担任专业英语教师,学校都应考虑加大教师专业英语教学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EGP教学为基础,以ESP教学为抓手,根据各院校实际、专业特色和学生情况的差异,构建起适合本院校教育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邓东元.探析ESP教学现状与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8篇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告诉发展,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变得愈来愈大。然而,在不同地区,由于文化与地域的差异,使得英语的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不同。针对中国不同的国情,实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采取不同阶段的英语教程。使得不同地区的英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得以促进不同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关键词: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比较差异研究

一、引言

经过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地域的英语教程水平也不相同。针对每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以及发展水平,其发展的政策也都不尽相同。由于政策所规定的学习目标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英语学习负荷各不相同。从而进行深思,就会得知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中国各个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下分别从不同地区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行相应的比较。

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学习负荷差异

英语作为一本应用型学科,其教程特点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运用能力。由于政策的实施与规定,依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其对学生掌握英语技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在具体的大方向上,中国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还是主要针对“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主要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语言技能、说读能力以及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要求。以政策要求作为主要影响力,导致不同发展情况的地区对英语技能的学习负荷都不尽相同。[1]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就体现在考试能力上。不同地区学校招考时对于英语考卷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为了保持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英语考卷程度会较发展较为发达地区的简单。其中发达地区就以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代表。其中上海的英语教育水平又可称为中国的标准水平。由于不同的考试能力要求,导致学生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学习负担产生差异。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不同地区招聘单位对英语技能的掌握能力上。[2]由于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每个地区的企业发展情况也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外界企业的影响。其中,外企对于英语技能的掌握能力最高。从而这就导致不同就业倾向的学生对于英语技能的学习负荷也产生差异。

三、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家庭教育差异

与城市地区的孩子相比,农村地区孩子所受到的英语课程教育水平较为低下。这就是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的文化修为受到限制的原因。由于自身的文化修养不高,对于英语技能的认知性不够,从而产生“英语是一门无用学科”的念头,导致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英语的认知度产生偏差,从而使得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受到阻碍。并且,家长不热衷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使得学生的家长学习氛围不够浓烈,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课余时间,农村孩子需要利用课外时间为家庭帮忙干家务,减轻父母负担,这就导致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进度远远比不上城市学生。

四、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学校教育的差异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导致每个学校的教学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条件,使得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英语课程的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学教师的水平都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由于具有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环境,使得学生受到相对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较为强大,教师受到过较为完善的系统培训,其自身的英语知识量以及发音都能够与国际水平相接轨。每位英语教师的学历要求都相对较为严格,这就造成学生的发音标准会趋向于标准化,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构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部分发达地区还会为学校聘请外教,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英语环境,接触到更为标准的英语发音,有利于改善学生英语口音,利于未来发展。相比于发达地区的英语教育,发展地区的教育则稍显落后。甚至现在仍存在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英语教师的现象,英语教育在部分地区还未得到及时的普及与发展。即使农村地区具有英语教师,其英语教师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发音标准较偏向乡土化,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得到正确的英语教育,不能进行标准的英语发音。

五、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地区文化的差异

不同地区具有其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条件都不尽相同,这就造就了不同地区的英语教育课程的差异。部分城市较为重视英语教育,政府等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使得学生对其具有较大的重视程度,也从另一方面督促家长监管学生学习英语。外界环境因素也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积极开展英语学习辅导班等,引领英语学习新潮流。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文化下,就能够积极的进行学习英语,热爱英语。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还能够通过一系列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如图书馆中丰富的英语资源、层出不穷的英语辅导班、随处可听的全英文广播等。通过所处可见的、生活中的小地方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而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英语是一个“稀罕物”,英语的“珍贵性”阻碍英语的发展,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其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用,只有将其用于生活才能够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这也就表明英语是需要从生活中获取的。所以,营造一个良好学习英语的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六、结束语

通过对发达地区(特别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与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比较,容易发现其不同地区在英语教育上的差异。上文通过对比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负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

作者:王聃 单位:云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社会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98-01

一、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猛增,大学英语普遍采用大班授课,使得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不能够充分重视大学英语的学习,很少有机会去使用英语,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需求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设置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以下两方面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

(一)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指的是社会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能够灵活掌握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特别是英语。而不同专业人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研究型的专业需要从业人员能够读懂外国资料,随时了解国外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因此从事该专业的人才需要更加注重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英语能力;而社交型的专业则需要从业人员能够流利地、无障碍地与他人交流,因此注重的是人才的英语听说能力。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高校需要培养出不同层次水平,适合不同需求的人才。因此只有把社会需求了解清楚,课程的设置才能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的各个行业服务。

(二)学生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关注学生需求。学生需求主要分为专业需求,目标需求,心理情感需求。首先,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在普通英语教学课堂上学习英语,他们还需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其次,不同的大学生对未来有不同的规划,有的同学毕业之后想要考研,继续深造,有的学生想要毕业之后就走上工作岗位,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针对考研的学生,需要教师能够提供更深、更广的英语知识,为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针对就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教师能够多训练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使用的英语技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学习和工作联系起来,使英语教学切实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就业。再次,学生作为个体是有很大差异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动机,不同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情感因素,为了满足各类学习者,学校应该设置不同方面的英语知识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三、基于需求分析的英语课程设置

以上述的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分析为依据,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合理的英语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基础英语可以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学习和巩固英语知识、锻炼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的机会;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为学生们提高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词汇和信息;跨文化交际可以为对外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们提供更多有关英语国家历史、风俗习惯和观念的知识,有助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以需求分析为指导,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出发,以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使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性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实用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Dubin,F.&Olshtain.Course Design: Developing Programs and Materials for Language Learn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第10篇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愈发深入,各个国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格局,这一新的文化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中国作为一个开放性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始终重视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经济交往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但与此同时,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外向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和供给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差距。我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不在少数,但是在具体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很难有合适的人才。这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英语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当下,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商务英语教育提升计划,重点以商业活动、跨文化交际为导向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央财政也不断加大对商务英语教育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现今整个商务英语教育环节已经进入深化综合改革的进程,其改革的幅度和力度也在逐渐增加,这在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整体来说,我国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构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顺应着时展趋势,但在以跨文化商务交际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核心教育体系下,我们还需要把握好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步伐,最大限度提高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本文拟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增强商务英语教育的科学性,促进经济活动顺利开展。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课程建设•理论博览

二、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以往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来看,其普及性、科学性较为欠缺,整体较为落后。然而,现今人们对商务英语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避免了以往英语学习的盲目性。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问题,人们更希望在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理解商务英语教育。在语言经济学视野下深入理解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也成为一种不可避免、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经济活动的开展、经济目的的达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务英语学习者在具体的商务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鉴于以往对语言经济学的认识,通过对语言经济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之后不难发现,语言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是带有经济思考意识的一种思考方式,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变量,并将其应用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势必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跨文化的系列课程

在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上,我们对跨文化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在跨文化的商务交际活动中,文化往往占据重要的角色,为此,建议开设跨文化的系列课程。依据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具体的文化问题上的差异,为了经济活动的顺利实施,开设一些与国际商务文化、英语国家文化、英语国家社会等相关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选择2-3门作为必修科目。这些必修科目必须是能够代表整个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系列课程,这些系列课程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或间接促使商务英语学习者和从业者在跨文化的商务交际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洽谈的经济活动“搁浅”。

(二)培养英语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基础课程

英语基础的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我们还应该增加第二外语的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正确和科学化学习,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方面自由发挥,为后续的商务交际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强调英语基本素养与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虽然重点在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还应该重视其商务性和市场性,因为其后期的交际活动是以商务交际为主的,一些基础性的学习也需要与市场为导向。

(三)专业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除了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学习外,我们也要开设一些商务英语专业课。譬如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商务函电等有助于提高专业商务技能的专业性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整体掌握后期商务经济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促进商务活动目的的达到。总的来说,在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首先,开设跨文化的系列课程,弥补国外文化的缺失,补齐文化短板;其次,重视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的开设应明确商务英语基础性课程的要求,为商务交际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开设应有助于后期商务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完成之后,就会涉及具体的教学模式环节,采取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是与跨文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相适应,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以往的“满堂灌”或者“一堂言”的教学模式,都将给予淘汰。当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启发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基于这样的认识,授课教师应怀有极大的包容之心,深刻理解教学相长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态度,使自己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所反馈信息的认真分析,理清自己的授课是否真的符合学生需求,是否对于学生商务活动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应该经常带着这样的反思去授课,在授课的同时,也应该经常反思,找到更为恰当和科学的授课方式。学生作为未来商务经济活动的主体,依据教学相长的思想,也应该积极提问题,通过向老师提问题,可以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问也可以进一步锻炼胆量,这对未来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的工作也会有所裨益。

(二)模拟商务情景的教学模式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样,对于商务英语的学习,我们也应该积极构建一些虚拟化的商务情景模式,可以通过视听的方式,对于真实的商务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学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商务洽谈中,使学生能够尽早进入状态,身临其境,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应变能力,为自己在后期真实的商务洽谈活动中的工作积累经验,避免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由来已久,一般来说,任务型教学模式离不开较为明确的目标导向。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从学习者的角度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现阶段的“学习任务”与以往的作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往的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即可,但是,当下商务英语的“学习任务”,都是授课教师在学生能力之上安排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商务英语学习者能力的提高。授课教师在后期的任务总结上,还会做进一步的任务安排,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综上所述,在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我们引入了语言经济学概念,与此同时,我们也重点强调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提高。商务活动的顺利实施要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促进专业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上,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各位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以促进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使国家的商务贸易活动更为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祥越.新兴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4(1)

[2]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2)

[3]韩菲.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

[4]宋晓思,魏薇,薛金祥.浅谈商务英语教学模式[J].商,2015(51)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特殊用途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5)06-0130-05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英语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重视,因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不断推动发展。无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学校的语言教学条件及环境,还是在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变化,并取得一定成绩。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省市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也占有了相当比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英语水平有较大提高。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在听专业英语讲座,参与专业英语课题讨论,阅读专业英语文献时,却感到困难重重,甚至难以开口应对。许多大学毕业生在职场生涯中面对国际行业交流的场景时,同样感到困难重重。通过我们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稍加分析,就不难明白其中缘由。围绕这些现象,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应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增设特殊用途英语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作者还从特殊用途英语课程的涵义、课程设置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目标、教学材料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参考,共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设置现状

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势必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和水平,难怪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早已对其教学目标作出明确要求。“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和国际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行业交际能力,也就是在所从事的行业中使用英语参与行业的国际讨论、国际竞争的能力。然而,纵观许多高校对大学英语的学习要求,规定或允许他们在大学第一学期结束时就可以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就可以免修英语。因而一些所谓基础较好能够通过四级考试、一些基础较差也可能侥幸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就可以在其余的七个学期不学英语、不接触英语。可想而之,这些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英语水平会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还有些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获得其证书,热衷于大量的做试题,忽视听说读写的深度训练和应用学习,缺乏专业英语词汇和句法的学习和了解,完全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因为四六级考试证书对学生毕业和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不少大学英语教师也就围绕考试进行教学,讲语法,讲词汇,讲句型,讲应试阅读技巧,讲应试听力方法。教学形式单一,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顺应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不合理需求,或者仅以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为教学目的。其结果,不少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面对应用英语的场景时,不能听,不会说,不能写,阅读能力差,读了也难以表述。究其原因,大学英语教师混淆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应用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并不等同于语言技能的应用。犹如懂得驾驶汽车的知识和技能,并不等于能应用其技能驾驶汽车;懂得动力学原理并不等于会骑自行车;懂得浮力原理也不等同于会游泳。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略语言技能应用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再看看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许多高校基本上开设的是“视听说”和“读写译”两门课程。其内容大多是大学英语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内容的重复或延伸。文秋芳教授(2010)指出:“现在的大学生英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通用英语(EGP)是为了打好扎实的外语基础,而特殊用途英语(ESP)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Hutchinson和Waters(1987)指出,“ESPmustbeseenasanapproachnotaproduct”,即,ESP只是一种“方法”或“方向”,却不能作为一种单一的“产品”而独立存在。前者应是后者的准备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应用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大学英语教学忽视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服务的宗旨,忽视了为当前专业学习服务的宗旨,忽视了为培养职场交际能力的应用阶段的课程设置。当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尚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战略要求,使得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根据本世纪初某机构在我国华北地区所作的一项调查,现代用人单位对纯英语语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已经为零。他们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应用英语参与行业国际交流、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经济贸易市场。新型的不同从业人员除了具有日常使用的交际英语会话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能熟练地使用各自行业的“特殊用途英语”的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我国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设置应该应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这一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着眼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增设为各专业服务的特殊用途英语课程。这充分说明只注重语言基础而忽视为学科专业服务的英语课程设置和英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各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地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调整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迅速改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仅开设视听说、读写译课程这一现象。各高校所开设的英语课程要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服务于学生在今后的职场生涯。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早在2004年就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包括ESP。ESP教学,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的变革”。因此,ESP课程的增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条件,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肩负着重要使命。

二、特殊用途英语的涵义

特殊用途英语是相对于普通英语而言的英语。普通英语是指普通生活、工作、学习中使用的英语。而特殊用途英语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特定专业相关、为特定职业或专业的用途服务的英语,既涉及应用英语表达某一专业知识,又涉及使用英语表达其管理技能,是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知识和普通英语语言的结合。特殊用途英语这门课程既不同于普通语言课程,也不同于英语专业课程,是一门以普通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为基础、与特定专业基础知识相贯通、相结合的、为某一特殊专业应用服务的课程,是根据学习者专业学习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主要或全部的内容和目的,有其专门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法。如“draft”在普通英语中是“草稿”“草图”的意思,而在商务英语中是“汇票”的意思。普通英语中的“document”是“文件”的意思,在商务英语中却是“单据”之意。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正式、规范是其最大特点;其表达方式要求明白易懂、简短达意、精悍平实,绝不含糊其辞。特殊用途英语种类繁多。经贸行业有为经贸行业服务的经贸英语,法律行业有为法律服务的法律英语,公务员行业有公务员英语,警察行业有警察英语,工程行业有工程英语,医学行业有医学英语,农业行业有农业英语。国外学者Hutchin-son,Waters,Evans等对特殊用途英语进行了许多权威论述。在1987年,Hutchinson和Waters在《特殊用途英语》一书中就曾指出:ESPisnotamatterofteaching“specializedvarieties”ofEnglish.Thefactthatlanguageisusedforaspecificpurposedoesnotimplythatitisaspecialformofthelan-guage,differentinkindfromotherforms.Certainly,therearesomefeatureswhichcanbeidentifiedas“typical”ofaparticularcontextofuseandwhich,therefore,thelearnerismorelikelytomeetinthetargetsituation.ButthesedifferencesshouldnotbeallowedtoobscurethefarlargerareaofcommongroundthatunderliesallEnglishuse,andindeed,alllanguageuse.

三、特殊用途英语课程设置要求

从特殊用途英语的涵义分析可以看出,特殊用途英语课程的开设不同于普通英语课程设置,对教师、教学、教材等方面的要求远高于普通英语课程。Evans(1998)认为,尤其是与特定专业或学科相关联的ESP教学,在教学的诸多环节应该与普通英语教学有所不同。学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的首要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差距实际上就是教师水平和能力的差距。因此,担任特殊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某一特殊专业系统的基本理论、专业基础知识,还应了解相关专业管理技能、相关工作的运作模式和市场状况。因为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除了包括普通英语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包括特殊专业的特定知识和特定技能的实践应用内容;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承担普通英语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况下有效使用广泛的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然而,当前各高校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虽然语言功底好,教学方法多样,教育技术熟练,但是没有系统接受过某一特殊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训,难以胜任特殊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由此,当务之急,大学英语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与时具进,寻求多种途径,加强自身在职或脱产学习、攻读某一特殊专业课程的学士、硕士学位,学习掌握其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胜任特殊用途英语教学,以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深入发展需要。

(二)团队建设

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在现阶段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学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即使个体教师具备上述素质,达到应有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可能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教学,满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纵深改革的需要。组建、培养和建设“四有”教学团队是实施有效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学团队要有创新意识强、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的团队负责人,实施教学指导和教学研究。教学团队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以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参与国际交流、国际竞争的交际能力为共同的目标,为完成其教学任务、实现其教学目标协作共事。团队要经常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举行学术研究、学术合作的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教学团队还要本着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各种机会和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专业发展目标。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它制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依据,决定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普通用途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普通用途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而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不同专业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参与行业交流、行业竞争的能力。也就是说,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帮助学生学习并应用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英语语言材料和知识,培养其英语应用技能,特别重视在专业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突出对语言的输出,最终实现在某一专业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专业交流,参与和阐释行业活动的能力,使英语成为工作语言。

(四)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参与行业活动能力的重要语言保障。首先,特殊用途英语教材要具有广泛性,教材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化,要有通用英语的技能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专业的大致脉络和重点内容的表达方法,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其次,特殊用途英语教材要具有指导性。教材要涉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专业方面语言知识,同时要涉及特殊用途英语的重点专业词汇和语言特点。通过对所选语言材料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之后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所参与的专业英语交际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性。再则,特殊用途英语教材要有普适性。教材的普适性指的是所选语言材料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如果内容太难,学生会产生畏惧情绪;如果内容太简单,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然后,特殊用途英语教材要有针对性。教材内容要与特定专业、职业活动相关联,满足学生的特定具体专业的需要。

四、结语

为满足高校学生专业学习需求,满足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交往中能切实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要认清当前社会经济形式对高校学生人才培养需求。在重视普通英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要重视特殊用途英语课程的设置;在大量纵深研究普通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要重视特殊英语教学的系统研究;在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基本语言功底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要重视其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要求。只有这样,大学英语课程的未来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经得住社会的检验,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EvansD.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2]HallidayMAK,McIntoshA,StrevensP.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

[3]HutchinsonT.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4]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5]StrevensP.ESPafterTwentyYears:AReappraisal[C]//InTickooM.(ed.)ESP:StateoftheArt.Singapore:SEAMEORegionalLanguageCentre,1988.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7.

[8]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7-32.

[9]桂诗春.面向交际的外语教学[J].现代外语,2012(2):193-20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文秋芳.《中国ESP研究》创刊研讨会暨首次编委会议发言精选[R].中国ESP研究,2010(1):7.

[12]王洁.关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8(3):9-12.

[13]王艳.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J].中国外语,2011(2):75.

[14]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8.

第1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础英语;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教学改革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一、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基础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为将来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英语课程教材中的课文全部选自英语原文,内容宽泛及题材多,学生掌握难度较大。该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限于单一的课堂讲解式手段,始终都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能很好地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以及鉴赏、思考等其他的综合能力的目的。长久以来,基础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落后于理论教学,大部分英语专业的教师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得不够透彻,肤浅地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简单相加。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忽视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更不利于培养有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按照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专业能力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构建适用于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多样化教材。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不能集中精力等特点,选用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材,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通过互联网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搜寻有助于教学的相关资料,将这些处在时代前沿的信息与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化;

(2)探索适合于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用性教学方法。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知识培养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培养。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因材施教;

(3)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基础英语实践教学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阶梯教室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如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小班授课的基础英语教学中,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基础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小班授课中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按照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修改现有的基础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环节管理,改革考试环节,考核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基础英语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以实践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改进成绩考核手段,强化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培训,让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语言学习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达到大纲中培养人才的目标。同时,任何一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提高都不是孤立的,各种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是相互有联系的。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又反过来促进其他能力的提高。因此,除研究课程本身如何进行建设外,还需综合考虑单项技能课程如基础听力、基础会话、英语阅读和英文写作等课程建设与改革,如何通过单项技能课程的建设促进基础英语的课程建设,建立系统的培养学生综合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外语教学,2003(04):51-5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郭春艳.高校专业英语现状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4]何明霞.民办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5).

[5]罗利民.倡导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五邑大学学报,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