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会面试技巧

学生会面试技巧

时间:2022-12-30 08:3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会面试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生会面试技巧

第1篇

1、走进面试场时对所有评委报以微笑,回答提问时表情要轻松,目光较多停留在发问者身上,不要低着头,会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但也不要忘记微微移动头并自然转移视线,同其他评委进行目光交流。

2面试时外表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一个人最直观的印象,一定要表现的大气一点,太拘谨,太严肃,太轻浮,太放松,都不好。面试场不是张扬个性的地方,尽量表现得端庄、稳重。

3、不要表现的太不可一世的感觉。因为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进学生会不是进去直接当领导的,要表现的适当矜持,适当谦逊。也就是说要给人以乐于服从管理的感觉。把你真正的锋芒,留到工作中去展现吧。

4、当被问到缺点时,尽量不要编,否则面试者要你举例你就傻了,你可以提及一些你擅长的以长补短。比如你组织能力不强,那就可以说你计算机能力强,写作能力强。不要硬说自己全能,只会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

5、有礼貌,面试结束后真诚向评委们道谢并把门轻轻带好。

6、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在面试之前多接触给面试的那些老师,学长学姐,争取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比如积极主动点,适时帮一下忙,让人家对你提前就有所留意,这个是最稳妥的。

第一、礼貌的话大声地说一般情况是,当人在紧张时大声说上几句话,会缓解一下紧张情绪。当面试者走进考试室,一进门,就强迫自己向在座的考官响亮地打声招呼:你们好,我是。这就是一石双鸟,既表示了你的礼貌,又可稳定自己的情绪,这样心情会轻松很多。

第二、放慢讲话速度不管是谁,一旦紧张起来,说话就会像打机关枪一样,速度极快,而且,说得越快,就越紧张,造成恶性循环,这是要控制自己说话的速度,让字一个一个地从口中吐出来,速度放慢了,心情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第三、每句话说得清楚明白紧张时,容易使语尾含糊,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加重语尾发音,说得缓慢响亮,有助于消除紧张。

第四、如实说出自己心情紧张如果你进去后紧张,不妨直接对考官说:对不起,我有点紧张。考官会给你鼓励,你的紧张情绪也会逐渐消失。考官不会因此而扣你的分,可能会认为你有幽默感而给你加分。

第五、目光的位置要恰到好处面试时目光的位置要放到好的地方,眼睛对着对方额头有利于消除紧张,两眼盯着考官的双眼,自然感到紧张,低着头或东张西望,又给人一种不沉着的感觉,最好的办法是:面对考官坐下后,脸对着考官的眼睛,但目光却落在考官的额头上,这样既可以给主持人一种专心听讲的良好印象,又会使自己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和消除。

学生会是很多大一新生跃跃欲试的地方,希望可以在这里大展身手。而进入学生会最重要的一步就算面试了,下面是一些学生会的面试技巧,希望这些技巧让你的面试锦上添花。1、走进面试场时对所有评委报以微笑,回答提问时表情要轻松,目光较多停留在发问者身上,不要低着头,会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但也不要忘记微微移动头并自然转移视线,同其他评委进行目光交流。

2、面试时外表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一个人最直观的印象,一定要表现的大气一点,太拘谨,太严肃,太轻浮,太放松,都不好。面试场不是张扬个性的地方,尽量表现得端庄、稳重。

3、扬长避短,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特长,比如要进文艺部,需要会一些文艺特长的,公关部,要展示自己的谈判说服能力,最好举一些例子。如果实在没有,那么说说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总之要有亮点。

第2篇

关于面试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几天参加药分研究生面试.有几点心得:

  1,一定要自信,可以来到面试,就已经说明了你自己很有实力,哪怕你是最后一名参加面试的,你也要表现得比谁都牛,在老师面前应该表现得特自信,但千万不要过,表现成自满了.

  2,面试时不要过于浮夸,该说时候说,不该说时千万不要抢着说.我们考的是药学的研究生,不是考社会活动家!!

  3,对于老师的提问要准确回答,不要不懂装懂.你才本科毕业,很多你都不懂的,不要显的自己什么都知道,结果一说就错很多.不清楚的就说不清楚,说声不好意思,导师不会怪你的!

  4,面试前看看你老师是做什么的,打个电话给老师问问可能的出题方向,会有一定帮助的

  5,平时多提高的专业素养,脚踏实地,成功就会属于你的. 从上班以后就忙个不停,一直都没有时间来自己的blog上逛逛,研究生面试心得体会。要不就是好不容易有个想法,结果因为网络的关系,辛苦半天的东西就在一瞬间就消失了,更加没有动力和精神来写写东西。看看老萌经常更新她的blog,我真是有点汗颜啊!

  其实,在工作这段时间里,自己还是有了很多的看法,也体验了很多的经历,但是确实很难概括地表述。不过今天的体会和感慨确实很深,或许这与我的经历以及心理系老师的独特视角有关。说实话,我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正式参加面试,即使有,我也无法清楚彻底地了解考官提问的目的,更很难从他对我回答的满意度以及他想从中获取什么信息。今天,有幸参加了这个心理系的研究生面试,在众多硕导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中我确实体会到面试的目的和意义。因为,我一直作为被面试的对象,根本无法体会在这其中能有多大的作用,尤其紧张更阻碍了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而这点,我在今天就有深刻的体会了,身份的转变使我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含义以及学生回答的稳妥。之后,导师的.讨论更让我理解到他们在选择的侧重和判断。尤其是作为心理学的老师,他们能发现很多更为细微和隐藏的信息,从话语表达和肢体语言。当然,每个导师的个性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所关注侧重的表现,但总的来说还是相通的。首先,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书面表示的一些成绩和学校的背景外,还有就是对知识构建、触类旁通的能力。这点肯定是导师最为关心的,因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模式有根本的区别。其次,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肯定能力的基础上,导师更会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因为,在研究生阶段有很多不同方向,这些都需要不同特质的人来完成,或者说更能胜任。第三,学生现场表现的闪光点。因为,很多人面试都是短短几分钟的接触,如何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个就尤为重要了。呵呵,这个只是个人在面试后的体会,不过对我来说确实是受益匪浅的。

  关于面试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你曾经有过一个糟糕的面试吗?也许是你姗姗来迟,要么是你不能回答一个问题,又或者结结巴巴地说太多?

  但是,可能你还没有放火烧掉面试官的桌子,或表演你喜欢的《星际迷航》的角色。你可能也没有打烂个人相册或自夸“我就是我的英雄”。

  哦,是的。人们真的会这么做,即使在这个脆弱的就业市场上,丰厚的工资和稳定的就业早已稀缺多年。

  这些都是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由无数招聘经理和人力资源工作者给出的一些“史上最差申请人”的例子。这些经理们被要求提供现实中候选人面试时犯的最离谱的错误案例。

  以下还有更多的错误做法,而这些肯定无助于帮助一个人走上台面:

  * 穿着运动服出场,因为你打算过会儿去跑步

  * 披露你花了太多的安定,不认为你真正的性格了

  * 驾车一直冲进大楼

  * 面试现场,还戴着你的ipod耳机

  * 说出你对女儿的父亲到底是谁的疑惑

  * 问面试官那个可爱的前台小姐的电话号码

  这些都是人们会时刻牢记的错误举动。但也有更多常见错误,我们中任何人都可能一度犯过。

  最常见的错误,招聘经理说,是一个人在面试中表现的毫无兴趣,。类似的情况是不得体的穿着,或给人傲慢的印象。以下报道的是另外一些常见错误:

  * 说现在或以前雇主的坏话

  * 在面试的时候打电话或发短信

  * 对公司或工作的了解不够

  * 没有给具体的例子

  * 没有提出好问题

  * 给出太多个人信息或问过于私人化的问题

  * 没有笑容或眼神交流

  * 握手时用力太轻或太用力

  但,现在是任何求职者都要注意的关键信息:近一半的招聘经理说, 在面试刚开始的五分钟内,他们就知道这个候选人人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这就是你全部所需要的。

  那么谁能成功克服所有这些潜在的缺陷,在五分钟内证明自己的价值呢?建议,就是面试前进行一些严格的演练。

  而把你的手表,耳机和运动服留在家里是会有帮助的。

关于面试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未来从事的工作一直都感到很迷茫,也一直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先学好大学里需要你掌握的专业知识再说,但是,不管今后面临着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大大小小各异的面试,因此,掌握面试的技巧非常重要。

第3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能力体系;教学管理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进行了区分,首次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教学理论探索、办学经验总结的结果,也是新时代迎合市场需求、提升办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而财会的岗位特征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应用性要求,在诸多的本科院校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关注培养学生应用性能力,希望通过市场需求来引导专业人才培养,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能力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就浙江省而言,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基本定位在教学型,而人才培养也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院校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这一种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培养目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方面也暴露出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培养财会岗位人才能力的目标与就业去向多元化产生矛盾

财会专业人才在就业渠道方面远宽过其他专业,这也是近十余年财会专业始终火热的主要原因之一。财会专业学生市场需求多、公务员考试专业限制对口、考研可选学校多、自主创业知识结构适合等多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当前的就业优势。总的来说,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渠道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国内考研、出国读研、自主创业、应聘入职五个方向。然而培养方案所设计的课程与实践内容仅仅与应聘公司入职直接对口,而其他参与公考、考研、出国留学的学生会面临着考试准备时间与大四专业课程修读之间的矛盾。即使准备进入公司做财务的学生,也会因实习时间冲突放弃在校课程,使得大四安排专业课显得十分“不近人情”。这一点就反映了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节。

(二)过分强调实践内容而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转换”

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导向,使得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分关注实践课程的数量,许多实践课程学生仅仅只能获得“是什么”、“怎么做”的感性认识,却完全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这一点也反映了过分注重应用型培养而忽视理论基础的拓宽带来的弊端。在现有课程设置体系中,学生学习完成实践课程,并无法举一反三,甚至完全不明确课程的实际用途。实践课程的设置零散而无系统性,也导致了学生并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因而学生学习了诸多实践课程,却仍难以胜任真枪实弹的会计财务岗位。

(三)出口质量难以把关,企业需求是否满足难以衡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院校或研究应用型并重的院校不同,高考生源的优秀与否便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否能在教学出口环节设置严格的出口标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本科院校与整体国内教育现状一致,普遍存在“入难出易”的现象,较为宽松的毕业评价制度,使得这类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合理、真实的评价,也无法从根本上判断学校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的成败。这一种盲人摸象的现象不断持续,无疑会使得学院学生的能力与社会整体能力期望脱节。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认为,应构建以就业去向为导向的能力体系,从市场需求来找准人才能力培养的定位。

二、市场导向的应用型财会人才能力体系整合

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体系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且会计相关学会、政府机构也未给予一个合理、公认的能力界定。而本科院校在培养体系构建方面并不能完全按照财会专业人才的能力构建,因为仅以会计界角度定义的能力体系显得过于狭隘,且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学生的素质并不等同于放弃学生的专长,因而,在整合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性。以就业去向为导向的财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能够适应市场对财会人才多岗位的需求,也能通过明确市场需求来不断激励学生对自己进行多方位的培养。

人才能力体系整合整体思路构建分为四个层次:就业层-基本能力层-分化能力层-课程体系层。以就业为目标分别将就业需求分解为不同的基本能力,并通过基本能力形成细分的能力,再通过理论、实践课程的培养保障财会专业人才能力的形成。

(一)树立职业意向,规划职业目标

就业导向的本科生能力体系构建应当以就业作为切入口。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公务员、国内考研、出国读研、自主创业、应聘入职五个基本方向,而每一种就业去向都对学生个体有特定的能力要求。例如,公务员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要有文字功底,而企业则更加注重专业技能是否扎实,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因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体系整合应当在培养学生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培养,区分不同的能力类型,然后辅以课程体系进行培养。

基本能力是一种概括性的能力的总称,它是学生在本科院校形成的能力的直接、概括性的描述,通过做人、做事等方面得以体现,本科院校可以在学生毕业时对基本能力进行测试以判定基本能力是否形成。学生职业目标基本有公务员、国内考研、出国读研、自主创业、应聘入职五个方向,基本能力的形成是不同就业方向的直接基础。大四第一学期是完成基本能力深化与分化的阶段,例如国内公考与考研的时间基本在大四第一学期与大四第二学期的交界,因而大四第一学期就成为了学生自我择业的重要备考期。与此同时,这一学期也是财会专业在企业、银行、事务所实习的重要时期,各种分化与强化的能力都在社会中得到不断的检验。基于上述的两大原因,大四第一学期便成为课程逃课的重灾区。而本科院校多数通过培养方案修整,将非重要的课程放置在这一学期,部分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校,而保证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却毫无例外会引发学生实习时间、复习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的严重矛盾。

因此,缓解这一矛盾应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生在前三年获得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大四第一学期辅以专业分化的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不同能力的组合与分化,也能消除大四课程形同虚设的现象。目前高等院校的现状是在大一普遍设置较为开放的课程,而学生并没有明显的目的性去学习,因而听课动机可能仅仅只是兴趣而已。而将大四的课程转变为跟职业取向直接有关的课程,例如面试技巧、职场礼仪、公共关系、考研数学、考研英语等课程,既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又能让学生顺利获得学分,有利于将学习与课程、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二)形成基本能力,拓展细分能力

笔者认为,基本能力是概念性的、概括性的能力总称,而一般的基本能力应当是由诸多能力构成的,而这些能力又可以具体分化为不同的能力,并通过特定课程或实训来获得锻炼。笔者认为基本能力可以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与个体能力三种,而这三种能力又可下分为13种能力要求类型。

1.基础能力是经通识教育所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逻辑分析能力、计算机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品德与执业操守六个细分能力。基础能力下的细分能力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每一项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发展前景。例如,沟通能力在所有岗位都具有普适性,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而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应用也将直接决定办公效率的高低。因而,这些细分能力是影响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能力。

2.专业能力是通过专业教学所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四个细分能力。专业能力是财会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而这一专业能力也是所有开设财会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所共同强调的能力。这一能力的高低是学生的关键性技能,是能够胜任财会类工作的基本评判标准。专业能力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习、专业证书备考等过程。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影响个体持证能力,也是形成面试优势的关键因素。而实践应用能力不仅包括实践能力,也包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换能力。越来越多的院校注重实践的培养,但更应关注“转换”能力的形成。这是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所或缺的关键性能力,需要在课程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来形成这一能力。

3.丰富个体能力,为求职增添色彩。财会类专业人才往往有一个通病,就是给人一种“苦闷”、“精明”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死板的角色。因而,本文认为个体能力不仅能够增加专业特长,也应当是能够为职业升迁带来个人特殊性的一项能力,是工作岗位上需要转变财会人才特定负面影响的一种能力。个体能力应当包括专业持证能力、实习实践经历、特长与爱好三项细分能力。专业持证能力是对个人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最公正的衡量标准之一,尤其针对目前财会专业学生,可考证书多、种类杂,含金量高,处处都体现了专业持证能力的重要性。而实习实践经历是专业能力的扩展,是实践应用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用人单位在未面试或笔试时仅有少量的时间对某一学生进行衡量是否录用,而较多的实习经历能够给与用人单位充分的理由证明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特长与爱好通常是从初高中就逐渐形成,无论是哪个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职工关怀,而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能够成为学生在求职路上的重要筹码,专业技能可以在未来工作岗位上锻炼,而特长则远无法被锻炼。它能改变财会专业人才给人的死板的印象,能够促进个人甚至单位的良性发展。

(三)有选择地自我培养各项能力

本科“标准化生产”的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企业愈发觉得其用人需求难以被满足,而学生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并未关注学生个人,而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群体,因而,难以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发掘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在校学习的目的多数局限在“我不想比别人差”或“我想比别人优秀”,而“找一份好工作”则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很少有学生站在未来职业去向和职业发展的高度去进行差别化地自我培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体系要求本科院校鼓励财会学生主动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对自己需要形成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并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自我培养路径,来进行“定制化生产”。这一种培养路径的形成,需要教师引导,但是更需要教育体制上形成可走路径的蓝图,有多条不同的路径在蓝图上,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获取成功,除了方向明确以外,仍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径。因而在课程选择上,对明确有考研倾向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逻辑分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英语能力、专业能力等,而个体能力中的持证能力与实习实践经历应当适当弱化。因此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就应当有不同的轻重之分,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来定制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

三、因材施教,构建培养路径蓝图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贯通

培养路径蓝图需要将所有课程都与教学目标和能力直接挂钩,要对现有各种课程分别判定能力培养哪一项能力,并针对能力类别进行课程分类,开放学生的选课权限,以模块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选课。因此,培养路径的构建也反向提升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使课程中时常被忽略的能力培养目标重新得以强调与体现,也保证了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目标的一贯性。

(二)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

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职业规划大赛、专业导师引导、学业规划讲座等多种方式来尽早形成学生特定的职业需求与特定的职业目标。财会专业本科生经常会碰到诸如“未来我可以做什么”“可以去哪些单位”等疑问,通过上述的活动,不仅可以明确未来职业去向,更是一种学生结合自身特征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一职业的过程,从而选择并架构自身的培养路径。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跟进

构建培养路径不仅要求课程目标面向能力体系,也同样要求在其他教学管理制度上进行深化转变。从课程设置上要灵活多变,将选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增加每门课程考核难度,提升毕业门槛;增加学期考评制度,成绩评定不再以课程为单位;强化课堂过程考核,轻期末考试;取消补考、清考制度,提高学生懈怠的成本等一系列方法来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保障。

(四)紧跟实务前沿,深化校企合作

应当快加实践教学模式转变,应当以“授渔”而非“授鱼”为中心思想,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不断演化思考,提高知识对实践的转换率。院校应当进一步拓展课程认证合作领域,可以尝试与大型知名企业共办课程,考核、师资、授课形式都由双方协商确定,课程给予学生考核与认定,这都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生的校外实习可以与毕业论文共同完成,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实务相结合,校外指导老师或者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以获得更好的实习效果。(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2] 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02).

[3] 陈向军.谈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