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12:5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专毕业生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导语:简历,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它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本科应届生个人简历,欢迎阅读。
姓 名:
性 别: 男
年 龄: 25岁
最高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政治面貌: 团员
现居城市: 广东
籍 贯: 河南
婚姻状况: 未婚
联系电话: ***********
求职意向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面议
技能总结 英 语 水 平: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尤其擅长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 算 机 水 平: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98/2k。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主 修 课 程:高等数学、运筹学、预测与决测、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推销与谈判、计算机销售管理、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2006年8月到天津晓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
2005年11月-2006年1月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见习
2005年8月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新兴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获 奖 情 况:三次校二等奖学金
一次校单项奖学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也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除了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理念有关,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息息相关。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有助于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唯一得到社会、政府、商业界认可的第三方教育咨询评估机构麦克斯研究院2014年《2014就业蓝皮书: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分为七类:第一类,受雇就业,分为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和与专业无关)、受雇半职工作两类;第二类,自主创业;第三类,毕业后立刻在国内或国外读研;第四类,毕业后读本科(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第五类,没有就业和求职,在家准备考研或留学;第六类,没有就业,继续求职;第七类,没有就业,暂不求职并且也不准备求学。调查结果显示(表1)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1]。就总体大学生就业率来看,情况较比之前两年有所改善,但上涨的比率并不高,还应该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表1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另外,调查结果中还显示,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1]。那么久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少,绝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后不会选择自主创业而是选择去找工作。
那么,上述进行的调差是毕业生毕业半年之后的情况的统计,2013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毕业生的必行落实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毕业时“以确定单位”的仅占43.5%,若只考虑“确定去向”(包括确定单位、升学、出国、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落实率为71.9;从学历层次看,落实率呈现中间小,两头大的趋势,即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7.4%;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落实率最低,仅为44.3%[2]。
二、 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大学生自身,都对如今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产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从各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社会原因
首先,由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整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局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国共增加就业人员仅2170万人,根本无法赶上新增流动人口的速度。近两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并未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末中国流动人口2.3亿,城镇户籍居民6.9亿,如果仍按照2亿失业人口计算,失业人数占全部城镇生活人口的21.7%。但是,失业率是以劳动力人口为分母,因此,真实失业率水平显著高于21.7%[3]。整个国家的就业的压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外,政府为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目前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实施力度不够。使得很多大学生不敢涉足一些风险大,不确定性强的行业。还有一个社会原因是缺少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再培训,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机制缺乏。
(二)高校原因
首先,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扩招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大学生人数增多,毕业后共同竞争就业机会的人数增多,竞争者增多无疑给毕业生带来莫大的压力。第二,高校对专业安排与社会需求不符。很多社会上需要的专业人才,在高校中根本找不到相关专业,而一些社会中不需要或者需求量并不大的专业,高校仍然保留,导致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第三,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往往只是纸上谈兵,理论性很强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大,造成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录用这种所谓的“职场小白”[4]。第四,作为高校来讲,没有更多的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即使提供了实践机会,大多数工作和岗位都是将大学生当作廉价、甚至是免费劳动力使用,并不能真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东西,学生迫于完成学业的压力只好服从安排,缺乏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得学生有意见有不敢反应,不情愿的去从事工作,打击了学生学习、获取经验的积极性,另一个层面来说浪费了时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高校并未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进行有力、有效的指导。正是这一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错误的择业就业观念,对自己的能力以及适合的工作认识不清,导致盲目择业。另外,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发掘并不到位。诚然,现在各高校都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挑战杯”之类的科创以及创业大赛,但这种鼓励仅仅停留在比赛的层面上,并未让大学生树立创业的意识,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意识淡薄,毕业后绝大多数都选择就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压力。
(三)企业原因
当下企业虽然为大学生毕业生提供了数量繁多的机会,单就企业整体而言,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岗位并不多,综合上述高校的原因,多数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少,对于企业中的很多岗位还不能胜任,因此大学生的择业面相对较窄,多数岗位都是基层岗位,与其他较低学历的人的岗位包括薪资相差无几,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很多好的企业或者企业总部都集中在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使得大学毕业生为了追寻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纷纷扎入发达城市就业,使得这也城市就业压力过大。
(四)个人原因
首先,很多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大学之后便开始享受轻松地大学生活,并未注重个人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导致毕业后在找工作时到处碰壁,信心受到打击。第二,很多大学生心气高于能力,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凡,可以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但在面试中,自己喜欢的、觉得能胜任的工作没有企业愿意提供,而企业愿意提供的工作自己又觉得薪资太低、或者太无聊,自己不愿意做,导致就业困难[5]。第三,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不愿意创业,也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一些大学生没有主动找工作的意识,等待亲戚朋友以及家人帮助自己找工作,在等待的过程中消极待业。第四,大学生个人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来源于大学生自身,一个人能否在学习上包括职场上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即个人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是外部环境建设的再完备,大学生自神的意识和能力不高,同样无济于事[6]。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社会、高校、企业以及学生个人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
(一) 社会角度
1. 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大学毕业是大学生离开学校不如社会的转折点,必须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利益,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自信、时间、机遇去选择职业[7]。另外,健全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为大学生创业提共更多、更便利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风险,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创造可能,鼓励大学生创业。
2、 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再培训
在大学生就业原因的分析中说道,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在就业时通常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就业的二次培训,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并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学习能力,是他们能够更好地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积极转变大学生思想,鼓励大学生扎根西部,挥洒青春,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8]。
(二)高校角度
1.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基地,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及平台。高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当中,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推荐大学生进行兼职活动,增加时间经验,还可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社会服务活动,真正的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工作打基础。
2. 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素质
现在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除了看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之外,面试过程中,主要考察的是求职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高校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机交往能力的训练以及素质的培养。在开设基本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礼仪训练课、以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实践课程和类似模拟招聘、职场竞争方面的课程,一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素质。
3.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虽然当前国家乃至疙瘩高校都在积极的羁绊各种科创活动、科创赛事和创业赛事,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此类比赛,但学生的思想只是停留在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能够凭借所获得的荣誉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更胜一筹。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去自主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因此,高校在鼓励学生参加科创、创业赛事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概念,鼓励学生通过比赛积累创业经验,从而在毕业后创造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三) 企业角度
1. 为大学毕业生留存一定数量的岗位
大学毕业生是拥有相对较高学历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另外,面临数额巨大的大学毕业生,各企业应该留出一定数量的岗位来吸引人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施展他们的才能。另外,企业通过扩大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对招聘今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实行轮岗,使得有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局限在一个领域,而是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2.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
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势必要从基层做起,去了解企业的文化同时熟悉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就现今来看,很多大学生不甘于做基层岗位而是向往到更高的职位上去施展才能。企业可以根据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适时调整试用的期限,能力强的缩短试用期限,早日转正,或者直接进入管理层工作,这样就能级发大学毕业生的潜能,使他们能更好的工作,也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大学生的就业动力。
(四) 学生个人角度
1. 放宽就业的地域视野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就业以基本趋于饱和,很多企业都会在各个地区建立分公司,相依些国际知名企业都会在世界各地进行招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放宽对就业的地域视野,不仅局限于发达的大中城市。放宽自己的就业视野,才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对自己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估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自己能胜任的工作,避免“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不要以为追求高职位、高薪水,愿意先从基层开始注不学习,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找工作室时免攀比,从个人能力出发,脚踏实地的就业。
3. 培养自主创业的观念和能力
大学毕业生还应该主动培样创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个人的实践能力,积累经验,也可以通过在大学期间参与兼职、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管理方法,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毕业后勇于自主创业,开辟自己的事业。开始时不必做得太大,也可以选择加盟连锁企业,不断学习。也可以选择先就业,岁这逐步的学习,在进行创业。总之,培养自己的创业观念,有助于自己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就业。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11-02
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飞快,扩招力度大大增加,除本科院校大学生外,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数也迅速增长。从近两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来看,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约660万,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余万,2013年约为700万。庞大的数据让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感到“压力山大”,就业问题也已经成为大家都关注的焦点,就业情况好的专业人满为患,就业情况差的专业人数急剧下降。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择业心理分析
每年的六七月份,很多毕业生就会开始为自己的工作着想,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工作,这样自己的学习生涯也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此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就成了影响就业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择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1.自我矛盾。在即将毕业之际,毕业生们会面临着种种压力,期望参加各种各样的竞争,但又没有勇气。毕业生自己的目标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反差,这就使很多毕业生会有自我矛盾的心理现象。
2.焦虑。找一份自己喜欢并对口的工作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愿望,这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当今社会较为复杂,很多毕业生在多种多样的选择、诱惑面前表现得无所适从,不知道选择哪个方向发展才好,这个选择决定自己的未来;有的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岗位;有的急于求成,不惜一切代价,结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担心自己没有“背景”,什么都比不过别人。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心理。
3.依赖。中国有一句古话“皇帝不急急死太监”,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问题,部分毕业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会自己主动地参加相关的招聘会、人事招考等,更不会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能,赢得用人单位认可,而是寄希望于社会、学校和家长,寄希望于政府就业主管部门,严重缺乏就业择业的主动性,依赖性太强,最后让自身处于最不好的被动状态。
4.自傲。虽然高职院校只是专科学校,但是在这样的学生群体中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居功自傲,受一些不好的观念影响,以“天之骄子”自居,自以为是。这样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情况,这就给用人单位不好的印象,从而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5.自卑。与自傲心理相反,有一部分毕业生会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专生,现在工作很难找。先不看外部条件,毕业生自己在心理上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之际不能自傲,但是也不能缺乏自信,如果不能适时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可能就会错失良机,后悔不已。
6.挫折。高职院校采取的是全日制教学的方式,在毕业之前学生都是在校园中生活,这就导致学生生活阅历少,没有经受过大的或者是严重的挫折考验,面对就业的失败,或在工作中遇到麻烦事情,就会冲动,极端一点的甚至会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辞职,挫败心理被放大很多倍,此时毕业生就会感到失望、悲观的心态油然而生,他们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也会慢慢失去信心,或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
7.攀比。目前国家在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导向力度,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还是有一部分不愿意到基层,对自身条件缺乏客观的分析,考虑问题不切实际,不会想想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在不适时的情况下与他人攀比,从而错过好的学习锻炼机会。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以致有的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这也是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常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努力方向和改善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他们人生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了符合就业岗位的标准,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另外,还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要想做这些准备,这就要求学生本人、学校、家庭和社会这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1.学生自身方面。(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自己的“未来之路”打好基础。自信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上的,先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潜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再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操作技能强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大优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想树立自信心,就必须把专业技能学好。(2)职业生涯规划。在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时,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等,制定符合自身愿望并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全方位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好,尽可能在最大限度上去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3)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职业素养。通过多种渠道来寻找实践机会,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4)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是每个人都能顺顺利利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择业时碰壁是在所难免的,毕业生们应该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认知,不仅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清楚自己的弱点。另外,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紧,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在下一次机会来临时不犯同样的错误。
2.学校教育方面。(1)高职院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2)向毕业生开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毕业生改善不健康的择业心理。
3.家庭方面。家庭教育应该配合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家长在子女择业问题上不应该老是挑剔,应该主动安慰和鼓励,带头克服那些传统的就业观念,引导子女形成“劳动即就业”、“找工作靠自己的实力”的观点,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社会中的良性竞争,避免对其冷言冷语、施加压力,避免恶性循环。
4.社会环境方面。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就业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为所有想就业的人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严守相关纪律,杜绝一切“走后门”现象,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法制化,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建议毕业生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在毕业之前抓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克服矛盾、焦虑、依赖、自傲、自卑、挫折和攀比这些不好的心理。在毕业生个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消除就业择业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宋海萍.指向职场环境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2]沈扬,刘新强,梅红平.大学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3]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余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01).
IT行业职业需求高职基础课程改革一、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基础课程改革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大多数只是围绕如何为专业课程服务而进行,问题颇多。首先,课程定位不明确。一种观点认为,基础课应服务于专业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基础课应有自己的教学系统,很难做到根据专业课需求进行断章取义的教学。其次,基础课教学大纲依然存在静态封闭的现象,考核方式没有本质的突破,课程模式、课程标准、教材等个性不明显。最后,在与专业、职业的衔接上,公共课程改革思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改革过于走向极端,出现了重实用轻人文的现象,忽视了公共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基本功能,不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二、职业需求分析
关于职业需求,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提出了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影响力。中国学者夏祖浩则分为4个方面:成就动机、基本技能、思考和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为了总结当前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种种职业需求,作者以IT行业为例,对媒体中出现的152篇不同岗位的招聘广告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涉及的广告分别来自“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6家以招聘为专题的网站,招聘单位涉及民营、国营、合资和独资四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工作地点分布在国内26个省份的33个大中城市,招聘职位归类为网络工程师、网站编辑、办公文员、技术顾问、销售助理,市场推广、培训讲师、维修专员等21种,学历大专,招聘广告时间2012年7月18日。
通过分析,作者发现,社会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基本可归纳为4个层面。处在第一位的是专业技能。100%的用人单位对高职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一门技术。这一类要求中出现最多的用词是“熟悉”“精通”和“熟练使用”,出现频率占整个招聘广告的99.2%。由此可见,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只有具备了这种专业能力,在用人单位看来才能够真正做到“可留”。处在第二位的为个人素质,提及率94.7%。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责任心”“独立”“肯吃苦”“性格”。可想而知,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毕业生的个人品行,有些招聘广告甚至把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就是希望能够发现拥有积极工作态度、独立完成工作并具有较高道德水平和健康人格的人才。这样的人在企业看来才够得上“可用”。处在第三位的是社会适应能力,提及率83.7%。主要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抗压”以及“服务意识”。具备了以上社会能力,毕业生才能够在工作中顺利、愉快地完成任务,也才算得上一名“可信”的员工。处在最后一位的是“发展能力”,提及率只占31.1%,但是与5年前的招聘启示相比,这一要求却是增长幅度最大的。随着工作岗位的增加,工作的迁移性和工种的可变性日益凸现。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不仅精通在校期间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用人单位看来,这种人才极其难得,称得上“可靠”。
三、改革方向探索
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需求不仅仅是掌握一技之长,还涉及个人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而这些性格的形成和培养,单靠专业课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点上,基础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倡“职业教育”而非“专业教育”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牢牢树立起职业教育理念而不是着眼于IT专业教育,不仅重视与IT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衔接,更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教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社会实践,提高社会适应力
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学校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深化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在课堂内引导学生注重自身修养,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要在课堂外引领学生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进行义务劳动,参加志愿者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联系或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参加的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人应变能力,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个人素质和社会适应力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3.建立动态教学大纲,提倡模块教学模式
当前,IT行业发展迅猛,专业和职业并非终身对应,个人的职业身份正在不断模糊。高职公共课不仅要建立动态教学大纲,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要提倡模块化教学,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度和量,为学生提供共享和独享的教学内容。
4.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行业素质
从社会大环境考虑,高职教师必须走职业化道路,提高教师入门门槛,扩大职教教师培养途径,紧密联系职业技能和专业操作能力,提高评估体系。从学院来看,对已经参加工作的基础课教师提供进入IT企业而非高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从教师个人来讲,通过自学、与IT教师、企业员工组成教学团队,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
5.改革评价体系
高职基础课程不能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而应该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而是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能力、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次,注重社会考核在基础课程考核中的比例,尊重社会实践单位和其他学生给出的评价。最后,明确教师的责任不仅是给学生一个最终的评价结果,更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能力测试中寻找学生的可取之处和可改进之处,提醒、督促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分个人发展档案,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进行纵向发展指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整体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恩能够里标准与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6-05-17(8).
[2]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
[3]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123-124.
[关键词]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单证技能竞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153-03
[作者简介]潘旭双(1980-),女,浙江乐清人,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我国加入WTO给中小企业也带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推动我国外贸获得了长足发展。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13年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3517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85%。外贸飞速发展对优秀的外贸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各大中职学校纷纷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仅温州市区的3所市直属学校每年就有300多名外贸毕业生。但据调查发现,近年来外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大都无法找到对口岗位。由于外贸岗位较多,适合中职学生就业定位的主要是单证员。因此,以“单证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平台的培养,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要求,做到岗位零适应期,这也是本文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外贸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各大中小企业外贸单证员紧缺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际商务单证员处于紧缺状态,广东省国际商务单证员的需求量达20余万人,浙江省缺口达15万人,上海市缺口超过15万人,江苏省单证员需求量达17万人。
以温州地区为例,近五年来,中职外贸毕业生数量达3000人之多,但很多企业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单证员。究其原因,是外贸专业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如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理论与实际操作有差距,而企业需要的是掌握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而目前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中职外贸毕业生被迫转行
据近几年对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发现,外贸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除升入大专院校继续深造外,大量毕业生改行做内贸或者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如在亲属工厂里担任出纳,在当地超市担任营业员,在大型商场担任服装导购员等,有些毕业生甚至无法就业。大概只有不到5%的学生从事与外贸略微相关的工作。
虽然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复杂,有结构性矛盾,也有供求偏好矛盾,但排除毕业生个人的择业意向转移等主观因素外,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矛盾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胜任单证员岗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中考落榜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单证课程采用的是英语教学,单证员制单的依据是由英语构成的信用证或中英文合同。
2专业知识不扎实,业务流程不熟悉。中职毕业生不熟悉具体交货流程,缺乏对各业务环节的连贯操作实践。
3不能准确缮制结汇单据,给企业收汇安全带来隐患。制单必须遵循“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在外贸实务中,经常会遇到信用证软条款之类的陷阱,单证员处理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企业的收汇安全。据统计,中国涉外银行对出口企业结汇单据一次退单率为80%左右,这表明单证员处理单证水平亟待提高。
4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技能操作环境。中职生对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在偏重理论培养的教学设计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难以融会贯通。
因此,单证员的供需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毫无疑问,这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也浪费了教育资源。要有效地提高外贸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关键是提高其缮制单证的技能。
二、以“单证技能竞赛”为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
单证技能竞赛是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赛可以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熟悉相关实务,有效地缩短中职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单证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竞赛机制的理论依据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习者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在竞赛过程中,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这样的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机械的。以此理论为根据,实行以单证技能竞赛来提高学生核心技能是可行的。
(二)单证技能竞赛应遵循的原则
1以企业为载体的原则。单证员工作范围包括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一系列业务活动,所以,比赛的过程必须有企业参与,比赛采用的信用证必须来自一线真实业务。竞赛要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应着重选取本地区的企业。
2以专业知识系统性为原则。单证技能竞赛的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进出口贸易实务与进出口单证实务两门课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使之形成一个科学的教学系统。
3以实用性为原则。本着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宗旨,选取信用证和考核内容要考虑其实用性,选择涵盖适用面较广的典型的信用证,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尽快提高职业技能。
4以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的信用证实例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能完成得较好,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感。
(三)竞赛的具体方案
第一阶段:教师整合信息,准备前期工作
该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整合的内容包括进出口业务中常用的单据和证书。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技能。
第二阶段:宣布技能竞赛信息,学生备战
技能竞赛不是为了追求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分享。首先,在班级内部通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进行选拔。在班级内部小范围试点,再扩大到同专业、相近专业,再扩大到兄弟学校。具体的竞赛信息应包括竞赛对象、竞赛时间、竞赛方式、竞赛内容、竞赛的奖励措施等。
竞赛对象应该是双语国际贸易班级、国际贸易(3+2)班级、国际贸易(3+1)班级等。竞赛时间至少应该提前5个月公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准备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收获技能的过程。最理想的比赛方式:笔试+上机。在比赛初期,可以采用手工制单,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采用软件制单,比如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就采用WORD、EXCEL等软件制单,而原产地证书采用九城单证等专业软件制单。参赛内容应包括国际贸易学科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涵盖当今外贸前沿最实用的实践技能。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理想的考试比例为理论与实践比例为3:7。预赛试题应该有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而实践的考核内容中信用证全部来自企业一线,并就信用证回答相关问题,审核信用证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存在软条款等,最后根据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全套结汇单据。
确定了比赛的各项信息和规则,学生进行积极的应战,在备战的过程中,分组讨论、协作,最终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实现实践技能的提升。
第三阶段:教师跟踪指导
在学生进行独立完成项目之前,由教师首先介绍一个跟学项目。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有关企业、收集整理信用证和单据等资料、分析任务目标、任务路径,并制定实施计划,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真实业务背景下的各个独立项目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讲评,并给出成绩。
第四阶段:学校软硬件设备支撑
学生在备战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校软硬件设备的支撑。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把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理解知识,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内安排单证实务操作实验室,向学生演示直观、立体的进出口业务的处理。以出口企业为例,一笔业务的结汇单据,涉及到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贸促会、银行等相关部门,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系统、连贯地在电脑中仿真模拟。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五阶段:引入企业参与竞赛活动
引入企业专业人员参与,按照岗位基本要求设置比赛项目。邀请企业外贸专业人员担任裁判,使得竞赛机制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引入企业软件制单,使得企业与学校教育零距离接触;参赛企业冠名,使得企业在此活动中获益;引入企业奖励机制,获胜者最高奖励是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
三、开展单证技能竞赛的意义
开展技能竞赛有助于形成教学激励机制,对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由于大赛要求真实的结果与数据,教师必须真干实做,并通过指导技能大赛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同时,竞争性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1是对开展单证技能竞赛前后,分别从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主体之间培养模式、职业素养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四、总结
总之,在外贸单证教学中实施单证技能比赛,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检验了教学成效,激励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同时,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M]徐梦秋,沈明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2]周友秀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新探索[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姚大伟,顾晓滨国际商务单证竞赛与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融合[J]时代经贸,2008(3)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 个人效益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2-02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山东滨州医学院成立了肢体残疾人临床医学系(又称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招收残疾大学生的先河。至今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特殊教育,特别是高等特殊教育必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需要,努力开展高等特殊教育学科建设和今后发展的研究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1]。
据统计,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的数量只占到普通高等教育总人数的0.09%。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特殊教育的效益问题进行过统计。因此,我们有必要计算残疾人读大学后所带来的个人效益,通过此来论证残疾人读大学对其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并且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阐释解决残疾人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势在必行。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是在江苏省南京市和南通市所做的一项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调查,对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个人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残疾人目前接受的大学教育主要是高职教育,因此,本调查选择的对象是三年制的大专生,抽取已在高校毕业2-3年的残疾人学生,即10年、11年毕业的残疾人,还有高中毕业5-6年的残疾人,即2007年、2008年高中毕业的残疾人,以确定两类对象是同一届的学生,来尽量减少由于时间所带来的无关变量的干扰。调查主要采用直接访谈和电话访谈。首先,通过去高校收集学生的资料来计算学生的个人成本。其次,由于大部分的残疾人是当地残联推荐入学,毕业后他们也是被派遣回当地教育部门为其指派工作,因此需要去学生的生源地所在的教育部门搜集其工作后的收入数据进行相关计算。最后,收集高中毕业的残疾人(集中于南通市十家福利企业和服务行业)的就业情况和工资待遇来计算机会成本。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析
1.个人成本分析
教育的个人成本分为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个人直接成本即教育的私人成本,是学生本人、家庭为教育所支付的费用,这里的直接成本就是残疾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所支付的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个人机会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失去或放弃的资源的价值或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损失的价值,这里是指残疾人为接受高职教育而必须放弃的收入部分所产生的费用。
从表1中可以得知,在个人直接成本中,学费占总费用的72.4%,是个人直接成本的大部分支出;其次是住宿费占总成本的17.5%;最后是学习用品费包括书本费、材料费等占总成本的10.1%。残疾人高职教育人均一年的直接成本是5720元,则三年的个人直接成本是17160元。
个人机会成本是残疾人高职生在校三年期间未参加高职学习而是直接进入劳动市场的个人的三年平均收入。本文调查的是2010年和2011年毕业的残疾人高职学生的三年个人机会成本,就是2007年和2008年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平均收入。首先,因为残疾人大多数是由当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残联负责推荐进入当地的福利企业,尤其是聋哑和轻度肢体残疾人。所以通过访谈调查南通市几所福利企业内聋哑残疾人的年人均收入,我获取的是三年总体估值,2007年和2008年高中毕业的聋哑残疾人三年平均收入分别为33120元和40320元。其次,经过去盲人学校访谈,得知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的盲人进入服务行业或者是自主创业,因此,我走访相关的服务行业主要是推拿按摩等服务业,我获得的盲人自2007年和2008年三年的总体估值分别为97932元和115892元。
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福利企业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残疾人有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大多数的残疾人其实在月内并没有完成自己相应工资的工作量,他们倦怠自己的工作 ,没有多少工作热情。在访谈盲人收入情况的时候发现,他们普遍第一年工资偏低,因为进入服务行业他们首先要当学徒,学习推拿和按摩,因此,大多数的人第一年主要是拿学徒基本费用。
由此得出,2010和2011年毕业的高职聋哑学生的平均个人机会成本约为21312元和40320元,高职视障学生的平均个人机会成本约为63936元和115892元。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总成本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聋哑学生约为81096元,视障学生约为133052元。
2.受教育者对个人成本和高职教育的评价
在对高职教育的成本的主观评价上,几乎被访问的全部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的费用可以接受。并且有超过一半的高中盲人学生表明,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困难大,并且盲人大学招生数量比较少,因此没有机会被录取。由此得出,接受高等教育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并且是很多残疾人所期望的。
三、教育个人效益分析
残疾人高等教育个人效益是高等教育获得的收益同个人所支付成本的比较。个人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主要指通过高等教育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增加,又包括非经济收益,如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对家庭子女的良好影响。与一般计算个人教育收益采用的个人预期收益统计不同,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即对受教育者本人调查,并结合访谈和相关统计资料考证近三年毕业的残疾人的收益实际状况。
1.个人经济效益分析
表2是对高职毕业生个人经济收益的访谈调查结果。从中能看出来,2010年毕业的聋哑学生和盲人学生的三年经济收益总体估值分别为85230元、189852元, 2011年毕业的聋哑毕业生和盲人毕业生的两年经济收益总体估值为分别为59662元、130980元。工作三年的收益已经超过高职教育所付出的全部成本。每年增长的收益率是10%以上,尤其是以盲人教育收益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效益的滞后性,可以预计,残疾人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将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在这次的调查中,无论是高职教育的个人还是高职教育的教育者都认为高职教育对个人收入增加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也主要是因为此类高职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再三强调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残疾人最好的出路。其中几位盲校的领导表示,对于盲人学生,由于学习的艰巨性,我们应该放宽其入学政策,给予他们提供更多特殊的教育机会。因此,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经济效益从总体上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个人非经济效益
残疾人高等教育除了给个人带来经济收益之外,还会带来非经济收益,如工作适应能力增强、择业机会的增多、工作地位的提高、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福利的增加、工作条件的改善等。这些非经济收益主要从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在相关的非经济效益的对比中得出。尤其是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很难通过其他的方法去自我实现,因此接受高等教育对于残疾人而言是发展个人、实现自我最佳的且相对公平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充分肯定高等教育为残疾人带来的择业机会的增多、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活质量的改善,地位的提升等非经济收益。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验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个人效益,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残疾人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个人效益。这也是二十多年来残疾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首先从成本分析上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成本仅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分上下,这并没有为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机会的残疾人去接受高等教育增加经济上的负担。从个人收益角度看,对于生活中处于弱势的残疾人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为残疾人带来了比一般人更高的效益。首先,在经济效益方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的收益明显高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以上是从2009、2010年毕业残疾人的近三年的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和经济收入年增长率分析,可以预测,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其经济效益会逐渐增加,这也是具有学历的高水平劳动者的共有特征。其次,在非经济方面,由于残疾人自身的生理缺陷,其很难通过其他的途径去发展自己,因此接受高等教育可能是残疾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唯一的机会,它给残疾人带来的非经济效益虽然和给普通人带来的差异不大,但是对残疾人个人而言,这种受高等教育带来的非经济效益是更加有价值的。
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扩大办学规模,降低残疾人入学要求,向高等特殊教育大众化发展;二、均衡资源配置,合理分布残疾人学校,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三、建立专门的高等特殊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有效的规范和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四、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当前需要尽快出台与残疾人招生的政策相配套的更明确的操作性更强的法规, 从而对残疾学生扩招政策和对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与普通高等学校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必要的特殊条件等进行规定, 切实维护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此外, 残疾学生大学毕业后分配问题也是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2]。
总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 高等特殊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政府有责任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教育权利, 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服务, 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尽量向发展相对滞后的高等特殊教育倾斜。 大力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事业, 真正实现教育公平[3]。基于此结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曲学利, 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6): 72-77
[2]许巧仙.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 江苏教育, 2005(6): 140-141
[3]王琦.高等特殊教育对教育公平的诉求[J]. 中州大学学报, 2008(6): 140-141
关键词: 科学教育专业 毕业生 人才培养 实践反思
科学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学师资而设的。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市区的59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浙江以6所位列第一;同时,浙江也是全国唯一连续十多年全域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省份。我校科学教育专业成立于03年,经过8年建设,专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已毕业的三届毕业生的教师职业就业率分别为:93%、88%、94%,就业情况良好。为深入了解毕业生发展状况,了解他们在中学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教学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现状、在综合科学教学中有无优势等问题;同时倾听他们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的想法与建议,故开展了科教专业毕业生发展状况调查。调查针对我校科教专业08、09、10届省内毕业生展开,实际调查人数86人,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一、调查概述
1.科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适应性调查模块。
调查中有51.0%的被调查毕业生(简称被调查者)对目前从事的科学教师工作表示“满意”与“非常满意”,有40.6%被调查者选择“一般”。由于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学校好差、收入高低、工作氛围、个人发展前途等因素均会影响评判。考虑到当前多数地方教育局要求新教师下基层、下农村的实际,这个结果应该还是不错。上岗到能胜任科学教师工作所需时间调查,有87.0%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一年左右的工作适应期就可以胜任,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适应并胜任科学教师工作。而对13.0%选择需要“2年以上”工作时间才能胜任的毕业生而言,从访谈情况看,并不全是能力问题,相反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在教学优势初中工作,使得教学经验略显不足的他们感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两项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的发展状况良好,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努力。
2.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方面调查模块。
调查中有30.7%被调查者认为科教专业培养计划是“合理”或“较为合理”;也有18.2%被调查者认为“不合理”。有32.9%被调查者认为科教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或“较为合理”;有8.0%被调查者认为“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均存在一定不足。调查中毕业生也认为师范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远比专业学科基础课重要,得分也高出许多;而在专业基础各模块知识中,化学与生物知识相对扎实,地理、物理知识相对欠缺;有71.6%被调查者认为教育实习与就业的关系非常密切,意义重大。
3.综合科学教学师资培养效果调查模块。
综合科学教学师资培养是科教专业的核心目标。在被调查毕业生所在学校中有95.2%的初中已经开展科学课程的综合教学。有75.0%的被调查者认为,我校科教专业在综合科学教学师资培养上是成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责任意识”等方面。与中学其他学科毕业的科学教师比较,有73.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综合科学教学中有优势,具体表现在学科知识系统性强、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理论及概念的把握比较准确,不存在偏科现象等。而在与其他学校的科教专业毕业生比较,仅有57.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师范技能训练到位、起点高等。
被调查毕业生也认为,当前我校在综合科学教学师资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涉及教学理念、学科间教学不平衡及整合不足、技能训练欠缺等方面。其中31.8%样本百分比(多选题、下略)认为问题最大的是“知识结构间的整合与迁移困难”;其次有29.4%认为是“师范技能的培养不足”;有27.1%认为是“专业知识的教学过泛过浅”;还有包括“知识结构间的缺陷”、“专业课程对于探究教学的重视不足”、“专业课程对于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教学存在不足”等问题。
4.素质、技能等对于工作适应与认可作用模块。
毕业生认为要更快地适应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良好的“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理论知识”、“班级管理问题解决能力”比其他素质能力更重要,而“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是促使其更快适应所从事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教师基本技能,得分远高于其他选项。列在工作中更容易得到学校领导认可的素质能力前四项是:教学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而列在工作中更容易得到学校领导认可的师范技能前四位的是: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讲演能力>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毕业生视角的素质、技能等作用评价,较真实地反映出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哪些素质、技能相对更有价值;也为增强未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指明了方向。
二、反思与探讨
调查数据与信息是基于毕业生在大学学习与工作实践中的体会与体验,故数据与信息的价值在于其真实与直观。然而,由于评判标准受毕业生个体的认知、体验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故在判断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上会有一定不足。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结合访谈,我们可以透过表象,把握实质。通过认真总结反思过去培养中的不足,为未来科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能力建构等方面提供借鉴。
1.完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向素质能力与应用的转型。
能力训练与应用技能培养不足,是毕业生对科教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批评较多的重要原因。知识信息倾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尚未有明显改观,知识与信息倾向的培养模式依旧。而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专业课程资源变得更为精彩、丰富,学习途径变得更为便捷、多元,从而相应降低了课堂信息教学的价值。同时,中学教学实践却使毕业生体会到教学竞争更多是教学能力的竞争,由于课堂知识准备可在备课时完成教师间的同步,这使得技能在教学竞争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这正是毕业生在素质、技能等对于工作意义的多项评价中,都将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业务能力摆在最重要位置的原因。
要实现人才培养从知识信息到能力与应用的转变,可从三个方面开展实践:一是师资层面的课程教学理念变革,改变当前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信息轻学科总体结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重陈述性、程序性知识轻学习策略与方法性知识的教学现象。理解课程学习方法、策略对于知识建构的意义;克服学科与课程本位,让专业教师都能成为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者。二是从课程层面强化调查中毕业生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要求,细化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发挥课程对于学生技能培养与实践的指导作用。三是技能构建层面加快以师范技能为主体的专业能力标准与考核办法修订。制订评价系统、实行“技能证书”制度、实施技能目标管理。[1]将通过基本技能考核作为毕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实现基本能力建构从目标转化为实质性的操作与达成要求,推动教师教育的标准本位实践。
2.关注专业知识均衡,推动整体化建构。
专业与学生均应关注专业知识的均衡与整体化建构,重点处理好两类课程关系。首先要协调好本体性学科知识与教师教育类课程间关系,坚持本体性学科课程的基础地位,完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针对毕业生认为的师范性与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要远超学科基础课这种片面认识,我们要明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是科教专业的本体性学科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也是从事科学教学职业的理论基础,更是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正如2002年美国教育部的《适应高质量教师的挑战》教师质量年度报告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积极影响,反而是教师的教育学知识投入实际教学的时间对学生成绩没有明显的影响。[2]调查中,毕业生认为他们在科学综合教学中的最主要优势是“专业知识”;在与其他学科毕业的科学教师比较的优势也表现在学科知识系统性强、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理论及概念的把握比较准确,不存在偏科现象,等等。表明当前专业的培养优势主要还是在本体性学科知识教学。而存在片面认识的主要原因:一是任教的初一、二年级科学内容相对容易,毕业生容易适应;相反,新上岗教学经验与技能相对欠缺,技能间的直观比较,导致毕业生技能上的失落与不适明显;二是由于新教师下基层、下农村要求,导致学生大多在教育薄弱学校就业,综合教学优势调查的比较对象更多是任职学校的原中师、大专背景的老教师,而他们原本就不是专业培养的竞争目标。我们的对手是其他学校的科教等师范专业、乃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对浙江地方新教师招考政策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地方的科学教师岗位均向综合性大学,甚至三本非师范生开放,而这正是当前科学教师招考中频遭近15取1竞争的原因。尤其,笔试成绩是面试入围的关键,而专业知识又占笔试成绩近七成。如果没有扎实的本体性学科知识学习,我们何以在面试中入围。
其次,应处理好本体性学科知识内部学科模块间的平衡关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由于专业归属原因,学生的化学、生物理论知识相对扎实;但地理、物理等跨学院开设课程则存在明显不足。这种不足还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不足,课程涉及初中科学内容较少,而涉及的内容又没有上好说透,表现为学科知识完整性与未来职业应用性的冲突,而这也是调查中毕业生认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如师范类、实践类课程应用性强的重要原因。
3.加强能力建构,提高职业适应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学生能力建构的内容广泛,但卓越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创新的教学实践能力则是毕业生职业适应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能力”一般可分为“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与“专业知识”三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而非学到什么东西,有了好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能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巧,就形成执行能力,可见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而三种能力的协同建构,则可在满足学生现时职业适应能力的同时,全面且自主地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科教师资培养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专业化的培养,但由于专业涵盖课程广泛且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使得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学习并不现实;又由于中学科学课本的内容更新速度也在加速,意味着初中教学内容无法在大学实现全覆盖教学。而过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又会影响专业能力的建构。这就要求在关注学生具有足够知识宽度与深度的同时,更为关注卓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卓越的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毕业生能力建构的一个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技巧与方法的运用,实现新旧知识的整合,完善个体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个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教师教学技能是职业适应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随着我校师范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调查发现,经过教学岗位磨炼的毕业生,更充分地认识到教师教学技能的价值所在,他们极为推重并期望学校能进一步加强以实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训工作,提高实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他们认为首先要解决当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脱离中学教学实际,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让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更多地走进中学教学一线,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中学教学动态。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中学教学要求,优化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案例教学、观摩教学等方法,凸显课程对于中学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要细化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习指导。开展好以实结反思为核心的教育研习教学,观摩、讲评每个实习生的教学录像,优化教学细节,改进教学不足,提高教学适应能力。
创新的教学实践能力是指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并能创新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层面创新意识培养可从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创新入手,结合中学科学对于探究教学的要求,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适当开展探究教学实践、结合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教学形式,敢于对教师讲课内容提出异议与质辩,改变课堂被动学习方式,让质疑与批判成为知识基础进步,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开展学习反思,训练思维论证能力,突破简单的知识求解,通过质疑与反思,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克服专业化教育的不足,克服教师教育类技能训练的束缚,推动能力培养模式从“训练”(training)向“开发”(development)转变。[3]结合初中《科学》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学要求,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以探究为核心,关注课程生成,创新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将异议与质辩教学思想引入中学科学教学,实现《科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4.优化课程管理,促进专业知识模块间的整合与迁移。
当前科教专业课程构成除各学科模块课程外,开设了部分反映中学科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要求的特色课程,如《STS教学》、《探究性学习》等课程。为推动模块间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又开设了诸如《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课程。但由于受毕业总学分、总教学课时限制,除必修的课程外,学生几乎不选(各类必修学分相加几乎已够毕业学分)或无法选(通识一课程占用大量一、二年级段课时、三年级又忙于师范类课程与技能考核)选修类课程。加上缺乏对专业课程的精细化规划与管理,使得课程堆积现象严重,影响到专业模块间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影响到毕业生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而这也是毕业生对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有看法的另一原因。
因此,专业层面应做好课程的精细化规划,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力度,通过学科内、甚至跨学科的新课程开发,统整教学内容与要求。在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各模块的5~8主干及选修课程整合为3~4门基础与应用课程。比如,将化学模块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等7门模块课程整合为“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与应用”三门课程。结合成立科学教育教研室,相对固定教师配备。通过教研室组织课程教学大纲修订、集中备课、教案完善等教研活动,结合开展中学科学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研究等方法,向教师传达明晰的教学内容安排与知识交叉整合要求。同时引进与开发更多与生产生活相关,促进学科间知识交叉与融合的课程。调整课程安排,在大二开设《中学科学教材(内容)解读》类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学习,让中学教学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的“整体”自主建构,促进学生开展知识与内容的有针对性选择与深化,推动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与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强.基于新课改高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9):33.
[2]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Meeting the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 Challenge: The Secretary’s Annual Report on Teacher Quality.Washington,DC,2002[R/OL].http://ed.gov/about/reports/annual/teachprep/2002title-ii-report.pdf,2010-1-20.
关键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个性”不是完全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在大学期间,学生个体基本完成自我认知,对个人价值有了初步的设定,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对课程进行筛选.如何在保证培养专业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平台;如何在与专业必修课程很好衔接的前提下,保证学生课程选择自由,是高职院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的首要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
1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原有课程体系属学科式课程体系,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强调专业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具有“通用性”的特点,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能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生源类型主要为统招、对口和单招,所招学生具有高职院校学生的通用特性:数理逻辑、空间想像力稍差;不善于抽象思维;懒惰、不善于记忆,却又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有比较突出的个性和特长[2].原有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程占较大比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必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开设少,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低;对学生实施统一课程评价标准等.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专业个性发展需求.
2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1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将技术理论基础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按“岗位—能力—课程”的关系设置课程,在满足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需求的基础上,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平台+岗位”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有多样性、自主性、拓展性等特点,如图1所示.
2.2构建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
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满足机械行业内各岗位的专业基本能力要求;二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可能性.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在保证专业基本能力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二是在与专业必修课程衔接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自由.
2.3构建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机械行业岗位繁杂,各岗位的技术侧重点不同,但各岗位的基础能力是相同或相近的,很多专业基础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所以,必须要先学习专业基础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不同岗位方向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1)调研行业、企业现状,确定职业岗位群要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岗位群.就业岗位群的确定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要经过广泛的调研.笔者开展了以下几项调查:①10年以上的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少于30人的样本);②本行业内30家以上的企业用人情况;③10所以上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④行业协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⑤在校生就业意向.根据调研结果,归纳总结,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群.(2)访谈行业、企业专家,确定行动领域访谈就业目标岗位群的企业专家,筛选和整合典型工作任务,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提炼,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行动领域[3].(3)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按照由简入繁、由易至难、由局部至整体的原则,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合理安排课程,构建课程体系.(4)岗位课程的开发“岗位”课程的设置是实现“平台+岗位”课程体系的关键,也是个性化教学实现的关键.在进行职业岗位确定时,要分出长线岗位和急需人才岗位,以及企业订单专门岗位;在工作任务分析时,要提炼出专门岗位的行动领域要求,针对所需的专项能力要求,设置岗位课程.岗位课程的针对性较强,工作任务较复杂,综合性较强,一个岗位课程组中,原则上设置2~4门岗位课程,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综合性任务.
3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
在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构架下,笔者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15级和2016级进行了实践.(1)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三大平台课程.通识课程平台满足大专学历对公共课程、通用素质能力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通用素质课程,包括英语、思想品德、军训、计算机技术、语文等.专业基础课程平成专业最基本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识图与绘图、工程材料、基本加工技能、公差与测量、机械零件、液压技术、加工设备等.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以能完成一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金属切削方法与设备、数控编程工艺、机床电气与PLC控制等.其次,根据机械制造类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长线岗位、急需人才岗位和企业订单专门岗位,主要包括工艺设计岗、零件加工岗、质量检验岗、机械产品设计与开发岗、设备维护与维修岗、PLC控制技术岗、快速成型技术岗、企业订单需求岗和学生个性需求岗等.岗位课程并行开设,学生根据个人发展意向,任选一组岗位课程学习.(2)“以人为本”开展个性化课程教学第一、二学年不分岗位,按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组织教学,学习三大平台课程,保证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三学年,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职业意向,在规定选修人数范围内自主选择合适的岗位课程.岗位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和过程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4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
自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相关专业同行的高度评价,基本实现了预期效果,达到了个性化教育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通过两年的平台课程学习,学生对专业有了明确的认识,岗位课程的选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逐步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其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其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并推进了专业建设.再次,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其“平台+岗位”的课程设置,能缩小专业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衔接.
5结语
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与职业能力要求的新型“平台+岗位”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符合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符合企业用人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对机械制造及其他专业都有示范作用,尤其适合一般高职院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由于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中难免遇到问题和困难.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不足的问题,是目前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行政班级和上课班级分离,班级管理、教务系统成绩录入等都出现了新问题,对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细化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高职课程建设积累经验和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庞丽娟,申继亮,等.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26-27.
[2]徐耀勇.浅议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教育[J].智富时代,2014(11):67-68.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74-04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切实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担负起高举旗帜、坚守阵地、筑牢防线的重要使命,这是当前高校的极端重要工作,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中心工作。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部信息化试点专题为契机,积极探索基础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混合式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是将传统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二者优势互补,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更佳。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得混合式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f作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学院采用清华教育在线综合教学平台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思政课的教学有幸成为学院首批信息化试点的课程,因此,教学改革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程度,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颇为丰富的效果。
一、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重复教育,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毫无兴趣
笔者曾针对思政课的教学在全学院范围内展开调查。学生的普遍反映是,自小学教育依始,中学、高中的思想教育课程自始至终贯通,思政课程教育对学生来说已经是毫无新鲜感,而青春期的思想教育如果琐碎而重复,会使得这些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孩子们失去兴趣。在他们的眼中,思想道德修养课无非是对他们的说服教育,做人要诚实、要爱国、要有道德等等;而政治课程就更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的政治课无非是历史、党史、革命、改革等词汇的堆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也基本停留在这个层次。
(二)学生普遍对理论学习水平有限、能力不高
高职高专的学生们有着大概类似的学情:他们的高考成绩可能不太理想,所以对于一些理论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有些欠缺。学生们对于一些专业的动手能力的课程、实践类的课程会更有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就无法接受思想政治这样的理论课程的学习。相反,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对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来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会增加学生的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传统授课形式单一枯燥
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呈现形式也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偶尔有教学实践课程也停留在“学雷锋活动”、“慈善捐赠”等活动。但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加之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每日的信息量,资讯量呈爆炸式增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的工具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时代在发展,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又活跃在时展的前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应该停留在原地,“教”与“学”本相长,“学”需求变,则“教”随之变。
二、信息化背景下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一)贴近生活的“九大专题”教学设计
大学生朝气蓬勃,富于创新,批判性思维强烈。要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必须结合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和他们内在的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此,“专题教学式”理论讲授“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搭载信息化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和研讨的热情,变“灌输”为“主动热情地参与教学”。让大学生在愉快和富有成就感的氛围中得到提升。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按照教育部制定教材的教学内容,将原有的三大板块七大章节的内容打乱、整理、揉碎、整合成新的九大专题,分别是:“我的大学”“致我们的理想”“祖国,我想对您说……”“我和电影有个约会”“丑陋的中国人?”“相信奋斗的力量”“团队与个人”“爱工作、爱生活”和“法在我身边”。
专题一“我的大学”,结合大学生刚刚进人大学生活的新状态,调整和适应大学生活为目的,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大学与专业、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就业前景,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专题二“致我们的理想”,该专题名称取自致青春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本专题旨在理解理想也会终将逝去,但大学的时期却是恰逢理想的最佳时期。专题三“祖国,我想对您说”,结合大学生的爱国现状,讨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将爱国情感转化为效国之行。专题四“我和电影有个约会”,该专题看似轻松实则沉重,因为本专题实则讨论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比起教师的说教,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更有说服力。本专题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电影的推荐与介绍,传递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正能力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专题五“丑陋的中国人?”开展一场读书活动,学生阅读台湾作家柏杨颇受争议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以此分析丑陋背后的个人道德原因与社会公德问题的反思。专题六“相信奋斗的力量”,结合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缺乏动力和目标,存在自我放弃和懒惰情绪,介绍俞敏洪、马云等名人的奋斗过程,结合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奋斗案例,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专题七“团队与个人”通过一个团队建设游戏,让大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游戏中感悟与学习,是大学生愿意接受的一种形式。专题八“爱工作、爱生活”将讨论学生们的职业生活和感情生活,旨在让学生们有一种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以及婚姻爱情观。专题九“法在我身边”讲授我国基本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形成正确的法治观。
(二)信息化课程的网络课程设计
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承担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使命,必须适应社会变化,运用互联网彰显和强化的功能。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表达和角逐的重要平台,各种参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和运用的主体都致力于将自身的“意识形态”――特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信念等“物化”于网络上。
结合清华教育在线的教学平台,使得前述九大专题的设计有了支撑和依托。结合在线教学平台设计每一个细节的教学过程,则是教师需要付出时间、耐心与智慧的过程。
课程设计的模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混合学习设计工作单元”,一是“二级栏目设置”。混合学习设计单元主要就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评估目标的方法、学习支持、资源准备。首先是学习目标的设定,这个目标不是教材规定的一种模式化的东西,而应该是教师通过几轮教学之后比较务实的一种规划,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个专题的哪些内容是课程讲完之后,学生需要掌握的。这样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才更有针对性。学习活动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部分,有的内容并不适合线上进行,那就没有必要一定要设计线上的部分。也有的内容可能学生通过线上就已经解决了,那也没有必要在课上占用时间。评估目标的方法,也要根据目标的设定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之后,就是学习支持与资源准备。然后就是二级目录的设计,二级目录的设计有的是各个专题都有的内容,也有依据专题的具体情况设计的特殊内容。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一些内容还会微调。
经过一学期的网站建设和教学实践,教学平台的网站已初具特色。主要的一级栏目有“课程介绍”“课程教学”“优秀作业”“你说我说”“资源库”“胸怀天下”“问卷调查”等板块。上课主要用的教学课件、教学资料、音频视频、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主要在“课程教学”的二级栏目中体现,每一个专题下都有“专题导人”“教学课件”“案例分析”“拓展资源”“视频分享”“作业提交”“问卷调查”等栏目,根据每个专题的设计会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课程颇具特色的是每个专题下设有专门的“你说我说”讨论区,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根据课程的进展,会有不同的讨论话题,而且讨论室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做区分,既条理有序,又能掌握每个班级学生不同的思想动态。
三、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特点
(一)课程颇具特色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来创造个性独特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丰富课程的形式,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枯燥的语言讲授,通过案例、视频、讨论等多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知识的内容,引发更多的思考,在教学讨论区可以有师生更充分的交流,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沟通和讲解,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满意度达到了80%以上。
(二)教师教案丰富
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备课教案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教案和文字上。课堂上的学生,对于聆听式的教学已经厌倦,相对于聆听,大学生们更倾向于感知和思考,电子教案是提供丰富感知的一个途径。网络教学平台是提供电子教案的完美的载体,它可以承载文字、声音、视频、动画、测试、讨论等多种形式。当一个立体的教案出现必然带来一个立体的课堂,大学生在课堂上可听、可看、可读、可操作、可感受、可反馈。电子教案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随时更新,相比较于纸质教案更加环保、丰富、持久、方便和立体。
(三)学生参与程度高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照课程设计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分散在各个专题中,知识的学习紧扣专题要求并在专题实施过程中进行,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与学习,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教学平台还可以吸引和督促学生参与。教学平台上可承载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电子课件、讲义之外,教师还可以上传各种相关的视频,其中包括教师的授课录像、相关纪录片、电影、网络视频片段等,这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样,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过程实施多样的激励措施,课程定期展开评选“在线之星”和“精彩回复”的活动,并占最终考核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为督促学生平时的课程学习,课程采用全方位的过程考核;利用网络平台的统计功能,每月定期所有学生的在线学习统计,营造学习竞争的氛围。
(四)碎片式学习方式
知识点的碎片化是混合式课堂的另一个特点。在传统课堂里,老师在45分钟或者90分钟内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内容。而在混合式教学课堂,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切碎”为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可以应对一条7~15分钟的独立微视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反复观看。你可以选择不看,但你所投入的每一分钟都希望能够收获知识。把分散的知识点再在课堂上进行归纳个总结,既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多元的评价标准
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学生也无法实现在考前临时突击来通过考试。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学参与的过程与表现、注重实践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评的比重,具体见表1。
四、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直是大学教育里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既重要,因为这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两课之一,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建设是全国意义上重要的思想阵地;但它又难讲难学,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老师也难以讲出新意。所以,思政课的教学专题化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才能真正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
在专题化内容设计里也是尽量多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包括学生制定自己的规划、讨论自己曾经的故事、小组合作完成演讲、参加情景游戏等等。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更是混合了多种实现的可能,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参与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合。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显性化管理;双模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10-0014-03
当今时代,知识已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从而更新和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应变和创新能力。①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将作为个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知识基础较差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迫切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知识的方法。
(二)自卑心理较严重
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产生偏差,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三)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动、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
(四)知识缺乏系统性,隐性知识有待显性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和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关协作、法律法规等知识。总的来说,高职学生的知识较为零乱,缺乏系统性,同时技能型、经验型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如何使之显性化,都需要一种方式将其组织起来。
二、高职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解决信息过量问题
如今,学生除了从课堂、实验、实习中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Intemet、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研讨会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得海量的信息,却无法判断孰优孰劣,更不知道如何整理这些信息并取其精华。解决信息过量的方法不是使信息减量,而是要学会如何将数据与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二)及时更新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现代社会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到5年左右,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只有不断学习、使用、创造、更新已有知识和技术,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高职学生将成为现代技术条件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中间层次人才,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特别
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他们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将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知识的方法很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高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一)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个体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敏锐的信息意识,正确评价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将信息与工作、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的应用能力,信息道德意识,信息再创造能力。②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相对较低,表现为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差,不会利用网络和光盘获取信息。针对高职学生的这种特点,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第一,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同时提高读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搜集与整理资料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反思以前的学习经验与习惯,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第二,开设信息检索课。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各类文献信息源的特点、作用,重点介绍光盘数据库检索和网络检索的方法。第三,加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场所,要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调整藏书结构,并发挥其集信息与教育职能于一体的文化功能。
(二)注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管理
根据德普雷和肖维尔的有关知识转化的模型
(如图1)③,以高职学生为对象的教学过程,应以“社会化”(隐性到隐性)——经验形成的过程、“外化”(隐性到显性)——策略构建的过程,即个体获得在此基础上被其自身内化了的技能型或技术型能力为主,以“综合化”(显性到显性)——事实与概念的再现过程、“内化”(显性到隐性)——原理与论证的掌握过程,即个体获得在此基础上被其自身内化了的开发型或研究型能力为辅。概括地说,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及其教学过程应以内化(隐性到显性)为主,更多地关注职业行动策略的构建。因此,高职学生应该把隐性知识的管理放到第一位,善于挖掘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知识打下基础。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隐喻、类比以及建模来吸纳新知识,并逐渐培养自己运用新知识拓展独具特色的经验与策略的能力。在课下,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以及论文的形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教师、同学沟通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如演讲、辩论、讲座、项目实习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三)有效利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能帮助个人储存、组织知识资源,方便与他人之间共享与协作。一般可以采用树形文件夹的方法构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它的特点是完全个性化设置,个人独立管理、自由调整,但功能过于简单。现在开发的专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在功能上扩展了许多,如网络日志blog。Blog基于网络,采用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通过简单的张贴,将日常的思想精华、个性化的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链接,以“帖子”的形式在互联网上。④
blog技术门槛低,对于高职生来说,不需要太多地考虑技术限制。学生利用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可以随时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和思路记录下来,减少了知识信息的流失。同时,blog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师生交流与互动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其他一些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如INota、维基百科Wiki、概念地图等都比较方便、灵活,在功能上也各有千秋,支持自动编码、自动分类索引、自动搜索/过滤等,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从现有的管理软件中遴选出适用于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四)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架构
知识系统架构,简单地说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系统的知识架构有助于有效地储存和未来快速索取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构建合理的知识系统架构,首先,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以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其次,选择个人知识管理软件。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有助于储存、组织、标记、注解、共享与他人协作知识资源。最后,建立个人的知识库。在完成个人知识系统构架的初始设置后,知识管理的最大难度在于“持之以恒”,即在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对个人知识库进行更新和维护,根据个人需要增添新的知识,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知识。当然,不能只关注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能量的释放。
(五)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的双模型结构
搭建个人知识管理模型有利于高职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模型,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其方法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模型有两种,一种是“信息一知识”模型,一种是“独立模型”,如图2所示。在“信息一知识”模型中,知识的产生是依据“数据一信息一知识”的顺序进行的,知识解决方案处在数据、信息、知识结构的最顶层,学生将信息综合之后得到知识,反之,知识分解为信息(当知识被解释了之后,它就成了信息)。在“独立模型”中,学生并不需要信息层来作铺垫,也能得到一个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例如,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需要解决,他可以从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去寻找答案,但他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这方面的专家,直接和专家进行交流,向专家寻求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独立模型”注重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以及分享知识的环境;而“信息一知识”转换模型则注重建立一个人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以便人能够从信息系统中总结出知识来。如果学生要获取和分享的是隐性知识,应选用“独立模型”;如果要获取的是显性知识,那么“信息一知识”转换模型更为合适。
总之,个人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的成功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比较复杂的因素。在实践中,高职学生可以总结个人知识管理有效的方法,并多与他人交流,在知识运用和创新上找到更多机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出个人的价值。
[注 释]
①黄娟。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05,(6):18-21.
②李其港。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6.
③[法)查尔斯·德普雷,丹尼尔·肖维尔著,刘庆林译。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杜,2004.70-71.
④孙莉。浅谈Blog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5,(7):104—105.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教学 畏难心理 训练梯度
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它是各类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人员最广的文体。作为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应用文在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组织生产、交流交往、学科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是高职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且是社会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因素之一。但大多数高职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怕写应用文,甚至存在畏难、厌烦心理。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使应用写作教学取得实效,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畏难心理。
经调研了解,在初高中应试作文的训练下,大多数学生提到写作头就疼,由于对应用文写作缺乏认识,很多学生把应用写作课程当做中学作文课程的延续,存在厌烦、畏难心理。加上校园生活的限制,认识不到应用写作的实际价值,普遍认为作为基础课,只要及格,拿到学分就行了,关键是学好专业课,不愿为得到想要的高分而多费力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畏难心理。比如在应用写作第一堂课上,进行课堂调查,让学生自主发言,请学生谈谈除了为学分而学之外,这门课程与我们平时和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关系,引导学生说真心话,就势引导,纠正认识偏差。从学生生活实际、未来学习和工作需要出发,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课程,明确课程定位。让学生从内心确认,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激发学习动机。当然,抽象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举一些实例来证明。比如,将学生写在教学楼门厅黑板上的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拍摄下来,制成课件,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错漏之处,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应用文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指出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能力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学时不多,但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课,需要反复实践训练。如果学生不重视写作实训,学习效果就收效甚微,很难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让学生克服纯兴趣的学习观点,从理性上接受这门课程,用学习动机驱除畏难心态。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身边常见的应用文例文,利用课前几分钟上台朗读评析,让学生在搜集评析的过程中认识到应用文就是用于生活实际的文章,感受到应用文就在自己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可能使用应用文,引导学生认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继续充当心理辅导员,及时化解学生的畏难心理。比如在讲计划前,让学生谈谈周末安排、健身计划等,培养做计划的熟手,平时写在心里,说在口上,而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它写到纸上,借此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在具体文种教学时,要通过分析写作技能和相关素养对学生未来参与竞争的重要性,来帮助学生认识应用文的实用价值,激发起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应用文写作是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掌握了这种技能可以使自己终身受用,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调查报告文种时,笔者根据所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设计训练任务,“某某站接客电[2012]102号,关于做好2013年‘春运’客流调查的电报后,车站领导十分重视,分管副站长亲自抓,成立了由车站营销科牵头的客流调查小组,深入车站吸引区内的重点厂矿企业、大专院校,各大型旅行社等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如果你是调查组成员,你会写调查报告吗?请你写写看”。以此导入调查报告文种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对他们现在的学习及未来的生活、工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与学习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够引起学习个体积极的态度和求知欲望。为了消除厌烦心态,增强学习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文字、图形、声音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脑、眼、耳等多种器官接受刺激,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比如,讲求职文书时播放求职视频,引导学生掌握求职信、简历的编写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讲合同时,播放合同引起纠纷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合同条款明确性、完备性的高度重视。也可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吸引学生,培养兴趣,使教学有趣有味。比如在讲述什么是应用文时,补充“博士寻驴”的故事;讲“条据”时展示网上流行的《一个中文系学生请假条》;讲“计划”时讲述《聊斋》中商三观为报冤仇的复仇计划,《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宏伟规划,展示网络搞笑版《一封老婆写给老公的购房计划书》;讲“总结”时可让学生“大话西游”,总结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的经验等。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克服畏难心理。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应用文写作一般只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课时不多,但应用文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学生陌生的领域,从内容、形式、行文,都迥异于学生原有的写作习惯。如果学生在具体的各章节学习中接连接触一些平常很少接触的应用文书,如行政公文、调查报告、规章制度、合同等文种,就势必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对它们各自的写作格式及语言表达难于掌握,有的学生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何一种写作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取得认同,又要遵循由熟悉到陌生、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可先选取一些浅显易懂易写的日常生活文种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增强写作兴趣。在应用写作概述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从学生熟悉的最简单的文种入手来介绍这门课,在介绍应用文的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程式性等特点时,均以启事、借条、请假条等学生最熟悉的文种为例,这样学生能听得懂、听得进,对这门课产生亲近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掌握的文种,让学生慢慢走进应用文写作这扇有些陌生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笔者把日常生活文种作为第一个训练项目,从学生认为很容易或以为简单的应用文种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写作情境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共同评议的基础上归纳格式、内容要素和写作注意点。比如条据的写作,这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凭证的字据,它的写作格式及语言表述常常是约定俗成的,格式可以套用,只要重点训练一种,其他的写作要领就能熟练掌握。但大多数学生因对此接触甚少,仅凭想当然,所以就很容易写错。这样通过简单易写的文种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写出合格应用文的基础上,使其逐渐明白写作的基本道理,体验成功的愉悦,帮助其克服畏难心理,培养其应用文写作能力。
目前高职应用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职场文书、商务文书、诉讼文书、科技文书、传播文书等多类应用文,但课时有限,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及岗位的需要,对重点内容仔细分析,从岗位的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调整、删减、补充教材的某些章节,重组教学内容。如财经和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可适当增加经济类文书的内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侧重学习广告文案的写作等,使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目前和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这样的内容安排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消除恐惧畏难心理。
三、选例贴近生活、专业实际,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兴趣。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文种都要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因此,案例的选择和解析至关重要。应用文的文体写作都是有惯用格式的,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讲文种的概念,然后讲写作格式,学生就定会因为枯燥而不喜欢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及时地选择那些他们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就能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例如行政公文模块中的“通知”、““意见”、“公告”等文种的写作,属于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的公文文种,学生社会阅历少,对写作课本来就存有畏惧心理,且行政公文都采用惯用格式,有些离学生的生活也较远,要是直接讲述格式并用教材上的年代久远的老案例,学生必然失去兴趣。可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校下发的文件,从校园网页行政公文栏目中选取相关例文,比如,《关于做好2013届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意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铁设备询价采购公告》等例文,在讲授调查报告时,可选择与学生校园生活、专业相关的例文,比如,《你是怎样看待校园文化的?——我院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大学校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某某工务段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某某站2011年“五一”客流调查汇报》、《某某站停车事故的调查》等调查案例。在事务文书“计划”、“总结”的写作训练中,教材所选的案例是《2008年建筑管理工作计划》、《天津市2008年度植树造林工作总结》,因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达到以例导写的效果。可补充一些时代感强、体式规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与专业实际的优秀范文,如《大学三年学习规划》、《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2012年下学期学习计划》、《大学生个人总结》、《实结》、《学生会工作总结》等作为典型教学范例,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出“计划”、“总结”写作的目的、结构方式、写作思路,总结写作技巧和格式,这样便会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选择一些典型的“病文”供学生讨论,避免写作时“就范”,这样有助于学生下笔成文。这些病文可以选取之前所教班级的学生作品和当下所授课班级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评析和修改,例如“运输管路学院男子篮球赛活动总结”、“学习部2011年工作总结”等,身边的可接触到的人和物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可。所以,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特点对例文有所取舍。教师设置的任务、选用的范文、病文题材都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校的活动实际,贴近本专业岗位的实际。这样的例文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需要、专业岗位需要,有助于消除厌烦、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应用文写作这门课重要,学了有用,愿意去学。
四、设置训练梯度,降低学习难度,消除畏难情绪。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味拔高,这样会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畏难情绪,弄巧成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用文种采取分步进行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如对难度较大文种的写作,可不作硬性要求。例如计划的写作,因其种类不同,写法也各不相同。对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是陌生的,不可能写出内容复杂的大型计划。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先从个人学习计划、班级活动计划等小计划入手,且把内容定在学习、工作等学生熟悉的方面,训练起来容易成文。任何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设置循序渐进,设置训练的梯度,由易到难,增强信心。高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如果马上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往往就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此时写作难度较大,学生不但有畏难情绪,且一旦写不好还会伤害其自信。在求职信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从教材、范例中探究求职信的特点、要素和基本格式后,出示瑕疵例文,让学生修改,师生合作进一步归纳求职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先从低难度的训练项目开始,提供病文让学生对照范文和教材理论,指出文章毛病,并试着进行修改。让学生去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问题并且改正,这不仅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与运用了理论,落实了教学重点,也使他们对写作建立了初步的信心。但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的目标是学生能自主写作,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于是进入实训环节,根据导入材料,对应企事业单位招聘的相关岗位,让学生根据所列实现自身未来求职意向应有的求职条件和设想的竞争优势,写一封完整的求职信。学生模拟写作自荐信,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在ppt上展示批改标准,各学习小组组内交流、互评,写出评语与修改意见,各组代表阅读组内优秀习作,全班共评,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和评议给予一定的引导与肯定。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综合运用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展开教学活动,消除畏难心理,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正确认识和探索解决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畏难心理是增强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配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要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纠正学生认识偏差,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厌烦心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训练梯度,激发学习热情,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能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韩富军,高雅杰.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黄建岚.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M].文教资料,2012,(2).
[4]何芸.点燃兴趣以用促学——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几点思考[M].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
1、根据需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一是外出引才。今年,我们根据需求,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市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安徽(合肥)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和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还组织企业赴*、*、*等地进行招聘。今年,我市共引进各类人才5790名。截止年底,我市人才总量达到115545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866人。二是“订单”引才。继续发挥与高等院校紧密合作“订单”引才优势,引进*职院、*学院、*职院、*职院等多所院校毕业生560人。三是参加*市首届校企科技和人才合作恳谈会。10月28—29日,我市组织102家企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78所高等院校进行洽谈对接。钱江摩托、新界泵业两家企业分别与四川大学、*科技大学签署了校企人才合作协议;明华工贸、爱仕达电器两家企业则分别与*大学、*职院签署了实训基地协议。我市还与四川大学、*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三所院校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
2、强化服务,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一是扩大市场交流。今年年初,我们举办了第三届春季人才招聘周,期间企业进场设摊415家次,张贴信息328家次,推出岗位4326个,进场应聘者超过37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986人。同时每周日定期举办“人才集市”,全年共举办53期,进场设摊单位4327多家次(其中张贴信息1630家次),推出岗位19910个。二是开辟网上交流。*人才网全年新增企业会员322家,网站点击率达23万次,现共有个人会员18749人。三是更新硬件设施。市人才交流中心于今年12月重新整修办公区,实行窗口式服务,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上墙公布,方便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3、出台政策,优化人才吸纳环境。一是印发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温政发[20*]1*号)。意见对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聘用人员提出了要求,同时对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二是扩大人事数量。今年市人才交流中心新接收毕业生档案5724份,人事档案数量已达29002份。全年共办理人事6536人,集体2621人、32家单位。三是大规模开展人才派遣。今年是我市人才派遣大规模展开的一年。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合同用工的管理、派遣协议签订和执行、劳动合同签订和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事宜。截止年底,实行人才派遣的已有企业单位21家、877人,机关事业单位198家、2162人。
二、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机关事业单位队伍建设
1、坚持实行“凡进必考”的人事考录制度。根据本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常补员制度。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进一步完善人事考录制度。今年,我们组织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39人,向社会公开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210名,从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次、考录(招聘)81名,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次、选调15名。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165名。在考录过程中,实施“阳光操作”,从制定招考简章到报名、考试、体检、考核每个环节都规范运作,严格把关,并推行面试考官异地执考制度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面试旁听制度。最大限度提高整个招考过程和各个环节的透明度,赢得了社会的共识。
2、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一是开展公务员日常登记工作。办理131名新录用公务员和20名干部公务员登记手续,补办7名公务员过渡手续,重视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建设。二是开展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严格条件和程序,积极做好申报工作。今年共申报了市体育局等13家单位。三是做好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考核原则,以公务员职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做到规范考核行为,严格考核程序,提高考核质量,注重考核结果应用。重点把好优秀等次比例和不称职等次人员的确定关,对本年度受党政纪处分和效能告诫,单位未按规定确定考核等次的公务员,严格审核并一一予以纠正。全市2734名公务员参加考核,被定为优秀等次454名,称职等次2173名,基本称职等次19名,不称职等次1名,不确定等次87名。四是完成竞争性公开选调工作。我市报名参加省级机关面向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公开选调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有54名,通过资格审查有35名,其中有2名被省级机关选调。我市市级机关共选调公务员11名。
3、继续做好干部安置工作。今年,*市下达给我市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共计28名,其中团级干部4名、营职干部11名、连排职干部10名、技术干部3名。为圆满完成今年干部安置任务,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落实安置计划。把团职干部作为安置工作的重点,下达指令性计划安置,并与接收单位领导班子配备通盘考虑。对营职以下(含营职)及技术干部继续实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根据考试考核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由干部按照职位要求自愿选择接收单位,已全部安置完毕。28名干部中,安置在行政机关21人,占75%,事业单位7人,占25%。
4、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为确保我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顺利推进,1月30日,市委办和市府办联合下发了《*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并召开会议,部署全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工作,还对参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按照“先易后难、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深化”原则,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定期检查督促和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的“三定期”制度。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如对镇(街道)计生服务站原县招聘人员,提出了在继续执行温人劳社薪[20*]33号文件的基础上,可参照《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执行的意见,较好地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市人事局和市领导的肯定。截止目前,全市已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102个,占全市事业单位总数的24.6%;签订聘用合同人员32*名,占事业单位人数的19%。
5、重视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今年以来,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市人事劳动培训考试中心对全市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全国普通话等级测试。参加测试人员2510人,达到合格标准有2496人,其中二甲1人,二乙562人,三甲1356人,三乙315人。还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公共课继续教育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3期,参加培训考试人员5462人。首次开展省二三级等级英语培训,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考试人员114人。积极开展全国计算机等级培训考试,共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人员315人,参加考试人数782人,模块考试2830人次。
三、加强机构编制控制,规范事业单位管理
1、积极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我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方案,将政府各部门涉及城市管理有关的行政执法职能调整划归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独立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组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下设16个中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后,有关部门不再行使已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的行政处罚权。
2、切实加强机构编制控制。一是确立从严控制、严防反弹的思想。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不再审批各部门有关增加机构和行政编制的请示报告,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所需编制也要通过转变职能、调整机构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解决;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扩大机构编制;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也要从严掌握,做到总量控制。二是维护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重申经上级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同级党委、政府批准的部门“三定”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动。三是加强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一”制度,即凡属机构编制事宜由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主管机构编制的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行文。严肃认真对待机构编制审批工作,坚决按规定程序办事,杜绝政出多门、越权乱批机构编制的违规行为的发生。截止12月底,全市行政编制总数为3098名,实有2986名,缺编112名。其中市级机关行政编制770名,实有768名,缺编2名;政法系统行政编制1163名,实有1131名,缺编32名;镇(街道)行政编制1165名,实有1*7名,缺编78名。
3、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市编办把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经过积极筹备,今年10月开始实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为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一是把好法人条件审核关。按照依法成立、机构名称、开办资金、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条件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法人登记。二是把好年检关。加大力度,对已办理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全面进行年检,今年参检事业单位224家,年检率达97%。年检时对事业单位进行认真审查,对合格的继续确认其法人资格,不合格的依法取消其法人资格。三是对新设立事业单位进行跟踪督办,符合一个登记一个。全年新登记事业单位15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76家。
4、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召开会议,部署清理工作。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工作的通知》(温市委办[20*]3号),并于1月15日,召开全市清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工作会议,部署清理对象和范围。三是规范管理工作。制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合同用工管理的实施意见》(温市委办[20*]4号),规定从5月1日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编制外人员(包括补充人员),需填写《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外人员审批表》,报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招用人员要按照岗位需求,面向社会择优录用。编制外人员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根据审批计划和实际使用人数核定各单位编制外人员预算。在核定指标内,编制外人员全部进入派遣公司派遣。经清理整顿,共核定使用编制外用工机关事业单位226个,使用人数4634人,已实行派遣人数2150人。
四、推行专技职务评聘分离,加强专技人员队伍建设
今年,为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资格社会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为我市人才总量增加和人才档次提升作出了努力。一是制订下发2007年度*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通知,对各单位上报的登记表和名册进行审核。二是召开20*年春节我市入选*市“211”人才工程和省“151”人才工程人员及国务院特贴人员座谈会。三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共有979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四是对766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人员进行初定专业技术资格。五是审核推荐委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评审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221人;召开农业、工程、建筑、船舶、中小学中初级评委会评审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481人。六是上报我市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推荐人选,组织我市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和*市“211”人才工程人才赴海南休养。七是参加*市组织的20*年企业与博士后科技项目洽谈会。
五、关心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
工资福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工作。我们认真执行上级工资制度政策文件,以极其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做好工改工作。今年,共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改15家、教育卫生管理人员工资套改60家100多人。办理机关工作人员级别工资滚动升级和正常晋升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2100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职称)变动升级769人。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财政统发)年终一次性奖金6000多人。办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审批5482人并列入财政统发。办理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工资确定506人。办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手续159人。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住房困难补助242人。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100多人。组织春节慰问老干部和住院干部职工200多人。完成2007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统计年报工作。做好今年全市公务员身体健康检查工作。通过努力提高体检标准每人400元,邀请专家拟出体检项目,进行反复论证,最后确定必检项目和个人选择项目(建议),起草文件并打印体检通知书5000多份。
按照职能要求,做好企业退休干部和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根据我市企退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实际,制订企业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办法,从依托主管局健全工作网络、加强退休干部学习管理、抓住有利因素树立正气化解矛盾、正确引导营造和谐氛围、切实做好年终慰问工作、加强活动中心管理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尽可能缓解企业退休干部上访问题。根据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调整企业退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的通知》(浙人发[20*]30号)要求,提高了我市326位企业退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并及时发放到位。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对长期患病和家庭生活困难的企业退休干部进行重点慰问,共走访慰问74人次,发放慰问金4万元。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采取“五包”措施和综合办法,确保我市企业退休干部思想稳定。
六、用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再就业服务
按照“立足经济发展,注重岗位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年来,全市城镇净增就业人数8223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3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8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1、开展创业富民促进就业试点。3月至9月,我局在石桥头镇开展了创业富民促进就业试点。通过试点,该镇逐步走出了一条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其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资金保障。二是坚持发展经济,开发就业岗位。三是构建队伍网络,做好就业服务。四是调查摸底,建立台帐。五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该镇创业富民促进就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就业再就业的造血功能,解决了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难题。
2、加强再就业援助。帮助27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是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我局一是开展调查摸底,搞清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和分别情况;二是制定分解指标到各镇(街道);三是下到各镇(街道)进行面对面沟通,商讨措施办法;四是用足用好再就业相关政策,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经过努力,已超额完成27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任务。另外,止年底,我局已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150本,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并确认开业审查核发一次性创业补贴计386人,发放资金77.2万元。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新办营业执照有1000多户,其中就业困难人员有509户。
3、举办就业再就业推介会。今年共举办了12次大型就业再就业推介会,共有885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8896个,会上前来求职登记7246人,达成意向4780人,当场录用197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60人。每次推介会前,预先进行广告宣传,争取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参加。会上还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咨询活动,设立下岗失业和被征地人员培训报名点。
4、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按照“规范、对路、适用、专业”的原则,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通过联合办班、企业自培等方式,开设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系统操作、车工、钳工、电工、市场营销等专业,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另外,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业。市就业处全年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60人,其中创业培训220人。同时对外省来我市务工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到年底,参加培训的外省务工人员为10012人。市技校全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28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1276人。
5、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帮扶工作。一是深入各个村居进行“地毯式”排查。摸清“零就业家庭”情况,对初步确定的23户35人“零就业家庭”建立台帐和资源数据库。二是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建立就业服务档案,实行“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并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三是提供职业培训。对缺乏就业技能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使其获得一技之长,提高基本的就业竞争力。四是完善“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调查登记、申报认定和就业服务制度,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并建立回访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至6月底,已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清“零”目标。
6、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一是加强对公共职介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和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今年市劳动力中心市场被工商部门续评为三星级市场。二是严格审查用工信息,杜绝虚假信息,提高介绍成功率。今年进市劳动力中心市场求职登记有30067人,提供就业岗位35418个,介绍成功有18162人,成功率为60.4%。三是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活动。2月份,我局对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责令改正16家,注销职业介绍资格1家。四是加大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力度。开展年度审验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截止年底,全市共有民办职介机构49家,分布在全市9个经济较为发达的镇和街道。
七、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1、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面推进。一是按照浙政发[20*]70号和浙劳社老[20*]125号文件精神,在11月份减征企业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减征金额达到3640万元。同时根据文件精神,向市政府提出将企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从16%降到12%。二是根据浙劳社老[20*]136号文件精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增资123元,20*年度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达到1180元。三是正在出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两低”与“统一办法”并轨衔接办法。四是开展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截止11月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416人,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60人,其中在职职工4432人,退休人员1288人。全年共征缴养老保险费45383万元,基金支出24189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19942万元。
2、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不断发展。一是积极稳妥做好医保扩面工作。将参保范围扩大到市属集体以下各类企业,实行用人单位职工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捆绑的参保办法。二是正在出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调整办法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办法。三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门,帮助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将监督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预计全年医保基金减少支出600万元以上。至11月底,完成了*市下达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指标,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数达到89*0人,全年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12709万元,基金支出78*万元,基金累计结余3612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加人数达到58000人。
3、工伤保险参保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方便企业参保,各镇、街道劳保所都采取了便民服务措施,代办各项手续。我局社保科在规定时限内给参保职工作出工伤认定,缩短认定期限,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新河和箬横两镇进行工伤认定简易程序试点。加强工伤认定工作管理,制订并实施工伤认定操作规程和业务流程。通过实地调查和询问等,有效遏制冒名、虚构、伪造申请工伤资料违法骗取工伤待遇歪风。截止11月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70人,完成*市下达的工伤保险扩覆任务。全年共认定工伤7832起,组织职工劳动能力鉴定1812人。全年工伤保险费收入3586万元,基金支出2339万元,基金累计结余2142万元。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2800人,生育保险费收入239万元,基金支出138万元,基金累计结余367万元。
4、继续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一是抓基金征缴。年初通过与各镇(街道)沟通联系,落实*市下达的失业保险征缴扩面任务,确保全市征缴任务按时完成。二是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征缴和发放新思路。完善失业保险金发放程序,做到既方便失业人员,又能严格把关,服务好失业人员,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金促进就业的作用。三是积极配合市审计部门做好失业保险基金的督查审计工作。四是出台《*市失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失业保险基金内部管理和监督,提高内控能力,确保基金安全。截止11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总数为86453人,比上年净增8557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236.5万元,失业保险金累计结余9417.1万元。
5、调整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政策。一是调整保障待遇和缴费标准。8月28日,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下发调整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待遇和缴费标准文件,调整幅度达10%,直接惠及19540位参保人员,月增发保障金68.5万元。二是调整参保政策,落实“即征即保”。12月8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被征地人员参加养老保障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该意见调整了参保办法,使保障对象不受以“户”为单位条件的限制,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愿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即征即保”或“择期参保”。新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调整参保办法,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为全面实施“即征即保”创造了条件。截止年底,新增参保人数5883人,新增保障资金12409万元,新增享受人数4906人,全年发放养老保障金7363万元。
6、加大社保基金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基金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基金收入、待遇支付各个环节互相监督的正常的工作机制,规范基金收支管理。二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基金使用管理中的存在问题。针对基金内部使用管理及审计部门审计出的问题,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各类保险基金自我核查工作,形成基金自查报告,并及时研究解决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走访欠费单位,催缴欠缴基金。到教育局催缴欠缴的1000多万元医疗保险基金,财政部门已在7月份解决了欠缴的医保基金。上半年收回欠缴各类保险费1835万元。
八、依法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为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近、就地、就快”解决劳动争议,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我们本着“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积极指导各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劳动争议调解委和派出庭开展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工作。今年新增设了城西街道仲裁派出庭。城北街道积极探索调解网络向村级延伸,提出了“劳资纠纷调处个案不出村、不出街道”的目标,此举得到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陈小恩厅长的肯定。今年各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4598件,结案4214件,为11384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339万元,保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加大市本级仲裁委办案力度。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实施,全市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今年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比去年上升了近30%。今年共立案416件,其中工伤赔偿321件,劳动报酬68件,劳动合同13件,其他争议14件。已审结411件,结案率为98.8%。通过审理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860.17万元。为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矛盾,一是在案件处理中尽量做到方便当事人,保障其充分行使申诉权利;二是严格按仲裁规则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三是调解与裁决相结合,并以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原则处理劳资矛盾,迅速化解矛盾;四是在处理好个人劳动争议的同时,集中精力审理好集体争议案件。
3、重视组织和制度建设。一是及时调整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保证仲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仲裁人员培训,提高仲裁员业务水平。组织仲裁员参加省厅举办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培训。规定专职仲裁员定期学习制度,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争议问题和最高法院关于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专题学习。三是明确内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内部监督。为保证办案质量,在仲裁科(院)内部实行分工负责制。从案件立案、审理到结案实行分工负责,落实各人责任。
九、开展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20*年,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出动检查754人次,检查企业854家,涉及职工55989人,责令补签劳动合同24729份,送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和《劳动保障限期改正指令书》30份。畅通“12333”投诉举报电话,日平均接待劳动者达20多人,受理劳动者投诉举报384起,结案384起,为3*9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克扣工资972.45万元。行政立案处罚案件32起,结案36起,处罚金额25万元(其中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26起,清退童工31人,处以罚款21.75万元;违法招用无合法证件人员案件7起,处以罚款1.9万元)。完成书面审查9504家,其中上报失信企业5家。获*市劳动保障监察案卷质量评比第一名,并被*市局评为劳动保障规范化达标综合先进单位,推荐为省劳动保障监察*年度考核先进单位。
1、完成各项专项行动监察任务。监察大队今年圆满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专项行动监察任务,主要包括“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的“春暖行动”。通过整治清理,我市劳动用工环境大为改善,企业依法用工氛围逐步形成。同时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业主逃匿拖欠工资案件25起,联合各部门和镇(街道)为1893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700多万元,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今年,我市共有9504家用人单位参加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任务数为7790家,完成率达118.95%。为保证书面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同时将书面审查时间及相关事项在*日报上刊登公告,还以邮件的形式发往各企业。大队专门设立了诚信档案股,落实专人负责书面审查工作。通过书面审查,确定A级企业126家,B级企业5624家,C级企业3749家,上报*市失信单位5家。
3、建立企业欠薪预警机制。今年1月份,市委办和市府办
联合下发《建立企业欠薪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温市委办[20*]9号),要求各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加强配合联动。大队根据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各镇、街道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和业主逃匿案件,落实了欠薪预警机制中确立的各项措施,有效的防止和解决的发生。12月25日,*市政府召开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视频会议,我市林先华常务副市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建立欠薪预警长效机制,依法妥善处置欠薪事件》的经验介绍。
4、健全欠薪保障金制度。落实《*市欠薪应急周转资金管理办法》,保证该项资金适时发挥作用。同时,继续落实好《*市建筑业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督促在温建筑企业建立欠薪保障金。已有70家企业(项目)共交纳欠薪保障金1100余万元,为切实解决建筑行业拖欠工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今年2月,我局与市交通局、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联合下文,贯彻实施浙江省交通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建立交通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切实解决交通建设领域的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截止11月,市交通领域工程共有4家交纳欠薪保障金319万元。
5、抓好“双推”工作制度化管理。今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第一年,我们很抓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的推进。12月上旬,我局组织人员对各镇、街道“双推”工作进行了一次抽查。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20735家企业与375390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1795家企业工会或联合工会与所在企业或被覆盖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与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基数比较,企业覆盖面超过了5.8%,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了3.96%,集体合同签订率超过18.54%,点上劳动合同签订合格率达到100%。企业职工台帐均已建立,并已输入电脑。
6、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我市自20*年在新河羊毛衫行业率先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提高,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目前,我市已在羊毛衫、水泵、轴承、注塑、制鞋、帽业、船舶修造等7个行业中开展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企业600多家,受益职工达3万多人。此项制度得到了有关专家、上级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去年11月26日,得到了总理“*的做法可以总结推广”的重要批示。今年3月10日,全省推广*市工资集体协商经验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陈加元副省长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7、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网格化建设。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全市大部分镇(街道)已建立了劳资调解四级网络体系,即市、镇(街道)、管理区、村(居)四级,还有些地方已经延伸到企业内部。以城北街道为典型,该街道重视基层劳动保障网格化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现在该街道的大部分劳资纠纷都能在本辖区自行消化和妥善化解,为解决劳资纠纷设立了第一道防线。城北街道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网格化建设的做法和效果在《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各级报刊上多次刊登。箬横镇、石桥头镇、城西街道、横峰街道等借鉴城北街道做法,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网格化路子,分别在本辖区的工业园区和村设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完善了基层劳动保障网络。
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1、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今年*市局下达给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为技师2*人、高级工795人。为完成培训任务,我们深入各镇、街道进行宣传,征求意见,制作高技能人才培训(推荐)鉴定计划数,并将培训数列入市政府对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我们多次下到各镇、街道,督促落实培训推荐任务的完成。至12月底,我市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推荐1040人,其中高级工820人,技师220人。
2、开展技能大比武和首席技工评选活动。一是在大溪新界泵业有限公司举行全市水泵嵌线工技能大比武活动,共有9支代表队、27名选手参加。二是在箬横舜浦帽业有限公司举行帽业编织技能大比武,共有12支代表队、36名选手参加。三是开展市首届首席技工评选活动,共分车工、电工、汽车修理工、美容美发师、烹调师等五个工种。四是组织市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大比武、竞赛和评选活动,促进了技工岗位练兵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3、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今年我们不断拓展考证的空间,经过艰苦努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全年共培训鉴定核发《职业资格证书》21343本,其中初级19275本,中级1248本,高级820本,超额完成*市下达的鉴定任务数。
4、重视做好市技工学校的招生、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今年市技校在招生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努力拓展招生渠道,寻求更多形式的合作办学思路,基本完成招生任务。通过学校推荐与召开就业洽谈会形式,至9月份,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完成,就业率仍保持在96%以上。该校力抓德育核心,主抓教学中心,强化技能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12月份举行的*市中职学校师生技能比赛中,该校普通车工和数控车工分别获得师生个人第一、团体第一,工具钳工和演讲比赛分别获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9月份学校督导评估中,顺利通过了07学年学校发展规划评估,八个方面规划目标,全部达标。
十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本年度因不服工伤认定,申请人向市法制办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43件,申请人提请市法院行政诉讼案件33件。针对如此多的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一方面依法规范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市法制办和市法院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应诉工作,在业务科室指定专人专门负责。所有工伤行政复议结果均维持我局所作出的行政确认,工伤行政诉
讼也未出现败诉。10月22日,我局在省厅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工作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工伤认定行政应诉思考和建议》的经验交流。
2、继续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继去年我局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共撰写18篇调研文章后,今年我局从5月份开始,局领导率先垂范,广泛发动全局各科室和下属单位深入基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到8月底,调研活动基本结束,共收集调研报告22篇。11月中旬,组织优秀调研文章评比活动,分别评比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0篇。这些调研报告对市领导和局领导进行工作决策提供了参考。其中《*市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探讨》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两篇调研文章分别被《浙江人事》和《浙江劳动与保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