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年级数学教师

一年级数学教师

时间:2022-06-14 09:0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数学教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年级数学教师

第1篇

又到年底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是时候做一次全面的总结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补给优秀,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转眼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我担任一年级(1)、(3)班的数学老师,两个班的学生上课风格不同,一(1)孩子比较乖巧、气氛一般,一(3)班孩子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大部分孩子学习成绩比较理想,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爱讲小话,爱玩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总完不成,需要课后花费很多时间补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跟不上班级队伍。有个别甚至不喜欢思考,总想着抄答案。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针对两个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便于今后更好的上好数学课。

一、我的课堂教学

1、一年级现在所用的教材不再是人教版而是最新的苏教版,本学期我与我的搭档符少丽老师一起,认真钻研新版数学一年级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备课资源,把教学重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在上课时把目标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交流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主张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后,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重点练习后面的“想想做做”,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尤其是最后一题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知道学以致用,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本学期在教学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等知识时,我充分放手,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去思考、去画图、搭积木、去购物、去换钱,力求让他们“自然”学会新知识,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4、精心设计练习课,由于我们用的是新教材,书上习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习题量特别大,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练习的方式,提高练习效率,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尽量使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完成作业,向40分钟要质量。

5、多向学校前辈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在组内集体备课与教研中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向师父——凌昱老师学习,多听师父的课,与师父交流教学感悟,遇到教学难点积极向师父请教,提高教学水平。

6、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电话、微信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让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能针对薄弱的地方使他们尽快的跟上。

7、为了让两个班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

上课时坐姿要端正,双手必须放在课桌上;上课有事必须先举手,经过老师同意再告诉老师;作业握笔姿势要正确,书字要干净、整洁,字要大方、而且所有字要排整齐,字迹大小一致。

8、为了让孩子上课积极,注意力集中,效果提高,我会经常在课堂上采取小组PK形式,或是现场发礼物,谁回答得很好、上课认真听讲就当堂奖励一份小礼品,收到了一定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课堂趣味性不够,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上课不够认真,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课堂作业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导致数学成绩没有明显进步。

2、两个班的数学学习成绩发展不是很平衡,在学法指导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尤其是计算,方法要多样,严格要求每个学生过关。

3、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两个班有个别学生,成绩总是很不理想,暂时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今后仍需努力。

如:3班有3个后进生。1班有5个后进生,学习习惯很不好,不爱思考,辅差工作比较困难,多次联系家长协助。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期末考试完,最大的感触就是要严抓基础知识,多练平常易错点。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课堂四十分钟有效利用,限时讲授,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面10分钟练习必须人人过关,对于不能当堂消化的,课后及时辅导,争取人人当天消化。对于后进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多联系家长,家校合一共同抓,竖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向中等生靠近。

3、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重难点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合作化,多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4.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状态与学习状态。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已结束,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收获,感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及关怀,同时我的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下学期有更大的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来说,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

二、教学方面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提高业务水平方面

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有时还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作业批改方面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外,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就会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孙德凯、李艺萱;有的小动作太多,例如:吴婧铱、艾尼沙尔等有的写作业太慢,例如:黄雯璐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期末考试我班口算全部五颗星,错的最多的也只是三道题;综合试卷除了一名同学粗心漏题丢分得了四颗星,其余同学均是五颗星,这位四颗星的同学卷面上完成的题准确率都较高,十分可惜。

九、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应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四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备好电子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人民币》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钱买到东西这等价交换的方法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图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习功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与各位老师共同参研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今后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又结束了,这个学期对于我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而且我自己感觉这学期收获颇丰,为使今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现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果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一谈一些做法。

一、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是幼儿园里直接过来的,对于一些学习习惯、课堂纪律一概没有概念。刚开始一个月,我有些大意了,疏忽了这一点,之后我发现他们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样坐就怎样坐,老师讲课他们在下面随便插话,书写不干净等问题,学习习惯养不好,再加上家庭、智力等差异,学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周我开展一次评选遵守纪律小明星活动,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就给他在雏鹰争章上贴上一个小笑脸,并表扬他。“你们看他做的多好,你们有没有信息超过他?”这样就让做的不好的同学有了意识,对有进步的也给予奖励,慢慢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对于书写问题,在每一次作业完成后,我在本子上透过画笑脸、小星星、贴小花、贴优等不同方式奖励,每个学生都尽量是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进行学习。

二、潜力的培养

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很简单,关键是对学生潜力的培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构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时尽量利用生活中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原先有多少的问题”有好多的学生理解不了原先是什么意思,我就拿学生加餐的牛奶做例子。我随便拿了九盒奶,分给4个同学,手里还剩下5盒,问他们我原先拿了几盒?再让学生把我的做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4+5=9.由此启发我们设计了亲子互动作业,让家长与我们携手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应用。再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节时,我拿生活中的物品作原形引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学生很快便有了深刻的印象,对物体有了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趁热打铁人,我又让学生做了立体圆形的手抄报,十分漂亮,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立体圆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潜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我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考试不只是看学生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善教学的依据。而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期望透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第2篇

一、频繁更换教师,是造成学生偏科的原因之一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才上了一个月的课就生病请假了。学校给我们班请了一个代课教师,这个教师当时有五个月身孕,上课很吃力。下学期,学校又请了另一个代课教师担任我们班的数学教学。三个月后,她在特岗教师招考中考取,分配到其他学校了,之后是副校长接任。

二年级时,学校又另安排一个代课教师负责我们班的数学教学。三年级上学期,我们班数学由五年级数学教师上,下学期又由二年级的数学教师上,他是二年级(1)班的班主任。到四年级,学校又安排了另一个数学教师,至此,我们班终于遇到了一个稳定的数学教师,一直上到六年级学生毕业。

6年更换8位教师,其中三个是临时请来的代课教师,一个是学校的领导,两个是跨年级挂课。走马灯似的更换教师,最突出的是一年级时更换了4个教师。这种情况学生难以适应,从一年级时,我就感觉到学生厌恶数学,开始出现了偏科现象。

二、教师教学不能尽其力,是导致学生学习偏科的另一原因

第一个数学教师,拖着病体,实在坚持不下去时才请病假住院,其间的教学不能尽力可以理解。接任的第一个代课教师,怀有身孕,不能劳累,情绪不能激动,孕育孩子是人生的重大事情,谁敢掉以轻心,教学不能尽力,也是人之常情。第二个代课教师,一边上课,一边准备参加特岗教师招考。搞好教学和复习应考两者难以兼顾,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能找到一份工作,在教学上不能尽力,我们也不能过多的责怪。

学校领导担任教学,由于公务繁忙,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上不能尽力是普遍现象。教师跨年级上课教学任务重,难免会有主次之别,准备不充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总之,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教师在教学上不能尽其力,学生就得不到很好的引导,渐渐地就会更加厌恶数学这一门学科,加深学生学习的偏科现象。

三、学校师资不足,是导致学生偏科的又一原因

由于缺乏教师,学校所做的就是花钱请代课教师,学校也不可能做到对这些教师进行上岗前的专业化培养,甚至在找代课教师时,学校都不可能有过多的挑剔,就怕找不到代课教师,以至于有孕在身的,忙于复习应考的都招为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最突出的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认真点的是边学边教,不认真的,是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安排五年级、二年级的数学教师跨年级挂我们三年级的数学课,学校是无奈之举,甚至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中明确提出,教师可选择成绩好的班级作为考评依据。这样,作为我们数学成绩低劣的班级,必定会被忽视,这是制度性的、有意识地造成学生偏科现象的原因。

四、教学不得法,不尊重学生,严重导致学生的偏科

有一次,学生对我说听不懂数学课,于是我到教室里听数学教师上课。那时上的是《圆柱与圆锥》中的一节“圆柱的体积”,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很多圆柱和圆锥,尽心尽力地给学生讲解,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板上的图形,怎样也记不住它的公式,也不会运用。见此情景,我就走上讲台,拿着饮水机上的水桶,给学生指出哪儿是半径、直径,哪儿叫做底面积,哪儿叫高,然后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孩子们听了后,都说会啦!

该教师没有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不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更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就不会使用教具,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数学思想,特别是教师不能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这样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不感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偏科。

三年级时,我们班的数学由五年级数学老教师来上,这个老教师对她们五年级的学生有很深的感情,在我们班上课时,经常这样说:“你们班的学生没有我们班的乖……”我班的学生经常在我面前说:“这老师分心。”学生有抵触的情绪,甚至是厌学数学。可想而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又是全校最低的啦!

作为只注重自己班级的班主任,不看重我们班数学教学的教师,偏心是难免的,对本来学习数学就已经是缺失自信心的学生,对他们提出的合情合理的请求,竟然用一些粗暴不友好的语气,必然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肯定会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就不喜欢他任教的科目,这种人为的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偏科让人心疼。

概而言之,频繁更换任课老师,教学不能尽其力,师资不足,教学不得法,不尊重学生是导致学生偏科的具体原因,其中师资不足是根本原因。

从学生一年级起,我就感觉到学生有偏科现象,但并没有听之任之,而是一直关注,一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着力克服学生的偏科现象,把损失降到最低。我一直鼓励学生要学好数学,给学生讲了好多数学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例,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经常与数学教师沟通,努力培养学生与数学教师的亲和力。

第3篇

一年级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短。要想上好一年级数学课,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天真好玩,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唱歌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如教学《10以内数字认识》时,把儿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制成动画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动画、声音融为一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一年级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多依赖于对生活的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把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课前先让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并把不同物品的价格记下来,之后在课堂上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和“顾客”进行购物。这样,既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又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游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天性好玩,爱做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将枯燥的数字语言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教学“比较10以内数的组成”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利用扑克牌进行对对碰的游戏。先让一名学生出示扑克牌9,对其他同学说“嗨、嗨,我的6牌碰几牌”,其他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6牌碰3牌”,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另一名学生的数加起来是9。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地说出碰牌的数字,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学生牢牢地记住了。

不断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效果,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探索,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第4篇

数学给人的感觉总是冰冷的,规规矩矩的,对任何人都一样没有个性。实际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有自己的“数学情感”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数学个性”,学生的这种对数学的体验与感悟,其实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教学资源。因此,近年来国内数学教育界提出了“数学作文”的理念,它要求学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数学观念,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通过数学作文,能够展示学生的数学情感领域,成为了一种透视学生“数学现实”的平台。

基于“数学作文”这一理论依据,让低年级的孩子们用说、写“心语”数学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也就必然成为了一个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去探究的课题。低年级学生说、写“心语”数学,其实质上属于写“数学作文”的起始阶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去认识数学,感悟数学,此外更有利于引起教师对其教育观、学习观、数学观的反省与深思。

一、“心语”数学让教师去倾听孩子们的数学心声,原来数学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一)倾听学生的数学心声,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格局,让数学学习充满着童趣。

长期以来,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很少思考学生怎样主动地学,更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说出自己心中的数学”的平台,其结果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低下,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让学生说写“心语”数学,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的格局,让学生主动去构建自己心中的数学。实践证明,低年级的学生在心中充满了学习数学的童趣,他们眼中的数学简直就是一个斑斓的世界。

例:在教学“认识1-5的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描述一下1 2 3 4 5象什么?有的孩子说:“1”象一根手指头,“2”象一只小鸭子,“3”象一只小耳朵。有的孩子说:“4”象一面小旗子,“5”象一个弯钩钩。孩子们争论者,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生硬的数字在他们眼中是那样的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又如:教学“比大小”(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

1.认识“>”

(1)出示3大于2

3>2

(2)提问:“>”象什么?

(3)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

32

学生交流:“>”象鱼嘴巴,而且嘴巴对着大数,

2.认识“

(1)出示猴、梨象形统计图。(猴子是3个,梨是4个)

(2)思考:你能在猴和梨之间正确画一条鱼吗?

(3)抽象(多媒体演示)

3 < 4

3小于4

3.引导比较“>”“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抽象的符号形象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倾听学生的数学心声,让学生弘扬学习个性,创新思维得到了彰显。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学习,是一个充满思维创新的过程。

例:教学《有趣的图形》中认识圆形(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时,我没有去结合图形讲圆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经历以下的过程:

1.尝试画一个圆形,有的孩子随手画了一个圆(在与老师准备的圆形对比中,学生发现图形不像圆);有的孩子将圆柱体底面放在纸上,拓下了一个标准的圆形;有的孩子将圆片学具印在纸上画下了一个圆,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画圆的方法。

2.体会画圆的手感,初步感知圆的特征。让学生在画圆中体会手法的感觉,再分别说出画圆时的感受,许多学生都体会到画了一条“弯弯的线”,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圆的特征,这比教师去强硬讲圆的特征更合乎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不仅积累了画圆的数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二、“心语”数学让数学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学习缺乏内省,缺乏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化难以实现,而说、写“心语”数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内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个人创造得到了彰显,成功学习的喜悦得到了体验。

例:教学《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实际上学生已有在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会观察到不同的形状的体验,但学生并没有在意这种现象,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的原因。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一个学生当模特,请不同的5个学生担任摄影师,在模特儿的前、后、左、右、上面分别照1张照片。

2.呈现出5张照片,让学生去探究照片中的数学秘密,学生在思考、交流、分享、说服中豁然开朗,原来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观察,会看到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所以看到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3.让学生以这样的数学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的这一现象,说、写出这一现象,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心语”数学世界中,教师与学生原来竟是那样的有距离

马斯洛认为,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需要是爱和自尊。没有感受到被人关爱与尊重,这样的学生缺少自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感到被人接纳与尊重,就能以本身的需要去学习,去乐于创造与冒险。而现实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去思考过,怎样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学数学的心声,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指挥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只有去服从一个个指令,不情愿的跳着一个个为他们设下的陷阱,可想而知,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何等苦不堪言,他们感受不到被人关爱与尊重,师生之间没有亲切感,学生感受不到成功学习的喜悦,在教师的严苛的要求下,学生越来越缺少自信心。然而这些感悟,我恰恰是在学生说、写“心语”数学的世界中去读懂的。

在命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心语”数学中,有个孩子写道:口算“17-8”时,我觉得“想加算减”比“破十法”口算更简单,为什么老师一定要我们用“破十法”口算呢?;有个孩子写道:我发现正方形比长方形好看,当我站起来想说这个发现时,老师让我坐端正,我很伤心;有个孩子写道:我发现计算“36+23”时,列竖式计算与拨计数器计算太像了,我能告诉老师这个秘密吗?

第5篇

一、“玩”口算,激活学生思维

口算又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在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计算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一年级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为小学数学的灵魂,同时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一年级数学老师做口算训练的有心人,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动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乐学。

1.教学内容情境化。在口算教学中一定要创设情境,由直观到抽象,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步发展。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整节课的教学中,我都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通过分苹果、摆座位、排队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地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数学内容说理化。课堂上必须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算理思路,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在教学《9+几》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说出算的过程。如:9+8想:把8分成1和7,先算9+1=10,再算10+7=17。让学生学会说两句话,先在心里说,再同桌间相互说,全班说一说,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口算练习多样化。通常口算有视算、听算、笔算和游戏性练习等,可以有开火车、对口令、接力赛、找朋友、计时赛等游戏性的练习形式训练学生的口算。教师在组织口算活动时一定要将这些活动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玩”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都是在活动中思维。学具为大脑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内容,学具直观演示和使用,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能增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渐渐明确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如学习《6、7的分与合》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学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用正方形排成一排,有的用圆片摆成花状,有的用长方形、圆形搭成火车,有的用三角形搭成房子……搭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再一个一个地分。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习过程由单一变得多元。

又如教学“9+4”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摆一摆,想一想,并让同桌互相交流“9+4”的结果是怎样想的。学生在摆小棒的演示过程中,促使大脑在具体事物引导下思考。在使用大脑的同时,把使用过程与图解算式对照,使之有机结合。使用学具的过程和学生大脑思考的过程是同等的,动手过程和动脑过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以下几种“9+4=13”的算法:①数一数:盒子里有9个,接着往下数10,11,12,13,②9+1=10,10+3=13,③6+4=10,10+3=13。9和几凑成10?4被分成几和几?接着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凑十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过程:(1)9加几凑成10;(2)要把4分成几和几;(3)9加1得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的使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把学生外部学具的使用与智力活动有机结合。大脑是行动的指挥官,能达到加深理解抽象知识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应使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玩”练习,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练习中很多题目具备了“开放”的特点,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发挥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和方法交流的机会,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都乐于参与,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一年级教材的许多题材也是开放的,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具有适度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灵活组织信息,提出不同问题,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1-5的认识”中,练习第8题时,我先呈现排成一排的6个小朋友,先示范其中一个小朋友对自己所在位置的描述“我前面有1个同学,后面有4个同学”,再启发学生从列队中其他小朋友的角度提出类似不同的问题。在学生说过后,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座位,说出自己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第6篇

一、用心去唤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并以此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效果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的学习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好的成绩可能只是暂时的,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多层面的。小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培养,主要是指学习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尚未完成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因此有必要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使用一些爽朗上口的口令和儿歌往往能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课第一天进行常规的学习习惯教育时可以说:“铃声响,进教室;书摆好,坐端正;老师讲,专心听;要发言,先举手;站起来,大声讲;同学讲,仔细听;有问题,要补充。”等等。但以往儿歌、口令式的教育用语只能起到短期效应,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就会感到厌倦,我们教师应唤起学生内心深处那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渴望。

二、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应贴近生活,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诱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作为数学教师应利用学生的生活实践加深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让小学启蒙阶段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1、观察生活环境,发现数学,激发未知欲

数的认识与计算是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数的概念与使用本源于生活。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我让学生思考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3”表示时,学生刚开始只是凭空去想,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却“视而不见”,所以回答也是简简单单。但在我的启发带动下,有的同学说“我的铅笔有3支”,有的说“我们班墙壁上有3幅画”,还有的说“中秋节学校放了3天假”。事实证明,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发言思路活跃了、丰富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同样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对生活中的数学越来越敏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2、总结规律,形象化教学,简化数学教学的难度

对数字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儿歌的形式,将数字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总结为以下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称钩称东西,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能做瓢,9像勺子能吃饭,10像鸡蛋加油条。”

3、创设生活情景,将数学用于实践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去充分讨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寓教与乐,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则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如果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强烈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终身。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创设游戏,营造快乐学习的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玩童的世界里,对游戏有着的天然的兴趣。孩子在游戏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角色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游戏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2、引入儿歌,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教学“1-5的认识”时,我自己编了一些儿歌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如“山头立着一只虎,林中跑来一只鹿,路上走来一只猪,草中藏着一只兔,洞里出来一只鼠,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

3、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消化知识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相结合

第7篇

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十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0%,稍难题占20%。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小青蛙说:“我捉了9条虫子”,另一只小青蛙说“我捉了20条虫子”,他们一共捉了几条虫子?=(条))

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3、体现了灵活性。

“围巾10元,衣服78元,鞋子比围巾贵的多,比衣服便宜一点,一双鞋子可能要()元

题目要求题意写出鞋子的大概金额,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灵活性。

二、卷面分析:

一、我做对了,花儿笑了。共8个小题。这道题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是有关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掌握得较好,部分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算错或漏题。

二、填一填。本题是通过编写日历的方式来考察序数含义,对序数的知识学生掌握较好,正确率为94%。个别学生失分的原因在计算日历的下面和上面的两个数相减得()时,没有理解题意或粗心造成错误。

三、写对了,气球就飘起来了。有5个气球,考察两位数的组成,第三道:十位是5,个位比十位小3(),此题错误率很高,原因一:不理解个位比十位小3的意思;原因二:做题目时没有仔细阅读,错误的直接看成是个位是3

四、趣味接力赛。考核学生的口算能力,掌握得较好,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算错或漏题

五、把能拼成长方形的两个图形用线连起来。该题出错较少,错误的原因是个别学生分不清哪个是长方体

六、班里来了新同学。正确率为72%,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位置的分辨能力,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掌握上下和左右及第几的概念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只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只能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

2、课上的不够扎实,个别学生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2、对差生关注不够多,注重大多数学生,虽然对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关注,但不系统。

3、复习时关注到知识的广度,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可以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张好的试卷和老师们应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这套试卷让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教师的教学思想得以流淌。全卷考查内容比例适中,知识覆盖面广泛,内容丰富,没有偏题、怪题,难易适中,但又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还适当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套高水平的试卷。下面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对本次考试加以详细的分析:

一、数据统计

二、试卷结构

从整张卷面来看共计五道大题。第一题是填空题:和以往明显的区别是所占的分值较大,知识覆盖面广泛占53%,涵盖了整册书的重点难点;第二题:是动手画一画,主要考查学生认识钟表及分类的知识占9%;第三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占8%;第四题和第五题取材比较贴近生活,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间关系的加减法应用题占30%。

三、试题的特点

这套一年级数学试卷既秉承了往年调研考试的宗旨,又有新的改进,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跟往年相比,本套试卷题目类型灵活,考查范围广泛,采用不同形式检测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关爱学生,体现了人文性

整张试卷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试题的要求不再是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等一些生硬的词语,而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你要认真哟!看图想一想,加油吧……”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缓解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更加激励学生去解决下面的问题,体现了命题人对儿童的关怀与鼓励。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科学理念。

(二)题型内容的选择上更为注重应用意识和能力型的题目

命题的原则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例如:第二大题的第⑵小题“先仔细观察,然后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这是一道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目,是个拉分的题,也有的老师认为这道题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偏难些。由此题让我想起了去年六年级升初中检测中的一道操作题:从A点出发去河边挑水,再到B点浇菜园。请你设计一条合理的行走路线。

据统计此题是全县小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目,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用画“垂线”来解决这道题,因为我们平时练习了好多这样的题目,只要找最短距离大都是画垂线,于是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一种“格式化”后的“复制”“粘贴”,而没有真正分析问题。当然说这道题从理论是有点超编用到了初中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果学生认真分析总不至于去画垂线吧!记得在上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常说如果你只会做课本上的习题,那么你的数学成绩只能拿50分。正是基于这些,我现在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是否还需要有高等数学的视野,并补充一些基础的数学理论的养分,让学生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题型,以使我们所教的“数学”更丰厚些呢?

(三)紧扣教材 突出重点、难点

第四题和第五题是本张试卷的一大亮点,命题人真是费了一番心思:考虑到低年级识字量少、抽象思维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主要安排了图文并茂、直观具体的问题,主要考查了加减法中整体与部分间关系,占了30%,也有的老师认为这些题中重复性的题较多,占的分值偏大了些,但我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一年级就是以“加减法”和“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数学教学为主,更是本册书的重点。“和”的概念又是小学生认识的第一个数学概念,建立“和”的概念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进行数学抽象积累的第一个数学概念,更重要的还是积累了第一个数量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数学语言。所以从“10以内的数的认识”到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以及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贯穿一年级教学的始终。命题人也把这类问题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也意在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对此类问题关注。同时这些知识的构建奠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显示着勃勃的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觉得题量多些,占的分值大些是很有必要的。

(四)题型丰富 涵盖面广

第一题分为13个小题53个空,53分的分值。包含了:数的组成、认左右、序数、基数、比大小、比长短、认识钟表、分类知识、 口算、 认识图形等知识。命题人也是煞费苦心,虽然并不面面俱到的把这一册书的内容反应在一张试卷上,但已最大限度地考查了学生所学教师所教,老师们很欣赏这几道题。

总体上看整套试卷的好多题目给人以“似曾相识”但又让人不敢“貌然行动”的感觉。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更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教学思想的一种考查。

四、典型错题分析以及考生答题所反应出来的问题:

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经统计因不懂题意而丢分的同学占(80)%。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

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占(25)%。像加看成减,丢落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而这种现象又常常被老师们忽视,或只是抱怨学生狠狠地批评、指责学生的过错,其实老师也有相当大的责任。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对成绩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坏习惯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技能和方法,像抄错数、符号看错、或忘记把最后结果写上等。有时我们反复强调也无济于事。所以学生的好多习惯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3、第二题的第⑵小题丢分较分多占(40)%。这是一道找规律的题,我发现最近几年规律性的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无论是各县市的调研卷中,还一些辅导资料中这样的题目出现的多了。这也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吧,希望能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注意。

4、第四题的第⑵小题和第五题的第⑶小题,一部分学生列成加法算式: 11+6=17 6+7=13;正确的算式应该是减法算式: 17-6=11 13-6=7 ;这也体现出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小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而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表现的差一些,所以我们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的教学思想。

5、填空题的第9小题: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能够准确认出图形,填出数字,但也有不少同学出现了错误,纠其原因主要有两面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而数错个数;另一个原因是我在分析试卷给学生纠正错误时发现也存在客观原因,对于题目的要求我觉得存在漏洞,让学生容易产生误会。 有( )个, 有( )个 , 有( )个,部分学生只找出和图中完全一样的,尤其是找球体时大部分学生填(1)个。我想如果的把这道题的要求改为文字叙述也许更好些,圆柱有( )个,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五、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后,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下几方面仍需要重视:

1、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通过这次考试我们知道,重复性地做大量的练习题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更学不好数学,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整套试卷没有一个超编超纲的试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没有必要搜集太多的偏题,怪题,搞题材海战术,使学生反感。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有问题及时给学生指点,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前备好课,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虚心请其他老师。在教学中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总之,通过这次检测让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学中遗留的问题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也让学生们更清晰自己学习中的缺失,更让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一、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二、卷面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内容为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内容,共九个单元。它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学习领域。

三、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题共有七大题,66个小题。从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基数、序数、数数策略、位置、时间认识、数的计算、图形组合、看图列式、用数学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知识面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了解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对试卷中每一大题作一简要分析:

2、画一画。这一大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中内容来画一画图形,填一填时间,学生失误主要是一方面对题的内容没有看懂,另一方面在做题时思考时间太少做的草率。第4小题是综合题,是关于时间和填数找规律内容相结合。

3、比较大小。这一题学生得分率较高,能先把算式计算出来再比较大小,但有极少数学生在做题不够严谨,容易产生错误。

4、计算。这是两步混合加减计算题,学生计算正确率很高,但也有优秀生在这方面丢失少量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在混合运算中要牢记第一步运算结果带入到第二次运算中进行计算。

5、拼图活动。大部分学生能按照题中的要求进行答题,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认识。学生能够直观上感知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图形之间的联系。学生如果看懂图完成的就比较好,少数学生图意没有看懂就只做了一部分。

第8篇

小学数学生活问题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更侧重于引发学生提问。因此,让生活问题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不失为教学良策。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被唤醒、被激发,内心就会有更强烈的欲望去解决问题。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人物,应该提升问题实效性,寻求凸显特色化、效率化的教学途径。而引进生活问题的数学课堂正好为数学教学注入一股新力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特色化、效率化途径。

一、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数学概念、简单运算,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如果没有一个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通的教学渠道,那将会把学生阻挡在创想的大门外。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是一个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导入点,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生活问题情境,能够增加学生的熟悉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自然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生活问题情境教学一定要用学生完全接触过、能够理解的生活内容来进行引导。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家庭场景作为教学切入点,家庭中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家具和其他物体都是学生每天接触并且非常熟悉的事物。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些什么家具和物体呢?想一想这些家具和物体都有哪些形状呢?生:我家的冰箱是长方形的、足球和篮球是圆的、杯子是圆的……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利用一张白纸来折成你所认识的图形吗?此时,学生开始通过折一折来得出问题答案,并且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图形,心里的疑问也随之增多。在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展示、平面画册等,因为具体化的展示配合情境描述更易被理解和吸收。

二、设置生活化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敢于提问

相比其他科目,数学学习过程多了一份严谨、少了一份感性,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比如公式、法则等。除此之外,小学生长期处于枯燥的学习中,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激情,问题意识也逐渐弱化,更谈不上在数学领域有所创新发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数学教师应该多组织生活化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宽松的游戏环境下敢于提问,冲破难关。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位置》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以游戏“拍手操”导入前、后、上、下有关位置的学习。数学教师用愉快的声音念着:我的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念的过程配上相关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拍手操。师:在刚刚的游戏中,你们能告诉老师有哪些词是关于位置的吗?生:上、下、前、后。以生活化游戏导入新课后,数学课堂氛围越来越宽松。师:在游戏中,我们了解了位置词,那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室,还能想出什么与位置相关的句子呢?生:老师,你在我们前面(一名学生随即大胆回答)。生(另外一名学生):老师,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我在你后面呢?师:非常棒,我们继续深入探讨有关位置的知识,答案就在你们心中。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游戏,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学生只有真正敢于提问,问题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最后,在设置课堂游戏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注意游戏和知识点的紧密结合程度,还要注意游戏的目的是巩固还是导入,因为二者决定了游戏在课堂中所占据的时间段,以及课堂节奏的快慢。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游戏还应注意其是否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教学当中。

三、改编生活问题练习,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教材是联系教学和学习的最基本工具,但是教材内容往往重理论,而对生活实践的结合却不那么理想。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会觉得和教材有距离感,如果教师不具备对教材自如灵活的驾驭能力,那么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关注度,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教材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当前学生接受程度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巩固内容。尤其是在习题练习方面,教师可以尝试跳出教材的框束,改编或者新编习题练习。数学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便于联想的生活内容形式来牵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通过接触生活型问题习题,减低学生对应用练习的抗拒感,将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有效提高。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的习题改编为例。数学教师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1)春节即将到来,两位小朋友来你家做客。你想把四块糖果公平地分给两位小朋友,每个人应该得多少块呢?(2)妈妈让你带着五元钱去小商店买盐,盐的价格是每包3元,你付了5元给小商店老板,她应该找回你多少元呢?(3)假如你请最好的朋友去商店吃冰激凌,每个冰激凌两块钱,两个冰激凌一共需要多少钱呢?(4)家里总有五个大苹果,你分给了爷爷一个,奶奶一个,妈妈一个,那你还剩多少个苹果呢?实践证明,将习题改编成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对于学生应用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但数学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调整、重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性,不能脱离教材进度的基础范畴。

总之,数学学科规律、缜密,但它从来没离开过生活的浸润,也从来不止步于为生活服务。数学教师应创新教学,让生活问题逐渐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敢于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外,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不仅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大有裨益,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行之路,更有着扭转学生数学学习目的、加深学科热爱的意义。在这一实施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气息,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更具价值性。

参考文献:

\[1\]李文静.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充满魅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对话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59-1

一、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对话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性地“灌输”知识,学生机械式地“吸收”知识。这样的课堂,没有对话,没有交流,而且容易滋生学生的思维惰性。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数学教师应主动创设质疑情境,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开一扇窗。在质疑情境下,学生慢慢学会“要”知识;而学生“要”知识是从自己的主动探索、对话交流中得来的。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元、角、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质疑情境。师:有两位小朋友去商店购物,虽然他们购买的商品不同,但是收银员说你们各付1元钱就可以了。此时,一位小朋友递给收银员两张五毛钱;另外一名小朋友却递了一张五毛钱和五张一毛钱。可是,这两名小朋友疑惑了,为什么可以这样付钱?难道两个人付的钱加起来都是一元吗?这一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进而进行思考、质疑、探索。此时,学生开始与前后桌议论起来。在对话了交流了一会后,数学教师再引导:同学们,情境中的小朋友所支付的是一样的吗?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探索,学习新知。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以质疑情境,牵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

二、设计互动任务,促进生生对话交流

生生对话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体现。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互动任务,引发生生对话。在生生对话中,学生交流想法、分享观点、学会表达、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与学生水平相符合的互动任务。1.想一想,你生活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请列举出来。2.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画角?3.角在生活当中有哪些用途?布置完互动任务后,数学教师开始引导学生互动探讨、对话交流,共同完成任务。一般而言,在宽松的互动环境下,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为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毫无压力的,加上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共同提高。针对以上任务,学生通过对话交流得知更多有关角的信息,并且动手操作如何画角,不断试错、总结,体验角的形成。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以任务调动学生对话交流,以任务凸显学生思维的转动。

三、师生合理对话,凸显学生思维能力

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越是平等的对话,越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特别是在教师连串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更大的凸显。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合理、有效的对话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能够助力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这一课时,我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合理而有效的对话,凸显学生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请听一则日记:我早上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用13分米长的牙刷刷牙,再步行去学校。学校离我家只有60毫米。到了学校,我拿起5厘米厚的书开始晨读。想一想,以上所用到的数量单位正确吗?(引导学生观察尺子,再想一想这篇日记中的数所用的单位)

生:老师,我看了一下尺子,觉得不正确。2分米的床才这点长(拿手比划),怎么能睡觉?

师:那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单位呢?

生:(陷入思考,突然有个声音)老师,应该是用米做单位。

师:非常棒。那他写的日记中说拿起5厘米的书,量一量书本有5厘米吗?

生:(思维开始转动,动手操作)

生1:老师,我拿尺子量了一下,书本应该是5毫米厚。

师:非常聪明。那同学们看一看1厘米中有多少个小格?

生:(开始数尺子上的小格子)有10个小格子。

师:那想一想10个1毫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我知道,就是1厘米。

师:(继续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分清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关系,并总结出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第10篇

一、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1)各镇(小学)应继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各镇(小学)还应组织相关年级的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数学修订大纲的精神,按照修订大纲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努力抓好数学课程改革工作。

1.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培训工作。

(1)期初对全区二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二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及其编排特点,理解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想、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各镇(小学)要以镇(学校)为单位,由分管数学教学的教导主任和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负责,结合学校实际采用恰当形式,对数学教师进行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工作。

2.切实开展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施上。区拟在3月份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当前如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通过观摩现场教学,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质量。各镇(小学)要组织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适时开展相应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3.开展课改小组研究活动,重视学科基地、课改基地学校和教材实验样本班的教学工作。

(1)课改小组成员要加强对数学课程改革信息和数学新教材教学的了解与指导,计划本学期开展2 ~ 3次交流和研究活动。

(2)区确定牛塘中心小学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学校,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

积累资料和经验,逐步发挥示范作用。

(3)课改基地学校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讨论与交流,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经验。

(4)教材实验样本班所在各校要继续做好教材实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开展所定教学专题的研究工作,重视对教材和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三、开展现行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现行数学教材的教学,要以《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各镇(小学)要继续重视抓好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实验小学要力求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形成本校数学教学特色。本学期教研室主要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做好学校数学教学情况的调研和了解工作,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使教学研究有基础、有针对性。

2.2月份举行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交流上学期教学情况和本学期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促进实验小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4月份举行全区现行教材教学研究活动,观摩和讨论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我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4.5月份召开毕业班复习工作会议,研究毕业班复习工作。

四、认真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水平,发展教师探索教学规律的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11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而现在的许多的一年级孩子由于学前教育比较育充分,进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能掌握十或二十以内和加减法。怎样对他们进行引导,是一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决定着孩子对数学和兴趣,进而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我根据自己几次低段教学的实际体会,谈谈自己对低段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好习惯;兴趣;细心

我是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低段教学中,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养成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好玩,还能让自己变聪明的学科,从而喜欢数学,并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爱好,一种习惯。那么、当他们进入小学中段、高段学习的时候,深厚的兴趣,会让他们对数学乐此不疲,因此他们多数会爱上数学,把学习数学当作一次次挑战,这样在高段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孩子会乐于做一个小老师,在讲台上,在小组内给不会的同学讲题,“温故而知新”,这样不但自己提高了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当然,在些过程中,永远以不能忘记细心,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门,大部分孩子只有六岁,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当他们觉得自己懂了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得意地自己快速做完作业。结果,经常是特别简单的加减法算错了,或者是干脆留几道题没有做,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兴趣,对他们进行细心的养成教育对一年级的的孩子们来说就犹为重要。

一、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我觉得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讲故事并不是语文独有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以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故事中认识数学,从而引发他们对数学课的兴趣。特别是今天的孩子,虽然他们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太多才只有六岁,但是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重视和各种媒体的教育,让他们在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有一些孩子不但掌握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还会一些简单的乘法。所以,如果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时,按原来的老备课方法,许多孩子都坐不住,觉得数学太简单,这时候,其实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怎样引导叫呢?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其实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比如,我就准备了许多的故事,游戏和星星、红旗、苹果等贴纸。在认识0~9这十位数的时候,我先用故事导入,告诉他们,小棒、鸭子、耳朵、红旗、秤钩、豆芽、镰刀、麻花、气球、鸡蛋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谁都想做老大,而且谁也不服谁,他们呀就吵起来了,吵了几天几夜,还是没有决定谁是老大。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听出阿拉伯人最聪明,他们就决定去找阿拉伯人决定谁是老大。于是,像唐僧取经一样,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终于全部到达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则根据他们到达的时间给他们取了0、1、2、3、4、5、6、7、8、9的名字,并且规定了第二个数只比前一个数大一,这样,终于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讲完故事后,我拿出准备好的面具,让孩子们十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快速到台上按顺序集合,在他们站在台上的时候,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他们的顺序对不对,不对的时候,台上、台下的孩子一起叫喊,谁、谁、谁站错了,应该站在那儿,台上、台下一片欢叫声,都集合好后,我按下秒表,按集合时间的长短取一、二、三名,并给前三名的同学发小星星。并告诉他们,十颗小星星换一面红旗,十面红旗换一个苹果。这样游戏以后,同学们对这十个数的知识进一步熟悉了,而且因为有了故事、游戏、争星星的活动,他们对数学也感觉有兴趣了。有了第一课,趁着他们的兴趣,我让他们回去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把0~9做成一套卡片,而且告诉他们,做得好的卡片可以换一颗星星,基本上孩子们都很好完成了任务。

二、在一年级整个教学中贯穿细心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了不容易了。”好习惯是助推器,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做起。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因为信息的发达,在进入一年级时就掌握了许多知识,兴趣、爱好广泛,特别是手机,一些孩子在入学时就特别喜欢玩手机。而正因为如此,小马虎孩子越来越多。为了让孩子们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我经常会给同学们讲小马虎的故事,给他们讲美国的航天飞机失事的故事……做到警钟长鸣。当然,也给他们讲一些正面的故事,比如,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明万有引力……这些人因为细心成功的故事。并且把孩子们分成学习小组,把细心已加入星星考核的内容。明确告诉孩子们,作业全部做对发一颗星,连续10次都对加发一颗星。而且在数学活动(游戏)的时候,如果大家都想参加,谁星星多就有优先权。并且告诉孩子们,在小组内可以互相检查督促,做完作业先检查,检查完了以后,小组内成员可以交换检查,如果那位同学累计帮助别人发现5道错题,并督促他改正,就发一颗星星。这样,让孩子们做题时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并且在检查别人的作业时,也会仔细检查。当然,要做这些的过程中,孩子们可能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有所松懈,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表扬。而我采取了小组长轮流制,即每星期五最后一节数学课,我专门抽出一点时间来统计谁检查别人的错题最多,最多的三名同学都奖励小星星,前十二名同学做下星期的小组长。通过采取这样的方法,一些孩子做题的时候就会更仔细一些,做完以后,有时间他们还会自我检查,而且在检查别人的错题时也会细心去看,而不是不负责任的随便看一下。这样长期的日积月累不来,大部分的孩子都比以前细心许多,关键是做事认真了许多,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好的习惯。

虽然培养一年级和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形成细心良好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效率;质量;

新“课改”也要求教师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入手。从我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几乎都安排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与革新教育理念,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是学好数学课的首要条件。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他们多动好动,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这将成为数学教师较为头痛的问题。针对每节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在上《1到9数的认识》时,每节课我都给孩子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什么小鸡啄虫、小猴子摘桃等。这时候,学生们表现得极为积极、主动。最后,同学们都能比较准确地说出我想要的答案,从而在心里留下了1到9等数字的概念。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教材及一切教学手段都在为学生的“学”来服务。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激发学生对要学习的材料的浓厚兴趣。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尽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等情绪。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弄出错误,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去研究,纠正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上《认识钟表》时,我让同桌的学生进行“我来拔,你来猜”的游戏。这样,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了钟表和时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里,体验到数学的活泼可爱,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由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不尽相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因人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需要,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喜欢数学课,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对于“兴奋型”的学生可采用“以动制动”,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可多提问,让他们多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冷静型”学生来发表不同看法,让“内向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等等,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四、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有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独立完成。也就是说,学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学习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每上一节课,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让学生亲身体会、练习,就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位置”这一课,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进行游戏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笔”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五、加强直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