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02:0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语文阅读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积极创建阅读环境,为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区内14个课题实验基地校分布在城市与农村,横跨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三个层次(见上表)。受学校硬件、资源的影响,各基地校之间显得极不均衡。鉴于此情况,区教育局、学校大力投入图书室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二、潜心研究,构建指导体系
1.开设阅读课,积极保障阅读时间。
有了阅读资源,什么时候读,这是很重要的。为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一是各基地校根据校情,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者利用班会活动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二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必须落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2.教研跟进,构建多形式阅读指导课型。
既然开设阅读课,教师的指导就必须跟进,以此有效保障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提高。实验中思考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为构建多种指导课型,全区、校际和基地校三大层面积极学习与探索,目前,已经成型的指导课型如下。
第一大类:课内外阅读融合课
紧紧围绕该子课题研究目标,我们在实验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研究整合为一体,探索具有使用价值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努力实现课内得法、课外使用。因此,课内外阅读融合课成为此项研究的主打课型。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主题阅读课、“有法”的阅读课、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三种小课型。
①主题阅读课。这是较常见的课型,指导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在内容、形式、表现手法、抒感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确定相应主题,然后引入与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如航天小学陈明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感受浓浓的父母之爱”主题阅读》,航天小学陈燕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思乡古诗词曲”主题阅读》等。这类阅读指导课既兼顾了课内阅读教学,又将学生引向广袤的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②“有法”的阅读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练习。如北关小学肖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内得法,课外沿用》,北关小学刘小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交流》,均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
③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它的特点一般是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激发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书籍、原文或整本书的兴趣。如航天小学向秀琼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育才小学刘红、赵正凯两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北关小学程大易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等。
第二大类:课外阅读指导课
这类课型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切实增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群文阅读课、读法指导课、师生共读课、阅读赏析课四种小课型。
①群文阅读课。就是在时空有限的阅读课上,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言语实践。如高桥镇十字学校骆诗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等。
②读法指导课。这种课型的重点是阅读方法指导。如笔者执教的五年级《学习阅读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同济小学帅月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师生共读〈雾都孤儿〉》,重在“粗读加精读”方法训练,航天小学刘正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看绘本,画结构,知脉络》等。
③师生共读课。如高桥镇高桥小学张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师生共读课《笑猫日记》,航天小学潘贵强执教的四年级师生共读课《我的母亲》,航天小学段华执教的二年级《窗边的小豆豆》等。
④阅读赏析课。“欣赏”即为发现美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型,因为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北关小学贺亚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品析》,航天小学胡应强执教的六年级《调皮的乐趣》等。
3.加强研训,保障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
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决定了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课题成败。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极其重视师资培训,主要采取区内研讨课、交流、竞赛、“请进来,走出去”等研训形式。通过基地校、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区小语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持续提升,指导体系得以正常运行,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正确导航。较大型培训活动统计如下:
三、优化阅读,展师生风采
我区“指导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内外阅读方法策略体系”的建立,促进书籍成为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密友。师生假期阅读、好书推介会、读书汇报展、主题读书活动、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我区学生在阅读天地中汲取营养与力量。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4月22日,同济小学课题实验班的钟亚妮同学在“书香遵义‘我与书,成长的故事’”全市电视演讲大赛中,喜获小学组第一名。这次演讲大赛是“书香遵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培养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摘 要] 朗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语”和“文”之间的关系,还应排除“重文字轻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措施
在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了解基本的语法和语言的基本性学习,在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文字组织能力,而这其中的朗读教学是训练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朗读教学训练过程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从这一活动中领悟到语言的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生存环境。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朗读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以及优美的语言运用。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随着朗读时间的增多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会将朗读的内容以及语法的运用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小学朗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学习语文基础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传统性的朗读教学训练中,过分注重于朗读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朗读训练当中的指导性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传统朗读教学的效率较低。所以,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良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提高朗读教学训练的实效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的调查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了在实际教学当中更为有效地开展语文朗读教学,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式是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对象是本市一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调查总人数为300人。调查统计如下:
首先是对五年级学生对朗读的喜欢程度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不喜欢朗读的人数3人,占调查人数1%。选择一般的人数为50人,占调查人数16.7%。选择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28人,占调查人数42.7%。选择非常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19人,占调查人数39.6%。
其次是对五年级学生自己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的结果为选择朗读的非常好的有60人,占调查人数20%。选择朗读的还不错的有130人,占调查人数43.4%。选择朗读的一般的有100人,占调查人数33.3%。选择朗读的比较糟糕的有10人,占调查人数3.3%。
第三,五年级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选择自我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的人数为160人,占调查人数53.3%。选择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02人,占调查人数34%。选择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2人,占调查人数4%。选择在同伴的帮助或提醒下进行朗读训练的有26人,占调查人数8.7%。
第四,五年级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主动对词语、句段的积累程度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选择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89人,占调查人数29.6%;选择有时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206人,占调查人数68.7%;选择不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5人,占调查人数1.7%。
第五,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将朗读训练与其他的形式相结合的调查与统计(例如:读写结合,朗读与表演结合等形式)。调查结果:选择喜欢的有82人,占调查人数27.3%;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10人,占调查人数36.7%;选择一般的有79人,占调查人数26.3%;选择不喜欢的有29人,占调查人数9.7%。
第六,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选择喜欢的有186人,占调查人数62%。选择有点兴趣的96人,占调查人数32%。选择一般的16人,占调查人数5.3%。选择没兴趣2人,占调查人数0.7%。
通过调查统计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语文朗读训练还是能够接受的,其喜欢与非常喜欢的人数分别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42.7%、39.6%,并且学生自己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占到了总人数的96.7%,这一人数基础为更好地开展朗x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朗读训练,并且喜欢尝试多样性的朗读训练。但是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主动积累朗读技能和其他语文知识,还有待于提升。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些问题将是在日后进行语文朗读教学改良与创新的重点。
二、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训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以辅导地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不受学科、学法的限制,所有的有效教学都应该是以学生主体为依托。所以在朗读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教学”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将朗读课程的目的与主旨要求传达下去,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分析与实践,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进行修改与指导,在课堂后期,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朗读教学模式,让朗读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在进行叙事性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情节划分出几个角色,先让学生自己通篇进行朗读,熟悉范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再请学生根据文章角色的特点进行朗读训练,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使朗读训练成为一种“游戏化”,根据角色扮演的朗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根据人物性格配以相应的语气来朗读,会乐在其中。再如,在进行情感描写类课文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题材,配上一曲美妙的音乐进行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由此,训练的过程变得乐趣横生,同时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和说话方式的时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朗读教学的趣味性。
一、通过范读,提升朗读水平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充分利用范读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体悟的前提下,获取大量信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其次,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航向,对学生正确的朗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教师范读时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对朗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再次,范读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对课文的感悟、接受、体味能力。教师进行范读,是融入自身情感的阅读,这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和训练。通过多年的朗读教学实践,范读成为我的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们也通过我的范读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提升了阅读水平,爱上了朗读。
二、创设情境,感悟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朗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朗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采用一些标准答案,把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领悟统一为一致的情感体验,这无疑就给学生的朗读情感体验蒙上了一层阴影。有时候,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理解力差等多种原因,导致自己无法真正地体味到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并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当中。因此,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是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
1.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指导朗读
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每个教师都强调的。但是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感情,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读出感情。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我发现这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尝试着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朗读。由于学生对圆明园并不了解,对当时清政府的社会环境也不了解,朗读的时候很生硬,没有什么情感。于是,我用多媒体做了以下准备:(1)展示了若干幅圆明园完好无损时候的照片。(2)播放了一段列强欺凌中国人民的影片。(3)播放了一段列强的电影片段。(4)展示了一些当时清政府昏庸无能,任人宰割的资料。当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完以上的背景资料后,思绪好像一下子就穿越回了当时圆明园毁灭时的情景,心情悲痛,义愤填膺,朗读的时候满腔热情,字字饱含深情,读得恰到好处。
2.开展角色扮演,指导朗读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能让学生融入课文的角色中,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时,邀请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大孩子、妹妹,还有白杨,按照课文中的对白进行角色演练。当学生们表演结束以后,我请所有的学生思考: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移情体验,然后说出各自的感想。学生们很快就领略到白杨所具有的精神,以及爸爸想要表达的感想,文中体现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精神。当学生们再次朗读课文的时候,体会加深了,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理解和朗读相结合,有效指导朗读
讲解是死板的,就像解剖一样,然而朗读却是活的,就像给予作品以生命。教师在教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注重朗读和理解的联系,抓住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朗读。
抓重点就是要重点学习一些关键词、关键句子。在指导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的朗读时,我重点指出文中父亲说的话:“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产生爱慕之心。”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对于这些句子,朗读时要注意语调、语速,突出父亲借花生的品质教育人们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们也体味到了阅读的趣味,感受到了做人的道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5-01
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策略越来越细致繁杂,出现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甚至滥用的现象,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真实的面貌,让学生的说读能力逐步减弱。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需要花哨的东西充斥其中,也不能囿于某种模式之内,而应真正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课堂环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还原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一、扎实基础,不滥用课堂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扎实学习基础知识。不少教师通过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气氛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收获,学生记住的只是哪些活动更好玩,而不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文章写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个学者的对话,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安排了对话表演,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对话朗读,之后各小组进行训练朗读,朗读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言的积累不仅仅靠朗读,还有词语、句子的理解,文章主题的探究,写作手法的学习等。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没有静思的过程,所学习的内容就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之余获得静思提升。在上述课例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评价并思考问题答案,问题设计为:“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你觉得季羡林先生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呢?”学生思考总结,从文章的细节处归纳问题答案,其思维灵动变化,学习更加真实,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追求简约,脱离固定模式
语文教学要有教案作依托,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的表现和预设不同,教师则要根据课堂实际延长或缩短相应环节的时间,让简单的课堂收获不简单的效果,这就是真实语文课的魅力。一节课40分钟,具体环节有课堂导入、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静读分析、合作探究、课堂反馈、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等。教师如果严格按照程序教学,整个课堂不仅太过紧凑,而且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应对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把握,根据具体内容合理安排环节,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由于学生都吃过花生,一部分学生也知道花生长在地下,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讲解花生的播种和收获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以后,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理解父亲的话上:“父亲在说花生的好处时,为什么还提到了桃子、苹果、石榴?”学生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加深对主题句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至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几个简单的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
三、探究细节,落实语言教学
课堂教学要注意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在对文本细节的探究上。如果一部分学生回答出问题,教师便一语带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往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细节探究是学生对精要语段进行研读,近距离接触语文,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分析和学习,这也是最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抓好细节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真正领略语文学习的真实性。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课堂结构,落实语言教学,以求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细节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此处的时间叙述有什么作用?句中标点是逗号而不是顿号会有什么效果?学生分析出用逗号表示停顿的时间更长,在阅读时需延缓语气,表现出父亲的坚持。结合文中对父亲外貌的细节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为什么给父亲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细节,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力量,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方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51-02
一、读写结合,有效阅读
为了实现高效学习和实效提升,首先需要了解阅读的目的。阅读是为了奠定语言基础、培养人格魅力、提升自身素质,阅读也是为了实现知识储备的积累和完善。结合这一目的,在进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并应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培养,以有效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写作能力的提升来加强阅读的实效。教师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一些好词好句,以及优美的段落句型总结出来,归纳出文章的文本类型,结合阅读内容写出感想和体验,有效对文章进行评价,从而深化文章阅读效果,强化学生体验。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这篇文章时,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教师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们收集关于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例子,并阅读相关歌颂祖国的诗文,结合以前听到的关于国家和社会变化的情况,用写作的形式谈谈家乡建设新成就、祖国建设新成就,以及写作出自身对祖国未来的展望分析。通过课文学习和写作实践,有效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并综合提升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实现阅读有效教学。
二、个性阅读,强化理解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加关注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使得每个学生都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因材施教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宗旨,将个性教育融入素质教育理念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展开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个性化阅读,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效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促进学生表达出自己个性情感与性格。在阅读中,重视学生对阅读内容、主旨的感悟和反思,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阅读方式,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现学生自我提升,丰富学生内在真实情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让学生有感情的齐读、点读本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不直入主题的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和生词,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了解文章中谈论的是什么事情、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借助静读的方式,细细品味那段艰苦岁月。之后,分配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交流和对话,讨论现如今生活与那段岁月的区别,并结合以前听到的故事、阅读到的文章,上台演讲出自身对文章的感悟。通过个性阅读和深入理解,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也强化了对文章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情世界。
三、鼓励质疑,激励创新
以质疑的态度来阅读,以辩证的态度来思考,在阅读过程中,也不能偏听偏信,要综合分析和思考,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来进行消化和理解。对阅读内容提出疑问,分析和探讨出关于这些疑问的答案。小学语文教学在隐形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激励学生深入学习和质疑,自主学习,怀疑和分析,强化学习实效。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为适应社会,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鼓励学生不断探究、提出质疑,自主创新,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给予启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提出问题:本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文章是怎么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文章赞美了什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带着思考去分析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创新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设问的答案,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拓展阅读,促进提升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的丰富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处于即将步入初中学习的阶段,大量丰富自己的经验,积累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来说,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他们会带有一点顽皮,也会有一些叛逆,从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累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促进学生加强拓展阅读,促进自我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可以激励学生查阅《三国演义》相关资料和内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人物的智慧,书中体现的军事智慧等。教师也可以结合作者来展开阅读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比如,关于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对其拓展阅读,可以从鲁迅的个人小说、散文等入手,了解鲁迅的思想和理念。可以开展阅读交流会,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体会和领悟阅读的快乐,抒发阅读心得,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促进阅读教学本质意义的实现。
总结:结合本文的分析,在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了解阅读内容的本质,还需要真正的领悟阅读内容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结合自身生活的实际情况,加深个性理解,结合个性分析、创新理解和拓展阅读,促进知识储备的提升,也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也为社会培养了综合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陈君.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
作为语文学科来讲,那就是要创建充满活力而富有实效的语文课程。围绕这个主题,从教材整合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着手,来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关于语文课程整合:
1、跨学科整合:
每一册教材有针对性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单元与品生、品社课、科学课、信息技术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进行跨学科整合。
2、教材整合方法与侧重点:
(1)一――三年级原则上不进行大的整合,但各有侧重点:
一年级:拼音、写字
二年级: 大量识字、海量阅读
三年级:单元主题整合、读写结合
(2)四――六年级进行教材的整合、拓展:
本册书中单元或课文的整合,同时拓展北师大版的教材、苏教版的教材以及从其他读物中选取的相关课文。
在教材整合的同时,各年级也有侧重点:
四年级:读写结合
五年级:阅读方法
六年级:习作――打造精品文
(3)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要侧重与中学语文教材的衔接与拓展,包括古诗词、文言文的背诵以及相关名著的阅读。
3、教材整合之后节省出来的时间重点要做好两件事情:
(1)强化训练点
每一节课要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课一得”。可以是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也可以是阅读方法的训练点。通过课程单元整合逐步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2)拓展阅读
包括由课文引出的相关作品或名著;学生自主阅读的书目等,由老师随机安排。最好是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本书。
拓展阅读相关要求:
a每人准备《课外阅读记录卡》,包括日期、书目、页数、阅读时间、家长签字。要求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在校时间)。
b每周最少一节课作为读书交流会时间,交流讨论读书心得,小组合作完成读书笔记,包括好词佳句好段摘抄、感悟等。
c组织全校性或年级组定期召开读书活动,包括读后感、故事会、讲评书、赛诗会等。
二、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1、语文课堂应该把握两条主线:
通过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老师的适时点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
2、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检查预习,明确任务――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适时点拨,总结提炼――拓展延伸、自主作业
3、小组合作的基本活动及评价形式:
(1)把30个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按性别、综合能力、性格等方面搭配分组,训练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学习任务。
(2)从讨论、发言、倾听、理解、评价、质疑等方面对各小组进行总体评价。
4、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确定红星海学校的作文教学流程:
读写结合、片断练习――大量阅读、注重积累――联系生活、轻松作文――有效评改、打造精品
我是工作在敬仲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年7月毕业于*二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学任教。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200*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潍坊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训练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训练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措施
在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了解基本的语法和初通语言的基本功学习,在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文字组织能力,而这当中,朗读教学是训练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实际上朗读教学训练过程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从这一活动中领悟到语言的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生存环境。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朗读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以及优美的语言。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随着朗读时间的增多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会将朗读的内容以及语法的运用及时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小学朗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学习语文基础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而在传统的朗读教学训练中,我们往往过分注重朗读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朗读训练当中的指导性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传统朗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所以,这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良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提高朗读教学训练的实效性。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的调查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素养。为了能够在实际教学当中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朗读教学,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本市一所普通学校的五年级小学生,其调查学生的总人数为300人。调查统计如下:
第一,是对五年级学生朗读的喜欢程度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不喜欢朗读的人数为3人,占调查人1%;选择一般的人数为50人,占调查人数16.7%;选择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28人,占调查人数42.7%;选择非常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19人,占调查人数39.6%。
第二,是对五年级学生自己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的结果为:选择朗读得非常好的有60人,占调查人数20%;选择朗读得还不错的有130人,占调查人数43.4%;选择朗读得一般的有100人,占调查人数33.3%;选择朗读得比较糟糕的有10人,占调查人数3.3%。
第三,是对五年级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自我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的人数为160人,占调查人数53.3%;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02人,占调查人数34%;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2人,占调查人数4%;在同伴的帮助或提醒下进行朗读训练的有26人,占调查人数8.7%。
第四,是对五年级学生是否喜欢将朗读训练与其他的形式相结合的调查与统计(例如:读写结合,朗读与表演结合等形式)。调查结果为:选择喜欢的有82人,占调查人数27.3%;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10人,占调查人数36.7%;选择一般的有79人,占调查人数26.3%;选择不喜欢的有29人,占调查人数9.7%。
第五,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选择喜欢的有186人,占调查人数62%;选择有点兴趣的96人,占调查人数32%;选择一般的16人,占调查人数5.3%;选择没兴趣2人,占调查人数0.7%。
通过调查统计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语文朗读训练还是能够接受的,其喜欢与非常喜欢的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2.7%、39.6%,并且学生自己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占总人数的96.7%,这些数据为更好地开展朗读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朗读训练,并且喜欢尝试多样性的朗读训练。但是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积累朗读技能和其他的语文知识,在这两方面还有待提升。分析还显示学生在进行朗读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而这些问题将是日后提升语文朗读教学改良与创新的重点。
三、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地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训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课堂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以辅导地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不受学科、学法的限制,所有的有效教学都应该是以学生主体为依托。所以在朗读教学中,应该大胆地尝试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教学”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将朗读课程的目的与主旨要求下达后由学生自主地进行朗读分析与实践,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与指导,在课堂的后期,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朗读教学模式,使朗读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在进行叙事性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情节划分出几个角色,先让学生自己通篇进行朗读,熟悉范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再请同学根据文章角色的特点进行朗读训练,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参悟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使朗读训练成为一种“游戏化”,几种角色扮演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所负责角色的人物性格配以相应的语气来朗读,并且乐在其中。再如,在进行情感描写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材,配上一曲美妙的音乐进行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由此,训练的过程变得乐趣横生,同时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和说话方式的时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朗读教学的趣味性。
我的暑假辅导班一共有7个同学,有一个三年级的一个四年级的三个五年级的还有一个六年级的。听起来有点混乱,刚开始我也很头疼,这要让我怎么教呢?毕竟他们的知识基础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但都是亲戚受他们家长所托又不好拒绝,所以就先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想着走一步算一步吧。
先说说我这个辅导班的大致情况吧。教师一名就是本人。大二毕业专业是小学教育方向是语文和英语。学生7名,年龄不等。上课时间七月十日至八月二十六日,期间有假期。上课时间是下午两点至五点。教学内容1.帮助他们完成暑假家庭作业2.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数学语文英语。
刚开始的一个周我要求他们把各自的暑假作业拿来写。先是自己写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问老师。写完当天我布置的任务后拿来给我检查如果有错误的再教他们改过来。他们基本上每人都有一本40来页的暑假作业高年级的还有15篇日记。通过辅导他们写暑假作业我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从共同特点来说就是
1.现在的小孩 都有点喜欢偷懒,比如说造句吧,他们会挑最简单的来造,句子很短,很少用形容此更别说成语。
2.他们的汉语拼音都不是很好,很多都拼错甚至不会拼。
3.在语文的阅读方面也比较薄弱,一个是阅读速度慢,不理解文章思想,不会概括表达自己的看法,往往是阅读题他们最头疼。
4.数学方面最大问题就是马虎,计算题往往是因为马虎而算错了,应用题他们是不理解题目,还有他们反映说最头疼的是判断题。
5. 几个五年级的同学有相互抄袭的嫌疑,因为错的地方都一样,真是汗颜吖。
这一环节能够如期的完成了,我用七天时间让他们把一个暑假的作业全部写完,现在想想是不是有点残忍呢、呵呵。而且惭愧的是有的题目把我难倒啦。因为有的知识点好久不用就忘记啦并且现在小学教材也出现一些新的知识点比如什么叫素数什么叫合数,通过这几天的相处我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从最小的同学说起吧,这孩子家长比较严厉所以很听话并且很多问题往往我一点他就会了,这样的学生教起来比较轻松。四年级的小侄子最令我头疼,喜欢开小差,不喜欢动脑筋,这孩子去年暑假我也辅导过了比较贪玩,在数学方面不太灵光,或许是因为不爱动脑筋比较懒,他妈妈跟我说我辅导他一个假期后回学校老师都说他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妈妈很开心,所以这个暑假又送来了。另外几个女生是高年级的所以都比较听话。
第二期工程开始了,小同学还真不是一般的热情吖,给我提供黑板粉笔电脑学习机及步步高点读机。
因为考虑到他们的年龄不同,我决定先教一些他们都没有接触过的并且很实用的知识第二周的数学课我教会了他们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之后我还把小学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彻彻底底的研究了一遍然后上课,我发现每册书都有关联的知识点,内容是由浅入深的比如三年级认识小数四年级有小数的加减法五年级有小数的乘除六年级有小数的混合运算等等,我一个方块一个方块归纳再教授 给他们然后是做练习检测,比如我把单位换算归有时间单位是60进制长度单位是10进制面积单位是100进制等等,还归纳多边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周长公式让他们背并一个个检查,还要写练习,讲评,小学生就要举一反三的反复训练,并且数学也要多做练习才能学好,这是我的经验,小学生还不会自己归纳总结规律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要知道掌握了规律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嘛!
语文方面我坚持每天给他们学一些拼音多音子词语方面主要是近反义词,还有 成语我把成语归类来教比如说描写水的成语有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等等还要求他们能用到作文上,此外我还用9节课时来给他们上作文课 教他们写事写景作文的方法,并且写练习,给他们布置作文题,通过这个我发现他们写作文最大的毛病就是口语话太严重,书面语不够多,更别说好词好句啦,还有就是速度慢,字数不够,但是思路比较清晰,结构也还算得上完整。
关键字 情境教学 小学高年级 阅读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以传统的“机械注入”为主,“枯燥乏味”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情感、审美和健全人格的成长,压抑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小学阶段,高年级课文相对于低中年级来说,显得冗长、繁琐、深奥。不但学生不易于理解,而且教师有时也会感到无从着手。本文就结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应用实践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理论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结合起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建构起能够灵活迁移运用的知识经验。而笔者说的情境阅读教学方法则是通过创造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情境,开展审美活动,给人以“全人”的教育。情境教学方法是以“育人以情”为中心的教学,有效地协调了学生的“德育”、“美育”、“智育”的关系。
情境教学的特点有:1.情境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2.情境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课文中美好的景象或形象,都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需要凭借多媒体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去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领会其中的“美”。
(二)问题情境教学。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应注重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拓展“问题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能让学生因为去追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遏制了个性的张扬。“问题情境”的设置注重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在不同阶段要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
(三)生活情境教学。
生活情境,即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生活情境中,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使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
三、情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的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理解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两大类。直接情境是由现实生活提供的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如自然景象、现实生活情境等。间接情境是由教师根据讲课的内容所创造的以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如教师用语言、绘画、音乐等手段所描绘、再现的教材中的场景、氛围。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理解至关重要,情境不仅要与教学内容相符,而且情境的创设要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情境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把握好运用的“度”,做到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教学中运用情境也要适度,主要是不能用的过多、过滥,以免形式冲淡内容,喧宾夺主。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的关键之处使用。这些关键之处主要是指:
1.教学导入之处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迅速、自然地将学员带入到教学氛围中去,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开端。
2.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中需要强调的重点问题,想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可以通过运用相似性情境提供的信息暗示作用来实现。
3.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情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所以教学中一些不够直观、晦涩难解之处,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辅助教学讲解。
(三)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四、总结
总之,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教学环境。情境教学,不仅是新课标教学的要求,也是小学生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要求;不仅可以有效的开展教学,也能更好的启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出提高课堂质量的新方法,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崔砚.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新探[J].青海教育,2010,(04).
关键词:小学五年线;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为广大学生在以后的阅读生涯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阅读能力就是人们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与领悟能力,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进行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中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并帮助学生们养成阅读习惯,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热情,并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与思考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学功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学生有朗读与背诵的习惯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以阅读文章为中心,把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方面合为一体的训练方式。所以阅读教学的重点必须要以“读”为主,当然还包括了朗读与默读,以为读为本。而在阅读课上也必须要尽量地多给学生们读书时间,創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记学生们能进行自由地阅读,有感情地阅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对文字的内涵与情绪进行感悟,比如说在进行《金蝉脱壳》的时候,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反复朗读进行重视,每一次的朗读都必须要带出不同的问题,这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们的疑惑,还能够帮助学生们熟悉课文。最后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将四、五段课文进行背诵。
2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习惯与能力
由于学生在品词评句方面相对较弱,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课文内容、以及思想、情感、意境上的理解、体会。而作者的文章是透过语言文字来对情感进行表达的,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也必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感受作者的情绪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品词与评句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教会学生抓关键字,以及重点词句的技巧与方法,并且还要求他们要抓得准,评得对。比如说在进行《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文中有一句“鲜花伴着骨灰”,就可以指导学生品析“伴”和“拌”这两个字的用法。
3调动学生在生活当中的感悟并发挥想象力
语文和生活当中的阅历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方面进行全面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们通过自已对于生活以及文章的独特理解来丰富内心,同时还可以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将自已的想法进行表达。比如说在进行《地震中的父子》这篇文章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带着情感进行朗读,从文字流淌出的意境里去感受那父与子之间的情亲,从中理解什么是无私、伟大的父受,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教敬父母、感恩父母。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文,将一些地震防灾的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可以通过课堂问答的方式“如果在地震的时候,应当要怎样保护自已?”来引出话题,活跃整个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最后教师可以将所有同学的观点以及看法进行总结:“地震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及时向户外跑,或者躲在课桌底、墙角,同时还要互相帮助等待救援。”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教育水平,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相当重要的。而要将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成功培养,那么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点,告诉学生们在阅读的文章的过程中,首先要心平气和,用心专一,不可以一心二用;(2)第二,鼓励学生们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进行阅读,在阅读的文章的时候要将自已心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来,这样才能够明白作者在文章中的用意;(3)培养学生在进行阅读当中的动手能力----碰到文章当中的一些优美词句、或者段落的时候,可以先用铅笔勾画出来。当文章阅读结束之后,再使用小笔记本将勾画出来的字词、或者段落进行摘抄,通过这种长时间的阅读与积累,就能够顺利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3)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文章内容;其次,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时间,第三,构建和谐阅读环境,扩展学生的思维格局。比如说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当中,可以暗示学生在四十年后碰见尊敬的老师时会说一些什么,然后再述说一下平时家里是怎样尊敬师长的。
3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游戏”
将阅读转化为一种游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够顺利地把阅读转化成游戏呢?父母做为学生们的启蒙老师,学生的家长在教学过程当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所以,教师能够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地沟通与互动,让学生家长能够支持教师的教育工作。比如说在举办亲子活动的时候,邀请学生家长与自已的孩子在校园当中举行一个阅读开放日。让学生和家长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良好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并且对各个班级进行测评,在班级当中选出“书香家庭”,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给予的鼓励与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让学生们喜欢阅读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并且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立竿见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按照步骤,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来逐步培养与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强化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阅读变成学生们学习与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让阅读来引导学生们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参考文献
[1]李秋萍.让朗读成为一种优秀的习惯——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24-137.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5-0046-02
[作者简介]钱雷(1982―),男,江苏沭阳人,本科,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单元整体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摒弃了传统单篇教学各自为政的教学方式,以单元整体为视角,借助对单元内各篇课文教学的整体感知、课文精读、串联回顾、单元总结等环节,贯穿单元内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单元结合成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
一、找出单元课文内在联系,把握单元整体教学主题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按照主题单元的理念进行选材和编排的,各单元内的课文之间具有潜在的联系和共同的主题,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之前,一定要找出和紧扣这个共同的教学主题,把握好单元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组为例,《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和《古诗两首》这四篇课文看似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实则都隐含一个共同的主题――“春天”。把握好这个“春天”这个主题,就有利于对这个单元整体的感知和理解,就找准了课文教学的切入点,也能够从“春天”这个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搜集教学资源和素材,理顺教学思路。
有时候,还可以对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多方位、深层次挖掘,深化教学主题。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组为例,《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四篇课文的共同主题是“名人故事”,在教学上可以选择这个为切入点,搜集和联系其他的名人事例。但如此就过于肤浅。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发现,这四篇都是在歌颂名人坚持不懈同困难作斗争的故事,如此就可以将普通的“名人故事”主题升华为“苦难中的坚持”,并以此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树立对苦难的正确认识,并培养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二、明确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合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找出和确立单元教学主题之后,就是对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的规划和设计了。一般的教学思路是,按照“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的教学方式,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单元课文进行整体的快速感知(可以是对单元目录的大体把握,也可以是单元课文的初步通读),然后再于具体课文的精读讲解中将单元主题联系和烘托起来,最后在单元结束后再进行一个整体回顾,将前面所学的课文整体串联起来,贯穿单元的教学主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组中,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个课时的单元整体感知课,带领学生对《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这四篇课文进行通读,在通读中发现和领略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波光粼粼的北海、炙烤大地的骄阳、惊涛拍岸的大海、红叶深深的晚秋、暮钟沉沉的寒山寺……通读的过程,能够满足学生先睹为快的好奇心理,也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单元主题的最初认识。
应当明确的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有主有次。教师在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教案设计、备课时,要在突出单元教学主题和满足教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重点讲解课文、重点讲解段落,而不是一概而论,都采用精讲精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必然会使得本来有限的教学课时更为紧张,甚至最终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全部完成;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师和学生信息接收的负担。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虽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但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或人物来帮助学生进行主题学习。
三、注重前后的联系和对比,有机结合“听说读写思”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注重前后课文的联系和对比,加深对单元教学主题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如三年级上册的《做一片美的叶子》《蒲公英》《石榴》,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和对比,认真总结课文中关于植物的描写段落,“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儿”,从中学习比喻、拟人等多种写作技巧。
在实施单位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将“听说读写思”的教学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组为例,在讲解《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克隆之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讲一下自己脑海中的未来世界或想实现的发明创造。在讲完《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和《古诗两首》后,教师可以布置作文任务,让学生描述一下春天里自己身边出现的事物。总之,单元整体教学要始终立足于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培养上,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
另外,要指导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并且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完成“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要加大读书宣传力度。围绕“读好整本书”这个主题,笔者在读书宣传上加大了力度:首先是设置“书香心语”等栏目;在黑板报上及时将班级和“读书小标兵”的读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在全班学生面前亮相,给学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其次是组织学生成立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并将学生的读书习作、生活感受等优秀作品展览在班级文学角上,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