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1 21:1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案例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对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认识不清
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到底是精英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这个问题上,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由此带来了案例教学法的目标定位的混乱,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学法到底是理论讲授的辅工具,还是通过不断的模拟法庭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说与理论讲授作用同等重要以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呢?案例教学法在目标定位上的模糊,直接影响到各大高校对其地位的认识,也进一步影响着它在实践中功能的发挥。作为从西方引进来的舶来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实践中大多沦为传统理论讲授的附属品,其功能主要用于对教师所讲授的枯燥和晦涩的理论进行解释和补充,或者直接就是深奥理论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实践中很多高校在引用案例教学法时将其等同于举例教学。也就是说,在大学法学本科教育中,许多教师通常在讲授了某一法学理论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理论的掌握,便列举一个与该理论密切相关的案例,由于是在预设的情境中,学生很自然会运用刚学过的原理分析案例。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运用到了案例,但仅仅是运用案例对教师所讲授理论的验证,它并没有培养学生判断和分析问题的法律逻辑思维,也没有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法。
1.2案例教学的专业教材参差不齐
随着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引进,教材的缺乏成了各高校在案例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难题,许多高校和专家学者编写和出版了种类繁多的案例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在数量上比较客观,但在质量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局面。主要体现在:第一,体系结构的编排没有统一标准。与各法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比较统一不同,现行案例教材大多都是高校学者或实务界精英依托自己丰富的教学和实战经验,借助于网络、教学参考书、法院的判决等渠道,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编写而成。由于案例教学法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所以各案例教材在体系结构上呈现出仁者见仁、治者见智之势,比如:有些案例教材大篇幅介绍案情而缺乏与相关法律知识的衔接,有些案例教材重视法理分析而忽视案情梳理等。因此,不同版本的案例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上千差万别,让使用者难以辨别其优劣。第二,具体的案件事实被过度加工。为了与相应的法律原理对应,许多教材编写者在选择案例上往往将复杂的案件事实加工,剥离与法律原理无关的内容,保留要运用法律原理的内容,使得所简化的案件事实清楚,没有任何争议,学生直接套用原理就能分析到正确结论。学生虽然会分析这一个案例,但是同类型的案例却还是不能独立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抽象的法律原理分析复杂案例的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材在案例事实上的随意剪裁,也造成教师在讲授案例时有意虚构事实、忽略事实和肢解事实,忽略发动学生参与案件的推理过程,使得新型问答式的启发教学演变成了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传统“满堂灌”式和“填鸭式”教学。
1.3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有限
第一,从适用的课程来看。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法学理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案例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总结,因此在逻辑思维方法上倾向于归纳法的运用,比较适用于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性强的课程,如刑法、民法、婚姻法等,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等则不宜采用。但在实践中,许多高校不顾案例教学法的特性,也不考虑所讲述的课程本身及其内容特点,跟风般的在所有法学专业课程中予以采用,不仅耽误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从适用的对象来看。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和分析案例,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针对老师和其他组学生的层层深入的提问要及时应对,并且在课后要对课堂讨论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因此,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实践中,许多高校对刚进校的大学生就实行案例教学法,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参与案例教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课前不愿意花时间准备,课堂上敷衍了事,使案例教学法的推行流于形式。
1.4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
案例教学法从本质上说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式教学法,随着教师的不断深入式提问引导着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案例,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能组织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案例,并能有效应对课堂中随时出现的不可控因素,总之,对教师的法律实务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尽管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大学本科法学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我国目前从事大学法学教育的教师整体水平难以达到案例教学的要求。随着社会对法律从业人员需求的提升,我国从民办到公办、从职业院校到普通高校等各种类型的大学几乎都开设了法学专业,法学专业的大量扩张使得从事法学教学的专业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即使在国内知名大学的法学院,也不是所有的法学任课教师都能熟练的驾驭案例教学法。大多数知名院校的法学教师理论功底非常深厚,对传统教学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非常精通,但对于案例教学法从实践到理论的模式却非常陌生,如果强行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必造成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或者将举例教学当做案例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所使用的案例是事先精心准备的,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也是事前设计的,对学生的设问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本该发动学生参与的案例讨论最后成了教师一人自导自演,已经失去了案例教学法本来的意义。
1.5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中推行的效果不明显,与我国现行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有很大关联。对于教师而言,我国高校针对大学教师的职称评价机制主要考察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师是否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以及是否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直接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及时晋升高级别的职称。而在高校,职称的顺利晋升不仅意味着工资待遇水平的提高,更意味着身份地位和能力水平获得了同行认可,这是一种物质激励无法替代的精神上的荣誉,因此,大部分高校教师在现行考核机制下,都把主要精力用来做科研,而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而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专业课考核方式基本上是期末闭卷考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试卷试题,老师以标准答案评判学生的分数。法学试题的考试内容大多是考察学生对法律概念、法律原理的掌握程度,即使有案例分析的题目也是出题者预先提炼出了案例的条件而直接询问结果,缺乏对学生处理复杂案例的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考察。近年来,虽然很多高校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将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入期末总成绩中,但大多数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主要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的表现基本没有计入在内。
2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的完善措施
2.1明确案例教法学的目标和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呈加速度发展,各种经济交易活动日渐增多,经济领域里的纠纷和冲突也日渐频繁,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经济冲突开始跨国家、跨地域、跨行业。为有效解决各种经济冲突,维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精通于法律实务的人才开始供不应求。尽管社会对律师、法官、检察官的急需,但高校法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难以胜任法律实务工作而大量失业,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促使法学院逐渐反思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众多高校逐渐认识到,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所以法学教育的目标应由传统的精英教育为主向职业教育为主转化。为与新时代的法学教育的目标相符合,应大力发挥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使其独立于传统的理论讲授法,同时增加其课时,创新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形式,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更多合格的法律人才。另一方面,针对实践中许多教师将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教学的问题,要求教师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认识到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的不同。事实上,案例教学法注重对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法律思维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实践能力;而举例教学法是为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以及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但是忽视对学生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举例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2.2加强案例教材建设
案例教材是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根基,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针对案例教学的专业教材参差不齐的现状,加强案例教材建设,应采取如下路径:一方面,案例教材的建设在体系结构上应有一定的标准。在体系结构上,应以法学课程的章节脉络为框架对案例进行编排。每个案例的构成应有严格的标准,包括: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景与细节描述、教学结果、诠释与研究和讨论组成。案件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每个案例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案例教学能否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在设计案件问题时要注意其衔接性,该问题既要与案件主题相关,又要能运用到相关法律知识;还要注意案件问题的设计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提供学生运用法律思考问题的进路和空间。另一方面,在具体案例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要具有完整性,在保证所选择案例与所要阐明的法学原理要有联系的基础上,要尽量保持复杂案例的原貌,对其内容少作修改,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法学理论及相关法律规范对复杂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二是案例要有典型性,学生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触类旁通的对其他同类案件进行分析;三是具有争议性,案件能引发多种争议和冲突,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四是案件要有时效性,最好是刚刚发生的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能体现法律与社会实践的衔接性以及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性。
2.3选择适宜施行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和对象
案例教学法注重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特性决定了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为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应选择适合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和授课对象。对于课程而言,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的课程比较合适适用案例教学法。第一,以讲述抽象概念为主要内容但应用性很强的法学基础课程,如民法中的表见、代位继承,经济法中的有限合伙、要约、承诺,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先通过案例教学法对这些课程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然后再进行理论总结,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且不适用案例教学法难以掌握的课程,如侵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国际私法,这类课程仅讲授理论知识,学生难以掌握其运用的方法,特别是国家私法涉及到很多部门法律知识的运用,通过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将法学原理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对于对象而言,案例教学法不仅要求学生有高的专业知识修养,而且也考验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国外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实施效果比较好,在于国外的法学教育通常被定为在大学本科教育之后,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目标,因而其所适用的学生许多在进校之前已经具备文学或理学学士学位,也具备一定的法律修养。从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推行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律运用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有一定知识积累和阅历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对于刚进校的低年级学生则不宜适用。
2.4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案例教学法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因此某种程度可以认为,是否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的能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师,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推行的关键。针对现行案例教学法推行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专业师资力量:第一,采取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法学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司法实践工作。教师既可以从事兼职律师的工作,也可以在司法部门某个岗位上去兼职,从而获得法律实务第一线最直接的实践经验。第二,聘请高校所在地的知名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为特聘教授或兼职教师。这些法律实务界的精英无论是在法律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及时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他们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比擅长于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除此之外,高校还应经常邀请国内外案例教学法推行比较好的名师和专家以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向法学教师传授运用教学案例法的经验,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案例法的目标,正确定位自己在案例教学法中的角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案例法注重于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学生才是案例教学法的主体。因而教师除精心准备案例以及主持讨论课堂讨论外,要尽量置身于课堂讨论外,对学生的各种观点不进行简单的是非评判,而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的思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思维误区要进行纠正。
2.5完善激励机制
1.一般资料
选取佳木斯大学二年级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共109名,其中男性42名,女性67名。全部学生均完成了基础医学课程等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并跟随带教老师进检验实验室学习操作至少5次,均具备一定实验室操作基础技能和具备一定的检验医学思维。
2.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授课老师讲解,学生听取讲解,被动接收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为:第一步,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案例,并设定相关的案例反应的知识点和思考问题,除了和理论密切相关的问题还可以预设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课余自行查阅资料,用以拓展知识面。学生准备为预先根据教师设置的案例进行预习,自行查阅整理资料。第二步,教学实施。因为课前师生均有准备资料,可以让学生分组组织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思路。教师对发言进行引导和点评,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让小组再讨论分析,最后总结讨论完毕教师根据资料准备充足程度、回答的全面性、问题的价值等进行成绩评定。按照教学方法在学习效率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协作能力提升、表达能力提升、多学科知识融合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由教学专家审阅内容,认可后进行调查。共发出109份,回收109份,合格109份。将问卷整理分析。
3.统计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当中的效果反应比较。案例教学法各个调查项目的优良率为100%,均显著高于传统课程效果的评价(P<0.05)。
三、结语
1、贯穿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挑选出两个或以上的上市公司,通常这两个公司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比如同行业、规模相似和发展状况相近等。可以通过在分析整个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加以对比、研判和分析,使大家在了解这几个上市公司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财务报表中各财务指标的比对更深刻的了解财务指标和如何进行分析。例如,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解中,将四川长虹和深圳康佳两个公司作为比对分析,从财务报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流动能力到发展能力都将这两个公司进行比对分析,使得财务指标的讲解不仅有着具体公司的形象案例,也使学生认识到财务指标不是简单存在,而是伴随着当时经济背景和公司特定特征来综合分析的。
2、特定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特定式案例教学法,就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解过程中,针对某种财务能力或者某个指标,选取一些真实的上市公司,通过分析它们的财务报表和真实发生的案例,来阐明这种能力或指标的含义。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简明易懂的解释给学生。例如,在讲到财务报表中营运能力的时候,我们举出李宁和安踏两个公司,在提出为什么李宁业绩下降,而安踏却上升的问题时,通过比对它们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公司营运能力的差别,也了解了营运能力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性。
3、研讨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将财务分析中有疑问的、必须结合公司特征或时代背景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在课下准备、课上分组、统一研讨等形式进行。研讨式案例可大可小,范围可广可窄,不拘泥于形式,旨在共同研习、探讨问题可能的结果。该种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联系实际,在获得相应结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讲到公司财务营运能力时,通常会说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营运能力越高,但是,是不是越高越好呢?然后结合公司案例来解释。显然,通过这种研讨式案例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综合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综合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围绕财务分析的某一章节,或者整个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时,通过引入某一有特色的上市公司作为例子,来整体分析该公司某方面财务能力或整体财务能力状况。利用上市公司案例来综合分析公司财务整体状况,有利于学生对财务分析状况的整体把握,并实际应用于公司中,从而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讲贯穿式研究的案例最后做一个综合性分析,既将分项研究联系成一个整体,实现前后贯通,又将案例公司财务状况做了一个全面分析和描述。
二、案例教学分析方法的准备和应用
1、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
财务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应针对不同的、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案例分析方法贯穿其中,交叉使用。诸如在每章、每节的开始都采用引例式案例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固定的案例表达方法;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信息基础等基础理论主要以认识、介绍公司财务报表为主,通常采用特定式和研讨式案例分析为主,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意义和重要性;具体的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效率等指标分析将贯穿式案例分析法、研讨式分析法和特定式案例分析法交叉使用,以使财务指标分析更易于理解、掌握;针对财务综合分析及财务绩效评价、前景预测和价值评估等应用内容,更多的采用综合式案例教学法,辅以研讨式案例教学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分析的整体状况和具体应用。因此,各种案例分析方法并不是没有目的的随意使用,而是有机结合,交叉应用,以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2、针对不同案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编写案例
财务分析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需要依赖于教师充分的准备和设计,这主要表现在财务分析教学案例的撰写。这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首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来选取相应的案例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撰写和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和应用都是基于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果来设计编写的,不能只是简单地通过花哨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其次,案例的选取应尽量选择最新的、具有代表性和与教学内容贴切的上市公司案例。这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书报资料、财经网站等途径获得实际案例,也可以根据平时搜集的实际财经事件自我编写案例,或者找一些业绩较优、较差或具有热点效应的上市公司,以他们的财务报告及重要财务事项为基础、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写案例。再次,应以公司财务报表作为案例选取基础,以围绕财务报表中财务指标引发的问题作为研究核心,摈弃大一统的、笼统的财务案例进行简单充斥。
3、针对不同案例教学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针对不同的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和总结。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下准备:对于研讨式、总结式和部分特定式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讲授、组织课堂案例讨论之前,提前几天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资料,或者给出相应的题目、背景资料让学生根据案例讨论要求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独立做好必要的分析,为案例讨论和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讲授:对于引例式案例分析、贯穿式案例分析和部分特定式案例分析,通常采取课堂直接讲授为主,问题的提出比较直接,问题的讲述也可以直接给出答案,也可以逐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解答逐步得出。
(3)课堂讨论:对于研讨式、综合式案例分析教学,可采用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一是课堂提问、逐步诱导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二是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中间总结提醒和最后总结阐述来进行。这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集中讨论的形式进行。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或小组对案例的探究来实现,教师主要起到鼓励和指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引申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灵活和深刻,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的使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法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学生记住多少,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案例教学的运用,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不再一味地依赖教师的讲授和解答。并且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与不同意见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3.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教学内容涉及到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条件、国际贸易程序、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具有流程长、涉及面广、环节多、难度大、涉外性等典型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连贯起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
二、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法的设计理念
(一)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信息量较大、涉及知识较多、案例选择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所以教师在确定案例时,要选择与理论知识关系密切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例如,学习不可抗力时应该了解: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合同签订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控制、无法克服的意外事件(如战争、车祸等)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等),以致合同当事人不能依约履行职责或不能如期履行职责,发生意外事件或遭受自然灾害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职责的责任或推迟履行职责。构成不可抗力的条件主要包括:1.意外事故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2.不是因为合同当事人双方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3.意外事故是当事人双方所不能控制的,无能为力的。有以下两个案例可以选择:1.某年,我国A公司与英国B公司成交小麦100公吨,交货期为当年5—9月。签约后,A公司购货地发生水灾,于是A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但对方回电拒绝。问题:A公司要求以不可抗力免除交货的理由是否充分?2.某年,我国A公司与日本B公司签订进口日本某高新技术设备的合同,交货期为9月15日,合同签订后,日本政府发文限制了对该高新技术设备的出口,从10月1日开始限制出口。日本B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我国A公司坚持要求履行合同。问题:该合同以不可抗力免除交货的理由是否充分?以上两个案例都有助于巩固学生对不可抗力的理解,但明显可以看出,第1个案例要比第2个案例更具典型性,更需要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才能回答。因此,在教学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第1个案例。
(二)注意案例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性
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是由多种知识串联在一起组成的流程操作,因此在案例的采用上要注意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性。例如:我国某外贸公司与国外B公司达成一笔出口合同,信用证规定“数量9000公吨,7—12月份分批装运,每月装1500公吨”。卖方在7—9月份每月装1500公吨,银行已分批凭单付款。第四批货物原定10月15日装运出口,但由于台风登陆,第四批货物延迟至11月2日才装船运出。当受益人凭11月2日的装船提单向银行议付时,遭银行拒付。后来受益人又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银行付款,亦遭银行拒绝。问题:在上述情况下,银行有无拒付的权利?为什么?此案例就是考察不可抗力与信用证条款的联系性。不可抗力是一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即发生不可抗力时,进口方不能以此向卖方索赔或拒付货款。但信用证是一项独立于合同外的自足文件,银行不受合同的约束。根据《UCP600》的规定,银行不承认受益人因不可抗力而有改变信用证条款的权力。因此,本案例中的受益人引用不可抗力而要求银行付款,银行有权拒绝付款。通过这个案例就使学生加深了对不可抗力的理解,同时也更巩固了对信用证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在每一次案例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对相关案例做到心中有数,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案例,提示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论知识准备。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要求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人数相等、实力相当,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可轮流担任。在学生自主讨论时,教师在全班巡视,观察各组讨论进展,适时参与,可以进行提示,可故设疑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表达本组观点,其他学生可作补充发言。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指出每个小组对相关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扮演引导者与鼓励者的角色,通过鼓励、提问、奖励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由于学生习惯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不积极思考,不积极参与,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因此,良好的案例教学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即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计分,计入平时成绩。当然,该成绩的评定并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或错误,还在于学生事前的准备、讨论时的参与以及事后的总结,还可以通过考虑其思路是否清晰,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等进行综合评分。此外,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必须让学生明白:积极参与讨论是让自己的观点接受挑战的过程,也是锻炼从业能力的好机会,可以让自己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得到锻炼,这些能力都是在现实工作中所必需的。
(二)注意对学生案例分析的总结评估
案例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生的表现可以体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归纳,以期发现理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调。所以,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要注意案例教学法也应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例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而且此种知识类型也不适用于案例教学法。另外,把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能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更大,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四、结语
市场营销学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具备基本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专业定位上应该面向市场需求,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因为其“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的特点,成为深受高校师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应结合社会实际,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成功的营销策略、营销技巧、营销手段、营销渠道俯首皆是,内容量、数量都很多,也就为市场营销教学提供大量的案例素材。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以及其他的实践教学和通过案件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前沿,有助于理解市场营销的社会实际需要,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2、案例教学法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件教学帮助学生对市场营销及相关知识的完全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习理解应用和掌握,通过案件教学中背景知识资料的搜集和方案的制定,在案例交流探讨过程中分工和协作交流,通过案件教学中解决方案的遴选和优化,从而使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决策与评估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都有较大的提高。3、案例教学法是将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与学生。学生在整个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置身于模拟商业环境其中并进行角色配合,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现问题及追寻其产生的根源和问题衍生的机制,通过交流思辨探讨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最终作出决策。通过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充分调动其创造性。
二、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教学案例与社会市场营销实际结合。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变革已经深刻的影响了经济、人文、习俗等,市场营销的模式、手段、方法、策略也呈现出更丰富的变化和革新,经典新型市场营销案列层出不穷,市场营销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一定时效性,尽可能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将营销理论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降低理论的滞后性;也要注重其趣味性,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提高案例教学的直接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应用。2、教学案例体系与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归纳,市场营销学是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即与营销实际紧密联系,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理论章节结构。教学案例体系与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从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方案的提出和甄选、实施的细节和执行、效果的评判和对比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的架构和应用体验。3、教学案例设计着重学生参与体验。案例教学要达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充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案例设计上明确教师的组织和执行作用,弱化其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地位给子重视,强化学生自主认识和理解,强化学生间的分工合作与交流分享,贯彻课堂案例讨论的民主性原则,将案例教学法纳入市场营销教学的全程,营造既生动活泼又科学严谨、即讲究实用又注重理论的教学效果。4、教学案例中倡导启发式教育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自观、形象的典型案例转化为逼真的营销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创造性地将零碎的案例与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生对营销理论的感知能力。而且,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提倡讨论和思辨,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真听取他人的见解,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能够深化对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展望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根据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案例,将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融汇在案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理解和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在理论知识中汲取能量,据此提出对于案例营造的情景中面临的营销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并讨论、交流、思辨而最终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降低了教和学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出一种师生交融的生动活泼的营销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这就对市场营销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案例的选择、组织、实施及结果的控制方面,将营销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实施案例教学时,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活跃课堂氛围,需要教师运用主持、控制案例教学的综合能力和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市场营销教学的目标。因此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总结,以充实、提高自己,具有广博的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教学业务素质和研究水平。
作者:陈华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
1.注重教材选择
明确教学目的目前我国的教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教材是西方经济学原版引进的,另一类教材是国内学者编写的。原版教材体现了西方经济学者的思维方式,经济理论,但由于语言、翻译、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素质能力等的差异,在我们地方高校并不适用。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对我国财经类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状况,思维方式分析把握清晰,大量直观的、中国的案例安排,使学生能学懂经济学中的原理,真正提升学生经济学素养,告别懵懂的经济学认知。
2.课时安排合理
重点突出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容量比较大,课堂教学时间珍贵,,而我们的课时有限,所以,我们不可能全部讲解到,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章节,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问题,我们花很多的时间,详细重点讲解,而对于比较好理解的简单的章节,问题,就讲的简单点,少花点精力。例如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的难点;产品—货币市场均衡与劳动市场均衡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难点我,我们会多花时间,把知识讲透,繁杂的难于理解删掉,简单的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1)情景教学法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经济调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经济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概念原理以外的西方经济学。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海尔品牌的战略,海尔成立几十年,相对其他家电产品曾多次易主,而海尔冰箱却一直占据销量第一的位置。通过分析案例,海尔的价格一直高于市场上的其他品牌,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但是为什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呢?原因就是通过广告,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这就很生动的解释了经济学中需求的影响因素-偏好。案例教学法可是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
(3)课堂实验法
课堂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简短的游戏,得利于实验经济学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今天才能将课堂实验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来,教师通过简便易操作的实验,深入浅出的情景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
4.考核方式的改革现
在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试卷考核,考核方式单一,成绩不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后的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平时成绩,不论是作业、演讲、回答问题还是课堂笔记、出勤等这些平时的学成绩的40%,期末考试的的60%也会减少对死概念和原理分数比例,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建立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还包括教师间的听课,评课,互评,教师的评学,以及学生的评教,只有各个环节组合给力,才能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1.教师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关键在于听水平高的老师上课,不断的学习、丰富、构建教师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脉络,运用好教学技巧,熟练使用教学方法。
2.建立教师考评制度,奖罚分明严格执行教学资料考评制度和和教学事故处理制度;把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纳入到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的发放上了,利用机制倒逼教师工作质量。
三、改革效果
1.1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英美法系国家学院的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后来还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得以实践,引用到了其他的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们带领学生,在相应的教学目的的要求下,与学生们共同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调查、思考,讨论以及交流,从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和道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这一过程中得以受用,获得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们在案例教学法这一理论方法中,运用得当,在实践过程中,带领学生们进行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能够从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教师们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教学经验,技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对这一课程在实践中如何操作掌握了方法与技巧,寓教于乐,在实践中使学生通晓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操作技能.
1.2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理论知识的困惑,将实际问题得以解决,由此,学生就具备了应用计算机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具备了竞争能力,并为日后的求职竞争做好了铺垫,使学生能够掌握技能.案例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道了怎样运用知识,怎样在社会实践中将知识落实的更好.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与老师进行共同的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寻求更好地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后,就能得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在任何方面的实施效果.教学者应该教授给学生更多的实际经验,学生就能够从中分析出理论知识是怎样在其中运用,就能找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实践中是怎样运用的,能够找到门路方法,更好的找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如何实践的方法,同时也能够掌握其他的思维方式,理解理论知识时就能更加透彻,思维方式能更加新颖独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计算机基础理论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就是构建主义理论,并且要在合理的模式之内实践这一理论能否带来相应的实际效果.
2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理论中如何应用
2.1案例实施
第一要做的就是呈现案例的全部.在案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呈现案例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组织策划,这样就能用一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又能接受,以免案例中有学生不能理清的成分或专业术语;根据案例的自身特点,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案例呈现给每一个学生,用独特鲜明的方式就能使学生记得住当堂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并熟练掌握,或者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并能提出问题给出建议.教师在讲述案例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向问题上思考,运用发散思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教师应该集思广益,并引导学生提出与案例有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相关案例知识就能有迹可循.在呈现案例之时教师要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上发散思维,在案例范围内进行思考,给出多元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主动分析案例,案例的情况、背景需要教师提前告知学生.第二要做的是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将案例进行陈述,更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分析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要进行讨论,譬如一些简单的例如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后方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讨论,对于一些涉及范围较广的问题,就需要学生和教师经过共同考虑后才能制定相关的计划.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在其中创造良好的自由的适合探讨的气氛环境,这样学生就能融入其中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组织和协调,学生不能随意按照自己的态度想法进行讨论,教师要合理地控制讨论问题的时间.第三点要做的就是总结案例.案例总结不是总结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总结出案例的分析、讨论、阅读中取得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知识,解决了哪样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案例中运用到的知识点,对其中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这样学生就能在这一案例的延伸范围之外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考问题中.
2.2案例选取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去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由教师引导后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教师引导之前,教师应先提供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这一环境中,通过发现、参与、合作互动后,学生能够自主的获取知识,也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的见解认知能力就能得到高效的培养,情感价值观就能以适合学生的方式的形成.在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之中,所展示的案例并不是进行案例重复,而是对案例进行完整的典型叙述.一个合理的案例叙述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合理的案例叙述,会带引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条理清晰的叙述效果是最好的.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是要按照教学目标从浅入深,这样才能使学生走进教师所创造的情境之中,教师设计案例之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是否在所设计的案例感兴趣,以及学生是否能在所设计的案例之中学习到内容,设计的案例最好是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是次要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个概念,案例中学生掌握得到的内容就可以概括所讲述的理论知识,学生就能自行的记住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参加程度,教师就能够更好的将学生带领引进所营造的案例条件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乐趣.
3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和优点
3.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计算机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理论知识易懂,深奥隐晦的内容比较少,大部分都能够学生自己理解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互相合作,互相地提出问题,相互地解答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就能在学生的自主之下得以解决.学生也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时,提高了自我的协作能力,与他人进行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之间就能将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在实践之中学生就能掌握了以就业为方向的相关培养的概念.
3.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之中,所获得的内容很少,既觉得乏味无趣又不能获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不能够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相关的改变,改变讲学方式,寓教于乐,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这种方法能够带来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形象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被这种教学模式吸引后,就能产生浓厚的听课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培养了自主分析的技能,教师也将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高效的展示.学生自主分析后,成功地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后,学生将会更加地在学习上投入学习热情,这样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教师带动了起来.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学习的技能,在自主学习上,更加有目的性,目的性也变得更强了.
3.3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每一个案例都是从生活之中真切发生的,在社会中都是有迹可循的,有着紧密的关系的,学生所学的任何的计算机理论知识都要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学生要掌握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这样就能够在实际经验中得到知识,得到启发的能力.学生得到了启发,思维发散后,就能够思维更广地讨论实际问题.教师应当营造这样的发散式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中,能够在各个方面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够与教师的联系紧密,从中了解到教师的思维倾向,更好的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增强了.
3.4所采用的案例具有针对性
相关的教学案例是在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后进行摘取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应了相同的事物的共同的特性,学生能够在问题中举一反三,提出不同的观点,这就得益于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提出的案例的针对性,典型性.
4结语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将学术理论与企业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被管理学院以及商学院教师广泛采用,并成为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案例教学起源于190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商学院的教学领域当中,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Kunselman&Johnson(2004)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整合性的主动学习法,它能激发学生参与、分析与评估,是一项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经由大量的企业管理实际的案例解说以及讨论,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境当中,由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当中进行决策与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经过思考与模拟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企业实际运营其相近的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ippin,Booth,Bowie,&Jordan(2002)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安全的学习环境,它允许学习者学习在复杂不确定的情境中发展批判思考及敏感的觉察能力。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
案例教学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实证性案例教学法,二是分析性案例教学法。两种教学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
1.实证性案例教学法。本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以实际的案例进行理论方面的说明并且进行对照讲解,也就是实际案例教学法。实际案例是将理论当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抽象的观念经由实际的案例加以解释说明。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务案例之间的应用,解决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困难以及对实务经验的理解差距;另一方面,又可以透过案例的实际解说,让同学们可以用融入案例情境的方式提升关注程度,经由老师的解说与互动提问方式将理论课程变成生活化的议题,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实用价值。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术理论的教学内容,以案例介绍的形式介绍同一理论概念中不同企业的实际案例,往往比从理论到理论更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析性案例教学法。本方法是指当学生学完成某项主题课程或是一系列的相关课程时,由老师提供与专门领域相关的案例分析中使用,用来观察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案例内容包括研讨主题、相关企业的基本背景资料,案例发生的过程与情境,所要讨论的问题等有关附件部分。分析性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案例交给学生,根据案例的所描述的内容与情境介绍,依据案例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由同学以个人或是分组的方式作准备,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互动讨论的过程当中,可以互相挑战(challenge)对方的观点以及回答的内容,由各个人或是小组进行总结并且说明观点及理由。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评述,引导学生们在案例索讨论的内容当中,带入理论学术的内容,进行理论实务的结合•明。分析性案例教学法所使用的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可以依据所涉及的知识面进行分类,一般又可以分为专题性分析和综合性案例分析两种。前者运用某一方面的知识,对某一专门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探讨员工招聘与甄选的方法,这就是一个专门针对员工招聘与甄选的主题进行案例分析。而综合性案例分析法是运用某一课程的多方面的知识,对某一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在企业战略规划课程就经常会使用到综合性案例分析,例如以诺基亚公司作为案例分析,要求同学们进行诺基亚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就要应用多种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品牌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手法、企业财务操作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产品设计与开发、全球化运筹物流体系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三、采用案例教学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各阶段的课程教学都已经普遍采用,而且也的确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仍然有些问题是需要进行克服与调整,经过作者与学生沟通交流所做出总结,采用案例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师本身不具备企业的实务工作经验。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实际的企业实务工作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法,实用性要求非常高,教师本身应当具有企业实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多数老师还是一路从学术理论的路径值接进入到学校教学,欠缺企业的实务工作执行能力与经验,对于企业真正的执行与运作会发生哪些实际的问题无法进行深入的解说,只能够从理论的部分给与同学们进行讲解。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实务工作与理论脱节严重,无法进行有说服力的沟通,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种情况下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从而造成案例点评不够深入与欠缺实际的观点,进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2.学生不具备工作经历与知识层面局限,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时,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进而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提出不同的思路与观点,达到学习的综合效果(LearningSynergy)。但是在校的本科大学生,因为没有完整的职场历练与经历,往往对于老师课程当中所提到的内容与观点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批判与反驳,多数仍然是属于单向的知识接收与获取,再加上专业课程的掌握也有限,所以往往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至于社会工作经历就更无从谈起,多数学生即使有实习的经历,但也都是基层工作执行层面操作为主,谈不上太多深入的主题。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单向教学方式的大学生来说,以往的训练都是在封闭式的环境之下进行问进行问题解决,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开放式的问题,不会仅仅只有一种答案或是解决方案,对于思维模式固化的学生来说就会发现在回答问题时的思路狭隘、答非所问、欠缺逻辑性、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和现实情况的问题。
3.教科书的案例缺乏本土案例。目前国内的工商管理教科书有许多都是由国外直接翻译的,而书中的案例也都是使用国外企业的案例,除非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不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度。从国外直接引进的管理案例可以参考,但在教学应用时,很难真正起到效果,因为东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和社会环境与企业制度的差别,对于大多国内学生来说,很难直接借鉴外国案例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因为学生对于外国企业的认知程度不高,所以在进行案例讲解时很难有亲近的认知程度,这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实践中针对案例教学问题的对策与效果评量
1.针对教师实务经验欠缺的部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作者本身具备了产业实务的工作经验,曾经服务过各类不同的企业从科技制造行业、咨询顾问业、传统塑料行业、集团化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本土企业,因此在课堂中可以引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主题讲解,以自身的行业执行经验进行解说,将理论与实务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告知学生企业实际在运营执行的过程当中会发生哪些问题?如何进行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专注程度达到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
2.针对学生欠缺实务工作历练的部分。针对此部分作者所采用的方式是以案例分组报告的方式让同学进行练习。由学生进行分组,自行选择所要分析的个案公司,依据报告的大纲以及框架进行分组报告。当上台进行报告完成之后,台下的学生可以针对小组报告的内容进行询问,针对报告的内容所提供的信息来源及相关内容,分析的模式、提出的解决方案合理性等内容进行批判与讨论,而且在报告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评分做为小组的报告成绩。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学生们可以观察到每个小组所报告的内容深度与广度,然后由老师带领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提交。
3.针对本土案例欠缺的部分。此部分的不足就由作者自身进行本土企业的案例搜集,藉由平时的财经报导、网络信息、专业期刊、管理从书出版品等方面进行案例的搜集。经过整理后提供给同学们作为学习的内容。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管理案例库(张丽化、余凯程,2000),是针对本土企业所编写的一本案例专业书籍,可以进一步提高老师在选用案例的质量。吴晓波(2001)所写的《大败局》一书,也是教师在进行案例讲解的时候一本不错的本土企业案例书籍。
4.案例教学法学生教评成果。作者2013-2014第二学期一共开了三门课程,分别是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学原理课程。本校每学期末都会进行教师教学评鉴,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认同程度,以教学评鉴的方式确任教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作者所采取的课程教学法主要就是以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讲解与•明。为本学期的期末教评结果。的教评结果看出学生对于作者的课程教学满意度平均分数高于全学院的总体分数,代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是得到学生的认可,由教学评鉴的结果也可以得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工商管理系的教学还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五、结论
关键词:案例教学 大学法律 法律教学 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 拟真性
在大学法律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案例往往是结合实际司法所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加工与整理而成的。该类案例均具有代表性以及真实性,能够有效还原真实的法律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案例来对其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及认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1.2 启发性
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案例教学主要侧重的是启发与引导。在大学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并由教师引导与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与研究,而不是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让学生能够发散自身思维,对教学案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
1.3 民主性
与以往被动式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主动的、开放的探索知识的过程。在开展该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均能够根据案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且可以在师生以及生生间进行自由谈论。在这样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并且在对各类案件的观点以及论据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各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其对相关法律条文以及规范的理解与掌握。
2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2.1 课堂案例教学
通常情况下,课堂案例教学主要是由案例呈现、课堂讨论与辩论、总结评述以及撰写小论文等几个环节构成。首先,案例呈现。通常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以通过描绘案例、发放文字案例、播放多媒体案例、创造真实案例情境等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充足的准备。需要注意是所选择的案例应当要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际,并兼具思考性与以男性,让学生不但能够像法官一样思考,而且还能够像检察官以及律师一样具有控辩能力与技巧。其次,开展课堂谈论与辩论。该环节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间可能的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中,并且能够根据案例中的线索、情况以及事实来进行思考与探究,并且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共同探讨,从案例中探寻出各类法律关系,并找到相应的法律解决方法。再者,进行总结评述。结束谈论后,教师可以与学生通过与案例进行总结,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总结与评述来对自己的观点以及思路进行思考,看其思考方向是否正确,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合理等。但是在总结与评述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整体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讨论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以论点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有效提升案例教W的实效性。最后,撰写小论文。案例教学接受后,教师应当让学生根据课堂探讨的结果以及意见来完成法学小论文的撰写,通过该环节来深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模拟法庭教学
模拟法庭教学只要是由教师提供案例材料,并由学生来对其中不同角色进行扮演,如被告、原告、证人、审判员、审判长等,并严格根据我国法院开庭的规范化流程来开展模拟操练。通过该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将所掌握到的法律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起来,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模拟诉讼活动,并扮演其中的各类角色。在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继续办案与审案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有效锻炼其实际应用能力。值得注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急忙将标准答案公布出来,不要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更多的是引导与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做好法律争议的引路人。
2.3 观摩审判教学
就目前来说,观摩审判教学方法是大学法律教学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也是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观摩审判教学方法主要是有相关司法审判部门与学校进行相互合作来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通常是组织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的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到法律旁听一些疑难或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能够真实的了解各类诉讼程度,并对法官庭审的程序以及办案技巧进行观察与学习。并且还能让其了解在庭审中的不同诉讼主体、主体关系、地位差异以及各角色的作用。通过该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学习与应用不单单只是侧重实体法,程序法也同等重要。所以要想做好公正,则必须要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在每次观摩结束后,教师还应当要学生将自己的观感体会与班级同学进行分享,最后在予以总结和点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能力。
2.4 视频案例教学
在大学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观看与学习,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或是是各地方电视台播放的法制节目等,通常情况下该类案例都极具代表性,且制作较为成功。特别是《今日说法》栏目,其中还有一个专家点评环节,能够有效帮助法律教学的开展。
3 在大学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法庭案例以及观摩庭审教学法通常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律知识且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则应当采用课堂讨论式或是视频案例教学法。第二,教师在开展法律教学时,应当做好精心的课堂设计,以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第三,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来分析与研究案例,如若在一个学期中使用该种教材方法的课程较多,则应当合理协调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的案例准备工作质量。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学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法律水平的提升,因此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安富,刘健.浅谈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4).
参考文献:
[1]宁德琼.VB下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2]邢国春.基于vb下的ADO控件对学生选课系统设计[J].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李媛媛,傅申,李良彬.校园网上选课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
[4]张燕,兰彬.浅谈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6).
[5]康开锋.高职院校在线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参考文献:
[1]唐小燕,吴斌,鲁大林.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教育信息化,2006年19期
[2]王四化,林蟒,邱伯文,成明.基于VB和Surfer不连续区域气象资料自动成图的实现[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苟秉宸,余隋怀,王聪,初建杰.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基于TeamWorking的专业外语教学方法[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罗妤.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2009,20
[5]刘丽.信息化形式高校计算机语言课考试的改革[C].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4
[6]刘迎春.高职C程序设计实验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
[7]彭鑫.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参考文献:
[1]于鹏,李霞.中文版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项目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凯,李妙妍,袁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C].Proceedingsof2010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TechnologyandTraining(Volume8),2010.
[3]段旭,潘舒,易德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0).
[4]苗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isualBasic”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36).
[关键词]一案到底;教学法;Word软件课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一案到底”教学法由“案例教学法”发展而来,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脉络清晰、教学系统的优点,能够将教学目标分步骤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易于形成系统认知和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1 “一案到底”教学法
“一案到底”教学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和授课知识点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系统认知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现在“一案到底”教学法比较多地运用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案例设计与传授知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与实际需求的结合、考试和评价的结合,非常适合一些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
2 Word软件教学现状
2.1 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综述
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种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研究,比如2002年,湖北省荆门市财经学校朱云霞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项;2003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职中肖胜阳进行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着重开展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詹自胜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设计了一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效果。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在计算机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在Word软件教学中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就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
2.2 Word软件教学现状
Word作为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办公软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Word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展,目前Word软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学案例老旧,缺乏连贯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如果教学内容浅显、缺乏实用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实用性极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十分重要,“一案到底”教学法十分适合Word软件课程内容的教学需求。
3 “一案到底”案例设计
3.1 “一案到底”总体设计
Word软件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大高校本科生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重要课程。Word软件课程操作性很强,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必需的计算机技能,巩固、加深已有的计算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做好铺垫。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教学应用的立足点在于“一案”,恰当的案例能够串联多数知识点、突出难点知识点、强化重点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设计依据的是本次课的各个教学知识点,争取串联起本次教学内容绝大多数知识点,同时要做到有重点、有层次,不能单纯为了加入知识点而进行生硬的教学案例设计。“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的教学应用的中心点在于“到底”,优秀的案例设计不仅可以串联单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还可以将多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让学生在新知识点的学习中进行原有重点内容的强化和复习,将多次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既可以独立又能够紧密连接的整体教学案例,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独立知识点的同时形成体系化认知,真正在理解课程内容}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其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2 案例
列举一个Word软件教学中“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设计案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按照逆向的“‘一案到底’知识体系”“‘一案’知识块”“分散知识点”进行总体设计,按照“分散知识点”“‘一案’知识块”“‘一案到底’知识体系”顺序进行实际授课。
根据Word软件课程教学计划,教学一般按照知识点“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文档编辑”“表格编辑与应用”“图文混排”“长文档编排”“页面设置与打印”的顺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构建一个囊括所有重要知识点的“一案到底”整体案例,再按照课程需求和“一案”结构进行分割,形成单独的“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包含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散知识点”。
根据“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页面设置与打印”的教学顺序与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本科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将“毕业论文”分割成“文本编辑”“图文混排”“表格制作”“长文档编排”等多个“一案”知识块,在每个知识块中强化练习重点内容,比如在“表格制作”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表格线独立设置”“表格文本对齐方式”和“单元格合并与分割”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在“长文档编排”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设置多级标题”“使用分节符”“使用分页符”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授课时依据分散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组成的独立知识块,最终学会Word软件的整体操作使用方法。“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结构如图2所示。
4 结 语
“一案到底”教学法不仅适用于Word软件教学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多个其他学科教学。“一案到底”在实际教学中的成功应用需要依靠优秀的案例设计和教学设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进行不断的打磨和修改,也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及时对案例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串联知识点、整合知识点,直至形成知识体系是该教学法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先礼.“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软件设计课程中的实施[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7).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中国 重庆 402167)
【摘 要】分析了现阶段普通案例教学在高职学生学习office三大软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根据学生与教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学生兴趣角度设计教学案例方式并组织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在办公自动化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此方法,可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学以致用的能力更深层次提高,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兴趣案例教学;办公自动化;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高瑜,男,硕士,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工作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助教。
0 序言
《办公自动化》是高职中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办公软件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是将来工作岗位中应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该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联系性不强,实践性和实用性强,在不断寻求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有着不错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及加强教师与学生间互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因其本身的限制与不足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进程上带来一定不利。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被应用于各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医学,教育等),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在促进我国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团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触发学生的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前期的案例选择中,而且这个环节教师的主导意义很强,二学生的主体则体现在后期的学习及巩固过程。主要的特征:启发式,情景化与参与性。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实施过程:案例选择、组织安排教学(案例呈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回归内容+案例实施)、总结反思。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有着较强的知识和引导案例的探讨的经验和技巧,也需要学生有着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兴趣案例教学
结合自身的教学环境发现:案例教学法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经典案例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者高职类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响应老师的问题,在小组中也很难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与案例教学的发挥学生主动性相违背。于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兴趣案例教学,方法实施前期放弃使用经典案例改为教师与学生自选案例,后期则是学生掌握自选案例后,用经典案例去回顾总结。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当中,而不是简单的存在于后期的学习过程。
2.1 兴趣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2.1.1 兴趣案例的选择
学生兴趣广泛且学生众多做不到绝对统一。在不破坏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案例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教师以往教学经验,如毕业论文的编辑排版,这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后必须做的;二是从该专业指导老师中获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数据,如工程造价学生的工程计算;三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如学生在入校时体检表格制作,学生入取通知书的制作;四是利用学生自身的兴趣,如在Powerpoint的学习中。
2.1.2 组织安排教学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和问题分析,接着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提出与案例相关联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来对案例思考,之后教师课堂演练案例,案例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并发现不足之处,最后完成经典案例的实现。
2.1.3 总结反思
教师需对环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了解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除此之外,让学生于案例结束之后进行书面总结,主要从案例实现的步骤,以及案例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分析出相关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2.2 兴趣案例实施举例
2.2.1 Word案例
Word作为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让用户轻松地处理文字、图形、数据等对象,创建出各种图形并茂,赏心悦目的办公文档,如论文,建立,信函,书刊等。作为高校大学生,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必需要写的,掌握一些必要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此为案例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本校的论文格式规定,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规定,达到这些规定需要哪些操作,完成这些操作需要哪些相关的知识点。此外在一个综合性练习上,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自己入学通知书的实现。这样通过案例可使学生进入一种情景模式下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2.2 Excel案例
Excel作为数据处理软件以其较高工作效率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财税和个人事务等领域。在教学中摒弃如学生成绩的计算排名和某部门工资核算的经典案例,利用Excel点名出分的案例。首先教师事先写好提取文件夹中文档名的程序,然后把提取出来的信息与excel中准备原始数据匹配的方式,然后统计转换分数。让学生了解老师利用Office办公的流程与原理,并在原理讲解过程中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兴趣大增,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图1采用编写的批处理程序提取的文档名称复制到相应的列中等待匹配。图2采用了if判断函数和Vlookup查询函数匹配结果。在B3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为:
=IF(VLOOKUP($A3,获取文档表!A$3:A$13,1,FALSE)=点名表!$A3,1,0)
该公式是if函数与VLOOKUP函数的嵌套使用。
其中IF函数的基本语法格式:
IF(条件表达式,表达式为真时执行,表达式为假时执行)
VLOOKUP函数的基本语法格式:
VLOOKUP(进行匹配的值,匹配值的范围,找到相应的输出列,逻辑值)。
注意:逻辑值为Flase时是精确匹配,逻辑值为True或省略为模糊匹配。
在该公式中使用的是精确匹配,如果采取模糊匹配输出的结果有三种结果:1,0,#N/A,不利于统计输出,而精确匹配则是1和#N/A两种结果。
2.2.3 PowerPoint案例
PowerPoint是一款善于表达观点、演示成果又可集各种多媒体对象为一体的演示文稿软件。该教学中和学生的毕业答辩和主题演讲结合在一起,教学中选择展示有些学生的毕业答辩PPT,并从模板选择,配色方案,插入多媒体对象,幻灯片切换及播放设置等方面展开学习演示。在后期的实践环节中并让学生以自身兴趣完成一主题PPT,而且找出一些给出评分。
3 结束语
兴趣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标的效果,同时也更大层次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兴趣案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相当大要求,也无形之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兴趣案例教学的方法还不能做到所有兴趣的统一,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解决这些问题。让案例教学法扬长避短,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点深入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2]杨庆英.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4).
[3]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