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23:4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宣传文化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群众文化;公益;惠民工程
一、文化馆的职能与职责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阵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其主要职能有: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指导社会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开展社会宣传与教育。目前,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主要职责是:承办政府主办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组织群众寓教于乐,开展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包括正常性的阵地活动,乡镇、社区、村落、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广场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辅导、培训群文系统的在职干部、文艺骨干和社会团队,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加强对乡镇、社区、企(事)业、机关、学校、文化站(室)、俱乐部的文化工作指导和文化活动辅导;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文理论研究,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开展对外社会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等。
由此可见,市级文化馆的工作内容丰富,功能全面。但为满足全市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仅凭市级文化馆发挥作用是远远不足的,需要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
二、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站)现状
根据前期的调研发现,目前,乌鲁木齐市(简称乌市)基层公共文化馆(站)发展不平衡,作用发挥也冷热不均。
1、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尤其是基层群众文化认识较片面,认为基层文化建设就是简单地开展一些活动,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开展文化活动是费钱耗时之事,可有可无。
2、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部分区县存在区(县)级文化馆有馆无舍、乡镇文化站选址不科学、社区文化室被挪作他用或无社区文化室等现象。
3、基层文化专(兼)干流动性大,市文化馆每年都辅导和培训基层文化专兼干,但效果不明显,很多专兼干在培训之后,因各种原因无法从事群众文化工作,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同时,大部分文化专兼干身兼数职,无法潜心思考和实践本地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4、基层文化活动缺乏资金,一是设施设备配套资金少,部分基层文化站(室)文化设施设备、演员服装陈旧;二是活动经费少,部分社区广场展演没有经费,演员排练、服装租赁、路费全部自筹;三是创作资金全无。目前,由于缺少创作资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很多活动仅限于唱歌、跳舞、敲锣打鼓。
5、基层文化活动缺乏考核,目前,尚未将基层文化活动、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发挥作用等内容列入考核,无法引起各级领导重视。
三、对发挥文化馆(站)作用的思考
根据乌市文化馆(站)现状,作为市级文化馆,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树立全市群众文化一盘棋思想
将七区一县的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市文化馆的工作中,形成上报制度,即七区一县将全年的工作和阶段性的工作上报市文化馆,以便于市文化馆了解掌握全市的群众文化的动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调配资源,更好地指导工作。将全市有条件的文化馆(站、室)纳入全市群众文化网络系统,实现文化信息共享、文化资源流动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2、挖掘新的文化增长点、新亮点
在全市开展有影响力、持续性的品牌活动。如:每年一届的中老年艺术节、少儿才艺大赛、残疾人才艺大赛、农民调演或汇演。
3、抓好文化创作工作
一是设立创作奖,开展全市的文艺创作征集,对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予奖励。二是调动全市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成立创作队伍。三是创建优秀文化作品库,大型文化活动优先选用,并将作品用于基层文化馆(站、室)展演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四是调动各文化馆(站、室)创作积极性,优秀的文化创作作品定期在市文化馆内部刊物发表。
4、加强对文化专(兼)干的辅导和考核
一是注重实际,根据乌市冬季户外活动少的特点,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举办文化专(兼)干辅导。同时,将辅导和岗位练兵结合起来,分层次培训,并邀请专家进行针对性辅导。二是注重实效,每年定期从工作量、组织活动能力、业务水平、参与活动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核。
5、加强与新闻媒体、各族群众的沟通,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向广大群众预告全市大型活动(包括各区县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方便群众观看。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自身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政府和市民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6、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群众文化均等化水平
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服务。采取选派专业老师定期上门辅导,政府购买演出等形式,推动优秀资源向特殊群体倾斜。
7、公益性文化惠及百姓,还需各方面的支持
一是需要推动制度建设,探索完善群众文化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制定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文化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二是需要加大投入和保障,将群众文化服务、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三是需要完善队伍建设,探索能够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基层文化机构编制,落实学习培训方面的政策措施。四是扩大参与,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局面。各级政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入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锦昆,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5.09.
[2] 葛晓红.浅谈群众文化,华章,2011.
[3] 陈洪.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
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如何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扣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依靠群众的主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中,着力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当前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要把满足群众需求贯穿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基在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在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必须将满足群众需求贯穿始终,任何时候、任何活动都从满足群众的需求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来思考、谋划。基层宣传干部的楷模郑垧靖曾经说过,“做老百姓需要的宣传,老百姓才会真正喜欢我们的宣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我们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受群众欢迎,才乐于被群众接受,才能真正发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作用。第一,理论宣传要深入群众。近几年来,随着理论下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理论越来越被各级机关、党员干部所熟知、掌握。但由于农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纯理论的宣讲又过于抽象,理论宣传显得枯燥乏味,一些农民很难接受。因此,我们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运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才能使理论宣传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如,在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我们用大鼓书、快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化形式进行宣讲,群众就乐于接受,争相去参与。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较好地宣传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统一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力量。第二,媒体宣传要聚焦群众。“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是对媒体宣传的总体要求。作为媒体,就要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来确定我们宣传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要眼睛向下,聚焦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改变文风,把镜头和笔触对准广大群众。多开办群众喜爱的好节目、好栏目,多用群众的语言,多宣传基层和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境界,多反映困难群众的呼声心声。这样,我们的媒体宣传就能引起群众更多的共鸣,收到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的效果。第三,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由于广大群众对文化工作、文化活动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时,针对群众个人的兴趣爱好,设计编排节目,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做到雅俗共赏,群众各取所需。如,把“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常态化,通过文艺团队“点餐式”服务,为群众送上丰盛“文化大餐”;诗词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舞蹈协会、武术协会等群众性协会组织经常开展活动,就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第四,文化设施要方便群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者是群众,服务对象和受益者也是群众,如果束之高阁,甚至设立门槛,那就失去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本来意义。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大量投入,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新建的文化设施遍布城乡各地,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一些地方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兴建中心村广场,建立全民健身体育路径;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将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建到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农民家中,兴办“农民文化大院”、“农民文化乐园”,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和周边群众,村民可随时到“农民文化大院”看书、上网、听戏,了解、学习种养方面的技术知识,使文化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二、要把依靠群众参与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群众性、广泛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只有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有根基、有声势、有成效,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一是工作谋划要吸纳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和谋划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设计和开展各类宣传思想文化活动时,深入到群众中间,充分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考虑”,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二是工作创新要依靠群众实践。创新的源泉是实践,而人民群众才是实践的主体。一切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只能来源于实践,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是如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鲜活实在,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工作开展要动员群众参与。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干部的一种能力。我们开展的每一项宣传思想文化活动,如果群众的兴趣不浓,参与的热情不高,就会影响到活动的作用发挥和效果。如,一些地方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道德模范评选、“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和广场文艺活动等各项活动时,通过各类宣传手段和宣传载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活动,又在活动中教育了广大群众,提升了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三、要把接受群众评判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
服务人民群众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和方向,自觉接受群众检验和评判是对我们每一项工作的要求,群众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成为我们衡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效果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工作内容和效果要由群众来评判。我们开展的工作是不是群众需要的工作,群众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重点工作、谋划策划活动时,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在开展工作前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盼,善于把上级精神和要求同本地实际有效结合,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每项工作完成后,如果得不到群众的认可,不管自己有多满意,都只能是孤芳自赏,劳民伤财,失去其真正的意义与作用。另一方面,干部的作风和形象要由群众来评判。群众的要求就是工作作风的标尺。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经常和群众打交道,无论是在新闻工作“三贴近”,还是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类文化活动等实践中,我们的服务质量高不高、联系群众深不深、工作作风实不实,这些都应由群众来评判。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以良好的作风来赢得人民群众的口碑。
总之,只要我们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切实反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会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吸引力、感染力。
(作者:太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制定工作计划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真实能力,切忌急于求成。比如说一个月才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恨不得两周计划就搞定,太看重结果,忽略了过程,最后只能是拔苗助长的结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供大家阅读。
2021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一
一、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新闻媒休、网络资源、院内公示、宣传手册、策划活动等方式,通过全面、准确、适度、及时的报道,向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同行医院、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患者、全院职工宣传,达到:对外,塑造医院品牌形象、弘扬社会风尚、宣传医疗特色、增进医患沟通、展示医院竞争力、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内,向上反映职工需求建议、向下传达医院核心工作任务、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振奋精神,助推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具体任务
(一)对内宣传:
1、进一步加强科室宣传员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对业绩突出的通讯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注重引导科室主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工作与宣传的关系。加强宣传业务培训,邀请媒体记者对宣传员进行稿件撰写培训。
2、广泛收集临床一线的医疗活动信息,创办医院院报(双月刊或季度刊),及时宣传院内发生的感人及先进的典型事例和动态新闻,大力弘扬高超医术及典型医疗病例,注重突出外聘专家、重点科室和骨干人员的宣传。
3、协助相关科室开展相关的职工活动及竞赛:元宵游园活动、国庆晚会、人文知识读书比赛、气、篮球赛、医院十大歌手比赛等。
4、组建医院文艺队(乐队组、礼仪组、舞蹈组),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展现我院崇尚良好医德医风和医护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进一步展示我院青年人的青春风采,增强医院职工凝聚力。
5、增设医院文化宣传长廊,附上医院举行相关活动情况、相关领导视察工作情况、医院时事情况,历年发展等照片和文字诠释。
6、利用照像机、摄像机及时记录医院医疗等活动内容,并予以保存,年终进行影视资料存档。
7、围绕医院管理核心、发展历程,创作院歌,唱响医院。
8、开展医院“形象医生、形象护士”选举,树立良好的医生护士形象。
9、完善医院导引识别系统,方便病人就医就诊和查阅咨询。
(二)对外宣传:
利用平面媒体进行宣传,广而告之。
(1)把握一线临床医疗素材、专科特色和先进设备,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拍摄制作医院发展宣传片;
(2)利用医院电子大屏开展医院科室宣传,规范院内的宣传栏、展示牌、标牌。全面介绍科室特色、医疗新项目、知名专家,给广大患者、职工营造一个整洁温馨、文化浓郁的环境,不断升华医院的文化内涵。
(3)制做 爱心卡:背景为医院医疗活动照片、科室电话号码、出院后温馨提醒及关爱语言;
(4)对外聘专家、重点科室的主任及骨干人员利用院报、网站、电视媒体、户外墙体广告宣传报道。
(5)编印医院画册、服务指南、科室手册和健康教育宣传单等宣传品,通过院内外发放、邮寄、赠送等形式扩大医院知名度,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6)充分利用医院门户网站,充实医院门户网站内容,及时进行更新,提升网站的访问量,及时将医院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传递出去,将医院推向全社会,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7)充分利用我院的闭路电视系统开展滚动式宣传。主要在医生专访、专家访谈、健康教育宣传片、各类卫生信息方面进行滚动播放,促进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各项了解。
(8)策划宣传活动。策划一些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培训活动和公益活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举办义诊宣传活动;结合国际抗癌日、爱眼日、爱牙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艾滋病日等节日,举办义诊、咨询、专家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体检、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服务。
(9)开展市场调查,收集群众对有关医疗信息的兴趣点。
2021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二
20xx年,将以创省级文化先进区为抓手,以项目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城乡的文化权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此,主要工作: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各级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和服务,公共文化网络建设的保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户户通”工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20xx年试点的基础上,力争20xx年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并以有线电视用户网为载体,建设覆盖农寻址数字广播应急系统、农民网校、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农村数字xx等,搭建以广电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
(二)挖掘xx文化资源,独特人文气息的西部新城
挖掘、梳理和提炼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xx时代精神相,地域、兼有时代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浓厚人文环境,城市文化形象。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体系,力求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符号、文化标识、文化景观和文化象征,融入于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市民生活之中,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体系。塑造鱼凫王都、光祈故里、花卉之乡等文化品牌,鱼凫城遗址保护项目策划工作,以届“非遗节”、光祈音乐节为依托,举办全省、全国的主题文化活动。欢乐xx文化。引入国内、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和演出公司,培育xx商业演出市场,力争20xx年引进1-2场力的大型商业性文化演出,引进1到2家大型娱乐场所。正在与新加坡演艺公司衔接,拟于4月合作举办亚洲音乐节。
(三)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繁荣
区委区“快手抓项目、重拳抓投入、保增长”的工作要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战略,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产业整体。规划编制工作。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编制工作,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文化产业投资目录,出台鼓励支持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以项目为支撑,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培训等文化产业发展。20xx年,xx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力争于5月份动工建设;与xx项目合作,在科技园片区规划建设影视动画产业园区,动漫原创产业基地和衍生产品开发总部基地,正与国内龙头动漫企业明日科技衔接,该公司落户xx;198片区建设,规划建设原创音乐基地;依托北部新城片区建设和陈家桅杆文物资源,引进民间艺术馆、博物馆和收藏馆等,民间博物馆群;xx艺术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吸引和聚集专业艺术培训机构、中介机构、演艺团体等,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2021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三
一、加强业务技能学习,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宣传的需要
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大家对文化宣传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全乡各级干部进行了文化外宣知识业务等培训,使全体干部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二、强力推进小康文化村建设
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县战略,我乡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文明新村的文化含量,先后建立起了向家营、秦家岭、竹子坎、擂鼓寨、苟家碥等村的文化书屋。对全乡每个文明新村建设均进行了实地指导,开通了10个村的应急广播,建好了5个文化大院,4个文化示范村。美化住居环境、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农业信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与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村社、院户及单位的建设之中,在创建中有组织机构、有人员、有设施、有活动。并将其纳入考核之中,有力地促进了小康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四项宣讲”活动,共组织宣讲队10个,在全乡10个村共举行了20场次的宣讲活动,有力的推进了主题教育,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强化阵地建设
修建了乡文化站办公阵地,配备了电视,音响设备及其它文化设备。建成农家书屋10个,配备书架32个,各类图书19500余册,建立农家大院5个,为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辖区小学举行了庆“六一、国庆”文艺演出活动,政府机关职工篮球、乒乓球比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友谊,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五、其它文化工作也有序开展
(一)加强了对碉堡粱遗址、严家大院、坪里周氏墓群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划界保护。
(二)全面完成文物普查后续工作,全乡十个村文物点普查登记全面结束。完善了相关保护机制。
(三)搞好文物实物征集工作。
(四)每季度组织力量对文化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对相关业主进行了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加强了对外来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既活跃了当地文化市场,同时也净化了文化市场。
六、20xx年工作计划
(一)重大节日文化活动
1、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的歌舞巡回慰问演出活动。
2、开展“五四青年节”,学校、乡级单位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活动。
3、国庆美术、书法及男子篮球比赛。
4、举办3—5期文化活动培训活动。
5、协助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好各项文体活动。
(二)内部设施建设
1、制作各类制度牌匾。
2、配置照相机、健身器材等相关设施。
3、维修综合文化站房屋及配套设备。
4、完善综合文化站档案资料。
(三)日常工作
1、协助抓好校园文化工作。
2、抓好农家书屋及社区书屋建设工作。
3、建好一个文化示范村、建好2—3个文化大院,4—8户文化大户。
4、切实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5、搞好文物保护、宣传、普查、登记工作。
6、搞好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7、协调组织开展好多样性的文体活动。
8、确保综合文化站常年开放时间,每周不低于三个工作日,每天不少于三个小时。
[关键词]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自觉自信的文化品格,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更加明确并指明了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党所提出的工作目标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全体文化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文化馆实施免费开放是实现文化强国伟大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文化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文化馆只有做好对广大群众的文化服务工作才是最大的作为,才是最大的价值,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也充分提出了切实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规范免费开放服务内容和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
一、免费开放是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责任
文化馆向全体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文化馆应当每天开放,每周对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开馆时间不低于42小时,节假日期间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应正常开放。
文化馆因设施维修等原因需暂时闭馆的,应征得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一周向社会公告。如遇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需临时闭馆,应及时告知公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所从事的群众文化工作是党的文化事业基石,作用非常重要,使命崇高。文化馆在免费开放新时期工作的根本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要强化责任意识,重点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免费开放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走进文化馆都受到文化艺术的娱乐、启迪、熏陶,提高民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文明素质,因此文化馆人就必须做到认真领会和把握党的新时期以来的方针、政策、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二、免费开放的服务内容及方式
积极组织广场、社区、企业、校园、乡镇等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次数不少于6次。其中: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的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
积极组织群众书画摄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公益性展览展示,每年举办展览次数不低于3次。定期组织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群众业余文艺作品推广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积极创办、组建、辅导馆办文艺团队2个。
文化馆应指导和帮助所辖基层文化站开展工作,辅导、培训基层和社会文化工作骨干和群众性文艺团队。设立由本馆人员定期辅导并开展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基地不少于6个。
文化馆应积极举办面向社会人员的各类培训班。其中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8期;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8期;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培训班,每年不少于1期。
文化馆业务人员应坚持下基层制度,每年下社区、农村进行基层培训、辅导、调研的人均时间分别不少于36天。
文化馆应编印群众文艺辅导资料和信息资料,并积极创办馆办刊物,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指导交流。县文化馆每年信息资料不少于12期。
大力开展数字化服务。建立本馆网站或网页,提供师资情况介绍、活动报名、展览、辅导、授课等相关服务,网站(网页)内容要及时更新。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采取一馆多用、一场多用、一市多用的多种办法,使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最大化,向市民提供了八九个公益文体免费服务内容:每年两次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每年召开两次龙潭山诗歌协会讲座、形体训练、器乐演奏、老年书画班、合唱团、秧歌协会、摄影班、二人转班。可以看到队员们早晨兴致勃勃高兴而来,晚上带着喜悦满意而归,每天馆内歌声不断、乐声阵阵。馆办的刊物《龙潭山诗词》免费赠阅,每天都有读者来浏览阅读学习。馆里的每位馆员都包保一个街道,每个月都下街道进社区,了解掌握街道社区的第一手资料,文化馆还选派文艺骨干走进乡镇、街道社区,下基层进行文艺辅导。馆里每年都搞丰富多彩的三节活动,每逢“五一”“七一”“十一”都搞社区广场文艺演出。2013年9月又举办了“舞动金秋、健康龙潭”健身舞大赛,共有近50支队伍参加,其中来自乡镇的队伍10多支,来自街道社区的的队伍有30多支。这次大赛历时一个月,初赛四场,决赛一场,最后评选出3名优胜奖、7名优秀奖,都获得了奖金、奖杯和锦旗,展现了龙潭区各群众文艺团队的风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都希望今后文化馆多开展这样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
三、文化馆免费开放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
文化馆免费开放关键要靠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切工作应归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范畴,建立一整套的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与机制,采取增量优选、存量优化,做到依法行事、依规办事。主管部门要制订工作目标,要一层一层地抓,制订严格的细则,真抓实干在具体工作中提高认识,有为才能有位。文化馆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定岗定责进行目标管理,完善服务条件,确保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的落实,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应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安全。
文化馆应在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每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对群众的意见或投诉要认真研究、及时回复,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文化馆工作人员须着装整齐,挂牌上岗,举止端庄,文明用语,服务热情。
工作人员应维持好公共活动场所秩序,因故离岗时须设立提示牌或由其他工作人员替岗。龙潭区文化馆在楼道里每层都有醒目的指示牌,为来文化馆学习、排练的社区的群众、居民提供方便,文化馆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年度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报上级文化主管部门。
结合国家、自治区开展的文化馆评估和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创建工作,自治区文化厅将按照免费开放服务标准对各地文化馆进行考核,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龙潭区文化馆在楼道里每层都有醒目的指示牌。
四、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服务设施与环境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馆舍及馆内设施、设备主要用于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县级馆群众文化活动用房使用面积占总使用面积比例不低于70%。
文化馆要在显著地方设置醒目的馆名牌,楼层设施分布图,安全通道指引牌;对外开放时间、免费服务项目、便民措施等各类服务信息公示栏。
文化馆要设有宣传橱窗或专栏,内容要体现文化馆职能,每月至少更换一次,面积标准为:县级文化馆分别不少于15平方米;有条件的文化馆可设LED宣传屏。
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应当保持环境整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适宜的空气流通;冬季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服务区域应定期消毒,保持卫生清洁。文化馆为无烟场所,禁烟标识明显。
具体标准为: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做到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定期检查。制定文化事业“十五”计划和今后10年至20年的长远规划,并纳入同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幅每年不低于正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根据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有保证,对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财政区别情况给予经费补贴。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所开征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有较高的比例用于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落实有关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的政策规定。对文化单位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重视文化体制创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人事、编制、工资、职称、经费、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配套政策和支持,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积极探索文化系统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功能。建有2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馆,250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馆。明显改善影剧院的设施和设备条件。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博物馆或纪念馆。提高城镇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创造条件建成1—2个标志性文化工程或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有规模、有特色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充分发挥县(市)所在地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
认真实施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东海明珠工程规划,高度重视镇乡文化站建设。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乡文化站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性文化设施,其中图书馆(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全县(市、区)50%以上的镇乡文化站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在文化设施中开辟少儿活动场地和老年活动场所。80%以上的城镇社区和行政村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三、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文化,积极保护、开掘、利用各类文化艺术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民族民间特色基地或民间艺术馆。办好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示范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四、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单位在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做好对基层的指导和培训工作,集中力量抓好有特色、影响大、效果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实施少儿“蒲公英计划”,重视少儿文化工作队伍和活动基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儿文化艺术活动。协调并抓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老年文化活动,加强对老年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
五、认真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指标、馆藏标准、年购新书数量、自动化建设和特色文献数据库、网络化建设达到省先进水平。镇乡(街道)文化站图书馆(室)普及率达到80%以上。省中心镇和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乡文化站图书馆(室)藏量不少于1万册,年购新书不少于1000册。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的建设和工作任务。全民读书活动普及,富有成效。
六、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制定文艺创作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创作1台新剧(节)目或加工一台传统剧目,每年演出100场以上。没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县(市、区),办好业余艺术团,抓好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小精干的优秀文艺节目的创作和组台演出。
七、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改革成效显著,影院设施更新改造效果明显,电影场次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切实解决好农村电影队放映收费问题。辖区内每行政村每年放映电影12场以上。
八、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落实专项保护经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近5年未发生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被盗案件。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电化教育场地和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各种素质和致富技能,使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熏陶,从而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梦想、懂经营、善管理、爱科技的新型农民。
2.综合文化站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面临的困惑
尽管文化部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省市县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了综合文化站建设。但是,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仍然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这里边既有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也有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问题。由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难以保证文化站人员不务正业、当杂差使用。文化站上有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受当地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文化政令不畅,行政干预较多,严重影响自身职能的发挥,影响文化站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设。二是专职专用问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干部常年充当乡镇干部和文化员的双重角色,长期承担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很难履行文化工作职能,很少有精力去考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乡镇随意变动文化站干部的岗位,有的则长期在编不在岗,更有甚者,个别乡镇连文化站长都是身兼数职,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致使文化站干部常常不务正业。三是职能错位问题。一方面服务职能泛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像一个小文化局,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很多需要垂直部门解决的问题,上级文化部门却要下指标、定考核。另一方面管理职能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权力层层上划,而责任层层下压,文化部门的工作任务层层加码,导致权力与责任不相称,在实际工作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往往只负责任,没被赋予权力。四是管理考核问题。现阶段,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条块并重、双重管理”运行模式,表现在管理考核上重行政工作、轻文化活动,重阵地建设、轻文化服务,重量化指标、轻结果运用,从而导致乡镇文化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创性普遍不高,热衷于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3.强化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几点对策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在办站理念上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从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必须要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发挥服务作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找出路、求突破。
3.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对综合文化站在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硬件建设、日常维护及经费保障等的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综合文化站的队伍管理、业务指导和专业化建设职能。要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法人登记,赋予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确定一名专职的文化站站长为法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专职专用,分工明确,并在人员调配、计划制定、经费使用上有更多的自。进一步落实文化站法人地位,对规范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强化文化站服务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
一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文化站年度考核办法,分解任务到人,量化细化职责,文化站站长要与乡镇政府和县市文广局分别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推行项目管理。为化解文化站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服务效能,对全年工作计划推行项目化管理,把任务量化到人,落实责任,年终考评。这样,既便于跟踪工作进度,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行激励机制。以文化站考评定级和创建文化强镇为载体,对星级文化站和优秀文化员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以提高文化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年度考核为依据,注重实绩,奖勤罚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先进评比、职称晋升、人事调动的主要依据;以展示展评为动力,通过文艺作品创作、表演的评奖,出戏出人出精品,以此来激励文化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改革文化站人员录用制度,逐步建立起完整、公正、健全的从业资格制度,对于新招录文化站人员,建议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办法,重点录有具有艺术类专业知识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直接向社会上招收有文艺特长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文化站队伍,逐步扭转乡镇文化站人员学历偏低、特长欠缺、辅导不强的状况。同时,全面加强在职文化员队伍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文化员才艺大比武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态势。建议省文化厅出台政策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学历进修、继续教育等形式,提升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逐步形成以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为主体的文化站专职干部队伍。
3.4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综合文化站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制定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标准和业务规范,完善服务公示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次性向农民群众告知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认真做好现场咨询、窗口接待、场所引导内容讲解等服务工作,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站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树立“群众第一”的服务理念,坚持“普遍均等”的服务原则,在服务中完善规范,在规范中提升质量,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免费开放服务中享受文化、丰富人生、得到实惠。
3.5进一步拓展管理范围
一、领导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有力,基础扎实。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已列入了“十五”计划和2*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二是文化事业经费进一步得到落实,县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文化经费项目单列,确保了文化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三是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有保证,人员编制落实;四是于*年底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文化经济政策,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加大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的要求和“早投入、早建成、早使用”的目标,完成了县人民广场、县广电中心、县体育馆、县图书馆等四项文化标志性建筑。县人民广场地处*港路东南侧,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160亩,于20*年3月动工建设,20*年春节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广场已成为市民工作之余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和节庆日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主会场。县广电中心位于县人民广场西侧,总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25.5亩,建筑面积达1.76万平方米,于20*年3月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县的一项标志性建筑。县体育馆地处县人民广场东侧,总投资2700万元,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规模2468座,于20*年12月28日开馆,成为了我县承接举办各类室内高规格上档次体育赛事及大型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县图书馆新馆座落在县高职成教园区内,总投资1225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于20*年9月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此外,目前正在规划筹建的还有县文化活动中心、县博物馆以及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标准体育场和游泳池)。县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形象建筑,选址于县人民广场南侧,计划投入3000万元,规划占地30亩,现只等选址地块内的厂家搬迁即可上马。县博物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列入政府工作要点,计划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投资700余万元,现正开展征地工作。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现已列入“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投入资金1个亿,占地186亩。以上这些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落成使用或规划建设,必将有力推进*文化事业跃上新台阶。
1、县文化馆馆舍面积已达到2660平方米,目前已由国家文化部发文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几年来,县文化馆充分发挥县群文事业的龙头作用,承办和参与市、县级各类大型群文活动,开展正常性的文化下乡活动,推动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活跃文艺创作,每年有
不少获市级以上的作品涌现。同时利用现有场所,设立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和活动室,办班培训工作有序、活跃、正常开展。
2、县图书馆新馆舍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藏书总量达到17.3万册,较早实现计算机管理,于2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馆的考评验收。目前,新、老图书馆应市民的要求,两地同时对外开放,并实现“联网”(意即新馆借的书可以在老馆归还,老馆借的书也可在新馆归还),方便了读者。同时,认真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完成县图书馆、石浦文化馆荔港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和工作任务,倡导和普及全民读书活动,营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浓郁氛围。
3、*剧院是国家乙级三等标准剧场,现通过承租给他人经营,引进社会资金而得以重新装修,目前剧院里外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变成了演艺大舞台,每天均有组台演出,剧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倾斜扶持,村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乡镇文化以*省“东海明珠工程”为载体,村级文化以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通过认真实施*省“东海明珠工程”规划和开展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积极发展村镇文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基础、建网络、创特色、上水平。五年来由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补助“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和完善提高。目前,全县18个镇乡街道已创成13颗省市级东海明珠,其中省级4颗,明珠覆盖率达72%。在创成省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均建有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而且图书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专设少儿活动场所和老年活动场所。在创成市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文化站所属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面积也均超过500平方米。
“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同时也带动了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20*年8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村落文化建设,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县创建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每年年底由文体局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实施评审,主要采取听、查、看、评等方法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示范村给予一定奖励经费。几年来,我县的村落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20*年度命名的第一批村落文化示范点有5个,20*年度6个,20*年度8个。其中达到市级标准的村落文化示范点有*村等5个。今年计划创建10个,其中达市级标准4个,目前创建氛围浓厚。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也在有序跟进,自20*年制度出台《*县社区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以来,已有丹西街道瑶琳社区创成县级示范点。
四、注重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
*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繁多、风格独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竹根雕在国内独树一帜,目前我县不但已形成了一支在当代根雕艺术发展上有一定影响的竹根雕骨干队伍,而且有生产“仿古竹根雕”产品的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六七百人。代表人物有*、*、*等,他们的作品在*乃至全国根艺展览上屡获金奖,其中《人之初》、《两小无猜》、《智者》等一批精品已成为传世之作。*年*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当前,由*个人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根雕艺术馆规划选址已定,现正在积极筹建中。鱼灯、马灯是我县的又一特色民间艺术,尤其在石浦昌国,灯会(主要是鱼灯、马灯)活动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主要文化活动形式,*年被*市文化局评为“灯会之乡”,*年初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艺术,在我县颇为盛行。*年,民间艺术家谢才华的剪纸作品以长度和套数之多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以谢才华为代表的*剪纸,现已成为宣传*的一个驰名品牌,不但在*文化网上设专栏展示,而且开发制作成文化产品作为馈赠之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谢才华个人筹资建设的剪纸书苑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海洋文化、渔文化是我县的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年初,我县以研究开发渔文化为重点,成立了*县渔文化研究会,将分课题、全方位地对渔文化进行研究,同时积极筹划建设渔文化专题博物馆,对*渔文化起源、表现形式、海岛海洋故事与传说、鱼的传说等整理成
文,筹备出版渔文化系列丛书。
去年以来,我县文化部门以全国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契机,在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调查县域民间特色文化(一乡一品)的同时,对一些流传至今且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种进行了重点挖掘与整理。目前已确定重点保护对象为丹西街道珠水溪母子龙、石浦渔灯、昌国马灯、东门船鼓、爵溪渔鼓、细十番、渔歌号子以及根雕、剪纸、农民画、速写画等十多种民间文化艺术,并已相继出版了《谢才华剪纸艺术精品集》,成立了*民间文化整理小组,石浦文化馆吸收离退体老同志还成立了以演奏细十番为主的民乐团,素有“渔歌王子”之称的纪云飞渔歌专辑(MTV)已完成前期录音等工作,茅洋乡还成立了农民画培训基地。自年初开始,我县集中时间和精力,调动县内外文化名人和专家,对已故的著名民间艺术家、农民画家高妙兰的遗存作品和文稿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从中挑选部分精品,结集出版了《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为研究农民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而也被列为*市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于5月30日在我县举行的*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的首发式、高妙兰农民画展和高妙兰作品研讨会,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共识和高度评价。
五、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1、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单位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举办各类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年以来,由文化部门精心组织或参与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每年数十次以上,诸如连续六届的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三月三踏沙滩”系列民俗活动、海鲜节主题文艺晚会、民间文艺大巡游、省模特大赛、市群众声乐大赛、市书画大赛、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县新春团拜会、县“两代会”文艺专场以及县人民广场每月一次以上的大型文艺晚会等。这些大型活动既有综合性文艺演出,也有一定规模的书画展示;既有室外广场活动,也有室内剧院演出。但每项活动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成效显著,成为人民群众一次又一次文化艺术的盛会。同时,文化部门积极扶植农村民间剧团、学校和有关企业、老干部局和老龄委文艺队等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共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目前,我县的社会文化活动已初步形成了城乡共同繁荣,重大活动异彩纷呈、小型活动丰富多样的新局面。
2、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和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重视对各个层面、不同对象文化活动的整体培植和推进。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积极指导和协助社区、村镇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爵溪街道的企业文化已形成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队伍,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成为制度;以*中学、丹城三小、石浦小学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丰富活跃,学生文艺创作作品屡有获奖,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活动接连不断;丹东、丹西街道的社区文化艺术节越办越红火,规模、档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县图书馆知识拥军结硕果,自1987年与五狮山观通站签订共建协议以来,以书为桥,坚持知识拥军17年。今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作了相关报道;为推进家庭文化建设,多次开展全县“家家乐”文艺大奖赛,同时开展“十佳藏书家庭”评选等活动;贯彻落实老年文化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协调、协助抓
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老年文化活动,目前我县重阳节、“夕阳红”等老年文化活动正常,队伍稳固,已成为全县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文艺力量;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儿文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有这些活动,均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精神面貌,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文化下乡创品牌,服务基层开新篇。自1990年始,文化部门就把文化下乡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至今已连续15年,共组织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展销、文化咨询、培训辅导等文化下乡活动350余次,足迹遍及全县18个镇乡街道的角角落落,观众累计60万余人次。尤其是20*年以来,文化部门通过成立“心连心艺术团”,开展“文化春风遍*”行动工程,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干的主题文艺节目,并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年下乡达到60次以上,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效地宣传了党政中心工作,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县的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活动已成*文化对外的一个品牌,省、市多家媒体作过跟踪报道,对此作出较高的评价,县文体局还于20*年8月被评为*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
六、不断创新,文艺创作成果令人瞩目。
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成立“五个一”工程领导小组,每年提出相关题材和规划,落实文艺精品创作的要求、措施和办法;坚持一年一度的文艺创作评奖活动,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文艺创作经费10万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与此同时,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和发展创作队伍,强化精品意识,鼓励艺术创作,以实施精品战略为主导,挖掘整理县域文化资源,共创特色文化品牌,使我县的文艺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自*年以来,我县作者在全县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展览上发表、展出各类文艺作品达1350件(篇),正式出版各类文艺著作(集)20多部,并有300多件作品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有80多件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发表、出版和获奖作品涉及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如余志刚的散文、韩高琦的诗歌,不仅多次在全国获奖,而且结集出版。又如谢才华的剪纸,以其独特的想像和构思,曾创基尼斯记录后,并于20*年出版了“渔文化剪纸专集”,令同行刮目相看。再如以*、*为代表的*竹根雕,其作品不仅年年获得全国级金奖,而且还常被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选派,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和现场献艺。此外,还在音乐舞蹈、美术书画、群文理论研究等方面冒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声乐作品《一帆风顺》获全省新作品演唱会创作金奖,第九届全国群星奖优秀创作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舞蹈作品继《挂灯》获得全国群星奖银奖后,《灯儿明灯儿亮》、《等待的海》获全市音舞作品调演一等奖,《灯儿明灯儿亮》还获得全省群众舞蹈大赛二等奖;声乐干部纪云飞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荧屏奖。连续六届中国开渔节大型文艺晚会上,*当地每年有二档体现渔文化的自创节目,如《渔家情歌》、《*海螺灯》、《海风吹着裙儿飘》、《海山仙子国》等音舞作品并在中央台播映。美术作品《海风》获全国群文美术作品创作铜奖,《金潮》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摄影作品《哺》获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何旭同志的群文理论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了《群众文化论》一书。
七、规范操作,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1、积极稳妥且敢为人先地推进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年,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改制总体要求,*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列为第一批事业性质改制单位在全市率先进行转制,并于12月底顺利完成转制工作。县电影公司因此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开创了省内电影公司转制的先河。改制后的*县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和石浦影剧公司立足主业
,捕捉信息,主动上门找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年,根据改制要求,自收自支事业性质的*剧院也列入改制行列。最终于今年5月经过对外承租形式,与*金海湾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财产租赁经营合同,向转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县新华书店在*年委托省集团公司管理,减少经营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确保了近几年新华书店增值盈利的目标。
2、利用社会资金,创办*艺术学校。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推进文化产业的一项开拓性举措,开*市各县、市(区)先河,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的肯定。创办近五年来,*艺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编排创作节目,在我县城乡舞台参与各类演出任务每年达30多场次,为繁荣*的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为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促进文化大县建设,更好地配合县里各项中心任务,同时解决学校正常教育与对外演出需要的矛盾,欲筹备创建*艺校艺术团。目前,该艺术团的筹建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现进入实质性的设施器材添置阶段,预计今年9月份即可挂牌成立。
3、在文化系统各类事业单位中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单位、员工双方自愿选择,积极探索与单位性质、功能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新体制,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下步启动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领导体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及职称评聘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对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公开选拨、平等竞争、择优录用,拓宽了选人渠道,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完成了文体局机关机构改革。20*年3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三定”方案要求,认真地进行机构改革,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机关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能,加强了机关干部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八、加强保护,文物工作成绩斐然。
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并落实了专项保护经费。近五年来未发生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的被盗案件。在加强馆藏文物宣传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纪念馆、名人故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文物的开发利用,使我县的文物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已先后公布了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渔港古镇石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赤坎游仙寨、塔山遗址和爵溪街心戏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另有渔山灯塔和张苍水兵营遗址(作为联报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其中以塔山遗址、茅洋庙山头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为代表的渔文化遗存,以殷夫故居、贺威圣故居及烈士墓为代表的革命文化遗存,体现了我县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塔山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有考古专家提出“塔山文化”的命名。东门天后宫,是渔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密,为省内仅见、国内罕见。赤坎游仙寨遗址,为一长方形城垣遗址,在省内同类寨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二湾摩崖石刻是明代军队生活的反映,“视卒当如婴儿”条幅,宽达一米多,字体遒劲有力,体现了我县民间石刻艺术水平。我县馆藏文物丰富,现已登记入册21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文物8件。
九、严格管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本着“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通过努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乡镇延伸,经营项目已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逐步形成歌舞娱乐、演艺、音像、出版物、互联网上网服务、印刷业、经营性体育等综合性市场体系,呈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653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94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09家,印刷单位158家,音像经营单位99家,体育经营项目75家,网吧89家,主要集中在丹东、丹西街道和石浦镇。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县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每年直接为国家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同时还明显促进了餐饮、交通、宾馆等其它三产的发展。
同时,坚持守土有责,依法行政,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努力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经营秩序。*年以来,文化部门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相继开展了娱乐场所暨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行动、网吧专项整治以及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系列活动。从社会热点着手,克服畏难情绪,把全县88家电子游戏营业场所压缩到目前的7家,收缴整机271台,游戏机电路板600余块,并对收缴的电子游戏机和电路板进行了集中销毁。从20*年底开始,文化部门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网吧开展了专项治理。通过政策性指导兼并等办法,取缔无证照“黑网吧”35家。同时加大了对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和超时经营的查处力度,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制订了相关管理细则,并不间断地开展零点执法检查,聘请多名人大、政协委员为网络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让最敏感的问题由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以及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繁荣发展。我县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连年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稽查队。
十、加强培训,文化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县加强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和上岗培训,建立完善了人才引进、激励的机制和措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了文化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办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专业人员的比例达到82%,在岗职工7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或专门的业务培训,中级以上职称27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委依法治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有力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法制宣传和培训、依法行政和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和检查等工作,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切实开展了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基本达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现将完成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领导及办事机构
领导重视是抓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关键。为加强领导,抓好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普利颜同志为组长,系统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和组织网络,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研究、交流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由于领导重视,经费落实,使文化系统的“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二)制定工作计划
我局根据《关于在全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州—年依法治州规划》的具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文化系统管辖范围广、涉及的法律法规多、行政执法任务重、员工多、岗位分散和干部职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位,分层施教,严格考核的思路,制定了我系统第5个5年法制宣传教育及依法治理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从指导思想、对象内容、步骤方法、进度安排、工作职责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并将工作的各项指标通过目标责任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单位、科室,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将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
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每年各单位、科室根据局普法办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结合岗位职能,拟制工作计划,并由局依法治理办公室按州委依法治理办公室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上报。对于州委依法治理办公室下发的各种统计报表,我局十分重视,即使在人少事多,公务繁杂的情况下,也抽调人员认真梳理各项数据,按时填报各种报表,从无延误。
(三)保障普法工作的经费投入
为确保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凡州依法治理办公室要求订购的各种宣传资料、培训教材、学习资料,局领导都及时核拨经费,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为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
(一)加大对领导干部普法力度
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一直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学法制度,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建立健全了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党组每年不定期集中学法4次,积极主动参加州政府法制局、省文化厅等部门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班,均取得了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资格。局领导班子成员的法制意识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
(二)强化普法宣传和教育
在普法中我们采取自学、集中学习、以会代教、以会代训以及开办执法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为规范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举办了1期全州文化(新闻出版、版权)行政执法培训班,对州县乡三级文化、新闻出版、版权执法人员60余人进行培训;根据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的活动要求,我们分3期派遣全州文化系统分管市场管理的局长及市场科(股)长、稽查队长40余人参加全省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执法人员培训班。据不全统计,4年来我们共派遣执法人员80人次参加了国家版权局、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和州县法制局等部门举办的各类法制培训班(会议)18期。培训内容包括《国际版权条约》、《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著作权法》、《世贸组织保护知识产权规则》、《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新闻出版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
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保证职工学法时间保持不少于40个学时,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深入学习《宪法》、《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五五”普法读本》、《反法制教育读本》、《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罚条例》等20多部基本法律制度和《出版管理条例》、《省出版物市场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著作权法》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30多部文化、新闻出版、版权部门行政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素质。
我局每年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普法学习培训活动,干部职工参学率达到100%。同时,我局还着重加强青年干部职工守法教育,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文化系统4年多来广大干部职工无1人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年我局连续两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把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基础性社会工程来抓。文化系统各单位也认真贯彻工作部署,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推进部门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认真实施。年以来我们结合实际采取各项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力度,促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1.制定政策。认真组织编制了《州文化局行政问责四项制度实施办法》、《州文化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以及《州文化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等法规性制度,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了文化部门公共事务活动的法制化运转。
2.法治文艺成为亮点。顺应“三基地、一品牌”的战略要求,全州文艺生产单位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活动,创作演出了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以普法、反腐倡廉为题材的文艺节目,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达到了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的目的。
3.强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为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我们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安排,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一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二是适时集中组织全体干部学法用法;三是坚持学用结合,推进文化工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四是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五是做好年度“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专题、主题宣传活动;六是学习宣传整治和规范文化市场经济秩序法律法规;七是建设“农家书屋”推进“法律进乡村”工程活动。整个工作目标明确,措施细化,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为全面完成依法治理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梳理部门行政权力。我局对文化、新闻出版、版权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初步确定州文化(新闻出版局、版权)局行政执法主体3项,梳理行政处罚及其依据143项、行政备案及其依据7项、行政强制及其依据18项、行政许可事项及其依据26项。行政权力的梳理,为进一步规范地使用各项行政权力提供了保障。
5.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政务运转“阳光化”。一是所有行政执法事项无条件上网运行。二是加强对所有办事流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审查,针对群众对政府机关政务信息网络查询解答的功能需求,不断完善我局FAQ政务信息在线解答以及阳光政府听证、公示、通报服务机制。三是加强对政府信息网站网上操作流程全程监控、监督。四是加强行政许可听证、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规范工作。
通过积极推进各项法治文化机关建设工作,营造了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机关干部职工进一步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地自觉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
(四)推动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常态化
1.组织好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按照州委依法治理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了州文化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各种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内容涉及《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文物法》、《公务员法》、《物权法》等常用常见的法律法规。局党组将普法考试成绩与年底考核作为职务晋升的参考依据,鼓励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在历次普法考试中,全系统干部职工参考率、合格率均为100%。通过普法考试,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2.大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我局大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通过送文艺下乡,依托“2131”工程为基层农村免费放映电影,建设“农家书屋”,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等形式,借助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等契机,将文化和法治有机结合,以书报刊、电影、歌舞文艺等载体把法制教育、法制宣传的触角向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延伸,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教育了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学法、用法、懂法、守法意识;督促和帮助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办事,诚信经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履行义务,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系统顺利实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3.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每年我们都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各种法制宣传活动。年根据文化部深入开展“阳光行动”为重点的音像制品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第八届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发放音像制品法制宣传资料5000多份;年开展了以“阳光娱乐,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发放《阳光娱乐经营倡议书》和阳光工程海报600多份,出动4辆宣传车,设立4个宣传咨询点,大力宣传阳光娱乐工程,同时,我们在活动中还开展了《娱乐场场所管理条例》、《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宣传工作,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此外,我们还着力做好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广场和集市人员较为集中的时间和区域,现场发放《文物法》、《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和《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
据不完全统计,五五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系统发放各种宣传资10000多份,服务咨询300多人次,为广大群众解疑答惑,宣传文化领域法律知识,进一步为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
三、着力规范行政行为
(一)完善各项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为严格执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行为规范,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我们在工作中落实了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督查制、行政执法公示制以及行政执法错案与过错追究制,使行政执法活动的开展更加公开、公正、透明。我们把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查处违法案件,作为推进文化事业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执法活动中我们特别强调执法责任“三落实、三公开”,即执法责任落实到领导,落实到执法单位,落实到执法人员;办理程序公开,办事人公开,监督人和监督电话公开。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队伍素质在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整个文化(新闻出版、版权)行业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的投诉率越来越低,网吧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明显好转,文化市场秩序逐渐规范,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开启便民服务便捷通道
我局十分注重公示类载体建设,主要是服务公示牌、公示栏、办事程序图、意见箱等公开设施。信息公示内容包括:服务承诺、办事程序、办事指南等,以及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范围和局机关科(室)职责、公开承诺、人员职责分工等信息与内容,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另外,我局将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在政府门户网站文化局子网站设立了机构职能、法律依据,发展规划、行政执法、业务服务等板块,对每个板块的信息资料进行不定期更新,个人及组织随时可以通过上网了解文化部门相关业务的办理,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缩短了办理流程,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截止目前,我局已各类信息104项,整理法律法规依据100条、行政执法事项及其依据294条,信息资料十余万字。民众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文化部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力促进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机制,以政府机关自身建设为抓手,打造政务查询服务平台
按照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州文化系统启动实施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组织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依法治理期间,全系统开展重大事项听证1项,向社会公示重要事项12项,通报重点工作事项17项。同时,政务信息查询在线解答系统和行政审批项目查询系统以及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开通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的有6个单位共计8名信息联络员和6部政务信息查询专线服务电话)已投入使用,相关查询及服务工作已全面开展。全系统政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从正式开通以来,共接受公众提问2个,已处理提问2个,处理问题成功率达100%。
我们还积极发挥96128投诉电话和12318文化市场投诉咨询电话(免费)作用,保证该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记录。4年多以来,我局对接到的群众投诉咨询都进行了妥善答复和处理,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四)建章立制,规范机关公权力运转
五五普法以来,我们注重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和作风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出台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明确了调研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对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时间、调研文章的数量做了规定,为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修订了《上下班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AB角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以及《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督查制》等制度,加强了依法行政和作风效能建设。三是建立完善了机关保密工作方面的长效机制。印发了《州文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保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州保密工作制度》,并结合保密新形势的发展和文化工作实际,制定了《计算机安全使用保密管理制度》等7个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文化局也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规范运行,机关公权力进一步迈上法制化轨道,年、年我局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全州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四、强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活动
文化(新闻出版、版权)行政执法管理工作是我局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局职能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多,内容涉及歌舞演艺、娱乐、网络文化、电子游艺、美术品经营、印刷、发行、新闻采编、文物保护和文物市场等项目和活动的管理。为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我们在工作中将行政管理、执法惩处和普法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收到了实效。
(一)以普法推进常规性管理工作
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切实将普法工作与文化市场整治工作紧密结合,运用普法学到的法律知识,指导具体工作,积极促进文化市场和社会环境进一步规范有序。年11月为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58号令),我局在六库举办一期了娱乐场所经营法人培训班,培训经营法人138人次;年为推进文化市场法制建设,举办了2期娱乐场所、网吧、音像市场经营业主培训班1期,印刷法规培训班1期,共培训业主238人次;年为加强娱乐和网络文化等市场的管理,开办了1期电子游戏经营业主培训班、1期网吧经营业主培训班和1期印刷法规培训班,培训业主和经营户150人次。年鉴于音像制品管理职能划转,举办了1期全州音像制品经营户培训班,培训业主70多人。
此外,我们还将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每年,我们都按时完成对全州30余家印刷企业和打字复印经营户和20余家出版物发行企业和经营户的年度核验工作,并借年检登记工作之机,进行《印刷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经营行为;二是配合全州“扫黄打非”工作的深入开展,出动法规宣教人员进行法规宣传教育。仅年我们就出动法规宣教人员971人次,进行法规宣传教育312场次,教育群众8000多人次。
(二)清理文化市场,维护文化安全
4年多来,我们除了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管理外,还抓住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开展突击检查、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
为打击侵权盗版,清除文化垃圾,保护知识产权,自年以来我们每年都统一组织全州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制品及各类非法出版物活动,仅年就集中销毁了依法收缴的侵权盗版制品及各类非法出版物42269件。作为文化(新闻出版、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和全州“扫黄打非”组织协调部门,我们每年都组织和出动大批执法队伍开展市场执法行为,清理全州文化市场。以年为例,我州各级文化(新闻出版、版权)管理部门就出动稽查人员3469人次、车辆347辆次,共检查娱乐场所986家次、网吧537家次、音乐茶室164家次、出版物市场300家次、音像市场470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593盘碟、非法出版物204册;查处违规经营单位12家,罚款55,000.00元;在全州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40份、《复查意见书》14份;同时,组织全州各级“扫黄打非”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检查市场328个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210个次、店档摊点70个,收缴非法出版物9724件。
由于工作开展扎实有力,全州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也进一步保障,我局文化市场依法治理工作得到了省州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嘉奖,、、年被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工作有功(先进)集体,、年连续两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一、召集学生现场“听”,让学生了解墙面文化内容
校园墙面空间的布置是学校文明、文化建设的窗口。设计合理,布置科学,丰富多彩的校园墙面文化既是一本无声的、多彩的“教科书”,又是一个有声的、丰富的德育阵地。学校要让墙面文化说话,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懂得墙面所布置的内容、含义,如果学生不懂其内容的意思,就会成为一种校园装饰,墙面就会成为“哑巴”。在一些学校里存在重形式布置,轻解读、赏析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对校园墙面所布置的内容是“似懂非懂”,难怪有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告诉笔者,在他们教室门口悬挂的几位名人画像,“那些人都死了很久很久”。学生对浅显直白的画像都无法认识,更不用说那些含义深刻,内蕴复杂的名言格句。这些都不能怪小学生的无知,都是学校教育者忽略组织学生去解读惹的“错”。让学生了解墙面文化内容,关键在学校,学校要重视,有导向、有氛围;关键在教师,在教师自身对墙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认识到发挥墙面文化的德育作用是自己的职业责任,用墙面文化教育学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民族的未来和学生的未来负责。要让学生了解墙面文化内容,学校要做到“三定”:一是定计划。学校要把组织学生熟识、赏析、掌握墙面文化工作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做到“五有”:一是有活动组织机构,有活动时间安排,有落实活动措施,有效果评价机制,有宣传总结提高。二是定人员。学校要明确这项工作,以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列入班主任或德育课教师教学工作内容,其它学科教师配合,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明确职责,并根据学生理解、接受能力,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面墙的解读课,做到认识高、内容懂、认真讲。三是定时间。开展校园墙面文化解读活动是教学计划之外的德育任务,学校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地方课程、课外活动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本班学生到校园内的每一处墙面内容前或用录像制作成光盘播放,给学生解读,帮学生赏析,使学生懂得其基本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墙面文化的思想内涵。
二、要求学生课余“找”,让学生挖掘墙面文化内涵
学生随着老师对墙面文化的解读,对校园墙面布置内容有了初步的、粗线条的感性认识和了解,要对具体的某一幅画或标语、格言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一个收集、吸收、消化的过程,需要经过理性的加工。为了不让学生停留在感性、直观层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掘更多墙面所布置内容以外的渊源、故事和人物轶事等,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更多的墙面文化信息,这就要鼓励、指导学生去“找”。为此,教师要做到三抓:一是抓指导学生去选择“找”的重点内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层次,指导学生有重点、有意识、有步骤、有目标地去寻找墙面所布置更深层次的、更系统的内容,如某一名人的生平掌故、轶事等,通过重点“找”,使学生更深层地、更全面地了解他(她)的事迹。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二是抓指导学生去选用“找”的形式途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已进入校园,许多学校校园网已建立,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平台,指导学生上网寻找,也可以引导学生到书本、刊物上寻找,向家长、邻居寻找,通过各种寻找的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在寻找中得到社会实践,在寻找中不断增长知识,在寻找中全面提高能力,在寻找中再次受到教育。三是抓指导学生去开展“找”的信息交流。学生根据选定的重点墙面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寻找到的有关信息资料,毕竟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要引导、组织他们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班队主题活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互换互通、互帮互学活动,让他们交换获取信息的方法,交流获取信息的内容,分享获取信息的快乐,共享获取信息的资源,共同感知墙面文化深层次的内涵魅力。
三、组织学生活动“讲”,让学生交流墙面文化故事
为了使墙面文化在学生中更具教育功效,学校要定期组织举行校园墙面文化故事演讲会,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找到的、感悟到的,与自己的学识结合起来,变为自己的知识,通过演讲会形式,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讲述墙面内容深层的含义,阐述深刻的道理。开展墙面文化故事会,既可以检阅学生对墙面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又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既可以让演讲者得到锻炼,又可以让全体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为了让学生“讲”得有内容,讲得有教育意义,学校要具体做好三件事。一是精心制定活动方案。预先公布活动时间、地点和要求,让广大学生从早做好参赛准备。二是做好活动准备。各班根据学校的活动方案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选定,提炼墙面文化故事,利用班会课在班级进行预选赛,推荐最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讲演比赛。三是组织活动竞赛。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演讲赛,公平、公正评选出最佳演讲者,给予表扬鼓励。通过竞赛让学生再次接受墙面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再次用健康、有益、向上的墙面文化故事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提升学生品德。
四、指导学生课堂“写”,让学生内化墙面文化精髓
学校是培养人的阵地,校园墙面文化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墙面文化教育内容是否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是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生活,除了学生平时言行之外,还要看学生的内心表白。学校可以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我喜爱的墙面文化”征文活动。让学生把所想、所感、所悟、所行写成文章,让学生人人动笔,用文章表达自己受教育的真实情感。二是开展自办墙面文化专题小报评比活动,让学生动手自写、自编、自排手抄小报,交流学习墙面文化的心得体会。三是开展建设校园墙面文化建言献策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校园墙面文化建设,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校园墙面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需求。
五、发动学生回家“传”,让学生提升墙面文化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