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15:1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年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下一年的任务(17)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学科建设(5)
教学(8)
科研(4)
学术交流(4)
其他(5)
学科建设(5)
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1. 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
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
4. 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
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
教学(8)
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 、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2000级博士生26人、2001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
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
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科研(4)
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
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
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
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 学术交流(4)
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
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
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
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
其他(5)
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
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
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
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
下一年的工作(17)
学科建设(6)
教学(2)
科研(4)
学术交流(2)
其他(3)
学科建设(6) 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
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
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
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
教学(2)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
科研(4)
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
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
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
学术交流(2)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
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
其他(3)
启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对外运作,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学术影响
作者简介:苏月霞,女,1980.8,江苏涟水,淮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金融。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关系到学校的长期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熟,也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每一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都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及时更新,不可抱残守缺。文章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对其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经济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修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培养计划;经济学;淮阴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1-02
培养计划,又称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落实人才培养过程其他环节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和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文件[1]。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悉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市场经济转轨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客观上也要求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
1.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介绍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在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有50余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3]。虽是一所专业的师范类院校,但是很早淮师就把“师范教育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改革目标,经济学专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申办的。经济学专业是淮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后的第一个专业,招生始于2001年,经过了10多年的扩张,该专业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为地方经济培养了一批应用型经济类专门人才。01、02年的两届学生专业都直接为经济学, 03年没有招生, 04年学生规模开始扩大,开设了经济学(市场营销方向)、经济学(电子商务方向)、经济学(国际贸易方向)和经济学(财务管理方向)等4个班; 05年经济学(电子商务方向)专业取消,新开设了经济学(金融与保险方向)专业,经济学(市场营销方向)专业新申报为市场营销专业, 06年经济学(财务管理方向)专业新申报为财务管理专业, 07年经济学(国际贸易方向)专业新申报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10年,经济学(金融与保险方向)专业中的方向被取消,重新恢复到了不带方向的经济学专业至今[4]。从中我们能看出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当中,直到最近两年各个专业才算成熟稳定下来。
2.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现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淮师经济学专业现行的培养方案是10年上半年修订,是在原来07版经济学(金融与保险方向)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修订过来的。虽然制定修订过程中几经修改,但是实施以后仍然发现现行的培养方案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应用性能力培养不突出。
相对来说,淮师的经济学专业办学时间较短,所以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参考省内兄弟院校的培养计划制定而成,缺乏个性和灵活性。07版的计划因为专业带了方向,所以专业课程设置中基本上都是金融和保险方向的课程,10版计划中方向去了之后只是加了一两门的纯经济学课程进去之外,专业课程没有太大的改变,没有实施因材施教。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淮师经济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些课程都是根据现有的老师而开设,有什么样专业的老师就开设哪个方向的课程,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制定选课计划。
2.2实践教学环节限于形式,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10版培养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比比较大,共有3分,占总学分的23%,形式包括实验课、素质与能力拓展实践、学年论文、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见习与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但是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的实践教学都是限于形式,根本没起到该有的效果。实验课是根据具体课程而定,基本上每学期都有,结果是有些课程是计划上有实验课但是学生从没去过实验室,有些课程的实验课是学生就待在实验室上网,因为根本没有实验可做,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试验条件;学年论文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写小论文的能力,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准备的,要求较低,开设时间在大三下学期,但是实际操作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到了大四上学期,很多学生都是下载点资料拼拼就完成了,没起到一点的作用。至于专业见习与实训则是计划年年做,行动年年无。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3部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因为原来的专业带了保险的方向,所以07版的计划中有很多保险方面的课程,10版的计划中虽然去掉了一些,但是仍有至少3门以上的保险必修课课程,选修部分还设了保险模块。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去保险公司工作的人数并不多,所以大家普遍都反映保险方面的课程开设太多,而且不同的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较多,使得学生上课的时候无心听课,学习效率低下。在专业模块的选修课程中,有个保险的选修模块,因为学生对将来去保险行业就业的兴趣不大,所以基本上都不选这个模块里面的课程,使得该模块形同虚设。素质能力拓展实践中要求学生从大一开始一直大三结束,每个学期都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必须的,但是教学计划的安排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和承受能力。还有极个别的带有实验实践的课程开设时间有点迟了,不少学生反映到了大四上学期他们都开始出去找工作实习的时候实用的一些课程才开来不及用得上。
2.4教学方法手段简单。
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经济学的教育也应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对于淮阴师范学院这样的应用型地方高校,更应该重视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但是从我们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为简单。教师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传统讲授方法,探究式、引导式、和关联式等各种先进教学方法采用较少,仅仅是极个别的老师或者教授偶尔会尝试使用。大部分的课程教学都停留在课堂模拟和多媒体的演示层面上。学生只要熟记那些一成不变的逻辑体系和早已确定的结论就可以,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见解,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背背课本足以应付,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上的缺陷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淮阴师范学院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即将启动,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更加切实落实学院和学校发展定位: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教育,改革,思考
知识经济的到来,势必会引发我国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转变。结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要符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人才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有必要将经济学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相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态,经济学教育明显显得滞后,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克服对经济学教育急功近利的倾向,才能建立高质量、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经济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的深化,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现代经济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西方国家在经济学教育方面拥有完备的体系,但我国根本不可能也不允许完全照搬过来。于是,建立一个怎样的经济学体系教育管理论文,怎样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学体系,也就成为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经济学教育要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要把经济学与社会实际联系到一起,例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三农”问题等。经济学教育教学必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动往往会引起经济理论的革命。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散,西方主流经济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将何去何从?我国的经济学需要借鉴和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该如何调整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些问题,将对我国经济学的建设和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经济学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1.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体制存在不足
很多人说,我国学者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为了研究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围着政府转的研究怎么写论文。暂且不论这种言论有失偏颇的地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科研氛围相对浮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科研立项的申请审批制度和对教师的考核、职称评定制度。这种制度下,很多人会为了追求项目数量而失去潜心研究的耐心。
在我国,应试教育是一大特色,这就使得我国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不全是围绕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在这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往往并不会深入理解经济学知识,因为只靠死记硬背也一样可以考高分,这样就算学了经济学,也不会灵活应用。
2. 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首先是教材问题。经济学以其特殊地位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经管类学科都会以经济学为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十几年前编制的陈旧教材,缺乏时代前沿气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经济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系学生相比,我国学生一学期所学的课程内容和难度远远超过他们,但是学习课程的时间却只有他们的一半,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学生的普遍反映是:经济学学不会、没意思,更没有实用价值,于是许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课。而从事教学一线的老师工作任务繁重,难以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和开展研究。
再次教育管理论文,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目前,我国经济学教学主要是“填鸭式”的方法,这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积极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结果就是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或公式。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三、改革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思考
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也研究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然而,经济学不仅是一种理论,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进行经济学教育改革,不应该将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作为最终目标,而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思辨意识、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体系
经济学教育教学要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理论。现代经济学教育起源于西方,西方经济学也一直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然而我们在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将它本土化、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中的原理体系,而是理解它的解决方法与主体思想,然后再来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在这个方面,我国的经验也算是比较丰富的,从完全照?崴樟模式走了不少弯路,到后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经验教训都说明,经济学教育体系的建立∪不学习借鉴别国经验不行,否则就不可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但是学习借鉴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否则我们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被动落后?
同时,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教学还要走向国际化。中国的经济学要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学也要进入中国,我们要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学习别国的先进的经验教育管理论文,吸取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发展自己。所以,国际化不是要放弃自我,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凝练出中国经济理论体系.形成与西方经济学相媲美的理论。
2. 亟需改进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材方面,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经济学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偏于理论阐述、与现实联系度较低,可读性不高。因此,尽快组织新的经济学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新的教材除必要的理论和概念外,还应该包括课程实验、案例分析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怎么写论文。欧美的经济学教材较为生动、系统,案例多,知识更新快,能够及时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加以完善。我国已经有很多出版社翻译和出版了一系列国外优秀的财经教材,我们可以以这些优秀教材为基础,加入我国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将我们国家的经济实例逐渐融入到教材中,以形成适合我国高校使用的教材。
其次,经济学教育亟需更新教育理念。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人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的知识,因此要重视各个人文学科分支的知识储备和信息交流,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流与碰撞,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来克服当前经济学教育中的弊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我们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转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以便毕业后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再次,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增加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际实现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将基本理论学习和热点问题讨论结合起来,加强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教育管理论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教学评价机制
我国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一般是用期末试卷来进行的,但是测试学生是否理解经济学知识、是否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分析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手段显然是不全面的。我们可以综合平时考核成绩、研讨成绩等,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论文写作等活动的考核。这样不光能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灵活应用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我们希望建立起来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有利于教会学生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培养他们基本的经济学逻辑思维,使学生有能力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经济学问题。
4. 重视提高专业教师能力
一门学科的体系再健全、教育教学方法再先进、机制再合理都需要第一线的老师付诸实现。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就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教师,提倡教学相长,而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方面,需要鼓励老师积极的参加一些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的讨论会、相关培训等;另一方面还可以采取学生评议、教师间评议、专家评议等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就是需要一些经济政策和物质鼓励的激励措施,同时建立严格的约束制度、竞争机制,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这些都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6—19.
[2]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0一163.
[3]谢家训.中国教育经济学正经历着“科学革命”——简析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进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
[4]郑敏.浅析在经济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7):101—103.
[5]胡若痴.我国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改革[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5):70-75.
[6]闵玉立.经济学与教育发展面临的热点分析[J].时代教育,2011,(2):27.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转贴于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课堂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183-02
计量经济学诞生近50年后进入了中国,不但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变革,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计量方法的准确运用成为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由于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准确把握计量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导致论文写作过程中模型应用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使硕士研究生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短时间内有效跨过理论学习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一直是困扰计量经济学教学者的难题。
当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对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出了充分的尝试,但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实践仍显不足。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采用调查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以期能够为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硕士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优势和劣势
笔者对所在学校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硕士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具有清晰地认识,使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具针对性。
1.本科背景的差异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一些研究生所学专业与本科专业不同,还有一些学生的本科专业属于理工科。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计量经济学,而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从未接触过计量经济学。在笔者所进行的调查中,23.04%的学生选择了与本科不相同的专业,有47%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计量经济学。本科背景的差异导致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不同,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
2.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认识。在全部调查样本中,认为计量经济学对做学术研究重要的比例达92.41%,导师向学生强调过学习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比例达78.75%。因此,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必要性具有更强的认知,学习动机更加强烈。
3.扎实的数学基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计量理论。硕士研究生大多经过了研究生考试的洗礼,对于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储备较好。调查问卷中近60%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理解计量方法过程中的关键性阻碍。硕士研究生所具备的扎实数学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计量理论,为计量理论的深入讲解提供了可行性。
二、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堂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出教学改革建议,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三个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具体问题和选项如下表所示。
对于第一个问题,三个选择的分布比例分别为86.38%、4.90%和8.72%,因此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依然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主要是由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计量经济学是交叉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仅依靠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自学无法达到准确理解的目标。
对于第二个问题,四个选项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1.38%、48.78%、14.36%和29.27%。计量理论依然是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理论的推导并不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更关心计量理论所体现的思想,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应避免陷入单纯理论推导的境地,重点应在计量理论所体现的现实含义上。计量软件的操作在重要性的排名中居于第二位,主要原因在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以应用为目标,熟练的软件操作则是应用的前提。计量案例在重要性的排名上处于最后一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不重要,当我们转向第三个问题时,发现对案例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上,因此结合学生专业背景,采用恰当的案例是调动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
1.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为引导,强化计量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问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强烈的兴趣。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寻找与学生专业相符合的恰当案例,并提出与计量经济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比如,案例中应该建立怎样的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中的参数如何获得,参数的可靠程度是怎样的,所建立模型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模型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的计量知识点,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为引导会增加学生学习计量方法的目的性,加深计量方法在其专业方向中应用的直观感受。
2.以计量理论所体现的思想为支撑,掌握计量方法的基本分析脉络。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参数估计、估计量的性质以及假设检验三个部分。在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涉及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量的性质主要涉及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和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性质,假设检验主要涉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对这些理论理解的透彻与否直接决定了能否自如地把握和运用形式更加复杂的计量模型,因此,适当的理论推导是必要的。同时,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硕士研究生具有更好的数学知识储备,对推导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更容易理解和突破,但需要注意的是,计量理论的讲授应避免为推导而推导,重点应在于深入讲解每个理论的现实含义。
3.以实验结果的解读为主线,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恰当、准确地应用计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真正的目标,这就要求将计量理论与实际的软件操作相结合,对模型的各种输出结果进行解读,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计量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与理论同步开展计量软件的实验课程是不可少的内容。在提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计量理论进行推导后,需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给出案例的计量结果展示,涉及计量软件的介绍、数据的查找、解读基本计量模型的结果、检验基本模型存在的问题等,对基本模型加以改进直至找到理想的模型、采用理想的模型进行预测和结构性分析等内容。实验结果的解读能够真真切切地提升学生的计量建模能力。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分为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毕业实习是大四阶段安排。学年实习主要利用寒暑假,或者学生课程较少的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整个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合适时间自行完成。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或者具备深厚实践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事物的具体工作,并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工作氛围,验证和修补课堂所学知识,收获相应工作感受,从而调整自身工作态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时间教学方式。实习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人对实习进行跟踪指导,制定实习后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它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重要学习反馈方式。
作者:梁妍婷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创新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般认为,对于“创新”的研究始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1934,1942)。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英国学者弗里曼(1987)将创新概念扩大到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三重概念,将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突变式创新、新技术体系和新技术经济范式。而最新的理论研究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要素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依据这一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创新的基础,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对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创新教育就应当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具体地说,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树立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是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分类培养,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强调通识教育,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倡导自主发展,形成学术导向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发展目标模式,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二是学思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就会为书本所累,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为书本表象所迷惑而不得其解。知识是静态的,要提倡学生学会思考、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
三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即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实践(“行”),唯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方能称其为“善”。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理论经济学被讥讽为“黑板上的经济学”。要对此认真反思,反复探索,努力克服“知行分离”教育观,按照“理论有用、实践为重”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四是开放融合。所谓开放,指经济学教育要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所谓融合,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不同学科和知识体系的融合等。
二、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层分类的教育体系下,地方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面临着来自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两方面的压力: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确立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在分层分类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作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财经类大学,既不能像综合性重点大学那样,完全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科学术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院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务操作型人才;而应当综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走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学科特色的发展道路,即按照“打好宽厚基础、全面增强素质,通过交叉复合、培养知识迁移与转换能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具体地说,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生入学后前两年按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以夯实基础;两年后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分别允许学生在院系专业组内、学科大类内、经济管理类之间以及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根据经济学的特点,形成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理论经济学学术人才培养方向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商务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向。对不同学生开出不同的“菜单”,因势利导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对渴望继续深造、准备考研出国的学生,安排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基础、方法原理、学科发展的深入研究;对毕业后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安排的课程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在教学中着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努力提高就业层次。
三、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夯实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知识基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为此,南京财经大学的具体做法是,推行“2+2”培养模式,建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即: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经济学大类基础教育平台,夯实学科基础;后两年分别建立专业课程模块,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相关培养过程。
1.按照“通、宽、厚、透”要求搭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推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贯彻“通、宽、厚、透”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提供科学方法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素养类基础知识。
2.按照“分类教学”要求搭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大学英语继续实施“1+1”教学改革,提升平台,优化模块,不断探索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第一学年完成四级英语和六级英语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第二学年停开原普通大学英语课程,代之以各种模块选修课。数学公共基础课坚持分层分类教学,根据不同要求,制定相应标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较高平台;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符合经济学类专业数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平台,分别编班组织教学。计算机公共课实行统一目标下的多维度考核,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学语文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3.按照“交叉融合”要求搭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专业基础课程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组成,由学生在一、二学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包括教育部第一届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确定经济学
类专业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和统计学)外,增加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管理学类课程。
4.按照“一体化”要求搭建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包括课程型实验、专业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大类型。课程型实验是理论课程中的单项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专业型实验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技能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型实验旨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实践、文献综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寻求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进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实际培养和全面提升。
5.按照“主、精、特、复”要求建立专业课程模块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中,前两年搭建基础教育总平台,后两年分别建立经济理论与方法、经济应用与实务等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分别选择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相关培养过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所特有的、在自己特定领域和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专门化课程,专业选修课则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上继续拓展和延伸。为了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要强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理论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基础地位和作用,《资本论》导读、中级微观和中级宏观等提高内容都应是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6.按照文化传承创新要求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体化
我校强调“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并举、“五能”(外语、计算机、沟通、写作、专业技能)并重、“四学会”(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以“挑战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重点,以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体和高水平社团建设为主体,以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
四、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
贯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从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成“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把传统固定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互动的选择性过程,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全面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引入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落后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入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改造传统经济学学科专业,改造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实现经济学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和经济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度和助教制度,使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专业指导和学术引导。例如,引入助教之后,师生可以就某一问题以讨论、角色扮演、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形成“边干边学”的有效学习路径,让学生在参与中形成创新思维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基于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僵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把创新方法、创新精神融于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创新。
【关键词】 本科生; 研究生; 教育成本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一些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高于本科生,形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状态,研究生教育成本概念凸显,成为本科生教育成本讨论之后的另一个焦点问题。界定高校教育成本,将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可以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大锅饭”现象,对于科学核算教育成本,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改革高校财务核算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成本的特征
(一)关于培养目标
尽管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通才”,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专业专项性,主要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硕士学位则是一个过渡性学位,是从“通才”通向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中间阶段,在培养目标上主要突出表现在:学科知识的深入系统性;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学术型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与本科生培养目标相比,研究生教育在横向上具有明确的学术型和应用型指向,在纵向上是介于本科和博士之间。两者培养目标不同、层次不同而导致成本信息不同,因此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是不同的。
(二)关于教育成本概念
早期对教育成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把经济学中一整套成本概念和成本分析方法移植到教育领域中来,得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国家教育成本、家庭教育成本和学校教育成本概念。近期的研究以务实的态度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成本进行考量,因而本文所指的高校教育成本是以高等院校为会计主体的教育成本概念,不包括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也不包括社会教育成本及家庭教育成本等。
由于普通高校担当着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任务,本文将基于两者共同耗用高校教育资源上进行比较,即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这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为培养高校教育产品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是狭义的教育成本,也就是说教育成本概念是相同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
(三)关于教育成本核算基础
基于相同成本概念的基础,对于成本核算基础有以下特征:
1.两者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是相同的
由于教育成本的支付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因此,教育成本的计算、归集应该以学生为对象。
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在计算教育成本时应该按不同专业、类别、层次的学生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全面反映各部门的成本,各类学生的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所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这样不仅可以比较实际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培养成本,还可以使教育计划与会计核算保持一致。
2.两者的成本计算期是一致的
高等学校培养一名本科生需四至六年时间,培养一名研究生需二至三年时间。每年新生入校开始,作为一届学生的教育周期,以学年为成本计算期,归集一学年发生的各种教育费用,确定该学年的教育成本。因此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成本计算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计算时间的长短。
3.都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在学生培养期间,教育投入与受益对象的培养进度往往是不同步的。如教学仪器、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这些投入可以培养很多期学生。一般情况下,投入在先,实施培养在后。因此,先开支的费用应按比例计入当期和以后各期教育成本中去,而不能将当期开支的所有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教育成本中去,无论是本科生教育成本还是研究生教育成本,都应该本着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耗费。
(四)关于教育成本内涵
尽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成本的概念是相同的,教育成本的内涵也有相似之处,如本科生教育以课堂学习为主,因此所有为本科生教育教学而发生的耗费即为本科生教育成本的构成内容。研究生教育按在校教育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归集教育成本即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写作研究阶段,课程学习阶段的教育成本与本科生教育成本内涵大致相同。而正是因为研究生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带来了教育成本内涵的特殊性,即研究生论文写作阶段教育成本的确定。
在进行分阶段费用归集时应关注几个问题:其一,区分好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研究阶段。一般而言,研究生的教学环节是先完成课程学习再进入论文研究,但也不排除二者交叉进行。因而二者的区分不应该以学习和研究的时间来划分,而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划分。其二,在归集研究生教育费用时应剔除非教育耗费的内容,如校办企业、附属医院、已社会化的后勤集团等的开支与费用。其三,对于不容易划分清楚的费用,如导师、任课教师的工资应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估算分摊,以使归集的费用更加合理。因此,研究生教育成本不同于本科生教育成本的是研究阶段的成本归集,此阶段的成本具有确认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列支项目的不确定性。
综上分析,高校本科生教育成本与研究生教育成本具有以下特征:两者关于教育成本的概念及核算基础是一致的,但由于担当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育方式,其具体的核算内容及成本核算项目是存在差异的,因而两者教育成本计量的结果应该是不同的。
二、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差别成本分析
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家人和个人的补助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四部(下转第81页)(上接第79页)分组成。但具体到实际业务上,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本科生与研究生耗费资源的侧重点不同,即支出范围不完全一样。当本科生教育成本由上述四个部分构成时,研究生教育成本与本科生教育成本存在以下差异:
(一)人员经费
首先,在课程学习阶段由学校集中授课,这个阶段的教师工资应该在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进行分配;在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一般都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此时的研究生已经不是单纯消耗学校的教育资源,而是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成本一般不再分担教师的工资。另外,普通高校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助研究生完成学业,都设有研究生部,那么该部门人员经费应该全部计入研究生教育成本,而不再分到本科生教育成本中。
(二)科研经费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创造研究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不是进行机械的教学训练,而要重点引导学生开发智力潜能。研究生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索上的能力,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先导,科研能力往往体现了研究生的实际水平,论文写作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因而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阶段时间占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课程学习阶段一年至一年半,论文阶段一年至两年)。因此,以科研为主的论文写作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成本主要项目应该是学校投入的科研经费。
相对来说,本科生一般较少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所以本科生不直接分担科研经费。
在实际操作时,对于科研经费还要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与培养学生相关的科研支出计入教育成本,与培养学生无关的科研支出如横向科研、有经费来源的政府科研任务等不纳入教育成本的范围。
(三)奖学金
在高校对研究生逐步实行收费以来,作为对学费的一种补偿,一些高校加大了对研究生奖学金的奖励力度。根据我国现行的奖学金制度,国家设立的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两种: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普通奖学金奖励面广,主要目的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而设立的资助项目,是国家计划内研究生每人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只能起到“助学”而不能起到“奖学”的作用,作为对缴费上学的一种补偿,所以这部分奖学金不宜计入研究生教育成本。
(四)固定资产折旧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可分为房屋建筑物、教学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从形成来看,有国家投入、社会捐赠、学校自筹及科研项目构建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首先应分部门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正确评估其损耗程度和实际价值,然后按照国家统一制订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采用一定方法计算提取。
将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教育成本时,应区分固定资产的不同来源:对于专为研究生建立的实验室、机房、图书等提取的折旧就直接计入研究生教育成本;对于有经费来源构建的固定资产及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入教育成本;对于共用的房屋建筑物、教学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在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成本之间选择一定方法进行分配。
三、结束语
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成本之间存在差异,是由于两者不同的培养模式造成的。对于两者的教育差别成本,首先考虑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对于能直接区分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就直接计入研究生教育成本,对于不能划分清楚的,则在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入研究生教育成本和本科生教育成本。
当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成本核算尚属理论探索阶段,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和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荣. 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财会研究,2005(7).
[2] 于敏.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5(2).
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中的方法论科学,在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指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计量经济学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安徽科技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高校,近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计量经济学作为安徽科技学院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应用型教学改革的重点。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内一些主流权威期刊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均对向其投稿的文章要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注重计量建模等实证分析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作用。这一现象提升了计量经济学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地位,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发展,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了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科,除了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要有所了解外,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尤其是对数理统计知识的掌握,对学好计量经济学十分关键。正是由于计量经济学大量运用数学推算、数学模型,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数学功底较差的文科生,在刚刚接触还没有深入学习计量经济学时,就已经对其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很多学生由于害怕数学,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不能够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实质,导致其在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和不规范。围绕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对课程教学的要求,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讨论目前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先修课程缺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数学与统计学,经济理论只是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具体经济问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对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及模型的推导及回归结果的检验都是数学、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因此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学生必须要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知识。这些课程的难度系数较高,要学完上述的有的课程至少需要三个学期,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一个方向是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提高应用型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安徽科技学院在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进行的改革中,为了减少理论课在四年中的比重,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的教学全部放在大一学年,只用了一个半学期的学时,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由于课程难度大,学生无法牢固掌握这些知识。计量经济学放在了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并且与统计学同时进行,在计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统计量的分布和假设检验的理论背景也无法理解,这不仅增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抱有畏惧的心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1.2 缺少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材 计量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分支,引入国内的时间较晚,在全国财经类专业普遍推广的时间也不足十年,所以早期的计量经济教材大多为国外翻译本和移植本。由于国外经济学理论很早就已经十分数理化,国外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选拔也注重学生的数理分析的功底,这与国内的差别很大(国内经济学专业在很长时期内只招收数学功底差的文科生)。因此国外计量经济学教材主要是介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以理论推算为主,这对于国内本科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近年来国内学者出版了不少自己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但是现存的教材还是包含了太多的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过多的侧重数学推导,给学生的感觉更像是一门数学课,而不是一门经济学课。缺少案例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头扎进了大量的数学理论模型之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运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于安徽科技学院这样的以建设应用型本科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显然不符合要求。安徽科技学院财经类专业自开设以后一直以招收文科生为主,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过多注重数学理论,缺少案例分析的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度较大。
1.3 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缺少实验教学环节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活动,大多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在进行计量经济学讲授时主要是介绍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推导。然而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尤其是像安徽科技学院这样以应用型人材为培养目标的高校,更应该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环节的教学。但是由于受到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安徽科技学院一直没有开展大范围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教学,学生在学习了计量经济学的估计方法之后,没有实际进行相关的软件操作,因而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之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使得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材培养目标建设无从谈起。
1.4 师资力量缺乏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国内普及时间较晚,由于早期的国内经济学教育主要以政治经济学为主,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所以目前各高校中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数理经济方面的培训,承担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高校招生扩张之后,又出现了新增专业的扩张,经济学相关专业是学生报考的热门,各高校争相开设,学生人数和专业数目的增加,造成了承担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目前承担计量经济学授课的要么是纯粹数学背景而无经济学知识的教师,要么是数学基础薄弱的接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经济学专业教师。既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又有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的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匮乏。像安徽科技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人才缺乏问题更加严重。
2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要做好相关课程的协调和配合 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高校建设的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课程安排在大二,就计量经济学而言,最适合开设的时间是大三,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统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增加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的教学课时,分不同学期开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好数学理论基础,为以后学好经济学服务。
2.2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定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定位,应当合理安排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舍有取。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将各单元连结起来,尽量将理论推导背后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减少数学推导过程在课堂中占用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论的由来,以指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又可以减少学生因过多的数学推导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在每章学习结束后,都用一个案例将整章的内容加以总结和运用,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2.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必须进行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是计量经济学在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安排上,应做好规划,避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脱离,如在理论课全部结束后开设实验或者进行了大部分后开设。应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结合,每结束一章的理论教学就安排一场实验教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了解,又避免了学生因时间长而遗忘所学理论。
2.4 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 针对全国高校计量经济学专业教教师缺乏的现状,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更大。要求地方高校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人才引进中占得先机,同时还要提供发展平台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做好对现有的内部教师的培训,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更新发展迅速,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跟踪学术前沿,因此,学校应该利用假期,选派任课教师到相关机构进行计量经济学培训,提高本校教师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2).
[2]俞培果,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12).
关键词: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探讨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对解决方案的寻求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中对经济学的假设与模型的设计的应用都有许多重要的作用,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又普遍存在着诸多不足,鉴于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生在学习后的学习效果反馈,通过此调查希望找出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为提高研究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一、实证调查分析
为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实效性,笔者本着能得到客观的,学生坦诚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在该门课程授课完最终考核成绩公布后的前提下,笔者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4届和2015届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以及2014级高校师资人才培养计划经济管理专业10名学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以及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在实际的科研分析过程当中都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针对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做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有效问卷占到98%。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受调查学生的年级,性别,专业这三项基本信息;最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程形式,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该门课程授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建议。
受调查的男生与女生人数各占总人数的一半。在这门课程的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可以非常直观的,相对客观的反映这门课程的最终效果,其中12%的学生,认为掌握的很好,3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较好,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身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掌握的一般,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差的同学为0,这反映出学生总体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算非常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6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适中,3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较难,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学生都有初级经济学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的难度算不上很大,其中5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最大的部分在于经济学理论和思想过于深奥,31%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薄弱是学习该门课程的瓶颈,还有12%的学生认为曲线太过抽象,由于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假设与数学推到相结合的课程,所以任何一部分知识的薄弱都会对课程的把握产生影响。经过统计处理,结果详见表3-1。
分析过程中,教材是重要参考依据,尤其研究生学习阶段,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范里安编著,对于课程教材选择是否满意的调查中,发现55%的学生较满意,38%不满意,另外有4%和3%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很满意和很差,表明学生对教材选择的满意度整体满意度处于中上等水平,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推荐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教材作为参考。在调查“值得继续努力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方面,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新动态,新发展方面做的比较好,当然也有20%多的学生选择了较差。在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清晰准确程度的调查中,选择“内容比较清晰”的占到了46%,选择“内容单一”的占27%,剩下的15%。对这一环节很满意,显示了教师在该环节的水平总体是良好的,也有少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需要继续下功夫。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掌握程度分析。1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11%的W生认为自己掌握了25%到50%的内容,6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50%到70%,还有9%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总体达到了老师的预期水平。在学习方式的调查中62%的学生偶尔复习或者预习,19%在课堂之外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4%从不复习和预习,只有15%的学生定期复习和预习,可见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对教师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环节的调查中,有43%选择延长学时,案例教学,这是值得所有任课老师欣慰的一点,不同于大多数课程学生要求缩短课时的呼声,该门课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那么低,可以认识自己的不足,他们希望增加课时,增加案例,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27%的学生建议选择浅显的教材,对于这部分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引导他们重新系统的回顾初级微观经济学,为后期深入学习做准备;23%的学生认为老师可以组织更多的课堂练习,这部门学生可能是有考博意向的学生,有7%的学生认为应该压缩教学内容。
从调查结果反映出, 83.15%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目标普遍明确(由于主要以获学分为主要目标,同时为今后考博做准备),认为考核形式及上课形式应该呈现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度、案例教学丰富度、认知实习指导程度方面都认为有不尽人意之处,所以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理论与现实教学存在较大距离,学生缺乏兴趣,课程安排难度大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本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内容抽象不太容易理解,授课过程多采用理论授课短渠道教学模式,出现学生理论知识含混不清,应用实践理解不深的现象。首先是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中级微观经济学设计的理论模型以及数学函数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学科严重脱离实际的感觉,觉得学这门课程无用,觉得乏然无趣,旷课率极大攀升,最终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恶性循环。其次是课程安排难度大,由于中级微观经济学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学懂内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大部分研究生由于英语过级的压力,或打工兼职等一些活动,以及跟导师做课题的需要,很少会利用课余时问来看相关书籍,因此学生们更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学完所需的一切知识与模型理论,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有一定偏颇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师在以往授课中涉及内容总想着面面俱到,覆盖到教材的全章节。实质上在教学过程中就显示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不突出,且未给学生给学习自主性的空间。自行查阅资料,读文献,并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农业经济中的现实经济问题。例如目前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中的一系列经济学思考,经济学模型的假设与推理。实行满堂课的灌输、未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相对显的不足。
(三)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不足
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不足,第一,偶尔出现颠倒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主次关系。《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只能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较多学时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注意案例教学不能占时过长,不能影响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不能影响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特有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这样会削弱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第二,案例与课堂教学的需要紧扣程度不高。案例的编写有时不能紧扣课堂教学的需要,不能仅仅为引发学生的兴趣,引案例。撰写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阅历来控制案例的难度。案例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1]。
(四)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学时相对不足
目前,该门课程的理论学时设置在50-60学时之间,每学时50分钟,实践教学学时0~2周,专家讲座学时相对不足。教师最大的困惑是: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无法完整开展实践教学。在目前课程专题讲座学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学专题讲座、讨论远远不够,只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学能力等。这就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上的先进性、前瞻性、积极性显的尤其不足,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分析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人才。
(五)教学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考核方式目前显的有些单一,缺乏灵活性。中级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还是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而试卷内容以理论分析、简答、选择,以及计算组成。在考核过程中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由于考试内容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极大地削弱了考试分数作为一个科目评价标准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使得考试成绩与学生能力不相符,最终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声誉。
三、实行科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缩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
教师应积极开展科研、生产工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承担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从事实际科研项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撰写专业论文或著作。授课教师应把自身尽快转化成专业人士,并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获取信息,提高专业技能,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改变单一教师教学模式,实行教师多元化授课
中级微观经济学,涉及60个学时,仅由一名教师来授课,方式、方法上难免显的一陈不变,上课的风格也是比较单一。可以尝试由三名主攻经济学课程的多位教师共同分段完成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这样可以调整学生上课的新鲜感,以及与教师的互动状态。提高学生的学生效果,也降低授课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时间冲突,让教师能够很用心的完成他所负责的章节知识的讲授。同时可以避免因个别教师外出进修或者出差过程,造成课程量积压,而使后期集中上课带来的学生强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的状态。
(三)多种教学方式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设置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的课堂教学,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开辟学生自由讨论板块,学生可以在此论坛发表自己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认为授课老师有待改进的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实时更新的教学反馈信息库,为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事实依据。此外,借助“翻转课堂――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专家讲座+经济学课题专题讲座”组合的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撰写专业论文,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借助“慕课-中国大学MOOC”的形式做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全方位立体式的进行教学方式与模式的大胆尝试与改革。
(四)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应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指标应涵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测验、讨论、课程论文、出勤这几个方面,期末考核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改以写专业论文为主,注重专家讲座的思考反馈、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W习效果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也改变以往的由一名教师掌握一门课程的成绩,而变为多名教师共同以答辩的形式,给出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最终考核成绩体现出更加的客观性,降低一位教师评判的主观性可能。
(五)采用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跟踪毕业生去向和成长轨迹
对本专业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问卷跟踪调查,在问卷中设计学习需求、学习偏好的教学方式、受欢迎的讲授内容等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结果,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追踪了解毕业研究生在企业和单位工作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探讨所设课程对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研究生教育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不同毕业生职业发展轨迹,探讨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作用,及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今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苏海洋,独立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一一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J].教改课改,2015(12):76-77
我国法务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现代会计只注重如何用特有的专业术语来表达复杂的经济行为,而现代审计又只注重财务报表是否按公认会计准则编制,并也用相同的专业名词来解释他们的审计工作,这就使普通公众难以理解这些用复杂会计、审计语言表达的经济行为,从而为进一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经益增加了障碍。因此,如何在复杂的会计、审计语言与法律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便成为当务之急。法务会计的应运而生,解决了复杂的会计语言与法律之间的沟通问题,为妥善处理与会计有关的法律问题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工具。法务会计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
(一)企业、事业单位。该领域中的法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行为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在遵守或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寻求本单位的最大财务利益,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交涉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二)社会服务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都是法务会计应用的重要部门。在这些机构中,活跃着一批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考试、考核并具有资产评估、税务、证券评估等资格的法务会计人员,他们依据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规范,通过检查、分析、认定之后所出具的报告自然具有法律效应。
(三)司法机关及国家审计部门。司法机关的司法会计也是法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会计在侦查、审理
交易纠纷、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时,都要涉及被审查单位的会计资料及会计人员。这就要求司法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法律,还要有会计、审计知识,才能胜任。国家审计机关和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也应该是既熟知国家、企业内部有关审计法律,又懂会计、审计的法务会(审计)人才。
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从事法务会计的人员必须具有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调查。这不仅包括会计知识,而且包括经营知识和法律意识。具有这些技术,法务会计人员才能够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并对舞弊以及白领犯罪调查的财务方面进行作证。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对刑事案件中的舞弊或者民事案件中的财务损失进行量化。因此,法务会计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至少应包含以下七类:会计、审计、知识;辨别舞弊的技能;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人的心理和动机的理解力;调查的精神状态和职业批判的怀疑精神;沟通技术;对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的掌握等。
从事法务会计的人员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独立敬业精神。法务会计人员必须在行使其职能时保持客观、公允、真实、合理、合法。这就要求其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洞察力。除此以外,自律、保密、定期接受后续教育、合理收费、公平竞争等方面也是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独立与保密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体现。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需要,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既精通会计又熟悉相关法律,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有独立敬业精神的法务会计人才。
(一)设置法务会计专业
目前,在国家教委会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有经济法、会计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但尚未有法务会计专业。国家教委应尽快组织法务会计本科专业的申报,鼓励那
些已开设了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法专业的高校积极申报法务会计专业。
1.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法务会计专业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如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审计、法理学、法律伦理、司法会计、经济法、税务会计或税法、国际税收(法)、民法、刑法、犯罪学、逻辑学、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据调查学等。
法务会计专业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专业需要设置的选修课,如: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证券投资、税务会计、审计实务、保险法、劳动法、仲裁法、金融法、破产法、刑事诉讼实务、民事诉讼法实务、经济法案件侦查等;另一类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提高其文化修养而设立的校内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这类课程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2.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安排。实践性环节是培养高质量法务会计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性环节可分为不定期实践性环节和定期实践性环节两个部分。不定期实践性环节,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程进行的案例调查 、案例讨论、模拟法庭辩论、专题研究报告等;定期实践性环节,是在学生学完了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在本科第三学年安排专业实习、第四学年安排毕业实习和做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过程中,将学生分别安排到法院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际工作锻炼。其间,学生应在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参与一到两个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审理和撰写报告工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法务会计的某个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最后撰写一份1.2万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3.教学改革与创新。本专业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应强调对学生分析能力、合作与研究精神的培养。课程侧重财务法律管理技能、财务决策、金融调查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授课方式采用理论讲解、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式的教学创新立足于财务金融与法律会计交叉领域,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以及与业界专家的研讨和案例模拟分析,达到理论扎实、业务熟练的实战目的。
在课程之外,本专业还应设计大量应用性课题的讲座,内容紧扣法律和会计领域的前沿动态,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投融资犯罪领域和会计审查领域内的发展状况。如刑事诉讼实务、仲裁法、金融法和金融犯罪调查、税
法和税法犯罪调查、破产法和破产管理人制度、电子商务欺诈和计算机犯罪、刑事诉讼实务、民事诉讼法实务、公司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法律与公证实务、经济法案件侦查等。
法务会计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同时涉及会计、审计、法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法务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二层的大蛋糕;最大的底层是坚实的会计专业背景;中层部分是包括审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欺诈调查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小的上层部分是对法律环境的基本了解;蛋糕最上面的糖果则代表较强的沟通技巧,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面向21世纪的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较多相关知识的应用型、通用型专业人才。
(二)加快研究型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几乎是空白,应尽快设置法务会计专业硕士点,或在现有会计学专业、法学专业硕士点以及会计学专业博士点上设置法务会计研究方向。对于报考法务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要有资格限制要求具备会计学专业或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在职报考的学生要求具备律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这些研究生在读期间除了学习有关法务会计专业研究型的理论课程外,主要从事法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通过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或通过两年左右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使学生对法务会计的某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初步具备专门从事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作为业务骨干尽快地充实到法务会计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第一线,以推动我国法务会计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