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时间:2022-05-28 07:1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归园田居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归园田居教案

第1篇

一、

导语

古诗词 是我国传统文化 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 的生命。

二、

正课

1、

什么是意境呢?

明确:意境也叫意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一种 主观情思。表现在诗词 中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即景 中有意,意中有景。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创造 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呢?《钱塘湖春行》又为我们创造 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呢?(这两 上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

如何把握诗词 中的意境呢?一般可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⑴描绘诗词 中展现出来的图景图画。这个环节主要抓 住诗词 中的主要景物和关键词 (包括色彩词 、季节词 、形容词 等 )用自己 的语言再现诗词 中的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简练有诗意。展示材料1和材料2:(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洞庭湖(刘禹锡)

滁州西涧(韦应物)

湖光秋月两 相知

独怜幽草涧边生,

潭面无风镜未磨

上有黄鹂深树鸣

遥望 洞 庭 山水色

春潮带雨晚来急

白银盘里一青螺。

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1、这首诗抓 住“湖光、秋月、无风、白银、青螺”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湖光山色、宁静优美 的山 水画。前两 句用拟人手法写了洞 庭 湖的美丽宁静;后两 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洞 庭 湖与君山相映成趣的优美境界。

解析2、这是作者任滁州刺 史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 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 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

⑵概括诗中景物所营 造 的氛围。这个环节要扣紧景物特点及情调,用一个词 或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如孤寂清冷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 悲壮等 。如李清照 的《醉花阴》营 造 的是一个“孤寂清冷 ”的氛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营 造 的是恬静优美的境界。再看材料3《秋夕》营造 的是什么氛围?(学生互动,发言自由)。

秋夕(杜牧)

银烛秋月冷 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 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解析3:营造 出失意宫女生活孤寂幽怨的氛围 。一“冷 ”一“凉 ”暗示了秋寒。

⑶分析诗词 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首先可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送别、怀古、咏史、爱国忧民、思乡思亲、咏物抒怀、哲理言志等 等 。可让学生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其次,借助注释和标题 ,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表达 的词可以有;愉悦、欢快、激动、哀伤、赞美、惜 别等 。答题 时,一定不可简单答之,而要结合诗词 的具体内容答出为什么是这样,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展示材料4和材料5: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凉。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解析4:这首诗通过“打黄莺儿”这一细节,表明了因为它的鸣叫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 梦,表达 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解析5:表达 了作者思念 故乡亲人的感情。

三、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通过如何把握诗词的意境来阅读古诗词,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

第2篇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综合运用,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并提高他们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基础语言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册的课文里就有古诗词的阅读和背诵要求,并且语文教师也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仍然不乐观,要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一、重视以诵读为主,把读贯穿课堂的始终

初中语文教材里所选的古诗文,大都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前人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教学大纲要求古诗词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诵读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如何开展诵读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初一年级,把古诗词抄写在黑板上教读,对有录音带的课文坚持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读、跟读;对没有录音的课文教师范读、带读,目的是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再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读的感情和划分节奏以及检查学生朗读效果,发现问题时再纠正,并让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准确,有感情。在疏通、理解诗词时,采取边讲边读,讲中带读,读中有讲的方法。

初二年级,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朗读,能做到读得通顺流利、正确、有感情;上课时,开展比赛朗读诗词活动,读得好的,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班里有位女同学,平时各门学科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但她朗读课文时,语句流畅,句读分明,感情充沛,同学们情不自禁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此,她对学习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

初三年级,古诗词教学任然把诵读贯穿始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因为不提前读,课堂上就读不好,提前把课文反复诵读,为老师授课节省了时间。我对学生的读还有严格的规定:第一遍,默读,要求熟悉课文,其他时候的读应尽量做到大声朗读,即古人强调的“吟诵”,晨读时更应该如此。

因此,初中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以诵读为主,把读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词

欣赏诗词最先接触的是标题。诗词标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词。

阅读诗词的标题要注意:有没有时间性的词语;有没有表示地点的词语;写到什么人,又有哪些物;是否涉及到某个背景事件,写到某个具体事情;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表达了什么思想。学生看完题目后马上就正确的回答出来了。这样,抓住了关键的问题,诗词的意思很容易弄明白。

人们常说“诗如其人”,学生了解诗人则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1.诗人的艺术风格。如,学白的诗时,先复习已经学过的诗,对诗有一些感性认识,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这样,认识过程由浅到深,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时,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他写的诗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他的诗,受到过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我们学习过他的诗词——《过故人庄》。

3.诗人的创作背景。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这首词写于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期间,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出守外郡已经5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长达7年未能见面,在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这首词也就是作者为赏月思情而作。

三、教材给学生提供的注释很有价值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注释很有价值,有的也就寥寥数字,有的只是短短几行,这是命题者给你的某种暗示:有的注释是介绍写作背景或创作缘由,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倾向;有的注释帮助解释词句,说明本诗词的使事用典或情境理趣;有的为作者简介,暗示本诗词的写作风格或艺术特点。如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学生读了注释,就明白了诗歌写的是战争期间,国破家亡的境况。

四、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词思想感情,感悟意境是赏析古诗词的主体。因此,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又有哪些,诗中有没有出现意象等等,有了对诗词鉴赏的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正确判断诗词的深刻内涵。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有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惜别怀友、羁旅思乡等中心,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经过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明白这首词悲壮苍凉,意境浑厚,心系国家安危,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五、仔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词语的准确运用,要仔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如,杜甫十分注重锤炼语言,学习《登岳阳楼》时,要注意把握好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体味“坼、浮”两个关键字。除此之外,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要了解常见的语言特色,如凝练含蓄、清新隽永、言简意赅、平淡质朴等,并要具体分析。

六、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根据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古诗词。

“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诗歌配上一幅画,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表现出来。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同学们直观感受大漠风光的苍凉与壮美,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课件,则可让同学们看到一个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形象。

总之,语文教师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要恰当运用好古诗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学会、会学、爱学语文获得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它是以教的境界为起点,以学的境界为结果的统一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创造者和始发者,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呼应程度是其标志。教学境界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其中以“热情活泼型”和“冷漠沉闷型”两种较为典型。在教学流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境界,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悦、喜好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学生则会产生焦躁、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显然,教师把课教活,学生把语文学活的“热情活泼型”应是语文教师矢志追求的至上境界。诚如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91年第10期)。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85年版)。“活”是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不同的教的境界产生不同的学的境界。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大多数课堂仍是“春风不度”:有的教师仍恪遵“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取分数”的功利观,行为短视,以“背书”和“念课”的记问之学为特征;有的教师死抱住“练为主线”的信条,把活生生的课文“放血剔肉”,幻变成一个个知识点,把课堂演变成拆拼知识点的“游戏台”;有的教师由越俎代庖式的“满堂灌”变成花拳绣腿式的“满堂问”,仅得活之皮毛……这样教的境界,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呼应程度或则死气沉沉,或则表面上轰轰烈烈,最终必然导致学生厌恶语文的情绪体验,产生学得死或不爱学的结果。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呢?我们认为本乎吕叔湘语文教育的“活”字思想,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的艺术化,实为语文教学的“执牛耳”之举。

考析“活”的教学境界,它往往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乐趣是活的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瀚海里遨游;乐又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还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学生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乐意为之,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不乐意为之,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古代的孔子是非常主张激发学生“乐学”的,他曾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充分说明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是无穷的乐趣。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教学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二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驰骋于课堂这个“舞台”上,积极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三是根据学生实际,努力挖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质,提高并创设条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用武之地”,真正体味到学有所得的;四是善于运用教师自身的感召力,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与学生同堂作文等。

2.情趣是活的关键。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活动无非是丰富学生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社会心理学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我们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年学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所以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角度讲,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情像磁石吸针般地吸引学生“忘我的投入”,使其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实上,语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如果教师情趣盎然,“未成曲调先有情”,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微妙的情感效应。如果教师课堂上纯然客观,不动声色,始终是一种“太上忘情”般地“背书”、“念课”的“零度风格”,必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为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挚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搭准他们的脉搏,知晓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以一位“谦谦君子”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师生毫无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师生共同观照与议论某一问题,使得学生的情趣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而且教师总比学生成熟,具有理性,处于主导地位,在整合课堂教学境界中释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这一点始终占据着学生的意识表层,能产生尊从的教育效应。

3.美趣是活的升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如一首清新的诗,一曲优美的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长期以来,学生不爱学语文,甚至不愿学语文,尽管教师费力颇多,但收效甚微。个中因素很多,而毁弃美的教育,无视教学过程的审美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挽救颓势,让课堂成为缤纷多彩的美的立体空间是很重要的。教育美学认为,教师应该按照美的规律,依靠美的魅力去陶养、吸引乃至解放学生主体。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学生期望教学流程处于活的状态,课堂中应时时有新鲜的音美、色美、情美的涌现。就教材而言,中学语文教材里遴选了大量文质兼美、底蕴富赡的作品,其“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同声,皆快于耳”。就作家而言,有为国举行惊天地、泣鬼神的“尸谏”的屈原,有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其闪光点,足可陶情怡性,塑造学生健美的人生。就教师而言,必须深入挖掘和灵活多变地传播教材的真善美,召唤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完善。在课堂上,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一切都充满美感,学生听课能生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美愉悦。再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创造条件,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感受教材美,自我开采美的矿藏,有如在深幽的境界呼吸醇醇清风,充分有效地解放、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去发现美、追求美,塑造美的人生。

4.知趣是活的保证。任何艺术门类都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首要特征是以认知价值为最大追求目标的。它要求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多的有效知识,这就要求教学境界必须具备知趣的特征。从学习心理看,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是赢得同龄人尊重的需要,还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和前途,他们都非常希望多学一点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创造认知的课堂教学境界时,要筛选有价值的知识,确定有效知识量,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陌生感”。如高中第五册诗歌单元,可用一根“悲剧”的线索贯穿其中,《诗经》两首包含了古代人民被剥削的悲剧,《涉江》是屈原壮志难酬的悲剧,《孔雀东南飞》是古代青年男女忠贞爱情的悲剧,《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怀才不遇的悲剧。这样的知识不是“老面孔”,有效价值大,能产生一种积极的“马太效应”。满足知趣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面的知识上,那些肤浅的显而易见的东西是不能给学生以刺激的,尤其是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深刻的思辨性和理性往往更能使他们折服。如讲《项链》,完全可以从哲学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探索名作家笔下主人公的命运,这更能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引起激烈的纷争,从而获取引人入胜的知趣。值得注意的是,获得知趣,不能仅凭全盘授与,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读写听说的实践中“生产”出自己的观点、思想。因为语文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思想观念的确立,都不能由别人替代。同时,师生交往,课堂知趣境界的形成,受学生知识背景的制约。知识愈丰,能力愈强,知识和才干的增长愈快。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如果脱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趣境界就难以形成,学生也难以成为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学生的知趣一旦得以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笼罩教师的七彩光环,心理学上称为“光环效应”,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知识的渊博和教艺的高超而增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和谐共振,教学活的境界往往能达到最佳。

5.语趣是活的津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津梁。教师语言具有魅力,能造成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理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如讲作文选材千万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围绕中心更忌“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运用材料可古今中外,五湖四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巧妙融入杜甫诗句,可谓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又如嘲笑那种缺乏主见,轻信他人议论而随便改变主张的“父子骑驴”的例子,批评骄者必败,颂扬锲而不舍,力争上游的《龟兔赛》的寓言故事,等等,都可使课堂语言闪射出智慧和引人入胜的光芒。语文教师的语言激活课堂氛围往往更直接,效果会立竿见影,所以当教学平实说明的时候,当进行抽象分析的时候,当学生情绪不佳的时候,当教学“起承转合”的时候,尤其需要教师用语言去调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呼应程度保持最佳。千万不可和尚念经,不看对象,更不能一味埋怨学生。当然老师的语言也不能旁逸斜出,游离中心,一堂课云山雾障,也会使学生恹恹欲睡。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1.有意性:思路的超前把握。有意性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这是“课前功夫”,“结茧”的功夫。由于教学境界具有可预见性,所以思路的超前把握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每节课精心准备和设计。备课不能一劳永逸,要常备常新。每次备课对教材和教学流程都要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和加工,精心写出“脚本”。“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设计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测,即通过思路的组织来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步具有较强的思维活动能力。思路的超前把握,重在揭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的思维走向,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应预先设计好一堂课的整体思路,设计、把握好学生考虑和回答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延展思路等。“遵路教学”就在于教师把课文的思路转化为教师的思路,再转化为学生的思路。于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意性:新颖的问题情境。课前准备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哲学家培根说过,蚂蚁在于简单的堆积材料,蜘蛛在于毫无创造的构建新体系,而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像蜜蜂一样,从花圃和田野里采撷材料,由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将其改造和变化。教师的课前功夫应该像蜜蜂酿蜜,能给学生提供鲜美醇厚的蜂蜜。具体讲教师要善于占“制高点”,捕“诱发点”,抓“发散点”,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如讲《祝福》一文,如果从背景介绍、人物分析,到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领着学生细嚼慢咽,必然索然寡味;若教师仅提一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寻找材料,印证观点,”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经过阅读、讨论、思考,悟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丽春之日——没了丈夫;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暮春之日——死了孩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鲁迅刻意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春天发生,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这是一个多么新颖别致的问题,它串起了课文的诗句、结构、内容、思想,引导着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审美把握和美学评判。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之轮亦在飞速地运转。

3.无意性:巧妙的暗示和空白。无意性即是刻意感觉的无意化,教师课前的着意刻画、修饰显得了然无痕,表现含蓄自然,看似无意为之,实则匠心独运,并无“书云亦云”的痕迹和嫌疑。这是教师从有意走向无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课上功夫,也是“破茧”的功夫。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是暗示手段和空白艺术。创造理想的课堂境界,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应该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一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显然,暗示的核心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换言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身体和心理,大脑两半球,只有和谐共振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着装、神情、声色,课堂的布景,音乐的选配,电教手段的穿插等,只有和教学内容相谐调,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授效果。达到教学艺术无意化的另一手段是空白艺术的运用。留白天地宽。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转引自张浩《有关阅读心理过程的理论现状》,《心理学新探》,1992年第3期)所以教学结构虚实相间,巧置空白,使学生的思路不被教案所框住而由其作“外向型”拓展,能更有效地发展其想象、创造的思维能力。如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板书中有意留出一片空白,结束语中有意留下一个“悬念”等。教师更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课文中“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计白当墨”的空白处,“以一当十”的凝炼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戛然而止”的结尾处,让学生去想象、联想,让其有发挥、创造的余地,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是空白艺术的创造者和导引者,学生都有一种“完型心理”,是空白艺术的充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