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17:5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那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下的一门全新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课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复习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将几点复习做法流露笔端,期望能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与历史单科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变为现在的文明史主题下的中外混编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历史阶段性特征,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因此,单元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课内知识组织与主题的实现等,就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复习智慧。
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所学知识与应试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速度,即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速度。给学生孤立、零散的知识与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给学生一般知识与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其复习效果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搞好单元复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根据复习目标,抓住历史知识的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知识优化整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规律,掌握的就是历史学科知识网络。我把这种复习法称之为“网式复习法”,具体做法是:
1.抓好目录标题,理清内在联系
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复习时要注意发挥教材目录和课文小标题的作用,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形成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知识体系。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单元目录,回忆本课中有哪些子目,知道教材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论述主题的。只有当难以回忆起书本知识时去翻阅教材,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其次要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包括段落之间的联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等。
例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的内涵,知道“32业文明浪潮”的内容和时空概念,理解“席卷全球”的原因、影响。然后分析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这是工业文明的基石和主线;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三课“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分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课和后三课之间又是总分和因果关系。最后再把每课中的子目录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使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前先掌握单元目录,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课上得大气,复习效果也较好。
2.精读单元导语,找准复习切点
“单元导语”,可视为单元复习的“眼”,一般包括某一时期的历史基本线索、历史特点、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地位与作用等,提纲挈领又言简意赅,概括性、综合性、逻辑性很强。所以阅读“单元导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阔学习本单元的视野,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的线索。便于我们既能清晰地触摸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动,领悟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性,又能对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特征和最终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第六单元导语:“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奠定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的诞生,成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寻求解放的旗帜和指南。随着工业文明从西欧向全球扩散,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在此期间,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在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过程中,面临着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双重任务。”
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上述导语内容,指导学生归纳要点,找出关键词句,如“工业革命”、“根本性的改变”、“的诞生”、“中华民族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然后以关键词为切人点,理清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第六单元的复习思路是:“一条主线、十大巨变”。“一条主线”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十大巨变”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十大影响。
3.善用复习表格,形成知识网络
画表格、填表格,是初中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使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实现简化复习程序,优化复习效果的目的。经过上述分析归纳,让学生按照“一条主线、十大巨变”的思路,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如下表格,这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达成。
二、落实主干知识,全面夯实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把握能级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
初中历史的能级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了解”“说出”“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理解”——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述”“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
“运用”——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把握能级要求,以达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图文资料,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历史地图、表格、代表人物画像等)和文字资料,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不仅能克服学生因强记历史人名、地点、年代、时间、事件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而且由于它们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图文资料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课本图文,加深理解。二是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图文资料,创设新情境,加深理解,以增强直观性。出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这些通商口岸和经济特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开放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做,活跃了学生思维,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对整体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的每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师生共同构筑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用如下表格作一总结:
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从而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知识整体性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条理,有重点的学习,既便于知识的储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的质量,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同时,把握结构,梳理线索,提取系统知识要点,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四、加强理论修养,强化论从史出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材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编写的,对历史的认识贯穿了辩证法的、历史的、唯物的观点,贯穿了理论,诸如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在矛盾中前进,矛盾形成历史运动;历史上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是前进性与曲折性,上升性和反复性的统一,呈螺旋式上升运动;一切历史发展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更不能主宰历史。
上述基本观点在历史教材中虽无直接表述,但却渗透在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分析中,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如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理论上认识,两国革命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革命后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表明革命后建立的新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认识和掌握这些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阐述历史发展规律,掌握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有人说:“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未尝不可取得成功。如果短寿早死,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不一样”。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仅看到现象而未能抓住本质。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只有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农民阶级由于自身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这样经常分析引导,才能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史与论有机结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发散思维 特征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1、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也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 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成为时代赋于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2、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优化和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个体各种素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影响到潜能的优化和发展。因此,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有意识地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3、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摆脱灌输式教育模式,未完全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学重照本宣科,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推理,轻发散求异。培养出来的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实践能力弱,缺乏求异、求新、求实的创造精神,甚至形成了“高分低能”这样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如何积极营造有益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进行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二、发散性思维含义和特征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大特征。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1、扩大知识范围,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记忆品质,增强思维流畅度
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主要依赖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流畅。中学生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教本和课外阅读。教本中的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精学的内容,是发散思维流畅性的基石,也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的教学中,要注意揭示历史现象、历史过程和历史事实的本质,让学生掌握其精髓。在此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扩展知识,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使之全面、深刻地掌握历史概念和规律。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用教学手段帮学生或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到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启发学生思考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①灿烂文化历史的原因是什么?②灿烂文化的内容是什么?③灿烂文化的影响是什么?④灿烂文化的意义是什么?⑤有什么重要的启示?这样通过展现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判断,各抒己见,广泛开展各种信息间的交流,让各种思想和念头有充分闪现的机会,然后通过比较、鉴别、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求本质,认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优化知识结构,设计引导性提问,鼓励一题多解,提高思维变通度
优化知识结构其实是前面所叙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变通性的基础。因为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及时有效地联系有关历史知识,从不同方向进行思维。教师在单元小结或复习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整理(由基本史实、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所组成的历史知识结构),而且要帮助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已学过的知识,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其内在的联系。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列强发动的四场和中国人民的四场抗争”,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四场战争”和“四场抗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这样既复习了多个知识要点,又掌握了比较学习的方法。
3、鼓励质疑问难,指导灵感引发,培养猜想能力,提升思维独特度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探究,是产生独特思维的前提。它要求学生不被成见、陈规所束缚,不人云亦云,使其善于从各个侧面感知历史问题,从而去发表自已独特见解。比如对评价时,关于“表现出来的无知狂热愚昧该怎么看”、“所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不惧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质疑。并且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在发现自己以及别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离常规以后感到的不安。
【关键词】课本标题 问题意识 问题能力
从多年来的听课观摩和自我探索中发现,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许多教师上课素材繁多,课件丰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基本上按照教师预设方向发展。但细细思量,却发现学生基本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尤其是学生的质疑能力与问题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得以挖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本人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备课时过分注重趣味性,一味地补充素材,却忽略了教材资源的充分开发,尤其是标题资源的开发;二是过分依赖课件,用"查找拼凑"的课件取代备课过程,没有充分研究学情,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许多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却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问题能力。
问"题",即围绕着标题发问,这里的标题指的是一堂课堂教学的课题,它可以是一课的标题,也可以是一框(目)的标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运用标题教学法,充分运用课本标题,可以提升学生问"题"能力。由此,本人就标题教学法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用"标题问题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标题问题法"激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积极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呢?在《垂直的牧场》教学中,本人作了一番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教学《垂直的牧场》时,本人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标题《垂直的牧场》,展示天山一年四季从山麓到山顶不同自然景观的照片,让学生对天山景观的垂直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经过短暂思考后,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如"天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哈萨克牧民为什么要这样利用山地牧场?"、"转场的放牧给哈萨克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他们是如何适应这种放牧方式的?等等。我同时作了简单的副板书,记录学生的问题,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排序,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做上记号。简单问题就以抢答的方式解决,对"为什么这里形成的是'垂直的牧场"等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联想、推理和创新等思维能力。因此,本人运用该方法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课堂教学试教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用"关键字词法"提高学生把握重点的能力
所谓"关键字词法",就是师生抓住教材标题中的关键字或词,利用这个关键字或词展开教学,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中《秦朝一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标题中的"一统"字大做文章。例如针对"秦朝一统",引导学生围绕"一统"字提出了"一统在哪?"什么时候实现一统?""为什么能实现秦朝一统?"等问题。我顺势引导学生用历史比较分析法,找出了"为何秦王要实现一统"?秦王"一统"以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一统"。:在整堂课教学中,师生抓住了关键字"一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在碰撞中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在碰撞中提升了学生把握重点的能力。
其实,只要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标题都有关键词。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微笑","专制帝国"中的"专制","中华民族的觉醒"中的"觉醒",等等,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设问,不仅能让学生增强探究问题的好奇心,还能有效地提升把握重点的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得。
三、用"标题联系法"引导学生看透本质,提高学生统观全局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在看书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个毛病--不看标题,习惯于一翻开书就只看正文,毫不顾及大大小小的标题。这样的结果是学习的知识零散、片面、肤浅,无形中加大了记忆、理解、分析的难度,降低了看书的效率。针对这一现象,本人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予以解决。
1.让学生看大大小小的标题,分析各标题之间的关系。我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山川秀美"中的"季风的影响"时,引导学生回顾前面一目的标题"复杂多样的地形",再请他们分析这两目的内容有何内在联系。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明确提出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而且还举例"高山高原气候",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东西部差异"是地形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讲得非常在理;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思考各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
2.使用大小标题,整理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是广大教师在各类复习课中较常用一方法。在这里,我看重于引导学生关注大小标题,层层写清每单元有几课,每课包括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包括几个要点,一直细化到将所有的要点尽收其中,一目了然地展现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统观全局的能力。
课本标题是对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抓住了标题就抓住了知识的纲领,整理知识结构图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有着显著的功效,它能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知识零散、片面等问题,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果课堂提问设置得好,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发展学生的思维方面,根据标题通过问题设置,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表面,而是开动脑筋,深入挖掘。这对于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关键词:教学 主体 学生 课堂心得
一、做好备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最初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的学情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二、要巧妙运用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很多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但这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的,这恰恰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民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
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总结每个学期的教学所得
首先是认真备课。备课难度大,毕竟教材经常更换,学生也不一样,因此,在上每一节课前,我都能按照教学目标认真备好课,既备教材,也备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能及时记下来,以累积经验。
其次是能经常找学生谈心。在每次考试,测验及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找学生谈心,无论是尖子生或学困生。如所带的一个同学,本学期以来,上课总是心不在焉,又喜欢与邻桌的同学讲话,屡次被我点名。学习成绩除了历史每科考得均好,我意识到他可能对我有意见,找他谈过两次后,收敛了好多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所带的另一个同学,人很好动,爱搞小动作,上课不听,又说话,不做练习,学习成绩差,他妈妈天天来我们学校送牛奶,我用她妈妈例子教育他,他改了不少,收效较大。
再次是尽量多用多媒体上课。历史述说的是过去的故事,与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理论性较强,在教室上和去多媒体教室上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我精心制作课件,播放视频画面: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形状,神舟五、六、七号发射过程,阿波罗成功登月等,学生很感兴趣,又得以掌握课本内容。
最后是多听同组老师的课。新课、复习课都听,在听课过程中受益非浅,如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笔记,生不做的要督促他们做;上课要有连贯性,整体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以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老师唱独角戏;要多鼓励学生,课堂秩序活而不乱等。
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要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历史课往往给人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所谓“贝多芬”(背多分)就是这样来的。学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这样历史课成为历史只是的单一传授积极记,教和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于是上课时出现了学生做其他科作业的,打瞌睡的,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笔聊的,即便有的同学机械的记下一些历史知识,但过不久,也全面还给老师了。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历史学科因其内容庞大时间久远,即逝性强的特点被人们当作死记硬背的副科这一偏见造成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历史科目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幽默,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应该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对教法学法指导进行反思可以让老师找到一种更适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从而好学。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攒美,都会给学生以激励,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