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2:4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车削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当职业教育中,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技工教育面临“进”与“出”双重挤压的新局面。根据当前的国家要求进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跳出传统学科体系的观念束缚,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的引领下,对车削加工课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意向性分配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动态的开发了本课程的各教学层次的典型项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在前期的分层次体系下进行的。以优化车削加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以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综合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强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宗旨,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过程开展调研活动以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为切入点,构建我院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广平台,为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构建框架。
(二)意义
1.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竞争率:
3.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实验中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通过锻炼使自己改变了思想观念,并在技能等多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调研车削加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跟踪调研活动,了解社会、企业、毕业生本人等对本专业评价和建议。
2.调研车削加工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方向。
3.调研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实验方案。
4.车削加工课程实训课程课标改革实施研究,侧重对比性实施方案的应用过程研究。
通过在我院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试点,通过以前老三段式教学毕业生相比,其实际教学效果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来评价教学改革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按照实施方案的教学基本程序:布置任务――根据任务获取信息――资料收集――制定计划――实施操作――检测与评价――反馈基本要素。
例如车工一体化教室中布置:学习区、资料区、工具区等
1.分组教学区:配备学习平台,查询资料的工具书:
2.资料查询区:提供相应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如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等图书;
3.工具存放区:提供实训的工、夹、量具及毛坏材料;
4,实践操作区:40台机床:
5.反馈区:检测量具,评价表;
车工教学实训是对各种典型零件的训练:轴类零件加、孔类零件加工、内外锥面加工、螺纹类零件加工、特性面零件加工等。
例如:现以一次车工教学实训,改革中尝试以六步教学法在典型工作任务中运用为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将整个实训教学划分了六个步骤分为: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阶段。
(1)在实施的过程中参加的研究活动
车工一体化教师都参加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学习并进行交流研讨,理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专业课题组成员与实验班级学员交流教学模式改革情况,倾听学员意见和建议,坚持持续改进,验证教学质量。
(2)车削加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实施方案制订
实验设计方案设定依据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一是确定实验条件:确定实验对象。
二是确定研究内容:不同实训场所、不同教学方法在分层次实训教学各个环节中具体应用。
三是对比性研究结果:根据设计问卷,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交流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图形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是结论:体现下面几个基本观点(创新教学环境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情景教学,是基础条件;分层实训环节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增加一个教学链条,为各种适宜的教法提供舞台;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应用,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如下图所示。
(三)根据企业需求开发课程实训任务,完善校本教材开发
完善校本教材(部分工作页)编写任务。开发出与实训课程体系相配套校本教材。
(四)阶段性成果论文撰写工作
在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阶段性的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研究调研报告的形成、实施方案、论文,校本教材等。对成果进行整理、分析。
(五)参与对比性测评、形成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测评书
为检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课题组在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真题真做,认真自评。从教学结果的检查,教学过程中多个指标,形成《车削加工课程评价体系测评书》。编写体现教学模式改革的任务引领型教学实训教材。
四、成果
1.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就业竞争率:
3.指导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强化。锻炼了师资队伍:
4.使学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就业率指标明显有所提升:
五、不足
1.师资队伍的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求进一步的培训,需要开发更适应于企业的工作典型工作任务。
多年来,笔者在技工学校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长期担任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和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主要与这门课程的特点有关,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技校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2.理论性较强,新名词新概念多,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操作中危险性大,安全系数低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来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更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度,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学生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又比如机械制图课,教学内容多,不可能在短期内上完;学生普遍的几何知识又欠缺,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讲授,这样学生进入普车实训阶段时,轴、孔、盘、轮类零件图知识可能还没有讲授,致使他们看不懂基本的图样。而车削工艺却要求学生能按照图样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正确选用刀具并刃磨,合理确定切削用量,这说明两门课程的衔接出现了问题。所以机械制图课教师,可以考虑调整教材授课顺序;在讲解最基本的制图知识后,先讲解回转体类零件的画法与识图知识,为实训课学习打好基础。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同一实训指导教师也最容易自我协调两课程的进度,使两课相得益彰,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两者真正成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文明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技工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因为不安全因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刻在威胁着人身与机器安全。这就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每天在进入操作之前,教师都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安全知识,讲解本次训练在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回顾上节课所发生的任何不安全现象及事故,切忌空谈一些安全口号,多讲解现实中的一些事故实例;在操作车床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工件、刀具、车床相互位置的变化,是否进入加工危险区域范围内;在训练结束前,要认真总结本次实训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形成天天讲安全、堂堂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2.突出几个特殊环节的安全教育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车削实训教学中,有几个特殊训练环节事故概率较高,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学生刚进入普车实训的初期,尤其是进行铸件毛坯的粗加工时,学生因对车床结构还不熟悉,操作要领还没有完全掌握,加之毛坯的夹持表面不规则,最易出现撞刀或工件飞出事故。一旦有学生在该阶段出现事故,就会表现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造成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后续实训课乃至整个实训的训练效果。
(2)在车削孔、锥体类工件时,刀具最易越位而发生撞刀现象。如果退刀不及时或误操作,轻则损坏车刀,重则撞坏刀架,更严重则出现人身或车故。尤其在以手动小滑板法车圆锥体训练中,学生容易忘记回程中使小滑板回位,经常发生卡盘撞击滑板事故。
(3)在车削螺纹类工件时,若螺纹的导程大,又选用高速车削时(不少学生因好奇喜欢选用较高速度车削),要求操作者技术相当熟练。在加工中如果在螺纹收尾处不能及时迅速地退刀,难免出现撞刀或更为严重的事故。在以上几个特殊环节上,要求实训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防范事故的发生。
3.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
从各技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而且每个班级女生所占比例在10%~15%左右的特点,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多数女生及少数胆小的男生,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在基本操作训练中,尽量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实操重点,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以免他们将一些不良习惯与作风带入企业。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在进行复合作业课题训练时,教学过程最好与企业合作
选择一些典型产品零件进行教学,以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程序,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战演练,综合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基本训练中,要求学生学会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正确的检测、分析、判断,熟练正确运用各种检测方法与手段,树立重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的观念和意识。
4.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无论是工艺课还是实训课,尽量采用实物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生动地接受知识。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可组织现场教学和参观工厂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应用专业 实训 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制造业对既掌握数控技术又熟练数控编程、加工操作的中等职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水平总是存在着滞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实验、实训设备及数控应用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我校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校实训中心接受实验、实训,在理论学习期间,特开设了《车工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为实训作了很好的铺垫,夯实了基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数控人才,把实训分四个阶段,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
第一阶段:普车实训。
这一阶段是学习数控车床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在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特形面的加工,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Vc、ap、F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工艺过程。同时还须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在数控车床上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更为合理和实用。
第二阶段:仿真实训。
第一阶段的实训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到计算机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的练习,同时也能促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如何选择刀具几何角度设置刀偏及刀补,详细地讲解每个过程。
在编程车削倒角时,可用两种方式:(1)把车刀刀位点指定在倒角起点处,再G01车削;(2)把车刀定位在倒角的右边延长线上,然后G01车削而成。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种方式更为简单和实用。
在普通螺纹加工中,让学生分别使用G92、G76螺纹循环指令来编程加工螺纹,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根据导程的大小和螺纹的精度高低选择不同的加工指令更为合适。G92直进式切削和G76斜进式切削。由于切削刀具进刀方式的不同,这两种加工方法有所区别,各自的编程方法也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工件加工后螺纹段的加工精度也有所不同。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螺纹中径误差较大,但牙形精度较高,一般多用于小螺距高精度螺纹的加工;加工程序较长,在加工中要经常测量。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牙形精度较差,但工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一般适用于大螺距低精度螺纹的加工。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所以,学生要掌握各自的加工特点及适用范围,并根据工件的加工特点与工件要求的精度正确灵活地选用这些切削循环指令,然后编制加工程序,并自动加工。
第三阶段:数控加工。
在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出合格工件的同学先到数控车床上进行编程加工。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可熟练操纵机床,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的几何角度来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普车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
(2)学生编制的程序要先经过图形模拟加工,程序正确后再进行对刀加工。
(3)在首件加工中合理使用程序暂定M00指令,在精加工前对工件进行测量,看是否需调整刀具补偿,最后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4)重点突出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装卡方法的选择、程序编制,调整加工和检验,如果有缺陷,应找出原因并修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如此,学生能全面了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机床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及制订工艺的原则,能够对数控机床加工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予以解决,对将来从来数控工作上手快,操作规范,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
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实训经验及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实训内容较多,机床种类全,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要掌握机床的操作,又要对复杂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安排和准确地编程加工,现场讲解具有局限性。将工艺分析及基本编程内容制成课件,能方便学生掌握和复习,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实训的效果。数控实训教学过程:普车加工―仿真数控软件―数控机床加工,这几步走的教学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使用性和经济性,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缩短机床的人均占有时间,提高机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如果能结合实际生产,其教学效果将更显著。
参考文献:
[1]程仲文.数控实训项目研究与改革.兰州工业大学,2007.
[2]刘蔡保.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管理;技术能力
0 引言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类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技能教育的必要途径,也是我们中职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车工工艺学》为机电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工艺理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主要内括车削的基础知识、车削内外圆柱面、车内外圆锥面和特形面的加工和表面修饰、螺纹加工、较复杂零件的车削、偏心件的车削等内容。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级车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车工工艺学的实践性教学,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是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的第一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否则将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车工实训课有很大的危险性,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听从指挥,遵守车间实训操作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在保证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训练技能,提高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2 合理教学
教无定法,实训课也不例外,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训课才会有成效。
2.1 精讲内容
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精心选择课题,突出重点,强调难点,特别针对一些新知识,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增补,有些知识该简的就从简,同时强调知识点如何应用,从而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且能跟实际接轨。通过对每次实训的理论要求、依据的回顾,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实训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实训步骤、安全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核对每个工位的材料、器械等是否准备充足,让学生明确理论与实践一定要结合,侧重技能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操作。
2.2 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是学生模仿的前提,讲完相关的专业知识后,示范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重点内容边做边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同时教师的每一个举止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动作,因此教师的示范应规范、正确。在演示过程中,教师不宜讲得过深、过细,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大致的情况,同时设置一定的悬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外圆车刀的刃磨课题中,学生对车刀的几何角度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先演示如何车削外圆,向学生讲解何谓主切削刃、如何切削工作,其它知识可在以后的示范讲解中详细展开讲述。对于每个新的实习课题,如能做到学前先演示一遍,让学生去观察、认识,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自发去思索,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动手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训练技能。可采取先合后分法、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评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训练中,教师要多巡回观察,积极指导,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和正确,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对学生刚开始的技能训练,教师不能过分强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同,所反映出来的实习效果的好坏程度也不一样,应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慢到快,逐渐掌握操作技能。
在巡回指导中,如果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集中讲解,不能让其延伸和扩展,应向学生道明原因、说清道理,使学生及时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要注重学生个性,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因势利导,多加鼓励,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敢于多问,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4 课题小结
主要内容:(1)对学生的训练情况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总结出本课题实训的要点和关键内容;(3)部署课外训练内容。
通过对学生实训“工艺品”的评分,针对学生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实习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造成工件差或报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不合理的工艺和车削方法所造成的后果,懂得要获得较高的加工质量和正确的操作技能,必须养成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作风,从而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3 规范管理
实践性教学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完全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实践性教学过程管理主要对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实践性教学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实践性教学管理包括对实训场地的管理,对实训教学设施、设备、工具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和对整个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等,其中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实践性教学不是将学生安排到实训车间交待一下实训课题、示范一下操作过程就可以了,要严格按照讲解内容、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等实训教学程序的要求实施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巡回指导,是实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规范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对于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1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要想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紧跟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社会、市场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灌输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应该狠抓思想教育,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世界观,要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实训中去。同时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应善于钻研、不断创新,用自己的能力在时展的大潮中考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当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2 培养团队精神
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学校的实训条件等原因,教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师傅”,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同学们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经过实践,这种方式很适用,是实践教学过程中较好的管理方法。
4 完善考核方法
实训结束后,学生要认真填写实习日志、实训手册,总结实训经验。实践教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的考试相比有其特殊性,实践教学的考核重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上,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上的灵活运用。一般在考核中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占70%,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应占20%,设计创新应占10%。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工作,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实习交流。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车工工艺学》实践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层次性;同时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它的先进性,注重了创新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控车床 中级工 考证通过率 对策
国家数控技术类相关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训操作考试两部分。考生必须在这两个模块的考试中都合格才算通过鉴定考试,符合领取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在准备实训操作考试时,大部分考生针对现有题库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达到考试要求。由于该部分考试通过率一般比较高,所以笔者对此不再详细讨论。
目前,各鉴定机构多采用无纸化网上考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大多数学校将现有的复习资料、题目整理成册,发给学生,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复习,应对理论考试。随着行业的发展,理论考试题目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定期更改题库内容。考生按原有的复习方式进行学习已经不能适应题库的新变化。在每次更新题库内容后的初次考试中,都会出现较大面积通过率低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以下探讨。
一、题库更新后初次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跟不上考试题库内容更新的速度。当前大多数学校数控车床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人社部指导教材。其中的内容基本能满足学生实训操作的要求,但不符合经常变换的理论试题考核要求。例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广数GSK980TD车床数控系统》因对实训操作的指导性强,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单一地使用这类教材已不能满足数控车中级考证理论部分的考核要求。在最新的广州市技能鉴定数控车床中级证题库中,不单对机械加工基础知识提出考核要求,还对电工电子技术、液压和气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考核要求,这部分内容占约20%的比例。考核的知识内容范围越来越广,一两本专业书籍是难以应对考试的。正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与考试的内容不完全匹配,降低了通过率。
2.教学方式方法
(1)依赖题库。在题库更新之前,教师的教学过度依赖原有考试题库,收窄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2)教学观念落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方法死板,不会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教师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基础薄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3)缺乏系统教育。个别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没形成良好的对接关系,电类课程无法与机械加工类课程接轨形成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致使学生在理论考试中无法正确完成数控车床这一科目以外的试题。
3.学生
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学习特点是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理论知识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学习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计划不合理甚至缺失等。学生课后的学习时间往往也得不到很好的规划,学习内容缺乏合理安排,使他们无法信心百倍地应对理论考试。
二、提高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通过率的对策研究
数控车床中级工证书对机械加工类专业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试通过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1.分析职业资格标准
任课教师应分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认真研读数控车床中级工要求,从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从图样分析到工艺制定,从程序编制到加工操作,从机床操作到简单维护,教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如何将技能点和知识点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学习项目或学习任务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还要把握好资格标准,以其为根据,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实施,以应对理论考试题库的更新,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会同专业骨干教师,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把握专业知识动态,运用“行动导向”的理念,重新设计出体现理论与操作一体化的《数控车床中级工证考试辅导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其次,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各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设计出体现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具体学习任务名称见表1内容。
表1 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辅导学习任务名称列表
序号 学习任务名称 主要功能
学习任务1 光轴零件的车削加工 数控车床认识
学习任务2 阶梯轴零件的车削加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
学习任务3 沟槽轴件的车削加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
学习任务4 螺纹轴零件的车削加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
学习任务5 圆弧曲面结构轴件的车削加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
学习任务6 轴套零件的车削加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
学习任务7 综合件的车削加工 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
在教学实施内容的设计方面,可参照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辅导课程第2个学习任务的授课内容。
学习任务2 阶梯轴零件的车削加工
(1)学习目标:
能读懂技术图样和信息源,编制加工工艺;
应用G00、G01、G90以及M、F、S、T等指令代码编写出合理加工程序;
能使用机床自身刀具路径模拟功能,检验程序的正确性;
能正确选择、安装刀具;
能在数控车床上设置工作零偏;
能在程序运行中进行单段模式与自动模式的切换;
操作数控车床,加工出图样要求的零件;
根据检测结果,填写质量报告单,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能修正加工工艺过程;
编写小组工作过程的总结报告。
(2)学习内容:
零件图样分析;
工量夹具的确定;
加工流程确定;
技术文件的填写(零件图工艺信息分析卡、程序清单、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
数控程序结构认识(程序结构三部分);
G00、G01、G90功能以及M功能指令;
加工程序编写(M、F、S、T代码);
在机床上进行刀具路径模拟,检验程序;
在机床上的程序编辑(程序号检索、字的插入、修改、删除等);
程序录入与调试;
工件零偏的设置(试切对刀、单步进给控制、MDI模式、G50);
零件加工(单段、自动运行模式);
质量检验与反馈。
3.师生制订教学计划
合理的学科教学计划是由师生共同参与制订和实施的。教师在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辅导课程开始之初,便要公布本门课程教学计划的初稿,并主导计划的讨论、调整,最终师生共同商量定稿。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在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完成个人的体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段、学习地点的学科学习计划。学生因参与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又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所以十分清楚学习任务的重点,这有利于学生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4.解决学习中的关键问题
要高效地进行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辅导,提高证书通过率,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解决交叉科学知识复习问题。目前理论考核的内容不单针对数控车床操作的知识,还对电工电子、液压气压、钳工工艺等交叉学科的知识进行考核。任课教师需要联合相关学科教师,尽量结合数控车床工种相关知识,编撰出该类知识的复习资料,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学生复习资料缺乏的问题。
(2)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职业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而动手能力较强,教师若能将考试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实训操作过程进行讲解,则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手工编程的指令知识、工件装夹过程所涉及的“六点定位”等相关知识,必须结合实训操作,才能方便学生理解。
(3)解决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问题。针对班级中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进行知识的统一讲解,而对于个别因基础较弱无法在课堂上完全掌握知识的学生,教师需要再进行集中辅导,直到这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为止。
5.定期进行模拟测试
在制订了合理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在教学实施的后期,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定期的理论知识网上模拟测试。在测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考试时间的把控、考试答题习惯、考试读题细致程度、无纸化网上考试环境的适应、考试“失分重灾区”等问题,都会在多次模拟考试中出现,在每一次模拟考总结之后得到改进。并且通过模拟考试,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当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由此调整教学进度或教学策略,决定模拟测试的频率。这也可作为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的依据。
三、小结
我们针对数控车床中级工考证中理论考试通过率低的现象进行分析,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出发,从考试题库动态变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设计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内容,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解决学生学习的关键问题,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使学生轻松应对理论无纸化考试,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经过实践,取得了实效。2013年6月,笔者所任教的11数控高职3班24名学生报考数控车床中级工证书考试,最终全部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1]刘安民,孔宪华.基于数控车加工仿真考试中的操作技巧[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3).
[2]何平.网上考试方式在数控技能鉴定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3]陈海丽.中职数控专业考试的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1(5).
[4]程豪华.论数控加工一体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J].职业,2013(33).
[5]程豪华.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中职;车工;实训;职业技能;五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32-02
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技能又包括关键能力、良好职业习惯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则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实训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又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渠道。国际上先进职业教育方法,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都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线。在车工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强化职业技能?通过多年的学习及践行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实训前的考勤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实训教学前,当学生进入实训工位,教师首先进行考勤,这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考勤不仅可以使教师很好地了解、把握每一位参加实训学生的身心状况,还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和锻炼关键能力的好机会。如,在学生第一次参加实训时,用简短的“自我介绍”形式来代替点名,给学生提供一次推销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来说,犹如做商品广告,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客户”的需要,要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不但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将这种美好的印象长久地保存下来。在以后的实训考勤中,还可以通过“一句话体会”、“一句话心得”等多种形式代替考勤,以丰富教学。这一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角色转换能力、即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实训中进行安全与纪律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中职生普遍表现较为松散、纪律性差,因此实训前安全和纪律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安全与纪律教育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又是保证学生文明、规范、有序上好实训课的前提。责任心和良好职业习惯的培养可比喻成播种:“播种信念,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车工实训课考勤环节后,学生进入工位。首先,向学生介绍实习设备布局、各自实训工位的位置,随后对学生进行纪律与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违纪行为关系到自己、他人及设备的安全。引导学生进行安全、纪律的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其次,介绍实训工位内的工量具、教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进行养成量具用完及时归位,设备定期保养的良好习惯。再次,指导教师根据本实训工位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安全作业规程和职业道德要求,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此过程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学生通过教师的解说、示范和引导,掌握与实训有关的安全、纪律注意事项,为主课教学管理安全打好基础。
在以后的实训课,教师可以总结以往实习中学生存在的违规违章、不符合安全作业的行为动作,如学生着装不合要求,工具、设备、量具的不规范使用等,并予以纠正。安全纪律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简单地强调,更需要教师的引导、监督与纠正,它应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
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培养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笔者在车工实训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授课模式。该模式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成功。笔者具体采用五段教学法授课,即“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下达任务—任务实施”。各阶段相互衔接、循环进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讲解 教师针对本课题讲解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习课的训练目标、具体内容,完成这些内容必须掌握的操作要领及达到的要求。在讲解所要学习的新内容的操作方法、步骤、要领时,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方法正确、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螺纹轴加工中,“左右切削法车制梯形螺纹”为本节课新授内容,教师在讲解中应强调根据梯形螺纹的牙型特点、车削方法如何磨制车刀,车削速度如何选择,左右车削梯形螺纹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加工过程中如何使用量具去检测,最后的检验方法等。在讲解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从学生所学的专业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让学生理解掌握实习课题的操作要领,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示范 示范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实习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具体、生动、形象、直接地感受到所学的技能技巧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示范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组织好学生的观看位置,学生可呈扇形在教师周围观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另一方面,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分别采用慢速操作演示、分解操作演示等方法,做到边示范、边讲解,穿插操作要领介绍,使讲、做一致,力求做到讲解清楚,步骤清晰可见。演示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一步步应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简单的动作,示范一次即可,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反复示范多次。
关键词:数控车床 车削加工 编程 工艺
数控车床编程工作中的工艺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所编零件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理性。由于数控加工是在加工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的,所以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理性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轻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重则可能出现不安全事故,正因为如此,在编写程序前,编程人员必须对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等进行正确合理的确定和选择。
一般来讲,数控车削加工与普通车削加工的工艺处理虽然大致相同,但又有其自身特点。一般情况下,数控车削加工的工序内容要比普通车削加工内容复杂得多。从编程来看,加工程序的编制要比普通车削加工编制工艺规程复杂。因为许多在普通车床上所进行的加工是由操作者灵活掌握并随时可以调整,但在数控车床上则变成了必须在加工前事先安排好的事情,即编制好合理正确的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加工的正确性。数控车床编程中工艺处理的内容,一般包括数控车削加工的合理性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过程和工艺路线的确定、零件安装方法的确定、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笔者从事数控车削加工实训教学多年,结合数控实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根据数控车削加工的特点,对其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合理确定零件的加工路线
控制零件加工路线,即对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刀位点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进行控制。通常在编程时确定加工路线的原则包括四个原则。
一是保持精度的原则。能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技术要求。
二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架空行程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三是减少计算及失误的原则。尽量使得数值计算简单,程序段数量最少,以便减少编制及修改程序工作量。
四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工工艺路线以不产生干涉或发生碰撞为前提。
确定合理的加工路线是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的关键。主要考虑下面四个方面:一是加工方法的选择;二是加工工序的划分;三是加工路线的确定;四是车削加工顺序的安排。
因此,操作者应该认真分析图样,检查构成加工轮廓的几何要素有无缺陷,分析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及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图样上出现构成加工轮廓的几何要素数据不充分,例如缺漏尺寸或尺寸封闭,造成数学处理难等问题,操作者都应在与图样的设计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讨论解决后才能进行程序的编制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并针对不同的尺寸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安排先粗车再精车,先近后远或先内后外等加工方案,结合数控车床的精度,合理选择走刀路线,应用到程序的编制中。
二、合理选择对刀点、换刀点
对刀点用以确定工件坐标系相对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是与对刀基准点相重合的位置。在编程时,选择对刀点的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便于数学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二是工件在机床上找正容易,加工中检查方便;三是该点的对刀误差较小,引起的加工误差最小;四是应选择在与机床约定机床间隙状态相互适应的位置上,避免在执行其自动补偿时造成“反补偿”。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前期操作,也是主要操作,编制加工程序时,程序原点通常设定在对刀点的位置上。对刀点可以选择在工件上,也可以选择在工件外,但必须是与零件定位基准有一定尺寸关系,并且,应尽量方便操作者观察测量与判断,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择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该点的位置可以由G92、G50等指令指定。
多刀加工需要换刀时,应设定换刀点,即设定刀架转位换刀的位置,通常该点设为一固定点以简化程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任意点,但换刀点应设定在工件和夹具的外部,原则是要确保刀架转位时不会碰到工件和其他部件。
三、合理选择工件的装夹方法、刀具和切削用量
数控车床上工件的装夹方法与普通车床大致相同,都要求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应尽量选用已有的通用夹具,减少装夹次数,尽量做到在一次装夹中能够把零件上所有要加工的表面加工出来,工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要尽量重合,减少定位误差对尺寸精度的影响。在选用、调整或设计夹具时应当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尽量选用组合夹具,可调整夹具等标准化、通用化夹具,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二是工件在机床装夹时要快速、方便、可靠,找正容易,常采用气动、液压夹具,目的是减少车削加工的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零件上的部位要外露敞开,不能因为装夹工件而影响刀具进给和切削加工。
在数控编程时,合理选用刀具也是数控车削工艺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刀具材料和刀具参数的选择。它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选择刀具通常要考虑工件材料、加工型面类型、机床刚性、机床加工能力、工序内容等因素。例如,加工铸铁工件时,应选用硬质合金类刀具;加工钢料时,应选用硬质合金类刀具。圆弧型车刀适应于精度要求较高、批量大的大凸外圆曲面或凹曲面的车削。数控车削与普通车削的刀具选择原则相似,但应注意,数控车削加工对刀具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精度高,刚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否则,难以满足数控车削的加工要求,不能充分发挥数控车床的车削效率。
数控车床中的切削用量是表示机床主体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速度大小的重要参数,包括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并与普通车床加工中所要求的各切削用量基本一致。合理选择车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但也要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工作经验来确定。
四、制定补偿方案
考虑到数控车床丝杠的机械间隙和刀具偏差、刀尖圆弧等因素对数控加工质量的影响,在编制加工程序时,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也是工艺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机械间隙补偿和刀位偏差补偿。
1.机械间隙补偿
机械间隙补偿是通过仪表测试或试刀法测试,掌握数控车床的稳定间隙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的补偿方案,根据不同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制定简便的、符合实际的补偿方案。常用的方法有自动补偿法和编程补偿法。
(1)自动补偿即利用机床的自动补偿功能,加工前在机床内设置后,每次机床换向运动时,均先自动执行,直到取消。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而且有效,应用广泛,但是应注意当机床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应及时重新测量其间隙量,以防止因磨损影响加工质量。
(2)在自动补偿不能满足加工条件时,例如要求表面粗糙度较高的X方向凸出的圆弧面的加工,显然采用自动补偿会在圆弧面的顶端留下接刀痕迹而达不到质量要求。此时我们可以采用编程补偿的办法,即将机械间隙大小相应的数值直接加入到程序中,使车床运动实际上多运动了一个机械间隙量的距离。
另外还可以在编制加工程序时,安排机床走刀路线从一个方向切入或切出来控制零件尺寸,避免出现换向产生的间隙误差。这种方法只能用于部分零件或部分工序的
加工。
2.数控系统刀位偏差自动补偿功能
数控系统刀位偏差自动补偿功能即在换刀过程结束后,按在辅助程序段中所指定的补偿方向和大小,对已处于加工位置的刀号自动进行补偿,使其刀位准确到达对刀点位置。在操作时,应注意防止运行补偿时因计算或输入错误导致刀架碰到工件及其他部件。在利用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时,只要将其刀具半径按照系统的规定和程序格式要求,设定在辅助程序段中即可自动补偿。在数控车床中,除了较高级的数控系统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外,大多数数控车床都不具备这一功能。
针对经济型数控车床系统不具备半径自动补偿功能的情况,在选用圆弧刀并制定相应的加工方案时,可以通过半径编程补偿的办法满足补偿要求。
五、合理编制工艺文件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是数控加工生产、产品验收的依据,也是操作者要遵循、执行的规范法则;同时也是产品零件重复生产在技术上工艺资料的积累和储备。不同的数控机床和加工要求,工艺文件的内容和格式有所不同,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加工工艺是否先进、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加工质量的优劣。企业中常用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主要有数控加工工序卡、数控加工刀具卡、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数控加工程序单等。
六、总结
数控加工工艺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机床效率的发挥,而且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掌握好数控车床的工艺处理环节,不仅要掌握普通车床的工艺规程、切削知识,还要求有扎实的加工工艺基础知识,对数控加工中工艺方案制定的各个方面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在数控车床的加工中,造成加工失误或质量、效益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工艺处理不够周全,需要引起操作者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廖效果,朱启逑编著.数字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王保成主编.现代数控机床实用教程[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
[4]张建钢主编.数控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践;分析
在新形势下,随着机械行业日益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应有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导致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员相当缺乏。而在数控加工技术应有方面,数控车削加工是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式,在企业生产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逐步引入到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教学,弱化数控系统指令传统型的传授方式,在以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站在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的角度,对其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予以了探讨。
1 中职院校数控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企业找不到适合的数控人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见,中职学校在教学机制、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体来说,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相应的探讨。
(1)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就数控专业特点的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几乎三分之二的课程都是在教室完成的,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学。第二、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化。在数控教学中,教师制作大量的PPT课件,整节课都是在围绕PPT课件进行,没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第三、颠倒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鸭填式”、“放养式”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教师一个人唱着独角戏,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效率极其低下。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简单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中,把专业实习、实训课和专业理论课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为纽带,以创建真实的生产情景、还原教学内容为核心,帮助学生合理理解、构建相关学科知识。进而,在这种模拟的真实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来说,它主要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第一、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不是理论教学、实习教学简单的结合。它是站在辩证的角度,以学生自身具备的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为基点,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理论教学、实习指导结合在一起。进而,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可见,在整个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前行的脚步,完善中职学校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学科的教学。
3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某个侧面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中职院校学生已有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是:教师要在客观分析数控车削编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水平出发,合理划分课程模块。就该学科来说,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比如,数控车床基础知识,数控车床日常维护、安全操作,简单车床轴类零件的编程、加工,综合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二是:采用四阶段教学法。以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即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示范,学生模拟加工,学生数控车床上加工,教师总结和点评。教师以设置的课程模块为基点,把班级划分为模块大组,再划分为学习小组。在各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四阶段教学法。第一、教师先明确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的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的负责人需要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二、教师对该堂教学内容进行指导与示范。组长要做好配合工作,组员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操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这门学科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它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它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下企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从长远来说,它能够不断推动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前行,顺应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控车床 课堂管理 方法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就要管理好自己的课堂。笔者是一名数控车床方面的实习带班教师,专门负责中技生的数控车床实习。目前的中技生,大多部分学习基础及自觉性较差。另外,数控车床的使用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在操作中要求学生要非常小心,只要有一点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撞坏机床,伤及学生,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得有一点马虎。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好数控车床实习课,确保学生的安全,必须先要管理好数车实习课堂。怎样管理好数车实习课堂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小型社会,集学习生活、情感生活、人格社会化过程、互动竞争生活于一体。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组织教学。
二、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方法
参加数控车床实习的学生是需要经过学习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习的,如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数车加工工艺知识、数车编程仿真加工等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及安全生产知识。虽然这些学生有些课前准备的知识,但在数控车床实习中还是不能独立有秩序地进行数控车床实习,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车实习课前、课堂结束时的组织
在每次上实习课之前,最好先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讲解并派发当天的实习任务,提示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知识等等。
在临近课堂结束前,也要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总结当天实习情况,可以先让学生代表总结,接着教师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当天的实习情况,如表扬当天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简单讲解分析实习任务的加工方法、学生的安全操作问题、实习室的卫生情况、机床的保养情况等等。
2.数控车床实习课堂文明生产及安全操作技术
数控车床实习文明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必须贯穿于整个数控车床实习中,一定要让学生熟知。
(1)文明生产。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以及操作工人技能的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工厂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教师从开始进行数控车床实习时,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因此,操作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进入数控车床实习室后,应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展开学习,不要擅自启动或操作数控车床系统,防止安全事故发生;②操作前,应该仔细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③操作数控系统时,对各按键及开关的操作不得用力过猛、过大,应轻触慎用;④虽然数控车削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但不允许随意离开生产岗位。
(2)安全操作技术。在操作时,学生必须按照课堂规定,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条例,并认真做到以下几点:①刀具装夹要牢固,刀头伸出部位不要过长,刀具下垫片的形状和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少而平;②装卸工件时,卡盘扳手应随手取下,不得留放在插孔上,避免开车时飞出,造成伤人及设备事故;③完成对刀后,要认真检查程序(或传真图形)才能加工;④在数控车削过程中,一定要关门操作,防止铁屑、崩刃、工件等飞出;⑤切削时产生的带状切屑、螺旋状的长切屑由于温度高,卷切力强,对操作者危害较大,应尽量改变加工参数、刀具角度等,避免意外发生。在清理切屑时应使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拽。
3.强化数控车床课堂管理规范
在数控车床实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管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关的纪律,并监督学生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纪律规范。实习也是课堂,所以实习课堂的纪律不能放松。上课时有以下的纪律规范:①进入实习室,衣着要符合安全要求,严禁穿拖鞋、背心入实训室。②在实训室内,学生要按照实习教师指定的位置入座操作,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有问题可以向实习指导教师示意,不得随意私自设置实习内容,如果不听指挥或违规操作而损坏设备者,除了需要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停止下阶段的实习。③不得将食物或饮料带入实训室内,要保证室内整洁干净。④实训结束后,做好工量具、刀具的归位工作,要认真填写好设备使用纪录,并按要求搞实训室的卫生及机床的保养工作,班长及每组的组长要负责检查。
(2)操作规范。①工量具的使用与摆放。在开始每一次数控车床实习时,一般都会派发工量具,每台机床派发一套工量具。为了防止搞乱,每种工量具都要有标号,并按领取人的姓名登记在表上。每天在工具使用后,必须检查有没有损坏,如果有损坏要及时报告,并检查能不能及时维修,如果不能维修就要追究相关学生的责任;在没有损坏的情况时,要按要求将工具放到指定的箱子里。在测量工件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在测量完后将量具摆放在床头箱上,如果一不小心掉到正在旋转的机床主轴上就会发生事故,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将用完的工具摆放在工具箱里,这些习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②机床的操作规范。可以参考安全操作技术。
4.数控车床实习课堂分组教学法
实习过程要进行分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学生分成数组,每组大概5~8位学生,每台机床可以安排2~3位学生,每组选一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他组织本组学生的实习。组长做完之后要帮助其他同学,纠正他们的错误,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加工方法。在实习中采用分组教学,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们的互助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分组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技能训练,以分组竞赛比武的形式完成。有了比赛竞争,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他们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根据竞赛的结果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更加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
实践证明,采用好的课堂管理方法,是成功上好一堂实习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管理,没有规则,整个课堂将会是一盘散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先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黄丽芬.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广数“GSK980TD”车床数控系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关键词 一体化 课堂教学 车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55
On the Integr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Turner
YIN Fengting, GONG Chen
(Qingdao Technicians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229)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 by teaching reform basically formed their own reform models, show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this teaching model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fundamentally solve student learning boring state,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better qualified for the society to cultivate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Key words integr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turner
目前,各职业学校的一体化教学基本上都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较以前都有了较大改动,不但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现就我们车工一体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的理论、技能及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1 课前准备
首先,我们注重了课前的准备环节,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多,所以在课堂纪律、技能训练等方面管理难度较大。因此,上课前要求学生集合,教师进行要点点评,再由班长带队进入实训车间开始上课。
2 课堂授课环节
授课环节分为讲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摩模仿、实训练习、巡回指导、课堂总结等。使整个的课堂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
(1)教师讲授知识以够用为度,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对于知识点要结合实物、设备、图示等进行详细讲解,深入浅出,使抽象问题形象化,要让初中起点的学生能够理解、听懂、掌握,合理安排知识点、技能点,并且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精练,要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讲解。
(2)根据项目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学生讨论时以组为单位,围绕着项目任务展开学习与讨论,讨论出结果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老师以指导、启发、点评、总结为主。整个过程为:从课题任务提出问题、设置课堂情境启发学生的思路学生讨论设计解决方案并加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补充理论知识,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学生进一步实践,直到彻底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
(3)演示时,动作要规范,不能有违章操作之举动,示范操作是实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观察、模仿等能力。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车床操作示范时,学生人数不能太多,示范速度要适中,示范演示的动作、手法、姿势一定要规范准确,确保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有利于学生练习和模仿,同时讲解每一个动作的特点、要领和关键,及发生操作不当的原因、后果和预防办法。
(4)练习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已完成的项目实物,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团队的作用,各组学生之间充分交流讨论,归纳制定自己的计划,确定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刀具与量具等,并自行准备所需的工、卡、量具。模仿教师演示时的动作进行练习,对于本工位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对于难点由教师指导解决。
(5)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现场管理也是按照“7S”要求进行管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示范的动作进行安全文明生产,工卡量具摆放整齐到位,对工件的装夹、车刀的安装、工件毛坯的选取、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加工要求及各种工夹量具的取用和放置都提出严格的要求。
3 课堂评价
对于课堂评价我们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出现的问题,评价时要指出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同时要组织各小组所有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最后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项目的总体评价。
4 车工一体化教学内容
整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下转第136页)(上接第114页)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安全文明生产、阶台轴车削、车槽与切断、内孔车削、锥度车削、普通三角螺纹车削及梯形螺纹车削等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第二部分是兴趣教学,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拿到课堂上进行制作。教学时首先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学生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后才进入兴趣教学阶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项目,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加工,当学生们拿着自己设计、自己亲手加工的工艺品或零件时,内心是非常喜悦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有了成就感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这门课了,学习兴趣也就大幅提高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们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同时,将兴趣教学融入了课堂,使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技能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自觉完成各自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5 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教改后的一体化教学,融入了兴趣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看着自己亲手加工的零件,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越来越重视自己内在素质的提升了,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从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提高,课堂效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2)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会提出很多日常教学以外的问题,等待教师帮助解决,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求老师除了组织和管理教学之外,还要具备项目规划、管理与评价的能力,要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学评价更为全面,包括了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评价及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促进了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技能得到长足发展。
(4)学生的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完成项目时,使用设备加工零件时的随意性增大,同时还需要学会钻床、铣床等设备的使用,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增大,这就要求老师们要用高度的责任心,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安全、让安全意识贯穿整个课堂始终。
通过几年来车工一体化课的讲授,感觉到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确实有了较大转变,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各方面均有体现。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领会一体化教学的含义,继续挖掘教学潜力,钻研教学方法,争取为社会输入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生源差异;因材施教;分层备课;集中指导;分层点评
近几年来,技工学校的生源在文化层次上存在明显差异。生源质量的下滑,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的现实,如果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教学质量下滑,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技工学校机加工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而“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自己教学实践,就车工“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实施分层教学谈一下主要做法。
一、分层教学的课前准备
1.分层定组定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大致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层次:A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理论与技能领悟快,重点发挥潜能。通过课题训练和产品件的练习,逐步在工时上由松到紧;在工序上由粗到精;在质量上由次到好,逐步将A层的学生培养成技术尖子。B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差,适当增加实习训练的比重,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C层――动手能力强,但文化基础知识差,适当降低难度,以基本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为基准。在理论知识方面力争实施低起点、小步走、多台阶的教学策略使其逐步跟上来。分层定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定期重新分层,不让成绩好的学生有骄傲感,不让成绩差的同学有自卑感,有效地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2.分层备课因层而异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能使全体学生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上。采用“多元一体”的教案,这种教案实际上就是一个教案,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制定各层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设计好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并注重层次和梯度。在教案编写中,增加A层学生的知识扩展及技能延伸;适当增加B层学生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强调C层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每一层都要有每一层的教学目标及课题训练。这种教案虽然给教师备课增加了工作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螺纹车削”课题中,对B层学生的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普通螺纹的基本知识和车削方法。对A层、C层学生的教学目的及要求,除了要掌握以上B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地增加大螺距螺纹的车削。
二、分层教学的课堂实施
1.集中授课分层要求
所谓集中授课就是教师按照教案,将理论知识系统、全面地讲述给学生;然后教师还要亲自示范一遍加工过程。在示范操作中教师要对主要动作、重点难点要反复示范或放慢动作,力求让各层学生看清。所谓分层要求就是要学生在掌握概念、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如进行“偏心工件的车削”课题中,C、B层学生掌握偏心工件的划线、车削方法及检测方法。A层的学生在以上基础上在技能训练上增加”多拐曲轴”的加工方法,同时,C层的学生应在技能掌握上也与A层的学生看齐。
2.分层训练针对指导
对于实习教学来说分层练习针对指导是整个分层教学的核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每个课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例如,在进行“车阶台轴”的课题时,对于B层的学生可按课题要求,一步一个环节的示范并指导练习;而对于A层和C层的学生来说,可根据实习情况提高标准、按要求完成;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巡回指导中,教师要不停地在车床间巡视,对各层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逐一解答逐一纠正。如从工件表面粗糙度来给C层的学生分析车刀的刃磨质量和切削用量的选择;从工件的测量结果来给B层的学生分析测量误差;在工件的产生次品和废品中来给A层的学生分析工艺安排和综合原因。
3.分层总结各有收获
对各层学生课题作业的点评,是分层教学中又一重要环节,教师要结合工件的实测和巡回指导中各层学生出现的问题逐层点评。比如,对于A层学生要按照工件图样的技术要求去总结,对于C层学生可先不要在操作时间上要求过严,但必须符合图样要求,以后逐步在操作时间上提高;对于B层学生要根据课题练习工件的要求去点评,但是B层学生必须要达到课题工件的要求。
三、分层教学的考核总结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这里对学生的测试一般采用A、B、C三套难易程度不同的理论试题和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应该配有详细的评分标准。理论试题包括基本题和提高题,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给A、B层学生准备的;分层考核后,对于各层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逐层分析、补课。技能训练考核可以出三套考题也可以选用一套图纸。例如,选用一套图纸考核时,A、C层的学生可以严格按照工件的图样加工,无论在形位公差上及表面粗糙度上都要和图纸的技术要求一致。而B层的学生在以上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
四、总之,实施分层教学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理论与技能上学有所获,兼顾了各层的学生正常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好,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各自的目标,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铸造 锻造 焊接
一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素质。教师要有真才实学,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及文化修养,又要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和具体实践操作能力,并竭力于教学之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纵然有满腔热情、满怀激情,也不能上好这门专业课。
其次,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是一句形容夸张的赞美词,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实质的内涵。好的专业课教师应该是一位艺术大师,既要有导演之才,又具备演员之功;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所以从第一课堂的绪论开始,就应该非常注意自己的教态,一方面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和蔼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来感化学生,使学生觉得教师如慈爱的长者,又如交心的朋友,对教师既崇敬又无拘束;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动作、板书、教具等演示说明,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意中学到专业知识。还有,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扬民主,使学生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不感到紧张压抑,思维活动能够得到正常进行,让学生感到专业课是一种享受,学生的兴趣就容易被激发了。
二 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有设问启发、正反启发、类比启发、分解启发、演示启发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如何去运用它,这就要求教师在精通自己所讲授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所讲授课程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层层设问,环环相扣,连贯呼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教学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展开积极思维。我在讲授“切削加工基础知识”概述这一节时,就设计了许多连贯呼应,把问题一一提出来,再有了别致的导言之后提出了问题:
“毛坯怎么样才能变成零件呢?”
“必须利用刀具把毛坯表面上那些多余的金属材料层切去,才能得到零件。即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切削加工概念
紧接着又提出问题:
“经切削加工后的零件是一个大致形状,没有要求吗?”学生一定回答:“不是的。”
“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必须达到图样所规定的有关要求。否则,该零件就是废品。”――切削加工的目的
再次提出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争取什么手段呢?”
“车削加工、刨削加工、钻削加工、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等”――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
这样就将概述中的三个问题:①车削加工概念;②切削加工的目的;③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很自然、清晰、准确的给学生讲授出来与平铺直叙的讲授相比,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就透彻多了。为以后切削用量的讲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机械加工基础》课,采用多种多样的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利于技师学院的学生系统、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
三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模型等在专业课中的作用
在《机械加工基础》课中,恰当的使用模型和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讲授“切削运动”这一概念时,我就利用了一把钻头和模型用演示启发和设问启发来进行教学的。
先假定讲台为一工件,现为工件钻孔。将钻头垂直静止放在讲台某处。
反问学生:“能否给工件钻孔?”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
教师:“怎么样才能给工件钻出通孔或不通孔?”
学生:“钻孔旋转。”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又问:“旋转即可钻出通孔或不通孔吗?”
学生:“不能,钻头还要垂直向下做直线运动。”
教师:“很好。要想把孔钻出来,钻头除作旋转运动外,还要沿本身轴线做直线运动,钻头与工件间要产生相对运动。即切削时,工件与刀具间的相对运动为切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