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联网应用论文

物联网应用论文

时间:2022-03-19 18:4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联网应用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物联网应用论文

第1篇

统计与大数据系按照教务处“2021届毕业生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相关事宜通知”,结合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21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6部分:

一、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表(详见附件1)

二、 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具体安排

论文辅导时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

具体安排:

工作安排

具体内容

具体要求

截止时间

选题

确定论文题目

根据自己的专业、结合实习情况,以项目为基础选择论文题目,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

2021年1月1日

提纲

构思论文结构、拟订论文提纲

结合企业实践内容确定论文结构列出提纲。

2021年2月1日

写作与批改

初稿

按照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主动与论文指导老师联系审核与批改。

2021年3月1日

二稿

按照论文指导老师的要求反复修改、完善、补充。

2021年4月1日

定稿

达到论文基本要求,定稿电子版发给论文指导老师。

2021年4月10日

交稿

打印提交

双面打印,毕业返校时以班级为单位提交。

2021年6月

 

三、 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姓名

职称

邮箱

QQ

电话

方党生

副教授

2541790217@qq.com

2541790217

15136166829

杨冬梅

讲师

339097597@qq.com

339097597

18625779090

李春花

讲师

19772728@qq.com

19772728

18638793098

魏瑶

讲师

43665723@qq.com

43665723

15838313791

马杰

高级讲师

Hnhymj@126.com

 

13838067063

杜旭阳

助理讲师

604696049@qq.com

604696049

17396370961

高艳云

副教授

37742562@qq.com

37742562

13939020929

钱钰

讲师

397019111@qq.com

397019111

15093132377

梁慧丹

助理讲师

1620280267@qq.com

1620280267

15188395423

秦航琪

助理讲师

1191084277@qq.com

1191084277

15670930099

范迪

助理讲师

1261810070@qq.com

1261810070

18339270887

 

四、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

1)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

2) 大数据对市场调查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影响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方法研究

4) 大数据在房屋租赁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6) 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下的应用

7) 大数据时代下线上餐饮变革

8) 大数据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9) 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影响

10)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11) 基于大数据小微金融

12) 大数据在农副产品中的应用

13) 大数据在用户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14) 基于大数据的会员价值分析

15) 大数据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1)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

2)物联网技术对智能家居的应用

3) 物联网技术对智能物流监管的应用

4)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5)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影响

6) 物联网技术在校园安全的应用

7) 浅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8)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9)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10)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的应用

11)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1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停车场系统的应用

13)物联网技术在安保行业的应用

14)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行业的应用

1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宿舍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统计与分析专业

1) 某企业竞争力调查分析

2) 浅谈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3) 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 地区竞争力初步分析

5)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证问题研究

6)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7) 对某市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分析

8) 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分析

9) 某产品市场需求调查

10) 某产品销售预测

11) 某产品销售统计分析

12) 某产品竞争力分析

13) 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14) 大数据发展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15) 郑州租房状况分析

 

五、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要求(详见附件2)

六、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模板(详见附件3)

 

 

 

 

 

 

附件1: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表

 

附件2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格式及规范要求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的规格要求如下:

(一)开本  

A4白纸(210mm×297mm)

(二)装订

 长边左侧装订

(三)全文编置

1.页码

全文页码自正文起编列,正文与附录可连续编码。页码以阿拉伯数字左右加圆点标示,置页边下脚中间。

2.边距

正文至附录的文字版面规范为:天头25mm;地脚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述边距的允许误差均为±1mm。

3.行字间距

正文至附录的行字间距按5mm设置;字间距为1mm,或由Word自动默认。

(四)编排构成

1.前置部分

(1)封面设置

第一排:“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华文行楷一号字,居中排列,第一排前空两行(三号字);

第二排:“毕业论文(设计)”,黑体一号字,居中排列;

第三排:“        级           专业      班”,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二排空二行(三号字);

第四排:“题目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题目”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三排空六行(三号字);

第五排:“姓名          学号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姓名“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六排:“指导教师            职称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七排:“系别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六排空两行(三号字)。

第八排:“        年    月    日”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七排空两行(三号字)。

(2)声明

本人必须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学生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要求学生本人签名。

(3)内容提要

第二页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对全文基本观点的集中提炼和说明。提要中应阐明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依据,并指出创新之处。内容提要以300-500字为宜。其中“内容提要”为黑体三号字,每字间空一格,居中排列。“内容提要”下空一行编排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按照中文文章格式排列,使用宋体四号字。

(3)关键词

关键词是揭示文献主体信息的词汇。关键词在内容提要之后空一行设置。其中“关键词”三字用黑体三号字与“内容提要”对应居中排列,而后另起行设置关键词3-5个,用宋体四号字。各词汇间不用标点符号分隔,空一格汉字字符。

(4)目录页

“目录”二字用三号加黑宋居中排列,字间空三格;“目录”下空一行排全文的主要标题,用四号仿宋体。对目录中的每一个标题都要标注页码。

2.正文部分

一部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一般应由以下要素构成:论文正文文字;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1)正文文字

论文(设计)的正文文字在署名后空一行排列,用四号仿宋字体打印。

(2)结论

毕业设计的体会和总结;该设计的结论、优点及有待探讨的问题。

(3)注释

注释是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文字说明。注释的内容置于与当前页主题文字的分线以下,以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示,左空二格排列,用小五号宋体字。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著文时研究和参阅的相关资料。“参考文献”四个字用三号黑体字左顶格标示。参考文献的内容置于主体文字之后空一行排列,其顺序与主体文字中的序号编排相对应,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五号宋体字排出全部内容。参考文献要列出书名,作者姓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并标明序号。在论文中引用所列的参考文献时,只要在方括号内注明所列文献的序号即可。

(5)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3000~5000字。

 

 

 

 

 

附件3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级               专业     班

 

 

 

 

 

 

 

 

题    目                                   

姓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系    别                                   

 

20    年    月    日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20   年  月

 

 

 

 

 

 

 

 

 

内 容 提 要

××××××××××××××××××××××××××××××××××××××××××××××××××××××××××××××××××××××××××××××××××××××××××××××××××××××××××××××××××××××××××××××××××××××××××××××××××××××××××××××××××××××××××××××××××××××××××××××××××××××××××××××××××××××××××××××××××××××××××××××××××××××××××××××××××××××××××××××××××××××××××××××××××××××××××××××××××××××××××××××××××××

 

关键词 :××××× ××××× ××××× ×××××

目   录 1 前言 1

1.1 1

1.2 1

1.3 4

1.4 4

2 5

2.1 5

2.2 5

2.2.1 5

2.2.2 6

2.3 7

3 8

3.1 9

3.2 10

4 11

4.1 12

4.1.1 13

4.1.2 14

4.1.3 15

4.1.4 18

4.1.5 20

5 结论 22

5.1 结论 23

5.2 问题与不足 26

5.3 未来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1 ×××××××××××××××× 1.1 ×××××××××× ××××××××××××××××××××××××××××××××××××××××××××××××××××××××××××××××××××××××××××××××××××××××××××××××××××××××××××××××××××××××××××××××××××××××××××××××××××××××××××××××××××××××××××××××××××××××××××××××××××××××

1.2 ×××××××××××××××× 1.2.1 ×××××××× ××××××××××××××××××××××××××××××××××××××××××××××××××××××××××××××××××××××××××××××××××××××××××××××××××××××××××××××××××××××××××××××××××××××××××××××××××××××××××××××××××××××××××××××××××××××××××××××××××××××××××××××××××××××××××××××××××××××××××××××××××××××××××××××××××××××××××××××××××××××××××××××××××××××××××××××××××××××××××××××

 

 

 

 

 

 

参考文献 [1] 江正荣编.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高大钊主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 

[8] 赵玉良.房屋地基基础变形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5(2)

[9] 袁迎曙,贾福萍,蔡跃.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1,(3)

[10] A. Castel, R. Francois, G.Arligui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Part 2: Bond andNotch Effects[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00, (3)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论文(设计)指导评语

 

 

 

 

 

 

建议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    

论文(设计)答辩评语

 

 

 

 

 

论文成绩                答辩组组长                        

20     年     月      日    

答 辩 组 成 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第2篇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解梅,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02.

[3]宋文涛、罗汉文,移动通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何林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11):16-20.

[6]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52-53.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52-53.

[2]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11):16-20.

[3]刘文婷.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08):66-74.

[4]冯文高.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均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5]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

[6]马云泽.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9(01)

[7]张平王卫东陶小峰《WCDMA移动通信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

[8]詹炳根,《工程建设监理》,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97

[9]谢坚勋浅谈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建设监理2004(2)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赵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践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漆晨犧.电信企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及管理发展策略[J].电信科学,2013(3):12-16.

[3]刘洁,王哲.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商业务精确运营平台的构建化[J].电信科学,2015,29(3):22-26.

[4]张俊.移动通信网络中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4(4):10-12.

[5]康波,刘胜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业务用户体验管理[J].电信科学,2013,29(3):32-35.

[6]谢华.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1).

[7]夏磊.探巧大数据下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1.

[8]侯优优,隋化严.网络优化中的大数据应用[J].互联网天地,2014(l):34-37.

[9]刘震,付俊辉,赵楠.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用户移动轨迹预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30(2):10-13.

第3篇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物流管理 应用

现在我国产业都在升级,在不断转型,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对经济起到主导作用,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在转型,电子商务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主导,物流产业需要快速发展,需要先进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提升物流管理的职能,建立智慧物流管理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为建立智慧物流管理起到技术支持,符合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解决物流管理中瓶颈问题。

一、物联网技术基本理念

物联网主要强调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物联网与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物联网技术的整体框架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技术职能识别、计算机感知技术、网络互融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它领域实现一定职能,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农业物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智慧物流管理物联网等。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它领域,促进其行业的创新,对其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价值起到重要作用。用户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作用,创新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精髓。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来是对比传统物流而定义的,是指代物流企业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GPS,RFID,GIS等技术,实现对货物流程的全程管控,达到一种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行为。

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有的物联网资源(数据、应用等)加以利用整合,并将传感技术定位技术等融合在其中,通过科学的管理调度,实现物流管理全程可管、可控、可查、可视、网络化、整合化,从而达到提高利用率,降低各环节消耗,增加企业效益,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目的,创造更丰富的物流生态链。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其体系结构如图 1所示:

智慧物流体系Y构主要包括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

感知互动层主要包含识别系统、定位系统、跟踪系统。

网络传输层主要包括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卫星、集群通信系统。

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互换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用户服务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物流信息系统组成。

参 考 文 献

[1] 邵酉己. 物联网综述[J].西部皮革.2016(18)

[2] 刘靖,刘佳昕. 试述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 通讯世界.2016(20)

[3] 韩森. 关于宜昌市加快引进与培育高层次物联网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6(20)

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服务,分布式,ICT,数据

 

随着有关云计算概念、术语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量报道,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和实施云计算技术。由于云计算概念和技术比较新颖,涵义比较宽泛,再加上市场上一些人将云计算放大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的万能技术,对云计算的描述和推销多少出现了一些浮燥和炒做的嫌疑。脱离实际过分夸大或缺乏全面分析地炒做云计算不仅可能让人误解,也会使得云计算的发展不切实际,对于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有必要对云计算的由来和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在总结云计算技术为IT产业带来好处的同时,找出不足及局限,从而更好地发展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认为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云计算中的“计算”是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计算”系指计算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指一切IT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所有的信息、通信和视频应用都将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之上。由此推而广之,云计算中的“计算”可以泛指一切ICT的融合应用。所以,云计算术语的关键特征并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云”。

二、云计算的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早期云计算来之于国际上以亚马逊、Saleforces.com和谷歌(Google)为代表的公司,并且都提供了具有显著特征,但又代表着不同模式的成功云业务。

云计算按照层次将业务模式划分为3层,最顶层是软云,中间层是平云,底层是基云。在基云之下是构建云计算的基础技术。

基云也称基础设施服务,指将IT的基础设施作为业务平台,直接按资源占用的时长和多少,通过公共互联网进行业务实现的“云”。基云的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集体和行政单位。基云的IT业务是将存储、网络、计算、安全等原始IT资源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Web服务软件和数据库等)来使用IT资源。

平云也称平台服务,指将应用开发环境作为业务平台,将应用开发的接口和工具提供给用户用于创造新的应用,并利用互联网和提供商来进行业务实现的“云”。

软云也称软件服务,指基于基云或平云开发的软件。软云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业务,软云业务可以利用其他的基云和平云平台,也可以利用软云运营商自己的基云和平云环境。

基于云计算的实践与营销案例,归纳出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如下:

(1) 虚拟化的超大规模

云业务的需求和使用与具体的物理资源无关,IT应用和业务运行在虚拟平台之上。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使用任何上网终端获取应用服务。论文写作,数据。

(2)动态的高可扩展性

云技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地增减IT资源。由于应用运行在虚拟平台上,没有事先预订的固定资源被锁定,所以云业务量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以满足特定时期、特定应用及用户规模变化的需要。

(3)高可用性

云平台使用数据多副本拷贝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技术来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任何单点物理故障发生,应用都会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到其他物理资源上继续运行,使用云计算比使用其他计算手段的可用性更高。

三、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需要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个人来说,我们想正常使用电脑需要安装各种软件,而许多软件是收费的,对不经常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只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目前,以Google云应用最具代表性,例如GoogleDocs、GoogleApps、Googlesites,云计算应用平台GoogleApp Engine。

四、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是一个很时尚的概念,它既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理论。准确说,云计算仅描述了一类棘手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计算与数据”跷跷板的平衡已发生变化,即已经到“移动计算要比移动数据要便宜的多(Moving computation ischeaper than moving data)”。

随着个人PC市场的逐渐饱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企业IT投资的负面影响,云计算适时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论文写作,数据。论文写作,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获取计算资源的方式,云计算将会彻底改变IT产业的结构。论文写作,数据。由于计算资源从客户端向计算中心的集中,传统纯硬件厂商的生存空间将更为狭小,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会继续持续。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模式下,互联网将成为连接厂商与客户的唯一通道,互联网业的霸主和软件供应商的融合势在必然。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担心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但时间会证明这些问题在行业模式的大转变下都只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正如B2C刚刚兴起时,人们一度认为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支付的方便性等会阻碍它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已经被证明根本不值一提。同样,对于云计算带来的IT行业大变革,时间也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五、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将不仅提供传统意义的IT资源和应用服务,而且将支持包括IT、通信、电视、移动和物联等一切互联网技术融合后的资源使用和业务应用。云计算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统一交换构架、统一虚拟化和统一计算系统,云计算发展的战略推手将是组建开放产业联盟和推动开放技术标准。

云计算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据隐私问题、安全问题、软件许可证问题、网络传输问题等。云计算技术它是一个即将,或者正在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场变革,是拥有比较持久生命力技术演变,包括商业模式的革新。“云计算”代表了一个时代需求,反映了市场关系的变化,谁拥有更为庞大的数据规模,谁就可以提供更广更深的信息服务,而软件和硬件影响相对缩小。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MILLER.云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芬加.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张为民.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科学出版社.2009.

第5篇

(一)建设背景

为了突显网络工程专业特色,加大与其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区分度,网络工程专业在保持原有网络工程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定位学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要实现培养目标,除了需要调整改革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为此,网络工程专业以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在网络工程管理和网络协议分析两个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网络测试等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建成后,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基本上涵盖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大方向的典型实验、课程设计,乃至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届时,网络工程专业将具备实验设施齐全、内容涵盖面广的专业实验环境。这为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支持。

(二)体系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在保持网络工程设计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管理方向。围绕这三大专业方向,以现有的网络工程基础专业实验室和正在建设的物联网和网络安全方向专业实验室为依托,构建出专业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等多种形式,并分布在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核心实践、专业方向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四个教学层次上。从教学层次的角度看,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下列内容。专业基础实践主要指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软件系统基础三方面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专业核心实践主要指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主要指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大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而开展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二、实践教学内容

以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从四个专业实践层次分别阐述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专业基础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基础实践环节可分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软件系统基础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硬件工艺实习。模拟电路实验是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并能理解相应的实验现象。数字电路实验是加强学生对数字逻辑的理解能力和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实现原理和方法。硬件工艺实习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并利用实际电路元器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生产意义的电子电路系统。计算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程序设计应用课程设计等。程序设计实验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并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数据结构实验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原理知识编程实现线性表、队列、堆栈、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访问操作方法,以及常用的排序和查找算法,进而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分治法、动态规划法、贪心法、回溯法、分支界定法等常用经典算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程序设计应用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程序系统。软件系统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软件工程实验、软件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操作系统实验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五大功能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进而能够模拟实现操作系统部分功能。数据库原理实验是让学生熟练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完整性控制等功能,基本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软件工程实验是加深学生对软件开发方法的理解,掌握统一建模语言UML和可视化建模工具RationalRose的基本用法。软件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在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软件系统。

(二)专业核心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核心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无线网络、Linux编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让学生学习利用Sniffer和Wireshark等常用网络嗅探工具验证TCP/IP协议报文格式和协议交互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网络协议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加深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认识。网络编程实验是以套接字编程为基础编写TCP/UDP协议通信程序以及数据包捕获程序,编写SMTP/POP3邮件客户端、FTP客户端、Web网站程序等经典网络应用程序。无线网络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无线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学会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安装配置与故障排除。Linux编程是让学生掌握LINUX环境下C语言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熟悉基本库函数的使用,具有初步的应用程序设计能力。

(三)专业方向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实践环节可分为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内容。物联网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射频识别实验、无线传感网实验、物联网开发实验、以及物联网方向课程设计。射频识别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卡、多卡读、编码调制、防碰撞算法、通信协议、保密通信等基本原理,能够编写相关应用案例程序。无线传感网实验是让学生能够对温度、湿度、光照、压力、红外等典型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Zigbee、蓝牙、WIFI等通信模块,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程序。物联网开发实验是让学生在掌握嵌入式编程的基础上,结合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技术,开发物联网应用中的核心功能模块或简单应用程序。物联网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物联网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攻防实验、以及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嗅探器和端口扫描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理解包过滤、网络地址转换等网络安全策略,掌握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网络管理实验是让学生理解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SNMP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方法。网络攻防实验是让学生熟悉网络探测、缓冲区溢出、网络欺骗、拒绝服务、SQL注入等主流攻击技术的实现方法,从而预防和阻止网络攻击。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某种安全管理功能的实用网络软件或系统。网络工程设计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互联技术实验、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以及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设计。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是让学生学会网线制作、VLAN配置、交换机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ACL配置、NAT配置等,为实际网络部署提供基础。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太网、广域网、TCP/IP、服务器等的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是让学生学会网络规划工具、需求分析、技术选择、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编址与命名、路由设计、网络性能保障、安全管理设计等各环节技能。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针对某个实际应用场景,规划并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网络工程方案。

(四)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综合实践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而开展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学科与专业竞赛是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与学校、企业、省、教育部、乃至全球等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学科或专业竞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目前适合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参加的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数据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可分为课内自主研究学习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内自主研究学习是在部分专业课程内,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研究能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组成小组,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训和实习是让学生熟悉或掌握网络相关行业或领域中可能遇到的常用技能,以缩短第一任职岗前培训的时间。该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见习环节、实训环节、实习环节等。见习环节是参观一个网络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部门,见识各类产品和系统的研发过程或应用情况,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自豪感。实训环节是在校内实验与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炼网络设备产品与网络应用系统的典型功能模块,进而设计出一组项目供学生实习训练。

实习环节是与校外企业或培训基地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研发与实施工作中,从而使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未来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四年专业知识学习后的一次综合性专业技术实践锻炼机会。毕业设计的周期为14周,主要包括选题、开题、课题研究与指导、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课题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项目课题、研究方向或兴趣好确定,也可以根据学生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三、结论

第6篇

摘要:随着电子科技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也随之快速进步。高科技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

>> 基于XML技术农业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研究 基于专家系统的自适应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专家系统的CSCL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研究 基于BrainCell专家系统的实例研究 基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专家系统中基于Jess的推理研究 基于的无公害辣椒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规则的公交识别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Prolog服装导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RHD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脑电图分析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计划工期估算研究 基于故障树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帮扶人员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农业专家系统的自动测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应用系统 基于GPRS温室农业环境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 基于概念图的教学专家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RS485总线型土壤温度及水分传感器说明书[DB/OL]..

[5] 肜丽,徐大伟.物联网在豫南地区智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22(2):124-125.

[6] 戴起伟,凡燕,曹静,等.设施农业种植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广场,2012(1).

[7] 彭彬.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数据采集器[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智能家电,洗衣机,仿真,AT89S51,PDIP

 

1引言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人们通过Internet不仅可以获得现实世界各种状态的实时变化情况,还可以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控制和处理工作,可以从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实现对设备的监控,可以使用通用的网络浏览软件访问设备,将消费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融为一体,而家用电器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越来越突显需求。

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系统集有线和无线Web服务器于一体计算机论文,用户可以利用办公室的PC或者手机登录家中的Web服务器,在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后,便可以查看并控制家用电器;系统带有LCD和键盘,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用户还可以通过键盘来设定系统的任务;系统留有丰富的功能扩展接口,通过这些扩展接口将来还可以实现防火防盗和智能抄表等应用。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结构

本文旨在研究智能家电管理系统中基于AT 89S51芯片的洗衣机控制系统的模拟实现。

2 AT89S51芯片概述

AT89S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 AT89S51具有4k在线系统编程(ISP)Flash闪速存储器,采用全静态工作模式,具有三级程序加密琐,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能够采用全双工串行UART通道,具有灵活的在系统编程功能,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AT89S51根据封装方式不同,大致分为3种型状,本系统的设计中AT89S51采用PDIP封装模式,如图1所示。

图2 AT89S51封装模式

3 洗衣机控制系统模拟实现

3.1洗衣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在本系统中,硬件主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的STR710,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作为一个嵌入式网关,将外部网络与内部洗衣机控制器连接在一起,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平台论文格式。在远程操纵洗衣机方面,STR710负责从GPRS接收到短消息和网络芯片上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中提取出用户指令,然后根据该指令操纵相应的网络家电或者查询其运行情况,最后将执行结果反馈到用户终端。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分层设计,包括硬件设备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应用程序接口层和应用软件层。

3.2洗衣机控制器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设计的洗衣机控制器的系统逻辑结构设计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总体框图

3.3洗衣机控制器电路设计

采用AT89S51作为控制核心。其中计算机论文,P1.0和P1.1分别用于控制洗衣机的进水阀和排水阀;P1.2和P1.3用于控制洗涤电机的正反转;P1.4~P1.7、P3. 0、P3.1用于驱动7个LED,分别作为工作程序、浸泡和强弱洗指示灯。P3.2接暂停/ 启动键;P3.3分别用于开盖/不平衡中断输入;P3.4被用作输入线,用于监测水位开关状态,为CPU提供洗衣机的水位信息;P3 .5 接程序选择键;P3.7采用分时复用技术,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接强弱选择/浸泡选择键,在洗衣机未进入工作状态时,按触该键可选择强弱洗或开启关闭浸泡功能,另一方面在进水和脱水时,又作为告警声的输出口。

3.4洗衣机控制器软件设计

系统上电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洗衣机进入工作程序后,系统首先根据RAM中27H单元的特征字判断洗衣机的洗衣工作程序,洗衣机进入洗涤子程序wash。洗涤是通过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的。洗涤结束后,退出wash子程序,调用water_out子程序进入排水进程。排水阀排水时间采用动态时间法确定计算机论文,其原理是:根据常用的空气压力水位开关的特性排水结束后,系统调用y子程序进行脱水操作,维持置位状态,保持排水阀开启,离合器在排水阀的带动下使电机主轴与脱水桶联动,实现衣物脱水。然后判断整个洗衣工作是否结束。其原理是:洗衣机在每次洗涤或漂洗工作环节结束后,将存放洗衣工作程序标志的寄存器减1,在脱水工作环节结束后,系统即对该单元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为0时,说明整个洗衣工作结束。软件设计主流程图如图4 。

图4 软件主流程图

4 洗衣机控制器仿真工作原理

首先,在通电时蜂鸣器长鸣一声,VD1 被点亮,这表示系统已经准备好接收指令可以开始准备工作了。单片机一直在读取由嵌入式WEB模块通过IIC通道发送过来的状态,当收到嵌入式WEB模块发送的指令后,将得到的数据作为第一项的设置内容计算机论文,即洗涤强度。蜂鸣器短鸣一声进入等待洗涤时间的设置,这个数据同样来自嵌入式WEB模块发送的指令。蜂鸣器短鸣两声进入等待洗涤方式的设置,过程都是相同的长鸣一声后洗衣机按事先的设置开始洗衣, VD1 快速闪烁表示洗衣状态,洗衣机控制器会完成初洗、浸泡、洗涤的工作,之后长鸣表示洗衣结束。洗涤期间单片机的 P2.1 和 P2.3 两个引脚会不断输出高、低电平来操作两个继电器让电机正、反转,同时还要接收嵌入式WEB模块发送的中断信号,以暂停或结束洗涤论文格式。当洗涤过程结束,蜂鸣器长鸣,系统又回到了开机时等待嵌入式WEB模块发送指令的状态。

其次,控制洗衣机可模拟的具体功能有:1、多种程序选择,用户可根据洗涤衣物的材质选择不同的程序,如浸洗、标准、羊毛和快速等。每种洗涤方式有不同的洗涤模式、时间和顺序。2、过程选择,用户可以选择单独洗涤以保留带有洗涤剂的水进行重复使用,可选择单独脱水,犹如脱水机一样计算机论文,等等。3、预约洗涤,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几小时后进行洗涤,时间选择范围为1-24小时。4、剩余时间显示,用户可以直接掌握洗涤时间。5、温度控制,可以显示模拟的水温控制。

5 结论

本文设计的洗衣机仿真控制系统连入嵌入式web服务的支持,就能够通过普通PC或GPRS手机访问Internet实现,通过远程控制命令完成对洗衣机参数的设定,对洗衣机进行操作,大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利用单片机AT89S51作为洗衣机的控制器,能充分发挥AT89S51的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功能,使系统工作于最佳状态,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参考文献

【1】郭维芹.模拟电子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

【2】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吴小许,,黄敏.数字量调节阀的控制算法研究与应用[J]. 化工自动化及仪2004。

【4】宋建国.AVR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5】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李庆利陈曙薛永祺,洗衣机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6。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0

0引言

“互联网+”理念早在2012年就被提出,在2015年“互联网+”作为一项行动计划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意在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高等教育作为传统的行业之一,本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环境,“互联网+”的引入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教育双向互动、实时互动的模式,推动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高校打造更科学、合理行业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核心。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解读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并利用经验数据检验经济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认可,并在各大高校推广普及。在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此后各大高校广泛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目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时量不足。《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经典和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既要求学生学好经济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熟练运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经济关系,大概需要70个课时。但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各大高校安排的课时普遍偏少,在所有985高校中,北京大学课时最高,设置6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计量课时设置更少,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本科计量教学课时平均仅为48学时。课时量的限制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重大阻碍。

其次,课程衔接困难。《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方面基础。经调查发现,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各大高校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是比较重视的;而数理统计作为《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统计指标、数据的收集、计算方法,更能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经济问题的一些数量关系,为今后写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部分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与《计量经济学》脱节,如《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在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中,侧重讲解概率部分的知识,对数理统计知识讲解甚少;再如《线性代数》这门课,各大高校在该课程中讲授矩阵及其特点,并未将其与多元回归的分析相结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没法将其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很好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上得花时间讲解有关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因而大量减少对《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各大高校的基础数学课程教授内容过于简单,与经济学结合不够紧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

1.2教学模式传统

其一,课堂教学常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大量的模型和公式,这种单一传送知识的授课方式,会在短时间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并且会让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热情低、依赖性强,学生也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

其二,重理论轻实践。受课时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针对重点理论知识所有侧重的阐述说明,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需要学生掌握从选择研究的经济问题、构建模型、到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这些过程。因此,对本科生而言,要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不是只了解理论知识。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考核,70%-80%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定位在既能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能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修正,还要求对估计结果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能测试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路径

基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的特性,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1改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

首先,合理安排学时。自克莱因教授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到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学班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开始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李子奈(2005)提出本科阶段至少要掌握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经典模型的基本应用,并适当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在本科阶段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会熟练运用经典的计量经济模型,所学的内容较多。但是从调查的资料看,目前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偏少,难以保证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更无暇顾其次,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处理,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思维。没有扎实的统计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掌握会很困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经济类的招生不分文理,相对而言,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更多的课时。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无法达到理想数量时,应加强数理统计的教学,并在课程内结合经济现象进行基础的经济数量分析,提升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计量经济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课程内容。在开课初期,教师针对导论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章节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初级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开设“超星学习通”,将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营造“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更加多样化。具体每节课安排如下:首先,提前把每章的重要知识点、拓展学习材料以文档、视频等形式放在“学习通”上,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其次,课中学习讨论,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专题和讨论等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布置课后作业,针对任务点设置练习题和小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及学习材料,还可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和教师实时互动,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从而使得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测验。

其次,还应优化实验教学。课时量的限制使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案例教学库,案例以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为主,比如将热议的话题转为案例分析,将这些案例与每一章知识点紧密结合,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另外,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查、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最终形成学术论文,让学生真正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2.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过程化多维考核制度。“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提问或上机演示,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分,避免搭便车现象。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超星学习通”上的学习、阶段性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综合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能力。最终成绩可设置成: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课程论文(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超星学习通”上课程视频的学习、的小节作业以及签到;实验报告布置两个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建立理论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完成建立经典模型和非经典模型的全过程;课程论文按学术论文的要求,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可采用师生互动评价法,学生自评(30%)+教师评价(30%)+同学互评(40%),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第9篇

但只要一开口,他那极快的语速加上“数据交易”“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专业行话,让听者非得开启大脑高能模式才能跟上。

每日三尺讲台上的口若悬河让他对接受采访这事毫不怯场,没等发问,他便单刀直入:“直接来吧,反正和每天给学生上课也差不多。”

点燃聆听者,他信手拈来。

在精英中滞后?这不是学霸的风格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出身的刘驰,在学霸的路上贯穿始终。刘驰生长在北京,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他从小学开始在学业上就仿佛“开挂”般,一路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冲进了北京八中的大门。因为害怕学经济管理没有“一技之长”而选择电子专业的他,在进入清华后,终于尝到了被超越的滋味。

2002年,一到大学报到,刘驰便发现同学们都是全国各省市的状元。在他的舍友中,有两个省的榜眼,还有一位舍友获得过国际奥林匹克金牌。“我是最‘菜’的一个。”刘驰笑道。

大一第一学期下来,刘驰平均分在84分左右,年级排名靠后。“这不是我的风格。”学霸的小宇宙被好胜心点燃。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刘驰的成绩直线上升,重返学霸榜。他对自我评价道:“感觉自己智商不高,但是情商和个人毅力是比较强的。”

2006年毕业之际,英国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都向他投来了全奖的橄榄枝。“我要去更大的舞台看看。”刘驰做出了进入帝国理工学院直接攻读博士生的重大选择。

动手实验峰回路转,“拔苗助长”能力提升

刘驰进入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读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欧盟的第六框架项目―一个集合了欧盟的七个成员单位,做无线城域网Mesh介入的大型电信联合研究。

拿到全奖的刘驰,需要在本科毕业的基础上,在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攻读一年。一进门就接手如此重大的前沿科学项目,从2006年9月到2007年5月,这9个月里刘驰像只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

刘驰本科学的是通识性的知识,没有解决前沿科学问题的能力,他的导师、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Kin K.Leung又只给他指出了一个大方向,最要命的是,他还有语言上的障碍。

一年时间,能有改变吗?学霸的小宇宙又一次被不服输的毅力点燃了。

每天上学路上的一小时,刘驰全部都用于给各种客服打电话。“客服的英语都好着呢,而且态度好。”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英文有了快速提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在专业上的成功。

在9个月中,刘驰每周和导师的会面都以失败告终。每周都坚持读10篇专业论文,并写报告呈给导师的他,得到的回应是:“如果你不行,我没办法再支持你。”

面对挫折,刘驰并没有气馁,他下定决心,不学有所成决不回国,2007年5月,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不再看文章,开始动手实践。当刘驰实现了一个网络环境时,他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同时也第一次收到了导师的赞扬:“你做的是对的,很好!”

然而,导师对刘驰的期待还不止于此。无论是论文还是学术会议,Kin K.Leung都鼓励刘驰多“刷存在感”。一次次的“拔苗助长”,让初出茅庐的刘驰羽翼渐渐丰满。

弃企从教,孕育前沿科技梦

2010年9月博士毕业后,刘驰先后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进入德国电信研究总院(柏林)和IBM中国研究院。之后的两年半时间,刘驰在这里看到了科研成果在工业和产业上的应用,令他受益匪浅。

刘驰在IBM参与了两个项目的研发:一是配合秦皇岛开发区政府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架构”,二是配合德国汉莎航空研制内部数据流量的监控系统。而这两个项目的全程参与,也为刘驰日后的从教工作积累了一线实践经验。“我知道产业界在看什么、做什么,这样能把自己的研究更好地应用上去。”

2012年还在IBM上班的刘驰经常说:“我有两个工作,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没钱的;有钱的是正常上班,没钱的就是充分利用所有休息时间,写论文,做研究。”

那r有很长一段时间,公司的研究都是针对市场的需求,刘驰无法做自由的技术探索。而他对技术有自己的憧憬:“我希望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希望前沿的科技发展诞生在我手中。”而前沿的科学技术,可能不是两三年内能产生价值的。

于是,2013年,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和Kin K.Leung教授的联合推荐下,刘驰弃企从教,走上北京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追求技术前沿的梦想之路。

刚刚回归校园时,刘驰的身份是副教授,收入比之前低很多,但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许多人眼中的亏本买卖,却让“技术咖”刘驰感到幸福满满。

带着幸福感,这位80后副教授仅任职一年就发表了十余篇物联网领域的SCI论文,2014年被学校破格评为正教授。由于刘驰在绿色物联网大数据传输与处理中做出突出贡献,他在2015年作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唯一推举的候选人入选“国家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支持计划”,并在2016年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轻工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与师并肩,来自数据,超越数据

刘驰的办公室摆设非常简单:没有沙发,除办公桌外,只有一张会议桌、几把折叠椅。“就是为了方便和学生们讨论技术问题。”

刘驰一直舍不得擦掉白板上的树状传输结构图,因为那是2016年2月Kin K.Leung来京与他讨论新项目时留下的“火花”。

“项目内容是在大型人群聚集的场所,比如火车站、机场,利用群智感知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人流以及异常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刘驰说。传统的人流监测是通过摄像头,但是在这种大型场所要想做到360度无死角的覆盖非常困难,因此他提出了运用人所携带的智能终端。在摄像头观测大面积情况的条件下,利用人所携带的智能终端提供的精细化信息,进一步锁定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白板上一个个圈连成的传感数据树状结构,讲的就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分析,一个圈代表某一个智能终端,信息需要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传输过程中,信息要经预处理。

在探讨技术细节时,他们画出了这样一个系统架构图,包括数据怎样采集、传输和压缩,最后在云端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这也就成了刘驰办公室里的宝贝。

对于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发展,刘驰表示,大数据绝不是简单的数据分析,最高的境界是要“来自数据,超越数据”,做到“人、机、物”的协同感知与智慧决策。

第10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 互联网 “互联网+物业”

一、“互联网+物业”概述

据《2015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统计,在物业管理行业百强企业当中,至少有50多个企业是运用的“互联网+物业”的管理模式。“互联网+”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利用“互联网+”打开物业管理的大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搭建一个平台,用共享经济的模式来解决供需双方的需求。“互联网+物业”就是将互联网的思维及技术融入到物业管理当中去,通过创新推出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载体的形式,将资源、信息以及媒体进行整合,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时代的物业管理运营模式。

深圳市彩生活物业有限公司曾经做过一项业务,就是在小区卖牛奶,当时他们以为送牛奶是一个很简单的业务,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业务非常复杂,因为服务需求的弹性太大。比如有的业主说今天下午五点回不去,晚两个小时再送;有的业主说下周要外出,不要送了;有的说把鲜奶换成酸奶等等。由此彩生活物业得出结论,用常规性手段去搞社区经营非常困难,必须借用信息技术平台来提高效率。类似的情况在很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发生过。“互联网+物业”的管理模式就是为了物业管理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在传统的物业管理基础上融入互联网的思维。如果按照过去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一个层级管下一个层级,层级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企业最终会被垮掉。所以运用云技术把服务端和客户端连接起来,靠互联网去解决大部分管理问题才是物业企业长久发展之计。实现从“对物的管理”转型到“对人的服务”,这样不仅以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来满足业主的服务需求为中心,更加着眼于整个物业管理企业价值的提升。

深圳市彩生活物业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打造高品质物业服务,投入大笔资金对小区内物联网、互联网设备采购安装,并建立高品质的物业设施设备研发中心来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记录。2011年彩生活推出社区平台,2012年推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彩之云平台,2013年彩生活通过平台和服务体系,将业主的广泛需求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一个个定向服务圈,进行分类定向整合后,与外部专门的供应商合作,开展了维修、理财、房屋资产管理等业务。业主只要下载彩之云APP,就可以及时享受相应的服务。彩生活通过彩之云APP平台对业主反馈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回访,通过物联网监控平台对物业服务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不间断跟踪,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确保整个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APP平台也使物业服务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一些服务情况,例如设施设备的使用、环境卫生的处理、安全防护等。彩生活物业公司就是利用“互联网+物业”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了从“对物的管理”到“对人的服务”的过程转变。

二、“互联网+物业”的管理模式分析

本文以下从三个视角:行业、业主、物业管理企业来对“互联网+物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一)从行业视角分析

从行业角度看。物业管理企业利用“互联网+”这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其产业的转型升级、运营效率和总体满意度的提高。不仅是对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来说实现其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更是对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积极的正面影响。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向纵深发展,产品的竞争也已经从建筑品质的硬件转移到后期物业管理服务创新能力的软件层面,物业服务水平越来越多被买房人看重。小区服务平台搭建和生活方式的展现,成为房企互联网思维的首要突破口。物业管理企业发展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它不再是房地产品牌的维护者,而是将房地产企业转型成为生活方式提供者,房地产开发企业成为物业服务价值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二)从业主视角分析

从业主角度看。互联网在能够提升物业服务的便利性和及时性的同时,也能够和业主建立有温度的连接。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中,物业管理公司实际和业主关联性并不高,关联是基于客户经理建立的。互联网平台在物业服务过程中加以应用后,业主的任何一桩投诉都是经过物业管理企业来进行整改的,每一个维修都是经过企业进行的,社区发生的一切企业都有所掌握,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通过互联网真正连接了起来。形比如业主出远门时,家中的花园没人打理,通过社区App就可以预约保洁人员进行上门绿化服务。日常生活中保洁家政服务、邮寄包裹等服务,都可以通过手机操作物业App进行预约服务。又比如有业主发现小区的乱停车现象,就可立马拍照发送到手机App的“投诉”页面,20分钟后物业管理员会回复已派人去处理等等。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上演,就是基于“互联网+”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设施设备和平台把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关系拉的更近。

(三)从物业管理企业视角分析

从物业管理企业的角度看。“互联网+物业”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更提升了企业的价值。2014年华润置地(成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上线微信商城,为业主提供从“低价水果团购”到“社区办理汽车保险、信用贷款”等增值服务。物业从合作商家收入中抽成。当年这类增值服务收益占该公司总利润的15%,2015年上半年利润已超去年全年,全年利润预期占比已调升至30%。如果物管公司仅靠一些传统业务,利润率约5%,而搭建互联网平台,靠增值服务挣钱,毛利率则可能达到80%。可见“互联网+物业”对提升物业企业的空间利润作用之大。

再如万科物业在2015年6月引入打车App优步(Uber),Uber是一个来自美国硅谷的打车应用App,是全球第一家通过智能手机App实现一键实时叫车服务的企业。2015年11月4日起万科物业与优步(Uber)在广深两地的深圳万科城、深圳金域蓝湾、广州东荟城、广州四季花城等27个住宅社区布设优步上下车站(Uber Station),并共同力推“人民优步+”拼车服务,引导路线相近的乘客采以拼车服务,改善用户出行时与司机的沟通问题,为业主提供更高效便捷地出行服务。在拼车行程中,可以把车辆看成一辆事先无固定路线的公交车,每一个优步上下车站点为公交车站,第一位乘客上车后车辆有了规定线路,当有顺路匹配的乘客呼叫,车辆在途中的Uber Station接上第二位乘客,第一位乘客下车如有路线匹配乘客,将形成第三位乘客与第二位乘客的拼车行程。深圳“人民优步+”拼车功能上线一个月,相比单人乘车,累计节省行驶里程16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0圈,为深圳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10吨。万科Uber的推行鼓励更绿色的共享出行,以助于减缓城市拥堵与污染,引导业主群体采以更加绿色的共享经济出行方式,提升了万科物业的企业价值,也为缓解全球变暖做出了颠覆性的创新。

三、结论

传统物业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不做出创新势必要被互联网的大浪潮淹没,而行业洗牌、资源重组、优化配置将是大势所趋,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向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随着80后、90后、00后逐渐成为新生代主力军,在传统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便捷性、前瞻性、智能,因此借助社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通已经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提升空间的不二选择,线上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打造成本优势,线下深度挖掘业主潜在需求,依靠技术变革来实现物业的多元化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绩宏.君之安物业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长沙:湘潭大学.2013

[2]汪军.房地产经营.中国建筑工业,2011:1-4.

[3]张贯一.物业服务与管理.硕士毕业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第11篇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将所有物体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与任何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可以自动、实时地对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中,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研究较早,基本原理起源于二战时期盟军使用无线电数据技术识别敌我双方的飞机和军舰[1],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应用在动物跟踪、车辆管理和军用。198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汽车生产线首次推出了RFID大规模商业应用,然而此后应用发展缓慢[2]。直到1999年产品电子代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概念的提出,即通过RFID标签进行物体与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可以将企业对RFID技术应用从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过渡到供应链的开环应用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2]。从此,基于EPC\RFID的应用开始渗透到物流、电信、政务、交通、消费、航空、医药、卫生、国防等众多行业领域中。

EPC\RFID系统运作的神经中枢是Savant中间件,它位于RFID读写设备与上层企业应用程序之间,负责管理RFID设备,同时作为软硬件集成的桥梁完成与上层应用的信息交互。因此,遵循EPC标准[3]实现高效的Savant中间件系统,解决当前RFID系统存在问题,对于RFID系统的应用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RFID中间件的研究现状

目前主流RFID中间件产品的厂商主要有Microsoft、IBM、BEA、Oracle、SAP、Sybase等知名软件公司。国内主要的RFID中间件产品包括清华同方的ezRFID中间件、深圳立格的AIT LYNKO-ALE中间件、青岛中科恒信的REVA-TAP中间件等。

除了软件厂商外,一些国内外研究机构、组织在RFID中间件的研究上也得了不少成果,不仅有文献论述RFID中间件平台架构,有的还提供了平台的开放接口,软件和代码都可以在网上下载,并且有维护机构对其进行持续改进[4]。国外的这一类RFID中间件包括WinRFID、Accada/Fosstrack、MARM、Hybrid Middleware、RF2ID、LIT Middleware、REFiLL等中间件。国内研究机构RFID中间件平台有中科院自动化所的RFID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架构软件、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商业物流的数据管理和集成中间件平台SRM、华南理工大学的应用集成中间件GDIX-RFID等。

需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RFID中间件的研究都是基于EPC global提出的RFID应用体系构架标准(EPC global RFID Architecture Framework)。在这个构架标准里定义了从底层数据标签到上层数据交换一系列标准,涵盖了从标签捕获、标签的鉴别到标签的数据交换各个层次。在EPC体系构架里中间件称之为Savant,包括了RFID通信协议、应用层事件(Application Level Events,ALE)规范和EPC信息服务(EPCIS)协议等。因此可以这样认为,Savant中间件技术已成为当前世界上RFID应用的主流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Savant中间件的功能和结构

EPC global提出的RFID应用体系架构中包括了EPC编码、EPC标签、读写器、Savant中间件、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Object Naming Service)和EPC信息服务(EPCIS)六个组成部分。其中,Savant中间件、ONS和EPCIS共同构成EPC信息网络系统[2]。

EPC系统工作流程中,Savant中间件作为EPC信息网络系统的运作核心。首先,读写器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读取物品的EPC标签信息,通过互联网将读取的信息传输给Savant中间件;然后,Savant中间件对EPC解码信息进行数据校对、去除冗余、过滤等处理,再通过ONS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得到EPC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PML服务器的IP地址;最后,Savant中间件根据IP地址联系正确的PML地址获取所需要的EPC标签应用信息,可提供给Savant上层应用软件服务。

Savant中间件的数据交换协议包括读写器协议、读写器管理协议、应用层事件(ALE)规范、EPC信息服务协议和ONS服务协议。ALE规范也称为中间件标准,它是一个定义如何在EPC数据进行读和写操作的接口标准,使得获取原始EPC数据的硬件设备层与过滤和计数EPC数据以及使用EPC数据的应用程序软件层之间相对独立[5]。这样分层结构中哪一层变动,另一层都不需要修改。ALE为Savant中间件采集和过滤数据提供了灵活的实现策略和方法选择,实现了逻辑读写器的概念,用户不用关心物理设备层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以及数据获取的细节。

在EPC系统中考虑到Savant中间件的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要求,Savant中间件系统设计为分布式系统架构,通常为树形等级结构,分成外部节点(Edge Savant,ES)和内部节点(Internal Savants,IS)。ES与EPC读写器相连,主要负责采集实时EPC数据,接收的信息例如标签的EPC代码、解读时间、以及与EPC不相关的信息如读写器观测到的地理位置、温度等。IS是ES的父节点或上级节点,从它的下属ES上采集EPC数据以及数据整合。

Savant程序模块可以由Auto-ID标准委员会定义,或者用户和第三方生产厂家定义。由Auto-ID标准委员会定义的模块叫做标准程序模块,需要应用到Savant的所有应用实例中的模块叫做必需标准程序模块,其他一些可以根据用户定义包含或者排除于一些具体实例中,则叫做可选标准程序模块[6]。

根据规范要求,Savant标准程序模块必须实现事件管理、数据管理和任务管理功能[6]。事件管理功能即用于读取读写器的数据,管理读写器发送的事件流,保证数据采集、校对、过滤、传送等操作有序进行;数据管理功能则负责数据的缓存、路由转发和分类存储等;任务管理功能类似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把由外部应用程序定制的任务转为Savant可执行的程序,写入任务进度表,使Savant具有多任务执行功能。Savant支持的任务包括三种类型:一次性任务、循环任务、永久任务。

四、Savant中间件的关键技术

从Savant中间件自身模块出发,Savant可以根据业务数据的表现形式分成以下3个功能层。

设备管理层,或叫做设备接入层、设备连接层,主要是完成读写设备驱动、标签访问安全控制、对EPC数据进行初步处理(过滤、解析、校验、转换、封装,生成初步事件等),提供对读写设备的配置管理和批量设备的控制。

事件处理层,即将设备管理层传递的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对事件的进一步过滤、分流和聚合,实现EPC数据的分类、转发、存储和管理等。

应用服务层,或叫做服务接口层,负责提供外部接口供上层应用程序操作中间件,以及通过消息订阅\机制获取所需的EPC应用数据等。应用服务层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外部接口以供用户使用中间件功能,面对不同的应用程序平台,应用服务层需要支持不同的接口方式,主流的接口方式包括如下几种:JMS;SOAP;TCP Socket;Web Service。

五、Savant中间件技术组合创新思想

Savant中间件的意义在于实现从读写设备到应有系统的无缝连接,帮助用户灵活或高效地开发或集成上层应用程序,推进RFID应用发展。对于Savant中间件的应用开发者,需要面临诸多难题,例如:(1)RFID系统中总会不断地有新的读写设备出现,中间件可否灵活应对这些变化?(2)既然没有通用的中间件可以适应所有业务系统需求,当业务系统出现新需求时,中间件可否应对需求的变化可扩展?(3)多数业务系统对数据要求是实时的,大量RFID设备会同时产生大量的数据,中间件可否具备强大的数据实时处理能力?另外,中间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集成性、安全性、遵从已有标准等问题。

随着Savant中间件的研究逐步成熟,新技术不断革新,应用开发者们也在积极地引入新技术来解决Savant中间件的现存难题。选择引入何种技术和如何改进Savant中间件达到期望的效果,本文基于创新计算动力学和组合创新模式提出以下三种技术组合创新思路以供参考。

(1)相似技术组合。相似技术组合即通过相似联想,研究同一方法域的两种存在一定相似性或者共同点的技术,将具有优势一方的技术原理或特点引入另一方,使得改进后的另一方可以具备相同或者更好的优势。(2)对立技术组合。对立技术组合即通过对立联想,研究某种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短处,找到可以解决问题、去除短处的另一种方法对技术进行改进。对立技术组合的目的就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3)信息域关联技术组合。信息域关联技术组合是以解决问题需要的技术原理、理论或方式等为基础,建立信息域前后关联矩阵,通过组合这些原理、理论或方式等设计出全新的技术成果。这种技术组合思想可以应对新需求或新问题。

六、结束语

随着EPC标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Savant中间件技术已成为当前世界上RFID应用的主流技术。但是,Savant中间件系统规范里一些部分如Savant节点之间通信和接口具体实施细节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定义,而且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解决新RFID设备兼容、与上层应用的无缝对接、业务需求变化、信息安全等问题。所以Savant中间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架构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的Savant中间件系统将会不断地推进RFID应用在更多的领域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ITU InternetReports.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2]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3] EPC global.The EPC global NetworkTM Demonstration. 2004

[4]柏杨.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的RFID中间件研究与设计[C].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5]林凤群.一种轻量型RFID中间件的研究[C].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第12篇

[关键词]文本挖掘人 文社科 技术应用

[分类号]TP391

[文本挖掘概述

文本挖掘(text mining)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统计学、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目前关于文本挖掘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关于文本挖掘的名称亦有“文本数据挖掘(text data mining)”或“文本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text)”等不同说法。一个比较广泛使用的定义是:文本挖掘是指为了发现知识,从文本数据中抽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用的模式的过程。它是一个分析文本数据,抽取文本信息,进而发现文本知识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文本挖掘过程一般包括预处理、模式挖掘、模式评价等多个步骤,其中包含了多种文本处理与挖掘技术,如数据预处理技术中的分词、特征表示、特征提取技术,挖掘分析技术中的文本结构分析、文本摘要、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规则、分布分析与趋势预测等技术以及信息展示中的可视化技术等。

文本挖掘技术拓展了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把挖掘的对象从结构化的数值数据扩展到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因此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文本数据中发现新的模式、模型、规则、趋势等知识,目前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献计量的结果表明,近年来国际上文本挖掘的研究论文呈迅猛上升势头。以“text mining”为主题词在Web of Knowledge(WoK)中检索可得与文本挖掘相关的论文3 049篇(截至2010年),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WoK学科统计来看,目前文本挖掘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科学、计算生物学、数学、医药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化学、信息科学、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论文总数占文献总量的82%。相比而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则较少,两者之和为18%,其中人文科学仅为1%。

由于互联网时代学术资源生产与传递方式的变化,以新的方法和技术从海量文本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和模式,成为情报学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由于人文社科文献的非结构化特征更加明显,文献中包含的隐性内容更多,能否在人文社科领域成功运用文本挖掘就成为了检验文本挖掘的方法论优势的试金石。本文以文本挖掘的几个关键技术——信息抽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规则、模式发现与可视化技术为主要线索,分析发现文本挖掘技术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特点,以便为人文社科研究中更加自觉地应用文本挖掘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2、信息抽取应用

信息抽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是文本挖掘的前-端技术,它从文本对象中抽取预先指定的实体、关系、事件等信息,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信息抽取所获得的结构化信息片段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文本内容的内在特征,因此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可以从中发现知识、挖掘知识,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信息抽取作为一门独立的内容处理技术,其本身在商业、情报分析、数字图书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有较多专门的信息抽取系统投入商用。在人文社科研究中,信息抽取常常作为文本挖掘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知识发现技术的前端和基础。文献构建了基于信息抽取的文本挖掘模型,均把信息抽取作为文本挖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文本挖掘效率的一个手段。不仅讨论了信息抽取对文本挖掘的作用,而且证实了通过文本挖掘得出的规则对信息抽取系统具有指导作用。除了作为文本挖掘的前端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在改善信息检索、辅助知识发现方面在人文社科研究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2.1 改善信息检索

传统的信息检索只能通过关键词与文档的匹配返回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文档,而信息抽取则可以帮助用户直接定位所需的信息,无需阅读文档的全部内容。由于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具有出色表现,信息抽取在多个人文社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德国莱比锡大学承担的eAQUA项目从古典文献资料(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600年)中抽取特定领域的知识,并通过eAQUA门户免费提供这些知识。在文献中,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Matteo(2010)介绍了一个信息抽取在古典文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对当代关于古希腊和拉丁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二手文献进行实体抽取,并提供与原始文献之间的关联,从而提供更高级的信息展示和检索功能。在社会学领域,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资助的ASSERT E’’项目综合利用信息抽取、文本聚类等技术提供了一个自动生成文献综述的系统。信息抽取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互相融合渗透,为人文社科领域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 辅助知识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