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学习计划

中医学习计划

时间:2022-11-01 11:4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中医本科 人才培养 中医经典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问题与对策

Present age Chinese medicine undergraduate cours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He Guihua

Abstract:The Chinese medicine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still is now the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training main channel,regarding the stable Chinese medicine troop,carries out the Chinese medicine fundamental research continually and clinical practices the vital role.But the present Chinese medicine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still has the curriculum system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al ancient book study insufficiency,clinical practice existence flaw,teacher teaching method improper and so on phenomena,causes the student to lack the Chinese medicine thought,the clinical dialectical ability not strong.Unifies own practice in this to propose several ponder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regarding this..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undergraduate course Personnel training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s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11-01

21世纪,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发注重其创新性。近年高校扩招对本科生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培养中医学本科生人才,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值得探索的研究课题。笔者针对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所显现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体会如下。

1 目前中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中医经典古籍学习欠缺、辨证能力不强。

中医四大经典是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目前各中医药院校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专业思想不牢固、注重实验教学等原因,在本科教学中对中医经典古籍课程安排的课程略显不足[2]。中医经典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研究生临床辨证能力的必修课程。由于学生和学校对中医经典课程的重要性不能达成一致,以致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辨证能力相对欠缺。

1.2 临床实习存在缺陷。

学生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习,这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实践的桥梁。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使学生掌握中医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并在跟师学习中不断继承教师的宝贵经验,为以后亲自临证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施治过程中病人所反映的确切疗效,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学习热情,坚定对中医的信心。

目前面临的不足有二,一是部分同学为了进一步考研而放弃了临床实习,专注于考研科目的理论学习,大大缩短了临床实习时间,甚则干脆不去实习。二是实习基地先天不足。实习医院无论是各级的西医医院,还是中医医院,甚则是各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从门诊到病房,多是采用西医西药,中医中药治疗成了辅助,严格按照中医为主、突出辨证论治特色者反倒寥寥无几。

1.3 教学方法失当。

在中医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西”轻“中”的教法不乏其人。如在《中医内科学》授课过程中,不深入讲解中医理论,或将中医理论轻轻带过,大谈本病相当于西医某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等。如此教学的后果,一则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同时也直接动摇学生对中医的信心,丧失进一步学习中医的积极性。

2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举措

2.1 重视经典学习。

中医本科生课程的设置,应能够坚实中医基础理论、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技能、培养科学研究思想方法,针对高等院校中医经典古籍类课程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应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加强研究生对中医经典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在中医学专业教育中,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中,适当增加这类课程的学时,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医学高层次人才中医临床技能发展的后劲,使这些中医高层次人才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2 注重临床实践。

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培养创新性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目前我校本科生在大四开始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进入这一阶段之后,到教学医院,在临床教师指导下以实习医生身份参加实际工作,在综合运用所学的中医两个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各种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专业知识,并能初步用中医知识技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诊疗问题。学生通过专业实习,经过抄方、试诊,初步具有运用中医理论知识独立诊病的能力,并得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体系理论的理解。

2.3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要尊重认知规律,探索教学结构。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教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对只会一字不漏地读教材,读课件的老师特别反感的原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要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挑选最精华而又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来讲授,既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又重视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方法的目的。在学习中,学生需要自我激励、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独立的研究、进行自我引导的学习,应用新建构的知识解决复杂而实际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现代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些新的模式,对提高中医教育效果,非常有益。

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我们开展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通过问题病案的选择和设计;组织小组、分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活动汇报和总结评价反思等,以临床课程为重点,不仅实现与以往所教各基础学科之间的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对未来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3]。我们认为思维导图和PBL在中医教育中值得推广学习。

医者意也。中医学既是人文的、直觉的、注重效验的,又是宏观的、模糊的、偏重个体的,实践性很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医学的源头就在临床,因此中医教育就是以临床为基础,从循证开始,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诠释过程来理解中医,通过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受到真正鲜活、灵动的中医教育,培养“师古而不泥古”的创新型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第2篇

关键词:药理学;元认知;临床医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实验性学科[1],它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学生学习药理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药理学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药理学的教学重点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繁杂、散而抽象、负担重、难于理解,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难度大。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认知概念,是对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关于自身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相关活动的知识,是认知主体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目标,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监测、调节和协调的过程”[2]。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3个部分,三者紧密联系,彼此影响,共同制约着人的认知活动。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只是踏入医学领域的第一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自我完善和提高。因此,了解学生药理学元认知情况并将元认知理论引入药理学本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理论积极监控和调节药理学学习过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调查对象和内容

1.1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A班、B班的学生进行药理学元认知调查,发放问卷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对调查信息采用百分比法进行统计处理。

1.2调查内容[3-4]

根据元认知的3个基本部分设计元认知调查问卷(包含24道选择题),以探求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A班、B班学生在药理学学习中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及元认知监控3个方面的基本状况。

2调查结果

2.1元认知知识状况调查结果

关于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在元认知知识的认知主体知识(认知主体对自身在认知方面特征的知识)、认知任务和目标知识、认知策略知识3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75.1%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能力;74.9%的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理解水平与别人相比是强还是弱;84.5%的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说明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获得了一些元认知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元认知培养时具有良好的基础。65.9%的学生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努力程度,71.2%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或某一时间段有学习计划,81.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一般或较差,说明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尚不能通过元认知来指导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2元认知体验状况调查结果

在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元认知体验(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中,55.8%的学生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彼此的学习方法,64.1%的学生不习惯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的学习方式,31.6%的学生很少在学习过程中觉察自己在思考,说明部分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自己的学习过程、检查自己的学习质量。75.2%的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压力大,有惧怕心理;53.4%的学生从来都不能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体验不足以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使其有意识地控制、调节学习活动。52.9%的学生有听课时提出问题的习惯,47.1%的学生听课时从来都不提问题,说明部分学生习惯于灌输式的授课方法,对教师所讲知识反思很少,导致元认知体验缺乏激情。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中,48.1%的学生没有学期学习计划;70.3%的学生没有预习习惯;42.6%的学生没有课后复习或对前后章节内容进行比较的习惯;66.5%的学生没有积极、自觉地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监控学习的计划及意识,直接导致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缺乏、元认知监控行为减弱。在元认知监控方法性方面具体表现为:65.7%的学生没有或很少有学习策略;8.6%的学生遇到和学习计划相冲突的事时,先做要做的事;18.8%的学生不做或很少做笔记。在元认知监控执行性方面具体表现为:59.8%的学生对不同章节的学习内容没有或很少有不同的学习策略,63.7%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意识不到或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策略。在元认知监控反馈性方面具体表现为:22.5%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反思或很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元认知补救性方面具体表现为:16.4%的学生遇到困难不寻求或很少寻求解决办法。在元认知监控总结性方面具体表现为:19.0%的学生不进行或很少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

3对策

3.1丰富教师元认知知识,增强学生元认知观念

当前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教学模式也由传统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在教学中自觉传授元认知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接受元认知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在脱离教师和教学的外部监控时,能自发地迁移到不同的学习内容上。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上课前没有或很少有学期计划、不进行或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反思,这是导致其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初期,通过药理学绪论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药理学课程的特点、内容设置、授课顺序及重点章节,使学生形成一个总体目标;每节课上课时,展示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确掌握的知识、熟悉的知识和了解的知识;授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反思学习过程,逐渐让学生在头脑中绘制药理学脉络图,总结章节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要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和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注意力。

3.2积累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产生在认知活动的每一个阶段,可以是对“知”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是元认知中最活跃的成分,能对元认知产生强烈的影响。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中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失败的滋味,从而激发高度的自觉思维,制订教与学的各种策略。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交叉运用的教学方法,如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重点药物和复杂用药采用案例式或者讨论式教学方法、对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式学习方法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式学习方法等。通过教与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心情愉悦、兴趣倍增,增强教和学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教和学的良性循环。

3.3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元认知调控和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在医学教学领域,教学效果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监督与调节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开展学习。例如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内容设计包含学习重点和难点的预习提纲并发放给学生,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计划,形成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逐项实施和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不断强化对自身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的分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学习手段,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和自我提问,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把握学习趋向,使学习按计划有序进行;在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思,如果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要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态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手段,以提高学习效率。

4结语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证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调查了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A班、B班学生的元认知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对于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元认知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今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药理学元认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元认知层次,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灵活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教师通过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药理学能力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国泰,任远,王志旺,等.信息分类耦合适宜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125-126.

[2]高晖.论元认知理论框架的构建[J].商业文化,2012(6):372.

[3]林辉,李媛媛,符逢春,等.中医学专科生“元认知”的调查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08-110.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中医基础理论课》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只有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结合起来,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职业教育中医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中医类高职院校应适应医疗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采取“理论知识+技能”的简单叠加的方法,侧重于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和效果评价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普遍较低,严重制约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发展,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卫生职业教育的目的。“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为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使学生的认知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都发生了改变,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具体到教学就是采用不同的媒体和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而且这种解决方式的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

三、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1)完善网络系统。研制中医基础理论课网站,网站有教案、讲稿、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试题库、微课、优质课视频、校讲课比赛视频。业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及获取需要的资料, 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其中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网络系统,教室、图书馆、宿舍等校园实现免费3G无线网络,实现数字化的校园建设。 目前学校正在智慧家园网络建设之中。在网络学习的基础之上,课下通过WiFi或智能手机在课堂内外随时随地学习, 将实时交互功能有机的融入,学生、老师建立“QQ学习群”、“微博群”、“微信群”等,学生学习中如果有疑问,“QQ学习群、微信群”进行课后实时互动。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基础课,进行课后实时互动,可以弥补学时的不足。这种模式简便易行。

(2)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首先是要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活动探究。学习任务的完成。课堂外临床诊治教学方法:教学直接转化为临床,中医实训室临床诊治,学生正常的课程不耽误,遵守纪律在教室上课。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中医实训室。老师为校内的任课专业老师,老师主要传授内容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知识,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然后将学生带至教学医院,选择合适的病例,老师演示接诊病人的流程,学生在旁边观看,听讲和记录。使其熟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了解看病的过程和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胃痛中医分为几个证型:寒邪犯胃、饮食积滞、肝气郁结、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如何区分证型,辨证要点记住。

在没有患者就诊的闲暇时间,练习病史采集,学生先把所叙述的病史读懂,把该病的病名搞明白(一般显而易见),然后根据该病的具体表现看该问些什么东西,一般的内容各病都要问,特殊的病要着重问些特殊内容。其实各病采集病史仅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按照这个提纲回答。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和实际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完善考核系统。实行“6、3、1”考核系统,打破以往的期末成绩“一次定终身”。成绩有多部分组成。其中“6、3、1”理论课考试占60%,实训课占30%,加强了学生的实训动手能力。平时成绩占10%,学生也注重自己的平时表现,平时的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提问、作业、模拟考试。实训课练习临床操作技术:“中医实训室”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按照中医执业医师的操作考试来进行模拟练习,穴位操作、推拿操作、针灸操作、拔罐操作,推拿操作。中医实训室1为穴位操作,有模型人或者电子发光仿真模型人,老师带领学生操作练习。中医实训室2为拔罐刮痧操作,有玻璃罐、抽气罐、竹罐,老师带领学生操作练习。中医实训室3为推拿操作,学生两两结合,老师演示完后,学生互相结合操作。中医实训室4为辨证操作,病例可以是生病的学生教师。让他们早见习、早临床、早就业。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四、结语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承担着基础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医学专业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基础医药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高职高专医学专业教育更应该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够运用混合学习多种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提升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课堂的教学品质,建立高效的中医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基本操作得到提高,成为优秀的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麻尔光.混合学习在中等卫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 (9):217-218.

[2]彭艳妮,刘清堂,李世强,等.混合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4:57-60.

[3]刘焕兰.内经网络课程建没及教学改革试验之研究[J].中医教育,2005,24(1): 32- 34.

[4]孙立.中医诊断学互动式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11):103--104.

作者简介:

杨金枝(1980~),女,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药学教育。

第4篇

关键词:中药专业;中医药思维;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19-0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等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为例,探讨和思考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实践方法和教育模式。

一、中医药思维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中医思维的诠释已经比较完善。据文献记载:冯广义、张养生等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委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断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1]。陈涤平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创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2]。

二、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培养中医药思维

结合已有的对于中医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于中医药思维的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中医药思维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发现、使用、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建立、形成的一种起经常性作用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中医药思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新生而言,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乃至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转变思维方式,是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深刻领会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基础。转变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每一位中药专业大学生从根本上找准学习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找准学习定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发源不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即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辩证论治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专业新生初入校门与其他专业学生思维习惯无异,中医药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结构加强培养以尽快适应中药专业需求。

三、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形成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在学生的教学、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积极进行探讨和实践。

1.在教学环节中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中药思维的培养。(1)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收获知识、养成思维定式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要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2)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对于中药学新生的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法。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中药学专业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一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互动,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学习资源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比如MOOC。在对中药学专学生尤其是新生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传统授课和MOOC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MOOC可以完成教学中的答疑、测验、作业、考试等多个环节,也可以通过它对于学习效果进行自动的评分、评级,以及有效的反馈。这种利用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灌输式学习的局限,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与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药思维。对于新生而言,想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举办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中药学院为了让中药学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会举办一系列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刘昌孝院士“新生入门第一课”与学生面对面地开展交流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让中药学新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让学生了解了中药专业学习任务、成绩查询,以及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借此新生们能迅速掌握中药学的知识架构,他们能为自己设立初步的学习计划,课程开始后进行学习会更加有重点。这些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大学学习生活,也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便于进行人生规划。

在新生的课余时间,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为夯实中医药学生中医理论学习的基本功,加强该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以“读经典、做临床、多读书,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为主题举办了经典背诵比赛,既不枯燥记忆,又能达到理想的背诵效果;举行“校园药植行”、参观标本室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药用植物园、参观药用植物标本展室,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

3.建设校园文化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能给学生,尤其是新生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必要条件之一。(1)从物质层面讲,完善的校园设施可以为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阵地,使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想要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以“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理念,将整个校园建设成药用植物园,徜徉在校园,身边的花草树木均是自己专业课将会涉及到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养成对于专业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习惯,对于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中建立相关中医药历史名人、常识知识、标本展示等的宣传栏,或是在教室中建立黑板报,这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思维也会有正相关的刺激。(2)从精神层面讲,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三风”建设要紧抓。首先是校风建设,这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方面,良好的校风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无形中会受到一种感染和约束。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除了学校层面在校风建设上的努力,中药学院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组织班旗设计大赛,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班风,设计出班级特有的班旗,一方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其次是教风的建设。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等,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扎实的专业技术、优秀的工作作风,是培养中药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最后,中医药高校要有优良的学风。任何一项教育行为,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作为,学生不积极主动,是无法正常进行的,起码结果不会令人满意。紧抓中药学专业新生的学风建设,能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增强对于中药学知识的渴望,对于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中药学思维有推动作用。(3)从制度层面来说,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教学行为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校园中,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本导制培养模式,从新生入学开始,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本科生导师制度,定将会形成老师心口相传,学生心领神会,老师举手投足,学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手把手的传承方式,容易使学生得真传,让中医药思维在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这也是普通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水平能尽快得到培养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冯广义,张养生,丁然,等.从中医思维方式探究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1-13.

第5篇

关键词:微课 生理学教学 应用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43-03

Application Measures Exploration of Micro-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ology in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Huang Xiaoping Zeng Hui Li Feng Wen Juhua Tang Biao*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Medical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angsha Hunan, China)

Abstract: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medicine, the contents of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are more, teaching time is limited. Students reflect the efficiency is not high, some questions are still remained after class is over, and so on. In today's information era,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makes the teaching content more interesting, the teaching method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gradually turn to the miniaturization, micro-class is emerged, which owns a prominent theme and is dapper, interactive, suitable for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icro-teaching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teaching of physiology, precise topic selection and reasonable design will be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phys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Micro-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physiology; Application measures

生理W是一门重要的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继课程和临床各课程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生理学因知识涉及的内容多、难度大、内容抽象,授课学时有限,初学者很难在课堂上完全掌握。中医药院校的部分专业学生兼顾中医和西医的课程,课时有限,学习负担重,其中以生理学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很难在计划学时内将该课程的重点讲解清楚。学生因理解困难而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达不到生理学的教学目标。另外,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招生率逐年升高,学生基础知识差别比较大,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学习生理学知识的需求。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是微视频(时间一般为6~15 min),但同时可以有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课件素材、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内容。因此,微课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适合传播,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特点[1]。它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制作成视频作为知识的核心载体,将知识可视听化,能更好地辅助教学,并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制作微课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容易获得,如电脑及随时可以在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人人都可以成为微课的制作者和传播者。目前90%以上的在校学生通过Ipad、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进行浏览视频、收发短信等,且绝大多数学校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进行了合作,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费用低廉,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生理学成为可能。

1 微课可以成为生理学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生理学内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传统的生理学教学容易使学生出现倦怠,而导致错过或不能及时理解老师讲解的某个内容或知识点。与传统的生理学教学安排不同,微课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或授课内容的难易不同,对相应知识点有选择性地进行灵活安排和切割,把课程中出现的重难点变成若干个小的视频进行详细讲解或拓展,使学生课前或课后能方便快捷地浏览,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有效避免了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重复与枯燥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行学习,学习不再是依赖式或被动式地学,而是转被动为主动。但是,微课只能成为生理学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能取代传统的生理学教学,因为微课仅仅是对单独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这对于生理学的学习,以及医学课程的系统学习是非常不够的;而且,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与现场情况会有一定的疏离感,缺少面对面教学所具有的那种交流互动氛围。

2 生理学微课教学的优势

2.1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利于个性化学习

微课能紧密联系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单一、陈述清晰,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当学生课上或课下遇到疑惑的时候,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通过移动设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以及同任课教师交流解决疑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自,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有利于把握重点内容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使传统课堂得到延伸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视频,突出重点,能使学生精准把握学习目标,从细节加深对生理学的理解。同时结合章节难点设计微问题进行测试,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满足学生移动学习和泛在性学习的需求,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使传统课堂得到进一步地扩展和延伸[2]。

2.3 有利于_展交互式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微视频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通过微平台,可以选择“听课、测试、提问题、互助”等项目对相关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交流与加强。如此交互性的教与学,不仅能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还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和陌生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术交流

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根据生理学的课程特点、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他们反馈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追问、思考、变革自己的教学,并及时添加医学前沿知识,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和视野。在这种“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周而复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另外,也为生理学教师与其他教师、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3 生理学微课的不足

(1)微课平台建设的开展,受人力、网络、时间等的限制。生理学中知识点非常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制成微课;且由于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已经录制的微课还要进行内容的调整,加入相关领域的前沿,变革陈旧的理论和观点,不断地使其丰富和更新。因此,需要不断地、及时地完善微课平台。

(2)学生学习意识不足或重视不足。生理学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在课下能自觉地去观看微课内容,而有的学生缺乏自我学习意识,有的学生对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了解不多而不够重视,或忙于大学期间的各项活动而无暇顾及,等等,都可导致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的微课,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和应用。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微课进行生理学的学习,还有待加强学生对其的认识。

(3)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熟悉计算机操作的相应技术,才能制作出形式新颖、画面精美清晰、具有吸引力的微课作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计算机操作和信息传播技术等能力,更需要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微课,从设计到制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充分调动团队的力量[3];另一方面,在学生提前学习相关知识、查阅相关文献的情况下,学生有可能提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4 对策

4.1 精准的选题

生理学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尤其在中医药院校,有些专业如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生,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更难以理解。因此,在生理学微课程设计中,除选择重难点内容,如“动作电位、主动转运”、“心肌泵血过程、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氧离曲线”等外,还可选取与临床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气胸、水肿、甲亢”等进行讲述,以助于他们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思维习惯。

4.2 以案例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理学理论性强虽然难学,但学生对临床案例非常感兴趣,所以在微课程设计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典型病例应用于教学中,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为今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可反映微课程的教学重点,就典型病例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出基本概念,从理论入手探讨病因和发生机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理学基础知识,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4.3 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情景感染力

在微课程设计制作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实现“更好地获取学习者的注意力,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4],让短短几分钟的微课程充满艺术表现力和情景感染力。正文字号大小适宜,文字的风格协调统一,图片宜选用高清的典型图片,一页不超过两张。音乐选用与主题起伏相协调,可适时插入动画、视频或链接。界面设计形式简明、美观,动静结合,风格统一,等等。

5 结语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微课教学与生理学课堂教学结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而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和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能够针对自己存在疑问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性地、选择性地学习,对学生有大的吸引力,可以成为生理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2] 林洁,陈瑾.“微课”来了[N].中国青年报,2013-01-31.

第6篇

争创人民满意的中医院

**市中医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汇报

  根据卫生部、省、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出台了我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院职工召开了“三好一满意”活动动员大会,现将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医院概况

**市中医院始建于1965年,40余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团结拼搏、继承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市唯一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1996年医院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2002年被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同年,荣获山西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2003年、2005年两次荣获省级“诚信医院”;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列入全国农村中医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单位;2006年12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山西中医学院教学医院;2008年5月,被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确定为附属医院。2010年9月成为山西省**医院远程心电协作医院。医院现有职工148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80人,2010年度,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住院4000余人次,手术1200余台次。目前,拥有美国GE牌螺旋CT、CR、日本富士能电子胃镜、迈瑞DP-9900型超声诊断仪、三维电脑牵引床、MDK-3200型血流变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电解质分析仪、新东方500mAX光机、十二导同步心电工作站、脑超、24h动态心电图机、动态血压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

2008年,**市委、市政府为彻底解决中医院院址落后的问题,投资5000余万元,迁址新建中医院。新医院占地面积21.68亩,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开设临床医技科室34个,其色专科专病门诊14个,开设病区7个,开设床位达157张,可进行内外妇儿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可开展普外、骨伤、妇产、肛肠等大中型手术。医院面貌彻底改观,医院规模、环境设施和服务功能达到全省县(市)级中医院一流水平。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卫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医疗市场日趋竞争激烈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我们深感发展中医药事业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沟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医疗卫生行业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医务人员缺乏职业安全感,医患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和理解,严重地影响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开展“三好一满意”医院活动,是一项适天时、得民心、顺民意、保民生的重大工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努力做到“医疗质量好”

今年我院将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与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相结合,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1)加强人才培养,狠抓医护质量

首先,多年来,我院在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不惜将他们送到北京、**等省级以上医院进修深造。同时,积极发挥山西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这两块“金字招牌”的作用,长年聘请省城专家教授来院坐诊讲学,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拥护,促进了我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其次,改变以往周二的集中业务学习为以科室学、以组学、以专业学,创建学习型医生、学习型护士、学习型科室、学习型医院。第三,坚持周四的行政业务大查房,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文书的书写。第四,坚持“三基”训练与考试考核,并形成长效机制,继续提升医务人员的物理检查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使大家的技术从浅到繁,从繁到精,精益求精。浅时——多请示,多让别人带,做到勤学好问,不断提高自己。忌独自工作,注意医疗安全。繁时——也就是讲自己能干一些事情了,但实践不够,仍消化不了,要虚心多请示得到高手之“点拨“,迅速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迅速学到“精华”完善自我。忌不懂装懂,放下架子走向歧途。精时——已自成“一家”,人们信服,要突出一个“创”字和一个“带”字,要防止骄傲自满、应不断进取,开创新项目,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应积极带好“浅者”,点拨好“繁者”,让他们成熟成为“精”者,使整体技术水平水涨船高,迈向一个新台阶。每年医务科、护理部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两次理论知识考试,并公布前五名、后五名、有效地促进了医疗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第五,狠抓医疗安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的教育,使大家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2)学习十六项医疗核心制度

2011年3月25日,我院印发了孝中医字[2011]3号《**市中医院关于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十六项医疗核心制度的通知》,为了保证学习工作扎实开展,特成立了以**锦峰院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并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阶段(3.25—4.25),学习方法采取集体学习,以科学习、个人自学、交流学习多种形式交替进行,领导组不定时检查各科的学习计划、学习日程记录及每个人的学习笔记。第二阶段:考核阶段(4.26—5.10),考核办法采取书面考核和面试答辩两种形式。第三阶段:提高阶段(5.11—年底),随机抽取有关医疗文书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各种记录等进行验收评分,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水平和能力。通过学习,使全院职工对十六项医疗核心制度的知晓率达到了100%,书面考核,临床医护、医技人员平均成绩达97.25分,行政后勤人员平均成绩达88.75分。7月6日,我院举办了医疗核心制度与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知识竞赛,共有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的6个参赛队参加了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决出了一、二、三等奖,通过比赛,使全院临床科室人员更加系统掌握了医疗核心制度和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我院的综合诊疗水平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3)继续开展病历评选活动

 2011年月5月20日,我院印发了孝中医字[2011]9号《**市中医院关于继续开展病历评选活动的通知》,这次活动要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各选送5份2011年度住院病历评选,门诊、国医堂每人选送2份2011年度门诊病历参加评选。为使评选活动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病历文书水平的提高,设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项,先进集体奖励笔记本电脑一台,先进个人给予300—1000元的奖励,同时,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后3名予以通报批评。病历评选全权委托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领导、专家组评选,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组织专家评选后亲临我院点评指导,使我院病历中医特色逐渐明显,书写逐步规范,质量不断提高。

三、制定服务规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做到“医疗服务好”

“医疗服务好”是2002年以来我院就提出的“三大优势”之一,也是我院发展的一大法宝。今年,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我院开展了以下工作:

(1)运行《**市中医院岗位服务规范》

2011年4月21日,我院印发了孝中医字【2011】10号《**市中医院关于开展深入落实岗位服务规范、满意在中医院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运行《**市中医院岗位服务规范》,方案要求:5月份开始各科根据科室自身特点进行岗位服务规范培训和实施,月底进行自查自纠,并完善科室岗位服务规范,院办组织督查,根据督查情况进行分析。6月份开始,各科按月对服务规范进行考核并与科室内部奖金挂钩。院办组织职能科室按月对科室进行检查考核,并进行排名通报。年度末进行专项总结表彰。通过此项活动,使全院职工自觉地将《岗位服务规范》运用到工作中,切实为病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感知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继续开展“五心、五声”等服务

“五心”即热心、耐心、精心、细心、潜心。五声即病人来院时有迎客声;遇到病人时有问候声;发生误会时有道歉声;病人配合时有致谢声;病人出院时有祝福声。此外,我院紧紧围绕“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住一位患者,献一份爱心;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认真落实利民便民服务,设立门诊导医导诊服务台,设专人热情接待,提供咨询,扶老携幼,帮助办理入出院手续,导诊台免费供应纸杯开水,真正方便了患者。向社会承诺“无休息日医院”,为**44万人民节假日就医提供了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的服务,并开展节假日优惠体检服务,让老百姓享受满意的服务。

(3)推出“五个一”服务标准

2011年6月20日,我院印发了孝中医字【2011】11号《**市中医院在全院护理组推出“五个一”服务标准的通知》, “五个一”服务标准是:一声问候带去一线希望;一个微笑抚平所有创伤;一颗真心奉上一片真情;一份责任解除痛苦;一个目标维护您的健康。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展示人文关怀,确保病人获得高质量、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4)开展了《医疗服务百日无争议活动》

今年,我院还开展了“医疗服务百日无争议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15日—8月25日,共100天时间,要求全院各科室要做到:全体员工与患者之间无争议、员工与员工之间无争议、科室与科室之间无争议,实现“四不要”和“五为零”的目标,即工作不要在我这里中断、问题不要在我这里出现、患者不要在我这里失望、医院形象不要在我这里受损;医患之间零距离、医疗护理零缺陷、患者心理零负担、服务态度零投诉、医疗质量零投诉。目前,此项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必将在全院营造出和谐的医患氛围。

(5)加强服务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011年7月10日,我院特邀北京东方天使医学研究院史**霖老师为全院职工作了一场关于《如何打造一流团队,提升医院的执行力》为主体的极其精彩活泼,震撼人心的培训会,通过培训,使大家更加明白:要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服务,我们就要发自内心地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要把病人当亲人、当朋友、当熟人,而不能把病人当路人、当有病的人,更不能不把病人当人看,并且要做到服务三大步骤:一是了解患者的需求;二是满足患者的需求;三是超越患者的需求。要检验我们的服务是否能使患者满意,那就请洗耳恭听: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患者的夸奖,每个患者都是一个活的广告。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努力做到“医德医风好” 

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意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我院行风建设进一步好转,根据《医德医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为使我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更能符合新医改、新形势、新情况、新目标的要求,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一是落实医德医风责任制,加强行风建设目标管理;二是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服务素质;三是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规范医德档案管理;四是加大监督力度,防范违纪违法事件发生;五是继续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六是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促进我院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我们坚持正面教育与严格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照自己,寻找差距,用动人事迹激励大家热爱中医、奉献人民。“五·一二”护士节纪念日,我院举办了“以爱岗敬业、奉献发展”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热爱中医、勇于奉献的思想道德素质。七月一日,我院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召开“爱党、颂党、跟党走”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畅想医院发展,汇仁汇智,群策群力,共同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奉献力量。同时我们遵循管行业必先管行风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山西省卫生厅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守则》,在全院开展“五无”科室创建活动;设立院长举报箱和医德医风监督公示牌,严禁医务人员索要或收受红包、回扣、提成和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对医德医风实行定期抽查,严格考核,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实行医德医风与评模、选优、晋升一票否决制。

五、创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努力做到“患者满意”

患者满意是我们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医院的办院宗旨。

1、我院公开向社会承诺:要办成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并认真履行承诺。首先,在医疗收费上,公开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其次积极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减少中间环节,真正让利于民,对未列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的中药,坚持主渠道进货,严把进货关、入库关、保存关;第三,在内、外、妇、儿科设立扶贫病房、优抚病房,对下岗职工、贫困患者免收床位费、治疗费;第四,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房的药品质优价廉。

2、今年我院开展了《假如我是患者的征文和大讨论活动》,从5月15日开始,到7月底结束,要求人人撰写文章,个个大会发言,目的就是要通过医务人员的换位思考,体恤病人的痛苦和需求,从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全身心地向病人提供温馨化、亲情化的关怀,加快我院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大家都能够设身处地的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医患关系和谐融洽。             

3、巡回医疗是我院落实“三好一满意”战略的长效机制,今年我院继续开展“红色星期日”活动,坚持利用周日时间,由院领导带队,组织医疗、护理、B超、心电、乳腺等技术骨干队伍,携带设备,深入边远的山区为老百姓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心中,把健康的福音送到老百姓的家里。今年我院共出动车辆18次,医务人员126人次,分别为下堡镇、**乡、驿马乡、大孝堡乡的16个自然村的1万余名群众进行了义诊,免费诊疗及送医送药价值达10.2万元,受到当地政府及老百姓的高度赞扬。此外,我院还组织中医科普宣传组分别走进**、府东、**、艺苑、府西、府南六个社区,举办了18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参加听课学习的居民达3000余人,深受社区老百姓的欢迎。

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我院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走访患者等形式对我院的医德医风和综合满意度进行调查,医德医风满意度达99%;综合满意度(医疗服务收费、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环境)达95%。收到感谢信28封,锦旗15面。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

一、引言

语音、语法、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然而其中最基础的是词汇。正如语言学家McCarthy(1990)指出的,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音有多漂亮,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他的感情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他就无法用这门语言和别人进行交流。然而由于外语词汇量太大,学习者如果没有系统规律的学习方法,将导致词汇学习的失败。在中国大学生中,许多学生抱怨单词太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应用它们。但根据国家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掌握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英语汇),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对于每周只上两次英语课的大学生来说,这个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研究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有其现实意义。十年多来,专家学者在词汇学习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目前对大一新生这一过渡学习群体的词汇策略研究工作并不多。因此,我们通过对英语学习策略中词汇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和探索,设计了一份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对大一新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通过本调查研究为大一学生找出一些适合他们的词汇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在词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建议在教学中要合理使用策略,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南京某大学一年级的一个班级,一共有71名学生,其中36名学生的专业是中医学,18名学生的专业是药学,其余17名学生的专业是药物制剂。在这71名学生中,有37名女生,34名男生。选择他们为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因为:一是他们有过高中三年的英语词汇学习经历,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策略;二是作为大一新生,迫于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压力,急切想扩大自己的英语词汇量;三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突然改变,使他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困惑增多,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希望被解答。

2.研究手段

本次调查是通过这71名学生回答一份调查问卷和与20名学生访谈的形式进行的。问卷主要参考顾永琦学习策略调查表改编而成,由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社会情感策略等几个维度构成。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5-point Likert-scale),要求被调查者根据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来作答,A.我从来不会这样做;B.我通常不会这样做;C.我有时会这样做,有时不会这样做;D.我通常会这样做;E.我总是会这样做。从A项到E五项分别记1、2、3、4、5分。平均分代表使用学习策略频率的高低。为了便于分析,凡选择项18为D、E的(确定为大于3),即“我通常会这样做”、“我总是会这样做”就表示该策略为学生所常用,反之,选项为A、B的(确定为小于3),表示该策略不为学生所使用。选择项为C的(确定为等于3),表示该策略为学生所不常用。本次调查发放71份问卷,共收回71份问卷,其中除去不合格的问卷,有67份有效问卷。问卷的最后结果由Excel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管理策略使用

管理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文秋芳,1996),如果学习者能在宏观上规划调控自己的词汇学习过程,将对词汇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表一数据可见,所有管理策略的平均值均低于3,由此得出,学生对于管理策略应用还是较少的。而在对学生的采访中,问及大学与高中英语学习的区别时,有5个同学就谈道,高中英语学习计划都是老师制订,只要跟着老师的计划行事就好。而在大学这种方式突然转变,导致他们极大地不适应,再加上没有老师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有一个详细的目标和计划。

2.认知策略

从上表可看出,除了第九项、第十六项和第二十一项以外,其他策略平均值都高于3,说明学生对认知策略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其中最高项为通过前后句子或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这可能与阅读理解中经常会出现词汇猜测题有关。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高中老师教过他们如何从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且特别重视这一学习方法,所有学生落实得较好。其次,较高的项是通过课文或句子记单词,这表明学生对语篇中学习词汇的比重加大。比起纯粹地记忆单词,这种策略更有效率。上表还显示,学生开始偏向考虑通过对比新旧词、单词分类来习得词汇。然而对于通过阅读大量英语读物来扩大词汇量这一策略,平均值只有2.20,表明该班级英语阅读量并不大。在访问中,也有学生说大学课程负担太重,无法有精力再看除教材以外的英语读物。这是值得教师关注的地方,因为很多学者推荐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的学习方法。外语教师应该加强词汇教学的时候考虑将此方法介绍给学生,并不断强化,让学生好好掌握,这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后一项的平均值为1.95,是认知策略中使用最低的一项。这说明学生对于语用知识的匮乏,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此方面的教学,以使学生真正合理恰当运用词汇。

3.元认知策略

中外很多语言学家,如O.Malley,J.,A.Chamot及文秋芳都认为元认知策略或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处于语言学习策略之上,对学生的学习有关键性影响。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值最高的项是第二项,做完英语作业一般都要检查且更正过来。此项平均值高的原因可能是我在该班上多次强调要检查作文的习惯。而对于其他元认知策略,平均值都低于3,证明元认知策略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尤其是对于定期复习学过的单词这项,平均值是最低的。而Nation(1990)认为,词汇的复现率与记忆相关,学习者一般要经过5―16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说明:学习者对所学习知识的遗忘规律是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根据以上理论,学习者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策略意识。

4.社会/情感策略

从上表可以看出,遇到困难时注意调整学习情绪这项的平均值最高,证明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很强,但是最后两项的平均值低于三分,说明学生不喜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如何学习、记忆单词,且不善于寻找学习伙伴,创造学习机会。这一情况反映大一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学习主动性不高,不善于使用情感交际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

根据以上对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相关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一学生对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还是不够的,尤其是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应用得非常少。在访谈中,学生在回答高中、大学分别有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与否时,他们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教师都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学习策略的教授,由此导致其词汇学习情况基本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在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补充问题中问及是否希望大学教师教授相关的词汇学习策略时,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应加强对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

四、结论与建议

众多研究表明词汇学习策略直接影响词汇学习效果,因而间接影响英语成绩。但并不是所有的策略都与成绩成正相关。张萍认为,虽然学习者使用了众多的词汇策略,但并不说明所有的策略都能提高词汇学习成绩。最为相关的策略有元认知策略,包括猜测、查找、阅读和联想等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中的合作策略。所以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我从学习者和教师两个角度对词汇教与学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学生应积极运用主动学习、自我计划等元认知策略,尝试更多具有深度加工性质的词汇学习策略如记用法的笔记、利用上下文、猜测等策略。同时有意识地尝试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而从调查可见,目前大部分大一学生还不能正确对待使用学习策略或只是在无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因此,英语教师不能将记忆单词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使得词汇学习始终停留在一个自发的阶段。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词汇策略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构建词汇学习策略,科学有效地提高词汇学习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McCarthy,M.Vocabul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J].New York:Newberry House,1990.

[3]O,Malley,J.M.,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