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2 18:1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认识
新的课程计划将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国家课程中新增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开设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地、探究式地解决与自身联系密切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
增设这门课程,在宏观上有利于改进我国基础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微观上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非学科课程知识的总和,更不是“非主科”内容的总和。它是对前几年提出的“活动课”的继承和发展[2],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确立一套或多套解决方案,进行试验和探究,其中可能变换各种方法,反复循环直到成功(或失败),总结经验,最后以一定的活动向外界作出反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
首先是学生自主性:在信息技术部分和劳动与技术部分,学习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教材或学生实际给出,在学习过程中就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探究性式学习,在研究性学习部分,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参与活动和研究等一系列步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则主要作为以上三个部分的载体,其本身就明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课程的实践性也是一大特征,是由自主性所引发的。
其次是内容的综合性。活动中牵涉的知识、技能一般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的。信息技术部分大力提倡课程整合,反过来其它学科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课程整合。劳动与技术往往与制作、创新、发明联系在一起,,也明显体现综合性,新的七年级教材就非常明显体现这一思想。
再次,学生在一系列活动后应有一定的反馈活动,如报告会,成果展览,小发明,科技制作,写论文,演小品,演讲等,甚至是专题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教育环节的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新课程计划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有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探究性教学,这种课是属于该学科内部的探究性学习,而综合活动实践课则突出跨学科的,甚至是超学科的,即不属于任一学科内容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借此将知识融会贯通,大大促进综合能力,这种作用是学科教学所达不到的和不能替代的。下图为新老教学体系中教学思想的变化。
2、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升学考中的体现:自02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起,已提出高考、中考的各学科均有综合探究性的大题目,并努力在其它题目中体现这个思想,特别是高考的X科目,除了希望实现大综合外,还要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占15%-30%的目标。这几年的高考、中考题不断朝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显然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这个评价思想会得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原则、目标、基本内容范围、教学时间由教育部制订,学校或其它教育行政部门无权改变,。但它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没有教材(不提倡编写学生用书)、形式不固定,相对学生而言,指导师可以不固定。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当地教育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目标及形式,可以自编教学提纲。一般只针对一项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和探究,如小发明、书法、集邮、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等,并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内容、形式可以相同,但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
4、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关系: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的课程,课外活动是针对数量较多的部分学生的,如有些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等,兴趣小组则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往往带有竞赛辅导的作用,如信息学奥赛,航模、书法、运动队、科技等各种小组开工存在的活动等。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以实践为主,锻炼综合能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是针对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不排除教学为主学习方式,以专业和钻研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内容上互有关联,时间上可以互相穿插。要注意的是要朝各自的特征方向发展,不能是简单的代替。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有关问题
1、理清四部分关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的四部分并不是平等的和同类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和重点,其它三个部分一方面为研究性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学习目标和特有教学形式,但同样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这也是把这四个部分归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原则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四种课型,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课型是在传统的课型上进行改良的形式,主要为自身教学目标展开的,这里不展开论述。
围绕研究性学习的四部分关系是: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展开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完成较为简单的,带回有意义且一时不能解决的(注意: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不一定来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后续的活动则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究、调查和学习,直到课题完成,最后向外界课题的成果(反馈性活动)。这整个过程会经常用到信息技术和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几种技术性劳动,用于查找资料、制作研究工具和辅助反馈性的活动的实物等方面。
下文所讲“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围绕研究性学习的部分。下图是四部分的关系示意图。
2、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障碍: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文化,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思想,这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的原因或需求,也成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思想障碍。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放远眼光,努力学习,转变思想,才能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
3、理想的师资结构和当前形势下的师资调配措施:基于四部分的关系,理想的师资结构应有两种专职教师和两种兼职教师: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方面是专职,另两方面则由各学科教师兼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专职教师,但一般学校应有一二人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例如教科室主任负责研究性学习,政教处主任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我省的新课程计划将信息技术课独立出来,劳动与技术(原称为劳动技术)则是半独立,它们都有规定的课时,指定的教材,这种做法也说明了上文所述的四部分关系和理想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在当前情况是:本学科刚起步,一缺广泛而正确的的思想认识,二缺操作经验,三缺专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不能按要求开足课时。如何配置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1、缺乏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的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其它教职工兼职,以保证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2、要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理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包括一些各级文件要求。通过培训,形成氛围,从而培养一批本学科的带头人。3、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开展学科教学的探索。4、学校要通过制订管理条例来督促教师不占用、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分配。5、排出专门时间开展本课程的教研活动。
4、探究性学习选题[5、6]: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虽然是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但在确定具体课题时,应定位在一个较大领域,如人与自然(科学),人与社会(人文),自我关系(心理),人与文化(文化艺术),或者象工程技术(技术),社会危机(人文)、经济现象(人文)之类,作为指导师,应该熟悉以上各大领域内包括哪些小的领域或具体的可选内容,如: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饮食与健康、情绪调节,消费观念等。当然,这些课题本身可能在几个领域中交叉。当一个主题确定后,一般会有所侧重于某些教学的学科,例如:对乡土历史、人文情况研究的,侧重政史地方面;联系课本,进行实地污染调查,即侧重理化生。如果选择范围在一个学科内部的课题,主要由该学科教师安排探究性学习,超出一个学科,又在一个大领域内,带有专题性的内容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教材的选用和证订原则: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学科的教材和教学配套材料的征订比较混乱。我们依据的原则是(1)、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任何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材及教材的配套材料,必须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未经审定的,应立即停止使用”。(2)、试用教材通过教研室征订,正式教材通过新华书店证订。按目前情况,作为试用教材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四选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高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教研室证订,初中劳动与技术
教材(每学期均为多选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新华书店证订。各中小学校和证订工作相关的单位,应密切注意下一学期的订单,注意是否有变,并在弄清其性质后再行订购。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备课
因综合实践活动有四种课型,对应的也有几种不同备课的形式或方法。信息技术技术课的备课与普通学科的备课相差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供不同层次学生作帮助。本文的第五部分中给出比纲更详细的参考内容,活动形式则根据有关原则和实际情况,由指导师自行设计。根据《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等材料精神,我们认为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
第一层次: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由于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校级讨论会,确定本校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课时安排和功课表编排方法,指导师聘任方法以及活动前后有关的与校外联系,学生组织什么样的反馈活动等等相关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校级会议能一学期召开多次,则更好。
第二层次:以年级为单位,教师分文理两小组讨论本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请某些学生参加。注意:供选内容一般是单一性,要进行合理的组合,使每次活动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再安排时间,场地,费用等,确定分组形式和指导师人选。分组形式可以是按原来的班级进行,如有些内容是与个人能力爱好关系不大的,也可指导师给出可选方案(可以多个),学生自愿选择而分组。本层次应每一到两星期进行一次。
第三层次:教师分组同上,频率同上,加上选聘的指导师,详细准备综合活动的每个步骤,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师单独统筹,进一步考虑,付诸实施。
在实施中,有一些具体情况,如:二三层次的备课可能连在一起的;全年级一起活动;对一组学生的活动同时有多位指导师;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一学期集中安排一到两次,研究性学习分配给各班任课教师。
学校安排举例:一学期教学时间共17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劳动技术每周一节,实际各用15节,多余4节,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探究性学习共17*2+4=38节,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安排1、远足为主要内容,(远足中调查,采集,回来试验,制作标本、展示板和中华节,详细本处略)一天计7节,2、对社区中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人群健康意识方面进行调查,用于研究性学习(联系初一科学的生理卫生部分内容),再将结果制作成展览板,进行针对性小发明,制作实物在社区中用各种形式宣传。安排不连续的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共7节。两项内容全段教师有所侧重地分工,共同承担指导师角色。这样前七个星期的课已统一安排。接着10周的每周2节,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探究性学习由各任课教师分担,分别上侧重某一方面的某一类探究性学习,因有10门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次,每次一节或两节,共25节。第二层次的备课采用学科教研组为主的集体备课形式。
变化举例:因担任探究性学习的教师较少,后10周中再安排一个或下午两个下午或一整天用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所余时间仍是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只是总周数减少。
五、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及选择注意事项
(一)、中小学生常见或重要的活动内容
1、中学生日常行为与文明礼仪教育2、法纪法规教育3、各种安全教育4、学习方法指导5、走向社会他人交往、基本人际交往能力训练6、科技小发明7、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学习8、手脑并用的,左右脑协调,开发右脑的训练。
由于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活动,形式绝不应是讲授式,而应是学生参预活动(为主),也参预准备(为辅),如智力抢答式,猜谜语式,制作并参观展览式,先学生自学、提问,再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看展览、听讲座、看电影等(代答疑),最后写论文,写心得,演小品,小制作等反馈活动。
(二)、中小学生均可选择的一般性活动内容
1、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班刊、校刊(校内部分),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社会调查、校内外劳动、社区服务,家庭劳动、成人工作一日体验,参与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以及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科学技术活动:通过发明、科技论文、制作、种植饲养、科学调查、人文考查、探究性实验、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各种信息传播等科技方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及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体验或尝试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学创造意识,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对待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3、文体艺术活动:通过读书、讲座、器乐、书法、雕刻、工艺制作、影视戏剧欣赏、体育比赛、国防体育、登山、远足等形式,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感受各种形式的美,认知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三)、侧重中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
读书节活动、时事报道、主题班会活动课、社区服务活动、专题夏令营、学习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学法训练活动、智能训练活动、家政、职业指导、走向大自然生物班等自然兴趣组、科技节活动、科技“三小”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劳技兴趣小组、
(二)、(三)部分因是可选择的内容,建议学校确定课题,教师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人特长为依据,确定某内容的指导师,学生根据公布的指导师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的模式,也可以按班级指定内容。学校确定课题时,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体商量,要充分考虑课时和课题数量、难度的关系;教师集体备课时,以本年级教师为主,其它相关教师,有关职工,如实验员,或社会上有关聘请的人员要一并参加;确定的指导师可以是本校教职工,或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员;学生必须人人参加,每课不缺。
(四)、课题详细举例
[关键词]学习材料;小学数学;激活;丰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90-01
为了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往往会将一些学习材料引入课堂。学习材料是教与学的媒介,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利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筛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能从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和使用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
一、材料呈现顺序合理
学生的主动建构对自身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运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地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将学习材料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为了学生能大胆地融入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应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以及排序,避免学习材料与学生知识储备之间产生不匹配。学生在材料分析中也能意识到材料的作用,进而主动寻找数学资料来辅助自己学习。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给学生两组小棒:一组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和6厘米,另一组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和9厘米。首先,教师让学生用这两组小棒来拼三角形;在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出示几组数据,如3、4、5,2、3、4,1、5、7等,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哪组数据可组成三角形,在判断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呈现了两种类型的学习材料,一种是实物――小棒,在理论知识的获取之前呈现;另一种是练习,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给出的相应数据。两种学习材料将整个学习串起来,促进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学会一材多用
为了提升学习材料的利用率,实现一材多用的目的,需要教师精心挑选一些知识覆盖面广、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经过处理,使同一材料在呈现不同知识时均可使用,学生根据同一材料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如教学“分数对比”时,教师先出示一道题:“树林里有杨树180棵,柳树占杨树的1/3,请问柳树有多少棵?”这道题很简单,学生可以列出180×1/3=60(棵)。教师可对该题进行变式。如树林里有杨树180棵,占柳树的1/3,问柳树有多少棵;树林里有杨树180棵,柳树比杨树少1/3,问柳树有多少棵;树林里有杨树180棵,比柳树少1/3,问柳树有多少棵。教师将题目进行变式,改变了柳树和杨树间的比例关系,需要学生采用相应的除法或乘法解决问题。一材多用使学生对分数的知识点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灵活处理。
三、捕捉动态生成
学习材料除了是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预设是教师的匠心,而处理动态生成则需要教师的智慧。针对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用木棍制作一个宽4厘米,长为6厘米的长方形,并让学生计算出该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拉动长方形的对角将其变为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许多学生根据长方形的规律,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短边×长边。教师不需要立即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割补法进行解题,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割补法中的作用。最后,教师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很快能掌握。本节课中,教师利用学习材料促进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后进行猜测,教师再针对课堂的动态生成开展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发现问题与思考
“新课程的课真难上啊!课堂难调控,教材难把握.”“明明觉得挺好的教学设计,怎么效果就是不好呢?”同事们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也深感其“惑”.记得在上“ 角形分类”这~ 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方法,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分类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课却上得很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呢?课后,我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细细思之,原来问题就出在分类的材料上.由于操作材料过于丰富,导致了教学的失效.由此,引起了我对学习材料有效性的思考.数学学习的过程, 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的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如果把人脑比作“加工厂”.那么,数学材料就是“原料”.学习的结果则是“产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一要素就是来自人脑外部的“原料”.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要学习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首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材料有效”主要是指课堂中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之后,能让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它有 方面的特点:一,能较好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二,能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突出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全体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发展.
二、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
1.材料要有思维含量。准确定位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缺乏有效性,导致教学效果的低微,类似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我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只是简单通过大量的图形来归纳概念,再让所有学生去练习.教学过程是完整的,学生已经理解了轴对称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但学生之所以会感到“太简单”,就是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过低,缺少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思维得不到发展,从根本上失去数学课应有的“思考味”,难怪学生会觉得“真不过瘾”.“数学是思维的艺术和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些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味。当然非“思维”莫属.一节思维含量缺少的数学课,一节智力挑战缺乏的数学课,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也算低效率课.学生的一句“今天的题目太简单,真不过瘾”,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数学课除了教“数学知识”,还要干什么?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所以,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材料选择要关注材料所蕴含的思维含量.对“你给我多大空问,我就有多大发展”的孩子而言,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不仅影响探索空间和知识的生成过程,影响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更影响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偏低,缺少挑战性,学生不用跳就能摘到果子,他们就会失去探究的欲望:如果思维含量偏高,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跳起来还摘不到果子,缺少成功的体验,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一定要准确定位学习材料的思维含量,把它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的材料最具探究价值,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材料不要脱离现实起点。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学生都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积淀数学的朴素认识,都构成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影响并制约着数学学习.教师只是分析了教材中知识的逻辑起点,而没有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脱离了学生的现实背景,定会使精心准备的学习材料失效.“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从这熟悉的理念中可以看出.学习材料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一般来说, 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其学习的现实起点要高于逻辑起点.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学习新课之前.许多学生已经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只按“逻辑起点”教学,当然难免遇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状况.所以,进行教学预设.不仅要关注逻辑起点.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套用奥苏泊尔的一句话:“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
因此,学习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现实背景,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背景无间隙接触,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3.材料数量不适度.准确提供学习材料的数量由于开始呈现的材料数量太多,清晰度降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学生虽然说了很多结果,但是由于纷繁复杂的材料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影响了学习效果.所谓“量体裁衣”就是要量教材内容与教学对象之“体”,裁学习材料数最之“衣”,即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的数量要适度.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学生形成表象的过程.过多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致使教师成为组织教学的管理者;过少则缺少探究价值,影响学生的发展.生活中有大量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好材料,但好材料不等于材料有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数量是否适合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
4.材料呈现适时.准确把握学习材料的呈现时机在几何图形教学中有大量的材料呈现,这些材料极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致,如果全部呈现给学生课堂上就会乱套.其原因就是其材料的呈现时机不对.发给学生的材料在教师导入新课后出现.材料吸引着学生的无意注意的“眼球”,玩一玩的心理欲望强烈,难怪材料一发秩序就乱了。面对此时此景,再组织教学,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结果还会适得其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了贴近现实背景、思维含量适度、数量也适度的学习材料,还要准确把握学习材料的呈现时机。否则.就是有再好的学习材料也会前功尽弃.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新鲜事物和色彩鲜艳的物品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究兴趣.因此,学习材料的呈现要“见机而作”,即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确把握时机呈现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出现“恰到好处,尤其是呈现操作材料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早了,学生会被这些材料吸引,迫不及待地摆弄这些材料,致使教学无法照常进行;晚了,一则学生失去操作的兴趣,二则失去操作的意义”。有效的材料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在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学习材料的准备是否精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讨上,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还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学习材料的精心准备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1.1 从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联结。数学材料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进课堂教学中,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学会数学地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地选择生活化材料,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1.2 把教材提供的静态的转换成动态的、变明的为暗的学习材料。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依靠,我们既没有完全不用教材的时间、精力及能力,也不应将教材当作金科玉律。那如何面对教材、如何处理其提供的学习材料呢?
1.2.1 变“静”为“动”。
材料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往往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态的材料往往比静态的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挖掘静态教材中所包含的动态因素,变“静”为“动”。以“动”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数学知识的和谐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1.2.2 变“明”为“暗”。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的结论性知识,教材则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通过材料明确反映出来。。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想当然的思想”:这种明明白白是学习材料老师一看就懂,学生一学就会;但实际并非如其所愿,于是埋怨学生笨、不听话。变“明”为“暗”就是把教材中有些比较明确的学习材料转变为具有探索性、探索中理解、掌握。把原有材料变“明”为“暗”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
2 提问策略探讨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课堂提问是指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那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2.1 要精心设计对预习的提问。
科学地组织课前预习,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能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感知积极性。
2.1.1 精心设计预习问题。
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好的预习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提出预习问题时,要有可操作性、要体现量力性、要体现启发性、要因课而宜把握好预习的适当性。
2.1.2 合理确定预习形式。
“读”、“想”、“试”、“问”是小学数学预习的基本形式,但预习作业绝不能落入依葫芦画瓢的窠臼,一味重视模仿性做题。结合具体的预习内容,可以或以“读”为主,或以“想”为主,或以“试”为重点,或侧重于“问”。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性,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确实使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2.2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提问技术
2.2.1 提高设问技能。
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2.2.2 提高发问技能。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1)发问时机的把握。要把握发问时机和课堂教学进展及变化的结合。一般情况下,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二是教师的教学视角。
(2)发问句式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发问选用的句式有较大关系。恰当的发问句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能建立师生之间情感认同的桥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答问对象的确定。教师在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遵循普遍性原则,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之后,在指明回答。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遵循量力性原则,分别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激发其学习自信心。
(4)候答过程的调控。候答本质是一种教学等待。要求注意两点:一是时间适宜。不要过于急促,也不要过于漫长。二是控制重复。教师在候答时,不要多次重述问题。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
2.3 提高理答技能。
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
3 有效引导合作技能
【关键词】 多元视角 学习材料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的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寻求最优的策略,并在此过程中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以往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从“田忌赛马”的历史故事引入,接着抛出问题:你知道田忌是怎么安排的吗?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结合生活中的比赛进行练习巩固,最后课堂小结。这样大众化的教学,学生学习了之后的确有所获得,但对于优化策略的理解并不深刻。究其原因在于学习材料,尤其是探究的学习材料的设计和使用。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来探讨优化策略,有诸多局限:学生对田忌赛马的故事并不是很了解,课堂上学生兴趣不大;古代故事既成事实,不能随意改变;对阵的各级马匹,容易混淆;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又显得比较生硬、跳跃,不容易和其他学习材料联系起来。
学习材料是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资料,是学生课堂探究的核心载体,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教师需要通盘考虑、合理整合课堂学习材料供学生探究思考,引领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数学学习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需要怎样取用呢?下面以“田忌赛马”教学为例,谈谈基于多元的视角统合学习材料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切合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和运用学习材料时,需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考虑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唤起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经验,从而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学生以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只是为持续学习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和方法,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检验,从而巩固或形成新的数学学习方法。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就能够使课堂风生水起,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扑克牌游戏好不好?(好啊)
出示游戏规则:每人抽3张牌,一对一PK,点数大的赢。
师:明白游戏的规则了吗?(明白)准备好了吗?
学生一起回答:准备好了!
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投影,等待电脑发牌。
1.唤醒生活经验
鉴于田忌赛马故事的局限,笔者将探究性学习材料更换为扑克牌比大小。扑克牌比大小作为一种游戏,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游戏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经验,学生都经历过,而且在以往的游戏过程中已经有初步的、比较模糊的策略,能够依托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入的探讨。扑克牌比大小主要是比数的大小,比起对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进行比较,要直观、清楚很多,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便于学生比较、讨论。
2.依托知识基础
在学习“田忌赛马”之前,学生通过“烙饼问题”和“统筹方法(沏茶问题)”的学习,对优化的策略已经有所理解,田忌赛马的策略可以丰富和深化优化策略。而学生原有的课堂学习活动经验也为开展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把握学习关键
学习的关键是学生针对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上所遇到的疑惑和困难,教师需要在关键点上下功夫。“田忌赛马”的优化策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在不自觉地运用,但对于背后的原理并不清楚,或者没有去思考过,只是“知其然”,没有达到“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学习材料将重点放在为什么这样安排上。
二、基于材料本身的视角――一材多用
课堂上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提供很多的学习材料,因此,就要在同一个材料上下功夫,将学习材料用足用透。材料本身并不是数学,而是只提供了一个例子、一种现象,我们要从中去探寻背后的数学特点和本质。学习材料不能机械化、封闭化,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进行适当的变化,以巩固、深化、拓展学生的认识。这种变化可以有两种:一是学习材料本身,仅仅改变问题;二是适当改变材料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条件,而问题不变。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
【教学片段2】引入经验初用
出示游戏规则:每人抽3张牌,一对一PK,点数大的赢。
师:谁能赢?
生:不一定。
师:如果小红想要赢,需要怎样出牌?
学生思考了一下:3、8、6。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3对9,8对7,6对4,三局两胜。
师:是这样吗?
学生齐声回答:是的!
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9、7、4和8、6、3,先让学生初步给出对策。课堂上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马上就有了初步的对策,这是由于在现代的生活中,很多的比赛和游戏一般都是按照三局两胜来进行判定的,学生平时听说过、看到过,甚至也使用过。这与教学的预设相一致,说明这样的材料已经很好地引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片段3】枚举验证细用
师:小红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安排才能取胜?
生:要把小红所有的出法试一遍才能知道。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试一下吧。请拿出练习纸,根据要求完成在练习纸上。(练习如下)
活动要求:
(1)独立思考,并填写表格。
(2)小组合作讨论:
怎样做既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观察这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完成表格,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先是8、6、3,小明赢;再是8、3、6,小明赢;再是6、8、3,小明赢;再是6、3、8,小明赢;再是3、8、6,小红赢;再是3、6、8,小明赢。
师:他们组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有什么好处?
生:从大到小,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也可以从小到大,这样也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是的,有序思考是非常好的方法。观察这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红总共有6种方法,但是只有3、8、6这一种方法才可以获胜。
学生前面已经给出一种解决方法,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的学习不能止步于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挖掘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用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只有这一种方法能赢,这样便清楚地凸显出优化策略的价值,使学生初步理解了优化策略。另外,在枚举的过程中,也巩固和深化了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片段4】更换条件变用
师:如果允许小红换一张牌,但不能比原来的大,你准备怎么换?为什么?
生: 把6换成5,5还是比4大。
生:也可以把3换成2,反正都是要输的。
生:3还可以换成A。
师:A表示几?
生:A就是1啊。
师:可行吗?
生(齐答):可以。
师:为什么不换8呢?
生:小明已经是7了,不能换了。如果换了,就只有一张比小明大了,那还赢得了?
师:刚才我们换了这么多,什么是不变的?
生:有两张牌比对方大。
生:用最小对最大,保证另外两张赢。
生:还要后出牌,如果先出牌就输了。(学生都笑了起来)
师:这也是很关键的哦。
接下来,对于前面用于探讨的学习材料主题并没有更换,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让学生有条件地换扑克牌,使学生迁移出牌的对策,深化优化的策略。其实,这里每张牌的点数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小红的三张牌只可以换其中6和4两张,另外一张8不能换;6只能换成5这一种换法;而3却可以换成2或A,换牌的策略比较多样化。然后将这些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沟通,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优化的思想。
三、基于学习内容的视角――三向拓展
巩固拓展练习是数学学习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积极意义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巩固拓展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延伸:介绍知识背景、横向联系应用、纵向深入提升。学习材料便可以根据这三个方向来设计和安排,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沟通。在沟通和比较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形成更加立体、完善的认知结构网络。
【教学片段5】介绍知识背景
师:你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
出示“田忌赛马”:田忌和齐王赛马,他们的马都分为上、中、下三等,然而齐王的每一等马的实力都比田忌的马略强。
师:田忌要想取胜,该怎么安排?
齐王―田忌
上―( )
中―( )
下―( )
学生很快就填写完毕。
生:田忌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三局两胜取胜。
师:你能说说扑克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吗?
生:要先看对手出什么,再考虑自己出什么。
生:比对手弱一些,就要放弃一局最差的,努力去赢两局。
生:要全部情况综合起来考虑,合理安排,才能取胜。
师:你们真厉害!后来人们把这种合理安排、以弱胜强的策略称为“田忌赛马”。
在理解优化策略的基础上,重现田忌赛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知道田忌运用优化策略取胜。通过这样练习的形式来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文化;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和熟练优化的策略。通过寻找扑克牌和田忌赛马之间的联系来深化对优化思想的认识。
【教学片段6】横向联系应用
师:你觉得田忌赛马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生:比赛。
师:能具体一点吗?
生:乒乓球比赛,用最弱去跟对方最强的比,最强的跟对方中等的比,中等的跟对方最弱的比。
生:玩拍手游戏也可以用到啊。
师:是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用上田忌赛马的这种策略,我们肯定可以把事情完成得更好。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重新回到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并在横向联系生活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识,增强应用的意识,促进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发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片段7】纵向深入提升
出示拍球比赛:如果比赛中每个人都发挥正常,乙队怎样对阵才能获胜?用线连一连。
学生自主完成之后展示交流(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师:这么多的对阵策略都可以取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最少取得三局胜利。
生:用强的三个人跟对方弱的三个人比,用弱的两个人跟对方强的两个比,就能取胜了。
生:要事先合理安排好。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有道理,看来田忌赛马的优化策略还是很有用的。
从三局两胜到五局三胜,形式不同,场数增加,并且有多种取胜的策略,这是对田忌赛马优化策略的巩固深化和拓展。教师提供的探究性学习材料尽可能包含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达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在展示了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沟通提升。这里的沟通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方法背后共同的策略――优化。在沟通和比较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每种方法,从而形成更加立体、完善的认知结构网络。
数学学习材料的设计和运用,要考虑学生的学情、材料本身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情况,放到课堂中,能够真正达到使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目的。当然,教学的预先设计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课堂实践中,还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学习材料应有的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东艳.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王海儿.大 “ 材”小用与小“材”大用――数学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利用[J].新课程阳光,2009(5).
[3]章志良,汪元英.使用学习材料的几点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7(6).
新课改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减负高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注重课堂有效性的发挥。小学数学是教学中的主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精彩细节的呈现,使课堂的有效性更好的提升,通过教学细节进行利用及指导,赋予课堂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精彩细节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经验的总结,使其对教学细节进行了较好的掌握,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东县开展了“真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定的气氛,并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学生内容是学生实际需要的,能够为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拒绝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精彩细节的展示,能够将真学课堂应用的较全面,首先,精彩细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实际总结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的精简提炼,具有真实性;其次,通过精彩细节为学生提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服务意义,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有效性更好的开展。
二、注重数学精彩细节的设定,增加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一)学习材料选择上要注重精彩细节与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这种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精彩细节的提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细节的体现,将教学材料尽量具体化,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将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的开展。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对学习内容的提炼,学习材料的选择能够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实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认识图形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习的目的进行总结,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体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与其他类似图形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教学结果能够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同学认识长方形时,要将长方形的特点与学习材料进行比较,突出教学细节,使学生接收的有效信息更加的具体,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利用细节引导教学活动内容并提高有效性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真学课堂的内容,以服务学生的学习内容为目标,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构建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数学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应该利用好教学中的细节,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意识的规划及流程的设计,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炼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教学环节及教学问题的设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际教学中的精彩细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感受课堂教学内容及环节,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使教学细节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
三、利用数学精彩细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利用交流互动,发现精彩细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及沟通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互动中的细节,进行教学环节的补充,更加便于学生接受。例如,教师在周长计算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周长的学习公式总是记不清楚,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利用学习材料请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图形设计,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计算图形的周长。部分学生在图形制作的过程中用尺子将制作图形的绳子进行测量,然后再制作图形,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细节对学生展开提问“为什么会先量绳子?”学生回答“因为绳子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教师将这个细节扩大并利用在周长教学中,使学生将抽象的周长计算方便变得更加具体。
(二)利用学习偏差,生成精彩细节
由于教师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及想法不同,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理解,使其学习内容出现偏差,影响了教学结果及学习成绩。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将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但是教学效果提升却不是很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这种学习偏差,对学生进行引导,形成新的教学细节。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想法,将学习偏差内容进行转换与换位思考,了解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学习偏差。其次,教师根据问题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利用这种学习偏差形成新的教学资源进行应用,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案例再现
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平均数”一课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有三条:一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均数的方法;二是渗透移多补少、估算、设置基准数等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会利用图形直观估计平均数,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三是在良好的氛围中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数学兴趣,促进全程参与。确立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切实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片段一(引出意义时):
教师多媒体出示:五堆积木(8块、4块、5块、6块和2块),如果要使每堆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每堆是几块?
学生自主操作后汇报:
生1:我是通过移动积木的方法,把多的给少的,一直到一样多,最后每堆都是5块。
(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演示了移多补少的过程,突出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和渗透了基准数的思想。)
生2:我是通过计算的,把5个数加起来,再除以5,最后每堆也是5块。
(教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3:是5块,看看就看得出来。
(教师通过一句“你的观察能力真强”加以肯定,转而进入引导平均数的意义和揭题。)
片段二(探究方法时):
情境出示:其实是求7、6、8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师:请你猜想一下,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最中间的作为平均数,是7。
师:你的意思是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所以是7。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用刚才王xx(生2)的计算方法验证一下。
(结果完全吻合,进而教师转向引导求平均数的方法。)
片段三(练时):
多媒体出示:链接统计图出示,其实是求6、10、2、4、8和8、3、1、2、6两组数的平均数。
通过教师在图上连接各点,让学生说说图形像什么?(一条折线)再让学生猜平均数的位置,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计算验证,最后校对。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是100%,而第二题的正确率不足60%,错误答案基本是3。
二、案例透视
在该课中,我们撇开其他一切,直击该教师对数学学习内容使用这一点,笔者认为其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重大问题:
1.非本质因素强势干扰了本质因素
本堂课的本质因素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而所呈现的所有材料,都是本堂课学习的非本质因素。课后统计显示,本堂课教师共出示10题有关平均数的情境或式题,其中有7题的平均数就是该题的中间数。因此,这种非本质的学习材料因素已经强势地干扰了本质知识点学习的因素,造成了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负迁移”。
2.不当使用引发了数学重要问题混淆
本堂课教师要重点解决的是对平均数的认识,同时要重点解决连带的学生对平均数和中数的概念混淆问题。如果说“片段一”中的这种混淆还是无意识的,那么通过“片段二”,在许多学生心中对两个概念已经是同等理解了,原因有二,一是呈现三个相邻自然数求平均数,对于还在整数计算范围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平均数确实一定是中间数,二是教师的那句“你的意思是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偷梁换柱式的归引,更是让本来存在疑虑的学生变得深信不疑。再通过“片段三”的事实,正因为前知学习惯性驱使,学生的计算验证已变的那么脆弱,看似同等的两题,结果却截然不同。而且,该教师较多的使用“猜想-验证”模式,让学生较早错误的形成了一种不完全归纳,为后继的学生学习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3.因为材料而迷失了目标和重难点
从该教师的目标制订和课堂实况反映,他在设计时较多地关注材料呈现的童趣丰富性、知识渗透的融会贯通性、学法算法的灵活多样化,但对最根本的数据有效选择却忘记了,再加上片面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导致了既定目标已经的偏离,重难点已经偏差。如在许多学生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已经变成“通过中位数猜平均数了”;“能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也已变得“习惯于用较快的猜想方法”了;教学难点中的“切实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则根本变成了一句空话,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误导。
三、改进方略
有效教学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而教师最能做到的是创设有效性的学习材料,也就是对学习材料的科学呈现、有效使用和“再度开发”。因此,我觉得此案例就学习材料方面应该做如下三方面的调整,均可以促进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
1.改变材料呈现特殊化的倾向
为了集中学习指向,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本身应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但不能把它特殊化。就本案例而言,应该把原来的数据作适度的调整,减少中间数就是平均数的数据呈现,最多控制在30%左右,可以放在引出意义和练习之中,从而减少材料数据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扰。而且此时在练习类似题目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晰“平均数不一定是中间数,但一定在大数和小数之间”。
2.实现材料使用即时性的把握
对于材料的使用,教师不能因固守自己的预设或追求教学的流畅,而忽视学生的反应。就本案例而言,如果还是用既定的材料,只要通过几个点的及时把握,一样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第一个点是:学生回答“是5块,看看就看得出来”时,教师应该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眼移、口算、猜想均可,前两者可以进一步巩固前面两个学生所说的,后者可以暴露其猜想的过程,利于教师后面对学生回答的把握。第二个点是:学生回答“最中间的作为平均数,是7”时,教师不要盲目地接话,而应该尊重学生,并可以板书“中间数=平均数”,再通过后继的学习来此说法的不合理性,把“=”改成“≠”,学生的印象一定深刻。第三个点是在练中,当看到两道同类题目的正确率出现截然反差时,应该抓反馈,充分暴露错误学生的原本思维,从而辨析平均数的真正含义。
3.追求学习材料的再度开发
关键词:“教”与“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36-01
教学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过程,师生共同劳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个角色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自己的“角色”,发挥其主导作用。我们可以把教师的这种角色比做“导演”,你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藏族学生汉语基础较薄弱,数学基础较差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内容出发,编排好“戏”,编好台词,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顺利地完成整场“戏”,即整个教学过程要做好一点,教师必须了解本节所讲数学内容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本节内容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自来水来赋予学生一滴水,也许讲课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你必须让学生以你为中心,通过听课、游戏、讨论、观察、探索了解和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主体及趣味性。下面从五个方面略述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学习动机,组织课堂教学
为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教学,这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最根本保证。教师的组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学习的规律为基础,以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情景为目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学生只有对学习的材料感兴趣,才愿意去学;只有明确了意图,才会努力去学;只有产生了信念才会自觉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抓住这一规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核心的成分,因而动机教育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样一些兴趣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起来得到的是什么?你能否将其中的x和y解出来?如果能应该如何解?这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因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从而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都很熟悉,但对将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用大括号的左侧合起来的形势却十分陌生。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无力解答。为使这些矛盾冲突达到平衡,学生产生了想了解这些问题答案的好奇心和自己努力探求问题如何才得以解决的强烈愿望。这就是在上述教学组织下所达到的预期目的。
二、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什么?因此,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从而使学生学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材料,相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首先是起“先行组织者”作用的引导性材料。为了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新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教师常常要先于新学习内容本身前呈现给学生一些过渡性材料。他的作用就在于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提高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例如:在《四边形》的有关四边形概念的教学中,先将前面所学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加以复习回顾,从而使学生对四边形的边、角、顶点、表示方法等大概有所了解。其次是为了完成新学习任务的正式材料。
为了使学生掌握新内容,教师要创设学习情景,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它的作用在于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新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合理,是否适当,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合理适当的学习材料,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针对性:无论是引导性材料,还是正式材料,都要有几个明确的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设计提供的。(2)启发性:学习材料要求能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为目的。(3)程序性:学习材料是根据认知规律,教学思维过程而组织设计的一整套具有科学性的“程序”,而不是一些“叙述”或“问题”的零乱的简单堆积。学生接受到一些“程序”后,便知怎样学和学什么,以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会学﹑会用
学生怎样学习?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及其特点,有目的,计划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从而教会学生会学,会用。教会学生会学,会用,是现代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教会学生会学,既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独立地获得知识,去创造性地探索新知识;会用,就是会数学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评价学生的学习,树立正确数学态度
关键词:创设者 提供者 促进者 示范者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我国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指导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是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成为探究情景的创造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实践活动的促进者、科学民主的示范者,使学生会学、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探究情境的创设者
1.学生探究兴趣情境的创设者。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观念:从指导学生“学会”转为引导学生“会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自行探求知识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激情。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课,根据教材“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通过讨论,明确血糖平衡的途径,为血糖平衡的调节创设情境。
2.学生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教师要在认真学纲,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探索学习的主题,遵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原则,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把学生引入到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
二、学习材料的提供者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会学”,要让学生通过收集事实,参与实践,亲自观察、实验与操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材料。
1.学习材料的特点有结构的材料可以是仪器、仪表、图表、数据、图片、实物、标本、电教媒体资料等。学习材料必须具备以下特点:①科学性,②指向性,③趣味性,⑤简易性,⑥稳定性。学生在学习中,一步一步进行实验、研究、讨论、分析、思考而获得知识。
2.教师要提供适时、充足的学习材料。(1)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找材料,选择材料,提供材料。其次,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充足:一是数量足够,保证学生能分组或个人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2)材料能保证研究的问题得到解决,而适时提供材料则是教师调控步骤的需要。
三、实践活动的促进者
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承担着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保证和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促进者。
1.学生探究实验的促进者。学生提出探究课题后,随后就要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研讨,寻找问题答案。(1)教师要在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研究的,了解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记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探究进程,及时调控实践活动。(2)教师还应善于捕捉学生在实验中的创造闪光点,不时地给学生以进一步发现的动力,促进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进一步研究。
2.学生研讨问题的促进者。在学生研讨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促使学生发表意见,让学生间的思维激烈碰撞。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问题,把握研讨的方向,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教师在学生整个研讨活动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促进作用,绝不包办代替。
四、科学民主的示范者
在创新课堂教学中,需要优良的学习环境,教师是这种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示范者。
1.教学民主的示范者。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他们的益友,相互之间可以讨论,甚至无拘无束的争论,而没有距离感,那样,带给学生的将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师生之间水融的一种幸福感。不言而喻,这将是促进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的最理想的人际环境,这一环境的创设者是教师,而且主动权在教师手中。
2.研讨氛围的示范者。教师要把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观察、试验、思考、分析、讨论,教师不要急躁,也不要催促甚至干预。应该知道,学生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各种情绪在课堂中有表露是很自然的事情。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比较自由的空间,不指责、不批评,给予理解,给以点拨和适当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才会更加高涨,也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科学品质的示范者。实事求是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求实求真的榜样。对学生的错误用事实来证明,不责备,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体现教师实事求是的精神。
关键词:迁移理论;高校英语;影响因素;措施
一、迁移理论概述
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的影响,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取。学习迁移也包含在利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在分析和概括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新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迁移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也就是指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效果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下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下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情境中的学习相互阻碍。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正迁移的积极作用,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 不同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学习迁移的产生和学习的内容、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先前学习的内容或材料与后继学习的内容或材料相似成分越多,那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越容易产生迁移。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辨别各种情境中相似的英语知识[1]。
(2)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水平。学习迁移的过程实质上是新旧知识相互协调的过程,在一种学习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后继的学习中去。已有的学习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迁移的程度。比如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对要听的内容材料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就能理解得越透彻;相反,学生就越不容易理解听力的内容。影响学习迁移的过程实质上不是外部的因素而是学生的内部条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概括后得到新的经验。
(3)客观情境因素。迁移理论认为,周围的客观环境影响着学习者的迁移效率。这里的客观环境不仅指先前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包括后继学习的学习环境。情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内容和周围情境中的信息整合形成学习者现有的经验结构。情境特征对迁移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学习情境和迁移后的情境保持最大一致性,才能有效促进迁移现象的产生。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合理的英语学习情境,有利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的学习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社会文化和社会交往的相似性。
三、迁移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进行英语教学。因为先前学习材料和后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有利于学习迁移的产生,越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相似的学习材料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利用单词、短语和英汉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教学,例如在英语非谓语动词的学习过程中,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都可以在句子中担任主语和宾语[2]。
(2)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学习迁移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身调节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学习的迁移。
(3)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真实语言交流的情境。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迁移,如果语言的学习情境脱离现实,那么会对迁移造成较大的阻碍,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将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英语学习和现实语言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活动紧密结合,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实现最大程度的语言迁移。
总而言之,影响高校英语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提升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有学习中心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自主学习中心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自主学习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具有外语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场教育革命正在广泛开展。2003年3月,在教育部部长专题会议上颁布了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外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的自主式学习及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英语教学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自主学习中心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英语学习模式是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西方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的。该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每个人的世界是用各自的头脑创建的;经验和对经验信念的不同致使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迥异;为了获得真理,人们通过合作学习修正自己的认识,从而使理解更深刻和全面。所以,他们比其他学派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主动性、目的性、情景性和社会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认为学习者只有通过与环境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合作学习者以及教师和其他社会环境进行交往才能建构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教学观点是: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交互性是建构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所能利用的资源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
2.自主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化的过程将知识建构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这种主动和独立的意义建构将使教师的控制逐渐减少,而学习者的自主性逐渐增加。Holec认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它所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想的学习环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包括人、个性化因素、目标制定和监测、学习资源及管理。Helec)指出:自主学习的三个主要条件之一是保证学习者有他们能够自己使用和处理的“合适的”资源。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出现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其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超媒体非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弊端。其潜在优势在于学习者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体资源和学习材料来满足自身不同的学习需要,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者能自主的应用超文本材料、在线交流渠道、多媒体和其他交际特征的网络资源。蔡基刚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优势在于:(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空限制,建构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地开展学习。需要学习多少时间就学多少时间(2)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级别的学习资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做出调整,决定学习进度。(3)通过自测反馈信息,可以立刻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难度和内容。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因素。(4)赋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权力,这有助于激发学习潜能,发挥自主创造性,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1.现有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现状。自主学习中心就是自主学习理论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东南亚等国从小学到大学,包括一些私立语言学校都建立了专门的、不同层次及类型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我国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随着教育部新的教育要求的出台,很多高等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教室或自主学习中心。然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办学方针和教学模式与国外和港澳地区有所差异,如何建设好自主学习中心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各高等院校建立的自主学习中心有很多是缺乏理论依据和指导的。有些自主学习中心实际上是几间CAI教室加上几个管理人员,离需要的先进技术、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的成熟的语言学习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
笔者所在学校是教育部180所试点院校之一。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学校在每个校区设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由于有些校区自主学习中心匆匆兴建,没有广泛了解学生的需求,导致中心应有的效能不能正常发挥。为了了解现有学习中心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完善措施,笔者抽样了不同学院的5个自主学习中心的500名学习者,利用量化工具(调查问卷)和质的研究工具(访谈),深入研究了学习者对现有自主学中心的态度和看法。结果显示:很多学习者认为现在的自主学习中心机器设备过分陈旧、中心的学习环境太差(学生多机器少、教室小),学习材料很少,无老师专门负责(遇到问题没法解决)。绝大多数学习者认为去自主学习中心完全是被动的,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完成网上作业等),凑足上网时间;有些学习者去自主学习中心是为了看电影、听歌曲。
2.自主学习中心的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自主学习中心,笔者在网上查阅了国内外许多大学的语言学习中心。笔者认为,一个学习中心的建立,主要应考虑到如下因素:
⑴学习环境和设备。学习中心首先需要一个空间,供学习者在里面学习,中心有大有小,容纳人数的密度也大小不等。有学者指出,在中心学习,每位学习者至少需拥有1.7平方米的空间,不包括中心的设备、资料及办公人员所占的空间。大学的学习中心除了应配备电脑以外,还要有卫星电视、录音机、影碟机、复印机等技术设备,还包括桌椅、书架、书柜等必备设备。
⑵学习材料。自主学习材料除了具有一般语言学习材料所具有的使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特点外,还应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学习动机,适应学习者的不同的学习风格,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材料种类繁多,按呈现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印刷材料:各类书籍、读物、工具书、报纸杂志、活页练习(worksheets)学习者档案等。
视听材料:录影带、磁带、光盘、电视、电影等。
计算机辅助学习材料:多媒体课件、互联网学习材料、光盘CD-ROM等。
以上三类学习材料,按其建设、来源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购买的学习材料(commercial material):正式出版的学习材料和由老师、学习顾问编写的学习材料。
自己制作的学习材料(in-housematerial):由学习者自己提供的学习材料。
Gardner 和Miller认为,任何一种材料都很难满足学习中心所有学习者的需求,一种较为明智的办法就是兼收并蓄,在学习中心成立之初,采购一些出版发行的资料,随着中心的日益成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并提供资料。在材料问题上,要重视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材料的能力。
⑶中心人员及培训。学习中心应配备英语辅导老师和技术管理人员。辅导教师的职能是解答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疑问并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能除了维护设备的正常运作,处理突况以外,还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如何有效使用中心的设备等。学生在进入自主学习中心时应接受使用设备和资源的培训,以降低学生可能因为不熟悉而引起的焦虑情绪。
⑷中心活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言技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不断结合的过程。这种结合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学习者刚进入中心学习时中心应安排一些必要的活动,如在中心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者认清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个人需要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学习中心的活动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创作表演赛、英语学讲座、主题周系列活动、英语歌曲卡拉OK、英语角活动等。
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⑸测评与评估。测评的方法主要有:教师测评、学习者自测、学习者相互测评以及师生共同测评。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能力以及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所取得的进步有所了解。测评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差距,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进度、目标和计划进行调整,在学习中更加主动。
学习中心办得怎样,自主学习效果如何,可从效率和有效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估。学习中心效率的衡量可采取量化的方法,通过对去学习中心学习和使用的人数进行统计,便可了解中心的使用率。而评估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心的有效性难度很大,因为,它既要检测学习者在自主中心的学习所得、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变化,又要检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独立程度等。因此,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其有效性得借助于量化和质化这两种方法才能完成。
总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是符合当前语言教学的发展规律的,它同时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好的完善的自主学习中心将会对外语教学大有裨益。但是,目前外语自主中心的建设均处于一种摸索的过程,因而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才能建设出适合本校的自主学习中心。
[扬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子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燕军:《英语自主式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措施》,《东南大学学报》,2005.5。
[2]刘座雄:《论建构主义与网络辅助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
[3]袁维新:《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外国教育研究》,2002.6。
[4]蔡继刚:《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语界》,2003.6。
[5]李 静:《浅谈自主学习材料的建设与发展》,《外语界》,2005.3。
关键词: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组织
翻转课堂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翻转课堂就是一个在线课程,即视频录像取代了直接教学,视频在线课程取代了教师;第二类观点认为,翻转课堂尽管“颠倒”了传统课堂的秩序,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课堂还是那个稍稍变了样的课堂,教师还是那个教师,教学的要素不会因为技术的融入发生变化。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不同定义只是在描述上存在差异,其本质基本是一致的。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的课堂讲解新知识放在了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而把课后知识的吸收、内化放到课堂上。
一、学习材料制作策略
1.前置性学习材料
课前学习材料包括导学案、自主听力材料、相关小电影、音乐、教师授课PPT。制作学习材料应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为原则,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形式要新颖、有创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导学案:呈现内容为词汇、语法、句型,导学案制作以问题解决课型为主线,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和能力点,对知识点进行设疑。微视频、微电影,呈现内容为听力和表达,选择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微电影或者教师根据要求制作微视频,微视频应突出和强调主题、重点与要点,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教学PPT:呈现教学内容为写作,教师根据选题选择合适的题材,制作写作的授课PPT,内容要能够包括本课的所有词汇、语法、句型。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课前的自学做检测。
2.前置性学习任务单
教师要提出学习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单在设计中要以问题设计为主,教师要把传统的知识点深挖,然后根据教学重难点,把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制作要求:以问题探究式为主。
3.前置性任务驱动
学生中最受欢迎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玩中学,学中玩”。因此,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一些任务驱动的自学方式,比如我们第三轮行动中课前加入制作海报的任务后,学生的自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设计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合适的任务。
二、QQ群平台使用策略
QQ群平台是我们使学生在课前与同学、老师互动的平台,学生在家通过QQ群内的电子邮件、群聊与私聊工具、视频会话聊天工具、论坛等与老师或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课前学习及自测卡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并互相解答。但是研究发现,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有的学生对QQ群平台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如何操作;有的学生把QQ当作聊天的工具,而不是用来分享交流成果等等,这些不仅没有对课前学习起到好的影响反而制约了学生的课前学习效率。笔者为此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首先是技能培训,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常用的QQ群技能;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老师定期消息,组织学生在群内讨论学习;最后要求学生家长监督学生使用。
三、基于前置课堂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1.开展协作式课堂探究讨论
在行动研究的开始阶段,课堂互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甚至有时无法进行。通过对出现问题的总结,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异质分组,且在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题目,小组长负责各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成员要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及时加以指导和点评。通过改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效果一轮优于一轮。
2.游戏学习法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讨论阶段,随着研究的持续,由于讨论形式的单一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探求更为丰富、形式更新颖的课堂学习方法。游戏化学习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融合游戏的设计策略,通过带有游戏性的学习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借助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内容,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