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3-01-31 15:38:49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

第1篇

1.化学知识点模糊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仍然对化学的一些概念的知识点比较模糊,许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概念的错误.学生在进行化学现象以及化学事实的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未能对其中的化学概念进行有效的总结,这样就无法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中没有对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层次分明的整合和构建架构框架,在做题上就导致学生对题目很难进行全面的思考.

2.化学复习过程中审题不清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有些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书写不规范的错误,尤其是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上经常会出现错误.

3.化学复习综合应用项目存在不足之处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在综合应用项目中存在不足之处.许多学生在进行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或者是新类型题解答时,常常因为自身的分析能力不够,自学能力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应对这样的题目一时不知道如何进行解答,出错率比较高,在化学考试中丢掉很多的分数.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高考化学题目很多是联系现实生活的,这些题目的出现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程度,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高三化学复习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复习课本的知识,没有对化学知识进行整体上的复习和吸收,这样在做到联系实际的题目时,经常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出现错误.

二、有效进行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实践的措施

1.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加强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就像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一样,它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因此,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整,根据化学知识的架构体系进行复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带着兴趣去复习,对于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还不太扎实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和补充,以此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使学生能够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整体复习和掌握

在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整体复习和掌握,对于基础知识,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务实的复习和掌握,对于重点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掌握,然后针对经常做过的题型进行复习,对于学生的知识弱点进行重点复习,抓化学的主干知识,对知识进行整合,主要是围绕着课本进行复习,并且能够结合考试大纲,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统摄能力,使学生在做题阶段严格规范做题步骤和解题步骤,进行过程性教学,使学生注重解题的过程.

3.加大化学题量练习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都应该安排一定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样能够针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针对化学的每一章节也要进行习题练习,及时进行修改,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学生错的比较多的题目加大巩固力度,同时每周再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这样能够使学生进行整体的复习,对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

4.适当加强实验的操作,使学生加深印象

在化学复习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增加实验练习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仪器操作,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仪器的熟练掌握,从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点.

三、结语

第2篇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第3篇

关键词:接受理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作者简介:周业兵(1972-),男,安徽合肥人,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王河永(1982-),女,安徽合肥人,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安徽 合肥 2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K2012B39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4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科学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是,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如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浓等,所以这门课的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研究背景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然而如何实现转化,又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共同探索的问题。美国道德教育学者约翰·埃利亚斯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因此,把其他学科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并用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被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来。笔者认为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接受理论也有着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可行性。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际上就是要重新处理好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重教材、轻学生的做法,转而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付诸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接受了教材和教师传达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的接受。这与接受理论的主张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接受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接受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尧斯就说:“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1]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接受与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接受混为一谈。作为文学理论的接受强调的是读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接受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2]尽管确指的内容有别,但二者都强调接受者(读者和学生)的作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也是接受理论为什么能够用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原因所在。

二、转化过程中的三要素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的接受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是由三个必备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这三要素分别是教材、教师和学生。

教材——接受客体。教材的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基本原理。教材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一定的,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并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

教师——接受媒介、接受主体。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是两位一体的。教师首先起着中介的作用,即信息传递的作用。学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学,而达到接受教材和教师传递出的信息目的。教材的很多信息是通过教师的传达给学生的,从这点来看,在接受过程中,教师显然扮演了一个传递者角色。但是教师要完整、准确、简单快捷地把教材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就要做好很多工作。首先就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然后再加以整合,最后才能传递给学生。从这个方面看,教师要让学生接受教材的信息,自己首先必须很好地接受。首先,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第一次接受,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应该对教学内容先熟悉、理解,真正掌握,做到真懂,才能向学生传授。因为,教师的接受不是最终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如果教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正确接受。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典范,便于学生的接受,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再次,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寻找更多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的接受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

学生——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因此在接受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尽管教师和学生都是接受主体,但二者的作用和地位显然不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显著。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接受。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作为大学生,他们在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前,不是白板一块。通过生活的积累,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更宽,使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过程中,与他本身已有的思想观念相同或相近的,接受起来相对轻松、容易,而与其原有的思想观念不相符的,接受就比较困难,有的甚至是拒绝接受。二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伊瑟尔从接受角度去界定文学作品时说其是文本与读者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绝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同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中,学生的接受,实际上是学生与教材、教师相互交流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及教师传达的信息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会依据自身的经验、观点等对其进行分析、选择、吸收、内化直至外化。三是学生作为个体,他们的成长经历,学习过程,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这种差异,并充分尊重和重视这种个体上的差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接受过程

接受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尧斯创造性地提出审美经验包括三个范畴:创造、美觉和净化。笔者借用这三个概念来描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接受的过程。

接受的第一级是创造。对于教材和教师发出的信息,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改造。这种改造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依据的。大学生一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尽管它们不一定都以理性的状态出现,但当他们在接受新的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就会以已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思想观念作为原则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和吸收。因此学生最终接受的信息与教材和教师向学生传达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它是经过学生创造了的新的信息。这正如尧斯所说,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作品的较早的本义会被更动、修正或者干脆被重新制作了。

接受的第二级是美觉。美觉实际上就是一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能不能让学生产生快乐,快乐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接受,接受的程度。学生在情感上是愉悦的,他就会愿意接受教材和教师传达出的信息,并且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更多的信息,这时接受信息的质量也是很高的。因此,也会成为学生更多、更好地接受的重要动力。当然这种并不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面存在,它贯穿于创造、净化环节中,也可以说,它贯穿于接受的全过程。

接受的第三级是净化。净化包括内化和外化。学生在接收教材和教师传达出的新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时,会对它进行一番创造,然后与原有的视界融合。这种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一种新的思想观念进入学生原有的观念视界中,成为新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新的思想观念与原有的部分观念视界产生冲突,并改造了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不管是哪一方面,这些新的思想观念都会作为一种经验积淀在心理上,并内化为自己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的内化并不是接受的最终结果,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外化,也就是用经过内化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进一步去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并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自觉的实践行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要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最佳结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2]洛琼,吴翠珍,李长真.论接受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导刊,2011,(1):87.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观教育;历史沿革;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中特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

特色课程,顾名思义,要有特色。在内容上,一般课程来自共性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特色课程则是具有设计者个性特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停留在一般教学理论的泛泛议论上,而要有专题的深入研究。

这是笔者在着手酝酿特色课程建立时的两个基本认识。同时,笔者又认为:特色课程的建立,要考虑建设者主讲教师的基础条件。笔者作为“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特色课程的建设者,该考虑自身的条件,即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与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

笔者正在进行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化”指“作文内容生活化,技能指导结构化,教学序列网络化”。这个体系是笔者数十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积累,结合了1985--1986年的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时,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吸收全国各小学流派长处的基础上,在几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导下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专题,先后写成有关论文与经验文章发表在教育杂志上,并编写出版了十多册作文教学丛书,曾应邀在本市各区县,全国20多个省市交流讲学,反映较为强烈,认为:“三化”教学体系的观点,理论上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某些观点;优化的教学过程富有实用性,可操作,普遍推广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三化”教学体系的实践基础来自本区,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经验积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此,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

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主体内容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课程“个性倾斜”的作用在于让接受培训的学员能学有所用。这种性质的班,这种性质的课程不能采用讲座式或一般性教学研究式。前者是听了很有道理,但缺乏系统,内容交叉重复,听了往往不知如何用之于实践;后者是目标太低,只是一个局部教法,缺乏与实践联系的理论体系。“个性倾斜”的特色课程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接触众多的流派个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倾向)专注于一个体系(流派)的研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个性体系教学观点支配下的具体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教学研究。当然,这个个性体系应该有坚实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支撑的。“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的作文过程”具备了这个条件。

概括地可以说,以此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一是内容有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迎合于青年语文骨干教师高一层次能力培训与创造教学特色的需要;三是主讲教师是个性内容的创建者,执教起来得心应手,富有情感地充分发挥专长。

三、特色课程的教学

1、从“入格”到“不拘一格”

特色课程置于青年骨干教师班,参加对象富有追求,渴望教学上有一定建树。但是,就作文教学来说,一般青年教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结构,作文教学过程和优化等方面,都还未予深入探索与研究,对教学过程的操作,更不能驾驭自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特色课程教学,先得进行“入格”的培训。所谓“入格”,即是掌握基本的作文教学能力,从学科教学规律与儿童认识规律上探究,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在认识和理解作文教学基本理论,小学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转化的。这个转化过程的速度与质量,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要具有厚实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谈到教育目标时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倾向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知识是指具体事物与普遍原理,对方法和过程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角概念的知识,以及理智技能。我认为,给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学性,规律性的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就是给于掌握作文教学能力的一个借鉴。根据的模式或结构框架,以及辅导其有效地迅速地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人格”教学的思路,就是前面所述的,在认识与理解作文教学研究共性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个性倾斜,使“入格”具有实践性与“个性化”。在基础上鼓励学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条件,发挥创造才能,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当然,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几十学时的培训所能形成的,培训,只是为其“不拘一格”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探索“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教学思路

培训过程中的“入格”教学是手段,目的是“不拘一格”。这要反映在学员的教学实践上,即培训过程乃至培训结束后,学员是否运用“入格”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培训学到的内容,从而达到“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

为了实施“个性倾斜”,学者先“入格”再行“不拘一格”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两期的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培调、教(科)研、教改”三结合的思路,这思路的具体做法是:在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面”上,系统讲授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为主体内容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纲要控制下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型:区直属小学,镇中心小学,完小的不同的年级(低、中、高),选择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验班,论证性地实施培训的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积累该课程理论实施于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手学资料。在这双相反馈过程中,促进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并完善与发展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性与针对性。参加培训的学员感到学有所得,学而能用,学而相长。两期研究班特色课教学实践与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证实了这条思路具有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效果。

四、建立特色课程的思考

笔者在为期3年的两期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1、特色课程与教育科研

笔者认为,骨干培训班的特色课程内容应是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富有个性的,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就是笔者自身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学操作时运用自如,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时也胸有成竹。

同时,特色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实施,又是教育科研的发展。笔者在两期研究班的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了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与“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课题在l993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就在这“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中得到突破性的发展,3年中,根据特色课程的需要,笔者编拟了若干可以操作的实验课题,分到各个教学实验班进行专题探究。如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文的认识事物能力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优化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几类教学手段,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作后评改指导课的组织与设计;低年级起步读写训练的内容与形式;童话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等课题,笔者通过指导教学实验班青年教师备课,听课和评课,自己上研究课,自己上示范作文指导课,亲自批阅学生作文,举行各个专题的小型研讨等课题研究手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研究讨论,完善了好几个专题的研究,如逐步形成了“优化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框架结构,完善了这个优化过程中的三个教学过程的三个控制:“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选材控制,“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构思控制,“作后课改指导”过程中的语文运用控制;完善发展了“作前准备指导”的教学手段;创造了“作文指导”的两轮构思教学模式的“先行指导教学法”;提出了“发挥个别教学优势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观点;探究了命题作文训练和童话教学的内容与思路……这些积累经过分析提炼,撰写成专题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教学杂志上发表,?最终在1995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论》(22万字)。应该说,这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有系统理论,实践操作手段的论著,是“师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特色教学的成果。

2、建立特色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师职务培训包括青年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特色课程的建立,应是教学改革的借鉴,也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的内容因为来自实践,又在教学实验班中实践后充实,因而,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均可直接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中,而且富有实效。

两个班80多名学员,都在教学中运用了特色的教学内容。作为借鉴,切实改进作文教学,全区各中小学都有研究班的学员,因而,特色课的教学,促进了全区的作文教学改革。三皇桥小学几位学员,在学校行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成立了研究小组,确定了发展小学作文“三化”教学的新研究课题:“小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训练研究”,既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又促进了教育科研活动。不少学员在教学实践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究、研究班结束后,拟定了教科研专题,继续深入进行作文教学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改革就成了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和内容。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格局,即:在高校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并决定举全国之力编写一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力争于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统一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和补充,及时把十七大相关精神加入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它。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自知之明”,即使大学生在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此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自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

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有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在世界多元文化互相冲突和激荡中,在多重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碰撞与交融下,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及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意识。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第7篇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研究视野。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34

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呈现出全方位的密切沟通和相互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这种沟通和影响下的必然产物,高校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1 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并没有“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92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简称IAIE)在英国伦敦成立,其后协会着手创办了《Intercultural Education》杂志,专门探讨“跨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外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

(1)对跨文化教育必要性的论证。德国的克里斯托弗·乌尔夫(2010)教授曾指出:“对未来的人类而言,有必要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以和平与社会公正为导向、旨在可持续性的跨文化教育视角”。

(2)对指导跨文化教育实践理论流派的研究。影响较大的理论流派有:①“文化变迁论”,指出“文化接触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双向性”;②“文化同化论”,以1964年高顿的“ 同化七阶段说”、7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葛瑞利的“同化六阶段说”最为著名;③“文化融合论”(20世纪初),主张“在互相吸收其他民族包括主流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部分地放弃或修正本民族的文化,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综合的、新的第三种文化”;④“跨文化适应论”,即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⑤“跨文化交流论”,提出了文化交流的三种不同类型: 第一种是不发达民族向发达民族学习,第二种是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移植和普及到其他民族中,第三种是平等看待民族文化异同并能相互理解;⑥“多元文化论”(1915),主张尊重各阶层、各民族的文化,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

(3)对跨文化教育在各国的实践现状研究。Slgrid Luchtenberg,Philip Hermans,Nektaria Paleologou, Mikael Luciak和Gabriele Khan-Svik,Rosa Maria Rodríguez Izquierdo、Abdeljalil Akkari分别研究了跨文化教育在德国、荷兰、希腊、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跨文化教育的建议。

1.2 国内研究现状

田雨、张荣华在论文中明确出现了“大学生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国内对“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大部分都融入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跨文化境遇”研究。这部分研究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将视野集中在多元文化背景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带来的巨大影响。较具代表性的有:方国才;马进甫;许国彬等;马艳妮;李辽宁;邹磊磊等。第二类是对跨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研究。如:付用兰;林青;张荣华等。第三类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跨文化教育实践的对策研究。如:李炳元提出,要“通过跨文化选择、协调、化解冲突和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第四类是对国外跨文化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研究。如:黄志成;陈正、钱春春;赵萱;彭静敏;徐斌艳等。

总的来说,“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研究相对不足。一是研究的系统性不强。分析跨文化教育的意义、目标、原则的论文较多,而系统地从实践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二是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多停留在经验层面,尤其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多聚焦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层面,对于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在文化碰撞、选择、融合中的思想深层问题少有涉及。三是研究的时代性不突出。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去研究大学生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的很少。

2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2.1 主动性与互动性统一

与“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相提并论的一个概念是“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张非主流文化能被主流文化被动接纳,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是主动关注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促进各种文化在社会中平等交融的一种动态过程,即在教育中主动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相互理解、共同学习;是通过教育活动在不同文化团体之间发展一种能够平等共处的生存方式。

2.2 民族性与融合性并存

大学生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并理解文化差异,这要求教育过程既要强调民族性,又要兼顾融合性,也就是说我国的大学生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保留中华民族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育环境,发展新的教育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和品质。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人才流动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我国很多优秀学生留学海外,给他国的民族文化注入了新鲜元素,同时,国外优秀人才也不断涌入中国,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

2.3 主导性与自构性结合

一方面,大学生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实施者应是学校。学校教育对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贡献巨大,学校通过教学与实践,不仅教会学生了解自身文化,还教会他们了解他人以及世界的文化与历史,增强对社会的包容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依然应该成为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另一方面,“每一代人对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建构自己的文化”。开展大学生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正是大学生自我价值的构建,其核心是发挥学生对自身文化系统的调适功能,建立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把握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4)

2 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3)

3 李炳元.论跨文化教育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4 简·奈特.刘东风,陈巧云译.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贴近”原则 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是当前加强和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切实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三贴近”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认同、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对知识的内化,实现思想的超越和升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就在于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承认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需求与发展置于教学中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在探索和体验中去认知和发展。

贴近实际,就是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与社会实际之间保持零距离。社会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是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更是他们未来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无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性的角度,还是从指导学生适应社会、走向社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角度,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坚持面向社会实际,不能只从书本出发,还应紧密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地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客观事实,努力回答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实研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因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深刻变革的国内环境而产生的各种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

贴近生活,就是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突出地关注现实生活和专业实际,聚焦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和专业工作领域中丰富多彩的鲜活事例,使教学内容中的“大道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小道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生活化,把高职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供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领悟深奥的道理,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贴近学生,就是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总的说来,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为了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现实困惑和合理需求,关注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各种高职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于一体,增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渗透力。

二、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实现教学理念的“三贴近”

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采用高职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运用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方法,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课堂教学采用互动式、研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人讲,学生共同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将授课、读书、研讨、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相关文档,制作多媒体课件,搜寻相关视频,开展专题讨论、演讲、辩论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资料片,撰写观后体会,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的“两活”,即“学生活”、“课堂活”,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2.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选择相关教育题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三贴近”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选择上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过于狭窄,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思政课普偏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为此我们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选择地增添了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专业、自身发展等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院着眼于教学内容的“三贴近”,组织编写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汇编》,按照课程教学章节系统挑选高职学生关注的相关社会热点问题,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和感受一系列真实事件,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手段的“三贴近”

我校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搭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一是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应制作高职思政课的全程教学课件,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和鲜明的教学特点,使枯燥、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非常自然地进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反思和为学生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线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把当前学习的内容与已经学习的知识加以联系,并认真地进行思考,从中获取新知识,最终达到思政课内容能够生动活泼进课堂,融会贯通进头脑。

二是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应建立课程专题学习网络,努力打造开放、立体的教育空间。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传统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开辟教学讨论模块,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学生板块专栏,充分展示学生的课堂实践成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活力。

4.遵循人人参与原则,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现教学形式的“三贴近”

遵循人人参与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其与第一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定期展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成果,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以“关注社会、体悟人生、提高修养、展示思辨风采”为宗旨,举办了系列“厚德杯”大学生辩论赛,引发学生对辩题的深入思考,进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二是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创设“厚德讲坛”,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走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或针对当前重大理论热点问题、国内国际的突出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时事问题等进行宣讲,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认知的水平;或结合地区发展规划以及目前的现状,让高职学生进一步看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从而增强他们对家乡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影片巡映活动,用正面宣传占领舆论阵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导向作用。

5.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教学途径的“三贴近”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必须充分利用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势,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入手,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地方传统红色教育基地、新农村教育基地、自主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地方的人文和历史,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思想情怀。

第9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务,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这种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而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的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有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戏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并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诠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比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自然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象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例。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的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7]

[参考文献]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2000(1):89-90.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7(1):23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2010(3):62.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2-23.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第10篇

【关键词】五字教学法 “概论”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94-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是高职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教材从编写、审定到出版,都经过了严格的程序,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教材,为开展课程教学奠定了很好的教学基础。然而,教学必有教法,教材不等于教学,需要采用恰当的教法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对此,应从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人手来研究问题。只有结合学生来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站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课程的特征、学习的动机、学习目的、教学目标设置、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实际教学的效果,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本文论述高职“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以及采用的五字教学法。

一、从理论体系的时空关系、内容关系、哲学关系,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五字教学逻辑关系

在高职“概论”课程教学中,要在教学组织中着力阐述清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内在结构的连贯性与逻辑关系,让大学生重点把握好、理解好、践行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教学处理是首要理清内在逻辑关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空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界定,实际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关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在同一主题下,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体现了理论创新发展的普遍性。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实践中,这些理论成果在同一主题下又具有各自特殊的价值,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体现了理论创新发展的特殊性。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关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是在同一个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在认识和处理同一个主要矛盾和解决同一个主要任务的形势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有着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问题。它们同属于一个理论体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简单相加。而是要站在党的十七大的认识高度和理论高度,依据这个理论的内在逻辑,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将三者贯通,提炼出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二、用“讲读辩行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体的教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要从时间序列和内容序列上来整体设计,从原来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听记、完成作业、成绩考核的线性教学形式上进行突破,打破线性教学模式。笔者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就采用“讲读辩行写”五字教学法。以“讲读辩行写”展开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学习目的,来实施有效的教学。整个教学设置立体化,从时间安排、空间变换上,不再是一章一节地讲,而是将整个学习时段进行综合调剂和分配。

讲:讲授是理论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不能深入学生头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放弃依章依节、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彻底改革从大标题到小标题、从名词解释到理论要点记录的讲授模式。开展专题讲座、重点讲座、专家型讲座的多种方式。这主要以专题形式讲授。应紧扣学生最关心、最热点的问题,紧扣最新社会发展脉搏。在讲授教材内容时,结合不断提出的许多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任务,教师在认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注、分析现实问题。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就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问题的重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等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理念和价值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理念和新要求,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在文化建设方面,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外交方面,提出了“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等基本方略,使“和平”、“和谐”、“共赢”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教师开展以信息量大、现实结合紧密的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读: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原著原文,选择一些专家学者的论文,开展教师与学生同读。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读,提出“读”的要义、目的,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连续不断的读。我们针对高职学生列出主要的阅读书目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刘云山)、《促进国民经济有好有快发展》(曾培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郑必坚)、《新的历史起点和新机遇新

挑战》(冷溶)、《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刘鹤)、《展望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后的中国》(林兆木)、《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夏赞忠)、《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李源潮),等等。

辩:有些问题要辩,要开展师生辩论、专题辩论、热点辩论等多种形式。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理论学习与理解,我们专门举办专场辩论赛,在开课年级各班中开展班级辩论赛,辩论题目内容涉及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各班级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正反方,然后班级选出4名辩手集中准备,代表班级参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好辩论提纲,教师给予指导。辩论时,班级中选出主持人,邀请学生辅导员参加,整个辩论赛模仿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模式,计时辩论,整个过程严谨规范,紧张激烈,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学生参与性、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无论是开展讨论还是辩论,都必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安排好,选好题目提前布置给学生,让班委组织学生分好小组,并让每一个学生写好发言提纲,讨论结束后必须上交提纲作为考核成绩,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准备,以免流于形式。在让学生发言时,尽量不点名发言,而是激励学生自发主动发言,营造和谐的氛围,以免造成学生紧张和被动。只要准备充分,激励措施得当,教学效果就好。

行: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必须行。“概论”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就是要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总体设计和筹划,让学生深入农村、厂矿、社区,去接触社会,去感受社会,让学生在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教师在讨论授课计划时就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大课堂。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把实践教学内容纳入进去,做好统一安排。将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其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应以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为主,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侧重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最后形成实践报告。其实践内容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社会调查外,还可以是勤工助学、创业实践、社会服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等。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深切体会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内容的创新要重视共同的学科属性所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理论课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创新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第12篇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 系统性

德育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规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之出现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不断凸显,随着高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德育教育更加注重实效性和时代性,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开创德育教育的新局面就变得十分迫切。

一、建立德育课程的合理科学体系,扩大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覆盖面

以生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现实发展出发,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和源泉,让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回归生活,以此为起点来建构德育课程体系。

1.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德育课程新体系

建构德育课程新体系,可以选择与学生密切相连的集体生活、交往生活、情感生活、课程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宗教生活等,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使其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同时将主流社会意识渗透其中,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喜闻乐见、潜移默化。这样的课程新体系应该包括三个层次:核心层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间层次为人文选修课、层次为讲座活动等。

核心层次是主渠道,要开够开足课时,但核心课程受教学大纲、课程课时的限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用大量选修课程和讲座、活动等来补充,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德育教育。

人文选修课可以分为课程辅和提升素质性的课程。我校开设的与课程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如《越南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案说法》、《图形图像处理》等;提升素质性的选修课程有《音乐欣赏》、《公关礼仪》、《唐诗赏析》、《故事哲学漫谈》、《历史纵横》、《云南人文地理》、《书法》、《插花艺术》、《艺术欣赏》等20多门课程,提供给学生较大的选择面。同时我校还开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必选课,如《心理健康教育》、《节能减排》、《就业指导》等。

2.注重人文选修课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力

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不仅要靠社会环境的影响,更要进行理论认知教育,才能使信念更牢固、行为更自觉、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强。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学制为2~3年,要大范围、大规模地开设德育认知相关课程,如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政治史、西方经济学、人类学、民族学、法学和政治学理论等人文课程基本不太现实。但是,可以聘请教授、社会名人、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开设一些与之相关的跨学科的人文类选修课或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内容可涉及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国际政策、宇宙空间、环境保护、社会等方面。无论是规定的课程,还是松散的学术活动,都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灵活多样。

3.以课程为中心,形成新型的教学主体

德育的教学过程就是以课程体系为中心的互动过程。以课程为中心,就是教师的角色从“教书”转向“教人”,日常教学工作也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即以对学生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去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不同发展现状。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系统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他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并且在与学生不断发生的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其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改造学生的经验,促进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建构。具体来说,有如下方式:一是由教师或学生选择德育专题,教师、专家等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并分析比较他人的观点,选择、阐明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作出评判;二是教学中通过两难故事方法,使学生得出自己的假设见解,再进行检验推理考察这一见解,不要求得出一致的结论,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想;三是讨论法,即针对一些道德现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道德观点,并通过讨论形成对问题的认知意识冲突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四是在学生社团中形成民主风气,组织成员在关怀、责任、义务等方面提出要求,建立社团道德风气,增强学生对团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开展“三生教育”为主线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自2009秋季学期起,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全面实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把“三生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时期正是人生走向社会的转折阶段,面临着角色转换、独立生活等新的挑战。云南省开展的“三生教育”,立足人生发展需求,依据生命特征,遵循生命原则,着眼学生未来成长需要,以学生的内在潜质为基础,寻找恰当的教育切入点,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激发生命活力。

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作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排除心理困扰的必要手段,在学校德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贫困面较大,生源结构多样化,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扩招后竞争的激烈、择业困难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以“三生教育”为主线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咨询服务、心理治疗等,可以加强调适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树立学习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培养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律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人生存意志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云南省现在将生命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中独立开辟出来,开设了专门的“三生教育”课,以此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为鲜明地传输给学生。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三生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但讲授过程中老师们也普遍认为“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有重叠,操作层面可以互补。因此,应当研究探索如何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线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心理品质。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应当研究“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叠点和结合点,区分各自的侧重点,避免学生有重复讲授的感觉;二是在机构上,可以试行“三生教育”与心理教育与咨询机构的融合,提升以“三生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的综合效应;三是在教学上,以“三生教育”为主线,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中的生命观和人生观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方面的生命权、健康权教育和人生安全保护、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划等内容进行整合,丰富和充实“三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四是在师资上,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三生教育”教学团队,让专业背景不同的师资参与到“三生教育”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来。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活跃学习生活,注重教育实效,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是从德育系统层面加强和提升高职高专德育系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以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学术活动以及各种纪念性、宣传性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文明、有序、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形成自信、自知、自尊的人格品质,对开展好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广播、影视、报栏、校报、校园网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宣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

2.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工作

校园生活不只是在校内,走出校门、投入社会也是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院校尤其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捍卫国家经济安全、保护民族利益等活动,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扶贫救困、扶老助残、环境保护、公益性义务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

3.开展多种团队德育活动

设置多种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以班级、小组、群体等团队为单位,根据团队成员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实践为落脚点,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开展好团队德育。学校中的学生归属于不同的社团和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组成不同的团队。高职高专院校的团队德育可以根据学生所属的社团性质,结合德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德育的理论知识渗透于学生的生活陶冶之中。

四、凝聚德育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要做好高职高专德育工作,就要树立大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德育工作队伍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实践育人、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德育目标。

1.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在高职高专学习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遵循主体探究、知行统一、理性升华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进行基本国情、形势政策等教育,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2.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各门课程中丰富的德育内涵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素质,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塑造和培育学生德育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每一位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要加强人文类课程建设,开设与德育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学生情操;要深入发掘专业课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要大力发掘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顶岗实习隐性课程中蕴藏的德育要素,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团组织、学生会要担当日常性德育工作

班主任、辅导员、党团工作部门和学生会及社团组织是日常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协调者。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宿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加强思想疏导和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同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密切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党团工作部门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会及社团组织要围绕弘扬主旋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4.齐抓共管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提升效果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也需要随之而不断提高。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要建立机制,协调工作沟通和联系,整合一切德育要素,充分调动三支德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实现德育工作效果最大化。

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需要一支理论过硬、素质全面、具有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应该由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党团组织、学生实习期间的企业人才等构成。

1.育人先育师,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德育工作队伍的教育合力,就要使全体教师明确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职责,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明晰德育工作职责,深入挖掘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德育价值、德育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工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发挥德育作用,将德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实习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提高专职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视野,提高专业化水平。

2.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德育管理干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设计规划、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具体实施等作用,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力量。学校可通过将德育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德育干部选拔培养制度、挂职锻炼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方式,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挑选优秀青年教师从事学校党团工作和学生工作,精选优秀德育管理干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3.加强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合力,关键在于形成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工作水平高、工作适应能力强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和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为此,学校要制定德育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建设德育骨干教师团队建设计划,鼓励、支持、组织德育教师加强学习,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引导、激励、帮助学生的能力。同时,打破只注重教师理论学习提高的传统做法,着力于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教育引导能力:一是组织德育教师走向全国,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开阔视野,启发实践教学的选题、模式、手段等;二是选派德育教师深入本省、本地区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部门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便于有的放矢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内外实践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四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德育实践教学信息、个人开展实践教学的做法、体会等,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创新意识和组织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新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