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级格言

班级格言

时间:2022-09-20 07:03: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格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级格言

第1篇

咏唱校歌、设计校徽

校歌、校徽是一所学校的重要形象标志,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校创作了代表校园文化和反映师生精神面貌的校歌《美丽的二实验》,歌词生动、通俗,曲调优美、动听,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

该校的校徽整体设计美观灵动,以橘红色的内缺圆为主体,配有绿色外圆,中间好似白色祥云,与下边如“手”的绿色图形构成数字“2”,表示第二实验小学,寓意是用手托起明天的太阳。白色的祥云图案巧妙地打破了圆形的规整呆板,使整体图案活泼且富有动感。外圆的绿色象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整体圆形图案代表学校是和谐的集体、圆满的集体、上进的集体,寓意未来的发展空间无限广阔,犹如一轮红日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建设“走廊文化”

学校秉承“高雅生动、智慧涌动、蓬勃进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依照“充满活力、诗情画意、引人入胜、陶冶品格”的文化精神,打造“走华夏文明长廊、赏荷梅竹松展板、诵国学经典诗词、观班级风貌展示”四个系列的走廊文化。学生耳濡目染,从视觉、听觉、触觉,受到文化的熏陶,震撼心灵,陶冶性情。

“华夏文明”系列体现“中国符号” 通过“用心琢磨、精心选择、细心排版”,学校制作了24块“华夏文明”展示板,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让每一面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成为谆谆教导的先生学者。展板介绍了“四大发明、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科技文明”等,这是精神食粮、营养快餐,学生们驻足品读,聚焦文化遗产,在潜移默化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感受华夏文明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典型植物”系列体现“品性” 选择“松、竹、梅”等为主题制作版画,悬挂在楼内过道醒目位置处。时刻教育师生要有“松竹梅”的品性:凌寒常绿、花朵怒放,具有坚强的性格、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在逆境中成长、成才。

“国学经典”“鹿乡文化”系列体现“精华” 从传统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东丰农民画”中精选,从符合现代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中挑选,以“受古训益身心、读故事承美德、品诗句抒豪情、赏名言爱祖国”为主题制作宣传板,让学生时刻置身于优秀文化的熏陶之中,让传统文化之精髓深深扎根于师生心中,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生在油墨的清香中细细品味、咀嚼古典精华,并与之对话,师生的面前就不再是一首诗词或名言警句,而是一个值得坦诚交流的朋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启发思维、增长知识,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激发爱国情怀!

“班级风貌展示”系列体现班容班貌 在40个教学班的门外墙上挂着“班级风貌展示牌”,“展示牌”以圆形为基调,配有流线点缀,造型别致大方,颜色明亮。上面设有“班级格言、班级风采、班级简介、幸福寄语”几个栏目,全班学生的照片记录了大集体的风采,留下了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班级格言”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幸福寄语”启迪教诲,寄托希望,指引方向。

建设教室文化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该校整体规划各个班级后面墙上的“学习园地”。“园地”以“放飞希望,成就梦想”为主题,设有“我与祖国共成长”等板块。“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幸福。

教室内设有“践行弟子规,争做文明标兵”评比擂台,从学生品行、学习等方面进行评比,做得好的奖给小红花或粘贴亮闪闪的小星星。这既是文化建设又是德育阵地,一举两得。

开放学校、图书馆

学校开放“姜伟图书馆”,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有秩序地来到图书馆,任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来读,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姜伟图书馆”现藏书6000多册,可以同时容纳50人阅读,环境舒适。旁边新建的“阳光书屋”,是低年级小同学阅读的最佳场所。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形成了“书香人雅”文明向上的良好校风。学校还将采取多种形式扩展和丰富图书资源,加强图书室建设。

风格各异、精彩绽放的文化相互融合、有机结合、有效整合,绘就了一幅“文化育人”的精彩画卷。

第2篇

首先, 继续认真落实上学年的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行轮流值日班长制,人人当班级的领头人。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a)       学会做人。   b)正视自己。  c)学会解压。   d)诚实守信。

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谈话,给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的辅导与关心,尽量把问题处理好。

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各自不同情况,对他们分别给予单独的辅导和监督与督促,帮他们走过学习的困难时期。

四.              持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

针对想的问题比较多,瞻前顾后的学生,引导其做好眼前的工作,安心地投入紧张有序的复习;对思想包袱重的学生,鼓励他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坚定信念取得更好的成绩。始终相信学生有能力迎接挑战,激起斗志,培养自信心,不随便否定人。看到学生的长处,及时鼓励其继续努力。

 

五.督促学生锻炼身体

下午放学后开展踢毽子活动,上操场上打排球,慢跑放松心情,调节状态,同时也增强体质,更好地适应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

其次,我班级格言为: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幸运垂青执著追求的人。

第3篇

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学生的品德、个性特征、思想意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树立良好班风建立优秀集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四有新人的重要表现。 例如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关系的环境、班级气氛、审美情趣等。它又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体现出来的,例如墙报、手抄报、班会活动、课外活动、辩论会、座谈会等 。班级文化是同学们展现才能的一个平台也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展才艺、求进步、蓬勃向上的氛围。

一 、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一般来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活动搞得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组织的能力,在活动中体会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建并形成优秀班集体总是以协调一致的集体工作和有益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始的。如制作班徽:班徽是一个班的标志,是班级凝聚力的象征。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发挥想象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得一份力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产生。还有班歌的选取: 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往往能振奋人的士气,使人充满活力。有能力的学生们可以自己填词谱曲,也可以对比较好的歌曲进行改编,还可以完全照搬为我所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发现 美. 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的能力 。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兴奋愉悦状态,潜意识更好地合作,使潜意识更经常地为学生生活服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服务。如果一个班级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活动,它将没有生机和活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先进班集体。

二、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班级教育标。

班级体是在实现班级教育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和完善。如果没有活动,学生就不会感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主动的关心集体,为集体的利益而奋斗;而有了活动,学生则会精神焕发,并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团结和班集体的巩固与发展。初一开学之初我就给学生们制定了学习和纪律目标,并举办了一些效果显著的活动。 如格言的背诵:师生共同查询自我勉励的词句把它找出来进行比较。确定出一个最具感染力的格言定为班级格言,每天早晨上课前 坐直了目视前方集中注意力边联想边背诵。同学们心潮澎湃干劲倍增对这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信心,每天进行自我暗示有利于消除懒惰情绪,为提高学习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刚入学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纪律卫生学习都很差,就连他的父母也对他失去了信心。格言刚开始他没有感觉出如何,后来他在格言的背诵中有了感悟,产生了激情,对学习和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英语成绩由以前的十多分增长到了六十多分,还成了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又比如艺苑博览的承办: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表现力强、可塑性强、思想丰富、思维活跃 。艺苑博览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有绘画特长的、喜欢集邮的、擅长剪纸的、愿意摄影的、痴迷写作的、练习书法的等都可以在艺苑博览上一展示自己的才华。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一些正当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但减少了课间打闹事件的发生,还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尤其对那些学习失去信心的同学,艺苑博览使他们从中找回了新的自我,使他们重新燃起了学习的热忱,使他们找回自信,从而实现差生到优秀学生的转化。

三、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良好班级的基础,是建好班级的法宝。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正确的、合理的东西能得到肯定、弘扬,错误的、不良的东西则为大家所不齿。这样,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就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如举办每日评说:利用下午最后一节课拿出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日一评。刚开始举办,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理想.谈兴趣爱好.培养在大众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活动的进行,把话题转到班级建设上来,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说,这样能把不好的事情及时消灭在么萌芽状态,把好事发扬下去,同学们自己认识到了要比老师指出来好得多。一日一评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共同认识达成共识让学生感到班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 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利用一日一评让同学们为班级献计献策,共建班级。随着同学们认识.表达.分析.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一日一评最后可上升为口头作文,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所以说班级文化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没有班级文化就没有集体。

四、班级文化带来的巨变

刚开学,我们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三倍,男生多可以说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和他又打起来了,今天又没值日等,每天闲事不断。班内没有学习气氛,一片散沙。我找个别同学谈话有的还很有理,说:“我在家从来没扫过地,没叠过被子,我来不是扫地的。”搞班级文化建设以来同学们逐渐有学习热情,也团结了,更知道忍让了,打架现象也没有了。班上学习气氛浓了就连课间也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制作板报、手抄报、写作文等。学生们的手抄报及作文屡次在校报上刊登。有的作文还上了中小学生作文报。班级文化建设使我们班由原来的脏乱差散转变成了现在的纪律、卫生、班风先进班集体,并在学校班级量化中名列榜首。我们要珍惜班级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并以此为起点继续努力不断的攀登,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五、班级文化建设心得

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时代、社会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问题。新的世纪,班主任们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班主任不能做简单、封闭的“教书先生”,而要在教书,在班集体建设活动中多方位、多渠道地把社会变革、科技革命等知识信息及时筛选,然后输送给学生,在给学生一个系统的智力框架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创造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顽强意志、有科学头脑的新一代中学生。

注:参考魏书生《班主任漫谈》

第4篇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营造和谐的成才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开展第三届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在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提升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工作要求

班级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核心;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从开展实施到效果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狠抓班级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

三、主要内容

(一)、营造良好教室环境

良好的教室环境会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学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环境育人的功效。如教室卫生干净,桌椅整洁,文化氛围浓厚等

(二)、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班级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创新是建构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状况,结合班级组织建构,努力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创新。着力做好制度的优质生成和制度的高效执行工作,助推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可持续发展。如班级例会制度、量化分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心理健康档案等。

(三)、形成优良的学风班风

形成优良的学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班级文化的最终目标。它主要包括班级成员积极健康的心态,团结一致的向心力,相对趋同的价值追求,良好的学习态度,严明的课堂纪律,优良的学习成绩,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鼓励各班级依据专业、个人发展需要和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并辅以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塑造良好的班级软实力

要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性格、特长以及班级发展目标,凝练班级格言、班级活动口号、班徽、班歌、班训、班级日志、班级座右铭等,各班级要开展主题鲜明的班级文化活动,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博客评比等;鼓励以班级为整体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三、组织实施

(一)宣传动员(2013年11月)

各学院接到通知后,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探讨“特色”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找准各年级、各班级、各专业特点和班级特色,做好详细活动计划。加强宣传,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二)组织实施(2013年12月)

各学院班级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主线,在特色和内涵上下功夫,认真加强班级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展现校园文化特色和班级特色。要分阶段对班级所开展的班级文化创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落实。

(三)验收评比(2014年3月)

各学院按照学校要求推荐不超过15%优秀班级,通过网站宣传栏、板报总结汇编资料等进行展示,学生处将对班级文化成果进行集中展示,经过师生评议,推荐出优秀班级参加校级答辩。答辩班级应及时准备好简单精炼答辩文字材料、PPT或Flash;确定由班长、团支部书记、同学代表组成的三人答辩小组。

第5篇

作为老师,你喜欢在什么样的班级上课?(班风正,学风浓,竞争力强。)

怎么样塑造这样一个班集体,让我们所有科任老师都愿意走进去上课、享受上课的乐趣?

诚然,组建这样的班集体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首先必须具备几个因素:班主任、科任老师、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其次,这个班集体必须有一个魂——班魂。就像一个家庭要有良好的家风、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一样,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有一种归宿感,有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我带过很多班级,每一个班级在接班时,我都会给他们一个基本定位——健康自信(也权当班魂吧)。基本做法是:

班主任自信,带给学生自信,从而增强班级的竞争力。拿破仑说过一句话: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我不认为自己无能,自然就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自信。

1.班主任的自我介绍,要充满自信。

2.要求学生自信:把额头亮出来(心理暗示:我最棒,我能行),把笑脸绽放出来,让彬彬有礼、甜美的声音响起来。

3.培养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大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培养学生自信要从扬长开始。)首先利用班会课找优点——藏龙卧虎,谁是我们班的龙,谁是我们班的虎?其次把孩子们推上讲台:每周小结、开班会、课前美文诵读、作文分享、课间一句话、开家长会等。自信的孩子会主动参与竞争,自信的班集体会促进学生更强的竞争力。

4.给班级明确定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推进目标(目标:争取先进班集体)。

(1)班级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教师寄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感恩宣言: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教会我们成长;感恩帮助自己的人,他们让我们学会善良;感恩伤害自己的人,他们让我们学会坚强。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融洽师生感情,使班级更加温暖和谐。

(1)校园活动。如六一、教师节、元旦、圣诞、踢毽子等。

(2)校外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爬山、野炊、风景点游览、观看曹邺读书岩……

6.面对孩子的错误,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容处理。

7.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和谐师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组建好一个班集体的同时,我也是一位科任老师——语文老师。大家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的学科,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1.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要树立大语文观的理念,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1)备课。①课前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拿到教材,通读教材,掌握主要方向,再认真备好一个单元的课,便于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融会贯通。②学生备课,也就是课前预习工作,包括字、词、句、段、篇、质疑等等。小学生重在习惯的培养,我们都明白: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受用!

(2)上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跟学生有沟通和互动,寓教于乐!我上语文课一般的做法是:①进课堂,精神饱满,面带微笑。②倾听学生的课前诵读,美文分享,并及时鼓励。③每一课都要有一个艺术性的课前导入。记得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④语文课的类型很多,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方法也不尽一样。

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四个步骤:预习、听课、作业巩固、拓展阅读)。

(1)预习。为激发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充满兴趣,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让学生明白不动笔墨不读书、好学深思等理念)。

(2)听课。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后将用成倍的时间去补,我向学生说:心者,脑也,要用头脑听课。只听不想,只听不思,其效果不会达到最佳的。

第6篇

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授课一直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而地处偏僻,网络设施滞后,网络管理相对分散的农村,中学班级却占绝大部分。中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知识增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成长的重要转折时期。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对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现时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应该如何管理农村的中学班级呢?

一、强化班级干部队伍素质建设,调动班委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班委是班级组织的核心与支柱,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因此,强化班级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是网络环境下管理的重中之重。

学生生长在农村,父母的言传身教,养成淳朴谦逊的品格,同时又具有自尊心强易自卑的品性。进入中学后,视野扩展,知识面宽泛,广泛接触网络,绚丽无比的色彩,精美绝伦的网页,美轮美奂的动感画面,以及真伪并存的诱人信息……魅力无穷的网络特性易使意志力脆弱的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班主任应针对这些实情辨证施招,首先,深入班级了解班委成员的实际,经常同学生促膝谈心,指导正确运用网络学习,文明上网,远离不健康的网站,严明学习纪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启发他们,诱导班委成员有集体思想共鸣,产生强烈的管理班级的主人翁意识,让其从心底产生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尽量用中肯发展的语言调动其自信心,使之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温总理在两会中也曾经说过:“自信比黄金更重要。”尤其是逆境中的学生,更需要坚强的自信心。班委有了发展目标,有了精神食粮,也就有了动力源泉。老师热爱学生,班级干部热爱班级,大家发挥聪明才智,齐心协力地管理班级,珍惜班级荣誉。最后,定期召开班委会,汇集学生的智慧,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及时整改,激励班委自主管理班级,整合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团结活泼、纪律严明、知识开放的班集体。

譬如,中学生模仿网络明星,追求时尚,这是班级管理中屡见不鲜的。稀奇古怪的语言,个性化的发型,时髦的服饰,这显然是不尽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要求。对班主任来说这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时常教育,左耳进右耳出,学生反感。加强班级干部素质建设,通过他们的模范带头潜移默化地影响,长发变成短发,时装变成学生装。这样,班级管理成效显著,比班主任单兵作战的教育略胜一筹。

二、优化班级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网络环境瑕瑜互见,为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传递的信息是健康环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班级是育人的主要场所,也是管理的主阵地,因此必须优化。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浓郁的书香班级中快乐学习。

1、教室布置俭朴而有活力,有农村特色。经常运用黑板报学习园地表扬先进、交流学习经验,阐述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教室墙上悬挂有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班级格言、誓词和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简短的字句,蕴涵文化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对树立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大有裨益。

2、利用班团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山村,信息滞后,条件相对艰苦,文娱生活较少,但学生已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强烈表现美的欲望,让学生把心中的美用不同形式表达出来。班主任利用班团课这一舞台,尽情交流展示学生创作的原生态作品,真善美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语文课中 “献给母亲的歌” 的主题活动,小品表演、歌曲演唱、诗歌朗诵、辩论演讲、书法绘画……同学们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激情讴歌中学时代,抒发肺腑情感。置身其中,你会真正体会到幸福,灵魂得到净化。

3、班主任要注意自身形象,作好学生的表率,构建家校和谐的育人环境。“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形象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时无声的形象比有声语言效果好得多。同时,学生生活面窄——家庭和学校的两点一线之间,网络环境仅仅是其中的插曲,班主任要和家长共同构建和谐而健康的育人环境。经常家访,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新动向,同时也真实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网络环境下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

三、激发学习兴趣,平等对待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浓,易受网络环境影响而荒废学业。班主任应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当其冲。不仅要激励优生,而且对学习有困难的爱好网络的学生,也要善于抓住其“闪光点”,调动其学习兴趣,在班级管理中多给予展示的机会,让学困生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使其扭转破罐破摔的思想,缩短优生和学困生的心理壁障差距。当然,激励的方式很多:一句肯定的语言,一个和善的眼神,一丝亲切的微笑。成绩得到肯定,优秀得到表扬……学生得到表扬,胜过千言万语的劝告。我初出茅庐,经验匮乏,只重视优生的兴趣,对学困生上网聊天游戏成瘾等置之不理,结果学困生在课堂上经常交流网络成果,影响整个班集体纪律,班级整体成绩渐渐下滑,有的优生已迷上了网络。事后我及时反思,改变班级管理方法,经常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网络之风渐渐平息,班级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这种理念在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四、针对实际,循序渐进,分析处理

第7篇

一、完善班级干部组织,真正实行自主管理

班级班子的建设是个大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团结向上,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班干部队伍。2010年9月我担任初一(7)班的班主任。开学初,我制定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班委的组建工作也在民主、竞争的氛围中进行,通过毛遂自荐和他人推举、采取竞职演讲、民主投票,竞争上岗形式产生。让学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选出他们信任的班干部,根据这些班干部的特点,给他们明确职责,让他们制定自主管理的目标、切实可行工作方法,一级向一级负责。安排每天的值日班长全天负责制,并作全面的记录。更全面了解了学生每天在校的表现。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班级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如让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同学担任卫生委员,及时督促值日生做好值日,使班级和卫生区情况保持良好。再如由学习主动、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习委员,对上交作业的情况详细记录,而且能够带领其他同学预习功课。如此一来,既帮学生找准位置,发挥他们的特长、又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当然,对班干部善用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指导、培训,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良好的班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班主任我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制定了班级格言:习惯造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班训:态度决定一切。把它贴在班级醒目的位置,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熟记于心,时时提醒他们付诸于行动。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效仿垂范者。我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每天让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我自己先做到。并且还可以杜绝抄作业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不好意迟到,也没有抄作业的机会。在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给学生一种效仿压力——我们应该像老师那样做。我记得,在2011年春季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班上许多同学怕累怕苦不愿参加,思想工作也做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还是不高,怎么办?我想,我带头去参加运动会上老师的短跑项目,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班主任对班级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给学生留下了深深地印象。这种实际行动胜过老师许许多多的说教。

2.细心是工作之源

我教育的对象是情感丰富的人,要真实的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就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采用周记评语形式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周记中或反应班级情况,或对自己的一周表现作出评价,或对班级管理提出意见等。我用亲切之语或鼓励其进步、或解答其困惑、或采纳其建议等,这样,轻而易举实现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默契和沟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美化教室小天地

开学初,为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我在认真布置班级教室上下功夫,结合班内的现状,从挖掘班级文化和展示学生才艺两方面下手,在班内大量张贴学生们的绘画和手抄报作品等,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从美誉着孩子们眼睛的角度出发,愉悦着孩子们的心灵、感受着感受着孩子们的成就、开心的生活,在团结上来的大家庭中。另外,还在教室里种植一些盆栽,一年四季常绿不仅让教室变得美观,空气变得清新,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环境,而且活跃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畅快。

因此,抓好班级学风建设,就抓住了繁杂的班级工作之关键,就掌握了班级教育教学的主动权。

三、学习哪有那么难,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有一句话叫: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好习惯和成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告诉学生最终的学习目标,而忽略告诉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样的目标。为了让各位同学在学习的路上少走弯路,我专门为学生找到了一套学习方法。并在网上找到学习视频利用课余时间播放给学生观看。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的使用这套学习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实践提升能力,是成长的阶梯

能力来自实践,我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的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在每天早上升旗仪式结束,我安排全班同学齐诵《弟子规》。《弟子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知识精华,诵读文学经典,提升学生品德素养、教会学生做人、意义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弟子规》的诵读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启了又一扇心灵之窗。

第8篇

题记 我能参加农三师班主任在上海的学习培训,甚感荣幸。一个月的时间弹指挥间,让我感到兴奋、充实,深受启发和教育:专家教授的博学广识、讲座内容的丰富深刻、理念的前卫让我折服;上海一线的优秀教师、班主任的敬业、智慧、责任、进取、创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与素质,他们让我感动;参观名校并深入课堂听课、听取德育工作经验介绍,切实让我领略了名校的风采;在班内的真诚、务实的交流研讨,对我师目前学生教育的热点、共性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和思想,形成了一些共识;郦老师至始之至终与我们同堂听课、做记录、参与讨论,她的认真、负责、务实的工作态度让我敬佩……这一切都让我难忘。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丰富了教育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看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使我更加明确你自己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爱学生,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农三师伽师总场中学 陈永松

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的爱心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与技能。爱是教育的灵魂,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一、了解研究学生是爱生的前提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着手。只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这是真理,是实践的总结”。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生日、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信息,是班主任把握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的重要资料,是班主任能顺利开展班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我现在的班级,有个小男孩,是住宿生。我了解到是小学出了名的“网虫”。为了上网,不顾安全,深夜从二楼用床单掉下去网吧,经常违反校纪班规,为此是德育处的“常客”。给班级荣誉带来损失,老师头疼烦恼;家长来校,无助万分。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的哥我带过三年,也是同一个教室;他有想上进的愿望,可摆脱不了网瘾;他有血性,有个性等一些优点。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对他的关爱帮助措施:班内召开“网瘾的危害”的主题教育、学习帮助(同学以学习结对一帮一和我的专门辅导)、同学监督、运动转移、心灵日记、人格激励、树立榜样(他现在已经是我班的一面进步的旗帜)、大范围表扬(家长会)、兄弟接力、连队效应、班级大目标与个人小目标一系列措施,,向他真实传递老师与班级的关爱与期盼,家长的希望与辛劳。在自己的努力下,家长的配合下,我并没有对他采取任何严厉的措施,他现在已经是彻底与网吧告别(就在我学习的一个月里,没有我的监督,他也没有去网吧玩游戏),遵守纪律,学习上进、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我想一个月里,在二十几个初中班级的卫生纪律周评中,每周拿“流动红旗”,这与他的表现和榜样作用手分不开的。我想,如果我不发现他的个性与优点,,再好再多的措施也许也使不上劲。所以我认为,了解学生就是“对症下药,因人用情,因人施教”。这样,很多时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好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相融的师生关系是爱生保证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既喜欢你的人,又喜欢你的课,这样就一定会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教育更有效果。

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学生反对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反对我们给他的形式。可见,尊重学生,有利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当然孩子也就更可能的向你期待的方向良性发展,这对于教育好一个孩子是很重要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一种民主相融的师生关系。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么样,相反由于我们某些工作没有做到位反而会更加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的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用自己的真诚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学生,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也才能把对学生的爱与尊重相结合。

三、培养学生爱的情感是爱生的重要内涵

爱的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爱生人生永恒的主题。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更是爱的传承与发扬。我们具有了爱的思想、爱的行为、爱的艺术、势必会对我们许多学生的发展以积极的指引,所以我想,我们培养了学生爱的情感,就抓住了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展了大量的由我主持或学生主持讨论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选择、我感悟、我成长的系列(我选择,我爱我班,我快乐;我选择,我爱父母,我成长;我选择,我爱我师,我感悟)”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恋爱吗?同学眼中的我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爱、自尊、自爱、自省和爱心、孝心、良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制作班级、个人明信片,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实现舆论引导,班级力量管理班级的目标。所以,学生在总结班级特色,制作班级明信片时都得出了“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每一位同学都有极强的集体荣感,可就是学习还有部分同学不主动”的结论。我想只有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爱的情感的引导与教育,学生的自我认识增强,才能培养有强烈集体荣誉观念的群体。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健全人格是爱生的重要内容

习惯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关键的主观因素。习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个过程和需要细心、耐心及教师指导和示范的教育。良好的习惯养 成有助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更有利于促成学生健全人格。

班主任的教育就是细节教育,细节无小事,处处皆习惯。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和得到教育的过程。在我接的几届初一学生,我发现在拖地的时候,拖把水淋淋的,也没有把拖把洗干净,地越拖越脏,我就给他们做示范给学生指导:先把拖把用手洗干净,再拧干,不要来回拖地,这样只要两遍就够了,完后要把拖把洗干净,倒立在教室的卫生角里。这样的结果是我带的每届的初一学生打扫实验楼是最干净的,我们的楼道卫生区的地板是最亮的;有时候,班级卫生角不干净,劳动工具摆放不整齐,我亲自把它打扫干净,摆放整齐,结果是卫生角保持了干净整洁;有时候,教室地面有纸屑,我弯下腰把它拾起来放到桶里,结果是,我什么也没有说,学生都自觉的把自己周围的纸屑拾起来,教室一直保证了随时都干净与整洁。尽管事情小,可学生确实缺乏方法,不知道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我的示范,培养了学生劳动讲求方法而又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我想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9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好的习惯内敛为一种性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为学生人生奠基的工程。我班不断加大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力度,以"良好习惯伴我行,我做班级能干人"为目标,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发展。

1.优化校园环境,规范学生行为

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我们要十分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创设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其规范行为,健康发展。

1.1绿化美化校园。为创设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努力形成冬有青、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的独特风景线,让学生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会保护环境;围墙用生动的卡通运动人物造型装饰,引领孩子规范体育动作、积极投身体育运动……漫步整洁幽雅的校园,目之所及,处处是俯拾不尽的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

1.2健康快乐成乐园。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校风和学风。我以"我做班级能干人"为载体,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书香,陶冶情操,通过丰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养成优雅气质,提升人生境界,做一个能干人。

1.3温馨和谐成家园。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蕴涵着深刻的教育理念,每一面墙壁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室里,整齐划一的公告栏、评比台,设计精美,成为班级思想道德教育的摇篮;各具特色的班级格言激励孩子们去展现不同的个性风采。

"校园无闲处,处处皆育人",我们的校园集美化、绿化、净化于一体,融花园、乐园、家园于一身,优美的环境给学生的行为以良好的熏陶,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拓宽德育途径,落实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对于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班级要拓宽德育途径,努力营造一个家庭、学校、社区有机结合的立体环境,落实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1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打破传统校园德育代替全部教育的格局,密切家校联系,进行共同教育。我们设立家长开放日,每逢周五,家长可以随时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上课,观察自己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探讨,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基础,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2.2搭建社校桥梁,延伸教育领域。为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途径更宽泛,我班采取逐级延伸的形式,开展学校、家庭、社区逐级带动、以习惯引领发展的系列活动,实现养成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我们以"做有道德的好少年"为主线,开展以"养成教育 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内、班外爱心延伸活动:在班内开展"尊敬老师"、在家庭开展"孝敬长辈"、在社会开展"关爱他人"的互帮互助活动,将习惯方面的德育目标具体化,实现知行统一,通过德育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引领未来

3.1角色定位,专业引领。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认识自己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应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更应是充分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智慧,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和典范,而且这个引路人不是以单个的个体存在,而是以一个群体存在,这个群体就是一支具有班主任专业发展能力的班主任队伍。

3.2目标管理,适时评价。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班主任为自己恰当定位,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更需要在实际行动当中学会用恰当的目标来激励学生。在新生入学的关键阶段和每学期开始,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制订可行性目标,近期和远期两个方面加以规划,用目标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目标制订以后,凡要求学生做的事,班主任要通过评价、小组监督等方式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通过严格的监督与强化,才会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在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况时,即使教师或监督者不在现场,学生也会自律,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10篇

                      ----濮塘中心小学参加区德育工作室研讨交流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理念

1、学校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28年,解放前为私塾,后发展为小学堂,解放后更名为濮塘小学。1957年建市后属向山区管辖,2001年7月划为花山区。

(2)现有规模:学校地处马鞍山市边远山区,共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3名。有一个附属幼儿园。

(3)师资:学校现有教职工(在岗)44人,教师结构如下:①年龄结构:35岁以下20人(含3个支教,3个三支一扶,8个代课),占45.5%;35—45岁7人,占15.9%;45岁以上17人,占38.6%。②学历结构:本科学历6人,占13.6%,大专学历27人,占61.3%。③能力结构:花山区“教学能手”5人,占11.4%;校级骨干教师10人,占22.7%。④职称结构:小学高级教师15人,占34.1%;小学一级教师21人,占47.7%。

(4)基本设施:学校占地2.2公顷;绿化面积5860平方米;校舍面积4586平方米,生均11.10平方米;学校图书室藏书近15000册,生均36.3册。学校设有1个微机房、1个电子备课室,1个图书室、1个体育室、1个少先队活动室,1个阶梯教室,1个实验室,1个食堂。

2、学校办学理念:

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使学校成为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唯“美”的心灵世界。

3、学校发展目标的定位:

(1)、发展目标:

将濮塘中心小学创办成具有“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管理”,有特色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2)、重点发展项目:

①发展德育特色学校。

②完善馆室建设。

二、学校德育工作简介

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共进,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常规,以创建农村德育实践特色为目标,以创建文明班级和文明监督岗为载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防护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活动。近两年,在校内进一步完善了“德育文化墙”、“师生文化长廊”、“队员宣誓墙”等,在校外积极开辟德育场所:敬老院、烈士陵园、濮家祠堂、实践基地、环境教育基地、濮塘村茶园、东方红水库原生态植物园等等,努力打造农村德育特色。在德育特色的引领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和道德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支柱,促进学生在思想品行、文化科学、艺术素养、身心等各方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项要求,制订学校的课堂常规、每日常规及文明班级评比制度,由值周教师和值日学生直接执行,每天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踏实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学校还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及时对学生进行语言、行为、思想等常规教育。利用清明扫墓、重大节日、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注重与各班主任、家长及社会团体的沟通、联系、探讨和学习。

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组织他们参观学习,把体验教育、关爱行动等有关文件精神及当前最新的信息、理念,传递给他们,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有关当前德育工作的最新动向,确保班主任工作结合现论和新形势的实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更好地管理班级和学生。通过例会,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注重发挥社会团体和家庭的作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学校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孩子。学校定期举行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日,成立家长委员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各项任务,并利用走出去请专家进来的方式,通过家长大会、法制禁毒教育讲座等,给家长传授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学生树立健全的法律、法制、自律意识。学校还注重加强我校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廉洁从教、依法从教的意识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落实以德治校方针,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要求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定好家访计划,进行家访。

3、装饰校园,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专项经费和人力物力,粉刷装饰了教学楼和综合楼,在外墙体上安装了金属质地的校风、校训、名人名言等文字。操场围墙的内墙上装饰了校园德育文化墙,文化墙上有栩栩如生的体育运动图画,有激励人进取的古典诗词、名人名言,还有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传说。教学楼走廊上张贴、悬挂有伟人像、英雄人物像、名人字画、警句格言。各班级的大门边上挂有班级任课教师情况一览表,上面还有班级格言。教学楼的楼道墙上开辟了文化长廊,展示师生书画、文学作品。各班教室内墙上有师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制作的宣传品。学校开放图书室并设立了多个图书角,由专人负责,为师生读书提供方便。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校园文化风景,对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4、以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德育工作发展。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首先,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活动,既锻炼了师生,又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如四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我为家乡添新绿”活动,五月份组织学生进行采茶实践活动等等。其次,开展好常规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经常化、持续化,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效果。如每周二、三、四、五的第二节课后为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在广播音乐的提示下,分别进行诵读《三字经》、韵律操、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再次,学校利用中午时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经典诵读兴趣小组,有十字绣手工制作兴趣小组等等。

5、学校特有工作:提高“午间管理”的有效性。

我校地处农村,现有12个班级,400多名学生,由于生源分布面广,现有200多名学生中午在校就餐,加之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客观原因,中午到校较早,学校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充分利用午间时间,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打造我校德育特色,努力做到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开辟学生发展的新时空,让“午间”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特色创建的新平台。

(1)、健全组织,明确责任,督查到位。

成立“濮塘中心小学学生午间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方案制定,审核每日活动和人员安排以及活动的检查督查,每日午间由两名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巡视,负责检查班级值班老师到位情况,确保午间活动正常开展,各类活动秩序井然,努力做到安排从细,活动从实,检查从严,以安排的科学化促成活动效果的最优化,以午间管理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培育学生特长,打造学校特色。

(2)、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讲求实效。

各责任人岗位职责明确,活动内容充实,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各环节定时,定人,定事,奖惩分明。各活动组织老师能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序有效。活动以“高效,低耗,和谐,进步”的发展主题为统领,以三个“个个”(个个成人,个个合格,个个健康)目标为追求,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以培养兴趣,激发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生动活泼发展为目标开展各项活动。

(3)、家校联系,形成合力,共同监督。

首先,我校明确规定学生到校和离校的统一时间,并发放告家长书,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监督。要求各班主任和家长取得联系,根据每生的家庭距离学校的路程的远近,规定学生从家出发的时间,由教师掌握到校的时间,做到家庭、学校双方心中有数。如遇到特殊情况双方及时联系,确保学生在途中无逗留、玩耍、进网吧、逛超市等时间,做到校园内外无安全“盲区”。其次,向家长发放学生在家活动情况了解表,了解学生在家的活动爱好和兴趣,修改和完善每日活动安排,并向家长公布,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以达到最佳的活动效果。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存在的问题:

1、优秀青年教师的逐年外流,导致学校发展后续力量的不足。

2、校本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的水平还不高,力度有待加大。

3、农村家庭教育弱化,对学校教育工作造成冲击。

发展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习素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出台名师培养方案,构建名师工程,突出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力度,办好家长学校。继续挖掘德育校本教材,融入地方文化,加快创建德育特色学校。

四、对区德育工作室的认识和建议

认识:发现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品味。

建议:1、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提供学习的平台。

          2、组织参观走访活动,拓展学习的空间。

          3、通过各种各样渠道,争取合理的资源。

          4、进行德育课题研究,分享研究的成果。

第11篇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峰小学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了“美德教育主题年”活动,倡导“以行促德,生活育德”的德育工作理念,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旋律,以培养具有广博爱心、渊博知识、文雅举止、高雅气质的博雅少年为目标,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品质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困惑――学校德育的缺失在哪里

社会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的信息逐渐模糊了青少年的道德规范。网络游戏、光盘、书刊、影视上经常充斥着一些不适宜学生的内容,对自控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小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

家庭缺失 家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调查发现,80%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身体,而道德教育却只字不提,有些家长对子女道德教育或是简单粗暴,或是放任不管;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断地给孩子的学习加码,孩子承受不了过重的负担感到厌烦,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低,对模仿能力强的孩子起了催化作用。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大人们的过度呵护、过分宠爱,其价值取向容易出现偏差。

学校缺失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受升学率的困扰,“德育让位”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但很多教师对学生怀有深深的爱,却往往恨铁不成钢,有时动机虽好,教育方式却适得其反。教师简单、粗暴的语言,未经充分地调查轻易给学生下定论,凡此种种都可能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

在当今的小学德育工作中,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但在实践中,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养成的习惯和品格,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依然不能让人满意。在一次课题实验中,学校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显示。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在学生中,自律自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意识十分淡薄,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是有缺失的。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作为礼仪之邦,我国历史上的传统美德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宝贵精神财富,需要人们去继承和发扬,也可以作为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载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探索中,笔者意识到,道德教育要实现从意识到信念,再从信念转变为行为,必须紧紧地把握德育与学生生活、德育与学生天性的互动关系,通过“真实生活情境”中的教育,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感受成长的幸福,找到生命的诗意“栖息地”。同时,道德教育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需要人文环境的支撑,需要师生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学校文化、人文环境的丰厚土壤之中,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因此,在学生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开始,从细、小、实入手,紧紧地围绕着学校特色和文化氛围,创设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情境与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的转变。

实践――以美德教育促习惯养成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理清了以中华传统美德为载体,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着力点,以学校“博雅”文化特色为支撑的学生德育工作思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了以美德教育促习惯养成的探索与尝试。

第一是融合特色,培植美德教育环境的文化沃土。学校文化左右着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效果,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必须做好德育与学校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合。经过几年的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学校“博雅”教育初见成效,博雅文化已经成为师生价值观的精神引领和核心。学校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让美德教育植根于学校文化的沃土。首先是环境创设。学校将“博爱、博学、文雅、高雅”四个文化核心的解读悬挂于各楼层楼梯的拐角平台,用文化理念引领学生的行为和品行;各楼层设计成“明德”“尚行”“笃学”和“博采”四个主题长廊,通过儿歌、故事、名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品质的引领和熏陶;在教学楼内开辟休闲区和开放书吧,创设课间休憩、静心阅读的优雅环境;各班设计班级名片、制订班级格言、开辟风采展台,打造班级文化氛围,形成了班班有特色、层层有主题、处处皆教育的立体文化氛围。其次是平台展示。学校在教学楼一楼中厅开辟德育园地,宣传学校美德教育主题活动,表彰主题月中涌现的美德少年及形象班级,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在校园广播开辟美德教育专栏,对新人新事进行宣传表扬;在校园宣传栏里张贴典型的个人先进事迹和照片,为学生树立榜样;利用班队会、校刊、校园网表彰先进班级和星级少年,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在班级中开辟“博雅少年风采”展台,展示日常活动中评选出的星级少年风采,使整个校园成为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熏陶场”。再次是课程引领。学校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提炼出“律、礼、智、和、孝、仁、俭、信”美德“八要点”,并参考季羡林编写的《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美德警句、名言和故事,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写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将“八要点”具化为自律、文明、睿智、团结、孝敬、仁爱、勤俭、诚信八方面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博雅”校本课程中“文雅”课程领域的必修课,利用校本课的引领,使学生对美德知于心、始于行。最后是评价激励。学校以“博雅少年”评选为抓手,以校园吉祥物“文文”为主要元素,设计博雅少年系列徽章,分博爱、博学、文雅、高雅四个维度,对在主题月活动中评选出的美德少年进行累积评价,力求通过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美德、习美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美德教育的长效化。

第二是全员育人,构建美德教育管理的立体格局。学校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充分地调动教师、家长、社会三个层面的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在班级管理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美德教育合力,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品格的养成。学校将“人人都是班主任”制度化,实行“课堂负责制”和“课间交接制”两项常规工作制度,要求“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课间谁负责”,使每位任课教师都参与到班级和学生管理中来,真正成为实施美德教育的主力军。在每个美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前,学校都会通过家校联系卡与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利用家长开放周,让家长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的培养;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讲坛,提高家长对美德教育的认识,形成家校教育的统一、互补,进一步强化美德教育效果,每学期举行一次“博雅少年”“情系教育模范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了家校携手、共育美德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校内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美德的教育成果带进家庭、带到社会,在展现文明形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完善的意识。例如,以“做有道德的好少年”为主线,开展校内、校外爱心延伸活动:在校内开展“尊敬老师”、在家庭开展“孝敬长辈”、在社会开展“关爱他人”的互帮互助活动;以仁孝为主题,在校内开展爱学习、爱集体、爱同学系列活动,在校外开展感恩父母、感恩社区行等活动。通过家长、社会的参与和监督,达到固化教育成果的目的。

第三是活动引领,促进美德教育实效的全面提升。学校遵循“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规律,以“自律、文明、睿智、团结、孝敬、仁爱、勤俭、诚信”为主题,开展“每月一事”活动,即每月确定一个美德培养主题,通过“背诵一句名言、办好一期墙报、开好一次班会、组织一次展示、进行一次评选”的五个一活动,引领学在真实情景中习得美德,形成习惯。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做好每月一事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传统节目文化教育、感恩教育的四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将美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共同营造“真实情景中的美德教育”。例如:礼仪月与少先队学雷锋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讲文明扬美德留美景”“我是父母小帮手”“我是环保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做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区做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社会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形成了每月一事活动的阶梯状目标训练法,即:“行为导航――强化训练――反馈内化――评价展示”。以自律月文明就餐礼仪教育为例:第一周:行为导航。在各年级诵读理解“食不言,寝不语”“夫礼之初,始于饮食”等名言的基础上,分年级编写了《小学生就餐礼仪儿歌》和《小学生就餐礼仪八十字公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发放《文明就餐礼仪导航》,组织学生自查,找出自己在就餐礼仪方面的差距,确定自己本周要改掉的一个坏习惯和要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并在就餐时加以落实。第二、三周:强化训练。延续第一周的训练结果,发挥学生微笑督导队的作用,加强学生就餐礼仪的监督和指导;以文明餐桌评选为抓手,达到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第四周为反馈内化阶段。将文明就餐礼仪延伸到家庭,家长通过反馈表、学生自己利用文明就餐行为储蓄卡进行反馈和自我评价,结合在校表现,评选出文明就餐礼仪之星。第四周末:评价展示。学校举行展示活动,通过朗诵、歌舞、情景剧等形式,展示本月文明就餐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对本月文明就餐之星进行表彰,树立学习的榜样;发出下个主题月的活动倡议,提出活动要求。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以行促德、生活育德”工作理念指引下,学校美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要实现德育工作的序列化、长效化、常态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12篇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发展条件和机遇,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为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班子组织教师奔赴各地名校参观学习、求师问道,不断结合学校实际,学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近年来,校领导班子参加了全国名校长论坛、先进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先后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各地名校参观学习,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深的感悟,认识到了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还先后组织学校中层和骨干教师到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潍坊十中、潍坊五中、宁津中学等先进学校观摩学习,通过参观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达成了共识,初步形成了“学案导学、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思路。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为:一是全体教职工转变教育观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进行学案导学;二是教师要放下架子,充分尊重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三是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要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认真选择适应学生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从“苦学”到“乐学”,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构建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完善评价标准

为了保证课堂改革能够规范、有序地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积极深入课堂,定期召开会议,全面组织课堂教学改革。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构建了“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贯穿一条主线,抓好两大载体,运行五大板块,规范五项标准,掌握五大原则。一条主线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两大载体是:一是教师制定好学案,二是在学生中建立学习小组;五大板块是课堂教学结构主要由五大板块组成,即:

规范了课堂教学的五项标准:

1、落实“三主”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一动脑、动口、动手

4、实现“三会”一学会、会学、会用

5、发展“三维”一认知、情感、技能

掌握五大原则:点拨释疑为主导,自主学习是主体,小组互助是关键,展示交流是平台,能力提升是根本。

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案,课堂纠偏、点评、总结、释难,要求教师讲解的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左右,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供空间和时间保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重新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改革了课堂评价方式,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目标达标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传统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教师多媒体的应用和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

改革备课模式,实行“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载体是“学案”,“学案”的编写来自于新的备课方式。新的备课模式可概括为“超周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备课具体过程为:(1)超周备课。备课组提前一周确定主备人,进行学案编写;(2)主备教师备课。主备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学案”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3)备课组备课。组长初审“学案”后提前二天将“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进行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学案”修改后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学案”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学案”再行阅读理解和补充;(5)课后备课。课后教师在“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学生则在“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学案导学”的注意事项:(1)提前一天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基础知识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适当提高。(2)教师原则上不再布置课外作业,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学案”,在课前抽批部分“学案”,以了解学情。(3)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4)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加强合作学习,规范课堂教学分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根据课型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类:即新授课课堂模式、复习课课堂模式和讲评课课堂模式。

(一)“自主合作型”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1、创境导入、认定目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认定目标。认定目标的方式:①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认定。②教师直接明确目标。对于目标的出示形式,一般采用多媒体出示,也可采用教师口述、学案展示等形式,对于学生自主认定目标,教师要善于将目标整理归类,使目标条理化、明朗化。

2、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独立学习,形成本节课的知

识结构、重难点,进行初步达标;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和问题已有初步见解,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互助落实,进行二次达标。对小组仍有疑问或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出标注,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

3、课堂交流、质疑释疑:对小组有难度、有疑问、有争议、能发散的问题,作为本节课全班交流讨论、质疑释疑的重点,实现班级互助,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拨,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进行引导、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围绕自主学习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在训练时以变式训练为主,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保达成目标。在对训练题的反馈、矫正上,仍采取小组互动、班级互助的方式,注重培养和训练“小老师”。

5、点拨归纳、检测升华:通过达标检测反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习惯等方面进行反思升华。在这里有三个环节:一是达标检测;二是总结反思,提炼升华:三是布置或推荐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

(二)“自主合作型”课堂复习课教学模式

1、复习目标:认定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2、知识结构梳理:以学生自我生成为主(即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要有具体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教师给出知识框架为辅。

3、小组合作、形成知识网络:在学生自主对知识结构梳理后,小组合作交流,形成知识网络图。

4、典型例题分析:精选例题,对题目用到的知识点、考点、易错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变式训练为主,发挥学生扩散思维,做到一题多问,一题多变。

5、挑战自我,达标检测:达标检测包含双基和拓展两部分。

(三)“自主合作型”课堂讲评课教学模式

1、讲评目标:认定本节课讲评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方式。

2、自我矫正:学生对出错的题目自己进行矫正。

3、小组交流、合作矫正:组内互助,对存在问题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

4、课堂交流、质疑释疑:对小组交流后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交流,可以先让小组质疑,然后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组间讲解,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5、训练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平行性检测。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营造“自主合作”学习氛围

1、优化组建合作小组。

发挥学生自主合作、优势互补的功效,关键是优化组建学习小组,能够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科学搭配是小组成功合作的基础。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个4人小组,其中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等,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真正做到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优等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中等生能得到锻炼,学困生也可以得到启迪和帮助,使信息资源共享,成功喜悦共享。

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和共享,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此,学校专门建立了小组活动的激励制度,特别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多进行鼓励帮助,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更加热衷于小组的各项活动,越来越关注小组各方面的荣辱,这样就会使小组变得越来越强大,使自己的小组更具有竞争实力。

为了更有效地协同合作,实现学生间方便地交换信息和讨论问题,小组学生的就座次序就成了一个重要条件。小组活动一般采用前后桌四个学生之间进行。把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进行间隔排列,给每个小组的学生编号,规定相同编号的学生坐在相同的位置,比如规定每个小组的1号坐在小组的西南角,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同学是几号,代表怎样的水平,方便我们的管理与检查。

2、合作学习的一般形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校认真实施了“一帮一”互助落实形式,努力实现“对对红”的合作方式。一般来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有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3号,2号负责4号,手拉手,齐头并进。这样不仅大大解放了1号组长,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使小组的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迅速培养了一批2号学生,为小组的规则和规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主学习”质疑释疑的方式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方式一:小组内四人互动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产生了疑难问题又无从解决时,就需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动,一人讲,三人听,然后再互相补充;或一个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同伴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人总结归纳、整理答案。

方式二:组与组之间互助解决问题。存在组内问题不能解决,在课堂补充时,小组长应代表本组提出疑问,这时教师要视提出问题学生范围的大小确定释疑方式,当范围较小时,可令其他组1号深入质疑组内协助解决;当范围较大时,可让已经解决掉此问题的小组1号来板演释疑;当质疑问题全班都不能解决时,教师可适当点拨,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达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目的。释疑的一般程序是:质疑(提出问题)一释疑(解决问题)一质疑者释疑(巩固问题)。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交流过程中,发言人不仅要说明答案,而且要说明思路和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从该问题中得出的一些规律等。其他人要学会聆听,注意做好笔记;学会质疑,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在别人发言中不能随便插嘴,如遇到不同见解先仔细听明白别人的意思,然后寻找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

3、学习小组管理制度

(1)职责定岗制:小组设立的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等职务可以因学科不同而不同,但确定后,在一学期内原则上不能变化。

(2)学习规范制:自学阶段,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

(3)小组交流程序: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症结是什么,该题包含了哪些知识点,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那些思想等。

(4)一帮一落实制:每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

“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通过加强小组建设和小组自治,营造浓厚的小组互助学习氛围,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一定能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成长。

实行“学案导学、自主合作”型课堂改革的进展

1、小组文化和小组合作意识已初步形成:班内各小组自主设计了具有本小组特色的标志牌,内容包括组名、小组成员、小组口号等,小组成员自己制定了组规、学习目标、小组格言、小组成员表现情况记录表等,进行了“板面”文化建设和“墙面”文化建设,将教室后黑板或后黑板两边划定几个区域,分配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周选定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设计誊写在相关板块内,周五定时更换,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自主学习的熏陶。并且各班在墙面空白处设计张贴“班级格言”、“班级口号”等内容,开辟专门地,量化小组阶段性学习成绩。小组成绩的考核与评比遵循了公开、公正原则,使学生对本组甚至其他小组的成绩一目了然,从而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建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合力。

众所周知,现在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往往缺乏合作意识。而当我们把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入课堂,鼓励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聚在一起,每个人就会出现被别人评价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自尊心被激活,学习动机也增强,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努力表现自己。同时在合作学习时,学生们可以互相模仿,这样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教师注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激以学趣,授以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重过程而轻结论,很多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显为显性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更加和谐统一: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老师的启发引导;有学生的分组讨论,有老师的深入诱导;有学生的全班交流,有老师的进一步指导,这就形成了多层次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师生交互的教学形式,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二者得到和谐的统一。

4、教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一是提高了备课中的加工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二是提高了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三是提高了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