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局档案工作计划

水利局档案工作计划

时间:2023-01-23 11:0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局档案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局档案工作计划

第1篇

随着“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县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水是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命脉显得更加突出,为保障自治县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特制定____20__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资源现状:县域内水资源总量为6.012亿m3,其中地表水年径流量3.08亿m3,可开发利用的的年径流量2.12亿m3,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5.42亿m3,重复量为2.5亿m3,实际补给量2.93亿m3,可开采量2亿m3。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0__年全县总用水量15550.153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14130.246万m3,工业用水量150.85万m3,生活用水243.81万m3,生态用水量1025.246万m3,用水比例为90.8:1:1.6:6.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存在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分布不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地下水开采强度相对较高,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节水意识淡薄。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坚持以优势资源转换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新型化旅游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是坚定不移的走“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之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文化型、旅游型“现代旅游城市,构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需要。

四、08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计划安排

一、成立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机构

二、切实落实“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的用水量化管理,建立用水定额管理体系。

(一)农业用水实行“地有定额、户有总量”08年用水量化管理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责任单位县水管总站、水资办,责任领导:赵晓,责任人:__*、__*、__*。

1、落实各乡(镇)种植面积,种植结构调整面积,按照不同的作物,核定用水定额,3月底前完成

2、根据不同土壤墑情,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在每次轮流灌前后都进行监测,比较耗水量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8月低前完成。

(二)立足企业用水实行“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其中规模20万以上的企业用水量化管理覆盖面积达到100%,其余企业达到90%。

1、对县域内的所有工业、企业用水量进行调查摸底,核定企业生产、生活、绿化用水量,经核定的企业用水量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整理归档,年底全面实行“超定额累计加价制度”。责任单位:县水资办、节水办,责任领导:__*,责任人:__*、__*。

(三)城市生活用水实行“人有定额、户有总量”,城市自来水覆盖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化管理达到90%,公共服务设施用水量化管理达到95%,全面建立用水档案,实行定额用水,超额加价的阶梯式水价运行机制。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责任领导:__*、__*,责任人:__*、__*,于4月底前完成。

四、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一)认真做好07年节水型先进单位的挂牌验收工作,对07年开展节水型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企业、宾馆、机关、地区、家庭加大检查力度,进行技术指导,完善节水运行体制,对符合创建目标要求的单位进行验收挂牌,奖优罚劣。

该项工作由县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成员单位配合,于4月底前完成。

(二)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1、创建节水型企业1家(____江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责任单位:经贸局、水利局,责任领导:____、____,责任人:____、文____、____。

2、创建节水型机关5家(县水利局、建设局、国税局、社保局、环保局)。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责任领导:____,责任人:____

3、创建节水型社区1家(县城镇住宅小区)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责任领导:____,责任人:____五、在07年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基础上,08年继续做好该

项工作,年内完成____新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密江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的水平衡测试,对于不按年度计划进行水平衡测试的企业,将执行《哈密地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水平衡测试后管理办法》予以处罚,以推动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责任单位:经贸局、水利局(哈密水文局承办),责任领导:____,责任人:____。

六、进一步加大节水器具的改造和节水器具的推广工作,年内新建、改造、扩大公共设施,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旧式住宅区节水器具改造500套,城镇绿化节水面积达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质量监督局,责任领导:____

七、以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题,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型社会建设日”等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全社会节水意识。

责任单位:水利局、各成员单位协助,责任领导:____,责任人:____、____、____、____。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和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综合治理,加大执法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围绕全县水利中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大力实施水利安全发展战略,以预防和治本为重点,全面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打非治违”,大力加强水利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和水利行业安全意识培养,确保全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无安全事故。促进全县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我县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局机关和各乡(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引领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成立县乡水利行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扎实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二)全面落实县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

安全监管主要原则是实行对口负责制,谁监管谁负责。

1.局建管股负责监管水库、山塘、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重点是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和县城防洪堤等。

2.局水政股和水政监察大队负责监管全县的采砂场和饮水厂(点)。

3.局地电站负责监管全县管的农村水电站。

4.局秘书股负责机关、后勤安全监管。

a.全面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逐级、逐岗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b.切实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

c.进一步落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坚持和完善综合监管与专监管结合的水利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安监机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监管工作经费,努力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大力加强安全生产专业监管能力,强化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确保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d.切实落实水库大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电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和大规模水利建设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e.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根据省厅市局和县安监局制定的安全生产考核细则,制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考核办法,对局属单位和乡(镇)进行考核。推动各级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突出重点领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1)强化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全时段,全过程和全员安全监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建设项目为重点,要严格落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指导各乡(镇)抓好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三个有:即项目工地醒目位置要有安全生产警示牌,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佩戴有安全帽,重要岗位施工人员(电工、起重机械、挖机等)持有证件上网。

(3)继续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完善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水利安全生产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建档工作,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和查询等工作,逐步实现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规范化。

(4)加强全县农村水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水电站“双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完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及时开展汛前汛中检查,确保工程防汛安全。

(5)抓好重要时段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做好春节、“两会”以及汛期、国庆节等重点时段的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安全保卫和值班巡查,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6)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检查与信息报送,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做到安全隐患治理整改措施、资金、期限、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四)严格全县安全监管执法,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

(1)加强重点领域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增强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工作力度,通过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督促各水利监管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自查和排查,促进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真正做到水利安全监管重心移、关口前移、全面覆盖。

(2)加大生产安全事故督导和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督导,对典型事故进行了。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吸取事故教训,强化预防措施,严格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问责。

(五)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大力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的培训,积极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实现省水利厅和市水利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进度要求,加快实现安全管理和施工生产现场达标。

(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着力构建安全防范

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类水利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水利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与救援工作,有效防洪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七)强化安全宣教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加大水利安全生产宣传教力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包括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培训提高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安意识,组织对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和继续教育,加强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局和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切实加旨组织领导,抓好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职责的落实,规范监管行为,提升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周密部署,务求实效。局属各单位和10个乡(镇)要根据本工作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细则,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内容和要求。要切实抓好工作细则的贯彻落实,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落实责任;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逐级分解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目标考核与监督检查等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做好阶段总结,加强工作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第3篇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3万元用于的维修加固工作,以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的需要。在8月份前完成挂牌岭1.5公里公路硬化。在联系单位县水利局的帮助下,尽早启动柳屋场小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

做好村部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等办公活动场所的装修工作。搞好村部外墙翻新及周边约道路硬化、水沟疏通工作。

二、进一步坚持走访帮扶农户和开展政策宣讲

坚持完善好驻点人员日常走访制度。切实保证走访的成效,建立走访记录和解决实际问题档案,如在走访中没有和帮扶对象见面的,要求非驻点干部要以电话或者短信的形式取得联系,告知走访时间和内容村。

深入农户家中,结亲戚、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心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调处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尽力帮助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确保全年不发生群体或越级上访事件村。

积极开展政策日常宣讲。通过入户宣讲、户主会、座谈会等形式,继续向农户深入宣讲《若干意见》,讲解《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实施方案》,学习宣传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

三、协助做好村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做好村33户危改对象的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特别是帮助做好6户“五保”、“低保户”的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对2014年33户危旧土坯房改造对象做好调查摸底、建好档案。继续做好土坯房改造结对帮扶,解决帮扶对象的实际问题,建好帮扶台账。在危旧土坯房改造规划选址、户型选择、工程预算、协筹资金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引导农户选用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环保节能、功能完善的住宅。

四、进一步扶持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指导村民观看种植、养殖等科教视频,或者衔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有关专家,定期不定期在村里举办各类培训班,保证18至60岁的村民起码都有一门技术或一门学问,扩大村民就业面,解决农村就业难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真正掌握养殖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经济收入。计划今年请相关专家来现场指导和办培训班2-3次,让农户在甜玉米、水稻、半夏、生猪养殖四大领域能够全面掌握种养技术,在建立“农户+合作社”模式等方面进行全程服务和指导,为农户增产增收、创业致富出谋划策。

五、推进新农村建设

做好军田上、柳屋场、干下新农村建设后续工作,完成道路硬化到户,并在新农村点建立垃圾池,建立管理制度和成立理事会,维护和提升周边环境,使各新农村建设点达到“五化”标准,即: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绿化。

六、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稳定工作

第4篇

2009年由于我区内水毁工程较多,通过充分调查、论证后,认真开展了规划,进行勘测设计、编制实施方案,及时对水毁工程进行修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进行了应急处理;投资25万元,完成金安乡*沟1.8千米三面光改造,改善了*村委会12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困难问题。投资20万元,完成**河三面光沟渠改造254m,将改善该村5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

协助实施丽大路*段沿线绿化带建设。根据区政府有关现场办公会议精神,配合搞好古城区丽大路*段沿线绿化带建设,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实地勘测,根据涉及的排涝问题确定了工程实施方案。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排洪沟开挖3km,完成投资30万元,工程预计在年内完成。

二、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大力推进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局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向上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加快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协同相关部门整合各方位资金,发动群众,重点解决了血吸虫疫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今年计划通过实施20*年人饮项目,2009年扩大内需人饮项目和省级人畜饮水专项资金,拟投资280万元,解决6000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用水难问题。

至2009年10月底已解决4444人的饮水安全,完成投资203.19万元。其中完成*13个村共2269人的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投资万元95.57万;完成七河乡勒马村、新面村、下木登3个村895人的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投资46.95万元;完成*乡则古村480人的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投资20.67万元;完成束河街道办事处开文荣华村800人的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完成投资40万元。

三、围绕有效减轻洪旱灾害,加大抗旱防汛工作力度

由于20*年降雨少,影响了清溪、黑龙潭等泉群的出水量,黑龙潭泉群6月下旬干枯,给我区农业生产带来很多困难。我局认真做好各个水库调度运行及用水管理,并协调玉龙县从拉市海调水1520万m3,保证了农田灌溉用水及城市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千方百计增加水库复蓄水量,从清溪水库至黑龙潭输水管道供水230万m3,确保了*古城的景观用水,保证了*旅游业正常开展。

今年降雨较为适中,且在各重要农历节气时都下了雨,属风调雨顺之年,并未出现以往年的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我局认真组织汛前清淤、汛中检查,各水库管理所严格防汛值班制度,各乡和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反应迅速,高度重视防汛安全,城市防洪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四、围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抓好干渠防渗处理工程

*河是*乡*村委会境内唯一的灌溉河道,全长8100多米,由于年年久远,*河河坝全是*坝,每到灌溉季节,渗漏严重,出现上游河水瀑满,下游河道干涸的现象。经我局不断努力,*河被列入团山水库干支渠防渗处理工程。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省级水利专项贷款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320号),古城区团山水库**河干渠防渗处理工程总投资843万元,其中省级水利专项贷款资金140万元,其余资金由区级配套及群众投劳解决。2009年计划实施2.2km渠道防渗,计划投资140万元。项目6月25日完成招投标工作后,8月7日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河干渠防渗治理1.4km,完成投资80万元,工程预计在年内完成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将改善项目区1.17万亩农田灌溉条件,粮食产量得到提高,渠道改造后将减少水毁修复工程投资,减少群众投工投劳,避免才力和物力浪费。*河并被列入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待中央资金下达,将全面实施。

五、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如期完成20*年中央扩大内需新增项目。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七期“长治”工程*河项目区(古城区)贵峰及良美小流域20*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土保持项目于20*年12月底被批准实施。

20*年第四季度新增投资项目,计划治理面积6.79km2,投资150.56万元,计划实施土坎坡改梯350亩,经果林81亩,封禁治理9179亩,保土耕作589亩。坡面水系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谷坊2座;拦砂坝1道;排灌沟渠500米;溪沟整治1800米。

截止3月10完成投资149.3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省级匹配17万元,群众投劳折资32.3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8km2,其中:坡改梯467亩,经果林81亩,保土耕作589亩,封禁治理9180亩,谷坊2座,拦沙坝1座,溪沟整治1800米,沟渠0.53km,累计完成土石方12.03万方。

认真实施“长治”工程。依据小流域规划和省水利厅下达的治理任务,根据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水为主线,并在其质量、规模、效益上狠下功夫,坚持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注重效益。截止2009年5月15日完成了“长治”七期*河项目区(古城区)贵峰和良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224.5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万元,省级配套2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80.5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km2,其中:其中坡改梯26.67hm2,保土耕作46.67hm2,经果林46.67hm2,水保林33.34hm2,封禁治理886.66hm2;拦沙坝3座,谷坊6座,排灌沟渠4km,溪沟整治1302.2m。累计投入5.29万个劳动工日,累计完成土石方8.52万方。

至此,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和区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方面的五年多来的共同努力,“长治”七期*河项目区(古城区)规划治理的8条小流域已全部实施完成,共治理面积72.09km²,占计划99.32%;其中:坡改梯520.00hm²,占计划90.8%;保土耕作268.68hm²,占计划100%;发展经济果林286.2hm²,占计划95.4%;落实封禁管护5816.66hm²,占计划101.75%;水土保持林318.02hm²,占计划79.37%;塘堰整治15座,占计划88.24%;作业便道19.56km,占计划85.04%;渠系配套40200米,占计划95.71%;溪沟整治4982.3米,占计划123.9%;拦沙坝19座,占计划82.61%;谷坊63座,占计划81.82%;蓄水池26口,占计划92.86%;沉沙池5口,占计划12.82%;沼气池137口,占计划105.4%;节柴灶50口,占计划100%;累计投入61.44万个劳动工日,累计完成土石方93.24万m³。

完成投资1990.2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28.00万元,省级匹配118.0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044.2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09km2,其中:经果林83.19万元,水土保持林33.67万元,坡改梯186.68万元,封禁治理17.18万元,水利水保工程617.8万元,其它7.48万元。

做好水土保持规划。按照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长治”工程建设的新要求,根据《“长治”八期工程前期工作要求》的规定,古城区选定“银河”为治理项目区,包括*河、罗玄两条小流域。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确保“长治”八期工程顺利实施,在《“长治”八期工程*省*河项目区(古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了《*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和《罗玄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河小流域规划设计综合治理面积1037.26hm2。其中:坡耕地治理工程81.2hm2,土坎坡改梯20.40hm2,保土耕作60.8hm2,蓄水池8口,沟渠3km,沉沙池3口,作业便道4.5km,植物护埂7.75km;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谷坊8座,拦砂坝5座,溪沟整治1km,塘堰整治1座;植物防护措施,水保林29.93hm2,经果林39.8hm2,辅助措施,沼气池100口,省柴灶50眼;封禁治理措施(生态自然修复)886.33hm2。

罗玄小流域规划设计综合治理面积1191.86hm2。其中:坡耕地治理工程67.*hm2,土坎坡改梯33.53hm2,保土耕作33.53hm2,蓄水池10口,沟渠5km,沉沙池4口,作业便道5km,植物护埂11.67km;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谷坊4座,拦砂坝3座;植物防护措施,水保林33.67hm2,经果林62.80hm2,封禁治理措施(生态自然修复)1028.33hm2。

同时,结合“十二五规划”和“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精神,对我区水土保持工作做出了初步的规划。

六、围绕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全面实施完成了2009年的长江禁渔工作。出动宣传车队25次,发放宣传单600份,并在古城电视台做了宣传报导,重点治理电、炸、毒鱼行为。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基本做到“江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岸上无江鱼”,禁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开展稻田养鱼的推广工作。今年在没有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古城区水务局筹集资金支持稻田养鱼的推广工作。年内完成稻田养鱼面积1358亩,推广稻鱼工程100亩,稻田养鱼总产量达到65吨,产值达到130万元,农民在项目实施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古城区水产品产量预计达到680吨,其中养殖产量可达95﹪。

积极利用古城区的水资源优势,鼓励发展冷水鱼类养殖,进行科学规划,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渔业发展的项目储备,为渔业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七、围绕提高水利化程度,注重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十一五总体规划》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为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立项支持,加大了各类项目的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了《*市古城区束河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九鼎河、青龙河灌区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古城区抗旱规划》、《*市古城区黄山青龙河灌区渠系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古城区金安乡增明灌区渠系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古城区2010-202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规划》、《*坝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编制《漾弓江生态规划》。通过对以上项目的规划,为我区以后水利工程的实施储备了一批项目,为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水利化程度奠定了基础。

根据《*省水利厅、*省卫生厅转发水利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2013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复核工作文件的通知》(云水农〔2009〕114号)文件要求,我局汇同卫生局和5乡4个办事处对人饮工程项目的基础数据全面的调查、统计,复核确定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人口,现已完成“古城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及复核报告”。

八、围绕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稳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如期完成改革任务,我区于9月10日成立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0月13日召开了动员大会,认真传达了省水利厅9月1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现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摸底调查、产权鉴定、资产评估等工作,预计该项改革工作在年内完成。

九、围绕保护水资源,全面加强水政执法工作

水政监察队伍建设见成效。目前水政监察大队共有成员8人,其中本科1人、大专文化4人,中专文化2人,高级工1人,是一支相对完善,有朝气活力,不断发展提高的一支队伍。今年有2人参加水行政执法培训。在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水行政执法工作制度。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全省水政监察队伍开展“四项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水政监〔20*〕8号)精神、《*市水政监察队伍开展“四项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丽水发〔2009〕11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水政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在全区水政监察队伍中认真开展执法能力、执法制度、执法保障、执法形象建设(简称四项建设)的活动。建立健全以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为核心的水行政执法制度,包括:执法责任分解制(岗位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工作奖惩制、巡查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统计制度、办案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培训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建设。初步实现执法制度种类齐全、内容合法,重要制度上墙,办事程序成图,执法人员身份公开,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规范作用,逐步实现执法行为规范化和程序化,有效地促进了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和内部管理,进一步树立了水利行业良好的执法窗口形象。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学习,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推进了水政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水政监察工作初见成效。我区水行政执法队伍在水行政执法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出了坚持日常巡查执法活动和开展集中性的专项执法行动相结合路子。在20*-20*年地下水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为维护正常水事秩序,2009年水政执法人员进一步加大了水行政执法力度。一是对全区*年至*年地下水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检查285口已封水井,未发现重新开挖取用水情况;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件,责令拆除违法占用河道建筑2起,封闭违法打井取水2起。对水事违法案件坚持“三必查”即上级交办的案件必查,群众举报的案件必查,涉及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案件必查。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日,积极开展水政法制宣传工作,共发放4500份水法律法规宣传单,加强了群众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

积极探索依法治水新途径,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是古城区水政工作的重点,水行政执法工作逐步由事后执法处理向预防和宣传相结合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新的理念。

依法加强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行政事业性规费的征收力度。2009年,依法加强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行政事业性规费的征收力度,目前共征收水资源费22.973694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845万元。水事违法案件结案率100%,取水许可证核发前现场验收率达到100%,入河排污设置论证,水资源论证更加完善,灌溉水利用率达到48%,农业节水灌溉率超过30%,用水定额标准更加科学化和制度化。

十、财务工作

按时认真地完成了20*年财务决算,并及时的向局领导提供了财务状况说明,确保领导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单位的资金状况。按照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认真负责地完成好日常的财务工作。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对我局财务工作的检查。做好职工医疗保险及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工作。做好水利建设各项目资金的申报、落实工作。认真对待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并经常派人到实地观察工程进度及实施情况,以保证资金及时拨付,避免出现因延付工程款而影响工程实施的情况。做好非税收入的管理缴纳工作,保证财政非税收入及时、如实到位。

十一、局办公室工作

完成局内文秘、档案、信息、宣传、报道等工作,积极编发水利信息,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有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完成机关内部管理的建章立制,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完成全局机构编制、干部、人事的管理工作,包括考核、考评、调动、档案等,认真做好水利系统职工工资、劳保管理工作,完成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工作;做好水利系统统计工作;认真搞好老干部管理工作,与局工会一起看望、慰问职工和老干部;协助党总支搞好党务工作,收缴上半年、下半年的党费;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工作,得到代表、委员们的“办事认真、代表满意”的评定,受到区人大、区政协的表彰;认真贯彻实施四项制度,与水利重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认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教育活动,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十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第5篇

一、围绕落实民生工程、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为确保十七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县政府及时调整了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成员,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及其他几位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全县实施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也调整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构,明确了专门承办人。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到“四有四专”:即有专门办公场所、有专业人员办公、有专户办公资金、有专放资料信息台帐档案。同时于4月3日召开了全县民生工程工作大会,大会表彰了20__年在民生工作中先进单位及个人,并与全县各乡镇签订了全年的民生工程责任书。

接着我县民生办刊印了第一、二期__民生简报,下发了《__县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制度的通知》、《__县民生工程情况报送制度》,《__县关于深入实施十七项民生工程的意见》,为下一步实施民生工程向纵深发展夯实了基础、搭建了平台。

二、明确任务,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稳步实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任务,我县具体安排以下民生工程任务:

(一)着力实施三项扩面提标的民生工程。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从683元提高到860元;增加农村低保对象9948人,全县保障人数达到30896人。二是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农合筹资标准从人均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省财政补助标准由15元提高到30元,县财政补助标准由5元提高到10元,农民个人缴费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三是深入开展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二)深入推进既定的九项民生工程。

继续按20__年县政府办公室转发的民生工程配套文件执行。根据这九项民生工程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项目实施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进度只能加快不能放慢。

(三)全面抓好拓展新增的五项民生工程。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新增的五项民生工程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到20__年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全县207个20户以上通电广播盲村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任务。二是建立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三是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每人补助600元发放到人。四是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20__年确保43.5公里铺设任务。五是建立诚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今年对400户符合规定条件的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到20__年末,实物配租户数占廉租住房保障总户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三、制定奖惩措施,加大督查力度。

(一)对工程类项目建设要强化监管。要求保证监管,保证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严格落实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强化质量监管和责任追究;研究项目的优惠政策,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高度关注工程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问题,使项目让群众满意,经得起考验。

(二)要确保资金发放或补助类项目“一线实”。各部门要充实一线工作力量,推广和完善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的做法。认真把基础核实、把发放对象核准、把惠民成效落实。各县直单位都要具体制定管理制度,严格把握补助条件、严格资格确认程序、加强人员信息和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发放或补助到位。县民生办已经发出《通知》,除常规工作以外,将于“五一”前后邀请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部分领导对项目类工程进行全面现场督查;对资金发放或补助类项目工程进行不确定抽查,各实施单位正在积极准备中。

四、抓好先进典型,营造民生工程良好气氛。

以先进促落后,各牵头实施单位针对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3月24日召开了全县城镇居民医疗 保险兑现大会,当场兑现了医疗费5万余元,受到参保人员一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广播电视局主动到基层排查摸底针对各个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提出夏楼、尤集、尹集、浍沟、大路、冯庙、高楼、大庙、禅堂等乡镇在20__年实现100%行政村联网覆盖;杨疃镇20__年实现50%行政村联网覆盖;朱集、朝阳、娄庄、虞姬等乡镇实现30%行政村联网覆盖;其余乡镇实现20%行政村联网覆盖。

卫生局及时制定了[20__]4号文件,要求对实施单位于每月1日前将相关“民生工程信息报表”填报县卫生局;出台了灵卫[20__]5号文件,具体要求对各实施项目的检查作了详细规定,3月份对全县卫生系统26个实施民生工程单位进行了财务审计。

县民政局要求低保工作必须建档备案,完善农村低保对象电子档案管理;要求各乡镇建立农村低保对象档案做到一乡一柜、一户一档,初步实现低保工作“一线实”。

县教育局为确保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锲死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要求学校抽查一名监管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同时还授权管理公司根据《工程监管合同》对施工过程组织设计、技术要求等进行审定实施监督,对土建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编制管理细则印发到工程队和学校。

县计生委把奖励扶助工作纳入了对各乡镇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在确认资格时把好“三关”:即原则关、程序关、质量关;做到“四问”:即问居住史、问婚姻史、问生育史、问子女存活史。

房产局要求征地100亩,已制定方案报省局批复,目前正在设计廉租住房图纸。另外,发改委已如期发放资金到户;交通局于4月1日召开全县民生工程奖惩大会,对20__年全县公路“村村通”作具体安排;水利局正在清理检查20__年扫尾工程,编制20__年的工作计划上报省市主管部门;财政局严格民生工程管理,落实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力促工程质量提高,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存在问题:

一、基层工作人员任务繁重,个别干部有畏难、厌倦情绪。

第6篇

“十二五”时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期,“两型社会”建设突破期。组织实施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保完成各项主要目标和任务,对于今后五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分解原则

(一)合理定位。对涉及政府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突出重点。对《纲要》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三大战略”总体部署、促进和谐建设等战略重点以及各项任务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解落实。

(三)操作可行。对《纲要》中主要指标、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改革任务等要求明确、操作性强、有利于评价考核的内容进行分解落实。

二、任务分解

(一)约束性指标。

《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是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必须确保完成。

1.高中教育毛入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

——由市教育局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耕地保有量保持15.58万公顷。

——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五年下降13%。

——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五年下降17%。

——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五年下降7.4%;二氧化硫排放五年下降8.3%;氨氮化物排放五年下降10.2%;氮氧化物排放五年下降7.5%。

——由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6.森林蓄积量达到280万立方米。

——由市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五年下降10%。

——由市水利局、市经信委、市住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8.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66.2万人以内。

——由市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9.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由市人社局、市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二)加快产业发展。

1.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与结构优化升级并重,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与培育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并举,促进技术创新与品牌经营相结合,大力推进“321产业工程”,即打造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加工三个产值过100亿的产业,壮大机电汽配、化工两个产值过50亿的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一个以生物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努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力争工业经济成为跨越发展的核心支撑。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45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0亿元。

——由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加强高标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业规模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动农业向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方向转型升级。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大幅提升,将建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的菜篮子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

——由市农办、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适度超前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增加供给、完善功能、服务发展、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的融合,不断拓展服务新领域,积极引进服务新业态,促进服务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功能完备、业态多样、主体多元、模式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由市商务局、市住建委、市人行、市外侨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三)统筹城乡发展。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形成以城区为核心,菏沙公路、皂岳公路为两条城镇化发展主轴线,工业园(多祥滨江新区)、镇为副中心的城镇发展总体格局,建设5个区域中心镇、14个特色镇和200个中心村,构建吸纳百万城镇人口规模的复合型城镇化发展体系。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编制体制,完成城乡一体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到2015年,城镇人口突破9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

——由市住建委、市城乡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加快推进城区建设。

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高起点规划,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承载力和服务功能。到2015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人,形成大城市框架,宜居城市品质初步显现,市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由市住建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

3.加强小城镇建设。

推进荷沙公路、皂岳公路沿线城镇带建设,推进镇级市建设,加强重点镇建设,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由市住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产业集中、人口集聚为基本方向,加强岳口、马湾等试点镇和其他各乡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由市新农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5.构建一体化机制。

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

——由市农办、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统筹建设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以交通主骨架、枢纽节点、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建设为重点,增加出口,完善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建设成为江汉平原北部、武汉城市圈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由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构建水利保障体系。

实施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与环境生态保护三大保障工程,构建较为完备的防洪减灾体系、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持续有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稳定健康的农村水利发展体系。

——由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坚持节能优先,市内开发与市外合作相结合,统筹煤、电、气、油等能源建设,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供电公司、市住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建设“数字”。

加强骨干网络建设,构建城市管理、应急响应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由市政府办、市住建委、市城乡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五)建设“两型社会”。

1.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实施节能工程和污染治理工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力争2015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日以上,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农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贯彻落实《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强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镇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城乡生态家园。倡导生态文明观念。

——由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农业局、市文明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引导工业企业及企业之间提高对生产资料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实行清洁生产。着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重点推进“生态产业园”建设,力争建成武汉城市圈特色明显的“两型”产业示范区。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农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推进资源节约利用。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十二五”期间,耕地保有量控制在15.58万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9万公顷;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7.2万亩。

节约利用水资源。加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源的保护,加快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城乡集中供水,推广农业节水灌溉。

——由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六)推进人才建设与科技创新。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全面落实湖北省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由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力争新建和改扩建89个公办幼儿园,创办2所以上省级示范幼儿园,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65%,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入园儿童3.45万人以上。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残障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

稳定发展高中教育。到2015年,建成3所省级示范高中,高中阶段教育(含中职教育)入学率达98%。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由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积极促进创业就业。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就业总量。“十二五”期间力争各类培训15万人,其中再就业培训1.5万人、就业前培训1万人、创业培训0.5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2万人;5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5万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由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到2015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6.3万人、6.2万人、4.5万人;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力争参保人数达80万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2015年全体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由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救灾救济工作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救灾应急保障能力。规范城乡“低保”制度,到2015年,城市“低保”规模达到3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4.7%,人均补差150元以上;农村“低保”规模达到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6%,人均补差55元。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多方筹资兴办农村福利院,使全市供养率达到80%以上。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扩大救助对象,提高救助的封顶线,提高救助时效和资金使用率。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以教育援助、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为重点,完善社会动员机制,规范社会募捐活动,精心打造“慈善阳光班”、“温暖工程”等慈善品牌。

——由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改造各类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完成河城区段两岸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在江家河小区建设安置房1018套;启动河区段两岸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十二五”时期,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等城市保障性住房8000套。

——由市住建委、市房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中低收入家庭受益面,解决职工“住有所居”问题,到“十二五”末年归集公积金达到1.1亿元,归集总额突破8亿元,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达到85%,提供廉租房建设补助资金总额达到1200万元,提高公积金使用率,扩大贷款面,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贷款年限延长到20年,推进信息化建设,实行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开通异地办理业务。

——由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发展社会化养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中心,兴办居家养老院,拓展寄养式社会养老业务,提高集中养老供养率。

——由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

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市一医院按三甲医院标准的建设与申报,市中医院按县级医院标准建设,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面开展门诊统筹,提高政策服务可及面和农民受益水平。

——由市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5.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新建工人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扩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市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群众文化艺术中心、老年大学。稳步推进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统一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由市住建委、市妇联、市档案局、市文广新局、市老干部局、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繁荣文化事业。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好陆羽广场文化活动和节假日文化活动。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唱响“中国曲艺之乡”品牌,充分挖掘花鼓戏、渔鼓、说唱等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佳作。进一步加大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树立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争取举办第二届湖北()国家陆羽茶文化艺术节和地方戏曲艺术节。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发展文化产业。以石家河遗址、佛祖山圣地、陆羽故里等文化资源为依托,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增长点。

——由市文广新局、市外侨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发展体育事业。规划建设市体育活动中心,改扩建全民体育健身中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50%以上,人均体育健身消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国民体质监测指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建设乒乓球运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打造全国乒乓球之乡。

——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八)提高改革开放水平。

1.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培育发展各类投融资主体。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提高城市生产要素集散功能。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由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继续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探索下放审批权限,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理顺部门协调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形成审批信息共享共认机制,逐步推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由市政府办、市监察局、市人社局、市编办、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公益“以钱养事”机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和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和养护机制。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制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保证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不断增长,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兑现执行到位。支持鼓励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农村政策性保险试点。推进科学规范的为民服务全程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深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由市财政局、市新农办、市民政局、市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对接大武汉。融入武汉、依托武汉、服务武汉,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和九个联合体建设,加深与武汉市及圈域其他城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联系,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互动,加快融合步伐,切实发挥同城效应。

——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重点以“一区三园”为承接平台,实行集群式、链条式招商,加大对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承接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做好援疆工作。

——由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努力扩大出口。坚持出口型与内需型产业并重,进一步支持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扩大出口,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扶持本地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支持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建设出口加工基地,推动出口商品的多样化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积极申报设立棉花保税仓库。“十二五”期间,全市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5%以上。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增强外资企业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溢出效应。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以全国开展的“万侨助万乡”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我市侨乡优势,实现侨资规模的新突破。

——由市商务局、市招商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九)建设和谐。

1.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司法监督制度,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解合力。做好工作,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开门大接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严格执行维稳领导责任制和查究制度,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由市综治办、市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预防与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援体系,全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2人以内。

——由市安监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杜绝发生重大恶性治安案件;坚持不懈开展集中打击和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由市综治办、市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2.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到2015年,全面完成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的基本任务,实现人口出生率8.5‰、自然增长率2.5‰、出生人口性别比100:120、出生缺陷发生率9‰的目标,以良好的人口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市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3.强化城乡社区管理。

完善社区功能,优化社区环境,增加社区投入,力争到2015年,在全市建4所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80%的城镇社区建成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加强扶贫搬迁住宅小区建设。完成蒋湖农场和三江、四海棚户房扶贫搬迁,新建8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工业园建设3个搬迁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

——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4.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由市文明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5.扎实开展双拥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就医难等问题,重点解决在乡老年复员军人的生活困难;继续推行以自谋职业为主的安置改革办法,大力开展城镇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建立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模式;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由市委宣传部、市人武部、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场区园组织落实。

三、工作计划

(一)制定计划,细化任务。各地、各部门要以《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抓好落实。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限,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于2011年8月15日以前报市人民政府并抄送市发展改革委。

第7篇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市委召开动员会后,县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王彤宇书记为组长的“万名干部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督导、宣传、秘书四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各乡镇也及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并明确了工作联络员,及时交流沟通,确保了与市县乡三级配合协调、运转有效。县政府及时拨付了6.5万元专项经费,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研究措施。县委书记王彤宇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做出重要指示。

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县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根据市“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县委“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实施意见》,围绕如何选派干部、选什么样的干部,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干部下乡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超前排查摸底。市、县、乡干部下乡前,县委组织部就对有关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乡镇、村、企事业等70个工作点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意见建议等,以表格形式建立了档案,分别印发到每个工作组,为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四是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各乡镇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统一为下乡干部购置了床铺和生活用品,配备了办公用品和交通工具,落实了生活补助,解除了后顾之忧;各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作用,创造条件,支持派出干部脱岗下乡,并积极落实了有关生活补贴及必要的工作经费,使下乡干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驻点抓,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格局。

五是认真组织业务培训。4月16日,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及县活动办公室全体成员共86人进行了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传达了市县文件精神,重申了工作纪律,指出了工作方法,明确了任务目标,使工作组和有关人员掌握了重点,学会了方法,促使下乡工作迅速启动。会上,重点对下乡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他们在下乡工作期间,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努力当好“四大员”,即当好宣传员、指导员、好信息员、组织员。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责任制,11名县委常委和其他14名县级领导干部,全部建立了联系点,每周至少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2次。活动期间,县级领导干部共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171人次。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市、县、乡三级工作组成员名单、分组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装订成《定陶县万名干部下乡活动驻村干部名册》,同时,在市委制定的有关制度基础上,完善制定了《下乡干部“十要”》、《下乡干部“十不准”》、考勤请销假制度、排查解决问题日报制和《下乡干部管理办法与工作守则》等,并将有关制度统一编进《驻村干部名册》,发至每位驻村干部,使驻村干部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操作有规程,行为有准则。另外,将包括乡镇、村、企事业等70个工作点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以表格形式建立了档案,分别发放到印发到每个工作组中,为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驻孟海镇、冉固镇等工作组还将相关制度制作成喷绘展板,张贴上墙。

三是迅速上岗到位。县派各工作组都提前与所驻乡镇取得联系,进行沟通,且有90%的工作组实地到乡镇进行了联系衔接。4月17日9点前,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由3名副主任带队,巡回各乡镇督导市县工作组与乡村对接工作。同时,联系乡镇的11名县委常委和其他1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也都同时到达所联系乡镇,并参加了各乡镇组织召开的欢迎仪式和座谈会。座谈会上,市县工作组和乡镇党委以及所包村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顺利完成了对接。截至17日上午10时,市县乡三级 276名下乡干部,分别派驻到4个乡镇、60个村和6个国有企事业单位,全部到岗到位。

四是丰富活动载体。活动期间,组织下乡干部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召开一次群众代表会,宣讲一次十七大精神,至少办一件实事,组织一次技能培训。县委组织部统一为每个下乡干部印发了“四簿”,即下乡干部《工作日记簿》、《民情记录簿》、《群众上访登记簿》、《学习记录簿》,在下乡干部中大兴以“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要求他们利用“四簿”,记录民情、反馈民意、反映工作。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四簿”记录使用情况,作为干部下乡工作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之一。杜堂乡根据排查梳理出的突出问题,针对村村之间、户户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在全乡干部中开展了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主题的“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帮百家富”的“四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各类矛盾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马集镇结合干部下乡活动,及时在全镇开展了“百名干部下乡蹲点、百户典型示范带动”活动,配合各工作组积极开展工作,加快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五是深入排查调研。各工作组下乡入村后,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摸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方案》,并与村“两委”共同研究了具体措施,使驻村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了《排查解决问题情况进度统计表》,落实解决时限和责任人。驻孟海镇工作组印制了《对村级班子的意见建议》和《农村矛盾纠纷排查》2份调查问卷共360余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各工作组在初步排查梳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办公室印发的《八项工作要点》,及时开展了排查问题“回头看”活动,重点查看走访座谈是否全面,调查范围是否广泛,调查研究是否深入,了解情况是否真实;排查问题是否细致,归纳分类是否准确,对所排查梳理出的问题是否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是否及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等等。并明确要求继续深入排查梳理存在问题,做到问题排查干净、彻底,不留死角。据统计,干部下乡期间,累计深入基层调研290人次,走访干部群众18561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688场次,分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三个方面,共排查梳理出15类461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了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为解决处理问题提供了有效保障。

    六是集中解决问题。在各工作组认真自查提交申请的基础上,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了转段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各工作组坚持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驻仿山乡工作组为全乡计生专职主任举办了一期专题培训班,并开挖农田沟渠1200多米,新建生产桥3座,为灾区捐款1900余元;对排查的问题实行倒排工期和日报制度,每个工作组每天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由谁解决,都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到天,责任到人;驻该乡乔楼工作组筹资4万多元为村小学维修了校舍。驻黄店镇袁楼村工作组先后帮助群众开挖沟渠2600多米,埋设过路管道300米,为贫困群众捐款4000余元,协调救助金1300元及残疾人专用轮椅一辆,调解宅基地纠纷1起;驻冉固镇工作组为所包村资助修桥款4000元,组织医务人员免费入户查体50多人次,初步解决了1起多年越级上访案件,使其息访罢诉;驻孟海镇工作组实行“联系卡”制度,将下乡干部的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打印成“联系卡”发放给群众,建立了干部下乡的长效机制。同时,该工作组为16户残疾群众捐赠席梦思床10张、棉被20床、轮椅3辆;组织10名农业技术人员,对1万余亩杂交杨丰产林进行拉网式病虫害检查,对发生杨尺蠖的350亩丰产林进行了防治。驻杜堂乡工作组多方协调、筹措钱物,为乡驻地修建了下水道,并安装了路灯;驻该乡张庄工作组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2期,发放高蛋白冲施肥40公斤、天达2116叶面肥1000余袋、技术明白纸1000余份;驻马集镇工作组协助维修水泥路230米,协调水利局新打机井6眼,救济特困户3个,调解宅基纠纷4起;驻陈集镇前沙海工作组解决10户宅基地纠纷,捐赠价值5000元的健身器材;驻该镇中沙海工作组捐赠价值近2万元的篮球架和乒乓球台;驻该镇保宁村工作组为残疾群众捐赠轮椅8辆,资助贫困大学生XX元;驻半堤乡工作组出资8000元帮助村里更换了排水管道;驻张湾镇工作组为吕沟村架设高压线路1500米,为秦庄村开挖排水沟500米,为村小学翻修校舍7间,帮助与贵州一铝厂达成了生产铝合金镜框条协议。驻定陶镇孙庄工作组为该村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组建了物业公司。据初步统计,全县70个工作组,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92期,播放科技电影32场次,发放科技书籍1800多册,提供致富信息345条,走访慰问困难户499户,资助贫困学生43人,硬化路面13680米,开挖沟渠15390米,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39件,帮扶资金物资折款60余万元。截至5月30 日,排查梳理出的461个问题,有373个得到有效解决,占总数的80.9%。

(三)注重宣传推广,强化督导检查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政府组织、全面参与、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生态建设,确保年各项创城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跨入省园林城市行列。

二、目标要求

(一)园林绿化

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确保达到38%以上,绿地率达到33%,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大于60%。

2.城市道路绿地率、达标率分别在20%和80%以上。

3.城区主干道绿化覆盖率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40%。

4.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全县花园式、园林式居住区达到30%以上。

5.花园式单位占单位总数的30%以上;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建绿。

6.园林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7.全民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0%,尽责率在90%以上。

8.城市维护资金用于绿化养护的支出不低于15%。

9.严格实施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

(二)市政设施

1.城市人均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主要道路养护完好率90%以上。

2.燃气普及率80%以上。

3.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标台以上。

4.用水普及率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5.城市亮化工程效果明显,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97%以上。

6.道路机械清扫率20%以上,每万人拥有公厕3座以上。

(三)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烟尘排放达标率100%。

三、工作任务

(一)绿化建设

今年重点实施道路、公园绿地、单位庭院和居民小区等绿化,完成绿化建设总面积202.9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化面积116.7万平方米,增绿增荫绿化改造86.2万平方米。

(二)市政设施、市容市貌及环保工作

1.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抓好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垃圾处理厂扩建;加快城市供热管网改造,进一步完善燃气、热力、公交等基础设施。

2.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市容市貌及环境卫生,清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现象;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整治城市出入口环境,清理垃圾和白色污染。

3.开展消烟除尘工作,改善城市大气。

四、职责分工

(一)县政府办公室

1.负责牵头拟定我县向省住建厅提出的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申请报告、创城工作汇报及城市概况、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环境状况等材料;城市园林绿化机构设置情况、相关文件及行业管理情况说明。

2.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小组办公室共同做好各创城责任单位的协调、督促等工作。

(二)县住建局

1.绿化建设。完成新昌路(月亮湾-南寨路口)、洪阳街(方山路-大沂路)、寿阳山路(宝通街-南寨路口)、潍昌路(向阳桥-潍城界)、永福路(辛安街-宝通街)、昌高路(南寨路口-潍临路)、流泉街(新昌路-大沂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建设,绿化面积67.79万平方米;完成西湖公园改造、丹河水系、桂河水系改造工程以及方山路(昌盛街-宝通街)、湖滨西路(昌盛街-宝通街)、南肖北街(新昌路-宝通街)、东村路(方山路-大沂路)、宝石城三路(站北街-新城街)、站北街中段(宝昌路-新昌路)、利民街西段(湖滨西路-宝通街)等新建道路绿化,面积26.48万平方米。

2.制定并实施年度城市绿化方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最近三年各项园林绿化指标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负责局属道路绿化达标,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绿地率、达标率分别在20%和80%以上,其中城区主干道绿化覆盖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40%。

4.负责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

5.合理组织城市广场建设,城市广场达到植物配置合理,建筑小品、雕塑突出城市特色,绿地率不低于60%。

6.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省城市公共绿地详细规划技术规定》等规范标准,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具有较高水平。7.负责局属单位庭院、居民小区绿化达标,居住区设有绿化管理处,资金、措施落实,绿化养护管理良好,花园式单位、小区达到30%以上。

8.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绿化工程优良率达到60%。

9.负责制定《县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县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及考核细则》和《县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古树名木保护率大于95%。

10.负责落实城市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城市绿线范围向社会公布;会同县规划局编制《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1.负责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生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城市常用植物以乡土树种及乔木为主,植物品种不少于150个,已完成不小于城市市域范围的生物物种资源普查。

12.加强绿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开展“认养、认管、认建”等群众性绿化管理活动,城市绿化管理工作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省级标准。绿地采用节水型灌溉设施达到60%以上。

13.完善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建设,落实科研机构人员配置、资金及科研项目。

14.城市新建建筑普遍采用节能措施和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达到45%以上。

15.搞好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西湖公园、丹河公园、桂河水系续建。

16.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人均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停车场、人行道采用透水性地面铺装材料。今年重点实施方山路(洪阳街-宝通街)、湖滨西路(昌盛街-宝通街)、南萧北街(新昌路-宝通街)、东村路(方山路-大沂路)、宝石城三路(站北街-新城街)等道路工程建设;对科技街(大沂路-宝昌路)等道路进行综合改造。

17.立体绿化推广。制定立体绿化推广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县规划局

1.编制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布局合理,建筑景观和谐,环境容貌美观;编制(1)《城市建成区范围图》:①城市现状建成区界线的划定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不能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范围,以自然地形、地貌边界(如自然山体、水体)或基层行政单位的管理界线(如行政村的边界)为界;②图件格式:dwg格式;③图件比例尺1:10000;④图件底图:总体规划图。(2)建成区面积、人口说明: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以及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纸质说明材料。(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及附图案):①图件格式:dwg格式(或JPE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包括城市规划图和城市用地现状图;③经审批正在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4)《建成区内各城区行政区划范围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质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5)《建成区内公园绿地(5000平方米以上)分布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6)《建成区内2002年以后(含2002年)新建、改建居住区(小区)位置及分布范围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7)《建成区内公共设施位置及分布范围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8)《建成区内规划防护绿地位置及分布范围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9)《建成区内主干道位置分布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城市绿地现状图》。

2.协助县市政局编制《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协助县水利局划定城市蓝线并制定管理办法;协助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制《建成区内历史文化街区位置及分布范围图》和《建成区内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公园绿地(1000平方米以上)分布图》。

3.负责城市绿线划定工作,按规定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协助县住建局抓好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

4.按标准负责规划综合性公园3处以上、植物园1处(面积大于4万平方米),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生态优先原则,绿化面积应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大于70%。

5.配合县住建局搞好市区沿街单位破墙建绿、拆墙透绿,城区主干道沿街单位破墙建绿、拆墙透绿率达90%以上。

6.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大于85%,林荫停车场推广率大于60%,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大于80%。

7.城市其他绿地。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城市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等。

8.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物业管理。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并组织实施。

9.健全户外广告管理制度,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沿街广告、招牌整洁美观。

(四)县环保局

严格城区生产企业排污、排尘标准,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大于240天。建成区内的河流(丹河、桂河)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IV类指标,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加强环境监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确保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60.00db(A),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小于3℃。

(五)县市政局

1.做好城市环境卫生清洁,垃圾日产日清;加大机械化设施投入,道路机械清扫率达到20%以上;道路养护良好,完好率达95%以上,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大于35km/h。

2.组织、指导各街(区)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搞好辖区和城区出入口环境卫生,解决垃圾堆和白色挂树现象,营造良好的市容市貌。

3.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管线,总长度94.5公里,污水处理率90%以上,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99%以上;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扩建,建设垃圾中转站1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每万人拥有公厕3座以上。

4.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合理布局景观照明,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以上、主次干道亮灯率97%以上。

5.加大天然气推广、供热管网改造和自来水建设力度,改造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大于30%,燃气普及率80%以上,用水普及率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6.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档案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城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7.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设有无障碍设施,且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8.编制《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及附图案)。图件格式:dwg格式(或JPEG格式)和纸制格式,符合省城市绿地系统编制大纲要求,并通过省住建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按规定批准实施并纳入《县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9.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运用:(1)负责开通市政热线并运行正常;(2)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信息与社会服务共享平台;(3)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时动态监管;(4)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六)县城管执法局

加大园林绿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毁绿占绿、乱砍乱伐等破坏绿化行为,保证没有破坏园林绿化的重大事件发生。加强城市综合整治,保持城区秩序良好、整洁,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的公共设施完好,无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和乱设经营摊点等现象。

(七)县林业局

1.负责全县苗圃建设,全县生产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苗木自给率达到较高水平;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种类不低于60种。

2.制定建成区农田林网、“四旁五荒”绿化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积极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统计近三年来全民每年义务植树数量、尽责率、成活率及保存率,确保植树成活率、保存率和尽责率不低于90%。

(八)县公路局

重点搞好潍九路、大沂路、胶王路绿化和增荫增绿,完成道路绿化67.9公里,完成增荫增绿13.3公里;负责国、省道绿化,道路两侧要建有不少于50米的绿化隔离带,形成城郊一体的绿化环境。

(九)县财政局

负责政府重点绿化工程资金筹集调度;负责城区绿化日常养护管理资金的筹措、安排。

(十)县国土资源局

1.负责所有绿化用地的征收。

2.协助县市政局搞好《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协助县住建局实施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

4.编制《城市地形图》:①包括DLG(数字划线图)和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②图件格式:dwg格式;③图件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④地形图范围大于城市建成区范围。

(十一)县交通运输局

1.负责城区交通营运秩序良好,服务周到便捷,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辆(标台)以上。

2.负责局属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达标。

(十二)县教育局

负责抓好系统内校园、单位庭院绿化达标。

(十三)县水利局

1.完成规划区内所有水系所辖范围内的水体防护绿地建设,沿岸绿化效果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生态和景观效果明显;完成丹河、桂河等水体防护绿地建设。

2.抓好城区规划区水资源保护,地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划定城市蓝线,并制定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3.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完成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制定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

(十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1.负责保护城市传统街区、历史优秀建筑等,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所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划定城市紫线,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经过审批实施效果良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

3.编制《建成区内历史文化街区位置及分布范围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质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

4.编制《建成区内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公园绿地(1000平方米以上)分布图》:①图件格式:dwg格式和纸制格式;②图件比例尺1:10000;③图件底图1:10000地形图。

(十五)旅游局

辖区内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

(十六)县传媒集团、日报社分社

1.积极做好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宣传工作,制定相应宣传方案,及时跟踪报道创建重大活动,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2.负责制作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技术报告光盘(文字材料及DVD音像片,其中DVD音像片时长不超过12分钟。内容包括城市概况、环境状况、基础设施情况;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等主要指标情况说明;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单位庭院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各类绿地建设情况;数字化城市管理、热线等建设运行情况)。准确、及时报道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活动,做好深度报道和典型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3.负责制作反映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活动的影像资料(时间长度10分钟)。内容包括动员发动、政策法规、机构建设、资金投入、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反映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变化。

(十七)有关街(区)

1.负责组织辖区内道路绿化建设,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地率、达标率分别在20%和80%以上。

2.负责辖区内公园绿地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维护良好,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

3.负责辖区内单位庭院、居民小区绿化达标,居住区设有绿化管理部门,资金、措施落实,绿化养护管理良好,花园式单位、小区达到30%以上。

4.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成活率、保存率和尽责率均不低于90%。

5.组织辖区内单位、居民区及居民利用阳台、屋顶、墙面及立交桥等构筑物开展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提高绿化效果。

6.辖区内建设苗圃总面积不低于390亩,植物种类不低于60种。

7.严格按照《县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进行绿化管理,制度、机构健全,措施得力,落实绿化养护经费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加;绿地采用节水型灌溉设施达到60%以上。

8.严格按照《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搞好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及其他相关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

9.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胶济铁路两侧建设不少于50米的绿化隔离带。

10.组织开展城市绿地的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

11.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

年重点抓好以下重点绿化项目:

经济开发区:一是道路绿化。主要对新修的东肖路、科技街东段、北三里街东段3条道路进行绿化,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二是小区绿化。对昌明花园进行增绿、补绿,绿化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对奥运城市花园、同乐花园2个新建小区,按照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的标准绿化,绿化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三是单位庭院绿化。对区内学校、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等单位的绿地率按照不低于35%的标准建设,年内绿地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对区内工业企业的绿地率按照不低于20%的标准建设,年内绿地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四是村居绿化。村居道路两侧、农村房前屋后栽植毛白杨、速生杨等当地绿化品种,年内绿化经济林带200亩。五是增绿增荫绿化改造。对辖区内已完成绿化的道路进行摸底,去除死苗,重新补植;对小区、单位、企业空地、围墙进行绿化,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化面积;对村居庭院引导居民栽植常春藤等攀爬类植物,增荫绿化。六是创建11个花园式单位(小区)。组织昌明花园、奥运城市花园、温泉公寓、二中、体育公园、中泰宝石学院、世纪阳光纸业集团、盛世热电、计生服务中心、中传拉链、现代塑胶等11个单位积极进行花园式单位创建。

朱刘街道:一是道路绿化。完成和谐路、友谊街、元利路、团结路北段、朱孔路等道路绿化,绿化面积12.6万平方米。二是村居绿化。抓好魏家庄社区、戴家社区等村居绿化建设,完成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三是完成辖区内道路、小区、庭院、村居等增绿增荫绿化改造,突出抓好钱家庄、山坡、九级、大石桥、西圈五个村居改造提升,绿化荒山1099亩。四是创建6个花园式单位(小区)。组织比德文电动车产业园、万山集团、东盛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魏家庄社区、戴家社区等单位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

城关街道:一是小区绿化。对已建成的小区进行增绿、补绿,绿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对颐和家园、恒丰现代城、铂金水岸、新宇佳苑等新建小区,按照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的标准绿化,绿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二是单位庭院绿化。对区域内学校、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等单位的绿地率按照不低于35%的标准建设,年内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对工业企业的绿地率按照不低于20%的标准建设,年内新增绿地8万平方米。三是村居绿化。村居道路两侧、农村房前屋后栽植毛白杨、速生杨等当地绿化品种,年内新增绿化经济林200亩。四是增绿增荫绿化改造。对区域内已完成绿化的道路进行摸底,去除死苗,重新补植;对小区、单位、企业空地、围墙进行绿化,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化面积;对村居庭院引导居民栽植常春藤等攀爬类植物,增荫绿化。

宝城街道:一是道路绿化。重点绿化309国道尧沟社区段两侧和营丘街两侧,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二是小区绿化。重点对小李家庄社区内的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三是村居绿化。对梁庄、东西王等重点村内干道进行绿化,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四是完成辖区内道路、小区、庭院、村居等增绿增荫绿化改造,重点是街道驻地府前街的拆旧改丑和绿化,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五是创建4个花园式单位(小区)。组织欧尼斯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圣元酒业有限公司、悦宾包装有限公司、振兴橡胶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

城南街道:一是道路绿化。完成南寨创业园路、永福路中段、新安街、永安街、永顺街、永昌路、永福路等道路绿化,完成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二是小区、庭院绿化。抓好南寨社区、池子社区等小区绿化,完成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三是创建4个花园式单位(小区)。组织街办大院、中心小学、城南中学、乐化酒厂等单位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

五图街道:一是道路绿化。重点绿化朱孔路五图段,完成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二是小区绿化。重点对贵和社区和五图社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完成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三是村居绿化。对各村内干道进行绿化,重点是围绕庵上湖村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绿化美化,面积0.8万平方米。四是完成辖区内道路、小区、庭院、村居等增绿增荫绿化改造,重点是对街办驻地拆旧建新,大力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绿化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五是创建3个花园式单位(小区)。组织驾驶人考试中心、市委党校、贵和社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

(十八)其他部门、单位:县直机关党工委、经信局、农业局、卫生局、人民银行、供电公司等部门、单位负责抓好本系统庭院、居住区绿化达标。

五、方法步骤

(一)中旬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

(二)份完成《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三)份各责任单位完成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现场任务,下旬组织对创城现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验收;

(四)份完成各类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资料的整理,组织对创城资料进行自查验收;

(五)迎接省住建厅航空遥感测量和实地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强化领导。为加强对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住建、公安、财政、国资源土、林业、环保、城管执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定期召开会议,了解进度、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市政局,具体负责园林城市的创建、实施、申报等工作。有关街(区)、部门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创城工作。县政府与各创建责任单位签订创城责任书,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创城工作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的督查,并将进展情况在全县通报。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创建园林城市的部署要求和职责分工,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创建实施方案,前报县园林处备案。同时,切实抓好创城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根据任务分工和《省园林城市标准》,安排专人员搞好本单位创城资料的收集整理(包括单位创城工作情况、行业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当前各项指标数据等),要求认真细致、实事求是、数据准确、内容翔实,并于前报县园林处。要按照创建任务的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倒排工作计划,做到环环紧扣,不留空隙,力争提前完成任务。

(三)严格规划管理,实现依法治绿。绿地系统规划是绿化建设的重要依据,要切实实行“绿线”和“绿色图章”等管理手段,确保规划执行到位。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随意改作他用,“绿线”范围内的原有建(构)筑物要限期迁出。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的绿化指标配套建设绿化工程,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须经县规划、市政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县政府批准,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绿化意见书》后,方可到其它有关部门办理开工手续。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实行招投标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确保城市绿化质量。建立绿化易地补偿制度,对确实不能达到绿化标准的项目,必须严格审批,采取补救措施。要强化规划绿化用地监督,对各类建设项目实行绿地率执行情况跟踪管理,纳入竣工验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