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1 11:4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销售客户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绩效,现金周期
一、引言
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往往是因为自身资本实力较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通常主要由流动资产组成,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流动负债成为主要外源性融资渠道。因此,实施有效的营运资本[①]管理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界对财务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认识的趋同,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财务管理体系中与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股利政策同样重要的决策领域。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性,涉及流动性及其盈利性的权衡。流动性是蕴含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企业管理论文,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对规避经营风险和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流动性越强的资本其盈利性越弱,过度强调流动性必然会牺牲盈利性,而盈利性的提高又有赖于营运资本的加速周转。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在保证营运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上的合理搭配,并尽可能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企业营运资本的盈利能力。
传统营运资本管理理念认为,由于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期限结构和属性结构很难做到完全匹配,而且存货变现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做到精确的资本预测,因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营运资本,才能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然而,西方企业中“零营运资本”和“负营运资本”的理论与实践对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零营运资本”理论对营运资本的界定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认为保持流动性并不意味着必然要维持很高的营运资本,只要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和期限,保证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匹配,并且加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就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应付账款的延期支付提供存货资金,动态地保证偿债能力,将营运资本降至为零甚至为负的水平,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1]。
中小企业受管理者知识、理念和经验的制约企业管理论文,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无论是观念、方法、还是手段上都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学术期刊网。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倾向于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股利政策的研究,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由于营运资本作为一个财务概念是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才引入我国的。全面实证考察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丰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制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营运资本是企业资本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其投入和收回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实现营运资本的有效管理和运转,才能保证销各环节的衔接,中小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反映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是现金周期,Richard V.D.and E.J.Laughlin提出采用现金周期指标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全貌,将现金周期定义为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到向客户销售产品收回货款之间的时间,等于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存货周转期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周转期[2],现金周转期模型如图1所示。现金周期越长,营运资本投资越大,较长的现金周期通常源于应收账款周转期或存货周转期较长,或者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较长,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提高,但如果持有较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投资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则会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通常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中有些部分需要靠成本较高的长期资金维持,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外学者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体系,其主要摘要素的最佳余额企业管理论文,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5]。然而,大量投资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会同时带来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管理费用的增加,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应付账款是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资本来源,一般成本较低而且比较灵活,延迟应付账款的支付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然而,如果供应商提供早期付款折扣优惠,放弃现金折扣将具有很高的隐含融资成本。在使用现金周期作为综合指标考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Shin and Soenen对美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将现金周期降低至合理的较低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6]。Deloof研究证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提高盈利能力。研究还发现,盈利能力差的企业一般都会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7]。Lazaridis and Tryofonidis认为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8]。Garcia-teruel and Martinez-solano认为应付账款周转期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9]。
由于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探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实证研究较少。毛付根最早采用规范方法对营运资本的结构管理进行分析,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变动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10]。杨雄胜等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指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企业管理论文,并采用应收账款逾期率作辅助指标,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并按其内容进行材料平均储存期、在产品平均生产期以及产成品平均库存期等指标细化,以揭示存货在不同环节的营运效率[11]中国学术期刊网。王竹泉等提出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理念,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营运资本管理理论新框架[12]。汪平和闫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零营运资本”概念与技术的运用提供经验支持,并对营运资本政策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13]。孔宁宁等考察了制造企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显著负相关[14]。本文借鉴国外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实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1: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2:存货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3:应付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正相关
H4:现金周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报表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按照一贯性原则的要求进行编制,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上市的222家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企业的具体筛选过程如下:①剔除每年被ST的上市中小企业5家;②剔除金融类上市的中小企业1家;③剔除研究所需样本财务数据不完备的中小企业6家;④剔除各变量的1%异常值的上市中小企业11家。经过筛选,共获得199家样本中小企业597个有效观测值。
文中数据来源于深市中小企业版网上信息披露平台cninfo.com.cn/sme/gsgg/nb.html和巨潮资讯网提供的相关上市中小企业年报数据,具体财务指标由作者根据199家上市中小企业2007-2009年年报基础财务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出。
2.模型设计和变量安排
(1)模型设计
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以下模型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绩效的影响: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RDit+μit(1)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INVDit+μ(2)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PDit+μit(3)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CCDit+μit(4)
其中,下标i代表各家公司(横截面维度)企业管理论文,变动范围为从1到199;t代表年数(时间序列维度),变动范围为从l到3。
(2)变量安排
①因变量:中小企业绩效指标
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变量来衡量中小企业的绩效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作为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控制、资产营运、筹资结构的综合体现,是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表明所有者拥有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即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绩效指标,试图更加准确地描述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业绩的相关性。
②自变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
本文使用现金周期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现金周期(CCD)是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三个组成部分。本文使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使用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计算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为深入分析现金周期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研究应收账款周转期(ARD)、存货周转期(INVD)和应付账款周转期(APD)对绩效的影响,也将它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365]/[2×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期=[(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65]/[2×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周转期=[(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365]/[2×主营业务成本]。
③控制变量
第一,中小企业规模(Size)。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可以影响组织结构和决策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15],因此本文把中小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由于本文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因此使用主营业务收入来控制企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对绩效影响,但考虑到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较大,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减小不同年度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差距,使数据更接近正态分布中国学术期刊网。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财务杠杆(Lev)。财务杠杆水平的高低反映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由于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采用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财务杠杆反映了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控制变量中引入财务杠杆,以控制不同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作为财务杠杆。
第三,销售增长率(Sgrow)。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从动态角度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
表1 变量描述与研究假设[②]
变量
描述
相关性假设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期(ARD)
平均应收账款×365/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周转期(INVD)
平均存货×365/主营业务成本
(-)
应付账款周转期(APD)
平均应付账款×365/主营业务成本
(+)
现金周期(CCD)
ARD+ INVD- APD
(-)
企业规模(Size)
Ln(主营业务收入)
(+)
财务杠杆(Lev)
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
销售增长率(Sgrow)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2007-2009年中小企业样本观测值利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观测值描述性统计
变量
变量名
观测值
均值
中位数
极小值
极大值
标准差
ROE
净资产收益率
597
13.47%
11.44%
-26.28%
300.36%
18.25%
ARD
应收账款周转期
597
69.18
62.76
1.62
356.03
47.93
INVD
存货周转期
597
119.80
96.93
5.37
722.83
97.27
APD
应付账款周转期
597
66.28
61.94
2.14
680.45
54.09
CCD
现金周期
597
122.70
105.39
-156.74
787.98
106.55
Size
企业规模
597
20.42
20.40
17.42
24.79
0.98
Lev
财务杠杆
597
41.34%
41.69%
4.26%
80.82%
15.72%
Sgrow
销售增长率
597
22.85%
16.23%
-49.50%
977.99%
57.03%
统计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47%,反映出样本总体的平均绩效水平较低。现金周期均值为122.7天,中位数为105.39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9.18天,中位数为62.76天;存货周转期均值为119.80天,中位数为96.93天;应付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6.28天,中位数为61.94天。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平均信用期66.28天小于给予客户的平均信用期69.18天,存货的平均周转期119.8天,周转速度较慢。财务杠杆均值为41.34%,中位数为41.69%,说明中小企业总体债务水平适中,经营安全企业管理论文,风险水平不高;销售增长率均值为22.85%,中位数为16.23%,说明中小企业的销售额整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列示了模型所有变量利用SPSS13.0运行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
ROE
ARD
INVD
APD
CCD
Size
Lev
Sgrow
ROE
1
ARD
-0.117**
(0.000)
1
INVD
0.021*
(0.603)
0.229**
(0.000)
1
APD
0.173**
(0.000)
0.346**
(0.000)
0.349**
(0.000)
1
CCD
-0.76
(0.063)
0.483**
(0.000)
0.839**
(0.000)
-0.033
(0.419)
1
Size
0.194**
(0.000)
-0.380**
(0.000)
-0.339**
(0.000)
-0.158**
(0.000)
-0.400**
(0.000)
1
Lev
0.013*
(0.757)
-0.167**
(0.000)
-0.158**
(0.000)
0.177**(0.000)
-0.198**
(0.000)
0.484**
(0.000)
1
Sgrow
0.148**
(0.000)
-0.069
(0.092)
-0.045
(0.277)
-0.034
(0.408)
-0.055
(0.184)
0.090*
(0.027)
0.075
(0.066)
1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结果表明,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加速收款会提高中小企业绩效。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相符,表明加速存货周转意味着存货占用水平过低和频繁发生存货缺货。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高度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缩短现金周期可以提高盈利能力,从而证实了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对绩效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与控制变量中小企业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杠杆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负债率越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中小企业绩效水平越好;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销售增长越快中小企业的绩效越好中国学术期刊网。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总体较弱,只有现金周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483、0.839和-0.76企业管理论文,为避免潜在共线性问题,需要在随后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对此加以关注。
3.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使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表4列示了采用Eviews6.0运行后模型1-4的回归结果。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Prob.
(1)
C
Lev
Sgrow
Size
ARD
-0.7041
0.1681
0.0476
0.0432
-0.1632
0.1207
0.0335
0.0100
0.001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
C
Lev
Sgrow
Size
INVD
-0.6788
0.1671
0.0462
0.0421
0.0001
0.1185
0.0337
0.0100
0.006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628*
(3)
C
Lev
Sgrow
Size
APD
-0.6521
0.1662
0.0446
0.0405
0.1023
0.1153
0.0351
0.0100
0.0059
0.000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4)
C
Lev
Sgrow
Size
CCD
-0.6549
0.1658
0.0472
0.0412
-0.1605
0.1218
0.0336
0.0101
0.0061
0.0015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从运行结果上看,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其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应收账款的效率越高。但是奉行过于严格的信用政策,采取过于苛刻的信用标准和付款条件会限制销售收入的扩大,造成存货的积压和流动资金周转的缓慢。延长客户付款期限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进而增加利润水平,但同时会带来资金成本和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对绩效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通过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有助于提高绩效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符,表明延长存货周转期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也反映出存货周转率过快,存货储备水平不足企业管理论文,造成存货缺乏、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影响供货和销售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可以提升绩效水平。然而,应付账款规模和期限的大小不仅与自身的信用有关,而且与销货方提供的信用条件有关。如果中小企业意欲展延付款期拖欠货款不还,就会导致因信誉恶化而丧失供应商乃至其他客户的信用,或招致日后更加苛刻的信用条件。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治理机构可以通过缩短现金周期提高盈利能力。现金周期是对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综合分析。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正面影响,存货周转期与绩效能力正相关、应付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负面影响。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关系回归结果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各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均为显著。中小企业绩效与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创造较高利润。绩效水平与财务杠杆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具有较高财务杠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绩效水平与销售增长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机会是企业得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销售增长率的中小企业绩效能力更强。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在我国深市上市的199家中小企业2007—2009报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能力之间的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现金周期显著负相关;延长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绩效;采取高负债利用财务杠杆融资策略会提升绩效;扩大中小企业规模、提高销售增长率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实力,进而增加盈利水平。
尽管本文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的数据,但对其它非上市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1)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将营运资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据以了解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资本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环节密切相关企业管理论文,采取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存货的科学管理、选择最优债务支付时机和支付方式等措施,将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控制在合理的最优水平,在保证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营运资本的高效运转。(2) 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负相关表明,对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缩短收款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其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3)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中小企业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正规金融和商业信用成为其主要外源融资渠道,会导致中小企业过于依赖甚至长期拖欠上游客户账款,进而影响自身的信誉状况。因此,中小企业不宜片面追求延期付款带来的成本收益,而应权衡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制定适合自身的付款政策。(4) 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应该通过加速应收账款周转和合理控制存货水平实现对现金周期的最佳控制。
本文研究的主要缺陷:一是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中,选择现金周期及其组成部分作为衡量指标,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测量偏差。二是研究资料仅涉及2007-2009三年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Eugene F.Brigham,Joel F.Houston.Fundamentals ofFinancial Management[M]. Cincinnati:South-Western CollegePub,2003:655-657.
[2]RichardV.D.and E.J.Laughlin.A Cash Conversion Cycle Approach to Liquidity Analysis[J].FinancialManagement,1980,Spring:66-69.
[3]Blinder A.S., Maccini. The Resurgence of Inventory Research:What have We Learned[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1991,5:291-328.
[4]Ng C.K., J.K.Smith and R.L.Smith.Evidence on theDeterminants of Credit Terms Used in Interfirm Trade[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1109-1129.
[5]Gerg Filbeck,Thomas M.Krueger.An Analysis of WorkingCapital Management Results across Industries[J].Mid-American Journal ofBusiness,2005,20(2):11-18.
[6]Shin,H.H.,L.Soenen.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and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8(2):37-45.
[7]Deloof M..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2003,April/May:573-587.
[8]Ioannis Lazaridis,Dimitrios Tryofonidis.Relationship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Analysis,2006,19(1):26-35.
[9]Pedro Juan Garcia-teruel,Pedro Martinez-solano.Effects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SM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Finance,2007,3:164-177.
[10]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11]杨雄胜.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4):47-51.
[12]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13]汪平,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27-36.
市场营销论文2000字(一):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教学探微论文
摘要基于學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本文将会对市场营销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使得能够在加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力度时,达到学生市场发展适应程度的增强,以此来实现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能力市场营销目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对各领域人才进行培养的一大重要工程。在现如今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而在这样的变化当中,最需要的就是综合素质较强的营销人才。基于此,各个高校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就要以现代经济环境为依据,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为前提,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在与市场需求的变革相适应的情况下,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市场发展了解程度的加强,从而达到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效提升。
1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实际上是外来专业,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领域的时间并不如其他专业时间那样长,以致在实际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科体系建构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能够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改革其教学模式,使得能够在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益进行提高的情况下,对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满足,从而在实现教育在社会功能方面作用的发挥时,达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当然,要想保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提供相关保障。基于此,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就要对营销人才在市场动态的分析和掌握方面给予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市场分析能力。使得能够在实现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营销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时,达到营销人才对市场发展的有效适应
2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2.1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并对学生在学习中所进行的体验给予重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模拟出市场的真实情景,并在以不同情景的模拟为依据的情况下,设定出相应的任务角色,使得能够在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实现学生对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处理。如此就不仅可以将真实的市场环境为学生模拟出来,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在加强学生对营销知识技能的掌握时,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2在实际教学中改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课程教学也已经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这种结合当中,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也应用进了多种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像ERP的沙盘模拟、MOOC平台的优质教学视频、理财电子对抗实训室的运用以及营销类电子软件的教学应用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手段当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和作用就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其不仅能够对专业课程中教学案例的选取起着决定性作用,还能够在互联网技术和教学课堂中实现对各种最新信息的有效传递。基于此,就需要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能够通过对市场营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进,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讲解,从而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时,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提升。
2.3在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案例的更新
在市场营销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相关技能进行转变,而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就是不可缺少的课堂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将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案例选取出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如果说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取时,选择的是最近发生的案例,那么学生在对其进行体验和感受的同时就会增加自己当事人的代入感,进而也就可以实现案例分析教学情境性的增强。同时,教师在选择了案例之后,还要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给予充足的重视。在讲解案例时,教师应该引导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并对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给予鼓励,使得能够在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空间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当学生分析完成之后,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分析,并对自身观点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在总结归纳对案例分析的讲解时,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就能够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总之,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然后在以市场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如此方能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大数据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方式改革发展新方向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市场的变化,大数据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管理人员也应及时关注市场的变化,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且为企业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尽可能避免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从而促进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市场营销改革发展
前言
近年来,大数据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营销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变革,通过大数据分析各行各业的变化,为企业发展精确定位客户群,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大数据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将持续扩大,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推动企业的发展。
1.大数据的特点和价值
大数据在市场营销方式改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效的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大数据具有信息量大,数据信息全面等特点,并且能够减少极端数据对企业的影响,确保所得到的信息的高效准确,同时采取计算机记录信息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人工收集信息的麻烦,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情况,及时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借鉴,对于市场营销的定位更加准确和高效,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
2.1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障。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数量和种类众多,并且难以区分真实性,企业想要获得准确真实的信息更是比较困难,大数据虽然具有海量收集数据的特点,但也无法通过分析抽样数据的方式,得到当前环境下的预测信息,从而导致未能对客户进行更加详细准确的定位,制定的营销方式不科学,增加了经营风险。[1]
2.2成本增加。大数据系统本身的成本就比较高,并且企业还要招聘专业的人员来负责这一领域,增加了人力成本,引入各类专业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才能够保持大数据系统的运营,因此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
2.3数据的安全性降低。在信息时代,大数据信息的传输主要依靠互联网,因此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根本的保障,很多企业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而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威胁,同时计算机设备与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黑客袭击,造成重要信息泄露,影响了市场营销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不利于市场营销数据的分析。
3.大数据对市场营销方式变革的影响
3.1产品策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人们的经济水平提升,对于产品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逐渐向产品创新靠拢,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市场影响的方式也发生了变革,通过大数据来开展个性化的营销,掌握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消费喜爱,了解目前市场消费的趋势,从而帮助商品营销者更好地规划营销计划,最终制定出顺应市场发展的产品策略,促进产品的销售和经济的增长。[2]
3.2渠道策略。随着网络的普及,市场营销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线下营销为主转变为线上营销为主,通过使用大数据来分析消费者线上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力,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制定出专业化的营销策略,不断扩展营销渠道,对于线上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准确定位,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优质的线上营销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下,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而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实现产品的广泛营销,增加曝光度,也提高产品的变现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3]
4.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新思路
4.1挖掘潜在客户。利用大数据挖掘出潜在的客户,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除了提供良好的服务之外,潜在客户的挖掘也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应利用好大数据这一手段,挖掘潜在的客户群体,拓宽自身的市场,从而增加企业利润;[4]还应利用大数据对各种媒体、软件进行分析,与拥有稳定用户的APP建立合作,为企业做营销,也可以自主筛选潜在的客户,为客户推送与其相关的内容,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有力。
4.2开展精准营销。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没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或者是自身过硬的软实力,都会快速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喜好与需求,这样才能将自己合适的产品推广给客户,同时还应为客户建立消费档案,对于不同年龄层和不同职业的客户做出详细的规划,使用大数据,将大量的客户信息进行精准的分析,对客户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实现精准营销;[5]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所浏览的网页,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从而精准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偏好,也帮助设计者设计出客户更加乐意购买的产品,有助于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开展,从而赢得客户信任,提升客户满意度,使精准营销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4.3产品交叉销售。通过开展产品交叉销售,能够进一步掌握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加之通过大数据掌握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更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考量,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商品组合,使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也有助于营销人员制定出最佳的商品营销方案,改善商品营销管理模式,從而有助于实现商品的交叉销售,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也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通过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营销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日后的发展中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扩展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论文关键词:生产,信息化,问题,人才培养
生产与运作系统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投入变换产出”功能的综合体;它是企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生产运作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不仅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而且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定位与设计管理,可以认为是选择、设计、运行、控制和更新生产运作系统的管理活动的总和,狭义的生产运作管理仅局限于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实际上是以生产运作系统中的生产运作过程为中心对象。本文的生产管理体制信息化是以狭义的生产动作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整个社会正在兴起一场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的影响已深入到企业的全过程。不仅影响企业的技术,也影响企业的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生产管理系统受到社会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的推动作用
1、生产过程趋向全面自动化
工业时代的动力机械工具不会自动调节和控制,缺乏灵活性,不能处理偶然性事件,因此需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神经系统”的作用,弥补动力机器的缺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得到迅速发展,当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体系(见图1)新增加了操纵与控制系统,成为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它们能够在生产者的控制下通过感测系统获取劳动对象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递信息,通过智能系统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再生”与劳动对象打交道的策略信息,再通过通信网络把策略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后者按照策略信息的指引调节和改变劳动对象的运动状态,达到改变劳动对象的目的,完成生产劳动的过程。在这种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操纵与控制系统克服了机械化的缺点,能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并能处理各种随机事件,使劳动者开始从直接的生产过程中退出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从处于生产第一线的车间转移到对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的控制室和操纵台,从直接的生产过程转入间接的控制和操作,使生产真正达到了自动化。
2、生产过程趋向柔性化
生产中使用的灵活的制造系统,在电脑的指挥下,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调节随时改变机器的行为模式。从而改变产品的款式,根据不同的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人们把这种生产称为柔性生产。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领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这种灵活制造系统,工业时代盛行的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被灵活的柔性生产方式所取代。其优点是既能节约成本,又可以灵活及时地满足市场上多样化的需求。
3、生产活动趋向“分散化”
在机械化、工业化的大生产中,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各种功能的机器必须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缩短生产过程的空间距离,节约中间产品的传递成本和时间,机器的集中决定了劳动力的集中,机器对劳动力的吸收和需要程度决定了劳动力的集中规模。大工厂、大企业、大城市都是这种集中型生产方式的产物。集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收到规模效益,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各种弊端,比如废气、废水、废物的过度集中,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不平衡等。
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和智能化的生产机器的应用,为抑制不断集中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信息科技的大发展使机器的体积不断缩小,使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这样,当代企业在劳动力的数量上、厂房机器所占据的空间规模上都比传统的制造业要小。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企业间的生产协作变的更加顺畅,受空间的影响将越来越小,减少企业“扎堆”现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个人拥有计算机和计算机进入家庭,使得人们可以在家里从事和完成本来必须到企业或工厂的车间、办公室才能从事的和完成的工作。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在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础上,通过人机对话实施计划与控制,从物料资源规划(MRP)发展到制造资源规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规划(ERP);在生产和营销上,有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JIT),有不断消除浪费的精良生产,也有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响应和敏捷制造,以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虚拟企业和电子商务等。
二、生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1、信息意识方面
在制造业生产信息化的过程中,生产基层由于有自动化的基础,所以对生产一线KPI和信息标示认识深刻,反而车间管理层面的信息意识由于信息应用的断层而显得信息驱动能力不足、数据决策能力薄弱。
信息意识的一致性是影响生产信息化顺利进行的重要人文因素。企业全员对“生产数据如何沉淀为信息,信息如何精炼为情报”认识越为统一,图2中三个区域的重叠面积越大。
(l)个人关心的信息:个性化的报告,分析结果,指标等。
(2)驱动生产日常运行的信息:生产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供应链信息等。
(3)驱动企业领先的情报:竞争KPI、成本领先优势情报、技术领先优势情报、行业最佳实践等。教育员工等待信息的输入已经无法满足解决现代制造中数据多、信息有、知识少、商业情报生成慢的矛盾。
2、信息能力方面
现代的信息能力不只体现在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同样都非常重要。对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而言,获得信息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挑战是如何关联商业要素,并利用信息加速决策,提升各项管理水平。
3、信息责任方面
举个例子,操作员修改原始生产数据从而掩盖操作错误。生产管理人员修改原始生产数据从而得到更好生产性能评价;质量管理人员拷贝历史质量数据从而减少工作量;管理层修
改原始数据使得企业生产看起来更加符合环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或者通过修改统计模型博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我们既然认识信息对企业责任的重要性,就应该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在追求和形成信息的过程中参与有诚信的团队合作。
4、信息化目标方面
生产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生产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解决生产能力与客户要求的主要矛盾的手段。在IndustryWeek制造业调查后发现“在给生产运行带来有的所有挑战中,客户的要求和成本的增加名列前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工作的连续改善和效率提升已经不再是可选方案,而是参与竞争的必备能力。”
通过建立以下为核心的生产信息化目标,才能建立参与竞争必备能力。生产建模:建立产品模型,建立工厂模型,建立生产事件模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建立工序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建立设备变量,连接控制系统激活数字化工厂。生产执行:详细计划、排程及变更、批次执行、批次分析、批次跟踪等。性能分析:根据控制系统数据自动更新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变化和移动;手自动从控制系统的数据捕获生产信息、消耗信息、质量信息、质量失控报警、OEE、生产灰色区域判别、停机跟踪等、连续计算等。其他信息系统整合:与其他系统如ERP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
三、面向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创新
1、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这种方式由高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理论功底扎实,学习能力强,但缺乏实践经验,并且理论容易脱离实际,毕业后无法马上从事制造业生产运作管理岗位的工作。
②各类培训咨询机构开设培训班的培养方式。这类模式是由专门的从事人力资源咨询培训的公司开设培训班来培养生产运作管理人才。这种方式专门针对制造业某个领域的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且培训方式灵活、程序简单,故可以迅速培养大批生产运作管理人才。
但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由于培训周期短而使得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更关键的是各地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不一,无法对其培训质量进行控制,培训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培养出的人才良莠不齐,也严重阻碍了各地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交流。
③企业内部培养方式。一些有实力和眼光的企业通过定期对其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生产运作管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实力。像海尔公司的海尔大学、摩托罗拉公司的摩托罗拉大学等一些著名公司的培训机构,都定期对其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对其管理人员进行委托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对于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很有益处。
鉴于以上三种模式的不足,我们认为,加强学校、产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办学体制与机制,建立国家教育培养体系、企业培训、中介机构培训、地方政府培训相结合的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综合培养体系,是培养制造业发展所急需的复合型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创新
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必须依据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得从关键技能工到工厂厂长都有一套不同生产岗位应该掌握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工具。制造业通用生产管理能力国际培训课程暨国际生产管理师培训课程体系(IMMP)就是一套系统的制造业人才发展的培养体系,它将生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管理:包括生产活动的基础知识;生产活动的计划与控制;生产活动的评价进程方法;生产活动的问题解决;第二层为中间环节制造与采购管理,包括制造活动的基础知识;制造活动的计划与控制;制造活动的进程方法;制造活动的问题解决;第三层为工作岗位的管理,包括工作岗位的基础知识;工作岗位的计划与控制;工作岗位的进程方法;工作岗位的问题解决;第四层为基本作业指导与自我管理,包括生产活动的一般常识;正确作业的进程方法;作业评价的基础知识;作业问题的改进方法。
IMMP课程体系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一个理念(价值最大化),两个流程(生产对象的流程、生产主体的流程),三个步骤(计划、控制、评价),三个环节(设计、规划、制造),四项作业(加工、检验、搬运、仓库),四种职能(生产、销售、财务、人事),五个要素(人、机、料、法、环)和五个目标(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安全)。我们相信,随着IMMP课程体系在我国的推广,以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管理理论的研究和相关培训标准的运用,将会有效地解决生产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隋志华.一汽模具生产管理信息化实践[J].航空制造技术,2010(7)
[2]马晓辉.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变革[J].聊城大学学报,2008(2)
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赢利,这是谁都熟识的道理。然而,在日常经营中,太多问题和事物使人们迷失了真正的方向。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最"新"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带来的干扰。其实,正如文中泡菜公司的管理者所看到的:"每个企业只有几件事真正重要。"这几件事最核心的核心就是赢利,要毫不顾忌、孜孜以求地赢利,而且是到手现金的赢利。
在任何一家疲于挣扎的公司,你都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在竭力争取某一合约。只要接下这个单,就一定能为公司增加不少底线收益。"
“自从老头退休以后,他的孩子真为公司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我们的商誉很好,增加这些其它服务会大大刺激销售。"
"我们开拓了这个新的行业。"
急功近利企图增加财务报表上的收益是商界悲剧的最大致因。到头来,底线收益一无所获,因为在计算最后的底线盈亏之前还有一长串可恶、烦人、让人痛苦的成本线。一路看下来,它们一点一点地吞噬每一组数字,等到最后计算利润时实际上已所剩无几。
当你竭力去争取新业务或巨大的销量时,这一事实尤为显著。竭力争取很难做到提高价格,这就意味着分散资源。因此,所谓竭力争取从一开始就是在增加开支、减少毛利。
试图变大而不是变好是不明智的。致力于变好,毫无疑问你自然会长大。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规模只会使你更臃肿,而不是更大。你会变得更普通,也更容易被消灭,因为在此过程中你通常会失去原来让你生存立足的东西。切记,企业的最主要功能是赚钱,而不是花钱。如果你越是推迟赚钱,问题就越难解决。不要对你的企业太宽容,以下方法可帮你取得业绩。
孜孜以求削减成本
有一家公司之所以得以成立,是因为它要孜孜不倦地降低成本。这家公司叫Price-Club(减价会员店,现在叫Costco)。公司是由两个背景迥然不同却有着相同理念的人创立的。他们的理念就是不断削减成本。
减价会员店削减了中间商、售货员和多余的包装处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大货仓。顾客自助购买大批量货物,从而得到巨大的折扣。例如,家居乐(HomeDepot)碰都不愿碰的的在减价会员店10双一包只卖25美元,条件是(而且只能是)减价会员店有这批货。这种方法很有效,也是双赢的。
减价会员店减少包装使供应商少了许多麻烦,因而可以大大削低价格。如果供应商拒绝,就不进此类货物。因此,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可能你要的并不总是有货,不过一旦有货,就非常划算。这种方式运作良好,使减价会员店根本没有存货费用。商品如果没有接着订货,一般几个星期就销售一空。售货商通常在30天内来取货款,而大多数货物15天便卖完了。
减价会员店在进驻一个城镇的同时开始销售会员卡,因而这笔资金可以先用来支付会员店的建设费用。更有甚者,直到公司将早期投资2,500美元的人们都变成亿万富翁之后的今天,公司的年报依然是用一般复印机做出来的。总经理办公室也还保留着他学生时期用的书架:用砖头架着两块木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任何节省都不能说是微不足道,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对照范本。拿到一个最好的价格总是最令人振奋的事。因此,削减成本应该是当今最伟大的开发市场的方式。
一种有效的削减成本方法是,每月建立一个新的委员会来思考不同的方法降低成本。委员会由不同部门的员工组成。给他们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30天内尽可能提出5个最重要的成本削减之处,并公布他们的建议。将实际采用的所有建议连同提出该建议的委员名字张榜公布。到年末,从第一年节约下来的钱中拿出20%分给委员会成员。
避免陷入电脑陷阱
电脑应用得当确实不错,例如飞机订票、财务报表、电子表格、银行业务和文字处理。然而,当20年前Lotus-1-2-3售出其第2,000万套电子表格工具时,这便是生产力已经下降的标志。任何社会如果有2,000万人在做电子表格,它注定要完蛋,因为总得有人来造汽车、做蛋糕或发电。用不着每个人来作测量或预测。换一个角度,电子邮件能够促使快速决策、减少会议,因而使这一趋势得到了很好的反向平衡。
有些自动化作业使人们疏于思考。回到落后的20世纪70年代,霍尼韦尔几位经理人在就一种即将面世的投影仪进行成本收益方面的讨论。大家热情迸发。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面对两种产品模型,他们针尖对麦忙地各陈利弊。一些人支持生产零售价为99美元、每年可销售50,000台的机器;另一群人则坚持要生产售价为149美元、每年只卖25,000台的机器。
为什么要争论?因为他们必须先做好决定,财务部门才能接手处理。要作详细的推测性分析又没有时间。一旦决定下来,财务部门得花上漫长的两周时间将每一种价格最有可能的单机销量和最有可能的生产成本,痛苦地用手工编制出一个报表来。如果可能,试想一下这个手工报表该怎么做。
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每一位经理都有自己的电脑。大多数机器上都有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即刻为你做出一个报表来。如果回报不理想,只需对假设条件稍加修改:用键盘魔法提高销售量或降低成本,直至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
如果真正想将你和你的组织从肆虐的电脑中解放出来,你应该停止购买更多的电脑玩意儿,使用你已用了一年的系统。让员工在为你购买个人电脑时不要增加那些看似可以加强业务的软硬件。等着瞧,明年的价格会更低。也许,你足够幸运。你的某个对手正不得不忙着纠正他的错误呢。
留心你的现金流
Accucorp公司成立于1989年,第二年便开始盈利。到1992年,销售额已超过400万美元。"我们每月都盈利",公司创始人兼行政总裁PamelaCoker博士曾经说道:"最有趣的是,如果你每月都盈利,结果每年都能盈利。"
在公司主办公楼,有个大图表是公司人气最旺的地方。该表每天都更新当天的现金回收状况。它备受关注,员工经常来查对、议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重要信息。在这里,应收款在得到支付前只不过被看成是一项市场测试费用而已。如果还没有收到货款,就不能算销售已经完成,也没有客户满意度可言,当然也就不会支付佣金。
在Accucorp,快速回收销售货款有两大作用:一是回笼现金放在银行;二是能很快发现问题。这种强势的货款回收非常奏效。每个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关注现金状况对公司来讲作用很大。一种方法就是时刻留心着回收情况。应收款和存货高企是出现问题的信号。不错,尽管资产负债表把应收款和存货都看作资产,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负债。如果应收款和存货在增加,问题就更显然了。
另外,也不要将借入现金看作现金流入。正统的财务会计是这样定义的,但这是一种短期思维。只有回收了的销售收入才是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其它所有的都是暂时的,或者更糟。
凭一张纸管理
RobertVlasic拥有并管理着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一家护理院、一家房地产公司,还有一家泡菜公司。"我有一个规矩,就是要求每个公司每周各给我一页纸(只能一页纸)的报告。"他说,"这样的沟通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每个企业只有几件事真正重要。如果这几件事顺利,其它事水到渠成。
泡菜公司的报告按泡菜类别汇报了该周发运的泡菜数量。报告反映了销售金额总数、毛利以及各工厂的人工费。其中还包含了每个工厂所支付的管理、劳工以及加班的工时费,同时还按周和季度进行比较。
泡菜业务发展很快,其它业务则比较稳定。一般来说,快速发展通常会引起失控。不过,Vlasic尽力让它简明一些。他的产品线很宽,一共73种产品,包括开胃小菜、泡白菜和胡椒粉。
Vlasic管理的诀窍是通过一张纸的报告来管理。这就很好地抓住了重点,避免分散精力。大家都关注最重要的几件事:泡菜发货量、加班工时和价格。
当然,你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来管理公司。不过,这就象站在船尾告诉船长你避过了多少礁石。如果你需要前瞻性的报告,尽量让你的经理人用一张纸来作管理报告,这样可以祛除所有不重要的细节。一般来说,这张纸的报告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发货数、延期交货数、取消订单数以及工资支出。
很多财务数据是回顾性的。因此,你应增加一些前瞻性的数据,如客户信用、回报率、客户反馈,或可以帮你了解市场的客户来电数。当然,还应该加上产品开况,留一只眼盯住远景。
关注危机讯号
在你通过财务报表看到危机之前,有很多途径可以让你发现危机。比如,一到下午7点你的停车场就空了,说明你有问题了。如果你跟售货商和媒体的关系比跟客户的关系还好,肯定有问题。
要留心工资高奖金低、存货增加、出差都坐头等舱、经理人员的办公室总关着门、办公楼粉饰一新而机器设备陈旧不堪、行政人员中午老是开小灶、跟行业协会交往甚密等等这些现象。如果你看到奢华的公关宣传、大笔的慈善开支、大手大脚的研发投入、海夸规模而轻谈利润,肯定有问题了。
以下是如何避免问题的一些方法:
面对不景气,不要靠改变公司司标形象、在其他领域进行收购或者调整会计方法等手段来应对。首先应该解决真正的问题,然后再做这种粉饰工作。
在会计上,库存、商誉和应收款被看作资产,但实际上它们不是。如果你隔壁的杂货铺把这些东西当现金接受的话,才算是资产。在变成现金前,这些东西不产生贡献收益。只有当商誉、应收款和库存降下来,收益才会增加。世上没有完美的会计年度,没有最佳的办公地点,也没有完美无瑕的办公家具。在这些东西上变来变去肯定要花钱。如果你没有三年真正的收益增长,就不要去碰这些虚华的东西。
一、我国酒店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控制方面的科学性不足。预算控制是企业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国际酒店集团普遍采用预算控制的管理企业的方法。国内的合资酒店或是有国际酒店集团管理的酒店绝大多数都在运用这种方法,但是一些本土酒店目前还只是刚刚计划,执行层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是根据上一年底的情况,结合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新一年的客房出租率、利润指标、费用水平核算一下。接受计划指标的也尽量是压低指标,年底向上级单位交差完事。
2.资金控制方面的全面性不够。酒店业的经营与其他行业的经营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酒店业的财务特点是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这方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酒店资金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融资、投资和现金管理上。而我国的一些酒店在投资上没有很好把握多种投资方式的选择,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同时在扩张中的融资安排也不尽合理,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而在现金管理上,国内大部分酒店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可能做到天天盘点。
3.应收账款控制方面的系统性不佳。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可以增强酒店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出酒店在应收账款方面的管理能力。我国酒店业随着与外资酒店的不断交流学习,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财务部门有专人或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这样的设置从短期看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从长期看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催收账款上还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和客户的关系。酒店里各部门的分工相对明确,各部门各司其职。销售部的员工只负责销售,而后续跟进工作就会移交相应部门负责,这样往往会造成部门间工作的脱节。
4.成本费用控制方面的长远性不强。我国酒店业在成本管理上还处于传统阶段,主要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等方面考虑,侧重于对产品服务的核算,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未从长远的持续的降低成本的策略考虑,只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主要以酒店的生产服务过程为对象,而对其供应和销售环节考虑不多,且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酒店现状、增加经济效益。在费用支出控制方面,有些酒店对费用(如客户关系费用)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也没有在一个经营期之前编制预算,即使编制了预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按照预算执行,经常发生超出预算的费用支出。
5.收入管理控制方面的精益性不细。酒店营业收入控制是为了保护酒店内部财产和餐饮销售收入,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可信性。我国目前的收入控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收入控制制度不健全,尤其是会计凭证制度软弱,舞弊现象严重,其控制也以“密切监视”为主要手段,而不太重视内部核查制度。另外收入控制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也明显落后,诸如一些酒店的电脑收银系统没有实效性强的相关软件,或是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致使这些硬件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应尽快加以解决。
二、我国酒店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的对策。
1.强化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在我国酒店企业中应大力普及并采用全面预算控制制度。该预算制度是以实现一定利润为目标,以货币形式对酒店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的预算控制制度。它是一种以损益预算为中心的各项预算形式的预算系统。其中包括:损益预算、营业收入预算、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物资采购供应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现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等。预算执行的日常监控由酒店财务部负责。该制度要求财务部随时向高级管理层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并且每天有销售日报和分析结果向酒店各部门通报,各部门主管每天都要主动查阅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由此,使得酒店全体管理层能够及时检查预算完成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并随时纠正。 转贴于 2.科学设计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科学设计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融资、投资和现金三个方面。一是融资方面。酒店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各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酒店合理安排融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战略,包括匹配型战略、稳健型战略和进攻型战略。同时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银行信贷、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等。此外在融资方面还存在一个资本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问题,酒店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二是投资方面。包括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并购、特许经营、输出管理、承包租赁、使用权买断、资产置换等方式。酒店业在国际上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国内的酒店可以向那些有经验的酒店借鉴经验。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它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酒店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投资方式。三是现金方面。由于现金管理对风险控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现金管理工具要选择风险低、流通性高的短期有价证券,如国债等。同时财务部门对库存现金必须每日盘点,并向财务总监提交“每日现金流量表”,每月必须按期编制现金流量计划与供应商付款计划,并向总监报告付款情况,以保证现金按计划流动,确保酒店正常运营。
3.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流程。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流程,首先是会计记账程序的管理,应建立简便有序的财务管理程序,设立相关的总账、明细分类账、对业务单位发生的往来项目逐一记载并逐一结账,定期与对方单位核对账目,清算账款。其次是应收账款的收回流程,应收账款主要是基于对方单位的付款能力。因此需要对同时发生应收账款的单位进行信用考察,建立必备档案,用以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同时结合客户的定期还款情况,作出信用判断,减少应收账款的呆账和坏账风险。给予信用好的、还款状况好的企业适当放宽信用限度,对于已发生的信用风险,需要采用积极的解决办法,使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涵义。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Management)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方面工作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指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再到物流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以及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检查六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实质是依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和客户的需求,以成本为手段管理企业物流,最终目标和最基本的研究课题在于利用成本指标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系统合理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以最具经济效益的物流活动达到预定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地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和构成,合理利用物流的效益背反规律,科学、高效地组织物流活动,有效控制物流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物流概念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其极强的关联性,我国尚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体系,而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大多在于介绍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能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战略重要性,也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战略层面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随着现代物流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成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1%,而发达国家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我国高出发达国家将近一倍。这种状况表明,我国企业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势在必行。
三、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成本账务单独核算难度大。
长期以来,我国尚没有成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成本核算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2006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该标准明确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
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核算的实际操作难度大,目前我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2006年新颁布的物流国家标准对物流成本单独分类核算记账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制造企业仍没有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设立物流成本项目,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一栏中,因此,企业仍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也较难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算与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经济黑大陆”和“物流冰山”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同时,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等其他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物流费用项日,或是有的几个项日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费用。一方面,物流活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费用被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公共设施和折旧等。这种归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确认和分配运作的责任。如果将一个企业的报表细分为发生在管理责任领域的费用和发生于组织领域的费用两部分,以获得组织与各个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这也只能是有助于而仍不能满足总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业的损益表,更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它无法克服许多与物流绩效相结合,而通常又跨组织单位发生的费用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向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及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据有关资料,先进国家企业的实践表明: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
由此可见,仅靠常用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所需的足够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正是因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
一方面,我国企业对物流的核算,从范围来看,着重于核算采购环节的物流成本,而忽视其他物流环节;从核算内容看,大部分企业只列物流费用,即支付给企业外部的运输或仓储的物流费用,而忽视企业内部物流费用,并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等混在一起,这使得企业不能从外部准确地把握其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之间一般是分散计算和控制物流成本,各个据本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核算物流成本。由于企业之间的物流核算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就无法比较分析企业间物流成本,无法真正体现企业之间的相对物流绩效,进而不能对企业之间物流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物流成本管理不够系统。
中国由于纵向行政体制的影响,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在物流统计方面,分别有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行业划分过细、核算口径不一,与现代物流成本的概念差距较大,无法综合反映宏观物流活动。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其他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或零散、分散在众多的机构组织当中。同时各研究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各研究机构的低水平重复,统计口径相互矛盾,这就使得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了解不多,少数先进的企业虽然知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核算方法,即使勉强算出来,也不能有效地为企业所用。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流等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物流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个要素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关系。目前,我企业的物流活动存在着没能从物流整体这一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只是片面某一单个物流职能部门的成本或某一职能部门的某一项物流费用,违背了物流整体系统和“效益背反”规律,从而引起物流总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导致降低企业的利润和整体竞争力。
(四)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许多管理措施与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却研究较少,缺乏物流成本意识,看不到物流成本的作用,因而物流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很少研究降低企业内部物流费用的途径,特别是对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对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视而不见,粗放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既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制订培养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计划和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想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寄希望与他人。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物流成本的专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缺乏,物流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成本核算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
迈克尔·波特的书籍并不容易读,但是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乍看复杂,其实脉络清楚,他的学说重点主要有: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
1.五力模型
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具体分析,如图所示,这五种竞争力包括: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
这五种竞争力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它们会影响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企业如果要想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先了解所处的产业结构,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
2.三大一般性战略
竞争战略的第二个中心问题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竞争位置会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是高出还是低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即使在产业结构不佳,平均获利水平差的产业中,竞争位置较好的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每个企业都会有许多优点或缺点,任何的优点或缺点都会对相对成本优势和相对差异化产生作用。成本优势和差异化都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擅长因应五种竞争力的结果。将着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相应的活动相结合,就可导出可让企业获得较好竞争位置的三种一般性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确实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保持技术、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等。最理想的状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但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的目标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异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平均水平。
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作出选择,必须决定希望在哪个范畴取得优势。全面出击的想法既无战略特色,也会导致低于水准的表现,它意味着企业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3.价值链
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生产、营销、销售、运输、支援等多项独立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都有贡献,同时也是构成差异化的基础。因此,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时,必须要有一套系统化的方法,来检视企业内部的所有活动、及活动间的相互关系。
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藉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链结的。
企业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并透过了解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的链结,以及它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间的链结关系,制订一套适当的协调形式,而根据价值链需要设计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公司的价值链,进一步可与上游的供应商与下游的买主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
4.钻石体系
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将基本条件(如天然资源、教育、基础建设)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如高度的专业技巧与应用科技。例如,荷兰的花卉业很发达,它并不是因为位居热带而有了首屈一指的花卉业,而是因为它在花卉的培育、包装及运送上具有高度专精的研究机构。
需求状况: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或服务的需求数量和成熟度。例如,日本家庭因为地狭人稠,所以,日本的家电都朝小型、可携带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日本国内市场拥有一群最挑剔的消费者,这使得日本拥有全球最精致、最高价值的家电产业。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是最后一个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企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都取决于所在地的环境与历史。若是一个企业所在地鼓励创新,有政策与规则刺激企业往训练技术、提升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去努力,企业就会有竞争力。另外,当地若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地提升与改进。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一个产业想要登峰造极,就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供货商,并且从相关产业的企业竞争中获益,这些制造商及供货商形成了一个能促进创新的产业“族群”。例如,意大利具有领导世界的金银首饰业,就是因为意大利的机械业已经占领了全球珠宝生产机械60%的市场,而且意大利回收有价金属的机械也领先全球。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与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形塑国家的竞争优势。
5.产业集群
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Internet在最近的两三年中爆炸地发展,特别是Internet上基于超文本技术,能同时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和影像的WWW(WorldWideWeb,环球网站)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在Internet向商业应用开放后,无论是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还是刚刚崛起的新兴企业,纷纷上网设置主页(Homepage),架设网站(Website),以寻求商机。
1994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杂志Wired推出网络版Hotwired()。继Wired之后,许多传媒媒体如美国的有线电视网CNN、《华尔街日报》等,无论电视、广播还是报刊、杂志,也都纷纷上网并设立自己的网站,将自己的资料搬上网络。在刊登信息,服务网浏览者的同时也在网络媒体上经营广告。
最近美国有三家市场研究公司分别对网络广告市场容量提出相关的研究报告。尽管不同研究公司所提供数据有所出入,但每年会有数倍增长的预期却是相似的。1997年全球Internet上的网络广告总收入高达9.065亿美元,是1996年的三倍。从这些数字可看出网络广告的市场增长惊人,不容忽视。可以预计Internet将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后的第五大媒体。
一、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之所以受到各个国家及地区企业的重视和喜欢,是因为它与当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媒体的广告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非强迫性。我们知道,电视、广播、报纸、户外路牌、霓虹灯广告等都具有强迫性,它们要想方设法转移受众的视觉、听觉,将有关信息塞进受众的脑子,而网络广告却是非强迫性的,它具有类似报纸分类广告的性质,让受众自由查询,受众既可以只看标准,也可以从头浏览到尾;既可以初略浏览,也可以详细查看,这样就使受众大大节省了时间,并避免受众注意力集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
2.交互性。网络广告是一种交互式的广告,俗称“活”广告,查询起来非常方便,由一般受众感兴趣的问题,一步一步深入到具体的信息。只要受众在一般介绍中有标记的关键词上用鼠标一点便出现对这个关键词的内容作更为详细介绍的新画面。受众可以通过他正在看的WWW页画用电子邮件向公司发出咨询甚至订单。
3.实时性。在传统广告媒体上,广告发版后很难改变,或者说改换广告版面的经济代价太大,因而难以实现。而在Internet上做广告则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包括改错。例如,一则有关电视机促销广告的电视机销售价格变动了,更改价值只需要1、2分钟,更改成本则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做到经营决策变化与广告变化之间的无延迟。
4.广泛性。网络广告的广泛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传播范围广。网络广告通过Internet可以把广告传播到Internet网络所覆盖的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万用户中,并且这个用户群还在不断以每年月日0%以上的速度发展壮大。相比之下,传统的广告往往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时间段。(2)内容详尽。传统广告由于受媒体的时间和版面的限制,其内容只能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而网络广告则基本不受这样的限制,可以将广告做得十分详尽,以满足想进一步详细了解有关情况的用户的需要。(3)形式多样。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包括动态影像、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画、三维空间、虚拟现实等,它们可以根据广告创意需要进行任意的组合创作,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制作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能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广告。(4)无时间地域限制。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不同的是,受众可以在任何地点的Internet网站上,在他们方便的任何时间内随意浏览广告。
5.易统计性。运用传统媒体广告,评价广告效果比较困难,因为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有多少人接受到了你所的广告信息。例如,虽然报纸和杂志的网络浏览者人数可以确定和统计,但是刊登在其上的广告有多少人看到过却只能推测估计而不能统计,至于电视、广播广告等的受众人数就更难估计。而通过Internet广告就能很容易地统计妯每条广告被多少用户看过,以及这些用户浏览这些广告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等,从而有助于广告主和广告商评估广告效果,进而审定他们的广告策略。
6.经济性。目前在Internet上广告相对传统媒体而言便宜得多,每年只需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
二、网络广告的类型
目前在Internet上播发的网络广告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按钮型广告(Button),这是网络广告最早的和常见的形式。通常是一个链接着公司的主页或站点的公司标志(logo),并注明“Clickme”字样,希望网络浏览者主动来点选。按钮广告的不足在于其被动性和有限性,它要求浏览者的主动点选,才能了解到有关企业或产品的更为详尽的信息。
2.旗帜型广告(Banner),网络媒体者在自己网站的页面中分割出2*3、3*16或2*20厘米的一个画面(视各媒体的版面规划而定)广告,因其像一面旗帜,故称为旗帜广告。旗帜广告允许客户用极简练的语言、图片介绍企业的产品或宣传企业形象。它又分为非链接型和链接型两种。非链接型旗帜广告不与广告主的主页或网站相链接,浏览者可以点选(clilk),进而看到广告主想要传递的更详细信息。为了吸引更多的浏览者注意并点选,旗帜广告通常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处理,如做成动画跳动效果,做成霓虹灯的闪烁效果等。
3.主页型广告(Homepage),即将企业所要的信息内容分门别类制作成主页,置放在网络服务商的站点或企业自己建立的站点上。主页型广告可以详细地介绍企业的相关信息,如发展规划、主要产品与技术、产品定单、售后服务、战略联盟、年度经营报告、主要经营业绩、联系办法等,从而让用户全面地了解企业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4.列表分类播发型广告,即利用电子邮件列表和新闻组(专题讨论组)列表,将客户的广告信息按信息类别发向相应的邮件地址和新闻组。
5.综合型广告,即同时采用上述几种广告方式或其中几种。
三、网络广告的播发途径
广告主如何通过Internet企业的广告?从目前来看,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从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
1.主页形式。建立自己的主页,对于大公司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不但是一种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是宣传产品的良好工具。实际上,在Internet上做广告,归根到底要设立公司自己的主页。其他的网络广告形式,无论是黄页、工业名录、免费的Internet服务广告,还是网上报纸、新闻组,都是提供了一种快速链接至公司主页的形式,所以说,在Internet上做广告,建立公司的Web主页是最根本的。主页形式是公司在Internet进行广告宣传的主要形式。按照今后的发展趋势,一个公司的主页地址也会像公司的地址、名称、标志、电话、传真一样,是独有的,是公司的标识,将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
2.专类销售网。这是一种专类产品直接在Internet上进行销售的方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网络出现,著名的如AutomobileBuyer''''sNetwork、AutoBytel等。以AutlmobileBuyer''''sNetwork为例,消费者只要在一张表中填上自己所需汽车的类型、价位、制造者、型号等信息,然后轻轻按一下Search(搜索)键,计算机屏幕上就可以马上出现完全满足你所需要的汽车的各种细节,当然还包括何处可以购买到此种汽车的信息。
另外,消费者考虑购买汽车时,很有可能首先通过此类网络先进行查询,所以,对于汽车商和销售商来说,这是种很有效的Internet广告方式。汽车商只要在网上注册,那么他所销售的汽车细节就进入了网络的数据库中,也就有可能被消费者查询到。
与汽车销售网类似,其他类别产品的商和销售商也可以连入相应的销售网络,从而无需付出太大的代价就可以将公司的产品及时地呈现在世界各地的用户面前。
3.免费的Internet服务。在Internet上有许多免费的服务,如国外的
及国内的与、等都提供免费的E?/FONT>mail服务,很多用户都喜欢使用。由于Internet上广告内容繁多,即使公司建军有自己的Web页面,但是需要用户主动通过大量的搜索查询工作,才能看到广告的内容。而这些免费的Internet服务就不同,它能帮助公司将广告主动送至使用该免费E-mail服务,又想查询此方面内容的用户手中。具体说来此种方式有诸多特点:(1)主动性强: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订阅一些免费信息。一旦你选择订阅了有关的信息,就可以定期地收到所订阅的信息。当然,其中包含着广告的内容。不过用户既可以随时增加订阅,也可以随时修改或停止订阅信息内容。(2)统计性好。每一个用户在第一次使用免费E?/FONT>mail时,必须要详细地填写一张用户档案(MemberProfile)。这就使得提供免费E-mail的服务商能详细地知道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若有公司利用免费E-mail做广告,免费E-mail服务商就会每月给你一份调查报告,告诉你在这个月中有多少用户看了你的广告,又有多少用户进一步了解了广告的内容(即按了广告的图标)。在每月报告中,免费E-mail服务商还会提供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用户的具体情况的统计资料。(3)针对性强:随着免费E-mail会员的进一步增加,广告主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特性(地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职业、受教育水平、兴趣爱好、婚姻状况等),有针对性地自己的广告。
4.黄页形式。在Internet上有一些专门的用以查询检索服务的网络服务商的站点如Yahoo!、Infoseek、Excite等。这些站点就如同电话黄页一样,按类别划分便于用户进行站点的查询。在其页面上,都会留出一定的位置给企业做广告。比如在Excite上,你在search一栏中填入关键字automobile,Excite页面的中上部就会出现某汽车公司的广告图标。在这些页面上做广告的好处是:(1)针对性好,在查询的过程中一秀都有是以关键字区分的,所以广告的针对性性较好;(2)醒目,处于页面的明显处,较易为正在查询相关问题的用户所注意,容易成为用户浏览的首选。
5.企业名录。一些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或政府机构会将一些企业信息融入他们的主页中。如香港商业发展委员会(HongKongTradeDevelopmentCouncil)的主页中就融有汽车商、汽车配件商的名录。只要用户感兴趣,就可以直接通过链接,进入相应行业商(或者配件商)的主页上。
6.网上报纸或杂志。在Internet日益发展的今天,新闻界也不落人后,一些世界著名的报纸和杂志,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国内的如《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日报》等,纷纷将触角伸向了Internet,在Internet上建立自己的Web主页。而更有一些新兴的报纸与杂志,干脆脱离了传统的“纸”的媒体,完完全全地成为了一种“网上报纸或杂志”,反响非常好,每天访问的人数不断上升。可以预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网上报纸与杂志将如同今天的报纸与杂志一般,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对于注重广告宣传的公司,在这些网上杂志或报纸上做广告也是一个较好的传播渠道。
7.新闻组(Newsgroup)。新闻组也是一种常见的Internet服务,它与公告牌相似。人人都可以订阅它,成为新闻组的一员。成员可以在其上阅读大量的公告,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公告,或者回复他人的公告。新闻组是一种很好的讨论与分享信息的方式。对于一个公司来说,选择在与本公司产品相关的新闻组上发表自己的公告将是一种非常有将效的、传播自己的许信息的渠道。
在以上几种通过Internet做广告的方式中,以第一种即公司主页方式为主,其他皆为次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只应取第一种而放弃其他。虽说建立公司主页是一种相对比较完备的Internet广告形式,但是如果将其他几种方式有效地进行组合,将是对公司主页的一个必要补充,并将获得比仅
摘要: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急需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风险进行明确划分和适当分配。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最重要的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该产品的各方当事人之间是一种信托法律关系。对理财产品应实行“监管分业,产品混业”的管理制度,理财产品的品种不宜过多,应推出标准化的理财产品。银行在理财合同中设定的终止区间,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认定是无效的。在理财产品的质押问题上,应通过行政法规来弥补《物权法》的不足。在理财产品的诉讼中,只有在银行有过失的情况下,才对理财产品的亏损承担赔偿责任。我国应修改《商业银行法》,将理财业务纳入该法的调整范围。
关键词:理财产品;信托;质押;终止期间;诉讼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银行接受投资人的授权来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银行与投资人按照约定方式享有或承担。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06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只有1100多种,到2007年达到了3052种,2008年则达到了4400多种。(注:2008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论坛实录.(2008-11-20)[2009-01-25]./2008/11/2018302827224.shtml.)然而,在理财产品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理财业务的基础法律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在当前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理财产品出现了亏损,引起了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因此急需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风险进行明确划分和适当分配。本文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法律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理财产品中出现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现在推出了4400种理财产品,给投资者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厚厚的产品说明书和艰涩的专业术语,更是让投资者无法区分良莠。对现有产品进行合理的分类,是确定法律关系的基础。笔者认为,对理财产品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分类,但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理财产品应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在这种产品中,投资者没有提前赎回的权利。投资者购买了这类产品,就意味着与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到期还本付息的理财合同,并以存款的形式将资金交由银行运营,银行在固定期限里,将募集资金集中并开展投资活动。该类产品通常会取得比同期存款高的投资收益,适合对理财产品不甚了解但希望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取保守收益的投资者。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比较传统的产品类型,商业银行将筹集的资金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低风险产品,是风险最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也可以将自己现有的一些业务转变成理财业务,比如可以将现有的优质贷款、信托产品转变成理财产品,根据这种资产的期限和预期收益情况,确定所发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然后向投资者出售理财产品,用募集的理财资金购买原有的贷款或信托产品。在这一模式下,银行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差收益让利于投资者,而换取了资产的流动性。
(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理财业务的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并不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面向投资者推出的“风险与诱惑并存”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在2007年取得较高的收益之后,2008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很多投资者放弃了原先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而选择了此类产品。
此类产品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产品系统,已经出现的产品有以下几种:
1挂钩类的衍生产品:该产品与一些指标相挂购,所挂钩的标的物五花八门,比如利率、汇率、股票波动率、基金指数、商品期货价格,甚至天气等。产品实际收益情况与存续期内所挂钩的标的物成正比(或反比),挂钩标的物越高(或越低),产品收益率越高(或越低)。这类产品是国外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我国的商业银行是用理财资金来直接购买此类产品。
2银信结合产品:商业银行虽然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性质的投资,也不能发行信托产品,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将投资范围拓展到实业领域,当然风险和收益状况要视投资管理人、项目本身、企业资质等而定。
3银基结合产品;这种产品是商业银行与基金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再由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突破了商业银行资金不能投资证券的法律限制。
4“打新股”概念产品: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理财产品,银行用理财基金申购新股,待股票上市后即抛售,赚取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此类产品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发展迅速,一度占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40%。但是,这种产品也不一定全部盈利,在2008年就出现了上市开盘价即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在当前低迷的股市中,首次公开发售(IPO)已经停止,此种产品必须在股市起稳后才有市场。
5QDII基金:QDII是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首字母缩写。它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它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发行的QDII产品,主要投资于港股和美股。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04月18日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QDII基金做了规定。
(三)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这类产品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浮动收益,投资者在存款的基础上,向银行出售了期权收益权,因此可以得到普通存款和期权收益的总收益。这种策略可以以小博大,投资者最多也只是输掉投资期利息,以一笔门槛不高的投资,便可以参与诸如商品市场、海外资本市场等平日没有途径进入的领域,有较强的吸引力。
(四)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资信,所以很多机构都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誉来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承销的产品有基金产品、保险产品、国债、企业债券等等。
商业银行在承销过程中的作用相当于证券市场上的承销商,收取固定的承销费用,不对产品的风险负责。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商业银行承销此类产品提出批评,认为银行有出售信誉之嫌。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各方当事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界定清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才能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处理好因理财产品而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对此问题有多种看法。在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并未对此问题进行界定,但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办法》和《指引》答记者问时,却有如下说明:“《办法》和《指引》明确界定了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关系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是商业银行向投资者提供的一种个性化、综合化服务”。(注: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答记者问.(2005-09-29)[2009-02-05].law-/fzdt/newshtml/21/20050929221655.htm.)
笔者认为,银监会将理财产品界定为委托关系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在不同的理财产品中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笔者根据前面的分类,分述如下:
(一)在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
投资者购买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之后,银行负有还本付息的义务,投资者享有收回本金并取得利息的权利,这与储蓄的性质完全是一样的,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的这类业务属于资产负债业务,不属于中间业务。“在提供债权债务类理财产品时,形成了事实上的表内负债。因而商业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属于银行负债的一部分,其资金的操作属于资产运用,从整个银行层次上看,个人理财业务的资金资产与其他资金来源与运用一样,计入资产负债表,成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注:胡云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上海金融.2006,(09).)此类产品中银行要承担全部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银行就必须用自有资金向投资者还本付利,影响到银行自身的金融安全。
对此类产品的最大争议是保底承诺问题,有人认为保底承诺违反了我国的现行法律,担心银行利用此种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一旦银行将理财产品转化为利率更高的准储蓄产品,就相当于变相突破国家利率管制。在一片争议声中,中国银监会在《办法》中还是允许商业银行销售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为了防止银行变相揽储,《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投资者承诺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商业银行向投资者承诺保证收益的附加条件,可以是对理财计划期限调整、币种转换等权利,也可以是对最终支付货币和工具的选择权利等。总之,只要设定了条件,哪怕是一些无所谓的条件,就可以销售固定收益理财产品,这实际上是银监会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在此类产品的审批方式上,银监会也表现出了犹豫的态度。在《办法》中,银监会规定此类产品实行审批制,商业银行必须事先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批,而其它类别的产品则实行报告制。从这样的规定中可以看出,银监会对固定收益类产品持谨慎的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担心商业银行变相高息揽储,形成恶性竞争;二是担心理财产品经营不善将会危及商业银行自身的金融安全。这一规定出台之后,引来了不少批评之声,银监会办公厅于2007年12月11日发出通知,取消了关于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审批制,改为报告制,也就是说目前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实行报告制,没有实行审批制的产品了。
(二)在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
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银行要对资金进行封闭式运作,理财资金自始至终不能与银行资金合并。不同期发行的同一种理财产品也不能合并,每一期必须单独核算,单独运作。银行必须保留全部的投资记录,并应当向投资者公布投资信息,允许投资者查询。在期满后,计算出每一期产品的投资损益,确定投资者享有的分红或应承担的亏损。此类业务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理财资金不能并入表内,在整个理财过程中,理财资金必须保持独立性。
在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中,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一种信托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投资者基于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将自己的资金委托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按照投资者的意愿,以商业银行的名义,为了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投资,这些行为完全符合信托的构成要件。
将此类产品规范为信托,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信托法原理调整和规范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我国已经有了《信托法》,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托法》来解决此类产品中出现的法律纠纷。
(三)在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一种有担保的信托关系
此类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与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一样的,每一期的产品必须封闭式运作,以确定盈亏,因此,此类产品也是一种信托。当这期产品有盈利时,投资者就可以取得收益,这与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分红方式是一样的。银行作为受托人,本来是不对理财产品的盈亏负责的。但当这类产品出现亏损时,银行就必须承担全部的亏损,向投资者返还本金。为什么在出现亏损时银行就要负责呢?笔者认为,在此类产品中,银行既是受托人,同时又是保证人,银行对信托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保证:保证投资者收回本金;因此,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一种有担保的信托关系。
(四)在商业银行承销理财产品时,商业银行与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之间是委托关系。
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承销商,收取固定的承销费,并为投资者办理结算。商业银行是以理财产品发行机构的名义来销售这些产品的,投资者与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之间产生直接的法律关系,商业银行不承担法律后果。这样的销售方式完全符合委托的构成要件,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是本人,商业银行是人,投资者是第三人。因此,商业银行与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之间是委托关系。
商业银行在承销理财产品时,有责任对产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对产品提供者的经营管理、市场投资、风险处置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对双方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进行界定。如果商业银行在承销产品时有虚假不实的陈述,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失,商业银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弄不清银行与产品发行人之间的这种委托关系,完全是相信银行的信誉才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所以一旦出现损失,投资者往往要求银行承担责任。在美国雷曼兄弟MINI(迷你)债券纠纷发生后,有很多投资人要求承销该债券的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当然,银行只要尽了自己的注意义务,是无需承担责任的。
三、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一)在理财产品的监管方式上,我国应实行“监管分业,产品混业”的管理制度
我国的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公司原本就有类似的理财产品。三个监管机关分别出台了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而这些管理办法互不相同,有很多矛盾和对立之处。但实际上这些理财产品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运作方式也是大同小异的,产品之间是互相融通的。“现在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投资于各种证券,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这些理财产品的复杂程度与风险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银行储蓄产品,已经远非我国基于‘分业经营’的‘分业监管’体制所能有效管理。”如果禁止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证券业和信托业的话,绝大多数理财产品就不复存在了。
短时间内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不会有所改变,对发行理财产品的主体是由三个监管机关按照各自的行业进行监管,而理财产品又必须混业经营,因此短时间内我国对理财产品实行的是“监管分业,产品混业”的监管体制。
(二)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的主体资格应作必要的限制
中国银监会在《办法》中并没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主体资格做出规定,也就是说中国境内的任何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外资银行)均可从事理财业务,而且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可独立从事理财业务。实践中就出现了以下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商业银行和信用社把理财业务当成了高息揽储的手段,不顾自己的承债能力,超额发行理财产品;一些商业银行没有理财人才和经验,盲目地发行理财产品;一些外资银行将境外的理财产品直接在境内销售,境外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引起了投资者的巨额亏损。笔者认为,理财业务是一项风险很高的银行业务,并不是所有的商业银行都适合从事理财业务。中国银监会应该制订出一些具体的标准,按理财产品的种类向商业银行颁发理财业务许可证。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规定从事固定收益类和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的条件
对从事这些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主要应当考虑其偿债能力,应对总资产、净资产、未清偿的理财品的余额占净资产的比例3个指标做出限制。
2规定从事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条件
重点应当关注商业银行是否具备理财的能力、理财资金运作的独立性以及以往的理财业绩。对以往业绩不佳,经常出现负收益的商业银行就应当取消其从事此类业务的资格。
3规定从事承销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的条件
能够从事承销理财产品业务的商业银行不宜过多,应当比照《证券法》关于承销证券的规定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承销短期融资债券的规定确定。
经过这样的限制,理财业务会往大的商业银行集中。
在理财产品的发行和申报主体上,笔者认为,应以商业银行总行为发行和申报单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只能是经办机构,不能独立地发行理财产品。这样有利于解决当前理财产品发行过滥问题。
(三)关于理财产品品种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推出的理财产品达4400余种,大部分产品是从国外引进的,有的银行甚至直接购买国外的产品。当前商业银行还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理财产品已成泛滥之势。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有的产品设计极不合理,本身就蕴藏着风险隐患。因此,当前急需对理财产品的品种进行规范,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应当简捷易懂,国外复杂的理财产品并不适合中国的投资者
当前国内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大多数不具备自我投资的能力,所以理财产品的设计应当考虑投资者的知识水平,不能推出一些过于复杂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操作方式应当让普通的投资者一看就懂,而且不能生歧义。商业银行也不能给产品起一些带有误导性的名称,对一些专业术语也应当解释清楚。国外的一些复杂的理财产品当前并不适合在中国推出,银行应当根据中国投资者的特点有选择地推出国外的理财产品。
2中国银监会应当确定一批标准化的理财产品
中国银监会作为监管机关,应在现有的理财产品中,根据实际收益情况,确定一批标准化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在发行标准化的理财产品时,不需再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可以直接发行。
3商业银行发行标准产品以外的理财产品,应当事先报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批准。
当前理财业务全部实行备案制度,中国银监会事先不做任何审批,但是有的理财产品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一旦出了问题社会影响力非常巨大。有些产品根本就不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不可能获利。中国银监会作为监管机构,必须对新产品的开发进行审批,只有获得中国银监会的审批后,商业银行才可发行新产品,成熟的新产品转化为标准产品。
理财产品的种类不宜过多,笔者认为总量不宜超过1000种,这对投资者和商业银行来说已经足够了。
(四)关于触发终止区间问题
在许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都设置有“终止区间”,当理财产品的净值低于区间的最低值,或者高于区间的最高值时,理财产品就会被自动终止,商业银行会自动平仓。比如,中国民生银行在2007年10月发行的一款名为“港基直通车”的QDII产品,该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正式起息,产品期限1年。民生银行在合同中规定,当产品净值高于等于118%上限或者低于等于50%下限的时候,该产品将会被清盘终止。该产品在2008年3月18日净值恰好亏损一半,触碰到了产品规则中的下限,该产品在亏损50%的情况下被动斩仓,民生银行将清仓结算后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投资者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损失50%。投资者在接到民生银行的通知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以各种形式表达不满,产生了很多过激行为。
笔者认为,设置终止区间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商业银行的这种做法是非法的,应予取消。理由如下:
首先,区间的上限剥夺了劳动者的投资收益权。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无论这种收益有多大,都应当归属于投资者,商业银行无权剥夺投资者的收益权。象民生银行所设定的118%的上限,在牛市中只要两个交易日就可达到,之后还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区间的下限剥夺了投资者挽回投资损失的机会。商业银行设置区间下限的目的,是担心投资者的投资全部亏光,设定个下限投资者至少还能拿回50%。但在股票市场中,一时的投资失败并不代表永久的失败,股市中没有永远的熊市。只要股市好转,就有可能挽回一些损失。商业银行强行平仓后,投资者再也没有挽回损失的机会了。
再次,在终止期间的设定上,投资人和银行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当理财产品触及到终止期间时,银行可以强行平仓,提前解除合同。而投资者在理财产品封闭期间却无权提前解除合同,不能提前收回投资,投资者的资金丧失了流动性。权利和义务如此不对等的约定显然是无效的。
最后,理财产品的强行平仓会引起股市的动荡。银行理财产品的金额往往非常巨大,商业银行在强行平仓时,要在短时间内将巨额的股票抛入市场,这必然会引起股市的动荡,导致股价进一步大幅下挫,平仓的损失也会更大。
(五)关于理财产品的质押问题
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不能提前回赎,对少部分可以回赎的理财产品银行要向投资者收取不菲的违约金,违约金也阻止了投资者回赎。当投资者有紧急资金需求时,能否用理财产品向银行质押贷款,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实践中,有一些银行针对自家发行的理财产品配套了相应的质押贷款业务。在15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98只明确表示可以银行理财产品协议为质押物,办理质押贷款手续。主要集中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
上述银行虽然可以办理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尚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用于质押,银行一旦接受质押,其质押权将可能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银行的质押权无法得到法律充分保障,既无法对抗司法机构的冻结和扣划,也无法对理财产品的资金享有优先受偿权。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是持有人对银行的一种合同权利,既没有权利凭证可以交付,也没有特定的管理机关可以登记,设立权利质押将无法满足依《物权法》法理对质押的公示要求。
笔者认为,允许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已是大势所趋,理财产品具有特定性、可变现性,符合《物权法》规定的权利质押的要求。实际上当前的法律障碍也并不难解决,《物权法》第223条规定了可以出质的权利范围,其中第(七)项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在短时间内无法修改《物权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理财产品可以用于质押贷款,并对质押当中的具体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关于质押公示问题,笔者建议在中国银行会的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公告区,公众可以上网查询。只要在指定的网站上公告了,就可以对抗法院的司法查封和执行。
理财产品作为一种可质押的权利,并不限于在发行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质押。如果能够建立起理财产品质押的登记和公示制度,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接受它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作为质物。
当理财产品持有人到期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商业银行可通过行使质权以实现债务清偿。在债权类理财产品中,商业银行同时作为产品持有人的债务人,可通过抵消权的行使满足债权,并将余额退还产品持有人。在信托类理财产品中,作为理财资产的管理人的商业银行,可对理财资产折价以清偿债务。
(六)关于商业银行破产时理财产品的处置问题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美国雷曼兄弟等几家商业银行相继破产,其所发行的理产产品也成了众矢之的。美国雷曼兄弟发行的MINI债券,在香港已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波及到中资银行。所以,在商业银行破产的情况下,理财产品如何处置就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对理财产品应当进行区分,不同的理财产品应有不同的处置方式:
1对固定收益类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处置方式
在这两类产品中,银行与投资者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投资者可以作为债权人申报债权,按普通的破产程序进行清算。
2对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处置方式
此类理财产品属于信托性质,理财产品具有独立性,不能归入商业银行的固有财产。根据《信托法》第16条的规定,当受托人破产时,信托财产不属于清算财产,而应单独进行清算。
3对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的处置
在此类产品中,商业银行只是个承销商,只要商业银行不存在虚假陈述的情况,商业银行就不对承销的理财产品承担法律责任。当发行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破产时,投资者应向发行银行提出申报,由发行银行进行处置。所以,在美国雷曼兄弟MINI债券风波中,香港的很多投资者聚集在承销MINI债券的商业银行,要求这些银行赔偿损失,实际上这些银行并没有赔偿投资者损失的义务。
在理财银行破产的问题上,还存在涉外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购买的国外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一旦出现MINI债券这样的突发事件,国内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应对,值得探讨。在MINI事件当中,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次日,香港证监会对雷曼兄弟在香港运营的四家公司发出限制通知,禁止美国雷曼兄弟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处理投资者及公司的资产并且不得将公司款项转出公司。与此同时,香港交易所于9月16日开市前暂停了美国雷曼兄弟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在证券及股票期权市场的交易权利,并宣布该公司为失责人士。当日收市后,又暂停了美国雷曼兄弟期货亚洲有限公司的交易权利、连通HKATS电子交易系统的权利及期权结算所的参与者资格。这些做法都有效地在本区域内保全了投资者的利益,值得我们借鉴。
(七)因理财产品而引发的民事诉讼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保本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近来出现了大幅亏损,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民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在现有的案例中,法院绝大多数时候判决商业银行胜诉。
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后,商业银行往往将责任归咎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但投资者对此并不认同。以某银行的一款QDII产品为例,该理财产品亏损50%,而香港恒生指数在此期间只下跌了30%,该银行大大跑输了大盘,用投资者的话说叫“割肉割到了地板上”。投资者由此认为该银行作为代客理财的专家在投资能力上存在缺陷。
出现上述情况后,银行要不要承担责任?现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银行就是信托中的受托人,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理财结果,银行都不对盈亏负责;另一种意见认为,银行作为理财专家,理财能力理应高于普通投资人,在跑输大盘的情况下,只能说明银行没有尽到职责,在扣除系统风险后,银行应对投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倾向于第一种意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一种信托产品,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不应当对投资者的亏损承担法律责任,否则就违背了信托制度的基本原则,因此法院判决商业银行胜诉是有依据的;但是,商业银行并不是永远可以免责的,一旦出现下列情况,商业银行就应当承担必要的赔偿责任:
1理财业务不符合准入制度
这种准入既包括主体的准入,也包括产品的准入。比如,产品应该办理审批或备案的,商业银行没有办理审批或备案就发行产品。
2理财业务违反了现有的操作规范
为了规范理财业务,中国银监会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一旦商业银行违反了这些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就要对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在解决理财产品的纠纷时,除了要看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之外,还要看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如果银行未能履行监管机关设定的法定义务,就可能导致银行承担更大的民事责任。
3理财财产不具有独立性
在信托类理财产品中,商业银行必须独立建帐、独立管理,商业银行不能将理财财产与其固有的财产相混合,也不能将不同的理财产品相混合。在理财合同中未有约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将理财财产与其固有财产进行交易,也不得在不同的理财财产之间进行交易。
4商业银行没有理财业务的完整交易记录
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应当保存理财业务的完整交易记录,并且应当定期地向投资者报告理财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如果商业银行没有这些交易记录,理财财产的亏损就没有了依据,所谓的亏损就成了一个黑洞,那么只能由商业银行承担亏损责任。
现实中的情况是,商业银行很少向投资人通报理财的交易情况,只是在理财产品到期后拿出一份盈亏报告,中间的交易过程投资人一概不知。投资人即使到法院,也拿不到原始的交易记录。更有甚者,有个别的商业银行根本就没有保存交易记录;所以,在举证责任上,应当采取倒置的方式,法院应当要求商业银行提供交易记录。
5商业银行利用理财财产谋取不当利益
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只能按事先的约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有的银行也称为“管理费”),不能谋取其它利益。但现实中出现了以下几种违法的情况:
(1)挪用理财资金,用于其它经营目的;
(2)隐性挪用理财资金,比如将理财资金当成质物进行质押;
(3)与客户分享投资收益,比如在“打新股”的理财产品中,有的银行要获得30%以上的投资收益,这种约定是否合法,值得探讨。
6误导性陈述
商业银行为了推销其理财产品,在书面的宣传材料及口头的推销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误导性陈述。比如,对投资收益的预测,商业银行往往按最佳的条件进行预测,得出的是最好的一种收益结果,但实际上这种最佳条件是很难出现的。投资者往往相信银行的信誉,认为银行预测的收益结果就是他们应当获得的投资收益。
银行工作人员还存在代客填写风险揭示书的情况,如果投资人没有亲自填写风险揭示书,就不能了解理财中的投资风险,法院就可以
认定银行没有告知投资风险。
(八)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