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机类专业论文

非机类专业论文

时间:2022-09-02 16:0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机类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非机类专业论文

第1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必须适应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五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凸显出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一是要求学生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的最后一次实习,要求结合实习企业尽可能搜集与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上多联系社会和行业实际。结合实习企业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鼓励学生撰写实习企业调研报告,解决实习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拥有意向就业单位的学生,应结合意向就业单位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选题联系实际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容易驾驭,完成的论文(设计)对于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三是要求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中,以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果是否为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采纳应用,是否适应企业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二)专业性原则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象兼具研究“人性”和研究“科学性”两个方面;二是研究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不可能通过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来获得。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是做好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上述专业性特征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应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而不应使用适应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

(三)学术性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是获取这种初步的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学术性原则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全过程评价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要经过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个环节的过程质量也将影响到论文的最终质量。因此,应该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这些环节开展全过程评价,进行动态的管理,而不应静态地评价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全过程评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质量。坚持全过程评价原则,一是要求将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各个环节纳入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二是要求对每一环节的评价进行细化,保证对每一环节的评价和监控落到实处;三是要求根据重要性程度不同,对每一环节进行适当的分值分配。

(五)多主体评价原则

论文评定是一种定性分析,评定者的个人判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构建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掌握不同,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存在较大差距。为防止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带来的误差,目前普遍采取由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审阅教师同时评定同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即“双重评分法”。本文认为,为尽量降低评价主体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应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一是要求评价主体尽量多样化,不仅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纳入评价主体,还应将学生的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纳入评价主体;二是要求在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之间进行适当的分数分配,充分发挥答辩组的集体决策作用,赋予较大的分值;三是要求企业评价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考虑到企业评价的随机性,这部分分值占比不宜太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可以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一)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分、审阅教师评分和答辩五个部分。开题答辩重点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情况和选题情况。中期检点考察学生对论文(设计)的期间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防范抄袭现象的发生。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考察内容相同,主要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答辩综合考察学生对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的熟悉程度,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指标,其中,开题答辩设立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中期检查设立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下设立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毕业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答辩下设立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毕业实习效果好,能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积累论据或基本材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根本保障。选题好,要求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题应该大小和深浅适宜,涉及内容不宜太庞杂。中期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全过程评价原则,中期完成态度是指论文写作过程中学风是否严谨,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否端正。只有具备了严谨端正的态度,才能从主观上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完成进度是为保证学生最终能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设定的指标。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反映了学术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三)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下设立三级指标,给出衡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具体标准。其中,毕业实习效果主要考察实习出勤及态度、资料收集方法及效果;选题好坏主要考察题目背景及意义,选题是否符合企业需求;中期检查下的完成态度主要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勤情况和写作态度,完成进度主要考察是否符合进度要求以及已完成的论文的质量;论文(设计)学术水平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和理论价值;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实用价值,以及选题、研究方法、观点是否有创新;企业评价主要考察企业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论是否有采纳证明或出具的其他意见;自述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企业,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述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回答答辩组提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能否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具备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答辩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四)各级指标权重的设定按照构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将100分在这些指标间进行分配。一级指标下,开题答辩10分,中期检查10分,指导教师评分25分,审阅教师评分25分,答辩30分。毕业论文的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论文综合成绩由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分数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含80分)之间的为良好,在70~80分(含70分)之间的为中等,在60~70分(含60分)之间的为及格,60分以下的为不及格。

三、结论与建议

第2篇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一、加强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是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发展的需要,是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等院校在财经教育方面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意味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更要具有远见卓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高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以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基础。而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财经创新人才。作为培养财经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参与国际竞争、加入全球化的洪流已经成为普通中国人都认可的共识。然而,在初步参与了国际交往和实际竞争之后,人们发现我国高校以往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标准在许多方面还难以做到“与国际接轨”,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差距就更大,而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因此,为满足面向21世纪、面对参与国际经济的需要,高校财经类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是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财经类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本科学生,除少数进八硕士研究生行列外,大部分将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经济方面的种种工作。也就是说,高校财经类专业所培养的本科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财经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我国高等财经类专业发展迅速。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各种问题也日渐显现,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尤其突出。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在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重定性轻定量等倾向。实践教学在财经类专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由于教学改革的滞后,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过时的内容仍然出现在教材中。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目前,财经类专业课程实践主要集中在平时作业,有的课程是模拟练习,有的课程是小结、小论文的形式。实践课程仅有几个传统的模拟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一个专业最多有两门实践课程,有的根本就没有实践课。全部是理论课。而大部分课程特别是理论课往往是由教师讲述。增加几个案例就是所谓的实践教学,平时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课程实践,课程结束多数以试卷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在教学形式方面,仍旧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实践课教学中,某些专业实践环节一般就是让学生到相关部门、学校、公司、企业去参观一下,由于实践方案、教学目标不明确,加之管理比较松散,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毕业实习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些高校减少了毕业实习时间,甚至取消毕业实习,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放松了要求,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财经教育的教师一般都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经人才到高校任教的也不多。少数理论水平高又有实践经验的副教授,教授又把精力主要放在硕士生、博士生的指导工作上,很少承担本科层次的讲课任务,更谈不上从事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在财经类专业教学一线的主要是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讲台,从学生到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实践锻炼,缺乏财经实践经历。这部分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引用实践案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在专业教学中,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安排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往往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加之受职称、岗位津贴、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一般不安心实践课程的教学。

(四)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特别是财经类专业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加上财经专业的特殊性,实习内容往往涉及到单位最敏感、最核心的部分,单位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业务工作,由此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从学校自身来说,由于受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制约,对财经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很少,财经类专业一般很少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或完全没有。学生的实习变成了走过场,甚至干脆“放羊”,学生实践环节的实习包括最重要的毕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

三、加强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明确认识、落实制度。真正把实践教学变成锻造合格人才的熔炉,使实践教学成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以保证培养目标的根本实现。

(二)构建科学的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体系。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毕业论文四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是指配合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实践和计算机上机实践。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所开设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认知和验证性实践教学课时以及单独设置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的课堂和模拟实验室进行,具体可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现场实践教学是指以实践教学基地为条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操作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以及毕业实习。这部分实习,特别是毕业实习应采取“顶岗实习”形式,即组织学生在大三或大凹的一个学期到公司、单位进行3~5个月的集中实习,让学生与公司、单位正式员工一样按统一要求进行各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参加公司、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由学生向正式员工角色的转变。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为主要目的的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具体可采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暑假实践、社会调查、青年自愿者活动等。毕业论文(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更新内容,改进方法

培养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求他们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耍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更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防止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上采用传统的单枪匹马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也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随时更新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提供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更多地采取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团队等新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在考试方面,考试形式可灵活多样,笔试、口试、实践操作、调查、参与课题研究等相互结合,综合考核。

(四)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高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一支能够很好开展实践教学的、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师队伍。1、学校要在人员编制、岗位配置、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吸引稳定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投身到本科实践教学中去。财经类教师一般应有从事实验教学的经历,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进实验室,指导、参加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2、可以安排教师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的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金融理财规划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3、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专家兼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35-02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学生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的专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各个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环节的教学都极其重视。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资料也越来越丰富,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随处可以搜到下载,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感到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费时费力,学生感到毕业论文难写,对高职本科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更是如此。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类别划分,教育可以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和成人教育四大类。高等教育按层次划分为高职(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完整体系包括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4个层次。

2011年高职招生数量为310万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是高职专科层次,2003年山东科技大学首开招收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先河。虽然高职本科的招生数量只占一小部分,但是作为一个层次,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高职本科的生源是“三校生”(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生的文化课分数普遍较低,入学前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其毕业论文的教学与要求和普通本科有较大的差别。根据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毕业论文的改革和实践势在必行。

由于管理大类的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本身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存在选题空泛、结构不合理、资料堆砌、缺乏实践、前松后紧、理解肤浅、格式不规范、语言文字错误、答辩准备不足等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不够重视

毕业论文都是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学生有毕业实习,学校都有就业率的指标要求,大多学生都忙于找工作或者已经定岗实习,对毕业论文的撰写,除了在时间上存在困难以外,许多学生认为这是最后一门课程了,大多抱有“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比如,市场营销专业是就业率高的专业,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已经定岗实习。这部分学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工作环境、业务流程等还不是很熟悉,工作比较忙,资料收集也有一定的困难,少数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放松了要求。

没有就业的学生也不愿意返校做论文,不能按时与教师沟通汇报。个别学生存有上网下载,修改一下应付了事的侥幸心理,更有甚者在网上花钱找毕业论文。

(二)学校重视学术研究型论文,忽视实践应用型论文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打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大旗,在“做大、做强、追赶一流”浪潮的推动下,迷失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定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水平”,本科毕业论文评价倾向学术研究型,轻视与地方经济和实际工作关联性更大、更有利于和更适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应用型论文。高职本科在本科院校所占比例很小,学校没有考虑到因材施教,管理评价都是采用普通本科的管理体系,师生普遍感到不适应。

(三)师生比例失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招生数量持续扩大,全国高校师生比为1:16左右,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师生比例远超过这个比例。为了提高论文的指导水平,各个学校的管理部门一般都对不同职称教师指导论文的数量作出了规定,比如教授、副教授指导论文的学生数不超过10人、讲师不超过7人。实际教学中,往往都超过规定,变通的办法就是让行政、教辅人员挂名,个别学校和专业教师实际指导学生论文的数量甚至达到了20人,导致论文指导质量下降。

(四)论文选题大而空,结构内容雷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论文的选题作为论文撰写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学生论文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而空,动辄就是“中国……”、“跨国企业……”,要么就是肯德基、沃尔玛、联想等知名企业的营销策略、成本管理等题目。对这类大题目,一是和很多的硕博论文题目重复,学生的驾驭能力达不到,内容只能抄袭;二是本科论文的字数一般在1―2万字,问题的论证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也不能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五)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差,材料运用不当

目前高职本科学生的资料收集途径主要是利用网络进行二手资料的收集,对于书籍、杂志的阅读量也非常少,不重视实际调研,很少有第一手资料。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料时,不会进行高级搜索,不能对重要字词、特定时间、地点进行限制和选择,导致出现数量巨大的搜索结果,寻找资料较为困难。

在使用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时,也不会使用篇名、主题、关键词等进行有效检索。

高职本科学生的外语基础普遍较差,对外文资料的收集运用流于形式。对收集到的资料,学生不会做笔记、卡片,不能对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和重组,最擅长的使用就是直接复制粘贴,导致论文复制比过高。

(六)语言、文字使用不当

高职本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主要侧重相关的专业课和升学考试的课程,对语文等基础课程不重视,书面语言基本功差,论文中大量出现口语化的语言,错别字、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现象几乎每页都存在,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七)缺少创新

思想的不重视,题目的大而空,资料收集运用不当,没有结合具体的企业和工作问题,论文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内容东拼西凑、张冠李戴,没有创新,实用价值低。

(八)论文答辩漏洞百出

由于论文开题、撰写准备不足,抄袭严重,论文答辩时,答非所问、漏洞百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他的还有评价体系宽松,学生的毕业论文几乎是100%通过,这也是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解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教育和管理,系、教研室、指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严格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通过电话、邮件、QQ等通讯工具和实际走访,加强在校外完成论文的学生的论文指导。

开题要进行答辩,要对学生的选题、论文结构和资料收集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提出修改意见。

答辩前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对论文进行检索,复制比超过规定的,不允许答辩,从技术层面杜绝学生的论文抄袭。

(二)论文选题要符合“工学结合”的原则

指导教师和学生要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拟题和选题,论文研究要与学生的实习、就业单位的岗位相结合,要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结合,选择学校所在地的企业实际问题进行论述。

比如,类似《齐齐哈尔市“冰糖雪梨”校园促销策略研究》的论文,题目不大,学生也了解,资料相对也易收集,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课程和实习,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结论易被企业采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求具备“双师”资格,教师的科研项目要注重解决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问题,教师可以把相关的课题的一部分让学生作为毕业论文完成,既可以使论文具有针对性,又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起到帮助、促进作用。

(三)吸收企业兼职教师指导论文

在符合论文指导教师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邀请实习基地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对已经工作的学生的论文指导实行“校企双教师”制度,既解决了指导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又能使学生的论文和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机结合。

(四)类似题目的结构要多样化

毕业论文的题目要做到一人一题,但是有些题目是类似的,对这类论文,不同学生论文的侧重点要不同,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要做到完全不同。

(五)加强对资料收集和应用的指导

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选题前,要对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方法的讲座和训练,加强学生外文资料的收集和翻译指导。使学生选择的题目能够反映当前的热点,具有一定的创新,资料的收集有针对性。要指导学生会对资料进行压缩、扩展、修订和补充,学会资料的运用,避免抄袭。

(六)注重细节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和论文格式严格把关,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态度。

(七)做好答辩的指导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答辩时要充满信心,沉着应对。答辩是一次锻炼机会,是对论文进行完善的最有利途径。其次,学生要充分准备,避免匆忙上阵。对论文的结构、重点、结论等了若指掌,预测答辩题目。最后,要注重答辩过程中语言、礼仪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雅静,洪传春.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第4篇

(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 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目前大部分地方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并没的达到预期目标,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所以急需构建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分析了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指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践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18-03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教研一般项目(2013jyxm23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庞大的就业大军并未填补人才缺口.高校毕业生是“就业难”,用人单位是“求贤若渴”,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倒挂现象呢?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1 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地方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校,学生在本科教育结束后,能够成为理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它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工.它是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工商企业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基层经营管理实践工作,所以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多数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都强调突出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定位是“培养具有在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管理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达到培养的目标,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强化学生专业知识、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落实实践教学,构建相对完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的课程设置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的根本要求.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虽然实践性教学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甚至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完全参照传统本科来构建自身的实践教学体系.作者对安徽省几所新建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调研发现,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时数总量偏大,实践教学时数少

在所调研的几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中,与传统本科相比,确实增加了一定的实训内容和课时,但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与传统本科基本一致,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大致为4:10,对某新建本科院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以下以共同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2.2 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计划中,都有独立而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虽然明确了实验、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形式结构.但实质上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结构却缺乏有机的关联性,教学内容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体系上,缺乏实践教学自身体系系统性.

2.3 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完全脱节

众所周知,经管类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强、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涉及金融、贸易、政策、法律等诸多领域问题,单纯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了一些相关的实验课程,但基本上都停留在软件操作,忽略了教学内容和环境与生产实际的结合,难以适应广大企业用人要求.很多高校也认识到该问题,建立一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外贸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名额和时间有限,很难落到实处.甚至有些实践教学基地仅是挂个牌子,或者安排一些参观和考察活动,学生根木无法深入实践活动.

2.4 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没有有机融合

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都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第二课堂,但是这些课外活动与所学专业联系的并不多,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作用有限.对于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帮助不大.当然有些较好的活动,比如企业经营竞赛、会计综合技能比赛、国际贸易模拟大赛、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等,但是参与的人数占比不高,受益面较小.

究其上述问题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经验,很多内容还在探索之中,对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让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重理论,轻实践”,使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虽然有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认识到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企业对接收学生实习实践热情不高,学校还没建立与企业良性循环的机制,而且国家在实践教学方面政策支持与保障力度不够,激发不了企业的积极性.

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总体思路

构建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1)建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由“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个环节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

(2)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既注意课程、专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考虑各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充分整合资源,搭建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

(3)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综合课程实验、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教学.

(4)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与学科专业相结合实践活动,作为课内实践的一个重要补充.

(5)尝试建设开放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平台.

(6)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多种类型的组织,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

3.2 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针对前面所分析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特构建如下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环节:主要通过一些验证性、理解性、体验性、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其中单项实验侧重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领悟能力、探究能力、运用能力;综合实验侧重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或同一学科的不同专业,或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实训环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其中基本技能侧重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信息资料收集与处理技能、团队合作技能;专业技能侧重培养学生主修专业的特殊技能,主要包括业务处理技能与专业软件操作技能;综合技能侧重培养学生掌握的进行主修专业与相关专业的综合业务处理技能,主要包括综合业务处理技能与综合业务软件操作技能.

(3)实习环节:这一环节可通过校内的仿真实验中心和校内学生创新和创业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来实现,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复杂的、动态的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一步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运营规则,提升综合应用能力.校内仿真实验中心,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一些.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本科学习成效的综合结晶,也是其知识、能力、素质的集中展现.这个环节应该鼓励同学结合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论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在以往本科论文的无的放矢和大篇抄袭现象.

4 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三个重要条件.

4.1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经管类实践教学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只有教师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大多数缺少在企业工作锻炼的经历,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相对较薄弱,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学校首先要着力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要分期分批选送有关经管类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考取资格证书,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其次,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企业,上机操作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再次,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情况,对缺乏专业实践锻炼的教师,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实践或挂职锻炼,熟悉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学习掌握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以提高技能,充实教学;同时,学校要聘请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到校兼职上课或指导学生实习,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

4.2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互利双赢

在市场体制环境下,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产教结合、互利双赢,关键在于创建一种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是探索和建立互利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学校能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员工,为企业解决人才的需求;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企业能为学校学生实习提供实训条件,提供真实的生产教育环境,使学校了解和把握企业最新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为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可以为学校提学研项目.二是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科研课题的研究,要吸收合作企业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参与,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相应的反馈体系,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推进.此外,还可以探索学校投入部分资金到企业,将实习实基地建设在企业,既可以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又能从企业利润中获取一定收益,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4.3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

依据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首先利用校园网搭建起经管类专业网上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实践与实验教学资源,学生申请开放实验、登录到模拟软件进行操作训练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高;其次是加大校内综合实验室和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进行实验室建设时要统筹规划,考虑前瞻性和持续性,使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在功能上设备购置等方面注意专业和技术发展的方向,防止刚建设好就落后.还要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尽可能使一个实验室能够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再次,要扩大开放实验力度,根据学生兴趣开设实验项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比如:在经管类专业开设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开放实验,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企业的经营过程,并和其他小组之间经营对抗,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下进行决策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递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卞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孙忠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2).

(3)戴雯.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6).

(4)洪燕云,谢忠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

(5)邱晖,杜忠连.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11).

(6)文亚青.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全国商情,2010(9).

第5篇

关键词 电子信息 毕业设计 工程实践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电路设计、原理图与PCB图设计、实物制作与调试、撰写论文以及答辩等多个环节,是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工程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导致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工程实践教育中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倾向,忽视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有的不会做方案设计;有的缺乏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的仪器操作不熟练,不会排除在实物制作与调试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导致实物没调试成功;这些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2 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

我校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的1~16周,正是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高峰时刻,由于如今经济转型,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寻找一个好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加招聘会和面试,如果面试成功,用人单位希望学生马上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当然还有极少数学生忙于补考等遗留问题的解决也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3 学生对毕业设计认识上有误区

我校大多数学生认为毕设对寻找工作单位没有影响,同时认为毕业设计总是可以通过的,没有将毕业设计看成是大学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综合实习,是对自己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自己清晰了解设计过程的学习,是自己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对自己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尽快适应社会,影响巨大。

2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措施和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进行系统设计、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中进行了如下修改:(1)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五个模块。(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建设,对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教学内容优化,主要强调电路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突出实践运用,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性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3)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将其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选修课,考核方式为项目设计,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4)针对应用型本科的特点,调整专业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运用,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进行调整,如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调整为射频电路及CAD技术、FPGA通信设计基础、ARM原理与应用等。(5)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有序,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在一、二年级注重专业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建立基本的系统概念,掌握基本的设计流程和动手制作实物的能力;三、四年级则是专业工程设计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电子系统的能力。(6)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电子工艺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自主管理,其他专业实验室由学生申请,系部批准后对申请学生开放,尽可能提供实验室给学生使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7)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入仿真工具和软件,如MATLAB,MULTISIM,PROTELL等。尤其是单片机教学采用CDIO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校企合作,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如与TI公司合建单片机实验室,将最新的电子技术引入教学中;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开展科研活动。(9)开设科技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2.2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模式进行调整

(1)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有责任心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小组和指导小组,对选题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时效性进行评价和筛选,强调选题以设计类题目为主,要求软硬件相结合。(2)学生的选题时间可灵活调整,我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做毕业设计时可选取与学科竞赛相近的题目;参加飞思卡尔的可选取智能车的题目;还有一些学生可在第6学期单片机实践时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作为选题,如有学生在单片机实习时做的是电子抢答器,毕设时做的是无线抢答器,学生完成得非常好。(3)对学生加强教育,认真开好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毕业设计是一个自主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一个预演,对学生很重要,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4)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制度,对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如在毕业设计中确实不合格的要求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还不合格的则毕业设计判定不合格。

3 总结

近年来我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调研,借鉴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突出应用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毕设时间和组织机构,整合学校实验室教学资源,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已初步扭转质量下滑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英桂.浅谈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学高等教育,2006:89(3):65-67.

[2] 彭熙伟,郑戌华,王向南.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45-47.

[3] 刘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4):49-51.

[4] 刘兴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8):126-128.

第6篇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悠久传统的文化大国,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并汇集而成,是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并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国家十二五规划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重”当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文化传播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认知主体的影响是无形的,会产生认同力和感召力,这种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被国际政治学者称为‘文化力’(CulturePower)。因此,一个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本国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近百年来,在各个领域中,无论是信件还是报纸杂志,英语的使用都相当频繁,尤其是在新兴的电子信息领域中,世界电子检索系统上90%的信息都是用英语贮存的。英语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因此,世界上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英语列为学生的语言必修课,这样一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就大大的超过了其他语种。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Hymes)曾提出“交际能力”是指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系统、正确地解释文化的能力。语言学家迈克拜拉姆(MichaelByram)也指出语言能力应该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和识别。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Kramsch)在其《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还指出要理解目的语文化就要把它与母语文化结合起来。英语的广泛教学使得其语言背后的英美文化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同时也深深的影响和冲击着各个英语学习国家的本土文化,因而英语教学也应该肩负起保护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通过英语这个国际语言的媒介来对外弘扬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也是使得中华民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经阶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就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抓住了这两次全球聚焦中国的契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在这两次盛会中,有很多的美术和设计工作都是由中外合作完成的,通过跨文化交际活动来展现中国文化,这对中国的美术和设计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美术院校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专业院校的一类,培养的都是美术和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如绘画、设计、服装表演等等。他们走入社会之后都是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工作,其工作和作品恰好能够更加轻松更加直观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及其发展水平,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也成为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锋群体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对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是相当有帮助的。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理论支撑下,近些年来,我们在关于中国文化介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上,主要都集中于英语专业,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君发表的论文“关于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调查”,用调查数据证明了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着实令人担忧;首都师范大学夏伊发表的论文“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文化思维因素及其启示”,从写作的角度探讨了文化介入;武汉理工大学黎慧发表的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丢失与保护”,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应对之策。这些论文和研究虽然丰富,但是只是从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中国文化介入大学英语教学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大学英语(公共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如清华大学张为民和朱红梅发表的论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探讨了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现状;浙江大学的张丽红发表的论文“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研究”,从教材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吴方发表的论文“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关键性因素研究”等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中国文化介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研究都是一个多元且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尽管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现状调查、成因分析、教材研究等等,但是却鲜有从美术院校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化介入大学英语教学这个课题。从古到今,无论是文字、国画、壁画、服装、雕像还是陶器瓷器等等,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这些美术和设计形式的表达。不难看出,美术对于文化的表现和继承,是多么的重要。美术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相对特殊的类别,其传统的专业有绘画、设计、书法、雕塑、服装等。21世纪以来,美术的表现形式又不断丰富,很多美术院校也开设了动画、影视、摄影、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这些新的美术形式让文化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易懂。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这些从美术院校中走出来的美术设计人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有效的使中国文化得以介入,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因此,以培养美术设计人才的美术院校为核心,以美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手段,来探讨中国文化导入美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价值。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美术和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到底如何呢,我通过对22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大致进行了一下摸底,调查从中国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历史典故、节日风俗、武术杂技、民俗风情、等七个方面进行,结果发现约20%的学生在七项中能分别列举出一些例子,约70%的学生能三到四项中列举出例子,剩下约10%的学生只能在两项及两项以下列举出例子。那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词汇表达方面,结果又如何呢:在20%的对中国文化相对了解的学生当中,只有20%的学生能够用英文表达相关中国文化的词语;而在70%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学生中,这个比例是12%,在20%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的学生中,比例是9%。

难道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学生们英语学的太多,母语学习的不够?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谢小庆教授在一次采访中就说道,母语学得不好,绝不是因为英文学得太多。“我们的母语教学和英语教学都是‘少慢差费’的,是半斤八两。母语学得好的人通常外语也会好,外语差的人往往母语也没学好。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关系是正相关而不是负相关。”因此,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大学美术和设计类专业学生文化缺失现象和文化输出能力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极少涉及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介绍和表达。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美术和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加强两个方面的学习和培养是必要的,一是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建设,在文学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展到中国文化的各大方面;二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逐步加入涉及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知识点,加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相关的文化输出能力。作为一位大学英语的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过通过专题课的形式(约两个学时)给大学美术和设计类专业学生用英文材料以及PPT来介绍讲解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从课中和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对相关术语单词和关键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都比较理想。当然这次教学实验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自备剪刀,亲自体验一下剪纸。本人希望此文能够抛砖引玉,能够为美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路,努力培养和提高美术和设计类专业人才的文化输出能力。、

作者:朱家佳

第7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动力。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由于科研训练具有系统性、知识性、探索性,特别是农科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通过在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能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时展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要,通过科研训练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和教育能力,为将来以创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一、科研训练是培养农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

 

1.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的重任。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求知欲强、富有创造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就能鼓励一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农学类专业是系统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农科类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是其获取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2.科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如今的“90后”大学本科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已与以前的大学生明显不一样,主要表现为非常自信、独立性强,做事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他们希望尽快立足社会。这使许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就开始思考和追问:“我在自己的专业能学到什么?”“这对我未来的就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基于现实情况,高校的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也让当代大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我国部分高校在探索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的还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科研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科研训练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不但能满足学生学能所用这一需求,而且也可以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增加实战机会,提高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如湖南农业大学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基于企业的科研训练基地建设,拓宽学生科研训练的渠道,探索并完善以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科研训练体系,确保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线,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科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以及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二、目前农科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

 

1.现行人才培养体系制约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我国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培养计划仍然是以“集体授课制”为主的传统模式,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大学生科研训练也没有与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有效结合。科研训练体系不完善、科研训练目标不明确,学生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难以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这种“填鸭式”的本科教学方法把一些与专业领域不太相关的理论教学课程都列入培养计划,导致学生每学期的课程任务非常繁重,上课和考试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用来从事科研训练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

 

2.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评价体系和实施效果不理想。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种自愿行为,加之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单一,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不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申请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也因没有进展而导致不能结题。

 

一直以来,大学主要将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要么以学校制定的综合测评来评价学生,而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这一重要的环节没有足够重视,也很少在学习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中得到体现,一般只是根据取得的论文和专利等成果,在学生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来体现,主要以终结性的评价为主,目前这种评价方式较为主观,评价方法也过于粗放,难以引导和调动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无法对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监管,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农科类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建议

 

1.创新农科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对农科类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培养对象、培养规模和培养条件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仍未能适应这一变化,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的怪现象成为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难题。

 

针对专业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创新农科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湖南农业大学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行导师制,即在一年级就采取双向选择的方法为每位学生配备科训导师,这样学生就能够尽快进入指导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课题实践或者开展具有挑战和风险性的自主选题科研课题训练。导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所带学生的特质,采取适宜的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使大学生的培养不再是一个模式,而是培养一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真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我们的培养实践中,还将科研训练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相关内容和环节紧密结合,全过程训练学生阅读文献、查阅资料、设计试验、科研课题实施到撰写论文和毕业答辩的综合能力。

 

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巩固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初步具备了独立从事相关专业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努力学习和认真实践的工作作风。

 

2.完善科研训练模式。科研训练是农科类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种自愿行为,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加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也不可能覆盖所有本科生,导致许多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之前没有参加过科学研究活动,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合适的科研训练办法,完善参与模式。湖南农业大学从2008年开始就与隆平高科等企业联合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长效机制和实训基地,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把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三者相结合,积极推动了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和创业活动。

 

3.构建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是科研训练及创新项目的主体,只有发挥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训练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此外,大学生科研训练系应建立动态的科学评价体系,应是以过程评价为主,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指标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不应只注重评价训练结果或获得的产品,鼓励各方投入到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导向全面增强其参与科研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科研训练是在我国高校“大众教育”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培养模式。农科类专业有别于工科类专业,更不同于文科类专业,科研训练是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更加合理的实施方式和评价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路径。

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0102

湖北理工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校以来,针对鄂东南地区化工、建材行业急需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先后开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化工类专业,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行业、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研与教学互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构建并实施了“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同时要具备高等教育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显然,过去那种将校企合作教育停留在常规的生产实习、岗位操作层面,或者将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开发或应用等当成校企合作教育的做法,都不能适应新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前者,片面强调某些岗位的实践操作性,割裂了技能训练与专业发展之间关系,其结果是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教育应有的职能,不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后者,将人才培养置之于校企合作教育之外,更不用说,将人才培养纳入校企合作教育的评价体系。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校企协调发展是合作的基础。其它如生产实习、岗位操作、产品与技术开发等只是校企合作教育的附加形式。

湖北理工学院针对传统校企合作教育的不足,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和化工类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构建“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以学校发展学科专业和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两翼,以解决现行高校培养模式下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和企业选择人才的局限性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合作教育共同体,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同时,新模式以实现高校、企业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抓手,探索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新途径、新方法与新内容,形成以学院内部教学结构层面变革为核心,以学生成才中的核心元素整体联动和系统整合为载体,创建组织管理、培养方案修订、工程实践训练、“双师型”教师和教学质量监控“五位一体”的校企互动教育模式,以实现有效推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校企共同成长的三赢效果(图1)。

2“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措施

2.1树立“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

“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突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兼顾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成长。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拓宽了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改善办学条件,使学生有了可靠的教学实习基地,教师有了稳定的科研课题来源,缩短学生与岗位的距离。另一方面,学校能够根据化工类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制定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聘请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走向讲台兼职授课,实现教学相长,强化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化工类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帮助解决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劳动力问题,使企业的科研实力、人才储备得到加强,提升化工类企业的人才素质和技术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校企合作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了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协调发展。

2.2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教育组织系统

加强组织机制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和保障作用。在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助推下,高校与合作企业采取设立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研究开发团队等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通过整合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共识,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高校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确定合作的内容、形式、时间,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校企双方互利、互赢、互控的合作机制,保证校企合作教育的长效发展。

2.3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一种校企合作、互利互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做好校企合作教育的保障。几年来,湖北理工学院根据化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原有的培养计划进行了创新,全面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学业测评体系。主要包括:突破高校独立制定教学计划的常规,校企双方共同修订教学计划,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化工类专业的各自特点,制订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又有利于校企合作协调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化材学院、学生和企业三方达成协议,确定灵活的培养方式,选拔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签约企业对应岗位工作。这种模式已应用于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之中。

2.4重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共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构建工程实践训练体系,共建实践教学环节,拓宽高校与化工类企业的合作面,让学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课题组在培养化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中,抓了四个环节:(1)选择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骨干企业,校企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学院聘请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和相关技术课题,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进入生产实际领域,增强其职业适应性。(2)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和企业研发需求,按照共享性为原则建设研发中心,以实现师生与企业实时进行课题研究,推动应用型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3)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相结合,推行企业与学院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课题主要来自指导教师的子课题,学生在大三开始课题研究,到大四即可以撰写毕业论文了。既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科研、创新研究的严谨过程。(4)对进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的大四学生,选择有就业意向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提前进入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工作,学岗对接。

2.5构建新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建设一支热心教学、业务精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化工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校与企业双方从各个层次进行沟通和交流,搭建知识共享和行动协调的“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制定青年教师下企业计划,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学校帮助教师寻找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践企业,科研服务对象,规定骨干教师必须有企业带教工作量或有合作企业的科研项目,并且要求教师将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诉求相结合,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帮助企业建立职工继续教育新路子。另一方面,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聘请企业的高层主管、人力资源主管、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大学生的课程和人生导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同时,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聘请资深教授担任新进青年教师的导师,通过举办公开示范课和青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过好课堂教学关,实现师德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

2.6建立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湖北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构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监控教学质量。成立了系部主要负责人和教学委员会分会成员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并从经费上予以保证。通过领导督察、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教、编印教学简便等形式,反馈教学监控信息,研究解决教学问题,不断改进学院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3“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成效

3.1促进了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

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2010年以来,湖北理工学院化工类专业本科生主持承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9项,50多人次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20余篇。先后有60多名同学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006级生物工程(1)班被授予湖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2005级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王现兰同学获得“湖北省三好学生”光荣称号;11位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2份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代表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集团公司和华新混泥土股份有限公司,参加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水泥轻舟赛,均以绝对的优势获胜;在湖北省高校大学生生物竞赛和化学竞赛中,生物工程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均有不俗的表现。

截至2012年,化材学院已培养4届本科毕业生共311名,毕业生考研率逐年上升,从2009年到2012年,考研率依次为12.6%、22.1%、26%和23%,居全校之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保持在92%以上,其中协议就业率居全校前列。同时,据我们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化工类本科毕业生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3.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

通过项目实施,为我校化工类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先后有1名青年教师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才,1名教师被评为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名教师入选东楚学者,2名教师被评为黄石市特贡专家,4人晋升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7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3名教师被黄石市科技局聘为科技特派员,常年为黄石化工类企业提供科技服务;7名高学历青年老师入选湖北省青年教师下企业计划,到对口企业

开展为期一年的工程实践锻炼;先后主持各级教研、教改项目15项,其中省级高等学校教研项目3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企业横向课题12项,争取科研经费近300万元;发表教、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检索论文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件,省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奖4项,市级科技奖励5项。

3.3促进了学院工程实践教学条件的明显改善

校企合作过程中,从四个方面改善了我院师生的工程实训条件。一是与合作企业共建研发机构,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工程实训平台。学校已与多个企业共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化工类专业已与全国10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与实习基地协议。三是联合攻关,为教师提供研发经费资助。与黄石美丰化工有限公司、黄石赛福摩擦材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近200万元,多项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四是校企联手参加学科竞赛,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集团公司,出资15万元资助我院学生组队参加中国水泥轻舟赛,为我院学子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

3.4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我校化工类专业教师为合作企业解决了20多项技术难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青年教师王志刚硕士为黄石美丰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二苯甲酮-6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成为该企业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陈雪梅教授长期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为企业服务,并协作企业成功申报市级项目一项、国家中小型创新基金一项、专利一项。同时,帮助黄石神农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建污水净化池,为企业进行服务,解决废水污染问题。邓祥义教授等帮助相关企业申请到国家中小型创新基金100余万元,资助企业完成了新产品的开发和工艺的改造等等。

3.5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2010年以来,省内外新闻媒体如《湖北日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楚天时报》、黄石电视台《新闻直通车》栏目、全球水泥备件网、水泥商情网、黄石新闻网等,总计55篇次报道了我校化工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特色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我校化工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都有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西明,赵红洲.基于九江现状的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273.

第9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B1326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13-02

现代焊接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性先进技术,是制造业重要的关键技术,[1]机械制造和金属结构制造行业急需大量的焊接工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基本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下简称“材料成型”)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以下简称“焊接”)两个专业承担,开设以上两个专业的本科院校上百所。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优势对这两个专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改革,本文研究了国内院校“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焊接”与“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以明晰两个专业的未来发展走向,使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存在的问题[2-5]

根据资料统计,国内多数学校的“材料成型”专业由热加工领域的1~3个原有专业整合形成。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方面,而在专业课方面出现了两种培养模式:一是设置专业平台课按专业方向模块培养,主要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依托自身优势设置了铸造、模具和焊接等其中的一到三个;二是实行通才教育。还有一些院校由原机械类专业合并,涵盖热加工领域知识后形成。而目前开设“焊接”专业的院校已达16所,它是继国家保留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并整合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之后,国内其他高校逐渐从“材料成型”专业分离出来形成的。

通过对众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发现:对于“材料成型”专业,虽然拓宽了基础,但仍存在专业方向模块培养过窄的弊端以及实施通才式教育的缺陷。对于“焊接”专业,因承袭了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培养思路,知识能力结构培养过窄、过深的弊病更加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从铸、锻、焊、模具和冲压等技术进步,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高度去准确理解这两个专业各自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对“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度解析,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出现了两个专业知识能力体系偏窄、不系统、不完善等现象。对于“材料成型”专业学生来说,戴上了知识大帽子,却成为了能力单一的专才,或能力弱的庸才,或无能力的偏才;而对于“焊接”专业学生来说,则戴上了知识专一的帽子,成为了能力单一、适应性差的窄才。

二、专业依托的学科发展趋势及行业需求分析

材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6]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对材料的力、光、电、磁、声及热等特殊性能及其耦合效应的要求,对材料的高强、高韧、耐热、耐磨和耐腐蚀等性能的要求,以及对材料与环境协调性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通过在微结构不同层次上的材料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材料开发,复合化、低维化、智能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材料在生物、信息、能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不断涌现。

材料是以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进入社会应用领域。材料通过加工制成结构件、设备及装备,在冶金、机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现代社会大量的需要掌握材料加工技术的人才。

材料加工的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大量的新材料的涌现推动了材料加工过程向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和超精密化技术方向迈进。现代材料加工已超越传统冷、热加工的范畴,与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力学、机械学、电学、控制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有着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的密切联系,并成为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支撑之一。因此,只有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并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才能满足现代材料加工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与结构形成规律和控制技术。[6]当代材料加工技术和相关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问题包括:材料的表面工程、材料的循环利用、材料加工过程模拟及虚拟生产、加工过程及装备的自动智能集成化、材料加工过程的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加工的模具和关键设备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再制造快速成形理论与技术等。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是: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净或近净成型等精密成型与处理、维纳加工、多场协同作用下的加工、表面工程、特种和异种材料连接、加工过程的模拟与智能化控制、材料循环再生利用技术,以及针对体积损伤零件及新品零件的三维快速成型技术等。[6]

教育部在20世纪末从铸、锻、焊、模具和冲压等技术发展进步,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高度,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材料类专业中设置了“焊接”专业,而在机械类专业中设置了“材料成型”专业。[7]

三、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分析

了解两个专业的学科门类、专业类以及专业依托的基本学科,准确理解基本学科内涵、专业名称内涵、相关学科以及学科间的联系,对于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

1.“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焊接”专业属于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的共同特征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基本学科。该学科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6]“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材料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内涵,并侧重研究焊接结 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

焊接技术工程追求优良的宏观性能,但是工程结构的宏观性能与结构材料的微观组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宏观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材料微观组织的状况。从材料连接的微观角度考虑,焊接机理复杂,加热热源、材料成分、母材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等因素对焊接质量影响极大,须以实验科学为基础,既重视具体细节问题,又考虑众多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材料微观组织来获取优异宏观性能。“焊接”专业是以连接技术为手段、以材料结构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

因此,“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力科学、机械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生产、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科技人才。

2.“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材料成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的共同特征是以机械工程为基本学科,该学科主要围绕各种机械产品与装备,开展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6]“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机械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学科的基本内涵,侧重研究机械产品及装备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是指“材料”成型,而非“构件”成型。它通过控制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使材料变成满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寿命预期要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材料成型方法采用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净或近净成型等精密成型与处理、材料连接以及三维快速成型技术等。它不仅指成型工艺,而且还要对成型过程实施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成型”专业包含材料的成型设计、成型工艺和成型质量控制。对于设备的电控设计研究则不包含在本专业。

因此,“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力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成型工艺及装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和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科技人才。

3.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辨析

“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分别属于两个不同专业类,应以充分体现各自专业类的鲜明特征作为确立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通过分析“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专业依托的基本学科不同。前者依托材料科学;后者依托机械科学。第二,对相关学科重要性的排序不同。前者相关学科的排序为力科学、机械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后者相关学科的排序为材料科学、力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第三,二者研究的知识领域不同。前者研究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生产、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后者研究材料加工理论、成型工艺及装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和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第四,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研究构件;后者研究机械产品及装备。

虽然两个专业都属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范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涵盖材料连接技术,但是根据对“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成型”专业从机械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掌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的人才,而“焊接”专业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材料成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应包含焊接核心知识,能力体系应包含焊接应用能力。两个专业对焊接知识能力要求的范围广度和内容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重大差异。

四、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分析

高等本科院校在确立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在符合高等工程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专业类的明显特征,根据自身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所处的位置确定专业办学定位,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科学研究精英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复合型,还是工程技术应用型。同时还应根据办学历史形成的专业办学优势,例如依托的行业等,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明显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31-40.

[2]邹家生,朱松,郭甜.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02-107.

[3]孙凤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11(2):21-24.

[4]常庆明.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5):402-407.

[5]陈拂晓,张柯柯,郭俊卿,等.普通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科技咨询,2008,(6):116-117.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0-137.

第10篇

1.1电气控制类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路

课程设计是综合一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践性环节,是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对于电气控制类专业,比如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常见的课程设计有计算机程序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可编程逻辑控制课程设计和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等,大部分课程设计都具有“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特点,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与企业需求结合非常紧密,契合度较高。基于该类课程设计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教学中,笔者打破原有的课程设计教学思路,采用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需求职位的专业和技能要求融入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相关企业的某个工程项目,教学过程尽可能与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接近,使学生熟悉工程项目的运作流程和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专业技能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由3~5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根据企业需求,每位成员都有相对独立的任务分工。通过这种方式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对企业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长和爱好,学生可以尽早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完善个人的职业规划,最大可能成为企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1.2基于企业需求的电气控制类专业的职位

在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的过程尽可能与企业中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接近。根据对企业职位设置的调研,笔者将该教学模式中团队中各成员的职位和任务说明如下:

(1)项目管理工程师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负责制定和管理项目进程,组织必要的讨论和会议。对于项目管理工程师而言,如何调动团队内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成员的专长是其主要任务。可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个人魅力最为重要。这个职位为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创业或某些管理职位提供了基本的训练。

(2)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完成整个项目的核心技术工作,包括系统的方案设计、绘制图纸等。在国内外倡导工程教育的背景下,工程师的工作尤其要与企业需求和行业规范相结合,指导教师对软硬件工程师的具体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

(3)外观或结构设计师需要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不是电气控制类专业的主要学习范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机械类与电气控制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混合,组成一个更加专业的团队,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扩大了团队成员的知识面。而且,一般情况下电气控制类专业的学生也会学习机械制图(或AutoCAD),若设计要求不是很高,他们也能完成任务。

(4)销售工程师在企业人员的职位中也是比较重要的角色。在我校电气控制类专业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同学都从事市场或销售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企业需要有该类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另一方面电气控制类专业某些学生善于言谈,亲和力强,更喜欢做与人沟通的工作。销售工程师需要掌握一定的销售理论,做全面的市场调研,提炼产品特色和产品卖点,制定完整的销售计划。

(5)秘书的主要任务是会议记录,制作项目陈述PPT,撰写论文等文字性工作。从方案设计开始,秘书就开始构思并撰写论文。秘书的工作是整理和总结资料,大部分的文档原始资料都需要其它成员提供。秘书需要经常和每一个成员沟通,尽量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完成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

2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

2.1对课程设计团队的要求

团队人数要适宜,若人数过多,任务分配不均,必然有成员的工作较轻松,易偷懒,造成不团结;若人数过少,每个人承担任务较多,不能起到成员间交流合作,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目的。经过实践,根据任务复杂程度,一个课程设计团队的组成人数以3~5人为宜。团队中每个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承担多项工作,比如项目管理工程师可以兼任其他任何职位,外观设计工程师兼任销售工程师,采购人员兼任秘书;而软件和硬件工程师一般独立设置,而且在项目软件编程任务较多时,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人共同承担。团队内每位成员按照分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任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由于是团队工作的性质,团队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工作过程中每位成员也会强烈地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能力强并不意味着集体的成功,只有大家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因此,在做好课程设计的同时培养了成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意识。

2.2选题要求

多数应用型大学的电气控制类课程设计都是诸如电子钟、交通灯的控制之类的小题目,设计题目单一,与专业技术的当前应用脱节[4],而且容易查找到现成的资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以团队形式工作,人数增加,可以适当地增加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课程设计选题可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能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选题最好。比如在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中,与某企业合作,设计题目为“多功能电压力锅”;在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中,与某自动化公司合作,设计题目为“恒压供水系统的PLC控制与远程监控”[5]。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满足于只考虑软硬件是否能实现任务要求的基本功能,还可以在图纸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工程要求。

2.3工作流程

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团队的工作过程尽可能与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接近[6],在任务量、时间节点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计划,使成员在具有一定压力下,既紧张又有条理地完成任务。课程设计基本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小组会议是一个较为正式的环节,由项目管理工程师主持,秘书做会议记录,指导教师或企业工程师以及组内成员参加,目的是引导学生明晰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时间,顺利完成任务。在第一次会议上,项目管理工程师陈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各成员分别总结前期研究内容和明确后期的工作步骤和内容,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团队成员分工后,项目管理工程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多次组织会议,秘书做好会议记录,为最终的论文提供素材。指导教师在以学生主导的会议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计划地学习、研究问题,综合运用自己的理论、专业和实践知识进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7]。指导教师通过提问掌握每个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启发,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各成员总结自己的阶段性成果,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成员之间充分沟通。项目陈述和答辩环节是课程设计创新模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和PPT的制作和展示能力,使其学生在公众下能够不怯场,敢于表现自己。

2.4考核与评分

在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思路和创新模式的引导下,考核也要更新观念,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借鉴荷兰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法,不仅注重基于任务分工表现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还要兼顾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展现的思路创新、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8]。由于课程设计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一至两周,所以考核与评分不能过于繁琐,笔者在两轮课程设计实践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与培养目标一致、相对公平和便于实施的考核评分方案,如表1所示。个人的最终成绩是由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组成[9],各占50%,其中小组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分项及其权重给出,个人成绩由指导教师和组内成员共同给出。组内成员互评均分权重为0.2,这个独创的考核细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并营造了工作团队内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的支撑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又进入学校授课,本身没有在企业工作过,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具有丰厚工程背景又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10-12]。一方面,可以建立教师有计划分批次轮流到企业锻炼的常规制度;另一方面,吸引企业的优秀工程师兼职或全职到教师岗位,充分发挥其多年来的企业工作经验。

(2)重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解决实践教育缺失的根本途径[13-14]。一方面大力吸引企业参与到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广泛征询和适当采纳相关业内专家的意见;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灵感,为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实践平台支撑。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良性循环,最大可能实现更多学生毕业和就业上岗的零过渡,校企共同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3)开设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对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知识面扩大,兴趣和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有重要意义。对于工科专业来说,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开设如市场营销、会计、社交技巧等人文类和经济类选修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地进行选课,为将来的职业储备和积累知识[15]。

4结语

第11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脱胎于师范类专业,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到大众化、高校扩招、上规模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深化,各种卓有成效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地被推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授学过程考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目前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在继续,一些举措及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过程学习;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21-02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依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本论》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师院校非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及专业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模式构建”(JG2012010358)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的特点

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钟启泉认为如果“组织的课程旨在达到业已明确规定了的目标,或者是要赋予各个学习领域中所使用的独特概念与方法的经验的话,那么,学校中彼此的孤立的学科设置就是一个问题了。使知识渐次走向更广泛的综合化,才是合乎理想的”[1]。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是保障。

(一)公共必修课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公共必修课包括史学类、国际形势分析、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及军事类等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700学时左右。这一部分课程内容偏重于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国家民族需要的正确的世界观。

(二)专业必修课注重理论的基础性

专业必修课是学科专业的系列主体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和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同类专业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这些系列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且自成体系。基础理论为专业入门课程,内容包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在整个专业必修课程中,确定有10门左右的核心(学位课程)课。这部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较为系统、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300学时左右。

(三)专业选修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拓展性

专业选修课为本专业的系列选修课,内容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属于专业知识拓展性的课程,一般区分为院选和系选两个层次。对这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修,但要求修读学分至少30学分。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550学时左右。

(四)公共选修课既注重趣味性也注重实用性

公共必修课分为自然科学、(国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运动技能类等四个系列,由全校各专业教师提供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有别于综合性大学的是,师范类院校针对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推出了一些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资源供非师范专业学生选修。诸如汉语言普通话课程、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等,这不仅为非师范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也为这些学生有意向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奠定了基础。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选项。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80学时左右。

(五)实践教学侧重学生的表述能力培养

师范类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在中小学课堂上的教育实践,非师范类专业则体现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公共必修课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上。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非师范类院校以未来职业教师培养为目标,师范类学生是主体,整个校园课堂也都充满了浓浓的说课、备课、讲课的气息,这在感官上对非师范类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范类院校中,一些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往往比较注重语言表述的逻辑能力培养。“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2]。

二、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

课程设置组织原则要体现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知识的关联度、层次性、融合性。

(一)课程知识的关联度

知识的关联度要注重把各种课程资源内在的和外在的知识点按不同的主线衔接,从而使其达到一种自然贯穿的科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时间顺序的规范中总是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也能够总是会互相支撑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在整个学制时间里后续课程会有各种程度的先修课程知识点的复现,先修课程为后修课程的基础。不同学期的课程总会有规律地提请学生用先修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消化。诸如经济学类别中,理论课程必须依靠相关的应用课程来对其进行验证。而应用课程又必须能够实现理论课程所要表述的结论。

(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在学制四年(五年学制的专业如医学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的一个完整学习过程中,大学一年级无疑是初入大学校门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突出一个学习任务,就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是学生未来学业展开的前期铺垫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专业知识的获得由此为起点。坚实的专业基础是专业水平提高的基石,这一时期属于初级入门夯实基础阶段。大学二年级的专业课程的知识难度有所增加,专业课程达到中级水平,但仍属于在完善专业基础知识阶段。大学三年级的课程难度在量上和质上都全面提高,信息量加大,国内外有关专业方面的前沿问题和超出教材范围的最新成果会源源不断地被教师在课堂上传递出来。一些高深的专业理论与实务课程多安排在这一年。大学四年级是大部分学生独立分析、逻辑思维成熟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除深度、难度达到一定高度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专业理论较为集中。大学教育的专业理论体系到此阶段大成。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角度讲,学制四年的每一个年级课程都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空间,每一年级的课程体系都能够体现出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三)课程内容的融合性

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部分组成。由于各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不尽相同,所以分类设计原则必不可少。有别于综合类大学和专业门类大学,师范类非师范专业要根据专业办学历史、区位战略优势和软硬资源条件等来确定自己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这种条件下课程设计的融合就尤为重要。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内容是渐次融合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往往就取决于这个融合度。显然,二年级的课程内容是以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而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又是以二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四年级的课程内容则是三年级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课程内容的融合性依靠各年级理论课程知识点由浅入深的科学衔接来实现的。知识点之间的循序渐进的联系形成一条条脉络,这些脉络紧密衔接,各知识点相互支撑、彼此验证最终达到专业理论的统一。如,理论经济学课程体系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资本论”、“比较经济学”这四门理论课程分属一、二、三、四个年级部署就能够体现出这种课程内容的融合性。

三、过程教学与质量评价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和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的过程教学与质量评价自成体系。过程教学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去精心组织计划、实施,进行自我检查监控。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的一个过程。其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领会理解的程度的掌控,是通过相关的一些手段来认定教学成功与否的过程。

(一)过程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的好坏直接能够反映出教学效果。所以,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课堂秩序、互动效果,一切都由教师来掌控。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读书心得体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各种调查数据的整理归纳能力的体现都属于过程教学的内容。

(二)质量评价

建立阶段性评价体系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阶段性评价设定在教学中期和期末。期中评价主要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期中小测验、小论文和对所给出书目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期末阶段要全面审视整个过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日志中记载的学生课堂互动表现和课程大论文完成的质量。整学期结束要完整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方法论掌握和应用能力。重点要培养出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和随笔的记录习惯。

提升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3],过程教学和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熟烂于胸,每一章节都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性,取决于教师时刻把握学生的课堂动态二进行随时调节。这包括内容进程速度,难点和重点知识分配的时间。

“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31条。)课程设置是为教学计划服务的。无论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何科学合理,我们最终所培养的人才都是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心理素质健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体魄的人才。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塑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工具,一定的国学知识和自然常识,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这是教学计划方案目标管理,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72.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