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舆情培训总结

舆情培训总结

时间:2022-04-03 20:43:18

舆情培训总结

第1篇

舆情信息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分析发展形势、掌握工作进度和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要积极推动舆情信息工作的制度化、 常态化和科学化, 使其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服务领导决策,并促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抓好我县的舆情信息工作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近年来,我县从建立队伍、下达任务、强化培训、加强报送、建立激励机 制上下工夫,使舆情信息工作有所进步。一是建立了全县舆情信息员队伍。县委宣传部下发了文件,进一步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各乡镇和县直部门落实了分管领导,配备了 1 至 2 名舆情信息员。二是下达了舆情信息报送工作任务。要求各乡镇党委每月至少报送 10 条舆情信息,每季度至少报送 2 篇社会舆情或网上舆情分析报告;三是开展了舆情信息工作培训。召开了全县舆情信息工作培训会, 邀请区市党委宣传部舆情信息工作专家到会授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县舆情信息员的素质。 四是着手建立激励机制。 草拟了我县舆情信息工作有关激励文件,着手建立符合天峨实际的激励机制。五是加强舆情信息收集报送。通过多举措,全县舆情信息工作步入正轨,打开局面。

然而,我县宣传文化系统舆情信息工作存在问题——思想观念问题,两张皮的现象,我县舆情信息工作从表面上看,有三大不足:人手不足、稿源不足、好稿不足。可以说, 全县的舆情信息稿件 90%以上都是县委宣传部一两位同志努力写出来的,其他稿源几乎为零,更谈不上好稿了。从中度视角来看,存在以下困难:一是舆情信息队伍网络没有能完全发挥作用,基层舆情信息员队伍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目标考核管理和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信息员写作积极性不高; 三是深度分析不够, 舆情信息撰写水平质量有待提高, 与兄弟县比较,上报数和采用量偏低; 四是舆情信息监控采集手段原始单一, 缺乏信息软件技术支持。 其实, 从深层次来看,还有个思想观念问题。信息工作在各单位都是稍微软一点的工作,没有硬性考核指标,弹性比较大。因此,不会很受重视,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做得好或不好也就一个样。还有,客观上基层单位人手少,工作人员确实较忙;主观上收集、拟写舆情信息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费力费时,可能有好的思路、好的题材甚至好的冲动,没有人“压”去做,也就罢了。因此,尽管上面出台许多文件、制度和措施,尽管形式上是建立了队伍和网络,尽管是有任务和上报稿件数,还是没多大效果,因为上面的政策和下面的实际存在“两张皮”现象。

我县舆情信息工作要实现新的突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特别是要改变在全县的落后局面, 需要改革创新,加倍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把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领导、管理、协调职能,做好舆情信息收集报送,特别要注意加强分类指导,把各个信息网络单位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二是更新思想观念。舆情信息看起来很不起眼, 其实作用是很大的。 高层领导在百忙之中,可能没空去浏览诸多的报刊和网络,但送到案头的信息是必读的, 往往对各地各单位的工作作出批示和肯定,有些典型也因此推开。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各单位在自身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按照舆情信息工作的有关要求,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网络。要把触角伸向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伸向新兴 群体、新兴组织、新兴媒体等社会群体,将各类舆情资源纳入协作范围,形成一支强有力的舆情信息工作队伍。四是完善工作机制。今后我们将定期不定期下发舆情信息需求要点,通报有关情况,提出工作要求。 要加大投入, 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工作评比奖励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被上级采用的舆情信息,各单位拿出一定经费匹配稿费。年底对全县的舆情信息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起色不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督促,以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五是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县、 乡的高素质等基层一级相关部门舆情信息工作的指导培训, 着力打造专职或兼职舆情工作队伍,促进舆情信息工作更好开展。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也要对专职舆情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好舆情信息收集的基础性工作。 六是落实报送任务。督促各地各有关单位狠抓落实,按照“围绕大局,把握大势,关注大事”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好舆情信息工作,完成下达的舆情信息工作任务。

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攻坚年”活动为主线,紧密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和任务,整合宣传教育和培训资源,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保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提供舆论支持。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持续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企业从业人员得到安全生产培训,遵章守纪自觉性明显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三违”行为明显减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二、工作重点和活动内容

(一)把握宣传方向,突出宣传重点。

1.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选准宣传教育重点。要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突出安全生产主题,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广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年”、“攻坚年”活动的意义,结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2.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揭露、谴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方针,推出一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一线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先进典型。鼓励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非法违法现象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曝光和监督,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企业从业人员举报身边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对重特大事故查处结果、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行为以及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要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监督。

3.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坚持贴近社会、服务群众的方针。从“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角度出发,面向企业和社会,在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创新,将安全常识、安全操作规程、防灾避灾知识等,制作成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资料、读本等,或运用文艺表演、公益广告等形式,并通过继续开展安全知识“五进”(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广泛向企业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1.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继续开展好“安康杯”竞赛和“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要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开设安全生产专题节目,制作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利用报刊、网络资源,办好专栏、专刊,开设安全生产论坛、讲坛,推进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宣传。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日等活动,做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执法行动和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采用有效形式,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普及,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升从业人员依法维护生命安全健康权益的能力。

3.组织开展好第个“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要集中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举办安全生产咨询日,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燕赵行”集中采访报道等活动,在活动中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使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形成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采访报道活动要注意发挥主要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记者采访和新闻报道,形成全社会坚持安全发展、关注安全生产的热潮。

4.大力宣传安全监管监察一线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形象。各级安委会要组织表彰一批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三)推进“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设。

1.进一步开展好安全生产承诺制活动。督促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切实落实公开承诺,保障安全生产,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宣传教育、规范引导和典型示范等方法途径,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者中,倡导树立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安全诚信缺失、存在非法违法行为和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的企业,在媒体上公布。

2.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总结推广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经验和典型做法。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继续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活动,组织引导职工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在新闻媒体开设安全文化专栏,编印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读本。

3.大力开展安全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参加“安全伴我行”全国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支持职工、群众自编自演安全文艺节目,有条件的企业要举办安全专题文艺演出。用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战线的模范人物,传播安全知识。

4.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11号),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深化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下的农村安全社区建设。

(四)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重点抓好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巩固三项岗位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的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积极研究有效的培训方式和途径,全面提升安监系统队伍整体素质。重点抓好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强制开展新上岗、转岗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将高危企业安全培训情况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未依法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企业,不予审核颁证。

2.加强培训基础建设。要加强培训工作制度建设,把培训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做到依法依规培训。要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培训资质,确保培训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培训机构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经营单位聘请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热爱安全培训工作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教师库,实现培训教师资源共享。要加强培训教材建设,加大新教材的开发、使用力度,提高教材质量和针对性。

3.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采取随机抽查、暗访、与学员座谈等形式,督促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教学管理。抓紧建立监考人员队伍,确保培训考试工作不走过场。加大追究问责力度,落实安全培训、考核、发证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违规违法培训、考核、发证行为,严肃处理违规违法单位、机构及人员。

4.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实施专项检查,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档案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对无证上岗、持过期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加强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工作。

1.创新形式,注重效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工作实际,确定宣传报道重点,围绕安全生产重点、热点问题为新闻媒体提供更多的宣传报道素材。

2.规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完善新闻制度,规范新闻程序。及时公布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和重要安全生产信息。关注热点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建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音像资料库,组织制作电视宣传教育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

3.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营造主流舆论强势。要加强与主流媒体、重要网站的联系沟通,采取集体采访、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网站做客等方式,加强正面宣传,营造主流舆论。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曝光,营造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新闻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的新闻报道。

4.建立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机制,准确把握舆论态势,加强正面引导。要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对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对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要争取第一时间在网上作出反应。

四、工作要求

第3篇

一、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

立足反腐倡廉建设全局抓宣传,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正确引导舆论,有效凝聚共识,积极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对反腐倡廉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阐释。深入宣传党的十和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市纪委六届三次全会、县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化认识理解、抓好贯彻落实。

(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形势任务宣传。大力宣传我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重大举措,宣传中央将要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的实施办法、及市县的工作要点,宣传我县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反腐倡廉形势,坚定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

(三)加强反腐倡廉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对公众普遍关心的反腐倡廉热点问题,科学解疑释惑、澄清认识。提高反腐倡廉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科学、妥善回应社会关切。

二、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夯实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紧密配合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夯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突出抓好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在广泛开展示范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省纪委最新拍摄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学习省市纪委组织编辑的警示教育读本,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组织一次专题讨论”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二)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培训。坚持参加县委党校和各类干部培训机构组织的反腐倡廉教育,保证课时,提高质量。

(三)开展“廉政教育大讲堂”活动。认真落实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带头讲廉政党课、作廉政报告制度,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

三、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布局,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创新推进工作。

(一)深入推进廉政文化“九进”工程。按照我县、规划系统廉政文化建设规划,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等。尽力打造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九进”工程示范点,形成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二)继续做好廉政文化产品的传播。结合全国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在机关单位或专栏设置“倡廉洁、树清风”标语,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四、围绕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切实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

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越来越重要的新阵地,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崭新课题和重要任务。

(一)加强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应对处置工作。按照《关于实行分网监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的通知》要求,实行分网监看,健全传递迅速的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及时收集报送相关涉腐舆情信息。

(二)加大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网络评论员管理和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围绕反腐倡廉工作积极开展网络评论,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加强反腐倡廉网上宣传阵地建设,支持和鼓励重点新闻网站办好反腐倡廉频道、网页。通过开设个人专栏、博客等方式,扩大网络评论的影响力。

五、围绕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第4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围绕安全各项工作目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全面落实安全工作任务,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行动,全面推动安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各地、各校主要负责人更加重视安全工作,全员安全培训工程进一步深化,师生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

二、工作重点

(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1.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要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紧密结合当前安全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探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积极营造安全发展、关注安全的氛围。继续组织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以及系列宣传活动,推进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结合“五五”普法,充分利用“安全月”活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实施周年日等时段和节点,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3.广泛开展第八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周密策划,及早部署。通过开展课堂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文艺演出、安全知识竞赛、黑板报、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广大师生强化安全意识,自觉遵章守纪。

4.积极开展安全主题宣教活动。各地、各校要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通过市、县、校三级联动,组织开展好“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技能。

5.大力宣传安全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学校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进行交流、借鉴和推广。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学校安全工作特点,争取全社会的支持。

(二)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积极推进安全文化产品创作。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地、各校创作更多更好的安全文化产品,采取生动的、新颖的、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形式来丰富日常宣传,确保安全日常宣传时抓时新、常抓不懈。

(三)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在前几年开展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主要负责人、安全员、门卫、炊事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四)拓展宣传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1.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与电台、电视台、报社、新闻网站的合作,激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关心、关注学校安全工作。及时在主要媒体重要信息,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

2.规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加强教育网站信息栏目的管理,及时权威信息和重要新闻。完善新闻制度,规范新闻程序。关注热点问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建立网上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机制。要建立网上舆情监测系统,对网上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对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情况要争取第一时间在网上作出反应,加强网上正面引导。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宣传教育行动要按照国务院安委办、省安委办和市里的统一部署,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做到方案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各地、各校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组织,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认真组织。

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现就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根据文件的精神,成立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XX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党组书记、局长多次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指导、亲自调研,共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制定并印发了《XX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及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列入党建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出要加强对敏感问题、重大活动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分析研判本系统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动态,掌握了解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并作出工作安排,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形势安全。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整改,抓好落实,做好令行禁止。

(二)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

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党委)班子学习重要内容之一,认真组织党组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分别在9月3日、10月9日的党组会议上传达了意识形态相关制度文件,10月18日召开会议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教育。8月31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党员干部作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及全体职工891人参与警示教育活动。9月6日,组织党员干部共37人到红色文化讲习所开展党日主题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强化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教育,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并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等组织的关于意识形态培训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三是组织党员学深学透党章党规,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习首要内容并列入党组会、党委会、支部会的“第一议题”。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守住为人处事的基准和底线,切实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三)加强阵地管理,积极传播正能量

一是加强互联网阵地管理,维护网络安全。定期开展排查,及时堵住网络安全漏洞,营造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微信公众号“健康鼎湖”、微信群和在区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管理,新闻信息的发布严格把关,确保信息发布、公开工作既顺利进行、健康发展,又无失密、泄密事故发生。二是不断拓展宣传载体。除了传统的宣传栏、婚育学校、开展宣传活动等载体外,我局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载体;与今日头条、南方+等新媒体建立联系,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动态等;并积极与区电视台沟通,加强对外宣传,进一步提高卫生计生形象。三是加强对下属人员的教育管理以及对各类活动的监管,组织学习意识形态相关内容,提高本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强化政治意识、思想意识。四是加强宣传队伍建设管理。8月16日,我局举办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宣传干部培训班,强化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水平。

(四)抓好监管,管理用好新媒体。

一是抓好舆情应对工作。8月3日调整了局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局分管医改工作的领导兼任新闻发言人,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舆情和处理舆情工作,并积极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专题培训,掌握新闻发言工作和舆情监督管理的方法,加强对宣传部干部舆情应对的教育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二是加强常态化监控处理。我局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完善舆情应对工作制度和舆情监测员队伍,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卫生计生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机制。加强对本系统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的监管和建设,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对异常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和有害信息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迅速处置,确保我区卫生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力求将重大社会不良影响杜绝在苗头中,2018年无发生卫生计生网络舆情事件。三是开展舆情防控自查自纠工作。我局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本系统舆情防控自查自纠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网信管理,落实工作到人,责任到人,暂未发现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暂未发现党员领导干部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四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严格落实责任,对出现意识形态责任制明确需要追责问责的“十种情形”执纪问责,对未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导致本部门出现严重意识形态事件和重大舆情事情,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的,实行追责。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党组(党委)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组织领导还需加强。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个别班子和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不够深、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事务之中,不重视、不主动对意识形态理论学习,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件务虚的事,没有上升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高度加以认识。二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带头作用还不够深刻。个别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学习中针对性不强,缺乏自己的思考,与工作联系不强,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中不体现或较少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三是对意识形态专题调研不够重视。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督查还没有真正到位,警示督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还需加强。针对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部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有偏差,局党组班子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党组(党委)只是在党组会或党委会上组织学习了意识形态相关文件,没有组织党组(党委)成员深入基层单位开展专题党课教育活动,导致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不高,没有及时掌握系统内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的动态认识。没有开展专一的针对性培训。局组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次数虽然形式多样,次数多,但针对舆情应对的专项教育培训较少,党员干部应对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

(三)意识形态工作督导还需加强。没有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卫生计生舆情监督与应对工作机制还不够成熟,对异常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和有害信息应急机制尚不成熟,舆情引导和舆情应对知识培训力度不强,适应新形势的潜力偏弱,信息报送还不够及时、全面,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请教、请示的主动性还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贯穿卫生计生各项工作,提升意识形态的认识。

(二)加强意识形态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党组(党委)中心理论学习制度,党组(党委)成员要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抓好党员干部舆情应对专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党委 网络舆情管理 研究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以及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由于互联网具有自动互动的特性,从而成为各基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以及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一些虚假、有害的信息和错误的观点也充斥其中,扰乱了网络舆论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容易为各种势力所利用,危害社会国家。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监控管理,从而保证网络舆情环境的和谐稳定。

1 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比较赞同曾润喜博士的观点,其将网络舆情看做是由各种事件刺激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以及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可见,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范围内,网民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变化,作为主体的网络民众对事件表达社会政治态度的一种反映。此外,网络舆情还表示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现象、问题,网民对其所表达的信念、态度以及意见和情绪等交错表现的总和。

2 当前一些党政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误区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是其出现和发展作为一般双刃剑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各级党委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不到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此外,缺乏科学管理机制和存在偏颇心理的网络舆情在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思想认识滞后

第一,没有很强的主体意识。按理说,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应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但是自从网络快速发展以来网络舆情的管理仅停留在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基础上。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年轻网民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他们容易在情绪上走极端;从文化层次来看,大多数网民处于高中以及大专以下,文化层次较低以及隐蔽的发言者身份,从而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网民对于事件的评论也并非完全客观全面,并且难免会带有强烈的感彩,因此,仅仅以来行业自律或网民道德修养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没有太好的效果。第二,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有些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理舆情危机事件的时候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无法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从而隐瞒事实真相并放任舆情发展,不仅导致局部问题全局化以及简单问题复杂化,更导致人体问题公众化以及一般问题热点化,从而不仅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更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没有很强的危机意识。由于有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网络舆情不但没有价值,又没有影响力,从而忽视网络舆情而缺乏危机意识,对于网络舆情仅仅进行事后围堵而忽视了事前控制。

2.2 应对能力滞后

第一,学习主动性不强。有的领导对于网络以及网络的各种功能根本不了解,从而置身于网络之外;第二,缺乏能力。对于网络舆情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有些党委还不能够适应,从而很难有效的引导、控制和解决问题。

2.3 机制体制滞后

第一,由于工作方法陈旧落后,从而无法正确引导舆论。采用传统的捂、堵、删的方法而降低了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第二,部门之间由于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而缺乏沟通。由于部门之间衔接不够且渠道不畅通,从而无法形成整体联动模式。

2.4 法律法规滞后

近些年来,为了给清理网络不良的舆论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制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一部明文规定的法制,因此,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在总体上不适应互联网的普及进程。

3 加强党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思考

3.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舆情意识

第一,消除传统认识误区。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主体多元化、影响广泛性以及聚焦持续性等明显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在化解危机的时候,各级党委已经不能够在沿用惯性思维。为了有效提高各级党委民主决策以及科学决策的执政能力,网络舆情作为党委发现问题的“显微镜”,反映民声的“民意库”以及体察民情的“晴雨表”,党委政府必须站在提高党的执行能力的高度认识网络的深刻影响,从而把握网络的发展趋势。第二,树立牢固的民本意识。为了正确有效的引导舆论,各级党委在处理网络舆情的时候除了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外,还要具有开放明朗以及包容理性的心态和理念,此外,面对网民还要真诚的“敢说话,说真话,会说话”。第三,摒弃封堵思想。由于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属地的限制,因此,各级党委在面对网络舆情的时候既然无法封堵,那就不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面对。为了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采取多疏少堵和及时准确权威信息的方式。

3.2 抓队伍建设,推动舆情引导力量整合化

注重发挥各方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舆情引导力量不断加强。一是组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联络员队伍。选聘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熟悉网络知识的干部作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联络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编辑和报送工作,较好解决虚拟社会应对能力脆弱问题。采取以会代训形式,不断提高联络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确保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掌握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最佳“黄金时间”。二是建立网络舆情阅评制度,组建网络舆情阅评员队伍,加强网络信息分析,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完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制度。

3.3 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应对能力

为了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时候,提高党委的话语权而占得主动权,必须充分提高其科学运用网络的能力,对此可以组织党委进行学习、培训以及讲座和现场进行模拟等。一要直面网民、收集民意;二要主动参与,良性互动;三要及时,信息公开;四是落实互联网舆情处置的干部问责。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处置要落实干部问责,一方面可以让干部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予以重视,从而更好的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对于社会矛盾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化解;另一方面也将各级干部的工作状态置于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使互联网成为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面镜子,从而提高社会的公共监督效果。

3.4 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做好舆情导控

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构建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有效机制,实现对互联网管理效能的提升。

第一,为了在发生危机的时候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应当建立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分项应急预案以及活动应急预案在内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体系。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危机划分为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级,在化解危机的时候根据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和力量。第二,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和新闻通报制度适时组织网上信息。此外,为了最大限度的防范舆论危机的传播,一定要增强把握和引导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抢占舆论引导先机和主动。第三,在部门之间建立协同工作机制。采用党委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的“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为了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舆论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沟通和职责互补来确定一个协调结构,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

3.5 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舆情监管

首先,针对网络舆论监督侵权和犯罪立法,应当相对完整、系统全面并自成体系;其次,要求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互协调和互为补充,对现有法律资源进行综合整理后明晰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监督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加快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此外还包括对论坛版主实行实名认证制度等,以明确法律责任。

3.6 重视网络“意见领袖”作用

目前很多大型论坛都注意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将其代表性的言论置顶和加精,利用他们的威望来强化舆论效果。因此党委也可以借鉴此方法,通过恰当的方式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引导他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的目的。

3.7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作为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通过二者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第一,为了形成网络空间自律规范,建立以网络礼仪、业界伦理守则以及ISP行为守则为主的自律规范体系;第二,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第三,为了对网络内容和行为加强监督,通过推广和落实网络实名制逐步做到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入网;第四,鼓励全社会积极的参与网络道德建设。

4 结论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的安定、稳定,是党和政府目前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舆论是社会的推手,是复杂社会的催化因素;网络舆情在某种情况下是社会风云变化的绸缪未雨,甚至是社会的“晴雨表”。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和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网络征集民意、收集舆情以及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是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考验。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舆情意识,绷紧网络舆情作用这根弦。要抓好网络监控队伍的建设,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他们应对舆情变化能力,推动舆情引导力量整合化。同时,必须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舆情监管,保证舆情监控执行的顺畅。要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做好舆情导控。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对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我们也应该时刻予以重视。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确保网络成为党和群众、政府和群众紧密联系的平台,使网络舆情真正成为民情民意上传、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的重要纽带,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建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2]张荣臣,谢英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党员干部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3]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反腐倡廉10大热点问题[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问题面对面(2008)[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十讲[M].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6]邸彦彪,李向春.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导控[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1).

第7篇

关键词: 品牌战略 整合营销传播 多元化产品

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各类终端爆发式出现、云计算与大数据相继落地的背景下,面临着极大程度的变身需求。报纸作为传统大众媒体,其阅读便利性、信息更新速度、内容承载能力等多方面落后于新媒体,广告经营策略变革已成为传统媒体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错过最佳改革时机的报纸媒体该如何应对当今传媒环境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报已经尝试过许多策略调整,诸如:根据受众定位制定党报发展策略;观念更新、接受媒介发展现状;品牌战略构建等。这些策略若不实施,只能是纸上谈兵,必须恰当地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根据党报经营策略的调整,笔者特以河北日报为例,对党报广告经营策略提出以下创新举措建议。

1.信息服务

成立传播研究中心,与在信息安全、网络舆情、数据挖掘等方面知名的大学传播研究机构合作,为政府、商业客户提供媒体、市场、目标消费者相关方面的服务,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研究与。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政府汇集民意、企业推广自我的有力平台。随着中国网民数量增多,网络民意越来越代表社会民意。同时,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突发性公众事件”的集散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各级政府与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根据客户需求,在对网络舆情传播九大渠道(包括BLOG博客、SNS社会化媒体、BBS网络社区、NEWS回评、WIDEO网络视频、IM即时通讯、SEM搜索引擎、WIKI维基问答、微博)24小时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由分析师运用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与统计分析技术,对舆情事件起源、传播扩散的载体、传播路径及应对策略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为政府企业提供专业舆情分析报告与建议,提高政府、企业宣传工作的质量,加强客户与媒体的关系和对涉及政府、企业方面事件的舆论走向的把握。

人民日报社在网络信息服务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2006年人民日报社所属的机构和企业开始了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的研究,并于2008年成立了专门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作为国内最早的专业舆情监控机构之一,其业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等客户机构提供舆情监测、数据分析、顾问咨询等多方位的信息服务。服务客户涉及政府、企业有:贵州省委、云南省委、广东省委、湖北省委、成都市委、青岛市委等政府机关及神华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石油、中广核、民生银行、博时基金等众多企事业单位。服务内容包括政府舆情监测、企业舆情监测与消费者数据挖掘、纪检舆情监测、舆情监测报告。

2.公关咨询:媒介公关、活动策划与执行、危机公关

对公关实物进行简单地划分,一是媒介公关,另一类是事件公关(活动)。媒介公关,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公关公司的媒介资源,有偿客户的稿件,以期获得良好的企业声誉。业务包括:传播策略制定与执行、公关稿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事件公关:指的是为配合媒介公关而进行的项目活动策划与执行,有时也会单独存在。例如:展览会、新闻会、品牌会、新产品上市庆典等。二者的存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媒介公关提高事件公关的曝光率,制造有力舆论,扩大企业或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例如:《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2015年省内展览总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各类展会、节事、会议突破400个,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展览项目达到75个,3万平方米以上展览项目达到22个。重点新培育5个国家级展会;引进国际国内品牌展会3个;打造19个国家级和省级经贸展览会,其中5至8个为国际展览项目,10个为全国性品牌展。重点打造22个节庆活动,形成5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面对如此多的公关项目,不仅有媒介公关,还有活动策划等需求。河北日报可以利用良好媒体资源和政府关系及河北日报的品牌优势,在省内各级活动与会展的媒介推广咨询与活动策划与执行方面,给予省内各级政府、行业组织专业的公关服务支持。不仅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政府在传媒人才与资源方面紧缺的问题,还能起到利用自身专业的媒体服务更好地推进地方政府推广地方产业、文化旅游的作用,满足地方政府需求的同时扩大河北日报的品牌影响力。

除了传统公关服务外,还可承接政府企业危机公关服务:根据舆情监测平台的检测报告,为政府或企业客户在舆情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提供舆论走向趋势的预测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包括危机应对策略建议、负面新闻的缓解、稀释、公关传播处理建议等,为地方政府与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危机公关服务。例如:河北省发生的三鹿事件,发生前没有得到危机监测与预警,发生后没有进行相应专业的危机公关。最终导致三鹿集团被迫关停、企业法人接受法律处罚的结果。

3.新闻培训:新闻发言人培训、宣传专业技能培训、网络舆情管理培训等

面对人人自媒体、新闻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媒体环境。地方政府与企业在新闻培训方面有了迫切需求。各类政府与企业需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采访事件的应对机制,具备压力状态下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发表深入人心的公众演讲的发言人能力,才能应对突发事件时与媒体沟通临危不乱。

新闻发言人培训:针对客户性质设计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包括舆情分析与网络舆论引导,新闻会的组织与策划,新闻发言人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发言人公众形象塑造,突发事件的处置与舆论引导,新闻会与接受媒体采访模拟演练和点评,官方微博操作实务,政务、商务公关礼仪,观摩新闻会,参与电视台客户品牌相关栏目现场录制。

突发事件中接受媒体采访的技巧培训:为客户提供电话采访、、突击采访、一对一专访等培训;演播室访谈、网络访谈与微博访谈模拟训练;召开突发事件新闻会;危机中如何进行滚动新闻。

网络舆情管理培训:当前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形势和特点、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引导、社会化媒体平台应用、政务微博与机构微博运营等。

省级党报利用自身媒体资源与专业人才优势,通过理论讲授、经验分享与案例解析等常规授课方式,还有模拟情景下的实战演练,可以为提高省内整体政府与企业新闻发言业务提供非常大的帮助。一是帮助省内地方政府与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二是提高发言人应急管理和与媒体沟通的能力,从而提高我省宣传部门的媒介素养。三是提高省内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对外形象。

4.广告服务:广告战略、CIS设计、品牌研究等

河北省快速的经营发展,为数众多的企业日益壮大,其在广告宣传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例如:石家庄卓达房地产集团、唐山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德露露集团等都是在全国各自领域的广告大户,可以说不是河北省没有广告客户与广告投放,只是我们没有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技能与产品。

CIS设计服务:近年来,我省举办了大量地方会展、节庆活动。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使活动更突出地方特色,增强传播效果,设计了标识、吉祥物、会展布置等文化产品。如图2所示:2012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设计的会徽、吉祥物,说明我省在企业形象识别方面有很大市场空间。另外,我省内大中型企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政府与企业意识到CIS的重要性,带着巩固企业现有形象、改善企业形象、重塑企业形象的需求。河北日报可以利用自身媒体品牌影响力与设计、策划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政府或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我国党报媒体应该顺应世界传媒潮流的大趋势,适应读者与客户的诉求,积极进行品牌化建设,根据自身优势借力外部先进的广告技术拓展新的营销方式,寻找自身蓝海。但在适应市场进行拓展的同时,绝对不能进行完全的商业化改革,要结合党报独特的政治属性与商业属性进行改革。党报广告创新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外界竞争对手、替代媒体的强大,而是自身观念的更新、勇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实践。随着党报事业不断发展,党报广告事业必将跟随时代步伐,向前不断开拓。

参考文献:

[1]斯年.2012美国报纸业展望:大多印刷版报纸5年内消亡[Z].新浪传媒,2011-12-26.

[2]尹明华.大数据时代的报业转型[N].人民日报,2013-01-31.

第8篇

4月14日-19日,本部门X、X、X参加了X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举办的《X系统中高层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通过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切实感到受益匪浅,在此感谢中心领导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现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互联网+的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思维,以新思维应对新挑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理论结合实践,以新举措应对新问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取人长补己短,不断自我充实与完善。因此,就像余主任说的“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二、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对本职工作改进和创新的认识。通过在本次培训课堂的认真学习以及在结束后不断地总结回顾,让我们产生了对改进提升当前本职工作的思路与想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进营销模式。通过学习陈晓阳教授的《互联网+战略与创新思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提升技术手段、改良销售模式,对激发销售人员工作热情,提升内生动力的重要性,结合到部门工作,我们觉得在设计开展营销活动时,应协同技术部运用技术手段,将活动设计地流程简单化、操作便捷化,最大程度避免及减少销售员花费时间做收票、登记等重复性工作,降低销售员劳动异化性,提高销售员的积极性。

2、创新营销推广。通过学习宫贺教授的《自媒体时代的企业营销》,让我们重新理解了品牌,了解到自媒体时代做好品牌推广的新思维,尤其是老师讲到19世纪美国的“一根香烟引发的女权运动”的例子时,引发了我们深思,结合到部门工作,我们觉得在日后设计电脑票营销推广时,一是可以考虑跳出彩票做营销,通过弘扬、打造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获得公众对彩票的支持与认可,让更多的群众自愿加入购彩,比如:近期,浙江福彩免费为公众宣传非机动车驾驶安全知识、赠送安全帽,同时也顺势宣传了福利彩票,获得了很高赞誉;湖南福彩通过携手湖南电台潇湘之声向社会招募爱心人士开展公益自驾游的形式,扩大了福彩品牌的影响力;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好众谋,针对当下年轻人的性格及生活习性,开展类似“中奖我最牛、投注我最强、玩彩我来说”等营销互动活动,集合众人力量做好电脑票产品营销。

3、重视舆情应对。通过学习郎立斐教授的《危机事件中的新闻发布与媒体沟通策略》,让我们了解到了当今社会正处于危机多发期,把握好舆情控制非常重要,结合到本部门工作,在日常营销策划方面,应当尽多考虑营销实施当中可能出现的舆情及应对,例如:遇到彩民对营销活动规则提出质疑,业主对营销工作存在不满等问题该怎么办?所以在策划活动方案之初,就应事先设计好应对方案,在舆情爆发时,采取一定技巧,如运用5S原则、淡化伤害、划分区隔、提高层次等。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和《领导力与执行力》两门课程虽与我部工作联系不非常紧密,但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学习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涉列的知识,使我们拓宽视野、获益匪浅。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不但拓宽了我部门参训人员的眼界,还使人员理论基础、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第9篇

一、制度建设

自农商银行改制以来,办公室根据岗位职责,结合上级文件,对原有制度逐项进行认真梳理,全面清理、修订、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流程。

存在问题:某些制度,在总行层面已经相对细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各个支行依然盲目进行制度重建,仅重述总行相关规章,不仅徒增内部制度数量,也对相关执行人员的工作造成困扰。

根据工作实际,原《***农商银行许可证管理办法》已修订为《***农商银行***管理办法》,目前仍未行文下发,但已提交内控合规部讨论。

二、培训辅导

办公室立足岗位职责,根据上几行培训计划及本部门安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目前,本年度信息宣传培训及文明服务培训已完成,舆情培训定于上级行舆情培训后进行。

存在问题:培训效果不够理想,下一步将探索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

三、机制运行

办公室职责分工明确,部门员工工作效率较高、协调沟通良好,机制运行较为顺畅。下一步,将不断提高部门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员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树立依法合意识,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内控案防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信息化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14-01

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与认知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必须要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化素养与技能,以满足时展对高校辅导员能力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辅导员工作的优势。

1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B发展意义

信息化素养已经成为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的时代意义。

1.1 提升职业技能

信息化时代,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化素养将有助于辅导员职业技能的发展。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接受能力强,个性得到充分释放,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认知方式与活动方式烙上了信息化痕迹。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将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素养,使之更好地胜任新时期辅导员工作需要。

1.2 拓展互动渠道

信息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开放性与即时性越来越强。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将优化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有效拓展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渠道,使辅导员能够利用全媒体平台实现与学生快捷的互动,不再受传统互动时间与空间制约,抢占网络阵地,创新辅导员工作思路,渗透新方法,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

1.3 缓解舆情危机

全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

在虚拟网络中,不少大学生迷失自我,或者受到不良舆情影响,思想上出现波动,成为网络负能量传播的推波助澜者,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将使辅导员能够参与学生网络活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即时的关注,有助于辅导员对不良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

2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思考

2.1 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自主发展意识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首先取决于自我提升意识的觉醒,只有将信息化素养发展内化为自我需求,辅导员才能从内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1.1 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技能

高校辅导员要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技能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平台、微平台的使用,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信息,获取信息,参与网络舆情互动等,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技能开展辅导员工作。

2.1.2 熟练出入虚拟网络环境

网络互动成为当前大学生互动的主流方式,网络化的虚拟交际环境已经形成。辅导员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要熟练地进入学生虚拟网络环境,包括主流的网络交互平台,例如微信、MSN、微博、QQ等。辅导员只有熟练地、自由地进入,才能实现虚拟舆情的有效引导,帮助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2.2 强化宏观设计,构建高效培训机制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除了自身推动外,还需要高校基于高校教育发展的大局强化宏观设计,构建高效的辅导员培训机制,使信息化素质提升成为辅导员发展的必修课。

2.2.1 开展信息化素养发展专项培训

高效要基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视角,积极推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专项培训。高校根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辅导员工作对信息化素养的需要,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专项培训,使辅导员系统地掌握必备的信息化技能,能够在辅导员工作中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

2.2.2 构建长效信息化素养培训机制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构建长效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培训机制,定期开展辅导员信息化培训,避免培训的短期效应。高校还要根据时展与信息技术的更新,及时更新辅导员信息化知能结构,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

2.3 发挥评价作用,突出信息素质评价

辅导员信息化素养除了内在自我推动外,还可以从外因施力,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2.3.1 完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

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的主动性,基于信息化背景,将信息化素养作为辅导员培训与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自我发展意识,要建立持续的、动态化信息化素质考核,结合辅导员信息化技能比赛活动,促进辅导员信息化素质的高层次发展,例如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等。

2.3.2 突出评价结果的作用力

高校辅导员考评要发挥作用,需要高校突出辅导员考核结果的作用力。辅导员信息化考评结果要与辅导员的续聘、晋职、绩效等相关联,使之成为辅导员综合考评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从功利化的角度提升辅导员信息化素质自我发展的意识。

总之,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势在必行。它不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要多管齐下,既激发辅导员的自我发展需求,又着力于外因,共同推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的发展,为高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怀东.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6,(01):90-91.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22-02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舆情关键节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引导舆情朝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过程中,树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引导的理念,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生源广泛且多样,学生群体更加复杂,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特殊属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二,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正面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让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更加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执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完善人格与认知素养,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学历背景、国内国际视野、社会关注热点方向、意识倾向等因素分析,探讨舆情产生变化的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文化影响因素,以此把握舆情变化的主要影响变量和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可以将其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舆情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在高职院校舆情形成过程中,高校舆情的主体主要包括师生以及员工,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是师生,乃至校园后勤服务人员,只要是参与校园实践活动的个体或群体,都可能附带着自身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相互碰撞,在螺旋交织的过程中逐步酝酿发生舆情,并由此带来舆情热点话题。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总量总体偏低,文化基础也不是很扎实;学生群体结构比较复杂,有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没有人生目标,缺乏信心,并且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大多数缺乏政治信仰,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在积极因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社交与实践应用能力强,个体“交流圈”不仅仅局限于系或学校。在这种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和引导,将为研究和实际教学管理带来更多意义。

2.从舆情客体的角度来分析。舆情客体,辐射面积比较广泛,无论是国内外社会发展背景,还是社会重大事件,都可以将其归结到舆情客体的范畴,舆情客体虽然不是构建舆情的核心要素,但是在舆情舆论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和学习之后,他们免不了会受到种种外在价值理念的影响,进而成为这种价值理念的忠实粉丝。而此时这种价值理念的正确性,就可能成为影响舆情发展方向的诱因。简单来讲,舆情客体是营造舆情的外在条件,但是在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树立的背景下,舆情客体很有可能在舆情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成为舆情的主题内容。

3.从舆情运行的角度来分析。舆情运行过程也是影响舆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高职院校舆情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多样的敏感性信息,这会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产生特定的情绪,不同群体在结合自身的利益之后,做出了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反馈,在多种舆论、多种情绪相互融合和传播的过程中,公众情绪、公众认知、公众态度之间的差异也会慢慢消失,并且渐渐的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情绪。至于这种情绪和意见是怎样的,就要看在这样的群体意见交汇的过程中,领导意愿的是哪种理念,在这种意见和建议成为主导的时候,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舆情方向和内容,此时的舆情就会展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

为了能够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情况实现全面了解,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来对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系别的2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开展了个案访谈。通过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发现,在学生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念落后,舆情引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调查发现,61.50%的学生认可高职院校对学生舆情引导给予重视,但也有37.00%的学生认为“很少重视”,50%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对学舆情引导没有重视。舆情监测的目的性不强,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舆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其二,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不明确,舆情监测规章制度不健全。调查结果表现出舆情监测工作行为的明显随意性和自由性,往往难以保证良好的舆情监测工作效益的发挥。其三,当前从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任务都被纳入到兼职的范畴,或者是辅导员来进行,或者是任课教师来进行,或者是行政管理部门成员来进行,往往都是在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无论是舆情监测方式,还是舆情引导方案,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实际舆情监测工作实际成果。

四、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既然如此重要,就需要以机制化的方式来建立和健全,以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为契机,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的过程中,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1.确立正确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理念。正确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理念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明确高职院校舆情监测机构构建的目标,以形成信息通畅的舆情监测渠道,建立快速的舆情监测反应机制,引导学校方针政策因势调整,可以使得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朝着目的性的方向发展;其二,找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树立舆情预防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高职院校校纪校规为辅助,实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的导向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消除不良的影响。

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规章。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规章制度,是引导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组织体系,从党委宣传部到网络技术中心,从学生工作处到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从学校网站到学生学习平台,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行为主体中去,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舆情监测职责,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实现舆情监测组织平台的构建;除此之外,注重对于高职院校舆情汇集、分析、报送和应急反应工作的科学管理,组建专门的高职院校学生舆情信息分析权威小组,在得出对应结果之后,实现对于舆情的正向干预,由此保证各个机制效能的有效发挥。

3.打造专业化高职院校舆情监测队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舆情监测队伍不专业的问题,以高职院校舆情监测专业化为工作方向,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和调整,打造全新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格局。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在选取各环节高职院校舆情监测负责人的时候,要对于其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解程度、舆情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其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对于学生动态也是最了解的,并且具备舆情干预和引导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是做好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关键性人才;其二,组织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系学生舆情监测工作内容和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论为主要培训内容,推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被忽视,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缺失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多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性,片面地以普通的舆情引导的方式来进行,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去规划,去培养,去创造,去运营,由此才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01):118-122.

[3]湛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4]游佳琳,唐华,顾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2):11-13,21.

[5]张思奇.高校网络舆情调控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尹言太.中国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发展与引导研究[D].湖南大学,2013.

第12篇

2011年电台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动员全区力量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实现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生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围绕总体要求,我们制定了广播宣传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即“新闻立台、节目活台、外宣响台、活动强台”。峄城人民广播电台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广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广播的作用日益凸观。

一、提高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水平,为峄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运用新闻手段,靠雄辩的事实为正确舆论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总揽全局,针对舆情,及时发表评论,表明立场,为社会舆论树旗定向,以使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流动并迅速发展为主导性舆论。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新闻批评,扶持正气,鞭挞邪恶,形成社会舆论的健康主流。 善于处理热点问题。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使舆论导向实现正效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出精品,创名牌,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

二、要做好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宣传报道,做好对内宣传

在新闻的焦点上,我们要求新闻将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惜篇幅,深挖深究,形成重头报道,力争一期新闻,在群众心中打一个烙印。我们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总要求,明确责任,准确定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每天发生农业、农村、农民中的生动事件、感人场景、动情故事和农民迫切需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文化精品、通过声音、通过电波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为“三农”服务,求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应“三贴近”要求,改进节目结构,扩大农村广播节目的影响力。

在广播节目的结构设计上,将逐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以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播报最新消息,关注人间万象,传承社会文明为宗旨的《峄城新闻》,以短新闻为主,内容全,种类多,既有动态报道,也有深度报道,既有时政新闻,也有社会百态,既有领导活动,也有群众实践。

随着峄城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壮大,我们在制播方式上,将变过去单一的录播方式基础上,发展为录播、直播两种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形成听众与电台互动,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提高收听率;在节目设置上,将精心设置《峄城新闻》、《法制与生活》、《三农直通车》等7个录播节目和《与你同行》、《生活资讯网》、《娱乐新干线》、《戏曲大放送》等直播节目,在播出时间上由过去的6小时延长到12小时,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收听人群的听众需求。

三、切实提高峄城区的知名度,做好对外(上)宣传

1、在现有基础上,认真分析上级台的用稿需求,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同时加大在省级电台的上稿力度,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工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等主题,及时宣传和挖掘我区各单位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作法,加强对我区各项工作的报道力度,切实提高峄城区的知名度,努力把我区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