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1 15:49:33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

第1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CAI教学的发展,在国外始于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程序教学法,即根据刺激反应—强化原则,及时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有效地实行个别化教学。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刚刚起步,软件开发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CAI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CAI软件开发更侧重于应用,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近几年,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CAI的发展趋势,正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要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CAI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首先,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问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CAI可以提供培养自学能力的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CAI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还具有很好的功能。

CAI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上明显滞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当多的教师对CAI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参与不够,对CAI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更鲜为人知。为此,结合我校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我们对CAI化学教学模式提几点看法。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种模式

(一)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

CAI的模拟功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功能。目前,很多学校的软件应用是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模拟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比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可反复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CAI在化学教学中的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溶解和结晶、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NH3分子结构、有机官能团的结构等。另一方面适用于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例如,溴苯制备、氢气还原氧化铜、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此外,工业生产知识内容,如硫酸、硝酸工业制法,炼铁也可制成CAI课件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

计算机可以控制多种教学媒体,这是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特殊功能。实际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上课也有声音、形象、板书、文字、挂图和实物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策略。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把微机与其它教学媒体相互连接,赋于其它媒体交互性,同时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即“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即一机多用,同时又可形成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90年代在法国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国高中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体综合教学模式还是指前一种,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平台,设计课件,操作使用鼠标,简单易行,而且教师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进行CAI教学,应当逐渐从单纯的CAI向多媒体组合的CAI发展。例如,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我们把原电池中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讲授,让学生从微观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形成,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利用投影给出原电池实验要求、观察步骤,指导学生实验,并利用微机模拟原电池所形成的闭合回路,通过电子转移的流动过程和声响,及两极不同颜色的Zn2+离解,H+析出标示出内外电路所构成的闭合回路,使学生认识原电池本质;最后利用录像播放不同新型原电池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最终形成对原电池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我们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很难在全班实现个别化教学,而实现个别化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CAI的课件,主要强调人机交互功能,因此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个别辅导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教师,按照程序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层次递进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程序,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可向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给出高质量的反馈,如遇困难,还可以适当降低学习坡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得到知识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自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如果程序设计的分支越多,预想情况越丰富,越能帮助反复学习,克服障碍,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程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自学方法,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的目标。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由于受CAI课件的限制及学生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现有的软件局限性又较多,因此可尝试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当课件使用比较成熟时再做推广应用。

以上我们只对现有的常用教学模式进行了归类,除此之外,CAI的问题解决、教学游戏及查询和问话等多种基本模式,在个别化教学的课件中都有所表现,在此我们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我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较长,不仅在化学学科,在其它各科教学中,都设计过丰富的CAI课件,这主要源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的中青年教师群体。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也在无形中推动了CAI化学教学的开发和应用。

在CAI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主要是CAI课件设计比较困难。现在市售的课件,模式单一,价格较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风格不同,课件使教师选择余地较小;教师本人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更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电网规划;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大众的生活也更加的的丰富多彩,伴随而来的是电量的大量消耗,但是我国目前的电网结构存在很大的不足,电源的基础力度不够,进一步阻碍我国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当下这种情形下,加快电网的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实现与我国社会进步的相统一,已经成为电力工作中最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2.计算机辅助与电网规划的发展

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在发达国家的将近40年的进步飞跃中,通过对城市建设规划意思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的使用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较为理性的分析对电网规划是一种相对科学的体现,直接使得计算机通过对定性分析的发展。得出结论只要我们的数据是能我们满意的,在使用计算机的辅助,就能得到客观的,具体的,系统的电网模型。到了七十年代,这种思想的到了巨大的转变,计算机得到的模型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计算机的使用渐渐趋向于规划和管理较为简单的任务,更多的是用在对数据的计算,记忆,表示的过程中。到了最近的九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中有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来达到规划的新意识。通过此种意识,更多是要求大家的加入,通过互相合作的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很快变成了发到国家城市建设中电网规划的重要话题。

经过对电网规划模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尺度电网规划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规划,电网规划的意识及使用直接影响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发展。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们能够轻松的意识到计算机对电网规划的作用,这不但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的方法,更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开展计算机辅助系统在我国电网规划中的研究,就应该具有规划导向的计算机辅助规划的意识,坚持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的电网规划理论,探究满足我国自己的电网规划中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可行思路。

3.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电网规划的应用

3.1 系统设计的主旨与内容

系统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组成一个包括电网规划管理和主网网络电子化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管理统一的管理系统。达到最终的各种资源的汇集和完全的共享,达到系统的使用进一步的灵活,执行力更高的目的。

根据我国的现状,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对电网规划的管理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方面,分别为电网规划,计算机网络图和日常管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即自主又有联系。

3.2 电网规划管理作用

电网的规划管理重点是对已知的电网的资源和记录及时的总结和判断,为今后的工作,需求做出计划。

3.2.1 数据库的组建

数据库的构成,应该囊括电力,电压,电流及电站等内容,和各个地区的经济计划方面的一系列数字。为达到资源的计划组织,可以对资源通过详细的判断或者有发展的图线直接的表示各个年份的数字,亦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格式对有关数据进行Excel的保存,方便日后的比对与考察。

我们的基本数据都是因为考察时间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计算机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管理,能够轻松对数据进行时间上的排序。另外,能够简单的利用时间的固定不同在数据库中得到信息,方便我们的资料分析。

3.2.2 工程建设项目表的组成

工程建设项目表重点为对工程的自最初的计划到最终的建设各个时期的监管,通过对工程的提议和规划的考察,和早期的每个时期的进展的记录,最终应用表格的方式表示,体现工程的统一性,方便对项目的管理和监察,我国现行的电网规划的办法,要对投资的工程考察,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的功用,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电力需求的判断,直接的体现工程可能带来的作用。

3.3 计算机网络图管理

电网规划的网络图管理重点是对每种图样资源进行生动化的判断和管理,主要包括2个部分,现状网络图和规划网络图。

电网规划的重点就是对电网分布的管理,通过对已有的电子地图的分析,和对输电GIS系统的对接。通过这个网络图能够清晰具体的看到一个地区的电网的地址,体现电站和电网的布局,而且包括详细的数据标准,通过选中的电站或者线路就能够显示相应的数据。而且包括了地区的数据,可以设定某个地区的电力和线路的数据进行一个统计,通过与调度表系统的合作,实时数据的比对,判断此地区现在电量能否满足需要。

3.4 日常管理的内容

日常的管理主要是对工作的管理,重点是通过对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各种资料进行合理的归类,保存和监察。日常的管理在我们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发展中看似是最简单的一部分,但是却是我们每天工作中都要面对,最需要,最有效的一种。这个管理可以依据不同的部门,进行分类,组建文件夹进行管理,让平时的任务更加的详细,具体,标准,亦可以通过对工作文件夹的共享的设置,讲数据上传到网络,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4.结语

文中通过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组建了一个囊括了电网规划整个过程的完整数据库,使得电网规划成果形象化,计划智能化,对电网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帮助。通过对这样一个完整详细的系统的组建,是电网规划的重点,通过这样的一种规划方式,可行性已经在许多地区组建了比较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此规划过程中的一些不定原因,我们系统的应该实时的改正,使用以建的数据库和相关软件,能够很好的达到我们的理性。可以说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平,李振,李隽.国外电网规划的侧重点比较和启示[M].电网检测与设计,2010(02).

[2]架峰.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和内杨——读《Nigel Taylor的1945年以来的城市规划理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7(06).

[3]肖川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9):1-4.

[4]黄映,李扬.考虑电网脆弱性的多日标电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3):36-41.

[5]陈健,万国成,刘.基于GIS平台的广州电网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J].电网技术,2009,33(3):10-12.

第3篇

论文摘要:计算机的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和创新建立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审计方式,从而带来了税收征管审计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在税收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在对计算机辅助在审计工作中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建立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辅助的应用措施,为最终建立税收审计制度的持续发展和该机模式提供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技术应用正逐渐向各个管理领域扩展,由于会计电算法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会计工作也在相应技术的发展之下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记账以及算法,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实现了对会计算法记录进行收集社审计工作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能有效实现会计电算法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实现电算法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同步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能有效提高工作和信息处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效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促进审计工作向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1 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对税收征管审计的影响 

1.1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现了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应用扩展到了信息管理和交流的各个领域,电算法的普及和发展致使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应实现审计方式的创新,实现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审计效率的有效提高。可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审计工作中的抽样检测、经济指标、经济定量的分析以及相应货币值的计算,而这些繁琐的计算过程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得到了简化,通过计算机实现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2 促进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能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对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实现了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以及审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审计具有较广的工作范围,其所遵循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性文件较广,内容复杂,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将耗费较多的时间在资料的查找上。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能建立规范的审计资料的组织,提高资料查找的效率,并且能通过各种考核和审计相关软件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计算,从而有效提高审计效率,也能建立有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模式。 

1.3 优化审计步骤和审计方式 

传统审计内容基础之上,审计工作包括会计电算系统流程的优化和发展。审计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能优化审计工作的流程步骤,以及对审计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审计工作应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建立不断发展和优化的审计工作的发展模式,在建立了规范化的审计工作基础之上实现了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也能有效拓宽审计工作的范围,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审计工作的范围,充实了审计工作的内容。实现了审计工作信息资料管理向信息系统安全性、整体系统性以及内部控制等管理方向的转变。 

2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内容 

2.1 基本审计业务处理 

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实现基本的审计业务的处理,包括excel、foxpro、word等表格、数据库、文字等的处理和规范化实现了基本的信息处理的基本审计功能。同时审计人员也可根据具体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对审计数据的处理,如计算、复核以及分析处理数据,从而建立高效的审计运行模式。计算机中的电子表格能实现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核对,如工资表的审核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材料成本差异等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通过办公文字处理软件建立了电子资料,建立了共享的信息和数据处理模式。从而能建立优化的 

2.2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处理只能实现基本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然而相应软件的应用能实现深层的审计工作处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一方面为审计情况的汇总统计,也是指根据审计工作的方案,对审计工作单位的整体审计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汇总分析,最大限度防止错误和疏漏以及人为的更改,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当前审计软件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投入了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计算机预算执行软件、预算执行审计软件、投资审计软件、银行审计软件、行政事业审计软件等,但仍未形成完善和成熟的统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发挥有限。 

3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障碍和现状 

3.1 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设计辅助仍出现初级发展阶段,计算机审计技术的优势和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现阶段,计算机辅助审计仍集中于数据的汇总、文字的处理以及表格的处理等方面,还仅仅处于审计工作的基本数据处理阶段,仍未实现审计资料统计分析、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的深层次工作的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仍处于探索和试点的发展阶段。 

3.2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发展不足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发展和拓展较为迅速,然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相关软件发展不足,并不能满足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深层次的发展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审计事业的发展。当前存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功能并不完善、种类较少,并且也未与单位的数据库进行连接、运行过程中错误较多等缺陷。当前相关单位的审计软件多针对某一特定的审计项目或是某种特定类型的审计需要,并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从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难以得到深入的发展。

3.3 计算机硬件条件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障碍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对计算机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条件的落后致使审计工作的计算机审计工作难以建立高效的发展模式。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较为落后,从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功能和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应单位经费的缺乏紧张,从而造成了计算机设备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也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持续进步带来了障碍。相应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造成了相应数据库的管理较为混乱,难以满足现代化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 

4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4.1 建立不断发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建立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的审计工作发展体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优化发展。计算机辅助税收审计制度应建立持续改进和发展的体系。在不断的试点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由基本的业务管理发展到深层次的审计工作的发展,最终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审计辅助的作用。 

4.2 建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机制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关键在于人的管理和能力的持续改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相应审计人员的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从而也在一的那个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审计辅助技术的创新发展。相关单位的审计人员培训和技能的提高培养应建立在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基础之上,从而才能使培训真正由理论到实践,最终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持续进步。测试水平较低的培训以介绍审计软件为主,使之建立高效的应用模式,提高审计效率,而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可通过对数据库的介绍,提高数据库的信息查询能力。人员的培养和技能的持续进步是计算机审计效率发挥的重要因素。 

4.3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在风险评价 

计算机辅助在税收征管的审计过程中的统计应先对软件的内在风险进行评判,同时对相应资料进行完整性评判,减少因检验系统执行而进行的数据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在对具体的税务进行核算审计时,首先应对整体的系统进行了解额分析,由于前期的录入和自动汇总缓解的错弊性的概率较小,从而可重点抽取税种,并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税率的计算凡是,对对多个选择分支构建数学模型,对审计的业务结果进行复核,并且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审核,充分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在审查过程中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繁殖认为修改审查数据,剔除核算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真实性。 

4.4 建立信息数据的有效采集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能建立优化的信息数据的采集,信息数据的优化采集也就是对数控内容的选择性采集。在审计人员对相应信息的内在风险的了解基础之上,对预测的弱点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但由于各行业的审计软件以及经营的模式都不同,从而也难以对计算机审计的软件的统一,从而造成了软件系统差异较大,数据的格式各有不同的状况,从而对审计人员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带来了难度。当前主流的财务软件系统,如用友财务系统、金碟财务系统等,其的数据格式都不尽相同。目前信息的优化收集可从单机系统和联机系统的信息收集两个层面的方式来实现: 

无论运用哪种信息采集方式,都应对具体的审计单位的工作平台即相应单位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初步确定。当前一般dos环境、windows系列、unix系统三种系统环境,其中,windows系列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应根据具体的系统类型选择适合的应对方式。 

5 结束语 

对于单机的系统,审计人员应对单位相应的财务软件系统程序运行方式以及程序模式之间的功能关联以及数据格式类型的存储、数据文件的存取位置以及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接口等事项进行了解,而后才能在相应的审计人员的配合之下实现对数据文件进行信息的优化采集,在具体采集过程中,若系统包含数据转换接口,在采集时则可直接转化为审计人员能系统分析处理的文件格式,如.dbf、.mdb等。单机系统的数据采集还可通过对审计软件以及相应工具提供的数据转换的接口,如通审软件系统中提供的用友和金碟财务系统的数据转换接口、ms-sql server的数据导入导出功能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或是在不具备数据转换接口时,使用vb、vc等描述数据结构的编程语言,编写出相应的数据转换模块来完成数据的优化采集。 

而网络型数据的收集和获取,不仅能通过单机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和优化整理,还能应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连接互联网上的数据源进行数据的转换。通过互联网上的开放数据库的连接,使用数据库中所提供的终端驱动程序实现了对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库的直接连接和读取数据。互联网上的大型数据库一般拥有较为丰富的数据库驱动程序资源,能将所需类型的数据表转换为其它数据库格式文件。例如ms-sql server、oracle、sybase等,当前较为流行且功能较强大的大型数据库系统软件,通常拥有数量众多的数据库的驱动程度类型库。在具体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过程中,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常常是在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性查询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即先撰写sql语句制作审计专用视图,核查无误后,再进行实质上的存储并转换成所需要格式的数据表,从而能够大大地减少数据的采集量,以及避免了对原始数据的修改和产生不必要的冗余。 

参考文献: 

[1] 何媛.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6):91-92. 

[2] 孙俪.论地税计算机辅助审计[j].理财,2011(1):169-171. 

[3] 申南林,王瑞云.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j].审计与理财,2010(1):221-223. 

第4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中,它作为这些学科教学的工具,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十分值得我们去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 辅助教学 课程整合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口号日渐响亮的今天,教师应该掌握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技能,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我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想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要让教师真正地把计算机当做自己教学、工作的工具,深刻地了解它的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下面我就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其他学科整合中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整合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简而言之,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其次,我们要意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所面临的问题。 

1. 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到位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而很多教师只是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来代替传统的板书,反而让教学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无意中把它作为的一种门面来装饰,有时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反而没有传统的教学效果好,这种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没有了生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工具,和教科书、投影仪、幻灯片、挂图等一样,具有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它与其他工具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与学科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2. 教学种类不多,教学实用性比较差 

尽管计算机近十几年可以说是高速发展,各种软件也层出不穷,教学软件的讨论和研究进行了很多,但课堂教学用的辅助教学软件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像几何画板等极少数能较好地满足教学。这些软件如果直接用于教学,就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1)形式不适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要么有点像一本电子课本,要么是题库之类,不宜搬到课堂上当教学的辅助媒体。(2)灵活性差。教学软件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使用软件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各具特色。这些软件尽管有许多名教师参与,但应该怎样设计教学重点,怎样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案不一定能适合每位学生、老师。(3)材料不完善。现在的教育软件有的素材不是很完善,如对生物等动画的细节材料提供不足。还有纯粹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搬上计算机,配上声音图画,难免有些哗众取宠;有的软件平铺直叙,缺乏交互性。

3. 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很不够 

在刚开始时,主要矛盾在于硬件缺乏,没有足够的硬件供教师的教学活动使用。当硬件问题得到缓解后,主要矛盾转变为缺乏能够在教学中应用的软件。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但也同样难以在学校中推广使用,其原因是各学科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意识还比较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比较低,从而很难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这些软件。 

可以说,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解决: 

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态度,操作计算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做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所谓“现代化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教学”与其说是把现代化的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同样,计算机进入教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推动教学改革,真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而计算机只不过是引起教师观念变化的催化剂。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观念的话,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不管是在教学改革还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们要遵循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原则。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是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前,教师要清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第5篇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为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所辖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调研时间为2013年3月至5月,实地调查的学校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星海中学、星港学校、星湾学校、东沙湖学校等多所中学。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演绎法等。

结果与分析

教学设施已普遍达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要求 而今,苏州工业园区中学体育健康课程的专业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已达到人手一台,已经全部满足辅助教学的需要,其中部分学校教学设备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已超过古城区传统的名校中学。

体育教师已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形成共识 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教学系统,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就总体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替代一些传统教学的手段,而且能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利用计算机的动态特性表现一些动态画面,利用计算机的图画特性表现一些抽象的东西,这在一些辅助教学软件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的业务已基本具备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 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上看,青年教师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上有明显的优势,而苏州工业园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例如,笔者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的5名任课教师平均年龄31.37岁,全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涉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具体内容:理论课结合PPT讲稿使用多媒体教室,部分教学课运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苹果手机等播放教学影视片段,建立计算机教学成绩档案管理文件库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计算机使用率较高 在调查中,苏州工业园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的教师,使用计算机最为普遍的是用于教学的备课及上网查询资料。其中,电子教案已经普及,而且电子教案对于青年教师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教学文件书写格式规范,资料与档案存储便捷,易于调用和抽查。

体育课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提升空间较大 目前,教师所用一些出版单位出版的体育技术动作的VCD、DVD教学片,尽管可以直接使用于教学课堂,但这些教学片普遍存在内容冗长拖沓、讲解不清、视角单一、清晰度不高等毛病。相关的教学动作,通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的体育教学短片非常少,尤其许多教师不会运用计算机对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影像文件进行加工处理;事实上,简明、便捷的教学视频短片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更为实际的用途。

结论与建议

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基本情况良好 苏州工业园区11所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备已经到位,但学校体育场馆带有大型投影设备供教学使用仅为1所,多数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基本在教室内完成,与其它课程区分程度不大。

体育教师多数已具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半数学校采用电子教案形式,小部分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关课件。

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急需在短时内要有大幅度的提高 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依旧是制约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大难点,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资料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率先在体育场馆内安装大型投影设备供体育教师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些设备的投入十分必要,同时教学效果也会很快就能显现出来。

第6篇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4大模块功能和内容的详细讲解,结合不同模块的功能,设计出管理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分配。并且,在不同教学实例中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迅速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工具。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水平,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在这种教学形式中,计算机通过各种教学软件,呈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等信息,完成一定的学习和教学任务。建立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资源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够的根本缺陷,并为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设计,并举例说明该系统的应用研究。 

1 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为师生双方的教学和学习提供辅助功能,以促进教学最优化。本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系统设计上,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师生交互、资源管理和在线考试4大模块。 

1.1 模块功能设计 

1.1.1 在线学习 

在在线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方便地浏览教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下载所需教学资源,进行习题自测等,还可以进入考试系统模拟考试。 

1)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主要实现布置作业、提交作业和批阅作业的功能。教师将布置的作业上传到服务器后供学生下载;学生下载后将自己的作业上传到相应的课程库中,系统会记录提交的时间和提交者的姓名,学生在提交作业后也可以修改作业重新提交,系统只保留最后提交的作业;教师将学生提交的作业下载后审阅,然后将学生的作业情况输入到系统中,并统计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学生也可以查看已经批阅的作业。 

2)浏览和下载多媒体课件 

这一功能模块对注册用户免费开放,只要注册成功后就可以浏览和下载各种多媒体课件。 

3)自测练习 

自测练习类似于书本教材的每个教学单元后的练习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自测练习题的答案设计上,除了给出结果,还应分析为什么如此选择。对于一些主观性的题,只需提供答题要点而不是给出绝对答案,这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题型的选择上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意愿来选择,使学习者可以方便的进行自主学习。 

1.1.2 师生交互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学生在线提问和教师辅导答疑。 

在线提问:在线提问功能是指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给教师提出问题,由相关教师回复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不同学生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的现象,常见问题解答功能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常见问题总结归纳,给出此类问题统一的答案,此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答疑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1.3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课件、电子教案和教学相关文件上传、维护和下载、试题库管理等功能。任课教师可以将课件等上传到服务器,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下载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资源进行下载。而题库管理功能仅提供给教师使用,用于增加、删除、修改、检索各种类型的习题试题。 

1.1.4 在线考试 

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试。答题完毕,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地将客观题的成绩写入后台的客观题成绩数据表中,主观题需提交到后台试卷管理库中,由教师手工批阅,阅卷后的成绩,由教师填入相应的数据表,最后系统自动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成绩进行汇总,记录在成绩数据表中。教师批阅主观题时,不仅要给出分数,最好能够提供比较详细的错误分析给学生作为参考。考生还可以登录系统查看成绩并可以查看自己的答题情况。 

1.2 模块结构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 

在线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作业处理和在线练习等;教师主要负责维护课件和积件库、发布教学内容和处理作业等;管理员可以进行学生信息维护、教师信息维护、专业维护和课程维护、修改个人信息等。 

2 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实现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虚拟实验环境教学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很多学习科目都是以实验课程为基础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例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组成结构等。实验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的大部分实践能力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虚拟技术的结合。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计算机能够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使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习者合作进行实验。 

2)对话与咨询教学 

对话与咨询教学又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模式,允许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比较自由的“谈话”。这种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人机对话的形式由学生选取他要学习的内容或查询相关资料。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3 结论 

自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资源共享性、教学互动功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先进等特点,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俊英.基于web的计算相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9(10). 

第7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1、概述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特别是在无线互联网系统的发展下,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和投入应用,而与之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越来越紧俏,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辅助教学工作做的十分到位,而有些高校则流于形式,把计算机教学任务限定在了理论知识上,其实这对于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计算机专业来说是并不合适的。

2、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现状

客观地讲,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对于让学生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最大化的启发学生独立创作计算机程序等方面是完全有帮助的,有些学校极为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有些高校,甚至是有些所谓的名牌高校,之所以开设计算机专业,无外乎是为了在招生工作中起一个炒作的作用,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根本就没有配备计算机实验室,而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辅助系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这种做法,不仅对于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直接浪费了大量的交易资源,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的职场甚至是人生规划。

3、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实验室管理是多方面的,包括实验室的各类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及实验室环境等,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辅助管理相对较弱,实验教师预订实验授课时间,在学生如何了解实验室对外开放时间,实验室开放时对学生的监管等问题都是需要辅助教学平台来完成的工作。在多年的日常工作中,实验教师在安排实验授课时,首先要与学生沟通,找到学生及教师共同无课时间,然后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预订,这时,经常会出现实验授课冲突的现象,只能进行人工协调来完成预订实验授课时间。实验室开放时间每学期都不固定,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虽然有视频监控来管理实验室,但不能对其具体的操作进行管理,如何来监管学生的操作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需求。

4、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设计存在的误区

有些高校尽管对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实际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对于这个系统的使用信息反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绝非是校方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不重视,而是有些方式方法不对路,这些误区大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其一,没有正确理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是基于实验室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设立的,绝非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来完成的,是检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套辅工具,有些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计算机理论教学上,就显得有失偏颇了。

针对这一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十分简单,责成高校计算机专业老师,针对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基准,来开发与之相关的辅助教学软件系统就可以了。

其二,注重建设忽视维护。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是建立在辅助任课老师,尤其是计算机实验课老师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的,基于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特性,这套辅助系统不仅需要在前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投入一定的精力,也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其开展其日常维护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运转正常。

针对这一问题,解决起来也相对容易,完全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的部分系统维护工作,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更能减轻任课老师的一些实际工作压力。

其三,专业人才的不足造成教学辅助系统功能开发不足。有些高校尽管也向将杀菌剂实验教学辅助系统的建设工作做的更为精细一些,但是由于受到专业人才不足等原因的限制,相关的系统尽管开发出来了,但是其运行效果和实际作用并不理想。以至于成为了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工作中的“鸡肋”,给计算机实验室任课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解决起来就相对较为复杂了,因为尽管开起来这只是计算机教学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教学环境、教学需求甚至是任课老师的教学思路都不同,因此实际的教学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简单的采用商业手法来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话,并不能完全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首先需要高校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从学校的实际教学出发,吸纳专业的人才融入到教学,特别是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工作中,通过教学实践,来总结出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环节,通过对这些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来完成相关的系统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吸纳一些学生对于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设计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除非十分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让学生参与相关的设计与建设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其中进行一些与教学目的相违背的工作,也可以避免因为一些技术上的漏洞而造成的信息外泄等情况出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在初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精力和物力等较多,但是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帮助,而且对于任课老师的实际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协同作用。因此,各高校应该积极的重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

参考文献:

[1]侯奉含,张今.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公共教学中的探析与研究[J].办公自动化. 2010(20)

[2]蔡久评,黄建华.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第8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

作为审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审计质量对提高审计结论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中,企业财务审计只能通过对纸质资料进行审计,成千上万的纸质凭证、报表、账簿等过大地加大了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严重影响着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开始尝试应用和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通过现代化的审计软件,实现对企业财务审计的有效监控,让繁重的审计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计算机辅助审计融合了会计、审计、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等,随着企业财务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1]。

1企业内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机构的审计工作,企业内部审计因其审计内容的不同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计算机审计要对计算机本身进行,包括计算机的工作系统、硬件、软件、存储数据信息等,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计算机审计软件的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审计要针对会计电算化的系统、会计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进行详细的审计,通过将这些资料转移到计算机设备上,审查出一份真实和公正的结果[2]。

2计算机辅助审计

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软件高效、简便的操作系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计算机辅助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的方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在正式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之前,企业审计人员要及时对软件的内部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并把握好审计工作人员对电算化软件的依赖性,在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三种方式:一是详细分析测试系统;二是选样测试系统;三是评估审计资料中数据的安全性[3]。

2.2保障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

要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审计人员要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数据信息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以此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使用情况是否可以满足审计方案实行的要求,进而有序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4]。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提供修正的建议及方案,从而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另外,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制定出较为严密和完善的计算机内部审计制度,提高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真实性,保证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

2.3辅助企业现场审计工作

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可以用于企业现场的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审计时,计算机辅助审计要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进行选择性的收集、转换和分析,这是企业现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估之后,审计人员要对企业财务信息中的控制风险和弱点进行数据的收集,再将数据信息转移,依据审计方案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企业现场审计的质量和效率[5]。

2.3.1财务数据的收集

财务数据的收集也被称为导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数导出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将财务数据的形式转变为通用数据库的格式,这种导出方式应用的较为普遍。二是不需转变,直接使用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备份,这种操作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三是从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软件的原始数据库表中导出财务数据[6]。

2.3.2财务数据的转换

财务数据的转换指的是迁移导出的数据。目前,审计人员常用的迁移方式是网络下载,用自备的电脑连入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再获取一个合法的网络账户,直接从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库中导出财务数据[7]。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转移财务数据,这种方式需要一条网络线在两台电脑之间形成对等网,将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数据目录进行共享,才可以拷贝到另一台电脑。

2.3.3财务数据的分析

财务数据的分析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二次数据加工作用,逐次过滤和统计财务金额、摘要、科目等项目,再进行快速的数据运算和整合,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得出财务信息变化的实质性原因。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通过客观、快速的计算和分析工作,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企业内部审计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模式分析

在了解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操作方式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企业内部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模式,这对充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1通用型计算机辅助审计

通用型审计软件,简称GAS,这种模式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GAS可以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合法高效地访问和获取企业财务数据库的平面数据和资料,这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8]。GAS在测绘上的作用较为突出,通过测绘计算机中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获取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料数据,帮助审计人员调查分析出更加合理清晰的审计结果。GAS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不高,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模式。

3.2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

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是通过集合计算机各个系统的代码,将程序迁入到审计系统中,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能够及时监控各项交易,记录和检查交易过程中的细节,还可以代替审计人员定期地浏览和检查设计性文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企业内部审计发挥较为广泛的作用[9]。在应用内部嵌入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时,需要注意时间上的适用性,否则会降低系统的运行质量,这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优化,才能实现系统全面的高效性能。

3.3通过电子表格系统进行辅助审计

EXCEL、LOTUS等软件都属于计算机电子表格系统,这些常用的电子表格工具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另一种应用模式。电子表格系统通过宏的编程结果实现电子数据的存档、数据库管理和图表生成与统计,并通过与计算机其他系统软件的连接,生成系列性的数据函数,有助于财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筛选等[10]。财务审计人员利用电子表格系统形成的存档数据、数据库和图表、函数等,进行随时的数据更定,过程简单快捷,结果清晰准确,可以说,计算机电子表格系统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3.4完成数据的自动保存和瞬时数据的自动提取

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将财务数据从数据服务器或者大型的计算机服务器中提取出来,传统的数据提取和保存过程较为复杂,计算机辅助审计则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地进行数据的提取和保存,通过定位财务数据,再进行数据的复制和传输,在瞬时提取大量的财务数据,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审计具有自动保存原稿的作用,原始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不会丢失。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的加深,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审计流程也在不断地突破和发展,以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辅助作用,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计算机辅助审计会进一步融合审计工具和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并重视加强计算机审计系统的规范性、合理性、便捷性,企业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应用,能够逐渐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审计资料库。数据的查找和分析更为方便、准确和快捷,这对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电网公司联合课题组.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0(01).

[2]黄昌盛.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体会[J].经营管理者,2009(17).

[3]耿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4(01).

[4]赵晓霞.计算机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

[5]胡能群.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内部审计的应用[J].金融科技时代,2015(08).

[6]曹委员.计算机辅助审计对审计证据、方法、抽样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6).

[7]于艳芹.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11).

[8]刘金环.计算机审计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

[9]冯素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状况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 硬件 软件 开发方法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

1、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硬件

(1)主机

主机的核心部分是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CPU由两部分组成:控制器(CU)和运算器(ALU)。它管理主机所有组成部分的运行,并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2)存储器

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以存黜程序和数据的装置,成为存储器。存储器可分为两类: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内存储器通常设计为计算机的一部分,并直接与中央处理机连接。内存储器可以存贮两类信息:由控制器执行的程序指令和由运算器处理的数据。外存储器是为了弥补内存容量有限的缺点,适应于大量数据的处理与存贮而使用的。它主要用于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在需要时再成批地与内存交换。其特点是:存储量大,价格低,存取速度较快。

(3)一般输入/输出设备

这些设备一般包括键盘、显示终端和打印机等。除了上述的设备外,还经常用到其他设备,如:光笔、鼠标器、图形输入板、数字化仪、扫描仪和图形显示设备等。

2、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软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功能的实现是系统硬件和软件协调作用的结果,没有软件的支持,硬件是无法工作的。归纳起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软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即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最低层次,为用户提供开发图形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软件环境。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及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等,它着眼于计算机资源的有效管理,用户任务的有效完成以及操作上的方便等,目的在于构成一个良好的软件工作环境,供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

现在常用的操作系统有MS-DOS、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等。其中MS-DOS、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主要是应用于PC机上面,UNIX操作系统能在微型机到大型机的各种机器上运行,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多用户操作系统。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软件的开发中,汇编语言的使用已大量减少,目前主要是采用FORTRAN、C、VC、VB、C++Builder等。在人工智能方面应用较多的LISP,Prolog等。

(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在系统软件的基础上,为用户自行开发应用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的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几何图形设计软件;第二类是工程分析与计算软件;第三类是文档处理软件。

(3)应用软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功能最终要反映在解决具体产品和工程问题的应用软件上,应用软件的开发是建立在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基础之上的。归纳起来,应用软件应该具有下列特点。

a. 功能齐全,能满足具体产品或工程设计要求,以获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b. 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具有较高的效率。

c. 应用软件应实现规范化和模块化。

d. 移植性强,便于在各种计算机上运行,并易于与有关软件连接。

e. 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人机友好程度。

f. 使用方便,可靠性强,便于维护。

由于应用软件应用于各个领域,涉及的专业性很强,所以,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户自行开发。相关学科的技术人员协作研制和开发,可以解决各种工程或产品日益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以满足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要求。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开发方法

1、软件工程方法

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建立,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协调系统内部各独立模块之间的关系,以期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优良设计能力。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果没有科学的设计方法作指导的话,设计出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不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应用软件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水平也不断提高,以至于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开发技术难以保证所开发应用软的质量和水平。为此,开发者开始采用工程化的方法从事软件的开发,并逐步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软件工程学这一技术学科。

软工程学的诞生和发展使软件的开发和生产成为一种工程问题,而不是个人的艺术创作。它主要研究软件结构、软件设计方法论、软件工具、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关的理论。

从软件生产管理来看,软件工程学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软件的需求定义和分析技术;

(2)软件设计和审查技术;

(3)软件描述技术;

(4)软件调试技术;

(5)软件可靠性技术极其评价方法;

(6)软件扩充和维护;

(7)软件成本估算等。

2、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开发

就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而言,由于真正实用、功能齐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一般都比较复杂,程序在万行以上,不同模块之间关系复杂繁多。因此,必须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从事工程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这样才能保证开发过程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质量高、时间短、费用少,并且便于检查和维护。

基于上述情况,一般情况下,在工程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下列要求:

(1)硬件支持环境;

(2)软件支持环境;

(3)设计要求;

(4)实用化要求;

(5)保证软件质量;

(6)测试验收严格;

(7)文档编制通俗;

在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时,必须很好的参照这些要求,各个行业的设计者可以把这些要求与本行业具体生产情况结合起来,真正使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工程开发方法贯彻到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中去,务求保证软件的质量,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开发过程如图。

参考文献:

[1]王吉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应用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4(21).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口号日渐响亮的今天,教师应该掌握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技能,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我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想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要让教师真正地把计算机当做自己教学、工作的工具,深刻地了解它的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下面我就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其他学科整合中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整合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简而言之,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其次,我们要意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所面临的问题。

1. 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到位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而很多教师只是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来代替传统的板书,反而让教学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无意中把它作为的一种门面来装饰,有时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反而没有传统的教学效果好,这种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没有了生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工具,和教科书、投影仪、幻灯片、挂图等一样,具有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它与其他工具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与学科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2. 教学种类不多,教学实用性比较差

尽管计算机近十几年可以说是高速发展,各种软件也层出不穷,教学软件的讨论和研究进行了很多,但课堂教学用的辅助教学软件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像几何画板等极少数能较好地满足教学。这些软件如果直接用于教学,就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1)形式不适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要么有点像一本电子课本,要么是题库之类,不宜搬到课堂上当教学的辅助媒体。(2)灵活性差。教学软件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使用软件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各具特色。这些软件尽管有许多名教师参与,但应该怎样设计教学重点,怎样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案不一定能适合每位学生、老师。(3)材料不完善。现在的教育软件有的素材不是很完善,如对生物等动画的细节材料提供不足。还有纯粹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搬上计算机,配上声音图画,难免有些哗众取宠;有的软件平铺直叙,缺乏交互性。

3. 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很不够

在刚开始时,主要矛盾在于硬件缺乏,没有足够的硬件供教师的教学活动使用。当硬件问题得到缓解后,主要矛盾转变为缺乏能够在教学中应用的软件。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但也同样难以在学校中推广使用,其原因是各学科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意识还比较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比较低,从而很难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这些软件。

可以说,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解决:

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态度,操作计算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做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所谓“现代化教学”与其说是把现代化的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同样,计算机进入教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推动教学改革,真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而计算机只不过是引起教师观念变化的催化剂。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观念的话,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不管是在教学改革还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们要遵循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的原则。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程整合,是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前,教师要清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小真.课程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第11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先进的成组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和工装设计系统软件的构造与应用,并举例说明了应用成组技术进行工装夹具设计的具体方法。

1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组成

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和设计系统主要由2部分组成:

(1)工量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工量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基于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成组技术理论,以autocad软件作为工作平台进行开发,其界面风格与windows基本一致。首先按成组技术原理对已经选定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多类零件(或部件)进行成组分类,建立零部件模块(或文件夹),再根据同组零部件的相似性原理,选录过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零部件工量夹具(或称标准夹具)的装配及零部件图纸作为软件的主体框架,而工量夹具的具体尺寸则可以随着输入零件的尺寸变化要求,或改变全部零部件的尺寸大小,或改变部分零部件(主要是定位、夹紧机构)的尺寸大小。系统的调用和修改为交互式,改变其中任一尺寸都有可能影响其他关联尺寸。

系统由数据库、程序库和图形库3部分组成。数据库存放的内容主要是工量夹具设计时的各种数据参数,如公称尺寸、公差配合、计算函数及中间结果等。程序库是利用autocad的专用语言autolisp语言(也可以用c++或java语言)编写的,主要是设计计算程序和绘图程序等,包括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法、夹紧机构和夹紧方法选择等。图形库主要以参数化方式存放各种典型的(或标准的)零部件及典型工具、量具或夹具的图形文件。

运行时根据用户的选择程序自动调用装配图的绘图函数,并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定位夹紧信息,在cad的环境下绘制出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和用户的选择绘制部件图或零件图。以夹具设计为例,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工艺管理系统

    工艺管理系统的编制较为简单,根据工量夹具系统已经选定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多类成组零件(或部件)特点,再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建立健全典型零部件的工艺管理文件系统库,并随时增补新遇到的特殊零件工艺系统文件,及时修改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工艺与管理文件即可。

    工艺管理系统同样由数据库、程序库和图形库3部分组成。系统的数据和图形基本上与工量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一致,因此,可以共用相同数据资源。只不过对于一般的工艺文件和管理文件为工作方便和提高工作速度,不需要调用autocad程序而已。对于需要绘图(加附工艺附页)同样可以自动启动autocad。

2典型夹具的图样与设计实例

利用cad进行成组夹具设计,首先应根据零件的性质进行成组编码,编码原则可以按照成组技术的相似性原理,也可以沿用企业内部的编码标准,但要求使用方便,易于记忆和适合计算机管理。其次在零件编码的基础上分析同类零件的共同特点,进行典型夹具的设计,或者直接选用过去使用效果良好的技术成熟的夹具,并作为典型夹具录入夹具库。

第12篇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机助外语教学;外语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795(2013)02-0024-0005

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获得快速发展。从狭义角度来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对要学习的材料进行辅的讲解、巩固和评估的一种语言教育和学习方法,它通常具有极强的互动性。Levy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定义为“对计算机在语言教育和学习中应用的探索和研究”(Levy,1997)。其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定义更简洁,涵盖范围更广,与现代大多数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观点一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大学1960年启动的“柏拉图项目”(PLATO project)是其早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Marry,1981)。一般来说,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等三个阶段。也有研究者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按照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将其分为传统阶段(traditional CALL)、探索阶段(explorative CALL)、多媒体阶段(multimedia CALL)以及万维网阶段(web-based CALL)等四个阶段(Davies,2012)。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也引起了我国外语界的关注。1994年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专业委员会(CALLAC)。此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有关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专著和成果文献大量涌现。2002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4年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取代了原来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教育部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同年,首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尝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1年间CSSCI源内所有期刊刊载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相关论文从年代分布、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关键词以及研究热点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多角度揭示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探究其演化规律,系统梳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发展脉络,为今后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

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本文依托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进行检索。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英语”和“外语”等为检索词,并将匹配设定为“精确”以提高检索准确率,时间跨度选取2000—2011共12年的数据,期刊范围选取“CSSCI”,检索条件最终合并为:题名或关键词=计算机*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或者题名或关键词=多媒体*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或者题名或关键词=网络*题名或关键词=英语*题名或关键词=外语*时间=2000-2011*范围=CSSCI来源期刊。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相关论文共1598篇。有必要指出,将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选定为期刊选取范围是因为CSSCI是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学术评价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认为本文所选取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代表了国内該类研究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剔除会议、通知、简讯等非学术性论文以及与該领域研究不相关论文,最终获得有效研究论文1524篇。

2 文献数量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或学科研究态势的重要指标。另外,论文的年代分布可反映若干年来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莫再树、贺华锋,2006)。统计结果显示,2000—2011年我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共发表1524篇,年发文量从2000年的55篇上升到2011年的157篇。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我们另外分别绘出了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以及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论文增长趋势图,如图2所示。

综合图1以及图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2000年是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节点。2000年的发文量仅有55篇,而从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到100篇。结合有关学者统计数据,1997、1998和1999年刊登在国内八种外语类刊物上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分别为8、10、6篇(谈言玲、严华,2007)。据此可将2000年之前的阶段认为是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起步阶段,称之为探索期。(2)2000—2011年间我国涉及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文献数量除2006年比2005年少刊发两篇,2011年比2010年少刊发6篇外,总体上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从2007开始出现显著增长。以此为基础,可将2001—2006年这一阶段称为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的快速成长期,而2007至今的阶段称为稳定成长期。这种阶段的划分也基本符合文献计量学奠基人之一的普赖斯针对科学文献提出的科技文献增长的阶段性理论(庞景安,1999)。2007年开始发文数量之所以会出现显著增长,考虑到刊物的发文时滞因素,这可能与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推行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有关,表明該项改革试点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3 期刊分析

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反映期刊的时间跨度、类型分布和载文集中度,也可侧面展示期刊级别及载文质量。对CSSCI收录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向研究者揭示該领域研究成果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刊载該方面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从而为該领域研究者继续深化其該方面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参考。表1和图3分别反映了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发文的主要期刊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期刊十多年来刊载該方面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整体统计数据,刊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的期刊涵盖语言学、教育学、情报学、人文社科学报以及综合性社会科学等多类期刊,該领域研究论文刊载期刊主要以语言类和教育类期刊为主,分别包括《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以及《远程教育杂志》。其中《外语电化教学》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充分体现了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相整合的办刊宗旨。另外,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有时期刊刊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偶有回落现象,但总体折线仍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巩固,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成熟的条件。

4 关键词分布

关键词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术语,它是从文章中抽取的能够最简洁、最直接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和词组(邱均平,1988)。而关键词词频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了解某一学科或者某一文本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热点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科学学、图书情报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姜春林、胡志刚,2010)。所以通过对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有助于了解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热点研究板块以及预测該领域将来的发展趋势。由于直接导入的关键词比较分散,数量比较多,为了能够使关键词有针对性地反映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主题,本文对载入的关键词进行了适当处理:去掉“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英语”及“外语”等词汇;合并了意义相同但表述不一样的关键词,比如,将在线、因特网、web、互联网、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等关键词统一合并为“网络”。表1、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依据本文对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发展历程所划分的三个阶段中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的统计。各项统计所选取的关键词数量控制在30个以内,因此如下表格中会出现关键词数量不等的情况,以便能更简明地反映該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表1、表2和表3显示:2000—2011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视听说教学”、“写作”以及“教师”等。“网络”和“多媒体”等。在这12年间这些词一直是高频关键词,这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载体密切相关。随着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的研究远远领先于基于多媒体的外语教学的研究,并且原始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1年间还出现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研究。“大学英语”也一直是高频关键词,这说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学科。另外,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已开始出现,并且十几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不难看出“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视听说教学”、“写作”以及“教师”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板块,并有可能持续下去。

5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态势展望

5.1 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构建的可能性

正如在本文前言中提到的,不管从何角度将机助外语教学分为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等三个阶段,还是将其分为传统阶段、探索阶段、多媒体阶段以及万维网阶段等四个阶段,其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涵盖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语言教学(大学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等)研究、语言技能(视听说、写作、阅读与翻译等)研究、测试与评估研究以及教材研究等几大模块共计至少26项内容。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方面,语料库方法在該领域研究中的运用比较突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语料库方法并非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唯一方法,胡加圣等(2010)将外语教育技术的方法论概括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综合方法等三种,而语料库方法只是定量研究中的方法之一。另外,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由最初语言学领域中的多模态理论发展到涵盖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生物学领域的生态学理论等。由此可见,国内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目前已有广阔的教育实践、丰富的实物产品和熟练应用经验,成熟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新颖、独到的创新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胡加圣等,2010;2011)。这说明,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外语教育范式已经形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也已具备,预示着作为三级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雏形已经显现(李艳、胡加圣,2011)。

5.2 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热点

另外,根据本文对国内机助外语教学的计量学考察,特别是依据对关键词进行统计所获得的信息,还可展望、预测外语教育技术学科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具体来讲,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趋势比较明朗,有望成为今后該领域研究的主导。(1)教师研究。对教师的研究也是12年间該领域研究的关注点之一,由于篇幅所限,教师的研究角度未明确列出,但结合原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教师研究角度的变化。2007年之前的教师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角色和教师培训两个方面,而2007年之后除了对教师角色和教师培训这两个方面继续研究外,还出现了对教师的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认知等方面的研究。这一点与目前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趋势也基本吻合。(2)课程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最新阶段。计算机关键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主导外语教学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将逐步演变成计算机主导教学的模式(陈坚林,2005)。整合即意味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从处于辅助地位的幕后走到了台前,从而成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对课程整合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紧密结合国家教学改革的方针,該方面研究尚面临诸多难题与困惑,具有巨大的深入探讨的潜力。(3)生态化研究。生态化既可用于研究教育宏观问题也可用于研究教育微观问题。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生态化研究属于后者,当然也可看作课程整合研究的一个衍生问题。信息技术向外语教育渗透后,传统的教学要素被新的教学要素取而代之,为了使教学系统保持动态和谐,就应以生态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外语教学(陈坚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