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16:1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文化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从国际背景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相互的交流,彼此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凭借自身独有的价值和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一堂,指出“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活下去,就必须回顾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智慧”。从国内背景分析,早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通知》;2006年9月,正值国家十五规划期间,在文化发展规划的相关条款中,明确提出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确保经典和技艺的顺利传承;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提取精华,去除糟粕,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十大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建设精神家园。[1]
(二)意义
立足上述背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之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将适合现展的部分提取出来,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汉语言教育的根基,这一点从日渐增多的孔子学院就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地位
现阶段,普通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通常都是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系统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以及相应的文艺理论素养,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从这一点分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基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事实上如果从广义层面分析,无论是中国的文艺理论还是汉语言文学本身,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更加重视。[2]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能够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而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也需要依靠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传播,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对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专业必修课的范畴,一般每周1-2节课,连续开设一个学期或者一年,这也证明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占据了足够重要的地位。[3]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教材建设
在五千年的持续积淀下,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考虑课时安排以及学生的需求,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切实做好课程的教材建设,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把握。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高校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类型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不过大体上可以将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通常都会从中国的历史分段或者地理概貌着手,就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然后从中分离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如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等进行详细分析。[4]在这一类教材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通论》(朱耀廷)、《中国文化史》(吕思勉)、《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基础》(马友)等;第二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包括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等,一般都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分析,依照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从先秦礼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朴学等进行讨论,沿时间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叙述,同时也从横向角度分析了社会变革以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部分教材还针对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龚鹏程)、《中国文化史略》(吴存浩)、《中国文化史》(李山)等。相比较其他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从中学时期开始就积累了一定的文史知识,而且从其专业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至少不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常规意义上的普及型教材并不能满足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分析,应该优先选择第二类教材。
(二)丰富教学手段
高校教学面对的是具备成熟心智和较高认知水平的成年学生,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自然不能与初中高中类同,而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5]在汉语言文化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手段:1.互动教学应该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大学阶段,强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从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分析,然后立足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可以鼓励来自相同地域的学生自主结合,形成学习小组,对自身家乡的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论文的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学生展示,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域的表现,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而通过小组的课堂论述,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6]2.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多媒体及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学的效果。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持续推出了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而在百家讲坛中,通过各个专业教师的讲解,极大地拉近了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距离,原本感觉高深莫测的《论语》经过于丹的讲解变得浅显易懂,易中天则告诉我们,具备厚重感的《三国》也可以充满趣味。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应的资料,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践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通过就地取材来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西安的兵马俑、洛阳的隋唐遗址、北京的颐和园等。在组织相应的活动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的内涵,确保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将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提升教学的效果。[7]
(三)完善师资队伍
所谓术业有专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对于师资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高校必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由专业教师来教授相应的内容,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高校受自身客观条件的影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可以将内容相近的传统文化构筑成一个统一的模块,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师进行统领和讲授,适当降低教学工作对于师资的要求。同时,高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尤其是如果选择了之前提到的第二类教材,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广博的知识,在熟悉教材的同时,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如《中国文化通史》《中国学术史》等,拓宽视野,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效果。[8]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汉语言专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快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完善师资队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6(13):158-159.
[2]李聪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浅谈[J].文学教育:中,2016(5):100.
[3]吴晓辉.论开放大学汉语言专业如何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6(16):44-46.
[4]王焕玲.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157-158.
[5]宋扬.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才智,2015(1):85.
[6]梁必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18-120.
[7]邓伟.简析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之探索[J].信息化建设,2015(8):254.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54-02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谈新敏.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素质教育[EB/OL].西南大学素质教育雨僧网,2007-05-17.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旅游文化学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① 陈红玲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
关键词:区域历史 徽学概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07
区域历史文化随着城市史、社会史、经济史等各学科的发展,逐渐成为高校历史学科中开设的课程之一。汤显祖一首“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为人传颂至今。自上世纪50年代徽州近几十万件文书陆续问世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层层深入,徽商、宗族、新安理学、徽州社会经济等都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进而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者对学科体系建设纷纷著书立作,专著上千本,学术论文更是硕果累累。徽学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历史学中较为成熟的一个学科分支。
近年来,随着徽学研究的深入,在一些高校中也开设介绍徽学的课程,由于徽学是以明清时期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在向学生讲授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阂,学生很难真正对区域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思索。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成为课程改革关键。结合自身经验,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以徽学概论课程为例,笔者对区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改路径作一论述,浅陋之处敬请指正。
1 树立上“讲授为辅,思考为主”的教学理念
这是教育者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决定着教学过程和目标效果的开展与落实。教学绝非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授”(即单边的知识灌输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自古以来就是睿智的教育者所信奉和恪守的教学思想和法则。有研究者指出,“古代的教育思想都包含着比较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都比较重视人的个性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1]被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更是强调要“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出发点”[2]。时至今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代之需,面对个性十足、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大学生,我们的教学理念更应该更新。并且历史学教育由于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显得较为僵化且具有意识形态教化倾向,若再秉持一种将学生视为被动灌输客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自然南辕北辙,遑论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树立一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兴味盎然、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思想升华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因此,徽学概论的教学理念可以简化为十六个字,即“讲授为辅,思考为主,讲授思考,相辅相成”。这里的“讲授”包括3层涵义:第一,讲授主体,即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讲授是课堂的基础,没有教师的“讲”不成课堂,更谈不上教学。第二,“讲”什么,即内容的安排。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和学生需求,主次详略合理讲授,方能建构起一个有效率、有价值的课堂,没有重点和层次的“讲”意味着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让学生头绪纷乱、迷糊懵懂。第三,怎么“讲”,即方法的运用。教师恰当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才能在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方法和技巧的“讲”,会让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学”自然变得被动懒散、消极漠然,更谈不上“思”了。因此,课程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及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彰显导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讲授”起到引导作用,即教师精心编排的“讲”是教学的首要和灵魂环节,是一种方向性的选择、设计、引导和驾驭。另一方面,“讲”是教学的出发点,却非教学的落脚点。“讲”是为了“思”,“讲”的根本目的是要突破由教师到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单向静态模式,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形成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争鸣的多元动态局面,最终使学生自主领会课程知识体系和思想精髓,实现由“讲”到“思”的飞跃。可见,教师角色选择性的退出、学生参与式的实践性的“学”和自主领会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和终极旨趣。简言之,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并力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付诸实施,使两者交叉融通、相辅相成,对指导徽学概论教学改革,优化该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积极有益。
2 教学内容上
因应需求,就地取材,增减取舍,张弛有度为贯彻“讲授”到“思考”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重构。这就是说,教师在不违背课程教学目标前提下,要对教学内容着眼全面而作严谨且适当地筛选与整合,该增加的要增加,该删减的要删减,力求取舍合理、张弛有度。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将在徽州的宗族、徽商、社会组织、新安理学内容进行全面讲述,在此基本上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轨迹及原因条分缕析,而相应的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内容则相应弱化,只做简略之介绍。同时,根据徽学这一学科体系仍在构建这一特点,在讲述中将学术动态纳入到徽学的学习中。
3 教学方法上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早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梁启超等人就极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在不长的教学实践中推广了多种教学方法。如:以“趣味”组织教学(宣称“趣味就是一切,一切为趣味”);“海潮狮吼”式讲授法(古今中外广征博引的教学方法);札记批答法(学生多读书、作札记,然后由师批答,借以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师生共同研究法(师生共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力)[3]。可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也是彻底贯彻教学理念中“思考”为主的重要环节。针对于此,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如下改革措施。
首先采用反串式教学。每次课前由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对大江南北的区域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同时易于引导学生纵向比较,思考地理人文条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不同风俗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同学自己上讲台也能够从自身的视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会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时较为具体,因此可以教师阐述结合图片、影像资料运用,使学生对于研究对象有具体认识。如介绍徽州地理特点,运用视频很容易就将其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讲到徽商发展时,放映各地徽商会馆图片,会馆的大气辉煌使学生对当时徽商执商界之翘楚有所体察。介绍到徽州村落、祠堂结构时,视频、图片更是不可少的工具。
再次,讨论式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及独立思考能力所必须的。结合教授内容,设计众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由于选课学生专业背景不一样,在问题设计是要照顾到外专业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层次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以徽商教学为例,在开始教学前,首先要学生们设想如果自己要从商,会选择什么样的经营项目,学生们的回答多种多样,但多是跟随与自己的专业及兴趣,从而引出徽商在从商之初,随国家盐业政策,明初扩城、一条鞭法后银子需求量增加等情况,相应选择了盐、木材、典当等行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经营项目,正是由于顺势而为,才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引导学生将徽商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相联系,对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前,一定要去了解国家、世界发展的大势,顺势而为才能够借力而上,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规划。其次,了解了徽商运营的项目以后,开始讲述徽商从商资本来源。课堂讨论,如果现在从商,启动资本从何而来,学生们有说从银行贷款的,有说从亲戚借的,从而将课程内容导入徽商资本来源。徽商资本的来源与现代学生相比有共同的地方,即通过血缘为基础的借贷,也有不同的,如宗族共同集资,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理解明清时期徽商成长的背景。第三,徽商资本的去向。课堂讨论学生如果从商其投资去向,大多是买房、创业、奢侈品消费,与徽商的置地、消费有很类似之处,从而引导中国传统影响至今的消费观,进而理解徽商的消费选择。最后,将徽商的发展轨迹、徽州区域发展轨迹介绍给同学,同时让同学将眼光放长,分析现在徽商的发展以及安徽区域的发展。同时将明清徽商与现代温商做比较。通过这样的学习,明清徽商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徽商的作为对于他们又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联系自身的课堂讨论容易让他们产生代入,从而对于徽商有更强烈的理解的欲望。
最后,是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作为一门研究明清地方文化的课程,如何让学生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及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针对于此,除了准备了大量的徽州图片以外,组织学生去省博物馆体验徽州建筑、徽州工艺的魅力。真实的触及到徽州文化的实物载体以后,对于为什么在皖南山区形成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成为学生们乐于探讨的问题,进而对于现在文化发展进行反思。在讲到徽州社会风俗介绍徽州美食时,笔者会专门买黄山小烧饼与学生分享。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让他们与徽州社会产生接触,打破时间及空间上的隔阂。
总体来说,徽学概论的课程改革中尽可能实践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式、讲演式、研究式、问题式、讨论式、座谈式、演讲式、表演式、反串式等等。“教学方法的全部内涵,就是能够应付自如地把教材与学生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结合的产物。离开内容讲方法,方法是低效的;离开学生讲方法,方法是盲目的。”[4]一句话,方法本身无好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 教学模式上
师生双主,二元互动,强化实践,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并非等同于教学方法,而是教育者在某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顺应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的特定策略和方案。在此教学理念指导下规划和施行的教学模式主要蕴含两方面要义:第一,“讲授”的主体(教师)与“思考”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两者于和谐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第二,“讲授”是理论教学,而“思考”是通过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而达到的,构成教学过程的立体面相,两者于相辅相成中达到知行合一。简言之,前者的实质是“双主互动”,后者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并行”。“双主互动”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互动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过程,[5]“理论与实践并行”是把教学活动化为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举一反三的灵动过程。单向(教师学生)的、单一(纯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只会助长学生对课程的“超然感”乃至“漠然感”,进而使学生产生厌课心理。若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行“双主互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自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并在富有“现场感”的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推行一种“学生主导模式”,即按照教学内容体系把一个教学班分为若干组(可以按照学号来划分,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学生根据各章的主要内容就某个主题(可由教师设定、也可自拟),经师生沟通在该章教学进行中或者完成后,组织一次活动,形式、方法、手段由学生自主决定和安排。如徽州宗族内容讲授过程中,学生对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基层组织为什么能够具备如此强烈的向心力不能够理解,有小组就提出进行宗族实践,他们通过参加到网上的宗亲网中,并模拟了祭祖仪式以后,对宗族的向心力有所体验,也引导他们进一步思索仪式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从实际反应来看,这种模式的尝试对增强教学效果不无裨益,今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课程教学究应如何改革,本无固定套路和模式,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立足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学术修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从教理念,实为改革的基点和旨归。
参考文献:
[1]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
[2]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3・教育学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0.
[3]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8.
[4]董菊初.名师成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0.
家乡绍兴有一位中国农民胡世庆。胡世庆仅初中肄业,但因受师长熏染,自幼酷爱古书,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底子,后来又攻读了大量传统文化典籍,通过潜心研究,竟然写出了让许多学者刮目相看的《也谈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红楼梦言政特色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成为上世纪80年代大江南北名噪一时的“农民红学家”[1]。在此基础上,他又以大半辈子心血,先后写成了洋洋数百万言的《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通史》,于立群、洪学智、张岱年、任继愈、钱君匋以及元老陈立夫等还为他的史学著作题词。[2]幼时的传统文化底子,孕育这位学历很低的农民成了著名学者,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传统文化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因此,当我们看到《语文建设》2014年第1期在“真语文大讨论”专栏亮出“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张时,自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一、弘扬传统文化乃真语文题中应有之义
专栏配发的四篇文章,虽然有的取国学角度,有的以传统文化立论,但传递的信息都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他们所谈的国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他们所谈的传统文化,则是蕴含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篇文章,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蕴含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执笔者均为国内著名高校资深学者,论述各有侧重,既有正本清源的内功,又不乏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篇篇深中肯綮,富有见地,信可借鉴。张辛的《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以鲜活翔实的史料、缜密雄辩的思维向我们论证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在当今时代于全人类的重大意义,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应当说,以孔子智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所在,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所在。为此,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两条路径:读国学经典和德性实践,即通过重新启蒙来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当是一种很有识见的呼吁。如果说张辛是从宏观上呈现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践行方法,那么郭齐勇的《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则从微观上为我们解答了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实施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条分缕析,观点明晰,使读者对国学、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十分赞同文章的观点:“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这无疑是一种精辟的见解。郭文还以教材为依托论述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是首选载体。鉴于目前中小学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自发状态,现有教材良莠不齐,郭文还提出了教材选用建议。漆永祥的《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则进一步指出,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日趋式微,由此导致的中小学生高智商低情怀现状令人担忧。相较前两篇文章,漆文更具体而微,从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典例中寻求解决当今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出入孝悌、基本礼仪、生活百科、知书达理、学会感恩等方面”严重“跛足”的对策:客观看待“死记硬背”、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国学热持续有年,教育方式五花八门,薰莸同器,一时莫辨真伪。谭汝为和奚咏梅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指出,传统文化教育须注意“去粗取精”,态度须审慎。文章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建议,包括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小学可设经典诵读课,中学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里慢慢体味、逐渐成长。这些观点,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需要避免误区
受这些文章的启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所谓真语文,一旦离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就将立即失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语文应有之义。可见,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乃是常识。因此,我们赞成“融入”,但应明了“融入”切忌浮躁,“融入”也绝非替代。
1.“融入”切忌浮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承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从民间机构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规范引领,从高校为国学“落户”到中小学兴起的经典诵读热潮,从学校国学课程的次第开设到社会上国学培训班的如潮涌现,国学热一时蔚为壮观。在如此热闹的场面中,有的确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但有的只营造了一种表面的热闹,令我们欣喜的同时未免心怀隐忧。真语文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浮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不能搞运动,一阵风。任何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奏效,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如此。既然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已经唤起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也不可赶时髦,当点缀。传统文化是真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现代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名家讲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学校把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引入课堂后,以画面、音响、服饰、故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所欢迎,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视听感官的享受上,大多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更何况,如果学生在时髦中跟风学样,传统文化教育就有可能沦为文化快餐,异化为一碗碗心灵鸡汤,若如此,承载传统文化的国学也遂成为一种时尚的佩饰,肤浅化、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也必然应运而生,乃至逐渐泛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更不能舍本逐末,功利化。传统文化是国民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将它融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先哲的思想并完成品格塑造和精神构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指导思想不明,往往就会产生偏差。例如,当有些地方公布高考降低英语分数并调整给语文等科、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的改革方案后,在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急切地将孩子送往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学习,为未来的高考预热。这种试图让孩子通过短期突击提高学习成绩的功利化行为,一方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融入”绝非替代除非是正式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绝对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语文教育,以致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不能喧宾夺主。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理所当然地杜绝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语文,语言文字最重要,其他相关的一切,包括传统文化,均蕴含其中。在语文课上,传统文化只能在语言文字中融入和渗透,而不能取而代之。即使语文课上教读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感受和赏析,以致忽视了语言文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妙用。若有意无意地将语文课文异化成敲门砖,引出传统文化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语文而过度延伸,海阔天空地大谈文化,语文就会随之失真。这种课由于本末倒置,缺乏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点化,语文因素难免会被淡化、虚化,最终与真语文失之交臂。在语文中,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传统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为语文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要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地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是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3]。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若脱离语言文字过度渲染传统文化内容,就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渐渐远离真语文。过犹不及,万勿过度。那么何以为度?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越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机械相叠、生硬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各自为政的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真语文教学功夫和育人艺术。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的直接践行者——语文教师。己之昏昏,不能使人昭昭,融入传统文化的语文课须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才能胜任。诚然,要求语文教师都成为国学大师或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是不切实际的,但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不为过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故事曾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黛玉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想成为诗人要先打底子,想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要打好底子。这中间,阅读和掌握一流的、经典的、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何等重要!本文开头说到的胡世庆,幼时师长和众多名家的熏染给了他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自己博览群书、潜心治学更是成就毕生事业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打好传统文化底子、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呢?笔者认为如能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假以时日,就必有所成。一是继续教育,启传统文化之蒙。可以说,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即便中文专业科班出身,传统文化底子也普遍薄弱,他们此前大都没有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无法胜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工作,即使勉强接任也会力不从心。对此,有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邀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担纲授课。学校也应为语文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使之及时更新并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则可自选学习内容,或专攻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或览其大略。此外,举行一些与传统文化研修有关的活动也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传统文化要力避复古倾向,不但要去粗取精,也需要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融入新的内涵,同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世界现代科学精神接轨,以发展和完善自身。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使广大语文教师既能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能跟上现代世界的进步潮流。二是勤勉自学,得传统文化之真。要想获得传统文化的真谛,除却勤勉苦学,别无良途和捷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力量,刘梦溪先生称之为“自性的庄严”,它是个体生命的价值信仰。传统文化内容浩繁,攻习不易,非信仰不能坚持。“一代儒宗”“千年国粹”马一浮先生十分重视六艺,谓“有六艺之教,斯有六艺之人”。“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内容广博,精深幽微,蕴含了生而为人应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展示了古代“成人”的教育理想,包含着国人精神重建的深刻启示。当然“六经”原典的阅读难度较大,语文教师不妨从《论语》《孟子》切入,旁及其余。研习六经,还需有一定的“小学”功底,即文字、音韵和训诂。语文教师唯有从内心萌发亲近并走进传统文化的愿望,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有位语文教师说得好:“补足国学素养而读书,什么时候都不迟,在教书生涯中,语文教师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备文化素养这个大课,读国学经典,是语文教师一生的必修课,看是读古典,实则是滋养文化情怀。”她说的是国学,本质却是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若能博览群书,就会满腹经纶;若能熟读成诵,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高雅,出口成章;若能琴棋书画,就会多才多艺;若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会下笔千言,文如其人。唯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从传统文化中得学养,从传统文化中获教艺,从传统文化中萌创见;也才能做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更好地运用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言语和艺术,教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真语文。
作者: 曹颖群 王松泉 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人文教育,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杨叔子认为,“所谓的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有的观点认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无论哪种观点,都强调了人文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本文提到的人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等方式,使受教育者提高认知自我、认识并适应社会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二)人文教育在理工科学生培养中的特殊定位
想要让人文教育在整个理工科人才培养中起到实效,必须对其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使之与科学教育有机整合。首先,要明确人文教育不仅是指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教育,这里说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更应侧重于“如何做人”,而非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理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应具有文理渗透与学科交叉特征,这与一般意义上的纯人文教育有所区别;再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拓宽其思维方式上:通过方法论教育,使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方法,帮助他们突破各门具体学科,尤其是文理学科的局限,引导他们把握科学知识整体,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实现人生意义。
(三)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从根本目的上讲二者是一致的,都是想要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用之才,而在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上又有所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人文教育则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优秀文化,从而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此外,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相辅相成的,人文教育中有许多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此抓好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相当于加强了对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应当融合人文教育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缺乏的现状
(一)知识结构单一,文理分家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实行分科教育制度,在高二时就把学生分为文科和理科实行单独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理科学生不再重视历史、政治等课程,长此以往使我国的理科学生不仅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和完善,甚至出现了人文知识的空白,更是从思想上打下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烙印。到了大学,理工科学生大多由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而将多数时间用于课堂学习、专业实验、专业实习和实训,忽视了交叉学科和素质学科的学习,对培养计划以外的知识很少涉猎,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民生现状咸少过问,这势必造成知识结构的单一化。理工科院校大多存在轻视文科的传统,加之理工科学生从小就对人文学科缺乏了解,自然难以对人文文化产生认同。虽然很多理工院校已经开设一些人文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多学生都选择拿学分容易的科目,人文教育并未真正走入理工科学生内心。
(二)文化学习失衡,人文价值模糊
社会舆论长期以来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使得理工科学生或多或少地从意识上对人文知识嗤之以鼻,认为只有理科知识才算科学,而人文知识不过是“花架子”,是社会宣传和政治表达的工具。一些学生重眼前、轻长远,重实际的获取,轻精神的丰盈,认为人文素养远不如分数和证书来得实际,人文课程学习的好坏对自己的发展前程并无显著影响。因此他们避虚就实,将全部精力投入专业学习,有的甚至主动,或是在家长亲友的劝说下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长期处于高压之下,身心劳累、精神疲惫,仿佛学习成绩不好,专业分数不高,就要被滚滚的社会浪潮所淘汰。部分学生认知出现偏差,不懂得自我调节,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迷失了奋斗方向,变得彷徨无措,选择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甚者还有少数学生在遭遇一些挫折之后无法排解,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是他人的极端行为,悔恨终身。
(三)平台资源缺乏,文化气息不浓
从整体教育环境上看,针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不仅受限狭小的知识范围,而且整个校园文化氛围及学生的感悟体验都相对缺乏人文气息。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或是各类学生团体组织的学生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文化内涵,较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与文体竞赛活动,很少组织高品位、高质量的人文艺术类活动。由于长时间处于保守单一的文化氛围,使得一些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偏执、自私、抗挫折能力差、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几乎从来不参加各类校园活动,越来越少的学生关注校园活动,减弱了学校的人文气息,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很多理工科院校缺乏应有平台及活动场所,学生除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看报、阅读期刊之外,很难找到能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家园和提高文化品位的活动场所,甚至图书馆中人文类的书籍相对于理工类书籍来说也是数量偏少、内容陈旧;好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视听教室等,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人文教育对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持良好心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科学教育只能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人文教育才能解决。教育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既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做人修养,提升文化底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引导学生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他们开放宽容、积极乐观的健康人格,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追求真善美。良好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胸怀宽广,使他们既爱岗敬业又淡泊名利,既积极进取又与人为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领悟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同志指出:“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所谓的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不仅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个性。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艺术活跃分子,伟大的科学家往往热爱人文艺术。例如,爱因斯坦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普朗克擅长弹奏钢琴,伽利略和牛顿都喜欢写诗,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学过作曲,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均喜爱古典诗词。这证明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往往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分析力强。人文教育所造就的领悟能力能让理工科学生跨越领域界限,在多重知识的碰撞中获取更多灵感,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未知。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审美,尊重科学伦理
一般来说,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是比较严谨的,在逻辑推理和计算方面优势明显,而文史哲艺术等学科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所以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要优于理科学生很多。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理工科学生更好地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生意义。此外,置身于高科技发展的时代,科学的中立性及纯粹性日益丧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环境恶化、资源枯竭、食品安全等,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作为科学工作者,既要追求科学认识“真”的方面,又不能抛弃人文层面的“善”。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只有全面考虑到环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其科研活动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社会。
四、加强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从“主渠道”上打破学科壁垒
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学管理
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精简不符合时代需求和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安排相对丰富的人文类课程,如人生哲学漫谈、中国传统文化、唐诗宋词鉴赏、书法艺术等。同时增加人文类课程的必修学分比例,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历史文化课程等纳入理科生的必修课体系中去,并与评优挂钩,从观念上转变人文教育“可有可无”的地位,打破学科壁垒,使文理科相互渗透,改善单一的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2.利用多种途径,挖掘学生兴趣
充分挖掘、整合、利用高校学科门类丰富的专业资源,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搭建平台,寻找理工科学生和文史哲艺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开展各类社团、模拟联合国、创业大赛等,鼓励文理科学生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增进了解,从而激发兴趣。此外,科学技术类课程本身也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注意挖掘相关知识,渗透人文思想,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注意引导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指导学生运用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1.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人文教育涉及学科领域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仅靠课堂讲授难以达成文化育人的目的,为此应定期举办多样化、高水平的大家讲座,不仅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也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同时,针对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学校、学院团委可通过举办人文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展、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增加校园人文氛围,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人文情怀。
2.开展卓有成效的校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和感悟到的人文精神更具有深刻性、持久性和教育意义,对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带领理工科学生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查,例如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社会阅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高度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进行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建设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文化意识;培养
1.引言
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功。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和行为。正如胡文仲所指出的:“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参见姚政芬,2008)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文化的多渠道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商贸、社会及民间对话的机率与层次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大大提高的国际互联网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社会对外语交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专业化,许多大学生对外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跨文化教育因此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推动大学生跨文化学习和交际,广采博收各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对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2.深化教学改革,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2.1开设跨文化教育课程,拓展外语学习的内容
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环境构成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在交流中,人们往往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表达,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所以,脱离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我们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正如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博格所说的:“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参见何自然,1997)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及养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因此建设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教育相适应的教材和课程十分必要。
教材或课程应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常识为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策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课程体系可包括多个选修模块,提供几十门课程给学生选修。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进行中西方(东方)文化对比,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程可包括交际学、中西(东西)文化比较、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电影赏析等课程;国际视野教学模块旨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基本判断力,课程可包括国际关系史、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国际组织简介等。(中国教育报,2007)
2.2注重外语教学环节保证跨文化教学质量
外语教学重点不仅是语言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学语言,熟悉异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专业知识,使语言学习更加接近自然习得状态。因而教师在语言知识类课程中应多些文化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传授和体验异国文化,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更加贴近真实的交际语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词义挖掘法、习语对比法、翻译对比法等文化教学策略,配合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等语言教学课堂活动,改变传统课堂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或采用分组讨论、小组辩论、采访调研等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或展示一些语言对象国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或运用外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外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或向学生推荐外国文化读本,以增加对跨文化的了解;或邀请中外“外语通”做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外语角、外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师还可以从词汇的运用、习语的介绍、中英(或某种外语)句式结构的区别、交际情境的创设、教材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可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点,对各学习阶段学生采取跟踪式评价方法,为把握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线索;在教学题材方面,教师不仅要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还要通过其他渠道开发与语言对象国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注意开发与语言对象国的生活习俗、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有关的交际文化,还要注意开发更新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的网络文化。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知识观,配合学校积极开发跨文化课程;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语言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讲授;在保证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在课内和课外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使用的文化交际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对外国文化,尤其是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的理解与认同,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2.3开展跨文化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外语学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跨文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还可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培养其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其学习外国文化的兴趣,发展交际能力,从而接受情操和人格的熏陶,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从实际效果看,这为学生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提供了学习平台,为学生将来应对挑战提供了实践机会。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就业适应面广。
2.4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专题教育
学习外语不能忽略语言的基本交际功能和专业知识功能。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化,外语教学已经开始向强调带专业方向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多元化模式转变。如跨文化交际基本功:招呼问候、互相介绍、拨打电话、恭维赞扬和感谢致歉等。如果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忽略文化的学习,跨文化意识较为薄弱,往往会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话题犯忌、数字误用、施礼冒失、汉语式表达等令人尴尬的现象。因此,教学上可根据中国与外国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外语交际氛围,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语言实际意义,懂得需要遵守的基本言行准则,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又如跨文化商贸谈判,加人世贸组织后的中国涉及国际商贸的谈判与日俱增,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谈判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文化差异对跨国谈判而言,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正如原中美合资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的一位美方代表所言,“中国伙伴在谈判桌上表现出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对合同或协议的看法,对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对知识和软件的看法等等,都与我们不同,谈判有时会因此陷入困境……”(布雷特,2005)。对此,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甚至断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布雷特,2005)有效的跨文化谈判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而且还能走向协同,在经济上能创造利润。由此可见,类似这种跨文化专业知识学习对大学生来说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3.强化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传承人类健康与先进文化
在跨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中,我们应尊重各国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各国文化均有长短,我们的任务是扬长避短,重在建设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不对等互动和单向度的渗透。文化忧患意识便是基于这种不平衡的渗透而引发的忧虑、深思和警醒。所以,维护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安全、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保障多维互动的国家文化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3.1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柱。我们在强调大学生跨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大学生这种意识和觉悟。目前,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传播,对内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外要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共同创造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我们必须使大学生们明白,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主权斗争的重要砝码。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就需要我们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学术阵地,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主导权,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国家之间的亲和力。
3.2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碰撞中,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关系紧张,普世主义与反普世主义斗争激烈,不同意识形态互相冲击。虽然产生了拓宽文化视野、体现多样性和凸显人类文化整体精神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文化失落、快餐文化、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效应。文化忧患意识要求大学生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与外来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同时使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受外来干涉,保持价值观念、民族风格、生活方式的独立性。跨文化既使大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非判断,表现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的缺失,又或者有的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往往被披着商业包装、迎合人们娱乐心态的现代西方文化所蒙蔽;国外文化产品大量进入,极大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美国大片和日本动画片的影响广泛,许多不利于道德健康的游戏软件都会使国内大学生沉迷,等等(陈岸涛,2008)。所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何况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都面临文化之间的碰撞甚至冲突,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无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张宏辉(2007)曾说过:“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培养他们的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华的崛起,民族的振兴。在大学生跨文化教育中,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表现形式上,我们要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与跨文化学习相结合,保持文化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以理性的思考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神,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认识越是充满民族特色的,就越是属于世界的;教育大学生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充分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软实力的价值,尽一切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语言伴随中国的文化产品成为世界各民族的主要沟通语言之一。这也是我们跨文化学习与运用的目的和要求。
3.3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文化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面对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跨文化中的良莠是非。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外文化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如中国文化强调协调和秩序,强调家庭重于个人,社会重于个人;欧洲文化则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因此,了解中外文化才有可能促进沟通和理解,,相互信任,促进交流与合作。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先进青年群体,我们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既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又要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落后腐朽现象和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增强大学生抗腐防变的能力。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作为迄今为止仍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中国文化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唯古是法”、“唯古是崇”的认知价值取向,“守一”、“忌讳”的因循保守心理,“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重人治而轻法治的传统观念,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枷锁(蔺玄晋陶劲松,2007:1)。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我们既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又要敢于摒弃中国文化中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东西,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国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发展中国主流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人类文化,并加快培育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3.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 中职校长;领导力;阅读框架;现实图景;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6-0029-07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在落实国家相关教育政策、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凝炼中职学校发展特色、打造中职学校品牌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职校长的自身素质尤其是领导力是其发挥上述职能的关键因素。科尔曼曾经非常自信地指出,以方法论个体主义和微观层次为基础的理性选择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社会现象[1]。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笔者力图从微观的视角勾勒出中职校长领导力实践的原貌,通过在学校中的实地考察和与校长的深入访谈,以萨乔万尼的五力模型作为阅读框架,研究校长领导力现状及其对学校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根据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校长领导中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地方,针对性地提出系统的策略体系,为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提出反思和建议。
一、中职校长领导力的阅读框架
(一)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内涵
校长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校长在学校承担的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其管理角色表现为对学校日常事务、人员等方面的决策、管理权,而领导者的角色表现为校长对学校发展方向、内涵建设等方面的指挥和引领作用。
中职校长除了具备校长这一群体的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第一,中职校长面临更多的办学压力,职校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中职校长必须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有利的办学资源和条件。第二,中职领导者要能够做到从宏观上把握学校的发展特色和路径,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第三,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市场对学校办学成果的检核都要求中职校长要有敏感的市场意识。
对于校长领导力的概念,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张爽在界定概念时强调校长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她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工作实践中对师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能力[2]。马龙海提出校长领导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集合[3]。虽然对于校长领导力的概念界定并没有统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校长的能力是综合能力,围绕学校发展进行,主要指向学校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影响作用实现。
(二)萨乔万尼的“五力模型”
本研究在对校长领导力框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萨乔万尼的五力模型作为中职校长领导力划分的主要理论依据,同时以郑燕祥的领导力模型为参照。萨乔万尼认为,校长领导力就是校长改变或者影响学校发展局势的能力,具体划分为五个方面[4],如图1所示。
具体来说,技术领导力是指校长的角色类似于一个“管理工程师”。校长要为学校建立发展规划、在学校各方面事务中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为学校发展制定详细的计划等。人际领导力指校长要成为“人际工程师”,强调校长对学校内外部良好人际关系、人际能力和工具性的激励方式的运用。教育领导力指校长要扮演“临床工作者”的角色,校长自身要成为教学的专家能手,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规划的落实。象征领导力是指校长要做学校的“首领”,通过对重要目标或者行为的选择性注意向他人传达什么是重要的,从看似平常的事件中发掘深层意义并对师生和相关人员阐释重要性、视角和目的,促使学校其他主体获得目标感和责任感。文化领导力指校长的角色类似于“主教”,要界定、强化、明晰能够为学校持久发展提供支持的具有特色的价值观,通过相关的领导活动建立文化符号系统、表彰体现学校文化的行为、塑造共同的想法和信念等。
萨乔万尼认为校长领导力的五个维度处于不同层级之中,其中,技术领导力和人际领导力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它们的缺失将导致学校发展效能低下,但是不管他们有多重要,也不具备学校情境的独特性。其他三方面领导力受背景影响,它们的独特品质源于教育本身和学校的特性,区别于其他领域的领导、监督和管理。文化领导力、象征领导力的缺失不会明显影响学校常规工作的开展,但它们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层次提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实践图景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W中职学校D校长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访谈,材料采集不仅着力于展示研究对象是怎么样的,更谋求通过访谈内容和背景资料的联系解释他为什么是这样的。保罗・赫塞曾说:“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根据领导者在他人眼中的表现来确定的。这与领导者如何看待自己无关,而是与他们想要影响的被领导者的看法有关。”[6]来自多方的质性材料通过相互印证,从正反两方面呈现与诠释了中职校长的领导力实践。
(一)技术领导力――组织机构合理,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直接反映在对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在学校的组织机构建设上,W学校部门划分采取职能型,部门之间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学校的领导层对学校事务进行商议、决策,中间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事务的传达和执行,具体的落实则依靠专业组的组长及班主任。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工作事项更为复杂多样,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着组织学生的生产实训、校外实习等工作,学生的管理也更为复杂,不少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很难管,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①。因此,采用职能型的设置方式能够明确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W学校的制度建设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根据调查访谈情况,其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在调研中,谈及学校的制度问题,在制定方面教师大多为肯定的态度。如A教师说:“制度基本上还好,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也是在不断完善。”学校基本健全了维护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各项规章制度。当然,制度的制定是落实的基础,如果制度没有被充分落实,那么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以考核制度为例,学校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考核以分数形式呈现,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本意是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力度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新教师C教师直接表达了对考核的看法:“表面上期末考核很正规,但实际上执行不严。”其他老师也表示学校制度的执行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十几年的F老师说:“宽有余,严不足,一些制度落实的不到位。”
在对学校的制度管理上,研究者认为学校是一个组织系统,首先要具备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其次要重视制度的落实。在与D校长沟通的过程中,他也认为:“制度实际上是基础,一个单位运作的群体性基础,保障它不会偏离方向,但是制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此,从理念上来说,D校长并不是没有认识到制度的基础性作用,这也可以从完备的制度规定上得到验证。问题在于一些制度执行不严,在教师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当然,学校是一个人际社会,很多制度的推行会受到各种阻力的影响,真正完全实施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校长权衡各方面的利益,运用领导智慧既坚持制度的切实推行,又兼顾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
(二)人际领导力――重视资源整合,教师激励有待完善
对中职校长来说,要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就需要整合多种外部办学资源,而这必然要求中职校长具有较强的人际领导力。与此同时,学校是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校长要想顺利开展学校内部各项工作,除了要运用职位赋予的权威之外,还要注重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重视与教师之间的人际沟通、关怀教师的需要、激励教师、打造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也是中职校长人际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从调研情况来看,D校长非常重视在提高自身办学质量的基础上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他认为:“办学关键还是自己打出品牌,这是根本的,现在确实是首先要有作为,这样上级部门对学校的心理认可度、支持力度、重视程度才会增加。”近年来,随着办学实践中课程改革的推行、学生实训工作的开展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争取政府支持增加了筹码。已经在W学校工作13年的A老师对笔者说:“现在学校的基础条件比以前好多了。”D校长努力通过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来拓展外部实训场所和资源。W学校已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一是依托企业资源建立了覆盖学校专业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与机电专业合作的电机公司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场所。二是企业不仅作为实训基地,还参与学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内容的制定。以学校的建筑专业为例,D校长促成学校与当地数十家建筑公司实现联合办学,为学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三是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开展订单式的合作,如当地的幼儿园、建设集团、化机厂等。四是与校内企业产教合作,学校专门成立教育服务公司,利用学校的实训场地和设备,将对口企业引进学校,实现课堂进车间。
调研中在谈及与校长的沟通方面,大多数教师反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找校长,D校长也会尽力解决。而且在工作中,如果教师存在疑问和问题,也会直接跟校长反映,A教师说:“工作上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觉得他说的是对的,才会按照他说的去做,但是如果觉得他说的不对的话,也是会直接反驳他的。”可以看出,对于人际领导的重视使得D校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这对于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在团队激励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拿班主任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突出,管理难度大,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培养来说意义重大。访谈中,很多班主任提到工作奖励问题时比较有意见。Q教师说:“班主任的津贴太少了,一个月才二百多块钱。”除了工作量上的差异,在班主任的人员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F老师说:“有的十几年都没有当班主任,有的连续当好多年,就很有意见。待遇相差也不大,但是工作量相差很大,所以老师都不愿去做班主任。”C教师是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也说:“没什么激励,现在唯一的动力就是工资和评职称了。”可见,D校长对班主任群体的激励没有太在意,这种隐性的负面情绪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
对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激励不足直接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团队氛围。如C教师讲:“你看在普高里自修课任课老师都争着去上,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是根本不存在的。按一天8小时来说,改作业、备课、上课这种直接的教学活动绝对不会超过3个小时。”当然,对教师的物质激励会受到学校经费等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全部归为校长在这方面考虑欠缺。在物质激励效用缺失时,校长就更应该重视对教师的精神激励。经常性的表彰、鼓励或者其他方式的肯定,有助于排解教师内心的不满情绪,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三)教学领导力――课程领导高效,教学领导有待提升
对中职校长而言要发挥教育领导力,领导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显得异常重要。D校长对课程建设下了不少功夫,但教学领导则明显不够。
D校长比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兴趣培养,在必修课、德育课之外,还为学生安排开设了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在课时安排上,在合理范围内相对弱化文化课的课时,更加注重专业课,好几个专业进行了项目课程开发,15本校本教材已经投入使用。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还体现在校长能够以专家的身份与教师探讨教学问题,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等。在问及对教师的教学指导上,D校长表示很少去听课,听课较多限于公开课之类的,平时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评主要依靠教务部门进行,这也在教师的回答上得到了印证。一位在校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表示:“刚调来的时候听过两次。”其他老师也表示校长很少去听他们的课。L老师说道:“以前的老校长在新老师来了以后,不打招呼就直接去听课了,校长都重视教学了,那其他的副校长、中层干部也会重视起来。现在教务查课可能一学期两三次,查完了就出个表贴在校办里,也没有说怎么去解决问题,就这样了。”
可以看出,D校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职校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如果教师的日常教学没有得到适当指导和督促,久而久之便会出现教学懈怠的情况,这也得到了M教师的验证。据他观察:“一个班级近50个人,真正听课跟教师互动的有4~5个人,其他的不是睡觉就是在玩。一节数学课,教师18分钟就把课讲完了,然后坐在讲台上看报纸,下面学生有睡觉的、玩的,做作业的很少。”S老师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也说:“刚开始还会去钻‘怎么样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会去花心思准备,但是现在就对着教材大致抄抄去讲。”D校长在日常工作中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相对忽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指导和监督,影响到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象征领导力――愿景目标明确,感召能力有待增强
校长通过行为示范引起师生的选择性注意是象征领导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校长在工作中对于学校工作相关典礼和仪式都会出席,以体现对某方面工作的重视。研究者发现,D校长比较重视对学校发展愿景的构架和传递,他认为:“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校长的责任,自己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对专业建设、对学校宏观的发展目标都要有自己的认识并让所有教师的心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一般而言,学校的发展规划是由校长提出的,经过校务会议统一思想,写入学校发展的计划报告,最后安排实施。
根据目前的学校发展态势,D校长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当地的职教中心,并通过例会等形式向教师传达思想,从愿景和目标构建来讲,既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实际又有努力进步的空间。Z教师提及校长对办学目标的确立时说:“从办学理念上,追求的目标是分阶段的,思路很清晰,每个目标的提出到实施都分步骤进行。学校的品牌建设上,除了争取一些荣誉、示范学校之外,还重视内涵建设,包括对教师、领导班子思想上的统一,追求的目标都明确化,然后在专业设置如说课程、技能目标细化等方面努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
理论上来讲,愿景目标的确立和阶段性推进对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具有正面的影响作用。但是据研究者的观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如研究者在某办公室访谈一位教师的时候,还有四五个教师在办公室,研究者目光所及的几位都没有做与教学有关的事情。此外,在问及A教师对学校规划和自己工作的看法时,她回答:“要看跟自己的专业有没有关系,如说我们专业要评上省级示范专业,那肯定是很高兴的了,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专业的老师合作更加努力。但是如果跟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那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可以看出,只有当教师觉得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他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否则学校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对他来说就是空幻的。
(五)文化领导力――文化建设全面,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校长的文化领导力侧重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促使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学校建立统一的符号系统等。D校长在对学校历史文化、校园环境等方面的挖掘提炼后,提出了富有特色的青松文化,并据此设计了学校独特的符号系统。“我们学校松树很多,它们在哪里都可以生长,大江南北都有,一年四季保持绿色,而且对土壤的要求、气候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一般都长得很挺拔。那我觉得我的学生也需要有这种精神,他们将来是底层的、一线的工作人员,他要有那种扎根平地土壤的精神,而且青松是成片的生长,所以有一种共融的精神,这种精神师生都要借鉴。所以我们就把以它的精神作为学校的文化象征。”在确立了文化精神之后,学校据此编制了VI识别系统,校旗、校徽、校标、档案袋都是以它来设计。除此之外,D校长也重视不同专业文化的建设,如在实训场将相关专业的往届优秀毕业生材料制作张贴,在学校舞蹈室布置相关的励志名言等。学校不同场所,如教学场所、食堂等不同地方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建设特色,这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问及校园文化向师生的传递途径时,D校长回答:“主要是通过一些载体,比如校报、校园的电子屏显示等。”文化对于学校成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研究者难以考评D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实际成效。但在与教师谈及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时,研究者认为与领导者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初衷存在落差的是,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并不是非常深入。T老师说:“对校园文化感觉没有那么明显,工作还是那样做,不可能因为校标换了就换种做法。”在与F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他认为:“印象中没有跟学生系统地讲过,学生知不知道可能就是个问题。”可以看出,虽然学校通过电子屏等载体展现了学校的精神文化,但是教师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并没有深入的认识,即使知道也只是停留在字面,对学生而言他们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就更少了。虽然说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但是这也建立在个体对文化的认识、了解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如果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并没有深入、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并不了解,那么校园文化发挥的作用必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校长在文化领导上除了提出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外,还应重视传播方式与途径,真正让师生内化于心。
D校长在领导力的五个维度上都具备相对的优势和不足。总体上来说,D校长在理念上对校长必备领导力的认识比较到位,但是在理念的落实和执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校校长这一群体中存在的共性,如制度落实和人性化管理之间度的把握、教学领导力弱化等。当然,校长领导力的实施和作用不仅受个人影响,也受到内外部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三、影响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因素分析
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受教育内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宏观层面与个体层面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宏观层面
1.国家教育政策
回顾近年中职的发展历史,跌宕起伏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目前国家对中职学校的财政资助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束缚了校长领导力的作用,不利于中职学校的特色发展。以校长负责制为例,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事务,有助于校长实施自身的办学理念,立足地方实际发展出学校特色。但是在办学实践中,存在校长的权责不均衡、校长办学思想难以实施的情况。本研究中,D校长的人事权和经费自十分有限,学校教师由教育局统一考试招聘,整个过程校长不参与,结果出现技能型教师短缺、新教师不符合学校教学需要的情况。而经费审批本意是为了强调程序规范、提高效率,实际上报批手续繁杂,反而影响了学校工作的开展。
2.校长培训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长培训是提高中职校长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但是从中职校长的实际培训来看,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如教学内容不实用、培训理念知识本位、没有体现中职校长工作特色等。本研究中,问及D校长新入职遇到的问题时,有一个情节就是从普通高中调入职业学校,入职前没有相关培训,对职业教育不太了解。也就是说,D校长在工作之初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引,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通过自身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积累起来的,这直接影响到校长入职前期工作开展的成效。因此,校长培训也是中职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二)个人层面
1.教育理念
对于中职校长来说,如何办学、怎么样办学都受其个人教育理念的影响。本研究中,D校长提出要办有尊严的职业教育,D校长认为:“做人要有尊严,办职业教育也要有尊严,所以我要办有尊严的职业教育,这几年看来还是有效果的”。这种办有尊严的职业教育具体体现在学校招生上,职业教育的生源本来就紧缺,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学校入学人数,强制给教师分配招生任务,但D校长并没有这样做。“你现在分派任务,低声下气去求,实际上是把我们职业教育贬低了,尊严没有了,所以这么多年来,第一,我始终没有下达过招生任务;第二,我有分数线,职业教育也不是谁来都能来;第三,对于品行不好的学生、确实违反学校纪律的要退学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在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可度和组织承诺的增强,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2.领导风格
中职校长的领导风格对于整个学校的氛围、管理效能以及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有很大影响,近年来,校长实行变革型领导的效用逐渐得到了一致肯定。变革型领导强调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愿景构建、激发内在动机、教师关怀、率先垂范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实现对学校的高效能领导。本研究中,D校长重视变革型的领导,鼓舞教师内在动机,但是规范制度对教师约束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校长领导力的作用。因此,将个人的主要领导风格与次要领导风格有效协调有助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3.个人素养
中职校长良好的个人素养能够提高教师对校长的认可度和信服度,增强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在本研究中,D校长非常注重对个人素养的提升,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D校长的办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对外界有效举措的借鉴,而这些思想主要是通过不断学习得到的。因此,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对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路径
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受内外部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在对其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有助于为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发校长领导力提升的内部动机。
(一)宏观层面
国家政策对其领导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相关的培训对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来说是有力的外部支持,因此提高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完善中职校长相关培训有助于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1.提高教育政策的有效性,促进校长办学自主
从相关政策制定来看,目前国家为促进中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提高中职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但是一些政策由于缺乏科学的讨论和验证,其实际效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以中职学生免费入学为例,本意是为了提高中职的社会吸引力,缓解中职招生困难的问题,但是实质上在一些地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以D校长所在的W学校为例,不但没有促进学校的招生,反而降低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因此,政策的制定实施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具体差异,不能笼统地用一套方案推行实施。
相对于普通学校校长而言,中职校长要想办出学校特色需要更多的办学自,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编等。中职校长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就业。因此,增加中职校长的办学自有助于其领导力的发挥,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长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规范化的教育和培训是中职校长领导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制约下,提升中职校长培训的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培训对象的内部差异而言,针对中职校长的培训要分层次、有区别地进行。一般来说,中职校长由新入职到发展成熟需要经历预备期、适应期、称职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校长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培训的需求是有区别的。以预备期为例,目前我国中职校长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选拔聘任,大多来自于普通中学的中高层干部,虽然他们已具备基本的领导素质,但是缺乏对于职业教育的深入了解和相关实践经验积累,那么对于新任校长的培训则需要侧重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社会人才资源需求现状等基本理念的学习,为新任校长把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从培训体系建设来说,在机构建设上,专门针对中职校长的培训机构缺乏。在培训师资上,目前对中职校长进行培训的师资多是高校从事职业教育相关研究的学科专家,缺乏具有成功经验的职校校长及行业企业人士。在制度建设上,现有的制度设置存在不完备的情况,如培训方案的形成、培训效果的评价等缺乏可参照的标准等,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是提升中职校长培训有效性的基础。
从培训内容来说,中职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负责学校各方面事务。因此,对中职校长的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还应该涉及提升校长管理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的内容。此外,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重视对中职校长已有经验的运用,扩充实践经验在培训内容中所占的比例,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从培训流程来说,目前针对中职校长的培训多是终结性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上交相关论文就通过考核,后续的支撑效应不足。对中职校长的培训应该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基础之上,提供常态化的支持和协助。
3.完善校长评价体制机制,推动校长自主发展
中职校长作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其对应的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评价内容来看,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对校长工作的评价要涉及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承担的社会培训情况、学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具有职校发展特色的方面。因此,中职校长的评价指标不能简单地挪用普通学校校长的标准,而应该立足职校特色,编制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来看,对中职校长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上级主管单位和学校教师,还可以广泛地结合外界因素,如企业行业、家长反馈等。从评价的效用来看,中职校长的评价结果要与激励制度相关联,为促使中职校长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提供外部推力。
(二)个人层面
中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除了需要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外,还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行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检视自身领导实践,在工作中实现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1.重视自主学习,提高理论思想水平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自身具备高水平的理论修养是赢得教师肯定、提升校长领导力、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校长自身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水平、获取实践经验是提升自身教学领导力的前提[7]。
从学习途径来说,中职校长不仅要积极参与各种相关培训,还要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通过书籍阅读、网络资源的摄取、优秀案例的借鉴等途径,多方面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办学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从学习内容来说,校长在自主学习中不仅要关注职业教育先进理念,还要广泛涉猎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这对于校长提升人际领导力、促进学校团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加强自我管理,检视自身领导实践
对于中职校长而言,学校日常运行中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一些中职校长终日处理琐碎的事务,缺乏自我反思和提升的时间,对于学校的长期规划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本研究中,D校长大部分时间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可以用于深入思考和自我反思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他也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自我发展和提升,促进了自身在工作中的科学决策和学校发展。因此,科学规划自身的时间安排对于校长的自我提升和学校发展意义重大。此外,中职校长要重视在工作中的自我反思,客观评价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归因。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升校长领导力。
3.促进团队协作,加强领导团队建设
中职校长在有关学校事务的决策中,要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对于教师群体而言,深入的沟通交流能够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实施中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校长在工作中要注意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了解教师对于学校工作的想法和意见,增强教师群体的向心力。此外,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重发挥象征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的作用,通过榜样示范、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的形成。
参 考 文 献
[1]Coleman, J. S. Collective Decision[M]. Sociological Inquire,1964:36.
[2]张爽.校长领导力:背景、内涵及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7(9):42-47.
[3]马龙海.大学校长领导力体系构建的探索性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14-20.
[4]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30.
[5]T. J. Sergiovanni. Leadership and Excellence in School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4, vol. 41:12.
[6]保罗・赫塞.情境领导者[M].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