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艺术论文

时间:2022-01-26 16:35:31

影像艺术论文

第1篇

一、对自然主义影像的美学宽容

尽管这个团体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对整个影像艺术的影响却非常深远。20世纪初,著名摄影家布列松将摄影的要素归结为三个:距离、中性和简洁。其中“中性”对他来说意即不打扰被拍摄对象,做一个极其安静耐心的旁观者;在技巧上,则表现为拒绝人工光源和修剪底片,追求最自然的效果。埃默森、布列松之后,在摄影方面,又出现了秉承其精神的“直接摄影”、“纯摄影”等流派,而在电影领域,则出现了大量反情节、反主观表达的纪录片与实验影片。影像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是“纪实性”,亦即摄影、摄像机拍摄的必须是现实世界中实有的事物(此处暂不讨论后来出现的数字技术对图像的修改与虚构),这一特点往往被视为对影像艺术家的一个重大限制——他们不能像画家或文学家那样天马行空地想像情节、虚构人物、营构现世中不存在的事像。因此,一些影像艺术家为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会试图在生活场景的选择、人物(模特)的典型性、光影的独特性等方面极力彰显个人主观色彩;但另一部分影像艺术家则恰恰相反:他们在主观性本已稀少的情形下,索性追求更极端的“客观性”,让“自我”进一步退敛与淡漠直至完全消失在镜头后面,他们放弃对独特生活场景的挑选、对典型人物的突出、对戏剧冲突性的追求,而满足于将自己几乎等同于一架机器,通过胶片漠然的延伸,记录下平凡现实的表面情状和真实细节。维尔托夫拍摄的《带摄影机的人》(1929年)中,有一个女子早上醒来起床的镜头,她脱去睡衣、完全,然后穿上正装,再去掬水洗脸……在艺术风气还相当保守、镜头相当稀少的1930年前后,一部生活纪录片中出现这样的片段,颇令人诧异。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导演可能都会隐去裸身这一过于暴露的画面、省去洗脸这一过于琐碎的细节,努力展现生活中更有“意味”的场景,但维尔托夫既不回避突兀景象,也不省略细小之事,似乎他只是把摄影机架设在别人的生活里,任由机器自己运转,不增不删,便得到电影。同样在这部影片中,他还拍摄了一个女人分娩及洗浴婴儿的镜头——在那个时候(乃至现在),直接拍摄母亲生产时的身体镜头也是不多见的,这似乎是文明需要避讳的事。所以,维尔托夫的做法极其直率,正如他的信念:“摄影机能去任何地方”,纪实就是无条件的纪实,既无需加入艺术家的主观好恶,也无须避讳文化成规。倘若文学作品以平铺直叙的手段和漫长的篇幅去描绘无情节、无对话乃至无人物的日常景象,多数读者都会弃卷而去。文学史上就出现过这类例证,如巴尔扎克在《幻灭》等小说中对巴黎街道、伏盖公寓的物理景况进行了极其冗长细致的描写,被批评为过分多余的铺叙。但同类电影作品却获得了许多赞同和辩护,似乎影像艺术天生获得了更多的美学宽容,仅仅因其提供了可“看”之物而赢得艺术之域的立足之地。将影像与文学相比较:文学属于“想象艺术”,它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读者必须先解读话语符号,然后根据文字意指在头脑中构建出种种想象,在这一接受过程中,完全没有眼耳等感官方面的直接刺激,总存在着无法消除的间接感和不确定性。摄影和电影(电视)则直接提供鲜明具体、栩栩如生的图像,尤其是电影和电视展示的动态影像,对人的视听感官产生更充分强烈的刺激,因此,即便是呈现未经过滤和加工的生活内容,当它们以饱满的色彩和鲜活的动态呈现出来,人们也会产生观看的兴趣。人类的视觉具有强大的“饕餮”欲望,仅仅“看见”事物景象(不需要多么精彩独特)就能唤起人们的浓厚兴致。哪怕是像苏珊•桑塔格所形容的那样:当代过于泛滥的摄影作品已将现实景观贬值为一件件消费品,人们贪婪而迅速地将影像作品“看”掉、消费掉,那种“饕餮视像”的愿望仍然强大,这就是影像作品比文学更能迎合大众口味的原因所在。

从摄影照片到电影、电视,百多年来产生了很多这样的作品:“自然主义摄影”的倡导者彼得•亨利•埃默森拍摄的《诺福克的生活与风景》,以英格兰东南部的名胜区诺福克郡人民的生活和风景为主,拍摄的都是人们生活的日常活动和当地的常见景物,用以证实这些题材也能够成为艺术作品——农夫赶马犁地、主妇院中洗碗、夏日牧羊、秋来割草、干草船航行水面、收工者日暮回家……无一不是寻常人家寻常景象,朴实诚挚地展示了英国乡间生活。以《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尼斯的景象》等为代表的“城市交响乐”纪录片则都选取某座现代城市,摄下一天之中普罗大众的日常起居活动和城市各个角落的景象。近年来,伊朗导演阿巴斯又对“纪录催生意义”这一理念作了相当极端的探索——如果说前述《柏林》、《带摄影机的人》等作品尚在可理解的范围之内的话,阿巴斯的电影则对传统审美习惯发起了强力突破: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阿巴斯用整整10分钟将镜头对准一个沉睡的婴儿,婴儿只是睡着,偶尔翻身,最后苏醒,坐起来环顾四周——影片便结束了。这个再日常不过的景象到底有什么蕴意?如果一位小说家用长篇文字描述这个过程,读者能接受吗?而阿巴斯向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致敬的影片《五》,则更把“无主角、无情节、无对话”等特征推到极致,全长74分钟的电影,只有五个长镜头:(1)海滩上一截漂木被海浪卷裹着来回地翻滚;(2)海边来来往往的过路人;(3)海边几只狗静卧和嬉戏;(4)沙滩上一群鸭子从左跑向右,然后又折回;(5)夜晚水边的月影蛙声,继而电闪雷鸣,雨点纷落,最后鸡鸣、天亮。这部电影挑战了许多人的观念与耐心,观众们难以理解这种毫无情节、镜头之间也没有关联的电影。而在阿巴斯看来,任何一部电影或任何一位导演都不会比日常生活本身更具影响力,因此他认为电影要做的事就是努力接近生活,并尽量抽离自己的主观情感。在他的电影中,世界不再被人驾驭和安排,相反人只是世界的偶然闯入者,“生活才是电影的主角,电影就好像只是给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加一个景框”。

二、自然主义影像作品的文化功能

从埃默森的照片到阿巴斯的《五》,许多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影像作品得到了多数理论家和观众的喜爱和承认,究其原因,其积极意义或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首先,正如英国学者约翰•伯格认为的,摄影是迄今为止最能逼真记录现实的艺术,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能比摄影更精确、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影像技术“拯救了不保存起来就会被磨灭的外貌,将它们不变地保留下来。事实上在相机发明之前,除了人类的心灵所具有记忆能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有这种能耐。”但人的记忆通常与情感相关,受到越强烈刺激的事件记忆越深刻,而日常琐事则容易淡忘或误记(甚而由于精神创痛、自恋自欺等原因而扭曲记忆)。有了影像纪录之后,所有社会历史或个体生命的迹象都有可能被完整准确地保留下来,供人们重新品味和挖掘意蕴。正如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对电影的赞言:“多亏电影的贪婪的好奇心和感受力,我们才得以看到记录在胶片上的本世纪洋洋大观的现实生活风貌。……电影胶片巨细靡遗地记录下各种物象,连无足轻重的偶然发生的细微末节亦出现在银幕上,以求生存权力。”

许多纪录片都保留、“拯救”了这些“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影像艺术,人类才具备真实确切地记录诸种生活细节的能力,同时也开始比从前更关注细微、边缘、非主流等生活现象。德国美学家本雅明对此深为赞赏,他认为细小、边缘之物其实也对现实生活产生着潜在而深沉的影响,尤其对普罗大众来说,震动社会的英雄人物或重大事件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时,往往已是余波将尽,大众的生活本来就是由琐碎细小的事物搭建起来的。影像艺术能够以直接手法捕捉现代生活中“不太引人注目,无法用即存框架去套的东西”,因此本雅明希望电影发挥其快捷准确的记录专长,去捕捉那些对人们产生潜在影响却又常被忽视遗忘的东西,催促人们去注视和反思生活中默然却又决然地影响了现实走向的东西。进一步来看,自然主义影像艺术在美学上的另一种启示,在于某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传统艺术创造过程的“先发现、再创作”的常规顺序,呈现为一种“先纪录,后赋意”的过程。换言之,通常大多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先去经历、发现生活中“有意味”的东西,觉得有必要以艺术形式保留、彰扬,便以作品描述表现之;自然主义影像却可能是先忠实摄下生活片段,然后再去挖掘、追寻其可能具有的意味。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谈到其影片制作时透露,他每次拍片,摄下的素材带都远远超过最后成片的长度(例如长50分钟的《舟舟的世界》是从2100分钟的素材带中剪辑出来的),很多时候,他本人事先也不知道能拍到什么,只是先摄下眼前人物的生活,事后再去追寻、提炼其意味。张以庆说,纪录长片《幼儿园》剪辑完成后,他的摄影师看到经由导演提炼浓缩过的成品时“非常惊讶,因为他开始不知道他拍的东西能做成什么。当时我们……都带有很大的无意识”②。类似的经验,在其他纪录片导演的创作中也常常出现。影像摄录的某种魔力在于: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一旦进入摄像机,化为影像在银幕上展示出来,就会催促甚至强迫观众去品味这些被漫不经心地忽略了的生活,并常常意外地发现一些当时未曾意识到的意趣——某个身姿表情意味深长,某句话语听来似有潜台词,一些器具或环境似乎具隐喻意味……电影将被忽视的日常生活以“陌生化”的方式重新展示给人们,激活我们钝化的感官;也只有当这些平凡景象呈现在银幕上,获得一个艺术“场域”时,人们才开始重新以审视的眼光去注视它们。影片“强迫”人们去凝视和品味日常生活,鉴赏和分析这些习见景象;而日常景象呈现为影像后都或多或少显得意味深长起来,仿佛成了同类物质、同类生活的代表或隐喻。如前苏联“电影眼睛派”所相信的:艺术家赋予事物“奇特崭新的面貌,自由而富有创造激情地化腐朽为神奇。”藉此,个人或社会的历史可以得到更详尽细密的体悟与评价,甚而能发掘出原本可能被忽略或扭曲的重大意义。

再深入探究,自然主义影像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史鉴意义:为现代生活、地域文明留下人类学的记录和见证。伊芙特•皮洛对此作了较好的论述:“这么多习见的景象有助于对一种新文明做出判断。……电影使我们了解新的人类学,电影能够记录下一些新现象,记录下当代千变万化的习俗。它记录下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面貌。它以‘魔力般的精确性’捕捉到尚无定称的形貌、身姿手势和行为模式。电影仿佛翻阅一页又一页硕大无朋的照片小说,慷慨大度地把一切财富掷于我们面前(除了它无能为力的文学描述和科学分类),使我们目睹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人之间不断变化的新关系。”德国电影“新客观派”则认为:纪实影像直接对当代文明世界进行写实,“使人们在自家门口就能找到现代艺术与记录材料:那就是事件。它们既不是通过新事物的刺激,也不是通过具有异国风情背景的高尚野蛮人的浪漫主义而给人留以印象的。”这类影像具有某种存在范型或原型情境的意义,因为这“无数琐细的表象”将汇流为一个宽阔的潮流,最终昭示出“日常生活的客观流程”,即支配现实生活行进的静默而强大的力量。这种力不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或革命运动等宏大巨力,而是贯穿在普罗大众日日夜夜最根本的行居衣食、一饮一啄中那种决定基本生存的沉静绵长之力,是存在主义意义上凝重坚韧的存在之力——即如海德格尔从梵高的《农鞋》中体验到的诗意哲理一样——大多数自然主义影像作品展现的就是这一层面的存在意义,现世生活就在这类景象日复一日的叠现与行进中缓慢、坚定地流淌。电影使这类景象具有了某种存在范型或原型情境的意味,催促我们从人类学视角去观照现代生活,对此时此地的文明获得了解和判断。简言之,具有人类学意义的纪实影像“要用社会存在的事实演绎一个过程,记录一种文化”,“于日常礼仪中找到一个社会的民族精神,理解人类是怎样想象世界之秩序的。”从海德格尔到本雅明、伊芙特•皮洛等理论家对微观、日常景象的重视,也体现了自精神分析学、现象学、新历史主义思潮以来现代性美学的一种趋势:从具体、直观的鲜活事物入手观察世界,向主流、常规意识的边缘处寻找意义,让原本沉默的事物说话,使曾被排斥在艺术视野外的日常生活得以呈现并具有历史意义。因此,从20世纪早期至今的许多电影自觉展开了这样的美学追求,深入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以其对现实的真切记录帮助人们理解现代世界、寻获生命意义。

作者:钟丽茜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第2篇

关键词: 《可见的人——电影文化》 巴拉兹 电影文化 超前性 原因

一、引言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笔名)(1884—1949),原名赫伯特·鲍威尔。从默片时代到有声片时代他一直在电影理论与电影教学上耕耘,直到1949年猝逝于讲坛。他为人们留下三本理论著作:《可见的人——电影文化》(1924)、《电影的精神》(1930)、《电影文化》(1945)。当电影才刚刚诞生35年,而且电影理论家刚把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还没来得及研究电影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时,巴拉兹就在《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就提出了“电影文化论”,这一超前电影理论的提出不仅是他个人兴趣使然,而且与他的早期美学思想、文化发展研究视角、无产阶级立场等息息相关。理论界对于巴拉兹的电影理论的研究集中于介绍其电影理论概述与电影本体论研究成就,但对该书为何能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电影观念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探讨他为何能够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电影观念的原因,对研究他为何是“视觉文化”的开拓者与研究当下电影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二、经典时期电影理论

把巴拉兹的电影理论置于电影理论发展的纵向轨迹当中,对其电影理论的来龙去脉会有清晰的解读,也有利于探讨他对电影艺术将改变世界文化的预言。

卢米埃尔兄弟用电影记录现实生活,使电影成为市井玩意儿。梅里爱把戏剧美学引入电影,使市井玩意儿有了艺术因素,这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而且也使电影长时间受制于戏剧美学原则。

卡努杜称电影为“第七艺术”,试图把电影拉进艺术殿堂。1908年法国人试图依靠著名戏剧人员来制作可登大雅之堂的电影,但结果不尽如人意,观众只能看到艺术家的夸张舞蹈动作和一张一合的嘴巴。事实证明,用戏剧美学原则使电影高雅化的做法是失败的,电影毕竟不是戏剧。这使卡努杜意识到电影真正的艺术可能性在电影自身,于是他转向研究电影自身的艺术可能性。他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但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时间与空间不能统一,而电影作为运动中的造型艺术恰好能统一时空。从此他努力把电影从戏剧美学中拉出,推向艺术殿堂。但他的研究仍没能摆脱欧洲传统艺术观的束缚,他为电影正名仍然依附传统艺术权威。

20世纪20年代,德吕克等文艺学者力图为电影争取高雅艺术身份,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电影观念。德吕克认为电影本质是“上镜头性”,阿倍尔·冈斯欢呼“画面的时代已经到来”,慕西纳克提出“节奏是心灵的需要”,爱浦斯坦坚持“电影中的被摄物已不是物件本身,而是需要加形容词的那件东西”,杜拉克认为电影本质上是“视觉艺术”。很明显,这些文艺学者认识电影是从各自从事的艺术角度来进行的,仍然纠结于电影本体论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客观上拓展了电影表现力潜力,但仍局限于电影表现潜能层面的感性认识而没能进入完整的电影理论层面。

德国旅美心理学家敏斯特伯格首次用心理学论证电影是一门艺术,他对影像进行了心理学的理论论证,在理论上确立影像是什么,到底能不能以语言形式存在。他认为影像之所以成为影像是因为影像具有深度感与运动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影像,必须区别于静止的平面摄影图像与现实戏剧才能使电影具有自身艺术特征。敏斯特伯格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具有深度感与运动感的电影已经不等于现实,是需要主体参与的艺术形式;二是电影与戏剧的现实性是有区别的,应当把电影看作是基于自身特点的独立艺术形式。敏斯特伯格从心理学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艺术,给电影是艺术以理论支撑。

苏联电影学派致力于蒙太奇表现手法研究,对蒙太奇提出了各种看法,虽然他们的观点彼此有冲突,但总体上都认为影像只是电影素材,没有多大意义,电影的真正本质在于电影的剪接。并且把电影剪接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蒙太奇电影理论。但是就电影艺术而言,以蒙太奇来代替电影的本质过于牵强。对于电影艺术,蒙太奇理论也只是关于电影表现力的研究,仍为电影本体研究。

这些理论家主要集中于电影本体论研究,研究视角局限于艺术领域,而巴拉兹则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对黑白默片到有声片电影做了全面研究,并在《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预言电影将会对人类文化产生全面影响。

三、“电影文化论”的前瞻性

《可见的人——电影文化》开篇就提出了“三次呼吁的开场白”,分别对哲学家与美学家、导演与其他人、观众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首先提醒哲学家与美学家,一种新艺术形式已经诞生了,亟待得到学术界认可,需要他们推出新的美学原则,因为一门艺术没有相应理论指导是不成熟的。其次提醒电影导演与其他相关电影人,希望他们能接受理论指导。电影需要多人合作与大量资金设备投入,如果没有相关理论指导易出现浪费资金设备等问题。最后提醒观众要学习电影知识以分辨电影的优劣、正确理解电影,这比卡努杜的“精英电影”观念显然更民主。

该书已经比较系统的表达了电影正在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文化形态的观点。“电影使埋葬概念和文字中的人重见阳光,变成直接可见的人。”①他认为在原始社会,古代人类主要通过手势与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与交流沟通,这是一种原始的视觉文化状态。原始视觉文化状态是直接真实的传递信息。语言与文字出现后,时空局限性被打破,人类交流依靠文字,不必再借助身体器官。正如巴拉兹所说“就这样,可见的思想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②人类要获取信息必须经过文字训练,才能保证准确获取信息。因此,他认为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见的、隐藏的。

另一方面,我们总认为文字是语言的唯一形式,甚至把文字等同于语言,但语言还有其他形式,例如图像。巴拉兹是第一个承认图像是语言的人,他写道“语言的起源是富有表现力的活动,这就是说,当人们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的舌头和嘴唇的活动度并不大于他的面部肌肉和身体肌肉(就像今天的婴孩那样)。舌头和嘴唇的活动最初并不是为了发音,这部分的活动就是跟身体其他部分的富有表现力的活动一样,是完全出于自发的。”③他认为发音是附带现象,可以看见的思想变为了可以听见的思想,所以他指出“其实真正是这种富有表现力的活动和手势才是人类原来的语言”。④他认为文字使我们遗忘早期的视觉语言方式,“在文字发达的年代里,心灵虽然学会了说话,但却变得几乎难以捉摸了”。⑤

当电影艺术出现后,人们可以通过视听直接体验事件与思想,人类又重新“可见”了。他说,“现在,另一种新机器将根本改变文化的性质,视觉文化表达方式将再次居于首位,人们的面部表情采用了新方式表现。这种机器就是电影摄影机。电影与印刷术一样是大量复制和传播精神产品的工具。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将不亚于印刷术。”⑥更重要的是他预言,“电影很快将以同样的方式根本改变文化发展的趋势”⑦,电影将会在人类文化领域开辟一个新方向。这个预言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因为电影艺术不成熟,对电影的研究也比较浅薄。但事实证明,当年的玩意儿引领了当今社会文化潮流,我们正处于被电影、电视、网络、MTV等包裹的视觉文化时代。

四、超前性原因

(一)早期美学思想使然

了解巴拉兹早期的美学思想有助于探讨其电影文化论提出的渊源。

巴拉兹在布达佩斯大学结识了民族音乐大师柯利达·佐尔丹、世界现代音乐奠基人之一的巴托克·贝拉、马克思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乔治,他们对巴拉兹的美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收集民歌,认为民歌是民族音乐源泉,并以此复兴匈牙利民族文化,而巴拉兹利用这些民歌发展大型舞台剧、歌剧与神秘剧。由此,他逐渐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与美学必须真实反映客观世界,艺术的价值在于完整地反映具有浓厚物质感的现实世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艺术家必须具有改变世界的愿望,同时又能创造新事物,而不能将艺术束之高阁。艺术家要能利用各种风格,以任何材料创造完整世界,创造出比现实世界更多的东西。可见,他的艺术观与本世纪初的反理性主义、神秘主义不同,他没有过分夸大艺术作用,认为艺术不是展示真相的唯一手段。

他比较了多种艺术,发现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人类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联系。所以他认为每一门艺术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与美学、研究方法与指导理论。虽然艺术有共同原则,但是每一门艺术是基于自身本质特征来反映世界,而且每门艺术对接受者的要求也不一样。巴拉兹最先考虑的是戏剧,他发现在欧洲民间,只有戏剧艺术可以全面深刻地影响整个人类文化,这时候他还未注意电影艺术。他认为新颖的戏剧需要新鲜的演出形式,才能团结广大人民。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这种新的演出形式,即电影艺术,它将比戏剧更深入人心,并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他把电影当作唯一与传统艺术背道而驰的艺术,电影艺术真正打破了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欧洲文艺界原持有的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存在鸿沟的观点。

巴拉兹的艺术哲学研究使他把各种艺术放到时代变迁中进行研究,其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更是把他导向了从历时性角度来考察电影艺术的发展前景,后期他把电影放到人类文化发展史中进行研究也是自然之举。

(二)人类文化发展史研究视角

巴拉兹认为古代人类是主要通过手势动作与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可以清晰“看见”信息传递源的本来面目,因此人类早期信息传递方式决定了早期人类的文化方式是一种原始的视觉文化。印刷术发明后,文字逐渐成为主要的信息传达方式,成为人类主要的沟通方式,但是已经是一种抽象的文化形式了。虽然文字使信息传达获取了更大的时空自由,同时也使“可见的思想”转变为“可理解的思想”,“视觉文化”转变为“概念文化”,但是这些信息是概念性的,使人类的沟通一直处于隐身状态。这种人类文化方式一直延续到一种新发明的产生,既可以使信息传达直观又不受时空限制的新机器,巴拉兹认为就是电影摄影机。

从人类文化发展史角度,可以看出影像信息传递方式的出现给人类生存方式与信息传达方式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从而在一个全新的技术支撑上人类重新可见。因此巴拉兹认为电影摄影机就像印刷术一样将对人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他指出电影是一种文化,并预言电影将会在人类文化领域开辟一个新方向。

(三)无产阶级立场与电影本体研究角度

巴拉兹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电影艺术,认为电影应当成为无产阶级艺术,而不是像资产阶级电影营造虚假神话。无产阶级立场使巴拉兹很关注电影艺术对观众与社会的影响。

巴拉兹提出电影文化论是从电影本体研究入手,即从电影的画面、影像与蒙太奇等视觉语言开始研究的。他指出,电影的出现会使概念文化转向视觉文化。他认为默片时代因为受限于技术,电影无声,此时电影的所有艺术语言是镜头与画面,无声电影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只能用画面表达含义。而只用画面表达含义就是使电影成为一门新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由于巴拉兹熟稔艺术知识,经过对电影艺术研究之后,他发现要想真正全面了解电影艺术,就必须从比较艺术方面认识电影艺术的社会本质与审美本质。在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比较区别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属于电影的独特艺术语言,即特写、场面调度、蒙太奇等。并且电影利用镜头技巧使观众与剧中主角获取相同的心理感受,与剧中人合二为一。特写、场面调度、蒙太奇等较之其他艺术语言是极富表现力,比起戏剧艺术又更具视觉冲击力。

巴拉兹从电影艺术的本体论出发,根据默片与有声电影的发展规律,说明了电影艺术语言的独特规律与审美本质,这一点对于确立电影的独立艺术地位至关重要,但他不满足于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鉴于他的无产阶级立场,电影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自然容易引起他对电影艺术的社会影响力的关注。他又从电影的影像画面与视觉效果着手,发现了电影影像画面的强大视觉冲击效果与感染力。最终把电影研究上升到视觉文化高度,认为电影不仅仅是一门独立艺术,更是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崭新文化。

五、结语

巴拉兹的早期艺术哲学研究使他深入了解了艺术,又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考察电影艺术,再加上他的无产阶级立场与电影本体研究视角,使他预言电影艺术将会对世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将会在人类文化史开辟新方向的艺术。如今充斥世界的电视、视频、MTV等影像表达方式证实了他的预言。

注释:

①[匈]巴拉兹·贝拉,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14.

②[匈]巴拉兹·贝拉,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11.

③[匈]巴拉兹·贝拉,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30.

④[匈]巴拉兹·贝拉,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30.

⑤[匈]巴拉兹·贝拉,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29.

⑥[匈]巴拉兹·贝拉,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11.

⑦[匈]巴拉兹·贝拉,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12.

参考文献:

[1][匈]巴拉兹·贝拉,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

[2][匈]巴拉兹·贝拉,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第2版.

[3]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献.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第1版.

[4][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5][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6]李恒基.巴拉兹·贝拉的遗产——巴拉兹贝拉逝世40周年祭.

第3篇

1.全球背景下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

后现代背景下,摄影更专注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传统摄影既注重宏大叙事,也关心微观表达,但仍以相对客观的纪实摄影为主体。伴随中国进入后现代社会,传统摄影师不再满足于纪录,以相机为工具,进行纯主观的“观念”表达。从后现代社会特征看,后现代主义是源于西方波及全球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思潮,表现为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与批判,颠覆、怀疑、否定、反叛一切。主要体现在以电子媒介为主的视觉艺术,摄影更强调视觉化交流,注重个人观念的表达,而纪实摄影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从创作主体看,观念摄影创作者致力于消融与解构一切,否定艺术之间的鸿沟,消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别,导致摄影艺术的大众性与随意性,使摄影趋于平面化与游戏化,从而达到一种轻松、享受的目的,使摄影艺术向世俗文化、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发展。从摄影本质看,突出摄影艺术的复制特性,多元化改变了摄影的创作与观看关系,摄影师摒弃一元状态的客观记录,观念摄影使观看者领略了多元氛围的重要性、边缘立场的可理解性,以及个体选择的合法性,求同存异,保持个体思想的独立性。从摄影独立性的消失看,摄影已不再以旁观者的姿态,而是主动参与到现实干涉现实,并且主动地“导演”个体所理解的现实,观念摄影很快就成为其他艺术门类的一种表现工具,而摄影由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一种综合特质的艺术,相对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

2.观念影像的几种观念的混乱表达

观念摄影的“反传统性”,将传统摄影体现国家、民族、社会、民众和集体利益诉求的思想言论及其言论,皆归为“体制内”,讥讽为官方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应声虫、文化专制主义的卫道士以及僵化的保守主义、虚伪的道德主义等。反之,则把自我搁到“体制外”,异口同声地指责“文以载道”“社会责任”“道德规范”“艺术标准”。观念摄影的“反文化性”,以“身体化”“行为化”“视觉化”“材料化”“工具化”大力张扬人的动物性和人文生活的物质性,把夸显兽性、野性、痞性、劣根性的“去蔽”“自虐”“反常”“涂鸦”阐释为“人性解放”“人权尊重”,阐释为诉诸“艺术创新”的“文化重建”。观念摄影的“唯西方性”,把西方艺术理论中所体现的价值尊奉为适用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普遍真理,不加选择地套用西方概念或理论框架,将西方艺术经验普遍化、人类化、中心化,却将中国艺术特殊化、民族化、边缘化。

3.作为艺术语言的数字影像

被数字与高科技融合的当代摄影,观念摄影同传统摄影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摄影教育也无法再停留于纯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使摄影由客观“纪录”向主观“表达”转化,传统摄影的经典叙事语言成为观念摄影首要的改造对象,数字技术、高科技的运用,使影像的创作、传播和观赏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胶片时代,摄影还是本分地“纪录”,数字化后,表达摄影者个体“观念”的摄影,为艺术家的想象与表达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图片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字、词或句子”,进入大数据“云时代”,电脑及其存储的图片与影像显示了无所不能的威力,任何一个人可以从海量的图片库里找到其想要表达思想的图片,既有纪实图片,也有观念图片或艺术图片。摄影不但能够复制、揭示和记录,而且还可以展示人类梦想中的另类世界,想象力是观念摄影创作的核心,改变了观赏者的视觉标准与视觉习惯。数字技术使观念摄影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数字摄影重在表达,并且强大的后期支撑,使摄影的表达无所不能。但数字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为影像带来变革时,也为摄影美学、摄影创作和摄影理论带来冲击。一些摄影师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停留在胶片时代纯记录模式里。

4.艺术影像的产业化制作

读图时代的观念影像消费,需要大批量的照片提供给消费者,流水作业“制造”观念影像的产业应势而生。相机作为工具,宣泄苦乐哀愁,传达深刻或浅薄的理念,展示个性化的“小我”,总而言之,观念摄影仍只是一种类似文学或音乐的表达手法而已。观念摄影的“导演”特性降低了摄影门槛,观念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师不必自己动手,完全可以用专业手段,可应现实与商品的需求而作,或迎合商人的要求定制,用产业化方式去导演制作。当下产业化的流程已成定势,不会摄影甚至不会用相机的艺术家大有人在。观念摄影的全民创作特性,后现代语境下,观念摄影的繁荣成为一种趋势,融合了高雅与世俗、草根与精英创作群体,都在用相机表达。以“后现代”的方式、自身对于社会的理解、个性化的艺术观念,用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

5.艺术影像的新传播格局

摄影与艺术的轮回之中,艺术摄影的传播格局悄然改变。170年前摄影开始替代绘画的工作,逼得绘画无路可逃;又过了许多年,电影和录像开始替代摄影的工作;当下则是新媒体替代了摄影的工作,改变了摄影的传播格局。后现代语境下,摄影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传播,无论是私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必须融入新媒体的传播环节,在传播中消费。摄影的传播格局经历三大转变:即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摄影作为一种文化。摄影作为一门产业,这三大转变让摄影有艺术的更多物质。作为产业的影像,给摄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伴随科技进步,视觉媒介越来越呈现出机械复制性和数字复制性,大众生活愈加被视觉化的图像所充斥。摄影本身具有媒介特性,观念摄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裹挟摄影消解了传统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数字媒体形态。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是从生理与心理角度,融合视听触觉的互动无边界媒体。新媒体中的摄影具有“LOVE”特点,即Life生命力、Originality原创性、Value价值、Effect效应。彰显摄影的“HINDV”特征,即:Hypertextual(超文本性)、Interactive(交互性)、Networked(网络性)、Digital(数字性)、Virtual(虚拟性)。摄影完全具备了新媒体传播特征,体现在摄影的制作、展示与观看方式、消费模式等方面,因此我们将新媒体时代的摄影,称之为读图时代的摄影。

二、后现代观念摄影的迷局和症结

1.分类评价之后,观念摄影的标准之争

目前,观念摄影尚未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摄影一直采用分类评价的标准,但对于观念、先锋、后现代摄影却无法适用。当下观念摄影作品一味地强调思想与形式上的新奇,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作品让观众无法看懂、无从理解,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家让观众一头雾水。观念摄影强调观念先行,重心是观念,而非摄影本身,借用摄影的图像形式结合语言文字把抽象的观念展示出来,摄影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之一。“观念”的混乱表达,摄影本身的图像被淡化,开始强调图像后面所展现的文字,人们无度地用这一方式进行表达,寻找合适的形象象征,用照片打比方,说事讲道理。但由于对摄影的工具特性的把握不准,或者技术性差,因为照片的多义性,只好附加以文字说明,一旦离开文字注释,观众就看不明白读不懂,观念摄影不自觉地变成低级的看图说话,将原本直接从图像本身获取的审美感受变成读文识图。观念摄影仍是技术与艺术的复合体。观念必须以摄影为基础,在后现代迷雾的遮蔽下,很多观念摄影只用摄影作为表达工具,并非纯正意义上的摄影。

2.观念摄影的伦理沦陷与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

后现代社会艺术家将消解僵化之物作为其表达的基本内容,具体施加在文化的解构策略上,观念摄影又有扩大化之嫌,将观念影像的价值虚无主义置于整个文化精神上,使得一些文化游戏主义、文化游击主义、文化冒险主义风行一时,尤其是一些粗俗、暴力、虚无的文化观颇为流行。观念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在一些观念摄影作品,其实是对“行为”的单纯记录,艺术家通过身体摧残等方式展示自己在社会中的感受,并加以另类言说,不免出现一些以丑恶、肮脏、恶心来展示身体或色情的极端方式。不少摄影师围着色情和政治打转,手法单调、思想肤浅、道德沦丧。

3.“观念”影像的商品叙事策略

从创作者“观念”的主题内容与表现形式来看,影像作为“个性化观念产品”的宣传手段,为造成光怪陆离的“轰动效应”,冥思苦想制作“艺术影像产品”。随着中国当代影像市场的火爆,影像交易在国内几乎疯狂,国际艺术市场上也是“大放异彩”。在一些“天价”影像作品的感召下,原本门庭冷落的观念摄影,也摇身化作名利场的娇宠,俨然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心中的摇钱树。面对如此巨大的金元诱惑,“邪念”就好像产生得合情合理了。从“观念”到“照片”的直接转换。一些“艺术家”或“观念摄影师”萌发一个观念,总会算计着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花费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关注和最丰厚的收益。故作深沉地把一己之念套上一种文化的外衣,说三道四,忽视社会理想和主流价值取向,把个别等同一般,把偶然视为必然,把瞬间当做恒常。

4.“艺术”名下影像艺术

摄影艺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并不能直接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对于摄影者将来成为艺术家提供了可能,营造艺术表达的训练与养成环境。当下的摄影艺术教育存在一种“误导”和“摄影病”,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里的映画廊,一群摄影批评家“解剖中国摄影之病”。研讨会没有诊断出病在何处,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摄影是艺术表达的工具。摄影教育仅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与方法,至于内容还在学生自己,摄影教育不能局限于技术的误区,要注重其工具性与系统性。第二,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摄影已不再是纯技术性的匠人手艺,对创作人员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想象力成为衡量观念影像品质的关键。第三,注重摄影传播的变革。传统胶片摄影在思维方式和美学含义上同数字摄影有本质的不同,胶片摄影重在记录,数字摄影重在创作,也就是说,数字摄影运用技术创造出当代生活中难以看到的视觉奇迹,既要有科学思维的修养,还须具备数字整合能力。第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艺术创作者的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处事态度等决定了影像艺术的品质,要树立主体意识与本土意识,不仅要从摄影的本质来看社会,更要学会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表达自己。

三、当下的探索与未来的发展

1.构建艺术摄影的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

观念摄影评论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以“绝对自由”为实质的“多元化”提倡,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去文化”的排他性。后现代语境下,摄影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的混乱,急需重新建构观念摄影的标准与价值体系、影像理论。

2.影像艺术教育的培养定位

第4篇

关键词:美术;观念;条件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H07-0125(2014)03-0239-02

生存在艺术专业领域内,创作而出的作品希望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梦寐以求的结果。同时,艺术作品的欣赏性和批判性也是在艺术作品出现之时便衍生出来,所以如何做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得到现实大众和同行们的欣赏和广泛评价,我们就必须要讨论作品产生的必要性和时代的需求性问题。

新媒体影像艺术是21世纪下衍生的新型艺术类型,定位在传统美术专业和传媒专业之间,是两者融合之下艺术产物,同时也是时代造就下的艺术门类,它借助于时展下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工业电子器械制造高度创新。这样的新型艺术表达需要创作艺术者怎样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观念,这类型艺术作品需要那些重要因素,我们有待于急于去探讨。

一、本专业培养对象

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此专业进行学习的对口学生必须是以高考美术类考生,基础的美术功底对于学习新媒体影像艺术专业是敲门砖,美术知识就是在这个专业前行过程中的主干,从根到头是必须贯穿始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才能最佳状态发散,合之形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从而形成一位有新媒体影像专业思维的专业性人才。

(一)学习对象特点

与文史理工类学生相比较,艺术类学生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思维的方式和考虑事情的逻辑顺序。高中阶段培养使得美术专业学生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相对缺乏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思维严谨度,导致其思维方式活跃值较高,逻辑推理能力应用不全面。正是因为美术类学生这样的特点,对应影像艺术创作需要这样思维方式的创作主体,以促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有创作者情感起伏,引起对应受众群体共鸣,同时灵感来源的面更加的广泛,赋予作品内容和题材的广度。

(二)美术基本功主干功效

美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美术基本知识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强化学习,在以纸作为媒介的基础绘画都有相当扎实的掌握,美术类别、表现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熟悉。以传统绘画的种类来说,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等基础门类,各种门类之间所存在的构图关系、比例、色彩、画面效果控制等方面都是作为美术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承载方式以电子屏幕为主的影像艺术作品实质就是在媒介上发生了变化,但作品能够深刻表达创作者内心的观念仍须在遵循传统绘画中所需要的绘画语言为基础。创作的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是新媒体影像艺术主要的作品形式,作品强调观念性和思想性的同时整个过程不能打破基础的绘画语言,反之将会使创作作品没有观者欣赏认知和落为不伦不类,此道理在电影和电视剧两个表现形式的对比中是突出、直观的,电影注重画面构图和内容表达的集中性,电视剧则生活化,平白的构图,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影像艺术作品需要集中体现作品观念和美感,则一定要在扎实的绘画语言基础上创作和稳构。

二、课程培养模式

创作者艺术修养提升过程是人生阅历、艺术经验和理论知识三者结合和磨合的过程,使得创作者在艺术素养方面趋于成熟,适应现实环境对于专业发展需要。艺术作品当中融合了创作者独立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本科期间进入到专业方向学习,课程培养模式下掌握理论和实战经验为创作提升艺术素养的融合,为影像艺术作品的成形创造了条件。

(一)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准备定位

具体的存在方式决定影像艺术和传媒类专业中的编导与新闻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媒体在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为新闻传播、电视创意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太多的便利,诸如网络文学、在线音乐、在线视频、客户端等,一切内容形式的制作过程需要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所以,影像艺术和新闻、编导专业成果表达方式一样,都是在借助新型媒体的发展为平台。

课程的培养模式下,影像艺术和传媒都会从最基础的写本开始、到编制为脚本、台本、分镜头,最终具体到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和拍摄方式。同时后期编辑学习阶段,仍会学习相类似的视音频的编辑软件,二者基础课程都需要做这样的安排,为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形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同的是理论课程的安排区别相差甚大,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反问为什么美术方向下才能开设新媒体影像艺术专业,而传媒类无法进行此艺术形态的创作。毋庸置疑在质问自己专业学习的定位之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将制作栏目的理念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媒体的手段推介出去是传媒专业的主要任务。将自己的艺术修养融合观念,并和社会的认可度结合起来,秉承优秀艺术家的基础绘画语言,欣赏理解和学会批判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基础上,利用新媒介创造出的作品便是新媒体艺术作品,它承载了热点、思想深度、审美情趣,其合格品要求偏向美术功底者。从作品传达的内容上,我们看出了本质的区别,新媒体影像艺术开设使得美术专业学生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得到了当代的转换,实现了承载方式和思想传达方式的转变。

(二)发散思维与夯实脚步

优秀的新媒体影像作品制作者并不是一个人前进,这是团体,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核心力量的引导和组员表决权的整合,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绝对是团队在专业领域激烈的争执和配合默契下应用而成。核心观念的推向与团队思想的广度融合是必须要进行的过程,要想在这个齐头并进、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可,必须要思想广度,迎合大众接受度。激烈角逐的进程中,使用美术创作思维进行充分的发散使自己思想观念整合到恰如其缝,并且制作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本的撰写到镜头画面的最终成形。整个过程就是观念产生到观念务实到镜头画面的过程,过程的夯实决定了思想性传达的准确性。

灵感思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笔财富,生活感悟和经历会让我们思维灵光闪现。作为影像艺术的创作者学会记录下生活中闪现的灵感,将这种易于消失特征的形态去具体化、深入细化会为创作者提供更多作品源。体会生活节奏、培养和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思维广度和切入点是创作者必须把握的基本素养,使产生的灵感得到实现,在影像艺术拍摄执行到成品的过程中实现。发散的思维和夯实理论指导相结合,影像艺术是思维培养的过程,做一位体验生活、领悟生活的创作者,在影像艺术创作的道路将会走的越来越宽。

影像媒体艺术在确定具体的拍摄方案之后,就必须成立自己创作团队,表达思想指导我们从写本到最终的成品都必须做清晰的安排。一部完整的影像作品绝对是会印证“众人拾柴火焰高”。观念提出,因为有团队的共同商讨添加进作品的元素会更全面,这与传统绘画独立创作者传达自己思想有绝对不一样之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体是新媒体影像作品成形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环环扣锁。这个团体中的成员,找准定位,在撰写文案、绘制分镜头、取景拍摄、表演技能、后期合成、录音音效方面等诸多可考虑因素要整体性融会贯通,而且分管并擅长其中一项,这是团队成员必备素质,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最高要领。

(三)理论课程提升性

归类在美术专业范围的新媒体影像艺术,在课程的培养上注重世界影像历史进程知识传达和传统绘画艺术史的灌输。开设的《影像艺术史》,了解影像开创性和发展性,技术的演进和时代进程促使思维方式转变,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到影像在时代前进中的演进和思维承载技术的发展,形成的理论和相关影像拍摄流派。“读史使人明智”一部影像历史的分析让前进在影像艺术探索中的学者们更加理性分析自己的作品,镜头语言运用、观念融合是否能够得到欣赏者认同,自身团队在前进过程中应该做出的调整和具体方案实行提供了前车之鉴。影像拍摄技术、后期编辑技术的进展历史的认知拓宽编辑和审查能力,多元化、选择性、准确性的利用当下的影像编辑和制作软件。除了动态影像历史发展历程的学习,《摄影思想史》也是必修课程,由摄影开端到发展逐步完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典摄影作品,凝视的瞬间是对于一个时代的定格,背后承载的有珍贵历史探索价值,更有对于人性思维历来的探索。传统绘画历史探讨和鉴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这两本主修课程上,通读体会亦是艺术发展历史进程,艺术溯源的过程反应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内心思想的宣泄,是人们精神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最初的原始古人建筑、兽骨饰品、洞壁画等到如今细分的中国画、油画、水彩等具体门类,由理解性抽象刻画到绘画技法的多样,并前进到新媒体承载作品形式的今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态表现,艺术作品形式演进过程是最好表达。

艺术产生、发展的历程也是人类学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自人类诞生的那天,为了生活所需和种族繁衍,他们就在为自己的生活不断的演进和进化,人口流动过程中将丰富的人类生存经验不断传承,在高度发达的鼎盛时期就进化成一种固定形态和特殊民俗文化保存了下来,“艺术”二字无论从西方词汇的解释,还是中国最初的象形文字阐述,都显示产生在农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展到今天的艺术是鼎盛化时期的细分阶段,由此细分成为了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传媒类等多种艺术形态。《艺术人类学》课程为我们更清楚了解自己专业的溯源,也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人类文化、风俗习惯的来源。影像艺术的创作在《艺术人类学》的指导下将有了更清楚的方向。灵感方向都是生活的具体写照的反应,做一个爱生活、感悟生活的人,关注自身群体才会有更多优秀的影像作品的出现。

三、专业综合性素质

艺术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为观者提供了鉴赏与批评的平台。一件作品的产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对待喜欢的不需要骄傲,在秉承和发展中吸取和成长。对待指出批评的创作者更需感到弥足珍贵,因为有他们将更明白前进的方向。和其他美术艺术形式相同,新媒体影像艺术也许这样,行走前进的过程中,学会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的能力,应用在自身作为观者,也作为主体创造者的身上。

美术类作品的具体形态展现创作主体者思想的承载,因为思想的广泛性将会在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所以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和具体的承载方式是创作者需要更加广泛的去开拓的。

第5篇

对国内艺术研究的回想与思考 对国内艺术研究的回想与思考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对国内艺术研究的回想与思考

非洲雕塑艺术

新时期我国对非洲雕塑艺术的介绍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非洲艺术类型学中最为显着。这一方面是非洲大陆雕塑艺术最具特色,是非洲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印迹;另一方面,非洲雕刻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艺术文明的进程,对刚刚迈开改革开放步伐的新中国无疑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和意义。首先,这方面重要的编着有:(一)李淼、马晓宁的《黑非洲雕刻》,瑐瑧该书选有非洲二十多个国家各个时期创作的二百六十多件代表作品,分三类:雕像、面具和头饰、器具和装饰物。(二)黄维中等编绘的《世界面具》,瑐瑨这是一部包括了非洲部分的汇集世界各大洲面具艺术的作品集。(三)缪讯、南风编着的《非洲雕塑》,瑐莹该书概述非洲雕塑艺术中诺克文化、伊费艺术、贝宁艺术、萨奥文化、西部地区雕塑、中部地区雕塑、南部地区雕塑、东部地区雕塑、现代雕塑艺术的文化特征。(四)吕品田、苏冰等编选的六卷本非洲艺术书系,主要介绍了非洲国家扎伊尔的雕刻艺术;尼日利亚的雕刻艺术;以坦桑尼亚的雕刻作品为主导,还包括马达加斯加的木雕、南非的石刻、津巴布韦的木雕、乌干达的陶艺等;喀麦隆的雕塑艺术;象牙海岸的雕刻作品为主导,还包括加纳的木雕和陶艺,利比里亚的木雕,塞拉利昂的木雕和金属制品;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几内亚、赤道几内亚和撒哈拉六国的木雕、陶艺、石刻等雕塑艺术作品。其次,论文有定良的《树千年间石刻林》,杨起、梅贻白的《扎伊尔雕塑家李耀楼》,俞跃良的《萨卢姆和他的木雕》,先让的《非洲马康得木雕艺术》,张有浩的《阿伊———多哥着名雕塑家和画家》,李松山的《坦桑的马孔德雕塑艺术》,曾印的《非洲神像与面具》,孙滋溪的《非洲雕刻欣赏》,李荣启的《人类艺术的瑰宝———迷人的非洲木雕》,刘梦熊的《非洲乌木雕》,夏晨的《非洲雕刻艺术的魅力》,江村的《狮身人面像》,宋天仪的《赞比亚的钢版画和硬木雕》,裴建国、刘振林的《津巴布韦的绍纳雕塑》,邱松的《南非石雕艺术瞥》,段圣君的《非洲雕刻艺术的特点》,尹寿松的《黑色风情说不尽———来自刚果共和国的乌木雕刻艺术》,乔桑的《贝宁象牙雕刻艺术》,朱孝岳、胡潮明的《扎伊尔的王室与民间艺术》,郑文的《折射———南非的雕塑》,阿彬的《触摸非洲雕刻的脉搏》,蒋晓红的《古代非洲贝宁青铜雕像艺术特点》,李卫的《雕刻者的艺术———非洲木雕形式语言初探》,任玉的《非洲雕刻装饰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综合上述成果,主要是对非洲雕塑的总体介绍、一些黑非洲国家的雕塑艺术赏析(如扎伊尔、赞比亚、津巴布韦、南非、刚果、贝宁等国),或者是文章作者亲历非洲的写生感悟。

非洲设计艺术

新时期我国非洲设计艺术(即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涉及陶瓷、服饰、岩画和其他工艺。(一)中国陶瓷在非洲的发现与非洲陶瓷艺术的研究瑑瑦既是中非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进行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尽管严重缺乏,但意义非凡。马文宽、孟凡人主编《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瑑瑧并撰文瑑瑨对中国陶瓷在北非和东非的发现及其原因作了探讨。中央美术学院刚果籍留学生卡拉拉?巴卡吉卡2004年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非洲艺术与浮雕艺术的陶瓷表现性研究———兼论陶瓷浮雕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讨论非洲艺术与浮雕,陶瓷浮雕的概念及表现性,艺术家与浮雕,陶瓷浮雕与环境的结合几个方面。(二)服饰是黑非洲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了解它们意味着是对非洲民族身份的识别。服饰方面的编着有杨阳、马路的《非洲民族服饰》,瑑莹编译了非洲传统服饰,分为:东部非洲———艺术化的人体;赤道非洲———发达的商业与精美的手工艺品;古老的非洲———传统的孤岛;热带稀树草原———风格的交汇处;撒哈拉———严酷苛刻的沙漠;北部非洲———马格里布;非洲之角———联系东方的纽带;南部非洲———传统的保持与演变。该书采用大量文字来描述非洲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以此作为文化背景来烘托服饰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有《趣谈非洲服饰》、《非洲黑人的服饰》、《马格里布的传统染织艺术》、《美丽,从头开始———看尼日利亚妇女头饰》、《尼日利亚的面痕文化》、《尼日利亚的“1004”面具市场》、《非洲饰物种种》、《非洲人体装饰艺术》、《非洲妇女的发型艺术》、《非洲发式之谜》。瑒瑠(三)非洲岩画的发现和研究大大提前了人类艺术史前史,在艺术发生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岩画及其他绘画瑒瑡研究成果有《解开撒哈拉岩画之谜》、《非洲岩画》、《塔希利岩画群考察》、《非洲史前岩画的世俗性审美初探》、《坦桑尼亚的石器时代绘画》瑒瑢等。(四)其他工艺方面论文有《北非明珠手工璀璨》、《西非贝宁的葫芦文化》、《闻名世界的突尼斯镶嵌画》、《突尼斯的手工艺品》、《圣城非斯的光和彩》、《北非毯艺》瑒琐等。(五)在非洲设计艺术概论性编着方面有赵莎飞的《非洲美洲工艺美术卷》,瑒瑶概述了古代西非诺克、伊费、贝宁、象牙海岸、马里,北非埃及、中非扎伊尔,以及非洲其他地区的工艺美术。张少侠《非洲与美洲工艺美术》瑒瑥的非洲部分,介绍了埃及宗教工艺、石器、陶器和其他工艺,西非的工艺美术。

非洲新媒介艺术

新时期我国关于非洲新媒介艺术的普及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像文化方面。瑒瑦这跟现代非洲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和非洲摄影师的世界认同有重要关系,也是古老非洲大陆神秘魅力使然。(一)摄影影像方面重要的编着有:陈宪奎、李新烽的《黑白世界:南非风光掠影》瑒瑧用黑白摄影映像介绍了风光美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南非。吴常云的《东非摄影之旅》瑒瑨以精彩的摄影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作者赴东非所见所闻的自然奇观,其中有肯尼亚最着名的三个野生动物保护区,马赛马拉、安博塞和纳库鲁虎,还有坦桑尼亚最着名的两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塞仑盖地和恩戈乐戈乐。论文有柏雨果:《非洲捕捉野性瞬间》;程海涛:《独闯非洲的中国女摄影师》;王立平:《非洲掠影》;崇秀全:《见证非洲变迁的影像》、《记录南非的摄影视觉文献:大卫?戈德布拉特》、《萨姆?哈斯金斯:梦幻的影像叙事》。瑒莹(二)传媒和影视方面重要的论文有:传媒:董锦瑞:《论新时期南非传媒与政府的关系》、瑓瑠潇湘:《尼日利亚大众传播业概略》。瑓瑡电影:马丁?博萨:《南非电影简史》、曼西亚?迪亚瓦拉:《法语非洲国家的民族电影和国际电影生产》、徐保民:《在津巴布韦放中国电影》、勒?奥?戈顿:《黑非洲的电影艺术》、特?瓦格纳以及克?翁多博:《非洲电影》、周厚基:《非洲的〈哈姆雷特〉———动画片〈狮王〉简介》、庄维汉:《非洲电影资料馆新落成》。瑓瑢电视:张叔雄:《南非的电视业》。瑓琐六、非洲音乐舞蹈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相比,非洲音乐舞蹈表演艺术方面的介绍严重缺乏,主要有一本非洲加纳学者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的《非洲音乐》,瑓瑶概述非洲音乐的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现状;介绍非洲民族乐器;分析非洲音乐结构特点;介绍与非洲音乐有关的非洲语言、文学、诗歌、舞蹈、舞剧等艺术。

第6篇

2012年6月9日至6月10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艺术百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南京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吴健雄纪念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以及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等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研究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近十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主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和平教授、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子方教授以及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图像与表演各自的独立性”、“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图像与表演融合的现状与未来”以及“图像与表演融合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四个议题,分八个场次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成果。

一、图像与表演各自的独立性

图像与表演是艺术反映社会、影响社会的独特方式,它们之间各自具有独立性。南京大学周宪教授以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一种以视觉文化的中国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力图从研究路径、基本问题(大众文化、先锋艺术、草根文化和城市景观)和相关层面(社会思潮、社会体制、技术手段和全球本土化)来探究如何深化中国当代视觉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谢雍君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傅惜华与戏曲图像研究方面的成果,傅惜华曾在20世纪20—60年代,发表了20多篇有关戏曲图像的题记,包括戏曲壁画、画像,戏曲版画,脚色扮像图等内容,还编撰出版了《汉代画像全集初编二编》、《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明代版画书籍展览会目录》以及《中国版画研究重要书目》等书目,为后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重要文献资料;另外他主编的刊物《国剧画报》和《北京画报》“戏剧特号”也为戏剧刊物开辟了新的发展之路。上海大学赵晓红副教授以明代万历时期金陵戏曲版画为研究对象,不仅对金陵版画的图像意义作了解析,还进一步阐释了戏曲版画的图像意义。杭州师范大学郑立君副教授就山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图像从图像常见场景、共同主题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东南大学博士生张波对视觉图像的语义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从“语言”转向“影像”,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受众需先了解创作流程和创作者的编码方式,才能更好地解码,理解内含;而创作者则需要从图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以便于通过视觉图像来传达思想,创造者与观众处于双向互动的关系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硕士生杨国柱以京剧项羽无双脸谱为研究对象,从形式构成和空间构成两个角度对项羽无双脸谱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

二、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

图像与表演之间关系密切,其呈现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上海大学蓝凡教授重点探讨了“动作视点”问题,他认为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的“叙事者”总是以各种形式藏匿在舞台或影片的某个角落,以某些不易觉察的方式表白内心;由于戏剧与电影在动作与身体视点叙事的不同,使得戏剧的戏像动作与电影的影像动作具有完全不同的美学途径和美学效应。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乔纳森·弗洛姆助理教授探讨了关于“互动性、表演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他认为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情绪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观众对于艺术品要素(即形象)的观察上,通过对比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和交互艺术的情绪反应,他认为观众对于传统艺术品是以观察者的角色,其情绪反应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而交互艺术品却邀请观众参与交互角色,观众是共同创造艺术品的原创者,其情绪反应建立在观众参与艺术品创作时所掌握的表演上。东南大学许克琪教授探讨了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偏见,以便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电影改编的历程。厦门大学苏琼副教授认为以剧照的姿态为窗口,可以通过读图了解戏剧的舞台呈现、感知导演的意图。东南大学博士生张勇以中国最早的大型综合性画报《良友》为例,分析了20世纪早期中国摄影图像本身具有强烈的生活表演性质,认为摄影图像不仅形成了社会的“影像增殖”,而且带来了现代人类记忆和经验的重塑;并提出应结合社会背景、视觉文化场景来认识中国早期摄影图像“表演重建”,发掘图像与表演之间丰富甚至彼此矛盾的关系。东南大学博士生吴婷从中西方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图像与表演的关系,南京晓庄学院饶黎老师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

三、图像与表演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由于图像与表演的亲缘关系,二者融合呈现早已是艺术事实,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与表演融合的展现方式、寓意内涵呈现出愈加丰富多元的趋势。南京大学康尔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表演联姻图像是读图时代社会表述的主流形态,他认为人类在经过口耳相传(村言巷语传播)、文字描述(野史杂记传播)两个时期后,现已进入图像传播(借助报刊网络传播)时期:表演加图像的表述模式,具有抓眼球、显智慧、传播快、影响大、性价比高等一系列优势,因而必然成为读图时代的社会表述主流形态;但这种表述形态由于理论与批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从摄影技术影响图像呈现为切入点,认为摄影图像经历了从最初的忠实记录事实的原真性图像,到摄影的客观与人的主观能动相结合的表现性图像,再到刻意展示“表演”欲望的表演性图像的发展历程,“演出来的图像”是人们追求的更富个性的展示,它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也推动了艺术的大众化。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着重强调了戏曲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五幅图像,即唯一元代戏曲演出图(山西洪洞广胜寺元杂剧元代杂剧忠都秀戏班演出壁画)、明代海盐腔演出场景(《金瓶梅词话》中《玉箫记》演出图)、明代弋阳腔演出实况(《盛明杂剧·义犬记》插图)、明杂剧演出实况(崇祯本《一捧雪》中《中山狼》演出图)以及早期皮黄戏著名演员(《同光十三绝》),并对每幅图像做了细致分析,认为这些不同形式的壁画、绢画以及版画,是戏曲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是将图像(造型艺术)和表演(戏剧)打通进行一般艺术学研究的珍贵图像资料。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主要以古代遗存图文资料与研究文献的互证,系统论述了图像与表演生成的文化本源、图像与表演融合的历史路径以及图像与表演融合的未来空间问题。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着重分析了中国“”时期“样板戏”中的女性意识与身体呈现问题,通过对“样板戏”电影影像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进而对其进行影像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观及其基于面相学的分析身体呈现的策略。东南大学尹文教授对神话《西游记》的不同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各种表现形态打破了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界限,语言艺术与图像艺术相互补充,图像与表演相互融合。上海大学博士生马楠楠以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为例,对表演和影像之间的相辅相成、融合互动关系作了探究。上海大学博士生祝明杰以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为参照系,从动画表演的间离效果、时空特点和动作程式几方面对动画的表演特质进行了探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忠明教授和马凌燕讲师主要探讨了新媒体图像经济与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认为在创意产业时代,以电影、动漫、网络游戏、印刷图像、摄影、广告图像等新媒体艺术图像经济为创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四、图像与表演融合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

就图像与表演融合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上海大学金丹元教授从华语电影的概念谈起,认为“华语电影”的概念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断裂、身份认同有关,在“大中华”情结和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电影虽然营构了各种“去地域化”的空间审美意象,但文化上的同一性和亲近性是不言而喻的,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电影真正续写和重构自己的电影美学并从中显现“大中华”的软实力仍然任重而道远。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顾明栋教授从形象和模仿的角度出发,探讨造成中西戏剧体系差异的深层美学原因,他认为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表现出不同的表演美学思想;梅兰芳体系强调写意的美学原则,程式化,以演员为中心,突破时间、地点、情节的限制,以虚拟的动作、布景以及人物脸谱和造型创造了一个追求诗意和意境美的舞台艺术世界;而斯氏体系强调尽量贴近生活,布莱希特体系则强调对生活若即若离,二者强调戏剧模仿生活可归为一派,写意与模仿是中西戏剧体系的差异所在。上海大学刘海波副教授细致分析了当下被认为是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让子弹飞》的成功要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汪方华副教授对比分析了苏菲·玛索与章子怡在古装电影的表演特征,认为苏菲·玛索的“微相”表演和章子怡的“武舞”风格使她们突破了自身形象的转型,这种诗意化表演风格是她们共同的艺术追求。上海大学硕士生赵曼如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卓别林和中国戏曲丑角的装扮、体态、人物形象以及中西方戏剧的差异等方面做了比较性剖析。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在国内知名高校院所、重要学术刊物的大力支持与共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专家、学者选题新鲜、视角新颖,从多元角度阐发了关于图像与表演的思想和观点。大会闭幕式由《艺术百家》杂志社主编楚小庆副研究员主持,东南大学李倍雷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讲到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体现了艺术学理论研究在“打通”不同艺术门类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上海大学蓝凡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强调,艺术学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或停留在思辨层面,结合艺术实践进行艺术学理论研究才更有意义。本次研讨会将对推进艺术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第7篇

回到中国的2009年艺术中来,大家似乎突然对前几年大量流行的艺术样式有了些厌倦,要做出反思的举动,这种厌倦既来自于对流行的商业当代绘画,也来自对传统的形式绘画,更来自于对种艺术情绪的思索。这年并不因为经济的危机而萧条,虽然市场成交量少了,但艺术的活动和人们的行动并不减少。年初是人们呼吁要忍耐、要坚守信念,之后有“中国现代艺术大展”20年回顾事件,随后是严肃的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国际论坛开锣,再有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继续隆重登场,进入深秋,成都双年展开幕、宋庄艺术节开场、798艺术活动频繁,进入年底,“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等等,都一次又一次地牵动了艺术界的敏感神经。从年初艺术与市场关系讨论的对峙到年中的“意派”之争,9月的“批评家年会”疑问,年底的“批评家提名展”反思、“当代艺术”是否招安、体制化是否接纳当代艺术等等话题演绎着2009年的艺术事件。一年之中各种学术性论坛不断,有回顾改革30年美术成就的,也有总结60年新中国美术历程的,不论哪种学术类型,“当代”成了主要的话语,成了当下最具论争性的概念。

艺术创作:在反思中变化

2009年,艺术的创作表面上在沉静中,实际上在涌动着变化,变化来自自我的反思和时代的需要,一味停滞于某种模式或样式,必然被时代所放弃。2009年对艺术的反思有很多,如新绘画及其边界、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艺术、中国纪录片和纪实摄影的展示与讨论等。对绘画的讨论很多,对所谓新绘画的实践也有行动,对新画家的塑造也有努力,但是否兴起股中国新绘画的力量或潮流,不在于形式、图像的表面变化,而在于其背后的思想行动和艺术家与时代观念的思考。

当代影像:呼唤理念上的进一步突破

2009年,当代影像在沉默,虽然摄影大展、小展不断,但突出的新人新现象尚不足以引起热点,继续沿用了之前的手法,对影像的讨论不如对“当代艺术”的讨论热闹。影像作为新时代具有视觉表现力的一种媒介,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但不是限于技术的重视,而是一种理念的重视,一种新时代艺术的重视,要跳出就摄影论摄影的小圈子,要进入到整体的当代艺术思考框架中。

行为艺术:热闹且喧哗

行为艺术依然是一个敏感地带,但没有引起大范围的争议,集中的活动有几次,如北京草场地5月份举办的行为艺术节、9月份798举办的国际行为艺术节等,都试图表明行为艺术在当代的姿态,但影响如何、意义的阐释如何、在中国当下语境的深入如何,都需要探讨。它作为最民间、最草根的当下艺术形式保持着很强的表现欲、矛盾性,但行为艺术不能仅仅限于表演之中,它与艺术家的生命体验、社会意识形态关系体验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这些,仅仅是热闹,不足以震撼与社会切入的事件化。行为艺术乃是一种事件姿态,而非艺术姿态,是一种生命感的传递,是观念智慧的散发,而不是戏剧的效仿。

雕塑与装置:语言思维依然受缚

2009年,雕塑与装置都有所表现,也都有所争议。作为雕塑,其语言形态没有大的突破,没有新的雕塑艺术家入场。而表现为装置的作品却虎虎有生气,如隋建国的《动力的张力》、孙原一彭禹的《自由》是突出的个案。实际上,雕塑到装置之间的切换与交替,是当下这类作品的课题,也是艺术思维的考验和挑战。如果雕塑语言思维没有解放,所看到的不是为了商业流行样式做的华丽玻璃钢作品,就是笨拙、粗鄙的空疏作品――没有雕塑语言的形式跟进,也没有塑造新的空间关系的探索,一味地在写实、塑形上做文章,大大地误解了当代雕塑的含义和多样性。

水墨艺术:国家文化策略的姿态

2009年,水墨艺术显得很活跃,议论的声音非常多,既与水墨艺术本体的思变有关,也与国家文化战略及文化软实力兴起有关。关于水墨的大展不少,也积极走出国门,在欧美巡展,如“墨非墨”、欧巴罗中国文化节,这似乎表明了当下国内的文化策略的一种姿态,但关于水墨的创作与理论批评却不是如此简单。其中的时代性、艺术作品、水墨变化都有关系,并不是拿笔画水墨,就意味着占据文化的制高点。水墨的特殊性不等于文化软实力的具体性,水墨如果要纳入到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应以更宏阔的当代文化创造为基点,而不是停留于水墨材质这样简单的理解上。特别是需要创作水墨艺术的艺术家有更为宏阔的文化视野,至今讨论到水墨依然沉浸在传统文化性、历史悠久性、文化遗产丰富性、民族主义立场性等方面。水墨之文化想象要解放的东西不少于流行的“当代艺术”,对水墨这一媒介所负载的民族文化心理需要在时代的思想创造中释放,而不是自我满足、自我沉醉,表面的宏大叙事不能回应时代的抱负,没有沉重的语言观念转换,墨依然是墨,而没有实现真正的“墨非墨”。

当代艺术批评:市场萧条批评热闹

2009年,对艺术批评的讨论多了起来,也就是在所谓的市场萧条之时,人们又想到了批评的重要和需要批评。批评,并非如人们所说,仅仅为了市场存在或迎合了市场。关于中国艺术批评的误解相当多,而2009年是延续了前几年艺术批评在当代艺术中的活跃状态,只是09年更多了新一代批评家进场的热闹。5月北京举行的“中际论坛――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国际研讨会”不仅邀请了国际上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也邀请了中国的批评家,新一代的批评家也受到邀请;6月云南大理举办了青年批评家论坛,也是青年批评家积极活动的事例;8月,中国民间力量支持艺术批评,评选了第一届“蒲果毅艺术批评奖”,三位新一代批评家获奖;9月宋庄举办了第三届批评家年会,会上青年批评家的表现引人注目;11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举办了第二届“青年艺术批评奖”征文活动,获得积极反响,正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学院力量;12月,“中国当代艺术奖”2009年艺术评论奖评选揭晓,也是旨在推动独立的当代艺术批评,提高艺术批评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意义和作用。

另一方面,正因为新一代批评家的入场,引起了艺术批评界和艺术界的瞩目,也带来了几代人的彼此对话,艺术批评前辈们对新一代批评家既有肯定,抱有很大的期望,也有批评,希望青年一代不要焦虑,因为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中国的艺术问题不是批评家太多,而是太少,艺术批评的展开不是针对批评家的展开,而是针对艺术问题的展 开、针对当前艺术弊端的追问。青年批评家的出现是必然的,时代总是一代一代地向前走,但是否把握了一个新时代的问题和走向,对于艺术批评是任重而道远的。批评是一种力量,而且要独立。这一点,2009年有很好的表现。

艺术网站:艺术传播的重要阵地

艺术网站在2009年又有发展,成为当代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如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世艺网、中国艺术家批评网、今日艺术网、99艺术网等。艺术网站不仅扩大了艺术信息、资讯的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而且具有人人参与的民间性,成为人人有机会发言的平台,民间的各种议论、各种观点瞬间在网络上出现,既有平面媒体见不到的尖锐和个人观点,也有矛盾、甚至口水、人身攻击,富有很强的大众娱乐、众生欢唱的性质,也消解着艺术话语的严肃性、文本性。网络文化的研究将成为关注点。

艺术活动与设施:私人资本强力介入

2009年还有的重要艺术现象是,中国的美术馆建设成为重要的视觉风景线,私人建美术馆的计划仍然在进行中,未来将有更多私人投资的美术馆出现。美术馆开始大力参与到当代艺术的研究、展览、收藏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变局将因为众多专业美术馆的出现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如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西安有新建的曲江美术馆等等。私人投资做艺术活动也颇多声势,频繁闪亮登场,如成都双年展、艺术长沙。在年终曲尽的时候,艺术市场、拍卖又好像热闹非凡,上亿的拍品让人难以理解购买者的行为是为了艺术收藏、还是为了投机,中国艺术的收藏需要理性回归、需要拓宽视野成为众多人的希望,而艺术市场是否真正回暖要看2010年的表现了。

总之,2009年的艺术是在不平静中沉思突变,而2010年将迎来更加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

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大事记

2009年,当代艺术市场在金融危机的洗涤下,慢慢回归理性。市场上的平静,反而让各种当代艺术活动、展览以及研讨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从年初到年末,层出不穷的艺术活动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话题,高潮迭起。本刊从众多当代艺术活动和事件中选出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十件大事。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回顾,人们或许可以再次回味已经过去的2009中国当代艺术圈带给我们的思考。

1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20年回顾

1989年2月5日,“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被誉为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举办和参与的现代艺术展”,展览中发生的“孵蛋”、“枪击”、“”等行为艺术使得该展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0年之后,“中国现代艺术展”文献展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面展出“中国现代艺术展”的原始文献资料,包括照片、影像、通信和展览相关文件等,以纪念20年前“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时代意义。

2 “中际论坛”举行中西学者同为中国当代艺术把脉

200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中际论坛)以“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为论坛主题。该论坛由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与美国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共同发起。3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及学者共同探讨了世界艺术史视角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及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等艺术理论的议题。

3

“艺术北京”影像艺术唱主角

2009年的“艺术北京”已经是“艺术北京博览会”成立之后的第四届了。2008年,“艺术北京”新辟专场“影像北京”,成为亚洲首个当代影像艺术博览会,取得热烈反响,影像艺术收藏从此更加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2009年的“影像北京”则成为“艺术北京”的重头戏,不仅在摄影方面的参展商有所增加,此外还开辟了录像作品专区,大大完善了“影像”的概念。国际影像收藏界巨擘M+M Auer夫妇也出席“影像北京”,在中国第一次展出他们的个人收藏。

4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惹争议

2009年6月,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中国馆的主题为“见微知著”,策展人为卢吴和赵力,参展艺术家包括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和曾浩。从策展人的选择到中国馆的空间设计和艺术家选择,争议一直不断。卢吴是艺术家,而赵力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其在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比较引人关注。有人质疑策展人评选的公正性,也有人认为中国馆的空间处理过于随意,策展人所选择的艺术家及创作没有实现对中国馆所在地“油库”空间的创造性理解和突破。

5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举行

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在2009年迎来第十一届。从2009年8月至10月,各类艺术创作陆续在全国十个展区分别展出。其中,中国画展区设在上海,油画展区设在武汉,版画展区设在南京,雕塑展区设在长春,水彩、水粉展区设在盘锦,壁画展区设在北京,漆画、陶艺展区设在厦门,艺术设计展区设在深圳,港澳台展区设在汕头,动漫、年画、漫画、连环画、插图、综合材料展区设在哈尔滨。各展区共计展出作品约3700件。从展览到评奖,第十届全国美展成为2009年最受关注的艺术事件之一。

6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北上任职

2009年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不再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职务,而是北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执教,并兼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一职。王璜生任职馆长达十年,广东美术馆从无到有,发展成为一家规范的现代美术博物馆,广东艺术界普遍认为王璜生对提升整个广东的当代艺术氛围和促进当代艺术在广东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对于王璜生离职一事,广东艺术界相当关注。王璜生卸任后的广东美术馆前路如何?谁将成为王璜生之后的新任馆长?这些问题都成为广东艺术界关注的焦点。

7 私人资本助力“艺术长沙”

2009年10月底,170多位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老板、艺术记者等乘坐包机,空降长沙,参加2009“艺术长沙”,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当代艺术界身价最高的艺术家和当红的中青年艺术批评人。“艺术长沙”由长沙收藏家谭国斌出资600万举办,他在采访中称自己出资举办“艺术长沙”的原因是为了弘扬当代艺术,但一个收藏家举办的展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公益性依然受到人们的怀疑。而在一个资本运作的“艺术长沙”活动中,艺术批评家在其中的身份也是尴尬的。

8 “批评家提名展”遇尴尬

2009年11月,“200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在北京举行。参加展览的35位艺术家均由“领升艺术论坛”学术委员会邀请的16位与会批评家提名。近年中国做展览很少采用批评家提名展这种方式。提名展需要传递一种非常强的立场和姿态,如果艺术家没有立场、没有态度,批评家提名肯定就失去了他的锋芒和意义。此次提名展,人们纷纷关注哪些艺术家被提名,也关注是哪些评论家提名了哪些艺术家,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很多尴尬。

9 “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艺术家纷纷成“院士”

2009年11月1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CAAC)正式挂牌成立,院长由罗中立担任。蔡国强、方力钧、张哓刚、曾梵志、汪建伟、王广义、徐冰、许江、韦尔申等20多位艺术家成为首批聘请的专家。中国当代艺术院致力于成为集艺术研究、创作、教育为一体的学术机构,担当起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使命,进一步推进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向完备、有机、健康、多元发展。但它的成立也再次引发人们对于体制化是否接纳当代艺术等等的讨论。

10

第8篇

摄影是具备记录性的一门视觉性艺术,这是摄影的一项重要特质,而这一特质决定了摄影需介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摄影具备表达传输信息的功能,摄影作品直接体现了摄影对象的客观形象。而在主观方面,摄影具备对摄影师个人情感、思维等主观因素表达的功能。正因如此,摄影在当代艺术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理解“艺术作为摄影”和“摄影作为艺术”的真正内涵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一、艺术作为摄影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摄影诞生的时候开始,就与艺术有着较为激烈的冲突。艺术作为摄影这一艺术理念的提出表达了摄影技术不单单是一门简单的技术,更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完善。在摄影技术和艺术的激烈对抗中,反驳“摄影作为艺术”这一艺术理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一种派别为“据斥派”,另一种派别为“辩护派”,这两大派别持有不同的观点,争议激烈。

其中,“拒斥派”认为摄影跟艺术与生俱来的高贵性不相符,摄影是不具备艺术审美价值的,摄影只是普通庸俗的事务,无法与艺术的神圣相匹配。它以固有艺术审美理念为思想阵地,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摄影与艺术进行融合,认为摄影与艺术之间本不该存在着关联。因此,在艺术领域,没有摄影的一席之地,摄影无法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

面对这一理论,相关摄影工作者开始对摄影进行辩护。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性的辩论中,大多数辩论局限在摄影作为艺术层面的美学思想上,而忽略了艺术作为摄影的社会意义。在摄影与艺术的长期抗衡中,前者逐步的取得了优势与胜利,在艺术领域拥有合法的地位。在影像资料日益增多的当今时代,有部分人仍然抱有对摄影的偏见,坚持认为摄影是一门较为低级的艺术,但这一情况不会影响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存在。

摄影自身具备双重表达形式,即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达,更是对摄影者自身思维与情感的表达。然而正是由于摄影的这一特质,在理解与认知“艺术作为摄影”与“摄影作为艺术”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摄影与艺术的争辩中,摄影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虚假的胜利,这场胜利是建立在一定的代价之上的。

二、摄影作为艺术

根据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将“摄影作为艺术”转变成“艺术作为摄影”只是从单纯美学角度出发,向哲学社会角度进行转变。

在当今社会,影像技术高速发展,所存在的影像资料层出不穷。各种机械化所复制的视像内容极为丰富,例如广告、电视等。视像在不断增加,与印刷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不同,当代的视觉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人民对文化的感知更多地依赖于影像资料。“摄影作为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思考方式,而这一思考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将摄影的产生只当作为艺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摄影为当代文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将“艺术作为摄影”当成思考角度是一个无法规避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摄影作为艺术”也是一个同样无法忽视的角度,在当今历史发展潮流中,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在表面上只是简单的词语位置替换,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艺术与摄影”和“摄影与艺术”之间进行明确地区别,同时又进行科学地辩证看待,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作为摄影”发展到“摄影作为艺术”是对摄像工具功能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单从摄影的角度出发,这一发展是不值一提的,因为摄像工具的本职工作就是摄影。而这一发展对于艺术而言,却是发生了质的飞越,而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艺术格局,在新的艺术格局中,摄影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而绘画却被更进一步地弱化了。

第9篇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第10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汉画元素;影像装置艺术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67-2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1、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新动向

2011年6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办的“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的议题为《美术・空间・教育》,其旨在从“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虚拟空间”等多个维度探索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空间智能和媒介素养的培养。

本研究从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将传统文化与影像装置艺术相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美学上的再认识,对传统文化在艺术新场域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探索,其对于深层挖掘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相关论述

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指出:“结合7~9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跨界地将绘画、雕塑、影像、诗文、戏剧、表演等艺术领域统合起来开展课程与教学,既符合新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多角度唤醒、扩展、学习、迁移所习得的多元智能。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为灵活提取“汉画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美术教学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促进中小学生了解优秀传统,养成珍惜、关爱人类文化遗产,树立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志向。

二、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教学探究

(一)汉画艺术鉴赏教学(略)

(二)创意园区影像装置艺术考察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深入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感知影像装置艺术的美学特质。

(2)学会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开拓美术学习的新领域,探索与发现社会资源中的各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项目团队,策划设计考察方案,搜集装置艺术材料及相关创意,开展独立实验和探索,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明确当地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现状、运营特色和文化内涵(图1)。

第二阶段,影像搜集。积极参观创意园区,参与创意市集活动,用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探讨公共空间艺术化、装置艺术人文化、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联接的关系。第三阶段,艺术家作坊。聆听艺术家讲座,与艺术家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影像装置艺术创作过程。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汉画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自己身边的视觉资源一同审视与探讨,提高学生对影像装置艺术的关注度,师生共同寻找、开拓、传承与创新汉画艺术的新途径。

(三)汉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3课时+课外研习

2.教学目的

(1)熟悉影像装置艺术创作的基本流程,学会规划发想、观念讨论、创思重构的方法。

(2)学会运用拼贴、重构、换置等方法,将对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借由合宜的视觉语言予以呈现。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创意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创造发想的机会。利用脑力激荡法、SCAMPER创意思维法、概念粹取法来启发闲置空间与废旧物品再造的意念,让学生多维思考,从形态发散、功能发散、原因发散、方法发散、过程发散等几个角度来进行观念转换。

第二阶段,变废为宝,媒材大搜集,鼓励学生结合“汉画元素”进行创作。学生可将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创造性地植入自己的美术作品中,以此创作出充满文化内涵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第三阶段,手绘草图与制作立体模型,验证方案可行性(图2)。重点让学生通过多元媒材的空间改造,理解影像装置艺术的结构、符号、空间、意蕴之间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装置相融合的可能性。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拓展艺术表现方式,将影像装置艺术与汉画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追求中深层次的感官互动,创作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上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四)影像装置创意展示坊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学会策展规划和展示设计的基本方法,以美术语言诠释自己创作的汉画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2)学会评析与省思影像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人与生活环境、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争当策展人。学会撰写展示计划案,其中包括:策展论述、场地规划、经费概算、展览图注、展陈设计及可用资源。重点让学生标注出设计理念、视觉要素、形式法则、情境营造、媒体技术等方面,增强学生的策展规划能力。

第二阶段,展示研讨会。在校园、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简易装置展示,总结与分享创作经验与历程,特别注重装置展示的情境性,积极引发观众对古风汉韵的思考与想象,重新诠释汉画艺术。

4.教学创新点

师生在互动体验式的装置空间创意展示坊中开展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加强学生探究可视化艺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创意展示成为有成就感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学会建构意义和建构意义的体系。

三、研究的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课程,不仅能给予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而且对继承、保护、创新本土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摄影与美术比较;摄影艺术的本体性及边缘性;教学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艺术高职院校里,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从数码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1摄形与美术的横向比较

在横向与美术比较,纵向与摄影历史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促使摄影眼光、品味和美学理论修养的提高。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象。绘画雕塑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术思潮的写实技法、流派在摄影发明后,趋向更为主观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甚至有意与摄影拉开语言距离。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

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昌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手绘、喷绘等手法己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反作用于美术、设计艺术,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方便,颠覆了传统暗房复杂繁琐的工艺。美术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数码影像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2摄影艺术的本体性

摄影与美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摄影自身语言特性及其艺术规律的研究,属于摄影美学的范围。

随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已成为传统艺术或一种流派风格的代名词,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摄影象美术那样,可以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可以先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和后期进行特别加工。电脑数字软件使这类摄影变得越来越可行,更具有视觉传达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观念性图象的特征,是具有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而且,摄影也可以象现代美术那样,表达一种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仅靠“纪实性”、“典型性”已远不能解释摄影的本体性了。因此,艺术摄影是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摄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静态的二维图象性。摄影作为静态的图象,与动态摄像、三维雕塑区别开来;二维空间的绘画尽管也是一种决定性的瞬间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但它的完成并非是瞬间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从摄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银盐化学媒介感光、电子感应技术数字成像两种;后期是传统暗房冲印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数字软件加工。用“画笔”—各种照相机进行前期拍摄和后期暗房(数码暗房)加工,实现图象的产生。

摄影具有独一无二的自身语言。摄影的光圈与速度的组合,可以产生虚实快慢的各种变化。’镜头长短的选择,可以表现不同透视效果的图像视角。在一个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产生多重图像的特株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升华成鲜明生动的艺术性图象。胶片的颗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语言的纯度、冲击力和缺陷美感。摄影构图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废片”成为好片甚至是艺术品。对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组合,更是摄影的长处和奥秘。越是切近这些语言特征的图像,越能体现摄影的自身魅力。

综上所述,艺术摄影是以决定性瞬间的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经过后期暗房加工,塑造鲜明生动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达意,或通过观念性图像来体现意境、意味的视觉艺术。摄影是外在客体和内在主体的统一,或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其中,“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单元中,着重把握摄影自身规律,通过典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对摄影语言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借以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摄影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胶片暗房实践和理论更多地让步于数字暗房。

数码图像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更新有如下方面:

传统摄影理论与数字成像的交融。各种不同档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绍和探讨等。

加强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网上优秀的摄影网站自学、互动等,用QQ群进行作业互动交流、和作品品评等。

在教学条件受限制时,要善于因陋就简,进行简单实践。大部分学生只有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的准专业以上的相机。这些相机,也可以对摄影色温、构图、用光、色调深浅、闪光摄影、恰当的曝光等等做现场简易实践。用些黑、白卡纸、专用灰卡和简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节摄影课中,结合理论讲授来就地取材,穿插摄影实践。

对各种品牌的相机生产商的图象处理软件和专业的图像软件的把握有较高水平,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或后期加工。熟悉这些软件,对专业摄影或普通摄影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设计、观念性美术等与摄影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

针对在校生业余相机的特点,重点讲授色彩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对以美术设计为专业的学生,则在广告摄影、摄影图像与设计的结合方面以重点,收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还可以结合观念摄影等主观艺术摄影作品赏析,做一些画意摄影的实践。

第12篇

[论文摘要]艺术家自我肖像(self-portraiture)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艺术类型。与现代人的理解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自我肖像不仅仅是艺术家自我性的表达,它的出现及发展、变化,都与该时期新的艺术和艺术家观念的形成及艺术家社会和文化地位的变迁密切相关,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自我肖像表达了该时期艺术家的理想、抱负、价值观,并生动了记录了他们为此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宗教精神主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几百年之后,从14世纪意大利开始的古典文化“复兴”使人们日益关注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世俗君主、贵族、军人、富商、学者等各色人物肖像的出现,正是该时期人们个人观念及对自身价值不断增长的自信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肖像中,艺术家的自画像或塑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并不仅仅是艺术家自我个性的表达,而是与艺术家阶层自我意识觉醒及其社会和文化地位的变革联系在一起。

新观念的产生和传播

艺术家自我肖像的出现首先与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观的产生密切相关。在欧洲中世纪,绘画、雕塑和建筑分散在相关手工行业内。一般被视为体力劳动性质的“机械学科”(mechanical arts),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也只是与鞋匠、理发师等一样地位卑微的手艺人。他们穷困潦倒、目不识丁、举止粗俗,为上层人士所鄙视。13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首次将画家奇马布埃和乔托的名字写进其《神曲》,并将他们与两位诗人相提并论,这显示了对艺术和艺术家态度的某种变化。到14, 15世纪,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激发的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中,老普利尼、贺拉斯、瓦洛、维特鲁威等古罗马作家的艺术理论逐渐获得复兴。按照他们的观念,艺术不仅与诗歌一样同属于知识性的“自由学科”(liberal arts),艺术家也不是卑微无知的手艺人,而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其中,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论建筑》中就强调了建筑师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他“应当擅长文笔、熟悉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解剖)并非茫然无知,通晓法学家的理论,具有天文学和天体理论的知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崇尚和模仿古典文化的氛围中,这些古代作家的理论或言论被文人、学者们一再重申和引用,古代作家的艺术观念便也由此传逐渐播开来,并对当时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艺术和自身的价值。从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初的切尼诺·切尼尼、洛伦佐吉贝尔蒂、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到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的安东尼奥·菲拉雷特、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和莱奥纳多·达·芬奇等,艺术家们日益感到,三门艺术(即绘画、雕塑和建筑)不是“机械学科”,而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知识性的自由学科,艺术家也不是卑微无知的匠人,而是具有古典文化和艺术修养、通晓自由学科和科学知识的社会精英。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开始在自己艺术作品的一角留下本人的肖像。借助自我肖像,借助对自我知识修养、社会地位、财富、服饰、仪态、风度等的展示和炫耀,艺术家表达了他们关于艺术和自身的新观念,及提高艺术和自身的地位,重塑自身形象的理想和愿望。

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家自我肖像的特点及其意义

新艺术观的影响在14世纪早期的艺术作品中便开始有所体现。1330年,在佛罗伦萨雕塑家安德烈亚·皮萨诺为乔托所建之钟楼制作的装饰浮雕中,绘画、雕塑和建筑的拟人浮雕就独立于其他机械学科,而紧挨着七门自由学科。第一件真正的艺术家自我肖像出自佛罗伦萨雕塑家安德烈亚·奥卡涅亚之手。1359年,在为佛罗伦萨奥尔圣米歇尔教堂创作《圣母升天》浮雕时,他在最右边的角落做了本人的半身像:圆而光滑的脸,双目下垂,身着带风帽的当代服饰,其尺寸明显大于其他使徒,五官的刻画也较少理想化,观众一眼就能辨认出来。16世纪艺术家和艺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在其名著《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也提到奥卡涅亚的这件自塑像:“这是一个老人的雕像,圆圆的脸,胡子剃得干干净净,头戴风帽。"15世纪初,洛伦佐·吉贝尔蒂在为佛罗伦萨洗礼堂铸造第一座和第二座青铜门时依然分别作了自塑像,而且,第二件自塑像还刻意采用古代诸神和帝王的半身像风格,以显示其古典文化修养。15世纪晚期,雕塑家和建筑师安东尼奥·菲拉雷特在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制作浮雕装饰时,也制作了一幅与作坊学徒在一起的浮雕,并以此表达了他关于建筑师的新观念。图中,菲拉雷特与学徒们分别拿着一件与建筑相关的工具,象征他们在作坊内的工作和身份。其中,学徒们手中拿着的是镰刀、锉刀、泥瓦刀、锤子等与体力劳动相关的工具,而菲拉雷特手中却是一支大圆规,圆规象征几何学,菲拉雷特用圆规强调了建筑与数学的联系,也表达了建筑师是从事知识性话动的学者这一观念。

不仅如此,在这此艺术家自我肖像中,作为身份和地位之重要象征的服饰的变化,也反映)艺术家对白身社会和文化角色的认识及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1400年,画家科拉·佩特鲁乔在佩鲁贾城的圣多明我教长装饰壁画中的自画像还穿着象征手艺人身份的罩衫和尖顶卜作帽。后来,这种传统的手艺人装扮逐渐被贵族式的华贵服饰取代。如15世纪晚期,画家贝诺佐·哥佐利为美迪奇宫制作的湿壁画《三王来拜》中的自画像,就一改手艺人的形象。画中的他不再是身穿罩衫、头戴工作帽的画匠,而是穿着暗红色绣花锦缎紧身上衣和头戴天鹅绒红帽的绅士。另外,艺术家肖像在其作品中的位置也从不起眼的角落或边缘逐渐靠近画面中心,尺寸也不断增加。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在美迪奇宫的湿壁画《三王来拜》中的自画像,不仅与其美迪奇赞助人一样是全身像,而且_占据着与赞助人完全平等的位苦,他侧睑望着画外,神态大胆甚至有点趾高气扬。另一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约在佛罗伦萨新圣马利亚医院创创作的《约阿西姆被逐出圣典》中的自画像也是如此:他与老师和两个助手都以全身像出现,而且与其美迪奇赞助人两两相对,两组人像的尺寸及在画中的位置均完全平等。

事实上,艺术家与赞助人在肖像画中获得的“平等”,并非只是艺术家的理想或愿望而已,到15世纪晚期,艺术家与赞助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重要变化。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品,像壁画、装饰祭坛的木板}叫、大型雕塑等往往都是赞助人订做的,因此,赞助人在艺术仁作中享有极大权力。从当时赞助人与艺术家签定的委托制作合同或其他文件来看,赞助人能决定艺术品的构图、题材、圣像,布局、背景,甚至人物的姿态和服饰等细节。而到15世纪晚期,至少就著名艺术家而言,情况有了很大改善。贝诺佐·哥佐利在为美迪奇宫绘制湿壁画《三王来拜》时,赞助人皮耶罗·德、美迪奇曾写信要求他删除画中两个天使,但他并没有顺从。威尼斯画家乔万尼·贝利尼也曾迫使倔强的费拉拉女赞助人伊莎贝拉·代斯特在题材上问题上做出让步。而这位女赞助人在雇请莱奥纳多、达·芬奇时一开始就给子对方很大自,让他自己决定题材和工_作时间。所以,这一时期艺术家在其肖像中位置和尺寸的变化既表现了他们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愿望,在·定程度上也是他们现实成就的生动记录。当然,这此与赞助人在一起的自我肖像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有用的宣传手段,与这些显赫人物的密切关系必定有助于改善他们传统的卑微形象,抬高其身价。

像章是15世纪出现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家自我肖像。在占代,像章主要是为神、英雄和帝王而做,艺术家为自己制作像章这本身就颇有深意。不仅如此,艺术家的像章与其自画像和塑像一样,也表达一r他们关于艺术和自身的新观念及提高社会和文化地位的愿望。1458年,威尼斯艺术家乔万尼·波尔杜为自己制作了两枚像章。他在其中一枚的正面肖像身穿锦缎紧身衣,头戴高帽,像个贵族;而另一枚的正面肖像则采用仿一古风格以显示其古典文化修养。非拉雷特也在1460年制作了一枚像章,正面是其侧面像,个性特点极为鲜明,鼻孔凹陷,目光凝视前方,皮肤上布满麻点,嘴唇紧闭。头顶上方是他希腊名字的寓意图(“菲拉雷特”在希腊语中意为“热爱美德的人”),三只象征忠诚美德、勤奋与卓越创造力的蜜蜂点缀在“architectvs(建筑师)”字母中间。16世纪,建筑师布拉曼特也为自己制作了一枚像章,在其正面,布拉曼特以自己仿古风格的半身像展示了他的古典文化修养;在像章背面是建筑的女性拟人像:她左手拿着测量标尺,右手举着象征几何学的圆规,脚放在铅锤上,在她身后左侧是布拉曼特为圣彼得教堂制作的模型。需要注意的是,该像章正面和反面的图案都没有任何关于体力劳动的联想,而都强调了布拉曼特作为一位新型的建筑师的形象:他是博学、智慧并具有神圣创造力的学者,他不参与任何建筑实践,而只从事构思和设计。

总的来说,14、 15世纪,随着新艺术观的形成和传播,艺术家开始在其绘画或雕塑作品的一角留下自己的肖像,虽然这些肖像还不是近代意义的独立画像或塑像,但它们仍在很多方面生动地表现了新观念对艺术家的影响。从这些自我肖像来看,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艺术和自身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他们不仅努力为三门艺术争取自由学科中的一席之地,同时也竭力自我塑造为从事知识性活动的“自由”学者。

独立肖像中的廷臣一艺术家

到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艺术家开始制作真正的独立肖像。独立自画像就像艺术家的自传,表达了艺术家更远大的理想、抱负,对自身价值的更高自信及社会地位方面的更大成功。在这里,艺术家成为作品中唯一的主角,他们已经不再需要借助赞助人来证明其价值。不仅如此,从这一时期艺术家视觉形象的自我塑造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艺术家关于艺术和自身观念的许多重要变化。

15世纪晚期,雕塑家安德烈亚、曼特涅亚为自己的墓室制作了一件独特的自塑像。这件青铜像不再出现在作品一角或边框中,而是一件真正的独立塑像,它采用古罗马的帝王半身像风格,以斑岩圆盾为背景,四周环以伊斯特利安白石边框,肖像为头戴桂冠的半身裸像。在这里有几个细节非常重要,首先是桂冠,因为此前它只出现在君王和伟大诗人的肖像中,曼特涅亚无疑以桂冠将自己比作“艺术王国之王”。其次,塑像的仿古风格展示了曼特涅亚的古典文化修养,事实上,曼特涅亚在古典文化方面确有很高造诣,曾被伊莎贝拉?代斯特称为“古物学教授”。最后,曼特涅亚还以青铜、斑岩、伊斯特利安白石等昂贵材料炫耀了自己的富有和成功。

大约同时,画家佩鲁吉诺在佩鲁贾城的康比奥( cambio,银行家行会会所)会客厅作了一件“独立自画像”。这幅自画像虽仍出现在湿壁画的一角,但与以前的艺术家自画像不同的是它有独立边框,并被描绘成一幅挂在墙上的架上画。此时,佩鲁吉诺正处于其艺术事业的颠峰,声名远播,订件应接不暇,这件“独立自画像”无疑表达了作者更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对艺术和自身价值的更高自信,事实上,画像下方刻写板上的署名就印证了艺术家的这种自ir"“假如绘画艺术已经衰落,杰出的佩鲁贾人皮耶特罗会使他复兴。假如绘画艺术根本未曾存在过,他也能在这样的水平上为我们创造。

到16世纪,佩鲁吉诺的杰出弟子,乌尔比诺的天才艺术家拉斐尔将其师开创的这种艺术类型发展为真正的独立架上画。独立自画像在拉斐尔这里发展成熟并非偶然,因为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改善自身社会和文化地位的最成功典范之一。拉斐尔出身艺术之家,其父乔万尼·桑蒂曾在乌尔比诺宫廷工作且深受公爵赏识,在事业和社会地位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拉斐尔早年曾投身佩鲁吉诺门下,后者是当时意大利最走红的画家之一,享有崇高声望和地位。宫廷的氛围、父亲和老师事业和社会上的成功,使拉斐尔很早就深刻感受到艺术家的价值。在他眼里,父亲和老师与那些穷困潦倒、粗俗无知的手艺人必定有是有天壤之别的。1506-1507年,拉斐尔二十岁出头,但已在当地艺术界赢得很高知名度,也就在此时,他创作了第一件独众自画像。这幅画像生动表现了拉斐尔早熟的、强烈的自我观念。画像以3/4示人,黑色的直发垂到双肩,画中的拉斐尔英气勃勃,以无比自信、大胆的眼神望着观众。他像贵族一样穿着整洁、质料昂贵的衣服,外套的胸口处有两个以其名字构成的圆圈。

拉斐尔具有莱奥纳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那样的卓越天赋,却不像他们那样傲岸不驯。瓦萨里说他“谦虚、善良,就像那些和蔼、温柔,又知书达礼、举止端庄的人一样,在任何场合下,其一言一行都让各阶层的人感到亲切、友善……。除优雅的举止、迷人的风度、非凡的艺术天赋外,他还能吟诗作赋。所以,当成年后的拉斐尔来到罗马,很快便得到教皇朱利乌斯止世和利奥十世的垂青,使他得以成就一生的伟业并获得万贯家产。他住在山布拉曼特设计的宫殿般的豪宅里,一位枢机主教打算把侄女嫁给他,利奥十世甚至许诺封他为枢机主教。事业和社会上的成功也表现在拉斐尔的自画像中。在成年时期的所有白画像中,拉斐尔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在宫廷赢得巨大成功的、高贵的廷臣:多才多艺、仪态高雅、风度迷人。

拉斐尔非凡的个人魅力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巨大成功,使他成为该时期学者巴尔达萨雷·卡斯提廖内笔下“廷臣”的原型。按照卡斯提廖内的观点,“廷臣”是最完美的人的化身,他多才多艺,既有高超的武艺和无比的勇气,也能吟诗作赋,他还能歌善舞、擅丹青,他仪态优雅、风度迷人,是君主的得力助手,也是其亲密的朋友,廷臣的高贵并非来自血统或门第,而是源于其修养和德行。

在拉斐尔的影响下,“廷臣”成为16世纪艺术家进行自我形象塑造的典范。在拉斐尔之后,艺术家们纷纷制作独立肖像并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拉斐尔式的“廷臣一艺术家”,画家帕米加尼诺借一面凸镜绘制的独立白画像就是如此。画中,他身穿皮毛镶边的细麻布上衣,尤其是那在前景被放大了的右手,是一只白皙、修长、细嫩的贵族的手(小指上还戴着一枚金戒),而不是肮脏的、饱经风霜的劳动者的手。艺术家巴乔·班迪内利也制作了许多此类独扭自画像,在几乎所有自画像中,他都以廷臣面貌示人:整洁、昂贵的服饰及显眼的贵族标志(他曾在西班牙被授予“圣迪亚哥骑士团”骑士)。乔尔乔、瓦萨里也是一位成功的宫廷艺术家,而他自己最满意的独立自画像也以是廷臣艺术家的面貌出现的:昂贵、整洁的衣服,胸前金链上坠着“金马刺和圣彼得骑士团”标志,圆规和平面图(象征他的建筑师身份)及钢笔(象征他的巨著《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另外,16世纪艺术家的自我肖像还反映了该时期重要的艺术理论,即“构图”对艺术家的影响。最旱提出“构图”这一概念的是彼特拉克,他把“构图”视为绘画与雕塑艺术共同的基础:“画家和雕塑家从事的是同一门艺术,如果说它们不同,它们至少也都来自同一本源一构图(disegno)。 "吉贝尔蒂在其《回忆录》中也指出构图是绘画和雕塑的理论基础。巧世纪晚期,莱奥纳多·达·芬奇将构图与某种先验的理念联系在一起,认为画家必须“借助构图,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向视觉提供最先在他的想象中形成的一种理念(idea)或创意”,并认为“无论何种以本质、材料形式或想象存在的事物,无不首先形成于艺术家的头脑,然后才通过手表现在其艺术作品中。到16世纪,乔尔乔?瓦萨里系统地阐述了“构图”理论,并将其普遍运用于三门艺术。瓦萨里认为“构图”是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之父,是一种源于“理念”(idea)或“普遍ail断”(universal judgment)的图像(image)及用双手将其表现出来的过程。“构图”理论深刻影响了当时人们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观念,按照这种理论,不仅三门艺术与其他手工活动分离开来,它们还统一成一门具有共同理论基础的、独立的知识性学科(这为后来五门“美术”学科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构图”理论还使三门艺术摆脱了对自由学科的依赖,按照这一理论,艺术成为具有自身特点但与自由学科一样高贵的知识性学科,艺术不再需要借助与自由学科的联系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艺术中的手工操作也如同诗人或作家的写作,获得了独立的重要性。“构图”理论的影响在该时期艺术家的自我肖像中得到生动体现。

由于绘画、雕塑和建筑都成为“构图”学科,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自我肖像逐渐摒弃画笔、画刷、刻刀、泥瓦刀、大头锤等传统的职业标志,而采用“构图”的象征,即绘画、雕塑的素描或建筑模型、平面图作为其身份和职业的标志,如在巴乔·班迪内利1540年作的一件独立自画像就只用一幅《赫拉克勒斯打败卡库斯》的素描来表明其雕塑家的身份。稍后,乔尔乔·瓦萨里在为“老宫”绘制的壁画《科西莫·德·美迪奇公爵与其建筑师、工程师和雕塑家在一起》中,也把科西莫公爵描绘成手拿建筑平面图的建筑师,而艺术家g.b.迪.圣马里诺、巴蒂斯塔·德尔·塔索、特里波罗和瓦萨里本人,也都以各自艺术作品的素描或模型作为身份标志。另外,这幅画还向我们显示了带此时为止,文艺复兴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以前是艺术家需借赞助人提高身价,但在这里却是赞助人仰仗艺术和艺术家的光辉来为自己增色。而瓦萨里在“老宫”的另一幅壁画《艺术家作坊成员的肖像》则是其“构图”理论的生动阐述:画中,瓦萨里作坊的学徒,即那些传统上被看作体力劳动者的石匠、木匠、镀金匠和怪诞花饰画匠,也脱掉了手艺人的围裙和工作服,换上了绅士的高贵服饰,因为按照“构图”理论,手工操作也是“构图”必不可少的内容,因而那些需要大量用手工作的学徒也一样成为从事“构图”的学者。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