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20:2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一体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物流市场营销;应用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优点
1.1专业性更强,学生更拔尖。
因为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习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学生时常分析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并且加以熟练。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课程能更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技能,而且方便于实施。
1.2能够培养专业性创新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物流市场营销可以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摆脱以往“一个模子”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理论知识,亲身的动手体验,满足了学生对物流市场营销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薄弱导致教学质量低。对物流市场营销学科,年纪较大的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缺乏,这违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而年轻的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类教师,是来自于企业,这一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因此院校的教师团队存在一些漏洞,教师团队一日不得完善,学生的进步之日可谓遥远。站在院校的角度,对物流专业的学生,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在某些院校,它还是学位课,重中之重。物流市场营销讲究的除了理论,还讲求实践者的能力以及经验。一味地在校园里,在课室中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难以理解。学好这一门课的捷径便是校企合作,一方负责赋知识,另一方负责予经验,可是这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力度也不足。院校一心想培养出本校心目中的理想人才,便在校内建造实训营,可是这始终是模拟的,学生终究不能进入企业内部学习,不能到真正的场地上实践,所以学生培养出来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3.1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
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那么考核机制也不能只是专注于卷面上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百分制”考核机制,平时学习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30%。实践考试成绩占40%。这样的百分制考核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该模式增强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监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
3.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中实践学习或者定期地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岗位的规范操作以及职业道德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掌握最新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相应法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3加强校企合作。
如:物流在学生眼中简单地说便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快递,可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想要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市场营销,还需要把学生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去了解。如果把学生放进京东商城,学生就会了解到当中的运作情况。如果把学生送进聚美优品企业中学习,学生就会清楚海外购以及极速免税是如何利用物流进行销售。在企业当中能学习到的知识真的是包罗万象,而学校是不能给予的。校企合作还可以汲取国外学工结合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目的为的是应用,基础便是理论知识。我国的校企合作也可以如此,教学的过程是在企业与院校双方交替进行,共同培养物流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就是部分学院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就可到企业跟师傅学习,一边在企业做工一边接受师傅的教导,另一边又在院校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之,做工与学习交替进行。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协商开设物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并与在校教师交流互相传授经验。
3.4改革教学方法。
一是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个人,每一小组代表一间物流公司,每一位队员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策划员、客服人员、市场调查人员、销售员、财务人员等。每一组都必须完成一下的任务:公司的名称、商标的设计、市场状况调研、公司经营的项目、市场定位与细分、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营销策略等。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完整的综合的策划书,再站在台上向班上的同学推介并解释细节,并且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由台上的同学作答。最后,教师就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课堂上活跃轻松的氛围,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二是案例分析法,这将是以社会上实际存在的企业为例子进行剖析,教师搬出例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物流市场分析跨国企业的营销环境,令学生自主收集国际营销文化环境的相关资料并自主整合,得到初步的观点。在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挖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最后会对整个过程以及学生所做的案例分析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1]王少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连锁,2014(05)
关键词: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体化管理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1.水务一体化管理的优越性
1.1 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1.3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1.4 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当前水资源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水资源“丰而不优”,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在加剧发展,局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影响和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水污染日趋严重。论文格式。同时,由于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水利、城建、环保等几个部门管水,却又无人负责的局面。
2.2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提高水行政效益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能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一是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二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比如价格调整,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三是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激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引到节污水处理上来。
2.3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适应外部气候、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形势来看,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已成为趋势和潮流。国外也比较重视水务的一体化管理,如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他们的实践证明,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将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灾能力,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构想与建议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原则应按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次序优化配置水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水行政效率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1 政府职能转变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水务局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根椐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及市场规则和企业服务标准,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行方面来,对各类水事活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实现水务政务公开、公正、公平,树立水务新形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2 水资源综合规划,争取投资,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水资源重新作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对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统一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约用水、供水、排水、防洪、农田水利、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水务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3.3 加强水务机构建设,工作中要借鉴成功经验
应使从各单位划并的各项管理职能相互协调,在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指导下引进人才、加强培训、扩展专业知识结构,建设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水务队伍,为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注意也要向水务工作先进地区学习管理经验,使我们的水务工作少走弯路,达到提高水行政效率和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目的。
3.4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狠抓节约用水
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对取水申请严把审查关。所有新增取水项目必须进行包括水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论证,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取水项目,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合理的水价制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逐步推进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的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收费。要把节约用水作为减少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5 全面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作用,全面启动水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典型的水事案件。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扩大法制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执法巡查,尽可能地减少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
3.6 统一管理,使水务成为大市场
涉水事务既有极强的公益性,又是个不完全市场。论文格式。政府不可能把本来可以推向市场的部分包起来,不仅财力达不到,还有推诿扯皮、效率低、效益差等许多弊病。论文格式。但统一管理后,可对公益部分和市场部分作出合理的划分,制定不同的政策。分清水的公益职能和市场运作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
3.7 强化宣传,营造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氛围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宣传力度。宣传全国水务体制改革进展、成效和主要经验;宣传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宣传典型水事案件的处理情况。以达到人民群众和各个部门理解与支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而推动水资源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了在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及功能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水务管理体制,以便对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回用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即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实现水务一体化。只有推行这样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贸易方面的论文范文一: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一体化途径
一、横向购并战略
这在近六七年来的国际汽车、石化、信息等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横向购并,使原来生产同类产品(不同型号)的跨国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而进行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公司内贸易。
二、垂直一体化战略
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方式。在直接的股权控制模式中,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对于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比较优势已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和高级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比较优势已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能力,则集中于不同国家具有国际能力等。这样,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资源贫富、成本高低不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并因普通、标准零部件,则采用全球采购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导致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对应于前者,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应于后者,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研发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研发已经不再一味地局限于母国,当地研发(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新产品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那样有一个生命周期,从而使原来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中产业梯度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遇到挑战,并且给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行技术赶超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取代静态利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但国际贸易还有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动态利益,包括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和吸收先进理念和制度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动态利益的地位上升,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着眼点。
1.国际投资的收益将逐步超过贸易的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国际投资收益不能再通过国际贸易的利益加以体现。这是因为国际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这一纽带所进行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为了利用某一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如优质劳动力),它可能到该国投资设厂,但中间零部件、机器设备则可能来自他国而非母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出口收益则记在东道国的贸易收支上,跨国公司得到的是投资收益(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将利润汇回母国,则资本输出国得到了投资收益。
2.外汇增加额、原产国贸易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反映国际贸易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为加工贸易出口国的出口,很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如果采用原产国标准,计一算出口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率、外汇增加额,则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一国的出口收益、出口创汇状况。
3.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应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追求。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在一国市场上从事生产和出口的企业,不仅有本国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出口收入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不可避免的会使用转移价格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将大打折扣〔但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十分显著,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现念的普及和社会现代化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自主性减少,贸易保护政策效果下降,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各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得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环境发生变化,单纯考虑本国利益的自主贸易保护政策难有生存余地。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市场相互开放,要求各国对跨国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允许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否则经济全球化的链条将会中断。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贸易对方国的利益,遵循国际惯例,双边、诸边和多边因素对一国外贸政策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单边保护越来越困难。
经济贸易方面的论文范文二: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的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经济贸易运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尚不完善,影响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如今,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尽完善,经常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水平。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区域经济规划内容或交叉或冲突,使规划的制定未能具备针对性和确定性,使经济发展规划无法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有一部分规划的内容过于关注政绩,反而背离了经济规划的作用,规划显然成为了抓牢政绩的一项手段。这些不良现象必然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影响贸易运营效果。
(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目前,在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各种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项目较少。出现这些落差的原因在于专项转移项目规模较大,涉及的资金支付也较大。因此,在市场经济贸易发展运营过程中,相关政策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支付机制,影响了经济贸易布局的有效调整。
(三)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多,影响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往往会反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这种反作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完成来体现。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形势尚未弄清,使公共服务能力处于低洼状态。一旦公共服务领域不景气,社会负担就会越大越多,对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是一种隐形的挑战。
(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最忌讳地方保护,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地方保护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贸易的步伐,使市场经济贸易的方向有所偏离,使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变得模糊,使地方的经济效益被放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缺乏了地方地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互惠。最终,地方经济贸易会长期处于关门过日子的状态,反而使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脚步过于缓慢。
二、市场经济贸易实现有效运营的对策
(一)政府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大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对自身的权力有清醒的认知。一旦职责明确,权力运营妥当,就可以使自身的职能作用实现正常的发挥,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贸易的需求,使经济贸易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健康运营。二是政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有全盘的考虑,而不应孤立地看待地方经济贸易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大力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使发展规划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理性科学。如此,规划内容才能以市场经济贸易发展为核心内容,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政绩内容,使政府摆正自身位置和经济贸易发展规划的位置,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减少麻烦。
(二)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现经济贸易布局有效调整。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转移支付项目,这些项目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项目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支付做到有据可依,使资金支付的来龙去脉都能确保真实客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有利于杜绝违法乱纪犯罪现象,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更易于调整,使经济贸易资源达到优质配置整合。
(三)加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力度,为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机遇。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密切相关。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更是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公共服务能力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流露。我国必须以社会保障的高度,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负担会相应减少,也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贸易,为市场经济贸易的稳步运营提供机遇。
(四)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步伐。因此,若想实现经济贸易的顺畅运营,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确保市场经济贸易步伐迈得稳迈得远。这样,必然是以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目标的明朗化为前提,有利于客观评价地方经济的地位,实现地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协作和互惠互赢,使各个地域之间的资源实现高效共享,实现生产因素的良性流动,从而全面推动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彻底告别闭门造车的局面。
关键词:太原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现状建议
目前,太原都市圈已形成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交通系统:铁路方面,区域内共有铁路7条,包括南北同蒲、石太、太焦、京原以及石太和太中银两条高速客运专线,在建的大西高速客运专线是中部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太原环城铁路也在积极建设中。公路方面,区域内以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干线公路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圈已建成公路里程55871公里,公路密度87.2公里/百平方公里。航空,太原武宿机场是国际4E级机场,有航线122条,可通航城市96个,日均航班91次,机场年客运吞吐量破500万人次。
1.太原市交通一体化水平偏低
1.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太原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间的快速通道尚未完全形成,高等级公路少,各市之间一般公路收费制仍然存在,影响了公路交通的形象和交通网络整体效益的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圈内各城市间未形成便捷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制约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流。
1.2一体化管理趋势尚未形成
城市圈交通运输管理表面上看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合理分工,实质是人为将统一的交通运输市场分割开来,形成管理各自为政、部门众多的管理状况,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一体化行政管理体系。导致交通运输资源浪费,行政管理成本增加阻碍了交通运输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统一、开放、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尚未形成。
2.城市交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市圈交通一体化主要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打破行政界限、部门界限、地域界限,把区域内所有的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以达到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化发展,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有效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效应。
2.1交通规划一体化。以区域内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圈内交通运输设施的配套与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实现高效便捷,并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要求。根据发挥优势和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区划及行业界限,统筹规划和积极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2.2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中较现实的问题是公平问题,要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必须打破地区保护,实现市场一体化。建立统一、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区域范围内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2.3运营服务一体化。太原城市圈交通运输运营一体化包括旅客运输一体化、货物运输一体化、维修及救援一体化、培训管理一体化和汽车租赁经营一体化等,使圈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得到统一协作与平衡发展,打破城市圈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地方保护,形成城市圈交通运输的统一大市场。
2.4交通政策一体化。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联合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争取国家和省市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交通项目布局、筹资、资金使用、行政执法方面一体化。
2.5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比较困难的问题是监管问题,必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特别要加强区域内各个地区之间的政府协调沟通机制,消除阻碍交通运输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障碍。
2.6交通信息系统一体化。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实现信息的相互兼容。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及信息技术标准,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共享,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城市圈交通管理智能化。
3.保障措施与建议
3.1统一规划,加强协调
在加强综合运输规划时,要从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出发,少考虑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从经济与效能出发选择优先发展何种交通方式;坚持统一规划,实现交通资源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土地与交通的联合开发。建立起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的安全、高效、经济、协调、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
太原城市圈交通建设涉及到4个中心城市、5个县级市、12个县的交通、铁路、民航3大系统以及电力、公安、林业、土地、规划、城建等部门,须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如太原城市圈交通办公室,解决建设中、管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太原武宿机场2010年12月9日旅客运输能力突破500万人次,标志着该机场迈入大型机场行列,打造临空经济,已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议程,如何方便城市圈内旅客减少转站奔波时间,实现无缝衔接,在机场周边修建机场长途客运站,开通直达城市圈内班车是有效措施。2010年9月,太原武宿机场快速路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进出武宿国际机场只有武宿立交枢纽一个出入口,而太榆路车流量本身已达饱和,加之龙城大街车辆汇流,太榆路、龙城大街至武宿立交枢纽段在车流高峰期堵车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了瓶颈路段。因此将在龙城大街东段续建快速直达机场航站楼的专用通道。建成后,沿着龙城大街往机场方向行驶,就将不用再绕行太榆路和机场现有路,可以直接通过快速路达到航站楼和停车场,去机场的时间将更短。
3.2建立圈内公开、竞争、有序的统一运输市场。
(1)建立城市间公交网,实现公交缴费一卡通,并考虑城市圈内道路通行费适当优惠,到达收费年限的公路,适当免费开放。
(2)建立城市圈内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建立统一的交通广播信息网,实现城市圈内交通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客运站联网售票。
(3)建立城市圈内道路运输市场稽查联合体,提高稽查效率和效果。
(4)再城市圈内建立毗邻城市长途公交化试点。将圈内城际间的长途客运按照公交化进行改造,提高跨市出行便捷度。
(5)发展城市圈物流专线。构建城市圈物流统一配送体系,建立以太原市为核心的城市圈物流配送网络。
3.3建立城乡公共客运一体化发展扶持政策。
对原有短途客运车辆进行改造,基于各地城市公交和道路班线客运发展现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输市场发展相关各方利益整合中得到有效协调。
参考文献:
[1] 杨晶晶.大太原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齐泽平.太原经济圈该如何圈.山西新闻网.2007年3月21日
[3] 李承枚.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作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论文关键词:物流战略联盟方式对策动态联盟
论文摘要:本文从研究我国企业建立物流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对我国企业建立物流战略联盟的方式及对企业建立物流战略联盟对策。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物流企业运作的竞争压力。为了能在竞争中站稳,采用物流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迅速有效地获得规模经济,提升竞争优势,满足物流需求企业的服务要求;协同化发展的方式避免了恶性竞争,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联盟的双赢或多赢。盲目的模仿和追随并不能取得竞争优势,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物流战略联盟,并注重合作与发展,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才能成功地利用物流战略联盟实现企业物流向着现代科学的物流运作方向发展,从而为企业获取规模效应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1建立物流联盟的方式
1.1横向一体化物流战略联盟。横向物流联盟是指相同地域或者不同地域的服务范围相同的物流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调、统一运营的物流管理系统。如对具有专线运输优势的中小型民营物流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自发地整合、资产重组、资源共享,依靠自身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自己研发信息系统,使企业在物流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另外,以连锁加盟形式创建企业品牌也以不断扩大的物流规模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此外,由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物流企业结成联盟也是横向联盟的一种形式。目前国内真正能提供物流一站式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并不存在。中国产业界正在形成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物流体系,它们各自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其构成可大致归类为:以海洋、铁路等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商品全国营销进行延伸服务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以技术和管理能力为手段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城市居民和消费者为直接服务对象的物流快递公司、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境内外物流公司,以及逐步显现出的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配送物流体系。组建横向一体化物流联盟能使分散的物流产业获得规模经济和集约化运作,从而降低成本和风险。
1.2纵向一体化物流战略联盟。纵向物流联盟是指处于物流活动不同作业环节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协调形成的合作性、共同化的物流管理系统,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两种方式值得借鉴。一是在不同物流作业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各个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例如核心竞争力为陆路运输的企业,可以和在海运、空运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进行联盟,这样,彼此之间可以实现运输方面的紧密合作,达到多式联运的无缝联接。同时,考虑到物流服务需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还可以和一些仓储企业、配送企业、软件设计企业之间联盟,从而给客户提供更深、更广的一体化服务。二是形成供应链战略联盟,即生产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合作。企业应尽量减少物流的中间层次,由联盟企业如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提供储运、包装、装卸和搬运等一条龙物流服务,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在供应链物流联盟方式下,生产企业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但同时可以依靠物流联盟企业提供的信息,如供货信息、交通运输信息、市场信息、物流控制和物流管理信息等,了解物流的整体运作状况,及时调整物流计划。
1.3混合型物流战略联盟。既有处于平行位置的物流企业,也有处于上下游位置的中小企业加盟组成,他们的核心是第三方物流机构。由于同一行业中多个中小企业存在着相似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机构水平一体化物流管理可使它们在物流方面合作,使社会分散的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提高物流效率。中小企业将自身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机构,共同采购、共同配送,构筑物流市场,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并且以签订联盟契约作为联盟企业的约束机制。这种物流战略联盟可使众多中小企业联盟成员共担风险,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能从第三方物流机构得到过剩的物流能力与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第三方物流机构通过统筹规划,能减少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减少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
2建立战略联盟的对策
2.1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对于物流企业至关重要,信息共享是保证联盟伙伴之间沟通,进而建立物流战略联盟的前提。
2.2信任问题。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必须经过慎重考虑和分析研究。战略伙伴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文化和企业实力,也要考虑其商业诚信度,这是规避物流战略联盟产生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2.3增加物流战略联盟的柔性。要增加物流战略联盟的柔性,强调物流联盟内的创新变革,降低联盟执行的路径依赖性,避免将自己在联盟中固化。
2.4建立一整套联盟内部评价审核体系和完善的纠正措施。在确定了战略伙伴并建立了物流运作联盟后,还必须建立一整套联盟内部评价审核体系和完善的纠正措施,以克服联盟内部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
此外,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必须适应外部市场和合作成员的目标和能力的变化。同时,应当根据物流战略联盟管理的要求,不断甚至重新对联盟的模式、合作伙伴的选择等作出科学的评估,进而作出是否继续联盟的决策。
对于以建立物流战略联盟的企业,且发展比较好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将物流联盟向更为成熟的动态联盟进行转变。动态联盟是企业为了快速适应市场的机遇,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将拥有实现该市场机会所需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组织。动态联盟是一种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以高效的信息网络为基础。联盟成员如果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将难以从整体上充分利用联盟的资源优势。只有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将各成员统一在相互关联的网络体系中,联盟的协同效应才能显示出来,不断提高联盟的凝聚力。联盟成员各自的信息网络应该有统一的功能标准,由各成员共同出资建立一个信息交换系统,联盟成员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寻找市场机会并履行协议。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根据WTO统计,截止到2005年11月12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金融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现代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lwkoo.cn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2] 3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政治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经济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3]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4]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5]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6]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主权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 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主权,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主权。
【关键词】风电产业;培育机制;培育模式;风电
一、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风电产业起步较晚,基础工业较薄弱,尤其是江苏盐城地区风电产业发展起步更晚。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协调能力比较薄弱,合格的关键部件供不应求,严重制约整机产能的释放。其次,行业缺乏总体战略发展规划、深度协助和资源整合,产业发展比较混乱,效率低下,规模效益不够明显。市场竞争过度,势必造成产业资源浪费。
因此,产业整合提升风电产业整体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本论文从风电产业培育机制入手分析盐城风电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二、风电产业形成条件分析
本论文从产业价值链整合的角度,分析寻求盐城风电制造业发展的模式,从风电产业发展轨迹的角度,就如何发挥当地区位、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适应整体产业发展大环境,分析区域内部能力、外部环境,使盐城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条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探索当地风电设备产业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可以将此研究方法推广运用于当地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探询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地方政府在指导区域内行业发展,确定区内产业布局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三、风电产业培育模式研究
在风电产业链中,风电设备是风力发电的装备保障。风电设备制造业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是整个风电产业链的核心。因此,风电产业链的培育,关键在风电设备制造业。
从产业培育模式选择的角度看,建立有效的产业培育组织形式,是沟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楸纽和核心。纵观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情况,从微观组织结构层面上分析,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一体化(集团化)模式和有限联合模式之分,从技术创新的途径上看,又有自主开发、引进改造、二次创新模式等的区别。
1.一体化与有限联合模式
有限联合模式是一种自由组合模式,区别于一体化(集团化)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种联合不是通过产权形式实现的,而是建立在相对松散的契约形式之上,联合的紧密程度较低,一般适合于中小企业之间,或者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进行的联合。虽然有限联合模式发展到极端,便成为一体化(集团化)模式,但这种模式有着自身的优势:既保证了联合单位的自主性,又保证了联合形式灵活多变,可以避免一体化(集团化)模式控制过严、统得过死的弊端。
2.自主开发模式与引进改造模式
二次创新模式是建立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一种技术创新,可以说是引进改造模式的进一步深化。二次创新通常包括引进、模仿、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四个阶段,其发展的动态规律一般是:在引进技术之后,先从加强引进技术的模仿和转化入手,通过工艺创新,制造出相当标准的、无差别的产品,以尽快打入市场;在进入消化吸收阶段,将自身技术与引进技术相互融合,从工艺创新逐步转向产品创新,批量生产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以迅速减低制造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经过消化吸收,技术能力得到提高之后,二次创新过渡到改进创新阶段,产品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实现产品范围、系列的扩大和产品的多样化。
四、盐城风电产业培育机制研究
1.加强对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有效保护
目前,风电强国的许多经验都值得学习。如丹麦、德国等国际风电领先国家都通过组织和支持基础技术研发、示范项目以及提供优惠财税政策等手段,支持本国风电技术的创新。我国加强对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保护,特别需要制定并具体实施财税支持政策,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持续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风电示范项目,在要求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风电场运营商承担或配合开展风电机组测试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项目的风电机组提供税收返还。也可以借鉴丹麦的做法,对使用自主风电设备的风电项目提供长期的融资和担保贷款,减低使用国产设备的运营风险。
2.不断拓宽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培育和发展之路
保护虽然是幼稚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保护总是有阶段和有限度的。保护的目的不是为了拒绝竞争、强化垄断,幼稚产业成长和兴盛的关键取决于产业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规制角度看,选择有效的幼稚产业培育模式,加强和完善幼稚产业的培育机制,才是促进幼稚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袁海红,赵嫒.江苏省煤炭供应多元化的思考[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6):31-33.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欧、美、非三种区域货币合作的动因、模式、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比较后,得出启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欧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与区域货币合作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简称OCA理论)。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迄今为止几个影响较大的区域货币合作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比较后,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 (R.I. McKinnon )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 (P.B. Kenen) 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 (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 (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主权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主权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传统的对最优货币区的研究视角是短期的、静态的,侧重于现实约束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滨田宏一 (Hamada,1985)研究了一些国家加入货币区的福利含义。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加入了私人部门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放任思潮。克鲁格曼和奥博斯菲尔德(Krugman & Obstfeld,1998)也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GG一LL模型判断加入货币联盟的时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汇率制度本身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思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欧洲货币一体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的前身)就开始了进行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一直到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成为欧元区各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随着欧元区资本市场不断一体化发展,欧元区国家投资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愿意在欧元区而非国内市场借债,单一货币欧元为在国际市场融资带来的优势,同时投资银行费率的降低和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也带动欧元区的主权债券发行的增长。以欧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已经远远超过以美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比重。伴随着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巨大的具备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拥有了挑战美元作为最大储备货币的潜力。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时越来越青睐于欧元。2006年末,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降至约64.7%,而与此同时,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9年17.9%升至2006年底的25.8%。随着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屡创新高,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2.拉美国家美元化。拉美国家货币美元化的内涵,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替代”现象 。“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在经济易发生动荡的拉美国家,为寻求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美元化政策,使美元具有和本国货币同等的法定货币资格,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美元区域化现象。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政策制定者早就提议在西半球建立美元集团,NAFTA的贸易伙伴们在许多贸易中已经大量使用了美元。 根据统计,已经有包括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多美尼加等多个国家已成为高度或中度美元化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拉美经济“美元化”的重要动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拉美国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内联系与合作,以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协作体的建立,就是这种合作的体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一体化推动了货币一体化。当贸易关系加强时,同主要的经济伙伴分享一种共同货币自然会带来利益,因为利用汇率差别转移资本的成本会变得更高。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拉美同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市场的贸易联系,并加速了这个地区的“美元化”。
3.非洲区域货币合作。非洲的货币合作最早起源于殖民地时期,法属殖民地和英属殖民地的各类国家群体联合进行了共同的货币制度安排。当时实行的货币制度安排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英属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英镑,并由英镑支持,当地政府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殖民行政当局凭借在英国政府储备投资的利息而获得领地特权收入;而法属殖民地的法郎也是钉住宗主国法国的法郎,且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最终是由法国财政部的可兑换性保证和对政府借贷融资幅度的限制来支持的。
非洲法郎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货币、经济和文化区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融合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真正的地区性货币体系。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模式是在原法属殖民地的法郎联盟逐渐扩展基础上组成了非洲法郎货币联盟。该种模式的特征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法郎区是一个具有内外联系的货币体系。从政治层面上讲,法郎区则是各成员国政府所支持的合法组织(张延良、木泽姆,2002),它以一种国家责任的方式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不发达金融合作体系的典范。
三、区域货币合作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相关多元化,不相关多元化
公司层战略的正式定义是一家公司在多个行业或产品市场上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对业务组合进行选择及管理的行为。公司层战略的实质就是使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超过它的各事业部实力单独相加的总和。多元化战略是公司层战略的一个基本类型,即最高层要为企业制定多项业务的组合。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理由是:采用该种战略的企业的经理层具备独特的管理能力,能同时管理多项业务,而且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前最流行的多元化理论是:当企业拥有额外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并能在多处投入时,它就应该实施多元化。
企业以多元化战略作为公司层战略有许多原因。绝大部分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为了增强整个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当多元化战略增强了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后,企业的整体价值就得到提升。多元化的另一理由是为了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市场影响力,一般通过纵向一体化达到这一点。
一、相关多元化战略
相关多元化是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优势,增强或扩展其已有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种战略。因此,以相关多元化作为公司层战略的企业总是尽力利用不同业务之间的范围经济。对于在多个行业或产品市场上经营的公司来说,范围经济能节约成本,公司利用范围经济创造价值主要通过两类基本经营的经济性来实现:共享活动和技能及核心竞争力的传递。两类经营的经济性区别就在于各项资源如何协同发挥作用以创造范围经济的。有形资产必须通过共享才能产生范围经济。无形资产也可以共享,但是专有技术还可以从一项业务传递到另一项业务。尽管无形资产的嫁接并不涉及有形的资源,但它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传递,这一点与经营层面的共享活动是不同的。
(一)经营层面的相关性:共享活动
企业价值链包括主要价值链业务和辅助价值链业务。主要价值链业务如内部物流、生产管理、外部物流有许多的共享活动。通过有效的业务共享活动,公司可以获得核心竞争力。
企业希望通过事业部之间的共享活动来增强竞争力并提高收益。对于共享活动,各事业部之间要有管理措施,否则会产生冲突。因此,共享活动是有风险的,共享活动对两个事业部同时获得战略竞争优势有影响。
研究认为,事业部间的行为及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对同行业之间的收购(横向收购)的研究表明:行为及资源的共享形成的范围经济会使企业的财务业绩以及对股东的回报比合并前更好。研究发现,企业出售与主业相关的事业损失的范围经济大于出售与主业务不相关的事业所造成的损失,企业拥有的与主业相关的事业部越多,其风险就越小。这些都说明,多元化中通过行为及资源的共享所获得的范围经济对降低风险、增加回报是十分重要的。
(二)公司层面的相关性:核心竞争力的传递
长期以来,具有战略竞争优势的公司的无形资源一直是公司的重要能力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与各项业务相关的一整套很复杂的资源和能力,主要是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知识、经验及专业本领。然而研究表明,生产型公司中的专业本领传导通常起不到什么作用。
(三)市场影响力
相关多元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当一家公司能够以高出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其产品或其产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时,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这家公司就具有市场影响力。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元化公司在同一个产品市场或地理市场竞争时,多点竞争就产生了。纵向一体化是获得市场影响力,创造价值的另一种战略。
实施纵向一体化企业的动机是强化该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竞争地位,获得比对手更强的市场影响力。这样可以节省生产管理费用、营销费用,更有利于质量控制及防止技术外泄。当两家公司业务紧密相关,但相互交易又缺乏市场价格时,或者为了寻找合理的市场价格导致的调查和交易成本过高时,两家公司实施纵向一体化比分开独立经营更有效。尽管纵向一体化可以创造价值,增加战略竞争优势,但也是有风险和成本的。
二、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可以通过财务经济性创造价值。财务经济性是指借助于公司内部或外部的投资,通过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的成本节约。财务经济性的第一种类型是有效的内部资本配置,可以尽量降低事业部的风险。第二个类型是收购其他公司并重组,通过在外部买进卖出来实现公司整体价值的提高。
(一)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本的有效配置通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大型多元化公司中,总部为公司决定资本应该流向哪个事业部,这个方法实现的是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而不是外部资本市场配置。公司总部在管理下属各事业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最详细的关于各个事业部的实际及预期的财务信息。
和公司总部人员相比,投资者知道的内部信息要少的多。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至少有两大优势。第一,通常公司以年报或其他形式通报的信息总是报喜不报忧,外部投资者很难真正弄清公司的情况。第二,由于公司必须披露信息,有些信息就会被竞争对手获得,由于竞争对手都是内行,它们可能模仿公司的战略竞争优势。内部资本市场由于不必公开一些信息更能保护公司的利益。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公司总部就可以做一些微调。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的标准可以比外部资本市场配置的标准更详细。外部资本市场由于对一些颇具潜力的项目缺乏准确的了解,其投资额有可能太过保守。免费论文参考网。
现在仍有一些公司执行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在南欧及所有的经济新兴国家中就有许多大型的多元化集团。研究表明,经济新兴国家的大型多元化公司的主要弱点就是生命周期太短,因为财务经济性相比经营层面及公司层面相关性更容易模仿。但由于经济新兴国家中“软件”设施(如有效的财务机构、健全的制度和合同法)缺乏,不相关性多元化肯定是适合国情的好办法。
(二)重组
重组这种手段常要先买进一家公司,然后卖掉刚刚买进公司的部分资产。重组的常用办法是将被收购公司表现不佳的部门出售,对剩下的部门实施严格的财务监管。不相关型多元化公司总部的管理者因能力所限,对于消费者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往往不具备判断能力,因此,让他们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是勉为其难。服务行业的并购及剥离同样很麻烦,因为该行业存在着顾客导向,或者说销售导向。服务业的销售人员比制造业同行的流动性要高得多,他们如果到竞争者对手那里去就职会带走许多客户。这种情况在专业中尤其明显,如会计、法律、广告、咨询及投资银行服务等。将这一类的公司收购进来,然后按照不相关型多元化战略进行重组,这样的做法大多数要失败。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结语
公司采用多元化战略总是出于防止公司丧失某种价值的考虑,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多元化都是有得有失的。免费论文参考网。实施多元化的成因来自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外界对公司的刺激因素包括反垄断条例和税法,内部对公司的刺激因素就是改善经营状况、减少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降低公司风险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希特,爱尔兰,霍斯基森.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管益忻.以核心能力主线,打造新型战略管理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1).
[4]陈明.余来文.公司多元化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J].化工管理,2005(10).
[5]胡宇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与选择依据,转引自卢福财、胡大立.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关键词: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衔接;换乘枢纽;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准时、运量大、无污染等优点,而常规公交有线路设置灵活、方便等优点,两者都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特点、扬长避短、实现有效协调,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整体效率。
1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存在恶性竞争
在我国常规公交目前基本都采用企业化经营模式,其经营机构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随着各大城市地铁陆续建成,地铁对常规公交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常规公交为了防止乘客大量流向地铁,维护其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价、增设线路、撤换站台等措施展开竞争。这种无效的竞争方式,一方面导致了常规公交由于成本过高而亏损严重,政府不得不给其补贴;另一方面,投资规模巨大的地铁,由于客流量不足,同样亏损严重,政府又得给其补贴,因而形成了政府的两头补贴。有了政府的补贴,似乎双方都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新一轮恶性竞争又会开始,从而形成了“囚徒困境”。这种竞争不仅造成了公交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城市碳排放和噪声污染,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问题。
(2)公共交通衔接不协调
现状客运站点未深入考虑与规划轨道线网衔接,大部分轨道站点附近没有规划客运站点与之衔接,即使已开通的接驳专线,也存在着接驳能力偏低,乘客换乘不方便等问题。换乘面积的不足也造成了乘客拥挤和环境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换乘的舒适性和效率,同时也造成了换乘站内的客流交叉干扰严重,换乘车站客流具有混合性、多向性和冲击性等特征,进出站客流方向混杂,对换乘客流的疏导不够,极易造成换乘客流交叉和相互冲击。
(3)交通标识系统不够完善
换乘枢纽站交通标识对于合理衔接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换乘效率、节省换乘时间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标识系统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主要存在标识数量少,位置不明显,实时更新较慢,甚至存在错误等。
2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协调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协调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合理规划和调整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使两种公交线网在保证自身的合理性、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最终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整体功效水平。具体包括:
(1) 规划协调:即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及站点规划、布局过程中两者空间结构上的相互协调。规划协调反映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空间结构衔接上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衔接。规划协调是系统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协调。
(2)运营协调:是指通过运能匹配、管理政策等手段达到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组织过程中乘客出行时间上的连续协调。运营协调是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系统总体协调的具体表现,通过管理、控制手段使子系统功能最优组合和相互协调作用达到整体功能最优,负效应最小。复杂系统的总体功能需要通过子系统的功能得以实现,尽管子系统的功能和特征不一,重要程度不同,但对整体功能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功能的衰弱或残缺都会影响整体功能发挥。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最终要体现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在“点”上,要求换乘方便、衔接紧密;在“线”上,要求分工明确、相辅相承;在“面”上,要求层次清晰,与城市发展协调一致。“点、线、面”三个层次的协调才是全部工作的理想结果。
3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合理换乘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换乘衔接的系统条件,要符合两者衔接的协调性。要保证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衔接的协调性,必须具备换乘系统衔接布局的合理性、换乘过程的连续性。
(1)换乘系统衔接布局的合理性。两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地点主要在交通换乘枢纽。为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必须搞好换乘枢纽内各客运站点的布局。在考虑设备合理分工的前提下,组织合理换乘,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和距离以及换乘次数。
(2)换乘过程的连续性。换乘过程的连续性是指通过为了满通转换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连贯性,将不同的交通方式交通衔接设施的转换过程连接起来。例如,乘客完成铁路客运与公交之间的搭乘转换,在一体化的城市交通内部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4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营的建议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实情,对已兴建轨道交通或正准备着手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府对公共交通的引导作用
强化交通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引导,使得城市公共交通走清洁化、高效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支持环保清洁能源的开发,降低城市公交系统的噪声和尾气污染,改善公共交通乘车环境,提升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一体化规划,建立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地铁与常规公交的“无缝对接”,比如地铁与常规公交线网的一体化规划、地铁进出口与常规公交站台的一体化规划以及地铁与常规公交运营方式的一体化规划。其中线网规划应该以地铁为主干,发挥其大运量的系统特征,主要以承担中远距离客流;以常规公交为支线,发挥其机动灵活的系统特点,主要承担中、短途旅客运输。站台规划要确定地铁站点的合理站间距,以确保与常规公交站点的相互协调,缩短乘客换乘的步行距离和总的交通出行时间。合理规划公交站台,促使有效换乘,防止拥挤和混乱。在运营规划方面,要通过一体化运营时间匹配,保证换乘的连续性与紧凑性;通过一体化票价设计,减少乘客购票次数,降低换乘费用;通过一体化管理系统,形成高效的乘客乘车和换乘交通体系,以合理分布客流。
(3)保障衔接换乘设施的用地及资金
要以交通发展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拓展,将交通发展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预留衔接换乘用地,修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批程序,必要时为了与轨道交通更好的衔接,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鼓励通过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进行轨道交通衔接设施建设,给予轨道交通衔接设施政策,资金上以适当的宽松条件,大力吸引投资,保障资金来源。适当放宽价格机制,实行一定的弹性收费政策,赋予停车场经营者一定的收费自。
(4)建立一体化的交通运营机制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工作一般是由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而地面常规公交则主要是城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因此,地铁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以及常规公交线路及站点的布局、建设和更改,分属两个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这种体制不利于地铁和常规公交一体化的实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使各个运行部门、管理部门、维修部门都纳入网络范围,既可以简化管理程序、实施统一运行图、实施通体票,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5 结论
本论文将一体化协调思想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讨论过程中,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间的协调衔接;探索研究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枢纽;针对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运营整合提出了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涛.轨道交通与常规衔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长沙理工大学,2009
[2]王建聪.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交通大学,2006
本文作者:赵彦杰工作单位:德州学院
一、当前科技期刊的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科技期刊面临着不仅国内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的竞争。低水平重复现象将失去竞争力。我国科技期刊的实力和编辑人才素质与国际先进期刊存在明显差距,一些世界名刊之所以成为名刊,与其拥有一流的编辑人才和雄厚的智力资源有极大关系。《自然》杂志编辑部共有编辑80多人,都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有专业背景的人员[1],其人才实力显而易见。而在我国的科技期刊界,特别是高校的学报编辑人员,一部分办刊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或科研上,高职称人员也把精力投入到带研究生或课题上,很少把精力投入到编辑学研究上来,致使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严重不足,稿件低水平重复,再加上一校一刊,出版周期长,被引频次低等,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就我们高校学报为例,某些高校领导的心目中,教学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加强有关建设,进行有关投入,特别是一些硬件建设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而对一些软环境建设,如学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则明显不足[2],还没有将学报当作高校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和“支持工程”来认识和运作,更谈不上对学报编辑能力的培养。难怪有人把学报比做大学传达室后面的那一间房子。正是由于此,期刊编辑人员少,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更是风毛麟角,策划能力差,外语与计算机水平低,经营意识差等现象普遍存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期刊正从象牙塔走向风雨的市场,科技期刊编辑也有单纯编辑走向编辑、经营的双重使命。而对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挑战,科技期刊急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1.较强的论文审读能力科技期刊编辑要对论文进行筛选和创造性的发现,就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力。即能见微知著,思想上需要高度的条理化、深邃化。重点审查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实验结果是否可靠,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分析与讨论是否合乎逻辑。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论文,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充分实践主体意识在编辑过程中的作用[3]。
2.高水平的策划能力编辑策划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的集中体现,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推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体现鲜明个性特色的科技期刊,使科技期刊在社会上展现良好的形象,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所谓策划,就是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使出版物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智力行为,面对市场化滚滚而来的信息浪潮和愈演愈烈的“信息爆炸”,对信息过滤是编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编辑要善于组合、取舍、缓解无限丰富的信息,这就是编辑的策划能力。目前,多数期刊编辑并没有系统掌握策划理论,更缺乏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自觉进行策划的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期刊界无论是在策划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策划实践的探索上,都远远落后于期刊发展的潮流。
3.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科技编辑是对科技创新信息的记载和传递,编辑过程确实也是对成果作品的再创造,编辑的创新意识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观念的创新和质量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是在思想深处摒弃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观念创新依赖于对创新的准确理解和对学术期刊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体现在办刊理念中。质量创新是创新科技的根本,学术质量的创新要求编辑做到要了解国内外的重大科研发展方向,密切跟踪重大科研课题的进展,抢先发表原创性强的重大科研成果。在论文格式、期刊封面、版面等要进行创新。刊发论文的题材不拘一格,论文的信息质量和期刊的总信息量不断提高。
4.专博结合与雄厚的专业基础能力编辑不仅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还要一专多能,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科技期刊编辑应力求学者化,把握当今世界社会科技的发展趋势,起码要对学科前沿领域有所了解。编辑不仅要努力学习,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更应该力争成为博学多识、知识面广的杂家。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专”与“博”的有效结合。
5.熟练掌握外语与计算机操作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国际科技交流日趋频繁,我们需要了解国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同时也要把我们的最新成果推出国门,所以,提高编辑的英文水平变得十分重要,但目前期刊编辑熟悉外语的人少,期刊多以汉语为主,附以相应的英文摘要,有的连英文摘要也没有。由于国外相关人员对汉语多不精通,高水平的文章也常常被忽略。我们的科技期刊之所以难以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言障碍。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编辑出版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网络时代,编辑人员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先进设备来对稿件进行加工,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组稿、送审、返修、讨论、排版等,因此,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6.广泛的社交与协调能力期刊部门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搞好内外协调,使期刊正常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题设计、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到校对、版面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不仅关系到编者、作者、读者,还需要印刷厂、邮政部门的配合。这些都需要编辑与之相互协调。对作者,应广泛接触,增进理解,重点培养,建立一支比较稳定、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对读者,要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多听读者意见,解答作者疑问,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为期刊能更贴近读者提供参考;对协作部门,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建立诚信的协作关系,为期刊顺利出版、发行铺设畅顺之路。期刊之间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坐等好的稿子、好作者自己上门的日子已经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去不复返了,这就需要编辑不能守株待兔,应当主动走出门去,与作者交朋友,利用杂志的品牌,约请知名作者把好的稿子投到自己的刊物上来,以扩大杂志的影响,提高知名度,这就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关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
三、结束语
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优良的一流编辑队伍,无疑是科技期刊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保证。在充满竞争的新世纪,科技期刊业务的核心和实质是科技编辑人才的竞争。一份期刊能否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支精干、高素质的期刊编辑队伍,有什么素质的编辑,就会有什么质量的期刊。因此,应该切实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不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优秀编辑人才,这对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水平,创建一批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期刊行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权威期刊至关重要。
论文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原因
1 制度原因
制度因素是旅游企业进行扩张的主要障碍。例如我国旅行社的所有制结构比较复杂:2004年,国有独资企业占23.61%,股份制企业占67.96%,私人企业占7.87%,其他类型企业占0.44%。除23.61%是国有独资以外,在占67.96%的股份制企业中,有许多旅行社也与各级政府部门有行政隶属关系。这些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而旅行社规模化、集体化必然要求对其业资产进行重组,资产重组则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这必然会损害部分政府投资主体的利益,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自然会有各级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其结果是阻碍了旅行社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与此相反,美国旅行社运用资本的杠杆,大力推进旅游企业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以谋取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横向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大型企业的连锁经营和中小企业的联合经营,而纵向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合并。
2 分工体系不合理
我国的旅游企业实行的是水平分工体系,旅行社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而饭店分为内资饭店和外资饭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旅游企业都要从事其业务范围以内的所有环节的经营活动,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状态,弊端就是:业务范围广,造成经营深度的欠缺,工作重点分散,规模化程度差。同时,由于市场相互覆盖,业务环节重复,行业内部缺乏协调效应,众多的旅游企业忙于在有限的市场上占有领地,其结果就是大企业或大集团缺位,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低,整个行业呈现小、散、弱的状态。
3 市场机制不完善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通过市场可以有效的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西方旅游发达国家在发展旅游业时,自身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很完善。旅游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迅速通过传导机制,来确定本企业的生产方向及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以收购、联合等方式来扩大规模,实现资源的有限配置,使市场更加合理化。而我国旅游市场机制发展不充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比较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界限不清,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状况来确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错位;同时,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很多旅游企业热衷于价格战,使用欺诈性手段,来吸引游客。
4 缺乏创新意识
如何优化作业流程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如何实现高效的客户和关系管理减少非正常的业务流失,如何进行网络化经营实现企业的规模竞争优势,一般认为,技术创新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支持工具和有力武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却存在很大差距。美国运通trs公司在1995年着手开辟网上业务,成为旅行商中使用网上商务手段的领先者。在客户沟通方式上,它率先推出的以电子邮件为基础的支出报告系统和预订系统,并于当年接受了第一个由商发出的预订单。而中国旅游企业总体来说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较低水平。表现在:一是大多数旅行社企业主要将电脑技术用于文字处理和制作报表工作,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的初级阶段,而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处理而得到价值、增值和信息共享以及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沟通的旅行社较少,这使旅行社在业务处理的快捷、准确、及时等方面处于劣势。二是中国gds系统严重缺位,致使互联网利用不充分,大多数信息处理没有实现网络化,信息处理维持在局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