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艺术设计论文

大学艺术设计论文

时间:2022-02-21 15:0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艺术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艺术设计论文

第1篇

艺术设计 研究生 文化史课程

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开阔艺术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深化设计思想。学生只有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设计和学术研究潜力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

针对上述人才培养要求,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中西文化史”课程列为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主干学位课程,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开设7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主体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本课程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以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时间和空间为脉络线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着重分析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文明发展历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设计创作水平,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侧重点

中西文化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文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文史专业学生一般有中外历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选修课程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还具有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文献等方面知识作为支撑。因此这些专业中,中西文化史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章节分列细致,课时量大,教材有相当深度。而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则要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层面、接受程度等因素,在教学内容讲授、教学侧重、教材选用与编写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本科一般系统学习过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课程,有些学生还具备一些中外建筑史、园林史、装饰艺术史等艺术史论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的中西文化史课程要与学生此前的知识结构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不能重复已熟知的内容,要在原有基础上加深理论分析与阐述,并进行内容上的拓展,补充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欠缺的知识。由于课时较之文史专业要少很多(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开设此课只有32课时),在内容设置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笔者结合上述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教学大纲确定为中国文化史部分以历史年代为线,介绍从史前至明清历代文化。以讲授思想史为核心,重点分析历代思想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西方文化史部分其一是讲授西方文明的源泉――古希腊文化的特点与成就及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二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介绍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重点比较中西艺术精神与艺术风格的不同。内容设置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避免了泛泛的知识罗列,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历史,最终回到分析艺术风格成因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落脚点上。

三、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形式与考查形式的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轻视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学习,大多欠缺文、史、哲知识的问题。授课、考查方式的单一化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考查评价方法上以课程论文或考试试卷作为考查形式,易使学生为轻松取得学分而敷衍,写作课程论文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或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上的考试题目重点进行答题,无法体现学生独立分析和深入研究与理解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中西文化史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一是课内指导教学与课外自主研究教学相结合。在第一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课外研习的文献目录,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研读文献与参考书,教师在课上进行纲要式的讲解与重点问题的分析。考查方式中增加写书评和文献综述的环节。这样解决了课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二是联系历史分析现实,将历史上的重要文化思想或文化现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学生思考并确定要陈述的话题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演示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演示和提问,大家就此话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并展开热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课上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为今后写作专业研究论文积累了具有新意并言之有物的选题,同时锻炼了分析、表达、辩论能力。学生的演示课件作为考查成绩的一部分。其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有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动画、整体界面设计,引入大量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图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陌生和抽象的知识。其四是走出课堂进行直观体验式教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报告、感想、资料收集作为一份课程作业来完成。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和开展,是为了改变目前高等艺术教育中重视现实功利,轻视学术理论学习研究的不良趋势,通过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独立个性和思考研究能力全面地发挥和展现。通过教学探索,树立严谨的学术风气,使学术热情不断高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本研究受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资助)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民办高校;教学模式;发展;问题

论文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艺术学科与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艺术设计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如何使艺术设计教育跟上艺术设计发展的步伐,这就要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本文针对当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试探性的分析,为推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艺术设计是一门以美学、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且尚未成熟和定型,并且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数码技术支持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为主流,这给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未知的时代。民办高校如何对自身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设计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以下就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试探性的分析,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寻求合理发展对策。

一、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分析

1、课程结构设置不完善

课程设置单一化。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而且都是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思维模式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课程结构设置单一,缺乏稳定性、更新性。

目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设置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虽然每个课程之间都有衔接,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课程之间的分割。学生很难将他们所学的知识整体的融入贯穿到艺术设计的系统性思考能力上。同时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的现象,过分重视技术的训练,不能将创造力贯穿于设计中。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蒂亚斯,在比较中德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时说,我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中国学生看重的是技术,德国学生注重的是创意。

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步。但是,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还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民办高校在实践课程方面也处于落后状态,学生设计制作的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设计流程,无法真实的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

2、师资构成不均衡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个素质较高、能力精干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增长与学生增长不成比例;高学历教师有限,研究生占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比例的不高,博士生更为紧缺;年龄断层严重,职称偏低;缺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3、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教学设施设备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参考标准之一。尤其在现在各高校为创出自己的特色专业,纷纷加大了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民办高校在教学基本设施上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了一定的设备。并且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够。这就需要加大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二、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

1、更新课程设置,优化知识结构

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与审美观念不断更新,艺术表现的传媒与形式不断改变。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要不断地完善与更新。既要体现人类知识的精华,又要能反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其他的学科知识做基础,来丰富设计者得修养。除了现有的课程设置外,还应该增加市场营销类课程、心理学课程,甚至还可以增加组织培养类课程。公共理论课程中可以增加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等交叉学科,使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开设讲座类课程,邀请一些教授、设计师、企业人员来校讲学,通过一些案例、课题的分析,将一部分专业知识相互的融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的运用到为自己的设计当中,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

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市场调研课程的时间与内容,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企业的实际个案,强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使学生在过程当中熟悉掌握流程、工艺、材料、与客户沟通等相关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消化吸收专业理论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2、建设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

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进一部分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骨干,还要从艺术企业中物色一些具有教学能力的技术性人员,来解决目前面临的年龄断层等问题。

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聘请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来加强教师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双师型”意识,每个教师应把“双师型”教师作为自己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目标。学校还可以定期面向企业、相关学校、培训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来加强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

3、加强设施建设,合作校外企业

民办高校是非财政拨款单位,资金来源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实训实验基地与工作室相结合。一,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的创意转化为成品,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群体工作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可以利用实验实训基地资源推动高校设计产业的发展。

民办高校还可以与某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培训基地。既弥补了校内基地的不足,也是学生在生产实践的真实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当今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一个已经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新事物、新理念的不断出现,将设计带入带一个新的平台。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合理调整结构,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晓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第3篇

关键词:高考美术培训;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素养;审美;创造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扩招,在美术高考繁荣的社会大背景下,美术高考生源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以河南省为例,2007年美术类报考人数55107人,2008年65496人,2009年66992人,2010年66007人,与此相适应,大量的美术强化班、美术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规模庞大的艺考生在众多良莠不齐的各类美术培训机构中,接受着美术高考固化单一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着美术类考生的审美素养、艺术素养,也带给高等艺术教育太多的后遗症。

一、高考美术培训现状

通过深入了解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发现,高考美术培训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主要是依赖私人投资发展起来的,因此行业的特殊性和缺乏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高考美术考试机制和内容的固化、单一,造成了目前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课程内容单一化。

1.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营无序性

面对近年来火爆的美术高考热,各类美术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它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内容及方法合理、新颖,不仅训练培养美术技能,而且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许多家长和考生怀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加之巨额利润的驱动,使得许多不具备办学资历、办学能力和办学实力的人和机构,把美术培训当成赢利手段, 打着“速成班”、 “美院班”、 “精英班”“强化班”等各种极具诱惑力的旗号吸引生源,这些培训机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有在职的大学教师、在校的大学生、兼职的艺术工作者甚至一些非专业人员等,美术培训无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机制,教学管理缺乏良性循环,加之政府监管不严,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良莠不齐,无序经营。

2.高考美术培训教学模式程式化

众多高考美术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考试“命中率”,追求最大的利益回报,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阅卷要求、教师喜好等,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导致了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经过走访河南省郑州市数家高考美术培训机构发现,大多美术培训班都是按照石膏几何体临摹、写生石膏像临摹、写生静物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写生真人头像临摹、默写这样一个套路进行强化训练,个别美术培训班甚至不经过绘画基础教学,直接进行头像临摹、默写,导致学生习惯于概念、习惯于定义,照葫芦画瓢,这种问题在学生的习作中大量存在。美术本是一门充满创造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临摹。

3.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单一化

目前,中国美术高考考核方式过于滞后,考核内容过于单一。美术考试的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素描考试出题方式基本围绕如下几种:人物头像写生或头像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速写考试的出题方式有: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考场内的人物动态速写组合;色彩考试的出题方式有:静物色彩写生,静物色彩默写,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以河南省2008年以来的省联考为例,见表1。

针对这种考核形式,美术培训机构在教学思路上特别明确,其课程内容锁定在狭窄的考试范围,普遍设置素描、色彩、速写,通过临摹、默写等机械手段的训练,形成长期单一技法训练现象。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形式的滞后与高考内容的固化导致高考美术培训课程内容设置的单一化,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了美术考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

4.高考美术培训短期突击速成化

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2010高考美术专家高层论坛”会上,中国美术学院的朱卫东教授表示,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考生热爱美术,想考上理想中的美术院校;二是考生其他学科成绩不太理想,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大学梦;三是考生感觉自己只能考上普通大学,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实现“重点梦”。其实在艺考大军中,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高中,他们从小没有接触过美术教育,之所以改行学美术,纯粹是因为文化课较差。这批考生中大多数过去对美术毫无兴趣,对美术专业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只是把学美术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他们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考前强化训练,便匆忙应考。美术培训班正是迎合了这部分考生的需求,开办“强化班”、“速成班”,以投机取巧的形式在短时间内达到考试成功的目的。

二、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1.文化素养薄弱

文化素养主要指人才成长所具备的广博的知识积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气质、视野和修养等。“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缺乏,便难以领略经典之作的深刻趣味,也难以在创作上走得很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邓宝剑说。艺术设计教育需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者的共识。

在高考升学压力和“艺考热”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是因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担心考不上普通大学,才被动选择报考美术类专业。许多考生为了获得专业合格证,考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绘画专业应试的突击训练,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美术培训机构而言,专业课考试成绩,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在美术培训教学过程中,重专业训练,轻文化课学习。偶尔有少数培训机构开设文化课,也是形同虚设,考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养难免有欠缺,更不利于考察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质。因此,进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认知模糊,不清楚所学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意识和设计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能力,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

2.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专业的潜力还是文化修养都比较欠缺,在进行设计和创作时显得捉襟见肘。他们的设计作品没有思想、缺乏创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考前美术培训模式的程式化、机械化,以及我国美术高考内容和体制的单一和固化。近几年几乎所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专业无论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高考试题都是考察“素描”“色彩”“速写”这三科,而这些考试内容仅仅能够考察绘画的基础技法,而根本无法发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潜力。部分美术培训机构为了追求专业培训的速成化、高效化,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临摹、默写,在美术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泯灭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培养的学生只会默写,不会写生;只会技术,不懂艺术,这种弊端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暴露无疑。学生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丧失了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的美需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创造性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高考美术培训只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无休止的临摹和默写,使原本蓬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术高考的指挥棒下消失殆尽。致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作品缺乏独创性、想象力和个性化的特点。

3.缺乏审美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考生有一些从来没进过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也知之甚少,缺乏起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鉴于目前高考美术培训过分追求技巧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内涵的积淀和对艺术理论的深层理解,其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情趣低下,审美境界不高,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怎样去表现美、创造美。他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缺少一种正确而恰当的途径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对产生在中国本土的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及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茫然不知,这一切都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进而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结论

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学生有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而考前美术培训将为艺考生提供通往艺术殿堂的平台,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高考美术培训。一个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需要具有专业美术教育水准,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文”“美”并重,因材施教,强化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的经营秩序,改革美术考试制度,加强美术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为高校输送具有高品质、高素养、有艺术潜力的学子,促进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促使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攸璐.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张翎.对美术高考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术学报, 2005

[3] 李芬.“美术高考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4] 腾建志.从“美术高考热”谈对美术教育的思考[J]. 成长之路,2007.9

[5] 付秀飞.美术高考综论[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4篇

对这种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赞成者认为:艺术教育本身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专才教育而是通才教育;反对者认为:艺术教育并非大众教育,而是专业化的精英教育,或如“金字塔”式的教育,从塔底到塔尖。

在两种观点莫衷一是的境况下,在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采访经历,让记者发现一条非艺术院校开办艺术教育的特色之路。该校艺术学院的部分专业如服装设计等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成为品牌专业,并且以此为优势,成为学院学科建设的坚强支撑,学院如今已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逐步奠定了在同学科专业领域中的影响力。

在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新闻教授的一席畅谈中,记者发现了该学院“多层次、大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多层次:创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记者(以下简称记):自1996年创办艺术学院以来,贵院的艺术学科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请问在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工作上采用了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何新闻(以下简称何):艺术学院创办于1996年,起初只有一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已拥有包括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艺术设计、动画设计、音乐、传媒5个专业,并设置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纺织品设计、服装表演、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动漫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教育与表演、广播电视编导等15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人数3600多名。在10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院结合广东区域经济特色和学校学科优势与特点,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一是坚持“授人以渔”和“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二是坚持创新发展,立足艺术学科前沿,制定长远发展的教学目标;三是坚持多种学科专业、多种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教学理念、目标与特色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以多层次知识渗透与融合的教育方式,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记:可否说明多层次知识融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何:首先是坚持“人格健全、德行端正、能力具备”的教育思想,秉承高等艺术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校人才培养政策的支持下,学院从不同角度安排了不同类型的课外素质教育科目,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情商。其次,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依托学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优势,要求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修满6—8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以此扩大艺术类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艺术与设计的思维能力,并开设了一些便于学习的科技导论类选修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智商。

其二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升。近年来,艺术学院逐步加强理论教学联系设计实践,提升理论教学的可用性与可理解性。同时利用学院的产学研、对外合作等项目,加强设计实践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融合。此外,学院加大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改进实验教学体系,力求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以实验室、工作室、学生创新工作室和实习教学基地为基础,完成专业考察、实验实习、设计实践、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堂内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其三为多样与统一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艺术学院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平台,统一设置各专业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设置若干选修课程组别,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在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方面,为了兼顾统一与多样化要求,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建立了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音乐、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课程平台,并按专业方向建立了“学生创新工作室”,实行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专业指导,积极开展与社会企业、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的学习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学院于2012年获广东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基地。此外,学院积极执行学校“红满堂”计划,由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和个性化的学生,指导他们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近几年来,学院在学校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积极推动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目前,学院与美、英、韩、泰等国家多所高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如建立共同研究课题,举办各种交流展,选派国际交流学生等,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大融合:形成学科专业新特色

记: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色,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如何实现这种模式?

何:主要通过教学改革塑造专业特色。

一是进行资源整合。目前,学院的专业方向(主要是设计)较多,我们尽力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调整,将相近专业方向进行整合,如首饰、家具与产品造型设计、纺织品设计与服装设计、数码影像与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展示设计等专业方向进行整合,以保证师资、实验室、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适应当今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充分掌握学科发展最新信息,追踪学科最新进展。突出重点学科,扶植优势学科,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由此,我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于2010年获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二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群体系。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首先,在学院学科专业之间建立课程共享平台。打通专业基础课,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次,与兄弟学院组建专业大平台。作为非艺术专业院校中的艺术与设计教育,不能成为独立于其他学科专业之外的“边缘学科”,而是要充分依托所在学校多学科优势和学科特点,加强与信息、工程、公共管理、建筑、园艺、林学等兄弟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与互通、知识渗透与融合。再者,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围绕专业内涵,结合学科优势,设立社会急需课程,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将部分课程放置在设计机构、企业等单位中,通过实际项目完成课程教学,使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产业及行业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艺术学院积极落实《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手册》,严格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落实教学事故问责制、教学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学生评教管理、学生心理管理等。实时开展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并以学生客观评教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评教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记:艺术学院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

何:艺术学院坚持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因而在教学改革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成果。近几年来,学院承担了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0余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省科技厅、教育厅重点项目4项;在国内专业核心刊物和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教学教改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30余部,其中8部分别获“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得市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余项。

2007年—2009年,“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和“信息传播实验室”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与优势学科实验室,并获得建设经费500万元,从而完善了专业实验室与综合实验室的实验区建设。

2010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获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2年,艺术设计专业获广东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010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完成第16届亚运会和第16届亚残运会官方制服设计,并获亚组委会“最佳设计奖”。

2010年,艺术学院在学校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申报了“广东民族服装服饰艺术博物馆”,并获广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批复,成为我省高校唯一乃至全国高校为数不多的省级专业博物馆。目前,已收藏了30多个少数民族服装服饰400余件,不仅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而且服装服饰作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成为我院乃至全国其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三、应用型:创新实践教学新方法

记:艺术学院的全方位教学改革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没有重点发展方向?

何:改革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加强实践教学。艺术学院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建立了“三点一面”的人才培养制度。其中,“三点”是指通过专业实验室、教授导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工作室进行人才培养。1.专业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对材料性能的掌握、产品模型制作等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如前期调研、设计分析、创意草图、效果图表达等能力。2.教授导师工作室,主要由导师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完成纵向或横向课题,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重大设计大赛等。3.学生创新工作室,学院按专业方向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家具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等7个学生创新工作室。首先通过双向选择来完成对优秀学生的选拔,然后交由学生自己管理,自行组织各种专业活动,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和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等。近年来,已获得国内外各类大赛金、银、铜和优秀奖100余项,其中2010年、2011年分别获得“IF”和“红点”设计奖。“一面”是指通过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培养。经由“三点一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设计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升设计创新能力。

为了顺利开展实践教学,艺术学院建立了以实验室、工作室和实习基地为单元的教学实验区。实验区的实验室、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近5年来,共投资约800余万元用于实验区建设,创建了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配备了人机工程实验室、模型实验室、环境艺术设计材料实验室、服装材料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扎染实验室、非编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静态展示室、服装动态展示室、形体训练室、摄影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画室等,形成了由19个综合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构成的校内教学实验区。设立了服装艺术研究中心、设计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艺术理论研究室、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建立了6个省外实习基地,与省内2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教学实习与科研基地。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实践教学,艺术学院开展了相关配套政策建设。艺术学院改变以往实验课教学依附于理论课教学的状况,尝试实验课程单独设课,按照学科专业特点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立认知验证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大类实验项目;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100%。其中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所有实验课程的比例超过80%,并逐步固化在教学计划之中。整合现有的课程实习内容,将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有机结合,建立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校级实验教学平台的范围,落实好院级实验教学平台的实施方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条件保障。

其二为加强创新教育。艺术学院主要从教学、就业创业和对外交流三个方面开展创新教育。艺术学院重视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加强本科生的科研训练与创新性实验,充分发挥学院科研优势,提倡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向本科生全面开放,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科研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结合研究课题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在全院范围内选拔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设计竞赛、国家创新训练等项目。制定指导教师运作机制,以多种奖励形式激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之中,快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就业与创业教育方面,艺术学院积极吸纳学校优势资源,设立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必修课开设;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纳入毕业及学位要求。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教育,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同时聘请一批外校教师、知名企业员工、私营企业老板等人,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艺术学院与国内外艺术名校保持密切联系,多次举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艺术学院与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教育部学位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专业协会和艺术院校合作,举办各种艺术交流活动,如2007年,“广州国际设计教育论坛”“中国苗族服装服饰艺术精品展”“广州大学生电影节”;2008年,“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下纺织服装发展战略高峰论坛”;2009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全国艺术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广州大学生动漫艺术节”;2011年,“彝族服装服饰展”;2012年,“韩国釜山纤维艺术展”“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由此,赢得了业界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记:艺术学院重点改革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后,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吧?

何:是的。艺术学院结合艺术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性人才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在同类艺术专业院校中拥有了良好的口碑。2007—2012年,共毕业3800余名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8%,其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的有100余人。多年来,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参与政府及企业组织的各类竞赛中,获得金奖60多项,银奖、铜奖和优秀奖200余项,并获得国际顶级专业竞赛奖3项。其中,获艺术设计最高级别奖“德国IF概念奖”1项,入围奖6项;获“德国红点奖”2项。此外,艺术学院学生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仅以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例,学生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训练项目4项、9项和12项。艺术学院学生力求掌握艺术学科创新知识与前沿动态,具有技艺并重的艺术才华、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独特个性和务实作风。艺术设计毕业生已成为各家企、事业单位受欢迎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各类设计工作岗位上,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5篇

关 键 词:多科性大学 艺术学科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是指经过采集、开发并组织起来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载体呈现多样化。有文字的,如图书、资料、文件、档案;有声像的,如唱片、CD、VCD、磁盘、光碟等;有各种艺术作品形式的,如书画作品、摄影作品、设计模型、雕塑品;还有各种电子媒介和网络资源,如艺术专业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各种艺术类的网站和数据库等。建立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体系就是要将以上各种媒介形式的信息经过筛选、整理、组织、开发等过程,使杂乱无章的信息成为学科资源,能够满足本院系艺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支持该学科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研究、教学辅导,做到重点艺术学科全面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近十年来,高等艺术教育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以及农林、理工、财经、文法等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从过去的几十所猛增到现在的一千多所,全国每年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从几百人急升到数十万人。艺术学科也从以往的美术、音乐、舞蹈等传统学科新增了动画、新媒体艺术、艺术管理等新兴学科。相对于多科性大学艺术教育如此迅速的发展,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一流的学科要求拥有一流的学科信息资源。”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作为衡量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也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

一、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必要性

(一) 建立完备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是艺术学科建设的要求。艺术学科建设是由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组成的,学科信息资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多科性大学近年设立的艺术院系存在有些艺术类专业仓促上马、学科基础薄弱、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样,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1)在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相对于其他传统的重点学科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新兴学科,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相对缓慢。(2)艺术院系的资料室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处于文本检索的原始状态,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落后,满足不了艺术学科发展的需要。(3)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具备图书管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艺术学科的特点。而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门类的跨跃式发展,要求学科信息资源应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能满足艺术学科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的需要,为艺术学科建设提供符合要求而且达到一定标准的信息服务。

(二) 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等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社会,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和网上资源的繁盛丰富使网络成为了人们了解世界、获取多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内多科性大学普遍建立了校园网并逐步进行校园数字化管理,图书馆也正着手实施文献信息数字化,从而,老师与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从图书馆的网站检索到所需信息。艺术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最新、最全的大量信息,由于校园网络资源具有广泛的共享性,而且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很好地满足艺术学科的要求。因此,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要改变传统模式,在学校图书馆的指导下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艺术专业师生的需求。

二、构建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议

(一)了解和掌握自身艺术学科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

首先,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艺术学科包括音乐、艺术设计、动画等专业;音乐专业有声乐、作曲、乐器、指挥等学科方向;艺术设计有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艺术学科庞大丰富,艺术专业繁多复杂。虽然目前国内有一千多所大学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但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学科发展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进行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摸清本院系艺术学科的实际情况,找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了解和熟悉本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明确本院系师生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其次,坚持特色,发挥优势。做别人没有的,就是特色。而别人也有,但做得比别人强的,就是优势。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千变万化,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环境下,要做到坚持特色、发挥优势,需要学科信息资源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在“专、精、新”方面狠下工夫,把相关工作做细做足,辅助本院系师生深入详尽地研究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使他们能够准确迅速地了解艺术专业国内外的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和动态。

最后,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具备敏锐的知觉和超前的意识,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要能满足本院系未来学科规划和建设的需求,走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开拓学科视野,创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体系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大学艺术教育不应只是培养具有专业技巧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应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要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创建多元化的体系。一个能够成功设计出新颖且受大众欢迎的产品的现代设计师,往往在于他拥有宽广的视野和巨大的信息量,丰富多元的知识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从艺术学科的性质来看,艺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与最相近的文学学科相比,也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但艺术学科又与哲学、科学、历史、考古、伦理、民族文化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学科的关联性和交叉性使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可选内容丰富多样。

转贴于 因此,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不应只局限于艺术类学科本身,而应拓宽学科视野,依托多科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共享的优势,创建开放、包融、多元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引导广大师生放眼看世界,引领他们关注艺术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关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关注艺术与人类其他精神产物如宗教、语言、哲学、科学的联系。

(三)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联系与协作

在进行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艺术院系资料室更接近教学研究的第一线,能够直接与本院系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快捷地了解本院系师生的需求,及时调整信息资源的建设,以促进艺术学科建设,有效提高本院系教学科研水平。但是,资料室由于经费不足,管理员缺乏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技术知识等问题,需要学校经常与图书馆进行联系和沟通,争取图书馆在经费投入、信息管理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加快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

(四)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构成

在现代通讯、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一般由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新兴的电子文献及数字化文献信息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组成。

1.健全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建设。艺术学科在多科性大学是一个新兴学科,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从图书、期刊、资料等方面健全纸质文献收藏是首要任务。第一,应首先着眼于从本院系艺术学科的发展规划和侧重点出发,优化藏书结构,建设比较完整的藏书体系,达到从该藏书体系中就可以了解到艺术专业的发展历史、脉络和最新动态的要求。第二,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一些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都会最先在权威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师生对艺术学科资源“专、精、新”的要求。第三,参加全国院校艺术教育研讨会或外出交流学习的教师所带回来的资料,很多反映了艺术专业最新的动态、观点、方法。注意收集整理这些资料,有助于不断完善本学院的重点学科和主要研究方向。

2.适当选择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形成互补。电子文献按出版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光盘、软盘等形式的;二是网络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具有图文并茂、检索方便快捷等优点,如以下几类电子文献大大方便了教学工作:(1)中外美术史、艺术设计史、中西服装发展史等史论类的电子文献;(2)服装、家具制作工艺流程;(3)艺术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软件;(4)新设计产品会、时装会等。因此,适当收藏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进行合理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虚拟资源建设。虚拟馆藏是相对于静态、具有物理实体的现实馆藏而言的,即对艺术学科的网络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使用,建立虚拟化的网络馆藏。首先,建立网页,根据本院系开设的不同艺术类专业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栏目。其次,采用购买、自建、合建等多种途径建设科学适用的数据库。一些精品素材库包括绘画、设计产品、建筑、雕塑、工艺品等方面多数是由专业单位或公司制作,品种齐全、质量较好,一般可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选择自行购买或几所艺术类兄弟院校合作购买的方式。对于精品课程、优秀老师的课件(教学档案)、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及留校优秀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名师名人来校讲座等可自制成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和互相学习交流的渠道,也可作为与其他艺术类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学习、实现资源互享的前提基础。最后,整合和网上免费资源。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选择链接相关的学术网站,如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数码视频、设计在线等。对于在网络上的国内外关于艺术方面的展览、比赛、评奖活动的信息,资料员要尽快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及时,为本院系师生提供更好的参加多种实践的机会。

4.积极组织和开发二次文献数据库,将纸质文献、数字化资源库运用数字技术和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编目,形成二次文献,满足广大师生的进一步需求。

结语

目前,关于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研究论文不多,也处于刚刚起步的研究阶段,本文是一个有益的探讨与尝试。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加强艺术学科建设的需要,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组织和开发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于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研究成果一定会越来越多,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也将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炜韬,王铁,武净鲜,武翔宇.学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J].晋图学刊.2006(4):8-11.

[2]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46-52.

[3]钱惠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构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39-41.

第6篇

(一)一流中央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中央高校属于国务院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简称“中央部属高校”,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①。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共11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36所,B类3所,包含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共33所。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并制作出拥有设计感和美学形象的理想模型和解决方案,最后提交论文论述。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形象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互结合,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关怀情感相互交融,由此可见,艺术类专业是一种既富有美学性、实践性,又拥有科学性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几乎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一流中央高校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总结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创新性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角度的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格式的规范化都会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江南大学作为江苏省教育部直属的一流中央高校,对各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中,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50%,毕业论文(设计)总评分折算成五级计分的方法见表1。

(二)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普通高等学校,这些高校大部分都是由地方财政或地方行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共有2500多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②。地方高校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的实力没有那么强劲,学科特色相对较弱,但是省级政府为了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来推动地方发展的软实力,极力支持高校教育。因此,在上海、江苏、广东等高等资源集中的省市,涌现出了一批可以与一流中央高校想媲美的高水平大学,例如,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这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基本都采用统一的“334”标准,成绩采用的也是五级计分方式。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艺术性、创造性、合理性、表现手段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制作效果的要求相对减弱③。艺术类的毕业设计(论文)涉及到美学上的艺术性评判,因此,个人的主观性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否熟练地综合运用到所学的艺术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提出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是指导教师评判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主要条件。其次是设计(论文)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素养。从评阅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将艺术理论和设计实践结合,在通过模型或图纸等表达理念的时候,逻辑性和理论性要明确。其次是考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答辩小组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回答要具有现实的艺术理论根据,思路清晰,论点明确。

(三)贫困偏远地区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贫困偏远地区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并非高校的主力专业,在带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方面并不能起到领头作用,因此非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并不会投入过多的经济支持或教育资源在此方面。例如,广西大学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判定以指导教师为主,占据45%,评阅人和答辩成绩分别占20%和25%,剩下的10%为格式的判定。在此情况下,指导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大影响。再如,较偏远的内蒙古大学,在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再次是格式,学生的答辩成绩即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相对来说,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并不完善和详细,在答辩过程中去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度、质量、以及撰写的水平和规范程度等,显得较为急促。

(四)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工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④。然而,民办高校因为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在艺术类专业中更是明显,因此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且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不是很强。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能力有限、投入资源过少、管理人员稀缺等原因,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多以教授理论的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实践训练不足,使得学生比较难以兼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这一方面。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四种高校类型中最低的一个了。在字数要求上,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少于2500字,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足,有实用性和创新型,整体语言流畅。基本上只要满足以上的要求,便可以通过毕业答辩。

二、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述评

(一)美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国内美术类专业院校在艺术理论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训练上,都拥有一套相对完整且独特的教育系统,美术类院校主要将专业分为设计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并且结合自身毕业设计实践来撰写毕业论文,重点是强调出对本专业的毕业创作理性依据的表达,或对创作的创新性和原创性做出陈述分析。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央美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传播艺术审美和引领学术构建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追求的是学生自由意志的发挥和求索精神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多注重身边的环境,加强自身的自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上,篇幅的大小不做硬性规定,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展现出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对于艺术的认知和审美的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阶段,需要考虑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性,以及选题研究完成后的可行性。创作的价值评判以对艺术传统的继承性和传承性来作为一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凸显出学生专业上的特性以及专业深度。

(二)音乐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所谓音乐学位论文,与一般音乐学术论文的定义如出一辙,“是指针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与研究后所撰写的文章”⑤。在我国对于音乐类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而且各个高校对于音乐类的论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同,部分院校虽然设立了“音乐论文写作”课程,但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更多的是讲解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和文献的查阅方法,这也使得音乐类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情况而言,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凸显出创新型和原创性,对于已经被进行过细致研究的论题,一般不会有更新颖的阐述,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也不会很高。其次,学生的学术敏感度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很多学生的毕业选题大多是对某个研究点的粗浅认识,很少有能够为学术发展提供借鉴成果。最后,毕业设计(论文)的逻辑论证和解释说明相互参证的过程也是作为评判论文的参考标准。逻辑论证的过程如果只拥有理论而缺少富有层次的解释,论文的整体结构就会出现空洞感。同样的,只有简单的解释描述而没有足够的逻辑理论支撑,论文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十分浅薄。只有将两者兼容并蓄,贯穿于行文之中,才能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论点清晰,逻辑严谨。

三、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标准差异分析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的差异

综合性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差异性较大,可以分为一流中央高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来进行分析研究。一流中央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保证本学校一流学科的独特优势,同时带动学校院系共同进步发展。因此,艺术类专业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同样得到了重视,学院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不断学习艺术类学院教育系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完善的教育理论和课程设置。因此,学生受到的教育系统同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并无太大差别,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上,设计的规范性、设计的创造性、选题的范围和毕业论文探讨性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类院校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教育偏重方向不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以理论研究和科学竞赛为主,大多采用的理工类的设计管理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要求上,艺术类专业院校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出一份具有体量感的作品,设计类要求多以解决现实性问题为主,包含人文关怀性;纯艺类要求展现学生自身的艺术性和审美想法,以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要求设计实践及创作实践和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以毕业设计的作品入手,或深入解析创作实践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或分析问题现状,论述创作作品所蕴含的深意和未来的可行性等。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的论文常常和创作实践作品脱节,没有起到创作和理论相互交映的作用。

(二)毕业设计(论文)展示方式的差异

首先,由于综合性高校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多数的高校在进行学生毕业设计展览时,都将展览置于校园展馆内,主要面向校内师生进行观展,观展人数和群体狭小。其次,学生在毕业季的作品对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校内布展限制了学生和社会资源的结合,使师生缺乏对行业内人才需求的有效认识。与综合性高校不同的是,艺术类学院每年都会进行专业性的毕业设计展览。例如,自2010年开始,九所重点美术学院便开始联合举办“‘千里之行(全国版)’活动,敏感、真实地反映出当代背景下中国学院艺术的教学水平和成绩;为我国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社会艺术生态之间比照的平台”⑥。迄今为止,“千里之行”已经举办了10届,每一届的学生都展示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想法,虽然无法同“大师”作品相比,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生长空间和艺术创作空间。

(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方式的差异

综合类高校因为专业的不同性,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结果各有特点,但答辩形式基本上还是采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按照不同专业的形式特点进行设计,产生了一刀切的现象。学生无法在答辩时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对毕业设计的理解和看法,同老师的在思想和专业上的交流大大削弱。而艺术类院校每年都会举办毕业设计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平台进行展示。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立不同的展厅,答辩小组可以现场观摩学生作品,听取学生对于作品的解读。涉及到交互形式的毕业设计,教师也可以进行互动体验,更好地了解学生创作的内容。整体的答辩过程以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为主,以学生对创作思路的分析,整体设计概念的阐述为辅,两者紧密结合,互相映现,保障了在毕业设计和学生答辩评分的专业性和公平性。

(四)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目标的差异

综合性高校艺术专业和艺术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艺术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艺术理念意识的培养,都是两者进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学生在毕业之际所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然而,和综合性高校不同的是,美院所担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重在培养学生对于自身和周遭环境的感知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实践转化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领域的相互交错,使得艺术领域也延展出了新兴学科,对于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发展的把握,使得艺术类院校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变化。在错综复杂的文化交织网中,导师要在教学中清晰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思考和探索。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高校受教育资源、地理位置、富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艺术类专业上展现出来的教育成果也是良莠不齐,因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也会因此产生差距。另外,艺术类的学科不同,所针对的标准也不同,美术类要求有实践成果和理论分析,并且二者相互交织,而音乐类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成果展示形式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对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展示方式、答辩方式、培养目标的差异研究,针对艺术类教育的特点,综合类高校应该开始思考如何根据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新型育人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湘.合并,还是另谋出路?[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4(06):66-67.

[2]陆莹,乐晓丹.江苏省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24(06):16-21.

[3]代福平.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新定位[J].纺织教育,2011,26(02):123-125+134.

[4]吴庆.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5]王建朝.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7(12):24-28.

第7篇

摘要:联合国第57届大会已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可持续设计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以艺术设计基础课构成为切入点,探讨可持续教育融入的可行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构成教学内容与方法整合与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教育;构成课;整体观念;生命周期法;互动教学

2011年10月27日举办的“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研讨会”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中的重要内容,持续三天的会议邀演讲嘉宾及论文作者围绕如下分论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可持续设计教育;全球化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文化与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商业与可持续设计;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大会涵盖了可持续设计的各个方面,可持续作为一个人类必须面对但又尚不明确具体方向的问题需要学术界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通过各种思想的交锋才能不停地摸索推进,本次大会给学术界和业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一名高校教师,职业的敏感性让笔者对国内外可持续设计教育现状的探讨比较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可持续教育如何与现有课程整合并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1可持续教育的全球化背景

自2002年12月,联合国第57届大会通过了第254号决议,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这一决议表明了世界各国已经对如何解决可持续问题达成了共识,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自身,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理性目标,而是一个基于合作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的、人类良好的愿望和信念[2]。因此可持续发展应该是规则导向而不是目的导向的,是基于合作模式而不是竞争模式,将人类好的道德模式与文化方式内化为全人类共有的习惯似乎才是真正解决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对人的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设计教育一直在提出“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的口号,但是在方向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改进教学质量的各种努力和措施似乎都只是南辕北辙,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是以工业文明技术体系为依据进行构建的,强调的更多地是“人”以外的因素,专业之间的壁垒很明确,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此次大会上许多学者专家也介绍了可持续教育在国外发展现状,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可持续教育发展的较快,“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毕业生品质规定,工程教育计划只有建立在学生‘理解可持续设计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认证达标。”[3]而一些学校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可持续设计课程,比如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就将可持续设计课程列为本科二年级的必修课以及研究生的选修课[4],虽然说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观念并不是靠一两门课的设置就能完成的,但是一门单列出来课程,足以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设计的重要性。

2可持续设计教育在低年级引入的必要性

可持续设计教育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可持续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设计思潮或风格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可持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对自己和自然关系的再一次批判性思考,因为经过了数百年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发展后,自然资源行将耗尽,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在地球上是否能永续生存成为了一个疑问。因此,可持续设计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观,但它决不是一种风格、流派或者技术上的创新,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和伦理上的革命。[5]因此,可持续设计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要让设计者意识到可持续设计并不仅仅是某一种方法或观念,培养设计者能够将各种看似矛盾的方法或观念统和在一种思想系统下的能力,只要这些方法和观念是不会对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如果将可持续设计再次归为某种风格或者方法,那无疑是一种过于简化的做法,不管设计作品最后以何种风格或流派作为外在形式呈现,它的“诞生――使用――废弃――再生成”过程都不应该对环境造成伤害。因此,可持续设计教育更多地作为一种对设计者的道德或者伦理教育,它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和所有的思想教育类似,教育成果的体现是长期而多维的,因此可持续教育在现有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引入应该是越早越好,尽早地将可持续观念值入学生的心中,才有可能在后续的设计实践课程中不断的强化学生们的可持续设计思想,培养出真正具有环境观念的设计师。

因此可持续设计理念教育在低年级引入十分的必要,但是引入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单列出来或者与现有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国外的一些可持续设计教育实践验证了可持续设计教育如果和设计实践结合在一起会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美国一些设计院校曾对可持续设计如何与设计实践课结合做过研究,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问卷调查表明课程有47%的学生觉得可持续设计教育对室内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3%的学生觉得重要,没有觉得不重要或不那么重要的;有45%的学生认为课程对激发了他们环境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31%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没有学生觉得不重要(图1)。[6]

(来源:Explorations in Teaching Sustainable Design: A Studio Experience in Interior Design/Archite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Volume 29,Issue 2, June 2010,Pages:184199.)

高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要素关系上:即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等。在复杂范式看来,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关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7]。因此,在已有课程体系中添加新的课程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置入现有体系后与前后衔接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可持续设计课程单列之前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教学试验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可持续设计如果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应该设置为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但与现有课程体系如何结合,在第几学年插入,前后课程衔接关系如何,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与实践。因此,笔者思考的是可持续设计理念教育是否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选择带有设计实践内容的基础课程尝试性地将可持续设计的内容融入其中。这样的方式有如下的优点:(1)设计实践保证可持续设计理念教育不会落入空中楼阁式的虚无境地;(2)改良式的教学探索能够兼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关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循序渐进的方式更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完善;(3)与现有课程融合,可以以最小的教学成本论证可持续设计与哪些课程前后衔接最为合理,最终能够为可持续设计成为一门独立课程提供科学依据与可行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构成课中进行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教育是较好的一个选择,目前中国大部分设计院校的基础课大部分可分为以下三类:美术基础课、设计基础课、理论基础课。按照“带有设计实践内容的基础课程”的标准进行筛选,在设计基础课中选择是最合适的,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尝试将设计基础课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进行综合,一些院校将三门课合并为一门构成课,这样的改变合理之处在于三部分内容由一位老师或一个团队负责授课,保证了内容之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各专业壁垒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构成课的整合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过渡与衔接作用。

3可持续设计教育融入构成课的方式与教学设计

可持续教育与构成课的整合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在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估方式上也有所体现。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需要在课堂上引入可持续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思想;从形而中的角度来说,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注意平构、色构、立构之间的整体性,作业主题之间的相续性;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作业完成所需工具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环保健康。

3.1互动式授课模式与可持续观念的导入

构成课的教学内容一般由理论讲授和设计实践组成,传统教学模式常常是理论讲授采用“一言堂”的灌输模式,实践课程的方案审定以教师的个人评判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不能很好的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得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形成互相之间的信息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推进设计的深入。

课程作业选题与理论讲授是实现可持续设计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将可持续观念导入授课内容中,另一方面,构成课的作业并不像设计专业课程一样功能性明确,作业更多强调一种观念的表达和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做更多地尝试,比如立体构成的材料选择可以限定为废弃物;在讲解构成原理的时候将构成规律的获得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或者将综合作业的主题限定为与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内容,不过所有这一切教学目的要得以实现,首先需要知识传授者建立起对可持续设计的认识。

3.2课程内容的相续性与整体观念的培养

惯常的授课方式是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分成三个独立的教学部分,每个部分由不同的教师独立授课,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常有交叉与重复,比如构成的基本定义、形式美法则等内容会反复讲授;而各部分课程作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学生很难建立整体观念,无法将各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构成的本意是指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造型要素(点、线、面等抽象形态),但是最终目标依然是对各元素的组织和再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者之间的划分并不是太科学,三者可以作为整个课程中的单项练习用来加强对构成元素的理解,但要完成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创造思维的开发,还是要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综合训练的课程单元得到检验与实现。

建立整体观是正确理解“生态系统”概念的前提,而观念的确立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灌输,因此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强调整体思维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构成课的内容调整和整合为一个主题的不同形态表现提供了基础,笔者曾经进行过相关的教学实验,在平面构成阶段即确定设计的主题,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均在平面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形成系列作品。

3.3作业评估的科学性与生命周期法的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作业评估的“黑箱操作法”和“权威评判”不能够有效的起到教学双方的信息互动与交换,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的泛滥使正确信息的传达成为问题,因为验证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当下的知识传授,即使是面授,也必须营造传授方与接受方在环境体验中的互动状态,互动的频率越高,信息的可达性越强,因此作业的评估在实现可持续设计教育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此外,可持续理念也使得审美标准产生了变化,对作品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对其内涵的判定,即从创作理念、材料选定、创作手段和作品消逝的全过程来评判它的审美性和可持续性,也就是所谓的“生命周期法”评定原则。因此,对学生创作全过程的交流与了解,教师一方面能够保证对作品的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利用指导过程帮助学生确立可持续观念比直接的理论灌输更行之有效。

4结语

可持续设计是研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永久问题,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的总结、设计实践的强化,来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饯行可持续设计原则。可持续设计内涵与外延的多向度性常常让人感觉只是虚无缥缈的理论和概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构成课为切入点,为可持续设计教育的实践提供一些实际经验。当然,可持续设计教育的真正实现还是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调整上作进一步的实验,笔者认为可持续设计课程的单列是一种趋势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可持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如何创新将是本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曙.“可持续设计教育的中国战略‘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

[2]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商务印书馆,2004(6):46.

[3] Llewellyn Mann, Joachim Walther, David Radcliffe.Sustainable Design Practitioners:Why they must be at the Centre of Discussions on Sustainable Design Edu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SEE/AaeE 4th Global Colloqu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5.

[4] 任康丽.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可持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探讨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可持续设计教学启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5.

[5] 周浩明.可持续设计是一种风格或流派吗[J].美术观察,2010(11):28.

[6] Meltem.Gürel, Explorations in Teaching Sustainable Design:A Studio Experience in Interior Design/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2010(6):184199.

[7] 杜惠平,王桂林.“复杂范式”视野下的高校课程体系优化[J].福州:教育评论,2008(4):59.

[8] 周浩明,拜卡・高勒文玛,刘新.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8篇

关键词:生命之花 行为艺术 社会学评价 伦理

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中,一对艺术家的行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情感冲击。舒勇和区志航,前者是中国最受媒体争议和关注的艺术家,2006年与陈逸飞、陈丹青、赵半狄等五人荣获“时代艺术家大奖”;后者则是广东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他在各大景观做俯卧撑的《景观》观念摄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就是他们,征集地震死难者的骨灰,用来雕塑了一座“生命之花”。原本是一个雕塑制作的艺术行为,经过媒体的报道和放大,已经演变成为一系列的社会事件。这些事件中,有一对在地震中丧失自己双胞胎女儿的父母――赵德琴夫妇。他们几经犹疑,最终决定捐献出自己女儿琦琦和佳佳的骨灰,力图让爱好艺术的女儿,通过艺术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第一次,他们捐出了骨灰的一部分,后来舒勇回到北京后,他们又决定将女儿们所有的骨灰都捐给艺术。但是在机场,一群不明身份的人阻止了他们登机,导致赴京捐献的行动没能实施。

按照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从本质来讲,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和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愿望。汶川大地震对于世人的冲击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物质生产中,而是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包括艺术生产。我们看到了很多艺术家满含眼泪地登台演出,那是由衷的歌唱人性;也看到了一大批关于大地震的文艺作品,由于出自艺术家的内心而具有了同样震撼的感染力。

我们相信,面对这样一场浩劫,面对这场浩劫中无数的人间悲剧和英勇行为,只要是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艺术从来都被看做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个人冲动,但是在这个日益联系和互动的时代,艺术已不大可能只是自己躲在象牙塔里面的创作。舒勇说:“如果一个艺术家天天在家里阳春白雪的画画,我不愿意成为艺术家,宁愿做小市民,(因为那样)太没有意义了。”①从舒勇他们在震区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创作初衷确实是好的、真诚的。应该说,他们的创作原本还是属于雕塑的范围。但是,随着围绕雕塑创作的进行,整个进程中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骨灰的征集,需要做很多人际的交流。艺术作品尚在酝酿中就表现出来和社会紧密的联系以及蕴涵的作用力。这些交流活动,使得看似传统的一个造型艺术行为,演化成一个声势浩大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已非纯粹的个人艺术行为,它已经变成了大众社会行为,对于艺术的评价也已经远远不能仅仅用评论家和艺术家个人的话语来定论。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艺术就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艺术”,“而艺术的社会学评价则涉及了一个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即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从美术本体论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本体的分析得出一件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而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评价,其作品的可接受程度就不仅仅是艺术作品自身所能决定的。”②

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艺术家这个创作主体的创造性劳动。但是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对艺术文本的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体现在艺术作品在诞生之后,即被加入了观者之念,而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行为的结果了,所以,公众也有了权利、有理由去做出自己的解读并相应地处理它。

舒勇他们的“生命之花”创作活动,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公众的关注和干涉。从最初舒勇将其艺术构想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开始,到后来进入北川等地征集骨灰,再到官方参与的新闻会和研讨会,直至最后作品完成并在广州蓝宝石当代艺术馆揭幕展出,社会的声音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这些声音,从最初的几乎一致谴责作者“别有用心”,到逐渐的理解,最终面对作品的静谧、皎洁和璀璨,人们不由发出了赞叹声。

公众之所以对这件作品表现出如此的关注和投入,主要是认为艺术家用意图伦理挑战和颠覆了生命伦理。不可否认,经过大地震的洗礼,艺术家确实是和所有到过震区的人们一样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因此,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之手,为多难的祖国和灾区民众做一些事情。艺术家的意图大家逐渐理解了,但是牵涉到生命的观念,国人对于生命伦理的看重和对于不择手段以实现所谓高尚意图的厌恶,造成了社会从媒体到民间普遍的质疑和激辩。从TOM网和新浪网等媒体调查数据来看,约有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死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草原、山林等形式。应该说,由总理开创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成为既保有逝者尊严,又体现新式思维和资源节省的折中选择。虽然也有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做成一个纪念品给最亲的人”,但是综合各个信息来源看,这还是少数。

公众关注和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艺术家在恶意地借逝者炒作。其实,社会学视野里的艺术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无人知道则失去了意义。行为艺术与传统的造型艺术以及其他艺术不同,因其行为受到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其传播更加困难,这也就要求从行为的一开始就要利用媒体等资源来充分扩大其影响面。舒勇雕塑“生命之花”虽然原本并不是一个行为艺术,但即便是一个传统的雕塑艺术,放到这样的社会背景里,被赋予了最大化的社会意义,必然需要创造最大化的社会响应度。因此,舒勇并不讳言炒作,甚至还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和讨论会,并邀请官方出面。基于此,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假设,赵德琴夫妇到北京送骨灰本身也是炒作的一部分,甚至参与拦截他们的人们也加入到炒作的行列。站在一个社会成员的角度看,其实这些原本都无可厚非。

生命之花,洁白无瑕。但是放在社会学视野里的她,现在看来是那么的错综和复杂……

注释:

①TOM网访谈实录――艺术家将地震遇难者骨灰塑成“生命之花”,,2009-05-05

②黎晨:《论艺术的社会学评价对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写实风格兴起的影响》,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学进:《“生命之花”――意图伦理PK生命伦理》,《绍兴日报》,2008-6-16(3版)。

3.李咏吟:《向善而在: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目的和使命》,《文学评论》,2009(2)。

第9篇

[关键词] 跨学科 整合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 人才培养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是20世纪诞生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形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数字化艺术、智能CAD、计算机动画、数字娱乐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中外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字艺术家以空前的热情进行着更高起点的计算机艺术创造,软件、数字娱乐等产业界人士也高度关注着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创造成果,出现了诸如数字动画、数字音乐、数字舞蹈、数字美术、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博物馆等新的表现形式,以及网络化设计、协同设计、虚拟设计等新的设计方式,“后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在后工业设计时代,数字科技、艺术、设计的高度融合,催生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的边缘与交叉学科。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主要包括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数码技术、设计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和产品设计,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产品等手段,从二维、三维、时空等角度进行表现。里面包含了各种信息的获取、组织、表征、设计、反馈等,是一个新兴的、复杂的研究领域。数字化的优点在于,它在制作和传输过程中不易丢失信息,而且,存储的信息量很大。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就是指用数字的形式表达、传输、设计作品或者产品的形式,它由于采用了新的形式而具有新的特点。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学科,是在我国科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数字科技、艺术、设计高度融合、高度交叉的产物,需要计算机、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充分参与和协同工作,同时也要培养既具有很高的软件开发水平,又拥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由于时间还比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初具雏形。

因此,探索跨学科、跨专业整合培养“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创新性人才的策略,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综合实力,提高这一行业的发展水平,缩短与国外高校的差距,培养跨世纪的高科技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的教育现状

从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方面来看,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近年来都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南京大学等纷纷组建了跨学科中心。

从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相关学科方面来看,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著名的高校都成立了从事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研究教育的基地,许多跨国公司更是投资于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有关的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著名高校均设立了相关的学院或者系,开展相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美国的好莱坞更是这一模式的体现。在国内,许多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均成立了相关专业或者院系,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设计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数字媒体系、北京电影学院的动画学院等,培养数字媒体设计、网络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方面的人才。

但是,在研究方面,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索:①开展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方法学的研究,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范畴、内涵、特点以及支撑学科等内容,为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②进一步开展艺术、设计的研究,探讨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形式;③进一步研究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智能CAD技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CAID&CD)技术、虚拟人技术、软计算技术等。

纵观国内各高校现有的在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方面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思想、体制以及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思想不够解放,管理、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2.具有跨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尚未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目前正在进行尝试,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

3.教学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不规范。目前,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因校而异、因导师而异,教学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还不规范。

4.师资队伍状况不够理想。一般来讲,导师很熟悉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而对于跨学科、跨专业而言,往往不是很理想。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方面不相吻合的方面。

5.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还未形成。

为了适应国际发展需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03年审批成立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设有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博士点以及硕士点。学科设有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实验室、产品创新课题组等基地,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交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和开发设计力量,拥有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各类研究人员三十余人,目前已形成了数字化艺术、产品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虚拟人与新媒体、虚拟设计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同时,该学科点依靠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和“网络与数字媒体”专业,不断吸收新的研究生人才,朝着世界前沿目标培养创新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策略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成立以来,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了如下图1所示的学科构成体系以及研究内容。

1.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

对于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又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而对于艺术和设计却缺乏应有的深入了解。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一定的艺术和设计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研究内容(如图所示)中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开展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技术、工具、手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于从事艺术和设计研究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内容”,如音乐、舞蹈、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段等,但是他们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设计技术的掌握和深入了解。因此,需要他们结合计算机技术知识,实现“内容”研究的技术化,达到培养目标。

然而,怎样将上述二者他们有效地进行整合,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意识和文化氛围,需要在管理、教学、研究中进行有效、深入的探索,找到一条既满足学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又能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这个学科点已经毕业了几位博士生和研究生,为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

2.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活力,创新性人才培养滞后是制度失衡所致,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安排有余并存。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招生政策、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位授予等。

(1)招生政策

跨学科培养创新性研究人才,必须打破以往的招生政策,鼓励交叉、多学科人才来报考。因此,在招生政策上,我们鼓励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文学艺术、工业设计、心理学、数学、管理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学生报考。同时,在入学考试试卷的设计上,我们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式,设置了不同的试卷,以吸纳有利于发展本学科特色的人才。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体现。跨学科培养人才要求课程设置既要宽口径,又要具有深度。不仅适用多学科人才来选课,拓宽知识面,开展交叉研究,同时又要注重一定的理论深度,满足学生的研究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整体资源,选修与研究相关的课程,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研究深度。

目前,本学科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前沿、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技术及应用等学位专业课,计算机图形学与CAD方法、虚拟环境及应用、虚拟人技术及应用、数字文化与媒体网络、非语言艺术、感性设计与工程、网络化艺术与设计、模糊计算及应用、计算机动画、非真实感图形学等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培养计划来选修有关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培养计划跨专业、跨学院选修相关课程。

3.考核制度

考核是学科培养的一大重点问题。跨学科培养人才不同于单一的考核方式,它必须是多向的。它包括两个层面:硬性层面和软性层面。

硬性层面主要针对论文进行要求。博士生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必须进行严格要求。因此,本学科的学生既要达到学校、学科的要求,在学科认可的一级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SCI、EI、SSCI等检索;同时,毕业论文也要达到导师认可的水平等。

在软性层面上,本学科点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或者举行学术讲座,举办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提高学术水平,增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

3.设置导师组,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现在还是采用由一名专家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这种状况往往会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并且可能只会注意到一家之说,而忽视了各家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培养跨学科的人才。

在数字化艺术与设计领域,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跨学校、跨实验室、跨学科实行导师组的形式。同一博士生实行以一名导师为主,同时配上一名或者两名相关领域,或者交叉领域的副导师,实现多通道培养研究生。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4.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培养渠道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成立以来,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中科院计算所、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等建立了合作机制,利用多学科优势培养跨学科高级人才。

本学科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两校合作培养,浙江大学授予学位的机制。目前,本学科正在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有三名,毕业了一名。

另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专业委员秘书处均设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并于2004年10月主办召开了“首届智能CAD与数字娱乐学术会议”,在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智能CAD等领域开展了相关的探讨。这两个专委会的设立,将会为本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2004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学术会议设立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专题,对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在大会上决定以后每届会议上均设立这一相关专题。

三、结语

随着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国内正在努力打造新兴的行业――动画、漫画、游戏。如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成都、杭州等都在着力打造动画、漫画、游戏基地,杭州市还在2005年6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此同时,国内在这方面的高级人才却十分奇缺。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罗仕鉴 陈杭渝 孙守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2,6:76~77

第10篇

设计艺术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时尚型。而当今又是个信息化大爆炸的社会,对设计艺术学硕士有更高的要求。探究型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设计艺术学硕士的创新能力、主动能力、探索能力等等。理论课程在设计艺术学专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的设置基于探究型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艺术学专业的人才。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1.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思考、讨论、实验、观察、阅读等途径去了解、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知识及研究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培养全方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急速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2.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探究型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氛围的民主性、课堂交流的多向性、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教学关系的统一性等特点。该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单向交流,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叉交流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原来的“从”的地位转化成“导”的地位,这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各种教学关系统一,很多教学模式不能协调教学关系,如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它侧重教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型的教学模式虽然较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但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缺少探索发现问题。自主能力较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差。

3.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探究型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氛围的民主性、课堂交流的多向性、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教学关系的统一性。 探究性教学模式包括了四个基本环节:设境与指要、自学与研讨、精讲与答疑、练习与总结。设境与指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自学与研讨是要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精讲与答疑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化学习,练习与总结就是对知识的巩固与梳理。这四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对独立却又环环紧扣、互为依存却也层层深入。

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

国内设计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多数院校按照二级学科,即设计艺术学专业来设置课程,造成研究生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缺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适应能力较差,除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各高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尽相同。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该校理论基础课开设较多,而且基本上为学位课。师范类院校则比较重视理论与技法的基础教学,如东北师范大学,在学位课中不仅开设了数量众多的理论课程,还开设了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湖南大学开设的理论课程,与其他类型院校类似的课程,如《设计心理学》、《设计管理》 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特色,推动特色品牌研究生教材精品,是树立研究生培养品牌的基础工作。对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培养,如果没能依据各自的学科优势拉开距离,凸显专业特色,开设课程的相似度高,不利于培养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

2.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适应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和高等艺术院校师资。”从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来看,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只重视培养技术表达能力、注重美感的表达思维忽视了创新能力、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理性思维的培养,没有体现我国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市场要求。从理论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在我国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 除了一些最基础的理论课程,如《设计概论》《艺术概论》《美术史》《设计史类课程》外,其他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少之又少。而且很多理论课程设置与本科生课程重复或脱节,有些在本科阶段开设过的课程,研究生阶段加上了“研究”二字,便继续开设,但理论课程内容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一些院校针对理论课程为研究生举办的学术讲座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到应有效果。此外,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大多数没有指定教材,通常情况下是由任课教师指定或自行编写,随意性大,这种方式缺乏审核过程。从理论课程的教法来看,鲜有创新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授课 +图片 + ( 参观) + 论文 +部分闭卷考试 =结业 调查显示,在全部所学课程中,只有3%的学生认为 最感兴趣且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史论课程”,对于“最不喜欢的课程”,68% 的学生认为是其他专业理论课( 指公共基础理论课)。这些问题都警示我们, 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也具有广阔的改革空间。

探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中的意义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对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作了明确规定:“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 二)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 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科学研究能力或专业技术能力、创新素质。而课程的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所以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培养人才服务。而当前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致使很多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连如何撰写论文的能力都没有,还有不少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缺、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不够。艺术设计学专业需要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的专业,离开了这两样,它就失去了生命和活力。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当代教育顺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时代产物。其宗旨是在教学中激发、推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的投入学习,尤其是促进学生学会善于运用自己的智力去研究性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形成创造性的综合素质。所以将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和探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和互动性。针对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理论课程总是力不从心,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低,缺乏与导师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营造学术平等,学术自由以及良好的研讨氛围,鼓励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大部分的研究课题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而往往是在几种答案中寻求相对合理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启发、互补互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研究课题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取得共识和共鸣,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自信心则应伴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增强。

探究型教学模式在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1.理论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注重学生创造性地培养

理论课程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课程,占很大的比重,对硕士研究生的人才目标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人才目标通过教学目标来实现的,而教学目标具体有体现为课程目标,所以归根到底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的。我国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创新精神。李政道说过:“创新是科学和艺术的生命,是人类文明的动力。人类的文明精神也正是在人类不断创新的超越中积淀和发展的。” 研究生的教学应善于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前很多学校理论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术”的教育,注重学生技术表现能力和结构表达能力和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等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上交的作品没有生命和活力。所以在理论课程的设置时要把创造性地培养作为目标之一。

2.理论课程设置的内容要与课题相结合

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教材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所以有比要增加关于理论课程的教材。将理论课程与的“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的研究都是该专业领域最新问题的研究,能更好的反映该专业的变化趋向。因此,将理论课程的设置与课题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把握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变化趋向。而课题的研究也不能由一个人来完成,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而在整个过程中既发挥了导师的指导作用,由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课题相结合的理论课程更有利于探究型教学型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3.理论课程的教法要以探究型教学模式为主导

探究型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课题相结合,这些都要求其教法要具有创造性、能动性和主动性;又因为当前的理论教学方法使不少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后收获少。探究型教学模式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可以在采用开放式主题演讲、调查报告、头脑风暴等形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提出问题可以通过诱导学生去研究、探索、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和指导学生通过读、思、查、写等措施去解决问题;最后老师组织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去总结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服装艺术系)

作者简介:伍魏,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服装系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服装美学和现代设计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第11篇

人物述评

陈文增出生于1954年,家乡在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北镇村(定窑遗址附近)。大学文化,高级工艺美术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专家,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点特聘硕士导师。

陈文增从事定窑研究、恢复工作近30年,使失传千年的历史名窑再现人间。为了这项重大民族文化瑰宝的再现与振兴,他无数次栉风沐雨去古定窑遗址寻根问艺;无数次进京。到镇江、赴上海,凡是有定瓷遗迹的全司各大博物馆(院)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灰复定窑初期,只因定窑研制处于攻坚阶段父母先后去世而未能在父母跟前尽孝。几多坎坷,几多磨难,历经干百次试制、失败,再试制,再失败,终于形成今天艺术、仿古、日用三大系列、百余品种的定瓷生产规模。并课徒授艺,培养了大批定窑专业人才,为定窑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文增对定瓷刻划花艺术尤其钟情,发明了定窑刻花三把刀具(单线刀、双线刀,组线刀),打破了陶瓷史上关于定瓷双线纹样“刻一刀,复一刀”的说法,破译了古定瓷艺术密码;并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创造了“刀行形外,以线托形”的刻花理论。他刻花从不打草稿,刀起刀落,一气呵成,一件刻花作品的完成最多不过两三分钟。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先生曾称赞说“是最过瘾的两分钟”。

研究中陈文增还了解到宋代定窑简洁明快的造型装饰与当时清丽高畅的文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把握其总体风范付诸于千百次的创作实践中;通过试制研究和古今比照,对定窑清白和米黄色的呈色形成给予烧成气氛(氧化焰和还原焰)的明确界定。

他还总结出:定窑决非单单的艺术,而且是文化积淀深厚,艺术价值超越的合璧之作,忽视任何一方面都将出现偏差。

近些年来,刻有“陈氏定窑”及“陈文增”铭款的产品除供给国内市场外,部分产品还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1998年首创370000元/件当代定窑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1999年获“中国工艺美术世纪大展”金奖,“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被定为国宝,由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2000年论文《定瓷科技发展管窥》获“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2001年“瓷,诗,书三联艺术”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2年艺术魔壶获国家专利后再次获得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协会金质奖章,并获得300万(人民币)的资值评估;2002年定窑白瓷刻花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定窑莲纹刻花盘口瓶作为国礼由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收藏,莲纹刻花贵妃瓶为美国著名画家维利・帕克赫尔斯特女士收藏;2003年获“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展”大师作品荣誉奖:2004年获“中国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出版《定窑研究》45万字,并获中国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填补了定窑无理论的历史空白。

2005影响力

2005年2月,陈文增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惟一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因成绩突出,8月底,被首都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0月,又被河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0月28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12月书法获中国电影百年全国书法大展佳作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组委会评语

三十年的定瓷研究,陈文增被新闻媒体称为“名窑文化复兴时期的中国定瓷之父”。陈文增这位铁骨铮铮的开拓者,为彻底完成一场彪炳子秋的定瓷文化复兴运动,注定要与定瓷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对话。

第12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新经济”发展迅猛,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正处于发展成长期的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开发成为新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的目标和重点,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相当落后,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实施中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培养内容目标与新经济时代需求相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和对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四个方面,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新领域的开拓、教育新目标的确立、新思维的培养和正确理性的市场化革新四个方面对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做初步调整。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跨越学科的边缘性、跨越时空的前瞻性、跨越行业技术的系统性等时代特征。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相互沟通、交流与谐调的媒介和载体,推动着科技进步与经济繁荣,深刻地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层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经历了由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急速转轨过程,特别是最近二十年以来,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更是给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经济时代所带来的高新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和数字化处理系统的应用,使传统设计教育体系和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以及如何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新经济时代下的挑战

 

所谓“新经济”就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整个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时代所带来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新的审美价值和思维模式,无一不对尤其强调技术运用和审美思维模式的艺术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新的挑战,也为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设定了新的目标和重点:

首先,新经济时代下更强调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新经济时代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更宽广视野的通才型人才,必须具备对问题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综合比较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创造评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自然科学及社会人文科学、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艺术与工艺等多学科交叉带来的重新审视。也就是说他们兼通多个学科,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尤其是实现大脑的合作,这是新经济时代的标志。艺术设计教育只有注重多种学科交叉,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天赋,使学生设计观、创新观得以完善,才能培养出多元化的、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人才多元化的要求。

其次,新经济时代更强调艺术设计人才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性是设计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评价,创新总是第一位的评价要素。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的价值。同时,创新又是新经济时代的核心内涵和要求,没有创新新经济时代就没有进步,因此,设计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将人的创造力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主线,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挑战传统的意识,勇于探索和自我否定,对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有高度的敏感。此外,教学中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教育体系本身也应该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总之,新的时代为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模式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很落后,与新经济时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实施中的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

长时期以来,中国艺术设计院校的课程在内容选择与课程实施方面过分重视技术的训练,不能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这一设计素质塑造的初始阶段。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严重缺陷,是过分强调技术而轻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蒂亚斯,在比较中德艺术设计教育时说,中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似乎是技术,但对德国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即创意…。如在课程练习中,常常片面强调准确性,而对再现以外的要素重视不够;色彩课程往往将技法表现提到一个不恰当的高度,而对主观感受的表达则不作要求;在构成课程中着重数理逻辑的计算,忽略形式的发现与趣味的表达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种“聚合思维”的习惯,即将视点集中于技术目标与深入到技术细节之中,按步骤在程序中完成制作。这种重视技术而忽略多方面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教育倾向,实质上是大大削减了艺术设计教育所应承担的多方面责任与功能,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等。

(二)培养内容和目标与新经济时代需求相脱节

就我国目前设计艺术各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培养的内容和目标与社会各行业的需求特别是新经济时代下的新兴行业的需求脱节太严重,没有和市场直接挂钩。主要表现在:过分的重视艺术表现,而轻视专业理论、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专业课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不衔接,缺少实际的项目课程;缺少实习基地,没有把产、学、研结合起来,虽有虚拟的项目设计,但安排的时间较短,敷衍了事。大多不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和工业技术的要求和规律,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专业脱离太远,没有扎扎实实地把设计教育与设计实际需求连接起来。应届毕业生空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我们近年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有的改行从事了其它行业,有的既是从事了本专业也是边干边学,积累经验。这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现象。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内容是影响学校培养层次的基本因素,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而艺术设计教育内容却仍以不变应万变。不同院校根据自己不同的定位来决定其教学内容,但无论何种教学内容都必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以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革和完善。而且,我国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也一直处于保守状态。一是对学生缺乏启发,相互间缺少对话,多以灌输式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移所采取的手段落后,使学生不能充分领会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培养出适应新经济时展要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四)对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是新经济时代教育的中心特征。新经济时代的教育要从完整的人的标准出发,除了提高专业技巧、探索形式规律之外,更应磨练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深入人生体验。陈师曾把“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列为艺术创作的四要素,傅抱石把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和画家的技巧定为文人画的三原则,潘天寿要求“画事须有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报负,超越之见识,厚重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之生活”作为衡量艺术工作者的标准。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及设计师,若缺乏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就很难顺应当今社会的艺术设计教育主流。低劣的设计对社会的影响产生反面、消极的一面,雷同的风格、低劣的品位会对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最终导致设计整体水平的下降。近些年,国内许多院校都建立了艺术设计专业,有些学校不顾师资力量有限和教学条件不足而盲目扩招,造成学生素质下降。不少院校还普遍存在专业求全,各专业之间缺乏交叉融合等现象。教学方法仍以课堂传授和技能传授为主,缺乏启发式的对话研讨,疏于学生的设计过程而过于偏重设计结果;忽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良好设计素质的形成。

二、新背景下的探索与创新

面对上述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必须要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做出全面系统的调整与改革,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新领域的开拓、教育新目标的确立、新思维的培养和正确理性的市场化革新四个方面做初步的调整。

(一)利用新技术,开拓新领域

新经济时代是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到了视觉艺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已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之一,以数字艺术为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从无到有已迈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对数字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对传统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数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泛。目前看来,数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较多的表现在视觉艺术领域,但是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涉及了从文化到艺术、从科学到教育、从工程到军事等诸多领域。如科学实验、工程研究、、军事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模式识别、教育、教学与培训等,并影响到人类今后的生产与生活。数字艺术的未来走向仍然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领域发展。另外,数字艺术也已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近些年,日本文化产业俨然成了日本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80年代的日本曾是超级经济大国,但此后的20年,特别是最近的10年却一直在低谷徘徊,也许恰恰是这些因素催生了日本的文化产业,并成就了它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经济转型的生机。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影响力。而这辆越来越强大的文化之车正是凭借文化产业的传播来拉动的,我国数字电视的普及、数字频道的开通、多频道化都需要数字艺术作品。我们生产的硬件一数字电视、vcd、dvd这些硬件也都需要数字文化产品在其中使用,数字艺术将成为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新的增长点。上述事实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的主流,及时调整学科和体系,合理利用新技术,适时开拓新领域,使之适应当代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新经济时代下,应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经济时代下,对艺术设计人才和人员的需求正向着多元化和创新型的方向发展,社会价值趋向正在摆脱过去由能源和物质所支配的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知识、文化环境社会,这一趋势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目标,应超越过去以工业与企业为主的物质经济和竞争逻辑为基点的教育,应重视知识价值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人性与社会环境价值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探索并创造出和谐的人类生活环境。即设计教育要使设计人员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活动为社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为所服务的对象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表现在如下方面:创新精神和意识、观察力和感觉、思维与想象能力、审美与修养设计语言的掌握、表达与表现能力、商业与市场知识、应变与判断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精神。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应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多方面的能力。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了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宽口径的通才型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思想文化境界,懂得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是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是一种人才素质的培养。

(三)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设计思维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计思维的发展,设计的创新性也就是设计思维的创新性。所谓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表现对象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其中“敏锐性”是指设计师对事物的发现具有特有的观察能力,能用专业眼光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独创性”是指设计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新颖的、首创的观念与成就。“批判性”是设计者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质疑问题,去追寻未知的知识领域。这种思维活动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设计变不可能为可能,以便去改善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抓住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聚合性思维等创新思维的三大元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

新经济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贯穿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始终。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新经济时代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已被国内外教育界人士所认同。长期以来,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比较偏重基础教育和技能性,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力度不够,某些陈旧的教学观念甚至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开始,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高科技,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信息的飞速传递。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新思维是指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

要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要勇于批判,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在批判中成长,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其次,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为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跨越思维次要的中间环节加快思维的过程,提高思维的效率,重新建立新的形象;另外,还要积极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因为这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会产生突发性的飞跃。因此培养学生善于捕捉灵感的能力,是设计艺术教育中对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正确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市场化

新经济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设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设计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合格的艺术设计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在工业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设计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技术与信息对于新市场的开拓越来越重要,艺术设计教育已日益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与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要培养综合素质好、市场适应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现代化设计人才;其次,要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开发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运用研究和知识软件的科技创新;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可以通过一些较为直接的方式介入市场活动,如促使科技成果转让和投产,兴办校办产业,开展咨询、信息服务,举办各种短期培训,兴办校办产业。

我们主张艺术设计教育理性的市场化,而反对片面强调社会服务功能、盲目迎合市场需要的倾向,比如近几年来,艺术院校的大量扩招逐渐造成了人才过剩的现象,艺术设计毕业生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相当突出,这就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实践的技能和对市场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设计教学应体现多学科的交融,探索设计资源和设计表现的多样化,研究艺术与设计、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社会、现代科技的关系,体现没计的新价值,创造设计时尚的新概念、前沿性及功能的延展性,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实质性意义,学会思考,建立创造性的符合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增强设计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