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时间:2022-07-04 13:0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教育

第1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68/I

邮发代号:38-42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文学教育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概念及区别阐释

最早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柳斌曾说过,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清晰,对于素质教育下,应该怎样实施各方面的教育,即方方面面的因素不是很明了。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探讨,反思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结合国内外教育的优势长处,大致有了一个认识较为一致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和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内在素质,即对世界、外在环境、人生的看法意义,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也即学生对于美的欣赏,心态的培养。

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忽略学生个性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以升学为目的,完全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纯粹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目前中小学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语文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不仅应该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交流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文化构成和人格的培养,以减少和避免当今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人性扭曲、物欲泛滥、精神迷失、人文关怀淡薄和行为方式失范等日趋严重的问题。

在目前应试教育还广泛存在的情况下,文学教育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中小学语文教育过于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视对学生人文性和审美性基本特征文学教育。在平常的课堂上,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目的,偏重于对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忽略学生对文学情感能力的把握,忽略了对教师和学生个体情感素养的培养,形成了重技术、轻情感,重理性、轻人文关怀,重分析、轻领悟的不良方向。这种教育方式把本来充满自然美、人性美的幽默趣味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段落分析、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主题分析、中心思想的总结以及课后习题的练习背诵,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张试卷,为了一个分数。

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地方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同的地方也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国家也适时出台了新课标。与往常不同,新课标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组织课程教学。具体到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教师的备课、课堂的组织教学以及课后的反思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变革。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分析的培养,并且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这种方式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更新培养教学方式方法才能适应新的需要。

(一)新课改视野下语文教学的要求

1.文学教学观念的更新。

首先语文学科应该淡化工具性注重人文性。传统的教学已经过于重视对语文学科工具性、技能性的强调,无论是在学科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定上都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所以,新课改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为主要目的提升到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经过了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训练,学生进入高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帮助他们解决“人之所以为人”之类关于人文思考的问题。文学的教育是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在生活学习中去向“美”看齐,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情感得以净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智慧得以启迪、修养得以质变。

其次要强调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学生语文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字词句、段篇章的分析能力的掌握,而应该转变为对语言积累语感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对学生文化素养、人生价值观态度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也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要。

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学教育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进行联想想象,与作家进行对话,进一步思考关于人生、生活、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价值观。

2.对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做出了进一步的尝试,但是,既然是改革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反映到教学中,就是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目标不确定,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呈现多元性不确定性。教学内容不确定,就是在新课改中,教学内容教材上,已经不局限于教材所选的课文,而是更加注重于学生课外的阅读,这也是重要的内容。教学方式的不确定,就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必须改变,而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设置就应该围绕学生学习这个主题,自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评价上,评价标准的取向,对于文学教育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改变传统的唯分数重的取向,而改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教师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下,就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课前教学方案的设计备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以及课后组织教学效果的上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教师应该从“导师”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转化成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合作者。

同时,教师应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角色的转变。现代社会,学生的个体自主性越来越强,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开展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的媒介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现代网络越来越发达,教师应该抓紧时间,利用一切可能来抓紧充电,补充知识。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

文学作品具有以情感人、饱含美学的特点,对于处于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对学生人生、审美、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文学教育应该适应现实时代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熏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人格得以提升。举例来说,诗歌作为一种饱含作者感情,体现自然美或者人性美或者对于人生境界、历史沧桑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充分利用,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来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加深对古代诗人情感、美育的认识接受,那么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感、审美情操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文学教育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布置审美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的过程,发挥着一种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照本宣科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放弃那种一成不变无动于衷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以及师生之间双边互动方面应该刻意多加研究,争取能积极利用各种加强学生人文感培养学生审美感审美能力的机会。

文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充分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标语等各种文学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社区、社会,去学习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这对于学生体会社会,培养审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与展望

新世纪已经十年有余,素质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依然还有诸多的问题,但是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文学教育在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深受认同的。文学教育不仅应该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交流技巧,使学生能娴熟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艺术的表现个体生命的各种见解,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这种载体,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内在的全面的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志生《新课程背景下文学教育研究提要》,文学教育,2008.11

第3篇

一直以来,美国青少年文学是文学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美国青少年文学中的理论观点、内容构思、思想主题都不同于中国青少年文学作品。而进一步探究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特点,深层次了解美国文学教育的方式与机制,对持续推动中国文学教育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阿米娜的声音》一书以主人公阿米娜的人生成长为线索,向人们讲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发展及美国青少年的生活成长方式。全书阐述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伊斯兰教对美国青少年的影响。通过该书能够侧面反映出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特征。对此,本文将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一些对于美国青少年文学及文学教育的看法,以期为我国文学教育及研究领域提供价值性参考。《阿米娜的声音》一书主要围绕着主人公阿米娜的成长经历进行了人生意义、生活真谛、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探讨,从而揭示生命意义。

该书是一门旨在帮助美国青少年了解伊斯兰教的书籍,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对主人公阿米娜成长经历的介绍,通过阿米娜的成长经历,侧面反映美国青少年的成长现状,进而引起人们对美国青少年文学及文学教育的反思。书中阿米娜的中学困境和贯穿全书的主题超越了文化、种族和宗教,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无国域、无边界的自由世界,使读者自行体会人间的百态。二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伊斯兰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通过该书以增强美国青少年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与认识,是作者撰写该书的真正目的。作者指出,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在美国青少年学生中的影响巨大,而且文学教育与美国的学校教育有着较大差异。正是由于美国教育界一直重视青少年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才使得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双重并进,而《阿米娜的声音》一书的作者海娜·可汗正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讲述阿米娜的成长经历,去寻求美国青少年与书中主人公阿米娜的成长契合点,从而获取美国青少年对书中价值观、文化观的认同,帮助美国青少年去认识伊斯兰教。对此,通过《阿米娜的声音》一书的启示,可以侧面反映出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特点与社会定位。一方面,自21世纪以来,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市场经历了数量、质量上的双重变迁。美国图书馆协会对近年来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研究表明,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与日俱增,各类青少年文学读物、出版物抢占整个文学市场,并由此推动了青少年文学教育的发展,成为美国青少年素质拓展、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教育问题,如,文学信息与青少年思想冲击,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挑战;青少年文学作品数量增多,出现了市场书目信息难以管控的问题,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书目一旦流入市场,就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不良影响。作者强调,通过书籍向青少年传递知识与价值观,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体现,也是文学教育面向青少年的根本性诉求。

作者海娜·可汗在《阿米娜的声音》中重点提到,帮助青少年畅通文学作品,让青少年在文学作品中自行体会人生,是目前世界各国文学教育的趋势,也是青少年文学作品未来创作与发展的主方向。这也是全书创作的主要意图与本质,作者就是借助青少年文学作品,去传递伊斯兰教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传达一种文化通融的理念,增强青少年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以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现况为例,目前,美国的各个中小学已经尝试将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双重教育形式对青少年实施素质培养。而我国的文学教育、青少年文学创作在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上仍然有所欠缺。因此,建议我国青少年文学的创作发展,应瞄准青少年学习需求,学校也要帮助学生去畅通青少年文学作品,使青少年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与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文学教育同步发展的目的。综上所述,无论是美国青少年,还是我国的青少年,他们学习成长中都离不开书籍的浸润与感化。但是,我国的青少年文学与美国青少年文学社会定位有着较大不同,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社会定位一直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甚至很多时候文学教育直接超越学校教育。因此,在这一文学教育的形势下,如何确保学校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平衡,成为美国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通过《阿米娜的声音》一书带来的相关启示,引起对我国文学教育的反思,建议通过加强文学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增强青少年文学作品的功能等方法,发挥出青少年文学与文学教育的价值作用。

作者:海娜·可汗

第4篇

摘要: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开展文学教育面临困难与挑战。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可通过将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阅读趣味,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 :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话: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4]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第5篇

既然文学是“感性的、情感的、形象的”,并且文学教育是感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形象的教育,那么,人们对于文学的作用就产生了疑问。诚然,在一些人看来,文学是无用的。因为,文学乃至于文学教育至少不能解决绝大多数人的就业或生计问题。鲁迅《摩罗诗力说》就曾对此作过评述:“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人不如格言,致富不如工商,弋功名不如卒业之券。”[3]池田大作与汤因比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他们就“文学的作用”的论题展开了对话讨论。人们在思考、回答萨特提出的“对于饥饿的人们来说,文学顶什么用”的问题时,不禁在思索“科学研究对饥饿的人们来说,能顶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如果把科学研究的目的看做是使饥饿的人果腹,或将其研究活动仅局限在完成这一值得称道的现实目的,结果科学被固定在这样的小圈子里,就会成为无用的东西。因为束缚在这样有限的目的中,科学在完成重要的新发现方面——不管是有益的发现还是有害的发现——都会碰到障碍。”[4]

那么,文学及文学教育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可能性吗?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李政道先生在“北京科学与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说:狄拉克(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明人)有一次对奥本海默(二次大战期间洛斯阿拉莫斯原子弹计划主任)说:“我听说你也是一位诗人。”奥本海默回答说:“是的。”狄拉克说:“这很奇怪。诗人描述的感情是每个人内在所有的,也都是能理解的,但是他所叙述的方式是从未有人用过的;在物理学中则正相反,我们用的是和其他人同样的语言,但表达的是以前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知识。你怎么能同时成为两者呢?”李政道先生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先生指出,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化学、物理、生物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它们的抽象是一种人为的成果,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不同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同,它们仍然有很强的关联。[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培养。科学工作离不开形象思维。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6]钱学森对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作了具体分析。他说:“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与艺术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7]可见,文学及文学教育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可能性。形象思维培养的途径很多。文学及文学教育应该是其中比较广泛而便利的途径。

文学及文学教育对创新素质培养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回答是涵养、涵育作用。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论道:“然吾人乐于观诵,如游巨浸,前临渺茫,浮游波际,游泳既已,神质悉移。而彼之大海,实仅波起涛飞,绝无情愫,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顾游者之元气体力,则为之陡增也。故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文章不用之用,其在斯乎?大势如是,而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8]

参考文献:

[1]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M].查良铮译.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

[2]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3][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樑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5]李政道.科学和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论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第6篇

敏感尖锐论题敢于挑战

赵焕亭学术起步的对象,是选择研究丁玲。她扎扎实实阅读《丁玲文集》,了解丁玲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针对一些诋毁丁玲的现象,捧出了几篇力作,捍卫和弘扬了丁玲在文坛上的地位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论点摘编《丁玲晚年并没有失去个性》:“赵焕亭在《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撰文指出,丁玲晚年一方面以一个党员作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歌颂光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并努力通过小说创作来实践这一主张;另一方面,她创作了以《牛棚小品》为代表的一类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她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智慧探索,从人性出发凸显了老而弥坚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唱出了逆境中求生存的凯歌。尤其是她的后一类作品突出表现了她的创作个性,那‘武将军’的豪迈洒脱和‘文小姐’的细腻才思都是她晚年创作个性的典型体现。丁玲晚年的创作并没有失去个性,丁玲就是丁玲,她就是这样存在着。”赵焕亭把《丁玲与的“德娃利斯”情谊》投稿到《文艺理论与批评》,作品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丁玲与的同志情谊。她的《海外丁玲研究(2004―2008)》,从丁玲创作思想、丁玲人格、丁玲作品的分析、丁玲的成就与不足、丁玲研究的契机和历程五个方面考察各国有关丁玲的研究状况。以此表明:“丁玲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世人瞩目。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地域文化视角解读透彻

赵焕亭还把研究的目光投射到家乡名家,传授鲜活的乡土名家作品,强化读者对本区域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由此引导读者体验、欣赏地域文化,为地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姚雪垠出生于伏牛山南阳盆地,是伏牛山文化孕育出来的知名作家。赵焕亭在“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上提交了有关研究姚雪垠中篇抗战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的论文。她认为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和使用豫西方言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或是使用一段对话,或是采用简单的道具,或者对其进行心理描写,或者是通过几句个性化的语言,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者非常熟练地使用了大量的豫西方言。她对姚雪垠尝试记录河南的地域文化、丰富中国的语言宝库和在提高文学的表现力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好评。

当代女作家林蓝,河南汝州人,早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夫人,林蓝长期致力于《周立波文集》的编辑和整理,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的创作,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她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却显示了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童年泪》正是这样的作品。赵焕亭在《林蓝(童年泪)中的河南地域文化特色》一文中强调指出:河南地域文化作为林蓝的精神母乳已经融进她的血液,她对故土的情感记忆已经刻入骨髓。豫西的地貌、气候、戏曲、故事、风土人情、方言土语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底色。尽管她17岁时离开河南,后来又辗转于东北、湖南、北京等地,但河南文化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弥漫性的、渗透性的,是伴随终生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革命实践使她在晚年回望自己家乡时,显得更加从容和深刻。《童年泪》是林蓝童年认知与晚年艺术素养的充分融合,是她真正的生命之作!《童年泪》借助河南方言、河南地域文化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水准,是令人称奇的,可谓一枝具有浓郁河南色彩的文学奇葩!

赵焕亭从《童年泪》中使用的豫西方言、所展现的豫西民俗、庙会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和地点都具有浓郁的河南色彩。这部作品与中原文化母体有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密切联系。除了大量使用方言词之外,《童年泪》中还展现了诸多豫西民俗。《童年泪》对20世纪40年代农村生活的真实记述,不仅具有民俗研究价值,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经济学、社会学研究价值。

文化修辞理论成功运用

修辞论美学又称文化修辞论,是当代学者王一川教授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修辞论美学是从文本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对文化语境发生实际影响的角度,研究文本的符号系统与文化语境的修辞关系的一种美学新理论。

赵焕亭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进行研究。文章从“重复叙述的意蕴”“《背影》的文化语境”和“《背影》:朱自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三方面入手,得出了新的见解。她对“重复”现象作细致分析后认为:“这种重复在客观上已造成了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也许是作者写文章时所未意识到的。”“《背影》所隐含的这种父子冲突的意义,构成了对文本基本效果的暗中颠覆,从而让我们读出了《背影》的另一种苦涩。这苦涩不是父亲生计艰难的苦涩,而是儿子要求独立却又无法不屈从于父亲的苦涩。”在《背影》的文化语境部分,她从朱自清父子的现实矛盾、五四精神对朱自清的影响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原忧”这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考察《背影》的文化语境。她在最后部分得出的结论是:《背影》的结构中交织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歌颂父亲慈爱的线索,一条是显示儿子内心焦虑的线索。父亲的慈爱体现在意识文本里,儿子的焦虑被禁锢在无意识潜文本里。正是这一明一暗的存在,显示了生活的复杂性,造成了《背影》无限的文化张力。

夏莹在《近二十年(背影)主题解读述评》中,把赵焕亭的观点列为一家之言,并加以评价:“第四种对《背影》的解读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中‘我’四次心理活动和父亲三次行为语言描写,认为父亲对‘我’具有绝对支配地位,而‘我’只能是无奈被动的,这是文本隐含的‘父子冲突’;接着作者结合《背影》的文化语境,认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独具的‘现代原忧’感使他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矛盾和焦虑,《背影》正是在对这种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中产生的。《背影》是朱自清对焦虑的一种赋形,即赋予它一种话语形式。在此意义上说,《背影》是作者抵御焦虑侵袭的盾牌,是作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夏莹对此观点给予了肯定:“这种解读方法较以上几种更加新颖,为我们如何看待朱自清的写作心态提供了一条道路。”(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9期)

交叉学科研究取得成效

交叉学科研究,即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整合。赵焕亭对交叉学科研究也很有兴趣,在《文学教育学构建初探》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有关“文学教育学”草创期的初步构想。

赵焕亭不仅仅关注“文学教育学”学科的建设规划,而且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文学教育学”的典型案例。《(背影>教学史》就是成功的典范,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她精心研究《背影》教学史,创造性地把它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称之为《背影》教学史上的春晖时代、寒冬时代和夏日时代。《背影》在春晖时代被视为亲子之爱的美文,备受各家语文教材推崇;在寒冬时代被视为青年心灵的腐蚀剂,被从各家语文教材中删除;在夏日时代被多元解读而被各版语文教材收录,以至于某家教材想不选它都不可能。这是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现象。她断定道:“《背影》教学,无论在语文教育史上还是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已构成一个典型事件。”

在河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背影》教学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孔庆东、吴福辉、温儒敏、陈子善等几位专家对《背影》教学各抒己见。赵焕亭的《(背影)教学史》发表后被权威期刊及许多语文教学网站转发,产生了较大影响,引发了朱自清后人及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背影》的再思考。

第7篇

2011年4月11日,我做了个课堂调查(不记名),想看看同学们的反应,再决定来年此课程的去留。没想到,效果还很不错――填表的92人(56名硕士生、32名博士生、2名本科生、2名访问学者),态度如下:

(1)您是否喜欢本课程?

非常热爱-42,比较喜欢-40,一般-7,不喜欢-2。

(2)通过学习本课程。您是否有所收获?

收获很大-64,略有收获-25,没什么收获-1。

(3)本课程是否激发了您的学术热情?

A.是的。我从此对学术充满热情-31。

B.略有引导作用,使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50。

C.没感到有这方面的效果,对学术仍持原来的态度-9。

D.不仅没有激发热情,反而对学术更感无趣或是恐惧了-1。

(4)您认为本课程是否有必要为研究生持续开设?

非常必要-67,可设为选修-25,没必要-0。

在眼界甚高的北大学生嘴中,“不讨厌”已属于褒义词。此课程虽有“选修”与“必修”之争,但没人说不值得开,这让我很满意。

对所有学生来说,这不属于“专业课”,因而可以随意挥洒。期末作业,依旧有很精彩的。除了这里选刊的十文,若野田宽达《谈谈“学者生涯与学术道德”》、李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职业能力――浅谈中文教育的改革之路》、高山《从个性到共性――论北大中文老师的转变》、谢安安《浅谈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训练与打分的矛盾问题》,直接褒贬北大中文系的教学与科研,对我这个做系主任的,很有启示。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选刊这门课上的学生作业,每次都是十篇左右,拟一个题目,写一个小引,交给关注“当代中国学术建设”的杂志刊出:第一辑刊《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5期、第二辑刊《云梦学刊》2008年第3期、第三辑刊《云梦学刊》2011年第1期。转了一圈,这次又回到《社会科学论坛》。对于这两个杂志的鼎力支持,我心怀感激――因学术评估的关系,越来越走俏的中国学刊,偏向于发名家文章,不太看得起研究生的作品。更何况,这并非专深的“论文”,而只是表达年轻学人的热情、迷茫与渴望的“随感”而已。但这些不太“学术”的短文,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学术的趋势、缺憾与潜流,十分有益。我甚至想结集成书,立此存照,留赠后人。

第8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文学教育;语文教学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做了“两性”的明确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中等职业教育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的挤压下,似乎“工具性”已成为中专语文教学的唯一标志,中专语文侧重于对文字基础、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人文性”,语文课成了为中专学校专业基础课服务的一门辅学科,语文教学成了工厂流水线上操作的工具。

一、加强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1.文学教育是心灵教育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些身兼语文教育专家的作家诸如叶圣陶、夏尊等老先生,还有朱光潜等美学家、教育家,都身体力行地提倡文学教育。鲁迅更是一位以文学为己任的改造国民精神的伟大先行者。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文学经典的美妙之处,在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小说散文到诗词歌赋,学生从各种不同题材的文章主题中看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

2.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

情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教育自身就具备独特而强大的情感功能,能从根本上提升情感力。以中专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为例:《好雪片片》,通过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具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让人备感温暖;《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刻画了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写景状物单元《我的空中楼阁》等文章激发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加强文学教育的手段

1.挖掘教材,发挥文学教育的形象感染作用

中专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比较具有文学特色,基本上属于文学范畴。各类文学作品,既给人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又精细、含蓄、凝练,蕴涵不尽的思想内容。如果文学教育起到好的作用,掌握住形象教育的特点,做到以情感人,以文感人,就会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受到熏陶。

作为语文教师,重要的是在于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如果教师对教材领会不深,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在方法上转来转去,那是很难抓到精要之处的。抓住了文学特色,寓教于文,寓教于趣,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味道,就会有声有色。语文课有了语文味道,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文学是形象的东西,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学习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生活的兴趣,就必须倾注于感情,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受到文学的熏陶,在心灵中激起浪花,从而影响他们的智慧、情感、意志、思想、道德和信念。抓住了文学特点,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挖掘就深,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教学才会有深度和新意。也只有对文章仔细咀嚼、认真鉴赏,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才能使学生从语文课中学到一些文采,受到启迪,增强文学素养,受到艺术的熏陶。

2.旁征博引,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文学知识

语文教学有很大的综合性,必要的文学知识能使学生增强理性认识,有助于掌握知识规律。中专语文教材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种文学体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文学知识掌握得很少,所学的知识也将是很肤浅的。例如,学生只知道在中专语文课上学过《诗经》《劝学》《拿来主义》《项链》等等,而对诗词古文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对鲁迅和现代作家、作品所知寥寥,不知道莫泊桑是哪国人等等,那实在是一大憾事。在诗词歌赋及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该体裁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小说、议论文等现代文体裁中,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常识,便于他们接触、了解国外的文学、社会、历史、现状,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如,我在讲授小说《项链》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了作者莫泊桑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以及其他的代表作,从而使学生了解到莫泊桑作品所独具的讽刺意味,作家之所以能在作品中强烈地表现出来,是因为19世纪8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人们唯利是图、骄奢逸,追求享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裸的金钱关系。

通过文学常识教学,学生对国外的历史及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新版中专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阅读典范,教学不能局限于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技巧,更应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历史、社会、现状,了解国外文化的背景,区别中外文学的差异,辨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外国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延伸拓展,鼓励学生汲取名著的精神食粮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现象,中专学生生源素质下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文化知识匮乏,他们对很多事情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萎靡不振、精神世界空虚。而他们到中专就读的这几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中专学校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很多学生家长甚至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读名著是看“闲书”,与其把这个时间用在看“闲书”上,还不如让孩子在实践技能上多下些工夫。殊不知,正是文学名著这些“闲书”,为他们填补了精神世界的空白,养成了终身的读书习惯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中介”作用。文学名著中带给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样一个迷茫与喧嚣的社会,生活在夹缝中的青少年,他们需要怎样的精神食粮?读名著!经典的名著不仅能抚慰他们躁动的心灵,引领他们找到自我,还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中专生是国家未来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承担社会责任,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而读名著、读有益的书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几乎都会设计“延伸拓展”这个环节,即根据当堂课相关的课文题材和文章作者情况,列举出一些形式和内容上比较接近的或者是同类作家的文学名著,并选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做简要介绍。同时我也借此机会提醒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多读名著,汲取名著的精神食粮,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

普及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刻不容缓,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常抓不懈,铸造新的中华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12).

第9篇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6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几经尝试和改革后,美国的哈佛大学,校长劳维尔推行了由主修课、分类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组成的选课制度。其中分类必修课4门,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四大学科领域各选1门;其余6门为自由选修课。[1]这里的分类必修课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课程,而文学类公选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香港大学校长金耀基也曾明确地说:“大学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摆正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位序。”[2]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在通识教育中都强调文学类公选课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文学类公选课程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鉴赏力,学会如何欣赏艺术。通过文学类公选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提高伦理道德水准,完成自我的人格塑造;并能“自觉地将本民族,乃至世界的优秀思想精髓传承下去”。[3]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效益”和“利益”之上,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必然会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样必然导致大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文化陶冶,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和文明将产生断裂;过窄的专业教育,带来学生视野狭窄、就业领域缩小的局面。[4]文学类公选课,正可以弥补实用主义教育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学有所专的同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通识教育中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现今,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面临着巨大的尴尬和压力,学生因为受到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考取各种证书、通过各种考试上,因此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统计、理财、语言类课程受到追捧,文学类公选课却经常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少而不能开课。同时,文学类公选课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兴味索然的原因之一。老师将文学作品的作家、背景材料、流派、观点、结论一一“填”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的能力,这有悖于文学能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回文学类公选课堂是当务之急。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选择经典文本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应大量减少文学史的讲解,并对卷帙浩瀚的文学名著进行精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美学和思想价值最高的经典篇目,做到少而精。甘阳教授曾说:“知识大爆炸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使我们对现代知识体系有很大的误解,好像什么新就该学什么”,其实这个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所以说,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5]而文学经典作品,正具备了“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特性。

具体表现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李白、杜甫的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选取鲁迅、老舍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中则选取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的作品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从记忆文学常识、流派、风格、理论、批评转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形式的审美鉴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味到作家的思想精髓、语言的优美精妙。

2加强师生互动

文学类公选课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超群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以优美动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学生,能将文学作品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然而,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仍然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具体方法有二:

首先,阅读与演讲相结合。在授课之初,即将所要讲解的篇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课上以演讲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感受。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读得有动力有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能看到能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理解得不透彻,就不能讲得明白,演讲让学生的阅读效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不应是课堂中的上帝,教师也不应在课堂上演讲,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可依据作品给学生抛出大量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将讲解进行到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因为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6]学生在讨论中如果存在观点相悖的情况,就可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再给予引导,给出相应的总结。这样,通过讨论、辩论、总结这一系列过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著作情节的印象,而且在培养文学感觉、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3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

文学类公选课的讲授不像其他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可以相对灵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伪君子》、的《雷雨》时,可以组织学生改编并表演其中的经典片断;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组织辩论比赛、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旨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的活动中,在表演、朗诵、辩论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提高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将文学知识转化为精神食粮,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PPT是文学课教师首选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制做PPT的过程,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穿插其中,将作家生平经历、生活背景、创作初衷、创作影响、文学评价等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此取代枯燥干瘪的理论性讲解。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也可适当插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片断。在课外,还可推荐给学生大量根据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改编的优秀电影。这些手段,都能使学生以较容易的方法介入到文学的阅读和欣赏当中来,是增进学生对文学了解的好方法。

5改革考核方法

文学类公选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这门课不宜采用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因为文学类课程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绝不是通过教师期末划题、学生死记硬背来获得的。值得推荐的是美国大学所采用的过程式计分法。这种计分方法是将学生平时的各项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形成其期末成绩。文学类公选课平时的成绩可包括:出勤、听课状态、读书报告的撰写、课堂辩论的表现、观点的创新、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作品掌握的程度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评价,让学生明确:文学的学习不是一次考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是一次课就可以解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保持对文学的热爱才是文学类公选课真正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专业教育可使学生获取某个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而通识教育则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二者相辅相成。而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文学经典包含了关于人性的宽容、善良、正义、忠诚,也批判了人性中的虚伪、狡诈、冷酷,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些能为大学生提供间接的人生经验,让大学生感受情感的涤荡,接受灵魂的洗礼,传承千年的文明。对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来说,亦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更多的大学生吸引到文学课堂,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丰富情感、见解独到、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 .教育评论,1997(5).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第10篇

作者:金万锋 邹云敏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喧嚣与骚动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的暴行,动摇了崇尚“工具理性”的西方社会的思想基石,以致流亡美国的德国犹太学者阿多诺做出激烈的言论,“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国际间的冲突与对立并未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告结,邱吉尔的“铁幕”标志冷战时代的到来,超级大国间一轮轮的军备竞赛,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心理压力。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冷战终结,但地区间、民族间、宗教间的纷争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东欧巨变后的国际关系,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主流。“全球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日益加深,这种关系是由在自由主义贸易理论推动下出现的经济和金融边界的开放所造成的。”[1]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先导的“全球化”国际大趋势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了避免“文明冲突论”所可能导致的后果,需要加深不同宗教、文明、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而这一切都依赖于行为主体人的认识程度,所以应尽力使他们接受“具有丰富的本国文化知识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即国际理解教育。”[2]

一、国际理解教育:“构建捍卫和平的屏障”

对于国际理解教育,学术界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3]综而观之,德洛尔向联合国递交的报告中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阐释影响力较大。“教育应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的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他人……教育不但应致力于使个人意识到它的根基,从而使他掌握有助于确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的标准,而且应致力于使他学会尊重其他文化……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互相了解及和平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4](P36-87)从德洛尔的报告可以看出,国际理解教育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伦理等有较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即“意识到它的根基”;同时,为了国家间、地区间、民族间更好的了解与交流,受教育者也应该本着尊重的态度,更多地掌握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在两种文化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认清彼此间的“相互依存问题”。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最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是对20世纪上半叶几次“人祸”反思的结果,旨在保障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和提升人类健康与幸福。在半个多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这一理念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倡导;50年代的初步实施;60年代的进一步推进;70年代中期的转折;80、90年代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由于冷战的结束,国际理解教育从政治阴影中走出,迈上了新台阶。针对最新的国际局势和发展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召开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会议以“和平文化”建设为其核心,致力于保证未来的和平发展,对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外语教育对于增进彼此文化的了解和接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外语学习可以使公民获得准确的信息,清楚地了解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参加社会环境中的各项活动。同样也为更深地理解其他文化提供工具,这也是社区和国家之间更深理解的基础。”[2]鉴于此,我国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增进国际理解与交流中的重要使命,努力学好专业课程,增强自身在阅读、词汇和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最能表征英语文化传统的课程就是文学专业课程,但纵观各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文学课程不外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而对于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学发展与现状则绝少涉猎,这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是相悖的。

二、英语文学:英美文学?

我国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英语文学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高年级主干课程,是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在课程设置上,我国的英语文学课程一直都偏重英美文学,即以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作为学习的对象,对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学发展少有涉及,这有其历史原因。英国文学是英语文学的母体。英国文学发展历程久远,流派众多,大家纷呈,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一抹亮色。早期北欧移民带来了带有浓郁北欧风情的史诗《贝奥武夫》,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端。乔叟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帮助欧洲文艺复兴在英国开花结实,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标示着英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古英语阶段。文艺复兴产生了莎士比亚、马洛这样世界级的戏剧大师,使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大放异彩。此后,英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群星灿烂:王朝复辟时期的大文学家弥尔顿著史诗《失乐园》《力士参孙》;古典主义时期的蒲柏藉自己的创作使英雄双行体成为18世纪上半叶诗歌创作的标准;斯蒂尔和艾迪生以《旁观者》为阵地发表的散文作品,终于帮助散文成为一个独立的文类;而约翰逊博士的《字典》为近代英语标准化奠定了基础;18世纪后五十年则是小说兴起的时代,出现了笛福、理查逊、菲尔丁、斯特恩等一批重要的小说家;浪漫主义时期则涌现了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拜伦、雪莱、济慈等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维多利亚时代也出现了几位为社会所接受的女性小说家,如勃朗特姐妹、乔治•爱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同一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如狄更斯、萨克雷对社会不公不义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进入20世纪,英国文学界依然人才辈出,佳作频仍,继续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其他英语国家的母国或宗主国,英国文学长期对英语世界的文学创作施加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殖民地时期,文学艺术主要依赖英国的产出,从母国引入相应的书籍,而自身很少从事直接的创作。后来随着各国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各国都出现了一批从事文学创作的个人和团体,但从他们的作品看,对英国文学题材、体裁、语言等方面的模仿痕迹清晰可见。在从母国文学阴影中逐渐走出、建立具有自身特色民族文学的进程中,美国文学走在最前列。

美国文学奏出了英语文学时代的最强音。美国在殖民地时代,已有人开始文学创作,[5](48-124)但多缺乏北美本土地域、民族特色。独立战争前后,一批有政治抱负的文学青年开始从民族眼光看待发生在北美的各种事件,并以自己的作品(多为小册子)表达了关注。美国建国后,有感于美国在文学、艺术方面还依赖于英国,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文学范式,爱默生发动了一场“超验主义”运动,并创办杂志,宣传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通过不断的到各地讲学、撰写文学作品,来为这场运动摇旗呐喊。他的《论自然》《美国学者》《神学院致辞》等文章都表明他是一位致力于“美国文化独立的旗手”。[6](P164-185)同时代的惠特曼,不满于当时美国文坛对于英诗传统亦步亦趋的状态,致力于要为美国文学争取“一次发言的机会”,[7](P189)把注意力投向了美国的山川、海洋、普通人、物、景,以自由奔放的笔触抒发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回应了爱默生的号召。但并非所有人都对当时的美国现实抱有如此乐观的态度,小说家霍桑与麦尔维尔就从“性恶”的角度对人性的黑暗面进行了无情的剖析。19世纪后期,随着社会分化和劳资矛盾的加深,人们渐渐把目光转移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来。这时候的现实主义大家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都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社会进行了解读。而90年代的自然主义作家则把现实关注推向了极端,把视角锁定为贫民窑、凋敝的城镇、没落家庭的不幸个体,从遗传学和“环境决定论”的角度阐释人生悲剧。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更是一枝独秀,引领数十年。“意象派”诗歌开风气之前,把东方文学因素引入到诗歌创作中,虽存在时间不长,但对20世纪美国诗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1922年,T.S.艾略特发表了长诗《荒野》,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人们普遍的精神状态献上了一幅准确的素描。相对于美国文学的第一次繁荣(超验主义运动),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则更是名家辈出。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帕索斯、福克纳、斯坦贝克等众多小说家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对美国社会诸多方面进行了表现。二战后的美国文学更是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诗歌创作中流派纷呈,自白派、黑山派、纽约派、垮掉派等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都从自己的诗歌理念出发,从自我感知的角度来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并予以解读。小说领域也是成果显著,多位小说家为美国捧回诺贝尔文学奖,而其中最为显著的特色是多元主义倾向:由男性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所充斥的经典作家的圣坛正在为少数族裔作家所“侵占”。当代美国文学地图上,美国犹太作家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占据绝对优势:J.D.塞林格、约瑟夫•海勒、辛格、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和辛西娅•奥芝克都是研究现当代美国文学时绕不开的人物。此外,黑人文学、亚裔美国文学、本土美国文学、美国西语裔文学(HispanicAmericanliterature)等文学形式也正在向“中心”游移,形成了“争鸣”的态势。英美两国的文学生产与消费或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或由于其强势的政治经济地位在英语文学界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英语国家只是被动地接受与模仿;相反,他们都努力把自己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质书写进文学表达中,以此来向世界宣誓自己的民族、国家存在,二战后这些英语国家的文学发展尤其迅速,不断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与欢迎。#p#分页标题#e#

与美国相似,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文学发展都经历了殖民地、创始、发展、成熟、繁荣等几个阶段;而印度、南非、爱尔兰等国的英语文学则由于与英国关系的特殊性而呈现出独特性。这些国家英语文学在当代的繁荣发展为世界文学增添了瑰丽色彩的同时,也为我们更好理解这些国家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范本。每个国家的文学史书写,无论其建国时间长短,都会占据相当篇幅,这里姑且从世界文学大奖获得角度来审视一下当代的英语文学(英美除外)。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七位英语文学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分别是:印度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913)、爱尔兰诗人威廉•勃特勒•叶芝(1923)、爱尔兰戏剧家乔治•萧伯纳(1925)、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帕特里克•怀特(1973)、南非女作家内丁•戈迪默(1991)、爱尔兰诗人希尼(1995)、南非作家J.M.库切(2003)。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布克奖,自1969年开始评奖以来,很多英语国家小说家曾获此殊荣。印度裔作家一共有四位:基兰•德赛、萨尔曼•拉什迪、阿兰达蒂•洛伊、阿拉温德•阿迪加;澳大利亚有三位:彼得•凯利、托马斯•肯尼利和D.B.C.皮埃尔;加拿大也有三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严马特尔;爱尔兰则有三位:罗迪•道尔、约翰•班维尔和安妮•恩莱特;南非有两位作家:J.M.库切和戈迪默;新西兰女作家凯里•休姆也是此奖得主;其中,库切和彼得•凯利曾经两次获得布克奖。这些获奖作家的文学成就毋庸置疑,而他们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也以自己的创作丰富着本土民族文学,蕴含并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元,解读他们的文学创作,对于加强国际理解与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英语文学教育:国际理解的桥梁

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8]由此可以看出,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对原著的阅读与理解,并借助相应的文学批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感知,这和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理念十分契合。但过去英语文学教育囿于英美文学的现实,限制了对其他英语国家文学文化事业的了解与认识,不利于我国与他们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展开。进入21世纪后,我国英语教育界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于2006年6月举办了题为“当代英语国家文学研究的文化视角”的学术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对于英语文学这一命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阐释。此次会议首次在国内提出“英语国家文学”这一概念,其涵盖的范围突破了以往文学教学与研究中的英美文学局限,把澳大利亚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南非文学、印度文学等也纳入英语文学的范畴,较为科学地把握了当代英语文学发展的潮流与态势。与会代表从文学与哲学、政治、宗教、社会、批评理论的关系角度阐释了当代英语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对地域特质、族裔经验、民族历史和文化想象等关键词做了深入的交流与磋商。[9]这次学术研讨会后,“英语国家文学”的概念引起了英语文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主要英语国家文学简史》,为英语文学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确实的学术资源保障。

随着英语文学教育由英美文学扩展为“英语国家文学”,英语文学教育的内涵扩大了,为理解英语国家文学文化社会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窗口。先前的英美文学模式为当下多元共存的英语文学模式所取代,更多英语国家的文学表达开始进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视野。从此,英语文学不再是英美两国文学的专属舞台,而成为加拿大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南非文学、爱尔兰文学、印度文学等英语文学众生合唱的场所,成为不同英语国家展现本土地域特色、文化传统与历史传承的平台。随着更多英语国家文学文本被引入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学生们的视野将得到开阔,他们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和认识也会提升,这对于在未来的生活与事业中,他们能够以一个更加全面、务实、宽容的态度看待英语世界,能够以一种知己知彼、的国际理解态度来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11篇

1和谐教育之境需得到实践印证

在《大学生和谐教育新论》一文中,我们对“和谐教育”进行了重新论定。在文中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看法与学界对“和谐教育”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不同,我们的重点在于其目标和效果上,简单地说,即达到和谐境界上。我们认为这有四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即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这四个方面都有所实现的话,那么,即可认为达到了和谐教育之境。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达到如此效果。我们认为,不管从理论上面探讨出了多少内容,不管这些内容是多么光鲜,最终必须要能在教学实践上得到印证;也就是说,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它。如果不能在教学实践上予以印证,那么,这些理论的探讨终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具有实现性。尽管不能说这样的理论探讨没有必要,但至少是有所缺失的。为此,我们选择从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探讨。为何如此呢?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下面我们从四个衡量标准入手进行分析。

2从身心和谐来看古代文学教学

就身心和谐来说,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解中,适当加强审美鉴赏和艺术熏陶方面的教学比重,可使学生增强身心和谐。本来文学课就是审美鉴赏课。学生在审美鉴赏的熏陶下,可以放飞其心灵,纯洁其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美,有快乐的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从而具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胸怀,进而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其实就是身心和谐的人的表现。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抒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纯真而深沉,完全消除了宫体诗那种“猎艳”的低级趣味,而把爱情描写恢复到《诗经》中的民歌和古乐府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净美、纯洁的格调。同时,诗人又把这种男女相思之情,同对于人生真谛、宇宙奥秘的探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诗的思想蕴涵更为深邃,富于哲理意味。以江月之常有与人生之代换,提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永恒矛盾,把离愁放到短暂人生中观照,越增其忧郁深邃。这样欣赏文学作品,确实能培育学生的美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达到身心和谐之境。

3从人际关系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际关系和谐来说,我们认为,这可以在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作者介绍。基于类似的人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很多同时代作家之间都有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尤其体现在——当一方遭到不幸时,他的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进行声援,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二是作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送别诗、赠答诗,这些诗歌可以说是古人人际关系和谐的反映。例如: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歧路分手的共勉,展示出诗人放眼四海的豁达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句意,用来表现不能为地理距离阻隔的友情,但这比曹诗提炼得更精确,概括度也更高,遂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赠别的格言。在这些教学中,可以适当讲解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朋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他人”的理解,当然就有助于促使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4从人与社会的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与社会的和谐来说,可以在那些忠君爱国的作者身世介绍中、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分析时,进行探索和启示。以作者身世简介来说,比如杜甫,他对君王、对朝廷一往情深的眷恋,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窘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对于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从而达到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以反映忠君爱国思想内容的作品来说,比如杜甫的《望岳》,全诗围绕“望”字驰神远思,前六句写泰山的高峻雄伟、气象万千,结尾处用典故写想象中的登山远眺,展示出诗人抱负非凡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这首诗不仅高度概括了泰山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壮美景色,而且表现了作者把大自然的浩气纳入胸怀的豪情,在观望名山的兴会中,寄托了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前程万里的乐观和信心。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可以视为盛唐气象的生动再现。

5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来看教学

就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来说,可以在讲解山水诗、山水文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实现。山水诗、山水文乃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他们深刻理解自然的重要性的结晶,对于他们的创作及其作品,在今天很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能力,当然能促使他们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山中新雨,空气格外清爽,月光泼洒在松林间,山泉叮叮咚咚在石上流淌。静谧的秋夜里,忽然从竹林迸发出归村的完纱姑娘们的喧笑;荷叶晃动,原来是渔舟唱晚,顺流而下。显然,这普通的山村,已被诗人当作心目中的纯美天地——人间的桃花源来描绘的。

作者:曾毅 张华林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第12篇

1.“语文”应指“语言”“文学”

“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其内。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学习语文是为了满际的需要,会写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了。这种意见当然也有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单纯一些,目标清楚一些,不要搞得太庞杂。如果按照这样的设计,把语文课程的内容限定在语言、文字及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的范围之内,为了满足文学教育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另设一门文学课程。文学不是奢侈品,文学对于人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人的观点是,语文主要是指语言文学更为贴切,它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范文,从文体上向非文学性的文章作适当扩展,从内涵上可向文化方面延伸。这样为语文定位,是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的。

2.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

在我们看来,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部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文学。文学课应该以本国文学为主体,兼顾外国文学,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中外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并对中外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受到影响,养成高尚的人格。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完美而奋斗。

3.语言、文学宜分科

1956―1958年间,我国曾短暂实行过语文教育的分科教学。当时之所以进行分科教学,源于对实践中语文教育质量差的探讨。虽然分科教学的尝试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但这种分科教学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首先,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是专为语言教育设计的。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单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有序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较适宜的方法,最适合有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结构、知识积累和技能要求由浅到深、有明确的既定量化目标体系的学科教学,语言教学正是如此。而中学文学教育并不完全适合单元教学法。文学教育的目标如提高文学艺术鉴赏力、培养人文精神等只能是定性的目标,不可能有如语言教学那样可以从词汇语法等方面量化的目标体系。单元教学法强调的标准化、统一化、高效率,非常适宜于语言教学。但文学教育更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个体性,更强调学生的领悟和教师的引导,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学生在文学素养――更进一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不可能要求通过教学立竿见影地达到什么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用单元教学法是不太合适的。退一步说,即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非常完美而有效的,但由于语文教育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为重心的基本要求,使得语文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合文学教育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中学文学教育要与语言教育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其次,“新的语言观使文学教育不能简单地依附于语言教育来进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统的文学研究都是从修辞、表达、技巧、手段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认为语言对文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传达作用上,语言是文学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意识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随着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估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语言一经产生以后,对后来的个体而言就具有先进性,个体在使用语言之前必须学习语言。但语言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堆积,也不是无意义的符号和对事物的指称代码,语言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是前人经验和心理的储蓄。人们学习和接受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学习一种文化并被其同化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理解和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的影响。语言成为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中介,人类关于实在的知识往往是在语言文化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决不能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会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

现代文学理论超出了语言“工具论”的范畴,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范畴来研究,关注语言在文学本体构成中的作用,强调语言并不是在传达思想感情的阶段才出场,而是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制约着他对形象的孕育和塑造。所以,现代文学理论把澄清语言问题作为讨论文学的存在、发展、性质和特点必不可少的前提。新的语言观使得文学理论研究对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的认识极大地深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诗学、叙事学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术语、观念和理论,如“陌生化”理论、新形式论、复义、反讽、语境、“文学是非指称的伪陈述”、“诗歌是系统地对语法规则的背离”等等。这些都从一定的侧面揭示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从语言传达的角度来看,言意矛盾贯穿整个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活动的始终。作家的创作既是在使用语言,又是在不断地与语言的束缚和遮蔽对抗,在这种对抗中会创造出新的语言,或是以艺术的手法对日常的语言进行加工,产生出全新的效果。语言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学会运用他们来表达和交流。而文学的一个根本的要求是在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上突破他们的束缚和遮蔽。

此外,语言研究虽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事实上文学研究的范围远不止如此,如精神分析批评、文化批评等与语言已经往往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或者只是将对语言的分析作为一种手段,而研究的核心与焦点并不在于此。而且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语言研究虽然重要,但绝非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上。即使对文学语言进行研究,也极少单纯地进行语言形式的研究,大多渗透、穿插、承载丰富的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内涵探析

对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内涵的理解有许多种,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

1.认为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审美教育

张永昊、周均平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一书中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进行,忽视了文学教育,也就基本上否定了语文审美教育。这是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主体来认识的。这种把文学教育和语文审美教育结合研究的思路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但由于首先缺乏对文学教育内涵的科学界定,从而也就使这种研究缺少了应有的深度,有时甚至会模糊二者的关系。张、周二人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中也从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手段、范围和性质等方面辨析了它和文学教育的区别,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比文学教育实施手段更丰富,除了借助文学形象,还可通过非文学形象进行,实施范围除了文学外,还包括语言、文章领域,在性质上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语文审美教育则难完全超越实用性等等,应该说这种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二者相关但不相等的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言,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文学教育内涵界定作参照,使这一切辨析仍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比如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之说,就值得商榷。从语文教育的大系统说,文学教育的基本功能特点是整合性,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对文化素养和人格建构和谐发展的整合等。

2.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实践

在笔者所见的大多数讨论文学教育的文章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确实也存在不严格区分甚至相互替代的现象,但如果就此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恐怕有失简单。首先,“教育”和“教学”是上、下位概念,存在联系但更有区别,提倡文学教育,强调的是文学教育育人立人的教育目的和效能,突出了文学教育侧重非智力因素开发和人格建构整合的基本特点,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文学教学。其次,文学教育的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丰富补充语文教育思想,对传统的“双基”教学起一种反拨、调整、整合的作用,为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良好开展创造一个理想的实施空间,作为实施这种功能的文学教学,不仅不会取消传统的“双基”教学,反而会以其整合性充分优化语文教学系统,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状态的良好运行,所以那种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