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学学位论文

会计学学位论文

时间:2022-05-01 21:2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学学位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学学位论文

第1篇

1.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方法与理论:趋势与国际比较(2002-2006)

2.美中会计学博士教育现状及比较 

3.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趋势和展望:选题、方法和理论 

4.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林志军在厦门大学通过论文答辩

5.关于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讨论——全国会计学研究生导师联谊会综述

6.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遵循情况的调查

7.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林志军在厦门大学通过论文答辩

8.重庆市第一位攻读会计学博士学位的薛云奎同志获得博士学位

9.会计学博士汤云为通过论文答辩

10.潜心治学结硕果 修身勤政展才华——记重庆三峡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孙芳城博士 

11.一个会计学博士的脚印——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汤云为教授 

12.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13.学而有恒 寒梅咏春——记中国最年轻的会计学女博士任咏恒

14.会计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

15.我国培养出首位会计学洋博士

16.中国公司财务由谁来管?管什么?——访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教授汤谷良博士

17.安徽财贸学院会计学系领导教授博士风采

18. 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 

19.锐意进取 硕果累累——记中国最年轻的会计博士生导师张为国教授

20.从两篇“百优”论文多维透视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1.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曲晓辉教授

22.中美会计学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  

23.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4.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25.新建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6.论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建 

27.会计学专业教学理念的探讨 

28.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 

29.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0.国外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启示 

31.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32.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 

33.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34.2001~2010年会计学硕士论文选题内容与方法分析 

35.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总结 

36.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 

37.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38.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39.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0.从会计学总体层面探讨会计学的发展 

41.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42.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差距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3.会计学的学科属性:管理学还是经济学? 

44.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45.会计学的伦理诉求:方法论视角 

46.大学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47.本科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48.论一般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49.构建环境会计学的理论框架 

50.论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兼谈会计学科的发展 

51.会计学专业学术梯度建设的策略研究

52.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53.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54.“价值”是会计学的逻辑起点

55.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挑战与应对

56.基于CDIO理念的会计学专业教育改革探索

57.会计学的发展趋势以及面对的问题研究 

58.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59.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基于管理学院《会计学》平台课程的教学实践

60.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模式优化

61.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以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62.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

63.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64.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65.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

66.关于法学与会计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兼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67.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思考——基于国家标准与国际认证标准导向

68.案例教学在会计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69.结构化研讨方式在MBA《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70.对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71.税制改革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73.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74.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75.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探讨——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比较

76.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77.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的取证

78.论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 

79.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80.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81.会计学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82.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研究

83.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未来展望 

84.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与构想——以九江学院会计学院为例 

85.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86.论会计市场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 

87.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88.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89.我国会计学教材建设的优化问题

90.会计发展的和谐:建立广义会计学的探索

91.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为例 

92.基于多媒体辅助的会计学情境教学法设计

93.《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94.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会计学专业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 

96.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会计学属性

97.MBA会计学课程建设探讨

98.论会计学两大部类

99.MBA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六大矛盾分析

100.对高级会计学研究范畴界定的思考

101.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与财务知识模块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襄樊经济学院的实践

102.产权会计学论纲 

103.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04.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优化 

105.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06.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107.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为例

108.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109.潘序伦会计学教材特点初探 

110.基于ERP平台的会计学实验设计 

111.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112.论会计学的职业特色及高职会计学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113.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建设思考

114.强化会计学应用性教学的思考 

115.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116.《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证研究 

117.会计学本科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118.会计学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19.会计学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120.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的“点、线、面”教学法

121.美国会计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布里奇波特大学与铜陵学院的对比 

122.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探讨 

123.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目标与质量控制 

124.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方法研究 

125.独立学院(本科)会计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2篇

一、个人简历

李常青,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主任,兼任福耀玻璃、厦门建发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99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工业会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获中―加联合培养经济学(MBA)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1年加拿大康克迪亚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进修,2005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进修,2008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访问学者。

二、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会计与公司理财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审计研究》、《会计研究》、《投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财务与会计》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含合作)7部。近年来李常青教授主要围绕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如下:一是股利政策研究:1996年就借中―加大学产业合作基金的资助开展股利政策的研究,是“我国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先驱者之一”。首次对股利政策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综合性评述,为国内股利政策研究提供了借鉴性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股利信号内涵进行实证检验,为政府保护股东权益、规范股利分配行为和上市公司制订股利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其中专著《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被誉为“挑战公司财务研究中的理论迷题”,具有“高、新、实”特点,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和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二是公司治理研究:2002年中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联合招标课题“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研究”,以此为契机,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提出董事会影响企业业绩的基本模型和研究范式,并以ROE、EPS和EVA度量公司绩效,较为全面地研究了董事会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情况,首次将高管变更的类型分为高管双向变更、高管离职和高管新任三种类型,对我国公司的高管变更展开研究。最近李常青教授正带领团队开展公司治理的新领域媒体治理的研究。三是会计审计问题研究:李常青教授一直关注资本市场的会计审计问题,其认为真金白银也有瑕疵,现金流量表也可以粉饰,提出了识别现金流量表粉饰的四种方法,并率先在国内开展非经常性损益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制度的具体对策,李常青教授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无关,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也不能影响IPO折价,盲目引进国际四大所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充审计意义不大。

三、主要论文和著作

《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专著);《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9期;《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4期;《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能影响IPO折价关系实践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沪市公司IPO业绩效应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1期;《美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审计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审计研究》,2006年第1期;《应用供应链理念发展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投资研究》,2007年第3期;《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研究述评》,《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管理》,2008年第4期;《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效应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家族控制、审计监督与公司治理――来自年报补充更正公告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09年第6期;《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Family Control,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in China”,2010,ISTP检索;Family contro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Evidence from China,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

四、主持目及荣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目编号:G0205-70572092)和“媒体治理:转型国家投资者保护的补充机制研究”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目编号:G0206- 71172050);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目编号:NCET-06-0565);

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目“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目编号:07JJD630009);主持上海证券交易所第八期、第十九期联合研究计划招标课题。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MBA教育管理突出贡献奖、全国首届百篇优秀案例奖、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会计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多奖励。

第3篇

一、个人简要生平

1886年1月15日,劳埃德・莫尔(Lloyd Morey)出生在密苏里州(Missouri),母亲名海伦(Hiram),父亲名叫爱米理・卡特・莫尔(Emily Carter Morey)。1902年,劳埃德・莫尔从Laddonia高中毕业。高中毕业之后的莫尔并没有直接上大学,他先是在伊利诺伊州(llinois)昆西(Quincy)市的宝石城商业学院(the Gem City Business College of Quincy)呆过一段时间,后来还在银行任过职。直到1907年,莫尔才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开始正式的大学学习生活。

莫尔在伊利诺伊大学非常用功和刻苦,抓住一切机会和时间学习。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11年他获得了双学士学位,一个是语言学学士学位,另一个则是音乐学学士学位。他还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从南伊利诺伊大学(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的劳伦斯学院(Lawrence College)和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两所大学获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于1954年从布拉德利大学(Bradley University)获得名誉理学学士学位。

莫尔家境不好,但他肯吃苦,在伊利诺伊大学读书期间,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在学校管理办公室做兼职工作。到毕业时他从事过多种工作,当过主计长办公室的书记员(1911~1913)、审计员(1913~1916)以及主计长(1916~1953)。凭借个人的刻苦学习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莫尔于1916年通过了伊利诺伊州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职业注册会计师,并以其在伊利诺伊州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第二名的骄人成绩而被授予银质奖章。

1917年,莫尔除了管理工作以外又开始了教书的生涯。他同时是多所大学的老师,包括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36)、密执安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1956)、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1956、1959)和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1959、1960)等。

在不同的场合,莫尔还同时担任其他大学的商务与财务顾问。他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分别获得了讲师(1917~1919)、助理教授(1919~1921)、教授(1921~1955)、教授委员会执行副主席(1953)和主席(1954~1955)等职,直到1955年才从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他还是第一个在专业性大学任主席的注册会计师。除了在大学任职以外,他同时还担任伊利诺伊大学退休部门的主计长(1941~1953),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基金的财务长(1935~1953)。1956年6月,70岁高龄的劳埃德・莫尔退休之后,还接受了伊利诺伊州长的邀请,担任伊利诺伊公共财政审计员。

由于劳埃德・莫尔既从事过教育又在各种部门工作过,因此他能够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可以说他是政府会计与学校会计方面的专业权威,他在这些方面有着特殊的才能。他曾担任过注册会计师协会伊利诺伊州分会的主任(1941~1942),注册会计师政府会计委员会的主席(1933~1936、1938~1941),他也是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会员,而且还担任过大学与学院商业教育联盟的主任(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Business Office ,1923~1924),担任过高等教育机构标准报告全国委员会的主席(National Committee on Standard Reports fo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1930~1935),美国教育财务顾问委员会的主席(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35~1940),政府会计全国委员会的副主席(National Committee on Governmental Accounting,1934~1951)。另外,莫尔还是学院与大学商务管理全国指导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Manual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42~1952,1963-1965)的成员,伊利诺伊州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委员会的成员(Commission to Study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llinois,1954~1957)。

莫尔获得一些业界殊荣:1955年,被授予注册会计师金质奖章(the AICPA's Gold Medal Award);1961年,他是阿尔法・卡帕・普希会计奖(the Alpha Kappa Psi Foundation Accounting Award)的获得者;1956 年,他因在地方与其他政府会计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同时被美国和加拿大地方财务官委员会(the Municipal Finance Officers Association of the U.S.and Canada)授予杰出贡献者称号。

莫尔不但在政府方面,而且在城市与社区服务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积极,他曾任美国教育办公室教育财务专家(1929)、教育政策委员会的顾问(1936~1941)、美国国防部会计政策的顾问(1955~1961)、伊利诺伊州地方同盟的顾问(1920~1928)、伊利诺伊州Fulbright委员会的成员(1953~1956)、佛罗里达州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的顾问(1955~1956)、弗吉尼亚州高等教育委员会的顾问(1955~19560),厄巴纳商业协会主席(1918~1919),以及厄巴纳扶轮社的主席等。

1912年6月8日,莫尔与埃德娜・考克斯(Edna Cox)结婚,他们没有孩子。工作之余,莫尔喜爱音乐而且是一个积极分子,他还谱写了许多音乐作品。莫尔曾任亚伯拉威斯理教堂(the church of the Wesley Foundation)的音乐主任(1911~1939),他也是伊利诺伊大学音乐与娱乐委员会(the Concert and Entertainment Board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18~1938)的主席。劳埃德・莫尔1965年9月29日逝世,享年79岁。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莫尔不但在实践工作中大放光彩,在会计理论方面也有一些建树,不过因为与其工作性质的关系,他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涉及到政府事业单位会计方面。

莫尔一生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和大量的著作。其代表性的作品有:《注册会计师问题与方法》(C.P.A Problems and Solutions,1918);《政府会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al Accounting,1927);《市政会计手册》(Manual of Municipal Accounting,1927);《大学与学院会计》(University and College Accounting,1930);《学院与大学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s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1935);《市政会计原则与程序》(Municipal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 with 0.W.Diehl,1942);《政府会计原理》(Fundamentals of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with R.P.Hackett ,1942);《州立大学》(The State-Supported University,1961)。

莫尔除了写一些文章外,同时还担任多种期刊的编辑,曾先后担任过《教育商业》(Educational Business 1930~1938)的编辑、《会计师手册》(Accountants’Handbook ,1943)的顾问、《学院与大学》(College and University,1950~1953)的顾问。此外,他还是Alpha Kappa Psi,Beta Alpha Psi,Beta Gamma Sigma,Phi Beta Kappa,and Phi Kappa Phi等荣誉组织的名誉会员。

莫尔的会计格言是:“政府会计信息亦应当适度地公开披露”②。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位教育 中国启示

2013年7月笔者参加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和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联合举办的CPA方向院校师资培训班,走访了包括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伦敦大学学院(UCL)、布鲁内尔大学(BRUNEL)、牛津大学(OXFORD)、利兹都会大学(LEEDS METROPOLITAN)、格拉斯哥大学(GLASCOW)等英国高校,以及会计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等,从各个角度全面了解了英国会计行业、职业及教育的状况。笔者结合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就如何推动我国会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

一、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会计教学目标

英国的大学是自治机构,为自己的学术标准和质量负责。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程序,对自己的课程项目进行正规的检查和周期性的评估。但大学都会在外部的评估和质量保证机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颁布的学科教学大纲的起点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南框架下,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按照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对教学目标的(即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会的技能方面的质量要求)规定,开设会计专业的大学都会围绕着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四个方面对其五个层次的教学阶段分解教学目标。在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提升认知和智力技能方面,主要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能力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在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提升核心和转换能力方面,主要是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管理信息能力、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七个子项目分别提出要求。

同时,英国的会计教育也完全融入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会计教育不只是年轻人学习专业的开始。无论什么年龄,在工作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有需求,经申请就可以到学校里接受正规的会计教育。同时,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掌握方法和继续学习的技能。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教育环节,都体现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想。

二、基于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综合会计课程设置体系

英国会计课程设置不只局限于会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注重在紧密相关的知识,如经济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与财务等相关学科知识融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同时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因此,在英国,不同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很大差异。单纯的会计专业学位很少,有的学校将会计专业与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有的与管理学学位结合在一起,且会计专业在不同的大学隶属于不同的学院。总体而言,英国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宽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

英国的会计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宽基础,通过开设自由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知识面。英国大学会计专业一年级的课程都开设有“会计入门或基础”(prerequisite),主要是为学生介绍选择会计专业后需要学习什么课程、掌握什么技能,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以及如何学习、如何选课、如何完成课程作业以及如何获取学习援助等。在课程设置上也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鼓励学生多阅读权威的杂志、报纸来拓宽知识面,加快知识更新,要求学生在经济生活、商务活动等背景下认识和了解会计是什么,为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掌握什么会计知识, 同时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著作和文章,选修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课程,了解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以会计专业数年被泰晤士报排名第一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为例,第一学年学生可以从人类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律、哲学等课程中自由选修一门,另外开设经济学基础和财务会计基础两门必修课。第二学年学生可以在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商务统计等课程中自由选修一门,必修课是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第三学年学生必须完成一门自由选修课,同时必修财务分析。

这种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会计并不仅是会计”的思想。会计作为一种记录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或手段,必然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LSE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就是将我国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划分,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门类课程的基础之上,多涉猎经济学、法学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科目设计与会计专业机构资格考试科目协调

英国的会计专业机构很发达,拥有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S)、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I)、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特许公共财务及会计协会(CIPFA)六个会计团体,以及ICAEW、ICAS、ICAI、ACCA、AIA五个公认的考试团体,各大会计师公会各自招收会员,各自组织考试。为了避免与高校会计教育的交叉,六大会计师职业团体共同成立了会计团体咨询委员会,下设会计教育课程鉴定委员会(BAEC)负责对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进行鉴定,通过鉴定的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得到豁免考试的权利。许多大学的课程科目与英国当地的特许会计师协会资格考试科目紧密衔接,学生在获得学位的同时能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部分考试豁免。

英国很多高校都与ICAEW、ACCA等职业认证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学生满足职业发展需要。英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之后,如果不是继续深造,则绝大多数都会去ICAEW实习,花一年时间考取ACA会员资格,然后再找工作,或是工作三年后取得ACCA会员资格,然后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其中,ICAEW与105所高校或协会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利兹都会大学等高校都与ICAEW、ICAS、ACCA、CIMA等资格认证机构签订了免考互认协议,其中,利物浦大学被ICAEW允许免考12门(一共15门),是被免考最多的学校。利兹都会大学在被ACCA允许免考9门(一共14门)的基础之上,与ACCA合作设置了MSc in Accounting项目,学生读硕士期间将学习未被免考的5门ACCA课程,毕业时同时获得硕士学位和ACCA会员资格。

借鉴英国经验,中注协是否可以允许CPA专业方向学生对某些简单课程的考试(如经济法、税法)享有豁免权,这样做显然能够有效地提高CPA的专业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加入到会计职业这个团体组织,有利于我国会计事业的更好发展。当然,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是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它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顺利实现“衔接”,既需要通过宏观引导与调控,确立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街接的基本构架,又需要通过微观调整与建设,加强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关联。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需要教育专家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部门的通力协作。

(三)“三明治”课程体系缩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差距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会计实践经验,英国会计课程体系中专门安排为期一年的工作实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实习期间长,企业也普遍欢迎兼职学生,招聘时对专职岗位、兼职岗位会区别明示。“三明治”课程使学生毕业时不但获得学历,同时获得了相关的会计工作经验,减轻学生就业压力。

以格拉斯哥大学(GLASCOW)为例,为开展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在部分课程中引入职业界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把一些企业老总及其管理人员请到课堂上来。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要加强案例分析,多用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公司管理和商业经营上的实际知识贯穿整个教学之中。大学教师应关注公司管理和商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了解社会和企业关注的热点,熟悉实务操作情况,注重和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能力,善于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和升华为思想或理论,能够运用专业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与考核机制

(一)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模式

英国大学每一学年有三个学期,班级授课和学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但每门课程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是课堂授课,其余的时间根据课程性质安排为辅导课、模拟课、实验课和小组讨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一个管理者或引路人,是组织学生“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靠个人去探索。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列出与该课程紧密相关的参考书,学生对每门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是通过阅读教师列出的参考文献,以及完成课程论文、小组作业过程中获取的。因此,学生课下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和写论文。课堂上,教师以“课堂圆桌会议”等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仅仅讲授专业知识的整体框架以及重点、难点,其余时间都是指导学生重点掌握如何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

(二)注重能力素质的考核

英国会计课程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主要通过课程论文(作业)、小组作业以及期末考试来完成。教师对于学生交来的课程论文或小组作业以及考试试卷的评定标准会在课程开始之前告知学生。学生为完成课程论文,不仅要结合所学课程的理论分析并提出观点,更要有证据(文献评述、模型以及数据)支持观点,不仅要熟练掌握一些分析研究的技术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要系统自学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广泛阅读与该课程相关的论文、新闻报道等。

课程作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人作业,另一种是小组作业。学生为完成小组作业,不仅要集中在一起讨论小组作业的内容和结构、技术方法以及重要结论,还要分工查找资料、制作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在完成小组作业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所提升。如在利兹都会大学(LEEDS METROPOLITAN)会计专业一共设置14门课程,其中30%的课程采用作业形式考核,70%的课程采用考试形式考核。考试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撰写论文、报告、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报告等。许多课程还要求学生上讲台进行演讲。对课程成绩的考核采用单元制,即分单元学习,单元结束时即时测验,一般不设期末考试。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是报表的编制,大部分的课程试题都以案例分析为主。

四、营造以净化学生内心、塑造人格为目的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关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的基石。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GLASCOW),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伦敦传统知名学府的学术氛围。苏格兰的浪漫、激情以及可能激发人无限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空气,赋予了格拉斯哥大学非凡的气质,让人们用心去感受学习、生活的种种乐趣。

我们不禁会思索,如何能实现一种纯粹的、持久的和深入人心的教育,如何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并实现自我的超越?我们应该营造一个以净化学生内心、塑造学生人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在高校中感受到一种人性的回归。X

(注:本文系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会计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资源整合与效果评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Z12004)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32-04

我国会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体系,目前会计教育基本上可以分为博士、硕士、学士以及专科、中专和职业技术教育五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均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教育大众化、高校办学类型多元化的产物,如何办好会计学专业,应认真分析自己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依据国家会计学院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认定标准,明确自己学生的培养目标,才能找准位置,有的放矢,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合格人才。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生源质量

1.独立学院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改革开放30年来,会计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1995年我国设置会计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为219所,在校会计专业本科生为45967人,到了2000年分别增加到262所与96232人,在2005年又快速增加到475所与208145人,规模扩大之迅速令人注目。截止2007年,全国共有1089所高校,有508所高校招收会计本科学生,占46%。

然而,每年如此众多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而用人单位的反应却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实际用人单位的要求”。分析原因,主要是高校财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比如我国传统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实务、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换言之,就是立足于培养“社会精英”,将学生当成“天之骄子”,结果重理论轻实践,重精英教育轻大众教育,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出现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自然也就不奇怪了。另外,教育方法与手段缺乏足够的创新性。

目前,高校教育基本还是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而忽视知识的应用,重理论轻实践,有些内容陈旧过时,学制长、课时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学得不深不透;有些课程重复,有些急需的课程开不出来;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忽视了其他教学环节;“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显然不能与目前会计教育的环境相适应。

教育部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4%的教师认为本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流认识是应用复合型人才,有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学生最应该加强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从现实情况来看,本科生毕业后除继续深造外,基本上都将从事实务工作。就连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也都从事实务工作。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给我们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2.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学生生源质量分析。根据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对全省2006-2008年三年招生录取情况的统计分析,近四年全省三本线低于二本线,分别是:2006年文科78分、理科95分;2007年文科74分、理科100分,2008年文科65分、理科93分,2009年文科70分、理科95分。

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一些是高考失常的学生但又不想复读,选三本是为了读研做准备,多数是经过复读上二本也无望且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一少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差。面对如此的生源质量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否与一、二本学校的目标一致。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点的社会层次需要所决定的,会计教育也应不例外,应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并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由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和差异的,因此,会计教育目标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从本世纪初开始到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9年纳入招生计划的独立学院有245所,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院校有113所,约占46%。

本课题组2009年初主要针对山西省大、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3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达87.5%。

1.调查对象。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分别从企业的性质、类型、行业等各方面做了分类,根据收回的问卷分析,被调查企业涉及到:

制造业占16.83%,建筑、运输和仓储业占11.8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7.82%,批发零售业占19.80%,金融业占4.95%,其它行业占28.72%。

国有企业占40.43%,私营企业占57.45%,外商投资企业占2.12%。

国有独资企业占14.14%,有限责任公司占58.59%,股份公司占20.2%,合伙企业占7.07%。

特大型企业占3.77%,大型企业占16.04%,中型企业占40.57%,小型企业占39.62%。

其中,有64.21%的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12.63%的企业使用其他系统软件,23.16%的企业没有使用任何软件。

以上数据显示,被调查的企业基本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但从企业规模看,特大型企业较少,这与我省的经济状况是比较吻合的。

2.企业对会计不同岗位人员学历、学位、职称等的要求。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将会计岗位设置为:财务总监、财务主管、主管会计、会计和出纳等,各岗位又分别针对学历、学位、职称、专业和工作经历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67.14%的企业认为,财务总监应具备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会计职称和企业管理专业知识;32.86%的企业认为,财务总监应具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会计师职称、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00%的企业认为财务总监应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且大多数企业均将学历、职称、专业和工作经历排在靠前的位置。

(2)83.33%的企业认为,财务主管应具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会计师职称和会计学专业知识,且认为这几项都很重要;100%的企业认为,财务主管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

(3)71.43%的企业认为,主管会计应具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和会计师职称;85.71%的企业认为应具备会计学专业知识;100%的企业认为应具有相关工作经历,且在五项中工作经历和专业要求排名靠前。

(4)83.33%的企业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66.67%的企业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称,16.67%的企业认为应具备会计师职称;89.36%的企业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相关工作经历。其中,学历、职称和专业要求排名靠前。

(5)71.42%的企业认为出纳人员应具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和助理会计师职称;86.17%的企业认为应具备会计学专业知识;73.58%的企业认为应具有相关工作经历。其中,学历、职称和专业要求排名靠前。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企业对处在管理岗位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对出纳和普通会计人员的学历和职称要求相对较低,但同样希望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这就对我们的会计教育提出了要求。

3.对不同岗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调查表中,我们共设置了19项素质要求,针对我们的研究课题,我们主要对主管会计、会计和出纳人员的综合素质做了统计分析,根据打分情况,排序如下:

(1)对主管会计:排在前三位的素质要求分别是:第一位,职业道德水平;第二位,业务能力、领导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第三位,敬业精神、专业知识水平、团队精神、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

(2)对会计人员:排在第一位的是敬业精神;第二位的是职业道德水平;第三位的是业务能力、竞争能力、社会责任、专业知识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

(3)对出纳人员:排在第一位的是敬业精神;第二位的是职业道德水平;第三位的是业务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

素质要求排名后三位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水平,这也与全省的经济现状:“开放程度较低,大型、特大型企业相对较少、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太高,尤其是外资企业较少,内资企业的对外业务较少,对财务人员的外语水平要求较低”相吻合。

4.对不同岗位人员知识范围的要求。调查表中,根据工作要求共设置了十种知识类型,被调查单位认为各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前三位的排序如下:

(1)主管会计应具备的知识排在第一位的是会计知识;排在第二位的是战略管理知识和统计学知识;排在第三位的是审计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公司理财知识和公司治理知识。

(2)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排在第一位的是会计知识;排在第二位的是税法知识、经济法知识和审计学知识;排在第三位的是统计学知识、公司理财知识和战略管理知识。

(3)出纳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排在第一位的是会计知识;排在第二位的是税法知识;第三位的是统计学和审计学知识。

从上述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专业知识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必备知识。

根据调查分析,结合学生素质,以及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坚实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很强学习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自身不断提高的要求”。应与其他地方院校“错位竞争”。

在明确了办学定位或培养目标的情况下,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要想在同类院校中站稳脚跟,必须针对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培养出社会抢手的学生,就要找到办学的关键,解决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增强学校的竞争力,确保学院长远发展。

三、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据统计,一个人所需知识的5%~10%来自于学校,另外的90%~95%是通过工作和继续教育获得的。现代科技和信息的日益发展与会计人员接受信息的时间限度之间存在矛盾;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与会计人员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必将被“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的终身教育所取代。因此,优秀的会计人才必须是终身的学习者。

在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基本稳定的大前提下,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社会抢手的人才,培养出“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会计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就是一个突破口,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具有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独立学院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结合社会需求调查,我们认为在传授给在校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抓好校内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引导等诸多环节。

1.构建能力型课程体系。传统的会计课程大都是知识驱动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讲授会计的各专业课程,课程及其内容关心的是专业考试和获得正确答案,学生所受的教育是记忆性的,而不是能力培养。构建能力型课程体系,强调在会计教育中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课程体系应该能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知识面:即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必须掌握哪些知识,会解决什么问题?动手能力:学生会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工作环境:即让学生明确其在什么环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考核评价:即如何评价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能力型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力型课程体系应该是在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面需求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一般应包括:

(1)基础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具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应用数据的能力、语言文字书写和表达能力、以及必要的社会人文素质。

(2)一般商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财政、金融、市场、经营管理、组织行为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及部门设置特点,理解企业如何整合和应用这些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这类课程的核心应该体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和有效途径上。而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表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形成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践教学环节。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了使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要求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有较充分的准备,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此,对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从而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形成学生在校四年不断线、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完善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经济业务认知实习。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为了对本专业有所了解而进行必要的企业参观性实习,让学生观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了解不同企业经济业务的循环过程,明确经济业务发生的标志――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记录等。认知实习主要是增加感性知识,是为学习理论课服务的,不强调培养操作技能。(此项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

(2)会计岗位认知实习。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让学生利用假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随岗或顶岗实际操作。学生亲身到企业财务部门参与企业具体的业务处理(或观摩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还可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或通过感性的认识,分析实践与理论的区别或差异,以便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更加熟悉企业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增强学生会计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此项实习安排在大二的第二学期)转贴于中。

(3)企业会计业务模拟实训。在学生完成中级财务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校内组织企业财务会计的模拟实训,模拟实训的内容应包括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及要求、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核算流程、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模拟企业经济业务应相对突出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存货收发及其管理、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核算及其管理、对外投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纳税申报、利润形成及其结转、财务报告的形成等各个方面。通过模拟实训使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全面的、感性的认识和把握。这里特别强调提出,在设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时,应当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不确定(或需要在了解经济业务实际发生情况后方可确定)的经济业务,或出一些错误的经济业务,给学生一些判断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判断,或参阅国家财经法规、税收制度加以判断,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允许学生作出不同的判断,不要形成标准的财务结果,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并且与企业、社会现实也不符,还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给出标准答案的习惯。

(4)企业具体业务实践。在完成学生校内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参与企业会计实习,或引导学生到企业、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等机构进行专业实践,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岗位工作能力,为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5)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完成。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在毕业前进行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习,即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巩固、发展学生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财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正确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和技巧,并为做好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准备,如开展调研工作、资料收集等。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选择的机会,使学生提前对就业形势、就业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实现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

毕业论文的完成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必修环节,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于二本以上学院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等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把考察学生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基本的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处理中小企业财务、税务等业务能力上。要求学生必须深入到企事业组织,解决自己了解到的企事业组织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务实地理解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真正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力型教学方法初探。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就必须改变已有的教学观念,要“开门”办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放手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掌握生存规则,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为此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教学。传统的系统知识讲授法、演示法等,对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收效甚微;为弥补这些教学手段的不足,会计实践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式教学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自学之后对自学成果进行检验,使每个学生都在发表见解中得到锻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应用时,教师根据模拟企业的情况,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国家企业会计准则、财经法规和税收制度的要求结合涉及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业务的性质,明确确认、计量的属性和价值,在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有不同的处理结果。例如,企业发生的审计人员“差旅费”该如何入账?这一问题就需要告诉学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计入“管理费用”,也可以计入“销售费用”(商品流通企业)。

(2)精心设计财务处理程序图,采用图解直观教学。会计图解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与归纳,将会计处理程序、会计凭证传递以及会计账簿之间的关系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会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图解进行会计教学直观形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图解是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是由两个以上“T型”账户、表示账户对应关系的符号、金额以及简要文字说明所组成,是反映某项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程序的图解。针对《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相关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内容,把采购储备、生产过程、产成品入库及销售过程的资金运动,采用实账、实表的方式,把对供、产、销进行核算的整个过程制作成模拟实际运行的程序图,使之具有模型化、直观化、操作化的特点,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对会计核算过程取得深刻而直观的印象,轻松掌握会计的内容和方法。

(3)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34页)学手段,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企业会计实际操作过程直观地表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和相关财会软件,灵活选择操作练习、个别辅导、对话、模拟、游戏、问题求解等教学形式,直观、形象化地组织教学。会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也可由计算机模拟来实现。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构建完善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高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独立学院的教学服务,培养出实用型的财会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文系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编号2008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怀珠.山西省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第6篇

一、个人简要生平

1908年3月27日,沃恩茨出生于华盛顿,父亲名叫威廉・沃伦・沃恩茨(William Warren Werntz),母亲名叫丽莲・格特鲁德・威廉・沃恩茨(Lillian Gertrude Welling Werntz)。沃恩茨结束了在俄亥俄州托利多(Toledo,Ohio)的斯科特中学(Scott High School)的三年学习后,1925年,还作为毕业典礼上的班级发言人,从马萨卡―密歇根高中(Muskegon,Michigan High School)毕业。

1929年,沃恩茨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获得会计学学士学位,1931年又在该校获得法学学位,并开始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31年至1934年期间,他完成了除学位论文之外的所有博士阶段的学习和考试。1930年夏天,沃恩茨在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学习法律和会计。1929至1935年,沃恩茨在耶鲁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院(Yale Law School)任教,讲授会计、公司财务和法律课程。1935年,沃恩茨作为法律事务职员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任职。1938年5月至1947年4月,一直担任SEC首席会计师。1947年5月辞去SEC的公职,加入塔奇・尼文・贝利・斯马特会计师事务所(Touche,Niven,Bailey & Smart,简称TRB&S)。1964年,沃恩茨当选为TRB&S的高级合伙人,至逝世前一直担任此职务。与此同时,他还于1942至1943年担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价格管理办公室(the Office of Price Administration)的顾问,1944至1945年担任美国财政部(the U. S.Treasury Department)的顾问,以及联邦住宅委员会中央委员会(the Central Authority of the Federal Housing Authority)的主席。1950年,沃恩茨成为美国新泽西州的注册会计师。1931年,他加入美国康乃狄格州司法界(the Connecticut Bar)。

1947年5月,沃恩茨辞去了SEC的职务之后转投会计职业界,成为罗斯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员。有趣的是,沃恩茨还受到过SEC的查处。沃恩茨在该事务所的开始几年主要负责海滨商业企业(Seaboard Commercial Corporation)的事务。SEC认为,沃恩茨所审计的一项结束于1947年12月31日的1947财产年度报告存有“严重误导性错误”,因为没有计提足够的准备导致部分账户数字可疑,且流动资产被高估。出于对这家新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形象的考虑,也因为该项事务中牵涉到沃恩茨,SEC对于沃恩茨在此项事务中应承担责任的决定并不明确。尽管如此,沃恩茨和罗斯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受到了停业15天的惩罚。这一事件也成为十多年后新的1号ASR的基础,1957年3月25日,SEC所的第78号ASR就是针对这一案例的。

沃恩茨一生非常积极地参与职业组织活动。1948年,任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副主席;1960~1963年,任职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政务会(the AICPA's Council);1961年起,任职于训练委员会(Trial Board);1962年当选副主席;1950~1959年,担任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简称CAP)成员,其中1956~1959年任主席。在沃恩茨的领导下,CAP于1959年将递延所得税视作负债或递延贷项,而不是业益的一部分。该结论让AICPA招致了一场官司。原告系当时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美国电力公司(American Electric Power)。最高法院以AICPA胜诉的裁决了结了这场官司。沃恩茨还曾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许多其他委员会的主席,包括大学关系委员会(Relations with Universities,1959~1961年)、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on Opinions of the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1964年)。他还曾兼任AICPA特别研究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on Research,1957~1959年)的成员,该委员会于1959年设计了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的建立框架。在APB的支持下,沃恩茨还成为一个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对1961~1962年颁布的假设和会计原则的形成进行了研究。他还曾是AICPA和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发起的企业收益研究组(the study group on business income)的成员。沃恩茨活跃于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ants,简称NAA)、新泽西州和纽约的CPA社会团体,以及许多其他的组织。

沃恩茨亦曾在许多大学里任教,包括康乃狄格商业学院(Connecticut College of Commerce)、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实务法律学院(Practicing Law Institute)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他给超过75个职业团体进行过演讲,并为美国国内外期刊写过许多文章。沃恩茨还是哥伦比亚会计研究所会计咨询委员会(the Accounting Advisory Boards of Columbia Institute of Accounting)、佩斯大学(Pace College)和瑞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成员。在耶鲁大学三年级时,他就是美国大学生优等生联谊会(Phi Beta Kappa)和Beta Alpha Psi、Delta Theta Phi等多个团体的成员。

沃恩茨还积极参与他在新泽西州的家乡格林瑞治(Glen Ridge)的教会、市政及社区事务,曾担任过社区联合基金会(Community United Fund Drive)财务主管(1957)、市议员(1958~1964)、格林瑞治公理教会审计委员会(Auditing Committee,Glen Ridge Congregational Church)执事及主席,以及格林瑞治纳税人协会(Glen Ridge Taxpayers Association)的会长等。

1932年7月9日,沃恩茨与珍妮・坎贝尔(Jeanne Darling Campbell)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在空闲的时候,沃恩茨喜欢钓鱼、集邮、打桥牌和阅读。沃恩茨于1964年11月19日逝世,享年56岁。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沃恩茨作为SEC首席会计师的重要功绩之一,就在于在麦克森・罗宾斯(McKesson & Robbins)欺诈案发生后,建立了基于实务的公认审计准则。其在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亦在于主持处理麦克森・罗宾斯公司审计假账案及建立“公认审计准则”的基础。

作为当时任职SEC首席会计师,沃恩茨兼任了麦克森・罗宾斯欺诈案调查委员会主席。SEC在调查后公布了一份长达454页的调查报告。鉴于该案所暴露的问题,沃恩茨认识到建立审计准则的重要性。该调查案结束后,沃恩茨认为当时的审计程序有缺漏,建议注册会计师协会自行设法改正,以免政府干预。从1941年起,SEC就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其审计是否遵循了“公认审计准则”。而AICPA直到1948年才正式定义“公认审计准则”。显然,沃恩茨对审计准则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由于该案件的妥善处理,不但加速了美国公认审计准则的发展,同时,还为建立起现代美国审计的基本模式、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抽样审计奠定了基础。

在担任首席会计师期间,沃恩茨还建立了利益冲突的净价值评估法,并解决了有关独立性的诸多困难问题,这些问题在先前的第2号ASR中都没有明确的表述。在第25号ASR中,以独立性作为决策基础,沃恩茨规定了股东和会计师间有关会计师与由他的认证带来的损失及负债无关的协议(如规定会计师免责),将极大地损害会计师的独立性,以至于总会计师不能对注册会计师在认证财务报表时的独立性表示认可。沃恩茨引用了1944年1月颁布的第47号ASR中有关独立性的诸多案例来扩展独立性的概念。编撰和考虑这些案例的原则已在几个月前第44号ASR颁布时提出,当时SEC规定,当会计师与所有者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或在被报告期间担任企业出资者、担保人、投票受托管理者、领导者、经理或雇员的,将被认定为不具备独立性。

沃恩茨的会计格言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决定会计原则”。

三、主要论著简析

沃恩茨在世时,曾先后在会计杂志上共发表过五十多篇文章,其中绝大多数是关于其在SEC任职期间所遇到的会计问题的研究结论与处理结果。在写作方面,沃恩茨不仅证明了他的学识,也体现了他对法律与会计关系的理解。从以下其关于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的引文强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会计的管理工具论产生于企业,这种观点的发展必然需要立法界、司法界和管理人员的关注,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获得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有效途径的研究中,早期的来源应含有会计数据。从那时起,依赖会计过程就成为了一个虽短却符合逻辑规律的步骤。会计作为一个观察经济个体活动的持续方法,一个规定和禁止其各项活动的方法,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对政府自身监管的有效利用远远落后于其作为一项政府监管手段的利用。仅仅在不久之前,企业会计才产生了一些明显的改进,以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管。”沃恩茨发现,1950年之前的半个世纪,管理人员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加强和扩大了细节资料的收集,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方法的发展。总的来说,管理人员使得会计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更快的发展和进步。沃恩茨的论文不仅建议关注会计作为一项管理工具的作用,也建议立法机构和政府机关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社会监管和经济规划的潜力。有关沃恩茨会计思想与理论贡献,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重要文献之中,即《威廉・W.沃恩茨的会计思想》(William W.Werntz:His Accounting Thought)、“会计的一些现时问题”(Some Current Problems in Accounting)、“会计教育与福特和卡耐基报告”(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the Ford and Carnegie Reports)、“联邦会计立法的影响”(The Impact of Federal Legislation upon Accounting)、“财务报表的现时缺陷”(Current Deficiencies in Financial Statements)和“会计的最新发展”(Recent Developments in Accounting)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任明川.SEC历史上几位著名的首席会计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3):62-64.

[2] 文硕.世界审计史(3-3)――不甘落后争上游.省略/infocenter/show.asp,2005-10-13.

[3] 杨庆英.罗宾斯公司审计案加速美国公认审计准则的发展[N].证券时报,2002-1-9.

[4] Arthur M.Cannon.1957.Standards of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for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Book).Accounting Review.Jul,Vol.32 Issue 3:p523,2p.

[5] Barbara D.Merino.1.2,Teddy L.Coe.3.1978.Uniformity in Accounting: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Accountancy.Aug,Vol.146 Issue 2:p62-69,8p.

[6] Carman G.Blough,Charles T.Zlatkovich.1969.William W.Werntz:His Accounting Thought (Book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ancy.Aug,Vol.128 Issue 2:p90-91,2p.

[7] Carman G.Blough,George D.Bailey,Stephen Gilman,William A.Paton,H.T.Chamberlain,A.C.Littleton,C.Rufus Rorem,Robert L.Dixon,1944.Association Reports for the Year 1943.Accounting Review.Apr,Vol.19 Issue 2:p221,9p.

第7篇

摘要:历经近10年的发展,实证会计研究正试图取代规范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主流范式。然而,其间存在的问题,值得学术界予以重视。笔者就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分工,以及会计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批评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针对部分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发表的会计学术论文提出了批评性的评论。努力倡导会计学术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宽松的学术氛围.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会计界以来,实证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的问题就受到了会计学术界广泛的重视。近10年来的发展,实证方法已逐步为中国会计学术界所接受并得到了相当的应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年和2000年1~6月,代表中国内地经济学最高水平的学术杂志《经济研究》,已经发表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财务、会计论文(包括财务会计专业研究人员撰写的微观经济类专题的论文)就有20篇。由于学科划分以及对论文主题所涉及领域方面的认识,这种统计可能不甚精确,但不可否认,作为相当注重研究方法(尤其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学术期刊,正在刊登越来越多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同样,被公认为中国内地会计学最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刊物《会计研究》,收录发表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会计论文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也日渐增多。种种迹象表明,实证会计研究正试图取代规范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主流范式。

笔者认为,在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被引进中国将近10年的今天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不能仅停留在方法的介绍或规范和实证两种研究范式孰优孰劣的比较评判层次上,而应当将学术研究中,中国会计学者在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总结消化、吸收西方会计研究中的先进方法。正因为如此,笔者总结了中国学者应用实证方法撰写会计学术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希望借助评论同行文章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在会计学术研究中建立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批评风气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在中国接受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近10年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的争论可谓层出不穷。种新的学术范式之所以能够得以诞生并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原因需要认真予以分析和总结。笔者以为,搞清楚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关系,是展开讨论的基础。价值判断是对某种特定事实内容所作的“公正”或“不公正”、“合理”或“不合理”、“好”或“坏”、“好些”或“坏些”等的评价和预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政治、法律、道德的观念中,价值判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表达政治要求、决定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道德高尚还是低下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也是进行行为选择和政治选择的前提。但是,在作为经验科学的经济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首先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从认识逻辑来看,价值判断仅仅是一种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作出的判断性评价和立场取向。它既不能排除别人对相同的事实持相反的立场,也不能提供可由其他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信息,因而不具有科学预言能力。相反,事实判断则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即事实是怎么回事,它已经怎样或将来会如何,因而能够在经验上被证实或证伪。不仅如此,价值判断也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即事实在逻辑上并不包含它的评价。强调事实判断在包括经济学、会计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在理论研究的整个活动和过程的所有方面都不应有价值判断。一般来说,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认识目标的确定、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的选择等领域和方面,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因为每个研究者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题,也可以根据政治、道德和信仰选择实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没有价值判断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说,当前中国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作为会计学界的研究者,展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既有理论上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意义,同样也符合社会大众对消除这种现象的情绪需要。但是,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内容领域,也就是在认识过程和理论形成过程之中,却不允许价值判断插足。如果在内容领域借助于价值判断,就会使认识过程从一开始就引入“信仰”问题,这只会使认识过程扭曲,得不出科学的结论。再以当前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例,如果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会计造假是由于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薄弱,或是由于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建设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的所谓“先验信仰”,那么,按照如此的基础作出的分析必然会在结论上发生偏差。另外,有人强调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指出一些伟大的学者都有着鲜明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历史责任,但没有说明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在他们的科学生涯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仔细加以考察,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对他们选择科学课题、坚持科学信仰和从事艰辛的科学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对其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则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他们正是在抛开了价值判断而专注事实判断的情况下,才有了科学的创造。因此,在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在获取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价值自由前提,避免进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规范研究是根据“应该如何”提出命题,而实证研究则以“是怎样的”来提出命题,这两种命题提出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实证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作为经验科学的会计学研究,以价值自由为前提能够保证采用实证方法所作的理论探索是一种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活动。虽然,研究者在具体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以及结论的形成上,会犯下方法上的错误和产生各种逻辑上的漏洞,但这些问题并非是由于实证方法本身产生的,而是属于方法运用不得当造成的。理论研究中,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实证研究方法,是知识累积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实证研究才能成为许多社会学科进行学术理论探索的主流方法,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并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二、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

在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的论争中,引起认识混乱的原因恰恰是对实证研究方法本身了解的不够深入、认识的不够清晰。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或逻辑实证、分析性实证)或经验实证(empirical)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可以独立进行的部分和阶段。前者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概括的体系或框架(framework),对现实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作出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和解答;后者的目的在于对理论实证得出的结论和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以确定其真理和谬误所在,亦即证实或证伪。因此,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理论假设,进行抽象的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经验检验,证实或者证伪假说,得出带规律性的结论,亦即达到理论上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虽然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可以分别进行,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经验观察到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都包括在其中,只有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每个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不仅如此,理论概念和理论范畴并不一定能够作为实证分析的指标和工具。因为,理论概念必须抽象掉许多次要因素,而经验研究所定义的指标及其据此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经验实证时,必须注意从理论概念向实证指标的过渡,实证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尽量与理论概念相接近。这样,才能保证实证结论的严密性。

当前,不少中国会计学者进行的经验实证分析,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分析的框架,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微观经济学、金融理财学等会计的“基础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经过严谨理论研究之后得出的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缺乏基础性理论框架,就变成了为实证而实证。尽管这类研究中,作者搜集了数据,构造数学模型并作了回归分析,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给人一种玩弄数字游戏的印象。因而,其结果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就值得怀疑。对会计研究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经验实证的结果,造成了不少研究要么不加分析地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框架作为展开研究的基础性理论,要么简单地以“中国特色”为由,笼统含糊地将现实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总结描述,即作为被检验的假说。如果说,在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把西方学者用英语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的模型或分析框架拿过来,照着他们撰写实证论文的典型步骤和程式,加上中国的经验数据,做一遍练习题,是一种学术革命的先驱行为的话,那么,在经过了起步阶段的摸索之后的今天,再继续这种“照着例题做习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就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会计学术研究的悲哀了。

针对会计研究缺乏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和金融财务学理论支持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方面,扩大“会计学研究的经济学视野”。应当看到,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从各种中国经济学理论成果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加以整理、总结,综合利用,可以提炼出具有相当解释能力的理论供会计学研究参考。另一方面,若没有现成的或比较现成的经济和财务理论,会计学者就必须立足自身,加紧研究,补上这一课。

最后需要澄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学生,包括不少已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只要看到研究论文中没有数理统计的计量分析、数据采样,便会认为是规范研究。这实际上走入了一个“形式”误区。实证(positive)是和规范(normative)相对应的概念,两者从研究方法的命题选择上相互区别,但由于它们同时都可以进行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所以在形式上,特别是在使用自然语言加以理论表述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另外补充一点,在西方,normativeaccounting和positiveaccounting本来的含义是前者是指现值会计(presentvaluebasedaccounting),即符合理想假设前提条件环境下的会计;后者是指现实世界中被各种原则、准则所约束,但同时又具有多种备选方案可供选择和管理(management)的会计。四、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经济学也好,会计学也好,都是“西学”。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谁能先看到国外的研究成果或者谁先翻译国外的研究成果,谁就能在工作、学术研究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不管是否承认,当代学者,都以能用英文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为荣耀。既然将在国外刊物作为学术研究的激励之一,那么,作者就不得不遵守西方的学术规范、使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表述方式,做到无论在自然语言还是理论概念甚至展开分析论证的方式上和西方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向西方靠拢。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实际上也成为一个是否能够融入主流的问题。

所谓融入主流,概括地说,就是要接受、采纳和遵从主流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主要包括学术的自由主义精神、理性主义前提、经验主义内容和实证主义方法。融入主流,首先要在上述四个方面接受并且掌握这些思维习惯。同时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当代的经济改革过程,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是充满巨大挑战的,很多问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甚至是传统理论不曾提出的。这就给学者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来记录这段无法重复的历史,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概念并进行理论的创新。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具有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融入主流不仅意味着要接受和采纳,而且主要是创新和发展。会计理论研究中,中国学者还做得不够。比如,美国FASB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决策有用观”为前提的,这是由著名的特鲁布拉特报告经过广泛的实证调查后提出来的。中国如果要采纳或不采纳这一观念,同样也需要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如果能够做一次中国的会计信息用户的研究,结论将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学是没有国界,也是没有国别的。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同样也是这样。只有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具体环境以及科学原理的具体应用是有国别特色的,受具体的历史、社会条件制约的,任何国家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笔者不以为存在着东西方两种经济科学、会计学,也不相信在基础理论层次上会有什么“中国特色的会计学”。例如,当今中国会计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其实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突出。从事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就不得不为“失真”找到或者说界定一个可供研究的概念,来衡量所谓的“失真”的程度。换言之,必须首先解决何为会计信息质量高或低的判断标准。如果连这个基础性的理论概念或标准都无法确定的话,进一步的有关“失真”的性质、原因、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就缺乏判断的基础,理论模型的建立就会存在相当的困难。那么经验研究所必需的变量的选取一定存在错误和偏差,又怎能希冀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又怎能找到减少“失真”的药方?

举这个例子,无非说明两点:(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用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概念,在研究“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为了保持所谓中国特色,为了给人以本土化的感觉,就要使用真实性概念,那么,是否“失真”问题一定就要使用真实性概念?如果觉得美国的概念和标准存在不足,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与之争辩,但是,笔者至今还没有看到这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学术主张,更没有看到逻辑严密的模型以及有充分证据的经验验证研究结果。关于“失真”的会计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事实上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都未真正地做到深入分析和高度抽象。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人类共同的学术课题,无所谓国界的区别,也是无法也无需本土化的。非要在基本范畴问题上强调所谓特色,只能是走入误区。(2)当我们有朝一日对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取得相当的共识后,就必须坚持把眼光聚焦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对中国会计信息质量是高还是低、会计信息质量差的程度、引起的原因、解决的途径等问题。

从会计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学术界在最初的研究中积极参与规范研究,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转为实证研究模式,与规范研究分道扬镳,把带着技术开发性质的规范研究留给了实务界和规则制定机构⑤。笔者对上述“分工论”,即学术界主要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而实务界则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进行新的会计方法的开拓和对已有实务的规范,给予肯定。这种分工,既具有学理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又有别国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学理上,既然说实证方法解决“是什么样的”这类问题,必然的就把会计系统作为一个自变量,放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大函数”、“大方程”当中,研究会计系统的变化怎样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或者反之,找到社会经济环境中是什么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会计系统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实证研究方法,把传统的会计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经济、文化、法律等整个社会。而传统的规范研究,则更为关注应该使用何种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应该采用何种会计信息的呈报方式等会计系统内部的问题。对于解决会计实务问题,规范研究来得更为直接有效。所以,基于两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点,学术界更多地使用实证方法而实务界更多地使用规范方法是有内在必然性的。对于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应用经济类学科,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从来都是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重实证、轻规范或者重规范、轻实证都是不正确的学术偏见。正如厦门大学教授曲晓辉所言:“实践证明,规范研究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仍然不失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的规范会计研究并非太多而是太少,我国现存会计文献资料中的学术性成果的数量远远逊色于介绍、议论类的文字表述。”此外,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学术界仍然需要为政府进行政策性、决策性研究,为实务界的对策性研究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值得予以重视的是,学者在身兼数职,既要撰写学术理论文章,研究基础理论问题,又要为政府出谋划策,还要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专栏文章为大众答疑解惑的时候,必须摆正角色的定位。

三、会计研究中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对于学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它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学者相互交往的主要方式。其作用在于:一是通过学术批评可以逐步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学者们的行为和学术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则可依;二是可以对学术作品进行检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探索方向;三是可以增进学者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因此,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是理论发展的巨大杠杆,也是繁荣学术的必由之路。反观会计学术界的学术批评现状,总感到意犹未尽。学术刊物上的商榷性文章和批评性评论罕见,但“广告式”、“推销式”的书评和文评则常常充斥于序言和文献介绍当中。其实,对学术理论作品的评论,可以存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书面的,如撰写相关的评论文章在相同的刊物上发表;也可以是口头的,如在学术研讨会上对会议的交流文章做评论、向文章作者指出选题、数据、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失误和遗漏所在;还有最常用的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在学术机构的内部,主要集中在各大专院校的会计系,在教授、研究人员、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讨论会,针对同事、同学发表的、未发表的研究习作展开“毫不留情的”批评。

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推广,离不开严肃、认真甚至是尖锐的学术批评,这是由实证研究方法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正因为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所以其研究的前提、路径和结论,对他人而言都是透明的、可以被重复执行的。因此,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更具备了被同行专家“挑刺”的可能,进行学术批评也不会落入“一头钻入概念体系”的会计理论争鸣的老套子当中。但也许正因为会计实证研究需要具备更为广博而深厚的经济学、财务学理论功力,付出更多艰辛而扎实的学术劳动,所以目前还很少有“傻瓜”把别人已经完成的研究再重新做一遍的事例,也就无从产生向别人挑战的勇气

注释:

①“POSITIVEACCOUNTINGTHEORY”,PRENTICE2HALL,INC1,ENGLEWWOODCLIFFS,NEWJERSEY,1986。②在此,不得不提到由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国的会计环境———一个分析框架》(载于《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第8页)。该文以严谨的态度,从会计的角度,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对影响中国会计的诸环境因素的行为方式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实证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③张建伟《:会计学研究的经济学视野》,载于《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④孙铮《: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载于《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⑤这一观点最初是由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薛建峰在学术讨论中提出的,笔者深受启发。⑥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载于《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规范办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大量合格建设者的同时,也在为如何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作为新机制、新模式的独立学院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找准切入点,要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那些专业技术性强、市场需求大的专业上。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将市场需求看好的会计学专业锁定其中。诚然,好的专业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好的专业如果没有准确的专业定位其毕业生也同样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学院的生存发展。

二、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定位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难点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取舍和实践的创新,而且在于学科的系统性和职业的导向性,在于如何将目标具体化。因为这类人才主要在会计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纷复繁杂的经济业务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转化为真实的、有用的、合法的会计信息。因而,会计的职业判断既需要会计理论的支持,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又需要各项经济法规的支持,如关于会计主体性质的《企业法》《公司法》,关于会计主体与国家间关系的《税法》《价格法》,关于会计主体间关系的《票据法》《证券法》《合同法》,关于会计主体与其他相关利益人之间关系的《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同时还需将上述职业判断的结果转化为对内、对外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融会计理论与会计技能于一体且“上手快、后劲足”的“会计师”型。然而,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期末、轻平时”;“重记忆、轻理解”。教育理念虽然从“教学计划”转变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会计专业团体在会计专业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按照该培养方案培养出的毕业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里所说的“上”是指高层次的人才,但我们所谓的“高层次”人才,也并不高。下是指那些在基层工作的“熟练工”,也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而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较差。其结果导致高不成低不就(2008刘永泽、池国华)。关于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有如下几种观点:有些学者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设计“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张晨民、高静颖,2006);有些学者提出走主要培养服务于企业的应用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或“订单式”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伍自强、吴海云、魏先林,2006)。因此,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定位应当描述为:介于学科性(或研究型)和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的目标之间,说白了独立学院既不是“二本”的复制品,更不是中专技校的升级版,是介于“二本”和“二专”之间,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学、审计学、公司理财、企业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金融证券机构及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应该说定位于学科型和职业技术型之间,重点突出“应用型”是符合社会分工和发展的需要,符合“三本”的自身特点(即与“教育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的区别),也是我国目前就业市场、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独立学院的光荣使命。

三、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当然正确确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基础,但是,必须找到能够适合实现该目标的人才培养途径,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专业特色的优势,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上述目标,笔者以为可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1.重实践、精专业。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配合理论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本着以应用课程为主的原则,压缩一些理论性强、难度大、深度高的课程,如:《会计前沿理论》《国际会计》《比较会计》等,适当增加会计案例的教学内容,如:《审计案例》《财务管理案例》等。在整个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中,应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大环节,校内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可设置课程实训,即在每门专业课结束时进行(课程实训以手工操作为主),为此应加大相关专业课程的课时量,如“二本”的《基础会计学》为72学时,“三本”应增加到90学时(其中:讲授72学时,实训18学时),“二本”的《中级财务会计学》为90学时,“三本”应增加到144学时,且将学期课改为学年课,“二本”的《高级财务会计学》为54学时,“三本”应增加到72学时等;专业实训,即围绕整个会计专业进行(专业实训应以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相结合);综合实训,即搭建仿真平台,针对特定的业务,每个学生模拟不同单位(如企业会计、金融部门、税务部门等)、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按具体业务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关业务。校内实训通常采取在实验室模拟进行,实训设施的不足是我国高校的软肋,所以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好举办高校的现有资源,同时独立学院的特点是高价优质,因此,独立学院应抽出部分财力建设属于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并配备专职实验员(也可聘请校外退休的老会计师作兼职实验员)。事实上通过以上各主要专业课程大课时量的磨合及动手能力的训练,已经做到了精专业。校外实习即指大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依托社会,以共建、协议等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例如,独立学院的主要投资方、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应精心编写各环节《实训教材》及《实训指导》,合理制定各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并科学的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做到实践教学环节既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会计实践课程的的比例应当不低于课程总量的20%。打造一支能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坚持开门办学,例如,《审计案例》课程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主讲,《财务管理案例》课程可聘请大型企业的财务主管主讲,《会计模拟实习》课程可聘请校外退休的老会计师作兼职实验员等。

事实上会计学专业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珠算、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基本技能。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课程模拟实训,即跟随各门课进行,如《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等,每门课程均应安排模拟实训课时;专题实践教学,即为《财务案例》《审计案例》等;综合模拟实训,分为手工操作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等。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内容包括: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课题等。

2.宽基础、广视野。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就会计论会计,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广度就没有深度,“广”是“深” 的基础,如果用金字塔的形状来比喻,就是没有广度就没有高度,广度是高度的基础,即立足专业,超越专业。因此,学院低年级学生基础教育主要体现一个“宽”字,力求宽而牢,通过基础课学习要让学生知识面宽,基本知识扎实;高年级学生专业课教育主要体现一个“广”字,使学生具有宽阔的专业眼界。为此,首先应拓宽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领域,如增加《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成本概论》《税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其次应加大文化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的课时量,如《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普遍在“教育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的基础上增加18学时。

3.厚人文、高素质。应该说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人文素质是各类专业人才素质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文素质的提高为前提。所谓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德、学识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人文素质越高,思路就越开阔,思维就越活跃,悟性能力就越强,从而创新能力也就越强。换言之,正是由于人文素质的提高,自然而然的显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弘气派。如,20世纪最为辉煌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精通音乐,他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物理学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这是因为,想象力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通过对已有的认识进行延伸、扩展,产生新的智慧的火花,因而最具创造性的思想家,往往同时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幻想家。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也擅长音乐,率先在我国学术界倡导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新学科的原创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钱学森也曾说过:“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的艺术,因为科学中有美学。”可见,人文素质对其科学成就的取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在独立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开设了《音乐欣赏》《美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中国古诗词赏析》等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

4.广渠道、多证书。作为“三本”的独立学院的出路在于必须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和学院的自身条件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在培养层次方面进行创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多证书在手,广渠道出口。本文的独立学院是特指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由国有高校作为举办方且经教育部予以确认的并规范办学的独立学院。因此,独立学院的招生分数线通常在“二本”分数线下20分左右,应该说对于高考来讲10-20分的差别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智力水平,然而部分学生正是因为这10至20分的《数学》和《英语》差别给其考研等带来一定的障碍,学院应高度重视《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教与学”,并力争免费为学生提供考研的课外辅导,确保优秀毕业生顺利考入研究生;部分学生由于《数学》、《英语》基础较差,学院可免费为学生提供《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公务员考试的课外辅导,争取使部分毕业生考上公务员;对于少量专业课成绩优秀的学生,院方可集中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训,指导这部分学生报考注册会计师;此外,学生在大三时由院方统一联系当地财政部门,经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劳动部门取得《理财规划师》证书等,通过行业管理协会取得《ISO9000》等证书。这样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可以同时拿到“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珠算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多种证书,为大部分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基本保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强化实践训练,严管课堂教学,免费考证辅导,丰富课余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当然,独立学院这一新生事物,由于起步较晚尚处在成长阶段,在会计学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等诸多面尚处在摸索过程中。我们深信,在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办学模式运作下独立学院的会计专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一定会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只要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我们的道路一定会愈走愈宽。

参考文献:

[1] 张晨民,高静颖.独立学院“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 伍自强,吴海云,魏先林.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

[3] 成思危.站在历史新起点开拓职教新局面[J].教育与职业,2006,(18).

[4] 戴林富,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5] 唐卫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6] 张宝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重质量,规范管理,努力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第9篇

一、国外会计硕士教育实践概况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奥斯丁大学。资料显示,美国所有硕士学位中,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高达85%,仅有15%是学术型。2003-2008年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类似我国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以上数据都直接说明了国外对会计硕士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考核方式、教学方法、教师评价模式四大角度,分析总结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实践情况。

(一)培养目标 在美国,很多学科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美国科学院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1995年的《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们的研究生教育》中指出,在很多领域的博士都是从事学术领域以外的商业、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就是市场需求决定供给,因此美国研究生教育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学术并不能局限在“象牙塔”里进行,它需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从中得到滋养。教育学家威廉・比根曾指出,“学术并不会因为其对普通生活的直接关注而贬值,它提供了对于人类生活更为深刻,并且很有希望的是更有条理的洞察。学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意味着理论已基于实践之上了”。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以科学技术创造国为目标的学术研究综合推进》报告指出,大学不仅要培养研究者,还要培养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人,更要培养能够马上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人才”,即“战力型人才”。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西方教育发达国家针对应用型硕士往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情景中去体会实际工作的真实状态。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商学院,如今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课堂上,会计硕士也不例外。通过著名高校或者本校教师同知名企业间合作编写出的案例,在课堂上以讨论分析的形式交流学习,既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融为一体,又能锻炼学生思辨、口才、逻辑、演讲等作为一名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综合能力。

(2)“习明纳”研讨课。罗尧成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一书表明我国的研究生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讲授式”为主。在西方,早已形成了一种称之为“习明纳”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每一位研究生必须参加,是一种硬性要求。从课程结构上讲,第一部分是教师全面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学科的前沿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第二部分为课程交流的主干,在这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确定某一主题,并成为主讲报告人,作充分准备。于此同时,要求报告人提前将自己的发言稿打印分发给每一位课程参与者,参与者和教师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问,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式教学。

(3)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因特网或者其他数字化手段实施的各学科及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网络课程不仅能提供十分便捷的学习工具,还能保障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利。它具有“超文本”特性,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具有“高自主选择性、高主动性和高速度性”的特点。在西方的课堂中,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课下补充的学习方式,被广泛的运用在研究生教育中。

(4)学术沙龙。 “沙龙”一词最初发源于17世纪法国的文学沙龙,它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无参与者身份限制、思想和言论自由。主要有“讲座式”、“师徒式”、“论文式”、“自由式”四种。“讲座式”由知名学者主持并进行学术报告,每次报告有相对固定的主题。“师徒式”由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发起和组织,主持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基本为师生关系。“论文式”主要特征是比较注重沙龙内容的学术性,但沙龙活动并不需要名人的组织或者参与。“自由式”没有固定的讨论内容,无须明确具体的组织者和主持人,参与者的讨论主题具有极大自由度。

(三)考核方式 对研究生学习成绩和效果的评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良好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成果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单一的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评价的要求,不能像本科那样过多的重视期末成绩。斯塔克提出的“全貌模式”为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他将影响教育结果的所有因素列出来进行评价,提出了“先在因素”、“实施因素”、和“结果因素”三个概念。“先在因素”是指研究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实施因素”是指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全过程,包括在课堂上的师生、同学间交流,该门课程课外的相关阅读等;“结果因素”是指教学产生的长远影响,包括品质、态度、综合能力等。建立在这样的评价观和考核观下才能全方位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产出。如美国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最终评定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的参与,一般占总成绩的20%;第二部分是平时的作业或者其中考试,一般占30%;第三部分是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50%。

(四)评价方式 笔者采用斯克里文提出的“教师职责评价模式”来论述对教师评价的内容框架。根据他的研究,教师基本的专业职责包括九个方面:对职责的了解、对学校及社区的了解、对教师的了解、教学设计、学生学习信息的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提供、课堂技能、专业服务、个性特征。

二、国外会计硕士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基于市场培养适应企业高层次需求的人才 企业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包括专业素养、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外语交流、组织领导力等,以前高校的教学方法也应作适当调整。全日硕士研究生的定位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要帮助企业实现国际化、成本领先、质量管理等全方位的财务管理规划。因此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具备与人沟通、领导、组织等多项能力。应该继续加大对全日制会计硕士在内的专业硕士在研究生人数中的比重,尽快达到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层次。

(二)加大讨论课程的比重,缩减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程 现行的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的实际情景出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建议加强此类课程的比重。前面分析的国外的习明纳教学法,是一种体系完整良好的案例教学框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该课程需探讨的主题,根据人数划分到各组,通过学生自己去专研该课题,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任课教师需对每一组讲得内容从形式到实质上,从逻辑到细节上一一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没有注意到的,有失偏颇的地方,这样的锻炼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组织、协作、沟通以及专业技能,甚至组织研究一个课题的逻辑,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锻炼,能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三)建立双导师制,构建广泛的校企合作 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导师制,应改变现在学术型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在校内导师指导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校外导师制度。校外导师不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凭借一定的社会职务地位,能为学生找到适合的实习机会。开设全日制MPAcc的单位主要是拥有会计学博士点的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它们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资源。必须将其利用起来,通过学校、教师、校外导师等各种渠道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系,为本校的学生提供实习、调研的场所。联系的实习单位最好是涉及多个行业,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因为在前期调查发现,实习经历对毕业就业选择是有较大影响的。并且,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至少能提供半年以上的实习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适应一个岗位。

三、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正经历巨大变革,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也从以前单一的学术型学位结构转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并重,并逐步扩大了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105家会计硕士(MPAcc)培养单位。同时,鉴于我国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和企业及其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如何从发展已经成熟的国外会计硕士教育实践情况中进行反思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会计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一个永恒的议题。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培养模式 实践技能 定岗就业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过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十二年寒霜苦读进入高等学府,而高校必然面临着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使大学生毕业即能实现充分就业,如何破解这一两难困境仍摆在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1.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本科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他们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而不将教学重点放在职业资格考试上;教学方法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授课为辅,不以职业资格考试而设置相关的课程。英国的本科教育实施“三年学制+一年兼职”的特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允许学生休学一年或两个半年到企业兼职,通过各种途径开拓学生视野,会计资格认证与会计高等教育完美结合。而澳大利亚本科教育以双学位为主,不同的双学位专业的差异在于,每一个专业公共课之外开设了不同专业方向的专门课程,只有少数学生学习优异,并准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学生才需要做毕业论文,专业课程与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

2.我国高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1 高等教育人数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3万人,录取率为4.8%,到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万名,录取率为72.3%;参加高考人数增加0.63倍,但录取人数增加了14倍。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等教育人数变化可见,虽然人数增加了,但师资力量及教学规模并未成比例变化,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2 高校学生就业现状

从1999年国家扩大招生以来,高校就业一直压力未减,且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尽管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阳光工程建设计划,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就业,加大力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等等,但高等教育不能及时修订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改革之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人仍需一个较长时间绿色通道快捷完成。

2.3 高等教育途径现状

高等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进步,但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手段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如何与时俱进,与当代教育培养目标接轨,如何开创未来,探索新的路径,依然任重道远。为此,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高校人才批养模式入手,以解决根本问题。

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3.1教学理念应与时俱进

教学理念应当科学、合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与时俱进。对于课程教学,应以课程知识平台与认知平台的有效性、科学性的构建为核心,将学生认知、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一流意识、精品意识、特色意识和科学意识为切入点,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关联性与科研成果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以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与实践型等多思路教学取代单一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去影响指导每一位学生。

3.2教学方法应有所创新

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人才培养应有一定的模式。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断创新,卓有成效,才是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在其教学活动中运用基本的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武装自己,拥有一个教学方法的“小金库”,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摆脱固定的模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创造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3.3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

在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方面,强调突出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制度相接轨的主旋律;在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方面,以教材基本内容为依托,及时地将最新的信息转化成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从课程设置总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总之定岗就业模式提出的依据,是以构建以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为主线,以模拟教学与定岗实习双分线为辅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高校资源的优势。许多用人单位的管理者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都要进行两三年的培训,才能独立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培训,有的大学生受不了这种磨练,还要流失一部分。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学校、企业与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因此,通过教学实践采取双向选择,“校内模拟训练校外基地实习企业定岗考核岗位就业选择”,使学生能充分就业不失为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选择。

注:①教改基金项目LSJG20090222。

参考文献:

[1]刘青等.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校企联合构建“实践技能+定岗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价值工程,2011,04

[2]王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大科技,2011,06

[3]万晓文.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兼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02

第11篇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12篇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班子给了我一个以公平竞争职务的形式向大家剖析自己的机会。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本人30岁,会计专业,本科学历,获会计学学士学位,是财计科会计工龄仅次于楚总的的一位老会计,有会计师职称达7年之久。

一、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求学状况:中学时代曾,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毕业后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于年会计专业毕业;年通过了〈商业经济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并取得毕业证;年通过刻苦自学,取得了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证,并获学士学位。

二、职称方面:年会计人员开始执行“以考代评”制度,本人经过刻苦学习,于当年取得了“会计员资格证书”;按有关文件规定:会计员满两年方可报考助理职称,于是年我报考并通过了助理会计师职称;助理满三年后,报考并通过了会计师职称、英语职称考试,加试计算机职称考试后,于当年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

三、学术方面:发表4篇省级论文。

四、业绩方面:

a、在供销学校上学期间,代表学校参加全区珠算比赛获得个人第一名;

b、年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全省供销系统技术练兵先进工作者”

c、曾参加全区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比赛,获“市直团体第二名”;

d、年获“全省棉麻系统财务会计工作第二名”;

e、年获市财政局会计决算“先进个人”

f、年至,年年被评为“全省棉麻系统先进工作者”,各项评比第一名,并获省公司通报表扬。

其次,工作情况:

年参加工作----年11月,负责记帐、跑贷款、办汇票铁路共办费结算等会计业务;年12月楚总调到总公司财务科后,领导安排让我担任主管会计一职,负责银行贷款、回款、汇款及帐务处理、总帐记录等全面工作;直至年4月1日各库的总会计统一安排到总公司财务科;当时我被指派分管各种对内、对外会计报表和帐簿以及储备棉利息、保管费报表,直到现在。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我经手的报表在全省棉麻系统综合评比中数一数二;报表、帐目清楚,素质高、思路清晰有口皆碑!

9月10日,楚总出于责任心、业务水平、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考虑,安排我为业务主办,去参加四公司在故城县设置收棉网点的结算、付款工作。大家都知道,在所有摊点盯摊的会计人员中惟独我自己是一位女同志,孩子当时刚刚两周岁,这一去就是40多天,不可谓:敬业精神不强!结算付款114万元,无一笔差错现象发生。白天结算、付款、核算业务人员报销费用单据,晚上要汇总当天的收购重量、金额,与业务人员核对相符后,再制凭证、入帐,还要盘点库存现金,忙完后已是深夜,早晨4、5点钟就有农民开着拖拉机在大门外等着排队出售棉花,我就住在收购摊点的大门口,这说话声与拖拉机的嘈杂声就好比叫起的闹钟,中午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等结算完棉农的棉款后才去吃饭,中午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能够保证有吃饭时间就已是不错了,掐指算来每天也不过休息三、四个小时,辛苦自是不必说。

综上所述,我觉得个人能力并不差:学历是有的,职称是有的,学术是有的,业绩是有的,敬业精神可谓是相当强的。

今天我来竞争正科一职,只是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是有实力的,这首先是对中国历来奉行的“中庸之道”的一种挑战!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今天我正是为推动我的事业而来。我现在竞争的是正科长,我要做一个当代的“毛遂”,自荐一把,今天干部聘任制度改革的春雷正在我们这块天空上震响,在这场竞争中也许我只是一个匆匆地过客,但我要张开双臂为春雷的到来而欢呼!

相信大家对《小草歌》不算陌生:“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朋友们,当你高喊:“我是一棵小草”的时候,你的内心是何种感受,是觉得自己高大了?还是渺小了?是觉得自豪?还是失落?是觉得有了进取之心?还是觉得只是找到了混日子的借口?你问过自己吗?为什么我应当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为什么我不去争做一棵参天大树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坚绝抛弃这种可悲可怜的小草精神、小草理想,立志做一棵敢挡东西南北风、能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参天大树呢?

由于我个人的工作性质的缘故,与各位领导、同志们接触并不多,大家可能对我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就这点来讲:我在这次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竞选成功的可能性可能微乎其微,但我认为:伯乐们终究是讲求公正的,终究是讲求以能力用人而不是以关系用人,同时我更认为:重要的在于“参与”,“参与”意识是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安于现状、古板拘谨、因循守旧的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市场的,我们应该抛弃陈腐的观念,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应该知难而进,愈挫愈奋,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这样即使你得不到缪丝女神的恩赐,起码也能够度过正常而和谐的一生!”

这次竞争如果成功,我要带领本科室职工更加注重抓紧学习,深入实际,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出色完成领导给的各项任务,准备承受千锤百炼!

如果竞争不成功,我还当我的普通职工,积极配合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工作,当好自己的“绿叶”,以一颗平常之心来对待这件事,正确认识自己,加强锻炼,一如既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把个人进退得失看得很淡薄,不管顺境、逆境、在朝、在野,始终保持一股奋发进取、百折不回的坚强信念和意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分热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发一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