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时间:2022-09-13 16:3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低年级 息技术课堂 养成教育

2011年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的规定: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倍受家长关注的学科课堂比较起来,信息技术课堂非比较另类,说严重一点,是“不堪入目”。我用一句顺口溜来总结:“语文、数学静静悄悄,信息课堂乱糟糟;前面紧张不得了,这课就该调理好;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哪里知道,真心听讲人太少。上网聊天还算好,大亨下海捕鱼,植物大战僵尸,QQ飞车满屏跑。”老师原本费了很多劲,最终也是低效课党。

三年级的学生是最先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他们的课堂表现虽不像前面的那样疯狂,但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归纳了以下几种:

1.没有对学生的上课行为做规范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怎样做。

2.学生对电脑比较好奇,被里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如上网,打游戏等。导致学习氛围不好。

3.老师在讲授、演示、辅导以及学生练习的时间上处理不恰当。

4.对接受新知识能力差的学生,关注不够,致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丧失信心,无事可做。

认真分析以上现象,不难发现其根本结症所在:是我们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督促不够造成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也包括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及思维习惯的培养。说白了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养成教育就是要对学生在言、行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习惯,我们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外。应当拥有爱心、信心和耐心。三、四年级的孩子就一块待人雕琢的璞玉,我们当精心设计,用心镌刻,细心打磨,才能奉还社会、家长一块美玉。十余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摸索出几条经验:

1.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信息技术课其实践性强,课标上要求操作应占70%在上,因此与其它课程相比,课程纪律更难维持。本着规矩立在前,执行在后的原则,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伊始,就对许多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带好书(其它书一律不准带入,杜绝学生带入零食与饮料),整队进行微机室。微型室的卫生保持得更好,学生分心因素也少些。每节课前,我不是在微机室等着学生来,而是到班重复一遍课堂要求。一些专家研究表明,21天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如果21天不行,我们就31天,甚至41天……绝不放松。

2.小组合作,耐心指导

地处乡镇,家庭的电脑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一些三年级的学生只是见电脑是什么样子,却没亲自摸过。而条件稍好的家里有这一东西,学生实际使用过。因此在学习起来,摸过电脑的能快速上手,而其它人却有点畏手畏脚,女生比较好静,常常静坐一边,一动不动,周围的一切好像与她们无关。发现这种情况,我首先想到的是让他们合作学习。以四人为一组,水平高低搭配,安排在相邻两台电脑上学习。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搞得好的可获得表扬与奖励。同时调整了一下讲授新知的速度,,让学生们听得清静,听得明白。同时,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耐心指导。

三年学生通常把电脑与电视联系在一起,按照关电视的操作来关电脑。为这事还真费了点工夫。我要求上午第四节的学生必须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关闭电脑,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微机室。学期头几周,三年级一些学生总不能正常关闭,于是我安慰他们说:“别急,来,按老师说的做,你们一定会正确关机的。先找到开始菜单……”这时我才发现,有的桌面上并没有标出“开始”二字,他们也没提出,因此不知从何下鼠标。我立即向他们道歉:“这都怪老师没发现这种情况,真对不起你们,‘开始’藏在这儿呢。大家重新操作一遍。”三分钟后,大家全会了。我还叮嘱他们,发现问题可小组内先尝试解决,不行就在课堂上提出。这样许多问题他们在小组内可以解决,更重要的他们明白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小组合作。

3.发现亮点,鼓励探研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是培养具有一大批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像机器定制出来的一般模样劳动者。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除了把知识,技能及一些与信息有关的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外,还应该在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方式加以训练,也就是参透创新思维方式,为今后他们在学习的生活中打下基础。

在四年级教学图画程序的多边形工具时,有个学生发现了与老师略有不同的方法:以五边形为例,教材上方法是:拖动鼠标画出第一条边,松开,再拖动鼠标第出第二条边、以此类推,直到画出第四条边,第五条又双击封口。学生的方法是:拖动鼠标画出第一条边,松开,把鼠标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单击画出第二条边,同样画出第三,第四条边,双击封口画出第五条边。并且演示证明方法可行。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并告诉同学,敢于去尝试,去探索。于是,有同学告诉大家在画矩形里,左键与右键画出来的颜色不一样,为什么呢。我告诉他们,左键画出来的是前景色,或右画出来的背景色,右键有很大用途。受此启示,同学们纷纷尝试。一个说放大镜单击是放大,右击是缩小……以后的课时常有同学站起来说出他的新发现。

4.注重评价,增强信心

第2篇

汉字输入及文字处理。学生具备了这个基础,就能获得计算机学科方面良好的主体结构,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在教学实践中,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课程教学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小学信息课程教学工作汇报一

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根据《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应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这是本学科的基本教学要求,也是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

具体讲也就是:

1、计算机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

2、操作系统简单操作与使用;

3、汉字输入及文字处理。学生具备了这个基础,就能获得计算机学科方面良好的主体结构,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在教学实践中,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帮助学生达到目的,现将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如下:

(一)以“玩”促学

小学生对“玩”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选好入切点,让他们在“玩”中接触电脑,感知电脑,即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这样就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教学寓教于乐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指法》这节课中,一开始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是非常枯燥的,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不用说要求他们背诵键盘上的26个字母键。所以,在通过“CAI”软件游戏进行教学中,学生们一边击键一边念字母,这样可以使学生兴致盎然,个个跃跃欲试。从而,学生在玩“CAI”软件游戏中学到练习指法的要点。

(二)以“练”促学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效的练习,不仅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许多电脑知识是在反复、大量的使用练习中才能熟悉、体会、掌握的。如在学习汉字输入时,设计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输入自己写的一段话,这样比输入书本上的一段话兴趣更浓,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输入”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实际应用汉字输入法及灵活处理实践中的细节问题,使学生在乐学、趣学中提高操作技能。

(三)以“帮”促学

所教的三年级学生在接受、理解一种新事物中总存在个体的差异,新的知识、概念,有些学生一下子就能掌握了,而有的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耐心启发和引导,那就需要“一对一”的指导,充分发挥“小老师”的骨干作用。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思考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完成它。这样学生们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相互协调。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总之,要做好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为有趣生动。

小学信息课程教学工作汇报二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下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刚刚升入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是第一次开设信息技术课,他们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玩”。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他们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玩”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在宽松氛围下的动手动脑的有效的学习,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玩”中学,由浅入深,在轻松的气氛中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还不幼稚,因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该简单易懂,在课程的布置和内容上注意简单易懂,要适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一些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方法和教学软件,配合一些适当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防止一些笼统的理论,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

为使学生掌握鼠标的习性,左右键的用法,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我从一些游戏入手,如纸牌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把兴趣和创新结合起来。具体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解决不了,就会主动地问老师、回过头来再学习基础知识。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越来越高。

本学期还重点学习了指法,指法学习是枯燥的,假如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竞赛谁的成果好或者与老师竞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果就必需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坚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在教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非常感兴趣,而且对于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其主要原因关在于缺乏发明性的思维。

在“画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发明性的火花,克服学生电脑绘画中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如在教学“画月亮”时,先让学生考虑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局部学生从常规思维动身,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局部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明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发明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本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有局部学生在上机课中不能按要求带脚套;

2、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还不太会去合作、推荐。

3、在评价作品环节方面,语言太单调。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果。

小学信息课程教学工作汇报三

回顾第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实际制定各项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难易结合,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得愉快、学得好,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讲为辅,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学会如何使用电脑,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呆板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开学时,学生大多数刚接触电脑,对电脑有着一种神秘感,对学习电脑也有着一种极大的兴趣感,作为教师要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继续保持下去呢?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先问学生什么是电脑,电脑有什么作用,然后根据书本讲了许多有关电脑方面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到电脑原来是这样一回事,使他们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打破了不敢碰电脑的神秘感。接着讲解了电脑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游戏入门,学习指法。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对于最基础的学习内容--学习指法。这个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工作总结《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就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在教学鼠标的使用时,有些学生不敢握鼠标,或是操作不灵活,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采取的是游戏结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鼠标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安排一些拖箱子(训练拖动)、纸牌(单击、双击)和扫雷等游戏,通过游戏,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序掌握得好快。

三、小组互助、协作学习。

由于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们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很多,有的家庭有条件从小接受计算机教育,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很高,可以说是"小专家",而有的学生在校外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在本学期只是第一次接触,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于是,在开始的时候,我将每一个班按每列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有6个人,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在教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监督检查。水平相当的能一起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助,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这样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例如在学习时,老师布置好一个任务,通过小组学习,使这个任务是由学生进行解决的,而不是教师将方法直接讲给他们。通过实践证明,小组学习不仅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发展。

四、开展竞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第3篇

一、深入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查阅大量的书籍。特别是三年级没有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征,自编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教材,使学生变得乐学、好学。

二、努力探索,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所教学科的各方面资料,拓宽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在微机室里,我可以用操作电脑,展示教学课件;播放vcd、dvd、录像等格式的教学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巧设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并适当采用学生竞赛的方法,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师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学生共同安装“绿坝护航”软件,安装时要跳过还原卡的保护,才能一步步的的安装,让学生体会到维护维护维修计算机的坚辛苦,激发学生爱机护机的意识,并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机房上课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在上机练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及优生帮差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便于学习的交流,促进。走进差生的心灵,给他们鼓励,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不时的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四、共同努力,齐创学校的和谐教育

这学期是一个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全校的师生都因忙碌而快乐着,开学伊始,学校组组织了的各教研组“名师送课” 活动和“人人上一堂优质课的”活动,接着进行了全校的教学能手参评活动,在这些讲课活动中,老师们的课件,有80%的课件都是我帮着指导制作的,做课件可是费脑费时的事情,虽然忙碌辛苦,但我却以为而高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制作课件的水平和知识面也不断的提高。有人说“信息技术老师是学校里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其实,每个教师都是学校的一块砖,都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在举行学生才艺大赛和庆六一的活动中,所有的人都忙碌着,我主要负责计算机的才艺大赛,不但要负责出参赛的试题,还要负责组织召集学生比赛,最后还合计成绩,这项工作繁琐而复杂,可看到学生取得成绩后的喜悦,自己的疲惫也随之消失了。在上好课的同时,我也积极投入到庆六一的准备工作中,特别是在演出那天,我们化妆组的是最早来到学校帮助学生化妆的,我们的认真仔细确保演出质量。

五、辅导竞赛方面

第4篇

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实践化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想要学生真正牢固地掌握知识,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探索的欲望,才能在实践和摸索中得到自悟和体会,最后才会真正牢固地掌握知识,切实提高应用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对老师来说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看到新鲜的或者感兴趣的事物容易激动,还经常有学生不跟着老师节奏走。所以有些信息技术老师就减少甚至不让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上信息课就是学生听老师讲,看老师操作。这样老师是轻松了,教学任务也看似完成了,但学生根本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学生连实践都没有,怎么去掌握知识呢?例如,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要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键盘等,都是最基础的操作,必须在实践中去学习,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学习小组化

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老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5~6人一组,每组都由基础较好的和较薄弱的学生搭配组成,能够互相帮助和带动。其次,老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熟悉知识点。再次,老师对知识点做简明的讲授,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讲解重点、难点,便于他们理解接受。之后,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各自小组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遇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索一点一点找出答案,形成自己的思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把知识点融汇到血液中。最后,每个小组做出总结和评价,小组间互相交流。

例如,四年级的“申请电子邮箱”内容,教师可以先讲解邮箱地址的组成、如何登陆申请界面、用户名应该注意些什么等要点,而后每个小组选定一个提供邮箱服务的服务器,每位学生动手操作,注册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最后申请成功了,做小组间的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分析,主要是鼓励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种方法,能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避免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跟不上节奏而落单。也能让学生协作学习,共同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遇到用户名重名怎么办?怎样才能使地址和密码不容易忘记?验证码怎么输入?等等。把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快跟上前进的步伐,让基础好的学生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去帮助别人,同时也鼓励其保持学习先进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通过这样的分小组协作实践学习,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协同提高,真正做到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三、评价有效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水平、作品作业的质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等,都做出详细而及时的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评价时应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要求,不与教学内容脱轨。

1.知识性的评价。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老师都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全班交流,并把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做出概括总结,及时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结构,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能提出深化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或日后的教学做铺垫。

2.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每个学生基础不同,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教师不能简单地只用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来评价这个学生的优劣,而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注重他的成长,适时加以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也可以发现并激发其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提高和突破的机会。

3.学生自评和互评。在教学中尤其是小组协作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组学生对自己组内的学习情况要做出总结,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学习效果、存在的不足等,并提出问题,看清自身的优缺点。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例如,在刚刚所提到的“申请电子邮箱”案例中,有些学生申请电子邮箱的过程是充满坎坷的。由于不熟练,问题有很多。那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申请成功的?组员之间是怎样相互协作的?通过这次活动自己有哪些收获?小组表现如何?等等,都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内容。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进步大的学生做出表扬鼓励。

总之,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生是社会的接班人,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好赖以生存的技术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技术基础。而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可推挡的使命。我们必须担好这项重任,想方设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用我们的青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祖国下一代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第5篇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教师引领—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知识建构”的策略来进行课堂学习。巧用“任务驱动法”,凸显信息技术课实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巧妙进行任务设计是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

任务要富有挑战性,要能激发求知欲,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疑激趣”。如学习三年级Word中的“替换”操作,授课时,笔者设计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三十处的词语“老虎”要求学生将其全都换成“斑马”,并对操作进行计时。一般来说,学生都会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方法进行操作。等学生意识到进行相同重复操作效率很低、很烦琐的时候,教师适时提问:“能不能找到更为简便快捷的操作呢?”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替换”操作的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了。这时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探究,思维豁然开朗,对“替换”操作的掌握也就变得尤为深刻。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任务细化,精心设计坡度小的任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中生趣”,不断体验到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任务的设计应突出实效性、趣味性、挑战性,并且难度要适中。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三课《文章修修又改改》中,可以将教学任务细化成以下三个:

1.删除输错的字

下面同学们把打开的“字典大楼”一文读一读,你能发现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什么错误?(“啊”字错了)

同学们平时写字,哪个字写错了,可以用橡皮把它擦掉,在电脑上写错了字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修改文章中的错字。(出示课题:文章的修修又改改)

任务一:好,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如何删除这个错字“啊”。看看哪个小组研究的速度快、方法多。

完成任务找学生演示,给做得好的学生发金星,并给他的小组加分。

总结方法:

(1)“前删”的方法。(用“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

在“啊”字后面单击鼠标,将光标定位在这里,在键盘上敲一下“退格”键,“啊”字就删掉了。

(2)“后删”的方法。(用“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

在“种”字前面单击鼠标,将光标定位在这里,在键盘上敲一下“Delete”键,“啊”字就删掉了。

2.加上漏掉的字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文章中的错字删掉了,删完后发现在文章里有很多地方漏掉了字,你能把这些漏掉的字加上吗?

任务二:好,请参照课本16页,将漏掉的字加上。先做好的同学奖励小金星。

3.撤销错误的操作

任务三:在“住着”的后面加上“好多”两个字,你完成了吗?快看啊,涛涛一不小心多输入了一个“好多”,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他快速回到误操作之前的状态吗?(找学生回答,并引出“撤销”命令。)

如果你执行了“撤销”操作后又后悔了该怎么办?(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小组协作。)

注:有时候,我们执行“撤销”操作后,又后悔了,觉得不应该撤销,这时我们就可以单击“撤销”按钮旁边的“恢复”按钮,就可以恢复刚才的撤销操作了。

这样,学生会感到任务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可以在小组内协同解决,学习兴趣盎然。

二、重视学生在任务完成后的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准备并实施好课堂上要采用的评价方式及奖励机制,特别是以合作小组作为评价的单位,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又能让各层的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笔者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教师评定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有时也会“武断”。采用学生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尽管较难控制,但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敢说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这几个方式结合使用,能促进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第6篇

关键词:打字速度;原因;拼音;指法;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2-01

打字包括英文打字和中字打字。通过计算机键盘输入中英文是当今信息社会的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打字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每个人的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效率,例如:利用电脑写文章、发电子邮箱、QQ网络聊天等。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打字速度很不容乐观,学生的差异性很大,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在农村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的小学生打字速度更不理想。本文先是阐述农村小学生打字速度慢的原因,然后再谈谈一些解决办法。中英文打字学习一般是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因此,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问题描述

1、输入网址。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浙江摄影出版社)下册有一课进入中国科普博览馆(http://.cn)中的“植物馆”,有一小部分同学整堂课就在输入这个网址,不是字母打错了就是标点符号不对。

2、发电子邮件。四年级的同学给老师发来的电子邮件作业中,基本上都是一句话,有一部分同学时间浪费在@符号的输入上。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农村的小学生打字速度是多么令老师担忧,这样的打字速度怎么能打造小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提高小学生的打字速度是信息技术老师必有要重视的问题。

二、主要原因

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因素,也有其它学科的影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一些情况是导致学生打字慢的主要原因。

1、家庭没有电脑。

我校距市城区60里,属边远农村山区学校,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和做手工活,有一些家庭父母在城里工作或经商,收入可观后其子女基本上转入城区或城区附近的学校就读,留下的家庭收入情况可想而知了,更谈不上用其微薄的收入来购买电脑。从176份问卷调查发现,有电脑的学生家庭数64个占调查人数的36.4%,没有电脑的学生家庭数是112个,占调查人数的63.6% 。没有家庭电脑的同学,平时或周末动手操作的时间也就没有了,光靠学生每周一课时的在校训练时间,其打字速度当然熟练不到那里去。

2、不使用良好的输入法。

这主要是针对打汉字来的,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钟道隆在50岁学电脑打汉字时,总结出当今汉字输入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好学的不好用,好用的不要好”,拼音打字好学,但重码多,很不好用、影响打汉字的速度;五笔字型输入法很难学,难练字根,但学会的人用起来很方便、快捷,据报道五笔字型输入法有最快的达到180字/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针对小学阶段指出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但目前许多教材中都是以拼音输入法为主,有些是全拼输入法,有些是智能ABC输入法,有些是微软拼音输入法,而没有出现五笔字型输入法,只是在一些成人或中职教材中看到过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

3、不习惯使用词组输入。

学生也知道词组输入方便、速度快,但实现许多同学打字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所以打字速度快不起来。

4、标点符号输入及大小写切换不熟悉。

标点符号及一些特殊符号如“ :、;、?、!、 @”等符号。在四年级收发电子邮件的课堂教学中,第一次有80%有同学@符号打不出来。通过对4~5年级151名同学问卷调查发现,15.6%对标点符号熟悉,68.71%对个别标点符号记不住,不熟悉的同学占到18.37%.

5、拼音拼不准确。

这主要是体现在使用拼音输入法的学生,声母有ZH、CH、SH与Z、S、C,L、N、R,F、H区别不开,例如杭州(hangzhou)容易拼成(hangzou),知道(zhidao)拼成(zidao),隆重(longzhong)拼成(nongzhong),西湖(xi hu)拼成(xi fu)等;韵母主要表现在后鼻音,有eng、en,ing、in容易混淆,例如声音(shengxin)拼成(senxin)。

三、解决办法

随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各方面政策倾斜,特别是家电下乡后,农村拥有电脑的家庭会越来越多,电脑对农村小学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要让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操作练习,践行“半小时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熟记键盘,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用键盘向电脑中输入字符是使用电脑的基本功,要想成为“弹指如飞”的电脑高手,需要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并在熟能生巧中成为击“键”高手。

首先要养成正确的姿势操作电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也不容易疲劳,更避免了对眼睛和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我把打字要领编成顺口流:“挺胸抬头坐端正,眼睛只看显示器,双手落在基本键,心神专注把字练。”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总忍不住目光在键盘和显示器之间来回流连。究起原因是对键盘不够熟悉。可每周一节的信息课,怎舍得专门用来练习键盘打字呢?仔细思忖后,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对策。用A4纸将主键盘区的字母、标点以及数字等按正常比例打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记忆的同时,闲暇还可以在这张纸上进行模拟击“键”练习。为了检查课后学习效果,我抓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喜爱,利用每节课的课前时间,让学生相互抽背或默写主键盘上字母、数字以及标点符号的位置,完成者便可以提前上机练习。对于一些记忆慢的学生,我会适当放宽条件,促使他们每节课都有所进步。一个阶段的强化训练之后,学生不但打字的姿势正确了,而且击键的速度也得到了提高。

2、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指法练习的兴趣。

(1)活化教学内容、激趣导入

“指法”一课的导入,可以从打字、打文章、玩游戏入手:课前预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打打教科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这样的练习既不枯燥,也会让学生感兴趣。也可以从网上聊天、写邮件入手:练习的内容可以是今天的日记,也可以是刚会唱的一首歌;可以是枯燥的手指劳动,也可以是活泼的手指游戏……

为了让学生主动的去练,想练,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上指法课之前,我尝试过让学生围到我的身边,先展示了一下我的打字功夫,学生一下都看呆了,惊呼“好快!”“老师都不用看键盘啊!”

我看目的已达到,就顺势问学生:“想不想和老师打一样快啊!?”“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也常以“太空大战”游戏引入,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一指禅”是远远不够的,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结合《金山打字2003》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学生在清楚手指与各键之间的关系上,让学生去记忆、去练习、去深化。

(2)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8个基本键既是击键的基础又是指法教学的关键,是一切击键操作的引导,是整个指法的基础和起点,就如盲人手中的拐仗,因此基本键位的训练一定要从严从细要求。

(3)利用游戏,巧记26个字母键

因为26个字母排列没有规律可找。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当然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久就会忘掉。因此,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利用flash课件设计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拼图游戏,帮助他们记忆键盘字母排列。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键盘,然后让学生将键移到相应得位置;接着,让学生分上排键、基本键、下排键来练习,分排把相应的键次序打乱,学生一边对照键盘一边拼图;然后,将键盘中的各个键的次序打乱,让学生凭记忆逐步将字母键移到相应的位置;最后,将整个键盘拼图分解成几个部分,最短时间内拼出的胜出,对于胜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不断强化对键盘的感知,整个键盘字母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键盘字母的排列图式逐步进入学生的潜意识。

3、精选软件和游戏教学

如果就用记事本、WORD、写字板、金山文字等软件让学生进行打字母练习,那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练一会儿恐怕十个手指头都会麻木和僵硬,难以坚持,因此精心选择一种指法软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法训练上,我首先对指法练习软件进行了精心挑选。 挑选的标准有三个:要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指法习惯,软件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键盘指法练习,逐步提高熟练程度;界面要活泼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自主练习,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保证了训练的效果。经过精挑细选,我利用课余时间在每台电脑上装了“金山打字通”,可以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指法练习、单词练习、到汉字的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巩固指法。

4、随时随地进行练习

虽然每周只有一次利用课后开展的打字练习课,而且是学生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许多孩子家里都有电脑了,可以让他们在家电脑也装上《金山打字2003》,并跟家长阐述打字速度跟所有学科教学的关系,让家长了解打字速度不单单影响信息技术的学习,跟会对其他学科的教学造成严重的影响。要求家长在孩子有空的时候就适时进行打字练习。但家里的安装的打字练习软件必须跟学校的软件进行统一,不能私自使用其他的打字练习软件,不然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扰。

中英文打字是每位小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打字速度,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因此,每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作为农村山区老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影响小学生打字速度的各方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打字兴趣、提高打字水平,才能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从而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刘群英 程全洲.信息技术教育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信息技术 能力培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课题《流动人口子女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研究》(CS201400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15-01

一、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差

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差距。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需要大的资金投入,许多农村学校因此无法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甚至从未摸过计算机。因此,学校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造成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家庭对接受信息技术是否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基本无法购置计算机,这使得他们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学前不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课后也无法对课堂所学进行巩固和实践操作,这是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能力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三)学习行为习惯差

流动人口子女也非常爱学习、追求上进,但往往学习水平偏低,这与流动人口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分不开的,表现为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催不做,这也是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提高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

通过研究分析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能力差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学习指导,帮助流动人口子女提高学习效果,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一旦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做事习惯等,他将受益无穷,而课堂的管理也会变得容易。流动人口子女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他们行为习惯差,但是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改正并养成新的良好行为习惯,个人总结了几点经验:

首先抓好第一次。任何事第一次总是令人难忘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从这关键的第一次开始,每学期第一节课就提出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上、下课排队要守秩序,进入电脑室要穿鞋套,课前填写使用登记表,上课时遵守上机守则,课后关闭计算机,整理桌面书本,椅子要摆好……

其次,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常抓不懈。比如每次排队都要强调排队秩序,课前提醒填写上机登记表,课后要求关闭计算机并整理好桌面再离开电脑室等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就自然形成了良好习惯。

最后,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学生一样上下楼梯靠右走,一样穿鞋套入电脑室,随时保持讲台整洁,认真准备每节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都是巨大的,有着无穷无尽的引力,引导着学生去模仿。

(二)小组合作学习

我国古代《学记》有言:“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已经蕴含有同伴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思想,《指导纲要》中也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 流动人口子女信息技术基础差甚至是零基础,教师面对流动性强的这些学生无法做到每次都从头开始补课,也无法一一对他们进行指导,唯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从三年级第一堂信息技术课开始,对班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查,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进行搭配分组,将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尽量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使每个小组能力水平相当,要在各小组中指定一个计算机操作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加强对组长的培训。每堂课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促使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帮助,并要求小组成员间的帮助“只动口不动手”,计算机操作好的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而基础较差的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小组成员的帮助,及时的解决每个小问题,信息技术能力也自然得到提高。长期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会提升小组成员间的集体感、社会责任感,当有新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这个小组的时候,原来的组员会自发的去帮助他,让新生快速地融入到集体中,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分层教学

第斯多惠说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

首先,要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分层。

也就是依据教学纲要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依此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合格、良好和优秀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纬度。例如三年级《鱼儿悠悠》的学习可以分层三个学习目标。合格层次要求学生能掌握曲线工具的操作方法;良好层次要求学生能在合格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优秀层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教师要根据三个目标层次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合格层次要求学生能画出一条鱼;良好层次要求学生能绘制三种不一样的鱼;优秀层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绘制出美丽的海底世界。

其次,要对课堂操作练习进行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规定,一堂信息技术课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整堂课的70%,所以操作练习在课堂中非常重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条件差,课后很少机会进行操作练习,操作能力自然会比城市的学生弱。如果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要求,则很可能会打击这些操作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操作练习中我很注重分层练习。

比如在三年级打字练习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操作目标:

合格:打字姿势正确,英文输入速度(30个/分钟);

良好:打字姿势正确,能实现盲打,英文速度(30个/分钟);

优秀:打字姿势正确,能实现盲打,英文速度(50个/分钟)。

再次,要对学习评价进行分层。

正确的评价、反馈是激励学生有效手段。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必然也应分层,而对各个不同的层次的学生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对合格层次的学生应该用表扬性评价,发掘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对良好层次的学生应该用激励性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秀层次的学生应该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

总之,教好每一个流动人口子女是老师的天职,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让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我前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映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6):37―39.

[2]龙丽嫦.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白云信息技术教育网.

[3]李春菊.流动人口子女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第8篇

对混合式学习及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进行概述,指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面授和学生参与的策略。以学习任务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开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协作学习,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有现实意义的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策略

当前,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撼动。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的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混合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让师生共同受益。

一、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应用

(一)混合式学习概述

“混合学习”来自英文的“BlendedLearning”,目前的国内有多种翻译,笔者比较认可“混合式学习”。华南师大教授李克东以及北师大教授何克抗都提出各自的观点。[1]在参考相关教育文献后,笔者把混合式学习定义为:它是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教师及学习内容,采取在线和面对面交织进行教学的一种策略。为此,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势互补。混合式学习内容包括多种混合。学习理论之混合:囊括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活动理论,虚实交融、情境认知理论等。倡导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资源之混合:涵盖教师面授、在线课程资源、全面的资料积累,同事的经验分享等,形成强大的知识管理中心。学习环境之混合: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整合了多种功能,包括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建立的,构建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训练到协作环境的完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实现同步与异步的、实时与非实时、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教学对接,可进行协作学习、讨论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以及围绕网络资源开展的自主学习。

(二)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混合式学习优势明显,学生学习的环境就是网络教室,而且人均一机,有可靠的硬件保障,同时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以及教学资源的不断充实、丰富,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的广泛应用,以及智慧教室的构建,将成为网络学习的有效环境。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更应当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身边的工具,率先把握智慧教学的制高点,真正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笔者在网络教室环境中,结合课程管理系统(CMS)、电子教室系统,充分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通过开展混合式学习,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心理年龄特点,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协助,学生依托课程管理系统,诸如:moodle、claroline等进行有效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笔者运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课程学案、课程微课、作业任务、自评体会、习题检测、问题讨论、作品展示、素材资源以及互动交流等环节,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具体做法是:每位学生在平台上都注册有一个实名的帐号,在登录平台后,通过课程导学案明确学习内容,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观看微课程,自学内容,并通过平台的检测功能,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反馈知识点自学情况。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情况下,学习可以根据素材资源提供的素材完成作品,并上传至平台,由教师评价、以及同学间进行互评。[2]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状况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学生知识技能方面: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格局,能最大程度上对作品进行较为用心的处理,既为得到他人的认可,也自我满足。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学生间能进行友好、真诚的互帮互助,在课堂上敢于通过言语或者文字的形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表达,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团队协同合作的行为习惯。教师教学方面:教师不用那么费时费力的进行满堂灌的授课,能较为轻松的监控课堂全局,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而且能保证对学生的学习做到及时的评价、反馈。

二、混合式学习中的课堂面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策略

在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占主导地位,也有其优势所在。尤其是小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的自觉性、自控性还是有待养成和提高,因此,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指导不可或缺。然而课堂讲授若是没有把握好尺度,则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沉闷。笔者结合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应用混合式教学以及促进学生混合学习的尝试。

(一)用“学习任务”衔接两种教学方式

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融合。为此,这两种教学方式通过“任务”来衔接。学习任务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突破口,避免流于形式的学习,就得重视学习任务。面对面教学中的知识是完成任务的基础,而任务是在线学习的动力,实践是检验任务完成的环节。笔者在教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动画原理》这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既可以选择自读课本,或在平台的“课程学案”当中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动画原理———视觉暂留。紧接着使用言语对“动画原理———视觉暂留”做系统的简要讲解。再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观看“视觉暂留”动画视频,学生对动画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有较为深刻理解,笔者特意设计了在线小测,在线小测仅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测试时间设定为两分钟,完成5道图文并茂的单项选择题。这样既使得学生对自学内容进行检测,又显得学习生动有趣,贴近本节课的主题。

(二)给学生主动参与设计任务的机会

由于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者的切身体验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笔者通过电子教室软件给学生发送了一组连续的图片,推荐他们使用系统查看图片软件或者ACDSee软件进行快速浏览,进而形成动画效果。为了再进一步地感受动画原理,还建议学生们使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诸如:画图软件以及演示文稿软件模拟动画的生成。学生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受,加之进行动手操练,就更容易理解动画(逐帧动画)原理,还能从侧面感受动画播放速度(帧频率),为后续的动画的进一步学习以及设计任务做铺垫。

(三)让学生围绕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说,在线学习是课堂面授的延续。面对面式的讲授优势是,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情感。而在线学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3]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1.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教师监控下的在线学习更是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教授的时间不足做了很好的弥补。笔者在教学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一课中,本节课教学内容当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内涵是获取、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这是三年级的第一节课,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受信息技术的正规学习。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还是显得有些陌生。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信息技术这一概念,同时,尽早适应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笔者在本节课上让孩子们在教师的moodle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明确信息课堂的虚拟环境,找到自己的虚拟位置。在这一操作当中,完成了“获取、存储、处理、传递”的信息技术过程。

2.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也是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的常用活动形式。它是针对某个主题展开的交流讨论,而这个主题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通过讨论,既加深对问题、知识的理解,也学会了分享。[4]而同步、异步的讨论形式使得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面更加大,更具实效性。笔者在教学闽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初识电脑》一课,在对“窗口的操作”这一知识进行学习时候,采用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由于班级的人数较多,为了让全体学习者都能参与进来,笔者采用电子教室的主题讨论功能进行异步讨论,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进行同步讨论,这样的举措,让全体学习者都有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既能聆听,也能表达。

3.协作学习

在混合式学习当中,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想法、感受的机会,既能展示成果,也能提高表达能力。网络平台下的较传统课堂的协作学习更具优势。[5]在教学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海龟画太阳系》一课,在区分画圆的命令,是采用stampoval还是repeat360[fd2*pi*r/360rt1]的问题上,学生们摇摆不定。笔者采用电子教室的分组教学功能,采取异质分组,将4人分一组,由小组内进行讨论,运行程序后得出结论,并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心得。最后由学生们总结出这两组命令的各自特点:前一个命令绘制的圆形海龟位置在圆心,后一个命令绘制的圆形海龟在圆上;在绘制太阳系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两个命令交叉使用,能使程序更为简洁。通过协作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及生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有意义的评价

在混合式学习中的评价,充分利用了网络学习平台,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互评价相融合方式。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一节课的表现及学习成果进行的反思;教师评价是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评价,以及学习目标完成后的评价;相互评价是协作者之间通过学习平台开展的互相评价,学生间是协作的关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者是最了解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通过协作者之间的评价起到相互之间的监督作用,继而调动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彼此之间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协作的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实现了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每位学生以实名的身份登录平台,按每章节的目录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等级评价(优+、优、良、中、待改进),而且还可以写上相应的评语,让学生对师评有清晰的了解;学生登录后,可以在“作品展示”中找到相应章节的作品,根据教师的评价指标(一般有五项评价指标,每项一分,满分五分),每个用户都有两次评价的机会,自评以及评价他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学习到他人作品的优缺点,也能通过平台找到评价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意义上实现评价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指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混合式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混合式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多增添一条学习路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混合式的学习。时下虽然混合式学习很热门,但是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发挥出启发、指引、监督的作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程庆宝 黄宇星 单位: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 福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陆莉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程庆宝.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3]刘君亮,王移芝.混合学习环境下无缝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第9篇

一、快速呈现学生作业

传统课堂上,要实现学生作业对比,大多情况下,教师要到学生座位上拿着学生的作业,再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练习本,放在投影仪下,呈现一本之后再换一本,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而通过科大讯飞移动终端,教师拍几幅照片,通过对比功能,就可以在大屏幕上同时呈现几幅学生作品,还可以将每幅作品放大逐一呈现,逐一批注讲解。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含义》时,送学生每人一张龙门石窟的介绍卡,介绍卡中间的小数是空着的,让学生听有关龙门石窟的录音资料,把它填进去。接着,笔者使用讯飞移动终端呈现学生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选出谁的小数写得最好,接着让学生说说写小数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以及写小数时还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小数写法的规则,更加高效、方便,还能实现多位学生的作品同时呈现,每一屏呈现所拍的四张学生作品,这样方便学生对比出哪幅作品好,哪幅作品有待改进。通过对比讲解,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工具栏里的笔,进行相应的批注,可以圈重点词或解题步骤,还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打分,画红花、五角星等符号,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快速呈现学生答题情况

传统课堂很难实现即时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往往是课堂上了解部分学生答题情况,或者教师课后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来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科大讯飞移动终端可以将学生的答题情况,立即展示在大屏幕上,实现对客观题(判断题、选择题)、主观题(计算题、应用题、画图题)等题型的统计,同时,还可以呈现投票、抢答等功效,操作方便快捷。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涂色的正方体》时,为了实现用数据化手段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使用讯飞移动终端将一个练习题呈现在PPT里,使用互动菜单里的提问中的选择题,调出了互动画面,学生使用自己的平板提交小组的选项,教师立即统计出学生答题情况并呈现在大屏幕上。除此之外,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终端可以布置主观题目,如计算题等,学生将自己在练习本上的主观题完成后,拍照提交给教师端,教师不用下讲台就可以看到学生的做题情况,还可以选择其中个性化做题情况进行讲评。这样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做题情况,有利于教师精准辅导学生,对学生的理解情况一目了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辅导与精准辅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回放学生生成性操作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小组合作交流环节,课堂中学生有画图、操作等环节。传统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先在自己位置上画图和操作等,教师找出学生的典型操作,让该小组代表或学生上台,在投影仪前进行操作展示。科大讯飞移动终端可以将学生的典型操作录制成视频,在全班交流汇报环节回放学生的操作过程,逼真有效。笔者执教《平移》一课时,学生在操作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传统教学中,只能展示学生平移后的作品,不能呈现学生的画图过程。笔者使用科大讯飞移动终端将学生的画图过程录制成视频,在全班交流环节,回放了学生的画图过程视频,看视频的同时,笔者对视频中学生的操作主要环节进行解读,实现了学生操作的最优化呈现,节省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事实上,这样的录制还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如果录制学生的操作不理想,这个视频就不便于回放。所以,使用本功能之前,要多观察,找到你想录制的学生,以便录制后呈现完美的操作视频或者不足的操作视频,方便集体讲评时展示。

四、教师直接写屏,实现及时批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数使用传统的信息技术,比较高级的就是使用电子白板,实现直接写屏和及时批注功效,但教师往往还要从学生中走到讲台前实现白板上的批注,而科大讯飞移动终端,可以实现随时批注、随时写屏。笔者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含义》时,学生在自主写小数之后,笔者直接用平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拍照,直接用笔写屏,边说写小数的过程中,边写屏小数17.14。另外,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平板选出选项之后提交给老师,教师统计完学生的答题情况之后,在讯飞移动终端上直接放大呈现该题目,学生回答两个正方形表示2元,教师直接写屏2元,学生回答右边的图形表示0.3元,教师直接写屏0.3元,合在一起是2.3元。非常方便地将学生的回答过程与写屏结合起来,便于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科大讯飞移动终端为教学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便捷功能,此外,平板电脑还拥有强大的云资源,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10篇

以省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为契机,学习、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电教中心以振奋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全心服务于教育的工作姿态,以“扎实研究,实用培训,严格管理,优质服务”为载体,促进新课改的深入,促进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和专职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秦淮教育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课题引领,教科研并重,扎实推进教育技术工作

1、做好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电教课题结题工作

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示范学校要加强“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加强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并将有关教育技术活动上传到市教育技术研究网上。必须谋划“十一·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加强信息学科教学研究,强化学科管理

(1)积极参与学科教学视导,深入学校听课调研、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况,教研组建设和管理等现状,特别组织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落实、计划组织全区高中研究课两次。

(2)针对新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信息学科教材重新变动,每两周组织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和有反馈,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活动,加强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安排全区小学研究课两次,初中研究课一次。

(3)组织小学信息学教研片,将以东片和西片(含城外)设立片级教研网,确定东、西片召集人,并开展片级活动。

(4)组织好高二信息技术省级“会考”工作(10月15日~16日)

(5)组织小学、中学信息学科优质课评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比赛。

3、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一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知识重建和探究性学习等作用。各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机房)作用,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本学期全区小学、幼儿园分别进行网络下的学科“整合”研讨活动。

(二)继续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

1、举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件(网件)制作培训班,要求,每校推荐一名教师,第三周报名,第四周开班,上课时间每周二下午2:00-5:00,培训,资料费150元/人。

2、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省级网络管理培训班,主要对象是专职计算机教师,并逐步实现网管教师“持证上岗”。

3、配合有关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包括提供技术指导及专题性讲座等。

(三)加强管理,优质服务,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1、继续及时维护、更新秦淮教育网站(含进修学校的网站),继续推进网上“政务办公”和资料、信息的网上传递。宣传秦淮教育动态、信息、配合区教育局城域网站的筹建工作。

2、积极配合基层学校宽带接入工作和学校网站(网页)制作,进一步强化“教育一线通”的信息应用工作。

3、督促、检查学校“文明网络室”开放工作,提倡周六,周日让学生“进机房,用机房”。指导各校抓好信息技术的课外活动。

4、加强资源建设,做好“信息资源费”的收费工作。充分用好“一费制”中的“信息资料建设费”政策,为各学校征订有用、实用的电教教材软件。各学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字教材中配套磁带(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中学生)的征订工作,要严格执行资源建设费,(原电教代办费中80%部分,即小学4.8元/人、中学(含高中)6.4元/人)的收缴工作,力求做到开学后一个月内上交区进修学校会计室。各学校的信息技术费,在帐目上要设独立科目,做到专款专用,年底对信息技术费的使用进行抽检,违规学校不予年审或取消收费资格。

(四)几项重要工作

1、组织全区教育技术(电教)论文的评比工作(9月25日截止),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市级评比。

2、市中小学网络文明夏令营的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3、市、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暨CAI优秀教案(课件)评比表彰会。

第11篇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它与其他学科有其共同之处。首先,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讲同样是一门基础课,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科学规律。其次它又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技术课。它与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甚至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将影响到我们将来的教育的发展。它在培养学生素质过程中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发挥教学导向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通过评价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一定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上起到促进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即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课程评价要帮助学校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校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促进课程的完善和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

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典型的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要通过诊断课程计划或方案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课程实施提供反馈信息,重视课程的实施过程,将学生在独立或团队工作、计划设计、时间安排、结果表达、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能力作为评价的重点。这种评价是分析性的,而总结性评价是为了分别鉴定、区分优劣、奖励等目的。评价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课程的最终结果上,其特点是概括化程度比较高。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体系中即要注意两者的结合。要有基础性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评价,实行模块化评价模式。每个模块有一个考核评价。考核成绩分为a、b、c、d四等。最后课程成绩根据模块考核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

优:四个模块或以上为a,其他模块为d以上。

不合格:有三个模块为d。

允许学生多次创作,对于不满意成绩的学生,(属作品创作)充许学生修改,进行再创作。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的给学生多次机会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特长发展,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应鼓励其特长的发展。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鼓励特长发展。对有专长的学生评价时可以有所则重。

各模块评价的参考方案

电脑绘画与图形处理模块(一、二、三年级)

考核目的:

1、检查学生掌握绘图及画图及金山画王软件的基本情况。

2、考核学生应用有关软件进行创作的能力。

考核内容:

1、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绘画的能力。

2、画面构图、创意、色彩处理的能力。

3、应用相关软件对图形的编辑与处理能力。

考核方式:

学生自己选择创作素材,教师在学生的创作前提出要求,展示有关作品,创作过程中给予指导。最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30分钟)内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

评价方式:

采用自评(本人)、互评(班里)、点评(教师)的方式评价学生该模块的成绩。(结果存入学生成绩文件夹)

网络基础知识与上网技能模块(四、五年级)

考核目的:

1、考查学生掌握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考查学生查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送信息的能力。

考核内容:

1、使用拨号或其他方式接内因特网。

2、使用ie浏览器查询指定网站中的相关信息,掌握网站网址的收藏和管理。

3、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网站。

4、掌握网页、文字、图片及软件的下载。

5、掌握电子邮箱的申请、管理以及收、发电子邮件

考核方式:

本模块以上机操作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检,教师根据要考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出多道综合上机题。

评价方式:

本模块评价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以评价。最后将考核情况记录在该学生该模模块的文件夹中。

考核目的:

1、了解学生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word进行编辑、创作的能力。

考核内容:

1、学生掌握文字处理及编辑的基本技能。

2、学生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

3、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作能力。

考核方式:

本模块以学生创作的电子文档(校刊、专刊等)作为最终评价依据。教师应该在学生创作前给予必要的指导,如:作品的创意、板面设计、软件使用。要明确提出设计要求,设计进度。学生在实际创作前要首先完成“设计报告”,报告中要有明确的创意及版面草图,教师确认后学生可以进行实际创作。学生的创作可以在课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作品就可以。

评价方式:

教师在收到学生作品时通过询问方式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在合班进行作品展示,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综合各方面情况给予成绩评定。最后成绩评价结果记录在该学生文件夹中。

powerpint幻灯制作模块(五年级)

考核目的:

1、学生掌握powerpint制作幻灯片的技能。

2、学生综合使用各种媒体进行集成的能力。

考核内容:

1、对演示文稿、幻灯片等概念的理解。

2

、对文本输入、图片插入及处理、背景的设置等操作。3、幻灯片的动画设置及放映方式。

考核方式:

由学生完成一个小专题的幻灯片,内容可以多种形式。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如做小课件,某学科的小专题研究等。

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采用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评价学生该模块的成绩。

网页制作模块(六年级)

考核目的:

1、学生掌握运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的技能。

2、学生综合使用各种媒体进行集成的能力。

3、学生对网页的审美能力。

考核内容:

1、新建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站点(站点根文件夹建立在班级文件夹下)

2、建立主页文件

3、在主页文件中设置标题“我的个人主页”

4、在主页文件中插入一个两行三列表格。

5、在表格相应位置插入图像与文字内容。

考核方式:

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专题网站的制作,内容可以多种形式。

第12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兴趣的驱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的教师说了,学习信息技术还用得着激发学生的兴趣吗?他们天生就对计算机感兴趣。我认为并非如此,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对计算机中的游戏感兴趣,当然也就谈不上对信息技术有天生的兴趣,因为信息技术不等于游戏。信息技术相对于游戏来说,要枯燥得多,学生是不会天生对这种枯燥的知识产生兴趣的。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下工夫,使学生从内心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一)以游戏引导学生学习

小学生天生对游戏没有免疫力,计算机能够玩游戏这是所有学生的共识。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和计算机能够玩游戏的特点,以游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键盘指法的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要想调动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必须打破常规。我充分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在计算机上安装了“金山打字”软件,软件上设置有“吃苹果”“打地鼠”等练习指法的小游戏,学生要想在游戏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指法熟练才行。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学习指法时特别认真,而且自觉地去进行练习。此外软件还设置了速度测试PK打字高手模块,练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看谁打字最快最准确,安排学生开展竞赛,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和准确率。

(二)以绘画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动手欲望和探究欲望很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为他们创造动手的机会。动手不光是指上机操作,还包括其他动手形式,如绘画等,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绘画为例来说,学生虽然对键盘并不陌生,但是对键盘上的各个按键却是很不熟悉。而要想学会打字,必须熟练操作键盘,所以,必须使学生记住键盘上的每个键。学生死记不住怎么办?小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绘画,要求学生把键盘用笔认真画出来。通过画键盘,学生对各个键的印象逐渐深刻起来。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还对键盘进行了分区,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如此记忆起来就更加方便、快捷了。可见,绘画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作用是很大的。

二、开展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是必然的,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把学生置于从属的地位。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打破以自己讲解为主的教学思路,师生开展合作交流,带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安排;能够知悉学生对教师传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合理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更有成效。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可以清晰地知道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安排、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参照这些有方向地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使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进行实物教学

形象、生动的事物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抽象、枯燥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摒弃照着教材或PPT课件讲解的方式,把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变为演示教学,尤其是实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时,对于学生熟知的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整体的认知可以一带而过,而对于显示器后面、主机内部的零部件的认识,则需要教师重点讲解,而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实物教学。准备一套计算机设备,打开主机的外盖,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原来主机的内部是另一个世界,好多的零部件啊。教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工作原理等。学生在实物的展示下了解了计算机主机的内部结构,认识到计算机工作的原理等知识。

(二)进行实践操作教学

光听教师讲解,时间长了会使学生产生倦怠,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精神出现游离。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实践操作教学。一是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安排学生上机实际操作;二是可以边讲边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三是可以先让学生上机体验,然后进行理论知识总结。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都有利有弊,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保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长久兴趣。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