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2022-08-29 16:3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第1篇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国学启蒙)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的种植

5、安全教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必背《国学启蒙》。

2、选读书目:中外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爱的教育》。各班根据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书目,每学期读书至少在两本以上。

3、每学期积累名人名言20句以上,做到熟读成诵,并能讲述两个以上名人故事。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40万字。

六、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4、检查学生读书积累本,并随机抽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第2篇

一、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为了正确引领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我校于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与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体做法: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二、认真全面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全面发展。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 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05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 2008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探索与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应用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落实,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并在教学实际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初中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理念带来的变化,我们需要在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在教学实际中广受欢迎,成为英语课程领域的一个热点。在小本课程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我国英语教育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1.校本课程的定义与内涵

爱尔兰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等人于1973年最先提出了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并且是在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因此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校本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把国家课程个性化校本化的课程,即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改编和整合以后形成的课程,这是再加工、再创造国家课程的一个过程,经过改造以后,这些课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二是学校独自开发出来的新课程,即学校在充分评估本校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前提下,并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本校为主体,设计开发出的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主要有4大类组成: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课程,而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课程,三是介绍英语文化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魅力从多个角度进行体验。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英语校本课程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校为基地自主开发;二是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三是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2.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原则

2.1 意义

2.1.1 尊重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教育的统一性必须与人才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这才算得上成功的教育。因此,国家教材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教材,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更多的是强调了教育的统一性,这给强调多样性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编写英语校本教材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性与多样性的满足,校本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1.2 充实课程资源,发展学校特色

通常情况下,学校现有课程资源是学校设置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在校本课程实际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将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两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开发出本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在自身、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进而凸显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2.1.3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

一所学校开发出自己的英语校本课程,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内在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英语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一旦被激发出来,其在学习英语过程终究会充满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并把它们英语学习的潜能挖掘出来。

2.1.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通过开发设计自己的英语校本课程,教师就会对课程编制与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因此把自己的教育智慧充分展示出来。所以,我们在应用本校的英语校本课程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学科研究能力会因此得到较大的提升,自身的专业可以实现较大的发展,学校的整体英语教学水平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2.2 原则

2.2.1 符合学校具体实际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学校具体情况为依托,必须适合被用于本校的英语教学。因此,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校情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是非常必要的。任何学校开发自己的英语校本课程时,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为基础,为突出自己的优势编制校本课程。动活泼,适合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例如开展英语朗读比赛,2.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对校本课程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校本课程才能在教学中收获较好的效果,其应有的作用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设计校本课程必须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主性,并在课程执教中充满灵活性,并能够保证全面地对自己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所有这些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兴趣。

2.2.3 要结合教学研究开发的原则

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而教学研究如果与校本课程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教研成果就可以在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因此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我们在设计开发英语校本课程时,必须注重英语教学研究与校本课程有机地融合,从而把英语校本课程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2.2.4 要协调好趣味与效果关系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英语教育环境一直不甚理想,对于英语的乐趣学生很少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所以,英语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克服这一缺陷。英语校本课程必须与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从这样它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2.5 要体现特殊性与差异性

每一所学校在设计自己的英语校本课程时,都要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校方要对自己的师资、学生、教学设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通盘的考虑。与此同时,英语校本课程也要符合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校本课程的“个性目标”要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共性目标”之中。

2.2.6 保障现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

现实性指的是校本课程教学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对于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要起到促进作用;应用性指的是校本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做到学有所用。特别是要把人文主义思想融入校本课程之中。

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对策

3.1 全面考虑,统筹安排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是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课程,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若不然,自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并要考虑他们的英语接受能力,要注意教学方法与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活动。为了把自己的英语校本课程更好地开发出来,在每学期的英语教学计划中,应专门就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做出自己的规划。英语校本课程教学规划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外教学活动规划,制定这方面的计划,目的在于调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活动内容应当以简单明了为主,要让初中生便于接受,活动项目不宜过多,但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制定的计划要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并向全体学生公开公布,让他们从思想上做好准备;第二是英语课外小组进行活动规划。活动对象是英语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并定期进行过改换,这种活动通常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每次至少一节课。课外活动开始前,教师都要做好备课工作,活动所需的材料要提前准备完整,相应的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也要提前设计完成,同时要对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准备好应对措施。

3.2 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英语校本课程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应尽量选择生我们就以校本课程内容为朗读对象,要尽量选择那些蕴含着浓厚感情的文章,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语音规则去朗读,并且以自愿报名为主。在英语书法比赛中,主要参加对象应当是初中低年级学生,书法比赛先以班级为单位选拔出优秀选手,然后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的书写内容应当统一,书写格式必须符合规定,并设置一定的比赛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自办英文小报,参加人员可以是全体学生,制作要求要提前宣布,具体包括了小报的尺寸、内容、版面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又可开阔他们的视野,加强学生英语国家的了解。此外,诸如“英语演唱比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都可以作为学习校本课程的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活动能够把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略加准备,就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于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智力竞赛”,只要求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参加就可以了,在竞赛开展过程中,可以分组进行,并邀请其他学生现场进行观摩。

3.3 发散思维,强化认知

语言学家指出,语言承载思维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媒介,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化背景。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学习,并对自己的认识方式和认识能力进行创新。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引起一下注意:第一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联系,使学生从课程中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去发现、去求知,又以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去强化国编课本知识;第二是校本课程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国编课本内容之间要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选材内要具备趣味性,能够让初中生精神饱满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第三是校本课程应当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生能力,特别是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以此为前提对听、说、读、写方面的内容进行安排。

4.总结

由上可知,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方式发展的产物。我国在我国现行课程管理体制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这都为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关各方应当密切配合起来,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闯出自己的路子。我们坚信,随着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全面开发与实施,其在教育及发展中的作用必将被充分发挥出来,并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向更高的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状况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贺华锋.讲故事学英语——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陈燕琼.新课程理念下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259-260.

[4]叶思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英语教学 [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21-122.

第4篇

一、校本课程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涵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

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

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做如下的尝试:第一,构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决策系统。主要指体育部教学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决定体育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系统。为了使课程建设和发展得更好,应以广大教师为主体,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第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系统。实施主体主要由管理办公室或教研室组成。其中,办公室贯彻学校的政策,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而教研室则根据整体安排,确保完成体育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第四,信息的收集系统。组织一支认真负责的信息小组,专门负责收集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相关信息。信息收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客观信息,及时反馈到管理办公室,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评价。除此之外,课程管理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5).

[2] 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 靳玉乐主编.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慧琼,罗宏文.校本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思考与实践.湖北教育2005(1).

[6]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

第5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斯基尔贝克程序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72-02

2006年开始,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引入课堂,到2009年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初步编订试用,再到2011年真正开设专门的经典诵读课程,并编制了完整的大纲、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到通过多种手段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走过了近六年的历程。回首整个过程,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对过去不足的反思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待。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境分析

当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企业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都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应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并藉此来提高他们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进取、不断革新、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我国的传统经典、诗文佳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服务,采用访谈、座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在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展开专题调查,分析如下:①经典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自身文学修养;②从教师的角度看,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职业学校文化课开辟出一方新天地;③从家长的角度看,经典诵读中对于“孝”、“悌”、“仁”、“爱”的颂扬可以有效改善亲子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二、目标确立

1.核心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具体目标。①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由理解到热爱,进而激发对于故乡、祖国的孺慕之情;②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浸润灵魂、学会做人做事,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三、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内容、篇幅、难易程度等因素,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中的12篇作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在四个学期实施。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核心为“规范行为、培养习惯”,精选《弟子规》、《朱子家训》;第二学期核心为“加强文史知识、提升基本素养”,精选《三字经》、《千字文》;第三学期核心为“品读传世经典,拔高思想境界”,精选《论语》、《孟子》和《励志诗歌》;第四学期核心为“树立远大理想,学习处世金典”,精选《大学》、《中庸》、《菜根谭》、《颜氏家训》、《围炉夜话》。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编排,梯度性明确。第一二学期的篇目多为全篇,以诵读记忆促进内化,三四学期的篇目多为节选,以品味感悟引领反思。课程教学由优秀语文教师承担,教学计划为每周两课时,总计160课时。

四、课程教学的实施

1.结合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将课程实施分解为三大部分:①晨间诵读、声声入耳。“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学生清晨进校伊始,即组织其大声诵读经典,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接受每日灵魂的早餐,神清气爽地开始一天崭新的生活;②常规教学,关注细节。专门聘请学识渊博的语文教师为每班开授每周两节的经典诵读课。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引领,帮助学生读准每个字音、理解每句经典;③多样激励,保持热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检验的同时不断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校宣传栏内开辟“经典天地”展示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的生成性产品,如摄影作品、手抄报、趣味知识等;开展“趣味诵读大赛”,鼓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个性诵读和多种形式的诵读展示;评选“诵读高手”,鼓励学生在领会经典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彰显自我……此外,还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家庭中去展示经典诵读的学习成果,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为经典诵读注入新的活力。

2.师资培养。①走出去——每学期选派部分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语文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专题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对于经典的理解层次,掌握更为科学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②请进来——不定期地聘请外校名师、心理专家、行业尖兵、技术骨干、创业典型到校内为师生开展讲座,帮助他们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③同济互助——经典诵读教师每月至少组内团队教研一次,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制定检测活动的方案,总结课程开发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济互助、共同成长。

五、课程重建与反思

第6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分类 原则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学校的现状和当地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认为,校本课程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以为校本课程应围绕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开发: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能够有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民主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四、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该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第7篇

【关键词】抖空竹;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空竹文化

“抖空竹”这项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表演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项目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把空竹的技巧进行提炼创新,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进入学校课堂, 符合学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充实学生活动的内容,弘扬民俗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经常进行空竹练习,还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各项身体素质,提升锻炼者的健康水平。由此,笔者就空竹文化在农村小学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学校中发展空竹活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学校开展空竹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1)场地器材

空竹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课间操的距离就可以,也就是说只要学校能做课间操,那么全校抖空竹的场地就够用了,何况大部分学校不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由于在教学和练习中空竹会经常摔在地面上,因此空竹教学需要在较软的地面进行为宜( 例如土场地、塑胶跑道等) ,如果学校的场地都是硬化的,也可以选择较为柔软、不怕摔的熟塑料空竹。而这些条件所有学校都能具备。空竹运动的器械一套价格大约在10-60元左右,而且其使用寿命比较长,需要经常更换的只有抖动空竹所使用的线绳而已。由此可见,场地和器材并不会对空竹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有所限制。

(2)师资配置

由于空竹运动尚未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因此能够进行空竹教学的教师相对缺乏、甚至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了网络自学,当然难度是有的,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毅力,最好是找肯动脑筋、身体协调性好的年轻老师。我校在空竹教学中,老师最初主要是靠观看电脑上的《韩铁钧双轮空竹教学》视频来学习的,边学边教。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聘请高水平者来校任教,抖空竹毕竟是一种竞技技术,真人示范传授肯定会比观看电脑效果好。第三是“走出去”,即对现有教师的进行培训。空竹运动在社会中开展广泛,不乏有很多能手,而且各种学习材料和光盘也很普及。因此学校可以选择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出去学习。由于空竹运动简单易学,因此通过短期培训,这些教师就能具备基本教学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网络自学就基本解决了第一批教师问题,当然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其他两种途径一定会使空竹教学事半功倍。

(3)学生生源

由于抖空竹简单易学,入门快,而且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没有特殊要求,因此不会在性别上有所限制,这就使得空竹运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成为可能。空竹运动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健身价值,因此受到很多同学的青睐。就算把空竹运动作为选修课,相信也会有很多同学选择的。尤其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没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空竹运动更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2、学校开展空竹运动的必要性分析

(1)传承民族传统体育

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空竹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娱乐价值、健身锻炼价值和社会民俗价值。在学校发展空竹运动,对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有一定的意义。在学校增加抖空竹训练,对抖空竹技巧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可让学生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活动中,寓教于乐,从各方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抖空竹,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一种全身的运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才能完成,它的定势少,步伐轻松,快慢相兼,行云流水,造型优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每天坚持锻炼,能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开发教学资源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结合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发展学生特长,以适应社会进步、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我校正在校园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实施和研究空竹校本课程的实验,实践证明空竹教学是有生命力的。

(4)增强在校幸福指数

目前部分农村小学,既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也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学生课间活动单调,学生的体育课都不能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开展空竹活动,可以调节学校气氛,让学生感受学校的乐趣与活力,增强学生在校的幸福指数。

二、学校空竹运动的发展

通过多年来学校空竹活动开展,我校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空竹校本课程开展的路子。概括起来,我校的空竹校本课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二课活动 课间活动 校本课程 特色形成

二课活动阶段(点的实验)

由于在活动初始阶段,没有懂空竹的老师,学校周边也没有会抖的人,所以我们只是由一个年轻教师对着电脑里《韩铁钧空竹基础教学》视频自学,学会以后教给学生,当时只带了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老师对着电脑学一周,每周的二课活动时教学生一节。

课间活动阶段(面的普及与推广)

当几个空竹二课活动的学生把学会的几个动作,放在课间玩耍时,迅速吸引了很多学生自发的投入到抖空竹的行列,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在下午的大课间集体教学生抖空竹,短时间内抖空竹活动迅速在全校普及。

校本课程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将近两年的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将空竹活动正式上升为一门课程,纳入了课表,每班每周2课时,从此我校的校本课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空竹活动更加规范、科学,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

特色形成阶段(追求艺术性、观赏性)

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再次对校本教材进行修订,成立了学校空竹表演队,定期组织空竹个人花样比赛和团体比赛,推动空竹向艺术性、观赏性、表演性上发展,促进空竹活动成为学校的特色

三、各学段的教学要求

一、二年级以空竹入门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空竹的兴趣,了解空竹运动,初步学习空竹的基本动作。三、四年级在熟练掌握空竹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学会二十个以上空竹花样动作。五、六年级在进一步丰富空竹花样的基础上,对已会的空竹花样进行组合与表演,具备一定的表演水平。

四、农村小学空竹校本课程在实施中遇到困惑与解决方案。

1、学校经费不足问题。

学校空竹活动的开展少不了需要一定经费的支出,可能会重影响学校空竹活动的开展。我校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采用了三种途径:

(1)、学校购买

只是在活动初期学校先购买一部分空竹,免费给学生使用,不过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仅限于最初带的几个二课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手一个。等到上升为校本课程以后,学校最多配备最大班容量的一个班的空竹留作上课教学用就可以了。如果购买普通空竹一个在10元左右,最大班容量50的话,500元就够了。如果购买好一点的单轴承空竹,每个30元左右,1500元就够了。这部分钱并不多,一般学校都能承担得起。

(2)企业赞助。

活动开展起来后,个别企业和爱心人士看到学生们抖空竹有模有样的,为我校先后捐赠的空竹人手两个,基本解决了学生空竹的使用,缓解了学校经费的压力。

(3)学生自购

当学生对空竹产生兴趣,空竹又成为校本课程的时候,学生下课就想玩,而学校的空竹下课后被集体收回,孩子们为了满足自己玩的需求会自主购买,因为空竹的价格并不高,一般的家庭都能接受。

2、师资不稳定问题。

会抖空竹的教师原本就没有,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刚刚成型就调走了,这是好多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学校发给教师人手一件空竹,调动教师全员参与抖空竹活动,千方百计激发年轻教师的抖空竹积极性,培养出一批可持续的抖空竹教师队伍。

3、学生兴趣的持续问题。

学生由于年龄跨度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仅凭一时的热情加入队伍,怎么能把孩子们的抖空竹热情维持下去,推动空竹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校的做法是活动激化。

多年来我校为了使空竹活动更深入的开展,组织各式各样的空竹活动,其中包括:空竹个人花样赛、空竹集体表演赛、班级擂台赛、空竹考级制度等,学生能更好的参与空竹活动,从被动的要学习,到主动的想学习,转变教学的模式,形成了师生课下空竹竞技的良好氛围。

五、已取得的成就

2012年,我校的空竹表演在县艺术节上获得“最佳潜力奖”和“优秀节目奖”

2014年,我的教学设计《空竹的加速与调整》获得河北省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5年,我主讲的《空竹的扔高》获得承德市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和河北省第三届校本课程教学展评一等奖。我校的校本课程活动也被评为兴隆县特等奖。

第8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 校本课程 课程设置结构 内容体系

在历经本世纪初的规模扩张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开始注重内涵提升,课程建设逐渐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院校特色的关键环节。由于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拥有较大的自,课程建设多以校本、院本开发为主。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工作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的管理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和科学的内容体系是保障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形成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特色的根本条件。因此,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校本课程体系是研究的前提。

一、校本课程设置体系构建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适应现代科技需求,适应职业教育需求。同时也要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要,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发展性原则。五年制高职学校校本课程须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等诸方面体现出时代性、前瞻性、灵活性和职业性。如审计课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实验课的形式,在学生有一定审计、财务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实际的审计项目,并让学生在其中充当角色,最后完成这个审计项目且找出问题,得出审计结果,最后让学生深刻的去体会审计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旨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灵活性和职业性。如开设的《创业就业指导》校本课程,从职业生涯规划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聘请人力资源专家从企业用人的角度对毕业生进行求职面试辅导讲解;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提升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做好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长期准备,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再如根据社会和专业动态发展的特点,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开设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等实际工作中实用、需用的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设讲座类课程、探究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综合实验类课程,如超级成功学、团队拓展训练、跨专业的创新技能大赛等。

3、主体性原则。五年制高职教育校本课程设置在内容与形式上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重视学科内容的综合,重视专业与职业的联系与拓展,教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如开设的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而是以棋盘类沙盘的形式,模拟真实商业环境,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体验式的互动学习。

4、可行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需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使学校各方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

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近几年来,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后续专业课要求,以及从事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努力构建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二、校本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思路

校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的构建与确定,是以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原则,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宗旨。以此为基点,决定了五年制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既包含新课程的开发,又包含原有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再开发;既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的选修课程开发,又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课程开发等等,构成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紧扣学生主体,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专业现代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校本课程的时代特色。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应充分反映现代专业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表明,从初中到大专是一个十分不同的阶段,学生入校后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许多学生本身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有限,再一下接触这么多新知识很不容易掌握,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安排应符合一般学生的认识过程。同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直接将课堂搬到实训室,边演示边讲,边做边讲。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五年制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线,广泛调研,进行职业分析,确定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并根据职业分析进行校本课程分析,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模块化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专业课程结构的项目化,内容体系上变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项目化、模块化、综合化内容体系,充分体现现代化、发展性、地域性和实践性。同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教学能力。然后,根据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标准,并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校本教材。最后,针对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全方位进行诊断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具体见图1。

四、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探讨五年制高职教育校本课程设置结构及内容体系的构建

1、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与岗位群分析

(1)社会需求状况调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融资活动日益频繁,公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会计服务市场不断扩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改革,会计核算要求更加规范,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大量有理论、懂实务且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会计人员。我国现在对各种实用型人才的缺口很大,那为什么会出现一方怀才不遇,而另一方又求贤若渴呢?面对这样严峻的问题,教育部、各大高校、高职院校及各社会教育机构都在思索如何调整教学、合理利用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会计人才?许多高校及教育机构都适时的、有目的地调整了教学计划,实行多种教学形式并行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课、习题课、讨论课的比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从而使会计专业毕业生更加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其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2)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群分析。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也可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的有关工作。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出纳员、会计核算员;管理软件操作员、基层财税协管员;财务经理助理、内部审计员、企业纳税员,以及会计人员等,具体见图2。

2、课程内容的构建

在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项目课程。

(1)基础能力:基本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中、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身心健康的能力。

(2)功能能力: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能力、出纳核算能力、总账核算能力、报表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工资核算能力、应收应付款核算能力、固定资产核算能力、特殊业务核算能力等。

(3)拓展能力:跨行业技能业务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软件及程序应用能力、系统维护能力。

(4)综合能力:接受继续教育、终身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自我提高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3、课程体系的设置

以就业为导向,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考试紧密衔接。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时,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围绕所需能力,形成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以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设计,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则。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五年制高职特点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

(1)能力分解。传统的那种按学科体系设置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教学体系,虽具专业指导作用,但显然岗位能力目标不明确,指向性弱,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发的新的课程体系,以岗位为依托,根据能力需要设计项目课程,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思想。

(2)能力递进。从会计职业看,职业能力又分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的个性、潜质、再发展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我们根据这一要求,设计了递进式的课程结构,除专业课程按“基础能力―功能能力―拓展能力―综合能力”设计外,在文化基础课程的组织上我们遵循“两个服务”的原则,在设计项目课程时,基础能力、功能能力和拓展能力中均设置文化基础课模块,但围绕不同专业能力的项目教学要求。

文化基础课注重基本人文素养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功能能力中的文化基础课子模块则注重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办公文档处理能力、综合计算分析能力、专业法律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专业选修课及任选课则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适应性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和树立,提高学习能力。如音乐欣赏、影视欣赏、心理健康、超级成功学、小企业创建与会计核算、记账、证券投资、理财知识、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企业经营策略推演(利用用友沙盘)、财务分析系统、文员等课程。

(3)职业资格考证的嵌入式教学。会计从业必须具有国家法定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为了与行业的要求同步,我们将考证课作为项目课程嵌入培养方案结构中、融入课程改革中、融入教材使用中,不仅提高了考证的合格率,而且让学生走出校门即可踏上会计岗位,实现了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除会计证以外,我们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其他相关专业(电子商务、物流、营销、英语、计算机等)的职业资格考试,以拓宽学生就业面。

我们先后在近三个年级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实践,定期开展社会调研,召开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根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滚动修改,结合毕业生反馈调整校本课程,基本实现基础课程模块化、专业课程项目化、拓展和选修课程实践化,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国的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5-02-23.

[2] 校本课程开发三问[N].中国教育报,2005-02-23.

[3] 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 A.V.KEIIY:课程理论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 何勇平、范蔚: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J].教育情报参考,2007(1).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之间的整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进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本课内容是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活动兴趣开发的一项新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与课外辅助资料的有机整合。通过对学生参与过的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生活环境,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会创编体育活动方案的同时向家庭和社区积极宣传,运用课程知识,使教材内容向社会纵深辐射。

三、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以及收集信息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所以本课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开发—体育活动》课题中的一次阶段性理论课,属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创新,是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趋向以及通过对学生课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并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突出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尝试。由于课的内容上让学生从平时喜欢参与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提取精华,设计更新的适宜参与的内容。因此,无论从设计活动本身,还是设计出的活动方案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也是易于向家庭、社区的纵深辐射进行推广的。同时其成果将成为我校校本教材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采用合作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本课是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二次理论课,通过师生相互构建课程内容,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提出、分析问题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连网来解决问题。即要为那些受时间、场地、器材影响的人们设计体育锻炼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最后设计制作活动方案,都体现了探究性和研究性的一个学习过程。将课堂学习和创作成果通过相互的交流及课后的实践来不断完善,并且其成果可以为家庭、社区或者自己体育锻炼带来方便和好处,并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整个研究学习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第10篇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

全程化就业指导作为一种理念近年来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已逐渐受到重视。2006年,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就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必须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的要求,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从政策上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必须全程化的要求。但是全程化就业指导要落到实处,必须构建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又在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理念为先,找准定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度。从课程的涵义而言,就业指导课是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和学生需求,通过开设规范的课程,并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其顺利就业上岗,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目标的一门新兴课程[1]。就业指导课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课程。

随着就业指导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大部份就业指导重“形式”轻“实践”、重“阶段指导”轻“全程指导”和重“整体指导”轻“个体指导”[2]。这与当前日益提高的的就业指导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作为一门课程,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不仅受到课程内容影响,其结构的设计及进度的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维度。必须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才能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在育人与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首先应该着眼于“以学生为本”,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课并非仅为了在毕业阶段促成学生就业,而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学生自身发展与将来就业紧密结合,促成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不断调节自身特点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实现学生发展与就业的最优化。另外,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建设应该以实践为导向。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实践教学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校园文化、各种实习、实践都会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逐渐形成职业概念,树立职业理想,并对他们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品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必须以全程化为建设理念,找准自身定位。

二、“模块+阶段”――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教育过程,根据各个阶段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使阶段特点与模块内容相结合,系统科学的组织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目标及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分别是入学适应阶段、培养提高阶段、就业实战阶段。这三各阶段包含了从大学生入学到走入社会的整个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任务,又可将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分为几个模块,分别与三个阶段相结合,在不同时间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不同作用。第一,入学适应阶段应该开展专业认知、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理想与生涯规划的教育。使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和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之上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与设计。第二,培养提高阶段主要进行从业素质教育,使学生知道从业素质在求职、谋职和成功中的意义,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构成。第三,就业实战阶段开展求职方法和技能技巧的培训、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政策服务等内容,以使学生做好求职过程中的各种准备,学习应试和应聘技巧,做好心理调适,掌握信息获取方法,就业手续办理等实用内容,以使学生顺利就业。

现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对于上述第三阶段的内容比较重视,而对第一第二阶段的模块内容有所欠缺,从而造成了“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模式。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实现三个阶段,几大模块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

三、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的建设思路与策略的分析,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有以下几点具体思考: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主要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隐性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以及学校提供和展示给学生的其它有价值的活动和影响等等。隐性课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态度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就业指导课因其时代性、实践性、变化性等特点,使得该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经典课程更多地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大量的隐性课程可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会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改变,对学生职业规划设计、职业道德养成、塑造良好的职业品德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更要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更好的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2、注重就业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性、特色性的课程,综合考虑学校内部的需求、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地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需要等因素,通过研究、设计、发展、实施、评价及修正的方式建立恰当适用的教学方案,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3]。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以及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学校自身特色。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针对性非常强的课程,必须结合学生实际、高校的育人目标与定位特点,以及所处地区的区域特色来进行课程建设,才能真正整合学校资源与学生特质,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就业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经过调研、评估、开发、实施、反馈几个阶段,其中分析与整合校内外资源与评估学校就业指导现状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精心组织实施与反馈是真正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保证。

3、规范课程管理,健全课程实施机制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的建设还必须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课程的实施机制。

首先,就业指导课应当纳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实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明确就业指导课的性质、地位与确定就业指导课的归口管理是实现规范管理的第一步。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这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的性质与地位,也为规范课程管理提供了基础。另外,就业指导课的归口管理也是影响规范管理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挂靠在招生就业部门进行管理,专门设置就业指导教研室,一方面有利于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反馈,另一方面有利于就业指导的研究工作,这也是规范管理的前提。

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学队伍。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 的关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关键也在教师。就业指导课教师应持证上岗,要有专业化、专门化的培训,并能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该项工作的学术研究,使大学生 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专门化、教师队伍专家化[4]。

另外,实现教学的全程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根据“阶段+模块”的建设策略与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全程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最后,建立适应本门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教学改革和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这也是课程有效实施的保证。在就业指导课的评估指标中,应该主要侧重过程评估,并创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考核方式。重视教学的信息反馈,重视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四、结语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程化为理念,以学生为本,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以更好的破解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4]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

[2]史广政.探索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21.

[3]谭璐.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第1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民族学校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少数民族学生很少学习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知识,以至逐步产生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感,而对非本民族文化的崇拜和狂热的追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与价值多元,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放弃或冷淡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选择新颖时髦的快餐文化,追求所谓文化与观念上的“现代化”。我们知道: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文化的特性,也就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民族。面对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衰落、消散的现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传播主要场所的民族学校,应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此种问题的途径。

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界定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当然,民族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本文所指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在少数民族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它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这种文化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自我认同性。它能够强化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人们在文化与心理素质上的稳定共同体。二是精粹性。它能够存在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并作为民族核心要素与民族共同体相始终。三是适应性。它能够和现代文化相适应与融合,形成既具特色又不落俗的先进文化。

二、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1 复兴与衰退并行

随着党和国家逐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复兴工作的力度,少数民族人民也有复兴民族文化的愿望,因此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目开始重视。但不可否认,少数民族青年入已在慢慢地淡忘民族特色,淡忘本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同时党和国家的补救措施还没有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少数民族传统的消散,致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衰退是深层次的。

2 繁荣与变异共存

随着党和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贯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的主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和人民重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为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带头作用,促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复兴的景象;与此同时,在现代化过程中,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都在发生着,如许多少数民族地方群众仍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开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

3 表象与内在相异

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如在民族地区,民族特色的商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日益减少,而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在少数民族旅游区,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服饰、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展示,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

三、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一)为什么要利用校本课程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1 有利于系统综合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都是由当地的专家学者或者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本民族、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编写的。其内容比较完整,重点比较突出,讲解比较详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改变过去由上辈口传身授带来的缺点与不足。

2 有利于大面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学生,其学习者是一群学生,而不是单一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改变了过去民族传统文化单一传授模式和小规模传授的模式。这样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当地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掌握和认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

3 有利于学生学有特色,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乡土是学生的教科书”

民族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让他们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使学生学有特色,满足与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本民族的认识与了解。

(二)创造条件加强学校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1 加强教育行政法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民族地方及民族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发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十分重要。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方传统文化萎缩的现象,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出台专门政策,着力开发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校本课程。政府部门应该懂得: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事,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协调作用,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这些课程的实施。

2 加强本土教师的培训

一方面,要树立一种教师专业化观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先要对专任教师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具有自身的理念、目标和价值,它与学科课程不同,也和以往的活动课程不同,对教师自身的水平要求也不同,需要教师与当地有经验的长辈经常交流,掌握本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做到上课时游刃有余。

3 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建立规范合理的科学评价方案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当前民族地区的应试教育仍比较严重,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评价学校时,把考试成绩、升学率看作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主要看重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所谓“主科”的考试分数,忽视甚至尽量压缩其他课程的门类和授课时数,对一些因地制宜开发的校本课程置之不理。这对当地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利的。其次,要建立规范合理的评价方案。各级教育部门应重视民族学校的课程与教材评价工作,应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建立适当的评价指标。在评价中,对校本课程的利用情况要占一定的比重,以保证校本课程应用的政策环境。

4 在教学组织中,要利用多种手段渲染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积极推进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课程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最重要组织形式。教师在上课时要使学生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要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引导健康的、积极的,而不是消极和腐朽的变异。

5 加强校本教材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民族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与教材必须选编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题材,突出民族性、地方性、时代性,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12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8-02

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1]。党的十以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相应工作举措。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需要培养其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因此,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一、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意义

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适应国家对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专业性较强,许多硕士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仅仅为了应付毕业学分审核,不得不修读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课程。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对其而言,不仅要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创新探究能力,更是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因此,让每一位研究生掌握先进理论,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为人品德的正确引导,适应硕士研究生发展实际和成长成才的需求,针对文科、理工科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规律,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是适应国内外各种挑战的需要。当代硕士研究生正是以“九零后”为主力军的学生团体,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直较为优秀,顺利成为硕士研究生,但是极度缺少精神追求,抱有金钱至上的观念,凡事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漠不关心,学生之间多存在“校园冷暴力”的现象,遇到一点小挫折,便轻言放弃甚至内心崩溃。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对硕士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与冲击[2]。许多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广大青年,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浏览跨国新闻资讯、购买国外产品,出国游玩儿等途径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觉得西方的思想文化和教育是最先进的,只要有条件,有机会就要争取出国学习,甚至定居,对西方国家无比憧憬和向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推进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

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导向性原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为导向,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层次性原则。硕士研究生对于理论的教学内容并不陌生,目前各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基本完善,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受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的教育,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应该做到从本科阶段到硕士阶段的层次性跨越。其一,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提升。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四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为纲领开展教学内容,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则要丰富教学内容,增设具有前沿性的课程专题,选取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事做专题研究。其二,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提升。本科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为教学目标,在硕士教育阶段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内容,更是需要学生掌握对知识的解构,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第三,实效性原则。注重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求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既包含当前理论前沿知识,又要立足现实,真正做到用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解决自身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围绕国内外时事热门、国家的建设进程,开展专题性、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充分挖掘硕士研究生的探究能力。

三、创新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第一,采取专题式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就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内容、体系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围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选择论题,从而以论题为中心,构建起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体系,形成前后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一系列专题。任课教师可以选取具有前沿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内容作为课程专题。这样以来,教学内容既涵盖了重点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了热点话题,又能在讲授过程中引发思考,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精选教学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与教材。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不能够完全依赖教材或者PPT来开展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性质要从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学生在大学以及大学前的学多数是所谓的本体论知识观,也就是把“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就知识论知识。而主体论知识观,是指从学生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来理解知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要在学习中获得人生的意义。所以,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告诉学生关于理论性的知识点,而且要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与发展,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最后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要符合硕士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强化课程考核。教学内容结束后的考试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最受学生们关注的一部分内容。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方式可以由课堂考勤、论文、期末笔试考试等部分组成。课堂考勤,主要是考核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应付教师点名,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所讲内容,在每堂课结束前,布置一道小的思考题,让学生作答,将出勤考核和强化教学效果相结合。论文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感悟,按照学术规范要求,阐述对某个或某类问题的想法。但是许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对这一类论文的撰写无从下手,不得不上网查找资料,甚至抄袭其他人的学术成果。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针对每节课所讲内容,结合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写简要的读后感;根据教学计划,教师也可以给每位学生布置教学内容或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小组准备,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将自己所想所说表达出来的能力。通过以上方式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学期过程中积累经验,循序渐进,从所思所想,到口述表达,再到学术论文的成文。期末笔试考试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多为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开卷考试。

第四,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3]。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字面上理解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活动,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前者的范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外的领域,而后者重心则放在“校本”上。广义上说,后者的范围要远大于前者,它包含了前者,既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即根据本校的实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从而“校本化”地实施,又指根据学校实际开发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模块”(校本课程)。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出发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必修课程,课程的开设是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对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符合课程的“普适性”基础上,要顾及到不同地域学生特点、不同类型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专业学术思维类型等方面,使课程更具有“适应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不表示“跟着”学生的差异走,而是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能倾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我们还要以学校及教师为课程开发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要针对学校的实际,而学校最了解自身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教师状况、地区发展方向等方面,任课教师作为一线工作者,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等,所以,只有以学校及任课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才能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贴进教学实际,满足实际需求。当然,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并不意味着要闭门造车,理论的学习和专家的指导是十分必要和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

[2]于春梅,石璐璐,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改革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究”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