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09:4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59-02
当今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熟练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是一项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那么,如何让毕业生掌握这门最基本的素质呢?大学英语教学无可厚非是最关键因素,而更关键因素在于对大学英语的考核。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诊断、反馈、调节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核评价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抓住对考核评价环节的研究和改革,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研究和改革,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一套优秀的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提高独立学院转型时期学生就业率的关键。
本文以考证为动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英语过级和听说操练为基本要求,深入探讨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法,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方法,达到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这一目标。
一、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与趋势
作为一门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各大高校都在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改革方向应顺应着服务的宗旨,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他们开始尝试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及评价方式的研究,目前还为数不多。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一张试卷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在课程考核方面,用以纸笔方式的期末考试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部分高校,如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外语系,采用形成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但教师仅以出勤、课堂测验、课后练习等书面形式给学生打分,分数完全由教师控制,没有学生自评和互评。这一对学生的最终评价方法,无法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表现加以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会强化分数作用和应试教育,易于让学生陷入传统应试教育中无法自拔。
现如今,各大高校一直在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以适应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转型时期的高校需求,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已成为各大高校提高就业率的基本条件。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应跟上各大高校的改革步伐,改革传统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职业化、专业化,这已成为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
二、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方案与实施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如果要更好地向应用技术型转型,需要根据学生步入社会后所从事的岗位所需能力标准制定,要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统一制定。大学英语考核评价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和实践能力。大学校园可适当减少应试化考试,将考核重点放在应用技能型英语的掌握与实践上。考核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自评、书面答卷、录像等。对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实施方法,本文初分为四种考核方式。
首先,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应用技能型考核办法。各大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以企业招聘的基础,高校培养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组织大学英语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目前大学英语需求现状、企业招聘要求和日常工作所需英语知识与技能运用状况,最终形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考核办法,才是各大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道路上要做的第一件事。
其次,采取分散式考核方式,将考核从一次到多次,从一方面到多方面,从开始到成功。考核的目的不是强调学生对单词、句子、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而是学会实际运用,正确地运用,做到熟练、成熟为止。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堂详细地记载每个学生、每个环节的得分情况,公开学生的得分情况,这会让他们可针对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目标性地复习。这种分散式考核方式,有利于教师通过记载的数据清晰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他们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因紧张、发挥不正常等影响考试结果。
再次,进行分组式考核。分组式考核是各大高校英语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并给分。应用技术型分组式考核方式,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就业方向特点,由教师协调及学生自行组合的方式分组,可结合学生兴趣和习惯或将来可能的就业习惯来分。同时,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不同组别准备不同的技能考查项。这既可以让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又可以让他们在考核中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实践型考核方式。这里把实践型考核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与企业合作,引入一些企业项目进行命题。比如,学生必须首先完成由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考试,然后再完成针对本企业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理论性卷面考试,学生所获得的评价结论包含理论考试成绩和能力测评报告,最终以百分比的形式由考试人员结算出考生最终成绩。另一种方式是与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由企业员工作为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让学生接触工作第一线,认真记实习日记,在实习结束后,以实习报告形式汇报实习状况。根据指导教师的评语及实习报告质量,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三、改革方案与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首先,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从各大高校的问卷调查报告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平台的缺乏,是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一大障碍。一旦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案被制订后,实施环节就需要校企合作。很多高校要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对环境相对单纯的各大高校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课程考核方案的实施,也增加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处理方式需要各大高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互惠互利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劳力,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
其次,缺乏双师型教师。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案一旦实施,需要大量职业技术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且对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比如,对生物工程系学生进行考核时,涉及生物工程专业方面的英文词汇。公共英语部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因此,生物工程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这为初步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案更加增添难度。应对方式有多种,如让大学英语课程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培训,适当地听其他专业课程,也可让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听英语课,适当改进双语教材,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四、以应用技术型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机制
一、引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界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目前有近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问题。相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智能、经验和教学态度上都需发展或成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这些低教龄和低年龄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其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还远未成熟。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
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有很强的意愿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但对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却比较迷茫。l3这种状况将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大学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性的、循序渐进的,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有力措施.可强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教师的发展进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通盘考虑,总体设计。目前,教师教育已建立起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人职专业辅导、在职专业提高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英语教师教育不应试图一步到位,一次性地培养出专业成熟的教师,而应扩大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与教师继续教育相挂钩。是终身持续的过程。本文将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继续教育自我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传统意义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教师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发展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人的一般发展到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化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活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教师工作环境中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结构。教师的发展需要集体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如教学任务繁重或自我缺乏科研意识等。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投入不多.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不关心.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相脱节。因而,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强化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除去教学这一教师最重要的本职工作,科研同样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的.教学实践就是对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应侧重于教学内容再处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课程调控、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师生互动中的技艺的追求。在继续教育中具体体现为要着重提高以下专业能力:(1)认知能力: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整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3)设计创意能力: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4)执行能力: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策略等。(5)观察能力:包括课堂现场观察,学生群体行为观察,学生个体行为观察、心理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6)话语能力:主要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策略处理、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7)互动能力: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和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8)群体控制能力:主要包括班集体的建构、课堂的管理技术、课堂活动类型的运用、课堂活动类型的转换、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教师对教学群体的领导方式等。(9)表现和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运用电脑进行教学的技能、形体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10)研究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程序、撰写研究报告等。
教学研究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的教育思想、课程要求、模式等新事物的出现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调适情感与技能,而且要具备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科研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形势,大学英语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研究课题,如变化研究、行为研究、角色研究、关系研究等。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途径也很多:(1)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申报校级或省级课题,教研室全体成员参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活动,共同探讨、合作研究、积极总结、互相借鉴,总体推进改革步伐。(2)以培训、观摩和研讨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3)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对各种教学行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得出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总结,写成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以目前流行的“反思教学”为例,“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与由此带来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基于教学实践的自我意识、自我检察和自我评估的能力。行动研究着重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中加以实践[7]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写出科研论文,提升科研能力。(4)当然还可以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理念,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实践: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培训内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等;借鉴国外教师教育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沟通理论与实践,强化专业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评价
2014上半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考改革的指导性方案,变化较大的是英语科目。此次改革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高中英语科目的改革预示着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启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应如何构建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构成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确定英语语言能力的构成,首先我们要考虑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由于新的大学英语指导性文件还没有正式颁布,暂参考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该教学要求把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则是“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其主要学习内容为英语语言知识(附带英语学习策略)及应用(应用包括了跨文化交际),目标是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课程的这种定位,基本上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英语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二)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构成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构成要与该课程的定位一致。鉴于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这一事实,不宜对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达到的目标做过高的要求。实际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英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并不像主观想象的那样广和频繁。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有研究者认为外语应用能力应包括外语知识,交际能力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王超,2012)笔者认为把外语知识等同于应用能力是不正确的;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知识的运用是一种主观能力,交际能力只是这种能力的一个方面;而文化素质可以说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
英语语言知识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英语语音知识、英语词汇知识、英语语法知识、英语语用知识;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可以分为:基于交际目的的听说能力,基于文字信息获取目的的阅读理解能力,基于文字信息输出目的的书面表达能力,英汉语言互译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等途径有机地联接起来,共同构成了英语语言能力。
二、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实现的途径
英语语言能力的养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
(一)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途径。课堂提供了一个教师、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的讲解,也可以进行知识的操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因为它似乎暗含着这样一种理念: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学生认真听课,这个知识点就被掌握了。这种教学实践违背了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自然不会产出理想的结果。课堂的构成主体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大学英语的学习者都是成年人,所以教学方法等要符合成年人的二语习得原则。Michael Tomasello(2010)提出了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主要针对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但是对于成年人的二语习得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在交际中,儿童解读别人意向和探求语言模式的努力使他们逐步掌握越来越多的语言构式,最终掌握他们交际所需要的所有构式,从而掌握了语言。这种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是以理解和表达交际为中心,以构式为基础,同时又是基于使用的,即语言的结构都是来自于使用。该理论告诉我们二语习得的主要途径就是二语的使用,脱离了使用去学语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主张大学英语课堂应以教师的讲解为辅,以语言应用实践为主,形成在学中用、用中学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自主学习
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还要依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体现。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强调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理解和意义构建,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恰是学生自己建构有意义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大学英语由于课时少,学生不可能在课堂时间就能有效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必须在课外利用业余时间查缺补漏,不断完善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应努力掌握自主学习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首先要体现出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其次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还要体现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层次水平。这是在对学生大学英语语言能力进行评价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效果的检测
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进行评价的基本目的是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检验。评价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的质量好与坏,效率的高与低。作为一种反馈,评价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评价结果能够指导教师改进、更正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正确做法,或者进一步强化某些操作的使用。评价的结果也会促使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扬长避短,最终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成果的目的。针对教学效果所做的检测,应当是一种纵向的检测。其内容应与课堂教学密切关联,是对课堂教学所传授的英语知识的检测,是对课堂教学所培养的英语语言能力的检测。这种检测能够反映出学习者对语言知识、技能掌握的进步情况。
(二)英语语言的层次水平
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还要反映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层次水平,这是一种横向的检测,即能够反映出与其他学生比,自己所处的一个位置。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参加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英语考试。大学英语考试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主持和领导下,由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设计和开发、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对象为修完大学英语相应阶段课程的在校大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准确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大学英语考试针对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进行改进,比如一题两卷、多题多卷,最近几年又开始了机考的尝试。目前来看,大学英语考试是国内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最权威的考试。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考试还有改进的余地,以便更好地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测试评价:
首先,考核的内容应进一步的贴近英语的实际运用情况。由于考试对教学具有“指挥棒”的反拨作用,考试考什么,学生就会重点学什么,教师就会重点教什么,考试内容的选择和考点的设计要体现出英语的实用性。
其次,考核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考生英语水平的相对位置。由于大学英语考试的权威性,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把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单作为人事聘任的一个依据。虽然大学英语考试的成绩单由以前的只汇报总分改为汇报总分与单项分,还存在不足。不足之处在于无论是总分还是单项得分,只能反映出考生成绩的总体高与低,无法反映考生总分或单项分在全体考生的相对位置,无法体现出某一分数对应的相应能力。针对第一个问题,建议在成绩报告单中除了列出考生的总分和单项得分外,还要给出总体平均分、标准差等相关数据;或者直接给出考生得分的总体相对位置。针对第二个问题,建议在成绩报告单中列出不同分数段对应的能力水平。这样无论是考生本人,还是用人单位都能通过成绩报告单看到英语成绩的总置和听、说、读、写、译等各个分项的能力强弱。这种方法的优势还在于有利于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对英语能力不同方面的需要,选择录用合适的人员。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遵循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要慎之又慎。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等的能力。所以准确定位大学英语语言能力的构建就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超.论大学英语培养目标的三要素:知识、能力和素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2]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interactionandoralenglish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合作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5)情景设置模式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brown&george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
introduction
chapteronedefinitionandtheoreticalbasisofinteraction
1.1definitionofinteraction
1.2theoreticalbasisofinteraction
1.3somemaininteractivemodesinthepresentclassroom
chaptertwothenecessityandtheprinciplesoffollowinginteraction-teachingmode
2.1thedisadvantageoftraditionaloralenglishteachingmode
2.2thenecessityandmeritoftakinginteraction-teachingmode
2.3oralenglishinteraction-teachingmodeshouldfollowtheprinciples
chapterthreepersonalinteractionintheoralenglishteaching
3.1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eacherandstudents
3.2twotypesofpersonalinteraction
3.3classroomclimate
3.4classroomsize
chapterfourtheevaluationoftheinteractiveoralenglishteachingmode
4.1someprinciplesshouldfollowwhenevaluating
4.2theconceptofevaluating
4.3thetechnologyof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参考文献
jonssen,dh..thinkingtechnology:towardaconstructivistdesignmodel[j].educationaltechnolgy.3(1994):34-35.
littlewood,william.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卢艳春,路雅琴.“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前沿杂志.11(XX):98-100.
司洪海.“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基础英语教育.4(XX):8-9.
吴蕾.“构建主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7(XX年):23-24.
范雄飞,黄玉兰.“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之中.”读与写杂志.9(XX):35-37.
徐志敏,王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外语研究.8(XX):56-57.
黄影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效果.”济南职业学院学报.3(XX年):81-88.
何亚娟.“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渭南师院学报.12(XX):72-73.
顾晓乐,黄芙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国外外语教学.2(XX):55-56.
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长沙大学学报.10(XX年):145-146.
慕东文.“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甘肃农业.6(XX):304-305.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教育与发展 模式构建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模式的构建是在新世纪英语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进行的,目的在于探索大学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的教学信念、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和期待、心理状态,以及这些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性建议,使他们能够充分重视教师自我素质的培养和完善,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确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是关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更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转变单一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树立以教师为主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对知识加以建构,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而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创造者。大学英语教师应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把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教学的宗旨。
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理念。成熟、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教师展开成功教学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对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关注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理想。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服务,这样教育才能起到辅助学生的作用。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明确和更新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它影响教学过程、内容、模式、方法等一系列变化。如果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在不断探索中构建和创新教育理念,并努力付诸实践,那么,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前提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从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研究,教师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关注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更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和研究方法论的体现,教师的教育与发展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应该将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教学活动,制订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发展,从而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做好储备力量。
1.制订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制定专业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更多的国家资助计划和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使这些教师能够到国外或国内知名学府进行交流访问,体验生活,了解文化,学习当代语言教学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定期举办、参加师资培训班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大学英语教师授课、做讲座,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教研能力。
2.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协作发展,常用的协作方式有教研室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和反馈等。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教学评议,加强同事之间的经验交流、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建立合作、探究、反思的教师群体文化。
3,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交流与合作。可以在网上建立共享的资料库和外语教师论坛,通过网络开展大学英语教研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它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在相互关联的各个网络教研功能平台的开发支撑下,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整合全国各地的大学英语教师资源,扩大教研的职能和范围,促使教研更加科学。它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是保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模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支撑”,因此教师有待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所需的交际能力及交际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教学模式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改革的方案要通过教师这一教学主体实施,而习惯了固定模式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师遇到了角色转型和方法创新的挑战,即要从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因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大学英语教师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教师的教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为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在ESP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教师要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主要责任,不断鞭策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的专业结构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关系,拟订和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在客观上能够充分使用各种外界资源充实自我。通过培养自我发展意识与忧患意识促进教师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创新思维积极进取,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大学英语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只有尽快更新和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才能达到专业发展和大英改革的要求。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因此,确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是关键,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前提,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师应主动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自觉成为学习型、复合型、合作型、教学研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78-2008)
[3]纪鸿.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09(1).
[4]王瑞瑶.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现状与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王初明认为:语言是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学习一门外语需要具备五个条件:(1)真实语境;(2)交际需要;(3)交流互动;(4)积极情感;(5)大量接触。真实语境是制约语言形式使用并赋予形式以功能和意义的过滤器,交际需要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原动力,交流互动是将语言形式揉入语境的黏合剂,积极情感是决定外语能否坚持学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助推器,大量接触是语言形式添加语境标志、提高语言使用自动化程度的加速器。因此,要对目标语文化做到真正了解,就需要我们频繁地面对面地与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交流,听说能力直接影响交流的有效性、信息交换的准确性。这一观点得到了以下官方文件与其他专家学者的佐证。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7月27日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主要依据。《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为此,教育部于2006年6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题型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听力部分的分值比重。《教学要求》同时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因此,2009年全国试点了四级机考,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支持考试。
《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外语不仅仅是一门工具,外语学习还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增加人文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文化教学中的三个要素,即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合力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就是在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多元的英语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文化体验者、参与者、交流者和思考者,从而有可能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宽容心态、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这是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在2013年4月25日厦门举行的《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做了主题为“优化输入,重视输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报告。在主题报告中,王守仁教授结合会议主题,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性质及教学改革的目标出发,探讨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原则与途径。王守仁教授首先阐释了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输出和输入在外语教学中同等重要,教学应“以输出为驱动,以输入为基础”。他从“输出假设”理论谈起,强调在教学中应重视输出,提高师生的语言输出意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利用各种任务和活动,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教师可利用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方法,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
美国教育学家Patrick R. Moran提出的“文化体验”概念,即学生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内涵(the cultural content)、 学生介入这一内涵的活动(the activities in which students engage in content)、 预期或实现的结果(the outcomes that are intended or achieved)、学习内容(the learning context)和师生形成的关联的实质(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teacher develops with students)。
深刻理解“文化体验”的内容和“文化学习的结果”,对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的研究非常关键。Patrick文化教学观是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概念的,文化知识在文化教学中只扮演辅助型角色,掌握文化知识只是学习文化的开始,而非终结,文化教学应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这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后者规定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本文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
在“文化体验”的指导下,重新审视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认真观察思考,应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学者、教师同行,学生广泛交流、累积经验,对文化教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识,可以尝试解决回答下面这些与文化教学实践息息相关的问题:①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本质、目的和意义是什么?②文化教学的内容是什么?③在具体的文化教学实践中有哪些重要因素会帮助学生体验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④如何使这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使学生在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的同时,能够主动思考目的语文化与自己的意义,形成个人反应,最终形成个人文化能力?“建构多元文化体验空间”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认真思考之后,被尝试提出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策略或者方法论。
在第一个英语文化体验空间的建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文化学习的结果是什么,选择或者建构不同的文化内容,教师既是文化信息的提供者(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又是判断者和启发者。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文化的活动,如比较真实、生动的视频和声频材料、教学材料、个人体验等。
第二个英语文化体验空间的建构以第一个空间为基础,却比其复杂得多。学生扮演的角色与参与的文化学习活动要比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下的更丰富、更动态。同时,教师通过引导、与学生合作,开展不同的文化学习活动,如观察、角色扮演、模拟、戏剧、反思、讨论、辩论、写作等,从而使学生理解参与体验文化,形成个人反应,做出判断与选择,进而形成个人文化能力。
要把“建构多元文化体验空间”策略应用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重点是将“建构多元文化体验空间”教学策略应用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践中,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分析、评估教学成效,不断修正和完善。调查与评估的对象是文化教学实践中三个重要因素:教材、教师和学生,面对意义重大但复杂的、动态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如何“建构多元文化体验空间”呢?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有限的社会背景和教学资源下,为学生建立一个恰切的、生动的、动态的英语文化体验空间。教师要立足教材,但又不受限于教材,进行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呈现。另一方面,教师应启发、指导学生,使其互动地建立与自己有意义的英语文化体验空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Berns,M.Context of Competence:Social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0.
[3]Brooks N. H.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4.
[4]Byram 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89.
[5]Crystal, David.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英语:全球通用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Damen L.Culture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7]Hall,Joan Kelly.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8]Kramsc,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关键词:大学英语;地方高校;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99―03
一、引言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把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袁艺,2015)。这些高校将改变以学科、专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可见,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高校比重将大大提升。
基于这一趋势,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涉及面最广、影响范围最大的大学基础课程,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门课程仍然比较薄弱,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两年来,甚至还出现进一步弱化的趋势。针对这些现象,许多教育工作者者提出大学英语要建立起多元、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顺应改革需要,培养各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确保大学英语课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则主要取决于大学英语课程在改革中能否成功实现一系列的“转型”,这些“转型”包括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模式的转换、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自身的转变等等。
二、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主干课程被划分为大学英语读写(综合英语)课程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多数高校在完成2~3个学期的主干课程的学习后,会再开设通常为一学期,大约32~36课时左右选修课,也称为后续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大学英语基础部分的教学明显要多于后续选修课程的教学课时,后续选修课程的学时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时数偏少。一般后续选修课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学时数为2节,要想让学生在30多个课时里掌握理论知识或技巧,时间很紧迫,无法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机会,而实践环节往往是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机会,是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树立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机会。由于近年来很多学校在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在进一步压缩大学英语课时,英语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2)选修人数受限。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的开设通常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选课需求。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尤其是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师资力量短缺现象严重,受所开课程班额的影响,势必会有一些学生被迫选择并非心仪的课程,从而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选课需求;二是因为受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很多课程的开设也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及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中小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在大学入学之时,其英语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经达到或接近四级水平。大学一年级80%~90%的学生就已经通过四级考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逐步减少大学英语基础英语课程部分的学习比重和学分,提高和扩大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比重,将地方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紧密相联,让学生不再感到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所学英语知识在未来职场中将大有用武之地。总之,基于社会需求的英语教学,将与企业需要接轨,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为需求而设立的课程也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的自觉性,明确的学习目标将是学生取得学习效果的最佳保障。
三、地方高校转型形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重置
根据学校类型和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每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办学定位,这决定着它们各自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方向,只有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才能凸显出本校的优势,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才能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1.调整课程设置模式
具体操作可以根据各个高校生源及办学特色采用不同的模式。例如,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3+1”模式,即3个学期(也有一些学校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设定为2个学期)的英语基础课程加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他们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高低的不同采用了多种模式。例如,2+2模式(2个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加2个学期的英语选修课程)。当然,改革意味着彰显特色,而地方本科高校未来将要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其目标和方向。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必须发生转变以适应这一潮流。除了上述模式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各个学校现有的资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设置上也要体现地方学习的特色,如理工类高校除了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之外,应该加大科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财经经类高校可以考虑加大经贸英语课程的力度;医药类高校可以突出医学英语的教学等等。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应该加强校地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地方院校应该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这样做原因有二:一是可以了解地方需求,并根据地方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二是可以让学生到地方企业进行实践部分的学习。因为高校的课程是基于地方需求的,是有地方需求的,所以在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后,高校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例如,以经贸为特色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践环境之中,让他们独自处理一些简单的业务,例如收发邮件、通知、撰写报告及旁观或参与一些商务洽谈等等。还可以让学生翻译一些简单的英文商务信函、产品说明书及做一些简单的报价与询价等,让他们学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工作是紧密相联的,是未来就业所必须的,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
加强与地方的合作,紧密联系地方经济与文化特色,将地方经济发展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的取材及教学的实践活动能够与地方的真实需求联系在一起,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鲜明的教学特色,突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与职业性。
转变教学模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将大学英语与学生的专业融为一体,适应社会需求,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是在为“用”而学,而非为“学”而学,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各个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现有的资源及条件形成自己的新模式,而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
四、促进课程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1.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加强师资培训
面对时代的挑战,为适应地方高校的转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及时做出知识结构的调整,只有兼具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广博的知识,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才能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在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要与时俱进,不断地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包括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让自己更加胜任这份工作,不做改革的绊脚石。此外,从学校层面上,各个高校可以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进修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适应学生及社会的需求,成为教改的中坚力量。
2.加快大学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从整体来看,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较好。全国各地高校普遍采用以下几套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体验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大学英语》等,然而这些教材已经受到了部分教育者的质疑,认为它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对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各个学校的教材使用情况相对复杂,缺乏系统性,往往是由教师自己选定。而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仍然侧重英语的传统教学,很少重视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只是简单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讲述。蔡基刚教授早在2011年就已经指出,“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求,忽视国家对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的需求,忽视社会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会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毫无生气,使我们的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需要。”(蔡基刚,2011)地方高校的转型正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做出的调整,这一政策将凸显地方特色与地方需求。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虽然全国各地有着很多共性,但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应该各有不同,且与地方特色及本校的办学定位直接相联,只有与地方特色、地方需求紧密挂钩,才能使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的放矢。
鉴于此,结合国家政策与地方特色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转型时期的地方院校应该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及定位,制订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并开发出与之相应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以此来适应地方学校的发展及学生和市场的需求,让学生学有所用,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就业。
3.改革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模式
为更好地促进课程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必不可少。传统的考试过于重视课堂学习,往往以一张期末终结性的考试试卷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这种考试的弊端显而易见,会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我们应该将理论与实践都纳入到学生的考核当中,而且也应该将考核纳入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使整个考核变得更为合理。考核应该涵盖几个部分:一是理论学习情况的考核(这部分主要由授课教师进行评定);二是学生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这部分由实践单位考核);三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平时表现(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取得的相关资格证书等等。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具有时代性,还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联。扩大化的评价主体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评价变得更为客观,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做法,使学生不再只关注课堂的学习,而是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并进而完成与社会需求的“校地”接轨。
此外还有诸多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精选的教学内容加上充足的课时、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等等。课时是课程教学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受有限课时的限制,高校一定要使教学内容做到精、准而又顺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学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也有限,因此要加强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通过课程学习平台,教师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补充课堂学时的不足,还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而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此外,课程学习平台还有一个优势不容忽视,即在辅助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能促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不同时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要求,这是时展的需要(刘英,2014)。本文在地方高校转型的新形式下,对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构想。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转型时期,应该对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与时俱进,大学英语教学才能顺应学生需求及社会需求,也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才能为教育改革贡献其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的一次新突破[J].外语电化教学,2011(09).
[2]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政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01).
1.1什么是反思
Dewey在1933年第一次提出“反思”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也是一个动态的、仔细的高级认知处理过程。Schon(1983)首次提出了“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与“行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两个概念,“行动后反思”在教育领域运用较广泛,主要是集体或小组行为,指教师在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在Dewey和Schon反思定义的基础上,Fendler(2003)认为反思具有笛卡尔基“Cartesianbasis”的特征,即自我认知是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目前,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反思途径都是间接采用了笛卡儿的反思理论,当教师写反思日志或者叙事时,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作为解决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知识来源[5-7]。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分析,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是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与趋势。
1.2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在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受西方“反思性教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专家和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开始积极推进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川武(2002)在《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结合“学会教”和“学会学”的方法,不断地找到解决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的途径,并进行理性的教学,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8]。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要求教师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反思性教学通常由团队领导者主导,由一线教师参与,共同分析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最后互相交流的研究活动。
2对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建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师目前的职后教育现状,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非常紧迫。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反思性教学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意识,也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反思。
2.1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英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性思考。一方面,反思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个人特质。另一方面,反思与教学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定位角色,专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满足感等。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反思的自我意识。
2.2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性教学方法
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提出过不少有效的反思方法和策略。RichardsandLockhart(1996)在《反思性教学在第二语言课堂》一书中介绍了一系列有助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教学日志、课堂报告,调查问卷、音频或视频、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9]。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特定的情境和目的将这些方法结合。
2.2.1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记录或描述,写教学日记有两个目的:
(1)对教学事件和想法进行记录,为事后的反思做准备。
(2)写作本身的过程有助于触发教师的教学心得。记录每节课的不同事件后,教师可以很容易从教学经验找到大量不同的主题。3.2.2课堂报告课堂报告是回顾和描述课堂教学点的结构化的清单或列表。撰写课堂报告的目的是为教师定期监测教学事件提供快速和简单程序,比如课堂的不同环节分别花了多少时间,课堂的有效率如何等等。
2.2.3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教师在短时间内收集关于教学信息的便利手段,如学生的态度、信仰、偏好和动机等。
2.2.4音频或视频记录音频或视频记录可以反映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全过程,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最生动、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音频或视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重播,可以反复检查,让我们捕获到很多课堂上通过其他方式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
2.2.5课堂观摩课堂观摩是教师通过参与课堂或者听课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后,可以和授课教师交换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和行为的观点,课堂观摩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
2.2.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最后改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材料和信息,采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做出决策并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3注意反思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反思贯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特别是要掌握教学反思理论,掌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形式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否科学、有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要成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理论加工后,再将这些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
3结语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 自我发展
引言
21世纪国际竞争的特点之一是在交际中竞争,在竞争中交际。作为人类交往工具的英语和文化传播者的英语人才势必成为这场竞争的核心。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经了20余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效果还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尤其是面对21世纪国际竞争态势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高提出了“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五个因素指国家对外语教学的环境、学生的来源和质量、教材的质量、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师的素质,一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从公式上可以看出,教师素质的分值越大,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则越高。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上述可见,提高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外语教师研究已成为外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方向”。(吴宗杰,2005:3)。
1. 大学英语教师的水平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外语师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非常繁重,一周至少是12课时,同时还要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批改作业及课后答题解惑,教师工作量普遍过大,教师精力有限,教学质量势必很难保证。“有限的师资与繁重的教学任务之间依然存在矛盾。”(贾爱武2005)。许多高校无奈之下只好招聘英语本科毕业生做教师,当英语教师的门槛越来越低,不少教师在发音、语法、文化修养和教学方法运用水平方面都有待提高。
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占总数65.25%的低教龄和低年龄教师(梅德明,2004:72)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达到了“能教”的层次,但离“会教”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束定芳,2004:278)。即便是从事了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也可能是几年教学经验重复了几十次的教师。虽然一定数量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到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但他们读书期间并未接受较好的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训练,这就造成他们成为英语教师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研究能力不尽人意的情况。
辛广勤指出(2006),“广大英语教师如不重视自身英语语言能力的持续提高,长年照本宣科从事重复性、基础性的大学英语教学,非常容易出现语言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而对于中国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英语水平和熟练程度正是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知识结构不合理、语言实践能力不高,教学思想和理念落后,科研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科研能力不强”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桎梏。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2. 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
2.1 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容
束定芳和庄智象在《现代外语教学》一书中将外语教师的素质归结为: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性4.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5.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6.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和学识。而刘润清和戴曼纯在《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一书中将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归结成: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尤其是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尤其在外语教学方面有造诣;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有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吴一安(2005:199-255)在较大规模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框架,含四个维度: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综合上述观点,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二是加强教学理论修养,要具有教学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学习并运用国际上新兴教学理论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教学;三是强化科研意识和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践;四是热爱大学英语教学,热爱学生,能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的积极情感(沈银珍,2005:158),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五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2.2 在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通过自我发展,应成为:
(一)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和提供者
新形势下教师的职能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在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要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把这些资源和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然后以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有选择性地提供给学生。
(二)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为了使学习者能够积极探究知识而进行有效帮助,帮助学习者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师应把握对应于各种学习课题的学习途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和协调。教师要教给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积极思维、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好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工作,还要能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课件,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学习环境。
(五)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和参加考试外,还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具有综合评价能力,能结合收集的数据,重点评价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终身学习者和教学的研究者
一方面,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终身学习者。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大学英语教师要强化自己的科研意识,把教学研究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部分,充分认识到教学研究对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性。
3. 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
3.1 教师自身的努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之余要持之以恒地自学英语,大量阅读和写作,坚持收听收看英文类节目;其次,教师要自学基础理论,“用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武装我国外语教师更是刻不容缓”(桂诗春,2004:11)。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国内外出版的各类外语教学专业的著作和杂志,以及借助发达的网络系统来了解国内国际同行的最新理论和进展。第三,培养教育信息素养,提高现代教育技能,能够将自己获取的有效网络信息辅助于教学;第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做到对每节课、每天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研究,自我监察、自我评估,以帮助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设想,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能帮助提高科研能力和职业影响力。第五、撰写研究论文或报告,进行学术创新,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中最薄弱、最有待于发展的所在;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开设选修课程来挑战自己;可以参与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材料、申报研究项目,使自己的实践理论化、理论实践化。(Tsui,2003:257-265)。
3.2 群体的共同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摩课堂教学,来交换并客观分析彼此之间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加强同行之间的认同感和理解,带来职业的认同感;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多多参加开会交流、加入学术专业组织,可以交流思想,明辨发展方向,明晰发展方法。
3.3 学校等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等上级部门应该对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与关怀和肯定,多为教师的进修、对外学习和交流争取机会,对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进步给与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鼓励,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师更加意识到自身的辛苦付出是有价值的、是有目共睹的,从而有利于教师奉献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
目前虽然我国尚缺乏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机制,这其中的种种矛盾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但笔者依然坚信广大英语教师是有责任心的、是对教育事业能够全身心投入并付出的人,而“这也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希望所在”(张宜等,2003:26)
参考文献:
[1]吴宗杰等.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外语界,2005.第1期.
[3]梅德明.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辛广勤.论述大学英语教师在岗的自我发展.国外外语教学,2006,第3期.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第3期.
[9]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0]桂诗春.我国外语教育的根本出路.中国外语,2004.第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职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师
基金项目: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自主职业发展研究》(2013ZXSK39)
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未来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师质量问题。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中居于中心地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
一、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特殊性
1.作为语言教学,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之外,还需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等方面的知识。2.随着中国融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引人关注。3.大学英语教师具有年轻人多、女性多的特点,其专业发展的复杂性更为凸显。
二、大学英语教师及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从全国目前情况看,高校外语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紧迫性。青年教师必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成为高校外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因而,教育改革的成败与青年教师息息相关。高校英语教师年轻化的特征是可塑性明显,其成长具有阶段性、动态性和可预料性。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英语教师的实际状况,探讨专业发展,尤其要关注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状况。
2.一线教学的主力军中,女性教师居多。女性教师往往在事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结婚生产,在职业刚刚起步或重要起步不久,就会中断。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里,由于家庭琐事的牵绊,她们很难有离开岗位进修或专职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非常重要。以教学实践为平台,进行教学反思。利用课外时间,加强教学法和理论课的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促使自我职业发展。
3.英语教师由于专业特点,或者课时多,或者常年教授同一门课,很容易形成惯性与惰性,如果没有发展的意识和愿景,教师就会停留在原有水平,教授语言只停留在课堂英语,没有注重自身语言内涵的提升和教育研究水平的提高。
4.在当前的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过于强调外因而忽视内因。大多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过于强调外部因素,而忽视了作为主体的英语教师,其“自主性”这一重要的内因对于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科研水平不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很多人把原因仅仅归结为工作量大、学校的政策等外部原因,很少有人意识到是自我要求不高的原因。
三、自主职业发展的迫切性和意义
促进专业文化自觉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前提,而自主发展的意识和愿景有利于形成专业文化自觉[3]。在现实状况下,很多教师处于“文化不自觉”中,习惯于教书匠的角色,习惯于接受并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教师就会变得保守,缺乏进取精神。教师自主所涵盖的两个不同层面,即自主性的职业行为与自主性的职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则将教师自主简要地概括为享受无约束无控制的权利[4]。因而,教师自主是教师开展自主教学,不断思考如何全面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的过程;教师自主是教师免于受到他人对其职业行为或职业发展实施控制的权利。在教师自主中,教师在专业上应具备独立操作的素养、对待教学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中能不断地进行反思。外语教师自主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5],一是教师应当具备教学所需要的自主发展能力: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英语学科知识、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技能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语言教育理论,不断的学习、反思,探索和研究,使自己在教学技能、教学态度和经验上呈现持续的、终身的、动态化的发展;二是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促进学习者自主性所应承担的任务。
四、具体内容和途径
1.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是以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为前提的。只有教师自身想要发展和提高自己, 才会克服种种不利因素, 积极采取措施, 寻找并创造机会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树立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2.遵循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规律,在不同教龄阶段确立自主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如:初步胜任教学阶段,加强知识储备阶段,教学途径完善发展阶段,以教学促进科研阶段;科研型教学人员阶段。
3.大学英语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桎梏,因此,教师要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形成宽阔的知识结构,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开启更为广阔的空间。知识结构应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跨文化知识三个方面。
4.反思教学有助于教师培养自我发展意识、自我观察意识及自我完善能力,是一个反思--实践--反思--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地给教师以启迪和鞭策。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学生的反应等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教师职业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定期阅读最新的专业文献资料,了解最前沿的教学科研动态,使自己永远保持知识的新鲜化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2] 陆忆松,邹为诚.教育叙事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68-75.
[3] 侯云洁.论高校英语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三要素[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19-21.
论文关键词:专业发展,持续性,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全球性课程改革的推进,当代大学里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大楼,更需要优秀的教学名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因素除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材、教法、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外,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研究自身的“教”,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一、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由于获得教学经验的增长和系统的检测和反思教学成果之后教师所取得的有关所学专业上的发展(Glatthorn,199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进步,西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由外向内的转变过程,即从研究教师需要掌握什么知识、教师教育应该提供什么培训,转变为了解教师实际拥有什么知识以及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Fenstermacher,1994)。
我国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加以介绍和研究是从9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都立足于教育学的思路。束定芳教授(2004)认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等”是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门素质。周燕等(2008)认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6个方面: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研究的方法;对语言和语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以及语言技能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持续性过程,我们应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学习和改革实践,努力探索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效推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长足提高。
二、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虽然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很长的历史,但英语教育的环境在中国始终是EFL(English as aForeign Language)而非ESL( English as aSecond Language)。没有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始终是困扰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难题,同时它也成为了阻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现有大学英语教师学历结构与教学任务要求严重失调。教师教学压力过大,无暇顾及专业发展等环节。
加之许多刚刚毕业的英语本科生、研究生一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走向教师的岗位。短期内他们对角色的转变以及新工作的要求不能够完全适应,连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的条件性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都知之甚少。
尽管许多教师深知应该使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英语教学,如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限的时间、学生人数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等一直在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中青年教师往往属于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中生代及后生代,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而有些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忽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两方面不能很好地融合。
另一方面,国内与教学相关的研讨会、研修班和论文报告会相对匮乏。有组织的校际、省际间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更是凤毛麟角。这使得学校间的教学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教师之间也很难实现交流与互访,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障碍。
三、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结构应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具体体现在更新教学理念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掌握语言和文化能力、教学能力以及专业发展和科研等方面能力。而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里面又包括相应的能力要求。只有切实地对每个环节的能力要求都做出相应地提升,才能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教学前
1.1 端正积极的态度
在步入课堂之前,教师应抱有积极的心态,热爱英语,对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作
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视教育为生命,将英语教育视作生命中的重要追求和基本生存方式,富有敬业精神和对自己专业素养的不懈追求;真心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将英语教学视作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1.2专业知识的丰富
古语有云,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所以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准确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第一位的需求,便于教学中的交际和互动。其次,教师们应该熟悉并掌握英、美国家文化习俗和文学包括其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等堵多领域的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1.3 教学理念的跟进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思考,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教师应关注教学法的发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实际的教学行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是教学的成功之道。
1.4 职业培训的持续
中国很多高校通过短期的突击进行岗前培训,没有专门针对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更没有长期的渐进式的专业培训。进修是大学英语教师首选的“充电”方式。进修不仅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价值观、教学观有所启迪。在国内外进修学习的机会;与国外大学联合举办的多种形式的研修班等都会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动向。
1.5 多媒体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软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其容量、使用功能、新颖程度都是普通教科书极好的补充。这会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转变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查找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之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迎接信息时代教学方式改变的挑战。
2.教学中
2.1 先进理论为指导
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比如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
2.2 多种授课方式并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词的讲解应富于多样性。图片,动作示范等都是生动的诠释方式,同义词,反义词,同根词的联想记忆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实现。另外还要把单词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现。如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教师又可进一步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给学生稍大一点的输入(input),布置pair work 和 group work来达到学生输出(output)的实现。
2.3 小班、分级教学为重要条件
英语课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语言交际课,为了保障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充分地参与和锻炼,小班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分级教学的存在相对而言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许多高校实行了英语教学分级制,其分级根据有二;一为高考成绩;二为入学后的水平测试。这两种都能保证分级教学的顺利进行,或者如果能把两次考试的成绩综合考虑,这样不失为更科学的一种分级方法。
2.4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要补充
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方便、快捷、形象、生动及大信息量的优势,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也要避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学设备(如电脑、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当作是课堂的主体而忽略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学英语教学,把大量信息化的文件不加筛选地上传给学生,结果造成技术本位,远离了教育本位的教学初衷,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学后
对很多大一新生来说,他们觉得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是:下课铃声一响,授课教师就走出教室,平时与学生鲜有交集。这是大学里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教室门在身后关上,教学的过程并没有随之结束。要实现教学进步,课后的教师应多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reflection)。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1992)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它有助于教师提炼经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改善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改变教师被动地接受教育理论和适应专家指导的局面,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郑磊,2008)。
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可以从四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课后对每一堂课认真回顾,通过教学日志的形式与自己互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思索解决的方法;还可以写教学报告与其他的同事共同探讨,扬长避短,共同进步;二是以整个教学过程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教学档案等方法,反思和评价一定时期内自己在教学理念、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认识,实现发展;三是通过学生的评教和同事或教学督导的评价来发现教学中自己尚未注意到的问题,认真思考,步步提升;四是将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结合教学实践确立的小型课题可以指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课题的完成来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
[参考文献]
[1]Fenstermacher, G. D. (1994). The knower and theknown: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in research on teaching[J]. Review ofResearch in Education, 20, 3-19.
[2]Posner, G.J., Analyzing theCurriculum, New York : McGraw-Hill, 1992.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策略[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郑磊.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6.
[5]周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迫使许多高校纷纷引进外籍教师渗入英语课堂,尤其是视听说教学。文章通过一份有关中外
>> 中外教师口语教学的合作模式 中学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教师作用的调查研究 国内中外教师合作教学(CCFT)模式研究综述 基于ESP教学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探索 多工种合作模式对肿瘤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研究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写作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在职英语教师对语法教学的认知调查研究 高中化学试题对教师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 MOOC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研究综述 对运动教育模式篮球教学中固定团队特征的调查研究 初中教师分析教学内容的调查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 探究中外英语教师的合作教学 构建中外教师合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PBL教学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行为的调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探讨 “80后”幼儿教师与家长合作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英语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牟宜武,柏桦.合作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1).
[3] 欧海燕.“体验式”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新模式的问卷调查及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 郑利霞.新建本科院校合作教学论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 桂君萍,李珊.中外教师合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7).
A Study o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s
——Taking《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Hechi University for Example
LEI Yan-yan
Abstract: With the incessant spread and penetration of college English’s teaching reformation, many foreign teachers introduced into by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come in a continuous stream and participate in English class,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kno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team teaching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nd it aims at finding some effective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s.
Key words: audio-visual said; cooperation teaching; teaching m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