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旧工业建筑论文

旧工业建筑论文

时间:2023-01-23 15:1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旧工业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旧工业建筑论文

第1篇

工业建筑外观简单硬朗,为机械的工业活动提供场所,需要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更多的体现企业形象但是文化性有所欠缺。文教类建筑有与其相通的地方,以文化性为契合点,将工业的文明与教育文明相结合,最大可能的发挥工业建筑中的文化性,结合建筑环境整体设计四周景观,学校文化氛围及其营造的场所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面向文教类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对建筑外观及建筑周边环境的改造主要采用总体设计和部分保留办法。

(一)总体设计

结合工业建筑的周边环境,将景观与建筑整体进行改造设计。从景观设计方面,增加林荫步道与草坪,给师生提供休憩的场所和必要的隔离,教学区的外部文化气氛主要由景观来衬托。方案主体建筑在原有工业厂房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保留周边的交通状况,主体建筑包围在景观设计之中,符合学校安静的环境要求。从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尺度整体规划设计需满足教学要求,建筑外观从色彩、形式往更具活力的形象转变并附带一定的项目特色,并融合四周交通环境,使建筑在其中达到最适宜状态。从精神营造方面,学校建筑是一个承载文化行为的场所,与工业建筑具有较大的差别,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建筑类别中,具有一些有标志性的元素,以实现文教类建筑的文化性。

(二)部分保留

建筑的更新设计,并不意味着对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这样不仅破坏了一直以来延续着的城市文脉和城市印象,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旧工业建筑中反映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路网规划和用地面积规划可以实时保留,避免设计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学校建筑不能一味的完全覆盖原有的,其定意义的场所也是值得被保留的,在文教类建筑的更新设计中,融入文化血脉的精神堡垒也将会成为学校的标志。

二、基于人性化的建筑内部空间转化设计

(一)改造原则

文教建筑的内部空间根据功能可以分为教学空间、厅堂空间和辅助空间,基于文教空间的特殊性,不同建筑内部空间的转化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改造设计。

1.消极空间向积极空间的转化

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是为机器生产提供便利的,其中还包括密闭无自然光的空间以适应工厂生产的需求,建筑内部功能并不是为提供人群的使用,甚至出现厕所在不同厂房区需要绕道过去的“舍近求远”现象,这些相对与文教类建筑是不适用的。这在建筑改造中应将此类消极元素通过设计的手段往积极的方面转变。

2.商业空间向教育空间的转化

工业建筑内部空间层高高,建筑框架简洁且清晰可见,各功能区开放性突出,这是商业生产的特点和要求,为保证厂房内通风和消防疏散,并能最大量的容纳生产机器且不使员工感到压抑。换之教育空间则恰恰相反,为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之间必须明确分隔,保证各教室的独立和一定的封闭性,并在建筑内的体现校园的年轻活力使得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3.盈利空间向基础设施空间的转化

学校建筑与工厂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服务对象,一个是国家的基础教育设施,不论公立学校和民营学校,都在教学环境上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工厂的建设有其特定的行业规则,简单直观、宽敞适用、高效节能是最佳的原则。两个建筑类别之间差别巨大,这种转化是必须通过空间的设计来实现的。

(二)改造手段

1.面向使用感受的建筑空间尺度

旧工业建筑从建成就不是为了人群的使用,空间尺度就远远大于了人的使用要求,这种空间尺度需要进行改造和处理。适合的空间尺度直接影响到了空间的分布和人员流动情况以及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横竖方向上过大的尺度,空间十分的空旷反而给在空间内的人更大的压迫感,独立空间不进行围合导致过度的开放,则会引起空间内的容人被打扰的烦躁感。面向文教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空间尺度,与面向其他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中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商业性和开放性都减少,空间使用感受直接、高效、便捷,并根据大、中、小的空间尺度,分配不同的功能需求。教室与食堂及其他教育所需空间尺度各有规则,各个功能空间独立分开,且保证干净明亮,在教学楼每层设计公共开放空间供学生、教师的课外交流,根据每层学生的数量设计开放程度与尺度。

2.面向指定功能的建筑空间分布

对于文教空间,人的活动会有明确的目标——教学或管理,立足于旧工业建筑的人群动态研究,结合文教空间的设计思维,文教建筑空间分布的功能指向性极为重要,教学空间和配套的辅助空间必不可少并越来越趋向丰富和全面,其别注重交流活动。建筑内部空间的分布是丰富的线形,在流线中节点的塑造变得十分重要,这些节点成为“故事”的发生地,同事也是“教”与“学”的发生地。在文教类空间中,“交流”与“积累”占据学习生活的大部分,在对义乌商城学校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将公共交流区域与学习积累区域做得开放通透,以流线节点的形式分布在整个教学大空间中,成为学校内部空间的亮点。

三、结论

第2篇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改造;保护与重新利用;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工业建筑是一个现实并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的必要性

人们普遍相信,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工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更进一步的工业哲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一信念产生动摇;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是进入了一个被迅速成长的信息社会、国际交流与全球经济深深影响的新纪元,同时“可持续发展”因为全球性的环境持续恶化而逐渐成为人类看待世界的基本共识。[1]这样的时代背景直接引发了后工业社会迅速崛起,而工业社会日益衰退。城市中的制造业、运输业、仓储业等持续衰退,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与文化等新兴企业逐渐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行业,而这些旧型职业所建造的一些建筑并不符合新兴企业的结构构成,从来面临拆迁被淘汰的命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更新利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越来越重视,影响范围波及全球。事实上这些废弃产业不但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挖掘研究,还具有改造再利用的现实价值。

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影响,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案例。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产业遗产正经受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和毁灭,以极快的速度消逝,包括自然损毁与人们基于急功近利思想的建设开发性破坏,如著名的沈阳铁西区产业类历史建筑在近年商住开发中几乎被完全消除,而类似情况在其他城市也非常普遍。[2]可见这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科学意义

1、经济资源方面:通常建筑物本身的寿命高于其功能方面的价值,尤其产业类建筑因其特有的性质可进行多次使用更能的变更,而且废旧建筑更新利用也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这样在经济资源方面进行了节约,既减少了因庞大、牢固建筑拆迁困难所多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将这些废弃建筑变废为宝,体现资源节约的价值。而且在房价普遍超出人们承受能力的现在,旧工业建筑的重新利用缓解了房地产行业的用地紧张,因此也在减轻民众经济压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环境环保方面:一座建筑的建成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较长的时间,并且会造成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这对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当今也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就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方式可以减少多余建筑垃圾的形成,同时减轻施工过程对城市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这样既不浪费资源又不污染环境,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且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3、景观地标方面:由于工业建筑特殊的使用属性造就其巨大高耸或者占地面积广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一定的方位地标作用,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整个城市的特殊构成所在。

4、人文历史方面:特殊时代产生的特殊产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见证了整个城市文明进程的发展,承载中国发展的信息,如果随意拆迁破坏,不加以保护的话,将会把这些珍贵历史印记焚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造成这段历史的信息断层。

5、经济文化方面:旧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不但做到了重新利用、可持续发展,也带动了一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艺术家们利用了旧工厂原有的建筑架构,经过一番改造、利用变成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焕发成一个具有艺术与时尚气息,并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申出一种新的文化概念,在当今社会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并带动了经济、文化、旅游、人文等方面的发展。

三、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未来

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3]但是如何正确的利用改造并且不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贺旺在其学位论文中明确提到分级保护的思想,关注对象也从单纯的工业建、构筑物扩大到工业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的工业景观,较早期的研究有较大的突破。[4]遗产清单中只有一小部分最具典型性的工业建筑遗产能得到保护,那么其余的一些非典型性的建筑就可能遭到破坏,但是要让工业遗产这笔人类文明史上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真正的渗透到百姓的平常生活中,延续到子孙后代的记忆中,一方面需要专业人士的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带动公众的参与保护意识,并且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得教育学习,唤起人们对工业遗产的兴趣以及对其价值的认同,这样也是最可靠的保护。[5]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造就不同的工业时期,也就有不同的工业地段,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更新方法,进行不同的改造及重新利用,不要盲目的随意的追求的更新。结合当地城市的发展、以及旧工业建筑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研究,进行部分或整体保护与重新利用,让其焕发活力,得到价值及运用的重生。这样既为当今千城一面的都市增添一抹特殊的色彩,并可结合经济、文化等方面成为城市特色,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这样不但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及品位并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因此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为了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四、总结

旧工业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某些人们的特殊回忆,更是让子孙后代客观、准确的了解父辈祖先那一段不同于后世的生活记忆。正如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指出的:“建筑物表明了集体性的神话。”“即使是废弃的建筑物,也会留下种种痕迹,揭示出以往各时期的种种记忆、梦和希望。”[6]

现今社会,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各类空间建筑在整个城市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并在某些城市成为了这个城市不可替代的身份象征,如北京798艺术工厂、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滨江创意产业园等就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它们或低调或奢华或艺术或平凡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为不同的人们提供着不同的服务、体现着不同的价值,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旧工业建筑的重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它们焕发了新生命也带给了人们崭新的生活。但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及重新利用一定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需要在以后的改造中更加认真细致的研究。而且旧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他牵扯到各个方面,也需要多种学科间的配合,它不同与普通的文化遗产,因此要让旧工业建筑遗产得到真正、有意义的重生需要专业人士以及普通大众的共同努力,而且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可完成的项目课题。。。。。

遗产保护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产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将催生新的文化诞生,可实现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7]

因此,旧工业建筑遗产不但关系到现在更关注到未来的城市建设及大众的文化生活的质量问题。“除旧迎新”去掉那些不能迎合现在城市发展的东西,让其变化、改造成一个新的建筑体系;“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好的舍掉,好的保留,让旧工业建筑遗产得到质的重生,量的升华。

参考文献:

[1][2]王建国 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建筑学报,2006.8

[4][5]俞孔坚 方婉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建筑学报,2006.8

[3]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4

第3篇

关键词:铁西区老工业区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

一.引言

在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的老工业基地,正是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建立,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工业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老工业区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生态安全评价在老工业区的功能置换中的关键步骤,是区域国土安全、生态安全与人居安全的重要保障。长期工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烟尘、污水的任意排放,对城市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威胁;随着产业结构等的调整,原有的产业纷纷迁出,导致了人口失业率的上升,伴随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此外,随着产业的迁出,劳动力的外迁,使得内城逐渐衰落、城市的中心地位消失、工业污染得不到及时的治理等。这些都是旧工业区社会问题较为严重的主要因素。如何保证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对于老工业区这一特殊资源,我国在土地空间规划、宜居建设等方面都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体系,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前形式需求,急需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促进特大工业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建设,保障老工业区居民健康,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更新城市旧工业区,使其可持续发展?初期的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多会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没有意识到工业遗产、遗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使用价值,造成了城市旧工业区历史记忆和城市文脉的割裂。沈阳的铁西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不仅聚集了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也记载着沈阳工业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历史,并充分的体现了具有丰富特色的沈阳工业文明。将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放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机更新,使其既能保证文脉的延续性,又能满足生态安全的要求。铁西区目前的建设是否符合生态安全的要求,对其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构建铁西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建议策略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这些研究对于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二.研究区分析

2.1铁西区概况

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铁西工业区,一度成为中国重工业的代名词。但在产业结构转型,土地使用性质政策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大量工业旧建筑面临着去留的选择。各大中型企业如纺织、机械及重污染企业等相关行业纷纷调整、合并、转产或改建、搬迁,留下人量废弃或闲置的厂房、仓库。近些年来,旧工业建筑全部推倒重来大行其道,由于缺少完善的旧工业建筑价值评估,铁西旧工业建筑的保留、改造再利用实施程度并不高。随着鳞次栉比的高楼迅速取代了当年的红砖烟囱和钢铁厂房,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景象也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替代,近百年的铁西工业区历史在这一刻停滞了。还未来得及留给人们片刻时间以理性思考、全面衡量,大批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便消逝在这座工业城市面前。类似沈阳铁西工业区的情况在全国各工业城市中普遍存在。当前,全球范围以可持续发展态度看待建筑遗产,建筑界更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越发关注,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也成为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外扩速度不断加快,周边市郊逐步被吸纳入城市中,原来处于铁西工业区边缘的重工业厂区逐渐变成城市中心区,厂区所处位置地价也随之上涨。而推动老铁西工业区改革进程的关键便是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以解决企业改革成本。运作土地资源,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的重要途径就是企业搬迁改造。通过企业搬迁,可以全面盘活企业的土地资源,解决如何筹集企业改革成本这一问题。

铁西工业区共有20平方公里厂区土地可供置换,其中包括厂房、院落、铁路线用地等,每平方米可以产生1500元左右利润差价。于是,铁西区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变土地资源为启动资本。首先由区政府先做出开发地块规划,由银行向区政府提供该地块企业搬迁的贷款资金,腾出净地,经整理后进入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挂牌竞标拍卖,交易成功后再由银行收回贷款本息,以此创造出级差地租,不但为企业筹集到解决冗员、债务和产业升级的资金,也为城区解决了基础设施改造的资金、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资金。据统计,搬迁的100多户企业共腾迁面积595万平方米,获得土地收益14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5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3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2铁西工业区价值分析

(1)铁西工业区承载的历史价值

铁西作为构成沈阳城市中心区的五大主要行政区划之一,面积为39.66平方千米。由于它单独坐落在铁路以西,与其他政区之间被贯穿于沈阳城内的长大铁路所隔开,故称为“铁西”。这是一块满铺着几百座大中型和超大型工厂的市区,无论是以它的恢弘规模还是它的壮观形象,称之为“东方的鲁尔”都毫不夸张,而且,它是一个坐落在城市中心区的“鲁尔”,是一个工厂更加密布,厂区容积率更高的“鲁尔”。

铁西工业区是中国工业的代名词,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铁西的工业文化无论从物质角度还是从精神层面,都是一种无价的人类遗产。即使当这个充满历史刻痕的老城区,这些过了时的老工厂迈入了全新的时代,它们给人们的记忆仍将是深邃的、永恒的。

(2)铁西工业区更新创造新价值

旧工业厂区区位往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整,工业建筑大都结构坚固,具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净空等特点,其建筑内部空间具有使用灵活、结构坚固等特点,通过更新可以减少拆迁和建设费用,注入新的产业功能,满足不同需求,如商业、办公、展览、物流、居住等,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利用工业文化背景这一优势,旧工业区可以开发相关业态,例如创意产业,工业旅游,旅游纪念品出售等,不但延续了工业历史文化,还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带来新的社会价值。

三.铁西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影响城区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从辽宁省的范围来看,铁西区是沈阳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具有丰富的水利、森林、水产及生物等资源;其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植被茂密相连。通过对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生态安全的评价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这除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受到人类自身知识缺陷和认识边界的限制,生态安全评价也不是某个单一学科能够解决和承担得起的,它需要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具体到生态安全评价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生态安全因子的确认与计量、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安全指标阀值(安全边界)的确定等等。从指标设计的宏观思路上看,不仅要反映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安全状态,还要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以及行为主体的安全意识、应对能力和应对措施的效率等。

通过对国内外老工业区更新的成功实例的比较研究,总结经验方法及教训,分析我国以铁西工业区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宜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弊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铁西工业遗存,改善老工业区生态环境,从长远战略的角度对老工业基地更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并通过景观格局优化,为使铁西工业区能够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及建议。

参考文献

[1]沈渭寿.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0

[2]杨雪.欧盟国家传统工业区改造中的就业政策及其启示.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3]叶冬青.旧城衰败片区高密度开发改造中的历史保存与延续――以北京大吉片区改造为例.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张卫宁.改造性再利用――一种再生产的开发方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2(2):51-54

[5]李东生.大城市老工业区用地的调整与更新――上海市杨浦区改选实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董昊昱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71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经验方法及教训,分析我国以铁西工业区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宜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弊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铁西工业遗存,改善老工业区生态环境,从长远战略的角度对老工业基地更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提供基础。

关键词铁西区;生态安全; 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1.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在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的老工业基地,正是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建立,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工业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样长期的工业化发展中,随着产业经济衰退,更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居环境问题。对于老工业区这一特殊资源,我国在土地空间规划、宜居建设等方面都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体系,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前形式需求,急需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促进特大工业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建设,保障老工业区居民健康,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更新城市旧工业区,使其可持续发展?初期的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多会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没有意识到工业遗产、遗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使用价值,造成了城市旧工业区历史记忆和城市文脉的割裂。沈阳的铁西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不仅聚集了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也记载着沈阳工业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历史,并充分的体现了具有丰富特色的沈阳工业文明。将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放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机更新,使其既能保证文脉的延续性,又能满足生态安全的要求。

2. 铁西工业区价值分析

(1)铁西工业区承载的历史价值

铁西区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奇迹,无论从物质角度还是精神的层面,铁西的工业文化都是我国无价的人类遗产。尽管这个充满历史痕迹的老城区、废弃的老工厂终将跨入全新的时代,但是作为中国工业的代名词,铁西区给人们留下的是永恒深邃的记忆。铁西区作为城市文脉的情感延续,具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2)铁西工业区更新创造新价值

铁西区旧工业厂区区位往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整,工业建筑大都结构坚固,具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净空等特点,其建筑内部空间具有使用灵活、结构坚固等特点,通过更新可以减少拆迁和建设费用,注入新的产业功能,满足不同需求,如商业、办公、展览、物流、居住等,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利用工业文化背景这一优势,旧工业区可以开发相关业态,例如创意产业,工业旅游,旅游纪念品出售等,不但延续了工业历史文化,还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带来新的社会价值。

3 .研究基础

(1)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安全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城市既不会发生生态风险也不受任何潜在生态风险威胁的状态,即城市实现生态和谐或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化状态。目前比较有研究的现实意义的是狭义城市生态安全,指城市基本不发生人为导致的生态风险事故、在面对无法避免的生态风险事故(如危险品误漏、台风等)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状态。狭义城市生态安全承认在现代社会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生态风险事故和威胁,现代人类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重点关注制约城市生存和发展安全的重大生态风险上,从而勾画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生态底线。狭义城市生态安全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大意义。

(2)景观格局优化

景观格局优化是在景观生态规划、土地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景观尺度层面上,现有研究成果很难定量化反映格局和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局对功能的影响,使得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难题。

通过对原有的景观要素进行重新的组合优化或者引入新的元素,进行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这就是景观格局优化。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可以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及管理。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可以调整并优化景观的组成、斑块的空间分布布局及数量,达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整齐与和谐,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景观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功能、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整及优化。同时,城市更新也包含了对旧城区的保护及改建,对于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研究方法

(1)老工业区区域空间规划技术研究

根据不同尺度用地结构和交通系统的情况,完善人工绿色廊道,研究城区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分析与廊道规划;优化整合绿地(广场),实现绿地的均匀分布;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容量与空间承载的动态关系;以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园区和工业园区等为对象,制定老工业搬迁区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

(2)城区生态安全网络构建技术研究

以城区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适宜为目标,采用生态足迹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城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在一定时间尺度上评价城区生态安全状况,明晰影响城区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基于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明确微观(搬迁区)、中观(相关社区)和宏观(城区)等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安全节点与生态廊道,构建城区的生态安全网络,制定城区的生态安全战略。

5 .结论

在进行城市宜居建设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分析,对于铁西区这种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其已经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发展多年,一些重要的问题已经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在宜居建设方面应针对尚未完全解决或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生态经济,2001(8):22~25

第5篇

论文摘要: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化,作为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建筑出现了多元化的风格和特点。本文结合极具特征的博物馆实例,从精神内质、历史环境、文脉意向、特殊地段4方面,探求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的文化趋向。

自80年代起,博物馆就成为大众化的文化场所,并被不断地建造,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2-3天就增添一座新的博物馆。人们把博物馆作为“终生学校”,用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人们掌握现代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普遍地强调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服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社会进入技术至上和商业膨胀的时代,博物馆建筑种类日趋繁多,功能日趋复杂,建筑形态与风格呈现多元特征。一方面建筑自身的艺术色彩通过对时空的描述和光影追求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建筑的人文色彩通过情感、文脉、环境等意象被加以强调。

博物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往映射着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特定时期的历史及文化,它也许无法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衡量标准,但往往是该地区文脉的象征、建筑文化的代言人。由此可见,博物馆建筑比其他类型的建筑更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更能展现人类的历史、风俗、艺术等文化环境。以下便是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几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趋向。

1解读文本,提炼精神内质

博物馆作为文化建筑既是为人类的文化活动所创造,也是为维系人类的文化活动而存在,同时体现了文化环境。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界刮过一阵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旋风。在形象上,后现代主义推崇对历史样式的借用和人文精神的体现,使建筑成为通俗的、适用于公众口味的、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思潮推动下,一些博物馆建筑开始对自身的形式和功能逻辑意义之外的多样人们生活与文化意义的表达进行了努力,它不再是单纯的展出和收藏空间,而是尽力服务于人们的情感、领悟和沉思的场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哲理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当建筑与人们的意识产生共鸣的时候,建筑才能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的丰实的精神需求的博物馆建筑形象。

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t Libeskind)为柏林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ewish Muse—um,Berlin,1999)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他借鉴了塔木德经(犹太教法典)、建筑史和文学等资料,使文学介入建筑设计领域。“建筑的文本”,正如里伯斯金所说的,在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中包含了全部的书写文本及文化,导致各种意义发生不同方式的冲突。在这座建筑中同样令人感兴趣的还有“线状的狭窄空间”,它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两条脉络——无限延伸的曲线脉络、充斥支离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曲线代表德国犹太人曲折发展的历史,直线象征德国犹太人曾动荡不安的生活,驱逐、屠杀、逃亡、漂泊。设计者不仅是想通过有形的物体,更想试图采用一种哲学的表达,来唤醒和融合犹太人和柏林的历史。

曾被法国当代哲学深刻影响的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把建筑看作是可读写的文本。他认为建筑的基础是哲学,建筑师应该以哲学的思辨来展开设计。坐落于柏林市中心的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Holo—caust Memorial,Berlin,2005)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部分是一个庞大的迷宫,由2711块灰色的巨形水泥柱高低错落列成方阵,方阵下是展示陈列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穿梭在那高高低低、宛若墓碑的石林间,他们漫步、感受、沉思、追悼当年被纳粹无情杀戮的犹太人。艾森曼说,“进出方阵的感觉是没有目标、没有终点、没有道路。……我想把它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这座纪念馆能触动每一名参观者的‘心灵和良知’。”

2留存记忆,尊重历史环境

历史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公众的群体记忆作为人对环境感知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潜在而深刻的制约因素。建筑师应关心人们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发掘人们群体记忆中对某一地段的感受,在特定区域内对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生活习惯等人文因素做出认同的反应,使人们通过对建筑的阅读回忆历史,凝结记忆。历史性区域的和谐生长要体现对整体历史环境的记忆,努力建立一种和谐的生长机制,创造富含记忆的有人情味的空间。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New StateGallery,Stuttgart,1984)是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在受历史环境影响基础上的大胆创作。基地原来是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废墟,当地居民已习惯于在其中穿梭游玩,将它当作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斯特林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在设计中为居民保留了一条穿越博物馆的自由步道,使人们的习惯和记忆得以保留与延续。这条步道自西侧穿过美术馆的大门,经“之”字形台阶进入圆形内广场,环行半周,由东门出去与山坡上的街道衔接,成为一条充满趣味的交通路线。建筑师出于对城市环境的理解和对居民心理状态的尊重,通过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成功地将城市道路引人建筑内部,以完全开放的格局使建筑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n设计的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Barcelona Museum forContemp-orary Art,Spain,1996)位于巴塞罗那旧城中心,是该市20余年来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方面的最新成果之一(图7~9)。他的方案赋予建筑及其环境多重的意义与功能,成功地处理了在复杂的城市历史环境中创造新的现代空间这一难题。在设计中,迈耶以大体量的新建筑将四周小尺度和零碎的历史空间统合成为一组整体,把旧域道路网那种错综复杂的性格也延伸到建筑内部。圆形大厅、精致的后花园以及巨大的前广场,由一条蜿蜒的步道联系起来,使博物馆成为当地公众所习惯的城市步行系统中的一部分。博物馆活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它折射出建筑师对公众生活和城市历史环境的本质理解。

3保留传统,延续文脉意向

传统文化是一长期相沿、积久成习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传统文化深刻地约束着本地区的行为模式,这种约束力必然波及人们的建设行为,从而对这一地域的建筑风格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形成本地区建筑的地域特色。地域主义主张对文脉的尊重和表现,认为建筑形态应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两方面相适应,传统文化是建筑构思的重要源泉,尊重文化传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而文脉意象正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建筑外部形态,传递相应时代、环境和人文背景信息;通过视觉的熟悉和情感的体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创造出人们易于认同的、富有“地方精神”的建筑。

特吉巴欧文化中心Uean Marie TjibaouCultural Center,New CaIedonia 1998)的设计反映了建筑师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对当地生态、场地特征以及过去与未来结合等方面的全面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尊重。皮阿诺从当地村落富有特色的建筑中得到灵感,结合当地所有条件(地点、气候,卡纳克的传统文化),以及由制造车间带来的工程上的专业技能等,提取和简化当地传统棚屋的民居形式。这些“棚屋”的功能超越了遮蔽和抵制气候的作用,更表达出人们心中的热情:渴望走进大自然,融入宇宙,并和谐地参与到具有深刻根源的地方传统文化中去。特吉巴欧文化中心希望在卡纳克文化的保护和继续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帮助文化的根源在适应和利用新的环境过程中获得新生。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iesCorrea)以古老的印度文明作为创作背景,将传统宗教文化的内涵引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使建筑创作焕发出具有“印度灵感”的生命力。在柯里亚的设计理念中,传统的历史文化既是需要表达的目的,又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他所设计的斋浦尔博物馆(Jawa—har Kala Kendra,Jaipur,1992)位于斋浦尔市。该市是建于中世纪的一座印度古城,它最初的城市规划采用了印度婆罗门教的曼陀罗模式。柯里亚沿用了曼陀罗宗教图式,将博物馆分成九个方格,一个方格稍加游离形成人口。柯里亚还把曼陀罗所包含的宇宙神秘这一精神内涵加以提炼,使九个方格分别代表九大星系,每一个方格部拥有自己的属性、颜色、符号,彼此相通,又都与位于中央象征梵的境界的庭院相通。参观者在迷宫般的路线引领下,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文化氛围,极大地扩充了建筑的文化容量。

4重获瓤生,建构特殊地段

特殊地段在这里是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后,伴随旧的工业、仓储、交通或商业活动撤退,在城市中心地带出现的一些可再开发的历史地段。这些地段昔日曾经辉煌,周边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居民区,但现在这里失去了生气,成为城市衰落的象征。80年代后期欧洲广泛兴起的城市中心复兴运动,推动了在这些地段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博物馆之类的公共文化建筑,被作为城市修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城市历史环境的结合,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与生命,促进当地向观光型产业转换,推动城市经济。它们同时也帮助当地复兴曾有的辉煌,重新唤回社区的凝聚力,重新呈现出活跃的个性。外观引人注目的博物馆建筑也拥有超越地域的影响力,成为城市新的标志与中心。弗兰克盖里([rank O.Gehry)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n Museum,Billbao,Spain,1997)和赫尔佐格与德默隆(Herzogde&de Meuron)设计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London,2000)便是区域经济复兴最典型的实例。

1997年,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格,使该市从一个锈迹斑斑、被废弃的工业小城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全球的旅游热点。盖里通过博物馆丰富的内部空间与令人捉摸不定的动感造型向人们展现了迷人的建筑艺术包装效果。盖里的这一设计从毕尔巴鄂的城市肌理和尺度获得启发,回应了河滨历史上仓库货栈等工业建筑的材料特质。建筑雕塑般的造型与城市大桥、河流有机的结合,成为城市新标志。该馆落成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就达到136万人次,其中85%以上来自该地区以外,而这其中的84%又是专门为了博物馆而来到毕尔巴鄂,仅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就占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截至2000年,博物馆的经济收入己达4.55亿美元,成为当地经济的龙头产业。

于2000年开幕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伦敦干禧计划中的火车头,以艺术将泰晤士河南岸翻新,是掀起该旧区再发展的第一步。美术馆的前身,是曾致力于将现代性和英国传统主义相结合的英国著名建筑师斯各特于1947年设计的河岸发电厂,其外型充满工业时代的味道。在1980年,由于新能源的出现,发电厂被时代陶汰,周边地区也随之变得萧条。直至1994年被泰特艺廊看中成为其现代馆的新址,并通过国际比赛挑选了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默隆翻新工程。美术馆保留了发电厂的原貌,如外露的烟囱与内堂的吊臂和钢柱;同时也重新规划内部空间,并在顶部加盖了两层玻璃大楼。新与旧的结合,令美术馆充满了独特的现代感,使这座老工业建筑及周遭环境获得了新生,促进整个区域的繁荣。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00年开馆仅一年就为伦敦经济贡献了10亿英镑。对泰晤士河南岸居民来说,它的出现,不仅仅为他们带来一个世界级美术馆,也兴起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餐饮业,由此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活化了旧社区。泰特现代美术馆成为伦敦的重要艺术中心,也是伦敦快速成为文化首都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第6篇

关键词: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

中图分类号:TU3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numerous factors that influent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service durability.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ample, elaborated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urability assessment grades, which gives its life prediction method.

Key words: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service;Durability;Life prediction

1 概述

建筑结构与其他产品一样,都具有使用寿命,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可分为自然寿命和无形寿命[1]。建筑结构的自然寿命也称为结构的使用寿命或耐久年限。对于已经使用一个时期的旧建筑物,将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仍然具有预定使用功能的时间称为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或剩余耐久年限。无形寿命是指建筑结构尚未达到其自然寿命之前,由于各种原因终止其原有使用功能的时间。

使用寿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和分类。在英国的建筑物耐久性标准中[2],提出了要求使用寿命、预期使用寿命、设计寿命的不同概念。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言,有种种原因可以造成使用寿命的终结,例如,因材料劣化导致承载力降低而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因氯离子渗透到钢筋表面且其浓度超过一定值使钢筋锈蚀的危险性达到难以捉摸的地步;因继续进行维修的费用过大达到人们难以承受的程度;因外观陈旧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因建筑用途不能满足要求等。英国的 Somerville[2]从使用寿命终结的角度出发,将使用寿命分成以下三类:

技术性使用寿命、功能性使用寿命、经济性使用寿命。

目前,人们所说的使用寿命基本上是指结构的技术性使用寿命。结构的使用寿命或耐久年限的定义为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仍然具有其预定使用功能的时间。根据这一定义,在进行结构寿命预测之前,首先必须明确结构的预定功能是什么,如何判断结构的功能失效,即耐久性极限状态的定义,这是结构寿命预测和剩余寿命评估的关键。如前所述,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众多,有内在的因素,如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护层厚度、最大裂缝宽度、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质量等;也有来自外在的因素,如环境侵蚀条件、环境相对湿度及温度等。此外,对于后张预应力结构,还有预应力筋的防腐及锚固状况、管道灌浆密实度等。在对预应力结构进行耐久性评定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影响因素都加以考虑,而只能考虑其中的主要因素。

2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因素的模糊特征函数

从理论上讲,当碳化深度达到力筋表面时或力筋表面的 Cl- 含量达到临界值时,预应力筋表面的钝化保护膜将遭到破坏,导致预应力筋开始腐蚀,这种状态称为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极限状态。但是,实际工程调查表明:某些使用二、三十年的预应力构件,虽然碳化深度早已达到了预应力筋表面或力筋表面的 Cl- 含量已超过了临界值,却未发生耐久性失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预应力筋没有具备腐蚀的环境条件,即适宜的湿度及氧的供应。预应力筋腐蚀速度可表示为[3]。

(2-1)

式中―阴极电位;― 阳极电位;R―阴极、阳极间电阻。

从上式可以看出,若混凝土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即使预应力筋己经脱钝,由于阴、阳极间具有相当高的电阻,使腐蚀电流受电阻控制,预应力筋腐蚀的可靠性也很小。加大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使外界介质(如氧的供应)渗入困难,从而抑制阴极过程,降低预应力筋的腐蚀速度。相对而言,最大裂缝宽度对预应力筋腐蚀速度的影响则很小。大多数情况下,预应力筋腐蚀速度受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因此,预应力筋的腐蚀速度与周围混凝土的相对湿度、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护层厚度、最大裂缝宽度及混凝土的质量有关。许多研究表明:采取降低水灰比、增加保护层厚度、控制最大裂缝宽度、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质量等措施会大大降低预应力筋的腐蚀速度;相反,会增大预应力筋的腐蚀速度。但是,这些因素对耐久性的影响程度难于定量表示,具有模糊性,因此,通常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评价它们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若以D表示预应力结构耐久性失效的模糊集合,用 表示因素(i=1,2...n)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程度,称之为模糊特征函数。若接近于1,说明因素属于D的程度越大;若接近于0,表明因素属于D的程度很小,即该因素对结构耐久性失效的贡献很小。各影响因素模糊特征函数的参数应通过对大量试验及工程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在研究因素的影响时,首先应固定其它主要影响因素,改变因素的值,以比较其对耐久性的影响程度。根据现有试验及工程调查结果,前人经分析,对上述主要影响因素给出如下的模糊特征函[4]:

1)相对湿度:

(2-2)

2)水灰比:

(2-3)

3)最大裂缝宽度:

(1)碳化侵蚀环境:

(2-4)

(2) Cl- 侵蚀环境:

(2-5)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

(1)碳化侵蚀环境:

(2-6)

(2) Cl- 侵蚀环境:

(2-7)

5)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质量:

如前所述,由于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具有相同水灰比的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这里用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与计算值的比值来间接地表示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质量,即:

(2-8)

若,取。式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等级;―水泥标号的标准值。

6)管道灌浆质量:

(2-9)

灌浆密实时,取=1.0;不密实时应予折减。

7)环境温度T:

许多试验证明:温度升高,腐蚀速度加快。因此,引入环境温度影响系数 来表示温度对结构耐久性失效的影响程度,见下式:

(2-10)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

3.1 单因素作用下结构耐久性模糊失效概率

影响预应力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首先假定其它因素对结构的耐久性失效不产生影响,仅研究单一因素的作用。若以表示因素的概率密度函数,则仅作用下结构耐久性模糊失效概率由下式求得[5]:

(3-1)

式中为影响因素引起结构耐久性失效的概率;可根据所评定结构的实测结果统计求得,一般近似取为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3.2 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预应力结构的力筋脱钝后,影响其腐蚀速度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内在因素,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水灰比、最大裂缝宽度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质量;另一为外部因素,即环境相对湿度及温度。内因是决定力筋腐蚀速度的根本,外因则对力筋的腐蚀起催化作用。经分析用图5-1表示各主要影响因素对结构耐久性失效所起作用的逻辑关系,其中各内在因素之间为并联关系,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间则为串联关系。

3.3 多因素作用下结构耐久性综合评估

事实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水灰比、最大裂缝宽度、混凝土浇筑水灰比及养护质量、环境相对湿度、温度以保护层厚度及灌浆质量等因素对结构耐久性都会相对湿度环境温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考虑它们的混凝土质量综合作用效应。设、分别表示内裂缝宽度在因素及相对湿度作用下结构耐久性失效概率,则:

图 3-1 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图

(3-2)

式中为因素对结构耐久性失效所占的权数,可根据大量试验及工程调查结果分析求得。当缺少大量统计资料情况下,可通过分析单影响因素对结构耐久性的损伤程度,结合现有的试验及调查结果由经验确定。

(3-3)

多因素作用下结构耐久性模糊失效概率为:

(3-4)

式中―多因素作用下结构耐久性失效概率;―环境温度影响系数。

3.4 评估程序及等级划分

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6]。

(1)裂缝情况调查。包括最大裂缝宽度,裂缝的类型、位置、分布特征等;

(2)力筋腐蚀状态的调查。包括碳化深度,力筋表面的Cl- 含量,力筋的锈蚀状况等;

(3)实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管道灌浆密实状况等;

(4)有关资料的收集。如混凝土水灰比及当地平均相对湿度;

(5)单因素作用下结构模糊失效概率的计算;

(6)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和计算,对结构进行综合评定。

按上述步骤可以求得被评定结构的耐久性失效概率,但是,人们更习惯于以分级形式表达的评定结果,为此,对上述评定结果尚需进行等级划分,以便与现行的的鉴定标准及规范相一致。文献[7]根据建筑物可靠性综合评定等级的原则,将结构耐久性等级分为下述三级:

(1)耐久性等级A: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或下一目标使用年限的使用要求,

可继续使用;

(2)耐久性等级B:结构性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或下一目标使用年限的使用要

求,针对局部进行处理或维修后,可继续使用;

(3)耐久性等级C:结构性不能满足设计或使用要求,需要进行加固或拆除。并规定时属A级;时属B级;时属C级。

算例分析:某一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处于室内环境,屋架下弦底面及侧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25mm,使用时间23年后,经检侧跨中下弦底面最大裂缝宽度为0.23mm。碳化已达到高强钢丝表面,仅出现微锈,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为C32,且灌浆密实、锚固可靠。己知混凝土水灰比,当地相对湿度RH分布(以月计)见表3-1,环境年平均温度T=13.5℃,试对其进行耐久性评估。

环境相对湿度分布表 3-1

相对湿度(%) (30~35)(35~40)(40~45)(45~50)(50~55)(55~60)(60~65)(65~70)

出现频率(%) 0.93.56.6 10.2 18.1 36.2 16.7 7.8

解:(1)内因作用下耐久性失效概率

首先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这里取 kc=0.35、 kw/c=0.27 、 kfcu=0.23、

=0.08、 kξ=0.07 ,则:

=0.35×0.50+0.27×0.80+0.23×0.005+0.08×0.533+0.07×1=0.50479

(2)相对湿度作用下耐久性失效概率 PDII

=0.362×0.0714+0.167×0.2143+0.078×0.3571=0.0895

(3)各因素综合作用下耐久性失效概率

=0.9064×0.5049×0.0895=0.041

因此,该榀屋架耐久性等级属A级,可继续使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相对湿度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是影响评估结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实际评估时应尽量多收集当地的气候信息,相对湿度RH可细化到以天为单位,这样可以提高评估的精度,而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则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或实测结果来标定。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

对预应力筋已具备启始腐蚀条件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对其进行耐久性评估;至于碳化深度尚未达到力筋表面或力筋表面的Cl- 含量未达到临界值的结构,则可对其进行寿命预测。

4.1 碳化环境下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4-1)

式中―应力状态系数

―混凝土的名义拉应力或名义压应力,名义拉应力取正值,名义压应力取

负值。

己知某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使用 t1年后,测得混凝土碳化深度,预应力筋保

护层厚度为c,设结构耐久性预测寿命为,剩余寿命为,则有:

(4-2)

预测寿命 (4-3)

剩余寿命 (4-4)

4.2 Cl- 侵蚀环境下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

Cl-侵蚀预测模型:

(4-5)

已知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用 t1年后,依据实测数据,求得混凝土表面的Cl-

含量为Cs ,等效扩散系数为 Da,则:

由得

由 得

设结构耐久性预测寿命为 t2 ,剩余寿命为 tl,含量的临界值为 Ccrit ,则:

(4-6)

通过迭代计算,由上式可以求出预测寿命为t2 ,则剩余寿命tl=t2 t1。对于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结构,还应该考虑波纹管的有利作用,因为碳化或 Cl-只有穿越波纹管后才能到达力筋表面,所以,应该说结构实际剩余寿命比上述计算值大。

5 结论

⑴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众多,但它们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具有模糊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其模糊特征函数。

⑵在役预应力结构力筋脱钝后,是否发生耐久性失效还取决于其所处环境条件,即适宜的湿度及氧的供应,通过分析各主要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影响程度,确立了各主要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模型,提出了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评估结果基本能反映各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

⑶对于处于碳化或Cl-侵蚀环境的力筋尚未脱钝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本文给出了其寿命预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物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部资料,1994

[2] G .Somerville. The design life of structures. Edi. Blackie and Son Ltd.,1992

[3] 洪乃丰.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与防护技术(2).工业建筑,1999 (9)

[4] 张德锋,吕志涛.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1 :33~36

[5] 王光远.工程软设计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第7篇

关键字:景观;社会;生态;艺术

Tendency of Values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stract: As an integrated whole, landscape is realized under a certain economy conditions. It should meet the need of the society, coincide with the rule of nature,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cology, and as the same time, it also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art. If landscape works have lasting vitality, they must be those which can balance these factors. They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times soul, absorb the historical spirit, but not imitate the existing style. They accord with the principle of science, and reflect the demands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new ideas of aesthetics and tendency of values.

Key words: landscape, society, ecology, art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其实很难评判今天的作品的价值,毕竟离我们越近的事物,越难判断哪些会是持续的辉煌,而哪些又仅仅是过眼云烟的短暂时尚。我们曾经热衷的许多思潮,今天看来却非常片面;而一些曾经远离人们视线的作品,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尽管我们很难全面、客观地分析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但是无论过去、现代或是将来,我们每一个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都无法回避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与方式,取决于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想,也就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而影响着作品的生命力。

传统与现代

几乎每一个设计师都曾面对过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困惑。早期的现代主义者更倾向于将二者对立起来,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文化的变革一样,景观的发展与变革,也是在伴随着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设计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既使将自己标榜为最前卫的设计师,也无法回避自己作品中沉淀的特定的文化痕迹。然而,珍视传统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味地模仿过去。最好的模仿也只能产生赝品,而不是真迹。优秀的设计不是对传统的浅薄模仿,而是将悠久的地方园林传统与现代生活需要和美学价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这一点从当代各国优秀的景观作品中都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些作品,无论形式多么现代,我们稍加品味,都不难发现它们所传递的传统的信息。

巴黎的雪铁龙公园(Parc Andrē-Citroën, 1992年建成,G. Clement、P. Berger、A. Provost、J. P. Viguier、J. F. Jodry设计)、大西洋公园(Le Jardin Atlantique,1994年建成, François Brun、Michel Péan设计)的平面布局与17世纪勒·诺特(Andre Le Nôtre)的园林有相当多的联系(图1、图2)。甚至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1991年建成,Bernard Tschumi设计)这样挂着解构主义标签的作品中,也能看出法国园林传统的影响(图3)。模纹花坛是传统西方园林要素,今天,在不同的设计师的手中,经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版本。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花园(Garden of Kempinski Hotel,1993建成, Peter Walker设计),将古典的花坛园用极简的图案式构图重新组合,创造了一个绿色的、令人愉悦的场地(图4)。荷兰乌德勒支VSB总部花园(1995建成,Adriaan Geuze设计)里,200米长的带状黄杨篱与红色的碎石地面构成一个狭长的下沉式花园(图5)。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Jacob Javits,1996建成,Martha Schwartz设计),以法国巴洛克园林的大花坛为创作原型,将长椅、草丘、街灯、铺地、栏杆等要素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组合,用简单的形式获得了丰富的广场空间(图6)。在这些作品中,景观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拷贝,而是将历史上的园林文化的精神吸收过来,把它们转换为适应新情况的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些景观是当今社会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与思想、现代艺术、园艺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只有那些代表了当今时代文化精髓的作品,才具有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新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展现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它们在保护或重新塑造城市历史地段的价值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巴黎贝尔西公园(Parc Berce,1997年建成, Bernard Huet、 Marylène Ferrand、 Jean-pierre Feugas、 Bernard Le Roy、Ian le Caisne、Philippe Raguin等设计),保留了地段上原有酒厂的老街区构成的网格系统、酒窖和500棵古树等历史痕迹,并将这些历史信息与现代设计要素叠加重合,形成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公园唤起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使这一区域城市的发展具有了历史的连续性(图7)。威尼斯弗雷托广场(Plaza Feretto ,2000建成, Guido Zordan设计)通过精细的石材铺装、丰富的地面标高的变化,以及与广场周边的教堂、文化中心、商铺与住宅等新老建筑的和谐关系,保持了老城中心的尺度,再塑了变化丰富、充满人情味的意大利传统城市空间(图8)。

景观与社会

景观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使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了现代景观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景观事业的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于无所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危机感日益加重,于是环境保护成为普遍的意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使得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工业之后的景观不断出现……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今天景观设计的面貌,社会因素是景观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

景观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景观应该、也必须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今天的景观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室外场所。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景观设计师追求的境界。这一点,北欧国家及德国的设计师已在全球树立了榜样,在那里,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设计师总是把对舒适和适用的追求放在首位,设计不追求表面的形式,不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这种功能化的、朴素的景观设计风格应该赢得人们的尊敬(图9、图10)。

反过来,景观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许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今天,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基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的前辈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潜质的地块,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进行锦上添花,所谓“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然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在治疗城市疮疤,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城市肌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的不是创造,而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景观的积极意义不在于它创造了怎样的形式和风景,而在于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景观的建造,可以刺激和完善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与进步。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 Park,1992年开始建造)就是很好的实例。埃姆舍河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自19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地区人口减少,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化为乌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这项庞大的工程涉及800平方公里的区域,17个城市,250万人口,内容包含河流的生态再生、区域自然景观恢复、公园绿地、居住区、科技、商务中心建造、生态环境改善、原有工业建筑整治及重新使用等。十年来,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建造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刺激了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作为地区历史的延续,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衰落而带来的环境、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为世界上其它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图11)。

景观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实际上景观建设在今天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带动景观的发展,反过来,景观的建设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巴黎贝尔西公园的建造为周边地区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交往场所。在保持地区的历史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及地区的竞争力(图12)。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通过景观的建设为先导的,先有景观环境,再有商业、城镇及公用设施,一些大型的博览会、体育盛会的举办,往往是城市落后的地区或未开发地区振兴和发展的契机。对会址和园区的合理规划,特别是会后该地区的发展蓝图,是博览会或体育盛会成功的重要保证。一般而言,每一次博览会结束后,大部分的展馆、展园均被拆除,留下的是一个有着良好景观骨架的未来城市新区。展览是临时的,地区的发展却是永久的。1992年建成的荷兰园艺博览会公园为Zoetermeer城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原博览会花园已经成为该城镇的休闲公园,有些区域成为林区或自然原野,有些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地,而公园的核心区域,即原来的展览区已成为居住区。公园的建造为Zoetermeer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图13)。汉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的“变换花园”(Gärten in Wandel,2000年建成,Kamel Louafi设计)把展览会结束后的经济和时间因素考虑了进去, “演进将取代公园的维护”,公园将成为未来新的城镇公共空间和中心(图14)。

景观与艺术

毋容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它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一直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已从现代绘画中获得了无穷的灵感。荷兰阿姆斯特丹卡拉斯科广场(Carrascoplein,1998年建成,Adriaan Geuze设计),以草地、柏油路面和路面上白色的圆点阵列为元素,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二维的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加上场景中奇异的光、声和移动的火车,使这个空间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图15)。

以追求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的美国设计师Peter Walker,其作品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艺术的营养,既新颖前卫,又不失典雅大方。在柏林索尼中心(Sony Center ,2000年建成,Peter Walker设计)中,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转化和神秘的景观变化是设计师用简单的植物种植和一些工业材料如不锈钢和玻璃以简单、重复的形式来塑造的。与Walker的许多作品一样,光在这里不仅仅起到照明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这个作品中显然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如极简艺术、光效应艺术的影响(图16)。

20世纪后半叶,对景观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使用大尺度、抽象的形式及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因而成为许多景观设计师借鉴的形式语言,同时,艺术家也纷纷涉足景观设计的领域,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这也更促进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这也是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艺术作品的原因。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Bürgpark Hafeninsel,1989年建成, Peter Latz设计)是在二战中被炸毁的煤炭运输码头上建造的,设计师用基址上的废墟瓦砾,在公园中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方格网,作为公园的骨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19世纪城市历史面貌片段的回忆。在荒芜的草丛中,还有用碎石瓦砾堆放出来的简单的几何图形,这些都让人联想到一些艺术家如Richard Long和Robert Smithson的大地艺术作品(图17)。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带来了艺术化地形设计的观念。荷兰Zoetermeer园艺博览会花园中系列三角锥形的地形塑造无疑也是从大地艺术中寻求的灵感(图18)。在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旧工业遗留下的众多的巨大的矸石山都保留下来,成为大地艺术作品,作为工业纪念碑或眺望点。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北星公园(Nordstern,1997年建成,Wedig Pridik、Andreas Freese等设计)中,原有矿厂的废料堆被修整为整齐的金字塔形,并覆以地被植物,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图19)。

现代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与纯艺术不同的是,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的挑战,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给一些我们不甚理解的景观作品多一份宽容。

景观与生态

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现在,在景观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生态学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做“生态设计”。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Ziegeleipark,1995建成,Karl Bauer、Jörg Stötzer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图20)。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形成了立体的游览系统,工厂中的一些铁架可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高高的混凝土墙体改造为攀岩训练场,厂房成为展室、小卖部和旅馆(图21)。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众多的原有工业设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音乐厅、画廊、博物馆、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完整的230公里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在这条系统中可以最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利用该系统进行游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图22)。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目前欧洲的许多景观作品,特别是德国的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汉诺威“变换花园”的水园的水来自雨水的收集(图23)。港口岛公园将地表水会聚于高架桥下,改善了桥下阴暗的条件,形成欢快的落水景观,并通过水的跌落和植物作用,净化水体使水得到循环利用(图24)。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1999年建成, Peter Latz设计)中,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图25)。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Herbert Dreiseitl设计)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纳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据统计,光是这一项每年即可节约2000万升饮用水。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图26)。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中砌筑的干石挡土墙很好地保护着野生植物,保持着荒野的景象,自然再生的植被形成与其它城市公园不同的性格(图27)。

生态思想在景观中还有一些视觉化的表现,如在城市中一些人造的非常现代的建筑环境中,种植一些美丽而未经驯化的当地野生植物,与人工构筑物形成对比。巴黎德芳斯大门旁的花园(Jardin de l’Arche Gilles Clément,Guillaume Geoffroy-Dechaume 设计)就反映了粗犷的自然与精致的建筑之间的对比(图28)。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的融合

现代景观早已从被围墙围起来的世外桃源中走了出来。今天,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大学和公司园区,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设计师工作的范围。景观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与城市之间并无明显的界线,它属于城市,融于城市之中。那种将景观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对待城市环境采用“佳者收之、俗者屏之”的思想早已改变,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景观融入城市,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视觉环境。消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已久的人为的界限,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技术与自然融合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实践上有众多的交叉,缺一不可,而在理论上又有众多的相似之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三者的平衡发展创造了条件,今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景观师在与建筑师、规划师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合作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是一个领导者。在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三个行业的从业者紧密合作才能完成。那种城市规划师规划完了让建筑师设计建筑,建筑师做完了让景观师来填空的工作方式是不可能建设好我们的环境的,这一点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可以看出,获奖作品均是将规划、建筑与景观很好地结合的作品,而且,景观设计师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在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国家中,景观设计项目还主要由建筑师来完成。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景观与建筑之间其实并没有象人们想象那么有一条鸿沟。

当今一些优秀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项目,都是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合作的结晶,如波茨坦广场(1998年建成,建筑设计 Renzo Piano,景观设计Herbert Dreiseitl)、柏林犹太人博物馆(1999年建成,Daniel Libeskind设计,Louafi参与景观设计)、索尼中心(建筑设计Helmut Jahn ,景观设计Peter Walker)(图29、图30、图31)。波茨坦广场上矶崎新设计具有波浪形外表的办公建筑中心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庭院,青翠的竹丛软化了建筑的外形,波浪起伏的地表与建筑外部的线形相呼应,成为庭院中最为生动的视觉要素(图32)。优秀的景观设计往往为建筑增光添辉,象乌德勒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 (1993年建成,Mecanoo事务所设计)中三个各具风格的内庭,由石组塑造的 “禅院”、 满植竹丛郁郁葱葱的“林院”和流光四溢“水院”,为整座建筑赋予了轻松的风格(图33、图34、图35)。

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事务所都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三方面的人才,许多景观设计师有建筑学教育的背景,面对复杂项目的挑战,不同专业的事务所常常通过合作来应对。

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而其中又以一至二个因素特别突出。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地追求文化、艺术性,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