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培训学校年度总结

艺术培训学校年度总结

时间:2023-02-07 19:2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培训学校年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培训学校年度总结

第1篇

通过大量的培训前的座谈、培训中的实践和培训后的反馈总结,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该县农民短期培训的分层教学新模式——对教学对象进行常态化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实施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和分层指导。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教学对象的常态化分组,所谓教学对象的常态化分组,就是把每一期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民学员都分成消费者、生产自给户、管理者和生产大户这四个层次。解决了分层问题,也就解决了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的可行性问题。至于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的效率问题,学校在培训中也作了反复验证,从培训现场秩序变化、学员参训能动性起伏、学员意见反馈等方面证实了这一教学新模式在提高培训效益上的积极作用。自此,学校提出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实施有助于调节农民参训积极性、解决农民参训能动性和提高参训农民能力本位的结论,而这也恰恰是农民短期培训迫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本文在总结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整体情况的基础上,以2012年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项目实施工程中的创新做法为研究对象,着重就分层教学对培训提效的影响和其在农民参训能动性方面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得出分层教学新模式适用于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的结论,并提出了解决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绍兴县短期培训参训农民素质分析

从年龄结构看,2012年,绍兴县参加农民短期培训的学员初步体现“年富力强”特征。有68.2%的参训学员集中在30~54岁之间,其中,除生产型人才的年龄偏大外,经营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科技服务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均主要集中在30~44岁这15年的年龄段。

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及以下人员是主体,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4%,且集中在合作社骨干等经营类人才上,绍兴县短期培训参训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仍旧偏低。

从受训能动性来看,70.2%的学员是被请来参加培训的,主动要求培训的学员比率偏低,能带着问题参加培训的比例还不到2.2%(按现场提问统计)。

从学员能力本位来看,学员还普遍存在着看天吃饭、吃老本的“唯经验”思想,对新技术、机械化的推广既有憧憬又有畏难情绪,大部分学员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往往难以转为实际的生产力。学员对培训的态度还是停留在“开眼界、长见识”、“听过算过”的层面,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

1. 对参训农民实施分层分析的重要性

农民短期培训普遍存在着参训学员情况的不确定性,培训专业固然可以框定受训对象的某些共性,但即使是规定了培训专业,哪些人一定来、是不是一定有专业需求的人来等仍难以确定,也就是说农民短期培训中的学员个性是培训教师无法对号掌控的。一期培训能不能让所有学员都有兴趣,一期培训能不能兼顾所有学员的受训意愿,一期培训能不能让所有学员都有所得,因而对受训学员的预前准确分类是十分必要的。为更加简洁地实现对短期培训学员的分层教学,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以职业和经济来源为基础,将受训学员分为消费者、生产自给户、管理者和生产大户这四个层次。鉴于消费者这一身份的囊括性,这种分类可以基本保证受训学员的“一训一得”,也基本可以让教师的备课、授课、指导有的放矢,同时方便学员按需听取,实现不同层次的“听有所得”。

(1)对实现培训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消费者、生产自给户、管理者和生产大户这种模式可以基本覆盖所有农民短期培训专业的受训学员分层,便于教师对教材的分层处理。培训教师在分层备课环节可以按“必备知识和技能”、“分类案例”、“分层强调”这三大板块进行教材的归纳梳理。在讲授环节,培训教师可适当引导受训学员自行分层、按需听取及主动接受培训教师的分层指导。

消费者、生产自给户、管理者和生产大户这种模式分层简单易操作,便于受训学员自行对号入座。当然,一方面每个受训学员都是消费者,另一方面纯消费者学员的情况存在但更多是双重或多重身份。讲授什么虽然由培训教师决定,但听什么完全由学员自行决定,所以存在同一层次的学员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选择的内容有不同和这一层次的学员因兴趣或其他原因选择超出自己层次的内容等情况。正因为所有的选择完全尊重学员自己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在培训中的敏感性就越强,其在生活、生产、管理和规模生产方面的实践欲望也更强,也就是说这一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培训迁移。

(2)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培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实行分层备课,必备知识和技能板块的内容更多侧重于消费者层次,分类案例板块侧重于其他三个层次,分层强调板块侧重于各层次的可操作性层面。虽然横向比,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学历、不同能力的学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参差,但从纵向看,“不让任何一位学员白跑一趟”的分层理念让每位参训学员都可以学有所得,这样就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2. 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分层教学现状

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实施分层教学尚在摸索阶段。

首先是起步较晚。2012年以前,绍兴县的农民培训基本是专业决定内容,一期培训班一样的培训目标,“听不懂”和“吃不饱”的情况同时存在,培训班学员难请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阳光工程”和“二创实用人才”等任务紧、时间急、要求高的培训项目上,村干部充数、重复培训、老人妇女训练营等现象频频出现,既影响了培训项目的严肃性也造成了培训资源的大量浪费。在这种严峻态势下,2012年,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果断革新教学模式,为培训提效创造性地提出分层教学这一新模式。

其次是推广范围有限。从内容上讲,只局限于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农药的安全使用常识等有限的科目。从纵深度来看,分层教学模式只局限于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组织的县级培训,还没有推广到其他培训单位特别是乡镇一级组织的培训。

第三是模式不够完善。培训教师按照“必备知识和技能”、“分类案例”、“分层强调”这三大板块处理教材尚有较大的难度,准备工程相对浩大,培训效果对培训教师讲授艺术的依赖性较大。

虽然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中的分层教学还存在着种种不足,但其在调节农民参训积极性、解决农民参训能动性和提高参训农民能力本位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已有可以验证的实例。越来越多的学员主动要求参加培训,越来越高的培训满意率,越来越多的农民土专家涌现,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正在被这些“越来越”证明着。

(1)培训前的农民素质调查摸索

农民短期培训要解决的是“对象”、“ 内容”、“教师”这三要素。首先是“对象”的问题,即要呈现“有人要受训”,也就是统一“培训需求”与“有效需求”,解决农民参训能动性的问题。培训需求是从农民要求出发,是培训计划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它回答的问题是找到一个培训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这个培训活动不仅仅是培训授课,还应该包括培训项目的策划、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规划和培训策略、培训模式的选择等。而有效需求是从社会要求出发,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环节,它回答的问题是找到一个培训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经济收入的切口,这个环节不仅仅是了解学员,还应包括对市场的前瞻性调查和掌控。

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解决的措施首先是培训前的进村入户调查摸索,从年龄、学历、从事行业等方面着手分析,过滤出跟培训相关的信息,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模式。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培训后学员增产增收情况的分析对比,随时调整培训计划。

农民学员的培训需求和有效需求一旦能对接,也就是农民发现培训可以直接增加收入,学员参训能动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2)培训前对教材的分层处理

农民短期培训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内容”的问题,即要呈现“讲的能够听”, 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培训教师从消费者、生产者(自产自销和种养大户)、管理者的角度分层处理教材,既注重普及性,又讲究专业性。专业技术的通俗化、生活常识的技术化,无高低之别,无强加之念,全由参训学员按需选择。

(3)培训实施中要求教师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应变

“教师”是农民短期培训要解决的重要要素之一。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在实施分层教学中对教师教材处理能力和讲授艺术的依赖性尤为突出,该校倡导“讲的喜欢听”,要求培训教师有良好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应变能力。

培训教师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对教材分析和教学实施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学校通过聘请土专家、外聘首席专家来充实师资库,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培训前试教、集中备课来培训新生代教师。

(4)培训实施后座谈走访,听取反馈

培训是个动态变化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在实施分层教学不断摸索新模式的同时,非常重视培训实施后的座谈走访,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结合生产实际,随时充实培训即时内容。

二、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实施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农民参训被动,存在培训需求与有效需求背离的矛盾

农民短期培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培训把农民从劳动力培养成为人力资本,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短期培训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素质和就业技能有一定的滞后性,参加培训是为了增产增收,而能不能多赚钱、特别是能不能培训后马上赚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课题,政策调控、市场变化、学员能力甚至是虚无缥缈的机遇等因素都能作用于它,再加上绍兴县实施分层教学尚在起步阶段,培训需求与有效需求背离的矛盾客观存在并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2. 组织过于集中,存在反复培训和从不培训的矛盾

虽然2012年实施分层教学以来,绍兴县各乡镇要求开办农业技术短期培训班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不可否认有出于政府对乡镇年度考核的考量。有的乡镇被下达的指标多、任务重,甚至出现部分学员年年被培训、反复被培训的现象。而有些乡镇由于培训指标不多,人员相对分散,就近培训无法实现,只能几个乡镇合办,存在交通、食宿不便的现实困难。也有些地方组织者怕麻烦,往往只通知村干部来培训,真正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却没有受训的机会。

当然,存在这种培训不均衡现象也有其他原因,如绍兴县漓渚镇位处山区,由于独特的花木经济,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偏少,农民学员参加农业培训缺乏动机因而就没有培训的意愿。

3. 师资库建设滞后,存在能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储备不足的状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绍兴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培训教师的讲授艺术对培训提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一批次的培训对象,因为讲课老师的不同会呈现出迥然相异的培训秩序。相同的培训内容,因为培训老师的不同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培训反馈。培训教师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一名优秀的培训教师,能够合理处理教材,长于营造学习氛围,善于正确引导学员。但目前,绍兴县农业系统的培训老师,或长于实用技能,或长于理论知识,或长于教学技巧,能三者兼备真正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严重匮乏,这已经成为了绍兴县在农民短期培训中推广分层教学模式的短板。

三、对策及建议

实施分层教学等模式培养农村学习型实用人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生事物适应发展需要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分层教学在绍兴县农民短期培训中的推广实施还有一定的难度,“人”和“环境”是其中最主要的阻碍因素,从培训教师这个角度着手,坚持以改变培训模式为突破口,继续发挥基层培训学校在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方面的基点作用。

1. 落实完善分层教学模式,提高短期培训的针对性

绍兴县要重新思考农民短期培训中分层教学的独特个性,汲取义务教育阶段分层教学的精华,细化四个环节。

在学员的分层环节,继续执行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学员自行分层的模式,充分激发学员的主动性。至于分层的标准可以不唯一,可以随专业调整。

在教材处理环节,继续兼顾必备知识和技能与专项知识和技能这两板块,从能力本位要求出发,充分激发教师资源库的整体战斗力,组织全县优秀老师和农业实际工作者编写教案和策略,突出应用性、技能性、适应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

在教学实施环节,提倡培训教师兼顾趣味性和专业性,充分激发学员兴趣的同时,尊重学员意愿,放下教师威严,鼓励学员从现实需要出发,吸收受训内容。

在分层指导阶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分层指导的外延。如现场答疑、田间课堂、电话咨询、科技结对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只有当学员对问题心里急于弄清而又无从着手,嘴里想说而又无从谈起的时候,教师对他进行指导,解开关键点,这样指导效果最佳。所以培训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切实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2. 探索农民培训新模式,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

近年来,绍兴县成立了由近百名专家组成的市、县、镇三级农民培训资源库,采取进村入户、到田边地头,举办专题培训班、发放技术明白纸,现场解答和技术咨询、播放音像资料等形式,以整村或整个功能区推进的方式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特别是2012年以来,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

一年来,分层教学小心翼翼在农民短期培训领域试水,虽然学员的参训积极性已有所提高,但整体转变不大。惠农富农,帮助农民扩大视野、提高技术、转变经营思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这是农民培训的宗旨,但首要前提是农民愿意来到培训现场。创新培训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是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的突破口。

模式一:“学中干、干中学”

镜头:听完农家乐培训课,回家就有新经营;参加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培训会上就能接订单;参加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有企业家支持走上创业路……

要点:培训能增收的验证

模式二:“土洋结合”

镜头:“洋专家上课用电脑,我土专家上课用人脑……”孙端镇张家沥村的种粮大户卢国海以独特的“卢式”幽默开始了他的经验介绍。作为第一批县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土专家”,卢国海毫无保留地向培训班的学员们传授了他的经验,譬如他介绍褐飞虱防治这个环节时,从药剂的选择和用量、田间灌水要求和防治方法等一一作了细致的介绍。

要点:学员身边榜样的现身说法

模式三:“哪里都是课堂”

镜头:绍兴县首席农技推广专家——高级农艺师王岳忠就《水稻高产节本增效技术》做了专题讲座,并在该镇湖安村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区实地指导了品种选择、配方施肥、肥水管理等实用技术,为农户现场答疑,进行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指导。学员们纷纷表示学到很多水稻高产节本增效的实用知识。

要点: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即时对接

3. 完善师资库建设,培养技能知识和教学应变兼备的中青年教师

目前,绍兴县农民培训的师资主要依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知识和年龄结构老化,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民培训的需求。农业职业院校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普遍比较缺乏,注重学历教育,忽视短期培训,一时也难以承担起全县农民培训的重担,所以,加强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是培养:加大对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改善待遇,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农民、为农服务的能力。同时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培训职能,充分发挥其师资、设施设备等优势,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双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培训农民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农技推广机构与农业职业院校人才交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学校挂职从事实践教学,学校则选派教师到地方农技推广机构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既可以实现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提升理论水平,又培养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了农民培训的师资水平。

二是拓展:首先是建立村级农业科技文化教学基地,外聘优秀基层农业工作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等)充实培训师资库。其次是吸纳新生力量。要着手建立和完善农业系统内具体岗位上有针对性的新老帮带机制,近年来,绍兴县农业系统队伍有不少大学生加入,他们在岗位上的锻炼基本上是“自我揣摩”、“自我成材”, 影响他们的成长进程。这些受过良好学校系统教育的大学生提升技能层次的潜力往往较高,若能采用新老结对的帮带传模式,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 校警合作;教育技术学专业;公安影视宣传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20-04

1 合作背景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的实施现状 伴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全国各级各类的高等院校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正在进行深入改革。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根据这一特色,“寻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寻求与各类、各层次教育发展的结合点” [1],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教育技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创作影视作品的能力,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电视摄像与编辑艺术、数字视音频制作技术、多媒体动画制作等课程,在教育技术实验室中有专业的设备和编辑系统,有专门用于影视作品创作的影视编辑室、虚拟演播室和录音室。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编剧、策划、导演、现场指导、拍摄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制订拍摄制作计划,完成编辑脚本、联络拍摄地、选择演员、组织拍摄等任务。最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剪辑包装完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广东省梅州市公安局的做法与成效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机关中面对最广泛公众的组织,其警察行为最受关注,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尤为重要[2]。2004年4月,广东省梅州市公安局宣传科正式更名为梅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主要责任为向公众提供有关警队的资讯,透过与社区及传媒的联系,积极巩固警队的良好形像,使公众维持对治安高度的信心,以鼓励公众协助警队维持治安。

影视作为一种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传统信息媒体,早已融入人们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信息获取渠道。梅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在积极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影视媒体的优势作用,除了每周一期的《梅州公安》栏目以外,近年来在梅州广播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民生820》栏目中,开设《今日警情》天天报电视节目,主要报道发生在梅州市城区、梅县新城(含宝华、程江、扶大)“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型案件;报道社会关注的突出治安问题;报道对重大案件的侦破;提示民众增强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收集群众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意见和建议。

2 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校方的思考 嘉应学院是梅州市唯一的高等院校,地方性是学校的第一特征,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想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立足地方、融入地方,以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就学校的角度而言,与公安局合作培养公安影视宣传人才至少有三个面的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评价标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个评价尺度,一个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个是社会的评价尺度[3]。学校内部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评价依据,社会评价则主要以毕业生是否适应岗位需求为评价依据。校警合作突破了高校内部评价的封闭,促使高校的考核和评估机制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地方社会接轨,建立起科学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

2)让学生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合格的影视宣传人才应当具备影视策划、剧本创作、影视编导等综合素质,尤其要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上手能力。这些能力相当部分只有在实际工作场所才能获得,尤其是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难以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校警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也是学生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的一个极好机会。

3)从人财物上获得支持。影视宣传节目的制作除了要求制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娴熟的制作技巧以外,还需要大量的人物财的支持,否则只是一纸空谈。从2012年11月起,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些学生在警察公共关系科的统一调备下,陆续去警官培训学校、出入境管理处、消防支队等梅州市公安局各级各类部门拍摄公安题材的影视节目,均得到这些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方便,不但提供拍摄所需的人员、场地和器材,还安排免费的吃住行,使学生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进行影视节目的摄编录。

基于警方的思考 在梅州市公安局上下一心全力推进公安影视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的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科与梅州最高学府――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合作培养公安影视宣传人才,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人才甄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公安影视宣传节目的创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智力工程。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从策划、拍摄、采访、撰写解说词到后期制作等,不仅需要创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还需要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具有执着的追求,全力以赴地投入。影视宣传人才的选拔是一个长期深入的全方位考察过程,一旦发现新进人员不合格或者其不愿意继续从事公安影视宣传工作,就会影响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人才合作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与培养单位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相互考察并且双向选择,提高了人才甄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满足阶段性用人需求。警察公共关系科统领整个梅州市八个县市区各级公安机关宣传部门的工作,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人才的需求量事先很难做出精确的计算,在创作某些临时性节目的时候,人手紧缺就成为制约节目顺利完成的重要障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知识与影视宣传工作具有承接性,这些学生对工作较容易上手,经过简单培训后,他们基本可以胜任小型节目的创作并协助处理大型节目的拍摄,这样可以满足阶段性警力不足时的用人需求。

3)获得人力智力的支持和补充。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加入为公安影视宣传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宣传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作创新能力,在节目策划、拍摄,制作等方面得到了人力、智力的支持和补充,合作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强节目的竞争力。

4)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一个重点是组织、开展、扩大警察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以增强双向沟通[3]。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规模较大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对某个单位行业的看法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公众对此单位行业的评价。一个愿意为大学生搭建通往社会的实践平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单位是深受大学生赞许认同的。通过人才合作培养计划,让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参与公安影视宣传工作。他们将耳闻目睹从局领导到基层民警、从机关科室到专业警种在树立和提升警察形象时所付出的努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也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一个新思路新举措。

3 合作目标

如上所述,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与梅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合作培养公安影视宣传人才的计划是一项“双赢”的策略。“双赢”既是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又是落脚点,本着“自愿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校警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力图实现实践教学与工作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校警合作”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影视方向人才培养新模式。

4 合作现状与成效

2012年11月,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在教育科学学院潘文涛副院长的带领下,前往梅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进行学习交流。12月中旬,公共关系科主管公安影视宣传的曾繁龙副科长率领相关干警来到学校参观影视节目编辑室和虚拟演播室,并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DV兴趣小组及一些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校警双方分享了对合作计划的认识、动机以及对合作成果的预期,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同意在学生实习、见习、推荐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在过去的一年多来,校警双方就合作的形式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以写作应用型毕业论文为形式的合作 本着“毕业论文题目应来源于实践并有效服务于实践”的理念,近年来,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有50%以上的内容须体现实践环节,选题应体现应用性,为地方经济服务。在校警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学校鼓励一些大四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公共关系科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为警官培训学校、出入境管理处、市交警支队法制宣传科等部门拍摄公安题材的宣传节目。近一年多来,先后有七位学生的毕业作品被警方采用,作品列表如表1所示。

以协助警方参赛为形式的合作 影视制作比赛是检验大学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课堂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参加影视制作大赛既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影视理论与影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新的舞台。在合作的一年多来,嘉应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协助公共安全科的宣传干警们参与了多次影视制作比赛,主要的获奖情况如表2所示。

5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目前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以写作应用型毕业论文的合作形式而言,由于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是“一人一题”,要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和作品,而影视节目的制作讲求团队合作,靠一人单打独斗制作出的作品往往水平欠佳,同时,大四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也很难将全部心思用在作品的制作上。以协助警方参赛的合作形式也存在随机性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强等不足。

面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校警双方就合作的有关细节,比如培养对象的选取、培养时间的确定、培养结果的评价等进行了进一步的协商和沟通,并制定了如下改进措施。

加强协同育人质量监督 成立校警协同育人监督小组,成员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公共关系科干警、教育科学学院主管教学领导组成,主要负责以强化公安影视制作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关制度的建设。监督小组定期安排带队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收集警方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健全人才培养计划 校警双方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公共关系科的用人标准和需求,共同商定详细培训计划,制订培训方案。对培训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使培训内容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能紧扣公安局的实际需求,确保培训质量。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培养对象在学习影视制作课程期间,必须根据课程要求,接受课程考核。在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参与的实践训练,也需要接受公安局的考核。双方考核通过,方能得到相应学分。

公安局招聘影视宣传科员(合同制) 梅州市公安局设立了影视宣传科员(合同制)的职位,目前已有两名在培训期间表现良好的教育技术学专业09级毕业生被录用,录用情况如表3所示。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负责梅州市公安局的宣传工作,主要对接单位为电视台、报社、电台;负责记者的采访联系等工作;撰写、拍摄每次外出的新闻稿件、影片、照片;审核编辑各县(市、区)上传的文章,并在公安局内外的网站上。对于招聘到的这些合同制科员,梅州市公安局鼓励他们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吸收为正式警员。

6 总结和展望

当前产学研的研究太多探讨校企合作,本研究小组处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梅州市,梅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化水平与全省存在不小的差距,校企合作的机会和空间不如其他城市多。本研究没有被传统的产学研校企合作的思路所束缚,拓宽了产学研合作的领域,积极探讨与地方政府机关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具有较强的独创性,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然而,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合作的最佳形式仍在进一步探索中,校警双方今后如何利用各自优势,建立深层次合作机制,校警联动,提升合作水平?此外,校警合作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一样,追求的结果都是合作双方共同受益,寻求利益的最佳结合,实现利益平衡。利益不均等的合作是不能长久的。由于校警双方在价值文化、知识开放性、创新评价、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在合作时始终有效实施双赢原则,确保双方合作的良性循环?上述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2]韩志忠.充分利用媒体改善和发展警察公共关系[J].公安研究,2005(2).

[3]何根海,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第3篇

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第四,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来看,以通过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自发外出务工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全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仅7.45万人,占15.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第五,从务工的时间周期来看,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外出打工人员绝大部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忙时种地,闲时打工经商。第六,从劳务收入的资金流向来看,“回流型”、“创业型”的特点初步显现。我市涌现的一批“打工能人”逐渐成长为有资产、懂技术、善管理的经商办厂能手之后,选择回乡创业。比如,范县近几年务工人员带回资金4亿多元,回乡创办“凤还巢”企业2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行政推动。各县(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专项考核,并作为乡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劳动保障局新增设了劳务输出服务科,各乡镇设制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于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的理论文章,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各县(区)委、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文件,涵盖了培训、输出、维权等劳务输出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部门联动。市、县(区)劳动、商务、农业、扶贫、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团体,紧紧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团组织重点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岗快递活动”,共筹措用工岗位38600个,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28600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和“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的实际,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务工光荣,就业自豪”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各县(区)为炒热群众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濮阳县、南乐县分别制作了《走出黄土地》、《打工故事》、《外面世界真精彩》、《走南闯北龙乡人》等电视专题片,清丰县在全县各村刷写墙体标语3000多条。通过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恋土守家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外出务工的

热情。二是典型带动。每年年初,全市各级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组成宣讲团,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南乐县在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作典型发言,引起较大的反响。去年底,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我市首届“十优百杰务工青年”。通过典型引导和表彰先进,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思想进一步解放,“走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年轻人新的生活理念。不少群众形象地说:出去的是一个人,挣回的是资金;学到的是本领,改变的是一生;影响的是一代,造福的是子孙。(三)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地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县(区)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创办了五所县级技工学校。南乐县为扶持市第二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无偿划拔价值340万元的新建县委招待所大楼用于学校建设,又投入1100万元完善教学设施,现已形成多人的招生规模,开设有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服装和艺术设计五大类15个专业。濮阳县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筹建市第三技工学校。清丰县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2万元,用于县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容纳名学生,被省定为全省首批县级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清丰县组建了市第六技工学校,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数控机床、电脑、电动缝纫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建立了一流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去年以来,该县两校已培训农民工5000多名,占全县输出技能型工人的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迅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整合民办培训机构,全市近百所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成为政府部门转移农民工培训的有益补充。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各县(区)坚持灵活性、实用性的培训原则,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不少技工学校与北京、江苏、浙江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做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南乐县利用浙江奉化国泰制衣有限公司的设备、师资、资金,建立了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先后输送技术工人5000多名,有十多名优秀人员被工厂选送到国外的加工基地工作。该县订单培训的服装工已成为宁波地区的品牌。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县劳动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目的,积极落实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去年全市落实培训资金700多万元,培训2.1685万人。

(四)拓宽领域,构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

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疏通转移渠道,搞好跟踪服务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为此,各县(区)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顺畅有序转移。首先健全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区)建立了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中介机构为依托的信息网,认真做好信息、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清丰县、范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完善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考察,建立牢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各县(区)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联络,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市已拥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唐、中西部和省内六大城市群劳务输出基地。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劳务对接。各县(区)充分利用职业中介组织联络、劳务经济人带动、培训机构推荐、召开大型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今年三月,濮阳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江浙地区22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用工岗位,近万名农民工参加,县委书记张建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会上先后有1300多人通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劳动合同。范县还聘请56名信息灵、渠道广、家乡人信赖的劳务经纪人,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如辛庄乡青年武俭利1998年到北京一家公司打工,自己站稳脚跟后,先后介绍100多人到该公司务工。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各县(区)还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劳动监察机构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非法中介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市商务局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截止,全市已向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毛里求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人员4850人次。仅去年,外派出国劳务人员1298人。华龙区东田村300多人在国外务工,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收入两千万元,曾被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国打工村。第五,强化跟踪服务。各县(区)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普遍实行了培训、录用、护送、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干部带队打工、提供法律援

助等制度,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稳定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各县乡村组建了“义务帮工队”,帮收帮种,保证务工人员家庭及时收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抓好就地转移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针对一些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民,多渠道创造条件,实现就地转移。一是大上工业项目。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范县仅就上百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多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华龙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清丰县大力发展白(灵菇)、红(辣椒)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县依托三十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米加工业,促进了大批农民参与经营。仅专门经营大米营销的经纪人就达600多人。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濮阳县、范县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范县玻璃制品企业就吸纳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群众自己的事,领导不用管。“劳务富民”观念树得不牢,工作抓得不紧,抓得不实。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还比较陈旧。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务工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接受企业的束缚和体力上的劳累,务工青年跑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农民存在着“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整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式单一,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不高,主要是通过“亲帮亲”“友帮友”的方式转移。据清丰县统计,外出务工8.9万人,通过劳动部门介绍的只有4000余人,占总数的4.5%,95%以上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或自发转移的。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务中介组织收费较高。一般要收300-800元的中介费,加上路途花费,要上千元,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起。二是个别劳务中介组织信誉差,提供信息不准确,致使少数打工者上当受骗。因此,有些农民宁肯自己外出闯荡找出路,也不信任中介组织。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交易成本偏高,无法满足外出人员的需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率不高,务工人员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9.66%,初中占47.77%,高中以上占12.57%。在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在就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致使外出就业的门路窄,稳定性不高。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经各类培训,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建筑、电子装配、制衣、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和团体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各吹各打,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有效利用。二是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数量较少,培训的容量不大。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技工学校还正在筹建之中。各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缺乏市场需求的办学特色,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少,全市目前还没有一所有实习基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从普教岗位上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质量。三是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培训周期长、收费偏高。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制均为三年,年学费大约在元至3000元,一般的农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许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四是出国劳务人员经济负担较重,门槛较高。以去日本打工三年为例,出国务工前需交付三个月的培训费3000元,还需交纳47000元的签证、保险、中介等费用,另外还需由2人为其在外出务工期间提供担保(担保金15万元)。出国打工费用如此之高,一般农民家庭无力负担,一些想出国打工的青年望而却步。

(四)特色劳务发展缓慢,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转移输出尚未形成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零乱,多是分散转移的“游击队”,规模小,人数少,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影响了我市劳务输出的发展。

四、加强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市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是我市各县(区)和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更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我市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中。要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远期和近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推进。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乡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建议市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转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务富民”、“务工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

先进事迹,市里和各县(区)每年都要召开大型的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二)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健全输出机构对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证劳务输出的及时性、稳定性尤为重要。要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是要拓宽劳务市场信息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用工地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搜集用工信息;全市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要及时传递劳务用工信息;要加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利用他们所在的企业、行业、城市及时反馈用工信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搜集的用工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要加快“金保工程”网络化建设进度,尽快实现上联全国、下联县乡村的目标。县、乡两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建立档案。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村信息员要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保证市、县、乡、村劳务输出体系“四级网络”的顺畅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在市县(区)乡建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县(区)劳动保障局设立劳务输出服务股,具体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负责乡镇劳务输出工作。要在全市形成“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城乡联手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兴办、领办、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劳务中介组织队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速的就业服务。要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强化管理,逐步发挥中介组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对所有从事中介机构和人员统一实行资格证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大力拓展涉外劳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培育、组织和引导。加强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包装。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专业队伍带动,变一般输出为特色输出,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数品的格局,要继续扩张出国劳务规模。各县(区)和市商务局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国务工人员的前期资金和保证金等问题。建议采取提供贷款、劳务工资代扣和设立出国劳务担保基金预借等多种方式降低出国门槛,不断壮大出国劳务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培训资源整体规划意见,对培训资源和力量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整合利用,我市各县(区)要建立一到两个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议出台《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实施细则》。全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系统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新途径,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坚持订单培训。要把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技能培训同定向输送结合起来,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组织化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区)政府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支持“三农”的公益性事业,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承载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是立足本地实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餐饮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积极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工业项目。要继续抓好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素质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五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土地、信贷、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导向激励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