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6 11:31: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动态生成就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此种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使学生自然的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融会在一起;教师动态组织教学,实施弹性教学方案,通过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因此我通过认真学习专家的讲座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并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列举一个完整的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教学案例。
【案例信息】
案例题目: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人民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授课教师: 李安碧(贵州省晴隆县中营职中,中学一级)
教材分析:这个知识点只是九年级第一课第二框之中的内容,但我认为,要上好这个知识点是不容易的,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才会出现许多意外的惊喜。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七、八年级和九年级一部分的知识能力,要上好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探究,展示自己知识与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成果,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它们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共进的。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和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课堂生成资源、教材资源、课内外资源等,从而构建动态生成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
课时:1课时
教学方式: 活动体验、案例讨论、情景分析、情感激发。
学法:在情景中感受、在体验中认同、在合作探究中交流中提升。
教学重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怎样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引入
师:课件展示图片:中国的长城、日本的富士山、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老师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们认为世界文化有什么体现方式?
生:(一部分)世界各国的语言不同
生:(一部分)世界各国的节日、饮食、节日、服饰、不同
生:(一部分)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家庭文化不同
生:(一部分)还有世界各国的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代表性人物
生:(一个)世界各国有优秀的、灿烂的文化,但也有庸俗的、腐朽的文化。
生:(一个)反映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
生:(绝大多数)世界各国的文化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些图片反映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具有多样性。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各国的代表性文化图片,认识和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不同体现方式,从而知道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活动二:师生互动
师:课件展示: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来自外国的文明成果?
师:这一学习内容,我们将以小品的形式展示,下面我先请主持人登场,大家欢迎,掌声有请!(全班响起了掌声)
主持人:同学们,老师把这个活动交给我(班长)和学习委员来主持,我们感到很荣幸,首先,我们请数学代表先登场,大家欢迎!(全班响起了掌声)
数学代表:在我这科中的有阿拉伯数字、勾股定理、韦达定理与二次函数、笛卡尔坐标等。
主持人:数学代表答得真好!接着我们请出物理科代表,大家欢迎!(全班又响起了掌声)
物理科代表:在我这科中,有欧姆定律和牛顿定律
主持人:不错!下面,我们有请化学科代表.。(掌声响起)
化学科代表:在我这科中有质量守恒定律。
主持人:很好!我们请外语科代表(掌声响起)
外语科代表:还有我们现在学习的英语课本。
主持人:对!我们请语文科代表登场(掌声响起)
语文科代表:在我这科中有我们学习的外国作品。
主持人:答得漂亮!我们有请科技发明代表登场(全班响起了掌声)
科技发明代表:在我这方面,如供给我们学习照明的电灯泡;国与国、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电报、电话等。(这时,有一个学生的手机突然叫起,教室里有些不和谐的声音)
主持人:(把目光投向老师,沉默不语)
师(没有批评学生,请主持人回座位,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学到的“千里眼、顺风耳”,你们知道手机属于哪方面?
生(一部分):手机属于顺风耳
师:它属于人类的文明成果吗?
生(绝大多数):属于,而且是科技成果。
生(一个):我建议老师和学生不能带手机到教室,否则会影响上课。
师:这个同学说得对!手机只是我们现代的一种通信工具,但我们不要把它带进教室,更不能出现叫声,否则会干扰我们的教学秩序。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求自己,包括我本人。(学生听了老师的一席话,情绪已经稳定)
生(很愧疚):老师,我保证今后不带手机进教室了......
摘要: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普遍不容乐观,学生学习化学热情普遍不高,教学质量强差人意。认真分析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研究相应对策,调整和优化有关教研工作,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文:作为在农村中学教学多年教学的化学教师,深感城镇中学与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显着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一年一度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上,也表现在学生的化学观念和综合素质上。分析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教研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化学意识、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每个化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师资状况
受城乡生活环境、子女上学便利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队伍是不够稳定的。优秀的化学教师大多被调往城里的中学。尽管化学学科大多只在九年级一个年级开设,所需要的师资也不多,但由于前述原因,各地初中化学教师师资的分布很不均衡,在有些县区的个别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学校领导不得不从相近学科的“富裕”教师中选拔兼课;同时,也有些学校(特别是城内中学)则是“僧多粥少”,闲置了部分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化学教师,他们中的这些人不是进了实验室就是去了教导处、图书室或是兼任其他的学科。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困扰和阻碍了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办学条件
毋庸讳言,现在许多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且不说上网下载教学资料,一些学校连起码的打印纸张都难以向教师提供,不少化学教师根本就没有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相当部分的学校化学实验仪器破损、缺少严重,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又如何谈起呢?这是制约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3)教学管理
在不少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副科。教导处在安排课程表时,不是把化学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化学教师用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不给算工作量,而实验室里即使有人从事实验员的工作,多数也是管理房门而已,这点本人深有体会,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帮助不大;在对教师量化考评时,同样是一节课,化学科是语数外等学科工作量权重的80甚至更低,或多或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门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
(4)教师素养
由于农村中学管理上的相对松散,加之缺少同学科教师间的竞争,致使个别化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晋了比较满意职称的教师,更是感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感到束手无策,更不必说制作课件、编制学案、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了。再者,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的呈现已经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单一,很多答案也是开放性的,这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增大了不少的难度。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不能把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地融人教学过程之中。
此外,多数化学教师做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较少,缺少必要的管理经验,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或分组实验中表现得调控不力、措施不当,教学效果较差。
(5)生源质量
城内中学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扩招,导致农村中学生源锐减,家庭条件差、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留守少年)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再加上本身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到了九年级学习化学时,除了开始学习新课时带来的一丝新奇外,一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就慢慢跟不上步伐了。这也是目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面临最为困难现状之一。
二、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教研对策
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教师难以左右的。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教研活动转变化学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寻找教研对策,改变当前农村中学教学的现状,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1)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及时、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邀请上级教研员或是城里优秀的化学教师来校指导、上课等。力促农村中学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研讨活动尽量包含公开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内容。研讨的专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发现的问题来确定,如如何上好实验探究课、如何处理习题、怎样进行化学课的复习等。专题确定之后,就要紧紧围绕相关内容安排具备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提供交流材料,可能的话,也可请外地专家做专题报告。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及专题报告或教学指导意见是研讨会的重点,可先安排上课教师说课,再安排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或教研员来进行评课,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他评。评课的要点要紧紧围绕专题进行、围绕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进行,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校际联研,共同提高
针对本校内化学教师偏少难以开展研讨交流的实际,大力开展校际间的联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际联研活动,不仅能够拓宽教师视野,实现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相邻农村中学的教师坐在一起,通过相互听评课等活动,针对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同研讨,满足了这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要做好校际联研活动,除了与相关学校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之外,关键是提前安排有关化学教师确定研讨主体,准备交流材料,提高研讨效果。如针对农村中学不能较好地开展实验教学的实际,我们曾经进行过校际联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好的对策,有的教师还把改进后的仪器装置带到了现场进行了展示。
①寻找实验代用品。比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中铝、铁、铜;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和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②改进仪器装置或实验内容。如使用常见的药瓶、软管等组合成制取气体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不必制作紫色小花而采取增加对比实验的方法同样能让学生获得信服的证据,即先将二氧化碳分别通人2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此时都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一支留做对比,向另一支里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立即会变为红色,将变红的溶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紫色。
③给学生列出可以作为实验代用品的仪器、药品,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分类,建立化学实验角,让有余力、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不受时问限制的去拨弄一番等待。
通过相邻农村中学的校际联研,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质量。
(3)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多组织城内优秀教师送课下乡
送课下乡,是发挥城内中学的优秀教师资源、实现取长补短的重要途经之一。由于城内中学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适时组织这些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学上示范课,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课、研讨再让听课的农村中学老师稍做准备后同题上课,再说课、再研讨,这种跟踪式的教研活动,既让他们相互学习、借鉴,又为他们牵线搭桥,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送课下乡,不单单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更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思考和讨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在送课下乡的过程中,大家认为,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开展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
学校除了定期开展的课堂教学比赛、论文评比之外大力进行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及时发现素质比较全面、能力较强的教师并重点进行指导和培养,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荐农村中学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对有两名以上化学教师的学校,尽力把他们的化学教研组长培养成为骨干教师。可以说,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教研组,这个学校的化学教学质量就会大为提高。
此外,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多选选一些实用性强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的材料,并把教学案例评比中的优秀教案结集印发,精心收集一些练习题或阶段性检测试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与协调,这些都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质量。
(5)借助网络平台,农村化学教师应该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应该看到,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对我们农村化学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是一条捷径。许多县区教育局或教研部门都有了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博客、公共邮箱、QQ群等方式,能进一步拓宽教研工作的空间,使教研员和学科教师之间随时进行双向甚至多向交流,从而打破时空界限,随时营造教研活动空间,这既能方便、快捷地听到农村中学教师的心声,也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村中学在教学教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教师传输优质的教学资源。
然而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是否已经真正落到实处,还只是流于形式?是否真正做到了“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这些问题,我做了如下调查,借此了解当前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状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概述
调查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170份,收回154份,有效问卷为91%,调查对象为温州市部分学校初中科学教师。学生问卷680份,收回680份,有效问卷为100%。问卷题目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教师卷设计了18道问题(一道开放式题目),主要是了解初中科学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方面及学校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卷共有20道问题(一道开放式题目),主要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参与方式及学习效果。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教师调查对象共154人,全部是在职初中科学教师,分别来自28所不同层次的学校,毕业于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不同专业,分别任教于七、八、九年级,学历、职称等背景也具有一定差异。学生调查对象是本校六、七、八、九年级15个班级的680名学生。这样的对象选择使我们的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使调查数据更具说服力。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调查发现:科学探究的理念在科学教师心中已深深扎下了根,从统计图1中可见,教师充分认可科学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能很好地关注探究式教学的运用重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深深的探究意识有没有得以真正的实施,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的调查能看出一些问题:
如图2、3、4所示:近80%的教师对实施探究教学的课堂秩序没有充分的把握;近50%的八、九年级教师认为对中考而言科学探究教学很浪费时间;超过50%的教师认为自己现在任教的学生探究能力很弱;近60%的学生调查表明科学教师只是偶尔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具有很强的探究教学意识,然而实践如此之少,收效也如此不理想。可见在科学探究教学上需要投入更多。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科学课,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渴望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参与探究活动。因此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探究课例并加以实施,将会对初中科学探究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喜欢程度,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喜欢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都是随着年级段的增长兴趣在减退。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就会减退,还是因为科学教师在实施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不当处理导致?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能让学生持续地热爱探究,甚至痴迷于探究?对科学探究教学课例进行研究,选择典型的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借此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失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效途径。
问卷的开放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最大困难主要来自于科学课时紧,课内时间不够;班级学生数多,秩序难控制;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缺乏理论上的深度认识与实践的经验,不能设计出很好的教学问题。学生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建议主要有:课堂科学探究太仓促,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做一些课外的实验,不仅是书本上的,而且要选择让人感兴趣的问题。两者所体现的共同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太少,太浅。种种问题表明,我们需要开展更多、更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满足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需要。
从调查结果不难发现,虽然科学探究的理念已在科学教师的心中扎下了根,探究式教学也已广泛运用于科学教学,而且在科学课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多了,但是初中科学探究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由于课时不足,实验设施缺乏等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缺乏目标意识,教学设计没有系统性、层次性……种种原因导致初中科学探究教学形式化、表面化,缺乏有效性,致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导致“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未能有效达成。
可见,在这样一个新课改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寻求既符合本校学生的需求,能对科学课程的科学探究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也能对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起到积极有效作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探究课例并加以实施,将会对初中科学探究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宝山,李亦菲.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教育科学研究,2002(12).
[2]余自强.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4.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提问;意识
学生自主提问意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方法。没有提问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三方面的措施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提问意识。
一、课堂提问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力争创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宽松平台。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挫伤学生自主提问的积极性。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常开,提问之果常结,必须经常鼓励学生并给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他们的积极思维,让他们随时打开想象的大门,提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问题。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
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学生自主提问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知识,发挥创造才能,逐步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能力。
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资源问题》时,课本的标题是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我要求学生根据标题,自主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呢?既然是个资源“小国”,那么根据生活实际,请你们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回答各种措施,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切,而且提出的有些措施是我们想都没有想到的。
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身边的所见所闻,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符合自主提问的意识,实际生活的问题,达到在自主提问中,理解知识,加深知识。
三、课堂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提问中,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情境启发的方式,先提出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从而点燃其思维火花,培养其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自主提问。
作为教师,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挖掘潜能,展示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所有的学生在“自主提问意识”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化学实验;特征;一般模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331.5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33-01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验活动来获取化学知识,在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和看法得到自由的发挥,从而使他们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力。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1.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创设轻松愉快的合作探究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思维。
2.重视合作学习。在探究式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计划、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建构富有吸引力、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问题情景,以引起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置疑、探究、小组合作和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和研究者。
3.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建构的学习情境,应能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并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的动机。
二、探究式实验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
组织和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多种,一般将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分为8个阶段:
1.问题的提出――探究的开始。问题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动力、起点,探究性学习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有计划地在目前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探究的初步形成。猜想与假设对后面实验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大胆地猜想与合理的假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制订方案――探究的关键。有了猜想与假设之后,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制定较为周密的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探究方案。设计中教师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4.进行实验――探究的实施。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
5.搜集证据――探究的结论。引导学生使用实验探究、调查考察、资料查阅、上网等方式搜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6.解释与结论――探究的解决。根据实验记录和各种证据,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通过理性分析形成结论,这是实验的目标。用报告形式将实验进行总结,这一过程应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7.反思与评价――探究的升华。反思和评价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对一段学习过程的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提出具体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探究方案。
8.表达与交流――探究中成长。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地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交流,学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培养了学生间友好相处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学案例――灭火的原理及火灾中逃生措施的探究。
1.探究目的。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能根据不同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掌握简单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措施;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火、灭火、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2.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猜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和火、电、油、气打交道,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火灾事故。既然火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类就要相应地采取灭火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究竟有哪些呢?根据对燃烧条件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灭火方法的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可提出如下设想:隔绝空气,窒息灭火法;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冷却灭火;移开可燃物,隔离灭火。
(2)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可以独立设计方案,也可以与同学讨论共同设计方案,分组进行探究,完成探究报告。
方案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了如下实验:①点燃酒精灯后,用灯帽罩灭酒精灯,感受这是哪种灭火原理。②点燃两支蜡烛,向其中一支火焰上喷水,使其熄灭,另一支用嘴一吹使其熄灭。分析这两种灭火原理是否相同,各是哪一种灭火原理。③在一本书上,放两团浸过酒精的棉球或废纸团,点燃棉球或纸团,造成火势。灭火的同学迅速将下面的书本抽走,着火的棉球或纸团用湿抹布盖灭。思考对于书本而言,是什么灭火原理?实验完毕后,――分析,得出结论。
方案二:①在一烧杯中放入两根高矮不同的蜡烛,点燃蜡烛后,向杯中倾倒CO2,观察现象后分析得出利用CO2灭火的原因。由此引出CO2密度比空气大,在发生室内火灾时,人们是不是要尽量站直,不被淹没呢?有的同学根据消防知识,认为应匍匐前进,那是为什么呢?通过下面实验来探究。②如下图所示,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一高一低的蜡烛,点燃后,用一大烧杯罩在蜡烛上,模拟室内火灾,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
分析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与第一实验的现象相反?由此我们得知,室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应怎样正确地采取逃生措施?本次活动让学生猜想灭火的原理,并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来验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使学生体验化学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可以先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探究目标,收集相关资料。教师还应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创设探究活动引导过程中的问题情境。
一、课程内容:课程建设与文化发展同向
学校制订了《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和《航华二中探究型课程方案》,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开展科目设计,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在科目设计时,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开发学生潜能。近几年,学校先后开设了30多门校本课程,其中一些课程已经有了与之匹配的校本教材。
在对校本课程进行探索的几年里,一方面,学校要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选择和开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创建保持一致,与学校的文化发展相契合。学校于2012年提出“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并以“海纳百川,自我超越”为办学思想,以“包容自信、乐观向上”为学生的品格导向,追求“博纳、超越”的学校精神和“包容开放、自信挑战”的学校文化。
除此之外,基于初中学校的性质和特点,课程设计还应与基础课程和学校活动全面融合,让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并受益。因此,学校把目光从基础型课程的知识视野延伸出去,拓展、探究海洋特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了海洋政治、海洋地理、海洋与物理化学、海洋与艺术、海上运动以及航海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在“为学生的成人、求知和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特色”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学校整体思考课程建设,构建系统的特色校本课程。基于对特色课程构建与学生不同年龄段学习特点的考量,学校尝试分年级设计海洋特色课程的基本目标。在通适性课程上,以探究课整班授课方式,做了如下设计:海洋由水构成,低年级段首先认识海水;其次认识海洋生物,并对海洋资源进行认识;在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后,要知晓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对海洋认识的加深,高年级要上升到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海洋精神的教育。课程依据梯度设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等。
学校还设计了与海洋教育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分年级段的德育系列活动。科普活动,设计了以“走向深蓝”为主题的科技节或科技周;德育系列活动有六年级的“浪花一朵朵”,七年级的“海燕振翅飞”,八年级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九年级的“扬起远航的风帆”。
三、课程实施: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根据基础型课程要全面、拓展型课程要针对性强、探究型课程要系统性强的原则,学校结合海洋文化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诉求,寻找最佳的实施途径,使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1.基础型课程渗透海洋文化精神。基础型课程主要以呼应海洋文化教育特色为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精神、品质等方面的价值培养,提升学生海洋文化的知识素养及基础能力。例如,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性学科中,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上,凸显海洋文化教育特色,挖掘基础课程中有关海洋文化教育特色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识别能力、交互能力等。通过专题形式,提炼、渗透、融合各科知识,逐渐形成单元专题。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以海洋文化相关文本进行特色教学,后来开始提炼海洋文化教育教学案例,发展到现阶段则以“人人课堂”构建教学要求,落实学校“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培养目标。
2.拓展型课程拓宽海洋文化知识。学校围绕“海洋科普教育平台构建”,共开设了6门拓展型课程,并配备了6名教师承担课程实施工作。拓展型课程采用走班制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由教导处统一管理,主要在六七年级中开设。上课时间固定在周一下午的自主拓展活动课,每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在30左右。目前,教师可以在课程中使用《神奇的海水》《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海洋探宝》《海洋权益纵横》《让海洋述说历史》《海洋动物探秘》《蓝色桅影》7本编印成册的校本教材。
3.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探究型课程是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具体实施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探究型课程主要在六至八年级中开设,定位于单元教学,即以学校自编的分年级单元教材进行教学活动,课程安排在学校正常课表中。单元主题依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
四、n程评价:课程实施与育人目标一致
学校从课程的计划准备和实施效果两方面入手,根据教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评价表》,侧重于对任课教师在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教学实效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案(或校本教材)、教学计划、课程开设效果、课堂管理等。评价方法主要有: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检查教学设计等。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应用
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创新建立在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基础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基数创新,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过程中挖掘其创新潜能,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
一、课堂教学中引入自主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知识型、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但现行的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灌输式、教条式等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严峻的挑战和机遇面前,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就必须具备有创造性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即创造性、创造能力和创造素质。自主创新教育模式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进而自主学习并乐于学习。自主创新教育是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问题的探究活动,也就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相互之间的思维的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其思维和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二、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淡化自我权威意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简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而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对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的外因。
(二)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往往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基石,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会形成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的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问题和动手实验进而解决问题是学生化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解决的大多是一些有规定步骤和程序的问题和实验,舍去了中间的处理和加工过程,也就没有了深入思考探究和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学生学起来虽轻松了一大截,但其问题的解决能力却没有得以应有的提高。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强化问题和实验意识,提出的问题及实验的进行都充分展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制定过程和实验探究过程,以此磨炼学生的意志,进而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把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总结并借鉴新知识,运用新方法,强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1.诱导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力
提出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也是挖掘其内在潜能的有效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方程式和化学实验等知识学习起来较繁杂且困难,以致于课堂上极少有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价值的讨论和交流,也缺少平等与真诚的对话。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质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不依教师的常规讲解,能够用新颖的求异思想和方法解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究的精神,不断为其创造适当的机会,鼓励学生对我们的教学、对书本知识、对课外练习提出质疑,让其天分和才能得以充分施展。
2.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在创设的情境中揭示学习目标,研究并寻找出学生“最近发展区”与新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心理冲突,形成探究欲望。根据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可以促进新知识地融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此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其带着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尝试或与人合作探讨,进而获得初步感知。
3.鼓励大胆猜想,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猜想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先猜测后实验证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为逐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我在教学中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分子是否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只见学生在下面激烈地讨论了起来,之后给出回答:“分子尽管很小,但也应该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于是我就学生的猜想给出例子让学生做出进一步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那么这个数字有多大呢?最终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及我的指导下了解到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的结论。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使其在形成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刘霞.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体验[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一)[C]. 2006.
什么是微课
微课主要运用了构建主义,通过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对带有清晰结构的内容进行学习。顾名思义,微课的学习内容较为简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ipad)已经成为了教学与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以其简短精悍、生动简洁的特点,已经开始快速蔓延,成为了一种新型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微课主要是对一个知识点内容进行课件设计,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大约5分钟的视频、音频播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微课也被称“微课例”或者“课例片段”。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微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因而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形势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微课依托信息化技术,融入新时代元素,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还是对教师教学层面都会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
微课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微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学习效果会明显不同。由于微课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往往采用的都是视频和音频相结合的形式,而且训练形式具有多样化,通常都是以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及微练习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而且会设置相应的情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
微课生动形象,能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和知识较为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微课具有多种功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一些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展示。例如:在学习到九年级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影像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展示,通过形象化的图像,学生可以对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清晰化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消化。
通过资源整合,微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微课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学生具有较大自,而且难度适中,内容详略得当,数学知识点更容易被掌握。这种授课方式,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学生能够按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微课也是对常规教学的补充与延续,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创新性。
微课对教师的积极影响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微课授课模式的引入,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尤其是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为了更好地设计出高质量的微课,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操作更多的软件,真正成为教学课堂的创造者和设计者。由于微课内容简单,主题鲜明,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简明扼要,科学规划授课流程,无形当中提升了教师的讲解与总结能力,提高了专业素养。
开拓视野,增强课堂实效性 为了使微课内容更充实,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查阅多种资料,从而使微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加强了知识储备,在多种具有典型性教学案例及情境化教学中,挖掘出更多的“隐性知识”,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利于实效课堂的生成。
制作方便,有利于推广与使用 数学微课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总体上制作较为方便,利于应用。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微课具有众多优势,如打破了封闭化教学模式、知识点更容易被搜索、易于传播、具有较高实用性等。微课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限于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可以是一些经典题型、解题技巧、数学典故及数学原理考证等多方面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微课无论是在设计层面,还是操作层面上,都较为简便,易于实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要对微课有足够重视,同时需要加强对微课的设计与应用,使其发挥出更大功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朝.数学微课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J].神州,2014(12):9.
[2]魏林.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14-15.
关键词:实践研究 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式 初中化学教学
1.教学案例
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不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在其他学科中已对探究活动有所了解,但在化学中的探究还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编排中,也大部分设计为局部探究,这样利于初学者学习,也利于在课堂中进行。以下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1)课题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2)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摧述的方法,对同类现象的对比。
②能有意识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渗透化学知识。
③体验活动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过程与方法
①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现象的能力。
②初步练习收集气体、滴加液体的基本操作。
③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生活中最熟悉的现象作为探究内容,易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且操作简单易行,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合作实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课]请大家一起做深呼吸!结合大家已有的知识,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呢?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述:通过简单常见的事实,把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现象,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2)作出假设,精选方案
[学生1]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也是空气
[学生2]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同学们七嘴八舌,这时教师留给学生时间去讨论,并根据具体学生情况给予启发,可以提醒学生结合生物知识来考虑问题。
[学生3]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与空气不同,二氧化碳增多了。
[追问]那么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猜想1]二氧化碳含量不同;氧气含量不同
并且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给出科学的解释: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在课堂中,教师注意灵活的创设情境。当课进行到这部分时,对水蒸气的猜想显然成为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我设计的是提醒学生看老师:我拿一块干净的玻璃片,对准玻璃片哈气。
[设问]对你们思考该问题有什么启示吗?
突然有学生大声喊道:水蒸气。在打破安静的课堂上,学生又一次自发地进行讨论交流,感受“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科特点。
[学生猜想2]水蒸气含量增多。
评述: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教师注意捕捉课堂情景中的信息,启发自己的教学思维,以更适时地给予学生恰当的启发,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便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化。
(3)实验验证
[过度]我们现在已经做出猜想了,接着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由于时间关系,有关资料就直接由教师给出。
[投影]①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越多;②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③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设问]现在要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你认为需要准备哪些实验用品?
[学生]石灰水;木条;空气;呼出的气体
[追问]空气、呼出气体需要收集在集气瓶中,如何收集?
[学生1]收集空气可在空气中晃动集气瓶;收集呼出气体可对着集气瓶口吹气。
[学生2]收集空气可以直接用玻璃片盖上集气瓶;收集呼出气体应该先在集气瓶内装满水,再吹入气体。
学生又一次进入热烈的讨论,为什么装水?水怎么出?这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讲确实很难想到,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当时我反问学生:你用吸管向一杯水里吹气,会看到什么现象?水杯倒置在盛有水的容器里呢?经过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大家打开课本,自读教材,对比各自收集气体的方法与教材提供的方法有什么异同?
[展示实验用品]石灰水;木条;集气瓶;胶头滴管;玻璃片;玻璃弯管。
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现象明显,验证学生的猜想。
评述:该探究实验出现在教材开始部分,基于学生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欠缺,可利用课余时间先指导化学科代表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课堂上跟老师一起指导其他学生,以更好地加强课堂管理,也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建构。
(4)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资料,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1]我观察到装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有白色沉淀;装空气的集气瓶中几乎没有。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可以判断呼出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含量较少。
[学生2]我看到在装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结合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含较少量氧气,空气中的含较多量氧气。
[学生3]根据玻璃片表面有一层小水珠,而空气中的玻璃片表面干燥;判断呼出气体中含较多的水蒸气,而空气中的含量较少。
(5)知识迁移
根据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对其他某些气体的收集。比如小明欲探究久置菜窖中的气体含量,请帮他收集菜窖中的气体。学生根据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先排尽集气瓶原有的气体,以免与待测定的气体混合,具体操作在集气瓶内装满水并盖好玻璃片,不要留有气泡;进入菜窖后倒出水,气体进入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即可。
3.结束语
这是一节完整的探究课,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启发及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操作也较规范,现象明显,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每位同学都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说“如果我们每节课做实验,那我们就学化学”,当然,这是学生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肯定,但这节课用了70分钟,很显然,完整探究在课堂中实施的难度是较大的,我们可以偶尔上完整的探究课,大部分时候只能选择局部探究的形式,但同样需要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探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形成新知识,同时相互指正,归纳正确内容,当学生提出有创见的思路或回答正确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努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从练习反馈来看,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后,学生作业中开放性问题,正确率较高,学生想到的问题也多,比如:有学生问是不是在水中通入气体都会上升?是不是人吸入的氧气含量越高越好等等,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让他们的思维发散于不同方向,从而对同一研究对象产生分解能力,引发了他们的思维火花。
参考文献:
1.杨承印,马艳芝.我国“探究教学”研究十年[J].教育学报,2007.3(2):46-49
2.潘定稳.初中化学实施探究教学的策略[J].化学教学,2005.(10):20-22
关键词:注射器;实验教学;意图;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0-009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32
注射器是师生都十分熟悉的一种用品。笔者以注射器为载体,挖掘和重组了实验教学内容,凸显了注射器在微粒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检验、制备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等几个实验中所发挥出的多种作用。以下是“给力的注射器”这节课的教学灵感、教学过程及教后反思。
一、教学灵感
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启蒙化学实验教学的课例开发”(编号D/2013/02/458)以及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化学主线引领和问题驱动”(编号130402123)两项课题的研究,并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了几点思考:如何将教材中的实验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传统的“照方抓药”、模仿重复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为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如何开设一节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的实验课?通过思考,我们萌发了从教材实验出发,利用注射器对课本实验进行挖掘、改进、重组的想法,设计出了“给力的注射器”这节教学研究课。
二、教学过程
1. 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注射器)注射器发明于1853年,160多年来它在医学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化学实验中注射器同样可以大显身手。同学们能说说注射器能代替化学实验中哪些常见仪器吗?(分液漏斗、滴管、量筒等。)其实我们课本上就出现过注射器的身影,回忆一下。(学生回忆课本中用注射器压缩水和空气的对比实验。)从这个对比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注射器是一种密封的容器(板书:密封的容器)。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其他作用。
2. 活动一:二氧化碳的“捕捉”
[教师提问]蜡烛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它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什么?如何来检验?
[学生回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将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即说明有水生成;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教师设疑]前面我们学习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如果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学生回答]烧杯底部出现炭黑颗粒,会干扰实验现象。
[教师引领]如何来改进这个实验,巧妙地“捕捉”到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呢?
[PPT展示图片]
[教师边讲边实验]将抽取好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放于蜡烛火焰上方,拉动活塞来抽取二氧化碳气体。用橡皮塞封闭注射器,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我们成功地“捕捉”到了二氧化碳气体(整个实验过程用摄像头放大于屏幕)。
设计意图:由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对实验方式改进的研究,突显注射器在抽取气样方面的作用。该活动贴近生活,实验现象明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课堂教学的第一次。
3. 活动二:二氧化碳的“现身”
[教师提问]雪碧,作为一种碳酸饮料,它里面溶解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想一想,我们如何在既不振荡,又不加热的情况下,让雪碧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现身”呢?
[教师引导]请大家结合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思考并设计实验。提供实验器材:注射器、具支试管、橡皮塞、橡皮管、铁架台。(学生演示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
[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二氧化碳成功“现身”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拉动活塞,试管内压强减小,使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降低,从而逸出。
[教师总结]从这个实验我们得出,注射器是一种可以改变压强的容器(板书:改变压强的容器)。
设计意图:教材第三章中对二氧化碳气体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描述只是一带而过。笔者利用注射器增加了这一探究实验,意在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体溶解能力如何受压强的影响而改变。该实验操作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促进了理化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此外,该实验所凸显出的注射器可以改变压强的功能,也为接下来的活动三――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做了铺垫。
4. 活动三:二氧化碳的制备
[过渡]如果我们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是如何制备的呢?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下列哪一个?
[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引领]在加入药品制备气体之前必须要有关键的一步(检查装置气密性),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演示如何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讲解]此法的原理是通过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封闭装置中产生压强差,通过水柱的形成及稳定情况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过渡]注射器可以改变压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它来检查装置气密性呢?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
[媒体展示图片]
[过渡]此发生装置中长颈漏斗可以随时添加药品,但气流速率无法控制。我们可以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注射器,通过控制液体的流速,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
[教师设疑]那我们可不可以改进装置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呢?
[展示实物装置]
一套微型装置:一个干燥管,下面连接一个注射器,上面连接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管右侧连接橡皮管、弹簧夹。
[教师提问]如何检查这套装置的气密性呢?
[学生回答]夹紧橡皮管上的弹簧夹,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松开活塞,如果注射器活塞自动向内移动,说明气密性良好。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并解释现象原理:夹紧弹簧夹,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回注射器,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教师提问]这套微型装置可以用来二氧化锰粉末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吗?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固体,达不到固液分离效果。
[总结]此装置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反应。
设计意图: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教材第三章的重难点,上述教材片段中,对该重难点作了两个处理,一是利用注射器来检查装置气密性;二是利用注射器来控制反应速率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在连锁实验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注射器是一种能够自动或手动改变压强的容器,成为化学实验中的给力仪器。
5. 活动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过渡]谈到氧气,大家也许会想起一个经典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老师将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并且用上了我们今天的主角――注射器。
[教师演示实验](实物投影,媒体图片配以定量数据分析)
[学生思考]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为什么老师用白磷代替红磷。
②计算:理论上实验后注射器的刻度值。
③思考:与传统实验相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环保,误差小,注射器刻度现象明显等)。
④记录冷却至室温后注射器刻度,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与理论值误差。
[教师总结]老师利用注射器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进,体现了注射器是一种可以度量的容器(板书:度量的容器)。
设计意图:课本教材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操作繁琐,误差大,有污染。笔者利用注射器进行了实验的改进,引发学生对课本实验的完善和改进进行深层思考,培养了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和实验评价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化和自主建构能力。
[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注射器作为密封的容器、度量的容器、可以改变压强的容器,对课本实验进行挖掘、优化、改进,大家觉得注射器给不给力?(给力)(板书:给力的)
[结语]其实注射器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会继续关注,也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有心之人,留心观察身边物质,拓展化学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三、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创新
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且为学生所熟知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加高涨,化学课堂才会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教者让学生熟悉的功能多样的注射器进入课堂,以此来引领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频频出现精彩的发言。听课专家及同行们也对课堂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在实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方面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和灵感。所以教师突破陈规,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打造生命课堂的关键所在。
2. 实验衔接巧妙
教学设计初期,考虑到注射器密封、可度量、可改变压强的几个功能,将它应用在有关化学实验中时,曾经出现知识断节,过渡生硬等情况。经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组内专家同行的共同研磨,最终确定了以复习气体的制备及性质检验为主线的课堂结构,从微观到宏观,从定性到定量,巧妙地将微粒知识、气体制备及性质检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几个实验自然串联,创造性地整合了教材的实验内容,将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描述、实验评价与改进等多方面的能力。
3. 实验现象明显
本节课,笔者有效地融合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利用高清摄像头将教师及学生操作实验过程投影,提高了可见度,并利用键盘快捷键快速地进行幻灯片和摄像头的转换。这样,全班同学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提高了教学实效。以上事实表明,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说,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掌握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实验现象的呈现形式,增强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清晰性。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因场地及实验器材的限制,担心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问题,在课堂形式设计上少了学生的分组实验,部分学生未能进行实验操作。其实,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他们才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才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表述。比如,固-液不加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上台演示实验的同学课后向我提出:为什么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之后继续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的过程中出现水柱断线,气柱上下移动的现象?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又和她一起重做了实验,发现在继续加水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倾倒方式,的确会出现上述情况。事实表明,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放手”,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基本达成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入学习之中,主动建构知识;“ 讲出来”是指通过 “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
笔者结合已有研究,对大量教学实践案例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流程,其基本环节为:“个体先学、合作助学、成果展学、质疑问学、检测促学、反思悟学”. 当然,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课型可以对以上环节进行灵活的变通和整合.
2教学案例
本节课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的第1节,本节内容的学习要综合运用前面几章所学的电学知识,不仅知识容量大,而且应用性强,再加上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1个体先学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录制了微课,主要包括两个微视频:认识电能表和比较两个灯泡的亮暗,并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将微课及学习任务单于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课本、观看微课、完成学习任务单、标注学习疑惑点等进行自主先学.
评析个体先学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重要一环.即学生在课前或刚开始上课的时间段内借助于多种资源建构知识与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并发现疑难,提出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教师除了设计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学习以外,而且还专门录制了微课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微课中的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如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速度,对某些内容反复进行观看,使学生的个体先学更加充分,给不同学习速度、思维优势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不同学习速度的学生得到了“异步”学习的公平机会.
2.2合作助学
师:同学们在课前的个体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困惑都讲出来.
生1: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还是功率的单位?
生2:在比较两个灯泡亮暗的视频中,串联时,甲灯较亮,但当并联时甲比乙灯暗了,为什么?
师:刚才两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都有一定的深度,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两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借助于桌面的器材按照课本第4页活动15.1的要求进行实验分析,并用手边的平板电脑录下实验的主要过程并上传到大屏幕.
学生开始进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合作的速度与程度,关注 “弱势小组和个体”,并重点实施指导、辅导与帮助,提高学生参与合作互助的广度与深度.
评析在个体先学的基础上,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梳理出课堂学习的主要问题(如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并通过小组互助(商讨、辩论)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与困惑进行讨论交流,提升了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同时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思维、语言、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2.3成果展学
生1: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组经过认真讨论认为,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在课本第4页信息快递中有说明,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千瓦时,电能表是测电能的,课本中第3页还有介绍,电流做了多少功,电路中就消耗多少电能,所以我们组认为,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请问其他组对我们组的观点还有补充或质疑吗?
生2:需要补充一下,课本上讲1 kW・h=3.6×106 J,这说明千瓦时跟焦是属于同一物理量的单位,而我们在上学期就学过,焦是功的单位,功率的单位是瓦,所以我们组也认为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
师:刚才两个组展讲的非常出色,观点清楚且有理有据,所以千瓦时与焦都是电功的单位.关于第二个问题,哪个组愿意展讲?
生3:(到前面播放本组的实验视频)大家看,当两个灯串联时,电压表测出甲灯的电压较大,但两灯中的电流是相等的,通电时间也是相等的,根据公式W =UIt可以知道,甲灯做的功多,所以比乙灯亮;当两个灯并联时,电流表测出甲灯的电流较小,但两灯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通电时间也是相等的,根据[FL)]
公式W =UIt可以知道,甲灯做的功少,所以没有乙灯亮.大家对我们组的分析还有疑问或补充吗?
生4:我还是没搞明白,同一个灯,为什么在串联时较亮,而并联时却较暗呢?
生5:(与生3同一个组)刚才我们组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串联时甲灯比乙灯的电压高,而并联时甲灯的电流比乙灯小,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结果.
师:刚才几个组的代表发言都非常出色,态度诚恳,表达清晰,对问题的认识深刻,展示了小组合作的成果.就刚才的问题老师补充一句,之所以出现串联时甲灯比乙灯的电压高,并联时甲灯的电流却比乙灯小的原因是由于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大.
评析学生借助黑板、投影、实验等媒体展示学习成果,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固化学习成果,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物理用语、书写习惯,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2.4质疑问学
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句话各自成立的条件:(1)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2)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高,电流做的功越多.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利用e学习平台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
下面是摘录的部分帖子:
生1:第一句话成立的条件应该是电压相同、时间相同,第二句话成立的条件应该是电流相同、时间相同.
生2:我认为第一句话成立的条件应该是在并联电路中,第二句话成立的条件应该是在串联电路中.
生3:我的问题是如果两个用电器,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电路中,那怎么比较电功的多少呢?
生4:看来还是生1说的有道理,什么电路都适用.
生2:如果在不同的电路中,那么第一句话成立的条件也可以是电压越大、时间越长,第二句话成立的条件也可以是电流越大、时间越长.
生5:生2的这句话看似有道理.
生6:我认为,第一句话成立的条件应该是电阻较小,第二句话成立的条件是电阻较大.
生7:何以见得?
生6:本节课所做的实验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生7:实验中,第一次电阻大的那只灯之所以较亮,是因为两灯串联,电流相等,因其电阻大,所以分到的电压较高,因此在相等的时间内做功较多,所以才更亮,所以不能把电阻大作为第二句话成立的条件,还应该把电流相等作为这句话成立的条件.同样不能把电阻小作为第一句话成立的条件.
评析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是学习的一种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解疑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可以深化对知识内涵、外延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2.5检测促学
教师利用e学习平台发放当堂检测题,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答题,e学习平台会自动统计各小题的答题情况.从答题统计看,第3、6两题正确率稍微偏低.
师:同学们针对上述两题的答题情况统计图,剖析两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生1:关于第3题, 4名选择A的同学,没有弄清楚对电能表的示数由几位整数和一位小数组成,红色框内的数字为十分位;3名选C的同学把电能表上的计量单位搞错了,误认为是焦.[HJ1.44mm]
生2:我们组交流认为,3名选择A的同学没有认清L1和L2并联接到同一电路中这个条件或不知道并联时,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个规律;6名选择C的同学中有的是太粗心,把小于看成大于了,有的不知道灯泡亮就是其做功多的具体表现.
评析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及时、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同时组织学生对错误率偏高的问题重新进行反思和剖析,扫清学生的思维障碍,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6反思悟学
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发帖谈感悟,下面摘录一些同学所发的帖子:
生1:原来以为电能表只是用来交电费用的,现在明白电能表的真正作用了,是测量用户一段时间内消耗了多少电能,也是测量用电器做了多少功的.
生2:平时只看到楼梯口的电能表一闪一闪的,以为那只是说明它在工作,现在明白那灯闪得越快,意味着当时家里用电器做的功越多.
生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物理规律的表述一定要注意其成立的条件,如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就越多.
生4:本节课的学习,清楚单位在物理学习中很重要,千瓦时与焦都是电功的单位,利用式W =UIt进行计算时,U、I、t分别要用V、A、s作单位,最后得出W的单位是J.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韵味。而朗读是最能体现语言文字之美的!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内蕴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作者从读得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美滋味、深滋味四方面出发,就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魅力作一探讨,使学生在朗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语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主要的方法和手段,因为教师的修养学识经历等原因,呈现出朗读教学五彩缤纷的状态,因而其效果也各有千秋,层次不齐。文章尝试从作品的关键处入手,通过朗读,赏析作品的原滋味;从作品看似平淡的文字入手,通过朗读,发现平淡文字背后的新滋味;从作品的动情处入手,通过朗读,发现作品的美滋味;从作品的文眼处入手,通过朗读,挖掘其深层的情感。
关键词:朗读教学;入手处;语言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13-04
阅读的关键在“读”。课堂上的朗读,有相互暗示和提醒的作用,对提高记忆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好处。因其所营造的“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深受教师的青睐。然而,当我们认真观察,却发现不少课堂上的朗读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有效性。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运用朗读形式时过于随意。不清楚运用的方法和时机,只是沉醉于表面的热闹而随处乱用。实际上,如果我们注意方法和运用的时机,抓准切入点,就能借助朗读,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品得文本的种种滋味。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所以,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抓住文本的切入点,通过朗读,与学生一起先入得书,通过朗读,与学生一起出得书,在入得书与出得书的过程中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语言的精彩处。
一、于关键处,读得原滋味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的。”那么如何将学生生命的原初经验和文本的意义及情感经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呢?王尚文先生这样指点我们:“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 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成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对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关键字词句,引领学生朗读,不失为读出文本原滋味的好方法。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这篇小说篇幅过长,自然是不适合全篇齐读。但是我们在课堂上抓住关键句子,师引生读,效应就不同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学生能懂作者言说这话的含义,却无法深入语言体味作者的情怀。于是教师先读此句,要求学生把文中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找出来,并将其串联起来品味理解。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开始引读:
师:“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但阿长却做到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但阿长却达成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可阿长却办成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更更要紧的是:“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样一个阿长却做到了——
生情不自禁地齐读: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就势引领生齐读文章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读后,师再请学生找出体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的句子,齐读这些句子。此刻再请学生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学生的解读就比之前深了许多。
教学中,齐读的指向性应非常明晰,就是要学生围绕在“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上,通过齐读和把相关句子串联起来思考和体会,帮助学生理解阿长在“我”心中的地位及阿长的伟大。
一般来说,适合反复朗读的关键句大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承载着文本大量信息;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三是适合学生朗读。找准这样的句子,为切入口,引领着学生朗读,就能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读到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丰富的人生况味,品得语文的原滋味。
二、于平淡处,读得新滋味
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非每个层面都能够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学生站在他们简单的人生的原初经验的起点,其接受视野相对狭窄,与文本的意义和情感场之间建立同构的交叉面就不够大。但只要引导他们发现了他们视野以外新的东西,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就会大大增强。
那么怎样读出新滋味呢?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有这样的阅读理念:“在字里行间阅读。”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字与字之间的空白是一种言外之意的潜藏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立足这种空白,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声,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妙的构想啊。于是,撇开那些华丽的词藻,我们将会发现于平淡的语言处朗读,更能催化神奇,让学生读到新滋味。
以的《我的母亲》为例。 学生谈到母亲对“我”的教之严,都会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这句话平淡朴实,毫无修饰,学生往往就停留在母亲对我的严厉上,却无法体会到文字深处的意蕴,母亲的形象也就停留在单薄而又苍白的境地。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停下来,反复阅读品味这句话。而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母亲到底坐了多久?母亲是怎样的坐?由“从”字又能让他们想到什么?当思考展开后,齐读就可以在此时上场了。反复朗读之后:
师: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这个儿子,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期盼,她爱,她也想像别的母亲一样宠着溺着他。然而她不敢,因为,她除了是个母亲外,她更要承担起父亲的职责。所以她不敢温情,她不敢宠溺,那浓浓的母性只有在儿子沉睡的时候才能得以释放。而当儿子醒来,她就要收敛起母性的柔情。一天是这样,一个月是这样,一年是这样,十年,二十年……(生情不自禁接口:都这样)读!
生:(齐读)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师:刚才读的这段文字,虽然平淡朴素,但是当我们进去细细品读,我们却是可以读出文字背后许多深意来。你觉得这些文字背后还潜藏着什么情感?
生1:我读到了母亲对儿子又心疼又希望他成才的矛盾情感。
生2:我想起了“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母亲的爱往往是藏在心底,她害怕儿子看出会不好好努力,她只能在儿子面前变现得极为严格,充当父亲的角色,温柔的母爱就只能隐藏其中了。
生3:我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其实早已读懂了这样严厉的母亲背后的浓浓的深情。所以他也在心疼他的母亲。
……
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教师适时串讲深化学生的理解,而后再将这句话齐读一遍。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同样,在这个小环节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先通过“入乎其中”的内省式解读,推动学生进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然后“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重新品读语句,就将学生的感情彻底调动起来,从而发现视野以外的新东西,品得语文的新滋味。
三、于动情处,读得美滋味
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的背后,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河流以及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要是我们罔顾学生的阅读体验随意应用齐读,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他们的思维,使学生游离在文本之外。所以朗读要做到与学生思维同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为抓手,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将学生的感情推向,将学生的理性认识推向深层。只要能做到这点,必然能在学生的心湖掀起轩然大波,言有尽而情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推荐学生学习周作人先生在1919年所翻译的日本作家江马修先生《小小的一个人》时,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很难进到文本,不能理解五岁鹤儿的可贵,无法体味鹤儿对“我”的意义。教师就引领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全文情感最浓郁的第51段:“被弃的母亲带着这小孩,坐了长路火车,到海风猛烈的岛国尽头去,那孤寂的影子,仿佛在我眼前浮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哀愁。而且从这样小的时候,不得不尝漂流苦味的这孩子的命运也很是可怜。”对于这样在平静叙述中凝聚着浓浓情意的文字,教师就可以借助朗读来让学生进到文字情境中。
师:大家自由朗读,并圈划出能体现鹤儿命运的语句,再对照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这些词语的妙处。
生边读边圈画。将目光聚焦在 “被弃”、“长路”、“尽头”、“孤寂”、“说不出”、“不得不”等字词上。
教师在学生对字词解读的基础上继续演绎: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也许,被遗弃的母亲在漂泊的旅程中依旧舍不下她心爱的琴,但在岛国尽头独立谋生的日子将让鹤儿再也听不到母亲那悠扬的琴声;也许,这位母亲带着对生活最后的一点点热望,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这岛国尽头,但那海风猛烈的马关却给了母女俩重重的一击;也许……来,带着这种解读和想象,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
师:结合上下文,我们继续去读鹤儿,你猜想在这样不幸命运中,鹤儿会是用怎样的神情来面对生活的磨难呢?
生开始恍然。此时教师就势引领学生朗读第51段文字。在朗朗书声中,学生顺利地进入到了鹤儿的不幸命运中,体察到“我”对这个小姑娘的悲悯,领会了鹤儿在不幸命运中依旧纯真的天性的可贵。此时的齐读就变成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一种情感抒发,于是读书声跨越了时间超越了文本,将学生和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感触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交融在一起,语言的美滋味自然就在学生的五脏六腑中游走起来了.
四、于文眼处,读得深滋味
恩斯特·卡西尔说:“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当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文本生命发生联系时,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将学生的灵魂带到纵深处,感受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这个触发点聚焦在文眼上。这时,教师可以借用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修辞法来铺排造势,用诗意形式朗读文眼,让种种深滋味在这诗意的诵读声中一一绽放。
比如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乡愁》。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在“引读课题、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细读词句、把握形象”之后,通过齐读文眼来体悟主旨:
师:他再也回不到那个……故乡了,见不到……母亲了,回不到那个最初的岁月了,《乡愁》里有回不去的——
生:(齐读)乡——愁。
师:周杰伦有歌词说,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种回不去的感觉就是——
生:(齐读)乡——愁。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岁月啊!我们回不到天真的搬个梯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回不到钓凉凉的云的天真烂漫,所以这是每一个人的——
生:(齐读)乡——愁。
师: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乡愁,它呼唤我们回归,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回到那个永远也不肯老去的最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全诗)
师:这份乡愁如同一叶方舟,载着我们回到心中那永远不肯老去的最初……
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属于他内心的那份对故土的情感,而我们读着这首《乡愁》,也勾起了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浓浓的乡愁。说说你的乡愁是什么?
生1:我的乡愁是那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没有烦恼只有欢笑的岁月。
生2:我的乡愁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到外地读书去了,我们再也没办法和以前一样玩了。
生3:我的乡愁是我以前当科学家的梦想,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发现这个梦想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
……
再读《乡愁》。
从章法上看,排比和复现交错,情感逐层递升,那一声声“乡——愁”反复地点染了文题,既催人泪水滂沱,又使人精神抖擞!如此齐读,由家而国、由作者而读者,学生的情感在琅琅书声中迁移深化。
语文课是学生的课堂,是预设和不断生成的课堂。在合适的时机巧妙运用朗读,就能让文本、教师、学生都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使新的认识和领悟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场效应,从而引导学生读得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美滋味、深滋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