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2 16:3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动化系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实习目的
为突出高职教育优势,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根据文秘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完成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后,集中安排第六学期进行专业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检验理论,强化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补充所学之不足,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成为具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办会和公关策划能力的文秘人才打下基础。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时间年2月23日开始实习,年7月3日结束实习,返校办理毕业手续。
(二)实习地点省内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的办公、接待、管理等部门。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系里统一集中联系相结合。师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自荐)优秀学生实习(就业)。系里推荐实习单位有:1.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2.山东省青年旅行社3.山东省公关协会4.团省委机关服务中心5.山东青少年活动中心6.山东省宣传干部培训中心7.各地市企事业单位等
(三)实习内容根据本专业已开设过的《秘书原理与实务》、《公文写作》、《秘书礼仪》、《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公司秘书实务》、《公关实务》等专业课程,做好办公室事务管理、接待值班、处理、收发文件、写作文稿、整理档案、组织会务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逐步进入职业角色,培养职业精神,锻炼职业技能。主要技能包括:1.办公室日常事务能力;2.信息收集处理能力;3.文书拟写能力;4.调研能力;5.公关、协调能力;6.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能力;7.用人单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实习的方法、步骤本着统一安排、灵活行动、科学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组织专业实习。1.学生离校前,由系里统一进行毕业实习与谋职就业的相关教育,包括毕业实习动员、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写作方法、就业趋势报告、就业技巧讲座等,并提前安排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统一发放与毕业实习、求职就业相关的书面材料,包括实习单位联系函、实习鉴定意见书、学生就业推荐书(含各科学习成绩)、学生就业协议书等。2.学生实习期间,由系里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宏观指导重点巡视。3.由专业教研室负责拟订有关的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发放给学生(参见附件1),并安排相关的实习指导老师(参见附件2),进行专门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论文要求。4.学生自定实习计划,自觉遵守实习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完成实习工作,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实习结束后,完成毕业论文、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并将实习单位鉴定书与论文上交,以供系实习指导小组进行综合鉴定。5.系里组织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作品及实习报告进行鉴定,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级计入学生档案。在媒体公开发表的作品原则上以成绩优秀计入。
三、实习作业要求
(一)实习作业形式学生应根据实习岗位具体情况,结合实习工作收获与体会,在下列作业中选择一项完成:1.毕业论文。参考附件1中的选题,也可作其他选题,但原则上选题不应超出文秘专业领域。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须有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符合论文格式要求。2.调查报告。参考附件1中的调查报告选题,也可结合实习工作选题调查,完成报告。3.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对个人实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的报告,要写明实习岗位、实习基本情况及实习的得失体会,要求有独特的视角、鲜活的材料、真切的感悟和深入的思考,字数不少于XX字。4.实习部门要求完成的专题性或综合性写作材料。如两千字以上的通讯、典型材料、专题调查、总结、报告等,须有媒体发表或实习部门证明。
(二)实习作业格式1.发表作品提交原稿(电子版)及发表作品复印件,论文、实习报告等提交电子稿及打印稿。2.作业一律使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三)提交作业时间实习结束,将电子版实习作业发到实习指导教师邮箱。返校时携带打印稿统一上交系里。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承担着生物与食品学所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每学期上实验课的学生多达5万多人时数。近几年,虽然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多限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按照固定的时间、统一实验内容、学生没有选择性,实验操作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方式。同时,实验室也承担着生物与食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任务,但做毕业论文实验的学生没有固定的实验场地,只能在有实验教学任务的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试验,经常发生做毕业论文实验和正常实验教学相冲突的情况。另外,近年学校新引进许多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的人才,其所指导硕士研究生也同样面对实验场地紧张的尴尬。
随着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改革实验室封闭性体制,优化实验室资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本系生物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与任务之一。建立多功能的开放实验室,实现其时间与空间的开放与合理设置,已经迫在眉睫,成为必然的趋势。
做为一个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在近几年的实验管理工作中总结了部分心得,现就本系实验室开放中注意的问题,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我院实验室开放工作提供参考。
1、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开放实验室的建立是对我院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多年来,我院的生物实验教学都是采取以学生班为单位。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按部就班地进行,开放实验室改变了这些固定的概念。实验指导教师有时面对的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生的组织和与学生的联络出现困难,对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测方式急需更新等等。此外,在开放实验教学中,由于综合性实验的方案设计太大及实验成功率低等原因,导致有时实验经费严重超出预算。而且由于我院生物实验中心承担的实验教育任务繁重的现状,完全开放的条件尚未成熟,只能先在生物实验楼每层建一个开放实验室作为试点,再慢慢扩展到整个生物实验中心。
2、开放实验宣的自动化管理模式
首先,开放实验室必须改变现在人工管理的传统方式,建立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宽松的使用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的主动性。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不应该只针对人和实验设备,而更应该把实验活动的信息管理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实验室开放的要求。
因此,开放实验室自动化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硬件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软件网络管理系统。而开放实验室硬件自动化管理系统分为门禁系统和实验设备控制系统。其中门禁系统负责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的识别以及进出情况的记录,实验设备控制系统负责为学生使用仪器设备所做的记录。
2,1开放实验室的硬件自动化管理系统
2,1,1门禁系统的设计
在我院用于学生身份识别的方法主要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射频卡加密码的方式,这类方法简单可靠,应用面广。门禁系统由电脑,读卡器和自动门组成。当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时,先到读卡器处刷卡,由读卡器将射频卡卡号读出,再输入射频卡的密码,室内的电脑做出相应的记录,电脑中的数据库系统获取卡号密码后完成身份识别和开门动作。这些工作都记人数据库,供管理人员随时查询。
2,1,2实验仪器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考虑到实验仪器设备的多样性,并且绝大多数实验仪器设备在购买时并没有考虑到实验室的开放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对电源的控制来实现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控制。这样,实验设备控制系统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信号记录控制系统。当学生要使用这个仪器,打开电源,电脑自动记录了该仪器的开机时间,用完后,停掉电源,电脑自动记录关机时间。这个系统有利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对学生使用仪器情况的了解,对实验室使用记录的填写做相应的对照。
2,2开放实验室的软件网络管理模式
实验指导老师可以将自己所要上的实验课设计成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学生可以不定时的进入开放实验室完成实验任务,学院也可以将生物学实验设为公选课项目,每学期末向学院教务处申报下学期生物学实验的公选课项目,包括项目来源、名称、指导考核教师、招收对象与人数、项目的基本内容、难点与创新点等,经院、系两级审批获准后公布到网上,供全院师生浏览、选择。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与该指导老师取得联系。
由于生物开放实验室建立,使生物实验室不仅对本系学生开放,同时可以对全院对生物专业感兴趣的、选修生物学实验公选课的非生物专业学生开放。为确保该部分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我们可以建立开通“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点击“实验教学”,能看到生物学基础课实验课程和新开公选课的实验项目及实验考核办法;点击“仪器设备”,能了解该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现状及仪器操作规程;点击“网络资源”,能观看视频点播多媒体实验课件:点击“更多消息”,能看到生物中心实验室实验课表、学生实验分组及实验室新闻等直接为全院师生实验教学服务的栏目。
【关键词】成人教育;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0 引言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一直相对滞后,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特点,增加了成人教育管理的难度。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各种信息量成倍增长,高校的管理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研发出专门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力求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本文结合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实例,分析、设计并实现一个专门针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特点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1 技术分析
设计开发本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b/s(browser/server) 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它一种基于internet的新型程序设计体系结构,主要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三个层次组成。b/s结构模式无须另外安装客户端软件程序,用户采用通用 web 浏览器进行所有操作,具有界面统一,使用简单、易于维护、扩展性好等优点。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有两种主流的技术开发架构或开发平台:一是微软公司的.net平台,二是sun公司的java体系架构。目前,微软.net在一些中小型应用很广泛。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中等,属于部门级管理系统,业务需求较为繁杂,易扩展、易维护是需求的重点,且开发周期短,所以微软.net方案成为我们设计开发系统时的首选技术平台。
与微软.net方案相适应,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微软的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平台,使用微软的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数据库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2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公共服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公共服务系统主要是公开对外的资源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函授站管理、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选课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作业管理、学生服务。
2.1 公共服务系统
主要实现通知公告、文件管理、资源下载、招生信息、查询系统和评价系统六项功能。文件管理就是各种规章制度和文件的下载。资源下载分为函授站下载、教师下载和学生下载三个端口。查询系统包括教师查询和学生查询两个端口,教师可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表和工作量的查询;学生可进行录取结果、面授安排、考试安排、考试成绩和缴费情况的查询。评价系统实现了教师对函授站点、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学生对函授站点、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及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
2.2 教务管理系统
这个子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函授站管理、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九个模块。
2.2.1 系统维护模块
本模块设置了权限维护,用户管理,代码管理,数据导出导入,系统操作日志,模块管理,系统备份、还原、自检,系统访问参数、信息数据管理和帮助系统共9个功能。权限维护负责设置用户权限,共设置五级用户,包括超级用户、函授站用户、一般管理员用户、教师用户和学员用户。通过用户管理实现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并将用户按照等级分别建立用户组。提供了excel、word、dbf、文本四种格式的备份文件的导出和excel、dbf两种格式文件的导入。
2.2.2 函授站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包括以下6个功能:函授站总体管理,建站、撤站管理,协议管理,站点信息管理,站点评估管理和查询统计、打印。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函授站点基本信息的共同管理和个别管理。
2.2.3 招生管理模块
包括函授站招生计划申报,招生计划审核,新生报名管理,新生录取管理,录取通知书管理、打印,新生审核管理,新生统计查询、打印,函授站招生奖励管理等功能。
2.2.4 收费管理模块
首先继续教育学院完成收费类别、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初始设置,然后函授站进行“交费管理”:函授站可远程录入学生缴费信息,上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审核后不能修改。“费用退还、减免管理”:函授站根据学生要求提出退费申请,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批同意后办理。还能实现收费情况的各种查询、统计和打印:如,按教学点或学生个人查询统计;按专业查询统计;缴费和欠费明细查询统计;综合缴费情况查询统计。
2.2.5 学生管理模块
包括学生注册、学籍卡生成打印、在校生管理、毕业管理、学位管理和未取得学籍学生的管理等六个功能。
“学生注册”要完成编制学号和分班的任务,并能导出dbf或excel文件,完成教育部要求的新生注册备案。
“在校生管理”包括学籍异动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报到注册管理和在校生统计、查询打印。学籍异动要求函授站点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动申请,经由学籍管理员审核、批复后,视为异动完成。
“毕业管理”和“学位管理”是分别就毕业生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进行条件设置及相关内容的审查、审核以及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生成、打印、查询、统计等管理。 2.2.6 教学计划管理模块
实现各专业教学计划的维护,包括专业增减、计划调整等;生成学期任务书;教学计划数据统计。
2.2.7 教材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设置”即教材目录的建设和修订;“教材库管理”即教材入库、出库的记录和库存量的统计;通过“教材征订、配送管理”生成教材订购单。以上三项功能只面向超级用户或指定管理员。面向函授站用户的功能是“教材预订计划管理”即函授站上报教材采购计划,“函授站教材管理”,“教材费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
2.2.8 师资管理模块
首先由学院或函授站完成“教师聘任管理”和“教师口令设置”;任课教师通过口令进入系统进行个人“信息维护”、“课表打印”、“上传试题”等操作;学院和函授站还可通过“教师工作量、课时费计算”和“教师统计查询”功能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教师工作量表和课时费发放表,对每个函授站、每位教师的课时费开支情况可做查询、统计并打印,还能汇总形成教师资源库,并可按照指定条件进行查询。
2.2.9 教学过程管理模块
1)排课管理(弹性排课)。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因其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等因素造成它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排课方式,所以本系统不将“自动排课”功能作为重点开发。主要包括:“排课数据设定”,“人工排课”,按条件进行“课表生成打印”等功能。
2)考试管理。
“试题审核”:执行“教学计划管理”后系统自动生成了函授站需送审试卷的课程名称,试卷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成绩管理系统,进行此门课程的学生成绩登陆。
“考试安排”:根据“排课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课程考试安排,函授站输入考试时间、监考人员、考场后,可自动生成考试安排表。学院能对每个函授站、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考试情况做查询、统计和打印。
“补考管理”:根据“成绩管理”和“排课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学生补考名单及补考安排,函授站用户只需输入考试时间和监考人员。学院能对每个函授站、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补考情况做查询、统计和打印。
“监考工作量计算”:函授站点输入监考费标准,根据考试安排,系统自动生成监考费发放表。
“监考阅卷工作量计算”:函授站点输入补考阅卷费标准、阅卷教师姓名,根据补考管理,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补考阅卷费发放表。
3)成绩管理
“成绩录入”:任课教师可以远程输入成绩,可以暂存,提交后无修改权限;能区分正考和补考;考勤成绩由学生管理人员或班主任录入,作业和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录入,系统根据事先赋予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实习成绩由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录入。
“成绩单生成”:能依据条件生成多种类型的成绩单,如学生个人成绩单、某班级某学期成绩单等。
“网上教评”:学生查询成绩前先进行教评,教评完成后方可查询成绩;
另外还有成
绩统计、汇总、查询、批量输入、输出、成绩管理权限定义等功能。
4)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管理
“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函授站按照要求提交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分组名单,由学院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后系统自动反馈给函授站,同时系统可自动根据答辩分组要求将论文指导名单转换为答辩分组名单。学院可对各函授站、各层次、各专业、各位教师的论文指导及答辩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和打印。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函授站安排本站点学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和答辩分组,上报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并安排确定答辩委员会和答辩时间后反馈给函授站。
“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费管理”:函授站输入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费标准,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安排”,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费及毕业论文答辩费发放表。学院可对各函授站、各专业、各位教师的论文指导及答辩费开支情况作查询、统计和打印。
“论文成绩录入”:由教学管理人员录入,允许函授站远程录入,提交后不能修改。
2.3 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为今后成人教育发展预留的子系统,虽做了开发,但未实际运行。它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习过程管理,学生空间四项功能。
“教学资源管理”:负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自学指导资料的上传、替换。
“学生选课管理”:包括选课设置,学生选课指导,学生选课课表生成和系统检查管理。
“学习过程管理”: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和教学计划,允许学生点播课件,但不得下载;课件点播后始终在电脑屏幕最上层,且时间进度不得拖动;课件最后附作业下载密码,作为打开作业的密钥;学生凭作业密钥进入作业,完成作业,并提交;系统还具有对每位学生学习课件的时间记录和汇总考核功能。
“学生空间”:是给学生提供教学计划、大纲查询;已完成课程、已修学分查询;考试时间查询;准考证打印;考试成绩查询;学生评价;通知公告查询的模块。
3 结语
通过调研其他高校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优缺点,结合本校的实际管理特点,设计实现了一个适于普通高校的成人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既满足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又为今后的功能拓展预留了空间。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手工、单机的工作模式,解决了学校各部门学生数据信息不统一、数据存储不科学和不安全、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凌云,谈传生.高校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3(8):90-93.
关键词: B/S结构 C/S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HTTP协议
1.省略技术,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1)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就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满足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研发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1]。
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教师、学生和教务。它把学生和教师高校中的两个主体联系起来,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个校园网乃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教务系统。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学分制等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增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2.B/S体系的结构
B/S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对传统的C/S(CI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而产生的新型体系结构。传统的C/S结构基于两层结构,而且业务处理的程序主要集中在客户机(终端机)上;而在B/S结构下只有一小部分事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其主要事务逻辑都在服务器端实现,因此形成了所谓的三层结构。在三层结构中客户端接受用户端的请求并将此请求以某种形式提交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则从数据库服务中获得数据,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提交给客户端,这样用户在客户端就可以获得期望的结果。C/S结构是基于局域网,可连接的用户数有限;而基于广域网的B/S结构支持更多用户,并且可以根据访问量动态配置服务器以保证服务质量。C/S结构中所有的客户都必须安装和配置复杂的应用程序软件;而在B/S体系结构中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标准的浏览器。从维护的角度分析B/S结构只需维护服务器,因此费用较小而且升级容易;而C/S结构的维护和升级涉及所有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代价巨大[2]。考虑到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支持的用户数量多,且地域较为分散,因此,基于B/S结构设计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B/S模式包括浏览器、服务器及连接两者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服务器端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web服务器,此外还有数据库及web应用程序,B/S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当有用户请求服务时,web服务器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调用其动态连接库文件对服务器端的文件代码进行解析,如果找到脚本代码,在把脚本代码生成的页面发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中显示。网络一般采用以HTTP协议为基础并构筑于TCP/IP上的Internet/intranet。HTT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浏览器要连接到服务器,只需发送请求方式和UR.L路径等少最信息即可,而它却可用来传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文件。在B/S模式下,浏览器并不是仅仅用来发送HTTP请求的,它本身也支持动态网页技术[3]。
3.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设计思想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流程是首先教务进入系统对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初始化。需要初始化的内容包括选题和开题的时间段设置,教师、学生及专家的基本信息的录入,其中时间段设定之后将通过消息将规定时间传给教师、学生和专家。只有教务对系统进行初始化之后才学生和教师才可以以教务分配的默认密码进入系统。在选题阶段学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把自己要申报的毕业论文题目提交给自己希望的指导教师来评审;教师首先修改学生递交过来的论文题目,如果学生的论文题目通过审核,则教师把这个论文题目与自己申报的论文题目一并交给专家,等待专家进行评审,而且无论学生的题目是否通过审核都要给学生消息,以便学生查看自己申报的论文情况;专家在选题的规定时间内对教师申报的题目进行审核,然后把审核的结果返还给教师;当论文题目审核阶段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查看自己通过审核的论文题目,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申报的论文情况,如果通过审核就直接等待开题,如果没有那就进行选题。最后如果有学生没有选取论文题目或者学生选取的指导教师没有选取这个学生,此时就必须通过教务手工安排,满足每一个学生都有题目,以及尽量满足每一个指导教师都有学生。在开题阶段,教师每周都为学生安排任务,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并对一些问题对教师进行提问;在开题的末尾阶段学生将要提交论文的初稿,教师也将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评价。
根据以上的流程本系统设计了13个表9个存储过程。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题目申报表、动态选题结果表、教务参量表、转换教师身份表、每周任务分配信息表(包括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每周工作汇报表、交流信息表(包括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开题报告信息表、论文大纲信息表、论文草稿信息表、论文定稿及成果信息表,存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基本信息的录入等。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1)实现教务对系统的实现初始化设置。
2)实现教师对学生论文题目的审核,专家对教师论文题目的审核。
3)实现消息的,及时通知各阶段的分布时间,以及教师和学生对论文信息的了解。
4)实现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及成绩查询,包括学生每周作业安排、作业成绩、论文草稿成绩、论文最终成绩的基木查询;还有教师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基本情况、专家的基本情况等。
5)实现教务给学生分配论文题目。
6)实现各级用户的权限答理。系统可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实行各级用户的权限管理。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是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及过程化、决策工作智能化、信息的高度集成。
3.2系统的主要模块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而设计与研发的。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模块如图2所示。按3.1的流程整个系统从角色上主要可以分为4大模块:
1)教务模块包括整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教务首先登陆系统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评审专家、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系统相关功能开启等工作等。只有教务将系统初始化工作完成以后,其他用户才能登陆系统,进行正常的毕业设计相关工作。
2)教师模块包括修改教师的基木情况,收看信息,教师申报题目,学生申报题目查询,教师申报题目结果查询,每周任务布置,每周任务批改等。
3)学生模块包括修改学生的基本情况、收看信息,学生申报题目,教师通过申报的题目查询,每周任务查看,每周任务完成等。
4)专家模块包括对学生及教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评审。
4.结语
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基于B/S平台开发的。该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 server 4.0,可以实现用户识别、存储保护及进程通信与同步等。数据库设计是系统的核心与基础,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4],它本身继承了SQL server 7.0的优点例如大量针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特性,提供了用户标识、确认、加密、授权及审计等控制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度高等优点。考虑到数据库通讯接口技术,数据库前台使用的可视化部分的开发采用开发平台及C#开发语言[5]。由于整个系统是严格受时间控制的,一旦过了时间期限将不能返回,这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不便,而这些也是我们争取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崔杰锋,卫学杰,康凤雷.基于B/S三层模式的应用开发设计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21(1).
[2]林子禹等.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设计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6.
[3]吴竞华,陈根才.基于三层结构模式的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计算机应用,2000.8:20-25.
[4]苗雪兰,刘瑞新,王怀峰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第一版.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62-01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
工作的措施。
2 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另外,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工程应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科研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3 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三座标工业机械手的设计”,“防伪矿泉水瓶盖的设计”,“自动门PLC控制系统设计”,“适合于电感的微点焊系统研制”等新颖又结合科研实际的课题,尽量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结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2) 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例如“微细特种加工中心”试验样机在我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超声抛光装置”等设备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3) 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声学,机械振动学,电力电子学,数电,模电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驱动电路等不同部分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分工合作,完成了整个课题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 落实开题环节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和探索出适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可借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新增开题环节,以强化学生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科学实验与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论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能力。
(1)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收集信息,听取各方意见,明确思路以坚定论文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在开题会之前,每个学生按规范
书写了开题报告。学生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选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内容10分钟。评审小组根据学生自述和选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论文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 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学院可根据本院及所属各系的具体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凡毕业设计(论文)拟评“优秀”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论文)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5 结论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关键词】模板化;教学管理;无纸化办公
一、高校基层教学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开放式的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突破了高校原有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高校基层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教学系中协调学校行政部门、在职教师与在校学生关系的相关工作。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教学秘书室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是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协调人。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负责对学校下发的各类文件进行分拣过滤,并将与本系教师有关的相关通知传达下去;第二,负责对需要上交学校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最终上报学校;第三,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应急响应和协调工作,例如及时协调任课教师变更、监考人员变更等。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纷纷建成,办公自动化逐渐走入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办公自动化系统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文档电子化使得传统的文档管理模式不再适用;第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使得教学管理面对的信息量急剧增加,也就使得文档分拣和管理的工作量急剧增加;第三,过去批量印刷的纸质表单都改为提交电子文档,导致每次都需要重复建立表单样式。
二、文档模板化
本文中提到的文档模板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
第一,对于经常进行存档或提交的文件,例如各种汇总表、报表等,建立相应的模板文件。建立模板文件的过程如下:首先,在新的字处理或电子表格软件中构建要定义模板文件的框架内容,对于电子表格可以预先定义好计算公式,这样在填入内容后结果就可以自动计算出来了;然后,将制作好的文档另存为模板文件。
第二,对于每学期都需要处理的文档,可以按照类别或相关部门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文件夹结构模板。也就是说预先定义好每学期需要归类的文件类别并建立相应的文件夹,例如教学通知、会议通知或教务处、科研处等。这样在收到通知的时候就可以将电子文档存储到相应的文件夹,便于今后的查找和管理。
三、文档模板化的应用研究
1.模板文件的应用
在使用模板文件时,只需要直接双击之前建立的模板文件就可以自动建立一个带有预定义样式的新文档。例如,教务处需要教学系提交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情况统计表时,只需要双击名为“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情况汇总表.xlt”的模板文件,就会自动生成带有预定义格式的电子表格文档,之后只需要将本系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按照表中要求填入后进行保存即可。
使用模板文档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使用起来就像批量印刷的纸质表格,不需要重新制定格式,只需要输入内容、十分便捷;第二,使用同一模板建立的文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便于对不同文档中的内容进行合并这里;第三,对生成文档的结构修改不会影响到模板文件,也就是说即使改变了生成文档中的原有结构,用模板生成的新文档仍会保留原有结构。
2.文件夹结构模板的应用
每学期开始时,新建一个以当前学期命名的文件夹,并将预先定义好文件夹结构复制一份到该目录中。这样,在收到通知或文件时就可以将其存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对文档的归类和管理。例如,收到一份教务处通知就可以将其存放到本学期文件夹下的教务处文件夹中。使用文件架结构模板的优势:第一,利于文件分类管理,将同类文件存放到同一个文件夹可以大大的提高文档的查找效率;第二,反复使用相同的文件夹结构可以增加对文档管理的熟练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秘书在基层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低碳生活的倡导,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无纸化办公理念正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普及。在这种形式下,对于高校教学秘书的无纸化办公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使用文档模板化的办公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秘书在当前形式下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浅析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管理的现状和改进.彭海霞.科教文汇,2012年3月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SharePoint;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9-4611-03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ion The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QM
YANG Tao, XU Dong-min, WANG Yi-wu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61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the design process of graduation thesis. the use of TQM thinking and the method of PDCA process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sis workflow. And build the the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is quality system on the Microsoft SharePoint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graduation thesis; SharePoint; workflow
高校毕业论文已成为全面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和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独立科研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成为高等院校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使毕业设计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增强毕业设计的透明性和可控性。
1 影响当前论文质量的因素
1.1 单机手工管理方式
目前高校论文管理大多是基于单机的办公软件结合纸质文件的管理方式,从论文的整个管理范围来看,是一个个离散孤立的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和调度,同时由于办公软件之间存在版本差异,造成产生的数据常常以不同的格式和介质存储,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统一的归档以及查询,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1.2 论文干系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高校的论文设计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毕业阶段,很多学生在外地进行实习或者忙于找工作,而导师也往往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下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论文设计,管理人员则面临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协调难,沟通难的困境。
1.3 缺乏统计数据支撑无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改进
由于缺乏一致的管理平台对论文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搜集,管理人员往往无法对论文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结果进行追溯,也就无法对论文过程的问题进行改进。
2 建立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2.1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的理念最早由美国通用公司的A.V.Feigenbaum博士提出。ISO9000对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的核心理念是: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全员参与,全程监控,质量持续改善[1]。TQM通过PDCA循环作为其质量控制手段,PDCA循环是指质量提高过程的四个阶段,即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处理阶段(Action),构成的一个环状的模型,通过循环反复地执行PDCA来持续改进质量。这个模型是由美国统计学家W.E.Deming提出的。
2.2 建立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在论文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法,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运用PDCA环把论文管理工作衔接起来,构成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
2.2.1 基于PDCA循环的论文管理过程阶段工作内容
计划阶段:计划阶段制定全局性的论文管理和论文实施工作方案,包括设置论文进度表、里程碑、关键时间检查点等。指导性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针,保障实施的规章制度。
执行阶段:按照工作方针和具体工作方案开展论文工作,完成任务布置,选题,开题,中期报告,结题等一系列工作。
检查阶段:根据工作方案安排,在每个检查点根据里程碑标识递交的文档、进度表对论文过程进行检查,对进度延后、文档不齐的论文要进行追溯,查找原因,形成检查表。
处理阶段:根据检查表列出的问题,根据工作方案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成功处理的问题,应当使处理过程标准化、文档化。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当提交到下一个循环的计划阶段,采取予以解决。
按照PDCA方法进行论文质量管理,使各个论文干系人在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都有一个PDCA循环,上一层的循环的输出又作为下一层循环的输入,使整个论文质量体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
3 基于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论文管理信息系统
在完成论文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后,需要基于该体系构建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更严谨的控制,同时也实现论文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根据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提供基于质量体系的过程控制,根据PDCA方法,抽象各个环节的数据关系,将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结果作为下一个环节的数据基础。
3.1 论文过程框架
为了通过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精确控制整个管理过程,在系统设计时需要对论文流程进行梳理和规范,找出关键过程域,设置里程碑以及过程输出文档,得到论文关键过程框架表(表1)。[2]
论文过程框架由一系列的论文活动构成,在每个活动中由处于不同角色的论文干系人按照规定通过完成特定任务,生成特定文档来驱动论文进程,整个论文过程框架行成一条任务驱动的工作流系统。
3.2 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选择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工具基于微软企业级门户服务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来进行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选择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系统部署于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之上。图1展示了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图1 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3.3 主要模块功能解析
3.3.1 论文过程管理模块
基于论文过程框架,通过SharePoint工作流引擎来实现论文过程管理模块,SharePoint工作流引擎构建于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WF)之上,它是一种Microsoft Windows平台组件,为开发和执行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程序提供编程基础结构和工具[3]。
论文过程管理模块通过工作流审批机制来控制流程的运转,例如在开题阶段,导师对学生递交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可以看做一个工作流的审批行为,对于通过审批的论文,导师填写并递交《论文开题评阅表》,从而推动工作流进入到论文设计阶段,对于未通过审批的论文,导师执行退回操作,工作流重新回到开题报告撰写阶段。这样既实现了对论文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又能将控制粒度精确每个活动。
3.3.2 论文内容管理模块
论文内容管理模块主要是对论文电子文档的信息化管理, SharePoint平台通过文档库方式来进行并增强了传统的电子文档管理,基于SharePoint文档库,论文内容管理模块可以通过文档模板功能帮助管理部门制定并控制文档格式的规范化,通过文档签入签出功能以及内建Microsoft Office支持实现文档的完全在线编辑,通过版本控制功能实现对文档修改过程交互和沟通的记录管理。从而实现整个论文文档管理规范化,网络化,可交互、可记录。
3.3.3 论文数据统计模块
论文信息统计模块对论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进行汇总,数据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全局性数据,例如年度论文数量、论文平均完成时间、论文平均得分等,一个是过程性数据,例如论文修改次数、学生导师交互次数、平均修改间隔时间等。这些源数据汇聚到SharePoint报表中心,最后报表中心将这些数据以报表、列表以及关键性能指标的方式进行,SharePoint报表中心是一个为存储报表而提供中心位置的网站,能够通过设定权限来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可以设定统计数据只能由特定的管理决策部门进行访问,从而实现关键数据保密性,以及对决策的支持。
4 结束语
在论文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通过PDCA循环,将经验性工作方法转变成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具体工作的活力[4],带来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还要认识到,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照搬书本上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要根据论文管理业务流程的特点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变更,使过程更加易于操作,从而保障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葵阳.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
[2] 董玮.加强过程控制,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121-122.
[3] 冀勇.基于Windows SharePoint Server工作流技术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专业实践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1-3]。他们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参与相关科研,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打破学术型或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上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强化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方法尽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培养途径上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4-6]。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一、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系统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海洋科学和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地质、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与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发集成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能力,能在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海洋技术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海洋技术专业毕业学分要求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二、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课程体系[7-8],海洋技术专业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适度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课学时,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计划,构建“四层次”(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八模块”(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实验教学、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训练、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创新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基本素质层次: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实际社会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第二层次是基础技能层次: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社会服务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第三层次是专业技能层次:通过课程训练、面向企业进行假期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层次是综合训练层次:通过科研训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如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挑战杯、科技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和提供学生创造性、探索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社会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八模块”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是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及野外训练、文化艺术创造、安全防护能力训练等,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及基本生活能力。第二是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外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计算机基础训练、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等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提高基础课程的实践能力及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第三是专业实验教学相关模块,包括与专业课程的各类验证性、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课程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第四是综合能力模块,包括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能力训练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和学术训练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五是工程训练模块,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等环节,目的是为学生构建面向生产和应用的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六是综合实习模块,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强化对专业综合知识的认识理解,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第七是科研能力培训模块,包括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科学研究训练。第八是科技创新训练模块,包括学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如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开展的有以下几个途径。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学校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9-11],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已分别在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学校在教学设施、实验设备、职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岗位,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校企资源合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学生参加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时间为1个月;第二学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的“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为1个月;第三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实习”,时间约为2个月;第四学年在学校和企业进行“专业方向的实习和毕业实习”,参加毕业教育,时间约为3个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建立校内实验室共享与开放机制,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校企联合,引进企业环境,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自2006年以来,已经开展了10届,每年海洋学院均有6-8项项目得到资助,分别为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项目。通过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培养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相结合,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和改进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相关的实验报告等。该计划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产生了良好效果。4.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创新通过第二课堂学分的设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第一,学校完善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建立了开展创新竞赛的活动机制。第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12-15],在海洋技术专业中,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针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尽快转换并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向学生介绍学校学分制教学体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本科生导师帮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帮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性发展辅导学生选课,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针对三年级学生,导师针对学习突出和有专长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培养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设计,向学院提出推荐免试研究生人选,并结合导师从事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针对四年级学生,导师应配合毕业设计导师工作,对学生就业提供帮扶。第三,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能力竞赛等,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第四,推进立足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科技创新训练,注重科技创新训练的应用性。如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各类科技竞赛,以开放实验室为基地,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设计,学校安排教师负责指导,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从而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5.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力,学校成立了校级、院系级等不同的督导机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初稿、到最后定稿,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监控,进行了全过程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增强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学校和企业联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双导师”指导,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题和设计,更侧重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侧重于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
四、结束语
鉴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本文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重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间断”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践教学的改进。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即产学合作,实施的途径一般是产学结合、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采用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升级。三是采用科教结合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高校及研究所夏令营等,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将本科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学以致用,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因此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提高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小慎 李秀梅 李家星 李伟 李昭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李雨辰.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4]李伟,钟昆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7-159.
[5]仝自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于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借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8):269-271.
[6]罗维平,刘素一,王东.自动化专业教育创新工程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S1):80-83.
[7]季桂起,李永平.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6):22-25.
[8]陈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10-111.
[9]刘尧猛,丁忠林,畅卫功.面向市场的新型网络人才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9):124-127.
[10]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47-51.
[11]梁萍,程伟.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217-218.
[12]万丽丽.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6(3):49-50.
[13]罗汀.试论建立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J].西北医学教育,2006(3):244-245.
关键词:毕业设计;本科生;教学质量;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黄文聪(1977-),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常雨芳(1980-),女,山西阳城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卓越计划’的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校20120008)、湖北工业大学校教学研究项目“SSL-PBL教学法在《工业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项目编号:校20120009)、湖北工业大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外向型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校2012011)、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电气信息类本科学生发展目标定位的研究”(项目编号:省2012270)、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电气信息大类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省20102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72-02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综合实践环节,[1]是培养本科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是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之一。[2]本科毕业设计为学生即将面临的工作、研究生深造、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对于学校而言,毕业设计的省级优秀率也是评价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4]因此,本科毕业设计至关重要,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认真对待。
目前,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都安排在大四下学期,约四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正值学生毕业找工作、考研学生准备复试、找到工作的学生应企业要求到单位实习等,这些都占用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一、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013年暑假,湖北工业大学组织教师在学生就业比较多的地区(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及湖北省内)调查走访了已经毕业5~8年的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两种方式了解了他们在大学期间对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以及目前工作岗位对知识及能力的需求等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7份,实际回收130份。调查结果显示,对工作帮助最大的教学环节排名图如图1所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分别占29.2%、25%、20.8%、125.%、12.5%。
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帮助较大,紧随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因此,需要重视和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目前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以保证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但毕业论文仍存在严重抄袭、优秀率不高、毕业设计走过场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不合理
毕业设计通常安排在本专业所有专业知识都学习完毕后进行,一般在第8学期,即大学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学期。一个学期按18周计算,前4周还安排有毕业实习,预留1周毕业设计答辩,真正能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只有13周。这13周中,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还要准备研究生复试,约占用4周的时间;没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复试没成功的学生都要积极找工作,约占用4~8周的时间;已成功签约的学生部分要参加就业单位组织的实习,直至毕业设计答辩前才从就业单位回来,约占用8~12周的时间。毕业设计的时间被压缩的所剩无几,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文献资料查阅,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没有确定合理的设计路线,没有时间进行实验、计算分析、仿真研究等诸多工作。因此,必定不能对毕业设计课题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毕业论文只能靠抄袭来完成。
2.指导教师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来指导学生
目前,各个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多以科研、高水平论文、科研到账等指标来衡量,教师忙于与企业联络、接洽课题、申报纵向课题、撰写论文、项目结题、科研鉴定、申报奖励等,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则无暇指导,一周指导学生一次都无法确保。这就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不会全力以赴来完成毕业设计。
3.毕业设计题目缺乏新意,与实际应用脱节
有些毕业设计的题目年年出现、陈旧、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甚至会找高年级的学生要毕业设计的电子文档,稍作修改即可交差。对于一些纸上谈兵的课题,由于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这样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不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收获知识的效果也很差。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举措
针对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自2008年开始,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1.将毕业设计提前,让学生尽早融入毕业设计
充裕足够的时间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课题,大三开始设立了创新实践环节,即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环节,分别安排在第5、6、7学期,与之衔接的第8学期的毕业设计就是将创新实践环节的工作整理成毕业论文,参加毕业答辩。学生在三年级被安排到不同教师的组,由教师布置课题,从收集资料、方案设计、设计仿真、设计制作、系统调试、调试结果分析、整理课题资料、过渡到归档成毕业论文。经过接近两年时间的投入,毕业论文的质量大幅提高。
2.推行团队指导机制、确保指导时间
针对教师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来指导学生这个问题,提出了团队指导的方法。首先,将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组成团队,学生通过团队来指导。如当团队内的某个教师因公事出差时,其他教师可以代替其展开毕业设计指导,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指导。其次,团队指导可以使团队内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互相监督、互相督促,以个别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3.选题与教师课题结合,避免纸上谈兵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毕业设计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选题决定设计内容,可以与学生的兴趣及未来工作内容结合紧密。过去,自动化专业学生的选题多为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等,题目陈旧、重复度高且缺乏实验实践的条件。近年来,加强了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核力度,避免重复、老旧的题目出现,并提倡实战型的、与教师课题相关的题目,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工程实际,让毕业设计所学到的知识和系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有用武之地。除了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外,还联合学生就业单位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外进行毕业设计,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毕业设计结束时需要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意见才能参加毕业答辩。学生到企业做毕业设计,可以提前感受企业的氛围、接触未来工作的领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促进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
4.加强管理环节,严格监督毕业设计质量
在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环节,学校出台了毕业设计培优计划,毕业设计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检查,优秀论文规范等管理文件,教务处、学院、系三级管理。对于培优计划,首先审核培优的题目,前期、中期、后期检点检查培优的课题,毕业设计结束后成功完成实物演示的才有资格评优,系里先组织优秀论文答辩,推至学院后,参加全院优秀论文答辩,确保学院评出来的优秀论文全部能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非评优的论文,也能通过二次答辩、延迟毕业等手段来保证论文的合格率。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证实这些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是延长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是团队指导使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三是毕业设计课题与教师实际项目结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四是严格的毕业设计监管以及上述策略的采取,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优秀率大大高于学校的平均优秀率。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掌握了系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为未来工作及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2]吴国祥,虞庐松,肖蒙.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刍议[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1(5):175-178.
一、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健康向上,有意识地注重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并倾心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去,把优秀的文化精髓传承下来。他们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但同时,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受到一些不积极的社会影响的冲击,致使部分人出现了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偏差,具体体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在一份问卷调查中显示,在“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上,40%的同学选择“为了父母”,30%的同学选择“报效国家”,20%的同学选择“取得地位、利益和个人价值”,10%的没有选择。大学生普遍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积极维护个人的发展和权利;但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追求自我为中心和自我为本位,价值观呈现出求新、求异、求变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单纯地为高分得奖学金甚至只要取得文凭就行的消极的学习思想,对知识的渴望缺乏动力和热情,致使整个学习过程敷衍了事,考试只要重点,单纯的死记硬背,甚至考试作弊、请人代考。这样导致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知识体系,更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管理理念,多措并举,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教育管理中,不要强调一味地“管教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以贴近式、多角度式教育等进行渗透教育,大大提高大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校内实践具体措施
实行导师制,优秀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低年级起就在课余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各实验室专门开辟了“开放实验室”面向全体本科生。
开放实验前由每位导师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选题和查阅文献,并综合归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步骤,实验室条件允许下进行实验,而个别设计实验由于实验室条件不能满足要求修改后再实验。实验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实验报告,并组织交流。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锻炼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独立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科研训练,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方法。
开放实验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有固定的实验室,有系列研究与开发实验小课题,供学生选做;另一部分下放到各科研小组中进行,无固定的实验室。研究与开发实验旨在鼓励有能力、有理想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选研究与科技开发小课题,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课题内容,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式实验教学重在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进入科研实验室结合相应科研课题的内容进行,在培养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受到良好科技氛围的熏陶。这一实验教学层次又不同于毕业论文的科研训练,其形式较为灵活,不受课时限制,可在不同的年段、或课内或课外完成。开发式实验为科技开发性内容,这一类型的实验可以是让学生参与小型的科研成果转化培养学生产学研结合的意识。
2.校外实践基地
(1)认识实习与课程实习。根据实习目的的不同安排学生参加不同项目。认识实习主要安排学生参观生产过程、生产设备,了解食品专业知识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课程实习主要安排学生参观教学基地的食品工艺生产线,由厂方提供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实习设施(相应小食品的制作加工),并由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制作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整制作一个产品,在对产品进行检测后,分出优劣,确定成绩。
(2)科研训练与生产实习。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工厂设备、工厂生产过程为对象,了解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了解熟悉工厂生产工艺管理、生产过程技术的要求、方法、手段;在进一步了解、熟悉了工厂生产过程、工艺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小型课题,例如技术开发、项目实施、生产管理等不同类型,让学生在其中扮演某一“角色”,如课题组组长、成员、车间主任等,由他们自己来管理、完成技术开发、项目实施的过程。另外,设置一些生产故障、工作障碍等,由他们来具体分析、具体指导解决这些生产管理上的问题。这两个层次是融会在一起的,对工厂设备的了解熟悉就可以是技术类的课题,对生产过程的了解熟悉就是管理类的课题。
(3)毕业设计及实习。把校企双方合作的课题、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全部工作过程,做到真刀实枪、限时限刻的实干,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知识,接受训练。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学生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需求,又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使用双方合作的课题、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有效地解决毕业设计经费受限的问题,许多硬件设备可以通过项目经费购置和利用厂方已有的并在现场进行调试。
以上工作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切实指导下进行,保证了项目、课题的如期保质完成。对学生来说,课题完成后成果在企业获得应用,学生作为参与项目的一分子,也感到工作成功后的成就感,无形中开拓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
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网络教学的推广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了“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而综合创新实验项目、“导师制”的实施,也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1.注重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特色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途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校内外实训基地基本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从而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整体提高,并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2.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指导学生获得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优秀奖八项。毕业论文连年获院级优秀论文。
食品科技学院毕业学生一次平均就业率为98%以上,通过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普遍认为学生实验习惯好,动手能力强,具备团队合作意识,进入科研和工作角色快,在立足专业、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3.形成了“三三四”实践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把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了专业教学实习、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三个层次、三大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的“三三四”实践教学模式。突显了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的有机结合,并贯穿到人才培育的全过程。
四、发展方向
1.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学有特长,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并在各种创新实验活动中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才能。使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Abstract: Based on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examin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our school automation features,a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examination reform is proposed which emphas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abil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semi-open-book examination methods,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esting,emphasizing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The expected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n theoretical learning cours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applying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Key words: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examination reform;progra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77-01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该门课所研究的领域也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兴趣,强调过程考核,并且提高考试成绩和及格率,突出教学重点,对这门课实施考试改革以配合教学改革[1]。通过考试改革可以带动教学改革进程,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2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内容
2.1 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检查教学效果,在一些章节后组织编排综合型的题目,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将其成绩记录到期末总成绩的平时成绩中。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内容的研究:前三章为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偏重经典理论的研究;后两章为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偏重工程实际应用。针对这样的内容特点,安排两次大作业,让学生对一个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入手分析系统的稳态过程和暂态过程。针对这样的能力考核,在平时教学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入手,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以时域分析方法为主线,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进,利用直观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充分理解系统参数与系统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典控制理论的精髓。把知识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
2.2 由考试改革决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措施。实践环节中改变以往由教师命题的一贯做法,在学期末,安排一次综合性实验,题目学生可自选,也可从教师提供的试题库中抽题,所选题目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采取自愿参加考试的方式。该部分的成绩由五个等级构成,即不及格不加分,及格、中、良好、优秀会分别在在期末总成绩中加相应的分数,建立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给一部分在及格线边缘的学生一次到达及格线的机会,给一部分要提高成绩绩点的学生一次提高总成绩的机会,给一部分争取奖学金的学生一次到达优秀成绩的机会,给分布在每一个分数段的学生一次积极改进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及格率。
2.3 知识点的考核。笔试考试由全闭卷改为半开卷:改变原有的纯粹的理论考试,把笔试试卷分成两部分:试卷一,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闭卷,占试卷成绩的50%;试卷二,综合能力运用的考核,开卷,可以带查阅过的相关资料占试卷成绩的50%。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包括:①基本知识模块;②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块;③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模块;④线性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与设计。
3 考试改革的进程安排
3.1 进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调研。
3.2 制定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
3.3 编制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试题库。
3.4 在2007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中进行考试改革方案的试验。
3.5 进行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初步总结,写出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初步总结报告。
3.6 修改课程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的评价标准。
3.7 修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试题库。
3.8 撰写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的论文。
3.9 在2008级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实施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3.10 进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总结,写出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总结报告。
3.11 写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结题报告。
4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预期成果
4.1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增强,通过设置选做实验,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鼓励学生提高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不再像以前期末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造成学的好不如背的好的怪现象。
4.2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完成大作业网上查阅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大量查阅资料后会超出教师布置的题目范围,大部分学生会对教师的题目给出多种分析结果,甚至会超出所学的范围,突破了思维定势,即教师告诉什么就知道什么的现象。
4.3 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以后做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4.4 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通过采取半开卷的模式,学生不但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学会更好的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强调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及寻求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思维,强调工程应用背景,立意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改善了以往学生认为“学了也没有用”的想法。
4.5 制定出课程考核能力与技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4.6 撰写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效果的调研报告。
4.7 撰写教改论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
4.8 提交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考试系统,Ajax,局部更新
1.前言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传统的教育方式也面临着变革,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变化。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方式也正在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传统的考试以笔试为主,网络考试是传统考试的延伸,它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网络考试与传统的考试形式相比,减少了出卷,批改试卷等工作所需的精力和时间,具有组织考试简单方便的优点。与传统考试相比,网络考试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只要准备好足够大的题库,便可以动态地管理各种考试信息;另一方面,考试时间灵活,可以在规定时间段内的任意时间参加考试。第三,网络考试的最大特点是阅卷速度快,计算机阅卷给了考生最大的公平感。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我校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由于修读该课程的学生人数多,组织考试的工作量很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考试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试卷的生成、批改、成绩的统计都实现了自动化,使考核更加公平、准确,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网络考试系统的实现技术有多种。在传统的使用动态HTML技术开发的网络考试系统中,有时页面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更改,都需要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一个完整的HTML页面。当参加考试人员较多,要传送的数据量大或网络速度较慢时,容易出现白屏现象,考生需要等待较长时间,页面回送后才能做下一道题。随着Ajax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毕业论文,局部更新。
2.Ajax技术
Ajax是Asynchronous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 和 XML)的缩写,是多种技术的集合。Ajax使用通信技术(通常为SOAP和XML)向服务器发送异步请求和接收服务器的异步响应,然后利用显示技术(JavaScript、DOM、HTML和CSS)处理响应。Ajax使开发人员能够通过JavaScript 调用执行服务器端方法,此时,客户端不需要刷新浏览器,就可以得到更新过的数据,实现页面的局部刷新。Ajax技术应用于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带给考生更好的用户体验,学生在进入下一题时,不会有画面的闪烁换页,答题页面是局部更新,在不换页的情况下,读取Server端的数据来局部更新页面。通过应用Ajax技术,减少了服务器与浏览器交换的数据量,提高了交互效率,使网络在线考试系统更加完善和成熟。
通常,典型的Ajax应用程序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下列几种技术。
(1)描述页面的HTML/XHTML
(2)表示文档结构的DOM
(3)定义元素样式的CSS
(4)表示服务器和客户端通信内容的XML或JSON
(5)服务器端处理浏览器请求的CGI
(6)实现与服务器异步通信XMLHttpRequest对象
作为Ajax的最核心部分——XMLHttpRequest对象是当今所有AJAX和Web2.0应用程序的技术基础,是一套可以在JavaScript、VBScript等脚本语言中,通过HTTP协议传送或接收XML及其他数据的API。
XMLHttpRequest对象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允许开发者在JavaScript 中以异步的方式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并得到响应。这就让客户端可以在任何时候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而并不仅限于在整个页面提交的时候。同时,它的异步调用模型也并不会阻塞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在等待时仍可以进行其他操作。
在Ajax中,XMLHttpRequest与服务器通信的步骤如图 1所示。
图1 XMLHttpRequest与服务器通信的步骤
①在Ajax交互中,首先由一个客户端触发一个Ajax事件。
②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的一个实例。使用open()方法设置服务器URL以及所希望的HTTP方法(通常是GET或POST)。请求实际上通过send()方法调用触发。
③向服务器做出请求,可以调用Servlet、CGI脚本等任何服务器端技术。毕业论文,局部更新。
④在服务器端根据请求做出相应的处理,包括访问数据库,甚至访问另一个系统。
⑤请求返回到浏览器。
⑥XMLHttpRequest对象在接收到响应后,根据配置调用callback()函数处理返回结果。这个函数会检查XMLHttpRequest对象的readyState属性,然后查看服务器返回的状态码。如果一切正常,callback()函数就会在客户端做相应的处理。
(7)协调上述各种技术的JavaScript。
3.《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考试系统的主要实现技术
网络考试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是ASP.NET Ajax技术。开发模式选用Ajax框架。Ajax框架现在已有很多,通过使用Ajax框架进行Web开发可以提高效率,并且代码稳定性好。其中ASP.NET Ajax是由微软公司Atlas演化而来的,是Microsoft在.NET环境中应用Ajax开发框架的简称。毕业论文,局部更新。它是一套相当完整的Ajax解决方案。
ASP.NET的开发环境采用的是Visual Studio 2005。VisualStudio 2005是随着.NET Framework 2.0一同的集成开发环境。本系统采用的开发语言是c#。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的是SQLServer2000。ASP.NET与数据源的连接是通过ADO.NET进行的。与ADO相比,ADO是基于连接的,而ADO.NET是依赖于简短的、基于XML的消息与数据源进行交互。对于基于Internet的应用程序而言,ADO.NET的效率要高得多。
ASP.NET 2.0应用程序的运行宿主是微软的 IIS,该软件整合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在Windows XP环境下,自带了一个IIS的5.1 版本,可在开发时作本地调试。
4.《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的基础是系统架构。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基本体系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C/S和B/S。与C/S相比,B/S结构的产品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B/S结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不需要做维护,对软件功能的扩展仅需要对服务器端软件进行修改就能使所有用户同时升级至新功能。B/S系统有三种架构方式:单层设计架构、二层设计架构、三层设计架构。本系统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二层架构。从代码复杂度来看,层次越多代码越复杂,函数的层层调用会影响程序的执行速度。分层架构影响应用程序的执行速度,但在很多企业级应用中使用三层架构,因为其有较好的扩展性。毕业论文,局部更新。其速度上的劣势,可以通过将应用分布在不同服务器上加以解决。综合考虑网络考试的要求,我采用了二层设计架构。
对于网络考试系统,最终目的是生成试卷,进行考试。围绕这个核心功能,还有一些辅助功能,考试信息的设置,题库的生成等。毕业论文,局部更新。
网络考试系统的用户可分为三类: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一)管理员可以输入试题,生成题库;输入考试班级信息和任课教师信息;开启考试和关闭考试,这个功能可以控制考试时间,在考试时间才可以进行考试。管理员是对整个考试信息进行管理。(二)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师可以输入考生信息;查询班级成绩;查询某个考生的成绩;查询考生试卷;修改考生的考试状态,这个功能可以设置一些停考的考生,考试状态设为关闭后,就不能参加考试了。教师只能对本班的学生进行查询操作。(三)学生登录后,如果是考试时间,即考试开启了,并且学生可以参加考试,就进入考试,随机生成试题,学生开始考试;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死机,退出考试,系统记录考试当前状态,学生可以通过二次登录再次进入考试,继续退出时的状态进行考试。考试完毕学生可以点击交卷结束考试,到了考试结束时间,系统也会自动结束考试。学生只能考试一次,学生一旦进入交卷,学生的考试状态就设为关闭了,考试完毕就不能再考试了。如果要补考,则必须把原来的试卷删除,系统会把学生的考试状态重新开启,才能补考。
网络考试的几个关键问题,①实现动态随机的抽题,每位考生的试卷不同。②考试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退出考试,可以实现二次登录,继续考试。③考试页面的局部刷新。④采用各种方法,尽量提高系统性能,减轻服务器负担,达到在线考试的满意效果。
试卷试题的生成使用动态随机抽题。实现方法如下:数据库的试题表中有试题编号字段和所属章节字段,根据不同的章节,建立了六个章节试题的视图。随机抽题的时候,从视图中随机生成题号,抽取指定数量的试题。在考试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退出考试,可以二次登录,继续考试。实现方法为:在考生点击下一题时,把考生做的这一题的答案放入一个暂存表。考生登录时,系统会根据是第一次登录还是再次登录,决定是否从暂存表加载答案。如果是再次登录,系统就会从暂存表加载答案。为了减轻服务器的负担,系统把考试的计时放到客户端,而且页面的更新为局部更新,减少传输的数据量。
系统总体划分为三个模块,即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管理员的功能模块如图 2所示。
图2 管理员模块
教师的功能模块包括录入学生,查询班级成绩,查询学生成绩,查询学生试卷,更改学生考试状态,查询学生信息,查询班级信息和删除学生试卷模块。
学生考试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学生考试流程
5.总结与下一步研究
基于ASP.NET Ajax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考试系统现已投入使用,基本运行正常。但还有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现将内容简要列出,以作为将来继续研究的参考。(1)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客观题可以进行计算机阅卷。主观题可以让教师在计算机上阅卷。毕业论文,局部更新。试卷如果既有主观题,又有客观题,可以采用计算机阅卷与人工阅卷相结合的方式。(2)考试信息的加密。系统在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都是明文的形式,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对考试信息进行加密。(3)成绩的统计分析。在线考试的成绩信息还只是基本的呈现功能,可以增加统计分析功能,对考试结果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并实现图形化显示。
[参考文献]
[1]陈黎夫.ASP.NETAJAX程序设计[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黄桂金,宋强,王占中.ASP.NETAJAX网站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 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