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学生会运动会总结

大学学生会运动会总结

时间:2023-02-07 17:44:05

大学学生会运动会总结

第1篇

20xx年度中文系运动会在 x月x日成功举办。由于系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踊跃参与、共同努力下此次运动会开得激烈、有序、活泼,达到了“赛出水平、赛出精神”的口号。充分彰显我系大学生的风采,也为院田径运动会作了充分准备和人才保证。

现将本次运动会得失总结如下:

一、组织体系健全。全系学生会及各班负责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了本次运动会的有序举行。

二、准备工作到位。体育部宣传工作、动员工作开展较早组织各班同学踊跃报名。运动员编号工作、秩序册制作,赛前会场申请,赛场布置都在规定的时间前做好。

三、同学大力配合。同学参与运动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的同学甚至参加了三项项目的竞赛。后勤服务同学工作也很到位,尽职尽责的搀扶、送水,发扬了高度的集体荣誉意识。

四、现场调度得力。对于临时出现的一些情况,能及时解决,保证了本次运动会正常开展。

当然,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原因,我们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一、计分人员专业性的培训没有到位,有的终点计分人员对于有关规则不甚了解。

二、有些具体工作分工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比如具体器材的搬运一定要落实到专人负责,

三、某些具体材料准备可再充分一点,如音响器材未准备,方便检录人员对运动员检录;秩序册可追加若干份印数,保证检录人员每人一份,记分纸和笔也应由专人负责发放等。

有总结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在此,我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我系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将一如既往,努力为广大同学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氛围。同时,希望同学们以运动会为挈机,大力发扬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绩。

体育部

第2篇

作为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班的体育委员,我在这次学校运会中没有做好体育委员的工作,以致于对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班的大部分同学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经过我几天几夜的彻底反思,我觉得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必须独立承担后果。为了给同学们一个交待,同时也是为了检讨自我,吸取教训,纠正错误,现对本次学校运会做以下的详细总结。

校园中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不但能开阔眼界,增加人生阅历,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度的社团活动还是学生大学生业余生活的“调味剂”与“润滑剂”。不但可以起到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

一、 学校运会所做工作。

总之,中心教研活动现在已扎根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她像春雨,似明灯,在她的滋润下,在她的照耀下,我校的教研之花将会越开越美,我校的教学质量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1、 前期工作。

(1)9月28日,参加了xx大学南海校区第六届学校运会的发布会。在会上听取竞赛委员会关于本届学校运会的报名、竞赛规则、组队方式、注意事项等的解释。

(2)9月29日,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副部长与政行队各班体委开了个简短会议,布置报名工作。

由于组员是多半是初一新生,而且来自不同班级,以前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尤其没有感受过心理社团的不一样。所以,社工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能够很快打破陌生感的热身游戏---大风吹,组员在游戏中玩的很开心,在接下来的“个性化自我介绍”环节,大部分学生都展现了自己不同风格。

(3)9月30日,根据学校运会相关文件精神跟同学们反映学校运会报名、组队方式、竞赛项目等事宜,动员同学们报名。

(4)10月7日,收集同学们的学校运会报名信息,整合并检查后上交给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副部长。

(5)10月10日,收到学校运会大本营示意图、学校运会开幕式流程、学校运会开闭幕式进场图。

(6)10月11日,跟08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专业同学说学校运会开幕式和政行队伍方阵的相关事宜。

(7)10月12日,收到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整理出来的政行队伍的参赛队伍名单收到学校运会的秩序册、学校运会比赛场地图、学校运会竞赛日程及分组名单并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班的群共享上、统计学校运会参赛队员需要的钉鞋情况、确定学校运会开幕式当天方阵队员名单、按秩序册整理出一份新的政行队伍名单并将资料上传到班的群共享上。讨论并确定于13日进行学校运会10人集体跳绳等集体项目的重新考核。

(8)10月13日,组织参加参加开幕式当天的方阵人员进行开幕式彩排,10人集体跳绳等集体项目的重新考核。安排班上的同学写学校运会的通讯稿。安排学校运会的服务流动人员。

2、中期工作。

(1)组织参加开幕式的方阵同学准时参加方阵

政务中心党支部还决定在六月底至七月初,利用政务大厅宣传板牌进行为期一周的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宣传周。展览心得体会文章和主题党日活动剪影,扩大宣传效果。

(2)通知并组织参赛的同学准时参加学校运会的报名项目

(3)及时向同学们汇报我班同学的获奖情况

(4)鼓励同学们支持我们的运动员,为他们加油打气

(5)及时通知参赛运动员比赛项目的调动情况

(6)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闭幕式

3、后期工作。

(1)汇总在学校运会获得名次的同学名单,一份上交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一份用信息告诉班里的同学们。

(2)及时领回学校运会获奖同学的证书和奖牌。

(3)通知获得名次的同学报名参加校运会,并鼓励其他同学也积极参加校运会。

(4)理清学校运会政行队经费并向生活委员报销。

(5)举办小型颁奖仪式,对在学校运会中积极参与并获得名次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颁奖。

(6)总结学校运会的工作,并写成工作总结报告。

二、工作成效和经验总结。

第3篇

本月开展了学校的运动会,因此运动的概念在大部分的人心中获得位置,运动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有益健康。尤其是那些缺少运动的同学,每天生活在寝室与教室的路上。尤其是现在生活的环境,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人们整天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事务之中,并且交通工具发达,高楼林立,出门有汽车、地铁、轻轨,上楼有电梯,以交通工具代替走路,以电梯代步的现象已很普遍,很多人就忽略了运动对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于是,由于缺少运动所导致的非健康因素、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出来。为此,提醒大家运动对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班召开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团日活动,提高大家对运动的关注,对运动的重要性的了解。

一、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运动的益处,鼓舞同学们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的各种运动

二、活动主题: 生命在于运动

三、活动时间:

班会时间: xx年10月7日

体育运动时间:xx年10月至1月

四、活动地点:建工实训楼508教室及校园操场

五、活动形式:开展以“生命在于运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做关于运动的知识宣传 鼓动同学进行体育运动)

六、活动对象:房产0901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流程:

(一)前期工作

1、去网上寻找关于运动方面的视频

2、通过班级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途径 通知班级同学关于班会的基本情况

3、选择有益于身体且便于开展的体育运动

4、确定开展运动的时间并对未来要开展的运动进行计划、策划

(二)中期工作

1、进行班会的开展:

a. 由班委介绍有关运动的知识

b. 在建工实训楼508教室播放关于体育运动的视频

c.向同学们说明今后即将开展的运动计划的基本情况

d.对班会进行总结,提出后期锻炼同学们的改进方案,将工作落实到每个班委身上

2、在校园操场组织同学们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

(三)后期工作

1、班委开会,总结此次班会的得失

2、整理此次活动的总结结果,写总结报告

总结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此次团日活动为的是让大家能更加的了解运动的好处,以及事先对运动会的宣传,让大家沉浸在运动的乐趣中,学习那些积极运动的同学的精神,也为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如何让同学们从少运动,甚至是不运动的状态下走出来呢?于是,我们班举行运动与健康的视频宣传以及定期组织同学们运动这样的一个活动。一个人的一辈子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健康。过去的团日活动同学们都感受颇深,感受到健康、运动的重要。

看着同学那种认真的态度,我相信,运动并不是仅仅只是说说而已,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去做,让健康永远伴随着我们,生命是真的在于运动的。

策划书附:

一、开展运动的形式:打球、跳绳、跑步

二、活动的人员安排:

活动总策划:班长

查找资料、视频:副班长

班会主持人:团支书

黑板报的绘画:宣传委员

活动的通知:其他班委

活动注意点:

1、班会开展前要通知到位

2、活动策划书要进行班委会议的审核

3、实行体育运动时要注意同学们的安全

二、活动安排事项

1、时间安排

2、活动地点安排:实训楼三—508

第4篇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XX]16号)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XX]3号)文件精神,学习今年5月3日xx在北京大学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的讲话精神。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牵手北部湾 情系重灾区 服务现代化 提升竞争力”

二、主要内容

(一)“投身三下乡,奉献塑品格”

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形势政策宣讲、红色教育、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支教扶贫、文化下乡、挂职锻炼、环境保护、法律援助、医疗服务、志愿行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知识优势、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形式上有创新、在内容上有特色、在成果上有突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重点开展“关注灾后重建,关爱灾区儿童”爱心支教实践活、“科技扶农,政策惠农,勤劳富农”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行动。

(二)“你我同努力,奥运传精神”

2012年是中国奥运之年,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地感受奥运、认识奥运、宣传奥运、服务奥运。让桂电学子广泛参与奥运,也为奥运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通过组织开展“奥运传精神”活动,通过采用调查、实地宣传等各种方式,开展奥运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宣传奥运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奥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

(三)“改革焕新颜,牵手北部湾”

借助我校电子信息学科突出、各学科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优势,广泛开展政策学习、科技参观、法制访谈、新城感悟、环保实践、新经济区调研等针对不同领域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重点调研“环北部湾经济开发圈”的建设与发展。力争在方法上创新、在内容上务实、在成果中求深,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体悟祖国精彩华章的同时,树立无私为国奉献、实现自我价值的远大目标。

(四)“实践启真知,科技促发展”

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建设的重要渠道。

重点开展包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种科技创新类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创业项目孵化等服务就业创业系列实践活动,积极提倡广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调研、项目攻关等实践活动,把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岗位,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平台、做好服务

三、总体进度安排

6月,团队申报、立项与活动准备;

7月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7月至8月,开展活动;

9月,成果展览、总结表彰。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团委要主动向各院系党总支汇报,积极争取校内外各种资源,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优越条件。

2、灵活组队,优势互补。采取学校和院系两级灵活组队、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组队。鼓励院(系)组队立项和学生个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立项实践团队人员一般不超过8人,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但应有一名指导老师。立项团队的指导单位为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团委。为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每个团队只准许申报一个实践项目,每个成员只准许参与一个团队或负责一个实践项目。发现同一项目、同一成员多次申报的,取消该团队立项资格。

3、及早安排,精心策划。各分团委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和特点,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社会热点和群众需求,及早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策划。在实践的策划、准备工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紧扣主题,集思广益,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灵活活动方式,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践、教师科研课题、课外科技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校情校史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指导老师对策划方案进行总体把关,要整合各种资源为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各分团委加强指导,着力解决各团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实施。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校内报刊、广播、网站、展板橱窗等媒体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要积极吸引和邀请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不断扩大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发展。

5、规范管理,构建长效机制。要在加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立项、培训、实施等各个环节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常性开展机制和学生参与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院系配套政策和文件,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长期、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

6、配齐教师,加强指导。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确定实践类型,做好各种前期准备,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实践结束后检查和考核学生的实践成果或报告,并给出成绩。各院系应根据实践安排,配备相关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7、总结交流,巩固成果。各团委在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应组织开展以团支部、班级等为单位的总结交流活动,将同学们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分享,也可通过展板、网络等形式展示实践成果让更多的同学得知。

五、操作管理

1、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继续实行资助立项与非资助立项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申请学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支持的实践团队应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各单位要详实指导各实践小分队严格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责任人,做好应急预案。为使更多的社会实践团队得到学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的资助,并保证学校资助的经费产生预期的成果,由学校立项并予以资助的实践团队采取学校、学院(系)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原则筹集经费。获得资助立项的活动,在出发前给予部分资助款,余款在活动完成后,经审核“合格”后再行拨给。如没有实际进行实践活动,将收回资助资金。获得非资助立项的活动,在项目结束后,经评比为“优秀”的,校团委将给予一定资助。

2、资助立项、非资助立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仅在资助的方式上有所区别,活动结束后的评选表彰将一视同仁。

3、所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需填写《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登记表》(见附件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见附件4);个人填写《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个人项目申报表》(见附件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见附件5)。团队和个人填报完成后以院(系)为单位于6月25日前上交至本院系团委,由各院(系)社会实践活动负责人于6月27日17:00前交至正平科技馆二楼校团委办公室,并将《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院(系)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发送至,本次不接收单独交至校团委的报名。

4、校团委将在7月初召开“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动员会”,同时下拨资助金额。

5、学校已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正常教学计划,规定了实践学分0.5分,从XX级全体学生开始,要求各院系在社会实践结束后,上交考核成绩,由学校教务处给予成绩认定。

六、总结与表彰

(一)社会实践总结

1、各团支部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发现有体会深刻、效果良好的学生应当在班级中交流推广。

2、各院(系)要在班级总结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表彰典型,开好总结大会,并将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连同需要表彰的教师和学生报校团委。

3、校团委将进行全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进行全校性的交流、总结和表彰。

(二)社会实践的表彰

9月下旬,校团委将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细则(试行)》(见附件6)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论文奖等评选,表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同时校团委将推荐一批优秀团队和个人参加广西区和全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

七、有关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报送的要求

1、为了取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同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请各院(系)团委务必指定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本院(系)活动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把相关人员报学校团委备案。

2、信息报送内容: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分阶段定时回报、社会各界的反映及评价等。

3、信息报送形式:新闻剪报、活动总结、活动照片、实录等。委

4、报送方式和渠道:具体项目可以通过e-mail:、传真(5606325)、信件等方式及时将各种活动信息报送校团委。

附件1: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登记表

附件2: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实践项目申报表

附件3: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院(系)项目汇总表

附件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

附件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

附件6: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奖细则(试行)

附件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附件8: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课题

共青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委员会二八年六月十五日

主题词: 暑期社会实践 通知

报:校领导

送:各部、处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顺口溜;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顺口溜因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易于记忆而被大众所喜闻乐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适时、合理地运用顺口溜进行归纳、概括、总结、拓展、延伸,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与一般总结方法进行比较,笔者发现,用顺口溜总结有以下优点:学生感兴趣、记忆速度快、不容易忘记、应用更方便。下面,笔者就如何运用顺口溜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谈一些简单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顺口溜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教学使用顺口溜归纳、总结,可以使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易于理解。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知识积累少,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即使背过了,由于理解不了,对学习也没有帮助和提升。但是,在概念教学中,我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巧妙、合理地运用顺口溜进行归纳、总结,效果会好得多。如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如果用“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它有稳定性”进行总结,学生当时记住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原因是由于语言平淡,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学生记忆的时间短,容易忘记。而如果用顺口溜进行总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三角形,要认清,三条线段来围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不可少。动一动,很稳定,加固物体它最行。”语言生动,情趣盎然,学生念几遍就记住了,而且记得很牢固。再如,在教学“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一课时,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归纳、总结得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但由于语言抽象,文字又多,记忆起来不容易。这时,用顺口溜进行总结,学生理解、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小小小数点,活泼又淘气。小数大小变,靠它左右移。扩大向右移,缩小向左移。十倍移一位,百倍移两位,千倍移三位,依次相类推。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齐。”又如,对于质数与合数,学生往往弄不清概念,与质数和合数有关的题目,更是容易出错。如果让学生记住下面的顺口溜并用来辨别质数与合数,效果会好多了。“质数合数难分辨,因数个数是关键。1的因数只一个,质数合数不沾边。如果因数只两个,质数是它不会错。三个因数或更多,合数邀它家里坐。”

二、顺口溜在计算方法中的运用

计算方法使用顺口溜归纳、总结,不但便于学生记忆,更便于学生运用知识。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鲜活的生活元素,要不断思索、不断探究,才能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学习数学一般都会经历一个从直观形象到主观抽象的过程。小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要很好地理解、记忆数学中的计算法则,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时,我们用生动、形象的顺口溜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会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用竖式计算除法”一课中,教师可以用顺口溜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易懂、易记的语言表述中,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小房子,盖起来(写上除号),被除数,住进来(除号里面写上被除数)。除数站在大门外(除数写在除号的左面),商在屋顶写下来(商在除号上面相应的位置写下来)。写下来,还没完,商和除数乘起来(商和除数除数相乘的积,相应地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乘起来,还没完,被除数和积要相减(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积)。”书写的格式,计算的过程都包含在这几句顺口溜里面了,这样的总结,只要学生理解了、记住了,以后的计算就不会出大问题。随着学生知识的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化,再学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总结为:除数是两位,先看前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明白如话,学生一看就懂,一念就记住了,省时省力。四则混合运算,学生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往往混淆了运算顺序导致的。可以用顺口溜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总结为:四则混合运算题,脱式计算讲顺序。同级从左往右算,千万不能乱顺序。两级运算一题含,先乘除来后加减。小括号里要优先,每算一步都检验。告诉学生,以后遇到四则混合运算题,心中默念几遍顺口溜,再进行计算,可以明显地减少失误。

三、顺口溜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中的运用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用顺口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深刻,也更利于学生在实际中应用。如“乘法交换律”可总结为: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相同。短短两句话,容易上口,明白易懂,便于记忆,学生掌握起来很轻松。在讲“乘法结合律”时,顺口溜可以为:三个数相乘,题目要看清。个位相乘末位零,先把它们来相乘。然后再乘第三数,计算简便得数准。学生以后遇到有乘法结合律的题目,计算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了。乘法分配律学生不容易理解,计算中的错误很多,原因是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深刻含义。因而在做题时,利用回忆当时的情境,模仿套用例题;如果题目变得稍复杂一些,就会出现错误。假如我们把式子(a+b)c=ac+bc表述为;一个外甥两舅舅,过年两家都要走。而把式子ac+bc=(a+b)c表述为:两个舅舅手拉手,一个外甥门外瞅。语言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形象生动,不但易于记忆,也易于应用。

四、顺口溜在计量单位的换算中的运用

计量单位的换算运用顺口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把握住单位间进率的转化实质,更易于进行单位换算。如把计量单位间的换算总结成:大化小,用乘好;小化大,除不怕。这两句顺口溜,高度概括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间进率的换算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各种计量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起来就简单容易多了。五、顺口溜在应用题解题规律中的运用应用题的解题规律运用顺口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同类问题有规可循,能快速、准确、便捷地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归纳、总结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编的顺口溜是:遇到分数应用题,关键先找单位“1”。“1”量已知用乘法,“1”量未知用除法。“比多”1要加分率,“比少”1要减分率。分率分量要对应,记住歌诀巧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只要稍加留意,都会利用这首歌诀来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效果明显。在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编如下顺口溜比较好: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来分析。先找条件和问题,然后列出关系式。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如果解答有困难,线段图能帮助你。语言平实,简单易记,根据顺口溜能很快地找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第6篇

冬是成长的象征,冬是豪情释放的季节,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深化我校体育特色,展现全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斗志的活力,给大学生体育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将举办大型冬季运动会活动。给全学校同学创造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希望通过此次运动会的举办,经过筹备、参加比赛,帮助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增强社交能力,学习社交技巧。再加上我们国家已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我们更应该为弘扬体育精神而奋斗,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

二 指导思想

通过以大一新生为主体的竞技体育比赛,检验我校体教结合的训练成效,锻炼后备队伍,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校参加全市体育大会选拔人才,增强全民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素质,提升体育在同学们生活中的地位,深化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展现全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斗志的活力。增强全体师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凝聚力,融洽师生感情,提高我校学生的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 举办单位

策划主办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四 举办时间

xx年11月10日-xx年11月12号

五举办地点

海口经济学院国兴校区体育场

六 运动会的前提准备

由宣传部的板报和海报宣传,通知到全体师生运动会的即将到来,再由新闻部做及时的报道,组织部也可以通知各班团支书运动会的各个事宜!

七 运动会的具体安排

活动中的工作安排

(一)开幕式进场仪式,由文督部组织各班正确进场,由组织部安排各个班级的班级所在位置

(二)运动会期间秘书处要做好总结工作,宣传部也要做好对各个比赛项目的宣传,组织部要做好各个比赛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新闻部要时时关注比赛的动态,做好时时的报道!其中文督部也更要注意会场纪律问题!保证会场纪律!

(三)要保证运动会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会场的纪律和各个部门的团结合作能力,要做到合理分工和合理安排!也要注重各个部门的各自任务和工作,不可以随意破坏工作纪律!

(四)要想运动会的圆满惊醒我们还要与学生会的各部门展开密切的合作计划,还要于老师密切合作帮助老师们的各项工作!

(五)我们都要用一种热情的心态去面对这次盛会,来面对我们的工作,我们都要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来保证运动会的圆满开始!

第7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召开易受天气、节假日等客观因素影响;赛前、赛中、赛后工作存在不足;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动因较积极;比赛项目赛程设置存在局限性;奖惩实施需制度化;加大其他比赛项目与田径运动会的互补性。建议根据现状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田径运动会 现状。

学校运动会(简称校运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的重要措施。但近年来传统形式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越来越遭到大学生的冷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逐年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各院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有针对性的改变传统的固有模式,让学校田径运动会成为学生积极参加,乐于参与的运动盛会。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索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改革发展之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依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师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40余篇,以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并对其进行了充分分析与利用,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本研究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本次调查通过亲自发放与回收、委托专人发放与回收等方式,共发放问卷492份。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了整理与统计,发放与回收问卷情况(见表1)。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借助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部分统计结果进行重复运算,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研究结论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二、现状与分析

(一)田径运动会筹备的系统性

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的周期与其他比赛项目相比时间跨度较大。以我院田径运动会举办为例,从学期初的竞赛规程的制定,到比赛结束后的成绩统计、汇总和公布,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就要求承办单位、参赛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整个周期内要做大量细致、周到的赛前准备工作、赛中实施工作和赛后总结工作。从历届田径运动会开展过程可以看出,筹备工作的系统性对成功的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田径运动会举行时间的选择性

由于客观原因,我院从2006年开始至今,把原来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改为了春季田径运动会,在近九届春季田径运动会举行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阴雨天气,其中一届被迫延期,两届压缩赛程。研究结果表明,举行田径运动会的时间选择要结合多方因素,通盘考虑,慎重制定举行时间。

2.赛前工作的细致性

田径运动会的举行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涉及到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保证田径运动会的正常开展,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对田径运动会的准备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各参赛单位在赛前的准备工作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进程和比赛结果。赛事组织单位和参赛单位赛前准备工作的细致性是保障田径运动会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3.赛中执行的规范性

田径运动会的顺利举行,与比赛期间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密不可分,有效规范的对整个比赛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是保证田径运动会公平、公正、公开、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无序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比赛组织应向综合性大型田径比赛学习,尽可能的在组织比赛过程中提高规范性,以保证比赛安全有序的进行。

4.赛后工作的完善性

田径运动会赛后要及时对参赛单位的成绩进行核对、汇总、公示;对获奖运动员及时颁发奖品、荣誉证书;赛后对比赛器材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和完备;针对性的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汇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及时进行总结,保证田径运动会的完整性,也为下一届田径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参考,逐步完善田径运动会的组织过程。

(二)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

田径运动会的举行,是各高校每年必办的一项重大活动,体现了高校体育竞技水平,学校领导和相关系部、职能部门都非常重视。但近年来传统形式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越来越遭到大学生的冷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逐年降低。这不得不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不能将田径运动会流于形式,而应积极究其原因,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重新“请”回本属于他们的田径赛场。

1.学生参赛动因多样性

大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动因呈现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参赛的动因是积极的,但也不能忽视少部分学生不积极参赛动因这一现象的存在,应在选拔参赛队员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2.项目设置对学生参赛的局限性

传统田径运动会多年来一直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校运动会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受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项目设置上局限于跑、跳、投的形式。此外,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出现了体育特长生的身影,田径运动会已然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令普通学生望而却步。研究结果表明,田径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3.学生裁判员的参与性

组织一次完整的田径运动会需要大量的裁判工作人员参与,各校仅靠现有的体育老师不足以完成比赛的裁判工作,必须借助学生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田径运动会的比赛任务。研究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持积极态度,赛事组织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扩大田径知识的普及,使更多的学生会比赛,会欣赏比赛,乐意参与田径比赛。

4.赛程设置的技巧性

比赛赛程的设置对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我院近九届田径运动会都是安排在周四、周五,其中三次是安排在五一长假之前,这样安排的初衷是积极的,可以让参赛的学生有一个好的休息时间。调查显示,运动会之前是学生请假、旷课的高峰期。运动会赛场上只有运动员、裁判员和少的可怜的观众。出现这种情况和运动会赛程的合理安排有很大的关系,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赛事组织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5.奖惩实施的实效性

体育运动的口号是公平、公正、公开,体现的是平等竞争,对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和坚持完比赛的同学及时进行精神、物质上的奖励。针对田径运动会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竞争应及时发现,不姑息、不包庇,严肃处理。使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的是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运动会,以此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热情。

(三)田径运动会与体育节的互补性

校园体育文化的全面、健康建设与发展,仅仅依靠举办田径运动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与田径运动会形成互补。我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体育竞赛活动对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性,自200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体育节,先后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拔河、踢毽子、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大的各类体育活动,与田径运动会一起,组成一部内容丰富、喜闻乐见、学生乐意参与的体育“大篷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召开易受天气、节假日等客观因素影响;赛前宣传、组织、训练工作有待加强;赛中组织存在疏漏,需要提高规范性;赛后成绩公告、场地器材安全检查、赛后小结要及时、细致,保证田径运动会的完整性;学生参赛动因较积极向上,呈现多样性;比赛项目设置存在局限性;学生参与运动会裁判工作积极主动;赛程设置可进一步优化;奖惩实施需制度化,体现实效性;加大其他比赛项目与田径运动会的互补性。

(二)建议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尽量克服因天气、节假日等客观因素对运动会、日常教学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赛事组织者应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与各参赛单位的联系,如设置专门的联络员、借助现代网络工具创建专门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到每个参赛单位,使参赛单位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参照大型田径比赛的组织工作,规范比赛过程,尽量避免影响比赛的不利因素出现;加强赛后成绩的核对与公布,实事求是,不推诿、不拖拉;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状况,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场地器材的完整性;做好赛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合理处理,避免争议;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参加、参与田径运动会的全过程;比赛项目设置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努力做到受众面广;加大田径运动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田径运动,使学生会比赛、会欣赏比赛;赛程的设置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避免因运动会的举行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和坚持完比赛的同学及时进行精神、物质上的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因自身努力而带来的成就感、自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田径运动会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竞争应及时发现,不姑息、不包庇,严肃处理,体现体育运动的平等竞争,树立积极向上的诚信价值观;告别单一的比赛形式,开展以体育节形式的多样性、综合性赛事组合,使田径运动会融入其中,形成互补性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方晔.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研究[J].体育教育.2013(76).

[2] 皇甫姣.宁波市高校校运会开展现状调研[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第8篇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株洲市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株洲市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2.1.1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分析

调查得出:不少学校虽然知道有“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活动,但却并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施计划和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这足以说明,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各级领导部门非常重视,但阳光体育运动在株洲市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增添许多困难。同样,研究结果还显示,株洲市高职院校中,只有株洲市职业技术学院校设有阳光体育运动专项资金,还有5的学校没有设立阳光体育运动专项资金。资金是阳光体育运动高效顺利开展的前提,资金无法得到保证的话,更谈不上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2.1.2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情况分析

调查可知,随机抽取的300名株洲市高职院校在校生,仅有16名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视,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33%,有128名学生选择的态度是一般,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2.66%,同样,在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29名选择了不重视,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6%,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高职院校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还普遍较低,没有真正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2.1.3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以健身为目的而参加体育活动所占比例为33.66%,占总人数的1/3,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比较重视自身的健康条件,因为情绪原因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5.66%,学生作为国家主要的后备人才力量,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多,因此影响心情的因素有很多,学生为了缓解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压力,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调节自身的情绪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以交友娱乐为目的而参加运动的学生有59人,占人数的26.33%;也有学生锻炼是为了应付体育的达标考试,占人数的5.33%,这类学生平常锻炼的时间不多,主要是集中在临近考试的时间段,在最后时刻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在提高竞技水平方面,男女生所占比例都不多,为4%,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放松,以提高自身竞技水平主要是运动人员;还有5%的学生,是因为体育明星或者其他宣传放松的影响而进行体育锻炼,以心中的偶像为目标,努力的进行锻炼。

2.1.4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运动项目分析

调查可知,排在前三的分别是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说明高职院校学生比较偏爱球类运动,因为球类运动娱乐性强。男、女生对比分析,男生明显喜欢篮球和乒乓球运动,其主要表现运动活动激烈,对抗性强,娱乐性强。能够充分表现技、战术魅力,从中获得成就感。所以特别受男生欢迎。女生特别喜欢羽毛球和乒乓球运动。其属于非对抗性项目,娱乐性强,适合女生的性格。因此,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开展球类活动条件,以满足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2.1.5 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男生最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网球以及田径,女生主要集中在羽毛球、体育舞蹈、瑜伽、田径和乒乓球,因为男女生参加运动锻炼的目的不同,男生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表现力量、自信以及团结协作,会较多的参加体能消耗较大的运动,而女生主要是塑造体型,会选择一些运动量相对较小,娱乐性较大的运动,在参加的运动项目中,因为羽毛球不受场地限制,运动方便、灵活,相对限制的条件较少,运动强度适中,所以受欢迎程度较高。

调查结果:锻炼时间大部分都持续在30分钟以上,其中39%的学生锻炼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男生有55人锻炼持续时间为60-90分钟,占人数的47%,女生有43人持续时间为60-90分钟,占人数的44.5%,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锻炼持续时间为90分钟以上,其中男生有29人,占12%,女生只有5人,仅占人数的6.4%。不同的锻炼时间所产生的运动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锻炼时间过短,不仅达不到运动的效果,还会因为时间段,运动量大而造成肌肉等组织的损伤,而运动时间过长的话,只是用过多的时间去完成运动量,耗费时间长且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在进行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运动时,应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从而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所需要的运动效果。

2.1.6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调查可知,株洲市各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社团俱乐部组织形式为主,说明学校社团组织活动较多;其次是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全校统一开展排在最后,因为株洲市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场地不足,全校统一组织开展方式机会要稍少一些。

2.2 影响株洲市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2.2.1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调查得出影响因素在男女方面表现不同,男生因为技术差害怕出丑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女生要多,这表现了男生想要展示自己技术方面的才能,而女生对体育的兴趣比男生要低,但是在场地器材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影响学生锻炼的主要因素,而学生学习压力大、课程多,使学生没有过多的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2.2学校方面因素分析

从年龄结构来看,参与调查的42名体育教师中,21―35岁年龄段有19人,占调查总数的45.23%;36―49岁年龄段的有20人,占调查总数的47.61%;50―60岁年龄段有3人,占调查总数的7.1%。

从学历结构来看,参与调查的42名体育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26.19%;本科学历的有29人,占调查总数的69.04%,??蒲Ю?的有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6%

从职称结构来看,参与调查的42名体育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11.9%;讲师及助教有37人,占调查总数的88.09%。

2.2.3 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分析

调查得出:学生对场地器材的满意度不高,男生对场地器材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几个场地,而女生对于场地的要求相对于男生要低些,女生参加锻炼主要是塑造体形或兴趣爱好,运动量相对较小,瑜伽、跳绳或室外羽毛球是女生较为热爱的运动,相对的对场地的要求比男生要小,有48.64%的女生认为场地器材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她们的需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株洲市高职院校对学生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学生参与阳刚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2、株洲市高职院校的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以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贫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3.1.3、政府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缺乏,对体育教师认知水平和专业技术的提高缺少有效培训。体育项目内容不够新颖,不能满足学生的犀利的心理需求。

3.2.建议

3.2.1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3.2.2 鼓励阳光体育项目创新,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第9篇

【关键词】领会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排球教学;比较研究

球类运动是一种技术操作要求高、战术结构细致复杂、对抗性强、活动环境变化快的体育形式,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体育课程中球类运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对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趣味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排球教学的高质高效,笔者将“领会教学法”引入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并以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总结适合于排球教学的方式方法,希望为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领会教学法”概述

“领会教学法”的提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由英国洛夫堡大学的两位教授Bunder(宾嘉)和Thorpe(霍普)提出,上世纪90年代末,“领会教学法”传入中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领会教学法”的精髓在于以锻炼和培养学生对于球类运动认知能力为中心,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以技术和动作本身为教学主旨,从而更加个体化和差异化的使每一位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成果。“领会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六大步骤:项目介绍,比赛概述,战术意识培养,瞬间决断能力训练,技巧演示和动作完成。学生在对球类运动进行学习之前,首先对于该项目的比赛过程有初步了解,再针对于规则和特性进行实践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再令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及比赛演练来巩固学习内容,达到应用自如的效果。

二、“领会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所谓传统教学法,这里指“技能教学法”,强调对学生球类运动的动作和技能的培养。“领会教学法”被认为是体育教学方法的一次思想性突破,将传统教学以技术动作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为中心。两种方法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点:①教学步骤不同;②教学目标不同;③对排球运动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把握不同;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点不同。

三、“领会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领会教学法”对多数球类运动的教学都有指导意义,但针对于不同的球类运动,还应基于项目本身的特征来进行针对性的领会教学方案制定,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领会教学方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如下:①将领会教学作为排球教学的指导思想;②全面贯彻领会教学方法来安排排球教学;③以“领会教学法”为基础制定排球教学程序;④对领会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反思。

四、“领会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为探讨“领会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我院在校学生进行了实验性教学。共选取2010届选修排球课程的4个班级80人,学生年龄及排球水平相仿。该学期共设置排球课程18个学时,笔者对1、2班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3、4班学生采用“领会教学法”,并于课程结束时利用测验结果作以对比。

在教学结束后,分别采用分解动作技术评价和达标成绩评价方法对各组同学的成绩做了一一记录,并取得平均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领会教学法”学生的平均技术评价分数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达标成绩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法(P

以上结果表明,采用“领会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排球运动的教学,真正的提升了学生们技战术水平和排球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也获得了提高。可见,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学实践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五、结束语

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领会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仍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适当继承传统教学法的优势;②可进一步将“领会教学法”推广至其他球类和体育运动的教学中;③教学过程中氛围的营造不可忽视。

“领会教学法”具有十分明显的教学优越性,对学生排球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敏捷性的锻炼有益无害,在应用过程中,不可单纯的“拿来主义”,应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学生的需求和自身特征、所授体育课程的内容及比赛规则等来进行方法论研究,并通过实践获得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 要 体育已成为了高校在教学中最受重视的项目之一。为了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效性,本文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出发,浅析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体育 游戏 特点 教学 应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体育运动作为增强身心健康的方式之一,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以及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体育游戏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体育的特点

体育运动,有着较严格的规则,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熟练的技巧。在一场体育比赛中,将二者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将二者融合,需要不断地在体育运动中摸索与总结。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体育运动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严格。这不仅表现在严格的规则上,在运动员的技巧方面同样如此。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体育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如今的高校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然而,却普遍存在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问题。这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为了解决学生们的这一大问题,更顺利地进行体育教学课程,笔者迎合了高校学生的特点,将体育游戏纳入教学方式中,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学生对于“游戏”一词,仍然有着足够的兴趣。将体育运动与游戏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能够将大大激发学生们的乐趣,让学生们在无意中掌握了原本很难接受的体育教学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地使学生们将“玩”与“学”相结合。如此一举两得的方法,不仅可以让体育教学顺利进行,还能通过学生们的兴趣来保证对体育知识的掌握。

(二)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们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对体育的各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实践后,对体育运动会更加感兴趣。因此,在课余时间,会逐渐地将体育作为他们重视的内容之一。这不仅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教学方法,通过提升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带动了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们的课余运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保证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指导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在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以保证教学质量。

(一)指导教师应做充分的备课准备

备课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充分的备课准备,可以使教学顺利进行。如果备课准备不充分,不仅会使教学不顺利,还会让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难以消化。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指导教师也应该在备课方面做到“充分”二字。

(二)指导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应考虑周全

为了体育游戏方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指导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由于如今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对于新鲜的、灵活性较高的游戏尤为感兴趣,因此,指导教师应选择该类游戏。其次,游戏的难度应适中。学生们在感觉到游戏过难不易玩时,便会犯老毛病——打退堂鼓;如果过于简单,又会让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减半。因此,选择游戏时应选择难度适中的体育游戏。第三,保证学生兴趣的同时,一定要将所选择的篮球游戏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三)在实施体育游戏方法时,指导教师应让学生成为主体

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摆脱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是一味地让指导教师讲授,而是在指导教师说明体育游戏的规则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游戏。此时,指导教师的作用在于,当学生们在体育游戏中,触犯了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则时,指导教师应进行说明并指导。

(四)教学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篮球运动知识。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可选择由指导教师来总结,也可选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笔者认为,由指导教师来总结的方式,过于死板,不易激起学生们的兴趣。而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则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所进行的体育游戏中进行总结,这样更促进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巩固。

四、总结

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也逐渐引起了各个高校领导及教师的关注。将体育游戏引入体育教学中,是势在必得的。同时,体育游戏教学方法,促进了体育教学的进行。它大大地减少了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遇到困扰就退缩”的情况,激起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步将体育运动融入课余生活中,以此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今后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做好基础。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 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社会支持;体育专业;运动群体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174-03

对社会支持的研究是在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许多研究发现:相同的压力情境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些较少发病的个体与受压力影响很大的个体相比,有着更多的社会关系。之后的几十年,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收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较高心理或物理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1]本研究将针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研究,这对于发现、预防和缓解大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及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市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其中体育专业293人,占40.9%,非体育专业424人,占59.1%。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参考姜乾金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主要改动是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亲戚、同学”。该量表共12个条目,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老师、亲戚、同学)三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含4个条目。同时以各题项分数之和的平均分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分数越高,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量表为7点量表,选项从1=极不同意、2=很不同意、3=稍不同意、4=中立、5=稍同意、6=很同意、7=极同意。

1.2.2数理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问卷的一致性信度检验一般而言,内部一致性信度Alpha大于0.80表示问卷信度较好。本研究采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说明该量表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信度。

2.2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得分为4.68,大于平均分4分。当今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情况以及他们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均良好,均超过了平均分。其中,来自家庭方面的社会支持最高,而来自老师、亲戚、同学的支持程度最低。这与刘广珠(1998)[2]、李慧民和李越美(2004)[3]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这说明了:首先,家庭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源,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起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也主要以家庭为主、以父母为主。虽然当今的大学生多数脱离了父母的监控,自由的生活在大学校园中,但是由于父母和子女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关系,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上仍然给予未完全独立的大学生以极大的支持,这可能是家庭支持维度得分最高的原因。其次,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除了父母,朋友应该说是最可信任的、最可能给予自己支持的群体了。朋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也使得朋友支持维度成为除了家庭之外大学生能感受到的最多的社会支持维度。

2.3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社会支持的差异检验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家庭支持维度、其他支持维度和朋友支持维度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并且差异均十分显著(P

2.4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运动群体与非运动群体社会支持状况的差异检验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人口的定义: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在总人口中有一部分人从事专业体育工作,或职业要求经常从事体育训练,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了国家法定的体育标准,我们称这部分人为当然体育人口。其中包括业余体校的运动员、体育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6]而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体育课是其学业的一部分,不论大学生喜欢与否,都要按时上课,并按照教师指导和讲授认真学习。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根据查阅的文献,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运动群体的标准:包括体育课在内,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并达到一定强度(有一点累)的次数是3次或3次以上;每次体育运动持续时间30 min以上的大学生称为运动群体大学生,不能满足这个特点的即非运动群体大学生。

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和朋友支持上,运动群体大学生得分均高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并且差异均十分显著(P

结合表3和表4我们发现,体育活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本身对于调解个体情绪,缓解个体压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专业大学生相对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更加经常自觉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其次,体育技能的学习及参与体育活动本身就有利于人际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另外,体育专业大学生从事的体育运动有许多都是合作性的集体活动,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及学会如何沟通、如何获得社会支持的技巧。另外,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愿意广交朋友,由于他们的性格外向、个性直率,较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他们基本又都是热情十足,一旦朋友或同学有了困难,他们都积极相助,这也使得他们有困难时更容易获得来自朋友和同学的支持。这都可能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四项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原因。

非体育专业中的运动群体也会经常有规律的参加体育活动,他们中有一些是和同学或者同宿舍的结伴一起去参加篮球、足球、踢毽子、跑步等体育活动,这无形中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这不仅能增进他们的友谊,还会增进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此外,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也会结识一些新的朋友。因为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交友的平台,大家不仅仅在这里锻炼身体,同时也会在活动中或活动后和队友、同伴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就可能会成为球友,在不锻炼的时候也会经常彼此联系,互相关心和帮助。这无形中扩大了个人的社会关系,增强了个人的社会资源。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情况良好,家庭支持维度得分最高。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得分为4.68,家庭支持维度为4.80,朋友支持维度的4.70,其他支持维度的4.54,都超过了平均分4分。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最高,而来自其他支持的得分最低。

2) 体育活动对领悟社会支持有积极的作用。从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结果我们发现体育活动对于领悟社会支持的促进作用,从对运动群体和非运动群体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结果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体育活动对于领悟社会支持的促进作用。

这说明了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促进大学生感受社会支持程度的提高,达到良好的社会支持状态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2建议

1) 学校应充分考虑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学生相互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寻求和主动利用社会支持资源。2) 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成为同学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社会支持。3) 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和一些学生之间交流的活动(如:学校团队拓展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学会利用社会支持资源。4) 除了学校的督促和管理,大学生自己要认真对待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2(2):34-39.

[2]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5-176.

[3] 李慧民,李越美.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191-192.

[4] 陈耕春. 体育类大学生与理工类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调查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2):100-102.

第12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张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刘岳松12三2七(12)

翟庆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扬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新区大港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宣  扬苏州大学1966、11本科中学高级总教练,负责运动队训练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掷、跳跃及运动后的恢复手段

翟庆梅苏州大学1968、3本科中学高级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及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篮球队技术及裁判规则指导

王桂林江苏教育学院1954.5大专中学一级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田径裁判

邵继忠江苏教育学院1969.1大专中学一级短跑,田径裁判

张征兵苏州大学1973.3本科

 中学一级投掷,中长跑,体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扬州大学1974、3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研组组长,长跑及“冬锻三项”

常玉春扬州大学1973、6本科中学一级短跑及跳跃,篮球队

於海燕南京体院1974、7大专中学一级教研组副组长,年轻运动员的选拔及长跑

刘岳松江苏教院1967、1大专中学一级主攻方向:“冬锻三项”

张体成扬州大学1980.5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二级体育保健、篮球裁判及训练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  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  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五、  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

张体成老师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导,运动训练方面由宣扬指导。

 

六、  本组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教研组计划及科研计划,上传本组公开课计划表

2、各人上传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3、制定校田径队常年训练计划。

4、加强运动队训练,积极备战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5、做好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报名工作。

6、参加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7、各人按期开课,本组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8、继续加强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对市运动会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进行总结。

9、准备参加镇江市第七届“冬锻三项”比赛。

10、全面总结校运动队工作,写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