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绘项目技术总结

测绘项目技术总结

时间:2023-01-25 04:3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绘项目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测绘项目技术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测绘 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测绘项目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以实现项目目标全过程管理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市场日趋成熟,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本文对测绘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测绘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测绘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测绘质量控制的过程。

一、测绘项目管理内容

根据测绘标准、规范中的描述,测绘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7个部分组成。

1.项目策划: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定测绘项目的产品内容;根据测绘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要求,分析判断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等资源。

2.项目技术设计:按照测绘项目的要求,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书,提出各项精度指标。

3.项目组织安排:按照测绘项目的专业类别、性质、难度,以及有关人员的技术背景和工作安排等,根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参加项目的各个工序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4.项目实施与质量控制:依据测绘项目要求,对各个专业技术设计书的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选择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手段,督促检定测绘仪器,明确质量检查方法。

5.项目测绘技术总结: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撰写技术总结,内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标、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对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评估、认定,明确结论。

6.项目产品成果整理:根据测绘项目的性质、周期及有关法规,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数据备份、异地存放等防护措施,必要时制定信息安全预案。

7.项目检查验收: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T 1002—95)以及《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最终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提交完整的测绘成果。

二、测绘质量控制

质量检点放在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上,而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工艺方法得到改进,使成图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检员的技术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IS0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做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将测绘质量控制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测图的质量。

1.质量策划

根据测绘范围及时限,制定合理的人力及设备资源配置,详细可行的施测方案和质量计划,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及其控制措施,确定测绘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及质量目标。严格控制工作、工序质量,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包括外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作业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对地表地物调查到位,测绘到位,做到不错、不漏、不差;采用基于便携计算机和PAD掌上电脑,自动传输观测数据并转换为图形,进行实时编辑,最大限度地减少测绘过程中的差、错、漏,从而保证了外业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质检人员对测绘过程实施跟踪检查,监督检查作业方法是否规范,成果是否达到要求,对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所有过程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

3.成果检查

由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经过过程检查修改后的成果进行抽查,进一步降低测绘成果的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4.持续改进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质检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针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地形图的测绘质量。

三、测绘项目管理过程就是测绘产品质量控制过程

测绘产品质量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过程监控。质量工作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测绘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测绘产品质量。

1.发挥质量监督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

近年来,国家测绘局对质量立法工作非常重视,颁发了《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办法》、《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办法》及一些相应的检验实施细则,从全国行业管理的角度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质量监督管理法规体系,但是由于着重点不同,有些文件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另外制定的检验实施细则尚不齐全,至今只了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控制与地形测量)、地图制图与印刷产品中部分项目的监督检验实施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2.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测绘管理是一种行业管理,测绘队伍分布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部门,虽各有特点和差别,但是共性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各种基础地理信息。为确保质量,测绘行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实行综合质量管理。对国家指令性基础测绘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视验收结果结算经费。质量保证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手段去监控产品质量比较有效的管理办法。

3.建立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

第2篇

关键词:测绘项目管理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项目管理就是在时间、成本、质量等指标限制条件下,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从项目管理概念,可以这样来定义测绘项目管理:即按照一定的成本预算和一定的质量要求,运用项目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主要是指测量知识、管理技能和计算机技术),尽可能高效率的完成项目,使得每个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实现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并满足或超过客户的需求和期望。随着测绘市场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测绘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引起重视。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化,促进测绘生产、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测绘单位对于大型测绘项目,应积极探索实行测绘项目管理体制,认真分析当前测绘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笔者结合从事测绘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测绘项目管理体制进行了思考,下面对测绘项目管理给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2、建议

测绘项目可行性分析: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型测绘工程一般通过招投标选择作业单位,招标的项目时间都很紧,也没有很多时间做项目可行性研究,再加上很多测绘单位急于拿下测绘项目,不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先中标再说,这样项目可行性研究往往被忽视,在项目中标后正常项目实施起来才发现并不是想想中的一帆风顺。和业主方沟通问题、项目所需基础资料无法准备齐全问题、工期问题等等。

笔者认为测绘单位在一个测绘项目实施前,必须做好可行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有关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完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测绘单位只有制定了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项目任务,才能确定完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更好的选择项目组。项目组负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项目技术设计:

项目技术设计是项目开始前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测绘项目产品是有明确的、一系列规范限差要求的,同时测绘产品生产过程又有明确的实施操作要求,因此测绘项目都要有科学可行的技术设计方案。测绘单位根据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质量等要求,确定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书,提出各项精度指标。在项目技术设计书完成后第一时间和业主方沟通、协调,必须在项目技术设计书被业主方审核通过后方可施行。有些测绘单位在承揽测绘项目时,并没有提前做项目技术设计书的习惯,除非业主方强制要求,并且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又脱离技术设计书按照自己的方式作业,这种也是不提倡大家学习的,公司要做大做强必须做到有矩可循,不能走一步是一步。

在技术设计书中额外需要重点说明的就是: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控制。

严格按照测绘项目的专业类别、性质、难度,及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工作安排,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完成的时间越长,成本越高。但也不是说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过度压缩往往意味着质量下降和成本提高。要合理的计算工期的基础是要弄清楚项目范围,即要明确量化测量的面积、交付成果和必须完成的工作。根据确定的工作量来决定建立什么样的项目管理组织和专职管理人员,才能确定项目需要的成本规模。在建立项目管理组方面,提议对于较大的测绘项目,建议选择项目组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内部招标制。测绘单位针对项目的大小、专业类别、技术要求等不同特点,制定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应具备的条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进行内部招标。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懂管理、会做成本预决算、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招标时,参加投标人员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项目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达到的费用、工期、质量目标、阶段实施方案等。测绘单位对各投标人制定的方案进行比较和可行性分析,选出最佳方案为中标人。招标完成后,由测绘单位与项目组签订《项目任务书》,任务书中包括严密的奖罚措施,并严格执行。

测绘产品质量管理:

重点要讲的就是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在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信息现代化成为各个地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工程产品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关系着政府部门能否正确、长远地决策;规划部门能否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布局;社会其它领域能否正确地使用。这就要求测绘产品质量要有可靠的保证。

测绘产品质量管理――以人为本

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测绘产品质量提高的的基础工作,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方法,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建议引进内部监理制。对于客户方没有测绘专业人员实施质量监督、又没有指派专门监理人员的大型测绘市场项目,建议测绘单位实行内部监理制,派出专业的质检人员担任项目监理,实施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当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最好由专门的质检人员担任,监理人员不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只对项目的质量负责,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检查、指导,这样可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现场解决,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和完善测绘项目的运行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的项目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升员工的项目管理技能,以建立高绩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测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的配套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内部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运行机制。测绘单位要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可靠扎实的知识和本领去成功地完成测绘项目。现代测绘项目目标要得以顺利实现,还必须要通过员工之间的沟通、信任和理解。因此,一个好的团队不仅仅要提升团队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测绘项目管理人才。

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成果精度

测绘产品的质量控制重点是成果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已能够得到保证,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要按规定要求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测图的质量。

项目技术总结和成果整理:

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撰写技术总结,内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标、需说明问题等;对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评估、认定,明确结论。进而进行项目检查验收,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及《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最终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提交完整的测绘成果。

测绘产品售后服务:

测绘项目往往都是集中短时间内完成,但成果使用往往是分散的、漫长的。测绘成果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成果未达到项目既定的技术标准;二是成果使用时间和项目测绘时间前后相隔较长,测绘区现场有了较大的变化;三是成果使用时发现需要的信息没有记录在成果资料上。当客户向实施方提出要完善成果时,这就需要用当时界定的项目范围为依据来判断哪些是实施方的责任,哪些是客户方延伸增加的附件要求。对于前者,实施方应该无偿及时对成果进行完善;对于后者,实施方可以无偿也可以有偿向客户方提供售后服务。因此,要做到减少售后服务争端,减少服务成本,维护实施方声誉。

此外,测绘单位要建立健全的测绘产品回访制度。产品提交业主方后,进行工程回访和顾客满意度调查,一方面维系客户群,另一方面便于更好了解本企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正。

3、结束语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单位工作的一条主线,测绘产品质量控制是测绘产品合格的最重要的保障措施。随着测绘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要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规范作业程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测绘行业管理更好地为测绘单位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测绘 项目管理 质量

一.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根据,近年全国测绘工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合格率高达93.1%,不可否认,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测绘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测绘项目管理内容

根据测绘标准、规范中的描述,测绘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7个部分组成。

1 项目策划: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定测绘项目的产品内容;根据测绘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要求,分析判断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等资源。

2 项目技术设计:按照测绘项目的要求,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书,提出各项精度指标。

3 项目组织安排:按照测绘项目的专业类别、性质、难度,以及有关人员的技术背景和工作安排等,根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参加项目的各个工序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4 项目实施与质量控制:依据测绘项目要求,对各个专业技术设计书的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选择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手段,督促检定测绘仪器,明确质量检查方法。

5 项目测绘技术总结: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撰写技术总结,内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标、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对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评估、认定,明确结论。

6 项目产品成果整理:根据测绘项目的性质、周期及有关法规,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数据备份、异地存放等防护措施,必要时制定信息安全预案。

7 项目检查验收: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T 1002―95)以及《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最终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提交完整的测绘成果。

三.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

1、记录和标识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有关的记录应进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所有记录表格,包括操作记录、检查一记录、质量管理记录、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均按统一规定的系统进行统一编号。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记录应由一记录的部门或个人保存,特别是书面记录应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和清晰。计算机硬盘和光盘贮存的记录在备份好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采用科学分类的统一编号或编码或计算机软件储存,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及时查找到所需要的记录。根据记录的用途,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并由文件作出规定。

2.测绘工程的数据检查

测绘工程数据的质量检查,是保证地形建模和数据库数据正确性的基础,这里的检查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风格检查、拓扑检查这几个方面。

3、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测量是测量人员进行的一组操作。测绘工程中的各项任务都是一个过程,所以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是对测绘过程的控制。每个过程有三个阶段:输入、操作、输出。因此一个合理的质量管理就是输入无误、操作正确、输出合格。所有《测绘记录》均应按照表格栏目规定执行。

四.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协调、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工作,企业只有认清形势,建立适应市场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才能赢得社会信誉,赢得企业效益。

就测绘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来说,可以划分为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测绘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现代科学成本管理方法对成本、进度进行有效地综合控制,将给工程带来极大的效益。测绘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贯穿于测绘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测绘项目合同的签定开始到实施准备、测区测绘、直至资料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施工安全。只有通过技术方案的制定、项目实施的核算和测绘成本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来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五、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质量检点放在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上,而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工艺方法得到改进,使成图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检员的技术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IS0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做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将测绘质量控制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测图的质量。

1、质量策划

根据测绘范围及时限,制定合理的人力及设备资源配置,详细可行的施测方案和质量计划,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及其控制措施,确定测绘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及质量目标。严格控制工作、工序质量,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

2 成果检查

由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经过过程检查修改后的成果进行抽查,进一步降低测绘成果的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3 持续改进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质检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针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地形图的测绘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房产测绘、有效手段、质量控制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而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发展和定居生活,大量的农业土地转为工矿企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商住用地,这给房地产测绘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房产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房产测绘活动的开展也必将导致一些问题和纠纷的产生。如何确保房产测量顺利进行,减少纠纷,关键在于加强对房产测量质量的管理,提高房产测量的质量。

二、房产测量的内涵

房产测量是为确定房屋产权的需要,对房屋的自然状况进行测量,对房屋的权属情况进行确定,对房屋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房产测量必须完成两个基本任务:一是为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房屋的相关信息及基础图表;二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

(1)房产测绘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房产测绘,指的是由国家规定的有测绘资格的相关机构,利用专业的测绘仪器和测绘技术来对规定范围内的房屋和相关土地进行检测描绘的一种活动。房地产测绘细分又可以分为房地产基础测绘和房地产项目测绘,其中基础测绘描绘的是一定区域内的房地产平面控制图,由于其要求较高,往往对测试人员和相关设备的要求较高,而项目测绘则相对简单,它的工作往往涉及到房产的产权,经营管理等等。我国法律规定,房地产的测绘只能由具有相关资格的机构进行,因此,不管是基础测绘还是项目测绘,都必须交给相关机构来进行。本文所涉及的预测和实测就是房产项目测绘的内容。

房屋的预测面积,指的是商品房在进行预期销售过程中,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由开发部门委托具有测绘资格的房屋测量机构依照相关的设计图纸,在经过实地考察,按照国家标准对尚未竣工的房屋进行的面积预测。得到的预测结果开发商可以在项目宣传中使用,也可以在房屋预售时使用。开发商想要开展房屋预售工作,就必须对预售房屋进行面积预测,否则,开发商在宣传中使用的房屋面积数据就是虚假数据,开发商进行的宣传活动也就是虚假宣传,业主在拿到房屋后如果与宣传不相符合,可以依法追究开发商的法律责任。

房屋实测面积,指的是房屋竣工以后,由开发部门委托有测绘资格的房屋测绘机构,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测后得到结果,也就是业主收房时房屋的实际面积。房屋实测面积与业主对房屋的所有权商品房面积大小直接决定房屋总价,广大购房者对房屋面积非常关注,特别对同一房屋在预测和实测前后面积差异更为关心

(2)房产测量的特点。房产测量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普通的工程测量有着很大的区别。房产测量的结果具有多种表达形式,一旦经过房地产主管机构的确认,则其测量结果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测量结果是对房屋产权确认,处理产权纠纷等问题的重要依据。房产测量工作要求测量人员具备较高的测绘技术,同时更要熟知房产知识和业务,熟悉房产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否则无法确保房产测量的质量。

(3)房产测量的作用。首先房产测量是解决房产纠纷,保护产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房产测量成果是用来为房屋权属登记、发证服务的,是房产确权登记的数据来源。其次房产测量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房屋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了解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房屋的分布、结构、数量、用途等等,而房产测绘的成果不仅有房产图,还有房产属性信息和空间数据信息。房产测绘成果不仅能满足房产管理的需要,同时也给城市的整体建设布局,住房制度改革,旧城区拆迁改造等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和依据

(4)当前房产测绘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测绘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中国房地产测绘比国外房地产测绘起步晚,操作规范和制度化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房屋的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会有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多种原因,归纳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数据采集和图纸变更。房屋预测主要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数据采集共用部位面积确认、分摊办法等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直观的感觉和认识,房屋在设计上多样化、复杂化,而在后期的实测中所有数据采集都是经过实地勘测得来。房地产开发部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对建筑设计进行变更,这是造成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技术性原因,由于不少房产测绘单位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有限,从业人员所学专业单一、素质层次不齐,对规范、政策、法规等理解不同。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工作程序不完善,质量意识淡薄,仪器设备落后,观测记录数据失误,计算过程差错等原因都会赞成面积的不同,并且预测和实测往往是由两家不同的测绘机构来完成的,这就更会因为技术原因导致测绘结果的不同。

三、如何保证房产测量质量

(1)加强对测绘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业务培训。测量人员在从事房产测量前,大部分不是学习房产测量专业的,对测绘工作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房地产测绘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加强测绘机构间交流和学习,同时更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房地产测绘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技术上加以保障。

(2)建立科学的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测绘单位要强化内部的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实现日常的质量检查与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机结合。从事房产测绘的单位要立足房产测绘产品质量的根本,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特点,探索适应房产测绘管理的质量体系标准,形成以规范化为准则,技术设计为保证,作业指导书为前提的技术体系,严格按技术规程作业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3)严格执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首先是测绘作业组中的自查互查,其次是中队或项目专检人员对测绘过程进行图面和实地检验,再由大队或院级专检人员最终检查。在保证检查无误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撰写技术总结,列出上交成果清单交由委托单位进行最终验收。相关的检验包括:第一,各级检查要独立完成,不能够替代或省略;第二,专检人员要对测绘组提交的质检单、图纸和成果等进行系统的检查并签字确认;第三,技术管理者要对实际的测绘过程进行定期的总结、分析和讨论,从而保证测绘成果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第四,在对质量技术问题存在分歧时,由专检人员进行认定,专检人员无法认定时,需提交总工办研究决定。

四、结束语

准确完整的房产测绘成果是确定产权面积,是保障产权人合法权益的主要依据,在进行房产测绘质量的管理中,应当将测绘与管理的职责进行分离,打破传统的垄断现象。房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房产测绘的管理,确保房产测绘在规范化的程序下进行,才能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为房产项目建设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促进房产测绘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工程测量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测绘与地图制图不断更新,朝向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工程测量作业中积极引入数字化测绘技术,结合其他测量方法,可实现快速精准测量,为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助力工程高品质完工。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根据以往的工程测量业务完成情况可知,数字化测绘技术有以下优势:1)精确度较高。测量作业的精确性要求不断提高,高智能化水平的机械设备应运而生,可有效减少失误,提供精确度较高的数据信息,助力工程测量的持续化发展。2)便捷化。工程建设的工期比较紧,因此测绘作业追求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效率,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可实现工程数据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处理,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可促使测量作业的效率得到提高。3)自动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完善,促使数字化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解决了很多测量问题,实现测绘的自动化与图像化,形成高质量的测绘资料,供工程设计与管理人员使用。

2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1测绘项目情况

以某测绘项目为例,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与1:2000的地形图,要做对应的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测绘。为快速准确完成测量,引入数字化测绘技术手段,辅助相关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2测区作业条件

根据测区调查得知,区域内地形起伏很大,山高险峻。现场存在大规模的岩溶地貌,存在洼地与溶洞等。此地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性气候,地表生长与生存大量生物与植物。现场的交通条件便利,但通视条件不佳,测量作业难度很大。

2.3数字测绘系统

由于测区条件复杂,存在很多障碍物,比如建筑物等,无法采用传统测绘技术。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方案,依靠计算机技术,联合使用全站仪与动态GPS工具,开展数据采集作业,结合应用外接输入与输出相关软硬件,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处理,获得测绘地形图。此技术使得大比例尺测图作业走向自动化,并且自动化水平很高,作业劳动强度很小,获得的地形图精确性较高。除此之外,测图走向数字化,数字信息能够传输与共享,支持自动化提取面积与方位等信息。

2.4数字测绘的具体应用

根据测绘作业实践总结,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如下:1)地形数据采集系统。本次工程测量使用的地面测绘仪[1]器,以全站仪为主,联合使用GPS-RTK技术,借助图形信息输入设备,完成对纸质地图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录入系统内,本次作业使用的是数字化仪与扫描仪等。利用数据处理和成图系统,对获得的点位信息与属性信息开展相应的编辑处理,获得数字地形图。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完成数据采集与储存处理。使用的数字化成图软件,支持数据输入与编辑处理以及成图输出。本次测量作业中,使用的是GPS数据处理软件以及预报星历,共计布置194条基线且质量较好。平面坐标选择H413与H414当作起算点;整个高程控制,选择8个水准点,通过添加到GPS控制网,实现联合平差。2)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布置。组织平面控制测绘作业,依据测区大小与作业设备的情况确定操作方案,若测区面积很大,那么选择GPS静态测绘;若测区很小且设备落后,则选择导线测绘。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开展相应的作业。本次测量作业使用的是北京54坐标系,高斯3度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5°。共计布置4个GPS控制点,测区按照间隔2-3km布设控制点的方案操作。设计为闭合的网状,布置28个平面控制点,当作首级控制网。外业观测作业时,以网状的图形结构,运用静态定位测绘作业方法操作,观测时间超过60min。3)高程控制测绘。实际作业中选择联合水准测绘,开展地形平坦区域的测绘作业。对地势起伏很大的区域,选择三角高程测绘作业。采用GPS静态测绘技术,能够达到高程精度要求。结合此测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数字水准开展测绘作业。测量作业中,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图根控制点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在测量区域GPS首级控制点测定。完成野外数据采[2]集作业后,进入内业处理,生成地形图。

3工程测量领域的数字化测绘新技术

3.1航测技术

工程测量作业中很多测区地形比较复杂,地形起伏很大,覆盖大规模的植被,采用传统的测量作业方法,作业难度比较大,然而测量面积很广且工期紧张,难以获得高清影像。对于上述问题,采用航空遥感技术手段,可有效解决。借助专业的航飞设备,使用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数据处理软件,能够高效且高质量完成外业航飞与内业数据处理,即航飞—像控测量—空三处理—立体采集—DEM制作。目前,此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灾害应急处理与重大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实际应用中通过合理设计飞行路线,设置少量的像控点,利用固定翼无人机航飞采集高清影像,同时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空三处理,实现立体采集数字线划图,快速完成成果制作。根据技术应用效果总结,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不仅成图速度快且成本低,具有外业工作量小的优势,适用于地形图的快速测绘。使用的航测技术,主要由空中摄影系统、地面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既能够克服恶劣的外业作业环境,还能够满足精细化的内业作业要求。航测作业并非简单的“飞一圈”,含有诸多技术与操作流程,具有复杂性特点。以A项目为例,测2区面积700km,具有范围广和工期短的特点,采用了上述技术,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测绘作业。

3.2三维激光扫描

测量作业的要求之一为快速采集精确度较高的三维空间信息,并且实现对物体的高精度全方位扫描。随着工程测量作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为获得高质量的三维空间信息,构建结构复杂且具有不规则场景特点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满足各类测量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运而生,被广泛运用。基于实景复制技术理念,克服传统单点测量技术的缺陷,运用高速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实现三维坐标数据的采集,获得分辨率较高的数据信息,既能够快速精准采集,而且采集的效率与精度很高,是新型的三维影像模型构建技术。技术的应用利用作业设备,快速实现相关信息的采集,以1:1构建模型,使测绘成果从二维化转变为三维化,将现场的实景带回办公室。以B项目为例,测量作业中采用了三维扫描技术,联合运用影像空三处理技术,制作了高精度的1:1000线划图,为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精确度[3]较高的数据,提供三维立体化数据。

3.3倾斜摄影技术

纵观整个测绘领域,倾斜摄影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正射影像技术的应用局限,采取飞行平台+传感器的方式,实现了多个角度的影像采集,具有快速和灵活等优势。随着倾斜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逐渐成为测绘领域新技术,联合无人机技术,构建更加真实的三维模型,为工程作业提供有力的支持。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围绕多个视角随意切换,能够快速获得地面影像,实现高度、长度与面积等的有效测量,深度挖掘各类地理数据信息。以C项目为2例,测区面积30km,绘制1:500的地形图,采用此技术用极少的作业人员,花费23天完成建模工作。传统的建模方法下,一个中小城市建模工作需要一两年完成,采用倾斜摄影建模技术,仅需要一两个月便能够完成,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工程测量实践中引入测绘新技术,克服传统技术的缺陷,有效降低测绘作业的难度,提高测绘[4]作业的精度,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工程测量作业带来很大的便利。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流程与方案,根据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数字化测绘新技术。从技术运用的角度分析,结合测区与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案,保证测绘的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力鹤,朱彦博.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27):134-136.

[2]李宏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5):70-71.

[3]李铮.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运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23):54-55.

第6篇

xx年本人任总工办及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兼职),7月份之前借调到省调查办。在总工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各项工作总结

(一)总工办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年总工办在岗人员四人,高级工程师一名负责技术,二名工程师负责资料室管理。年初,总工办按照院xx年工作部署,研究制定了总工办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职责,细化了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内容。

技术方面的日常工作,一是我院各项测绘业务涉及到的各种技术资料,主要是各类项目的技术设计书、指导书、技术总结、工作总结等;二是根据搜集的资料及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汇编各类项目技术培训材料;三是学习研究新技术、新方法。重点工作是按院里安排,组织参加技术学习、培训,项目的检查、验收。

资料管理的日常工作,一是整理查清各类资料,按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进行维护;二是对使用频繁、可数字化的资料进行数字化,便于今后查找使用;三是接收、整理各个项目提交的资料。重点工作是根据院需要及时搜集、发放项目所需的各种控制点成果、图件资料等,配合各项目承担部门向甲方提交成果资料。

项目申报。按院安排,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及项目申报书。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组织完成了历年测绘项目存档控制点成果的数字化;整理编辑了所有存档测绘项目的电子目录;

2、 组织参与编写了《全省矿业权核查基础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实施方案》和《全省探矿权核查实施

方案》;

3、组织编写了《县级土地资源利用数据库建立技术设计书》、《西藏山南四个县数据库建设设计书》;

4、 组织编写了《xx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淮河流

域沉降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申报书。

5、 全面参与全省矿业权核查基础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和全省探矿权核查项目具体

一是资料收集、整理、发放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放是测绘项目重要的环节之一。此项工作不仅要责任心强、细致,而且要规范、有序,符合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为此特别制定了资料领借程序、院资料管理规定等。xx年是我院测绘项目最多,任务量最大的一年,尤其是我院承担的全省矿业权基础控制测量和探矿权核查任务,涉及到了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放。

首先是近800个c级gps控制点、5000多幅正摄影像图(文秘范文)及所需的1:5万地形图的收集、整理,并为十四家作业单位(十家外协单位)发放成果、签订保密责任书。资料室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及时无误地为各生产单位分发资料。

第7篇

关键词:测绘项目技术设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测绘技术设计文件为测绘成果(或产品)固有特性和生产过程或体系提供规范性依据的文件。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以及相应的技术设计更改文件。

编制技术设计书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应进行技术设计。

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专业技术设计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

技术设计文件是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影响测绘成果(或产品)能否满足顾客要求和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技术设计文件满足规定要求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测绘技术的设计活动应按照策划、设计输人、设计输出、评审、验证(必要时)、审批和更改的程序进行。

二、技术设计应遵照的基本原则

(1)技术设计应依据设计输人内容,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相关标准,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根据作业区实际情况,考虑作业单位的资源条件(如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软、硬件配置情况等),挖掘潜力,选择最适用的方案。

(3)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4)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或产品)和资料;对于外业测量,必要时应进行实地勘察,并编写踏勘报告。

三、编制技术设计书的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具备完成有关设计任务的能力,具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

(2)明确各项设计输人内容,认真了解、分析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并积极收集类似设计内容执行的有关情况。

(3)了解、掌握本单位的资源条件(包括人员的技术能力,软、硬件装备情况)、生产能力、生产质量状况等基本情况。

(4)对其设计内容负责,并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发现问题,应按有关程序及时处理。

四、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应做到:

(1)内容明确,文字简练,对标准或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一般可直接引用,并根据引用内容的具体情况,标明所引用标准或规范名称、日期以及引用的章、条编号,且应在其引用文件中列出;对于作业生产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描述。

(2)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

(3)技术设计书的幅面、封面格式和字体、字号应规范、标准。

五、设计过程及内容要求

1 策划到位

(1) 技术设计实施前,承担设计任务的单位或部门的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测绘技术设计进行策划,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必要时,亦可指定相应的技术人员负责。

(2) 设计策划应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应进行设计验证。当设计方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应对设计输出进行验证。

(3) 设计策划的内容包括:

a).设计的主要阶段。

b).设计评审、验证(必要时)和审批活动的安排。

c).设计过程中职责和权限的规定。

d).各设计小组之间的接口。

2 设计输入

(1) 设计输人是设计的依据。编写技术设计文件前,应首先确定设计输人。

(2) 设计输人应由技术设计负责人确定并形成书面文件,并由设计策划负责人或单位总工程师对其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审核。

(3) 测绘技术设计输人应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测绘专业活动而定。通常情况下,测绘技术设计输人包括:

a).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适用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c).对测绘成果(或产品)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测绘任务书或合同的有关要求,顾客书面要求或口头要求的记录,市场的需求或期望。

d).顾客提供的或本单位收集的测区信息、测绘成果(或产品)资料及踏勘报告等。

e).适用时,以往测绘技术设计、测绘技术总结提供的信息以及现有生产过程和成果(或产品)的质量记录和有关数据。

f).测绘技术设计必须满足的其他要求。

3 设计输出

(1)测绘技术设计输出主要包括项自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以及相应的技术设计更改单。在编写设计书时,当用文字不能清楚、形象地表达其内容和要求时,应增加设计附图。设计附图应在相应的项目设计书和专业技术设计书附录中列出。

4 设计评审

(1) 在技术设计的适当阶段,应依据设计策划的安排对技术设计文件进行评审,以确保达到规定的设计目标。

(2) 设计评审的实施方法。设计评审应确定评审依据、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评审方式以及评审人员等,其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a).评审依据:设计输人的内容。

b).评审目的:评价技术设计文件满足要求(主要是设计输人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c).评审内容:送审的技术设计文件或设计更改内容及其有关说明。

d).依据评审的具体内容确定评审的方式,包括传递评审、会议评审以及有关负责人审核等。

e).参加评审人员:评审负责人、与所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的代表,必要时邀请的有关专家等。

5 设计验证

(1)为确保技术设计文件满足输人的要求,应依据设计策划的安排,必要时对技术设计文件进行验证。

(2) 设计验证的方法根据技术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设计验证的方法可选用:

a).将设计输人要求和(或)相应的评审报告与其对应的输出进行比较校检。

b).试验、模拟或试用,根据其结果验证输出符合其输人的要求。

c).对照类似的测绘成果(或产品)进行验证。

d).变换方法进行验证,如采用可替换的计算方法等。

e).其他适用的验证方法。

(3) 设计方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应对技术设计文件进行验证。验证宜采用试验、模拟或试用等方法,根据其结果验证技术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六 设计审批

(1)为确保测绘成果(或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依据设计策划的安排对技术设计文件进行审批。

(2) 设计审批的依据设计审批的依据主要包括设计输人内容、设计评审和验证报告等。

(3) 设计审批方法

a)技术设计文件报批之前,承担测绘任务的法人单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审核,并在技术设计文件和(或)产品样品上签署意见并签名(或章)。

b) 技术设计文件经审核签字后,一式二至四份报测绘任务的委托单位审批。

七、 设计更改

技术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当确需更改或补充有关的技术规定时,应按照应按照4 、5 、 6章的规定对更改或补充内容进行评审、验证和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8篇

1.1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表示空间地理散布的相关数据,其反映地面物体与周围环境条件中坚固的持久的存在数目、质量情况、散布特点、关系以及原理的数字文字以及图像的总体,测绘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采用此类工程项目地点的信息点反映,与此同时,也包括这个工程测绘项目的图形或其它方面的数据。

1.2MicrosoftOfficeAccess信息数据库

MicrosoftOfficeAccess信息数据库是微软公司在1992年研发推广的以标准Javascript扩展工具套件为主引擎的3D桌面信息数据库,其属于一类性能优异的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工具,因其具备使用简洁、界面合理、容易学习和使用以及接口灵敏的优势,也作为诸多小规模操作系统优先选择的管理数据库系统。

2、测绘工程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数据类型

2.1测绘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

测绘工程管理是针对总体项目的实行阶段采取设计、管控以及监管的方式,尽可能的实确保测绘工程的任务和目的,当测绘工程以准备工作阶段初始一直道测绘结束的结果交付应用,通常可以分成:材料准备工作、技术规划阶段、现场操作、测绘质量监管、测绘结果交付应用以及测绘资金花费计算等的几个过程,但是各个过程中,测绘工程管理者重视的关键方向就是测绘工程的质量、测绘进程以及测绘资金花费。所以,各个工作和环节需侧重的通常都是以保证测绘质量为基础,重视测绘进度和测绘资金的到账事宜。测绘工程的监管工作通常和测绘时间、把握测绘质量以及工程合同监管相关联。

2.2工程测绘阶段需管理信息种类

测绘工程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数据较多且具有多样性,其中包含测绘工程的所有方面的数据。

(1)主要信息数据基于其使用方面的性能,通常分成以下几类:第一,提供于进行计算方面的信息数据,比如,时间、测绘量、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以及测绘成本;第二,提供于进行查找和划分的信息数据,比如,委托机构、工程名目、测绘工程责任人、工程地点、工程种类以及工程质量等级;第三,应用在补充说明的信息,比如,工程取消或者工期拖延的因素。

(2)基于数据反映相关信息的模式,通常能够分成如下几种:第一,采用书面文字数字模式反映信息数据,比如,工程预算材料、工程合同、技术规划材料以及各种办理货物的交付和货款的支付的一种依据;第二,应用图像反映信息数据和测绘结果以及通过图片等传媒来表达作品效果;第三,此类信息数据的集合,则产生了信息数据库。

(3)测绘工程管理的数据库。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为针对信息数据实行搜集、划分、解算以及表格制作处置后产生的具备一定结构的数据整合,相关数据处置和信息管理工具大部分信息数据均应用MicrosoftOf-ficeAccess数据库进行管控。

3、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数据库的构建方式

3.1构建测绘工程项目属性数据库

测绘工程数据库结构因工程管理过程中采用动态控制模式,则需信息数据收集需实时精准且完全。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阶段需简洁清楚。数据库的建立通常依照测绘工程的推进,以招标和投标的资金预算和工程准备工作为准,从测绘工程控制至工程成本支付先后总结各个阶段的测绘数据,也能够依照数据反映的信息划分,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3.2构建测绘工程项目空间数据库构建测绘工程项目空间数据库需利用收集此项工程的空间数据,且和其它的属性有机结合。

4、测绘工程管理数据库的重要管理性能

测绘工程有关数据的录入和管理工作、工程查找和统计工作、工程收费、自动计算和安排工日、各个机构或者基本作业单位的工日与工程产值以及测绘工作量数据的查找和统计、每位工作人员的工日和参与工程数据的查找统计,因信息较多,且没有规律,所以,数据管理性能工作较难。

4.1数据录入和更改

各个工程的有关数据输进数据库,数据录入的界面需简介,录入数据需精确,才可以确保应用效果,还可以基于情况改变实行添加和更改。

4.2数据查找

以工程查找为首,工程查找即在数据库内搜寻到符合客户要求标准的所有工程,且将查找成果反映给客户。工程数据中大部分数据均可当作查找因素。

4.3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功能是依照有关标准对每个工程项目的各类数据实行统计工作,包含工程数目、种类、工程产值以及工程合同,并包含机构或者每个工作人员的工日与参与的工程以及测绘工作量,工程统计利用系统和客户交换信息的通道来实现,查找的结果采用向上级报告的表格方式提供给客户,给客户的工程监管与运营决策提供相关数据。

5、总结

第9篇

【关键词】测绘信息化;竣工规划测量;专题信息系统

1 引言

随着数字城市及测绘信息化的发展,对测绘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测绘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测绘技术和数字测绘产品已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测绘仪器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测绘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数字测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使数字测绘向更高、更现代化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

竣工测量作为向规划管理、城市管理、建设单位、设计院多部门提供测绘技术支持的一个关键环节,各领域对竣工测绘成果的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

2 建立竣工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项目概述

2.1时展趋势与现实要求

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立为导向,基于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的现实要求及测绘产品数据信息组织的目的为基点。当期,在数字化测绘手段为主导的前提下,信息化工作的落脚点,就是将测绘数据及相关的属性整合建立专题数据库,使其为满足各方面使用测绘成果而提供通用数据。

现阶段,我国城市测绘成果最大的用户是基础地理信息的增量更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其他政府机关等。因此,以城市规划管理环节中的规划核实工作为接入点,对竣工测量数据进行信息化测绘层面的信息组织、采集、整理、建库和应用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一项内容。

当前,各地已施测完毕的竣工工程总体体量及相关测量数据已具有相当规模。随着竣工规划测量业务开展的各项内容日渐成熟,结合规划批后管理的工作实际与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需求,我们提出建立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构想。

2.2竣工测量工作如何实现信息化

建立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是实现竣工测量信息化的必要途径,即建立一个统一的专题测绘成果数据库平台,以每个工程开展的时间及一个时间段为时间序列,以本市行政地理区划地图为底图,以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行政地理划分为范围界线,以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信息与测绘地理信息为内容,以满足工程分类管理、规划与运营决策辅助、数据资料调用与电子归档、分阶段分区划统计汇报展示为目的,为后续的本市竣工规划测量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数据库支撑。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成为测绘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竣工规划测量数据的规范管理提供平台和经验,为拓展城市建设领域的测量业务提供分析基础数据和开拓思路。

目前,开展的项目分布明确,信息完善,时间跨度不长,是竣工规划测量开展以来建立相关专题数据库的大好时机。

3 关于开展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集生产数据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自动化、数据管理信息化及数据增量更新、电子档案管理、项目进度跟踪、测绘信息、辅助规划决策、阶段成果统计汇报为一体的专题数据信息系统。

3.1目前已开展情况

我们总结了竣工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1)竣工规划测量成果样式与标准化的建立;(2)竣工规划测量作业过程自动化辅助(包括了建筑面积、数据统计的程序化);(3)基于二维码生成的图纸与电子数据建立信息联系索引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3)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基于的平台架构。

3.2项目开展延续性

从技术流程构思到平台实现,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不仅包括理论层面的研究和讨论,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服务于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的实际主题,所以该项目的延续性相当重要,具体的延续性包括如下:

(1)项目详细设计编制:按照基于CAD为平台,结合各相关关键技术开发相关模块的要求编制详细设计(设计深度为可以提供合作方作为招标文件或需求分析使用)。

(2)按照详细设计邀请潜在合作单位参与,进入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开发阶段。同时,应考虑提供与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站EPS的数据接口及数据入库标准的统一,并设计专题数据库实现的基本功能(如归档管理、查询、整理、统计等功能)、底层模块(数据库后台服务器)与可视化界面(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操作界面)。

(3)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的实现,软件平立运行程序的封装,具体软件操作平台的模拟、试验与运行,测试与维护等。

4可行性关联的其他事项

4.1可行的评价尺度

(1)是否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2)是否兼容同类软件,内部功能齐全,运行稳定。

(3)是否满足国家规范、数据管理的要求。

(4)是否能准确处理数据,并完成数据入库。

(5)是否具有多任务同步进行,提高效率的特点。

(6)其他应满足的预期需要及后期测试与维护的延续性。

4.2可行性分析阶段的效益分析

(1)资金支出:经费预算参考国内同类项目的投入及潜在合作方的预估报价。

(2)经济效益: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工作周期,承接更多的项目;提高前后项目的可参考性并减少工作成本。

(3)收益/投资比:从长远角度看,缩短单项工程的工作周期,获得独立系统的相关著作权与软件专利,受益远高于投资。

(4)敏感性分析:内部使用的情况下整体敏感度较低,但要注意知识产权的界定。

4.3可行性分析阶段的社会相关因素分析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研发者保管,需要合理完善与合作方合同约定责任,利用相关既有资料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需及时界定。项目完成后,协作方套用项目模板所完成的其他相关项目应及时界定权利与义务。

结论:数字城市与测绘信息化的发展对各专题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的形式提出了要求,鉴于竣工测量数据作为数字城市和测绘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关键的地理信息专题数据,建立相关的专题数据库及相应的数据库势在必行,经过结合实际工程实践的思考与基于既有资料和现有类似数据库平台的研究分析,可以认为建立竣工规划测量专题数据信息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刘忠卿,秦学秀,任海英.北京市建设项目竣工测量数据库研究与建立.[J].北京测绘,2007(4):6-8.

[2] 张敏捷.城市规划竣工验收策略要点与技术应用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7):217-219.

[3] 任海英,冯仲科,郭清文,等.Web GIS技术在城市动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4):63-65.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评价方案

《工程测量》课程是我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能够从事相关专业中的测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的能力,更好地从事测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1]。

1工程测量课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建筑物变形观测等[2]。该课程教学主体上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教授学生测量基本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正确熟练操作仪器并掌握相关的测量技能,具备解决工程施工能力。

1.2学时安排

我院的《工程测量》课程共48-64学时,3-4个学分,每学年有9个~11个班级授课,年修读学生300人以上。

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工程测量》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施工、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课程的延续,又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它的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完成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1.4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随着教学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1)学生没有吃透测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3];(2)在实践操作中有诸多不合规范的操作习惯;(3)部分学生心态浮躁不得更适当的学习方法、不能潜心研究学术问题。例如: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习;(4)面对棘手问题不能够发散思维立足于新的视角合作的解决;(5)课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4]。2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围绕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全面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和深化教学改革,做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有计划、有措施、有特色的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1)在理论教学上,教学内容吸取国内其他更高水平院校同行的先进经验;深入到社会项目上,与一线的技术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优化和完善工程测量教学大纲,适当删减过时保守内容或者仅作简单讲述;(2)在实践教学上,积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5];通过测量技能大赛、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积极增加投入购置新型教学仪器设备,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以满足教学要求;加强与生产单位以及测绘仪器销售商的交流;(3)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形成了以授课课件、实践操作录像等方法相结合的立体感官教学方法[6][7];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专业工作习惯,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通过参加专业比赛,锻炼并检测学生的测量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测量专业知识;(4)另外,关注提高学生的“测、绘、算”技术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全站仪,了解GPS测量技术[8],学习CASS成图技术,让学生尝试结合EXCEL编写简单的计算软件;(5)在考试改革上,采用综合性笔试和平时性考核项目的多维度考核办法,不断探索优化更加客观的考核方式,以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该课程总体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果的体现程度。

3工程测量课程目标

(1)掌握各类普通测量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并会正确规范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2)会结合现行规程规范和选取合适的仪器,设计一般性的测量方案,并进行有效率的测量和内业处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项目、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

4工程测量课程活动设计

4.1各类普通测量以分组比赛类型教学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作介绍。(1)目的:使学生正确熟练的操作水准仪;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操作工序和规范的水准内业处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提高实操水平;(2)活动安排: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观测方法、内业处理流程、学生练习水准仪、普通水准测量实验,计划4课时;分组完成四等水准外业、内业,提交成果资料,计划2课时;成绩和总结,评定成绩并总结问题、分析原因,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仪器操作与观测方法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小组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4.2建筑工程施测量以案例分析来完成教学

下面以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为例做介绍。(1)目的:了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掌握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放样流程;(2)活动安排:课堂讲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计划2课时;课堂讲解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计划2课时;观看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现场教学视频,课堂提问学生,总结分析施工放样流程,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学结,计划4学时;(3)评价方案:课堂提问占40%;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学结占50%;出勤占10%。

4.3建筑物变形测量以完成项目类型教学

(1)项目目的:使学生了解建筑变形测量的意义与重要性;理解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施测内容与测量方法;熟悉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的整个流程;(2)活动安排:收集该项目相关的资料,了解此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配置测量仪器,制定观测计划,计划2课时;布设水准点、观测点,做垂直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布设控制点和工作基点,做水平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处理数据,整理项目成果,并给出项目结论及建议,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外业测量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项目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5工程测量课程学习评价方案

理论考试内容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其他考核项目在授课期间进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1)综合性笔试,占总评成绩比重50%,评分标准依据参考答案评分;(2)小组数据和总结报告,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水准测量占25%、角度测量占25%、距离测量占25%及小区域控制测量占25%;(3)建筑工程施测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4)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成果书面材料,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结果占30%,变形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汇总占20%,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占30%,附图附表占20%;(5)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比重5%,评分标准是把握测绘科学前沿动态占40%,内容充实可靠占50%,论文形式要素正确占10%;(6)出勤,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旷课、迟到、早退酌情扣分。

6总结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特色和学习目标,在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实施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分别从不同知识板块设计教学活动,并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成果的量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许善文 唐小方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岑敏仪.土木工程测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颜为莉.探究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136-137.

[3]许善文.浅谈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水准测量实践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6(3):118-121.

[4]陈晓刚,赵海云,林辉.MOOC背景下建筑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测绘通报,2016(4):128-132.

[5]田桂娥,吴长悦.测绘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完善[J].山西建筑,2016(10):246-248.

[6]宋岩.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69-71.

第11篇

关键词:房地产测绘质量;措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而房地产行业也得以全面发展,在这过程中,社会中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房屋交易纠纷问题。为了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务必要精确、完整的计算房屋面积,以高质量的房地产测绘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使消费者能够得到准确的图表与数据资料。由此可见,提高房地产测绘质量在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解决房屋纠纷问题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极为重要的价值。

1房地产测绘概述

房地产测绘本身是一种十分专业的测绘工作,和一般测绘之间的差别比较大,房地产测绘的产品有很多,测绘的结果一旦经过房地产主管部门的确认,便以及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作为产权确认与产权纠纷处理依据被使用。由此可以总结房地产测绘的几点作用:

(1)法律层面。进行房地产测绘之后所得结果不仅是对产权纠纷进行处理的依据,同时也是对产权关系进行恢复以及明确产权的法律资料[1];

(2)经济层面。房地产测绘最终结果对于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租赁活动以及房地产契税征收等活动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在房产抵押贷款与房地产保险服务中是不可或缺的数据资料。此外,出于对房地产测绘质量的考虑,了解房产测绘质量,也是对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进行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房地产测绘的不断深入下,必然会导致出现房地产测绘方面的纠纷,减少测绘企业所承担风险以及因为面积测绘数据不真实所导致的诉讼,是实现未来房地产测绘行业发展的一项关键问题,由此可见,提高房地产测绘质量的价值意义。

2提高房地产测绘质量的措施

2.1完善房地产测绘过程

2.1.1对测绘任务进行分析。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要求,对合同评审表、测绘项目登记表进行填写,并分析接收委托方所提供的资料,根据相关了解填写客户资料接收验证清单,按照合同在时间方面的要求,下发测绘任务与通知单,安排项目总负责人。而项目总负责人则要按照测绘任务,布置具体的通知,详细分析客户资料,设置统一化的测绘思路,将其与测绘人员进行分享,领取仪器之后在仪器交接单中进行签字开始测绘工作。

2.1.2外业勘丈。项目总负责人带领测绘人员到达测绘地点实施外业勘丈,对于测绘地点中每条边的勘丈,都务必要超过两次,将勘丈数据进行纪录,为日后检定提供依据。

2.1.3外业数据检测。按照外业勘丈数据的纪录,对建施图与标识材料进行检查与核对,若发现其中存在差异,那么则要了解其原因,针对真实存在不一致之处,务必要在信息反馈单中进行体现,并将其送至开发部门,与其进行积极的沟通,上报分院之后由其进行最后处理,并提出意见。

2.1.4绘制平面图。测绘人员要按照检查员所提出的处理建议,进行分层与分户平面的绘制,并将其交给质检人员实施野外复核,在这一过程中要与测绘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检查,随后进行质量检查记录表的填写。

2.1.5测算公摊面积。测绘人员按照质检人员所实施的野外检查建议,修改绘制的分层平面图,再交给质检人员进行复核,随后按照房地产测量有关规定进行房屋公摊面积的测算与处理。

2.1.6测绘小组自我检查。测绘人员在完成测绘之后,必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自我检查,一般需要核对以下内容:(1)总面积和规划面积的一致性[2];(2)分层面积和分户面积的一致性;(3)分摊的正常处理。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检查之后,总结技术报告,并交由质检人员实施内业检查。

2.1.7进行技术总结。测绘人员将实地测绘和规划建施图之间存在差异性之处进行记录,并将测绘最终结果按照实地与规划建施图的要求进行备注,将其作为会议以及测绘的重要依据。此外,完善其中针对新类型建筑公摊面积使用范围的记录,由开发企业进行盖章明确,为质检人员的内外业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2.1.8上交至分院进行检查。质检人员要按照测绘人员所提供技术总结与测绘结果,详细进行核查,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表,针对表格中实际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2.1.9复查。质检人员按照修改要意见实施复查,在完成修改之后,再交由测绘人员进行出件单填写。

2.1.10上交房地产管理机构进行验收。出件单完成填写之后,要由分院长或是授权人员进行明确,并加盖单位资料章,之后上交至房地产管理机构进行验收[3]。针对房地产管理机构所提验收建议,要详细修改,将最终成果上交。测绘人员在完成修改后,交由质检人员进行复核,随后上交至房地产管理机构进行复查,待合格之后进行测绘成果移交单的填写,将其移交至委托方,项目总负责人对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以了解客户的满意度。

2.2强化房地产测绘部门资格审查力度

房地产测绘工作的实施,务必要由资质合格的测绘部门实施,针对这一标准绝对不能降低。负责房地产测绘的部门要以房地产测绘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前提,获取省级之上政府所颁发测绘资格证。在对房地产实施资格审查的过程中,要深入强化测绘人员与房地产测绘设备审查力度[4]。当前阶段对于测绘人员审查工作,仍未实现联网,部分测绘人员依然有一证多报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测绘人员存在跨省市申报的现象。针对这一类问题,可以向企业提出要求,出具诚信证明,以证明该企业内部测绘人员并不存在造假现象。除此之外,也可以运用长期公示的方式,将一些弄虚作假的测绘人员进行举报,并取消其从业资质。针对测绘设备必须要仔细审核,对其进行年检,以确保设备的运行质量。按照市场容量的基本情况,对房地产测绘质量进行保证,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提前开放市场,否则将会导致房地产测绘市场的价格竞争。房地产测绘企业之间的互相压价也导致形成了市场价格竞争机制,然而价格竞争无需化也会对房地产测绘质量造成影响。因为房地产测绘最终成果所涉及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并且具有法律效力,若测绘单位钻测绘制度的空子,便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导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诚信下降,进而使得整体行业的秩序受到破坏。

2.3提高房地产测绘企业质量重视程度

测绘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与员工必须要对测绘质量进行重视,并将其融合到测绘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房地产测绘人员首先要有诚信、公正观念,在维护开发商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障,保持专业的职业素质。除此之外,房地产测绘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判断力,以专业的技术与手段对问题进行处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测绘质量对于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解决房屋纠纷问题十分必要,只有实现高质量的房地产测绘,才能真正为我国房地产测绘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井伟.试论提高土地测绘质量的措施[J].民营科技,2016(02):1.

[2]胡耘,周坚.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有色金属文摘,2016(01):91-92.

[3]赵景田,郭静粉.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原因及提高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6):170.

第12篇

1.1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衔接

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于2011年正式启动,它是为了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测绘领域的工程师人才进行培养,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已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测绘领域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随着卓越计划的逐渐实施而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能力在企业参与培养过程后有了较大提高,显著增强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也使企业在过去只担任用人的角色得到了改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企业一方面要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一方面要指定指导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指导。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要有一年的企业实践经验,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研究、生产项目的管理组织,结合企业需要选择研究方向作毕业论文。

1.2与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相对接

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是原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在测绘行业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自2007年3月1日起实行。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测绘行业管理,规范测绘行为,强化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责任,提高测绘作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开展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本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经过1~2年的工程实践,应该满足注册测绘师的从业要求。在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阶段,必须根据注册测绘师的从业要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师资团队结构,加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基本要求的高级测绘专业人才。测绘工程专业集实践性、技术性于一身,实行的注册测绘师制度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仅仅局限于熟练掌握专业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够进行一般测绘项目的生产上,更要具备较强的工程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具备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中,要避免本科阶段大量单一的、零散的、片面的实习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有注册测绘师必须具有的从事测绘工程系统设计、施测、管理和评价能力,成为较高专业素质、技术全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注册测绘师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术,而且具有管理、服务、法律意识;不仅要有掌控全局的工程能力,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1.3依据CDIO理念构建能力培养体系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导向是需求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进行构建。作为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教育,测绘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教育以培养适应工作实际需求或特定的行业且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要对人才需求及行业背景进行认真的分析,且以行业及社会调研为着手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依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需求来确定,在对职业目标进行设计和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而且所用到的能力、技术及知识要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主线是“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这些能力是培养职业所需求的;要以明确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及课程设置,对核心专业能力素质进行提炼为基础形成可行的全面人才培养方案。

2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科学、合理、渐进、创新并与理论教学交叉配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坚持以面向工程、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为准则,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开发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切实培养适应测绘生产、管理、科研、服务一线需要的测绘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

2.1全日制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特点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将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研究生生源结构从原来的以非全日制为主转变为以全日制为主,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虽然培养目标都一样,但过去的非全日制在职专业学位硕士至少都具有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进校深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补充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不涉及就业分配,专业方向明确,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长处。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一般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达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就必须在学习期间加强实践环节,并且以此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方式

实习实践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根据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实习实践的组织工作要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1)与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行业企业建立专业实践基地,由学院组织和选派研究生去工程和管理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2)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或与测绘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3)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测绘行业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4)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测绘类相关专业实践单位,从事测绘工程相关的实践工作。

2.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陪养方案的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分三个专项实施:测绘工程文化实习、工程项目案例现场实习、工程项目研发与设计实践。1)测绘工程文化实习此项实习作为综合实践的一部分,计入综合实践的相应学分。通过深入到企业或工程现场中参观、调研,感受测绘工程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结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介绍,了解测绘工程行业特点、实施规范和技术规范,了解测绘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测绘工程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发展方向,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学习实践的目标和任务。2)工程项目案例现场实习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案例,由参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学习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实施过程,包括项目的招标、调研、技术设计、施工、组织管理、评估验收、总结报告和新技术应用或研发等。既包括成功的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和实践经验,也包括失败的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和改进措施,深刻认识承担测绘工程项目应具备的工程能力和素质。3)工程项目研发与设计实践在校内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正在承担的测绘工程项目或测绘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真刀真枪”地开展项目的研究、开发或设计,将科学理论与实际工程项目要求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现代测绘新技术解决工程项目的难点、重点问题,培养独立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以及研发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2.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考核

学院组织由校内外专家、实践单位相关人员参加的专业实践汇报会,由学生本人汇报所进行的专业实践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实践单位鉴定表、实践日记、实践简报、实践检查记录等资料以及一线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等,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