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15:1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旅局消费扶贫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5月份市“十大工程”暗访及“双向调度”评价反馈问题整改的通知》,涉及文旅局整改问题一项:旅游带动脱贫存在短板。接到反馈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对接整改。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整改成效
1、年初,与人社局、财政(金融)局、扶贫办、林业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制定了《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行动的通知》,涉及旅游扶贫有5条具体的帮扶措施:一是实施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二是推进A级旅游村创建活动;三是发展旅游新业态;四是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五是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
2、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区农村贫困人口3人脱贫,6人增收:鲍冲湖社区未脱贫户1户3人、龙华村贫困户6人已就业,本月已提前完成市局下达的旅游扶贫带动3人脱贫的任务。区级12人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增收任务已完成一半,其余6人正在完善相关资料,预计7月份完成全部12人增收任务。
3、结合25个节庆活动,推广农特产品亮相节庆活动,助力消费扶贫:结合五横郁金香节举办了“欢乐扶贫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梨花节,镇漫步节以及中国旅游日活动现场都设立了消费扶贫农产品专区,借节庆之契机,以贫困户农特产品为媒,旅游消费搭梁,打造“旅游+购物”扶贫产业链,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收入额近14万元。
4、继续完善2个省级以上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工作;目前镇鹿山村省级重点贫困村正在积极申报2A级旅游村,材料正在完善中。
5、常态化结对帮扶。深入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定期组织包保干部走访贫困户。为提高贫困群众对疫情防控政策的知晓率,我单位积极与帮扶村(社区)主动对接,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及时了解贫困群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合理诉求。了解掌握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开展“帮就业、解民忧”集中走访帮扶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一个特色村(社区)已通过市级初评,正在上报请省专家测评;两个休闲旅游示范点已通过市测评。
2、为进一步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配合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专项行动”。制定了旅游扶贫产业提质行动重点任务清单。结合即将开展的杨梅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继续开设农产品促销专柜,促进村(社区)及贫困户增收。
一、2020年度工作情况
(一)承担上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因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和过夜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
(二)承担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级指标26%,因疫情总人次-0.6745,旅游收入-0.6536。
(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全域旅游成效显著。聘请专家团队高标准编制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全面加强,旅游道路景观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今年8月份,我市在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后,立即启动了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11月18日,我市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公示。
2.重点景区上档升级。今年以来,以培育我市龙头景区为目标,指导东太行景区全方位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质量,9月份,东太行景区顺利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京娘湖、七步沟、古武当山、田鑫小镇等重点景区不断开辟新景点、引进新项目,在改善景区及周边环境氛围的基础上,推出了晨曦酒店水幕电影、七步沟奇幻夜漂流、田鑫小镇极光之夜、京娘湖美食节等夜游项目,打造了“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业态,也助推了我市旅游夜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游客775.8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人数409.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24亿元。
3.旅发项目创新运营。为进一步挖掘旅发项目的市场价值,我们坚持市场思维,盘活旅游资源,起到较好效果。对伯延古镇制定了“价值评估、公开招商、市场化运营”的工作思路,近期计划启动招商程序;白王庄颐养小镇成立了专门的康养旅游开发公司,对白王庄村做整体规划、整体运营;楼上戏曲小镇与文化馆、平调落子剧团积极合作、不断创新,举办了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旅游热度不断增加,带动当地居民精神物质生活双提升。
4.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先后到山西、河南、浙江、安徽等地学习旅游工作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划;邀请魏小安、张晓军等著名旅游专家到我市传经送宝,为我市旅游产业规划出谋划策,成功举办了“首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会议”和“当前旅游形势变化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讲座”,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思想和新动能。
5.宣传营销持续升级。按照我市旅游产业“大宣传、大发展”工作思路,我们创新宣传方式,丰富营销内容,多次与中央、省市级媒体及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合作,取得较好效果,其中端午节期间,我市东太行景区一天四次登上央视新闻。另外,我局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醉美》专题节目,持续推介我市秀美山水和旖旎风光;9月份,邀请了数十位抖音达人来采风,利用网络媒体推介山水资源,网友好评不断。
6.旅游热点层出不穷。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全市景区开展了“人免费游家乡”活动,以免除门票、升级服务、增强旅游体验的方式回馈市民,展现了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在各节假日期间,我市景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热捧,也为我市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
7.文化服务创新体验。2020年初,我市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了巩固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成果,我们组织文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持续开展了《“同舟共济·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网络展》等线上活动,推出了网上赏文艺、网上观展览、网上听慕课、网上逛场馆等多个线上服务品牌,以文化的力量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进一步丰富群众“宅家”期间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
8.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文旅行业大多属于人员聚集性场所,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严密把控防疫重点、适时转移工作重心,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零失误、零事故。前半年,针对疫情防控,我们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突出“六个狠抓”、落实“六个严防”,深入推进全市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后半年,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严格做好复业审核、有序开放、预约旅游等工作。节假日期间,我们坚持“防疫为先、防火为要、安全为重、保畅为基”工作总基调,创立了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机制,在全市层面组建了假日旅游保障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的工作目标。
(四)承担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一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有了新进展。在全市A级景区开辟文化空间,免费配发图书、书架和阅览桌椅等设施;在楼上等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增加旅游宣传和游客服务等功能,楼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荣获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机构称号。二是村级文化中心功能更加完善。为50个村配发了音箱、图书等文化器材;为18个村文化广场配发了健身路径。三是数字化服务再出新成果。图书馆利用“今日图书”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完成分馆图书自动编目、手机管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一部手机”统借统还。四是“七进”演出超额完成市考核任务。组织文化馆、剧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达248场,超额完成市及我市年初制定的全年考核任务。
(五)分管、分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完成情况
无
(六)亮点工作、典型措施、经验做法和省级以上荣誉
1.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工作。从6月份开始,启动了旅游道路环境和景区环境氛围整治提升工作,我市5条旅游大道、沿线48个村庄和13个景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大大提升了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2.东太行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为了推进西部旅游资源整合,建立“大景区”发展模式,按照市主要领导意见,我们提出了创建东太行康养度假区的工作思路,目前,规划设计单位已经进行了实地勘察,正在酝酿度假区规划编制思路。
3.文旅小镇项目建设。文旅小镇项目是钢铁企业退城转型的示范项目,10月18日,该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我局作为该项目专班的成员单位之一,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征地和规划设计。
4.旅游宣传口号征集。7月份我们启动了旅游口号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全域旅游、六大文化、景区景点、旅游大道、乡村旅游、康养度假六大类口号近2000条。近期我局联合神钲书院对征集到的宣传口号进行了筛选,准备进行公布。
5.文艺精品创作。今年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了抗疫、扶贫、庆祝建党等各类题材文艺作品400多件,近百件作品被省、市媒体转载,多件作品登上“学习强国”。
6.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方面,城隍庙周边环境治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禅果寺遗址、法华洞遗址的安防工程已竣工验收;安子岭菩萨庙、耿飙故居抢修工程已完成;“长城文化公园”项目涉及的长城段位实现了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的“四有”目标。文物勘探完成了锦湖花园、友泰加油站、供电公司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勘探面积3.3万平方米。非遗方面,完成了30项非遗项目的资料整理,准备近期进行公布。11月上旬,傩戏被邀请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2月份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2020年7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2021年工作谋划
(一)本单位工作思路、方向和目的
以“一年突破、三年倍增、五年飞跃”的总体思路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承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推进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
1.全力抓好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围绕山地运动公园、东太行山水康养旅游区、北洺河谷旅游经济走廊、文旅小镇等旅发观摩项目,高标准规划,精细化实施,全面展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业态、新面貌。
2.启动“大景区”整合。研究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旅游资源整合模式,谋划“大景区”运营方案,采取“国企控股,民企联营”的模式,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统筹管理机构。通过资产控股、整体营销、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持续优化经营模式,加快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西部景区资源整合、统一管理,为打造国家级康养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3.持续抓好旅游景区上档升级。实施“递升、精品、倍增”工程,建立健全我市旅游业服务规范、管理、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尽早启动东太行二期工程建设,谋划开展东太行、七步沟景区5A级景区创建,确保将古武当山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着力打造东太行旅游区品牌景区集群。
4.持续抓好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进一步丰富“旅游+”发展模式,重点围绕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文体等方面,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
5.持续抓好乡村民宿发展。举办第二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大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阶层消费需求的精品民宿群。
6.启动沙洺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沙洺大型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行统一受理票务服务、咨询服务、换乘服务、导游服务等,逐步实现市域西部东太行大旅游区封闭式管理。
7.谋划举办“世界商帮大会”。依托“以县立帮”的全国唯一性,谋划举办“世界商帮大会”,以商帮文化抓品牌,重塑文旅产业形象。
一、全域旅游再认识
1.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行政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整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整合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来了262个县的县委书记,意味着旅游在中国真正成了大风口。国家搞全域旅游的原因,在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旅游的井喷效应,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游给了大家通过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由,使得政府有可能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引擎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特别提出了七大理念的转变,七大转变中最核心的是从景点旅游转化为休闲式、体验式全面融合发展的旅游结构。在运营上最关键是由旅游局、产业推动的要素转化成了以党政协调推进、中国特色下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方式。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
2.全域旅游观
全域旅游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五大基础支撑。任何地方搞旅游必须有核心吸引物,否则单凭观光不会形成目的地。通过吸引力、吸引核的打造,把人聚集起来,促进旅游区、休闲区的形成,引导旅游的消费升级。交通作为基础设施,起着最重要的带动作用。旅游交通从传统的高速路、铁路、城际路等转变,形成了旅游流向过程中的运动系统,包括自行车道、马拉松跑道等,也包括文化体验和以文化为主体的结构都在道路系统中变成了一种混合型的产品。交通条件下的全域旅游提升,与原来的交通理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和城镇都在这个旅游发展的结构中。
全域旅游发展基本遵循全域景区化、全域度假升级、旅游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旅游交通五大架构。这五种架构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也可单独支撑,形成全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全域旅游有两大核心理念,一个是“旅游+”,一个是“互联网+”。“旅游+”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多产业,通过旅游把人有效地聚集到了目的地,从而发生让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如果人不去贵州,贵州所有的文化、体育,都是本地人的消费,不能带来区域经济的任何变化。因此旅游是通道,是核心的渠道结构。
第二是“互联网+”,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实体店关门的同时带来了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我们不会因为互联网而不去旅游,我们只会因互联网而更好地旅游,这就是旅游与商业之间最大的差别。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互联网助推旅游成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
移动生活方式给旅游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即旅游大数据搜集及挖掘、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化、为运营者或管理者提供智慧营销方案、为游客提供LBS、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为运营者提供智慧管理。
二、房地产再认识
1.房地产是一个“服务整合平台”产业
房地产已经由“制造房子”的工厂模式,发展成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整合模式。以“家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结构,包括“三个家”的结构,由三个家庭服务构成三类房地产综合开发构架,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第一个家,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住之家,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家庭服务结构。第二个家,是指郊区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养老等以旅游、休闲、娱乐、养疗、避暑、避寒、度假等为主要功能和服务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由此构成了第二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第三个家是指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部分度假接待综合体等相关地产和场所,以公共空间的方式,为家庭提供休闲、娱乐、购物、养生等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由此构成第三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
2.房地产必然走向“房产融一体化”结构
房地产作为一种平台,必须与服务产业、金融三者相结合,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综合结构。房地产是不动产,如果没有这种不动产,仅仅以现金流做资本,就轻资产做轻资产,缺少了不动产的要素,是非常难经营的。轻资产公司与房地产企业,都不是资本市场追求最好的东西。有效地整合房地产不动产结构、服务产业的现金流结构,以及与投融资的金融关系,是下一个阶段地产发展的核心。房产融一体化,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因此,房产融一体化和服务整合平台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核心结构。
3. “旅商文体康养”已成为地产开发的主流
在这个核心结构下最重要的趋势是产业融合。旅游地产已经不再是围绕着土地开发和旅游而言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加商业,构成了一种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地产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外的迪拜亚特兰蒂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还是国内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万达城、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都说明“旅商文体康养”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开发的主流。“五大幸福产业+商业+金融”的房产融一体化模式,也将成为新时期的房地产发展新架构――以家庭服务为目标,以旅游为龙头,整合旅文体康养商五大幸福产业。地产是骨架,五大幸福产业是五脏六腑,商业是皮肉,金融是血脉。
三、人的聚集:一切商业活动及开发的基础
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人口聚集的变迁。从中国整个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已经历经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二期、过度工业化三个阶段。仅仅靠工业化带动的聚集已经很难在中国推动城市发展,也因此很难推动地产的升级和价值。未来的城市化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与过去工业引导下的城市化是一个分水岭。这个阶段,是将消费产业引导下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住宅产业导入到产业聚集新模式,中国整个经济发展逐渐进入这个新的阶段。
在这中间,人流人气聚集形成商业发展聚集,商业聚集形成消费聚集。商业要发展到消费聚集期,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单一购物商业发展阶段的商业稀缺期,第二是批发市场及批零结合阶段的商业市场化期,第三是业态多样化的综合体发展时期,第四便是未来的城市消费聚集化期。现在正是第四阶段发展期,这个阶段中,将旅游作为主体。原来商业以社区为中心研究商业的聚集,而今天尤其是郊区的商业聚集,要通过交通的穿越,依靠旅游休闲项目,带动人的聚集。这种聚集超出了社群,甚至超出城市、目的地,旅游休闲的带动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景区+旅游消费区,古街、旅游商街,古城古镇,旅游城市是旅游带动的人流人气聚集四种模式。
人流人气聚集的首要条件是吸引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来自于玩法,即游憩方式设计,它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技术。如何把玩变成身体的体验、心理的过程,不断起伏的体验过程,这是需要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涉及到主题及主题理念策划、观赏方式设计、游憩功能结构设计、独特性卖点策划、游线与交通工具设计、游乐与娱乐项目设计、情境与体验方式设计、特色纪念品设计等。通过这样精心的设计,构建出来的情景化、游乐化、主题化、本土化的旅游吸引核,是旅游聚集人气的关键。
四、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
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搬运渠道,休闲体验消费为核心,实现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效益,可以有效的整合起来。
今天的旅游仅仅靠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打造吸引核的需求,全域旅游下原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新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都可以作为吸引核。利用不同的要素打造不同的吸引核,成为今天旅游开发重要的课题。
9月初,斯蒂芬・夏尔博士在湖北省松滋市开始了第三次科考之旅。2014年和2015年,他曾两次率队到过松滋。
夏尔博士,是德国古生物化石专家。他何以对松滋情有独钟?
一切源于化石。2013年,在松滋市王家桥镇龙王井村,发现了距今约5500万年、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灵长类化石――阿喀琉斯基猴,又称松滋古猴。
“这是否可以说,世界上第一只猴跳跃的地方,就在中国松滋?”覃章艳压抑着兴奋,小心地向夏尔博士求证。覃章艳是松滋市旅游局局长。
“实际上,在欧洲也发现过同时期的灵长类化石,但也很不完整。松滋的化石是最完整的。但我们很难说,究竟哪里才是第一只猴出现的地方。”
尽管严谨的德国专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覃章艳并不特别失望。因为在松滋化石产地,还同时发现了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和植物类等20多个门类的化石。
“要知道,夏尔博士的工作地――德国麦塞尔化石遗址,就因古生物化石的开发和保护而闻名于世,旅游业因此兴盛。”覃章艳相信,随着对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松滋旅游也会因“猴”而兴。
转型:“金松滋”的第一大课题
覃章艳对“猴化石”的兴奋,以及对发展旅游的渴望,可看作是松滋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的一个缩影。
松滋,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处于平原和丘陵结合地区。因地跨鄂西南纬向构造带及江汉平原沉积带,地层齐全,矿产资源丰富,原有石油、煤、岩盐、重晶石、钾卤等30余种矿产资源,是江汉平原唯一产煤县市,素有“金松滋”的雅称。
但随着长时间大规模采掘,松滋煤炭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经济发展不可持续。2011年11月,松滋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是摆在松滋面前的第一大课题。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在于培育发展替代产业,摆脱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为关键的是,替代产业要立足当地的要素禀赋,不能异想天开。
特有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松滋丰富的自然资源。松滋正好处于北纬30°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水、岛、溶洞、温泉等各有特色,境内还有少数民族风情。
“旅游业,无疑是松滋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松滋市委书记李恒认为,旅游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综合性产业。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既能带动消费,也能拉动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旅游是绿色产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松滋旅游业发端于1996年。那一年,松滋正好撤县建市。当时,松滋提出了“旅游兴市、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大市”战略目标,着重打造以水风景区为核心的龙头产品。
水,也由此拉开了松滋旅游开发的序幕。
突围:探索“旅游+”路线
水,系洞庭湖四口水系松西河的支流,流经五峰、石门、澧县、松滋、公安五县市。为防水患,1958年冬,水水库动工建设,历经22年,于1980年完工。
建成后的水水库,属亚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水大坝全长8968米,是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最有特色的,是湖中的500多座岛,将水面多处分割,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特景象,被誉为“楚南仙境千岛湖”。
正因于此,对于水风景区的开发,松滋一直持保护性开发态度。因为“水是松滋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破坏容易,整治难。目前,水水库水质符合人类直接饮用水标准,是湖北省优质水源地。
“对于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如果没有好项目,宁可不开发。”李恒说,发展是硬道理,但生态保护则是发展的前提。
当地招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曾有房地产公司老板提钱上门说,一亿元买下水中的一个岛,行不行?“对这种简单粗暴、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我们坚决拒绝。”
直到2011年底,松滋关于水的开发才开始步入正轨。当年,松滋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旅投”),组建湖北水旅游发展公司,全面实施水旅游规划、建设和营运。
“水资源禀赋好,后发优势明显。我们要把水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开发好。”鄂旅投相关负责人表示,水风景区的开发,将在继续践行“山水共欢、人水和谐”的理念下,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逐步提升景区形象和品质。
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旅游,两者如何兼顾?
鄂旅投给出的答案是,发展“旅游+户外运动休闲”模式。
为什么要走户外运动休闲的旅游线路呢?湖北水旅游发展公司负责人石萍告诉《支点》记者,水的核心资源是山、水及溶洞,但这些自然资源在其他景区可能也会有。要让水在全国众多景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差异化路线,同时还得尊重自然,不能大挖大建。“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发展户外运动休闲,既可尽最大限度保护水的生态环境,又能与其他景区错位发展,形成独有的水特色。”
具体的规划,则分为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体育+旅游”,即结合水森林、湿地并存的多样化自然地貌条件,设置高低空探险、丛林探险、真人CS、攀岩等项目;二是“露营+休闲”,即围绕水资源,策划生态垂钓、潜水、摩托艇等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乐趣。
经过几年努力,水的户外运动休闲特色名声渐起。今年5月,水风景区举办萤火花海音乐节,4天时间便吸引来自武汉、荆州、湖南常德近2万名游客,活动综合收入达1089.3万元。
今年10月21日-26日,水风景区将承办第三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首次将触角伸向全国。9月中旬,记者在水风景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搭建木结构的露营屋――这是房车营地的一部分。
“我们想把水打造成全国5A露营基地,并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力争把松滋打造成国家级的露营旅游产业装备产销基地。”松滋市市长伍昌军信心满满,届时,水不仅是松滋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的露营旅游集散地。
崛起:相信消费升级的力量
不难看出,水风景区的所有“玩法”,就是为了让水成为旅游目的地。也就是说,只要想办法让游客自愿在景区停留,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发展旅游,要看到旅游业的趋势。”松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玲分管旅游。她认为,当前,中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但旅游产品供给却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此时,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水风景区,可看作是松滋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探索。”
对这种探索,覃章艳喜欢用更时尚的表达 :“旅游+”。具体来说,水风景区打造的是“旅游+休闲度假”。
巧合的是,位于松滋西南边陲的卸甲坪土家族乡(以下简称“卸甲坪乡”),正进行着另外一种“旅游+休闲度假”的尝试。
尽管地处偏远山区,发展滞后,但卸甲坪乡的资源禀赋却很独特,尤其是拥有天然的优质温泉。值得一提的是,温泉出水点水温约53℃――如此高温的天然温泉,在松滋市周边200公里范围内(湖北荆州、宜昌及湖南常德)少有,当地很早就有挖坑泡温泉的习俗。
从2011年开始,松滋市委、市政府在卸甲坪乡大力实施贫困山区扶贫综合开发,帮扶援建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几年来,扶贫效果明显:卸甲坪乡与外界连接的路修通了,电网改造好了,土家特色村寨建设渐成规模,旅游平台特色逐步彰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4年,卸甲坪乡引进宜昌民生地产公司,投资4亿元在卸甲坪开发温泉和土家风情资源休闲旅游度假村。今年9月中旬,记者在现场看到,温泉主题酒店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预计今年底前对外营业。按规划,酒店内设有造型各异的温泉池、土家民俗表演、电影院等休闲娱乐项目。
“其实,这个项目是我主动找过来的。”宜昌民生地产公司董事长张鹏飞对《支点》记者说,他虽然以房地产开发起家,但很早就开始思考公司转型的问题。他留意到,中国已进入消费升级的时代,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有车、有房、小孩上学稳定了之后,他们的增量收入会用来干什么呢?
“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增量收入会用于改善生活,特别是精神消费领域。”张鹏飞认为,为什么电影院、商业综合体会如此火爆,就是因为人们要享受生活。
在分析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后,张鹏飞总结出一套基本规律――这些城市大多离不开“四菜一汤”,即主题酒店、高尔夫球场、酒庄、游艇及温泉。
“这五项,都与消费升级有关。前四项,很多人都有涉及。但唯独温泉,是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在获悉与宜昌相邻的松滋有天然温泉,且当地政府也准备大力开发温泉产业后,张鹏飞非常兴奋,主动找到卸甲坪乡协商投资事宜。很快,他的温泉度假项目便破土动工。
尽管投资不小,但张鹏飞对未来充满信心:“从大方向来看,休闲度假肯定是未来旅游的一种趋势。”
蝶变:强力推进全域旅游
与水风景区一样,张鹏飞也希望将温泉项目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让游客留下来,走“旅游+”的路子。
这种模式,正是松滋全域旅游战略所推崇的路径。覃章艳认为,“旅游+”具有像“互联网+”一样强大的开放性和渗透力,能渗透各行业并与各行业融合发展,进而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催生各种新业态、提升各行各业。
“跟‘互联网+’需要有互联网作为工具一样,‘旅游+’也必须要有发展旅游的基础。”覃章艳说,松滋特有的山水洞林泉、古生物化石群等自然及人文资源,通过对旅游的综合开发,能推动自然资源与健康、文化、医药、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谋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考古科普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通知,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还命名了第一批共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宜居等特色小镇。
财政部从2016年起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依然是未来几年国家建设重点。
从特色小镇到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悄然布局。
为特色赋予产业内涵
特色小镇热潮始于浙江,继而在全国迅速发展,但特色小镇并非浙江原创,北京、天津、黑龙江、云南、江西南昌等地都曾提出建设特色(小)城镇并在持续培育。
2016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出面组织了一场特色小镇的专题会,浙江、贵州被视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地区,伴随中央的肯定与推广,特色小镇迅速推广,多地开花。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在浙江,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安居乐业是期望,也是一种标准。安居与乐业,孰先孰后,似乎乐业更能安居。1000个特色小镇、6000个美丽乡村把产业建设放在第一位,“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前提,美丽乡村的四化标准是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特色小镇规划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产业从何而来?从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地缘交通、资源导入方面营造特色产业,浙江特色小镇聚焦于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同时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产业营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定阶段的培育,才能见效,三部委文件开宗明义就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浙江经验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新型城镇化落地找到了抓手,让字面化的概念理论具体化、实践化、样本化。并且通过制度举措进行量化设计,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动态管理,资金投入是道硬杠杠――3年30亿元――50亿元的有效投资。
产城融合 和谐共生
2月10日,丁酉年正月十四。走进位于嘉善县大云镇的“甜蜜小镇”,这里的“年味”独具特色: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散发着香味的巧克力在流水线上流转。游客操作间里,一群小朋友正在亲身体验蛋糕制作,奶油、可可粉涂得满手满脸。而旁边,几对恋人对着车间背景拍摄婚纱照。
大云镇镇长陆芸介绍:以往,工厂仅是生产的地方。现在,“甜蜜小镇”整合了“巧克力、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等元素,以产业支撑旅游,以旅游服务产业。
特色小镇有“吃”的,也有“穿”的。在诸暨的“袜艺小镇”,最惹眼的当属投资达5.8亿元、已入驻运行的“袜业智库”――纺织袜业研究院、袜业指数中心等机构。在创美公司,一双新型运动袜拥有4项专利技术;在海润精工,新研制的智能袜机可节省用工70%以上……制袜企业设计上的短板,如今在‘袜艺小镇’都补齐了。浙江的特色小镇,有的依山,有的傍水;有历史古镇,也有现代产业园区;有的改自古粮仓,也有厂房规整的新建筑。但无论哪个小镇,都是风格鲜明,环境怡人。
“特色”小镇一定要先有特色,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大白乡,就是以特色小镇理念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白乡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科技产业,扶持培育大豆、密植梨、高粱、葡萄等特色产业,培育推广“美白伊人”大豆和“白雪”牌香梨两个品牌。
除了农产品的优质外,大白乡还利用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等“互联网+”功能,将更多科技因素注入经济发展。大豆的种植栽培建立源头追溯制度,从播种、施肥到收割实现全过程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实时查看产品来源及生产过程。随着农业小镇进入“大电商时代”,大白乡构建起“互联网+”扶贫网络,搭建贫困村电商服务体系,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借助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机遇,打造线上“鲜果销售”和线下“观光采摘”双模式,逐渐形成“鲜梨销售、梨园观光、网上认养、采摘体验”等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链,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
目前,国家层面认可的特色小镇建设有一个总体原则,其本身要符合广义的PPP范畴,即“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特色小镇建设就是按照这个基本总原则推进的。此外,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被普遍看作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以及中国式产业园区的补充和升级,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确认。
“小城镇内需的潜力很大,小城镇承担着补短板的作用。”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表示,随着小镇青年返乡需求的提升、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要适应这些转变的发展机遇,培育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首要内容。
沿着两公里长的曲折山路盘旋而上,行至海拔1300多米的半山腰,一片有着传统川西建筑风格的特色民居赫然入目。这就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h穆坪镇雪山村。
村民李勇的家就是其中的2号房。
他所在的雪山村新江组共有38栋青瓦黄墙的4层小楼,全部依山势分排而建,错落有致。远望过去,像群山环绕中凌空悬挂的“世外桃源”。谁又能想到,这里在3年多以前还是一片废墟。
李勇曾亲历2013年“4・20”芦山地震,而今,他不仅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村民自建的新房,还把自己建造的民宿出租给村里的合作社,留在家乡做起了旅游接待生意。
在震后的断瓦残垣上重获新生的雪山村村民有264人。
从“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的穷乡僻壤转变为游客盈门的民宿,雪山村这样的村子,仅在宝兴县就有19个。
“生态优势是雅安最突出的优势,要围绕这个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把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正是秉持这样的发展思路,雅安义无反顾地进行着积极探索。 俯瞰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雅安立足全市旅游资源,以“推动资源变资本、生态变业态,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让生态资源向旅游经济转变”为基本思路,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
“这样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让雅安有了面目一新的改变。”四川省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单靠“老天爷”和前人赐予是不够的
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命名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以及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在蒙顶山上种茶的雅安人吴理真被认为是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雅安的“熊猫家源,世界茶源”是其最为外界熟知,也最具国际吸引力的两大名片。
“除此之外,雅安还是自然、人文资源的宝库。”雅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曹刚告诉《t望东方周刊》。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海拔垂直高差5000余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目前雅安境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而碧峰峡、蒙顶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此外,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的雅安还是名副其实的“川西咽喉,门户,民族走廊”,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全市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 5 个,有国家级、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处。
以牛背山、二郎山、青衣江、喇叭河等为代表的壮美大山秀水;历史悠久的茶马文化、少数民族风情;雨城区的碧峰峡、中国藏茶村、上里古镇,芦山的乌木根雕,荥经县的黑砂,宝兴的汉白玉,汉源的水果、蔬菜、中药材等景区、工艺产业和特色农业,共同构成了雅安独特的旅游、康养、休闲资源。
去名山采春茶,在山高林密、溪谷纵横的碧峰峡风景区避暑,到大熊猫基地观赏国宝吃竹子,去“花海果乡”汉源品尝红透了的大樱桃,或是盘旋两公里山路入住峭壁上的雪山村民宿,看窗外云雾缭绕、山峦壮阔、山下的宝兴河奔腾不息――雅安对游客来说有着丰富多彩的选择可能。
“在大众旅游兴起的时代,生态人文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的雅安迎来了绝好的发展时机。但我们很清楚,要持续地吸引游客,单靠‘老天爷’和前人赐予的先天资源禀赋还远远不够。”雅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一心告诉《t望东方周刊》,“雅安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既要充分发挥已有优势,结合本地特色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更要继续在基础设施、服务提升等方面做好配套。”
卖鲜茶叶的“天花板”怎么破
雅安市名山区是全国区县范围内茶园种植面积排名第二、人均种茶面积和绿茶产量全国第一的产茶区。但在过去很长时间,这里的茶农主要靠卖最初级的鲜茶叶为生,产品附加值低,鲜叶价格下跌时,收入只能随之缩水。
灾后重建过程中,名山区开始了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仅仅围绕茶叶种植、销售本身做文章,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增加很困难。而在茶叶品牌格局几乎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要是光沿着老路走,就很难再有所突破。”雅安市委常委、名山区委书记吴宏告诉《t望东方周刊》。
2013年之后,名山区依托丰富的茶业资源和浅丘地貌型茶园的独特旅游景观优势,一改往日以种茶、卖鲜叶为主的传统产业模式,探索出了“茶+旅游”“茶+科技”“茶+互联网”的特色发展路径。
依靠“1+6+N”的空间发展布局,名山区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的转变。
“这样的辐射带动了走廊沿线12个乡镇近15万群众共同致富。”吴宏说。
仅茶旅融合这一块,2017年前4个月全区接待游客达1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1%和71%。
“从群众的收入结构来看,2016年旅游方面的收入占到了五成;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一成,90%的收入还是来源于鲜茶叶。”吴宏告诉本刊记者。
类似的转变还发生在雅安的其他区县。
震前,距离名山区直线距离20公里的芦山县龙门乡的多数老百姓,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或家庭养殖为生,生活并不富裕。
而今,龙门乡建成了白伙、王伙、河心等7个特色新村,打造出一条22公里旅游环线相串连的4A级龙门古镇乡村旅游线,沿线村民则把客房出租给新龙门客栈等民宿、酒店经营者,每年不仅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和可观的利润分红,自己还可以通过给民宿提供服务再赚一份钱。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力推产业结构调整的汉源县,如今已经从一个无法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的盆周山区,转变为名副其实的“花海果乡”。时值6月,甜樱桃、红富士苹果正是红遍满山遍野的季节,不过它的“丰收”季远不止于新鲜果蔬的上市期。
汉源县以“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为引领,打造从河谷、山腰到山顶梯次展现的农田景观,将乡村、自然、历史、田园、家园的“画卷”融入新村和产业,一年四季可以观赏“一步一景、一天一景、一片一景”。
“我们的目的是让游客既能‘饱口福’、又能‘饱眼福’,还可以‘享清福’。”汉源县县长郑朝彬对《t望东方周刊》说。
3个月旅游业分红是种地年收入的10倍
力推乡村旅游、生态产业发展,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2015年9月21日,雪山新村民宿正式开始运营。截至当年底,3个多月时间村里每户人家就分到了几千元,几乎是原来一年种地收入的10倍。
“2016年全年我自己分了2万元,今年肯定会超过3万元。”李勇对《t望东方周刊》介绍,村民从民宿里获得的收入由房租、房费分成和合作社收入结余的年底分红三部分组成,在合作社打工的12个人除此之外还能拿到每月1000元~1800元不等的工资,而其余留在家乡就业的乡亲要么开了超市、餐馆,要么种地之余,在自家农地里运营游客采摘、体验的项目。
2013年之前,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村村民刘林还只是一个普通茶农,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茶楼的老板。
“靠给游客提供住宿、品茶、采茶体验等服务,每年能比原来增加三四万元的收入。”刘林对《t望东方周刊》透露。
“其实刚开始我搞茶旅融合,很多人包括本地老百姓都会担心游客不足,但现在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接待能力不足。”吴宏告诉本刊记者,“一到节假日,仅成都和重庆来的游客就已经把所有的停车场、酒店全部挤满了。”
而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刘林家的茶楼仅出租骑游的自行车一项,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1000元;而卖小吃的邻居,光是土豆串一天就卖了4000串。
“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时,还对引导农民返乡就业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
“以前老百姓种花椒、玉米的年收入不足1000元,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产业结构调整之后,外出的人纷纷回来,因为他们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新机遇。”郑朝彬告诉本刊记者。
而今,依托总面积达66万亩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汉源县建成了116公里的“百里果蔬走廊”精品乡村旅游环线,现在农民仅卖水果的收入就能达到每亩2万~3万元,有些村民还做起了农家乐。
汉源县大田乡乡长任雪玲对《t望东方周刊》介绍,如今大田乡老百姓人均年收入达40万元以上的占5%,30万~4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的占到了80%。
把“女儿”先打扮起来,再嫁出去
“雅安在过去4年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生态旅游业之所以能够形成规模,离不开企业的开拓。”徐一心告诉本刊记者。
以名山区为例,为落实“茶旅融合”的发展理念,区政府与雅安市有关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一家国有企业,它既是利用灾后重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主体,也是名山 “1+6+N”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人。其中,其所建设经营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茶产业为主题的公园。
“现在农业部所属的中农茶促会以我们为样板,把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作为了未来制订国家茶叶公园的标准。”吴宏介绍。
从整个雅安市的情况来看,2013~2016年,雅安旅游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了500亿元,引进了东方园林、能投集团、中业集团、港航集团等一批集团企业共同做大旅游的“盘子”。
这背后,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
“这种引导不仅仅限于‘书记、市长亲自带队推介雅安旅游项目’,关键是要利用好灾后重建资金,做好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也就是通常说的‘筑巢引凤’,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徐一心说。
政府做好规划、服务、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龙头企业带动,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者进入,形成企业联盟、基地联盟和品牌联盟共同推动雅安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吴宏把这种政府与企业的分工合作比喻为“嫁女儿”,“相当于我有个女儿长得比较漂亮,但是缺乏美誉度,我们先把她打扮起来,让她更有气质和素养,然后再嫁出去。”
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董事长付德彬是位于芦山县的龙门乡生态农业园的投资人,他对此感触颇深。
“刚开始,龙门乡连车都很难开进去。从成都拉种苗、物资过去,200多公里路程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直到芦山县政府把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修通,我们才打开了局面。”付德彬告诉《t望东方周刊》。
为了吸引企业投资,龙门乡在土地流转方面还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把土地交给乡里或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则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农民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在企业经营产生利润之后再坐享一份分红,同时还能在企业打工赚钱。
“每亩土地的租金是2000元,他原来一亩地才收入几百元钱。如果是打工,一个人一年挣2万元没问题。”付德彬对本刊记者介绍。
在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看来,这样的发展模式让地方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和观念。
“人的改变是最显著也是最要紧的。” 宋开慧告诉《t望东方周刊》。
“造福百姓”不只是安置生活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说到底为的是造福一方百姓,这里说的‘造福’不光是安置他们的生活,还要帮助他们安排好生产。而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尊重老百姓意愿、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都是我们严格遵循的准则。”徐一心对本刊记者介绍。
曾对雅安的震后重建作出了重要指示:“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
这一指示精神为雅安的探索指明了道路。雪山村正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典型案例。
“所有的房屋建设、装修,民宿的经营管理,收入的分配等,都由村民自己来作主。”宝兴县县委书记石章健告诉《t望东方周刊》。
为了改变过去灾区重建更为注重建“消费品”的做法,中国扶贫基金会对雪山村的重建一开始就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房子既要老百姓自己住,还要能作为精品民宿来经营。
于是,来自70多个国家的900多位设计师为雪山村免费设计了128种方案。雪山村成立了村民的自建组拍板,从中选出了一种,并结合自己的居住需求作了户型改动,最终实现了“一二层自住、三四层出租,入口不同,生产生活互不影响”的效果。
自建组完成房屋建设、装修任务之后,接下来的民宿运营则由村民合作社统筹。
接待游客的前台、打扫房屋的服务员均为村民应聘上岗,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为避免拉客抢客的现象发生,游客的入住需求被随机安排到有空余房间的家庭;宣传推广工作则由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承担。
“房租是按照房屋面积而定,分红则根据客房装修时村民与合作社分担的费用比例来分。”李勇告诉本刊记者,“在装修家里客房时,我自己花了10万元,合作社拿扶贫基金给我出了10万元,这样我能获得的分红是民宿经营收入的一半。到年底如果还有结余,全村人均分。”
这样的村民自建自管模式,在戴维新村、蒙山新村等雅安其他乡村旅游示范村,已经成为范例。而雪山村模式,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地区学习的样本。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收稿日期:2012-01-29
作者简介:黄梅梅(1980―),女,广西靖西人,农经师,主要从事办公室文秘和农业经济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205-03
1 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广西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80%以上在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广西以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充分利用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艺术开展农业观光游及农民生活体验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增收门路,改善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卫生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能够加强群众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文明素质。乡村旅游业正在成为广西实现富民强桂的新跨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广西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广西发展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广西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属全国较早兴起乡村旅游的省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在桂林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带动下,由外国散客及背包客的推动,在浏览漓江返程中转地的阳朔,广西乡村旅游悄然兴起。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政策的出台,桂林市将旅游与扶贫相结合,逐步在漓江沿岸以及龙脊梯田等著名景点景区着手发展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阳朔高田乡枥村和龙胜龙脊和平乡就是这一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区各地纷纷开展了以“农家乐”、民族村寨观光游为主要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逐步在全区铺开。2004年以后,广西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发展规模和涵盖范围明显扩大,并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广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高度关注,有效地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发展相结合,成为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006年,广西区旅游局和农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意见》,明确了广西各级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将拿出专项资金对乡村旅游进行专项扶持,把旅游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广西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得益于领导重视,部门携手,措施到位,广西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传统农民向旅游从业者、传统居住型乡村向旅游接待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变。截至2010年底,广西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累计建立各类休闲农业园288个,农家乐旅游点1 000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排第9位,在西部省区排第2位,直接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近10万人,分布在全区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年接待旅游人数约3 500万人,旅游收入约70亿元,农民从中增收近3亿元,旅游点农民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自治区旅游局还与农业厅、建设厅和林业厅等部门合作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的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和右江河谷沿线城乡风貌改造的乡村旅游村屯示范工作也初显成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格局正在八桂大地形成。
目前,广西各地的乡村旅游形成由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向外扩展,从单一的农业观光型逐步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度假、养生、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旅游产品类型多样,涵盖农业的各种业态,并形成广西自己的特色品牌。主要类型有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采摘型乡村旅游,如恭城县红岩瑶族村、北流市罗政村;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农业示范型乡村旅游,如广西八桂田园、广西现代科技示范中心、南宁金满园、北海田野科技种业园等;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如南宁市杨美古镇、宾阳县蔡氏书香古宅;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长寿养生型乡村旅游,如巴马县坡纳屯、乐业县火卖屯。
3 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效
3.1 推动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组合,发展旅游可以使农业跳出单一农业生产的圈子,开发出生产过程中以及农产品收获前的观赏价值,增加了农产品的经营途径,更好的挖掘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旅游方面的价值。对旅游而言,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所产生的新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其融入自然、注重休闲的优势成为整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大旅游产业的一种有益补充。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2010年,广西旅游总收入达到953亿元,相当于全区当年生产总值(GDP)9 502亿元的10%,旅游业已经成广西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作为大旅游产业组成部分的乡村旅游功不可没。
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等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有利于发挥农业本身具有但以前不被重视的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靖西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良性发展。如今当地种植的茶叶、辣椒等农作物,成为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制作绣球、民族服饰、木雕等手工艺品,拓宽了增收渠道。
3.3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强,每增加1个旅游业就业人员,可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5~6人就业。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为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开辟新途径,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客栈、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促进了农村餐饮、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发展。阳朔县现有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拉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亿元,从事旅游业的农民人均增收达4 000多元。据对广西50个农业旅游景点的统计,直接提供给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达7 000多个,发展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门路。
3.4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乡村旅游把城市的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增加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交流与沟通,帮助农民更多地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致富信息,直接带动了城乡之间财富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善,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城乡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北流市罗政村通过休闲农业旅游和农家乐的开发,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八月十八均举办旅游文化节、裴九娘(裴圣)文化节、龙眼节等活动,吸引了10多万名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各种农村政策、种养信息、科技资讯、务工招聘则“搭车”宣传,城市游客在罗政村可领略到农村的生态之美,而村民则借机获得了农耕科技知识,呈现出村风好、民心顺、积极向上的和谐景象。
4 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广西发展乡村旅游态势总体良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二是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三是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精品景点少,缺乏自身特色,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因素使乡村旅游越来越难从旅游业中获利。四是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
4.1 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布局中,研究利用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关政策,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来破解广西乡村旅游发展难题。在明确乡村旅游业范围界定的前提下,出台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扶持和打造一批有一定发展基础、特色鲜明、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主管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制定乡村旅游线路,制作与景区、景物相协调的乡村旅游宣传资料和宣传广告牌。农业部门要结合“一村一品”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田园生态型休闲农业名村名镇;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基地;结合实话“百村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民俗风情型休闲旅游示范新农村;结合农户庭院经济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农家乐型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点。建设、规划、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应优先考虑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点交通的通达力;税务、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应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予以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直接用于采摘、观光、养殖、饲养的土地,免征土地所得税。
4.2 科学布局,错位发展,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广西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六大类型”,即“农(渔)家乐乡村旅游、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民族民俗风情乡村旅游、古村镇聚落乡村旅游、回归自然乡村旅游”,按照“交通便捷、设施配套、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的思路,高标准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要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引导个性化发展,切实做到优势互补、关联带动,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此外,要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和营销,精心制作发行反映乡村旅游形象的宣传画册、光盘、书籍等,依托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宣传、推广和营销广西乡村旅游产品。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把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推进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乡村广播电视、通讯、供电、供水、医疗卫生服务等条件,配套抓好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停车站场建设和农村“一池四改”(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圈、改厕)工作,为游客提高空气清新和舒适宜人的休闲旅游环境,以放松心情,洗净城市所带来的铅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4 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以旅游部门为主,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要配合抓好乡村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结合项目开发制定人才培训方案,重点对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开发、景区管理、家庭旅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市场促销、语言、传统技艺、民俗文化讲解等各类人才进行培训。重点抓好对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乡村旅游规划创意策划人员进行农业技术知识、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县乡各级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为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提供门类全、数量足、质量高、用得上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为乡村旅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5 规范发展秩序,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对全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广西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完善旅游服务标准、旅游投诉以及旅游处罚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建立、实施乡村旅游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进入门槛,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严格控制档次不高、卫生条件差的一家一户式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形式,净化乡村旅游市场环境,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水平和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 琳,贺亮军.广西农业旅游部门联手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N].广西日报,2011-06-21(6).
[2] 苗 丽,周少强.广西乡村游已成为广西旅游业品牌[N].当代生活报,2009-12-14(5).
[3] 何 明,邝伟楠.乡村旅游成为广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N].广西日报,2009-08-15(6).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风土人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为我国农村,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江西省瑞金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极大带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人,2010年全市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高达1.2亿元,旅游收入增幅达147%。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村旅游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这就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可能性。另外部分农民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出售纪念品等方式也达到增收目的。湖北红安市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生态家园”名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极大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农宅出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654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首次超过城质的提高。乡村旅游把城市新信息、新理念带入农村,这对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及乡村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由于乡村旅游从业的需要,一方面,使得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很多农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很多村民自觉学习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江西瑞金密溪村发展乡村旅游5年多以来,呈现出村风纯朴、民心顺畅的精神风貌,2010年还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文明村。四是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使得乡村保护旅游资源成为一种必然,一方面增强了广大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了乡村环境、生态及文化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乡村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乡村旅游与乡村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乡村旅游发展,给农村带来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乡村旅游,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经济实力,促进了农村产业链的延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年均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或间接提供350个就业岗位,为1000个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二是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这就为农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三是加快了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助于增加农村资金的投入及其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农民和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此外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城乡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乡村旅游项目一体化建设,加快了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贫困地区农村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种培训班,增强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增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由于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这样就有利于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三三昌“资源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既发展了农村经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双赢”的发展格局。三是推进了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据中国社会科三三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统计数据测算,旅游产业对苎旦相关产业的拉动贡献率一般为1:4,乡村旅游直接三或间接地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使产业彼此协调发展,“共生共荣”。四是促进了人和人之问的和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旅游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问、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
二、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性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还较为滞后,尤其在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接待能力有待加强目前,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政府投入资金不足,乡村旅游业发展必备的服务条件及其基础设施还处于较低水平,据国家旅游局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有79.2%的乡村旅游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即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的道路、通讯、接待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到位,尤其是从干线公路到各乡村景点的公路连接不畅,交通状况亟待改善,影响了乡村的全面发展。如江西赣南A市的云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紫云省级森林公园、定南文化古村落乡村自然人文景观,由于地处偏远乡村,交通不便,虽然乡村资源富足,但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滞后,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以笔者调查的江西定南客家土楼为例,该景区在“五一”、“国庆”等长假期问,游客数量剧增,许多游客在白天观看完景区后,由于景区客房数量有限,所以不得不回县城住宿,然后第二天继续回景区观光,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以致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及其综合的边际效益呈递减之势。
(2)乡村旅游内容不够丰富,乡土特色有待凸显目前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缺乏较完备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总体还处于自发性发展态势,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结果导致旅游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吃住固然是游客的基本需求,而参与、体验、感悟、教育活动则是丰富旅游内容和留住旅游者的关键。当前乡村旅游活动内容雷同单一,许多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景区还未完全做到“吃在农家,玩在农家,乐在农家”,很多游客走马观花,仅仅只是在农家吃吃饭、打打扑克、玩玩麻将,乡村旅游活动内容重复单调,结果导致乡村旅游者的重游率普遍下降。发展乡村旅游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就是保留乡土特色,切勿舍本求末。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以及乡村的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目前很多贫困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商业意味过浓,以致许多地方在特色民俗资源的保留和开发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3)乡村旅游缺乏规划,资源保护有待完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全国2172个乡村旅游景点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还有83.6%的贫困地区没有制定完整的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仅有16.4%的贫困地区做过乡村旅游规划,但都缺乏操作性强的乡村旅游规划。由于缺乏规划引导,个别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存在无序、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的现象,项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一是自然衰败。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影响旅游资源的变化,使之受到破坏,这就造成旅游资源的自然衰败。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年久失修,已失去原有风貌。如江西省赣南A市B乡的谢氏古宅、王氏古屋、高洋村徐家大院等古建筑、古名居,由于年久失修,风吹雨淋,致使这些人文古迹侵蚀严重。二是人为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由于地处偏远,村民素质较低,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村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紧邻古宅乱搭乱建民房,使得古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外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消费产生的无机垃圾,旅游社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等,都将对乡村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和结构上都不符合旅游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尤其在知识结构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据国家旅游局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占到83%,高中文化程度的:21.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总量的5.3%,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笔者对江西赣南A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得知,目前江西赣南A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到总量的67.8%。由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而且严重制约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一是在经营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现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够规范,难以形成较好的经营思路,同时经营者往往把大部分投资都投入到主体建筑,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简单地复制,而不愿意在培育经营特色、提高服务质量上投入更多资金。二是促销意识浅薄。在组织客源上,虽然经营户的市场促销意识有了一定加强,但仅局限于周边区域,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众多村落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但经营户没有做好挖掘包装这篇大文章,难以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探秘的需求。
三、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选择性
乡村旅游应以农村为载体,以农业为依托,把环境、生态、民俗、文化很好地融合一起,成为一种深度体验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突出乡村地方特色,走协调化、特色化、品牌化、制度化、机制化于一体的道路,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布局,凸显特色,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协调化、乡土化乡村旅游开发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避免乡村旅游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协同农、林、水等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本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乡村旅游景点的布局、风格等方面提出规范化要求,避免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重复与雷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协调指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加强各部门之问的协调合作,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即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等方面,促使乡村旅游发展走规范化、协调化之路,从而加大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以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我们知道旅游消费实质是一种文化消费,因此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的亮点是让旅游者亲身体验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深切体会乡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和毕尔巴鄂大学人类学教授比德罗•希尔先生认为,“开发乡村旅游,必须了解乡村的文化,在推广时不能把其真实、本质的东西改变了”。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应注重民俗化、乡土化,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较浓的田园乡土特色,尽量保持其乡村的原汁原味,避免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2)整合营销,智力支持,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化、规范化乡村旅游要在政府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改变“小、弱、散、差”的局面。其一,乡村旅游景点可根据自身特点状况,统一整合产品、统一编排线路、统一包装形象、统一拓展市场,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形成便捷的旅游网络,实现市场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其二,要转变“酒好不怕巷子深”经营观念,改变被动等客上门的经营模式,采取多种营销的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到周边地区促销,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社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三,要把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以丰富乡村旅游活动内容,提高乡村旅游参与性和体验性,满足游客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及乡土文化的多种需求性。其四,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整体接待水平。首先要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只有优秀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才能创造出奇特的产品构思、先进的服务创意、科学的管理经验。当前乡村旅游难以吸引高层次管理参与开发和管理,可以通过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以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可以有计划地把一些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选送到高等院校和旅游发达地区学习,以加快本土化人才的培养,也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研、学”互动纽带或组建专家智囊团,“借脑引智、借脑生财”,以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促使乡村旅游发展步人品牌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以“凤凰腾飞”为总目标,加快建设“一中心三片区”,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强市、交通强市、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和教育强市,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决战决胜,有力有为,实现两个“五年翻番”,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把潮州建设成为经济更繁荣、政治更清明、社会更和谐的美丽新凤城。
实施“四梁八柱”工程
增强区域发展实力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五个强市”新定位,加快“一中心三片区”建设。狠抓凤泉湖高新区、高铁新城、韩东新城、闽粤经济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科学布点产业项目。搭建创新服务载体,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一批根植性强的大型骨干企业,提升“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等区域品牌。
实施“四面八方”工程
统筹推进各项事业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释放“双创”活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潜能。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目标,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以创建“健康潮州”为抓手,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擦亮潮州文化品牌,注重精神文化引领,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打造不失传统的现代潮州。
实施“四通八达”工程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八网”重点项目建设,谋划推进一批涵盖能源、交通、环保、防灾、水利、信息等体系的重点项目。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建设,大力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和旧城改造。狠抓经济体制、投融资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改善营商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扩大海丝、闽粤、中潮“三大合作”,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实施“四平八稳”工程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全力办好每年十件民生实事,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打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整治各种社会乱象,抓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六城同创”工作。
打造有力有为团队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始终把人民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认真履职,依法行政,主动担当,有力有为,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府、创新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廉洁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上见实效,形成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施政新风,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过去五年答卷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城市格局明显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有力改革开放纵深拓展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978亿元,比上年增长7%左右,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2亿元,与上年持平,年均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76家,拥有各类市场主体91229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9亿元,年均增长12.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3亿元,年均增长21.3%;外贸出口总额27.6亿美元,年均增长0.4%,外商实际投资增幅居全省首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年均增长10.5%。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粤东西北各市第2位;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增幅连续两年居全省各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家;凤泉湖高新区更名、扩大范围获得省批准,“市区镇企”四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质检机构、专业镇支撑能力增强,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99项,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名标202项。上市公司增至7家,挂牌企业45家,三环集团进入省民营企业100强。
城市格局明显优化
厦深高速铁路、潮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潮州港扩建货运码头试运行,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梅汕客专、宁莞高速潮州段和大潮高速先行性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国省道改造提升,外环西路、绿榕西路、护堤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改建县乡公路182公里、通村公路1155公里,“成型成网”交通体系初见成效。燃气供应“一张网”、供电网建设改造进展顺利。韩东新城规划建设稳步推进,51个重点项目布点实施。潮安实现撤县设区,饶平县城得到提升,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呈多核化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有力
治脏、治水、治气“三治”工作持续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韩江综合整治成效突出,海洋生态得到较好保护。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深入开展,新建森林公园31个、湿地公园3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2.93%。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受到严厉打击,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处置已供未用土地110宗306.7公顷,整治“两违”用地531宗1631.3亩。
改革开放纵深拓展
简政放权深入开展,对相关县区和经济开发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193项,实行2、3、4号章,行政效率大幅提高。营改增试点、商事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土地一张图”、“燃气一张网”、“公交一张网”等取得突破,黄正村整村改造试点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三资”交易平台建设等农村综合改革卓有成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全覆盖。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民生领域累计投入409亿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历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解困工程扎实有效,建成城镇各类保障性住房7489套,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20611户,第一、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均圆满完成,163个贫困村10081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全面启动。我市成为粤东首个省“教育强市”,“传承韩愈文脉、人人尊师重学”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2017年美丽蓝图
突出项目带动
强化发展支撑
坚持发展项目化,强化“项目为王、动工为先”理念,及早抓好年度投资164.65亿元的92个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八网+产业”行动计划,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蓄后劲
抓实产业项目。坚持“实业兴市”,筑牢重大发展平台。抓住“凤泉湖速度”这一主核,瞄准“镇园一体化”的主攻方向,同步推进一期项目落地投产和二期用地征收及开发,全面完成中炬科技园、通用厂房、中山大道、科技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促光明乳业、荣信系列项目、明园新型金属质感材料等产业项目加快进度;加快高铁新城核心区开发,推进莱芙生产基地、普洛斯物流园、佛手果加工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东山湖现代产业园二三期征地工作,完成桑浦山功能定位和详细规划,大力发展梅林湖旅游商住项目;分步建设韩东新城各组团,完成意东片、北溪片等区域综合征地,抓好韩江新城半岛市民广场、桥东特色商业街、潮商城等项目建设,培育改造“潮创街”业态,推进韩东新城开发建设;促进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
抓实交通项目。推进实施年度总投资95.8亿元的61个交通重点项目,着重加快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梅汕客运专线和动车运用所项目建设,争取潮汕站扩容工程动工,实现饶平站始发运营。抓好大潮高速、潮汕环线高速、汕汾高速连接凤泉湖新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潮州东大道和一批省道改扩建工程建设,启动潮汕大桥、凤凰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北溪大桥建设,加快实施外环西路、护堤路潮安段、饶平沿海快速公路等项目,实现潮州大桥、如意大桥、如意路等通车。
抓实水利项目。围绕“生态水乡网”建设计划,全面推进全市246宗水利项目建设。抓好韩东新城防洪、北堤、南堤(首段)、北溪和潮安西山溪等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引韩济饶供水工程、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饶平海堤围达标加固二期工程和潮安内洋西总干排涝工程等建设。
抓实民生项目。着眼于提升人居环境和改善民生,提升市图书馆新馆和市档案馆,加快“博物馆之城”创建,引进社会力量办综合三甲医院,规划实施城区有偿停车体系,启动一半以上乡镇建设市民亲水平台,抓好城市主干道绿化和景观提升。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提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大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做好“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带动农民增收。拓展农村电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建好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创新发展示范镇5个以上,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举办首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打造根植于本土的“四梁八柱”骨干企业50家以上。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完善“企业直通车”、“绿色通道”、“一企一策”等服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挂牌企业6家。加大中小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推动企业上规模,培育小升规工业企业68家。
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新兴产业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发展工业陶瓷、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3-5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启动建设潮州美食城,规划设置陶瓷、不锈钢、茶叶、水产、二手车、农产品批发、家居装饰材料等专业市场,加快东方国际茶都、凤凰广场、财富中心等高端商贸综合体建设。着重实施9个古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大企业投建运营潮州古城,抓好旧府衙片区改造,开工建设文旅小镇、韩江沿堤慢道亲水走廊,打造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建设。
抓好四项治理
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存在矛盾,集中力量,破解难题,整治经济社会发展弊病,优化城乡发展环境
加强经济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假冒伪劣偷漏骗”,深入推进镇村“三项帮扶、五项整治”,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经营、违法居住、违法排放等现象,突出开展小产权房整治行动。
加强城乡治理。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进镇街文明创建活动,扩大创优覆盖面。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治脏、治水、治气”专项行动,动工治理城乡污水河,巩固镇街“四个一”打造成效,基本完成“拆四旧”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打造“三治”升级版。
加强生态治理。推进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实施“绿道网”建设,新增镇级森林公园6个、湿地公园1个,新增市级生态示范村12个、省级生态示范镇2个。启动韩江市区段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调整工作,推进枫江流域污染整治,抓好河、溪、渠、沟的清污、清淤、清障。
加强安全治理。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和平安村居创建,全力打造粤东最平安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深化改革开放
凝聚发展合力
汇集各方资源要素,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汇聚发展正能量
改善政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实行行政审批标准化,拓展网上办事大厅,完善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进市、县、镇、村四级“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全覆盖。规范和用好下放到园区的管理权限,实施投资项目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推行“现场会”、“站谈会”等问题解决新模式,缩短项目入园落地时间。强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注册便利化,探索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
推进改革攻坚。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国有全资的城市发展投资建设集团,设立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城镇燃气管网、市域高压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公交一张网”建设,推进新农网改造升级。
提高开放水平。依托闽粤经济合作区,全面拓展与福建、台湾的交流合作。加强与汕头、揭阳的对接,加快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建设,扎实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坚持合作发展。组织开展国内外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共建,争取有更多大项目落户潮州。强化与广州港、厦门港的合作,推动临港产业集聚发展。继续深化与中山市的对口合作,共同做好第二轮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做好第二十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申办工作。
兜牢底线民生
推进发展共享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做好就业保障工作。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建立初创企业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平台,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扎实抓好解困工程,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尊师重学系列活动,推动潮州大锣鼓进校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和学前教育,支持民办教育突破发展,逐步完善现代综合教育体系。全面推动卫生强市建设,强化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控,试点公立医疗单位托管制度。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一批文体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配套。
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完善民生保障政策体系,加大民生投入,重点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扶贫济困等公共服务的支出。结合省的部署安排,聚焦群众普遍诉求,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切实兜牢底线民生。
加强政府建设
提高政务效能
以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为目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有力有为团队,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为“凤凰腾飞”提供坚强保障
建设法治政府。恪守依法行政基本要求,扎实抓好“七五”普法工作,促进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合法性审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作用。
优化服务质效。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保持有力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懈怠,不松劲,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一、湄潭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区位条件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东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县城距省会贵阳200余公里,距遵义市区47公里,距重庆直辖市300余公里,326国道和204省道交汇于县城。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南北宽96.5公里,东西长29.5公里,平均海拔972.7米,森林覆盖率达56.5%。辖9镇6乡,118个行政村,13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8万人。
湄潭属于黔北经济开发区东南部农业经济区,为湄凤余城镇发展片区的经济中心,对外交通也比较便捷。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不利的区位条件制约了湄潭经济的发展。
(二)湄潭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1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6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16元。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杭瑞高速的开通对于湄潭的意义
按照杭瑞高速规划方案,杭瑞高速将在湄潭县规划城区内黄家坝镇和永兴镇分别设立出口,与326国道连接。杭瑞高速对湄潭的意义是:首先,强化了与遵义市区的联系,届时湄潭至遵义只要30分钟的车程;其次,通过遵义与贵阳和重庆建立了快速联系通道:再次,为湄潭向东,进入中国中部发展轴和长三角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高速公路开通后给湄潭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
一是共性机遇的竞争更趋激烈,要素外流不可小视。杭瑞高速公路修建,带来的机遇为整条公路沿线县市所共有,不只是湄潭县,这就存在着份额分配的竞争问题。同时,高速公路建成后,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与环境,也会产生高速公路的“哑铃效应”,甚至不仅不能吸引外部资本和人流物流,还会加速本地的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向发达城市外流。
二是高速公路建成后,高速公路经济带将加速形成,夯实基础势在必行。杭瑞高速公路预计将在2013年10月建成通车,在这段时间里,如果我们不完善好与之配套的干支线公路网络,不建设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集聚园区,不开发好旅游景区,不建设好休闲度假娱乐设施,不营造良好的政策、人文环境,使区域更为开放,要使人、财、物流进湄潭是不可能的,那么,湄潭极有可能被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缘化,所以,夯实基础迫在眉睫。
三是高速公路建设对资源和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据估算,高速公路建设在湄潭县共需占用各类土地5068亩,这将使湄潭县的耕地资源更为紧缺。
(二)机遇
一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湄潭拥有十分丰富的茶、米、畜牧资源、中药材资源、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由于受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制约,资源优势难以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的建成,真正打开了湄潭对外开放的大门,将大大促进资源优势与外部资本、产业的有机融合,从而吸引更多外资投向湄潭;同时,也将有力推动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强人们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加速商品流通。高速公路是统一市场的助推器、区域商品物价的平衡器、降低物流成本的加速器。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地缩短农副产品的储运时间,从而加速农副产品的流通,极大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竞争能力。因此,这必将有力地推进湄潭县工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加快湄潭县工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进程。
三是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高速公路建成使湄潭县旅游的交通瓶颈制约得以破解,为旅客大量涌入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湄潭县能融入湘西、云南两大旅游圈,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参与旅游的合作与竞争,获得更大发展。
四是有利于促进沿线乡镇发展,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高速公路形成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诱导大量新的资本在其沿线投入,形成高速公路产业带,促进产业和人口的分布调整,提高沿线主要乡镇及周边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和价值。湄潭境内在黄家坝、永兴留有高速公路出入口。黄家坝镇是贵州省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所在地,而永兴镇已纳入全省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杭瑞高速公路的建设,将给它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避免“边缘化”,利用机遇加快湄潭发展的建议
(一)面对高速适时调整规划布局,发展与现有产业资源相配套、相协调的系列产业
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归纳总结外地成功经验,加快编制好与高速公路相衔接的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相关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产业规划要充分利用湄潭县良好的生态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地方服务业,力求体现湄潭县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交通路网规划要力求使各乡镇资源、要素能快捷流动:土地利用规划要利用当前调整的有利时机,突出做好高速公路出入口周围土地规划,尽可能为今后发展留足空间。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湄潭已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区域。制约湄潭县农业结构优化进程缓慢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交通条件。高速公路修建后,将极大地改善这一制约因素,使农业资源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使区域内部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分工与合作,由此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从而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就湄潭县而言,要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为重点的服务业,辐射带动周边县:要以省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以茶叶、优质稻、烤烟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促进湄潭县工业快速发展。
(二)快速升级乡镇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的路网建设
高速公路沿线乡镇应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来发展当地经济,加快建好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国、省道与县、乡、村相衔接的道路。加快对326国道虾子至湄潭永兴段及县内公路升级改造,提升路面等级,提升通达能力,形成便捷、高效、快速、安全的交通网络。要尽力做好高速公路通达旅游景区和工业园区的配套公路,建好旅游景区之间的道路,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要坚持合理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树立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高起点、大手笔、快速度建设好现有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同时在高速公路沿线要积极谋划、选址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经济带中,一般距高速公路出入口处10至20公里左右,可形成一定的经济圈。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长远规划,加快建设,完善各项园区优惠政策,做好一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
(四)大力发展与高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旅游业
围绕文明、高效、开放、平安、清洁、花园“六大湄潭”建设,以景区、景点建设为重点,立足湄潭县的生态、文化、休闲三大特色资源,按照立足遵义,主攻重庆、贵阳的要求,加强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策划,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主动参与旅游区域合作;要强化招商引资,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服务,加快永兴特色古镇建设,加快开发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旅游服务设施,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要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挖掘和推出一批独具湄潭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对旅游商品进行消费的需要;加快旅游管理体制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强化行业管理,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旅游经济的发展活力。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云南省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在我国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结构中,县域是联系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它是宏观经经运行的基础。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同国民经济体系的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县域经济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县域经济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因区域和资源环境的差异,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二)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体系的基础。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三)县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
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具有明显的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
(四)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
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五)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六)在市场体系中,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八)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正确认识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滇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和一般的角度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也与不同县域之间的资源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一)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二)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三)大部分县域工业尚未在县域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
(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治意识,信誉度低。
同发达省区相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十五”期间,云南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低、劳动者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城镇化进程缓慢、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等各种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已极大地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云南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在其他省区是很难见到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分孱弱。这是有云南省特殊的省情所决定的。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二元经济”的特征,即省域内的城乡、工农差别和本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同全国先进省区的差异。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测评,云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第23位,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相差近2倍,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值还低2.3个百分点,目前还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6个要靠省级财政补贴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这种“大河有小河干”的“讨饭财政”现象引起了云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认为:“县域经济是云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影响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成为与发达省区的最主要差距。”
就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同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同发达省区相比,云南一些县级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缺乏新思路和新举措,不少县政府官员还没有摆脱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的束缚,还存在着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和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观;习惯于等、靠、要及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观;忽视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观;追求仕途风险最小的平庸政绩观。有研究者认为,造成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难点还在思想观念转变上。
2.贫困面大,劳动者素质低,脱贫难度大,自我发展能力差。云南129个县市区中有近一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对全国各省区市人口素质的分析,云南人口综合素质居全国末位。
3.县级政财失衡。这一问题成为制约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云南省财政厅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县级政财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主要集中于昆明、玉溪等地,多数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却迅速上升,收支差额逐年扩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用于公共支出和生产建设性支出得不到保障。
4.县级财源建设项目效果欠佳,未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目前,云南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基础薄弱,缺少新的支柱产业,县级财源结构单一脆弱。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和国家政策影响,烟草业等传统财源难以支撑县级财政持续增收,造成部分县财政大幅减少,而个别县在实施天保工程导致林产业消失后,陷入无“财”行“政”的困顿。
5.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据统计,云南城镇化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三,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经济实力弱,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即便云南城镇化水平低,但与落后的乡村相比,二者仍形成巨大反差。
6.工业化进程缓慢。有关人士认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工业问题。在云南的不少县,虽然各种资源相当丰富,但十几二十年不上一个工业项目,县里几乎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工业企业。云南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之所以低,主要是工业落后所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也由此派生出来。
7.个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弱小。专家介绍,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增长动力,但这两者在云南县域经济中都十分薄弱,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软肋"。云南县域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经济的不发达。云南外向型经济的形势同样不令人乐观。云南实际利用外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主要集中于昆明等发达城市,其他县市利用外资额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不言而喻。
三、加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云南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一方面要树立和强化市场观念,面向省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通过市场的完善和发育不断带动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省内县域之间、国内县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此外,还要以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在开放中求发展,这一点对我省沿边县域十分重要。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二)立足县域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培育龙头和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四)以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一大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为发展县域经济支招[J].中国统计,2005,01.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