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4 22:30: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手工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传统手工艺是作坊式的师徒手把手地传承技艺的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将纯熟的手艺绝活保留下来。而高等教育是侧重创新研究模式,它是在否定基础上再肯定,寻求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两者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但是,它们也有互补性,传统手工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和现代社会的审美和需求结合;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民族性,创新的根基不牢固,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结合市场经济、企业的产业结构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手段也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思索的问题。文中分析了两者各自存在的利弊问题,探讨了适宜双方发展的契合点、利于合作和发展的规划,以及如何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传统手工艺逐渐得到重视并恢复发展起来,但是某些种类的手工艺还是面临重重困难,无论从工艺手段、材质,还是应用价值等来看,都受到很多限制,如果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的保留,它们需要社会力量甚至是相关部门的扶持,如果目前只是依靠自身发展,短期内很难振兴,需要重整发展之路,找到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并适应现代审美、现代生活的新模式。传统手工艺注重手艺的传承,大部分是靠手工完成,其成本较高,在现代社会,比较难以适应大众需求,但也有部分高端或是特殊消费群体能接受,但类似需求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足以推动某一个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对消费群体的科学细分将决定产业的出路,决定行业的存亡。
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艺术设计的核心就是不断创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随着一批海外学者的归来,而逐渐渗入了国内的艺术设计教学领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在这个时期提出和实施的。时隔十几年,国内这些高校仍然在继续改革和创新着,并在不断摸索适合本土的教学模式。
在通常观念里,传统手工艺产业很难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传统手工艺是作坊式的师徒手把手地传承技艺的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将纯熟的手艺绝活保留下来。而高等教育是侧重创新研究模式,它是在否定基础上再肯定,寻求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但是,它们也有互补性,传统手工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和现代社会的审美和需求结合;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民族性,创新的根基不牢固,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结合市场经济、企业的产业结构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手段也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思索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两者可以找到发展的共通点,相互弥补,取长补短。
下面我们将结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学实践来分析、探讨传统手工艺产业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现状:
以下是在当代手工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情况:2009年10月,我和几个做专题研究的学生到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对水晶手工艺产业进行考察。
首先,对东海县水晶城进行考察。东海县水晶城是东海水晶工艺品的集散地,也是全国水晶原料的集散地。在水晶城里大多是简单加工的水晶工艺品,有的水晶饰品是按份量销售,基本没有设计,也谈不上什么附加值。当然水晶城里也不乏精品,但是按照水晶石材的档次和雕刻工艺的精美来区分的,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高附加值的工艺品就是这两者完美结合出来的产物。但是就我们所见到的精品,还是以传统题材为主,它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数量正逐渐萎缩。
其次,对当地的水晶企业、作坊进行考察。通过对当地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发现,目前他们在传统工艺的继承上做到了极致,比如他们雕刻的佛像非常活灵活现,神韵十足。有的水晶还有着非常漂亮的包含物,比如一些有色金属矿物质,会折射出美丽的光泽,挑选这一类材料雕刻成的佛像,几乎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在艺术品收藏领域中,这种传统工艺品有一定的优势,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企业高层非常重视与高校间的交流,意识到传统手工艺行业都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比如大多数传统手工业没有发展的远景规划,目前遇到的瓶颈就是只能满足对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市场需求,也就是不断复制传统的东西,形式上没有创新,消费的群体也比较局限,并且当代设计理念相当缺乏等等。我们深入接触的这家企业在行业里有一定的先知先觉,他们已经开始在自我的定位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通过与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交流我们有了以下第一手的资料信息:
一、规划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成立至今的6年时间里,以前三年的时间充分融入行业,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企业规模扩大。
二、确定企业文化和理念
确定“我们的灵魂就是水晶,水晶就是我们的灵魂”的企业文化,提出“艺术化设计、产业化生产”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观点。
三、引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从08年引进第一批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师以来,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销售、管理模式等方面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通过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个案分析,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和传统手工艺产业各自存在的利弊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交互性,对品牌意识及打造品牌的理念比较成熟。
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拥有精湛的技艺,其产品在收藏市场上具备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端:由于传统文化和技艺等方面的“断代现象”,设计教育体系下的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存在欠缺,设计作品个性凸显风格前卫,由此导致设计产品与消费群体脱节。
传统手工艺的弊端:传统手工艺行业面临缺乏创新、品牌意识薄弱、市场分析缺乏科学性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的无力等诸多问题。
总的来讲,传统手工艺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半自动化程度,特别是形态复杂的工艺品的加工大部分还是需要靠手工来完成,即使是使用机器,人工对机器操作的熟练程度也很难被电脑程序指挥下的机器完全替代。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很高,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照搬和重复古人的东西,其价值也是低廉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传统手工艺产业中发挥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与当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以及对品牌的打造等方面的作用。现代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和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结合需要找到适宜双方发展的契合点,看清以上分析的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具备的优势,这样才利于制定出长远合作和发展的规划,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因此我们还要逐步探索如何和企业产生联动,如何引导消费市场,以及如何增加现当代手工艺术品的附加值,这将是我们艺术设计学科将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荣四海.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潘鲁生,1962年出生,现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30年来一直坚持通过田野调研的方式,对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传承、保护,并建立了“民艺学”学科、提出了“手艺学”命题。
从单纯的喜爱到民间手工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潘鲁生一路走来,执著而坚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潘鲁生即深入乡村田野,探访和研究民间美术,行程几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20多年后,潘鲁生在民艺的挖掘、整理、保护、研究、教育上成就斐然,已经成为中国民艺学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人。
他乐于向学生们讲述手艺传承的事情,那情景,有点像长辈给晚辈讲故事,时不时会有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触动你的心弦。从他悠然的神情中,你可以很轻易地感受到这位专家学者对民艺纯粹的情意。
这种痴迷和纯粹的状态,让人肃然起敬。
“手艺农村”成主角
一月初的中国美术馆内人头攒动,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斯时,“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作为美术馆开年大展,正在火热进行,“农村文化产业”作为崭新的学术与社会命题第一次跃入公众的视野。
近10年来,潘鲁生带领项目组成员,走村串户,先后考察了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就农村手工文化资源与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展开调研。此次集中展出的是潍坊、临沂、菏泽3个地市共7个调研项目成果。
展览现场,4000余件有着鲜明乡土特色的手工制品,熟悉而亲近,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出几件有强烈共鸣的作品。然而,潘鲁生想要表达的远不仅仅是对手艺的怀念。
有多年民间采风经历的潘鲁生早就意识到,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光盘中、博物馆里,而应该为传统手艺寻找新生之路,“将其发扬光大。”
山东是手艺产业大省,在手工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众多手工艺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县已经逐步成长起来,呈现出规模化的态势。“作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先发行业,手艺产业每年向国家贡献约5000亿的产值,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除了项目本身的研究成果,潘鲁生更希望通过这种饱含情感的展览,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团体,来共同探讨农村文化产业链的打造问题。柳编的座椅装饰、“泰山石”座具,桐杨木便签盒、钟表,现代版的掐丝珐琅彩年画……这些经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设计的当代而时尚的手工艺品,已经在做一些有益的示范。展览馆外正在翻花绳的“手”的雕塑,象征手艺代代相传,展览馆内幸福、平安、如意三道大门,也在共同表达着潘鲁生及其团队对民间手工艺更深层次的关怀。
手艺的保护者
潘鲁生和乡土是亲近的。对于大多数采风者来说,即便有心从手艺人那里听一些故事,也未必就能找到一种自如的状态。大概是因为潘鲁生骨子里的民艺情怀太重了,所以一和民艺接触,便注定了一辈子的相伴。
那是20多年前的一个腊月。刚刚工作的潘鲁生,年关将至,数不清的民间艺人自发地聚集在山东高密乡镇,有的做泥娃娃,有的印年画,有的浇糖人儿,热热闹闹,绵延两三里。他兴奋地挨个看过去,问过去,乐此不疲。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留在了纸上,更印在了他的心里,从此,到民间采风就成了潘鲁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鄄城一直有织“老土布”的传统。听起来很原始和朴拙的布,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潘鲁生看着农村妇女们使用几乎全木制结构的织造工具,将一团团洁白的棉花变成色彩斑斓的棉线,又神奇地幻化出数不清的绚丽图案。那娴熟翻飞的双手、色彩鲜明的图景,折射着手艺人对生活的感知,对美的理解,“它不同于机械化地复制和模仿,创造和表达的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美感和语言,这就是文化的根脉。”潘鲁生着迷了。
更让潘鲁生痴迷的是手工艺品所承载的浓浓情感。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借了辆自行车去调研剪纸和泥玩具。他们踏踏实实坐在热炕头上,和民间手艺人侃起了手艺的故事,从剪纸的销路聊到国际市场,从泥玩具的制作聊到孙悟空,天南地北,好不欢畅。离开的时候,他们收集到的泥娃娃足足有几大箱。
还有民间老太太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压箱底的“宝物”拿出来,介绍那是当年的定情物,说时眼光中的神采既安详又有些羞涩;年轻的母亲一针一线给自己的孩子缝制的虎头鞋、虎头帽,憨头憨脑,但充满了吉祥的气息;大字不识一个的民间艺人,眉飞色舞地给你讲三国,说水浒一百单八将,并用剪刀将故事剪出来……等等这些经历,让潘鲁生感受到一种磅礴大气的情感,“那种宽广的胸襟,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要学的东西。”
潘鲁生认定,在那些凝聚着情感的物件中,有最传统和质朴的文化根脉,研究民艺,将是自己一生的事业。
“民艺博物馆”的坚持
潘鲁生的家乡曹县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戏种丰富多彩,祖祖辈辈都喜欢唱戏听戏。纸扎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手艺,用于丧葬的纸扎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告慰。明末清初的时候,曹县纸扎颇为盛行,大的集镇均有专业扎纸艺人。有人去世,亲人便会告诉纸扎师傅死者生前最喜欢听哪出戏,师傅根据要求,制作精美的戏文纸扎,用以在死者墓地焚烧。
1991年,潘鲁生把曹县纸扎的几名手艺人请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进行现场表演。手艺人技术之精湛,所塑人物形象之生动,让在场师生叹为观止。然而,令人叹息的是,这竟成了最后的绝唱。一年后,老艺人们相继离世,能够扎出这种水平的年轻手艺人几乎找不出来。
这件事情对潘鲁生触动很大。“在广阔的民间,究竟还有多少承载文化、凝聚情感的手工技艺在慢慢消失?”那些消失的物件、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有着惊艳的面容,哀怨的目光,始终萦绕在潘鲁生脑海中。在之后的采风中,潘鲁生开始花更多精力在挖掘、整理和保护民间手艺作品上,在他看来,活跃在田野之中的采集和整理,远比单纯的书斋式学术研究更能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而且更具现实意义。
潘鲁生简直开始了对民间手工艺的“地毯式搜查”,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家乡的广袤大地,尽管裤管上总有泥,额头上总有汗,却可以发现无数“宝物”,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时候做梦,最美好的梦就是发现了一件民间手工艺品,添补了某个空白。”潘鲁生是走在民艺保护道路上的一个痴人。
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得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民艺、了解民艺,参与到民艺保护中来,“何不建立一个民艺博物馆?”经多方筹备,1998年,潘鲁生在山东主持创办了中国民艺博物馆,馆藏民间手工艺术品、民俗生活用品3万余件,都是潘鲁生近30年民间采风过程中一件一件收集来的。
尽管博物馆的运作很艰难,各方面条件也有限制,但是潘鲁生仍旧坚持着。“随着民间艺术逐步受重视,总有一天,国家、社团、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都会投入进来,”潘鲁生的信念是坚定的。
构建手艺的再生
“做事业要做得大气,做学问要做到有思想。”潘鲁生一直在想,究竟怎样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民间手工艺?把那些物件和技艺搜集起来、整理出来,放在博物馆内,显然是不够的。
多年沉浸在民间采风中,潘鲁生越来越感受到,民间艺术品的背后,是中国多姿多彩、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如果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几乎在民艺博物馆开馆的同时,1997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传统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的概念,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涉及到“生态”系统,自然是一整套体系,“保护”的内涵也就变得更加丰富。手艺传承的是文化,首先要激发大众、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如果大家都不认同传统手工艺了,对它没有感情了,那么保护也就没有意义了。”如何培养这种感情?潘鲁生呼吁必须从小学教育入手,开设手工课,让孩子做做陶、绣绣花、剪剪纸,通过这种体验式的课程,培育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重建民间手工文化生态系统离不开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96年潘鲁生的博士论文《民艺学论纲》,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以民艺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填补了中国艺术学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时隔十年之后,潘鲁生进一步提出构建中国“手艺学”的命题,提出以“手艺”为研究对象,运用专门的研究方法,加强“手艺”本体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同时,产业化的开发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有效解决市场和经济驱动对传统手工艺可能造成的肢解和破坏,需要加强关于手艺历史、理论、实践的研究,并在多元视野的参照下,求解“手艺”理论和实践的命题。“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正是基于这些思考的有益尝试。
论文摘要:漆艺的开始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自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发展到现在,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漆器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愉悦我们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现代漆艺进入现代空间就需要我们利用传统的技法,结合新的设计观念。我们既要使漆艺创作符合当代艺术的特征,使漆艺代艺术格局中的一员,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否则就会丧失漆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必要性。
漆艺的开始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出现,自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发展到现在,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漆艺历史。本文中"漆"的所指为天然生漆,是漆树分泌出的树脂,它不仅抗潮、防腐、耐酸、耐热,又有诱人的光泽。它不仅可以保护器物,还可以使器物产生美丽多彩的光泽。天然生漆是漆艺的主要材料,它与木、或竹、藤、皮、陶、瓷、金属、角骨、纤维等结合便形成了不同的漆器。从漆被运用的第一天起,其美丽的光泽就同时赋予特它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使漆艺具有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双重价值。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也使漆艺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使漆艺向实用与欣赏两个方面发展。 [1]
漆器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愉悦我们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液的民族。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经历了楚汉漆文化的繁荣、明清漆文化的盛事。着迷的魅力已经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环球的注目于重视,世界漆文化会议议长大西长利先生说:"漆器有它自身独具的深沉、稳重宽和、优美的情韵。她的令人陶醉、着迷的魅力经历了几千年而不衰。如今已引起环球的注目与重视,誉为’东方的神秘’"。[2]从部族的祭祀用器,到王公贵族的专属用品、文人骚客手中的把玩之物,再到平民百姓家中的日用杂品。中国的漆艺历经七千多年的灿烂辉煌的历史,漆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着一定的位置。可是分析起来,现代以前的漆艺大都是艺术设计层面上的手工艺。只有到了现代,漆艺这个诞生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的传统工艺在经历了种种历史变迁之后才被看作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现代漆艺已经由一种实用的工艺美术形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这里的漆艺则包含了两层含义即"漆工艺"和"漆的艺术"。其中的艺术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漆器的实用功能向着审美功能不断的演化。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很难截然的区别漆的实用和审美功能。通过对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领域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这种经历了西方工业革命洗礼后的传统的东方的手工艺的现状和发展作一透视。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如何继续传延传统的文脉,同时又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如何找到漆艺的生存方式和增长点。
我国传统漆艺中的人文精神可说是随处可见。如: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大量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的战国、秦汉漆器中,不论造型、装饰还是工艺都体现出当时的楚文化的印记,幻想与现实交织,充满着迷离神幻的意境。楚人的意识形态弥漫着奇异的想象和炙热的感情,"他们认为天与地之间,神鬼与人之间,都有着某种易感而难解的奇特的联系,认为万物都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感情、人死归天后其灵魂仍在另一个世界衣食作息,监视着他们的行为…"①在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后羿弋射图》木衣箱,衣箱的盖面绘有两幅弋射图,表现后羿射日的情景。在弋射形象边缘还有两条双首人面蛇,反向互相缠绕,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箱面有蘑菇状云的一角,漆书20字:"民祀唯房 日晨于维 兴岁之驷 所尚若陈 琴瑟常和" 意思说民间祭祀房宿,也就是祭祀兴岁之时(即立春前后)的天驷星,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房星而心想事成,风调雨顺。衣箱通体髹黑漆,以朱漆绘饰纹样, 形象夸张、线条舒展、漆色艳丽。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人文文化氛围浓重的宋代,儒、释、道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并形成了以"审美与功能的统一"的儒家美学为主体、"顿悟"和"梵我合一"的释家禅宗审美观念和以"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并存为特色的审美思想体系。宋代疏简素淡、生拙含蓄、天然的文人趣味,生动地反映在宋代实用漆器的设计当中。造型简洁、含蓄、线条曲直微妙、质地纯粹、做工精良、色彩淡雅和谐、极少纹饰。体现了一种淡雅的韵味。这种理性审美正是汉文化精髓的体现。
漆器艺术,由新石器时期的朴素单纯经历了夏商周的神秘、庄严与狞厉,发展到战国秦汉的浪漫激情、绚烂艳丽的高峰,再到唐至清代的追求清新、自由的装饰审美意象。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3]中国传统漆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和当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漆艺发展到现代,审美功能成为现代漆艺创作的重心。传统的漆艺经典之作给与我们以启示,在现代漆器设计中,漆艺家如何借助漆艺材质,用漆的特有的语言来表达作者与人、社会、自然的思想情感。通过漆器的造型、更多地掌握人文修养和对历史文脉地把握,从而使设计实践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装饰等因素构成的形象,来反映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人文精神,使漆艺与当代人建立更加紧密地联系,反映新的时代特征。
我国是发明漆器的国家,漆器的制造历史已有七千多年。在这七千多年里,历代的能工巧匠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漆器精品,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口传身授,到了明代著名漆艺家黄成对唐宋以来的漆工艺进行总结著成《髹饰录》,可以说是中华六千多年髹漆工艺的总结。《髹饰录》有乾、坤两集,十八章,186条。从漆器的原材料、工具、设备的准备制造,论及漆器制造的总的方法原则和禁忌,并对漆器具体分类加以描写工艺过程。共总结了十四门,共479种表现技法。如:纯素黑朱者似美玉珊瑚之美,刷丝蓓蕾者有纤细奇妙之美;罩色浓金者有淳朴光莹之美;描金画漆者有灿然殊雅之美;填嵌彰髹者有华彩缤然、璀璨选目之美阳识堆起者有清雅妍媚、精巧高雅之美;雕镂款彩者有圆滑精细、绚艳悦目之美…[4]中国漆器制作的技术难度是其他工艺之首,虽按不同的漆艺品中对漆艺家的技术要求又难易之别,但都学要他们运用漆材的特性和熟练的技术,已达到取胜的目的。
大漆之美,必须通过把握漆性,运用适当的操作技术表达出来。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加富有挑战性,越富有审美观赏价值。大漆价格昂贵、工艺复杂、对皮肤的致敏给我们带来许多不便,入漆的颜色有限制,这都是漆艺创作的局限性,但是局限没有了,漆的灵魂也就随之消散,漆的美感也就看不到了,漆艺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漆器创作"先要服从漆的规律,再求得漆的自由。要敢于戴上漆的脚镣,又要勇于跳起舞来。"[5]
现代漆艺进入现代空间就需要我们利用传统的技法,结合新的设计观念。现代的漆艺与传统漆艺由于观念的变化,在审美标准和制作工艺上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传统漆起比较注重造型的工整、严谨、对称,追求造型的完美,注重实用性,并且进行大量的装饰。而现代漆器创作,更强调漆器的审美价值,现代漆器作品中器形与装饰要融会贯通,不可分离,注重装饰形式与工艺制作的完美结合,打破绘画与工艺的界限,设计中吸收现代的设计理念,重视材料的本身的肌理,利用漆材料的特性,将各种工艺技法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表现漆所特有的魅力。黑格尔曾经讲过:"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我们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漆器作品,同时又能够使独特的东方韵味保存下来。在优雅静穆的气息和东方古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才能更符合漆本身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路径。
审美文化的客观标准,要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社会实践的具体历史内容所制定和制约。现代漆艺的地域性也就是地方的代表性,不同国家、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工艺的积淀,所出产的漆器便会反映出不同的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漆产地遍布我国许多地区,同时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等差异使不同地区的漆器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比如:福建的脱胎漆器、漆线雕;扬州的点螺工艺、北京的雕漆、山西平遥的推光漆器等,无论是技法、装饰风格等方面都极具各自的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摘 要:“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凝聚了黑格尔《美学》视阈与叙事的独创性及其价值关怀。该命题的内涵包括:艺术起源于手工艺劳动;艺术技巧与手工艺技能相似同构;“艺术”理应自觉“接近手工业”劳动。该命题是对古希腊排斥手工技能的“模仿”文艺观的颠覆,也蕴含着对近代艺术“糊涂观念”的批判。“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表征了黑格尔所处时代“艺术”与“手工业”疏离的现实,以及黑格尔力图在“美学”领域弥合之的理想。身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时代的马克思受此启发,面对完全丧失“半艺术性”的“异化劳动”现象,提出了旨在使劳动主体和劳动过程都“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理想。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艺术;手工业;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J0-02文献标识码:A
黑格尔在西方美学史上较早揭示了艺术与人类劳动之间的生成关系。“手工业”不仅被他追溯为艺术的起源所在,而且某种程度上被视为艺术技巧的本质特征与魅力所在。“艺术很接近手工业”是凝聚黑格尔相关思考的基本命题。该命题贯穿于黑格尔的艺术史叙述,鲜明表征了其美学视阈、研究方法、价值关怀的独创性与时代特色。马克思指出中世纪“手工”劳动具有“半艺术”性质,①并以此为参照,将完全丧失“半艺术”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称为“异化劳动”。马克思还由此提出一个关于人类理想劳动的著名观点:“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如果说黑格尔是由研究“艺术”而沉思“手工业”,那么马克思则主要由探寻“异化劳动”出路而提出其美学理想。②黑格尔该命题迄今鲜受注意,本文因以提出讨论。
一、“艺术”起点与“手工业”劳动
黑格尔一段代表性论述如下:
艺术创作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艺术作品有一个纯然是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在图画和音乐中次之,在诗歌中又次之。这种熟练技巧不是从灵感中来的,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以驾御外在的材料,不至于因为它们不听命而受到妨碍。 ③
黑格尔这里由考察艺术各门类的相通之处而聚焦于艺术“技巧”,由此揭示它“很接近手工业”的性质,这个思路首先表明,黑格尔是从重视艺术技巧的视角而提出“艺术很接近手工业”论断。艺术技巧在今天的美学阐释中被视为艺术“本体”所在,据此可说,黑格尔该论断触及的是艺术“本体”问题。黑格尔美学的最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该命题的基本意蕴是:在艺术创作中,“理念”作为人的精神必须通过“感性”形式才能显现。而“感性的即物质的”;④因而,“感性”的艺术实践,也就是“驾御外在材料”的活动,这个活动显然主要通过人的“手工”而进行。由此可见,“艺术很接近手工业”这个论断与黑格尔最基本美学命题有逻辑关联。
黑格尔《美学》整体上主要通过对艺术发展的历史叙述而展开,这个过程的先后阶段与环节呈现为一系列逻辑进程。黑格尔叙述的艺术史递次经历三个阶段:象征型(建筑艺术为代表)、古典型(雕刻艺术为代表)、浪漫型(绘画、音乐、诗歌为代表)。在这个进程中,各阶段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感性”的物质因素不断降低,而“理念”的精神因素不断提升;最终是“理念”脱离“感性”的物质形式而导致艺术“终结”。这个过程与上引黑格尔论各类艺术“很接近手工业”的程度序列相吻合:象征型的建筑艺术的物质成分最多最大,古典型的雕刻艺术其次,而在浪漫型的图画、音乐、以及诗歌中,“感性物质”成分不但最少而且递减。由此又可见,“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是贯穿于黑格尔关于艺术史的叙述中,其具体表现则是与“感性物质”相联系的“手工”成分的不断递减。换言之,最接近“手工业”的是最初物质形体巨大的“象征型”艺术,艺术发展史则呈现为一个不断摆脱和最终脱离“手工业”的趋向“浪漫型”的过程。
“手工业”这个词通常指谓用手工进行制作的劳动,人手是人类进行所有劳动的主要器官,在这个意义上,“手工业”诚可谓代表和象征人类劳动。“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意味着对劳动的重视。“象征型”的建筑艺术在黑格尔所举所有“艺术”门类中具有最多的“物质”、“手工”与“劳动”性质,黑格尔的艺术史叙述起始于“建筑”门类并非偶然。黑格尔以前的西方美学史很少关注“建筑”,更鲜有对它专门考察;与此鲜明对照的是,黑格尔《美学》关于“建筑”的论述不仅是其全部论述的起点,而且形成容量颇大的专章,其篇幅长达近百页之多。黑格尔推举为建筑艺术之典范的是古代巴比伦、印度、埃及等古老文明国的著名金字塔与地上、地下的宫殿等。这些建筑规模极其宏大,物质材料十分沉重,它们的建造过程凝聚了巨大规模和数量的手工劳动。黑格尔写道:“这类作品的建造花费过整个时代的整个民族的生命和劳动。” ⑤
黑格尔对埃及的建筑艺术有如下评论:
“如果要找最完满的例子来说明象征型的艺术在它所特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都达到完善,我们就得到埃及艺术中去找。”
“埃及人在前此提到的几个民族之中要算是真正的艺术的民族。”
“这个奇特国家的人民不仅是从事农业的,而且也从事建筑的。这个民族从各个角落里翻动土壤,挖湖开运河;凭借艺术本能,他们不仅在阳光下建成一些庞大无比的建筑物,而且还在地心中大力进行极大面积的建筑工程。⑥
黑格尔不仅把最具体力性的手工建筑的劳动纳入了艺术考察范围,也不仅将之作为人类艺术史的起点,还把创造了“庞大无比的建筑物”的民族称为“真正的艺术的民族”,乃至把这个民族的建筑劳动视为出于“艺术本能”的活动,这在西方美学史上是首创而耐人寻味。
“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的意味显然不仅在于指出一种以往未所关注的历史事实,而且包含新的价值判断。它表征了黑格尔对人类劳动、尤其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在艺术起源意义上的重视。黑格尔由此对更早的希腊神话的分析也别有所见,他特别重视的是其中一些与手工艺相关的“诸神”:
“普罗米修斯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有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事发展各种技艺;从此技艺才不再是自然的东西,过去巨灵族好象和技艺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⑦
“普罗米修斯把火带人类,但是技艺却是由赫斐斯陀斯和她的女助手雅典娜带给人类的。这里可见出火与就生糙材料加工的技艺是分得很清楚的,只有火才是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 ⑧黑格尔推崇普罗米修斯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这位神给人类带来火,使人类走出了生食自然产品的原始阶段;而是因为他带来的火使人类获得了“从事发展各种技艺”,即进行手工劳动的必要条件。赫斐斯陀斯是执掌铁匠与火的神;雅典娜既是雅典城邦的守护神,也是执掌纺织技艺的神。我们知道,希腊艺术的基础是手工艺,其时的手工艺主要是制造铁器和从事纺织;而铁器的制造直接需要用火冶炼,纺织器的制造也需要用火锻造的金属工具。因此,把火带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对于希腊“手工业”具有前提条件的意义。显然,黑格尔将并无特别技艺、却为人类带来火的普罗米修斯,与执掌冶炼技艺的赫斐斯陀斯,以及执掌纺织技艺的雅典娜这三位希腊神相提并论,其关注点在于说明“手工艺”的起源条件。黑格尔讨论美学课题而特别分析这三位希腊神的相互关系,这是基于他“艺术很接近手工业”的论断和思路。
这一分析思路也贯彻于黑格尔对更早时代神话的阐释中。黑格尔认为,人类最早的宗教意识是大自然崇拜,这种崇拜意味着人类生活还停留在直接索取自然产品的阶段,人类还没有学会依靠自己劳动以生产生活必需品。因此,“对自然事物的素朴的崇拜,即拜自然和拜物的习俗,还不是艺术。” ⑨黑格尔认为,最早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身劳动的崇拜。在说明这种崇拜劳动之意识的起源时,他特别引述了古代波斯教中一个“金剑劈地”的神话:受崇拜的部落首领将一把黄金制作的剑传授给他的儿子,儿子用这把剑在大地上划分出三百个地区,并用它劈开大地,“他这一劈就替该地人民带来了幸福,于是家畜野兽和人群都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奔跑。”黑格尔接着对该神话加以如下阐释:
用剑劈地是暗指农业,这在该故事中固然没有明白说出,故事中并不曾把劈地和耕种生产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一个动作显然除掉翻土松地之外还有更多的意义,不免令人从中去寻找它的象征意义。⑩
这个阐释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该神话的意蕴涉及农业劳动的创始,而农业“翻土松地”的劳动不同于前此单纯索取自然产品的活动,它是人类有意识地生产农作物的活动,因此它本身是一种需要“技艺”的劳动。其二,该神话所崇拜的是发明农耕技艺、开创农业劳动的原始部落首领人,而非被人索取的自然对象;因此它与“不是艺术”的自然崇拜不同,已经进入“象征意义”的艺术阶段。我们还可循此思路进一步补充,这个神话传说提到了“用剑劈地”,而剑这个工具本身是手工劳动的产品。因此,该神话与“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吻合。
有趣的是,黑格尔从艺术起源角度对该神话的阐释,与中国古汉语“”字本义不谋而合。古汉语“艺”()字之义有三:其一是指农业种植活动,《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W,不能艺蜀黍”;其二指各种形而下的技艺,《论语•子罕》有曰:“吾不试,故艺”;其三是泛指所有活动的法度规则,《左传•文公六年》:“陈之艺极,引之表征”,注曰:“艺,也”。B11可见在中国古代早期语言中,“艺”最初与农艺直接相关,而后与各种实用技艺相关;由于“艺”指合乎规律的制作技能,因此它又引申指各门类领域中的法度规则。换言之,黑格尔所提示的“艺术”最初起源于与农耕相关的技艺,在中国古代可得佐证。
二、“艺术技巧”与“手工艺技能”同源同构
“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也提示着“艺术”与“手工业”的某种区别,黑格尔使用“接近”显然经过斟酌。事实上,黑格尔《美学》确实多次谈论艺术与手工业的区别,例如他写道:
“艺术应该只满足心灵的旨趣,必然排除一切欲望。”B12
“艺术不是单纯的机械工作,不是单凭感觉的熟练手腕所达到的那种漫不经心的轻巧操作……在艺术创造中,心灵方面和感性方面必须统一起来。”B13
这里,黑格尔至少指出了艺术与手工业的两个不同:一是就内容而言,心灵表现是“艺术”的必要甚至主要的旨趣所在,而在“手工业”中,心灵表现则通常处于次要的、服从实用目的或“欲望”的地位。二是就技巧而言,“艺术”不仅应该追求娴熟巧妙的境界,而且这种娴熟巧妙必须也同时是“心灵”旨趣;而在“手工业”中,熟练的技巧常常导致“漫不经心”的操作,手工技巧也因此沦为某种“单纯机械工作”。
然而黑格尔对艺术的实际考察表明,他所谓的这种区别是相对的,换言之,在“艺术”与“手工业”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分别的界限。就“艺术”而言,它的任何一个门类或样式,其创作或制作都需要某种“手工”技巧,因而“艺术”都有某种“手工”成分;就“手工业”而言,任何一门手工艺都需要特殊技巧,手工艺者也都可能达到技巧的娴熟与圆熟,其制作过程也都可能臻于“心灵灌注”境界,因而“手工业”蕴含“艺术”的天地。黑格尔对古典型艺术与象征型艺术之关系的分析,清晰揭示并凸出了两者的同构关系。两者都包含“手工艺”技巧,并且都有巧拙之别:
“这种手艺成规必须先已存在(尽管还有些拙劣离奇),然后古典美方面的天才才可能把机械的熟练加以改造,使它到达技巧的完美。因为只有到了单纯的机械性的技艺已经不再成为困难的时候,艺术家才能致力于自由塑造形式,这中间实际的练习
同时也就是一种深造或改进。”B14
黑格尔一方面将埃及建筑和希腊雕刻同视为真正的“艺术”史对象而叙述,另一方面又指出两者之间整体上有着从“机械的熟练”到“技巧的完美”的区别与联系。埃及建筑作为一种最初的“象征型”艺术,其中“机械的熟练”成分较多;希腊雕刻作为一种典范的“古典型”艺术,已经达到“技巧的完美”。两者之间在手工技巧上,是一个从比较简单、粗糙、机械,而逐渐发展到复杂、精致、娴熟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当一种“艺术”包含的手工技巧比较简单时,这种艺术是接近于“手工艺”;当一种“手工艺”发展到完美境界时,这种手工艺便无异于“艺术”。
由此,一种通常被视为“手工艺”的活动也完全有理由纳入“艺术”的讨论范围。正因此,黑格尔《美学》将一些在以往、当时和今天看来都属“手工艺”的门类纳入其“艺术”论域。例如除“建筑艺术”外,他还谈论过“园林艺术”,指出其中蕴含“整齐一律”的艺术法则;B15他又谈论过“裁缝艺术”,强调“具有艺术性的服装有一个原则:这就是它也要象建筑作品那样来处理”。B16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关于服装艺术的有趣观点,他将古希腊罗马的典范服装与其当时所见的“近代服装”加以比较后作了如下褒贬:
我们近代衣服比较起古代的较富于观念性的服装,确实是很不艺术,很平凡乏味。这两种服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着遮蔽身体。但是古代艺术所表现的服装本身多少是一种无形式的平面,只是因紧贴身体,例如肩膀,才得到某种确定的形式。这样确定的形式见出服装外表只表现出身体上所显现的心灵的变化,所以服装的某一特殊形式,皱折,下垂和上耸,都完全取决于内在生命,适应某一顷刻的某种姿态或运动――这样取得的确定形式就形成了古代服装的观念性。我们近代的服装却不然。近代服装的形式一般固然取决于四肢构造的形状,但是它只是拙劣地模仿体形,或是按陈规,趋时尚,对人体加以歪曲,一次剪裁制成了就始终是那样僵硬,姿态和运动都不能影响它的形状。(中略)B17
译者朱光潜注:“希腊罗马衣服不是量身体而制作,而是一整幅布披在身体上,所以较易于随身体姿势而变更形态。”黑格尔贬斥的“近代服装”姑且撇开不论,他所推崇的古希腊“一整幅布披在身体上”那样的服装,在我们今天看来显然过于简陋单调。现当代服装艺术较之古希腊罗马服装,无论在质料、颜色、款式等方面,无疑都要千百倍地丰富多彩。不过这里重要的是,首先,黑格尔把能否贴切表现身体姿态和心灵变化作为服装艺术的评价尺度,这符合他“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法则;因为在他看来,身体及其姿态是属于“理念”范畴的心灵精神的感性显现。其次,根据这一法则,服装之美在于表现心灵、精神或气质方面;在这个意义上,今天人们千姿百态的服装至少是人们不同个性及其喜好的“感性显现”,因而符合黑格尔美学法则。更重要的是,黑格尔对于裁衣制服这门直接关乎日常生活的“手工业”如此兴趣盎然予以讨论,并提出依据其美学法则的独特见解,这足以表明他所谓的“艺术”,不仅在理论上包含了服装艺术之类的“手工业”,而且在实际展开的具体阐释中,也实践了他的内涵独特的“艺术”观。由此观之,他的“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也意味着“手工业很接近艺术”;换言之,“艺术”与“手工业”是同构而互文足义。
把手工业也视为艺术,确切地说,把达到精神表现境界的手工业视为艺术,这样的艺术观在中国古典中并非没有。例如在庄子著名的“庖丁解牛”寓言中,那位庖丁的解牛技巧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解牛时的一招一式都宛若舞蹈(“合于《桑林》之舞”);发出的声音合于节奏,近乎音乐(“奏刀d然,莫不中音”);解牛完毕后又满怀享受的喜悦(“踌躇满志”);更重要的是,这位庖丁本人也把“解牛”过程视为享受乃至“养生”之道,而非辛苦乏味的谋生活动:“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个寓言完美表现了一种工艺活动可以达到完美艺术的境界。庄子的其他寓言,诸如“梓庆削木为L”、“北宫奢制钟”、“工旋而盖(尚)规矩”、“Y偻承蜩”等也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说明了各种“手工业”劳动都可以达到堪称“艺术”极致的境界。B18
既然艺术与手工业之间并没有截然分别的界限,那么在艺术天才与精湛的手工艺技能之间也不是截然隔离。黑格尔指出,所谓“艺术天才”并不限于诗歌音乐等“纯艺术”领域,它也可能出现于手工劳动中;“艺术天才”也并非仅仅来自天赋,它的形成条件包括类似手工艺制作的娴熟技巧。他举青铜器冶炼技术为例说明:
在熔炼青铜器的技术方面,古代人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精巧,因此能熔炼出既细而又坚固的青铜板。人们也许会把这种本领看作与艺术无关的一种单纯的技巧。但是每个艺术家都要运用一种材料来进行工作,而能完全驾御材料正是天才所特有的本领,所以技巧和手艺方面的熟练才能就是天才的一个组成因素。B19
一方面,“天才”的超级能力可以显现于某种手工业作品的“难以置信的精巧”中;另一方面,“技巧和手艺”本身是“天才的组成因素”。这段论说包含着对一种流行的偏颇观念的纠正。在黑格尔之前的西方美学史上,长期流行的“艺术天才”的观点是,或者剔除“技巧和手艺”,将之完全归结于“天赋”之类;或者排除“手工业”,将之限定于非实用领域。例如最早的柏拉图把“天才”视为诗人受神灵凭附后“代神说话”的能力,它与“手工业”技巧风马牛不相干。而离黑格尔不远的康德则断言:“天才是替艺术定规律的一种天然资禀”,“天才只限于美的艺术”,而“纯粹美”只属于那种“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之类的形式。B20黑格尔则认为,即便是在劳动强度很大、具有实用目的、与“诗人”创作距离甚远的“熔炼青铜器的技术方面”,也能够达到“难以置信的精巧”境界,从而毫无愧色地接受“天才”称呼;即便是在康德所谓与实用目的全然无关的“纯粹美”领域,“天才”也需要类似手工艺技巧的“熟练才能”。
因此,甚至在“诗”这个“感性物质材料”最稀薄的艺术门类中,黑格尔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制作”性。他在界说艺术作品与自然产品之区别时,特别以诗歌这一样式为例:
一般说来,诗按它的名字所含的意义,是一种制作出来的东西,是由人产生出来的,人从他的观念中取出一种题材,在上面加工,通过他自己的活动,把它从观念世界表现到外面来。B21
黑格尔这里从语源上强调“诗”与“制作”的原初关系,今查西方语言中的“诗”:英语为“poem”,法语为“poème”,拉丁语为“poema”,其共同语源为希腊语的“poêma”;后者又源于古希腊语“poieō”,英语对该词本义的解释是“to make”。B22可见西方语言中“诗”的最初本义确实是“制作”。这个事实有力证明了至少在西方最初观念中,诗歌艺术与手工制作的技艺是同一回事。黑格尔对于“诗”之“制作”本义的强调所提示的是,连诗歌这种“感性物质材料”最稀薄的“纯艺术”门类,都具有“制作”性,并且在起源时就被以“制作”命名,遑论其他艺术门类。
黑格尔这个诗学观点似乎极其独特乃至听来怪异,其实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也可得某种印证。例如被赞誉为“体大思深”的刘勰《文心雕龙》,其书名是以“雕龙”比喻诗文创作:“雕”为雕刻,“龙”喻想象之物;“雕龙”者,谓诗文技巧与雕刻技能本质相通也。《文心雕龙•神思》因此又有“独照之匠,窥意像而运斤”之类的比喻。在比《文心雕龙》早出的晋代陆机《文赋》中,也将诗歌创作比喻为“操斧伐柯”、“意司契而为匠”的手工劳动。一般认为,《文心雕龙》与《文赋》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发展到“自觉”阶段,而其中仍然将诗文技巧视为其本质与手工技艺相通,乃至非以“雕”、“匠”之类标志手工劳动的词语比喻之,就不足以揭示其特质。“艺术”与“手工艺”的同源同构之关系,由此又可见并非只限于西方文艺之范围。
三、近代艺术的“模糊观念”与“强加暴力”
“艺术很接近手工业”的提法容易引起一种联想,即无论如何,艺术总是高于手工艺。这种联想也是基于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学观,然而黑格尔认为它也未必不可质疑。黑格尔特意将实用目标的“技术发明”与纯粹游戏的“模仿艺术”作如下比较:
一般地说,模仿的熟练所生的乐趣总是有限的,对于人来说,从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得到的乐趣,就比较更适合于人的身份。就这个意义说,每一个微细的技术品的发明在价值上也要比模仿高。一个人发明了斧子钉子之类的东西,比起做了一个模仿的巧戏法,也应该更值得骄傲。这种在模仿上争一技之长的勾当就好比一个人学会百无一失地把豆粒掷过小孔的那种把戏,这人有一次在亚历山大面前献技,亚历山大为了酬劳他的这种空洞无用的熟练把戏,就赏了他一斗豆子。B23
技术发明虽然是一种有功利目标的活动,但是它也需要独创性和想象力,它也是发明者的个性、才智乃至情志的对象化成果,因此它也完全符合“理念之感性显现”的美学法则。而“模仿的巧戏法”虽然也有技巧难度,却是限于“熟练”,止于“模仿”,满足于“空洞无用”。黑格尔这里把显然具有实用目标的“技术发明”置于“模仿性艺术”之上,这个褒贬在西方美学史上堪称破天荒,并蕴含针对性的颠覆意味。
众所周知,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美学长期把艺术称为“模仿”。然而较少意识到的是,该专用术语最初正是为了将史诗戏剧等“文艺”活动与手工艺类的“制作”加以截然分隔而提出。西方美学的奠基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后人称为“文艺”的对象归于“模仿”名目之下。柏拉图《理想国》中明确地界定工匠是“制造者”,而画家、悲剧诗人等则是“模仿者”。B24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史诗、悲剧等都被归类为“模仿”活动。英国近代美学家鲍桑葵《美学史》对此变化有专门分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当时的概括方法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原则是多么深入人心,他们两人都把我们今天所谓美的艺术归在“模仿性的”,即“制造形象的”技艺名目之下。这首先是同“制作性的”,即“制造物品的”技艺相对立的。B25
据此看来,上引黑格尔对“微细的技术品的发明”与“模仿的巧戏法”的比较与褒贬,确实是颠覆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以来“深入人心”的美学原则,后者则是打破了更早的“艺术”观念。在古希腊最初观念中,“制造形象的”技艺与“制造物品的”技艺,两者并无区别与褒贬。“艺术”(tekhne)一词在古希腊的最初含义与后人指谓文学艺术的“艺术”迥然不同,它泛指一切需要专门知识或技艺的活动:音乐、雕刻、绘画、诗歌之类固然是“艺术”,手工艺、农艺、医术、烹调乃至骑马射箭等也是“艺术”。B26古希腊最初的“艺术”观不仅包括精神生产领域中的创作活动,而且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技艺性工作;确切地说,最初并无“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中国古代汉语中的“”字本义最初是指农耕技艺,后来泛指各种技能活动的法度规则。而作为复合词的“艺术”的出现相对较晚,其本义也是泛指各种形而下的实用技能。例如《后汉书》卷二六“伏无忌传》:“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注曰:“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巫”。《晋书•艺术传序》:“详观众术,抑惟小道,弃之如或可惜,存之又恐不经。”B27可见,中国古代“艺术”一词不仅也是指谓各种实用技艺,而且也曾被视为“小道”。
古希腊柏拉图等学者何以要把当时已经约定成俗的“艺术”观与史诗戏剧类的“模仿”活动加以区分?朱光潜的分析是:“古希腊时代的雕刻、图画之类艺术活动,与手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是由奴隶和劳苦平民去做,奴隶主贵族不屑于做这类事情,因此后者通常鄙视‘艺术’活动。”B28这一解释不无道理。例如在柏拉图构造的“理想国”图式中,从事“制作”实用产品的手工艺者是位列最低下等级。亚里士多德则直接将主要从事手工艺劳动的奴隶界定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B29他还多处强调:“奴隶是活的工具”,B30“一个公民不应该过一个匠人的或者农夫的生活,因为这样一种生活是不光彩的”。B31显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新造“模仿”一词替代原先使用的“艺术”,之所以将“制造形象”与“制造物品”两者加以区别,根本原因在于希腊奴隶制社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
黑格尔一方面将早已被古希腊哲学家剔除于文艺之外的“手工业”重新纳入其《美学》叙事,另一方面批评他所处时代的流行“艺术”观为“模糊观念”,甚至是“艺术主体强加于自己的一种暴力”:
我们如果坚持近代关于理想艺术的模糊观念,就会觉得艺术好象应该和这种相对事物(即手工业制作等活动,引者按)的世界割断联系,因为这外部世界的各方面比起心灵和它的内在世界来都是低劣的、无价值的。按照这种看法,艺术是一种精神力量,能使人完全超越生活需要、必然性和依存性的领域,艺术不应降低身份来管这个低劣领域中的事。但是对于理想性的艺术来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是没有勇气去应付外在世界的近代主体性格的高度抽象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也是主体强加于自己的一种暴力。B32
所谓“关于艺术的模糊观念”显然是指排斥和轻视“手工业”的艺术观念。黑格尔严厉批评这种“模糊观念”同时也是“一种暴力”。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黑格尔心目中的“理想艺术”与他如下的艺术价值观相连:
艺术作品之所以创作出来,不是为着一些渊博的学者,而是为一般的听众,他们须不用走寻求广博知识的弯路,就可以直接了解它,欣赏它。因为艺术不是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关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学者,而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B33
由此观之,黑格尔“艺术很接近手工业”这一命题的潜在意蕴还在于:艺术应当“很接近”主要从事“手工业”劳动的“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显而易见,这一思想与后来的马克思美学已经“很接近”;换言之,黑格尔不仅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源之一,也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来源之一。
四、“艺术很接近手工业”与“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然而,黑格尔虽然看到了“艺术很接近手工业”的一面,提出了前者不应疏远和排斥后者的美学理据,乃至批评流行的“近代艺术观”是“主体强加于自己的暴力”,但是他却并没有指出这种“强加的暴力”乃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使然,是人类劳动分裂成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与必然的结果,因而它本身具有其“合理”性。而根据黑格尔本人的一个著名命题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应该不难发现“艺术”与“手工业”相分离的“合理”逻辑。
黑格尔的片面性还在于,他仅仅试图在观念领域内力图弥合“艺术”与“手工业”的疏远与分离,而没有意识到观念领域中的努力至少是效果有限。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评是切中肯契的:“他看出了劳动的本质”(即“手工业”与“艺术”的本源与同构关系);但是“黑格尔只承认劳动的一种方式,即抽象的心灵劳动。”B34
并且,即便在黑格尔关于美学的“心灵劳动”中,其叙述也包含内在矛盾:一方面,他把物质与精神达到平衡相融一致的古希腊雕刻推崇为“理想艺术”之典范,另一方面却又把以精神摆脱物质为标志的“浪漫型”艺术视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对于这个最后的艺术阶段来说,古典理想的美,亦即形象最适合于艺术的美,就不是最后的(最高的)美了。”B35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他的“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蕴含某种艺术理想的因素,那么根据他的“历史与逻辑一致”的美学史叙事法则,这种理想因素也只能属于“古典型”艺术时代,而无法在后来的“浪漫型”时代回归。用马克思的话说,它早已成为类似古希腊艺术与莎士比亚戏剧那样的,后人“不可企及”的艺术范型了。
黑格尔“艺术”观的片面性更在于,他把“诗”这一显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艺术形式之一的门类宣称为艺术发展到“浪漫型”的最后阶段,乃至该最后阶段的终点:“建筑家、雕刻家、画家和音乐家所运用的都是完全具体的感性材料(物质媒介),他们必须通过这些材料来表现他们的内容。……诗则无须通过一种特殊的物质媒介。”B36因此,把“诗”这一无须与“物质媒介”打交道的艺术样式置于艺术史的终结点乃至“最高美”之上,这在逻辑上意味着所有其他必须通过“物质媒介”而显现的艺术已经历史地成为相对低级的艺术,更意味着直接与“物质媒介”打交道的手工业劳动不再值得美学关注。黑格尔通过这一自相矛盾、牵强附会的艺术“终结”论,可谓是亲自割断了他曾经一再强调的“艺术”与“手工业”本来具有、理应保持,乃至坚守发扬的“很接近”关系。
黑格尔在他的时代未能也不可能充分看到和意识到,当他主张“艺术”应该保持古典时代那种“很接近手工业”的优秀传统时,现实历史进程中的“手工业”已经开始逐渐瓦解,而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机器劳动”所替代。后者的赢利法则导致劳动过程日益疏远乃至丧失“手工业”时代的劳动所可能具有和享有的“半艺术性”,马克思由此而称之为“异化劳动”,由此而提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人类劳动的理想。因此,如果说“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在黑格尔时代具有揭示“艺术”与“手工业”分离的美学矛盾的现实意义,那么这种意义在马克思所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时代则已经趋于衰微,因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本身已经衰微。
正是在黑格尔美学的这个有局限的终结点上,也正是在黑格尔所仅仅关注的“抽象的心灵劳动”之外,马克思意识到具体而现实的劳动状况与美学观念的相关性。马克思由此进入政治经济学领域,开始研究人类劳动与审美活动相“异化”的现实机制,以及人类劳动如何可能实现“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理想。B37
① 马克思《致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74页。
② 参见陆晓光《黑格尔美学中的劳动本体――关于马克思美学的思想资源》一文,《美学研究》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卷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页。
④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3页。
⑤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页。
⑥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9页。
⑦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99页。
⑧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00页。
⑨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4页。
⑩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1页。
B11 参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B12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页。
B13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9页。
B14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73页。
B15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6页。
B16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1页。
B17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2页。
B18 参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庄子”部分,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B19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3页。
B20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66页。
B21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卷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2页。
B22 [英]Della Thompson编《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B23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5页。
B24 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1页。
B25 [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5页。
B26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B27 参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B28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B29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15页。
B30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7页。
B31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9页。
B32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3页。
B33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47页。
B34 马克思《为神圣家族写的准备性论文》,转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84页。
B35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75页。
B36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2页。
B37 参见陆晓光《马克思美学视阈中的“汉特医师”们――重读〈资本论〉》,《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Art Is Very Similar to Handicraft"
-On One of Hegel's Aesthetic Proposition
LU Xiao-guang
(Chinese Depart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Abstract: The proposition that "Art is very similar to handicraft" embodies the originality and value solicitude. The proposition includes: art originates from handicraft labor; art skills are similar to handicraft skills; "art" should consciously "approach handicraft" labor. The proposition is the subversion of "imitation" art in which Ancient Greeks reject handicraft skills and it also contains the criticism upon "confusion" of modern art. The proposition that "art is very similar to handicraft" represents the reality of alienation between "art" and "handicraft" in Hegel's time and Hegel's ideal to integrate them in "aestheticism". Marx in "the Capitalist machine production" era was enlightened by Hegel's ideas; Confront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ed labor" completely deprived of "half artisticity", Marx put forward his art ideal that both the labor subject and the labor process "construc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eauty".
论文摘要:当代设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思潮共生共存,但蕴涵其中的一些共同元素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文化和美学上的共鸣是出于巧合还是一种东西方民族差异和民族认同的表现?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
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迅速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进人高度成熟的阶段。”为适应新的国际化贸易的需求,设计以一种统一、简洁、理性的国际主义风格风行全球。然而与之相伴的是设计的程式化和单调,千人一面的作品比比皆是,这是商业高度繁荣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质疑和反思。
由于个人出发点和认识角度、思维方式的不同,当代设计师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从对现代主义的形式批判出发形成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成为当代设计的主流思潮;为现代主义设计注入个人表现和象征因素的新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各国和各地区从自身文化的本体立场出发重新提倡设计的民族化发展;出于人类全局和整体考虑的生态设计和女性设计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蕴涵在这风格万千的设计中的同一性因素时会发现:所谓的最前卫的、现代的设计风潮和理念之于中国人是那样的亲切和贴近,支撑和左右其表象的深层美学理念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竟然不谋而合!这是纯粹的巧合还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是一场意外的偶遇还是必然的邂逅?
一、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
道家美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天人合一”。庄子讲“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同一”,以老庄为首的古代先哲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的理想状态”,人是整个宏观宇宙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道家对规律和目的、必然和自由相互规律的理解,透射出朴素的美学锋芒。
儒家美学则由人对自然的态度问题出发构建自己的生态美学体系,从而演绎出魏晋人物品评中以自然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如中国山水画中“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园林造景中借景的“收四时之烂漫”等。先儒对自然的欣赏、崇尚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地万物的博襟作为古典生态美学思想的瑰宝传承至今。
中国审美中的这种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被时下正悄然兴起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演绎得淋漓尽致。就生态设计而言,设计师通过作品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意义,即“天人合一”这一东方审美理念,也体现出艺术设计本身的自治性原则,典型代表为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日本九州绿色高层住宅等。
绿色设计则在保证设计基本的信息传达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环保、节能,要求设计师同时兼顾设计的宜人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设计理念及材料使用等设计环节中摈弃无谓的奢华和浪费,使设计者、设计品、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品的回收利用作为一个整体和谐运作。就其实质而言,绿色设计是设计师在自身专业领域对全球化的绿色环保风潮的呼应。绿色设计以对人的生存关怀为出发点,使设计、环境、人“和谐共生”,这难道不是华夏文明光芒的映射?
二、对人的关怀和理解
“中国传统美学始终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始终贯穿着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这一人文主义主旋律,儒家美学的核心就是人学。”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生和社会具有独特而必不可少的作用,坚持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态度,使得儒教对于“乐教”与“诗教”特别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的另一支点—道家美学则把对人的关怀纳人宏观宇宙之中,形成了对于理想的人格美的一系列论述,如“冰清玉洁”的容貌,“旁日月,挟宇宙”的气概,“至乐无乐”的人生境界,这些都确立了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中的核心地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代设计对于人性的回归是从现代主义设计对人性的否定而来的。坚硬的几何形、冰冷的直线、无生命的形体,作为冷机器时代国际主义的代表符号风靡一时,这是对工艺美术运动复兴传统手工艺装饰和曲线形式的完全否定。这种明确清晰、完全简化的信息传达方式的确带来了沟通交流的便捷顺畅,但当这种形式被无限复制,侵略我们的生存空间时,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生命的多样性和温情被埋葬在了极其填密、整齐划一而又近乎冷漠的符号框架之下。经过一番艰难的反思,他们开始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表现形式,成为艺术和设计思想重要的催生剂,如后现代主义的戏谑、调侃态度,绿色设计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注都是以此为契机产生的。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化设计。人类两性是自然的造化,设计的两性意识也是自然的赋予,仅仅强调一种设计、一种意识、一种风格难免造成“畸形”的设计。如果说现代主义设计以其刚硬、明确和理性给人男性的阳刚感觉,那么,当代设计则是刚柔并济的。对人性复归的需要使得以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强调自然的装饰动机等具有女性特征的设计式样重新被关注,设计被注人了个人情感和直觉的内涵。女性意味是隐藏于人的自然天性中,所以设计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必然要对女性意识缺失的尴尬现状作出反思和修正。
三、设计的文化意味
何为文化?季羡林先生的定义是:“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设计不是一种个人行为,作为文化大概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设计体现历史积淀下的人类文化心理和当今社会的文化状况。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是现代主义以后设计的准确定位。如果说大机器生产初期,人们选择商品的最主要动因还在于商品质量的话,如今由于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商品在质量上已难分高下,而商品的附加值—品牌设计和企业文化形象成为影响消费心理的主导因素。设计作为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商品附加值及增强其感染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依托文化的名义,一时间出现民族风格、现代风格、国际风格等繁多名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后现代主义尤其注重作品的人文精神,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加之设计师自身文化品位的多样性,使现代以后的设计一改以往的千人一面、单调乏味,以极其多元的面貌应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从根本上说,当代设计就是各种文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中的凝结和物化。
这同中国传统艺术对文化的突显和传承异曲同工,最典型的就是传统文人画对文化的近乎偏执的追求。作为文人画的创作主体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文人士大夫既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承者,又是知识和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言人。他们深受儒、释、道传统哲学的影响,艺术作品中无不体现出文化之于个体的深刻渗透和个体之于文化的承载体悟。注重个人文化修养的提升,讲究“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整体艺术观,这都是中国文人艺术家对文化的传达与阐释。除此之外,文化的传承也能在手工艺的发展演变中得到体现。青铜文化、陶土文化、绳文化等原始文化在继承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酝酿沉淀,并随时代的进步被当代设计师重新诊释,使之历久弥新、醇厚隽永,显示出超越时空的美。
四、审美表达的隐喻含蓄
含蓄是“平静之下蕴含的内在张力”,是藏而不露的修为,是内蕴含忍,是意在言外的表达。东方智慧的基本态度是含蓄的,其表现手段则是简练的,以有限表达无限,使人产生欲说还休、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而隐喻、象征、借代是含蓄有限中体味无限,写意画的“笔到意不到”、华表的贯通天地的象征意义、太极图的包容万象等无不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神韵。
“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从一个知识领域向另外一个知识领域的映射”,是不直接表露自己的心绪思想,而是将其隐藏在形象中,遗民画家朱聋用冷漠怪异的画面形象营造一个符号化的隐喻世界,令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叹。
含蓄和隐喻在当代设计中比比皆是:同现代主义提倡的直白、明确的国际化语言相反,后现代主义以装饰和隐喻的手法和特殊的形式产生象征比喻的意义,期待受众的解读,如孟菲斯设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造型符号构成的摈弃功能的隐喻世界;新现代主义设计在遵循现代主义设计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赋予设计象征主义的内容,我们从华人建筑家贝幸铭的水晶金字塔中可见一斑。当代设计师越来越意识到,在有限的空间中使视觉元素合理配置,以达到传达商品信息,表现商品优势的目的,只是设计的浅层要求,通过有限符号的隐喻、象征突出商品的精髓—神,才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一、煤雕艺术的历史渊源和题材选取
1.煤雕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煤雕历史起源早,但具有断层时期。煤雕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辽宁和贵州这些地区。煤雕在汉代就有记载,但是记录非常少。在新石器时代的新乐文化中,发现一些用煤精磨制成的装饰品,如耳王当、圆泡、圆珠;在陕西省西周古墓也出土过煤雕饰品;后来在陕西省宝鸡茹家庄的弓鱼伯墓出土的陪葬品中也有被专家鉴定过的煤雕饰品。文献资料也鲜有详细描述煤雕艺术品,大概是由于煤的生产价值大于工艺价值,人们只重视“煤”对实际生活的用途,没有人去关注这项技艺,即使有,应该也是一些热爱工艺的矿工自己雕刻一些小饰品,自产自赏,纯属业余。因此,在以后历史上很难找到迹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山西大量开采煤炭资源,产生了许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大量的“煤矸石”污染大气,使得一些民间美术爱好者思考将这些废弃物雕刻成一些工艺品。煤雕是煤矿工人发明的,经历了几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山西大同的施玉平艺人,将煤矸石雕刻成艺术作品推向社会。
21世纪山西煤雕得到很大进步,但也主要是以煤雕艺术品呈现的,没有专门的记载。山西阳泉煤雕作品《龙凤双耳嵌琥珀花薰》在2007年第八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夺得“百花杯”金奖,《云龙纹镂空花瓶》、《凤鸟纹镂空花瓶》代表我国工艺美术行业赴美国新墨西哥州参加圣达菲国际民族手工艺展……这些标志着山西煤雕艺术载入历史。
2.山西煤雕的题材选取
主要是从煤雕艺术作品雕刻内容来分类:
(1)以山西地域特色为背景的现实生活题材,如生活中常常见到的花草树木、生活场景等形象。
(2)以历史文化和民间故事为题材,如人物肖像、器具、装饰小品等装饰作品,以及民间诸神、民间神兽、石窟造像等形象。
(3)以风景名胜为题材,如北方山水、四合院、木塔、寺庙等造型。
二、煤雕的制作和艺术特色
1.煤雕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煤雕主要技法有浮雕、影雕和圆雕,这和雕塑上的雕刻技法基本相同。浮雕是和一般绘画联系在一起的,用挤压夸张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肌理等因素来表现空间,它是在一个平面上产生效果。这个方法在煤雕上应用广泛且比较容易。影雕是在一些“黑”的材料上,用水清洗,然后磨光,在磨光面上把要雕琢的图像轮廓线描绘出来,根据黑白明暗的对比效果,用特制的刻针雕刻,控制好力度,调节刻点疏密粗细、深浅和虚线变化,有绘画笔触语言之感。圆雕是指雕刻材料的每个面都要进行雕琢,要有整体表现的意识,圆雕的方法和样式也有很多种,有写实性的与写意性的,工艺以镂空造诣和精细剁斧见长。具体说来,煤雕制作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选材———将煤矸石的形状、纹理、质地等和要雕刻的作品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煤矸石。
(2)打磨———根据作品要求,用砂纸打磨煤矸石,也可加入一些水,打磨到一定效果。
(3)雕刻———运用不同的雕刻方法,用刻针、刻刀、转子等工具进行雕刻。
(4)上油———上油是为了使煤矸石由发暗的黑色变成细致的黝黑色,增强作品的外观效果,并且可以长期保存。
(5)配置底座———这个也比较关键,是煤雕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底座的形状样式风格要和作品的内容形式相辅相成,注意颜色和比例上的相互烘托。
2.煤雕的艺术特色
(1)色彩古朴。山西煤雕统一为黝黑色,色彩纯真、色泽细腻。黑色在色彩学中是一个极端的颜色,代表着庄重、神秘、贵气,适合于人们的视觉要求,使人感受到一块废弃物也能让人记忆犹新,黑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黑色美给人一种节俭朴实的美感。
(2)雅俗共存,精致美妙。山西煤雕是以废弃的煤矸石作原料的,可供选择的石料有硬有软,这种样貌很丑、很笨重的材料能够成为美的承载物,因为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山西煤雕大多是一些刻画人们生活场景、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因此受到老百姓和艺术家的青睐。山西煤雕以栩栩如生、精巧细微出现在世人面前,雕刻技术和作品美感有一定水平,煤雕艺术品味较高,达到了雅与俗的和谐统一。
三、山西煤雕的文化内涵
1.寓意传统古老文化,承载历史与时俱进。山西煤雕以石窟造像、宗教题材、神话故事、古建筑等为雕刻内容,一些雕刻作品还将一些民间的吉祥符号雕刻出来,如“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这些中国的古老文化在煤雕作品中被广泛应用,是因为人们热爱中国传统的古老文化。当代,山西煤雕艺术蓬勃发展,雕刻了很多大型的煤雕作品,如作品《龙腾盛世》、《和乐四方瓶》,描绘中国发展的大好势头,将这种情感刻进了作品中,成为了当代文化。记载了历史,歌颂了繁荣昌盛。
2.浓郁的煤雕商业文化。山西煤雕自20世纪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商业文化的迫使下就有了专门制作这些工艺品的工厂,如山西煤玉雕塑厂、大同煤雕厂、阳泉煤雕厂等等这些利用煤雕作为人们赚钱的商品,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大大促进了山西的煤雕发展,人们开始在生活中以煤雕工艺品为礼品,烙上了商业的符号。
四、山西煤雕的未来发展
1.保护民间艺术,开展多种宣传,培养后继人才。山西煤雕艺术还只是很少一部分人了解,并做一些粗浅的研究,也只有一些工厂作坊在雕刻,没有上升到民间艺术真正的成熟水平,同时雕刻艺人也很缺乏,政府和企业应该注重发展人才和挖掘文化,提升企业的文化水平,使煤雕艺术发展得更快、更好。
关键词:坭兴陶窑变;传承;创新
1 20世纪广西坭兴陶的历史与状况
坭兴陶窑变是广西壮族人民时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根据历史上的窑变,我把它主要分为三类:陈设坭兴陶窑变、日常坭兴陶窑变、复制古代坭兴陶窑变。
日常用的坭兴陶窑变在1970年左右的陶瓷是当时市场的主流,这些作品大多属于传承以前的窑变风格,创新较少。坭兴工艺厂生产的坭兴陶品种有茶具、花盆、文具、等。这个时期的日用坭兴陶窑变主要利用了窑炉温度调节。到1988年后,根据国内市场对日用坭兴陶窑变的需求,继承以前传统日常用的坭兴陶窑变的坭兴陶窑变渐渐退出了市场。
受广西民族文化的影响,这时在传统陈设坭兴陶窑变上也出现地方文化的风格,一些坭兴陶窑变名家把地方文化与传统窑变相结合,产生了以黎昶春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的窑变艺术风格。晚清至民国陶艺大师、与其弟黎昶昭一道以钦江东岸和西岸软硬坭结合创制优质坭兴陶,开东西坭混合制陶之先河。1915年和1930年兄弟俩合作制造的坭兴陶花瓶胆瓶分别送到美国旧金山和比利时参展均获金奖。是“黎家园”的创立人。开始地方文化结合下的窑变。黎昶春的坭兴陶窑变产品适应时代的需求,对坭兴陶窑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对当时的坭兴陶窑变起到了引领时代的作用。
2000年后,广西的坭兴陶在制作日常坭兴陶器和传统陈设陶瓷的时候,还有一大批继承前朝优秀作品的仿古器。窑变仿古陶多为仿明朝、清朝、民国时期的作品。壮族人民在继承前朝的产品在广西经济大发展之后又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大批的私人作坊因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立起来。这些作坊主要是原来国营大集体时工厂的技术师傅,他们理由原来工厂的制作工艺,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行传统工艺的生产,让传统的坭兴陶工艺有一定的传承。这些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作坊,填补了时代的需求,同样也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然这些作坊也有一些自身无法解脱的缺点:缺乏时代感的创造力,影响坭兴陶窑变艺术的创造和发展。
2 广西的现代坭兴陶窑变艺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窑变在继承原来窑变技术的基础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对窑变技术有叻很大的发展。除了李人帡为代表的坭兴陶一厂之外,还有两个:一个是美学结合的现代陶瓷窑变;另一个是本土文化和国外先进艺术思想的结合。
2.1 与美学相结合的现代陶瓷窑变坭兴陶窑变艺术
上世纪80年代初,产生了以李人帡为代表的广西民族特色的窑变艺术风格。李人帡(1946-),从小爱好绘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涉足坭兴陶艺,八十年代初进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美术专业学习,毕业后坚持坭兴陶业工作,曾在钦州坭兴工艺厂任过雕刻技工、车间负责人、设计室主任、陶艺研究所所长。李人帡就以“高鼓花尊”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作品。他继承了广西传统坭兴陶窑变的精华,并大量的采用广西壮族地区的民间装饰图案和手法,增加了作品中窑变颜色。从1975年以来,他对坭兴陶的窑变技术运用娴熟,对以后人们研究地方民族文化和广西坭兴陶窑变艺术的结合,创新了一条民族和现代相结合的坭兴陶窑变艺术之路。
在李人帡、朱克忠具有民族性和坭兴陶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路景平、李燕等这批中青年陶艺家也传承和创新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试验。
2.2 本土文化和国外先进艺术思想的结合的坭兴陶窑变艺术
国外先进的艺术思想这种时尚的艺术,最早发生在19世纪后期的法国。1980年后,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同样留学和学习归来的陶艺家带来了西方现代艺术,如最早归来的李茂宗老师,就把先进的艺术理念带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这些导师的引领下,广西的现代陶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坭兴陶窑变艺术风格的现代坭兴陶窑变。
广西20世纪以来的创新坭兴陶窑变艺术大多以青年陶艺家为主,一部分是广西坭兴陶产区的青年陶艺家,如容州、王宁等;另一部分是在广西从事现代坭兴陶窑变创作的产区以外的青年陶艺家,如于长敏、吴筱荣、陆丹等。
3 广西坭兴陶窑变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的合力
3.1 坭兴陶窑变的传承
在我国历朝历代,所有的工艺大多是师傅带徒弟代代相传。人丁兴旺,那里的工艺就能不断的流传下来,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从事此行业的师傅和徒弟的人数多少、和时代对工艺水平的需求有很多的联系。广西坭兴陶的窑变技术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间民间师傅和徒弟传承下来的,经过很多带工艺大师的持续创新和历代的磨练,再加上广西泥土和其它地区的陶土不同,因此能够形成不同的时代风格。形成陶艺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陶艺制作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形成陶艺风格的重要原因。广西坭兴陶窑变总计有七十二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它自身的难度,必须要每一个技艺师傅长期的训练学习,才能持续的传承。
但是,自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95年,从事坭兴陶工艺美术行业的能工巧匠们一直在减少,这样造成国家企业和大集体企业的工艺精英在减少,人才在减少。在2001年的市场调查显示,只有政府扶持一个坭兴陶企业,包括管理和工艺师傅共计78人;能够有独立设计又能进行生产工艺的总计17人;已经申请取得中级职称的也只有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2人;在这些传承下来的师傅当中,中专(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的有10人,从专业院校当中毕业的科班出身的技术师傅有4人。由于近几十年技术人员素质没有与时俱进,人员也较少,市场萎靡,造成大量的艺人流失,更造成多年坭兴陶窑变行业的创新减少,风格缺失。
现在,壮乡从事坭兴陶艺术的人民渐渐探索出坭兴陶艺术的文化价值,引领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广西传统制陶工艺的严重状况。国家在2005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且将“广西坭兴陶窑变工艺”列入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2 坭兴陶窑变的创新
广西坭兴陶窑变艺术是根植于广西民间优秀工艺,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的传统文化。但,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不能用停止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优秀文化。以黎昶春为代表的坭兴陶创新的艺术风格促进了时代的发展,还有李人帡、朱克忠等为代表的地区民族风格的现代坭兴陶窑变艺术和以容州、王宁等陶艺家为代表的现代美学的坭兴陶窑变艺术则属于质变式的创新。
3.3 坭兴陶窑变的传承与创新
众所周知,广西坭兴陶窑变的工艺美术大师、老艺人擅长传统艺术风格的制作工艺。但今天的坭兴陶窑变艺术的大环境变了,时代的要求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坭兴陶窑变艺术传承人和老艺人的思想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加强原有优秀的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吸收不同地区的先进的艺术理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水平。探索出新时代的坭兴陶窑变的新的作品,正是广西坭兴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和一个相当有现代思想的团队。此外,坭兴陶窑变这种非常传统的民间技术在很多程度上主要靠人的经验、直觉,如观火、窑变的投料等工序,这样人的工艺能力就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和成本。
广西坭兴陶窑变陶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传承与创新的和谐发展,例如明清时期的能工巧匠们成功的把传承与创新运用的恰到好处,因而把坭兴陶窑变陶器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现代的李人帡、容州等艺术家把广西坭兴陶窑变艺术继续往前推进,也是因为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度,在传承力与创新力两方面都达到了和谐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壮族人民对坭兴陶窑变艺术的研究探索越来越多,这当然也反应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要求。当代的后生,应该不断的研究坭兴陶窑变发展的主线。以作者创作的不断实践,认为要学习壮族传统文化,主要继承壮族的优秀文化,甄别出广西坭兴陶和其他产区的陶瓷工艺和材质的不同之处,与国外和不同陶瓷产区的美学观点,相融合在一起,让广西坭兴陶窑变的创作找到本身的优秀特点,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何笠农.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J].中国陶瓷,2012,2.
[2] 王宁.试论广西坭兴陶陈设陶的设计研究[J].中国陶瓷,2009,12.
[3] 曹建文.论景德镇青花瓷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J].南京艺术
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10.
[4] 王宁.试论广西坭兴陈设陶的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
论文. 2010,5.
[5] 王宁.陶瓷专业教育对广西钦州坭兴陶业发展的影响[J].佛山
陶瓷,2008,6.
[6] 王宁.广西坭兴陶的SWOT分析[J].佛山陶瓷,2008,2.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原则
文创的概念自引入国内起就颇为火热,文创产业也一直处于黄金发展时期。文化是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在高校这一文化产业理应得到茁壮发展的板块上,国内高校文创的现实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纵览文创产品领域内的研究,在文化方面的研究显示,研究者多着眼于文创产品与高校文化输出之间的关系上,较多地探讨了文创产品如何为高校创造文化价值和如何让文创产品体现高校文化内涵这两个方面。一部分研究者也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对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影响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如何将民族的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去,亦或是探讨了地域文化对于高校文创产品创作的影响。而在产品设计实践这一研究方向上,大部分的设计者都选择从高校自身的建筑形式和高校精神这两方面出发,去进行产品核心理念的提炼,从而形成高校文创产品的多种形式。但这些产品,只是校园建筑和精神口号的复刻,其创意性和含义性都稍显平淡,缺乏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产品的设计也仍停留在较为表面的对产品的形式与样式研究上,例如现已推出的一些文创产品,许多都是将校徽等文化符号直接印在商品上,或者直接将这类符号的外形拿来使用,做成产品的外观。这样的“拿来”让高校的文创产品缺乏设计感,商品缺乏吸引力,更难以做到为高校文化代言。现如今,国内对于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的方面仍旧有很大的空白,文章针对现今状态下的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及建设,围绕传统艺术同文创产品结合的这一问题展开,力图通过对于传统艺术的发掘,探究地域与民族艺术同文创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为高校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发展探索道路。
一、传统民间艺术概述
传统民间艺术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普通民众自发形成的既定艺术风格或艺术形式,一般包括传统手工艺和传统艺术技法等。传统民间艺术是民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漫漫岁月长河中,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近年来,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被反复提及,其受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传统民间艺术仍在缓慢的发展,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和手工艺者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五花八门的新鲜艺术进入人们的视线,传统的艺术逐渐无人问津,许多“非遗”都面临失传。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如果无法紧跟,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传统的艺术形式急需推陈出新,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融入当今社会,从而得到进一步的传承。
二、高校文化创意产品概述
高校文创产品是依托高校自身的建校历史、所处地区的地域环境、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等背景,提取文化特征与地域基因,创意创新地设计出符合校园文化气质的产品。高校文创产品能够将校园的文化精神融入到具有实用性的产品中,让产品具有情感属性,最终形成校园文化的品牌。[1]通过相关论文的研究、访问有相关经验的高校以及市场调研等方法,高校文创产品可以多种视角分为以下类型:1.按照产品功能分类:校园文化产品作为产品本身是具备一定功能性的,可分为:使用功能、观赏功能和纪念功能类等。2.按照受众人群分类:产品的研发和设计都是需要有受众人群定位的,可分为:面向在校师生、校友、来参观或举办讲座的嘉宾和学者、国际友人、参观学校的学生亲友及游客和领导等类型。3.按照供需关系分类:产品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确定好产品的需求对于产品本身的定位以及量产都是十分重要的,可分为:馈赠需求、纪念需求、使用需求和美学需求等。4.按照设计语言分类:校园文化产品由于其主要功能在于表达校园文化,对于文化的物化转换设计通常会因内涵的层次性有不同的设计语言,可分为:直白客观类和内涵意向类两种。5.按照价值(档次)分类:由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受众群体不同和产品功能的不同,产品需要区分出一定的价格区间和档次。学校之间互访和馈赠领导等具有该类特殊需求的产品需要更高的档次和价值,而师生们日常的用品等档次和价格就会相对较低,可分为高中低三挡产品。高校文创产品应当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创新性、实用性和纪念性等特征,其作用在于更好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师生的精神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并促进学校特有文化精神的传播,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2]
三、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产品设计所需要遵循的最核心原则,一件产品是否有意义就在于其设计生产的目的和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在任一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产品特性。文化创意产品,其中的“创意”就包含了创新设计的概念。1.形式和内容创新:在设计时,需要从学校的所在地进行文化引申,将地域和民族文化艺术纳入到校园文化的系统中去,丰富产品的内容,结合应用更多的素材,设计出创新性的文创产品。高校更应当立足于校本文化,发掘出自身的物质与精神特质,形成高校文创产品独特的形式风格,让产品更具辨识度。2.技术创新: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同时产品生产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设计具有先行性,设计师需要将目光置于各个领域的前沿,应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产品创作。3D打印技术、VR技术、热塑材料等各种新兴事物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注入无限可能。
(二)实用性原则
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一直以来基本都是根据现有的产品类型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之上加上创意性的元素或进行创意性的形式改造,从而形成区别于一般产品的文创产品。设计师加以利用的大多数产品类型是生活用品和文化用品,而高校文创产品所开发的种类也大多都是面向师生的文化用品和纪念品等。文化和创意是作为内涵反映于作品,这些产品的基本属性仍具有实用性,因此,在设计时,产品的实用性也是设计师需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情感性设计原则
高校文创产品寄托的是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和对学校矗立的这片土地的情感,用户看重的是所购产品的精神内涵,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产品进行情感化设计,令购买者对其产生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这种情感共鸣的发生者不仅仅局限于本校的师生,设计者应当力图让共鸣呈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扩展,从而形成更大更广的影响范围。情感性设计包括符号设计和交互设计两个方面。1.符号设计:通过符号的设计,可以让人的情感同产品之间迅速构建连结。在符号这一种象征语义的表达下,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接收到产品中蕴含的信息,能够借此联想到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设计师通过对校园文化符号的创造,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创产品,实现将校园情感在文创产品内的寄托。2.交互设计:用户再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通常扮演的是接收者的角色,然而,其同样也能够作为创造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去,通过向外传递自己对产品产生的共鸣以及与其他用户互动,完成产品的“再设计”,在交互的过程中赋予产品情感价值。这样的设计形式要求文创产品更具个性化,让用户赋予所购产品独一无二的情感价值。高校文创产品面对的群体大部分是学生,学生个体在群体可能往往难以突出,在此背景之下,文创产品的意义就在于制造特殊感,通过交互,在产品上烙下用户的独属印记。
(四)文化性设计原则
文创产品根植于文化,产品的价值也在于其传递出的文化内涵。高校文创产品不仅是校本文化输出的载体,更承担了代表高校文化形象的作用。设计师需要对校园文化特色进行凝练,文化特色元素包含了高校精神、治学准则和学术氛围等学校自身的文化沉淀,也离不开当地特色文化,例如地域历史、城市风貌、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和人物形象等,二者密不可分。设计者根据不同的特色元素对高校文创产品进行文化性设计,制造差异性和特殊性,打造高校的文化品牌。
四、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文创产品文化内涵中的应用
传统民间艺术不仅仅包含外在的艺术形式,还包含背后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种有着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的区域文化,大多是在本地区多年的发展中所汇聚、诞生的文化内容,具有独特性、普遍性、差异性、渗透性、继承性等突出特点。[3]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的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整体表现。它是与当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相对应的名称,有时也称为“文化遗产”。世界各地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过去存在的各种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地域和传统文化往往伴随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故事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在高校中则代表了高校的历史与精神,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引入精神内核,让人们对此产品达到价值认同和情感契合,并能够引发其进行联想,诱发人们的情愫,使其对产品产生情感共鸣。在设计过程中表达传输一种文化,是文创产品承载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地域和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设计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借用经典故事,填充文创产品的内涵,并通过叙事手段来建立情境,将产品的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高校文创产品核心文化价值的输出。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中的应用
1.传统民间艺术的具象转化。具象转化是指将艺术元素提取转化,直接应用于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上。我国疆域广阔,地域差异明显,造就了各种独具特色的不同文化艺术,每个地区领域的环境样貌与建筑风格、服饰特点和器物样式都各有千秋。各高校依托于地域,发展于自身,从地域传统艺术和高校文化中都能够直接提取出可以直接利用的样式、造型、纹样等元素。具象转化的关键在于设计师要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间艺术进行大量的收集考证工作,形成资料库,并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应用于高校文创产品之中。设计师需要将特有的民族技艺、手工艺品等民间艺术造型进行归纳总结,转化生成具有辨识度的纹样和造型;将已经形成体系的造型和纹样进行分类整理,力求能够在设计中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达。在进行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之时,通过对多种元素的提取利用,和对传统民间技艺的借鉴应用,能够保证对地域性特色风格进行直接的展现。具象转化的优点就在于识别性强,通过对元素的直接展现,让用户能够迅速辨别产品的归属地。如图1,采用蜡染布料作为音箱网罩,而蚩尤牛角具有小夜灯的功能,具有趣味性和民族特性。另一个优点则是能够简单快速地赋予高校文创产品以内涵,提升其文化价值。但在进行具象转化应用之时,容易出现“拿来”套用的问题,设计师切记不可对元素进行粗暴的直接应用,转化步骤万万不可忽视。2.传统民间艺术的抽象转化。抽象转化是指对文化艺术的意识形态进行转化,将抽象的艺术观念和民族精神文化附着于高校文创产品之中,此种思路着重于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意境观念的传达。抽象转化应用的关键在于,设计师要准确把握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艺术特征,将人们脑海之中模糊的印象变成产品清晰的表达。例如城市形象,可以通过色彩定义;而民族形象则可以通过民族生活场景的描绘来进行定位。如图2所示,设计师将敦煌的绿洲与沙漠文化融入到茶具设计中,完成了对传统艺术色彩的抽象转化。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切身进入到当地,注重产品设计的“在地性”,将当地的特色形象进行抽象处理。只有设计者被民族和地域文化艺术所感染,融入当地的生活,才能够站在当地人的角度进行设计,才能够精确地传递出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抽象转化时容易陷入虚无缥缈的极端之中,产品出现“形而上”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缺陷,设计师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要注意不能脱离现实,不能够忘记产品的基本属性,要注重产品物质与精神的联结。
(三)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语言和产品形式中的应用
1.设计语言:传统的民间艺术蕴含了民族和地域的物质环境及生活实践等内容,设计师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素材,对其中的大众识别度较高的物质文化中提取显著的图形,从而形成完整的视觉识别形象。设计师能够凝练出具有识别性的文化符号,运用符号去进行文创产品的外观设计,能够迅速地让人们认知到文创产品来自于哪个地域,所代表的是何种文化,如图3,产品设计提取了山东齐河的传统民间艺术布老虎和剪纸元素。利用文化的差异性,高校文创产品能够实现基于地域文化表达的认知功能。依托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丰厚底蕴,设计师通过隐性的符号美学、文化风格、抽象表征、品牌价值理念、用户印象等方面进行设计,完成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语言的表达。[4]2.产品形式:形式是产品意向表达的基础。产品的形式包括其外部形态和产品性质,一件文创产品以一个什么功能属性,怎样的形态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就属于对产品形式的设计。高校文创产品的产品属性种类繁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规定,可以是文具,可以是服图2丝绸之路主题文创设计(图源来自网络)图3布老虎剪纸文具(图源来自网络)饰,也可以是餐具,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并不受到产品种类的限制,能够对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进行创新性的设计。那么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让“意”准确地通过“形”表达出来,这个环节被称为“意形结合”。传统民间艺术中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类别为高校文创产品的形式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形”与“意”的结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基于传统民间艺术的高校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一)寓情于形
寓情于形的设计方法是指遵循情感化的设计原则,将情感信息通过文创产品的“形”传递出来,借此表达文创产品的文化精神,并引起产品用户的共鸣。设计师通过寻找传统民间艺术中最感人、能够激发设计灵感的“关键点”,[5]将其剥离出来,使之成为创意中的重要元素,完成“情”到“形”的转化。在设计时运用比拟、谐音、虚构等方法将无形的概念和寓意具象化到实际的产品之中,把文化意境承载到物质产品中去,赋予物质产品深深的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之中要注重意象与形象的融合。高校文创产品的受众比起产品的使用价值,更在乎产品的情感价值,因此在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础进行高校文创产品设计时,可以根据产品的使用功能的不同,给予产品不同的主体和意涵。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藏于民风民俗之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活动,而文创产品可以通过恰到好处的设计,创造富有创意的使用方式,引导人们的行为,这样的设计能够在恰好地将无形化为有形,将文化融于生活,使得产品成为创意性的精神产品,将其中蕴含的情感意识传达给用户,触动人心。
(二)旧器新用
旧器新用中的“旧器”包括传统的工艺技术、传统材料和传统的器物,也包括传统建筑形态在内的一切传统事物。旧器新用的设计手法就是指将这些传统与现代的产品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文创产品。工艺本身源自生活需要,并且与地域自然资源、民众生活习俗与文化等联系密切。在人力物力的经济层面来讲,传统的民俗工艺相对于现代器物而言处于劣势地位,然而传统的工艺不仅代表着技术本身,更保留和过去的传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传播繁衍的象征,因此它不该就此消亡。但是,复兴传统民俗工艺不意味着照古仿古,而是应该运用现代的手法,将传统的形式和技艺表现出来,形成现代实用的具有复古味道的产品。除了对材料技艺的新用,还应该对传统的器物和建筑进行现代化的发掘。一些传统器物,蕴含了过去人们的巧思妙想,其形式和功用可以为现代产品的设计启发思路,通过对这些器物的结构、功能以及形态等进行局部的再设计,使旧时的创意构思被赋予新的使用方式,能够为现代人所用。[6]这样一种巧妙的创意能够提高文创产品的独一性,形成文创产品的特色之一。对于建筑,设计师可以从中获取灵感,进行线条提取形成新的符号,或进行结构的简化和重组,使其保持形态特征的同时更具意趣,如图4,在徽派建筑屋顶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形成托盘的样式。在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高校应当将传统的器物和建筑文化纳入自身的文化体系之中,创新开发基于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新型产品,创造特有的产品造型,形成独有的结合式产品形态。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的结合以及新型制作方法与传统技艺的结合进行研究,开发高校特色的产品材料,在体现传统艺术形式的意趣之时,也表现了高校的智慧和文化。
(三)互动体验
互动体验是指产品设计要关注人与产品的交互关系,设计者通过创造环境、空间和方式为人提供参与的机会与条件,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产品的深意,获取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内容,即使用恰当的方式来缩短减少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在此方法下,设计师需将设计的重点放在人与产品发生关系的界面上,通俗来讲,就是对用户使用产品的方式方法进行设计,让产品的使用过程能够不止局限于人对物,更要实现物对人的反作用。[7]互动体验设计方法重点在于人的感受,设计师不能将产品视作死物进行机械的设计,而要转变思路,力求让产品能够“动起来”。这里的“动”并非一定要让产品活动,而是要让产品的形式和功能都达到多元化。高校文创产品的受众的文化层次和欣赏水平往往较平均水平要高,因此,高校文创产品更需要交互设计的介入来提升产品的品质感,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互动体验方法专注于艺术与文化的解读,让用户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包括但不局限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与文创产品进行互动,体会文创产品的艺术价值。
(四)创意关联
关联是指通过巧妙的手段将不相关的事物、行为、概念等联系起来的一种设计手法。产品的创意关联包括功能连结、形式融合和文化植入三个方面,分别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形式外观和文化内涵入手,将看似不相关的元素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创意表达。创意关联一方法重点在于创造性的结合,设计师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更要在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中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为其建立设计结合的桥梁。在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更要重视传统与现代的嫁接,如何通过现代的方式来表达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在高校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利用关联的手法,将传统民间艺术植入于高校文化之中,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融合于现代产品形式,使产品的功能变得多元。高校文创产品多为文化用品和纪念品等,在设计时,需要着眼于产品的文化用途和纪念性,利用创意关联的设计方法,发掘传统民间艺术与高校文化之间的连接点、高校文创产品依托于传统民艺的记忆点,突出产品能够为使人印象深刻的特性。
结论
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道路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难以推陈出新,传统民间艺术的介入,为高校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使得高校文创产品拥有了坚实的依托,同样也实现了传统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活化,传统民间艺术从被动受保护角色转化到主动的文化参与者的角色。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有着较好的前景,文章基于此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玥,徐美,郭迎新.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情感表达研究[J].工业设计,2019(06):72-73.
[2]王松华,范紫微,杜星儿.地域性材料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9(02):91-92.
[3]解春凤.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0,41(08):313-316.
[4]高静静.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
[5]朱红红,张巧,李卉.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8(08):44-45.
[6]王毓婧,李波涛.地域文化类文创产品的创新方向研究[J].大众文艺,2020(07):102-103.
[7]周璇璇.高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实践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王松华,王查理,林姿彤.基于黑龙江传统民间艺术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研究[J].工业设计,2018(01):16-17.
[9]张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J].设计,2018(19):54-56.
[10]杨杰,张华杰.故宫文创包装设计的东方审美与表达[J].设计,2021,34(07):40-42.
关键词: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1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伟大的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动展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随着时代的迁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存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人类社会需要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留下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无锡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惠山泥人、锡绣、玉雕、竹刻等曾以其精湛的技艺而红遍大江南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多元文化的融入,以及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些传统行业正面临着破产的尴尬局面。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何困难重重,我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手工艺品形式陈旧,缺乏创新,产值低下,导致市场逐渐萎缩;(2)现有的非遗项目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可持续性不强;(3)无锡还没有针对非遗项目真正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教育青黄不接,由于许多年轻人在现代物质文化面前对民族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掌握传统技艺的非遗老艺人们找不到学徒,许多独特的技艺传承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跟不上,范围不广,影响不深。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空白,行业评价标准缺失。
如何打破传统技艺传承与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瓶颈,真正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合理利用和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职院校,设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的相关课程和专业,运用现代技术来发展传统技艺,探索一条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规模化的技艺传承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非遗传承和实训教学相融合的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尤其是遗产所在地的教育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随着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在我国的兴起,众多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2014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传承和创新中心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把传统美术、民间技艺引入高职教育,让学校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研习基地,推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2.1建立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实训课程体系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搜寻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和素材,同时,让现代艺术设计传承发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无锡商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进行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依据地方文化特色来打造专业特色,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将非遗项目融入实训教学过程,我们在装饰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非遗专项实训课程及衍生课程。古老的工艺技能,如果透过好的设计,市场的推广,在当代社会一定能够创造新的市场。
2.2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邀请本地区不同类型的民间传承者到学校来授课,每隔一个学期就更换一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方式。如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我们着重邀请“惠山泥人”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来校进行现场示范讲解;而服装设计专业我们则邀请锡绣名家、扎染高手给学生们传授技艺绝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艺术设计学院的各个专业都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设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3多样化现代化的实训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无锡当地文化优势,通过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工艺大师到学校授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活动等,让无锡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走进校园,充分发挥学校平台优势,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把高校艺术设计实训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吴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有技能、懂工艺、会创意的专业人才。
2.3.1“一课双聘”,开启实训教学新模式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大多是无锡本地人,他们在语言上和我们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学院特别指定了相应的专职教师与非遗传承者、工艺大师们共同来负责实施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保障,从而解决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实施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传统工艺美术来进行辅助教学。采用PPT课件和视频来更加直观地展现古老的工艺美术文化。这些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将传统工艺和文化淋漓尽致地立体呈现。
2.3.2“示范辅导”,沿袭传统学徒制的精华
技艺的传授不能单单靠讲授,还应由老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看老师做”、“听老师讲”、“学老师做”这样一个过程,全面研习老师的技艺,充分遵循工艺美术的特征。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给学生现场示范,包括从材料的购买、草图的绘制、色彩的调配以及动手制作的技巧和成品的展示等等,都给学生详细地讲解演示,指导学生亲手创作。传统的学徒制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设计知识,熟悉创造的过程,提升创作的水平。
2.3.3“以赛促学”,创新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设计竞赛,结合竞赛项目制定实训内容,通过举行主题设计活动以及实训课程作业汇报展、毕业设计展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创作及教学过程中,用另一种方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创新实训教学改革。透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实践操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专业素养。透过汇报展览,用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实训教学效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通过学生群体把这种教学影响力传播到全校范围,树立良好的学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
3结语
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早就发展出了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保护和利用好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为当代文化的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引入到课堂,一方面能够使实训教学更加彰显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取得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有助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
[2]甘志雄.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C].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4.
【关键词】民族艺术 审美 出路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族艺术内涵丰富,浩如烟海,涵盖着包括绘画、剪纸、舞蹈、各种手工艺等门类繁多的民族艺术,这些艺术门类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普通大众在生活生产中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艺术追求,是先人留给后人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后人艺术创作和构思取之不竭的源泉。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我国民族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同时民族文化的繁荣也面临着寻找新的发展之路的挑战。尤其是绘画艺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态度。继承民族艺术精髓,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与创新中使之生生不息,永葆艺术魅力,是每位民族艺术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中国民族艺术偏重写意,简洁豪放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民间艺术家以自己独特的构思、精湛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上乘佳作,汇聚成中国民族艺术的浩瀚大海,也成为当今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
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从古人认识事物的视角来看,他们普遍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天和人是合二为一的,自然界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向前发展,这一规律统称为“道”。所以在中国的文化里,“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绘画讲“画道”,文章讲“文道”,诗讲“诗道”……古人心目中的“道”意味着凡事都有它的规律,只有按规律去做,才可能少走弯路,才能成功。其实“道”也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有力体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文化正逐步向全球性融合,中国绘画的审美情趣和自然属性,也正受到世界各国绘画艺术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必将对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弘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偏重写意,简洁豪放。由于人们受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许多人的思想和精神都处于一个禁锢状态,从不抗争。但一些敢于冲破牢笼、思想先进的艺术家,并不甘愿屈服命运,他们以顽强毅力不断寻求人生的真谛,在探寻中自觉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以绘画为例,画家笔下的作品,大多都偏重于借景抒情,通过笔墨展示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在中国民族艺术作品中,这种不事结构、直抒胸意的佳作比比皆是。同时,中国画常常以客观的主体性艺术,通过传神的笔墨,抒发画家审美情趣及情感。
散点透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民族艺术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样以绘画为例,其表F出的最大特点,就是画家只注重审美意识的抒发,一般情况下不太刻意去造型,在透视方面采取的是散点透视,全方位视点可随意构图,追求的是以神取上,妙在相似与不似之间,用神去撼动观者,使之从中感悟画家的内心情感,以这样的空间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中国古代绘画从来都是追求神似而忽略形似,作品就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示,偏重于作品的精神之美。而到了近代,中国绘画渐渐受到西方典型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影响,审美标准也开始有了变化与突破,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念思想在变,技巧随之发生变化,出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出现了类似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作品,绘画中也开始尝试对画面进行精心构图,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但整体来讲,中国绘画艺术仍然保持着自己浓厚的民族特色。
民族油画,师法自用。中国绘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展示,每一幅的构图取向,都代表着大众的意愿,体现着民族精神。而西方油画则是高度追求写实为主,无论是结构还是色彩,都尽量做到与实物无异。油画进入中国,一批进步的画家也开始紧握手中的画笔,开辟带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创作之路。中国油画的创作风格,在吸取西方油画特征的基础上,在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在绘画题材、气韵与民族审美理念上,师法自用,也有较大的突破。在绘画表现上,中国画家的审美,不刻意对景物进行逼真刻画,而是借助随意飞舞的笔墨,表达精神与审美。中国民族油画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外来好的东西,但也必须植根于民族艺术肥沃的土壤中。
中国民族艺术的出路与前景
摒弃名利,有序发展。中国民族艺术带有强烈情感因素,蕴含着深厚人文精神。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市场也活跃起来,大小名家精英被一批批推出,各种展览此起彼伏,但也应看到炽热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艺术家的级别、职称、职务等光环,成为了作品质量的衡量标准,这无疑会制约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影响到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抛弃名人崇拜,作品不与作者的级别相提并论。同时,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要消除身份、等级、贵贱差别,实事求是地评价艺术家的作品成就。艺术家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以诚相待,共同努力,提升素质,共同使中国传统艺术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传承创新,古为今用。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追求进步的艺术家,都对创新充满渴望。而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坚实传统的基础,离开了传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艺术家就要立足于繁荣祖国艺术的目标,脚踏实地吸取传统营养,做到古为今用,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不怕多花时间,不怕付出艰辛,基于实践基础上多思考,多实验,从而创作出无愧于传统,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
取之传统,用之于民。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要通过对现代气息与民族传统艺术比较分析,从中寻找二者的切合点,也就是从民族艺术中发掘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技法,将民族艺术的精华和现代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中去,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精髓,取之传统,而一切都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寻找一条弘扬民族艺术的新思路。这样,艺术作品在创造巨大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必将让民族艺术与人文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民族油画,贵在融合。在地球村的概念下,世界文化在相互渗透、在相互影响中得到创新与发展。油画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对油画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油画家要以振兴中国油画为己任,理清创作思路,用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赋予中国油画的创作源泉, 拓宽创作的视野,以继承创新的眼光根植赖以生长的特殊艺术土壤,再去伪存精地吸取发达国家的前卫艺术思潮,使中西文化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尾随他人的怪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中国油画的前景才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当今世界无疑在朝着大融合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交织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繁荣和发展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必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融合世界各国艺术之精华,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油画的发展,更离不开向西方油画精品汲取营养。总之,继承和创新,永远都是中国民族艺术走向繁荣与发展的最佳途径。
(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董可木:《少数民族服装的艺术造型手法在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②杨晓明:《浅谈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的绘画语言及艺术风格》,重庆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14年。
当前,一些高校正在开展关于艺术课程构建的相关研究,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在众多高校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成果或展示也逐渐占据一席之位。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如何使教学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获益,让少数民族艺术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创新?为此,记者采访了在高校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专家和学者。
少数民族艺术走进课堂面临的困难
文化艺术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祖国内地的文化传播到边疆,边疆的民族文化也传播到内地,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中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实施以来,美术学类下设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设计学类下设、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通过对专业目录及专业核心课、专业主干课的解读,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杨洪文没有发现有关于少数民族美术的相关表述。少数民族艺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系统或者是一个专业方向,安排或挂靠在相应的哪一个专业中都没有相关依据。在课程设置中,30%多的公共课程是不能删减的,30%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25%左右的实践课程是硬性规定的,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是必须进行的,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少数民族艺术在本科段美术学类、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缺乏最基本的生存空间。近年来,民间美术文化和民间美术工艺传承断代的情况不断恶化,政府和民间的挖掘发展力度也在加强。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地方综合高校,应在专业拓展课或专业选修课中安排相应的民间美术课程。一方面是对课程体系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对地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也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杨洪文认为,民间美术课程性质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应该是在大美术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民间美术课程建设方面,紧扣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设计,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适量加入一些田野调查教学活动。突出地域性与民族性特点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全方位精通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能鉴赏、能进行新的民间艺术作品创作,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水平应用型美术人才。
作为从事新疆文化艺术史研究及自治区重点学科美术学,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等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带头人,新疆艺术学院教授左红卫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学科建设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和繁荣,各高校都加强了艺术类学科建设,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少数民族艺术课程,如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木卡姆与麦西来甫研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新疆当代音乐创作研究;舞蹈学开设了新疆舞蹈史研究、新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研究、新疆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研究;美术学开设了新疆石窟艺术研究、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新疆当代美术研究等,对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艺术的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形不成合力,发挥不了整体优势;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带头人各方面还不成熟,较难担此重任。表现为:1.高层次人才缺乏。缺少特色专业教师。新疆民族民间美术后备力量的师资及科研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初步拟定的科研攻关项目和建设的院级科研创新团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2.在国内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缺少相关的信息与交流,对于国内外工艺美术发展的整体情况缺少了解和考察。3.科研成果转化难。美术核心期刊较少,刊发文章难度较大,难以实现科研成果快速高质量的转化。
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得不够和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困扰少数民族艺术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刘永武长期从事对达斡尔、赫哲、鄂伦春等黑龙江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研究,在日常的教学和田野采风过程中,他认为应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挖掘力度并形成课程资源,需要培养深谙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师资力量并愿意为少数民族文化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寻找课程建设新模式
高校艺术教育在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左红卫教授说,第一是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并重发展。要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舞蹈等纳入到高校学科建设。虽然对民族艺术传承保护的成果表现在开设课程、数据库建设、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多方面,但缺乏高校与社会、家庭、个人(传承人)之间立体的保护性互动体系。如新疆,要将新疆民间工艺纳入到艺术学科发展视野中,以民族非物质文化作为切入点来整合其他学科并建构有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是当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和传承的首要任务。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2002年,新疆艺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成立,这是新疆高校较早涉足非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教学、科研机构。随后,相继成立新疆土陶试验室、民间扎染工艺工作室、新疆民间图案创作室等,开设了玉石雕刻专业,将新疆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探研,推动了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该所属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研究基地。研究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新疆民族民间美术本体特征的理论性研究;二是对民间美术的开发及实践教学应用研究。将多种形式的民间美术融入到美术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该研究所老一辈专家主持、参与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新疆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新疆艺术学院教授李安宁任该整体建筑的艺术总监,副教授塔西・甫拉提参与新疆伊斯兰经学院的建筑装饰设计。多位从事民间工艺的专家参与新疆多项富于民族特色的地毯图案及刺绣图案设计、花布印染和扎染设计,为新疆民间工艺的传播与再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是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地方高校要把民间艺人的培养和抢救性保护作为主攻方向,建立生产性、工艺性数据库。民间艺人大多依靠祖传技艺,以自身的力量在生产和经营,产品研发方面缺少专业指导、缺少资金扶植、缺少市场预测和把握,缺少技术扶植。高校要以产品设计创意、创新、审美素养提高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切入点,与民间艺人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互动合作实现生产性保护。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与新疆木垒县积极展开合作,举办的刺绣培训班,主要针对产品设计、版式创新进行集中培训。比如新疆妇女刺绣骨干培训班,把原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迈进了一步。从新疆艺术学院对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在举办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民间美术培训班,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优势,加强民间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
第三是加强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人才基地建设。全国各地艺术院校以特色文化为依托,不断探索特色办学,而民间工艺美术便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办学理念下,培养了一批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才。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根据地区文化资源优势,从开发和利用新疆地区的民间美术及文化资源入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教改实验。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深化了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新疆艺术学院将“新疆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新疆地区民间美术实践考察活动。还开设“新疆土陶实践教学”“民族装饰”“新疆民间图案手绘”“纺织印染”“毕业论文与创作、设计”“民族土陶”“玉石雕刻”等实践教学,使得新疆民间工艺教学初步形成从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到校外实习的课程体系。
第四是加强再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高校拥有丰富的资源,地方高校最接近民间,也直接服务地方发展。特别是文化艺术类高校和艺术专业在各地都发挥着繁荣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校内独自设立研究机构、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等,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财富,具有强大的研究能力和人才优势,有良好的学术梯队,这为民间工艺美术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实验基地。目前,必须加快民间工艺美术再生产实验基地建设,从工艺流程和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实验、研究和保护。如新疆艺术学院土陶实验室、民间印染实验室等对民间工艺品的生产和开发进行不断的实验和设计,推动民间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第五是加强艺术陈列室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如搜集了印染花布、土陶、民族小刀、帕拉孜编织、民间刺绣、民族花帽等多种民间工艺品。数据库建设。2005年前后,开展新疆民间美术研究的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工作,2011年开始建设重点学科课题《新疆民族民间美术数据库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体系,力图运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对新疆各种民间手工艺进行工艺流程的记录、整理,以推动新疆民间工艺再生产保护的进程。
作为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学院派代表,目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在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中主要开设了黔西北民间美术概论和黔西北民间美术等课程,黔西北民间美术概论属于理论课,也是学院使用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紧扣黔西北民间美术研究,在对黔西北民间美术的研究中产生认识,形成理论。黔西北民间美术主要属于技能课,黔西北民间美术又是一个“框”,只要是黔西北优秀的民间美术样式,同时又具备开课的条件,都往黔西北民间美术这个“框”里装,使得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目前开设的课程有大方漆器、漆艺、黔西北民族蜡染工艺、民间绘画、黔西北陶艺工艺、黔西北民族服饰等。师资来源主要是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美术传承人等作为授课教师。一方面解决了师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民间艺术家搭建施展技艺的平台。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也注重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学生要深入当地采风,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邀请老艺人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加强课堂的实际教学能力。对少数民族地区招收的学生要实行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策略,要从文化课以及实际学习能力上给予照顾和充分考虑。
探索理想化的课程建设,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艺术的课程建设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这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完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少数民族艺术课程的建设应该达到什么高度才算是理想化的状态,如何达到这一高度?
近10年来,随着自己钟情于地方少数民族题材(乡土题材)创作的深入,杨洪文教授愈发感觉到自己的作品不管是在创作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显得空洞与乏味,究其原因就是对地方民族文化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没有能使所表现对象的民族文化、所创作的作品以及自己的情感达到一种有机契合,导致创作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少数民族生活状态表面的呈现而缺乏一种民族文化内涵的支撑,无法直击民族文化的根脉,无法激荡观者的灵魂。因此,在不断调整创作状态和创作心绪的同时,逐渐涉入到承载民族文化的地方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上来。少数民族艺术学科范畴内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其中很多有价值的功用直到现在仍然适用,成为与现代文化并行不悖和可供溯源的精神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美术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大多处于边缘地带甚至逐渐消失。作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担当起地方文化传承的使命,担负起救艺(民间美术技艺)、救人(民间美术传承人)、救学科的重任,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文化产业的合作与攻关,搭建起人才培养、传承创新、市场互通立交桥,使民间美术在社会环境和大美术背景中形成自身的文化生态。
杨洪文教授所在学院的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投身到贵州省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中。通过民间艺术家进校园传授民间美术技艺,再通过毕业生进行二次教育和传播,形成了民间、校园再到民间的传播形式,使民间美术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拯救民间美术的目的。还有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毕业后也许还会以民间美术为业,开发民间艺术,使其转化为旅游商品,这样使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美国学徒制;移植;衰落;重塑
17至18世纪,作为殖民地时期美国本土最为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学徒制首先是由欧洲殖民者移入,而后在实践中历经从受制于殖民地宗主国法规到受益于殖民地本土法规的转移。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美国的独立以及工业革命的逐渐卷入,传统的学徒制逐渐走向衰落,其功能被一时兴起的各种社团、公共和私立学校所代替,在形式上美国学徒制出现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断裂时期。直到20世纪初期,随着学校教育弱点的暴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以及30年代经济复苏计划的刺激,学徒制重新出现在美国历史的舞台,且被赋予法律和行政的意义,并逐步形成折射现代内涵的注册学徒制系统。
一、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的殖民地时期:传统学徒制的输入与移植
作为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美国的学徒制是在17世纪初期由当时的欧洲殖民者引进和传入的。为逃脱英国政府的迫害,1620年,随着装载有多名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和14名契约奴的五月花号船(Mayflower)的起航,大批清教徒逃往北美大陆,并与当年年底登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殖民地最重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学徒制也从英国引入到美国。虽然为适应美洲大陆的当地条件,学徒制经过相应的修缮,但其仍烙印着欧洲传统学徒制的身影。
在早期殖民地时期,学徒制的实践主要是基于1562年《英国技工法》(English Statute of Artificers)和1601《英国济贫法》(English Poor Law)而开展的。前者充分强调学徒制的教育性,以使其与奴役制严格区分开来,学徒制的主要对象是贫民、无业游民以及规模庞大家庭的孩子们,内容包括行业培训、基础教育以及合理的伦理教育;后者规定贫穷家庭的孩子需由教会牧师来监管,直到女孩年满21岁、男孩年满24岁,以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在相应法规的框架下,学徒制的完成建立在牧师和学徒工之间公开签订的契约(indenture)之上,双方的合法行为均受到契约的保护。学徒期限为5-10年不等,学徒期满,徒工的能力将在一个市民会议上由牧师进行鉴定,鉴定合格方可进入行业工作,否则,继续延长学徒期限。
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殖民地的学徒制逐渐脱离宗主国法律的控制,开始得到各殖民地本土颁布的相关法规的支持。如1641年新普利茅斯殖民地(New Plymouth Colony)颁布一项学徒制法规,批准优秀的殖民者招收贫穷的儿童作为徒工到其家中,为他们提供较好的生计来源和教育机会。一年以后,为满足殖民地发展的需要,马萨诸塞湾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通过一项综合性的学徒制法规:向儿童提供在教育与劳动方面的培训。康涅狄格殖民地于1650年也通过类似的法规,并特别要求所有家长要一周至少一次对他们的孩子和佣人进行宗教背景和原理方面的教义工作,不能胜任的家长需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能够胜任这种工作的家庭中甚至类似的学校中。1671年的新普利茅斯殖民地又通过一项新的规定(New Plymouth Order),要求所有城镇的父母和监护人都应该在一个诚实合法的职业中抚养和培育孩子们,否则将给予10先令的罚款。为解决学徒制在纽约地区长期得不到法律保障的问题,纽约城联合委员会于1694年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学徒工必须实行正规注册并至少服务四年的时间。1788年纽约州又颁布一项旨在对贫困学徒工进行基本的读写教育的法规。至此,美国各殖民地学徒制已基本实现了本土的法规化。
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系统从受制于宗主国的控制到逐渐实现本土的独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殖民者本身的利益服务,为其经济的扩张培养大批手工艺人,但是不管怎样,这种行为把遥居欧洲的传统学徒制传入到新的美洲大陆并得到相应修正,成为北美最早的教育培训组织形式,为贫穷儿童接受最为基本的识字教育以及获得生存技能创造了条件,这些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积极意义。
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传统学徒制的衰落与现代学徒制的孕育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蔓延,美国本土于1807年也掀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传统、分散的工场手工业被大规模的现代机器大工业所替代,手工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由于期限长、规模小等致命性的弱点,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机器大工业对技术工人的广泛需求。曾经在殖民地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学徒制在大工业的背景下受到严重打击,从而日趋走向衰落。
对于传统学徒制的衰落,美国职业教育学者戈登(Gordon)认为有以下8个方面的具体原因:①大规模的企业组织对小型劳动组织的兼并;②分散的工业集中化;③行业分支众多,培训成本高且收益不大;④学徒制契约法规逐渐失去效应;⑤由于学徒工的学习,众多行业过于拥挤;⑥学徒工的薪水过于低廉;⑦年轻的帮手学到的不是单个程序的技能,而是工艺的艺术和秘诀;⑧免费公立基础学校的发展。另有职业教育学者斯科特(Scott)等人则认为有以下7个方面的具体原因:①足够的土地使得年轻的人们能够维持生活;②在持续长久的学徒制期间学徒工的婚姻权利受到禁止;③学徒制与协约奴仆关系的混乱;④人们流动性以及自由的增强;⑤偏远地区人们制作手工器具的意愿;⑥欧洲机械师和工匠的移入;⑦家庭手工业劳动不再需要工人从头开始制作完整的产品。
随着工业革命的蔓延及其对广大工人的强烈需求,在19世纪上半叶,一批培养企业工人的公立社团机构逐渐兴起,包括学园(Lyceums)、机械讲习所(mechanics institutes)、手工业劳动学校(manual labor academies)、农业协会(agricultural societies)和工商学校(commercial and business schools)。其中,很多机构的教育都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作准备,代替了传统学徒制在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重要职责,使得在传统学徒制控制下的严格的实践教育系统逐渐走向终结。而后,随着美国公共学校体系的建立,职业教育逐渐成为公共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
虽然传统学徒制渐趋走向衰落,但其固有的优点却是不能被遗弃的。各种职业教育机构的广泛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但是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书本性质的,不能完全地解决对特定职业技能理解的需求,企图取代学徒制的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地体现出来。为此,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Civil War)以后,带有学徒制性质的行业学校运动(Trade School Movement)开始兴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于1891年成立的威廉姆森机械行业义务学校(The Williamson Free School of Mechanical Trades),其旨在代替传统的学徒制系统,为16-18岁的男孩提供在手工艺培训方面的基础课程的教学、通识教育和特定的行业培训,以便确保他们完成课程后能够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此外,还有旨在修正古老学徒制以满足企业特定需求的企业学校。如纽约一家公司(the firm of R. Hoe and Company)于1872年为本企业员工设计了一套免费的每周两个晚上的夜间培训课程,包括英语、机械绘图、算术、几何、代数等基础学科,这些学术课程将直接有利于学徒工(企业工人)对企业工作更好地理解。
具有学徒制性质的教育机构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无论是公立组织还是私立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自发组织的性质,且长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与传统学徒制比较起来显得缺少严格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学生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然而,这种学徒制性质的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企业工人培训系统却在无形地孕育着具有现代性质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学徒制形式的产生。
三、20世纪30—40年代的经济复苏时期:注册学徒制的产生
20世纪初期,随着学校教育体制弱点的日益暴露以及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美国现代意义上的学徒制即注册学徒制应运而生。注册学徒制产生的直接动因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战略对人才增长的需求。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和工业领域带来沉重的打击,为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1933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The 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NIRA),在该法律的框架下,各工业协会和国家复兴管理局(The 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共同协作制定各种行业规范,以管理相应行业领域的竞争、薪酬发放、工作条件改善以及产品与服务质量。其中,在建筑等部分行业存在一系列关于管理该行业学徒制计划的规则,这便是注册学徒制得以萌芽的早期体现。
1934年,为进一步实现对相关行业学徒制计划的规范管理,在时任美国劳工部长铂金斯(Frances Perkins)的带领下成立了学徒制联邦委员(Federal Committee on Apprenticeship)。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代表,铂金斯致力于关于学徒制联邦政策建议的策划工作。随后,美国国会于1937年通过了《国家学徒制法》(The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Act, also known as the Fitzgerald Act)。在该法律的要求下,一个负责研究和起草关于学徒制计划最低标准的国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法律还授权美国劳工部在各州的配合下对国家注册学徒制系统进行监督,禁止在学徒制中存在关于种族、宗教、年龄和性别的歧视。 转贴于
在《国家学徒制法》的影响下,各州也纷纷各自的学徒制法规,建立相应的学徒制管理机构。截至1940年,共有11个州颁布了学徒制法规,另有13个州组建了自己的学徒制委员会。各州立学徒制事务局(State Apprenticeship Agency, SAA)具体负责注册符合联邦和本州标准的学徒制计划,发放学徒工的结业证书(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通过推广和技术援助鼓励新计划的开展,保护学徒工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确保所有的计划能为学徒工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没有设立学徒制事务局的州,上述相应工作交由国家劳工部学徒制办公室(Office of Apprenticeship,OA)负责。至此,美国现代意义上的注册学徒制在法律和管理体制上都有了相应建制,受到法律意义上的保护以及政府管理机构的监管。
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时期:注册学徒制的发展与成熟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需要,教育与培训体制也都有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与此同时,美国注册学徒制也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包括理论学分的认可、受众群体的扩大、课程领域的拓展、法律法规的修缮等方面,每一次变化都为注册学徒制增添了新的内涵和血液。
二战后,为解决转业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注册学徒制成为他们接受就业培训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为其提供转业就业培训的基础上,美国教育委员会还宣布他们在大学所接受的理论培训部分可以获得相应大学的学分。为进一步响应社会和教育领域的发展需求,美国劳工部于1977年对原有学徒制法律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加以完善。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旨在使学徒制惠及到更多职业领域中的人群,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世界经济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瞬息万变,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为此,从2000年开始,美国劳工部开始加强对诸如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快速发展的行业领域的注册学徒制的发展。这为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可能。而后,于2008年10月,美国劳工部对学徒制法律相应条款又做出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多元培训方法的创新、资格证书的完善、远程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课程质量和标准的提高等。法律的及时修缮有助于增强学徒制的灵活性,使其尽量保持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同步性。
至此,经过70多年的发展,美国注册学徒制如今已经日趋成熟。在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支持下,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主要由学徒工、企业雇主、社区学院、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和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五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美国学徒制法规和劳工部的监管下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注册学徒制的课程计划。
其一,学徒工。学徒工是注册学徒制组成要素中唯一一个“人”的要素,是学徒制工作开展的核心主体。他们往往是拥有操作技能或其他目标职业相关技能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有2/3的学徒工来自建筑和制造行业。根据注册协议规定,学徒工必须要完成一定学时的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的培训与学习课程。学徒制的学习期限因岗位和行业标准的不同而从一年到五年不等。在职学习与培训期间,学徒工还可以获得由企业雇主提供的部分工资收入。培训结束后,学徒工的职业能力通过学徒制管理部门的认可后方可结业,并取得州学徒制事务局或劳工部颁发的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学徒工如果修足相应专业的理论课程学分,还可以获得一个两年制或四年制的学位。
其二,企业雇主。企业是学徒工实践学习的平台。企业雇主根据事先的协商与相关规定,与学徒工签署协定,并在州立学徒制事务局或劳工部学徒制办公室取得备案。在与学校教育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参与学徒制课程计划的制定工作,并对学徒工的实践培训计划及具体实施负责,根据个体的专业、个性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为其分配一个相应行业领域的熟练工(journey man)作为师傅指导其操作性实践课程的实施。此外,企业雇主还为学徒工提供从培训开始到结束期间逐步增长的工资资助以及他们在社区学院发生的与理论课程学习相关的学费、杂费和教材费等开销的资助。
其三,社区学院。公立社区学院是为学徒工提供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教育机构。按照相应注册协议规定,根据企业雇主与学徒工的需求,社区学院提供相应行业专业领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数学、图纸阅读、应用英语等基础课程以及与特定岗位相关的高级技能课程。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与企业培训课程同步交替进行,学校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进行。针对当今职业岗位对高技能工人之需求强烈的趋势,在学徒制管理部门颁发给学徒工“学徒制结业证书”的基础上,社区学院还为修够相应专业理论课程学分的学徒工提供申请副学士的机会。
其四,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州立学徒制事务局负责协调劳工部与本州注册学徒工作的开展,具体负责本州学徒制协议的注册、结业证书的发放工作,同时组织与指导企业单位与社区学院等机构共同开发不同行业领域的学徒制课程方案,并指导实施工作。美国现有27个州以及哥伦比亚、波多黎各地区和维尔京群岛拥有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其它不设该机构的州,相应工作由美国劳工部学徒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法律规定,学徒制协议必须要在相应的州立学徒制事务局注册备案,协议包括对诸如学徒工需要学习的技能、课程的选择、熟练工与学徒工的比例以及在不同阶段薪酬水平等的详细规定,并要求各方在州立学徒制事务局的监管下按照规定执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
其五,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地方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是附属于当地学校或社区的就业服务中心,该机构是于1998年在克林顿政府签署颁布的《劳动力投资法》的支持下而不断建立的,旨在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与就业咨询等信息方面的服务工作。美国大部分州都有若干个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有的在大学或社区学院内部,有的位于当地的社区。它在学徒制工作的开展中主要起着辅的作用,对学徒工培训就业信息的咨询、雇主企业募集学徒工信息的提供、州立学徒制事务局事业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协助作用。因此,成为提供个体就业指导和单位招聘服务的信息集散地和枢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