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时间:2022-11-01 14:1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教育研究

第1篇

(1)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这非常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束缚并促使他们展现非凡的艺术才能,从而获得自由艺术创作的勇气。

(2)帮助学生准确定位优势之处

在艺术的领域中,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不尽相同。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适合的、容易成功的方面,进行有针对的学习和训练。在这种教育之下,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灵感所在,进而学有所长。明确优势项目之后,学生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选取发展方向,在各个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设计灵感。

(3)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人才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艺术家,因此在教学中常常教授学生们作为艺术家所必须的技术和基本知识。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色彩与形态研究区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使其明白二者之间存在的主观、客观的互动,展现出艺术创作上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艺术形态的本质,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技法表现能力,最终提高视觉感知水平,进而达到专业上的高度。

二、研究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现实意义

1、帮助学生增强整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这一改变给设计师的创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主要是对产品的类别开始变得难以明确地进行分割和划分。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设计对象的相关性,针对产品的特性选取最优化的设计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突出产品的性能特征。不仅如此,设计的作品还要符合人的审美以及社会环境等多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的整体宏观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艺术设计的特殊性,包豪斯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实践,他们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工厂实习,让学生真正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工厂里,学生们能更直观地抓住产品的性质和特征,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学中,包豪斯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征和想象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2、提升设计的人文教育精神

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很早就提出了“人性化教育”这一思想,以此推动设计教育的进步和长足发展。时至今日,这一思想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中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设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成熟的学科体系虽然已经从萌芽期转向了成熟期,但人文教育精神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迅猛增加,设计产业以良好的势头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但是,我们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却逐渐陷入模式化、机械化、批量化和格式化的境地之中,设计出的东西成为真正的“产品”而非有生命的“作品”,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好的设计作品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紧跟时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文精神”的需求。

三、结语

第2篇

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化发展不仅不符合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价值观,而且还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罗湖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对于促进罗湖区乃至我国其他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基础教育及其均衡化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学习和总结,为本研究指明方向;第二部分,对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进行阐述,为本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调查分析罗湖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状;第四部分,分析罗湖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人认为,可以采取用教育公平的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建立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设能够合理流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缩小办学差距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点:第一,本文的研究范围更加具体,将研究对象具体到区域内;第二,本文建立了衡量基础教育相对不均衡化的指标来对区域内基础教育不均衡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人掌握的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调查分析时也不够细致全面,所分析的问题以及原因不够深刻,所提出的对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还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

从政治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不平等源于阶级不平等,阶级不平等导致了教育特权的产生,教育特权是教育不平等的根源。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应是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和机会分布公平。从文化学角度,认为应该从物质、制度和心理意识三个层面对教育公平重新进行解读。从教育法学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应体现为受教育基本权利的平等和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人生而平等,教育公平是构成一切社会平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教育公平,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就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内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公平和教育外部(投入、资源配置、政策等)的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应该以为社会处境最不利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教育政策倾斜为目标。教育公平不仅要解决受教育阶段内人与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更要解决在受教育阶段之外的终其一生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由于科技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凸显,教育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放眼世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清醒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因而不断增加投入,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并取得较大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好坏对国民的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建国之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基础教育难以普及,这也是导致我国国民素质长期低下的根本原因。建国后,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严重不均衡,从而导致了基础教育在数量、质量上的失衡或者不公。基础教育资源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学生、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问题,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就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韩国针对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推出的“教育平准化”政策、日本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制定的“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路线、英国通过优质学校接管薄弱学校、实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等。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在2010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由此可见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教师队伍的教学层次存在不均衡化的现象。由于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差,因此必须要通过制定各种措施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使先进地区或学校的教师带动落后地区或落后学校的教师,从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能够对教育均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深圳罗湖区近些年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本人认为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推行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不同的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差距过大,势必影响将来学生的发展。推行标准化建设,就是地方政府按照当地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硬件和软件等方面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建设,使区域内的中小学在办学条件上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这样就会大大减轻“择校”现象和就近入学难得情况。当然,推行标准化建设并不是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把所有的学校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而是在保持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尽量的减少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差距过大的情况,从而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3篇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基础教育;特点;探究

全球范围内俄罗斯人整体的音乐艺术素养是相对于较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罗斯人从小就开始接受到较为科学的音乐基础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特别是进入到新世纪以后,俄罗斯已经将全面增强音乐基础教育作为了增强自身全面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俄罗斯音乐基础教育已经全面普及

孩童时期在学习音乐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人音乐天赋的开发非常重要。而俄罗斯对于该阶段的音乐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国内几乎所有的儿童均可享受到较高水平的音乐基础教育。其具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音乐基础教育作为了本国义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定了可行性较强的音乐教育大纲,确保小学生均可以接受到较为系统化的音乐基础教育。其二,俄罗斯国内建立了很多儿童音乐学校,这些学校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内部开展音乐基础教育的较好平台,在这些学校内部,不仅给学生教授音乐课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全面的文化课程,所以其在俄罗斯内部非常受欢迎,不仅确保了所有儿童能够学到音乐知识,还可以帮助一些在音乐方面有天赋的儿童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与锻炼。俄罗斯国内的儿童音乐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较为成功的案例,在很多方面推动了俄罗斯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其三,俄罗斯国内的普通学校和儿童音乐学校在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自身音乐教育的普及化程度。

二、俄罗斯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已经专业化

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音乐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生在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仍旧不够成熟,对于教师的引导有着较强的依赖。在进行音乐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的是音乐技能训练,所以教师不但需要有较高的音乐基础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较为科学、合理的音乐专业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增强学生音乐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俄罗斯在进行音乐教师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师音乐基础教育技能水平和教学方法均非常重视,例如,俄罗斯国内音乐师范专业的教学中,音乐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其必修课程,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在学校学习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到这些高校的附小、附中等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更好提升了音乐基础教育的专业化程度。此外,俄罗斯对于音乐基础教育教师的日常提升非常重视,多数区域的学校均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安排,设定了对应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案,确保了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音乐基础教育的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更好增强了俄罗斯音乐基础教育的规范化水平[1]。

三、俄罗斯国内音乐氛围较为浓厚

音乐环境给整个音乐教育带来地影响是非常大,良好音乐氛围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音乐的喜好程度。俄罗斯在音乐氛围营造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均要高出一筹,全国范围内音乐氛围非常浓厚,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了国内音乐基础教育的较好补充,例如,在俄罗斯国内一些稍微上规模的城市均有着较多的音乐厅、歌剧院,其价格也相对较为低廉,对于很多学生其通常有着较大的优惠幅度,甚至多数情况下是免费的,使人们能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音乐,能够较好弥补学校在某些方面对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不足,对于俄罗斯整体的音乐基础教育也是一项较好的提升[2]。

四、俄罗斯对孩子使用音乐进行吸引,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音乐教育是增强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有助于孩子创造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多数家庭在对孩子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方面均认为,对孩子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是帮助孩子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一个过程。且让孩子在音乐中玩耍,在这个玩耍的过程中可接受到一定的音乐艺术熏陶。因此,很多俄罗斯学校及家庭均可以从孩子的心理需求特征出发,通过音乐吸引孩子,从孩子学习音乐的实际规律出手,使用科学方法来让孩子喜欢上音乐,激发孩子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孩子更为全面的健康快乐成长。此外,俄罗斯家庭对于孩子音乐教育方面,也较为人性化,对于孩子学习音乐很少责骂,多数报以孩子鼓励的掌声[3]。

五、结语

综上分析,俄罗斯的人均音乐素养总体较高,多数人的音乐基础均较好,因此,我国在发展自身的音乐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俄罗斯国内的音乐基础教育应当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工作,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以更好促进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传统特色的思考——“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10,S1:391-394.

[2]彭程.俄罗斯“多声部音乐”课程管窥及其与中国同类课程比较[J].齐鲁艺苑,2013,02:17-21.

第4篇

关键词: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产出最大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60-04

一、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优质师资”争夺而产生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教师、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各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各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上述问题,追本溯源,在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环节脱节。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接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教育阶段,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在充分调研论证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现状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有效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对接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在职各阶段已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扩大“优质教育”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彻底解决“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的矛盾,总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据中国知网1979-2015),仅有单永志[1]就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三、理论基础

需求主要指“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2]。需求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国家需求。社会、国家需求主要是指国家和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优质师资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人需求。个人需求主要是个人为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求群体的需求迫切程度(而非宏观微观层面,亦是为了突显当前研究的人文重点与民生特色),将诸多需求群体分成两个序列:社会(中小学家长,本文研究需求主体均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下不一一说明)、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这三个需求群体为第一序列,着重其需求诉求的反映;高师院校发展需求为第二序列,着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

需求理论“接地气”,反映基层各群体的基本诉求,是本文前期问卷调查和后期理论模型诞出的核心理论。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多个策略中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在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及课程设置领域,博弈主体多种多样:社会、用人单位(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师范专业开设院系、师范生等博弈主体。

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4],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

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

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中小学家长)、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三个需求主体,来研究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问题。

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下图:

从图1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中小学校作为需求双方在优质师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不理想。

四、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中小学学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卷三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分析、总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辅以与家长座谈的形式,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得出破解教师教育改革难题的动态模型。问卷内容及数据见如下系列表:

调查显示,普通小学99.9%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属义务教育,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同时93.5%的家长在选学校时,考虑收费问题(这里的收费主要是额外的赞助费,一万到几万不等)。可见跨学区就读费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也是资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一种畸形社会现象。

五、高师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高师院校开设课程严重脱离现实需求

高师院校所开设课程“老、旧”,严重脱离现实需求,尤其是脱离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小学校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需求,造成尖锐的社会教育矛盾:一方面是优秀公立学校“倍受青睐”,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稍差、社会影响弱的公立学校“门可罗雀”,同时给私立学校异军突起留下广阔空间。但私立学校办学也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具有优质师资的私立学校学费极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私立学校则面临与“二、三流”公立学校一样的命运。

(二)大学生攻读学业课程积极性受到影响

由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传统设置的专业课程“沿袭”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课程几十年不变,基本体现不出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新课程充满求知欲,而且已认真考虑当前所学专业课程对日后就业的作用及影响。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各地诸多高师院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实习作为毕业生一门课程,加之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使之基本流于形式,而开设理论课比重过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实战能力不强,大多用人单位基本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招聘新人后,直接先开展“岗前培训”,待职场新人实用能力提升后再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师专业培养体制滞后于时代的尴尬。

六、基础教育需求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优质师资急缺

优质师资急缺,不仅优质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所有教育资源的各种师生比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网上收集相关数据引用)。该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从优化高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对接、壮大各级教育师资队伍上下真功夫。

(二)课程开设“少”、“旧”,良莠不齐

当前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开设课程主要依据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很难严格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10-08)》所严格规定的课程开设标准及门类。经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座谈得知,他们之所以“就地取材”,主要在于长期积累造成的相关课程师资比例严重失调,且扭转乏力:高师院校批量培养的毕业生,只能够改变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师资缺乏窘境,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与学校需求呼声极高的新型课程,却如“隔靴搔痒”,爱莫能助。

该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基础教育阶段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高师院校;二是高师院校太过于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基本忽视了实用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

七、对接分析与讨论

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的关键,在于占需求群体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所代表的社会需求。该需求群体诉求的顺利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充实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的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缓解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追求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大提高高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高师专业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师院校提升其办学社会影响力,助力高校突显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开发多方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平台

系统平台设置以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需求为轴心,尽最大可能拉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距离,从需求群体的不同视角,凝练基于满足各级教育需求的高师专业课程开设体系。

(二)优化高师院校理论课与能力培训课比例

大幅度缩减高师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比例,大规模增设针对实践各个环节能力培养课程,确保高师专业毕业生在就职后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

(三)引入监管阳光,加大各方监督

加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对接改革的监督力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用社会需求群体监管的阳光,确保该项改革落到实处。

(四)突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

高等院校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中,应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满足社会对建设者的实际需求,更好服务社会,彰显教育的社会功用。

(五)设置教育改革监督系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统筹教育改革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当前不同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且步步升温,除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对接存在严重脱节外,“优质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社会各界处于被动合作地位,亦是一直接原因。由于教育信息的获取和建议反馈渠道不畅,造成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当前教育格局,因误解而升级教育矛盾。

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为确保改革举措不走调、不变味,落到实处,须通过设置教育需求信息交流与监督系统,全方位接受教育改革各方、尤其是社会各界的“阳光”监督,逐步实现各方教育信息享有权和话语权的对等,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谐运营,健康发展。此举亦有利于调动教育改革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难”、高等教育阶段师范生“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教育成本、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教育教学质量产出提供监管保障。

八、模型描述

在需求理论驱动、博弈理论支撑、产出最大化理论统筹指导下,前小节单视角结论可耦合表达为: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将该需求信息暂时存储,等待与师范生学业需求信息再次求同;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此,本研究成果模型诞生,简称“阳光-花-盆”模型。

本模型采用教师教育课程于基础教育课程对接开放式动态设置形式,摒弃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效性差的缺点,引入需求机制,实时收集、反馈社会及中小学的需求信息;同时该系统是动态的复合系统,其中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组成部分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复合运行,动态发展,实时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顺应发展潮流。

九、结语

本文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各界对各地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俱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体系,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博取单位教育的最大产出,从宏观上符合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正确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推动作用”这一基本辩证法思想,顺应了时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期待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与各级教育领导主管机构及大中小学校的肯定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单永志.浅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J].教育探索,2010,(1):53-55.

〔2〕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 Johnson,R.K.(eds.).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ambridge: CUP,1989.

第5篇

1.国际背景

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演变为一次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全球正加速向信息社会演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无所不在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带来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全面转变和提升。教育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指标,并列入世界各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方案之中,还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2.国内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韩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为此,韩国政府试图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来提升产业结构。另外,韩国政府还确立了未来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由于当时的韩国政府把信息技术看做是可以替代劳动力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手段,所以信息技术迅速扩散到韩国传统产业部门。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韩国中小学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教育环境变得非常恶劣。班级规模和师生比,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显著。

基于上述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韩国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实施了计算机教育。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以及特点

韩国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培养信息社会所需的人才,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

1.准备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1)战略规划

1970年7月,文教部(指教育部)制定了“计算机教育计划”。1971年8月,文教部第286号令文件明确指出,在商业高中开设计算机必修课,还增设了COBOL、程序设计等四门与计算机相关的选修课。1971年12月,首尔德寿商业高中购买了KIST计算机终端设备,该设备被记录为韩国中小学最早引进的计算机。1974年12月,文教部对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从此与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开始进入普通高中。

20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教育开发院开始着手研究各级学校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育的课题。例如,在德寿商业高中,对教师进行了信息处理方面的培训,还配备了8比特的计算机;在普通高中《产业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单元里,增加了“计算机概要”和“计算机应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高中《数学Ⅰ》中增加了“逻辑关系图与算法”,初中《技术》课程中增加了“信息社会计算机的作用”的内容。[1]

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信息通信部门以及信息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开始从国家层面上有计划地实施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80年代后期,为了快速应对信息社会的到来,韩国文教部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相关的内容,还提出了“加强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方案”。该方案作为其实践方向指明了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从此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特点

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加强应对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国家竞争力,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计算机教育,还把无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等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在教育领域引入新媒体来改革教与学的方法。而且,韩国部分高等院校该时期还设立了广播通信大学和广播通信高中,为今后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快速应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首先,在教育领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增加计算机方面的教育课程内容、大学增设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设立教育审议会来提出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案以及计划,如《加强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方案》和《支援以及开展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计划》等;其次,在社会公共领域,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基干网建设项目,而且还通过制定信息化相关的法律,如《普及与应用以及促进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法律》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2.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政府在借鉴美国、英国、日本、苏联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第六次课程改革。此次改革中,韩国教育部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主要的特征为增加了计算机相关的内容以及科目。即规定各级学校学生应达到的计算机素养水平以及所需开设的相关课程内容。

该时期,韩国政府以首尔大学为中心,构建了教育计算机网络,还制定了构建校园网的标准以及教育用计算机的规格。之后,韩国的中小学按照这一标准来构建校园网以及配备教育用计算机。

韩国政府为了更有效、更全面地促进国家层面的信息化项目,于1994年5月设立了以“科”为单位的信息化专业机构——电算责任官室,并由该机构来承担对计算机教育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和国家层面的执行业务。

与此同时,韩国教育开发院与韩国通信公司一起合作,构建了计算机通信学习服务系统,并通过EBS等专业广播媒体来播放教育相关的节目。1995年5月,教育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构想,其主要内容为构建一个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的平台。同时,教育部还公布了信息化促进基本法。紧接着,韩国政府于1996年制定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该综合计划每隔五年制定一次,目前韩国已经完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2]该时期,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阶段:构建了教育信息化项目的促进体制、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建设。

从1996年至2000年,韩国政府完成了第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其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第一,设立了教育与学术信息化专业组织——教育学术信息院;第二,开通了教育信息服务系统(简称RISS),设立了教育电视台;第三,通过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来扩大师生接触信息化设备的机会。[3]

第二阶段: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2001年至2005年)。

此阶段的重点为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上,[4]具体如下:第一,增加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活动;第二,向人们扩散和普及电子学习的社会意识;第三,通过升级教育行政系统(简称NISE)来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第四,通过升级学术信息的流通体制来供给与扩大优质的学术信息;第五,正式开展消除信息差距的支援项目。[5]

第三阶段:升级和扩充信息化基础设施(2006年至2010年)。

此阶段的重点是构建了U-Learning(泛在学习)的教育体制,升级和扩充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另外,该时期韩国政府还通过国际协作,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设备,此举既向世界宣传了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还为今后进军海外IT市场奠定了基础。

3.成熟期(2011年至今)

2011年开始韩国政府正式实施了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以及智能教育战略,从此韩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快速发展阶段迈向了成熟发展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构建终身学习的智能型教与学体系。

(1)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

该计划的重点如下:第一,克服之前普及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技术本位的信息化政策,以促进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为中心的“先进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第二,促进以沟通和整合为基础的、支援积极参与和协助人才培养以及实现科学技术强国的信息化政策;第三,为了构建有利于绿色生长和终身学习的良好的教育循环系统,引入“数字学习与研究的生态系统”的概念,以此来调整整个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构,推动教育与科学系统的信息化。[6]

(2)智能教育战略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指教育部)根据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变化,于2011年建立了智能教育促进战略以及实施计划,并从2012年开始有体系地实施该计划。韩国政府并行推进智能教育计划和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上述两个计划都属于教育信息化战略,因此都通过学校教育来具体实施其政策。而智能教育是指通过构建适合21世纪知识信息社会所需的智能型教与学体系,让所有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智能教育战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促进课题:数字教材的开发以及运用、网络教学以及评价制度的引进、自由地运用教育课件的著作权制度的改革、教师智能教育实践能力的加强、所有学校无线上网环境的构建。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不同时期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制定较高的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

从韩国各阶段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中可以看出:政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信息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最终实现人才大国以及科学技术强国的强烈意志。

2.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应紧密结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

韩国政府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来选择符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例如,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首先选择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计算机教育,然后逐步扩散到普通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因此从各级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的顺序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制定教育信息化战略时,比起教育上的需求,更关注了经济方面的需要。

3.较早出台相关法律以及标准,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韩国政府为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较早地出台信息化相关的法律以及标准。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台了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普及与应用以及促进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构建了校园网的标准以及教育用计算机的规格。

4.政府鼓励教育部门与信息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

韩国政府为了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鼓励教育部门与信息产业部门进行合作。例如,韩国教育开发院与韩国通信公司一起合作,构建了计算机通信学习服务系统,并通过EBS等专业广播媒体来播放教育相关的节目。

5.积极构建信息化社会环境[7]

韩国政府为了加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为了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从2001年开始,韩国教育部每年对900所学校的4.5万名学生家长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并依此来扩大人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社会意识,从而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1998? ????? ??[R].??:???,1998.17.

[2]崔英玉.韩国教育信息化最新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29-32.

[3][5]???.2011? ????? ??[R].??:???,2011.20.

[4]崔英玉,孙启林,董玉琦.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7(1):37-41.

第6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标准》的研制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领会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面对新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和新编的音乐教材,怎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最关键的就是要尽快更新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观念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加强学习。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我还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最重要的,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2003年的沈阳学习,我认识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听专家的报告(看录像),使我明确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懂得了课程改革必须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了课程意识,初步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即对课程有了自己基本的看法,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隘的范畴。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现、学生观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探究、合作。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通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参加教材培训,使我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了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观的突出体现。它的突出特点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进行教材培训,我了解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了教材所体现的四个教学领域:即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二、树立新观念,上好音乐课

1.重视审美教育

有观念才有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我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从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第一个教学理念。但长期的音乐教学存在着“重技轻艺”的倾向,即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许多音乐课理性有余,情感不足,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在乐理知识、识谱和被分解后的音乐中找不到乐趣,不能进入音乐,哪里还谈得上审美。所以音乐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第一个课程目标。

针对当前的音乐教学情况,我首先改变了观念,正确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性质。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去努力达到,即强化以审美为核心,加强基础能力培养,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强化以审美为核心包括:情感的培养过程,以创造为中心,音乐愉悦性特征等;加强基础能力培养包括: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包括:弘扬民族民间音乐,学习世界优秀名作,了解时代气息音乐文化等。在音乐教育中强化情感、创造、愉悦的教学活动,那么审美教育必然能得到“强化”,其结果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2.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例如:在学习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时,我注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多媒体演示,声情并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一切都迎刃而解,真正体现了魏书生教学思想中的“愿学”.

3.改进教学方法

做为一名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一个活跃的课堂.在教学中,我较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音乐故事情景创编时,每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特别高,我充分把握时机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自演,调动他们全员参与,随时参与指导,并且,及时肯定他们的创作,这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研究新问题,感受新收获

一个学期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亲身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例如:在学习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时,让他们利用好耳朵多听多学多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课上课下要求学生多积累多创造动听的声音,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例如,成立二课活动小组,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促使以点带面。

3.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例如,律动音乐«向前走»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与学生一同活动,同时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对我已初见成效,但是我仍觉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丢不下,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创新面前畏难发愁,在教学实验上迈不出新步子,新教材老教法现象仍然存在。

今后的音乐课程实验改革工作,如何使观念到位仍是重要问题,教学实践中我还要勇于大胆地去探索、创新、实践,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去追求,去不断完善、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探索出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希望得到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讨:

1.怎样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2.两极分化怎么办?怎样实施差异教育?

3.怎样处理好开放与规范的关系?

第7篇

1学校教育信息化要素架构

SITES是IEA即教育成就评估国家协会所支持的有关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比较研究项目,SITES2006是该项目开展的第三阶段,关注信息技术在数学和自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阶段项目主要有3个任务:①调查分析被认为有助于发展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相比传统重要教育活动的发展情况;②调查分析教师和学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是否应用对21世纪技能发展相关的学习活动的影响;③从不同教育实践活动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两方面出发,研究分析如何从体制、学校、教师三个层面上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即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体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上应具备什么条件。该研究所构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模型如图3所示。Lawetal.等人对此架构做如下解释:对教师来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取决于他们基本的教育观念和能力。当然,教师的教学实践不单由教师自身因素(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所决定,还受学校和教育系统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我们希望学生学习结果由于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发生改变时,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在影响着教师系列教学策略的选择,这就是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体制层面的要素经常主动或被动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图3可知,该系统可划分为5个层面:体制,学校管理层次、教师与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活动、学习结果。有关各层次要素间的关系,该研究做了如下阐述。体制层面要素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仅依赖国家或区域层面的信息化政策和学校层面的因素,还深受国家课程建设政策的影响;学校层面要素与教育实践活动层的关系:学校所提供的服务支持(技术和管理)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始终具有正相关关系;专业合作中所共享的决策与教师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校长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终身学习的愿景和校长领导力的发展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的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教师特征与其教学实践活动间的关系:性别和年龄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教师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教育技术能力和参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培训的次数对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影响(正相关关系)。教学实践活动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对学生的影响(21世纪技能)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信息技术干预下的教学方式,另外,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生的学习结果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数据统计中心的《GuideToICTinEducation》研究

该研究指出,从可操作性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影响要素框架由政策/策略———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几个环节组成,如图4所示。通过图4可知,教育信息化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循环系统:学生行为绩效影响教育信息化政策、目的和激励机制;各类信息化政策和目标直接对信息化硬件设施产生影响;各类硬件设施是教师培训和相关基于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课程和数字内容建设,以及在教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行为绩效;行为绩效又反作用于教育信息化政策,依次循环。

3结语

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解构是教育信息化推进活动的起点,也是构建针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特别理清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对能否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从目前来看国外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停在宏观的理论描述层面。

作者:马莲姑 贾晓婷 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8篇

关键词:慕课;双师教学;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一、概述

双师教学是我国对慕课(MOOC)进行的创造性应用,具体应用方法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础知识的讲授和配套教学资料的准备,另一部分是课堂的互动、问题的解答、学生素质培养和教学节奏把控等等。双师教学把第一部分的工作交给慕课平台上的名校教师完成,第二部分与学生的交流仍交给学校中的老师进行。两名教师以虚拟和现实配合的方式分工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提高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而我国的贫困地区人口无疑是对高质量基础教育需求最为迫切的群体。这些年来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小学教育已经完成普及,文盲人口已经基本消失。但在贫困地区小学之后的初中教育虽然入学率较高,辍学率同样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基础教育带来的经济负担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还是难以承受,更加重要的是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有限,在基础教育之后学生水平难以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这就导致了高中和大学会因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原因将贫困地区的学生拒之门外。这就进一步影响了贫困地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要打破这样的基础教育现状已经很难通过传统教育体系的改良达成,真正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政策共同努力。本文将针对双师教学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进行讨论,试图用这种方法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

二、双师教学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一)将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中小学课堂

要达成优秀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配置,首先要寻找优秀内容提供者。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开始了起步和实验,在这方面最为积极的探索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人大附中受到2013年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启发,于2013年9月10日启动了双师教学的实验项目。在这次实验中,12个教学班有11个班的平均成绩有了提升,其中提升最高的班级达到46.41分,效果最差的班却呈现负增长。在这次实验性教学活动中,由当地教师负责在上课前一天对人大附中提供的授课视频进行熟悉并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适当剪辑,把一些提高性质的难题提取作为课后研究和思考题。在课堂上也是由当地教师来把握节奏,在适当的节点进行停顿、讲解、重放等操作,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这一方面说明了优秀的教育资源确实可以通过双师教学的方式对大部分贫困地区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实验班级的效果差异中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实地教学的教师还是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无论如何,在这次尝试中我们确实做到了把中国最优秀的基础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并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慕课内容提供端,从人大附中主导的实验性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优秀教育资源具有充分的社会责任感并认可双师教学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的是慕课的制作水平,需要建立专业的团队研究和分析怎样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手法更适合把优质的课堂教学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慕课视频,探索怎样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方式能更好的使贫困地区的同学接受。这就需要教育内容的提供者转变思路,把思路从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转向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包容性和通用性。在实地教学端,从各个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双师教学不只是将慕课引入教育资贫乏发地区就可以直接产生效果,当地教师的配合至关重要。双师教学需要当地教师能够理解慕课视频中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前进行研究分析,需要教师对课堂节奏有一个科学的把控,既保证教学进度也确保教学质量。可以说双师教学在实际上增加了当地教师的工作量,而不是为当地教师减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培养当地教师的责任心、工作热情、对新的教学形式的接受和学习能力。

(二)进行兴趣类学科的教学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语文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当地老师或许还能够进行完整的教学,但体育、音乐、美术这样兴趣爱好类的科目就非常缺乏教师来进行传授。一方面是贫困地区的教师本身大多出身贫困家庭,虽然经过师范教育进入了教育行业,但是其本身就缺乏兴趣爱好类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无论是体育、美术、还是音乐都不是能够快速习得的技能,要想成为这些科目的教师必须自己先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技能磨练,这对于教师资源本就紧缺的贫困地区来说难以实现。最后,贫困地区通常对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了解学生需要进行体育文艺方面的培养来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提升个人素质和审美情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贫困地区的学校就不会将资源投入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当中。面对这样的状况和困难,就需要利用双师教学这样低成本、高效率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双师教学在兴趣类学科的教学方面可能和基础课程的教学稍有不同。由于当地教师可能并不具备学科基础,所以会着重要求慕课视频的质量,学生的知识完全来源于慕课视频,当地教师只能起到组织协调学生的作用。在这种要求下,针对兴趣类学科的慕课视频就不能仅仅提供知识,还要体现出互动性。由于兴趣类学科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知识体系架构程度要求不像基础知识那么高,所以这样的形式虽然不能用在基础教育上但是在兴趣类学科的教学中可以行得通。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的教师可能不具兴趣类学科的技能,但是作为教师普遍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慕课的内容提供方还可以制作针对教师的兴趣类学科培训,这种低成本的培训可以使当地教师具有一定水平的兴趣类学科教学能力,这样也就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兴趣类学科教学难题。

(三)与支教活动进行结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扩招和教育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提升,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学生和教师进行支教活动。这样的支教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但也不得不承认由于这些支教活动以短期占绝大多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教活动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支教活动和双师教学结合的方式使支教活动的价值获得大幅的提升。首先,这种短期教学活动带来的问题就是支教期间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能比较高,但是无法和当地教师的教学风格及进度进行配合,这样的教学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效应。如果支教活动是进行双师教学,由于课程的知识体系部分一直都由慕课完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课程衔接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保证高质量的现场教学能够实现。其次,短期的支教活动虽然能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但从学生整个学习进程的角度来看这样短期的高质量教育意义十分有限,并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如果双师教学的形式在贫困地区成功运行,就可以考虑转变支教的目标和形式,把支教的目标群体定位到当地教师,通过教授他们信息技术手段、课堂节奏把握以及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来使双师教学的实地教学端提升教学质量进而达到长期提高当地教育水平的目的。

三、双师教学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减轻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世界性的问题,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本身,教育资源如何配置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否活跃,一个公民的上升通道是否清晰稳定。可以说一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和公民对国家的基本态度。随着网络慕课和双师教学的出现,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必然会迎来重大转机。双师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传统教育体系中难免出现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差异、文化氛围差异造成优秀教师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聚集。欠发达地区就会陷入教育资源越来越贫乏,经济文化环境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的境遇。而双师教学首先是以慕课为基础,慕课平台将会聚集我国最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资源。由于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所以社会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的帮助成本实际上很低。至于部分重度贫困地区的学校中没有连接互联网或者没有多媒体放映装置,则需要社会和国家进行硬件扶持。尽管这样,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无论在物质成本还是人力成本方面双师教学都可以做到传统教育形式无法做到的低廉。

(二)缓解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双师教学虽然对实地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实地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但双师教学也改变了教师的职能。双师教学的形式在实际上降低了对实地教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要求,经过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师通常不愿意到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有在贫困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意愿的教师又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研和知识能力,这是导致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人员缺失的重要原因。通过双师教学的形式简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师资水平,扩大教师队伍的招聘范围,贫困地区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便可以得到缓解。

四、结语

推动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完成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系列的难题一定不是双师教学这一新的教育形式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慕课和双师教学的形式特性决定了它一定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将作为一条重要路径提供给我国的教育事业作为参考。无论是如何应用双师教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为地区发展进行智力储备,进而促进我国的民族复兴和共同繁荣。在教育公平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双师教学很可能会成为实现我国教育水平快速增长的重要机遇,而提前的研究、实验和应用是把握机遇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9).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中山大学中国慈善研究院.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R].广州:中山大学,2014.

[4]汤敏.慕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

第9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19-04

自从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三通两平台”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农村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进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推进策略,这是农村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长达半年多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微观层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可利用时间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中观层面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的信息化硬件条件,宏观层面的政府教育信息化投入和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推动作用等,此外,影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教师教学观念、学校信息化人才、教育政策等等。上述影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复杂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影响因素模型。 [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性推进策略。

一、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

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呈现脉冲式投入的特点,制约着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汪基德等的研究也证实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可持续投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2]

(一)建立生均信息化专项经费投入机制

1.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途径的现状分析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主要指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投入。其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经过多年的应用,硬件设备已经严重老化,急需更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各地教育部门、教师等组织和个人的共建共享下得到极大丰富。信息化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实践,农村中小学教师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的重点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投入。目前而言,政府实施的教育信息化项目不具有持续性,以“农远工程”为例,2003年到2007年“农远工程”完成信息化设备投入后,一直到2012年“三通两平台”项目启动,“农远工程”没有后续投入。另外,统一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投入灵活性不足,投入的信息化设备不一定是农村学校成本效益最佳的选择。

2.以生均专项经费方式保障信息化可持续投入

(1)经费拨付方式

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可持续性,研究者建议建立农村学校专项信息化经费投入模式。每位学生每年拨付一定数额的信息化经费,然后按照学生总人数拨付专项信息化经费,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教学点则拨付固定数额的教育信息化经费。对于西部省份等贫困地区,中央财政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或者中央、省、市、县分担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2)经费使用方式

对于拨付的专项教育信息化经费,可以将学校自主使用和教育部门统筹使用相结合。学校领导和教师更了解学校信息化需求,也能选择成本效益最优化的信息化投入方式。专项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主体应该以学校为主,让学校自行选择适合本校的信息化投入模式,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范并给予指导。对于教育信息化光纤网络等农村学校不能自行解决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部门可以统筹一部分专项信息化经费解决此类问题。

(3)经费拨付标准:满足信息化发展基本需求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在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要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需求,包括信息化办公、“班班通”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信息化学习、教师备课和教育管理等需求。另外,需要特别注意学校网络环境建设,满足上述信息化活动的网络带宽需求。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指导原则

1.坚持低成本和高效益原则

教育信息化设备相对黑板粉笔而言成本较高,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应该选择成本较低的设备,高效益原则是指配备的信息化设备要发挥最大应用效益。

2.尽早配备信息化设备

相对而言,年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相对容易,建议尽早配备信息化设备。这样,教师可以在年轻时尽早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和学生也能尽早使用信息化设备。

3.配备灵活的信息化设备

教师每天的信息化教学次数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新授课上,平均每个班级每天信息化教学课时数大约为2节课,一般不超过4节课。这里建议“班班通”配备的计算机可以配备成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不仅可以用于教学,也方便教师在其他场所使用。

二、教育部门积极发挥信息化推动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教育部门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制度设计推动信息化发展,比如学校的信息化人事制度中规定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负责,比如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要求参加评选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把信息化相关内容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比如要求教育领域新进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将教师信息化竞赛活动获奖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加分项之一,等等。

(二)发挥信息化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

我国有着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推动系统――各级教育部门电教馆系统,各级教育部门都设有电教馆,地方电教馆工作人员就是当地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地方教育部门可以充分发挥电教馆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比如指导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监督农村学校信息化设备运转、检查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况、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等。教育部门可以支持一批农村学校成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带动周边学校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也可以定期组织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进而促进当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组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关培训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关培训,让校长和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具备基础的信息化相关能力。在新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投入初期,教育部门提供的培训更加重要,教师只有掌握新型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如果得不到及时培训,新投入的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很可能处于闲置状态。

(四)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政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教育部门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如组织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结对帮扶活动。

三、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作用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起着全局性、引领性的作用。

(一)积极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通过组织培训、外出参访等活动强化校长信息化认识,提高校长个人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校信息化规划和管理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中首先要转变校长信息化认识,只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校长才会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积极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农村学校校长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为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创造条件

这里建议从政策上为农村学校创造有利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帮扶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校长筹措信息化建设经费。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农村学校选配信息化专业人才,让校长的信息化规划通过信息化人才的具体工作去实现。

(三)通过考核强化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学校信息化相关内容考核,比如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硬件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引导校长的信息化行动,给校长造成信息化不得不推动的压力,营造校长必须重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信息化的核心,只有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定期组织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

教师在课堂中不使用信息技术,或者说使用信息技术效果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或者说操作不熟练。这里建议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构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支持网络。校本培训中负责培训的教师和接受培训的教师同属一个学校,培训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困难,仍然可以向培训教师寻求帮助,有利于巩固培训效果。这种培训方式也利于形成“及时学习”氛围。Granger等的研究就强调“及时学习”对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3]

(二)积极组织信息化校本教研活动

即使教师掌握了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使用技能,掌握具体教学内容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仍然需要教师长期的实践探索。如果教师不能完全掌握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必然会出现多媒体教学效果差,给教师造成多媒体教学反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的错觉,进而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这里建议积极组织信息化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策略。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内总有一部分教师通过个人摸索,率先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策略,组织信息化教研活动就是让这部分教师分享他们的信息化教学经验,以及为其他教师提供示范和指导。Haydn的研究也证实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对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4] Zhao和Frank认为教师间的互助和交流会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5]

(三)教师主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只是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给予了外部支持,但是取代不了教师个人的积极探索。只有教师自身积极探索和积累信息化教学经验才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主动克服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信息技术发展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教师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学习、交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

五、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一)重视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信息化学习首先要求学生会使用常用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因此,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由于农村学生家庭信息化条件落后,以及学生家长信息素养较差,农村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只能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完成。

1.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这里建议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科目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安排兼职教师时尽量安排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承担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农村学校分配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2.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学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我们建议农村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周至少安排两节信息技术课,尽量为农村学生多安排一些信息技术实践机会。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

除了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查阅资料的课外作业,允许学生使用教室的计算机,尽量组织一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统科目教学,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教授一些信息技术知识。

六、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系统结构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主要是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因素,在论述过程中该因素嵌入“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策略中,所以不做单独论述。这样,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要素就包括图1所示的6个要素。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角度讲,教育信息化核心要素除了信息化硬件设备、信息化人才,还应该包括信息化教育资源,但是,考虑到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己制作等途径获得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所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基本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需求。所以,图1所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逻辑关系图中没有出现信息化教学资源。

如图1所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有着先后顺序,图1中左边或上边的推进策略影响着右边或下边的推进策略。“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是“发挥教育部门信息化推动作用”和“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作用”的基础。没有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谈不上教育部门和校长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可以推动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保障农村学校信息化环境。校长可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保障学校信息化环境。农村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综合而言,通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最终实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七、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实施原则

在具体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条指导原则。

(一)教育信息化推进要保持系统性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是系统的,也就是说上述推进策略在具体实施中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失败。比如,如果不重视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单纯地推动其他因素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推进注重前导策略

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该注重基础性、前导性策略。在前导性策略没有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单纯地推动后导性策略对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作用不大。比如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是前导性因素,在缺乏信息化硬件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单纯地组织教师培训价值不大。

(三)教育信息化推进保持基层灵活性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推动行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历来重视顶层设计。研究者认为教育信息化还应该重视来自基层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保持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实际上,农村校长和教师在信息化实践中有很多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相关文献也证实自下而上的教育信息化推广更容易成功。[6]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更多地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权力和责任交给农村学校,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信息化推进采用渐进式变革

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采取渐进式变革过程,允许教师从自己最熟悉的教学法中应用信息技术,然后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赵勇也认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应该采取渐进式变革,而非革命式变革。[7]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优先推荐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师熟知的教学法中,当教师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重点逐步转向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8]

八、结语

目前而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展开研究。本研究依据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系统化策略。该策略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对于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的实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汪基德,冯永华.“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2,(2):65-73.

[3]Granger,C.A.,&Morbey M.L.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eachers’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T[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2,(4):480-488.

[4]Haydn T,Barton R.‘First do no harm’: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use ICT in their subject teaching[J].Computes&Education,2008,(1):439-447.

[5]Zhao Y, Frank K A. Factors affecting technology uses in school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3,(4): 807-840.

[6]Hew K F,Brush T.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K-12 teaching and learning:Current knowledge gap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7,(3):223-252.

第10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办学政策; 委托;责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16-02

一、基础教育办学制度中的委托关系链分析

基础教育的办学制度是针对中小学校而言的。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其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可以抽象概括为所有权和管理权。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理论对组织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问题,认为当组织中的所有者或投资者与管理者并非是同一个主体时,组织中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往往是分离的。委托理论就是要解决在所有者或投资者与管理者并非一体时,或者说并非同一个主体时,所有权与管理权在分离的情况下协调一致的问题。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一体时,或者说是同一个主体时,是不存在委托关系和问题的[1]。

在基础教育交易活动中,受教育者即学生是最终的委托人,教育者即教师是最终人。受教育者是最终的出资方,国家的各级财政投入也是源于受教育者所交的税收。受教育者是最终的基础教育交易的出资方委托人,基础教育者与基础教育交易对象之间,有一个长长的委托链,其中任何一环,都是其相邻的更靠近最终委托人的一端的交易方环节的人,也都是其相邻的更靠近最终人的一端的交易方环节的委托人。具体来说,这其中的环节有“受教育者—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基础教育者”。在极端情况下,对于家教来说,只有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即只有学生和教师。我们这里以学校基础教育为研究重点,所以一般不包括这种极端的情况。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只存在两类主体,其中学校投资者包括各级政府、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他们是学校的直接投资者,而受教育者是最终的出资方,是受教育者通过交纳税收和给学校付费来委托政府和非政府投资基础教育管理者办学,为其提供基础教育服务。所以政府和非政府的投资办学组织,对于学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是出资方和委托人,但同时也是受教育者的人,负有管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和管理学校的直接责任。同样,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学校投资者和受教育者的人,负有管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和管理学校的直接责任,同时受教育者、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对于教师来说又都是出资方和委托人,基础教育管理者对他们负有管理基础教育交易活动和管理学校的直接责任。

二、基础教育办学政策体系分析

我们把围绕基础教育的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这三个环节的基础教育政策归为基础教育办学政策。政策是交易活动规则的政府文本形式,是制度的政府文体形式。基础教育办学政策所要规范的就是学校投资者、学校、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委托权和权,或者说投资权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学校投资者所担负的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权是对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校管理者的投资,所担负的基础教育管理权是对整个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权,即学校外部的、学校之间的学校基础教育管理权和对学校内部的学校基础教育管理权,直接的和重点的是学校外部的、学校之间的学校基础教育管理权,间接的是学校内部的学校基础教育管理权。学校和学校管理者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主要是学校内部的管理权,同时也可拥有参与学校外部和学校之间的基础教育管理权,它属于各级政府,对于基础教育办学也存在着上述类似的委托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基础教育办学拥有投资权,并拥有直接管理下级政府和间接管理或影响下级政府办基础教育的权力,但较之上级政府来说,由于下级政府拥有其基础教育办学产出的更多的具体的信息,因而对于其所负责的基础教育办学,下级政府拥有更多的直接的和实际的管理权,对其所负责的基础教育具有更多的直接的和实际的影响力[2]。

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办学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政策,二是管理政策。基础教育的办学政策就是要通过这两方面的政策来解决在基础教育办学中投资者或所有者与管理者或经营者的不一致及在非同一主体时,在投资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办学的投资权与管理权的协调一致的问题。基础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和社会(非政府),其中政府又分为各级政府,社会(非政府)基础教育投资者又可分为公益投资者和营利投资者。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学校,其中政府又分为各级政府,主要从事校外事务的管理,学校又分为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主要从事校内事务的管理。办学政策主要就是对这些基础教育的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

三、基础教育办学政策中的投资权与管理权的关系

第1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改革 工具性 功利性 途径

大学扩招以后国家不包分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给专科生乃至高中毕业生打工不再是稀奇事,“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冲击着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读了大学就有工作安排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令人怀念,但对于大学毕业生个人成长与整个国家进步来说弊端非常明显,人才流动性差、吃大锅饭,扼杀了个人进步的积极性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教育制度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此,笔者就基础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展开研究,希望消除公众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定位的错误认识,铲除“读书无用论”得以滋生的土壤。

一、工具性与功利性的含义

工具是借以实现目标的物质、手段、方式,功利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所@取的积极结果。先秦时期孟子主张“食功”、“非食志”,即应该根据贡献大小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明清时代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等人倡导“功利”思想,主张“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强调“功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这些古哲先贤的眼里,“工具性”与“功利性”高度融合,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要靠辛勤劳动去创造。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教育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也越来越明显,家长不知道送孩子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教师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读书,农村学校空巢、城里学校大班现象额愈演愈烈,支配财富多少与受教育程度高低不成正比等等,确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如何走出困惑,继续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关键还在于对教育工具性与功利性认知不清、区分不明的缘故。

工具性和功利性的概念来源于工具与功利的属性。教育是一种工具,具有功利性,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讲的都是这个意思;但教育主要是一种工具,笔者认为教育的工具性比功利性更加重要、更加需要强调和引起重视,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主要是忽视工具性和过于强调教育功利性带来的苦果。

二、过于强调教育功利性的表现及其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海南的炒地皮之风刮到内陆省份的教育阵地,有人顺势提出“教育产业化”口号,一些教育管理部门欣然接受并积极推进。政府派专人组织教师集资南下炒地皮,公立学校划出所谓闲置的校产给私人办学“一校”并存“两制”,教师上完课就去开摩托车载客或兼职开饭店茶馆做生意,一时间“教育产业化”之风愈刮愈盛;至今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的“吃空饷”、“有偿补课”也是那股歪风的余波。波及学生,则是热衷于喝“心灵鸡汤”,不愿意“熟读唐诗三百首”,希望睡一觉起来就成名成家;课本上没有留下翻阅的手指印,学生忙于做各种辅导资料上面的习题匆匆忙忙应付高考。这就是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重“功利性”轻“工具性”教育现象。

除了社会体制转型的大环境因素之外,从教育内部看,造成重“功利性”轻“工具性”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漠视教育对经济发展影响间接性的客观规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后续支撑,而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让孩子通过读书学到的知识马上变成挣钱的手段,那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岗前培训的任务,不能把基础教育办成百分之百的职业技术教育。二是教育评估机制存在偏颇和失误。在高考制度改革没有取得脱胎换骨进展的背景下,政府评价学校成绩看高考有多少学生进入清华、北大,家长评价教师看考试分数和孩子在班上的排名状况,教师评价学生看每次模拟考试分数提高了多少和所教班级在学校乃至区域内的排名前移了多少;而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评估,则缺乏切合实际的指标和具体可操作性办法。三是在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做法上过于简单和粗暴。比如受片面理解教育均衡化发展思维的束缚,注重对生源本来就不足的农村学校建设投入,而忽略对城区大班额现象解决对策的探讨;受片面追究升学率思想的影响,注重对重点学校、精英班的人力财力配备,而忽略对普通版学生素质提升的教研教改支持;受偏颇评价机制的牵制,在教师职称评聘上重文凭、论文、得奖次数、普通话与计算机等级、基层工作经历、读书笔记等有形资产的统计,而忽略对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采用。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上面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各个方面在教育重功利性、轻工具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欲罢不能,没有谁愿意和可能真正静下心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三、如何强化教育的工具性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个人发展及其对社会做出贡献打下良好基础。基础教育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教育环境上做一些脱胎换骨的变革:

一是发现、尊重、培育和发展学生兴趣,力求学生兴趣与教育目标尽可能融合。周有光老先生在100岁的时候慨叹,当今教育的失败在于“学生负担重,没兴趣,功利性太强”。父母希望子女成龙为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口号也没有喊错,但牛不喝水强按头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教育不能够把学生直接培养成为成功人士,但成功人士需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育不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可以为经济效益提供智力支持和可持续性支撑。因此,在确定教育目标的时候,务必遵循生理学、心理学原理,尊重学生兴趣, 发现、培育和发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一步步靠近教学目标;不能把基础教育当成印钞机,指望学生高中毕业就能挣大钱,读完大学就一定能够当款爷。

二是加速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为探究性学习提供物质条件方面的支持。学校信息化不能老是停留在“电脑室”、“班班通”等小打小闹的项目上,应该加速校园网建设,让教育信息平台进校园、进班级,为所有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现代化便利创造条件;尽快采用电子版教材,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网查资料、网上交流,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究式学习中提升素质和能力;明确教育从业人员分工,建设好可供广大师生利用的教育资源数据库,各级教育管理和教研部门负责教材研究和教辅资源开发,教师针对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组织实施教学方案。当然,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立即全面推开尚有困难,但至少可以在各级示范性学校试点,在尊重学生兴趣、减轻课业负担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三是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为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创造宽松环境。尤其要改革当下饱受诟病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参照公务员自然晋级制度,只要年度考核合格教师就可以按工龄教龄晋升薪资待遇;实行评聘分离,将教师职称评定的事情交给社会机构去做,学校在编制范围内享有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的主动权;将绩效工资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真正体现绩效工资的绩效性质。

总之,只有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教育环境,从学生、教师、学校,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家庭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才能解决重功利性、轻工具性问题,推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走出迷惘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杨忠. 培养技能 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 外语学刊,2007,(06):133-137.

[2]张广君. 现实教育主体: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J]. 教育研究,2004,(06):19-20.

[3]吕静,高金岭. 教育功利性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30-134.

第12篇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要具有战略眼光,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要做到公共利益至上,民主行动,重视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此外,在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基本公共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使所提供公共服务利益最大化。于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应运而生,它向政府提出了程序公平,实质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诉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它是现代公共财政的目标之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有机会平等地享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自然渗透到教育公共服务领域。

在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首先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受众最大化的问题;接着是如何提供优质基础教育服务,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服务还存在突出的问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并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在基础教育的机会,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这已成为教育公平的焦点问题。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的发展平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稳定。

促进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一直是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努力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这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都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促进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對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进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就像公平是个相对性的概念一样,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并不是量上的平均,而是一种主张基础教育服务公平的制度安排。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不只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我国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才刚刚起步,实践的策略和路径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指国家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教育机会均等,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方面有统一的制度安排,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使得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最终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

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基本上地处偏僻地带,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和工作环境艰苦。由于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教育发展相对落后,面临基础差,教育观念淡薄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发展速度呈现着负增长。少数民族地区在基础教育均等化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民族基础教育设施十分落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校校舍破烂不堪,缺乏课桌椅,教科书,教学仪器的现象十分普遍,更谈不上拥有电脑等大型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相当恶劣。

2.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无法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还有相当的偏远地区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生活在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甚至从未受过教育,他们对读书的价值认识出现错误,很少重视孩子教育。很多家长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让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之后撮学回家继承祖业。

3.经费匮乏,均衡教育难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都存在,虽然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大力的扶持,但是经费仍然不足。由于地广人稀,地方差异,很难找到一个十分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配备资源,一些地区出现资源浪费,很多地区又由于缺乏资金,学校的设施无法改善。为此,国家的财政拨款很难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致出现很多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均衡教育很难实现。

4.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十分不稳定。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首先表现为数量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老师担任多个班多课程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师数量不足,主要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教师的待遇低,很多人都不愿意到民族地区工作。所以,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进教师难,留教师难成了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途径

(一)加强经济补助,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有钱未必能办好教育,但是没钱肯定办不好教育。教育作为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因为其无利可图,难以由社会和市场提供,政府应该承担起作为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一般而言,政府的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增加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权利,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居住权和受教育的权利,这些权利的有效保障和实现,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公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义务教育,作为国家向所有公民免费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却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出现了不均等的情况,城镇和农村的义务教育也存在着巨大差异。长期以来,国家教育经费投向明显向城镇倾斜,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人均经费,升学率等与城市相差甚远,城乡不平等趋势加大。

1.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政府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参与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服务范围和质量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国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采取同步推进,分步实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广覆盖,第二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第三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特困生专项助学金制度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共的实现,除了从制度和法律方面保障以外,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对家庭条件贫困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补助,使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顺利完成义务阶段教育,改变由出身及背景导致的不平等现状。正如罗尔斯所言: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高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照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

(二)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作为政府,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教育规模和质量得以提高,这是政府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其实质就是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效率与公平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范畴,但在经济学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现实中往往出现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二者甚至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大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正如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在教育领域,如何整合和优化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极大地促进教育公平和服务均等,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在义务教育阶段效率与公平如何取舍的问题,成为各个学校,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困难抉择,力图寻求一种折中,互利的途径使二者得以均衡和融合。有学者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在公平优先的基础上兼顾效率。

(三)招贤引智,提高教师总体素质

师资问题犹如经费问题一样是一直困扰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师资问题受制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收入待遇与城市,县城差距明显,导致大量優秀教师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均等越难实现。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应为社会公众提供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但是又不得不面临师资力量的薄弱与紧缺问题。如何引进师资,保障地区居民同城市居民一样均等地享受教育服务,这是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1.提高教师待遇,引进优秀人才

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进教师的生活环境,为乡镇中学教师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乡镇中学在教学条件,生活环境上均存在着诸多困难,虽然近几年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是教育经费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学校的基础建设和设备改进还是步履维艰。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如何规划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2.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师资结构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所在,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才能拥有一流的学校和一流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师资力量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衡量教育公平以及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一个指标。这里所说的教师素质,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构建和谐教育

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越来越多,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在笔者看来,财政投入和制度保障作为一个硬性指标,并不能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均等是任何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石。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帕森斯就指出:教育机会及其程度对于个人就业,收入及社会分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位置有着深刻的影响。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主要因素是个人能力,家庭因素,个人成就动机以及教育制度本身,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又与社会文化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出发,本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加强文化建设与引导,使地区义务教育朝着良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社会文化环境分为家庭环境,校园学习环境以及社会文化习俗,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它们对于义务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途径。

1.家庭环境是影响教育的首要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思想文化素养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

2.校园学习环境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环境对于人的素质,思想,观念等影响重大。在本文中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校园学习环境。校园学习环境之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意义重大,从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校园学习环境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环境包括学习设施,教学工具等,而软件方面则主要是校园学习氛围,学习风气等。

3.社会文化习俗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不同类型的社会环境作为不同的外在刺激因素,会促发人们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及价值偏好。文化习俗影响着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又必然影响着教育行为。中国人传统的人才标准模式是学而优则仕,读书为官,官本位等,这种观念就连当下在很多国人的思想里也根深蒂固,对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这种观念就更为突出,被誉为读书之最终目的。同时,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家长和学生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误区,周围有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的案例就成了他们经久不灭的反面教材,认为读书无用,浪费青春,这也成为部分学生辍学的一个原因。这种偏激,片面的想法和观念虽然只存在于部分人中,但无形中却给教育工作造成了影响。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民众树立IH确的育人观和教育观,这样教育事业才能理性健康的发展。

4.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教育督导工作应督政与督学并赏,推进教育和谐发展。教育督导室代表政府对整个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活动,它的建立有利于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乡镇政府和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督导,对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各学校教育经费的拨付,管理,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督导,使地区教育朝着更为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也是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五)创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在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制约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体制,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教育公平问题,既包含着机会公平问题,也包含着教育条件平衡问题,而这主要由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引起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影响着服务的效率和公平。积极推进学生对基础教育资源的共享,合理统筹基础教育资源,

以此缓解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尽量做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调控和配置。如提高民族地区师资待遇,吸引人才资源。同时,大力培养自生型人才。由于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限制,民族地区的教师很难实现流动。因此,对基础教育加大投入,培养自生型人才,才是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