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文化论文

大学文化论文

时间:2023-01-28 21:3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文化论文

第1篇

(一)工程文化工程文化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Lewin等专家将工程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内涵。从狭义上而言,工程文化是指在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系列、一整套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与价值观等,其核心内容是价值观。从广义上来说,它表明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及思考问题的方式。[5]还有学者认为工程文化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综合体,它包括工程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工程文化的内在艺术价值,以及工程建设对自然界的顺应等内容。在此过程中,工程文化将人、自然和社会联系起来、相互作用。[6]本文提出的工程文化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大学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并融入、渗透到大学文化之中,逐渐形成高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模式,并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其核心主要是文化熏陶、文化育人。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成长、建设、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有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群体观念、团队意识,以及与之相吻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企业成长、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积累与价值观的升华,并且被全体职工所认可、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套行为方式。亦即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大学文化与工程文化之中,凸显其精华形态,即培育塑造员工的规范、诚信和责任意识,以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和实践与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三者的相互关系大学文化是卓越人才培养的积淀,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非物质资源优势,是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之一。因此,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传承与发扬,形成品牌优势,不断辐射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去。工程文化是卓越人才培养的策略,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先进理念与基础,并与大学自身的特色文化相融合,共同促进文化育人策略的完善与提高。企业文化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途径,学生经过在企业真刀真枪的实践与锻炼,既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了相关技术发展前沿,又受到了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责任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工程文化应融入大学文化,而大学文化也应涵容工程文化,企业文化又浸润在工程文化之中,三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是三者的交集(如图1所示)。三者不断融入、渗透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在无形中影响与培育着工程实践人才。图1大学文化、工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集

二、大学文化之传承———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与积淀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大学的第四大职能———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这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新任务、新使命。大学自身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如大学理念、大学环境与物质、大学制度、大学行为等。那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也应继承和发扬大学自身文化特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积淀与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的协同与引领目前,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其阶段性目标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的各类型工程师。同时,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入其中,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其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应与大学自身特色文化相融合。大学特色文化始终贯穿于其中,起着协同与引领的作用。即大学文化既要与“卓越计划”的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互协同,又要引领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使其凸显大学特色文化特征、文化本质,彰显大学特色,传承大学历史传统,使大学文化真正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与积淀。

(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与融合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特色与基础,并不断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一切工作都围绕其特色文化展开。同时,也是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与融合。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一体。知识是学生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是学生能力与素质提高的根基;能力是学生知识与素质的外在表现,丰富的知识与较高的素质可以提高其能力水平,而较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与素质的提高;素质是更高、更深层次的品质,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与较强的能力作为后盾。而大学文化始终贯穿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过程中,其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大学的特色文化,并起到统一与融合的作用。

(三)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协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理工文管医等学科的紧密结合、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大学学科发展与建设的基础。大学文化在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协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一,各校可建立具有大学自身文化特色的、学科内容融会贯通的教育体系,将相近或相关学科进行重组与整合,组成新的学科系列模块;第二,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协调应体现出大学文化的实质,立足于大学自身特色文化,用发展的眼光来构建符合实际需要、满足学生需求的学科知识体系;第三,大学文化应始终贯穿在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构建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文化观来看待其在各学科融合过程中的凝聚作用和意义。

三、工程文化之培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策略构建的支持与保障

工程文化本身是一种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与价值判断文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高校创造良好的工程文化育人氛围,打造特色工程文化,是新时期卓越人才培养策略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的必然选择。对于高等院校本身而言,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尤其应该强调工程文化的培育,注重工程文化育人策略的建构。因此,工程文化育人策略在构建过程中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五大方面,并且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指导工程教育理念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并不断渗入其中,与当今时代要求遥相呼应,真正体现出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育人之根本。首先,我们应强调做人与做事的辩证统一。“卓越计划”是要将人培养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新型现代工程师,那么高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责任感的培养,使其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注重能力训练与品德养成。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卓越工程师,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我们要突出工程教育的特性,即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综合性是指工程教育不仅仅包含工程技术、实践等因素,还包括了多种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在主体专业的主导下,运用综合思维、综合能力,把各种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共通的主旨与精髓融入主体专业、学科之中,这样才能高屋建瓴、事半功倍;实践性是工程教育的突出特性,强调的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且工程教育也要在人与大自然的交往中加以实践、磨炼,才能够真正检验、分析出其利弊所在;创新性是指工程教育要有所创新,即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才能不断进步,才能走在世界前列。任何技术与科研成果的出现无不是以创新作为其中坚力量的。第三,人才培养要突出产学研结合、各主体共担责任的主旋律。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是人才培养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工程师,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高校师生参与企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学习,二者有机结合,互融共长,是产学研结合的最好例证。同时,各主体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立法,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二)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文化育人的精髓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因此,培养目标是高校办学的立足点,也是学校特色与个性发展的载体,它决定着学校未来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文化育人的精髓。[7]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与实现应根据实际,突出自身文化与学科发展特色,进一步彰显大学特色文化、工程文化,为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三)学科专业———工程文化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大学实现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基础与保障。而学科专业的发展水平是大学办学水平、特色文化与发展声誉的主要标志,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因此,无论是工程类学科专业还是其他学科专业,都应时刻体现出大学自身工程文化的发展特色与内涵,并不时在学生思想、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及教师言传身教中渗透,通过个性培养、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等辅活动,进一步推进工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四)课程体系———工程能力培养的核心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因而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工程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载体。高校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结合自身特色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组织,使其更好地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学习与掌握的知识逐渐增多,既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需要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校结合工程文化发展特色,在公共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课程,增加工程选修课的比例,突出工程文化、人文文化课程及文化内涵建设在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即在建立公共基础课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基础课与文化活动两个平台,在专业基础课平成专业课与专业方向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在文化活动平台通过辅修专业、科技活动与课程选修等环节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文化课程的渗透与熏陶,并将这两个平台的内容有机结合,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即提高理论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与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真正体现出课程体系是工程能力培养的核心的作用。

(五)实践环节———工程能力培养的基础实践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所设置的教学环节。而工程实践是工程能力培养的基础与保障,应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做中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以培养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这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具体实施。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理念与实践精神的渗透与熏陶、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注重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相互衔接与实践,进而形成三实二创的工程文化教学理念,为形成满足工程实践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二是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加大实验教学、实习实践、设计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力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工程文化、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最终实现自身的多层次发展。三是实践环节进行过程中,要建立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基础、工程文化基础、人文素质基础等模块,并将工程文化贯穿在其过程中,实现工程教育的文化育人作用。同时,把工程文化从无形资源变为有形资源,建立工程文化教育基地与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使学生养成工程观意识。这对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教育质量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企业文化之期待———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实现的动力与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积累与物质升华,极具感召力与凝聚力,代表着企业的目标方向、发展动力与人文情怀,并在培育企业精神、提高员工思想道德,以及促进其竞争力提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校企全程合作共同培养过程中,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工程文化相互融合,能共同构筑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从而最终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校企合作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浅层合作阶段、中层合作阶段、深层合作阶段。不同层面的合作中,企业文化的融入、参与和指导的程度是由浅入深、逐渐渗透的,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是由陌生到熟悉、从浮浅到深入的,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与熏陶,步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1.浅层合作阶段。在此阶段,学校设置专业、构建课程体系都按照企业需要确定,在企业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并签订专业教学与实习协议,聘请行业企业专家,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校企配合式、学工交替式为合作主体,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与熏陶处于认识、期待阶段。学校初步了解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的运行效率、企业精神,以及员工所反映出来的道德风貌、工作作风、责任意识后,逐步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为进一步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奠定基础。2.中层合作阶段。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并能够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过程,建立人才培养联合体,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主要以订单培养式、顶岗实习式为主体,具有工程设计、咨询与服务的能力。在此阶段,学校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研究企业文化中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群体观念与群体意识、团队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等,思考大学文化、校园文化与之相吻合、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为使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合、服务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全过程打下基础。3.深层合作阶段。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学校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研攻关、技术前沿制订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方向,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提高其整体效益。同时,企业也主动投资,共同研发科技成果,建立利益共享关系,并应用于教学、人才培养与生产全过程,具有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主要以项目合作式、多专业联合式为主体,校企相融。在此阶段,学校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处于相互融合、相互发展阶段,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大学文化、工程文化之中,融合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使大学文化、工程文化与企业文化协同共筑卓越工程师培养之坚强基础与后盾。

五、大学文化、工程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之社会理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支持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文化是育人的基础与积淀,工程文化是育人策略构建的支持与保障,企业文化是人才培养途径实现的动力与源泉。三者融合,是完成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这一使命的理想与支持。那么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效融合呢?

(一)增强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为实现三者之融合营造良好、宽松的文化氛围要实现三者的有效融合,学校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创造良好、宽松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突破各种陈规戒律与学科专业界限,学生可在宽松、浓厚的文化环境下积极进行学习思考、发现探索,并对三者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与研究,激发学习兴趣、好奇心,提高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三者的交融。同时,学校鼓励学生以本专业为主体,在本专业发展特点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三者的内涵与融合的意义、作用,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以丰富其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探索能力,培养其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为实现三者之融合提供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是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完成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参与各方在创新的各个环节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以达到知识、技术的交叉与运用,进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高校在产学研用创新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与企业及其他科研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合作创新、资源共享。而在此过程中,三种文化可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进而为增强三者间的融合奠定基础。

第2篇

关键词:新经济文化大学文化创新自由开放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中心,高等学校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把创新作为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同时,在核心之外,还需要加人“自由”和“开放”,才能构成大学文化精神的完整内容和体系。

1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人与自然物区别开来,就在于人的创造。所谓创造.就是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新;创造表现着人的本质。文化以创新为内核,因为创新才有了文化。关于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不同时代、内涵和民族的之化,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不样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没有创新机制,二是创新机制是什么样的。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即使没有创新机制,当然也要创新,因为人要生存,更要发展,而发展的前提便是文化创新: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文化内在的创新机制不一样,文化的创新和转型也会不一样,例如中国封建文化的墨守成规,使中国文化长期被禁锢而得不到充分发展,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沐因为文化思潮的突变和打破成规的创新精神,使欧洲文化冲破中世纪的黑暗,进人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这种特性是需要一定的创新机制来发掘的,而机制的存在与否以及机制的健全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唐朝时达到鼎盛,各国学者云集长安。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但支持学术外传,对中外文化的兼容和吸收也持宽容和鼓励态度。这种开放和自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也因此使唐朝时的中国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这种优良传统一直留存下去,“传内不传外”“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以及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使文化有名无实,有形无体,沦为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尽管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尽管欧洲中世纪教会统治的黑暗阻碍了西方文明的进程,但冲破层层阻隔的欧洲文化在经过一段较长的阵痛期后,终于迎头赶上并超过了停滞不前的中国封建文化,并使这种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优势几乎一直保持到现在。历史事实说明:隔离、封闭必停滞;开放、自由方发展。具创新性的文化需要自由与开放。

2大学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呼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士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匆围。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

2.1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认识大学文化,首先要分析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学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同一。如果孤立地看待传统与现代,认为传统的就是过去的,现代的就是现实的,那传统与现代就成了一对矛盾。但如果从这个概念来看,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特质或模式。既然传统是特质或模式,那么,完全可以在现实当中和现代化进程中自主决定是否吸收这种特质或采用这种模式,则传统与现代也就不成其为矛盾:大学文化,首先是吸收和继承了以往的文化成果,是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积累。同时,大学文化相对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又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大学成为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就使大学文化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同一。

第二,大学文化是融合与批判的同一。大学文化既秉承传统文化.又吸收现代文明;既背靠民族文化,又面对外来文化,通过学术交流,各种文化中的不同观念、学说、思潮在相互交锋中渐趋融合而形成了新的文化或文化现象。在融合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因而大学文化不仅仅是吸收不同文化的成果,也会理智地进行批判和选择,进而剔除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大学文化是积累与突变的同一:所谓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现代大学所设的学科囊括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与创造的文化的各个部分。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知识的传递起着保存与继承人类文化的作用。大学在培养能够继承与创造人类文化的下一代的同时、还发展与创造着新的文化。文化突变则是指新文化结构的飞跃,这种飞跃主要依赖于两种要素:一是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大学文化的组成中无疑同时具有这两种要素:

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的交互活动即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中积累与突变同一的这一特征、使大学文化具有了引导和改造社会文化的能力。

2.2大学文化的地位

要认识大学文化,还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所处的地位。所谓亚文化,是指为部分社会成员所承认与接受。由在某一群体内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表现构成的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亚文化要符合主文化的潮流,亚文化处在主文化的指导下,其主要性质与主文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主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往往要通过亚文化的传递。大学亚文化不断地从社会主文化中吸取精华,并以其创造的精神产品和人才向社会反馈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同时,社会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往往是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共存。文化潮流中的某些支流.可能是涓涓清流,也可能是股股浊流,甚至是汹涌暗流。基于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所具备的学术自由、文化创新和真理为上的基本特点,使大学文化不仅能直面整个社会文化,而且还能运用自身的批判能力和改造能力,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产生积极与正面的影响。因此大学文化既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大学文化不同于社会文化。但总体来说,大学文化应该顺应社会文化,应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大学文化精神应追随时代的精神。

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什么时代,又具有何种时代精神呢?

3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

sp;21世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化时代。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知识经济的存在和信息化的加快,并且二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潮流。事实上现在最新的提法是:20世纪是新经济时代。

何谓新经济时代?必须从新经济时代的两个组成部分来谈:

其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创新,它的产生得益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远远超出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全部知识总和。而当今社会日益自由和开放的经济和文化体系,恰好为知识的迅速转化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和重要的保障,才真正实现了知识~财富的转化,从而产生了知识经济。

其二,信息化。网络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把人类带人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物质财富和传统价值的重要程度和所占地位,远远不能和信息相比。当前的信息革命正在使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人类虽然仍被规范在社会系统之中,但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人们已不再受到空间的严格限制,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科研、学习和生产活动。

那么,应该如何来评价网络文化呢?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它是充分自由和完全开放的,因此使知识可以突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瞬间传播到全世界。同时,在联通网络的那一刻,就进人了一个完全自由和开放的领域:知识可以自由传播和汲取,不同的学术派别可以进行最深人的探讨,迥异的民族或个人也能相互沟通与交流,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自由和开放的内在精神。

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信息化的理念是自由与开放,两者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如前文所表述的,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承载着人类新世纪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毫无疑问也是新经济时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籍神是创新、自由与开放。

4大学文化精神与杜会文化精神同构

社会文化精神是一个具有完整而严密结构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大学文化精神正是整一个社会文化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和核心系统。在人类迈人新经济时代之际,社会文化精神为适应时代的变更,必须要改进其中某些落后于新经济时代的内容。而社会文化精神的变化,又会促使大学文化精神发生变化,使之顺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社会文化精神对大学文化精神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大学文化精神也会对社会文化精神产生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大学文化精神使社会文化精神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文化精神的发展。

社会文化精神影响着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精神促进着社会文化精神,两者相互作用,以不断同构来满足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使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具备了如下特点:

第一,以创新为灵魂。现在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要不要创新蜘题,而是在大学文化中如何创新的问题。如果哪所大学仍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或者还在讨论究竟要不要创新,那么,这所大学也只好自动被淘汰。

第二,将更加自由。首先是学术自由。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新文化的产生。学术派别之间的壁垒森严,人为地造成了学术分割,这些弊端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其实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是以“自由教育”为主,只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剧,自由教育才逐渐为专业教育所取代。我们不否认专业教育的贡献和重要性,但也不能片面强调之。在大学文化中,要体现“学术自由”,就要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要实现相同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融合,把分得过细的学科体系统合成大学科,模糊专业界限,实现技术交叉和学科综合。其次是管理自由。这主要体现为大学在自身运作、招生、体制改革和其他相关方面有较多的自,应该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濡要进行更多的决策。大学文化植根于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管理的自由就意味着培养人才的自由,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意识自由精神和开放思想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第三,实施开放战略。当前,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进人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到处可以学到知识,大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不足10%的毛人学率表明: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这说明,能够加人到大学文化中的人太少,需要更多的参与者来充实队伍和阵容。因此,大学应当总结历史教训,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主动面向国内和国际社会,积极提升软硬件条件,提供开放体系的课程,改革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并为更多公民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大学人学方式,全面实施开放战略,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程。

第3篇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典型的问题是“高分低能”、“聋哑英语”。这与我国英语教学长期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这种“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教学状况正在得到改变。

二、语言和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不仅是对该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还应包含对该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领悟。例如儿童在本族文化的环境中学习母语时,既能学会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也能在恰当的场合和语境中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形式。其中,在恰当的场合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被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Hymes定义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能力的体现。

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传统外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外语知识体系(其中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在Hymes“交际能力”的理论提出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开始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并显现出弊端,“就语言而教授语言”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质疑,随之“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并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几项原则,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有文化偶合也有文化差异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

文化导入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度到文化意识。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isaprofessional和Sheisa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isperhapsaboxer.和Sheislikelya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导入的方法有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专门讲解法、文化讲座法、利用图片展示法等。

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让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导入的内容。

[关健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Inpride,J.B.&Holmes,J.eds.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2]Sapir.E.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NewYork:Harhcourt,Brace.&Company.1921.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第4篇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C。P。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并且还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斯诺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必然会妨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

科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的物质,主要是科学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其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服务中介,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研究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认清两种文化的交融点

要整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首先就应该从更新观念入手,努力改变人们或者只重视科学文化,或者只重视人文文化的偏激态度,尤其重要的是使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进一步沟通。试想,如果作为科学文化主体的自然科学家和作为人文文化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都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和交流,从何谈起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研究两种文化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两种文化的融合起着前导性作用,只有通过加强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倡自然科学家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社会科学家应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打好基础,共同促进两种文化的进_步融合。

(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两者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文化的弘扬恢复了理性,人文文化的倡导树立了人的尊严,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要形成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科学文化,并以人文文化来引导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和融合的可能性就在于两者都是富含人性的。显而易见,人文文化因其关注人、重视人的价值而被认为富含人性。科学文化作为一种一种人的活动,终究是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服务的。如此,我们也能清晰地体察到科学技术的人性因素及其价值意蕴。进一步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和融合的可能性不仅在于两者都富含人性,也在于它们对人性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贡献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对人性的理解上都有各自的贡献,也都有自己的缺陷,两者统一和融合的目的就在于达成人性的完满实现。

总体而言,人类生存和发展要面临和处理两层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需要人文文化的导引,后者需要科学文化的支撑。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是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前进和发展的。因此,把坚持以人为本当作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正是因为以人为本既是建设人文文化的价值指导原则,也是建设科学文化的价值指导原则。

二、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沟通,有效夯实两种文化的基础点

第5篇

论文题目名称:水族数学文化初探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选题背景应对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意义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

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总人口40万左右,主要居住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市,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云南富源、彝良等县也略有分布。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水族是为数不多既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字、历法的民族。水书中关于数学概念的记载较少,与没有文字的民族数学文化差不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水族有其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有独具特色的水族民歌与民间习俗,也有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等。水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的勤劳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不少属于水族特有的文化,承载着水族文化的水书、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在2006年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水族生活中有许多与数学有关的记数、运算法则、几何概念上和在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中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表现出来,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主要表现在水族人们的建筑、服饰、绘画、竹编、石雕、银饰、天文历法、节日活动等方面;使之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特征体现了本民族的数学文化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发展。

当前我国对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研究者从不同的民族的生产实践出发挖掘出各个不同民族的数学文化,得出了不少的成果。例如在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侗族、苗族等的数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成就,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本案例。依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贵州省先后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关于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各有关单位要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要求有关学校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文件并未在贵州省水族地区得到普遍贯彻落实,水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等措施在水族地区没有被完全实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对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师范大学在吕传汉教授与张洪林教授的带领下对三都水族的跨文化教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不少成果,但在水族数学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白,故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对水族数学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继承与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对水族历史和完善水族的文化理论资料体系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开发,也有助于改进地方性少数民族数学教学,为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提供很好的教学资源,让人们感受到民族数学的魅力,使我们的数学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内容

主要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的水族人民在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反映出与数学有关的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走访民间的老人学者,拍摄一些图片与收集有关资料,挖掘其内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开发水族自己的数学文化。发现在水族的建筑、服饰、石雕、竹编、银饰、天文历法等方面,以及日常生活中在记数、运算法则、几何概念上,都蕴含大量的代数与几何知识,以此来发掘水族人民的数学文化精髓,为水族的数学文化教育提供帮助,为开发少数民族地方性课程提供资源,也为继承与发扬水族文化提供帮助等。

(二)研究方法

通过田野调查,了解水族生活中涉及到的数学计算、几何图形以及建筑上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根据本人是水族出生,从小就受到水族文化的影响,利用自身条件对数感、空间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理解,类比凯里学院罗永超、肖绍菊、张和平等对侗苗族数学文化的研究手法进行研究。

(三)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水族生活文化现象中,如何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水族生活中的数学文化;如何把形象的物体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一)工作条件

1.专业的代数学知识和比较牢固的数学基础,有做科学研究的素养和能力,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

2.对水族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的了解,会用于交流的水族民族语言。

3.便利的网络和图书资源,和丰富的下载平台。

(二)解决办法

1.走进水族民间,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2.学校的环境提供了便利的网络图书资源和丰富的下载平台。

3.本人是出生于贵州省三都县境内的水族山村里,是土生土长的水族后代,能用于交际的水族民族语言及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工作的主要计划、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xx.07—20xx.9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并形成初稿。

第二阶段20xx.09—20xx.10对初稿仔细查阅和反复修改。

第三阶段20xx.11—20xx.12对论文进行后期完善。

第四阶段20xx.01—20xx.4形成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论文写作提纲(要求至少到二级标题)

   0.引言

1水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1.1基数、序数及其运算

1.2度量运算

1.3数字习俗

2水族干栏式建筑的数学文化

3水族服饰中的数学文化

3.1服饰中的几何知识

3.2代数在服饰中的体现

4水族其他生活用品中的数学知识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六、参考文献目录(参考文献量不少于15部/篇,近五年的文献量不少于8部/篇)

[1]张文材,凌鸿春,陈信传,段应全.水族数学史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2).

[2]岑燕斌,李子国.水族数学史初探(续)[J].黔南师专学报(哲社版),1994(1).

[3]韦程剑.贵州三都水族干栏式建筑民居及建筑文化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

[4]杨先模.水族民间工艺美术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8(3).

[5]胡萍.水族服饰中的吉祥文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5).

[6]刘世彬.水族背带的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1).

[7]潘淘洁.水族刺绣中蕴含的古文信息[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1).

[8]罗永超,张和平,肖邵菊,肖铃.苗侗数学文化与数学情境教学[M].民族出版社,2012,5.

[9]肖邵菊.苗族服饰的数学因素挖掘及其数学美[J].贵州民族研究,2008(6).

[10]罗永超.鼓楼人类文明“童年时代”数学文化结晶[J].数学通报,2007,46(11).

[11]肖绍菊.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概述[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3).

[12]黄胜.水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策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13]代世萤,张振江.双星水族的建房习俗初探[J].民俗研究,2012(1).

第6篇

关键词:《简・爱》 接受 多视角

自《简・爱》出版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已被翻译成世界上20多种语言[1],单在英国就有20多个版本。其遍布世界范围的文化播散在为其注入新生活力的同时促成了异质文化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滋养了它经久不衰的智性生命。

从《简・爱》出版之初所引起的轰动性效应,到“作家三姐妹”公开亮相后人们争相撰写和阅读勃朗台家族人物传记的所谓“勃朗特热”,到夏洛蒂情书被发现时的震动,而使人们对《简・爱》产生的更浓的反谈性兴趣以及到后来原型批评、女权主义文评对《简・爱》的再认识――甚至是令人惊奇的再创造……《简・爱》及其作者带给人们的冲击不断,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本文就针对《简・爱》的文学接受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整理,以期探寻《简・爱》研究的新视角。

一.译介视角

作为一部外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译介问题。

中国对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译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7年的《译文》杂志曾刊登茅盾的文章《真亚耳(Jeneeyre)》的两个译本。该文比较了伍光建和李霁野的《简・爱》汉译本,评价了两个译本的优劣。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国内出版发行的《简・爱》译本主要是李霁野的译本。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版了60多个版本(《简・爱》译本),其中有全译本或缩写本,也有儿童版译本。为了配合读者的英文学习,还出版了多种全本和缩写本的中英文对照版本,甚至还有以连环画形式出版的《简・爱》”[2]。21世纪初的十年间,超过50多个版本的《简・爱》译本在我国问世。此外,各种缩写本口袋书、中英文对照读本、连环画也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在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研究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是1983年出版的《勃朗特姐妹研究》一书,该书作者杨静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最全面译介勃朗特姐妹作品的学者。除《勃朗特姐妹研究》之外,她还翻译了《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以及《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并在《读书》杂志1983年第6期发表文章《一百多年来的勃朗特姐妹研究》。这些研究著作、论文和译著的出版为日后国内夏洛蒂研究以及勃朗特姐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对《简・爱》的研究转变了,但是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从译介视角研究《简・爱》的热潮,如:茅盾《的两个译本》(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中国翻译,2003)等,都是从译介视角对《简・爱》进行的研究。

二.传统接受视角

近30年来,国内各类刊物上相继刊出《简・爱》研究论文400余篇(可能更多)。早期的30余篇研究论文(1983―1999)多聚焦简・爱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3],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大多是从《简・爱》的文本叙述策略、形式技巧和创作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这些因素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大多是在赞扬简・爱的自尊、自立、前卫的爱情观等人性光辉,后来虽然也有出现一些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这也是文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正常规律,总而言之,在传统接受视角中,对《简・爱》的研究无疑是褒大于贬的。

三.批评接受视角

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刊登的韩敏中的论文《女权主义文评:〈疯女人〉与〈简・爱〉》介绍了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女性主义文论专著《阁楼上的疯女人》,该文标志着国内《简・爱》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引入。

2000年至今的300余篇研究论文多从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等视角,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简・爱》这部不朽经典作出了相应的批评,如: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 2008 01);兰守亭《中的疯女人―另类的复仇者形象》(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02);季然《浅谈的女性主义特征》(大学英语,2008 05);马瑞巧《论简爱的心理陈碍及其外化形象》(中国语文,2007 07)都是从《简・爱》中所体现出的新女性形象特征,及其对父权制文化秩序的反叛,笔者认为可以说是承袭传统接受视角却利用新的理论进行再研究的成功范例。

四.多元化研究趋势

经笔者粗略统计,近10年来,国内的《简・爱》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现象想必与理论的进步和文本的丰富寓意是分不开的。

1.后殖民视角

近10年来,有许多研究先从后殖民视角切入,以期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此阐明的殖民主义主题及其对小说叙事、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揭示殖民主义文化对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人格扭曲与分裂等异化影响[4]。

如:贾文胜《与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中国语文,2006);罗世平《凝视:后殖民主义文学折射》(国外文学,2006 04)等都是从后殖民这个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视角

《简爱》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经典女性形象, 其独立自尊的生活态度及争取平等的爱情观念备受赞誉, 而其矛盾复杂的宗教观念饱受争议。很多研究尝试从作者生活背景的宗教溯源、作品典型人物的宗教色彩及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等角度探讨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5]。

如: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大学英语,2007 04);杨小洪《:圣经与前圣经场景的双重投影》(外国语 2003 03);王一平《对的恪守与反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05)等都是从《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这个新视角来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简・爱》中火、鸽子、月亮及冰等意象的研究视角

笔者发现近年来,有不少别出心裁的研究,如:范彩霞《从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03);龙丽伟、魏现江《小说中梦境的审美分析》(铜仁学院学报,2007 04)等,都是标新立异的研究结果,以期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分析出《简・爱》艺术效果和艺术张力[6],探究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

这些研究别出心裁,研究视角独特,但是研究结果也同样吸引眼球,值得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展开。

4.比较文学文本研究视角

《简・爱》研究论文的另一大板块是《简・爱》与其他文本的比较研究,其中以《简・爱》与《藻海无边》的比较研究和《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居多。其他涉及到的比较文本有《苔丝》、《蝴蝶梦》、《红字》、《傲慢与偏见》、《飘》、《名利场》、《金色王国》、《法国中尉的女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以及跨文化比较文本如《红楼梦》、《庭院深深》、《伤逝》等。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的内容和切入点大多比较单一。在《简・爱》的经典重写研究方面,视点过分集中在《藻海无边》和《蝴蝶梦》两个文本,对《简・爱》的其他重写或改写文本则无人问津[7]。

笔者认为虽然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是却总是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研究视角,很值得深入探讨,也很有研究价值。

5.其他视角

此外,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勃朗特的宗教观、小说中出现的神话传说以及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刻画也得到了研究者相应的重视。在上述几方面较具代表性的论文和专著有:理查德・邓恩的论文《自然的心:简・爱的浪漫主义》,芭芭拉・哈迪的专著《恰当的形式:关于小说的论述》,菲利斯・C.・拉尔夫的专著《维多利亚改写:童话,青春和女性成长小说》;F.A.C.威尔逊和盖尔・B.・格里芬的论文《淡黄色花环:勃朗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和《爱德华・罗切斯特的人性化》,简・米勒的专著《书写男人的女人们》。

在卷帙浩繁的《简・爱》研究中,不乏探究该作品文学源流的力作。这些著作或论文揭示出《简・爱》对圣经文学以及英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皮尼翁在《勃朗特指南》中列举了勃朗特作品对《圣经》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引用。米尔盖特在论文《简・爱的心路历程》,巴里・考尔斯在专著《维多利亚小说中世俗的朝圣者:小说作为生活教科书》中分别探讨了班扬的《天路历程》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影响。

近20年来,国外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简・爱》的跨文类、跨文化与跨媒介重写现象,将这部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巨大网络,探究《简・爱》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的播散。由英国霍尔大学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专家帕特兹・斯通曼撰写的《勃朗特改编:〈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文化播散》(1996)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辅以翔实的资料与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结合各个时代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作者斯通曼梳理了《简・爱》与《呼啸山庄》自出版至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上述两部小说的批评接受与读者接受,并在该书的附录中详细列出自两部小说出版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各种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的目录,为《简・爱》重写现象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重写作品的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斯通曼教授试图探寻生成性文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改编,以及这些改编与其所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8]。

笔者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更加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如:龚晨枫《法律与文学视角下的》等,更是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且得出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恰恰说明了文学接受存在多种可能,有待我们去开拓。

五.结语

寓意丰富又无确定指向的文学文本,具有产生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与此同时,文学的特点――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形象话语的开放性和文本蕴意的多义性使其具有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而且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这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与接受有关。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简・爱》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来说,还是存在着多种阐释和接受可能的。时至今日,《简・爱》的各种小说及诗歌重写,由小说《简・爱》改编而成的各种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电影和广播剧,以《简・爱》故事为蓝本的插画及绘画,《简・爱》的批评论著依然层出不穷,正应了100多年前作者夏洛蒂在《简・爱》中的预言。《勃朗特改编》的作者斯通曼曾用“续写症候群”(the sequels syndrome)一词描述过去30年间不断涌现出的《简・爱》跨文类、跨文化、跨媒介重写,这或许为国内学界日后研究《简・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9],也让我们更加期待能够继续有一些“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来充实和丰富对《简・爱》这部传世经典的研究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Stoneman,Patsy.Bronte Transforamtions:The CulturalDisseminations of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M].London: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 1996:220.

[2]冯茜.英国的石楠花在中国―――勃朗特姐妹作品在中国的流布及影响[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4.

[3][7][8][9]陈李萍.近三十年来《简・爱》的批评接受、读者接受及译介综述[Z].名作欣赏,2011.

[4]贾文胜.《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A].中国语文,2006.

[5]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A].大学英语,2007(04).

[6]龙丽伟、魏现江.小说《简爱》中梦境的审美分析.[A].铜仁学院学报,2007(04).

第7篇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外语教学中‘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jyxm421。

【依托项目】该论文也是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2013zy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5-01

一、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不论是哪种类型或层次的外语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赵芳分别对河南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和琼州学院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的国外文化知识主要来自于外语教学,其中50%的学生表示也经常通过媒体了解外国文化,19%的学生表示经常和学校的外交接触,17%的学生偶尔参加文化活动或培训,8%的学生偶尔参加驻华外国机构的活动,3%的学生与学校外交以外的其他外国人接触。97%的学生从未去国外旅游、探亲或游学。外语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国家未来跨文化人力资本的语言与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是教学的内核,鉴于此,本论文聚焦于“大学英语精读”和“美国文学” 两门必修课程,从微观层面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渗透式”培养模式的具体应用。

二、“精读”和“美国文学”中的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由意识、知识、能力、态度和素养五部分组成。“渗透式”模式是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主线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中,形成完整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

“大学英语精读” 课程是专业基础模块的第一门课程,总学时最多,贯穿整个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因此抓好这门课程文化教学的合理渗透对整个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分别整理出各单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将其与该单元语言点紧密融合进行教学。这些内容具体包括中美教育中的交流与独立、中美谈话方式的差异、中美银行发展及特点、说说中美侦探小说和间谍形象、中美思想文化渊源、说说“天人合一”、 自然对人的精神与性格的作用(中美对比)、说说儒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理解、犬儒主义与老庄思想、认识及中美对犯罪的惩治、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神话故事、中国侠士与西方骑士、透视中国民族政策与西方种族政策、美国的独立革命与中国的、文明与欲望等。

“美国文学”在我校是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以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教材,我们精心设置第一文化课堂和第二文化课堂,构建跨文化语境,提供文化信息和开展文化体验。第一文化课堂每个单元结合文学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中美文学、文化比较,包括富兰克林道德伦理观的中国渊源、爱伦?坡与鲁迅小说创作之比较、爱默生与中国当代文学、陈小青与《霍桑探案集》、《白鲸》中的辩证法、梭罗与海子、苇岸、朗费罗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马克?吐温的中国情节、从《海上扁舟》反思人文主义、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中的老庄思想、村上春树对菲茨杰拉德的继承与创新、福克纳与莫言作品比较、白先勇与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意义等。第二文化课堂包括学习汇报表演(以辩论赛、诗歌朗诵、演讲、戏剧形式)、“我说名著”读书报告会、自习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和圣经故事(制作PPT展示)等。

三、总结

本论文研究在“精读”和“美国文学”课程中,结合各单元的课文语言点和文学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一方面展示并讨论中西文化中固有的建构代码,注重文化核心层――心理/意识形态层,一定程度上接触中西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信仰;另一方面,有效克服EFL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文化身份焦虑,即对本民族文化的迷失、担忧、自卑、怀疑、排斥,甚至厌恶和对外来文化的过度欣赏、向往、追捧和模仿。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以上两门课程的“渗透式”跨文化教学仅仅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希望这一研究为其它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的“渗透式”跨文化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8篇

    2008年1月11日至1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武汉大学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武汉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海内外近80所高校200余位学者与会,大会收到会议论文共计170余篇。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校长辅佐(助理)铃木阳一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霖教授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新先生主持。

会议先后共安排了两次大会发言和15场分组讨论,均是采用先主题发言后评议的方式进行。会议包括八个主要议题:明代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个体文学研究;明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研究;明代作家生平、交游研究;明代地域文学研究;明代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学关系研究;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之关系研究;科举文化视野下的明人别集整理与研究;文学视角下的明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200余位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涌现出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不仅全面反映了正在进行的科举文献整理和科举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也集中展现了明代文学研究的新风貌。因研究成果数量较大,择要综述如下。

一、科举文化研究

科举文献的整理与科举文化的研究是会议讨论的重心。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介绍了其主持的大型出版项目“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纂和出版情况,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关注。“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内容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论著。第一批将要出版的书目包括《历代制举史料汇编》、《历代律赋校注》、《唐代试策试律校注》、《八股文总论八种》、《七史选举志校注》、《四书大全校注》、《游戏八股文集成》、《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明代状元史料汇编》、《钦定四书文校注》、《翰林掌故五种》、《贡举志五种》《<游艺塾文规>正、续编》、《钦定学政全书》、《<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梁章钜科举文献二种校注》、《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等17种,共计约3000余万言,预计2009年上半年开始出版。陈教授将《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总序》作为会议论文提交,他在发言中对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整理出版历代科举文献。“一方面是为了传承文化,让这份丰厚的遗产充分发挥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古为今用,让它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智力资源”。参与“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编纂工作的有关学者罗积勇教授(武汉大学)、王同舟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王炜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余来明博士(武汉大学)等也分别在发言中陈述了相关文献整理工作情况和科举文化研究的新发现。

科举文化研究不乏热点,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胡小伟研究员的论文《关公:明清科举神》首次指出,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关公在晚明和清代曾被奉为科举考试神。南京大学周群教授的论文《<四书大全>与明代科举》认为永乐十三年编成的《四书大全》“章一代教学之功,启百世儒林之绪”,对明代科举、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赵伯陶先生的论文《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以“难以化解的矛盾”来总结士人对八股文的复杂心态:相信命数,却又不甘心听天由命,总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去突破命运的羁绊,实现理想。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教授的论文《崇祯辛未进士科与吴伟业的负恩愧悔心态及其雅俗文学创作》认为明崇祯辛未进士科造成了吴伟业的报恩、负恩及愧悔的心态,并可见于其传奇与杂剧创作的实践。台湾嘉义大学徐志平教授的论文《科举考试对明遗民杜濬及其诗之影响》则以明末清初诗人杜濬为个案,分析了科举对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诗人杜漕及其诗作、诗风及诗论的影响。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科举文学与“科举学”》界定了科举文学的范围,即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文章和以科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扬州大学黄强教授的《(游艺塾文规)正续编的文学理论价值》、哈尔滨师范大学关四平教授的《唐代科举题材小说文化意蕴探微》、浙江工业大学万晴川教授的《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科举制度》、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的《明代科举对徐霞客游记成就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李舜臣副教授的《博学鸿儒科与康熙诗坛》等成果也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明代文学研究

关于明清小说戏曲研究方面的成果相当丰富。香港中文大学周建渝教授的论文《解构批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文本意义之不确定性》以解构批评的视野来解读小说中的曹操、刘备、魏延等人物,发现“奸雄”、“仁义”、“天生有反骨”等固有结论并不具有确定性。中央民族大学傅承洲教授的论文《天许斋小考》通过相关文献证实,晚明时期著名书坊天许斋斋主就是冯梦龙。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的论文《如何正确理解“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探讨纪德君教授关于徐朔方先生“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的学术质疑,认为徐先生更重视考察这个漫长的动态的累积过程本身,而纪教授更关注这个动态过程的最后定点,两者结合才能有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程国赋教授的论文《论明代书坊对通俗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指出,明代书坊及书坊主促进了演义体小说的演进和定型,加快了演义体小说通俗化的进程。武汉大学吴光正教授的《<金瓶梅词话>的宗教描写与作者的艺术构思》认为《金瓶梅》中的宗教描写是作者的精心设计,是作家用来表达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借此可以对作品更好地进行还原解读。此外,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许丽芳教授的《章回小说叙事之内在展现:以百回本及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的韵文运用为中心之考察》、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的《朱权及其“二谱”》、北京外国语大学罗小东教授的《论“三言”“二拍”的时间操作艺术》、台湾中正大学毛文芳教授的《黄向坚“万里寻亲”纪程与图绘探析》、湖北大学宋克夫教授的《的正视与人生的警戒》、暨南大学王进驹教授的《论明代戏曲创作的“自况”现象》、上海财经大学许建平教授的《<临清州志>与<金瓶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江苏教育学院冯保善教授的《论凌潆初的<乔合衫襟记>传奇》、北京外国语大学魏崇新教授的《<金瓶梅词话>的欲望叙述》、香港岭南大学刘燕萍副教授的《遗憾、补偿与恶势力》、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周艳博士的《欲望与诗:明代中篇传奇的题诗唱和与性别表现》等著也多有新见。

日本学者多从文献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或人物的发展演变历史,显示出一定的特色。日本宫崎大学上原德子的《关于刘东山的故事》将《初刻拍案惊奇》第3卷中的刘东山故事与其它多个版本的刘东山故事进行了比较,早稻田大学松浦智子的《“杨家将”故事形成史资料考》以山西杨忠武祠的文物资料为线索,考察了“杨家将”故事在杨氏家族内部的传承,揭示了杨家将故事的“世代累积型”发展、体系化的过程。早稻田大学岩田和子的《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考》以“蚺蛇胆”为中心,探讨了王世贞与杨继盛的关系、人物形象以及作者丁耀亢创作此故事的背景等问题。

诗文研究方面也不乏新论。复旦大学郑利华教授的《屠隆与明代复古派后期诗学观念的承传与变迁》以屠隆生平论诗主张为重点,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复古派后期诗学观念的发展趋向。台湾中正大学许东海教授的《明代许黉及其<华山赋>之一考察》将《华山赋》所描写的人文风景和深层文化意蕴结合进行考察,说明其所承传赓续的西岳文化传统以及明代中期士臣的论述轨范。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的《明代嘉万之际的文学演变与嘉定派的酝酿过程考论》结合嘉万之际文学的演变来考察嘉定派的酝酿过程,对相关史实进行了澄清。郑州大学李圣华教授的《论嘉定文派》、湘潭大学雷磊教授的《明初初唐派论略》、集美大学苏涵教授的《袁宏道<徐文长传>的文学批评意义》、集美大学王人恩教授的《<题渊明小像>的作者及其相关问题》、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郭伟廷博士《明代黄文焕<陶诗析义>考论》等也多有新意。

明代作家研究也受到不少学者关注。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的《玉山雅会与元明之际文人生命方式及诗学意义》从多个方面揭示了玉山雅会所体现的文人生存方式,并以此获得把握元明之际诗歌的实际特征与内涵之途径。山东师范大学石玲教授的《袁宏道、袁枚比较论》认为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与清中叶袁枚之间,在价值观念、创作个性、思想内涵方面有无法割裂的承递关系。五邑大学孟祥荣教授的《公安三袁合谱》对“三袁”生平交游、事迹及著述等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漳州师范学院胡金望教授的《从<和箫集>看阮大铖早年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交游》、台湾岭东科技大学李栩钰博士《马湘兰相关问题探讨》、台湾中正大学翁燕珍博士《从<戎旅赋>到<无闷篇>》等也对作家生平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数学教学

1 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怀尔德提出了“数学是由一个由于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即是数学传统及数学本身组成”的观点。

我国学者对数学文化内涵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文化意义论。主要从数学与文化的关系这个角度,认为数学文化的含义应为文化意义下的数学。数学家齐民友先生认为:“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历史已经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自己”。

二是认为数学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认为:“数学文化狭义上指的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指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联系,等等。”

不管学生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着眼点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这种数学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2 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技巧训练,轻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揭示;重演绎论证,轻归纳推理;教师往往都是就数学讲数学,给学生展示的都是经过加工的、完善的、最终的数学结果和形式,很少涉及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来源和数学家进行教学创造的过程和思维的方式。这些欠缺使不少学生学了十多年数学但并不真正认识数学科学,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数学本身。为了弥补上述缺陷,也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补充和发展,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选修课程。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数学实验是使用数学软件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示模拟,以高精度、高速度及图像功能通过实验形式学习和研究数学理论。这些选修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是大学数学的后续课程,是为数学知识丰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提供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课题的窗口。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数学与应用关系的理解,但这些课程主要是以应用数学为线索,数学文化层面的内容仍然很少涉及。因此,开设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主的数学文化课程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3 面向高职高专学生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

数学文化虽然要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系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学习体会数学精神、学会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使用数学语言、理解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与要求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的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不同,数学文化更看重学生对数学的喜好程度、基本态度和看法,还应包括数学的鉴赏和喜欢,对数学的喜欢和爱好。当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是以文化为积淀而不是单纯以知识为基础的,就可以获得更长久、更真实地对于数学的印象、定理和公式是可以慢慢淡忘的,而严密的推理论证的力量却会长久存在。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和专业课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制约,高职的数学文化教育课程不可能作为必修课开设,所以把它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本课程主要教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统一,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课程不以讲数学知识为主,而以讲授数学思想为主、启发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作为载体的知识,尽量选得通俗一些,能说明问题就行,以适应听课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课程选材原则是:

(1)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载体,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

(2)涉及的数学知识深浅适当,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都有收获;

(3)开阔眼界,纵横兼顾,对于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末来,都要有所介绍,对于数学与人文的各种关系,都要有所涉及。

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的收获: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观察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4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特点,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采用新颖授课方式。数学文化课程采用专题系列讲座,辅以课堂讨论以及课外撰写学习心得的方式,并利用多媒体穿插着给学生放映百家讲坛中的内容,这就好比将名师请进了数学文化课堂。每一讲给学生布置1~2个小论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以多种形式开展数学文化课,宣传数学文化的做法就是让数学文化学习不拘泥于课堂,而是让其走出课堂,实现课本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师生的数学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可开展一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专家专题讲座、以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数学文化展览、数学爱好者有奖征文、速算24点擂台大赛、数学之美演讲比赛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从多角度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加深了教职工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使教学评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数学文化氛围,这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数学教学并进行教学评价,就要利用数学科学的特点,注意考察学生在感悟数学的思考方式、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等方面的情况。这些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有了这些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耀德,李福兴. 触摸数学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0:76-78.

[2] 郑强,邱忠华,杨鹏.教育形态数学文化的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21-22.

[3] 胡炳生,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 蒋志强.关于寓于数学文化于数学课程的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6):32-34.

第10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3-02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样,作为大学文化的体系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效地构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明确了民办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基本规则和面对问题的具体做法等,但却没有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民办高校解决了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后就会知道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就会自然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当下,要实现以大学文化促使民办高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功能选择、凝聚大学人团结向上的进取心、形成大学共享的理念价值、塑造大学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促进民办高校在优秀大学文化的滋养下更加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准确理解大学文化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起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形成的结构模型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指引和有效保障民办高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科学的结构模型以保障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有效开展

从大学文化的构成来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构成民办高校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整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形成的实践中,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有工作的环节、细节都必须融入这四个部分之中进行,其文化因素、因子最终也都将在大学文化的四个部分中逐步呈现。

因此,在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时,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全面、有序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四个部分文化的相互促进与有效融合,不能顾此失彼。特别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尤其是领导既要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大学各类优秀成果的历史积累与积淀,更要清楚认识到大学文化更需要以全体大学人的卓越智慧去自觉主动地设计与不懈地努力追求,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效融合、升华积淀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最初的科学设计与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图1)

图1

而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一些高校或领导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而简单割裂大学文化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只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文化建设,尤其是只重视物质文化或行为文化建设的不正确做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止一些民办高校为求简单的生存、为求企业式的整齐划一而只重高标准的物质基础建设而无视精神内涵的融入,只重职业行为的简单统一而无崇高理想与荣誉的树立,只重制度规范的完整齐全而无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的效力,只重口头表面的一般认可而无内心价值的真实归属的文化建设路径。

同时,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文化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把“育人、教学、科学、社会服务”大学功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大学规范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先导,将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大学民主管理、维护学术自由、调动大学人工作积极性、保证大学独立不受外界文化尤其是企业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将提高大学人工作效率、体现大学人高尚师德涵养、言行外在一致而内在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实践阵地和具体展现,将熏陶、滋养大学人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方便大学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和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从而系统地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结构模型(如图2)。

图2

二、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促使民办高校大学文化的目标实现

在现行体制下,民办高校在相对短暂的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可以与公办高校媲美乃至超越其的优秀大学文化,就必须有一个系统、清晰、可操作的大学文化指标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据与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始终围绕并切实契合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在民办高校大学文化构建过程中,要把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民办高校的决策与执行文化、民主与讨论文化、组织与管理文化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把民办高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风气、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特色等作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民办高校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等作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指标体系。(如图3)

图3

在构建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必须在遵守现行国家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社会大众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开展建设,建设的内容必须符合和体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促使民办高校朝向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前进;必须服务大学育人的使命,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素养,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必须能够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的学术自由和提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生活条件等的平台与环境,促使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必须能够促使大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并能通过大学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不断走向高尚,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文化引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柴福洪.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研究[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周德俭.大学文化及其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特点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5).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教学;财经院校

作者简介:黄凤丽(1979-),女,广西桂平人,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讲师;赖振丹(1979-),女,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40-02

因校制宜,培养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既是新时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学的呼吁,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任务之一。财经院校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载体,培养具备数学知识、能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具有数学文化素养的现代化经济管理人才是新时期对财经院校数学教学的要求。但我国财经院校的数学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我国财经院校数学教师普遍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忽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和进行数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大学数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对数学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大量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已经渗透到经济管理中:运用数学建立经济模型去寻求经济管理中的最佳方案,运用数学方法组织、调度、控制生产过程,运用数学处理数据来获取经济信息等。[1]可见,我国财经院校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培养现代化的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探讨适合“培养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的财经院校数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正是基于此意义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的理论探讨

1.财经院校需要数学文化教学

什么是数学文化?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综合而言,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是指数学命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通俗来说就是数学科学技术;精神产品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通俗来说是指数学素质。对于财经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从事的并不是数学专业的工作,更多的是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具体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可能很少使用,而能够让他们受益的往往是在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的数学素养,但这又恰恰是他们有所欠缺的。这些数学素养包括: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把实际问题简化和量化的习惯,有条理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意识和能力等。[2]数学文化教学的理念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精神,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实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财经院校选择数学文化教学理念符合财经院校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目标,符合时代的需求。

2.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的语言(符号或图形)和方法,通过抽象、合理简化建立能刻划或近似刻划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数学建模的题目一般来自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以论文的形式完成,论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与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与实现,结果的检验与分析,模型的改进等方面。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可以与3位同学合作,利用网络资料和各种文献资料帮助理解与解决问题;同时,数学建模过程会涉及较多的数据处理和一些定量的分析,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应用计算机软件和数学软件。[3]简而言之,数学建模是一个将抽象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应用综合知识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合作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取数学素质的一个过程。

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程度。”近年来,数学文化在人文、社会、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成功渗透,更充分地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在计算机技术发达、通过数据获取经济信息的今天,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可以说不懂数学、不会运用数学就无法进行经济研究。在我国,数学教师在数学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水平毋庸置疑,对于财经院校的学生而言,懂数学并不是他们的主要问题,缺乏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才是他们一个显著问题。数学建模可以给予财经院校的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数学的实践机会。

综述所述,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非常必要,对实现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目标意义重大。将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中是适应时代要求,符合财经院校培养人才目标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主动探索、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探讨

一种教学模式能否实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可行的措施和保障。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实施“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模式的一些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学者和教师提出更多、更好的措施与建议。

1.学校明确数学文化教学目标

学校教学目标的选择将会对本校的教学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只有明确数学文化教学的目标,并从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支持,打破“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如对教学改革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在评职称、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肯定,激励数学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营造本校数学教师积极参与数学文化教学改革的氛围,数学文化教学才能进行实质性的开展。

2.加强教师数学文化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其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如果教师没有对数学文化充分的理解,没有强烈的数学文化教学意识,教师怎能引导学生获取数学所蕴含的数学素质?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文化认识的研讨,以及对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的认识,让教师从本质上意识到数学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教师的数学文化教学理念,以实际行动为数学课堂带来新的改革气息。

3.制定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的教学大纲

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数学建模是比较难讲授的一门课程。要在全校中开展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首先要制定一份可行的教学大纲。这份大纲能够指导教师掌握讲授教学内容的深度、宽度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帮助教师如何选择适合的数学建模例子,达到融入数学文化教学的目标。比如,指数模型、蛛网模型可以在函数和极限的知识中应用;最优批量、最优价格模型等可以和导数与微分知识融合,等等。为此,学校可以挑选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对数学建模研究较好的年轻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大纲的制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的教学大纲。

4.开设数学实验课课程

数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用语言难以表述清楚,学生不好理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数学的一些概念和结论通过图形来体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图像中通过观察来体会和理解数学的内涵,更容易接受数学思想。同时,数学建模也需要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和数学软件解决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学实验课实现。因此,开设数学实验课课程是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数学实验课与数学课堂理论课同步进行效果会更显著。

5.鼓励和支持数学教师学习相关经济管理知识与计算机软件

财经院校的数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数学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数学文化教学中应强化数学与经济管理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生动性和有用性。数学建模过程中,存在相当多的是与经济管理有关的问题。如连续复利的计算模型,可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极限式于经济分析中的能力。但是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是从数学专业毕业,缺乏经济管理知识,要数学教师参与经济管理相关的实践,将有较大的困难。同时较多的数学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不强,而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却需要教师掌握相关软件。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鼓励和支持数学教师通过进修或培训等方式掌握相关经济管理知识和软件操作能力。

6.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高教社杯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或其他的数学数模竞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获得一种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并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中来,感受数学建模中所蕴含的数学素质,师生能更深刻体会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文化教学的意义。广西财经学院从2002年开始,每年坚持参加高教社杯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较好成绩;广西财经学院的领导和师生更加关注数学建模,很多学生都希望自己有机会参加竞赛。因此,学校把“数学建模”作为一门选修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课程中,体现了学校对数学建模的重视。

三、结束语

虽然数学文化教学在我国尚处于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践为辅的阶段,但我国高校已普遍重视数学建模教育并有了较多的实践经验,计算机软件和数学软件也开发得比较完善,如果教育管理者能在政策和费用上支持与保障数学教学改革的开展,教育者在教学行动中实践数学文化教学理念,数学建模融入财经院校数学文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将会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实践和推广,也将会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为培养具有综合数学素质的现代经济管理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延明.关于数学文化的学术思考[J].学科发展,2012,23(1).

第12篇

关键词:合并 文化冲突 文化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基于高校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促使大批高校重新组建,带动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高校合并有利于重组高等教育资源,扩大高校办学空间与办学规模,是增强高校办学实力,实现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但并非所有高校一合就强,一并则优。合并前的各所学校都是独立建制的,它们在校园文化、办学传统、管理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对其加以整合。其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整合是高校能否实现实质性合并的关键。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一所高校的价值追求和内在灵魂,具有稳定性、系统性、变迁性等特征。我们可以将大学文化视为一个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由结构、制度等7个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共同价值观是学校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可的根本核心理念,它往往体现在校训上,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爱国、民主、团结、进步”等。战略指大学获取和分配其有限资源的行动规划;结构指大学的组织结构、构建模式如集权与分权,部门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显示出的大学特点。制度即信念在大学内部是如何运转的;人员则是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大学内部的人员构成。技能指大学本身的特长和独特优势;作

风即人员在达成目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风貌。

三、高校合并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文化冲突是指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而导致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在传播和彼此接触过程中的碰撞和对抗。[1]大学文化是每所高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独特的视野构成的复合性整体,高校合并后必然存在差异明显的几种文化,文化的差异将导致不同形态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和排斥,造成文化冲突。

1.大学文化的固有特性是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

大学文化通过大学全体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是一所高校的文化精髓。它融合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一经形成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复杂性、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文化的固有特性即大学文化的强排他性,当高校实施合并时,排他性表现为对“己文化”的固守和对“异文化”的抵制,从而成为制约高校文化整合、产生文化冲突的主要根源。

2.高校合并中的政府主导行为是导致文化冲突产生的体制原因

我国高校的合并一般要经历从体制并拢到实质性融合的发展过程。体制并拢是通过政府主导、学校行使行政权力实现的,其主要手段是强行在短期内大规模地打乱原有体系,重组各校教育资源,实现快速合并。这虽然能较为迅捷地精简机构、提高办学效率,但往往忽视了对具有历史积累和稳定复杂的文化合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与分析,使得文化冲突的隐疾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必要的预警和控制。

3.高校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产生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教职员工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主体,大学文化的整合将导致活动主体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位移,这种突然的变化会对主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冲击,进而引起主体的拒斥与排外心理。高校合并带来的文化差异易造成教职员工产生对新文化的不认同感,进而导致合并成员间的不信任感,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出现人才流失。

四、合并高校文化整合的对策性思考

校园文化整合,是指在高校合并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异或者矛盾的文化特质通过接近、交流、冲突、调整、适应等一系列必要的阶段,趋于一体化,完成合并后对办学理念、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学术风尚和管理风格等相应的调整,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体系,实现文化的更迭和创新。[2]文化整合不仅仅是文化变迁,更是一种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新。

1.恪守“和而不同”、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是大学文化整合的要旨

中国社会的原型是和合本位,所谓和合,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各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使原来的冲突融合进入一个新境界。“和而不同”是在“不同”的基础上经过交流沟通而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2]

对于合并高校来说,“和而不同”首先要强调尊重包容、良性竞争,允许存在建设性冲突。其次合并高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用组织价值观协调各种关系。第三要注重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创新。简言之,大学文化整合的方向不是齐进齐退、整齐划一,而是各种文化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2.文化自觉是大学文化整合的方向

要培育合并高校的文化自觉,一是熔铸办学理念,强化理性自觉。文化整合需理念先行,合并院校要在学校定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治校方略等重要问题上尽快形成统一理念并达到理性自觉,为推动实质性融合奠定基础。

二是讲究整合艺术,校园文化的整合很难用一种统一和规范的方式进行,应根据合并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整合方式。对以吸纳方式合并的高校来说,文化整合表现为强势文化改造弱势文化,但也要善于发现弱势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而对以联合方式合并的高校来说,文化整合更多的是通过相互渗透,合并各方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园主体文化。

3.加强制度创新、优化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

制度创新是进行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建立既符合学校实际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制度体系,大力优化高校文化环境,提高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为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构建校园生态文化。它不只表现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更代表了人际关系、学术研究、大学影响等校园文化的“绿色”趋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