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

时间:2022-07-31 05:0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管理

第1篇

内容提要:战略网络作为适应网络竞争的新战略思想,战略管理的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方向。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第2篇

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简介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自1989年第一个版本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它的“简单性”和“易扩展性”两大特点。类似于其它网络协议,SNMP协议由Internet的管理机构IAB(InternetActivitiesBoard)领导的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负责制定,以一系列标准的RFC文档来定义。SNMP是基于TCP/IP协议工作的,对支持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网络管理工作站通过SNMP与各类支持SNMP的设备进行通信,但在具体实现上是基于管理工作站/模式的。网络管理工作站(NetworkManageStation,NMS)一般是指运行着管理程序的计算机,(Agent)则是指运行在网络设备上的进程。网络管理工作站向发出查询或设置命令,接到命令后便向网络管理工作站发送响应消息,当网络设备中有异常事件时,会主动发送消息。它们之间的通信是使用的抽象语法标记(AbstractSyntaxNotationOne,ASN.1)语言定义的交互报文格式(PDU)。网络管理工作站与之间有5种基本操作:get(获得指定的管理信息)、get—next(获得指定管理信息的下一条管理信息)、set(设置指定的管理信息)、get—response(前三种操作的应答)、trap(向网络管理工作站发送的报告)。网络管理工作站和既可以是客户端角色,也可以是服务器角色。在工作时,一直在监听UDP端口161,NMS向发送的请求通过动态端口,NMS接受发送的Trap必须通过监听UDP端口162[3]。端口的分配也不是绝对的,在实际应用中是可以更改的。

2卫星网络管理的设计

卫星系统由空间段、控制段和地面段三部分组成[4],卫星网络管理的设计需综合地考虑被管理网络这个系统整体。2.1卫星网络模型卫星网络主要由卫星通信主站及各类远端小站构成。卫星主站一般情况下由网管服务器、卫星调制器、卫星解调器、卫星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路由器等设备组成。用户的通信主要是通过主站和远端小站及卫星建立的。在设计网络管理方案之前首先要清楚整个被管理网络的整体架构,尤其是通过卫星互连起来的网络,相比于一般的地面网络是有一定区别的。如图1所示,为卫星网络的模型,服务器分别通过前向链路和回传链路经卫星与远端小站交互通信,在主站和远端小站连接上用户的应用,如IP电话,视频通话等。NMS连到交换机上,实现对此网络中的设备及网络事件的管理。本模型采用的是星状网拓扑结构,主站作为中心节点,其它节点即远端小站。采用星状网结构方便网络的扩展和故障的诊断、隔离。当用户数量有变化时只需增减远端小站,当其中某个远端小站出现故障时并不会影响其它节点,可任意拆修故障节点。图1卫星通信网络模型2.2网络管理的实现方法网络中所有被SNMP管理的对象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就是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MIB)。MIB采用了和DNS域名系统类似的树形结构,称为OID树,如图2所示。MIB中的被管理对像会按管理信息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组。比如在MIB-Ⅱ中,有system组、interface组、IP组等,sys-tem组中对象即和系统信息有关,interface组中对象即和接口信息有关,依此类推。图中的system可标识为{1.3.6.1.2.1.1},这种标识即为对象标识符。MIB的定义是独立于网络管理协议的,厂商在其网络设备中设置SNMP,用户可使用一种管理软件来管理多个有着不同版本的网络设备。如图2中MIB中的一对象{1.3.6.1.4.1}即为enter-prise,它的下属结点目前已超过3000个,全球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iana-mib@isi.edu申请到一个结点名[5],这样一来各厂商便可以给自己的产品定义OID。卫星设备商Romantis公司为{1.3.6.1.4.1.8000},例如其系统内设备的电平项为{1.3.6.1.8000.22.5.4.7},信噪比项为{1.3.6.1.8000.22.1.1},网络状态项{1.3.6.1.4.1.8000.22.1.16}等。当对新的网管系统或对新添加或更换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时,只需将其MIB文件重新加载,对MIB文件解析,就能实现对不同系统或新设备的管理。2.3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1)开发平台选择实现对卫星网络的管理,应设计出比较友好的界面,可采用MicrosoftVisualC++,其在Windows下和操作系统结合得比较好,它提供了WinSNMPAPI函数,对操作系统调用进行了较好的封装,使用时比较方便[6]。卫星网络平台是基于IP网络的,可轻松实现网络设备的接入和路由选择,同时可集成数据、语音、图像、视频等业务。(2)应用程序的通信流程SNMP应用程序调用WindowsSockets的API函数与通信,然后WindowsSockets在传输层上采用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将数据段封转成数据包,接着数据包会经过IP网络层封装成帧,最后经网络接口层以电平信号方式传输,如图3所示。因为SNMP应用程序与通信之前无需建立连接,所以这里采用了数据报套接字。数据报套接字可提供双向传输的数据流,开销低,但可靠性差,且不保证数据报的有序性和无重复性[7]。图3应用程序通信流程(3)功能设计当选择配置或监控项时在软件内部是通过关联对象的OID来实现的。根据网络管理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本网管系统设计了如下配置和监控功能。①配置功能系统模块配置。分别对主站及远端小站进行配置。设置的前向参数主要有发射频率、接受频率、发射的开与关、传输的符号速率、纠错方式、发射电平及小站的参考电平。其中符号速率是根据用户所需的信息速率再结合纠错方式计算而来。“Txmode”有TXON和TXOFF选项,控制着主站的发送状态。回传参数主要有主站接受频率、小站接受频率、小站发送频率、符号速率、纠错方式、线上请求速率、空闲请求速率、线下请求速率、接受参考电平等。线上请求速率是指小站在线正常通信时的速率,空闲请求速率是指小站虽在线但没有进行通信情况下的保证的速率,线下请求速率是指小站不在线的情况下保留的速率,以便于其快速上线。路由和服务质量配置。配置了主站、远端小站的IP地址及静态路由。其中还包括了SVLAN的组建、服务质量优先级的配置,及对同一SVLAN中的模块进行标识,并能设置各模块的对带宽占用时的优先级。②监控功能主站的监控。主要监控的项有:状态、上线时间、信噪比、电平值、调制解调的数据量等。远端小站的监控。如工作状态、接受和发送数据量、信噪比等。网络事件记录。能够记录网管员的各种操作及网络中事件状态记录,比如某时刻某设备的上下线、某时刻某设备出现故障等。(4)软件界面为实现以上功能,根据网络管理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设计出的主要界面如图4所示。界面上主要有三个标签:配置、路由、监控。图4为配置标签的截图。“路由”本应该属于配置功能里,但由于路由配置较为复杂要在界面上占据一定的篇幅,所以将其独立于“配置”标签。

3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在卫星网络管理中的应用,由此给出网络管理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设计出了能够对不同厂商卫星设备进行管理的网络管理系统,并阐述了其所能实现的功能。在工程应用中有着显著的兼容性,有效提高了卫星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作者:夏正国 沈晓东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3篇

1.1网络连接问题

网络连接故障是医院网络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网络连接问题其具体状况有网络线路中断,无法和其他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联系。其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相关网络机器设备的网卡设置出错、相关网页窗口的I/O地址出现冲突或中断、RJ-45水晶头和双绞线没有接触到位、网线出现断裂、网络连接设备出现质量、中断信号出现误差及设备资源有冲突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网络信号中断,网络连接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医院的网络管理。

1.2网络堵塞问题

在医院的网络建设中,一些医院为了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在网络设备上投入不大,其网络设备质量偏低,从而导致网络管理的成效并不明显。医院的网络管理一般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由于其设备服务器、主交换机的运转状况不佳,导致出现网络堵塞甚至是网络瘫痪的故障问题。这些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正常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够明显降低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3安全性问题

在物联网时代中,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医院网路化进程的加快,医院的医疗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往往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但是,首先当前在很多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维护等网络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因而很多时候网络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在于相关管理人员无法“预见”网络问题;其次由于医院网络管理维护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性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及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使一些重要医疗数据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备份,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甚至出现医院网络账号泄露等问题。另外,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计算机病毒对医院网络系统进行攻击,从而对医院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医院网络管理技术问题的应对措施

2.1网络连接问题的应对措施

正对网络连接的问题,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首先,对网卡设置进行检查,当网卡检查显示器工作状态正常时,通过“网上邻居”对其网络连线进行检查;其次,对网络的线路进行排查,采用相关的测线仪对网络连线进行检测,看内部否存在断裂、网络连接设备是否出现质量问题等。当网卡和网线检测都是正常时,便应该对软件设置是否存在故障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经过三大步骤排查检测,能够查出相关问题。但是,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相关医务管理人员在进行故障检测时,需要重视对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的排查,从而有利于查找出网络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

2.2网络堵塞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完善医院的网络设备,提高网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医院网络管理的运行提供基础设备保障。其次,当出现网路堵塞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查看设备缺陷,打开路由器的信息库,若网络的平均流量小于50%时就会在信息库显示出来,若数据碰撞的现象很少时,则表明在网络结构中只是有一部分设备有问题,或者少数工作站出现问题。接着就可以对工作站的故障进行分析,在区域网中先明确工作站的地点,确定可能存有问题的工作站用户及位置,其有效途径是先搜索出MAC的地址,然后备份相关工作站的网卡MAC地址,打开对比进行排查,再进行精确查找,从而得到一个精确的结果。接下来,将搜索出的工作站进行全面检查,这时会发现该工作站用户并没有得到计算机使用允许,而网络堵塞的状况却出现了。接着,连接该工作网站的网卡及相关方面网络测试仪,模拟发送流量,当流量大幅度增加后,数据碰撞的次数就会增加。由此可断定,故障问题是出现在网卡的连接方面。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此类故障次检测方式是基于所有工作站都是在同一个区域网中的同一个网段上。

2.3安全性问题的应对措施

医院网络数据信息安全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根据当前医院的网络建设中发生的一系列安全性故障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首先,必须重视对医疗数据信息的备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将相关数据信息备份工作做到位,避免一些重要数据出现丢失、遗漏的问题。其次,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将医院账号和密码泄露的状况出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院的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对医院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网络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预见网络问题、应对网络问题的能力。另外,要充分运用当前先进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杀毒,安装好网络防火墙,并及时对网络“补丁”程序进行更新,从而有效地避免计算机病毒或网络黑客的攻击。

3结语

第4篇

1主要功能设计

1.1网络资源管理对于复杂航电系统的分布式网络,RapidIO总线上的处理器节点就是网络上的基本资源。交换模块上的网络管理PowerPC通过A星算法对整个网络进行枚举,为处理器节点分配RapidIO的ID号,并读取每个节点的32位物理编址信息如表1所示,该信息反映节点所在位置信息(可能分布于不同机箱不同槽位或者不同模块)和节点类型等,网管PPC不仅得到整个网络的拓扑关系,而且记录了网络节点的资源仓储情况,为节点间通信的路由配置和功能资源部署提供参考,实现了网络的集中式管理。1.2主备网络切换按照双星型网络结构,每个功能模块的主备RapidIO链路分别接入主备网络,网管PPC完成整个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主备交换模块分别驻留主备网管PPC,它们之间通过1条RapidIO链路通信,主网管记录的整个网络的资源信息通过这条链路实时备份到备网管PPC中,同时备网管的监控程序对这条链路进行心跳检测,一旦主网管失效,备网管自动升级为主网管,功能模块的备RapidIO链路升级为主链路,类似于AFDX(航空全双工交换以太网)的冗余网络管理,所不同的是,AFDX网络数据发送时会同时从主备网络中传送,接收时会得到分别来源于两个网络的同一数据拷贝,为了加以区分,需要在以太网帧格式中增加字段,增加了网络传输的额外开销。而RapidIO的双星型网络,备网络处于Standby状态,不参与包的路由与转发,只有在主网络失效时才启用,而且由于主备网络的端口连接关系完全对称,备网络直接沿用主网络中各节点的路由关系,切换速度快,不必增加额外的包开销,效率较高。主备网络切换过程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在执行航电系统要求的高优先级和高可靠性任务时,采用这种双星型的网络结构保证了系统的冗余度,增加了航电设备的巡航能力。1.3动态组网航电系统在带电工作时,网络中的某些模块难免会发生故障,网管需要隔离故障以免故障扩散影响系统功能,这个过程叫热拔出;而系统工作时通过增加模块来增加新功能叫热插入,也叫网络扩展。热拔出和热插入都属于动态组网的范畴。RapidIO总线网络的可扩展性很好的支持了这种动态组网功能,交换端口可以预先设置在发生端口事件时,自动发出维护包通知网络管理PPC,这样网管PPC可以动态更新网络节点的数据库信息,达到动态组网的目的。如图3所示。由于RapidIO交换网络的所有端口都可以预先设置上报到网管,理论上网络中的所有模块网管都可以实时监控,增加或减少模块就如同添加或删除本地数据库资源仓储中一个条目一样,扩展性很强。增加模块步骤:(1)功能模块N插入,端口x上报事件到网管PPC;(2)网管发维护包同步并初始化端口x两端链路,分配模块N内部节点的ID号;(3)网管更新本地数据库信息。减少模块步骤:(1)功能模块M故障,端口y上报事件到网管PPC;(2)网管发维护包关闭端口隔离故障,去除模块M内部节点ID号;(3)网管更新本地数据库信息。航电系统功能复杂,有些功能在平时作为应急备份使用,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网络扩展的方式将这些功能的模块添加入系统;而当某些功能因故障失效时,网络管理能及时发现并将该功能模块隔离到系统之外,提高航电系统的安全性。

2系统测试

通过加拿大FET公司的第三方RapidIO网络诊测工具,将枚举算法运行在网管PPC中对整个网络进行枚举,记录的资源信息通过该工具的GUI界面显示。如图4所示,主备网络呈双星型架构,同实际硬件的拓扑关系一致。主备网络的切换时间反映系统从异常到恢复正常的时间,时间越短则系统的修复能力越强。前文提到,每个功能模块有2条RapidIO链路分别与主备网络相连,主网络失效,备网络启用,功能模块的备RapidIO链路激活。测试时,运行在备网管PPC的计时程序从备网络启用开始计时,到功能模块的备RapidIO链路激活结束,这段时间为1个模块1条链路的切换时间T。假设该系统总共有M个模块,则全部切换完毕所需的时间为T乘以M。测得单条链路切换时间约为1ms,那么系统的主备网络切换时间就为M*1ms。动态组网的时间反映网管对系统突发事件的响应时间。从接收到端口上报事件开始计时,到网管发维护包处理端口事件,到网管最后更新本地资源仓储信息的时间为动态组网响应时间。当然端口事件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响应时间的快慢。如果网络扩展的节点较多,则网管配置路由,分配ID,更新数据库的时间也较长。本文测试了扩展小于3个节点时响应的时间为3.1ms。由于RapidIO总线是点对点独占带宽,扩展完之后就可立即使用,相比传统PCI总线,扩展完3个节点之后,需要重新计算每个节点共享带宽的数值,从而决策到每个节点的功能配置,这样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3结论

本文介绍的适用于航电系统的RapidIO网络架构,支持分布式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采用双星型的主备网络冗余,增加了航电系统的可靠性;利用RapidIO总线带宽高、独占带宽和事件上报预先设置的特性,更好的发挥了动态组网的技术优势,解决了传统总线的航电系统集成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架构已在航空电子系统上得到应用,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者:唐宇 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第5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短短两周的实训生活已悄然过去几天了,然而实训的过程还历历在目。

实训期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网络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两周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在校学习,对网络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在校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机会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来参与项目的开发。所以在实训之前,网络管理对我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完整的项目要怎么来分工以及完成该项目所要的基本步骤也不明确。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并在每个阶段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论证。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我负责的是群集服务器,原来我连群集服务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都不知道,现在虽然也不是很清楚,但至少我有了大概的了解, 群集服务(由事件处理器,故障转移管理器/资源管理器,全局更新管理器,以及其它部分组成)是mscs的核心部件,并作为高优先级的系统服务运行。群集服务控制群集活动并提供诸如协作事件通知,群集组件间通信处理,处理故障转移操作,以及配置管理之类的任务。每个群集节点运行自己的群集服务。

在操作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忘记设置硬盘,两台电脑实际上用的是同一个硬盘,最后是服务安装失败。但是收获不少,加强了自己的独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以前都是跟着老师依样画葫芦,但是这次没有老师的帮忙,都是通过网上查找资料,看视频,然后自己操作完成项目的。虽然我们组都是女生,在进度上总是比别人慢,但是我们靠自己完成了此次的项目。

这次实训也让我深刻了解到,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要和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活的路呢?生活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一生总要去很多陌生的地方,然后熟悉,而接着又要启程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不久就要踏上人生另一旅程的时候,有时不免会感到有些茫然,感到无助,但生活的路谁都无法预设,只能一步一步摸索,但只要方向正确,不要走入歧途,走哪条路都走向光明。

第6篇

1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探究

针对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需要具备统一的管理标准,做好网络安全管理落实工作,同时消除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产品。除此之外,还需要洞察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提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效率及价值作用的基础上,使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供保障依据。

1.1层次化网络管理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与网络系统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网络管理技术一时间也无法满足为管理的完善提供保障依据。为了使对信息获取、筛选的不便以及数据源缺乏认证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未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会朝向层次化网络管理技术发展。主要是基于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增加中介管理者,从而实现分层管理。以网络管理第二版中的远端配置及安全性为基础,对网络管理协议的第三版进行强化。无论是网络位置,还是计数器均得到有效强化。另外,对于管理信息库而言,能够对管理信息库变量实现追踪,进而对其变化过程做好详细记录,并把记录信息反馈给管理者,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全面实现层次化管理。

1.2集成化网络管理技术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通用管理信息协议,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没有被得到推广及使用。对于网络管理来说,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即需保证网络刮泥协议的简单化,然而在具有复杂化特点的网络管理中加以处理还有诸多缺陷。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便会朝集成化网络管理技术方向发展。从而为网络管理技术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以此同时在保护目前存在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投资方面作用也非常显著。这主要是依赖于集成化网络管理技技术汲取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两者之间的精华及优势,在有机融合的情况下,便实现了有效共存及互通。

1.3智能化及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

网络管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的实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实现网络智能化方面的管理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将多协作和具有分布式特点的人工智能思路灌输进网络管理过程中,以此让网络管理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强化,与此同时使互操作性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计算机网络实现分布式管理同样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能够以网络中存在的数据点以及数据源为依据,进一步对所需数据进行采集,对于网络中具有的拓扑结构是无须多加考虑的。另一方面,以网络为途径,能够实现对多个控制台数据的采集及监控。除此之外,分布式网络管理当中节点间是能够实现相互链接的,数据不单单局限在一条传输渠道上,从而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

2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现状下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大大降低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价值作用,进一步威胁到网络系统运行的效率及安全性。因此,便需要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做好计算机网络在层次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分布式管理技术方面的实现工作,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更加显著,进一步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奠定尤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超文 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第7篇

对于Web在网络管理中的使用,最早时开始于网元管理领域。之后,随着Web技术的普及发展,适应的领域越来越多,以当时的Web技术已无法满足于当时的需求,所以在这方面网络设备厂商加大研究,开发了一套可以嵌入一个经过裁减的Web服务器及其相应的扩展应用程序,来代替以往的那种SNMP或者CMIP完成的网管数据收集以及报告等功能,所以,对于这一技术的开发,人们统称为基于嵌套式Web服务器的网管系统。对此,在这方面我们的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一般的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就可以经行访问,来获取管理方面的信息,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操作。在Web服务器当中还可以利用JMAPI开发工具对其提供便利的开发,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嵌套式Web服务器开发插件就更容易了。

2WEB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2.1网络安全控制技术愈发重要

由于网络管理技术的结构差异,导致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中存在着恶意攻击、非法访问等网络安全威胁。因此发展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成为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点方向。包含两点:第一,计算机加密技术。只有提升计算机加密技术结构,将计算机加密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可控性结合在一起,这样对计算机信息安全起重要保护作用:第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曰。对网络数据流入情况通过相关软硬件进行实时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与系统中的入侵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两者的结果一致,则存在计算机及网络被攻击的迹象,这时候计算机就会参照用户所定义的相关操作作出反应,比如马上切断网络连接,或者是调整计算机访问控制策略。

2.2计算机网络办理Web化

基于WEB的网络办理模式的完成方法有两种,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办理的方式,网络办理员经过网络办理软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传送到浏览器,并转换成Web协议;另一方面,是将Web功用嵌入到网络设备中,网络办理员可经过浏览器直接拜访并办理该设备,完成网络办理。在整个计算机网络办理功用中,网络办理软件和网络设备集成在一起,经过HTTP协议传送。

2.3完成网络办理渠道

网络技术是经过网络办理软件,二次开发后进行集成,完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之间的交融推进网络技术的交融开展,不但能扩大网络开展规划,也能推进了网络办理渠道的完成。计算机网络渠道的树立主要依据数据模型进步网络的归纳办理能力,使网络办理渠道有了广泛的办理功用,经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常识,给人们的工作和日子提供了更多的协助。

2.4WEB网络管理发展的优势

(1)信息更方便访问;根据Web的网络管理使任何与Internet衔接的计算机都能够很简单地访问网络办理及其应用程序。另外,因为用户能够远程接入网络管理,因而公司的决策者能够随时随地对公司的工作状况进行剖析、监控,为决策者供给了真实的移动数据分析环境。(2)渠道独立无关性;Internet给很多的用户供了一个便宜的、高效的办法访问与渠道独立无关性的分布式数据。Web浏览器作为网络办理的拜访层,经过它用户能够拜访重要的信息儿不需要关心所使用的渠道,这是其他接口不能和Web浏览器匹配的地方。

3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策略

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涉及的面更广,危害更大,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发展时期,但是在在网络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信息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在过个程中为了免受非法的盗取。下面将分析一下网络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1)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实际上是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对动态和静态的信息进行同时的保护,在变换过程中有个“密钥”控制,而密钥必须要有密码保护,并且密码只有授权用户才知道。(2)选用防火墙技术:对于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防御系统,像状态检测技术,他不仅可以对属于同一连接的数据流程经行检测隔离,而且还可以对那些单个链接的数据流程经行区分和识别。(3)计算机桌面的安全系统:计算机网络用户最主要的信息是以文件的方式储存在电脑上的磁盘里,用户在存取、分发等方面愈加的方便,在同一时间内进步工作效率和质量,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用户将档案储存在电脑上的磁盘里,信息简单走漏,形成了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清华紫光桌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在应用中显得非常主要的,它可以防止不合法侵略和改动数据,保护文件的安全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主动网络管理技术 探讨 网络管理策略

1 引言

现在计算机主流模式的网络管理是以C/S(client/server)集中式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子在SNMP协议的基础上,网络整个集体控制点是网络工作站NMS,它想要读取管理目标MIB中的全体变量值要经过轮流被管理设备,因此整体的获得当前的网络设备状态,并明确其控制行为,SNMP协议构成的网络管理适合处理网络流量不足的状况[1]。本问对网络技术和管理策略技术进行结合,制定出了基于网络管理的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2 与其相关技术研究

2.1 主动网络技术

主动网络(AN:Active Network)是可以计算的一种网络模型。它区别与传统网络的特点主要是:它带领了数据和可行动的主动代码,具有计算能力的主动节点,用户可以依据管理运用的要求对网络进行程序编写,网络运用迅速增的需求在这里得到了实现,人们最开始对主动网运用的目的是使新的协议得到很好的派发,只是最近,主动网的概念才被运用到了网络管理的相应领域,它在实现网络分布式管理的同时又灵活、便捷的分部了新的网络管理功能[2]。

主动网落工作组总结出主动网络节点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逻辑体系:对AA(Active Application)的主动应用,环境EE(Execution Environment)的实行和对节点系统NodeOS的操作,三部分具有相应的联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具有的作用分别是:

一个自行主动运用(AA)由一系列程序代码(主动代码)和主动代码有关的数据、状况参数等组合二成。AA经过EE的调节和实行来实现用户制定的网络服务,它是具有流动性主动网络,在网络运用中,它就可一成为有具体管理功能服务。

执行网络环境(EEs)确定了一个可调节的编程接入口来定义虚拟机和主动网络用户,用户发送编码指示是通过数据包向节点EE,用此来对虚拟机进行控制,大体来讲,指令的实施会致使EE更新和主动节点的信息状态,也有可能会使EE即可传送其他的数据包。体系框架的结构容许众多EE共同存在每个单个节点之中。

节点Node为执行环境所依靠的生存环境提供其基本功能,它对主动节点的资源进行管理,而且在传输、计算、存储等资源间进行了协调。所以,节点NodeOS把EE从资源管理的细节管理中分离出来,EE则与末端用户的互相影响的节奏中独立出来。

EE(MEE)管理负责提供一个可编程的接口作为众多EE、AA的硬件与软件资源,用户应用MEE对其主动节点的众多状态信息进行集体的收集和管理实施。

2.2 对策略的网络管理

人工首先制定了传统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所有管理策略,依据收集的网络管理信息进行判断和执行来对网络管理的功能进行实施,因为设施的众多繁杂性的交错,经常只能对某种设施的局部进行专门性的实现。从而管理策略的困难性随之复杂。依据管理策略系统实现面向服务质量安全的QoS的目标,自动化的系统管理任务。它经过策略的规定、评定和实行对网络只能化进行管理。

如图1所示,策略执行点(PEP)和策略决定点(PDP),处于节点上的PEP主要是对执行管理策略进行负责,针对网络进行实质的管理;PDQ则大都被存在服务器上,主要对仲裁方案进行检查,即进一步确定应用那项方案,其中两个组成部分的相互链接过程主要是:PEP在接受到管理任务的致使消息时将其消息进行相应的策略仲裁,PDP通过相应信息的检查和评价,从对应的服务器中获得相应方案返还到PEP;PEP对接受到的方案进行回应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任务,每个网络节点上都可以配置一个和其相对应的PEP和当地的策略决定点LPDP,于此同时,有关大局的策略决策点GPDP要在策略服务器上加以配置,针对PEP发出的请求要先经过LPDP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就要由GPDP来进行处理。

策略请求

策略应答

图1 策略服务的结构示意图

3 策略管理的主动式网管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现如今计算机的解决方案是由策略管理它提供的,为更好地解决QoS和其安全的、系统管理职责的自动化提供了强有了的条件,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1)此结构重点在PSVP协议的路由器的实行网络管理的状况上做了考虑,但,在对服务器Diff-serv类型的服务技术质量检测时,不涉及PEP的调节实现功能。(2)从结构图上观看,在PEP实施管理的时候,都要求PDP从策略库中提取风适合的策略信息,这对具有众多共同性质的网络功能管理来谈,众多的时间和网络宽带资源在屡次的获得信息策略中浪费掉了。(3)可以突出的实现管理控制策略冲突,怎样评判策略和解决策略的突出,该结构没有具体的说明。

从主动的节点体系不难看出,主动网络技术是可以针对网络中的节点实施对应程序编写、计算机相应技术。而具有主动解析代码、主动执行代码和对管理完成控制的功能都由EE来解决,并且EE协议相关的只是封装的主动代码、而具体状况下的主动代码主要支持服务器Diff-Serv的区分,这就是主动网络技术的其中优点的体现。

从具体的意义上来说,一段应用程序就包含一些主动代码,根据管理的角度看,一系列主代码和其有关的数据状态参数为一种管理方略,因此,存储众多主动代码的服务器事实上是策略管理结构中的策略服务器,它是策略的主要来源。主动代码通过分发机制进行管理输送来的网络节点,因此实现用户网络服务机制,支持网管在新的应用快速扩大。

4 仿真模拟实验结果

我们应用仿真的模拟实验对上述的论述进行响应,实验中利用内部局域网作为网络环境,被观节点用PC机模拟。在实验进行中,我们网络上传输遵循ANEP封装格式的主动包,如图2所示,“ANEP包头”是按照ANEP协议进行封装的。

ANEP报头 主动代码指针 数据

图2 主动信包格式

“主动代码指针”总是显示需要调整的主动代码,其中“数据”包含了主动代码调用所需的数据和返还给NMS数据结果,因此,我们应用主动包发送“Ping”,所有节点的IP地址和Ping的状态标志都会在返回结果中显示。

首先我们进行节点和NMS间均匀跳动数M进行分析,别管节点的具体个数N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分别设置M为1、5、10的情况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跳数和节点个数对相应时间的影响

本实验证明,模拟有30个最大的节点数N,X0为78byes是NMS输出的最原始的主动包的大小,X为6bytes是节点在别处理后的结果,10Mbps为网络的传送速率。

从图3中显示,当跳动次数M一定时,节点数N有较大的时间影响,当N达到一定的数目时,对应时间增加形式加速。

5 结语

本文总结出一种主动网技术和策略管理有机结合的网络管理体系,使其高效的分布式网络管理得到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病理网络;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病理网络系统的建设,虽然各大小医院都在使用病理网络管理系统,但绝大多数为局域网,仅限病理科内部使用[1-2]。本文介绍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可与医院联网,实现全院共享。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采集南京总医院病理科与南京捷达公司联合开发的病理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检查管理、系统管理、科室管理、视窗及采集等模块。1.2方法2013年1月运行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将该系统的5个模块应用于病理标本签收、患者信息及检查状况查询、病理诊断与技术流程、切片蜡块归档、统计分析等方面。见图1。1.2.1病理技术流程①取材:技术员扫描标本袋或瓶的条形码,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从医院实验室自动化医院信息系统内调出,自然产生病理号,医师取材,口述标本信息,技术员录入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并根据蜡块数在蜡块包埋塑料模上打印相应病理号,放入标本。取材结束后,将病理号按序在载玻片上打印,最后打印病理申请单。②包埋:核对蜡块模的清单、包埋组织。③报告打印:门诊患者报告由病理科打印,病区报告由科室护士站自行打印(含冰冻切片的报告)。④切片与蜡块处理:当日病理切片由技术员根据切片清单交给初检医师;复检医师报告完成后,将切片、清单一起归档,最后,技术员将诊断内容在申请单的背面打印,归档。技术员根据蜡块清单按序排好后,交资料室核对、签字、归档。⑤外借切片:科室或医院工作人员借用切片后,将切片号分别输入系统内,归还时取消。患者外借切片会诊时,登录系统且打印借片单,归还时录入反馈意见,便于复查。⑥其他: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病理收费等工作人员从系统内打印相关项目医嘱清单,分别进行操作。1.2.2病理诊断流程初检医师根据病理号从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内调出患者的信息,把初步的病理诊断描述内容、结果录入系统,取图,复检医师通过再次阅片得出最终病理诊断,电子签名后对切片进行评分,如有必要下相关的医嘱,如: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检测及特殊染色等。1.2.3会诊与细胞学检查①会诊:从系统内调出会诊患者的信息,自然产生会诊号,会诊值班者把会诊的切片号、数量、医院、会诊专家的诊断意见输入系统,打印报告,住院患者由病区自行打印。②细胞学检查:技术员核对标本和申请单,从系统内调出患者信息,系统自然产生细胞学编号,完成处理标本等一系列操作后,将细胞检查诊断结果输入系统,打印报告,住院患者由病区自行打印。1.2.4查询与质量控制①查询: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病理报告、疾病、工作量等相关内容查询和检索。②质量:医师阅片根据切片评分标准,对常规切片的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录入。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细胞学的相关内容都可以在系统内查找到,月末统计,科室讲评。

2结果

应用的5个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模块运行正常,所有部门的操作及时准确,与医院联网的各个科室护士站不但能正常打印病理报告,还能在网上同步看到病理诊断结果。此系统贯穿病理检查全过程,从标本的签收到各项检查,申请单的打印到病区病理报告的自发打印,真正做到一体化管理服务。偶有发生网络脱线不稳定的现象。

3讨论

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很多医院病理科建成了网络信息系统。我院自2013年开始应用新的系统,实现了各个环节信息化统一运行管理,初步建立了以病理报告为核心的全新运行形式,形成了实时报告的信息网络化科学管理,促进了病理科信息系统的应用,病理信息系统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该系统的软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收集、储存、处理医院病理科的相关信息,不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检测数据的汇总分析,还能确保整个数据处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统计结果的可靠性,为医院病理网络系统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病理网络管理系统贯穿病理检查全过程,从患者信息的录入到病理诊断技术的进行、完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流程数字化,改变了传统流程,规范了操作程序,使工作更加细致,它是病理科最重要的工作组成之一。其优点:①提高工作效率:网络系统使病理检查进行的每一步紧密相连,交接、核对、记录,层层把关,步步相扣,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使得操作及时。避免了人为因素耽误检查时间,确保标本检查的快速、准确,明显缩短了报告发出时间[3]。②减少人为误差:患者信息一次录入,大家共享,省时,省力。避免因人工书写、字迹潦草造成误差,从而导致医患纠纷[4]。③资源共享:系统与医院相关科室联网,信息系统的高效率可以及时为医院各科室提供病理诊断结果,使医师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相反,病理科医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以及查阅影像科等信息,改变了病理科“信息孤岛”的现象,与临床科室架起了一座桥梁,不断树立病理诊断“金标准”的地位[5]。④质量控制的依据:系统内设有切片评分的模块,诊断医师在阅片时边观察边评分,技术员可随时了解制片质量情况,改变了以往需另外调片评分的方式,优化工作流程,便于及时总结,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制片质量。网络系统对病理报告质量的评价工作也纳入常规监测范围包括病理报告发出时间的统计,针对报告信息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报告及审核的及时性逐渐提高,减少了整个病理检查流程的差错率,强化了病理质量控制,做到科学化管理病理标本检查[6]。另外,外出会诊患者的反馈意见也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结果的质量控制依据[7]。⑤其他:病理申请单的“无纸化”减轻了临床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的工作,降低了因人工书写潦草而造成的医疗纠纷的风险,减少了电话通讯查询检查结果的工作量,杜绝了漏收费现象。在系统运行初期,每个模块均出现不同问题,软件公司工程师根据病理科工作人员要求对系统进行改进。目前系统主要的问题表现在:①网络的稳定性:这是整个操作系统最严重的问题,一旦出现,全科工作都要暂停,所以科室必须配有专门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如有问题,及时解决。②安全可靠性:网络系统覆盖全院,它的安全关系整个系统的运行,由于系统参与操作的人员多,所以应加强科室人员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病毒的防范意识,科内计算机用2套以上的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定期查杀,严禁安装、使用游戏软件,对科内服务器及有重要资料的计算机由专人负责使用并设置密码;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是长期工程,网络的稳定与安全有管理人负责,管理人应经常巡视了解系统运行的状况,并及时与工程师联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③系统操作权限问题:由于科室的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系统的使用,根据工作的分工不同,给予相应的权限,特别是网络终端用户的权限要严格限制。由于诊断报告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考虑到责任问题,临床科室的医师只有了解和知道病理检查结果的情况,没有更改的权限,而且临床科室仅限打印一次病理报告。④数据备份:由于病理检查资料的重要性及计算机安全性问题,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内的数据必须每天自动更新,备份,以防万一[8]。综上所述,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运行形式,它贯穿病理检查的全过程,不但能提高病理科的工作效率,而且与临床科室架起了一座桥梁,及时为临床科室提供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是值得推广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建云,何松,陶玉,等.应用JD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改变常规病理制片工作模式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2)201-202.

[2]陈东,王伟,商建峰,等.应用病理网络数字化平台培训及考核住院医师的模式探索[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3):129-130.

[3]陆珍凤,夏秋媛,夏春,等.病理诊断报告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6):701-702.

[4]朱衍馨,王与荣,杨国斌,等.提高病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47-48.

[5]印洪林,周晓军,陆珍凤.如何做好病理会诊工作[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2):863-865.

[6]王玉梅,关戈历,徐建华.病理科质量控制和资料管理中问题及整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69-270.

[7]陆珍凤,杜军,夏春,等.南京总医院2055份病理切片外出会诊结果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3):299-301.

第10篇

1 保护密码

即便是相信您的朋友,一起打牌的时候还是要切一下牌。同样道理,即便是您对自己的记忆里充满信心,最好也保存一张含有密码的启动磁盘,这样万一您忘记了密码,还可以有方便的解决办法。具体操作步骤是,第一,找一张已经格式化好的空白软盘,然后在任意的资源管理器窗口或者IE 窗口的地址栏上键入“控制面板/ 用户账户”并回车,在“用户账户”窗口中选择您的账户,在相关的任务列表中,点击“阻止一个已忘记的密码”,然后根据后面的“忘记密码向导”的提示完成操作。

2 绕过忘记的密码

如果您没有准备带有密码的启动盘,然后用其他的管理原级别的账户登录,按照第16条中的方法打开“用户账户”设置界面,选择忘记了密码的那个账户,点击“更改密码”,然后按照提示重新设置新的密码。

如果您无法使用另外一个管理员级别的用户名进行登录,请您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在Windows 启动标志出现时按“F8”键,进入Windows 的启动选项界面(如第28 条所描述)。使用上下键移动到“安全模式”然后按回车键。当您看到欢迎界面时,选择Administrator(这是一个隐藏的账户,而且默认不需要任何密码),接下来的操作和第17条所描述的一样,重新设置账户密码,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3 成为一个Power User

在Windows 2000 中文版中称其为权限高的用户。当您以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的时候,您的系统容易受到特洛伊木马等恶意程序的攻击。当您以一个“Power User”登录系统时,就可以避免很多危险,而且您通常需要使用的功能基本上和管理原级别的用户一样,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切换回管理员级别的用户也比较方便。

设置Power User的操作步骤如下:选择“开始”/“运行”,键入“lusrmgr.msc”命令行后回车,进入“本地用户和组”窗口,在左边点击“组”,然后双击右侧的“Administrators”。在这里您需要确认一下“成员”列表里有另外一个账户,即当您需要完全的管理原级别的权限时还可以用这个账户登录系统。选择您想降级的账户,点击“删除”*“确认”。接下来在左侧点击“Power Users”*“添加”,键入您指定的账户名称,最后点击“确认”2 次。

4 当一次临时管理员

Power user 可以运行管理员级别的程序,例如前面第3 条中提到的Lusrmgr.msc 程序,而无须注销再以管理员级别的账户重新登录。具体的操作是,在资源管理器中,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然后用鼠标右键点击您想运行的程序或快捷方式,从弹出菜单中选择“运行方式”,然后选择“以下面的用户身份运行程序”(在Windows 2000 下)或者“下列用户”(在Windows XP下),然后键入您希望使用的管理员级别的用户身份名称和密码(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键入域名),最后点击“确认”即可。

5 使用Windows 的网络安装向导

如果您是第一次连接计算机网络,Windows XP 的“网络安装向导”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一步一步地帮助您设置好各种细节。如果您想手动运行该向导,可以选择“开始”*“运行”,然后在命令行的位置键入“netsetup”,回车即可。

6 安装无线网络

当您在计算机中插入一块无线网络适配器时,XP会自动弹出一个“连接到无线网络”的对话框。用鼠标右键点击系统栏中的无线网络图标,然后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查看可以使用的无线网络”,并从中选择您指定的无线连接,最后点击“连接”按钮。如果您没有看到这个图标,请在“资源管理器”或者文件夹窗口的地址栏键入“控制面板/网络连接”,然后用鼠标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的图标。

7 连接到一个非安全的无线网络

如果第6条技巧中提到的“连接到无线网络”对话框中的“连接”按钮无法使用(是灰色的),该网络可能是缺少“与有线连接相对等的隐私保护”或者更新版本的“Wi-Fi 保护安全连接”。如果您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开启“允许我连接到选择的无线网络,即便是非安全的(见图1)”项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您的隐私保护又可能出现问题。

8 自己动手完成无线网络连接

在默认情况下,Windows XP会自动设置您的无线网络连接参数,也就是XP 所谓的“无线网络零设置功能”。但是如果您的无线设备随机附有自己的驱动程序,您最好还是把Windows的这项功能关掉。具体操作是,双击“网络连接”窗口中的“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如第6 条技巧所示),或者点击系统栏里该图标的缩小版。选择“属性”,然后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无线网络”,关闭“使用Windows来配置我的无线网络”,最后点击“确定”(见图2)。

9 快速切换账户

如果您的计算机内存足够大,您可以从一个账户很快地切换到另一个账户,而无需先注销第一个账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点击“开始”*“注销”*“切换用户”。这项功能在您需要马上使用另一个账户的时候非常有用,可以节省时间。但是那您可以并不喜欢这项功能,因为使用该功能可能带来系统运行的滞后,尤其是当您在运行游戏、系统工具或其他需要消耗大量系统资源的程序时,影响更加明显。

10 关闭快速用户切换功能

前面提到的“快速用户切换”功能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当您使用该功能时,您就无法使用Windows 的“离线文件(Offline Files)”功能,该功能可以自动下载网页供您离线浏览。如果您想关闭“快速用户切换”功能,可以在任意一个“资源管理器”或IE浏览器的地址栏键入“控制面板/用户账户”然后回车,然后在“用户账户”窗口中点击“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关闭“使用快速用户切换”项目,最后点击“应用选项”即可。

11 关闭账户而不是删除账户

如果某位员工要出一趟远门,长期离开公司,出于安全预防的考虑,您需要更改账户设置,但是您最好是不要直接删除该账户。这是因为以后重新建立该账户时,该员工的账户的权限就都不是以前的配置了,而且该员工也无法使用新账户来访问他自己的加密文件。如果您认为某个账户将来还有可能开启,您最好是关闭该账户而不是整个删除该账户,具体操作如下(在Windows XP的H o m e 版中该功能无法使用): 按Windows-R 组合键,键入“lusrmgr.msc”,然后按回车。点击“用户”文件夹,然后双击您要关闭的账户,打开“关闭该账户”项目,最后点击“确定”(见图3)。如果您之后要重新开启该账户,只要在这里再次关闭该项目即可。

第11篇

一、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热点

网络管理系统多年的发展,目前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的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随着用户对不同设备进行统一网络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厂商也在考虑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实现设备对网管的支持。

2.综合性。通过一个控制和操作台就可提供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及提供对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的支持,也就是通过一个操作台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此外,网络管理与系统管理正在逐渐融合,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界面,提供对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应用服务的管理功能。

3.智能化。现代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的维护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对操作使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工维护和诊断往往花费巨大,而且对于间歇性故障无法及时检错排除。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适时而生,用以作为技术人员的辅助工具。由此,故障诊断和网络自动维护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早的网络管理领域,目的在于解释网络运行的差错信息、诊断故障和提供处理建议。

4.安全性。对于网络来说,安全性是网络的生命保障,因此网管软件的安全性也是热点之一。除软件本身的安全机制外,目前很多网管软件都采用SNMP协议,普遍使用的是SNMPvl、SNMPv2,但现阶段的SNMP?v?l、SNMPv2协议对于安全控制还较薄弱,也为后续的SNMP协议发展提出挑战。

5.基于Web的管理。基于Web的管理以其统一、友好的界面风格,地理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及系统平台的独立性,吸引着广大的用户和开发商。而目前主流的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融合Web技术的管理平台。

二、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现阶段网络管理软件中的一些技术热点,我们可以去展望今后在网络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以期带动网络网络管理水平整体性能的提升:

1.分布式技术。分布式技术一直是推动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技术特点在于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推出的CORBA是将分布计算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结合在一起,构建分布式应用。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结构进行构造,运用CORBA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标准的网络管理系统。

2.XML技术。XML技术是一项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统一现有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种管理接口。其次XML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充分控制网络设备内嵌式管理,确保管理系统间,以及管理系统与被管理设备间进行复杂的交互式通信与操作,实现很多原有管理接口无法实现的管理操作。

利用XML管理接口,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从被管理设备中读取故障信息和设备工作状态等多种管理数据的操作。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软件,包括第三方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间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能力和效率,并可以方便地实现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集成。

而且由于XML技术本身采用了简单清晰的标记语言,在管理系统开发与集成过程中能比较简便地实施,这样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反而还会降低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3.B/S模式。B/S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在B/S模式中,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其工作原理是网络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各种网络问题的服务,而非零散的单一功能的多系统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rnet强大的信息与信息传送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意客户端实现对网络的管理。而且B/S模式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可以从一台服务器、几个用户的工作组级扩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大型系统,采用B/S网络管理结构模式从而实现对大型网络管理。

4.支持SNMPv3协议。SNMP协议是一项广泛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最广泛的一个网络管理协议。其优点是简单、稳定和灵活,也是目前网管的基础标准。

SNMP协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的SNMPv3是在SNMPv1、SNMPv2两个版本的基础上改进推出,其克服了SNMPv1和SNMPv2两个版本的安全弱点,功能得到来极大的增强,它有适应性强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尽管新版本的SNMPv3协议还未达到普及,但它毕竟代表着SNMP协议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它完全有理由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SNMPv2的替代者,成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第12篇

所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质上指的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统一、综合体,是一门多元化、复合型学科。而计算机网络管理,即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优化,以期实现纯净、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便于人们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中涵盖两个基础构成者:一是网络管理者;二是网络。二者通过网络协议进行通信。早在初期,SN-MP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主要技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SN-MP技术无法对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实施管理,无法确保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安全、可靠。基于此背景下,CMIP技术应运而生,作为一种集中、统一的网络管理技术,其能够对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但是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成本投入较多,所以并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在之后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基于分布式、Web、XML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相继诞生,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这些技术有利有弊,本文将会逐一展开分析和论述。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面临一系列亟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主体较多,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数据信息均需要得到网络安全管理的保障和支持。同时,计算机网络需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更新操作,在更新过程中,造成部分漏洞未修复、补丁未打上,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和问题,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恶意篡改和窃取,严重损害到用户的核心利益。在此环境下,防火墙、数据加密、杀毒软件、VPN等一系列软硬件网络管理防护技术相继诞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各类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有机合作关系,基本上单打独斗,一盘散沙,造成防护力度不够,存在漏洞和缺陷,给计算机网络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难度。随着计算机网络用户群体的日益增多,用户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计算机网络管理成为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核心工作和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广大用户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计算机网络用户在满足网络通信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性,这将给计算机网络管理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要求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与时俱进,形成规模化效应,将一切不利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排查在外,塑造健康、纯净、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进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总而言之,我国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做好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从本质上满足广大用户的通信安全基础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讨

(一)基于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技术。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绝大多数部门采取集中、统一模式的网络管理技术,即Client/Server技术。该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结构单一、操作简单、成本较小,能够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却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故障和问题排查、分析站点数量过少,通常是一个站点负责多个互联网管理工作,在网络忙时,这些站点的工作量非常大,难免会发生阻塞和混乱,网络管理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对更多领域的管理和组织协调。在计算机网络普及和推广的当下,计算机网络管理需求标准较高,集中统一式的管理技术根本无法顾及到更多的网络站点,由此导致网络管理中出现一些技术性失误,不利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此,学者们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需要改变传统的集中统一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采用分布式、层次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对不同类型的站点,分别进行不同管理技术的设计,以此来提升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满足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可靠性需求。可以说,分布式、层次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是计算机网络管理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需要得到国家信息部门等计算机网络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种日常性工作,实现常态化管理。此外,分布式、层次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有利于企业决策管理层工作压力和强度的减小,有利于网络通信效率和传输速度的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提高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变革速度十分之快,传统的集中式管理技术,尽管所需成本较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集中、统一化的管理方式,会产生一系列连带反应,容易发生系统性瘫痪与崩溃问题。因此,分布式、层次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基于Web方式的网络管理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Web技术应运而生,作为新时期具备划时代意义的主要网络技术之一,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的高低。基于Web方式的网络管理技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嵌入式;二是式。同时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层;二是服务层;三是客户层。其中:层的主要职能为进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各项工作的专项;管理层主要进行Web服务器的构建,向各个系统环节提供必要基础服务;客户层主要向服务层发出请求,获取到相对应的服务,用户作为客户层的主要代表。从某种层面来讲,基于Web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互联网各类客户的不同管理需求,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基于Web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探析,发现基于Web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所需成本投入较小。Web浏览器便于广大用户进行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这样一来,节省了大量的教育与培训成本,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整体成本费用的降低,进而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二是强大的兼容性。只要能够与互联网实现连接,打开网络浏览器,便可以通过站点链接,实现对各类站点的即时访问,对站点上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和利用,并且可以得到与计算机网络管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三是相对独立性。基于Web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可以独立运行,通过Web浏览器实现即时、便捷的管理与服务,有利于管理水平和用户满意度的提高。基于Web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潜力巨大,界面风格设计合理,具备独立的管理和服务平台,是广大计算机网络用户忠实、信赖的好伙伴。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生变革,其安全管理日益变化,因此,需要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管理技术的创新步伐,以此来为广大互联网用户创设良好、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基于Web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具备独一无二的先进性和特殊性,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更需要作为世界各国的长期研究课题。

(三)基于XML方式的网络管理技术。

作为国际标准化计算机技术之一,XML作为一种标记性语言,通过在计算机网络接口中进行有效编写,能够实现接口的即时、准确对接和通信效率的提升。同时,XML技术较为直观,灵敏程度较高,能够对计算机网络实现准确、及时管理和控制,将复杂的网络层次化、简单化,实现各类接口的互联,满足接口服务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基于XML方式的网络管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相关接口,选取标准、科学的管理软件,并且能够实现接口的有效集成和信息的即时交互。与此同时,由于XML作为一种标记性语言,能够编写出系统、全面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控制接口模型,从而起到节约成本、减少费用的作用,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活动整体成本费用的大幅降低。因此,基于XML方式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需要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