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17:1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经理总结与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收尾管理;工程移交;合同收尾;综合考评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ject closeout phase work procedu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transfer; contract closu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竞争不断激烈。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施工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招投标报价开始,直到项目竣工结算为止,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所以不仅要重视工程的开头,工程的过程和结尾也同样重要。
工程收尾阶段在项目整个阶段对工期、质量、成本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项目收尾工作包括竣工扫尾、工程验收与交工、竣工结算与合同收尾、公章回收等工作,以及确定项目经理部解散后的工程结算、回访、保修和项目综合考评等工作的计划和责任人等工作。
1 收尾管理职责分配
项目收尾管理职责应按照项目不具体情况进行明确的分工,绘制任务分配表,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收尾管理计划、工程清理、 竣工资料整理、组织自检、 组织竣工验收、结算资料整理、资料上报移交、工程移交、与分包方办理保修书、与业主办理保修书、办理结算、收款付款、合同收尾、创优资料整理、项目经理部解散、公章回收、项目综合考评 、回访与保修 、保修金回收。
2 收尾管理实施
2.1 收尾管理计划
工程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时,项目经理部应对项目收尾进行策划,编制收尾管理计划,收尾管理计划的内容应包括:
2.1.1 收尾项目与工作内容;
2.1.2 工程自检、初验、正式验收、交工等工作安排;
2.1.3 合同收尾安排;
2.1.4 工程结算安排;
2.1.5 文件和资料要求和安排;
2.1.6 收尾进度计划;
2.1.7 收尾费用估算,包括债权债务清理等工作安排;
2.1.8 确定项目部收尾人员的责任与权限;
2.1.9 项目团队成员考核安排;
2.1.10 确定回访和保修计划及相关责任人。
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应及时报公司备案,公司各职能部门应根据收尾管理计划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和相互协调工作。
2.2 工程验收与交工
2.2.1 工程自检: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应及时提请公司进行工程验收和交工前检查,自检合格后项目经理部组织提交竣工报告;
2.2.2 项目经理部和公司应确保工程竣工验收符合规定的条件和要求,一次性通过验收;
2.2.3 项目经理部应收集和整理工程交工资料,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和有关标准及文件规定,符合当地备案制要求,符合当地城建档案馆或业主档案部门要求(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取得这些要求,施工过程中资料编制应符合这些要求),并编制工程使用说明书和施工总结;
2.2.4 工程移交:工程移交由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与业主办理,应签署工程移交证明书面资料;
2.3 工程结算与合同收尾
2.3.1 工程结算一般以合同关系为对象。项目经理部一般应在工程竣工1个月内编制完成与甲方的工程结算资料,并报公司审批后报送甲方,并应落实责任人负责在甲方审批和审计过程中的对接、督促工作;
2.3.2 项目经理部应积极及时完成对项目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将收尾阶段的费用计划及时报公司,并落实负责办理分承包、物资采购等结算的责任人员;项目与合作方、分承包方、材料供应商等的结算一般应在工程竣工后 1个月内办理完毕;
2.3.3 公司职能部门负责对工程结算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督促、配合等工作,并负责在项目经理部解散后组织和督促结算、审计等工作;
2.3.4 公司负责对结算付款前的工程完工情况、质量、保修条件、施工资料完整情况、奖罚情况等进行审查,并出具意见;
2.3.5 公司财务部负责对债权债务进行核对,并根据结算书及时收取或支付工程款;
2.3.6 合同收尾即包括以上债权债务清理、审查合同完成情况、奖罚兑现、收款和付款、扣留保修金和管理费、关闭合同等过程。
2.4 资料收集和移交
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收集整理以下文件和资料,并及时移交
有关方,公司各职能部门进行配合:
2.4.1 按公司有关规定以及当地城建档案馆或业主档案机构要求收集整理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文件和竣工资料,按合同要求交付业主,以及留公司归档;
2.4.2 按合同和当地备案制要求收集整理工程验收和备案资料,份数按备案制要求,并留一份在公司存档;
2.4.3 签署工程保修书。在明确项目分包方保修责任的基础上,与业主办理保修书;合作(分包)方负责人应作为保修负责人之一;
2.4.4 各类合同文件和协议,按主合同、联营协议和配合协议\购 /租赁合同、劳务 /分包合同、其他合同协议等分类整理、归档
上报公司;
2.4.5 与工程结算和分包结算相关的各类经济技术资料,分类整理存档、备案;
2.4.6 各类创优资料按相关评优办法收集整理;
2.4.7 工程总结资料;工程总结内容包括对质量、进度、安全、环境管理情况的施工总结、对项目管理、创优创新、成本管理、项目团队考核资料、改进意见等的管理总结等;工程总结应与施工过程中上级检查情况相结合;工程总结资料报公司存档;
2.5 项目综合考评
项目综合考评由公司组织,公司相关职能参加,在结算审定后进行;考评的依据包括:合同、项目策划及交底书、项目管理责任书、检查情况、公司有关制度规定、合作方和业主评价等;考评指标包括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环境管理、价款结算、工程款回收、创优等定量指标和执行有关法规、强制性标准情况、执行企业制度情况、团队建设、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沟通与信息管理、风险管理、文件和资料管理等定性指标。
2.6 项目经理部的解散
2.6.1 项目经理部解散的条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工程及相关档案已移交、结算已报送或审批、保修及结算工作责任落实、工程清理工作已完成、相关设备、材料和人员已退场、完成项目管理责任书规定的工作内容、完成其他项目经理部负责的事项。
2.6.2 项目经理部需解散前,项目经理应书面报告公司上述工作完成情况,向公司申请解散,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审查后,由公司审批后方可解散,收回项目印章。
2.6.3 项目经理部解散后,由公司各职能部门对项目后续工作进行接管,主要有办理结算与审计、回收和支付相关款项、实施项目回访和保修等工作。
2.6.4 项目回访由公司职能部门负责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回访方式包括电话回访和现场回访等,
2.6.5 保修期届满前的回访记录或保修记录由业主签署合格意见后,公司财务部凭此记录办理保修金回收手续,关闭合同。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经理;管理工作
1 项目初始阶段的重点工作
项目初始阶段是指从合同签订生效后到正式开展设计这一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组织、计划,创造开展项目工作的条件。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主要人员参加完成。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具有宏观控制作用,成功的筹划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它的工作范围、质量、深度和合理性对以后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项目经理在项目初始阶段必须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
项目经理在项目初始阶段的主要工作如下:研究熟悉合同文件;确定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和编码;确定项目的组织分解结构和编码;组织业主(用户)开工会议;编制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开工会议;组织编制项目设计数据;开展工艺设计;审核、批准控制估价;发表、审核有关计划
2 项目实施阶段的重点工作
项目实施阶段重点工作包括:五大管理和四大控制。
2.1 抓好五大管理
2.1.1 合同管理工程承包合同是承发包双方用以明确工程承包的内容和范围、工程进度、质量、造价、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行为准则的契约,是双方协商一致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是完成项目建设的依据,也是项目经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合同管理包括总承包合同管理和分包合同管理。总承包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首先项目经理要组织学习合同文件,熟悉合同内容,以便全面掌握合同情况,认真地贯彻执行;其次根据总承包合同的内容,研究确定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分包合同要保证总包合同的完成,对分包合同的管理,项目经理首先要督促做好对分包合同的准备工作,然后组织研究与审定重大的分包合同,并做好争端和违约的处理,及时进行分包合同的补充、修改和变更。
2.1.2 项目协调程序管理项目协调程序是指在承发包合同的基础上,为完成建设任务,双方在工作上需要协商联系、审查确认的程序和内容。为了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经理经常要与业主及分包单位协调和配合,在正确处理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抓好项目协调程序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矛盾,为创造良好的合作气氛打下基础。
2.1.3 项目重大变更管理在工程建设周期中,业主方的变更及内部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既要为业主服务,让其满意,同时还要使合同的执行不受大的影响,以保证公司的经济利益。首先,要在合同或协调程序中明确规定处理各种变更的程序,使其有章可循,减少或避免矛盾和争议。
2.1.4 计划管理项目的建设周期是项目合同的主要目标之一,对此,项目经理要努力实现,并消除误期赔偿风险。项目的进度计划一般分为五级,第一级是项目总进度计划;第二级是装置总进度计划、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第三级是组码进度计划;第四级是记账码进度计划;第五级是工作包计划。计划管理是重要管理目标之一,要注意计划的层层约束,下级计划一般应绝对保证上级计划的实现并略留有余地。要使各类计划密切配合、互相衔接、合理交叉形成完整的计划系统。
2.1.5 信息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产生,需要收集、传输和处理。项目的基础资料、设计数据、设计输入输出、文件图纸、各种记录统计都是信息。在项目管理中如果信息不准确,必然给项目实施效果带来损失,信息的准确、及时和统一,对于控制和决策是很重要的。所以信息管理是项目经理要抓好的五大管理之一。
2.2 抓好四大控制
2.2.1 进度控制项目经理在管理好项目计划的同时,要对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关键目标进行严格控制。为了保证总计划的按时完成,要合理调整资源配制,合理安排资金、工时、材料的投入。在进度控制上除了满足完成计划的目的外还应通过进度控制寻找综合效益。
2.2.2 质量控制项目的质量是业主非常重视的合同目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费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不仅影响到业主的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决定着工程公司的信誉和发展。因此,项目经理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手册,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督促项目部有关人员重视质量并严格把关,尤其要对分包施工安装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若工程某部分一旦返工或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问题,不仅对工期、资金产生影响和损失,而且在公司信誉、施工人员情绪诸多方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2.2.3 费用控制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既相互关联又渗透,项目中各种管理和控制的优劣最后都会全面综合地反映到费用上来,费用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各个环节。因此,费用控制是四大控制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经理必须安排相当的精力和时间重视费用控制,尽量获得合理的、最佳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要尽量避免窝工、停工、返工,减少浪费,降低风险。
2.2.4 材料控制项目材料是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占项目建设费用的50%-60%.它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周期和质量,是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项目经理主要是审查批准控制程序和控制计划,检查督促材料控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审查确定项目剩余材料的处理方案,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适时地组织材料供应,按照实际需要准确地组织采购数量,加强对材料的综合管理和监测,提高效率、减少损耗、降低风险,保证工程项目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 项目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
项目结束阶段是指工程机械竣工后到项目考核验收并完成各项收尾工作的阶段。它是全面检查、考核合同项目实施工作成果的重要阶段。项目经理除指导、组织做好工程交工、试车考核和业主验收外,还要做好项目总结和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为公司积累有益经验。
3.1 组织验收,办理移交
工程施工达到工程竣工时,应及时办理工程移交,这标志着工程管理权及风险的转移。虽然试车及考核的领导、组织工作是以业主为主,但为了试车考核的顺利进行,并尽早办理合同项目的业主验收,项目经理应建立健全现场开车服务组织,监督检查并做好开车各阶段工作,最后组织办理合同项目的业主验收。
3.2 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是项目结束阶段的重要工作,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组主要成员认真总结承包工作实绩,包括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注意事项,并在集体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项目完工报告,为公司积累经验、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3.3 文件、资料整理归档
项目经理在项目工作结束后三个月内组织有关人员做好项目的全部重要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为以后的工程报价、项目管理及设计、采购、施工、开车业务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资料。
4 加强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项目安全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健康(卫生)和环境保护管理的责任人,他可以委托项目安全经理、安全工程师协助工作,但不能把责任委托给别人,工作中由项目经理组织落实项目安全、健康(卫生)和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并兼任项目安全管理总监来协调与其它方面管理之间的关系,受理各种报告、采取纠正措施。
由于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涉及到的范围很广,不同咨询业务的特点也不相同,下面笔者以现阶段大多数机构受理较多的咨询业务为例,来简述实施项目管理的方式。
1.设立项目组,设定工程造价咨询总体目标并标编写项目执行计划
受理咨询业务后,咨询机构相关负责人需要根据业务具体情况委任或指派项目经理,由该项目经理提出项目组成员方案,如果方案被批准,那么项目组就立即成立。项目组需要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定出咨询服务的整体目标,然后依据相关材料分析结果和项目实际情况,由该组中工程造价咨询人员及时给出咨询服务解答建议,然后项目经理据此编写出细节的咨询项目执行计划。
2.项目实施
应该严格按照执行计划上标明的项目实施时间进行,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时间和质量的工作,从而使得整个项目管理系统最优化。
(1)质量始终要被排在第一位,抓好执业过程中质量控制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风险损害。咨询服务质量控制必须做到:凡依据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委托,要求出具的造价咨询成果文件,须经相关授权注册造价工程师签署。所有成果文件及相关的中间成果文件在签发前须经过审核程序。成果文件涉及计量或计算工作的,审核前须实施校对程序。检验咨询服务计划和项目执行准则的实施情况及项目各阶段中工作记录的齐全与规范化程度等。
(2)要对项目实施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因为技术、资金或人员等方面阻碍施工进度的情况,项目负责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协调解决,对项目时间实行动态化地控制,从而促进项目的顺利、按时完工。
(3)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项目经理要合理配置和运用内部资源,严格控制成本投入,确保项目整体的盈利最大化地接近预期目标。
3.过程信息反馈
如果将管理中心设定为项目,就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信息。项目经理需要和委托方进行无误差沟通,尽量协调各方关系。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如果委托方提出另外需求、要求,或者是由被审方导致项目目标有所变化,项目经理就要联合所有项目组成员及时、实时对项目的执行计划作出调整或更改。
4.工作成果汇总并总结
如果每一阶段的专业工作基本结束并完成项目初稿,项目经理要认真进行第一次核对审查工作;如果项目结束,项目经理要组织好人员做好业务档案的整理工作,并结合执行计划作出业务总结,如果又需要,要及时回访客户,维系好客情关系。
二、结语
关键词: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生产方式和组织机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普遍实行了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形成了较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施工项目是建筑业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实施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建造师)则是整个项目实施管理的全面责任人。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化管理,决定着施工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
建筑企业效益低下之原因探析
国内建筑企业自上世纪80年开始推行项目法施工,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少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纵观建筑企业20多年来项目法施工的发展史,企业与企业、项目与项目以及项目经理与项目经理之间管理的水平差异很大,使得企业/项目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不同的企业对项目管理的力度存在差异,有的单位主要领导成天为施工任务而奔波,施工生产及施工管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最后造成项目管理不到位,效益方面该多赚的少赚了,不该亏损的亏损了。不同的项目,其组织机构也不一样,有的项目经理部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不同的项目经理,对自己责、权、利的理解也不一样,有的只强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对自己应尽的责任知之甚少。
(一)建筑企业领导层认识误区
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片面追求经营额,一味强调企业产值盘子的大小,重经营轻管理,导致了本来投标价格就不高的项目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项目亏损加大。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任务接下来了,干不干得好,那是项目经理的事,项目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控制。
(二)建筑企业制度欠缺规范
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并未以竞争机制实现项目经理的选派。多数项目经理在承担项目任务前,对项目的情况知之甚少,完全由领导指派,导致项目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时,项目经理缺少项目团队的选择权,多数仍由领导在确定项目经理的人选后在选派团队成员,导致项目团队互不熟悉、勉强成型。此外,某些建筑企业领导出于节约设备成本考虑,强制项目按照企业内部的租赁价格租用企业陈旧设备,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开支。
(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自身存在不足
当前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主要表现出如下不足:一是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经验欠缺,往往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全局观念,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自己熟悉、喜欢的部门或工序,致使各部门或各工序不能协调发展;二是项目经理过于集权,没有发挥项目团队群策群力,最终造成项目决策失误;三是项目进展到后期,效益情况基本明朗,往往是效益好时,不顾企业的各项规定乱发奖金;效益不好时,不是积极寻找各种降本增效的办法,而是消极对待,听之任之。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明确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方能实现规范化的项目管理。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地位与作用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是关乎项目成败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项目实施的最高领导者、组织者、责任者。成功的项目应该:一是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每一个节点目标,实现合同履约率100%,让顾客感到高度满意;二是降本增效,使项目的利润最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三是按照国家的法律和企业章程的要求,使项目的员工个人收益最大化。项目经理是项目有关各方协调配合的桥梁和纽带,居于核心地位。项目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与协调。负责沟通、协商、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纠纷的关键人物是项目经理,他对项目行使管理权,也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承担全部责任。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其他人不可替代的。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委派在项目管理上的代表,按合同履约是他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拒绝承担合同以外的其他各方强加的干预、指令、责任是他的基本权力。项目经理是项目信息沟通的发源地和控制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来自项目外的重要信息、指令要通过项目经理来汇总、沟通、交涉;对项目内部,项目经理是各种重要指标、决策、计划、方案、措施、制度的决策人和制定者。
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规范化管理方式
(一)项目质量规范化管理。项目经理要按照制定的方案,操作前培训交底,施工中严格规程,按业务流程对分部分项各管理工序进行节点控制考核,确保过程质量步步达标。同时,项目经理必须牵头做好项目管理思路、项目管理纲要、项目资源(人力、机械设备、资金等)计划、项目风险评估和各项应对措施等策划。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关系到项目的效益。应由分管技术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编制,项目经理应该过问重要施工技术方案,选择经济合理、安全、优质高效的最优方案。《项目管理手册》是企业各项管理规定的细化,编制时既不能与企业的管理规定矛盾,也要密切结合所在项目的实际,使得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实行规范化管理。项目经理应该把自己的项目管理思路告诉项目部的所有人员,让他们根据项目经理的思路结合公司、业主的有关管理规定编制《项目管理手册》。
(二)成本规范化管理。成本按其要素及内容量价分离,分口负责、分级把关、合同控制,对照公司划定的制造成本,收集数据信息,测定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项目经理总体核算,管理费用一支笔控制。认真研究与业主来往文件及施工承包合同,减少损失,合理索赔,集约争效。《项目成本计划》主要由分管经营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编制,主要依据是《项目商务投标书》、《项目实施策划书》及了解掌握的工程实际情况,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如对设备制定完善的进退场计划、设计精准的设备调配计划等,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要满足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也要控制现金流避免现金大量积压。
(三)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对安全生产、料具存效、环境卫生、组织形象等进行综合管理。因此,项目经理要掌握项目合同施工内容及设计要求,组织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操作人员培训,合理协调物资设备进场及使用,熟悉项目管理各个岗位的工作业务,利用网络流程进行系统管理,对照公司年度及月份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项目经济责任承包合同对进度、分部分项质量、劳务费用、材料成本分阶段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检查考核。
此外,项目经理还要掌握现场安全用电、设备安全操作、施工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监督,对现场平面规划、临设布置、图牌宣传及警示进行策划与实施,体现文明施工形象。过程管理的目标是责任目标管理,控制的手段是目标检查、责任考核,执行的依据是目标分解计划、岗位经济责任及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等,运用的方法是计划与实际对比检查。对于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偏,并进行实施,严格奖罚。项目施工总结,项目经理要进行项目管理总结,并提出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汇报项目经营管理情况。
小结
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应具具备计划、指导、控制和协调项目活动的能力;具有领导和组织项目组的能力;具有对项目中出现的及潜在的问题能准确判断、解决和预测的能力;善于交流和沟通,能处理好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关系;善于计划和利用时间;熟悉项目管理业务并对工艺、设计、采购、施工、开工以及项目组中各岗位和分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应对项目经理的职责、任务及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遵循规范化管理原则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企业实现利润创收。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1)实施耍点[J].建筑技术,2002, 33(9): 695-700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项目经理;项目计划
软件行业在现在的众多行业里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行业,体现了软件开发者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面临失败。如何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得出有益的教训,对于项目开发人员来说,是在今后的项目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软件开发中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其本质就是对时间、质量和成本的管理。
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软件产业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件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入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二、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在项目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 项目经理不够专业。在软件企业中,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来实施项目管理及担任项目经理,通常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但是他们在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2 项目计划缺乏纲领性。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
3 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部分项目经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人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使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4 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5 风险管理意识淡泊。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
6 项目干系人的不确定性。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至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项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7 缺乏项目团队的合理分工。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有时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晰,但是各项目成员只顾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不愿意与他人协作。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
三、解决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策略
要想解决上面描述的误区,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即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加入过程管理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对各个过程的质量加以控制,从而达到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 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
2 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3 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4 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意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要电话提醒、回执等,重要的内容还要通过举行各种会议进行传达。
5 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 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系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关键词:设备总承包;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Abstract: the design of quality management equipment general contract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node control,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When the enterpri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in project management, they also gain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likely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of the compan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o make an enterprise to keep the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thus obtains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Keywords: equipment general contracting; quality manag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绪论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利用质量方针中持续改进的承诺和质量目标可追求的目的,或随市场竞争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进展,通过评审更新、实施新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营造全体员工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氛围,并为过程的评价确定准则,为改进活动确定应该达到的要求;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予以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改进的机会。在数据分析中,应特别注意顾客要求变化的趋势、市场走向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水平,以便适时改进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利用体系、产品和过程的有关信息,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过程控制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出发,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不完善、不全面、不尽科学之处,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实施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开展管理评审,对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通过管理方针、目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数据分析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以持续增强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二、设备总承包设计管理体系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对比
对于设备总承包项目来说设计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从整体的质量控制来说项目合同的签订、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验收,设计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确保前期设计的质量,才能使后期的工作顺利的完成。
在设备总承包执行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使我们在质量管控过程中有几点困惑,借此机会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看是否能有更合理的方案可以解决。
2.1、设计程序文件
2.1.1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
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是工程项目各专业在设计时收发条件的表单,表单中有工艺、 总图、建筑、结构、弱电、结构、电气和技经等专业,其收发条件和评审的时间与参加会议的人员。工程项目的设计初期由总师下达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各专业通过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了解设计过程中的进度。
设备设计的的任务下达,针对一个专业会分多个或十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设计、校对、审核有区别,特殊专业需要计算书或说明书;例如:试车台结构专业会分为工艺系统、引射筒、试车台架、升降平台、消音部分等;压力容器专业的设计中需要大量的计算,其中计算书或说明书要归档留存。以上这些是与工程项目有些区别的,如果依据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来下达任务的话,会有些给别的方面表述的不完整。
2.1.2、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是进行工程设计、设计评审、验证、设计输出的重要依据,设计输入的内容包括:a)上级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审批意见要求。b)顾客以设计招标文件、设计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所规定的工程项目设计应满足的质量特性: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实施性、时间性等的要求,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顾客对项目的特殊要求等。c)对于全价值链项目,总设计师/工程设计主持人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甲方的意见在设计输入文件中提出项目的设计过程投资控制总体要求。d)项目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有关的社会要求,以及顾客提供的设计文件、设计基础资料。e)上阶段的设计输出、各专业相互的接口技术条件。f)设计所需的外部接口条件按。g)适用的以前类似设计提供信息。
设计项目开始前,总设计师/工程设计主持人按照要求填写《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和《设计输入资料清单》。从实际情况看到的《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质量特性中建筑的类型、功能要求、设计标准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设计输入资料清单》中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工程地形图、建设用地周围市政道路等备案资料,不适用于现阶段的设备项目,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往往设备项目的项目经理无法按真正意图输入资料。
2.2、设计流程的检查
提高设计质量的重点是执行力,即使流程制定的合理、完善,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流程制定的程序完成,设计的质量控制也无法实现,从而看出设计过程中的督促、检查尤为重要。
现阶段的项目检查是每个季度审查、每年一次的内审和外审。对于部分设备项目的特殊情况,例如:周期短、设备小,资金少等情况,项目经理一人身兼数个项目,很有可能此项目进行到一部分时,又跟踪其它的项目,导致项目经理同时管理、检查几个项目,不能事事做到点控制。
2.3、人力资源的匹配
现阶段项目管理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设计者在画图时按个人的习惯来标注,有的标注的不符合图纸的要求。这样造成校对、审核看图的不便,更使校对审核在看图中需要替设计者重新标注尺寸,导致进度变慢。
三、设备总承包设计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措施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并可采取以下措施:
3.1任务单代替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
设备专业的项目任务单代替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任务单是设备设计时各专业在收发条件中填写的表单,其中包含了设计、校对、审核、所审的人员安排。设备设计虽然相对工程项目的专业较少,但本专业拆分的部分较多,往往是一个专业中拆分了10多个图册号,而每个图册号的设计、校对和审核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任务单中增加了计算结论书、正式计算书、正式说明书和设计等级几个部分, 计算结论书、正式计算书和正式说明书是针对特殊设计,根据设备专业会分为工艺系统、引射筒、试车台架、升降平台、消音、压力容器等特殊专业,会分为换热器计算、气动计算、结构强度计算、压力容器等计算,以上在设计时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计算。在发图时要将计算书和说明书同时归档保存,以便以后查阅。
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
任务单
3.2设计输入文件内容的部分更改
将设计输入文件的《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中设计依据及有关基础资料和质量特性及具体要求中的几点根据设备项目的要求和特点进行调整:
3.2.1、设计依据及有关基础资料
3.2.1.1上阶段设计文件
对于设备项目来说,与工程项目的区别是设备项目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设备项目大多属于非标设备,建设单位需要直接招标购买设备,所以上阶段设计文件针对设备项目来说可以改为合同签订前的方案汇报;在合同签订前建设单位可能会要求我们为他们做一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汇报,以便建设单位与我方更好的沟通。
3.2.1.2上级批文
可调整为技术协议(草),对于非标设备来说,一般工期较为紧张,大部分建设单位为缩短工期,可能在合同为签订时,就要求提前设计,那么建设单位和我方就会先签订一个暂定的技术协议,将能确定下来的技术部分先落实到这个协议中,以便我方提前开始设计,然后再合同签订后再正式签订一份技术协议,所以之前的这个技术协议(草)一同作为我们的设计依据。
3.2.1.3批准的规划、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业卫生等技术要求可调整为建设单位提出的特殊性技术要求(如:特殊的地方性标准等);有很多地方性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那么要以地方性标准为主。
3.2.2质量特性及具体要求
3.2.2.1工程项目的性质、建筑物的建筑类型、功能要求、造型等要求及环境要求(含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标准要求)以及与初步设计的差异;设备项目应调整为设备的应用行业、设备的使用功能、单体设备或生产线及环保材料的要求;设备项目与工程项目的不同在于,工程项目建设厂房等,对厂房的建筑类型、造型和环境等有一定要求,而设备项目只是单体设备或生产线,不涉及到建设厂房,设备项目需要知道建设方是哪个行业的,设备制造安装完成后建设方用于做什么,设备项目需要用到环保材料,要求写明环保材料的材质是什么,是否符合要求。
3.2.2.2、建筑物设计的标准(如:限额设计、装修标准、面积、设计周期等)
设备项目应调整为的是设备的特性(如:换热器计算、气动计算、结构强度计算、压力容器计算、气密性试验等);在这里要说明设备是要进行什么计算或者是否要求到制造现场监控技术点;设备有什么特殊性,例如:首次签订的合同,之前从未做过,具有开拓性等;需要在设备特性中填写。
3.2.2.3、建筑物的安全性等要求(如:抗震、防火、防爆、防雷等)以及对公共设施的要求(如:水、暖、动、电、道路、交通等);设备项目应调整为设备的安全性等要求(如:高温、高压、防爆、降噪、环保材料等);设备的安全性是尤为重要的,设备在调试、试运行中都会有高温、高压、爆炸等危险,所以在设计初期在项目输入的过程中就要将设备的安全性考虑进去;现在国家队环境的保护视为重点,在设备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所用的材质需要是环保材料,例如:在进行热压罐的设计中,保温棉就需要用环保的材料,否则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
3.2.2.4、总设计师/工程设计主持人
设备项目应调整为总设计师/项目经理签字;对于设备总承包项目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相当于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主持人。
下图为原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
调整后的为设备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
3.2.3设计输入资料清单(施工图)
在原有的工程资料提供的基础上适当的加一些设备输入资料,设计输入资料清单是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在项目完成后需要还给建设单位的,填写到设计输入资料清单中,例如: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等。
3.3、设计流程检查的分析与措施
现阶段外部审查有内审和外审,每年一次;内部审查是每季度对各项目的审查叫季度审查;根据设备项目的特点周期短、项目小且项目经理肩负着项目的前期经营等工作特点,使项目经理在多个项目同时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对项目进行到点监督、检查,使项目产生疏漏;建议在多个项目运行的同时设专业人员对设计部分的节点进行督促、检查。
3.3.1 在设计过程中由专人对项目的总体策划、人员安排、设计输入、方案讨论、方案评审、方案确认、设计、校对、审核和设计修改进行“点对点”的跟踪、督促和检查。
3.3.2建立项目文件的统一管理制度,由专人统一收集、管理,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反馈,督促项目经理和设计者的质量、进度的工作。
3.4人力资源的培养
对于一个项目团队来说,人员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保证项目团队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从选人到对人员的定期培训是项目质量的基础。
3.4.1、设计人员培养:设计在于创造,设计人员应当具有创造性思维,设计者要突破思维定势,养成创新的习惯,并将其落实到设计中;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不只是图形的创作,而是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所以需要开拓的视野,使信息有广阔的来源;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者,我个人认为要有责任心、敬业、踏实、肯干,还有重要的一点要有团队精神,设计工作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很关键;所以设计人员要定期参加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协调能力。
3.4.2、项目经理培养:项目经理是职业经理队伍的基层群体,又身处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在项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经理的个性不同,爱好也不一样,但在项目管理中,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则是相同的。这不仅是指他们要取得某个级别的资质证书,而且要求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对项目经理进行定期培养,如下内容:
3.4.2.1合同履约能力
项目经理在企业中是履行合同的专家,项目经理同时也是合同管理专家,会谈判,善谈判,会签合同,更会履行合同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索赔。现在我们好多项目经理索赔意识不强,不会索赔,不想索赔,甚至不敢索赔。现阶段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去找任务签合同,签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本着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履行合同,更要注意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有合同履约能力。
3.4.2.2、风险控制能力
做项目经理在签订合同时是要有风险意识的。风险有几种手段:一是风险自留,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风险转移,交给其它人承担;三是本来风险很大,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将风险减到最小。项目经理一定要熟悉这些内容,有风险意识并具备风险控制能力。
3.4.2.3、组织能力
项目经理管理一个团队,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其次需要与团队中每一个人员的关系融洽,如果在工作中大家相处的氛围号,那么工作就好做。项目经理要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3.4.2.4、优化能力
要学会应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进行优化,找准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设计现场图纸的质量与施工现场的质量等;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而确保项目质量。
3.4.2.5、协调能力
分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内部协调是指项目经理和其它成员的关系;外部协调的关系就更多了,有对建设方(甲方)、承包方(分包方)、建设方监理、各政府职能部门(环保部门、招投标部门等)。
3.4.2.6、总结能力
一个项目经理要会总结,善于总结。一个项目完成了,要把经验教训都总结出来,要经过认真思考,提炼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具有提炼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3.4.2.7、提升能力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和无限的商机,给他所在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项目经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要用知识、用良好的业绩来包装自己,以达到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目的。
四、总结
项目管理是需要持续改进的,当企业在项目管理上日趋成熟时,它们也获得了持续不变的竞争优势。这种持续不变的竞争优势很可能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总之,持续的提高能够使一个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参考文献
【1】咨询、设计专用程序文件.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12.4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多种绩效管理体系纷繁呈现,诸如360度评价体系、KPI指标体系和平衡记分卡等。然而,分析各种理论体系在国内的发展与实践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成果是有的,而其局限也同样不容忽视,常见的情况是: 绩效管理体系成文容易执行难,且效果达不到预想的要求。
难点1: 绩效评估的主观性强,难量化;
难点2: 员工所提交的绩效过程数据无法反映其工作成绩。
以上难点最终导致绩效管理体系的推行与员工的日常工作发生脱节,使得绩效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经过多年探索,笔者所在企业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项目中,推行了一套融绩效管理与项目管理于一身的绩效管理体系,较好地克服了以上难点。该体系通过科学地组合绩效管理体系的要素和项目管理的要点,把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对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进度管理和项目目标的达成,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把我们的实际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项目绩效管理框架分为四部分: 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阶段划分及计划制定、阶段绩效总结和评估的提交、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总结。
绩效目标制定: 依据项目目标制定;
绩效阶段划分及计划制定: 绩效阶段划分是绩效计划制定的基础,通常依据项目规模以月或以周作为绩效管理的基本单位;
阶段绩效总结和评估: 在每个绩效阶段结束后提交绩效总结;
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总结: 每个绩效阶段的总结累积成项目总体绩效目标。
下面分别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
绩效目标的制定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首先明确项目目标,而项目的目标也就是该项目组最终的绩效目标。众所周知,项目的目标无非就是围绕着三要素展开: 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时间(Delivery),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言,项目的QCD就是项目的绩效目标!
尽管从表面上看,确立绩效目标很简单,那就是企业管理者在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将需要项目经理、员工做什么、改进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等要求归纳出来,归纳的结果就是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目标。但是,需要注意,在归纳绩效管理指标时,应能体现该项目对企业总体目标的贡献。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绩效目标一定是企业管理者、项目经理和下属员工共同制定的,人力资源部代替不了。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多沟通,由上而下。只有这样,完成目标才能做到由下而上,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才会有积极性。
第二步:
以绩效阶段划分为基础提交绩效计划
为了保障最终绩效目标的达成,需要结合项目的实施过程先把最终目标分解成阶段绩效目标,然后再把阶段绩效目标分解成个人绩效目标,最后把最终绩效目标分解为固定时长的阶段绩效目标。原则上我们推荐以周为一个绩效考核阶段,由于阶段绩效目标的达成是最终项目目标达成的有利保障,因此,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阶段绩效目标的确定开始。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目标,通过召集项目工作会议,确定项目的阶段目标,以周为单位分割,则可确定项目组的周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确定后,各项目组成员根据周工作计划的安排,制定自己的绩效计划。每人需要明确自己本周的具体工作,并明确自己所需执行的公共工作以及公共制度的执行。这样,一方面项目工作可以在每周落实到人; 另一方面,公共性的工作或者制度要求也可在每周落实到人。具体来说就是,每人的绩效计划包含工作计划和公共要求两部分。每周个人绩效计划中体现个人周绩效目标,将每周项目组各成员的个人绩效目标的累加,就成为项目组每周的绩效目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实际周阶段绩效总结数据与周目标绩效进行比对来监控项目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周阶段绩效目标没有达成,则需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项目管理措施,尽早干预和调整。如通过加班、增加人手等多种办法调整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期将项目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个人的绩效计划中,除了说明本周自己要执行的具体工作外,还需要同时说明执行该任务的资源需求或其他工作条件,并同时明确执行该任务的验收准则。例如,张三在本周要实施一个压力测试,则工作任务是压力测试,验收准则是提交压力测试报告,所需资源是具备压力测试环境。一般而言,技术开发工作以提交代码并通过测试为验收准则,方案书写工作以技术方案文件通过项目组评审为验收准则,项目活动以该活动成功完成为验收准则,公共制度的遵守以项目组没有收到投诉为验收准则。在个人绩效计划中,本周有多项工作的,需要注明每项工作的权重,权重代表该项任务的工作量。
当项目组成员在每周一完成自己的绩效计划之后,提交给项目经理,如项目组分为多个小组,则每个组员提交自己的绩效计划给组长,组长提交自己的绩效计划给项目经理。 收到下属提交的绩效计划后,直接上级首先需要判断该成员的计划是否符合周计划,是否有遗漏或者理解上的偏差,是否需要给下属提供工作条件或者资源,一旦直接上级发现有不清晰之处,则直接上级需要找到该成员进行工作沟通以达成共识。当直接上级审批通过,则该成员的绩效计划开始生效,并存档。
在每周的周一,项目组所有人的绩效计划自下而上提交,并经项目经理同意存档,然后在每周的周五,进行下面将要谈及的绩效总结工作。
第三步:
阶段绩效总结与评估
在每周的周五,按照绩效计划提交的同样过程,下属先对自己本周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每项任务都需要明确标注是完成、部分完成、还是未完成,对于部分完成或者未完成的工作,需要说明原因和理由,并列出可能的补救措施和建议,如申请加班或申请直接上级列入下周的绩效计划。每个人根据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再根据任务权重,采用百分制给自己打分,提出自己本周的绩效考核成绩。
直接上司收到下属的绩效总结后,如果发现是未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则属异常,就需要找该成员了解详细原因,对于因客观原因造成未完成的,需要确定补救措施; 对于下属因工作能力而未能完成的,可以考虑调整该成员的岗位,或者补充其他人员协助完成。对于未完成的异常,直接上司需要规划在余后的几周内赶上,并在后续的绩效计划中进行落实。当直接上司对下属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确定该下属的本周工作绩效,根据其自评得分,给出一个直接上司确定的分数,并与该成员达成一致。
当全体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总结完成后,项目经理根据已经确定的成员的分数,列出本周项目组成员的分数汇总清单,向项目组公布本周分数排行榜,这种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实际分数,实现对项目组成员的过程绩效评估,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可实现量化考核的有效办法。
第四步:
绩效总体总结和评估
当项目进行里程碑评审,或者项目完成时,项目经理根据各个成员每周的绩效分数,进行累加,形成该成员的绩效总分。同样,对小组成员的绩效总分的汇总就形成了该小组的绩效总分。这样,项目经理能够客观地评价多个小组、评价每个成员,实现了项目绩效的总体总结和评估。
每个绩效阶段成绩的累积就形成了项目总体绩效目标。不过,到此还不算大功告成,这一阶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即根据阶段绩效成绩和绩效总分,从整体上总结绩效数据和过程中的经验,对项目进行宏观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最后一步,重中之重!(本文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龙岩卷烟厂计算机中心)
链接
项目绩效管理的几点体会
通过上述的项目绩效管理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这种绩效管理方式是简单易行的,在未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操作性强,目标明确。其中,绩效总结是以绩效计划为依据,不存在随意性或印象分; 绩效计划中的任务是以项目工作为内容,使得绩效计划与项目日常工作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实际项目的运作中采用了这种方式,极大地保障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总结该绩效管理方式的各个参与人的体会,我们得出以来结论:
1. 评估是量化的。杜绝了感性化的评估,项目组成员容易接受这种方式,促进了项目团队的共同进步。
2. 工作是量化的。绩效总结以绩效计划为依据客观地评估,杜绝了随意性的评估,由于对公共要求部分也实施了评估,避免了只注重工作而忽视公共要求。使得项目工作能够以团队方式有序地推进。
3. 实现不同岗位排名。通常在考核过程中,因员工技能要求不同,往往很难进行统一的排名,通过正文所述的方式,不同岗位的人有不同的绩效计划,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绩效总结和打分,从而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数排名,对项目组全体成员提供了一种综合排名的方试。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PDCA循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关键词】四大控制;五大管理;循环管理
项目整体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循环的、闭合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管理过程强调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可能还有其它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所以这种管理将其称之为PDCA循环
一、何谓“PDCA”
1、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4、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PDCA循环有如下特点:
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PDCA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二、“PDCA”在项目经理“四大控制”中的作用
(一)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1、成本控制的目标:
(1)控制材料费和人工费,保证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
(2)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随时比较,一旦出现偏差,立即采取动态管理。
2、成本控制的执行:
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控制人工费用。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控制材料用量。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项目部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浪费。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控制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主要是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3、成本控制的检查与行动
材料员、施工员每日要把材料和人工使用情况以报表的形式上报给预算员。预算员每周要把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比较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报给项目经理。当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出现偏差时,立即采取动态管理及时纠偏。项目经理要在周例会上通报成本控制情况,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明确的解决方案作为下一个成本控制的循环执行目标,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
(二)质量控制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1、质量控制的目标:
(1)材料质量、人工技术质量、设计的质量、工序的安排质量。
(2)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重视过程及时纠正。
2、质量控制的执行:
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搞好技术交底。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
总体施工安排及流程。施工队总体安排:根据工程实物工程量较大,在施工安排上,将可将工程分为几个区组织施工(如:一到五层和六到八层楼各为一个区),二个区安排二个施工队组织平行施工,各区按楼层分段组织流水施工,各层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在工序间组织流水施工。施工工艺总体安排:按照先预埋、后封闭、再装饰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在预埋阶段,先通风、后水暖管道、再电气线路;封闭阶段,先墙面、后顶面、再地面;装饰阶段,先油漆、后裱糊、再面板。施工顺序空间安排:平面安排上,先房间,后走廊、过道,最后楼梯、出入口;立面楼层安排上,先上后下;局部施工安排上,先施工工序多、施工复杂的部位,后施工工序少、施工简单的部位。
抓好关键部位施工。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样板引路。对每一个工程都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样板间,经甲方和监理单位认可后,大面积推广,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3、质量控制的检查与行动
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要每日一检,简单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给班组长令其立即整改,并且质检员要做好跟踪指导工作。对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经理组织专案人员进行研讨,把解决方案在日例会上进行通报和部署并落实好责任人。并且把这个解决方案作为下一个质量控制的循环执行目标。
(三)进度控制
在项目实施之前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装施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1、进度控制的目标:
当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不断的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2、进度控制的执行: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实施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材料要保证供应。甲供和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要保证供应,项目部要及时做好材料进场检验。甲供和施工单位自己采购材料,在规格、品种、质量和数量上都要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为了使工程按合同要求进行,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执行合同,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以确保工程进度。作为施工单位也要按合同要求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搞好工期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因甲方的原因影响工期,应由甲方签证,顺延工期。
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因此,项目经理部要采取一切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效的激励政策,对提高工效的职工在经济上给予一定奖励。
3、进度控制的检查与行动
施工员对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做到每周一检,当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出现偏差时要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经理组织专案人员进行研讨,把解决方案在周例会上进行通报和部署。并且把这个解决方案作为下一个进度控制的循环执行目标。
(四)安全控制
1、安全控制的目标:
(1)注意防火、防毒、防爆、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高空坠落、防尘、防署、防冻、防疫、防环境污染等。
(2)安全控制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
2、安全控制的执行:
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安全员要落实到位。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临边、洞口等关键部位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员要天天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搞好文明工地。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和工作区要分开,材料堆放整齐,道路通畅,标语牌位置要醒目,污水排放要有排水系统。
3、安全控制的检查与行动
安全员对工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实时监控,做到一切事故防范于未然。出现重大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要上报项目部,项目经理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救。事后项目经理要及时把事故处理情况上报给公司。项目部要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缘由,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总结经验提出议案。并且把议案作为下一个安全控制的循环执行目标。
三、“PDCA”在项目经理“五大管理”中的作用
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应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管理)、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规范化,如材料堆放分类有序,防火安全落实有效,职工宿舍与施工现场分开)、生产要素管理(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跟踪平衡及时补充与减员;资金管理应按用款计划控制资金使用,并及时盘点盈亏;材料管理应按项目计划保质、保量、及时供应材料;材料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并分别编号标识;建立材料使用领取制度;材料使用跟踪制度,做到“工完、料净、场清”;设备管理应做到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使用和保养相结合;技术管理应做到组织有关人员熟悉与审查图纸,对新技术、新工艺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落实)、竣工验收管理(竣工报告、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竣工图、规定的其它应交资料)、回访保修管(回访可采取电话询问、走访、信函;保修应确定保修范围、内容、保修期、保修责任、保修费用等)这五项称为项目经理的“五大管理”。
每项管理都要按计划有序的执行,在工作中大环带小环、阶梯式上升,不断的检查比较,总结经验。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总之,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四个阶段形成了闭合式周而复始的循环管理模式,它不仅仅能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只要稍加变通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的管理体制中。
参考文献:
[1]缪长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央空调 安装
目前,空调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建筑选为首选电器,中央空调的系统在设计中不仅继承了传统空调系统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高度智能化和布置灵活等特点。中央空调安装工程作为民用建筑安装工程的一个单项工程,其全过程的施工项目管理也遵循所有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原则。在中央空调的安装过程中,注意防止问题的发生,可预见性的管理安装过程,不仅能延长中央空调的使用寿命,而且能保障中央空调稳定运行。
一、安装准备阶段
工程部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选定项目经理后,项目经理参加由经营部组织的该工程的合同交底,负责并组织实施本工程合同的履行;合同评审。项目经理参加由经营部组织的工程的合同交底,负责并组织实施本工程合同的履行,经营部确定项目经理为项目部与业主联络人;进行工程项目分解,形成施工对象分解体系,以便确定阶段控制目标,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施工活动和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施工员参照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施工进度计划;作业人员的准备:由项目部施工员依据工程合同、图纸、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计划中应明确所需劳动力的工种及数量,经项目经理批准后与分包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物资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员编制物资需用总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传递至材料公司作为材料公司采购准备的依据;机械设备和检验试验设备器具的准备:项自经理组织施工员编制本项目所需的设备(机具)和检验试验需用总计划;项目部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在项目现场准备好与工程质量要求相一致的工作环境,包括施工场所、设备工作场所及其他现场临时设施。
二、安装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室内、室外机的安装:室内机的安装要先确定位置,再划线标位、打膨胀螺栓,然后吊装室内机。室外机宜以槽钢或混凝土作基础,可采用纵向支撑或四周支撑;冷媒管配置:安装前铜管内禁止有水分进入,配管后要吹净和真空干燥。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理,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完成后要吹干净。同时,要保证焊接质量和喇叭口连接质量,并进行气密性试验;冷媒管钎焊:焊接前,要检查铜管切口是否平整,不能有毛刺、凹凸等缺陷。焊接时,应选用磷铜焊条或银焊条,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接头分支口要保持水平。铜管钎焊必须采用氮气置换焊,焊接时把微压(0.02MPa)氮气充入正在焊接的管内,以防止铜管氧化。焊接后,铜管要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保温层托住铜管,以防冷桥产生;冷媒管封盖和扩口连接:冷媒管穿墙一定要把管头包扎严密,防止水分、脏物、灰尘进入管内。冷媒配管与室内机联接采用喇叭口联接。其中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切管采用切割刀;布线:控制线全部采用屏蔽线沿冷媒管捆扎敷设,室内控制器部分穿管暗设,禁止电源线和控制线捆扎在一起。当电源线和控制线平行走时,应保持300mm以上的距离;绝热工作:绝热工作须按设计要求选材施工,在冷媒管施工时一起把保温套管穿好,留出焊接口处,最后处理焊口。施工时绝对禁止绝热层断层现象,保温套管搭接处一定要用胶带捆扎好,以防干扰;真空干燥:真空干燥选用旋转式真空泵,使真空泵抽真空能力达到-755mHg,放置1h,以真空表不上升为合格,如上升表明系统内有水分或有漏气口,应继续处理,真空测试合格后,则要对系统按各自的冷媒量加注冷媒。
三、空调施工完工后进行自检工作
在工程收尾阶段,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员和各工种负责人逐层、逐段、逐部位、逐房间地进行检查,检查施工中有无丢项、漏项,一旦发现,必须立即确定专人定期解决,并在事后进行检查;保护成品:对已经全部完成的部位或修补完成的部位,要立即组织清理,保护好成品,依可能和需要,按房间或层段锁门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防止损坏成品或丢失零件;进行系统调试:在试运转前,由技术负责人编制调试方案,严格按调试方案的步骤进行调试。系统调试完毕后,由业主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绘制竣工图,清理和准备各项需向建设单位移交的工程档案资料,并编制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清单;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或提供资料,编制竣工结算资料,尤其是合同变更和设计变更及现场变更部分,一定要有变更的签证作为结算依据;施工项目完毕后,进行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分析与总结,从而对施工项目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中央空调在安装时,其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装修的样式,如:吊顶的高度、材料,灯具的布置等也不尽相同。在安装前一定要认真区分各房间的使用功能,结合装修要求确定送风方式为下送风或侧送风,然后确定风口的样式。在吊装机组和安装风口前,要掌握各房间吊顶的高度及材料做法,选择合理的安装方式,这样才能使得新装的空调系统能够符合安全、实用、美观的要求。
四、售后服务阶段
作为国内知名的IT服务提供商,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20年来,太极承担了国内外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在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国宽和业务管理部总经理蒋松,请他们谈了太极进行项目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冯国宽指出,太极是一家从事IT服务的公司,IT服务型的公司与产品型的公司不同之处在于: 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解决方案,产品的可复用性差,因此项目管理是IT服务型公司的核心能力之一。
太极出身于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有着雄厚的技术背景。如何把技术优势转化为项目管理优势是摆在太极项目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冯国宽认为,转化的关键在于以下四点:首先是文化的转变,由重视技术的文化逐步转向重视项目管理的文化;其次是组织级过程控制能力的加强,通过规范项目执行过程、报告机制、分析机制、控制机制,在组织层面掌控风险,保证质量;第三是项目经理个人技能的提升,把具有专业技能的项目经理放在规范的项目流程中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最后是对公司多年的项目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形成方法论和知识库,为项目的执行提供有力支撑。
蒋松介绍说,太极的项目管理实行三级控制,即公司级、部门级、单体项目级三级控制。
在公司级层面,设立了业务管理部,整合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把销售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支撑融合在一起,并与财务信息关联起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公司层面项目管理的重点是:规范公司项目管理的流程、制度、通用模版;监控重点项目和项目的重点环节,协调跨部门项目;结合ISO 9000实行项目过程审计,收集分析过程数据,持续改进;提炼方法论,建立知识库。
在部门级层面,每个部门都指定了副总级别的项目管理负责人,在公司级项目管理的统一要求下,细化部门项目管理的流程、制度、表格,并与ISO 9000相一致。各部门还制定了与部门项目管理配套的绩效考核政策,为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部门项目管理的重点是:资源调配,项目预算审批,过程监控,包括报工、问题报告与跟踪、变更控制,项目计划和执行控制的偏差分析等。
单体项目级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按时、保质、在预算内完成项目。太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项目经理个人技能的培养。为了帮助提升项目经理的专业技能,公司成立了项目经理俱乐部,经常组织项目总结、案例分享和各种培训。此外,还有项目经理年会、年度优秀项目评选、优秀项目经理评选、最佳实践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项目经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其次是对项目经理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包含专长、经验等内容的项目经理知识地图,为每个项目挑选合适的项目经理,配备恰当的资源;第三是要求项目经理严格执行工作流程,组织级不但有项目过程审计,对项目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还有每年ISO 9000质量体系的内审和外审;第四,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把项目的执行和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最后,公司有知识库和方法论的支撑,比如项目经理可以从公司的知识库中找到以前类似项目的执行过程记录,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资源估算、进度估算、风险预测。
太极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太极在项目管理上也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谈到太极项目管理的体会时,冯国宽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要建立重视项目管理的企业文化;要有组织上的保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项目管理不是孤立的,要与其他管理手段特别是绩效管理相配合才能有效执行;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相融合;有力的IT系统会成为业务管理的重要支撑。
论文摘要:在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软件项目管理的成功与否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高效率完成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大部分的软件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对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从而使项目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文章探讨了在嚼目管理过程里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是数量已上规模,但质量亟待提高。在软件项目开发中,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项目严重误期、代码质量达不到标准、程序员疯狂工作仍然毫无进展等。本文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管理策略。希望有助于程序员以较少的无用工作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有助于项目以较快的速度圆满地完成。
1软件开发中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项目千系人的需求,其本质就是对时间、质量和成本的管理。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
软件产业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件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入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2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在项目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项目经理不够专业。在软件企业中,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来实施项目管理及担任项目经理,通常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面,但是他们在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项目计划缺乏纲领性。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
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部分项目经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日,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人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使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放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风险管理意识淡泊。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
项目干系人的不确定性。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至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项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缺乏项目团队的合理分工。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有时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晰,但是各项目成员只顾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不愿意与他人协作。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
3解决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策略
要想解决上面描述的误区,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即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加入过程管理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对各个过程的质量加以控制,从而达到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
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E1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意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要电话提醒、回执等,重要的内容还要通过举行各种会议进行传达。
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系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作者凭多年实施CMM的经验认为,中小型软件企业在实施CMM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加以应用,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 组织及角色安排
首要,如果一个组织要改善其效能,那么高层管理就必须积极地支持变革。由下至上地改革,无须高层支持和上级的认同,却能够完成变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建议成立软件工程过程组(SEPG),作为协调过程定义、改进及部署活动,不一定要全职的SEPG人员,但应该明确指派到某人负责。对于CMM要求的一些角色,可以灵活安排,不必太过拘泥。小项目未必需要专门的软件配置管理组,但配置管理活动是不可少的;独立的质量保证组也许不必要,但必须有人完成验证的活动。项目组成员可以担当多重角色,如项目经理可以同时担任SCM的角色,而测试人员也可同时担负SQA的角色。
二、 实施策略
中小企业在实施CMM过程中,组织支持是基础,策略则是步骤有效实施的粘合剂,不能因为过于繁琐或影响进度而弃之。
其一是过程文档化。如果企业还没有一个文档化的软件过程,则首先要总结以往项目成功的经验,对当前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整理及文档化,制定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软件过程,并用该过程指导软件项目的开发。
其二是过程的裁剪。过程需要裁剪到项目所需的程度,这也是中小企业实施CMM过程改进的关键。裁剪的准则就是一切以实用为主,避免过于繁琐和形式化。
其三是组织培训。组织培训要完成对公司所有员工包括高层经理的最基本的软件工程和CMM知识培训。让所有员工了解CMM,才能支持CMM的实施。
三、 实施步骤
1. 需求管理
1) 从客户处获取原始需求,经分析后形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获得客户书面认可;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通过项目组的评审,加入配置管理,创建需求基线;
3) 通过表格对需求的开发状况进行跟踪,了解需求的实现情况;
3) 如需变更需求,应填写《需求变更请求表》,按配置管理的变更流程执行。
2. 软件项目计划
软件项目计划是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的基础,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即可:
1) 项目经理根据需求进行估算,拟定软件开发计划和进度表;
2) 软件开发计划必须通过项目组评审和上级部门的审批,审批通过后,加入配置管理。
3.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
1) 项目经理使用进度表作为跟踪监控基础,根据项目每周的实际执行情况,拟定进度报告,并与项目组成员确认;
2) 项目经理对照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差距形成问题报告;
3) 高层经理审查项目报告,促请项目经理修正计划及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 软件质量保证
1) 如有专职的SQA,可拟定专门的质量保证计划;
2) SQA根据计划审计项目执行过程和评审提交的工作产品,记录不一致的问题;
3) 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到项目问题日志,跟踪并协调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定期向项目经理和高层经理汇报。如果不能解决的由高层经理协助解决。
5. 软件配置管理
1) 如有专职的SCM,可以拟定专门的配置管理计划;
2) 创建开发域和基线域,开发人员在各自开发域上工作,SCM则标识配置项并加入基线域;
3) SCM在各个阶段结束时创建基线,对配置项和基线进行审计;
4) 基线域中的配置项变更请求先向项目经理提出,由SCM统一操作和记录;
5) 质量保证人员定期审计配置管理活动。
6. 同行评审
1) 项目经理确定评审的人员、时间和地点,将相关的材料分发给评审人员;
2) 评审人员在会议前认真阅读这些材料,记录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