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9 04:3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维修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多数硬盘只提供一年质保,刚过质保期的硬盘坏了,弃之总觉得可惜,于是各类硬盘维修软件,如HDD Regenerator、MHDD、PC3000等,开始大行其道。这些工具软件是如何让坏硬盘起死回生的呢?下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层层剥笋看硬盘
如果像剥竹笋一样将硬盘也层层剥开,它大概就是图1所示的样子:第1层是产品标签,标示着硬盘的型号、容量、制造厂商等信息;第2层是顶盖,它与盘体紧密连接在一起,保护着盘体;第3层是由主电机、磁头架、磁头、盘片等组成的盘体,是硬盘的核心;第4层是底座,是对盘体的支撑;第5层是电路板,是硬盘的控制中心,电路板上一般会有一块ROM芯片,固化了许多程序,可以用来对硬盘进行初始化、启动电机、寻道定位及故障检测等控制,电路板上还会有数量不等的缓存芯片;第6层是硬盘的底壳。
图1
低格到底把硬盘怎么了
新买的硬盘,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低格)、分区(fdisk)、高级格式化(format)这几个步骤之后才能使用。但是一般在出厂之前,厂商已对硬盘进行了低格处理,所以一般人很少意识到“低格”这个环节的存在。也许直到某一天硬盘出现大故障无法使用,才会听到某高手缓缓说出几个字:低格试试吧。
低格就像是在一片空地(盘片)上盖房子,先画出一个一个的同心圆(磁道)做好规划,然后把每个同心圆再划分成大小相等的多个小块区域(即扇区,每扇区为512字节大小),接着对每个扇区进行检测,如果没有问题,便在这个扇区处盖上小房子并分配一个唯一的房屋编号(扇区ID),如果某扇区已经损坏不能用了,便给它贴上类似“此处为坏扇区,不宜盖房居住”的标记。房子建好后(低格完成),就可以住人(存储数据)了(见图2)。
图2
所有的硬盘都是“坏”硬盘
平时我们所说的坏硬盘,大多数时候指的是有很多坏扇区的硬盘。如果以这一标准来衡量,那可以说所有的硬盘都是“坏”硬盘,包括刚出厂的新硬盘。硬盘的内部构造非常精密,即使一粒灰尘都有可能造成许多的坏扇区,所以对现在动辄数百GB的大硬盘来说,坏扇区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硬盘厂家自有办法解决,他们首先通过专有设备扫描盘片,检查出所有的坏扇区(甚至不稳定的扇区),并把这些扇区的地址记录在一个永久缺陷列表(Plist:Permanent defect list)中,写进硬盘的系统保留区,再通过控制程序把这些记录在案的扇区封锁起来,这样我们就看不到这些坏扇区,一个“完好无损”的硬盘就诞生了。
硬盘维修真的很神吗?
一块无可救药的硬盘,送到专业硬盘维修公司,很快就被修复并能正常工作了,是不是很神?其实,大部分硬盘维修人员不过是简单地使用专业软件扫描并自动修复了一下而已。有了这些专业软件,也许你也能成为维修大师。
每个硬盘都会有自己的主控芯片,具有专用的指令集,硬盘厂商也会推出自己的工具软件,这些软件可以调用硬盘中的特有指令,以控制硬盘的各种内部操作,如硬盘低格、修改Plist列表,甚至加解密等。不过各大厂商的软件仅针对自己型号的硬盘,一般是不通用的。
不是有些人通过破解各种型号硬盘的专用指令集,解读各种硬盘固件中的程序,达到调用硬盘内部功能的目的,比如俄罗斯ACE Laboratory实验室研究开发的软件PC3000,就是这样一款专业维修硬盘的综合工具。
专业维修软件可以改写硬盘系统保留区中的Plist列表,所以它也能把扫描出的坏扇区加到Plist中,这样就能给别人硬盘已修好的感觉,实际上这些扇区依然存在,不过被封锁了而已。
关键词: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承诺;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155-02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一位。汽车后市场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巨大。但“珠三角”的汽车维修类企业普遍反映中职类毕业生离职率高,只有少量毕业生能在维修岗位上工作超过三年。其实,笔者已经在多种场合听到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整个维修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表明人才缺口已严重抑制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表明中职类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表明我们培养的汽车专业类学生不愿意从事汽车维修。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探索促使学生形成专业承诺的途径是很有必要的,在专业教育中加入提高学生专业承诺的因素是值得尝试的。
促使学生形成专业承诺是解决
汽车服务行业困境的一剂“良药”
作为教师,在授课前必须了解其授课对象。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热爱学习的并不多,有部分学生更是对课程不感兴趣马虎对待。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忙于纪律管理而忽视专业技能的传授。其实,从我校的生源状况来看,学生无论是初中起点还是高中起点,其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能选择的专业并不多,对专业的了解也不多。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很多是听从家人或朋友的意见,所以在进入学校后,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喜欢所选专业,甚至讨厌所学专业,会消极对待专业学习。因此,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提高学生专业承诺,有助于学生产生专业兴趣,提高对专业的认同度。
理解专业承诺的概述与模型分析,
为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承诺指明方向
专业承诺指的是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当下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定位。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形成了专业承诺,往往就决定了他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涯状况,会对职业产生认同感与情感依赖,使之不愿变更职业(具体模型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成就动机和专业承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职业兴趣、价值观、成就动机在专业学习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影响个体的专业承诺。其中,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可以直接影响专业承诺,职业兴趣越高,就越热爱自己所选的专业,投入的精力就会越多,从而对专业的情感与理想的承诺也相对较高,更希望能继续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可以通过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来影响专业承诺。职业兴趣和价值观会对个体的成就动机产生积极影响,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也就越高,在专业学习中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相对较高,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专业知识,希望能在专业能力上超越他人,从而专业承诺也会相应变高。最后,我们可以发现,成就动机在职业兴趣、价值观与专业承诺三者的关系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提高追求成功的倾向,从而影响其专业承诺。
促使学生形成专业承诺的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
面对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还适用吗?答案是否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都很难发挥。所以,我们要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课程设计。如,在“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上,我们可以运用“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完成任务”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见下页图2)。
这样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适当故障实例或工作任务,构建较真实的实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找资料、翻笔记、观察、思考、分析、动手及团队配合等环节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成果分享、优化知识结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掌握所需技能,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专业承诺相关心理因素方面分析,能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信心越高,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动机就会越强,得到的成功体验就会越多,必定会使之更加热爱所选专业,投入的精力也会越多,从而对提高专业承诺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讲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90后”学生的特点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最新的穿着潮流、喜欢最新的电子产品、喜欢最新的电子游戏。学习也一样,他们更愿意去了解当下最新的车型、最热门的品牌。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介绍相关知识点时,若还是只按照课本上的典型汽车或总成为载体来介绍,必定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能加入一些新鲜元素,选择学生喜爱的载体,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结构组成时,如能以宝马N46发动机为例进行讲授,定能吸引学生。
(三)布置真实的实习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成功体验
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用上课所需的设备与教具。如果一直沿用旧实习设备进行教学,显然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老旧设备由于使用多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与损坏,面对这样的设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势必受到打击,进而影响专业承诺的形成。另外,由于设备老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行业实际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无所用,也严重影响学生在维修行业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经常了解汽车售后行业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使用先进、与行业实际相近的设备及教具,模拟出最为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如在企业中实习一样。如在学习“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这一项目时,我们放弃选用单一的传感器进行教学,而是采用整车教学,以传感器出现故障为项目引入,通过“学生分组实践,教师指导”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既可以认识传感器在实车的装配位置,也能在实践中掌握传感器检测的方法,并且了解传感器故障对发动机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锻炼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排除故障,让汽车恢复正常后所产生的成功体验是使用单一传感器教学所不可比拟的。
(四)开展个性化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均能在专业成长中看到自己的优势
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各有不同,面对这样的情况,假如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与思维去传授知识或考核学生掌握技能程度,是不科学的。如在“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这一实习项目中,如教师统一要求每一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对于机械方面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学生可能会由于成绩不好而产生挫败感,可能会消极对待专业学习。有的学生可能被任课教师贴上“差生”的标签,最终有可能导致这部分学生放弃自己所选的专业,放弃从事汽车服务相关工作。其实,汽车后市场的岗位种类有许多,除了汽车维修技工外,还有售后顾问、汽车销售员、客户关系员等等,这些岗位的考核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及考核时,可以考虑学生的优势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优势能力的突出。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的特点与优势,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而表达能力弱,有些学生电学基础好而机械方面差,有些学生力气小而表达能力强等等。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多为学生设立合适的角色,使其发挥优势,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在“检测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实习项目中,某一学生连续练习了五遍都没有掌握,但他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教师不能因为他在多次练习后没有掌握检测方法而批评他学得不好,也不能让学生因自己学得不好而产生失落情绪。教师可考虑其优势,让该学生担当组内操作记录员,监督组员的实习情况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如此安排,既使学生发挥了优势,促使组员积极练习,又因多次记录数据而逐渐掌握了检测方法,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家庭、社会或其他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作用,人们的行为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从相关心理因素方面来分析,价值观可直接影响专业承诺,也可通过影响职业兴趣与成就动机来影响专业承诺。价值观明确的人对自己的专业目标也明确,从选择专业到学习本专业技能方面都会投入更多精力。因此,始终在课程中坚持贯彻形成专业承诺的课程设计方法,让班级形成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树立明确、健康的价值观,从而促进专业承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袁油迪.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胡俊良.基于汽车维修人员能力与素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下).
[3]吕小勇.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分析[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教学质量;现状问题;改进策略
一、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和我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经相关的研究发现,现在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时,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这门专业提不起兴趣,自然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中职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创造出符合学生条件和需求的教学方式。
(二)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都非常重要。但现在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没有加强教学,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这样,很多学生无法针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
二、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方式策略
(一)通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现在的中职学生相比于普通的中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中职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社会需求选择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走向。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要注意在现在的教学背景下,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非常多元化,汽车企业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我国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每年都在创新和更新。这就需要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了解相关企业的动向,他们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教师再将这些融入进教学中,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培养汽车维修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经过相关人员的研究发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学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由此,提升教学效率。学校可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并不需要教学教室布置的很温馨,而是需要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现在中职教师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要更加了解现在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像朋友一样,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思考和讨论,将自己当做是教学课堂的中心和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有参与感,才能意识到自己对课堂的重要性。慢慢地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也能获得进步和提升。
专业课教师这一职业和企业生产线的员工不同,他们的工作具有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手段的多样性、劳动时空的无限性、劳动形式(脑、体劳动)的二重性等特点。由于BAG分析法是在访谈的基础上主要采取观察、采访等手段来分析能力架构,适合工作简单、标准化、重复性的操作类工人与基层文员等职业能力的分析,所以它并不适合本文的能力开发。DACUM法具有经济、快捷和有效的特点,它针对某一岗位来分析其工作职责,即综合能力,然后对这些职责进行任务分析,即专项能力分析。结合我校承担的“教育部财政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师资培训开发包项目”,举行一个DACUM法专家研讨会是完全可行的,所以笔者把DACUM法作为能力开发的主要方法,同时采用访谈法与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吸收、借鉴国内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本文所采用的能力标准开发思路:
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分析
进行工作能力分析时,首先分析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工作职责),得出如下七个结果:教学能力、学生管理、教科研、生产实习指导、职业指导、竞赛指导和专业发展。然后对这七个综合能力进行分解得到相关的专项能力(任务)33项。最后,对这些专项能力进一步分解,或者说对完成这33项任务所需的能力进行分析,共得出161个能力子项。
三、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标准条目
根据教师教学能力分析结果,对这些教学能力进行具体描述,转化成相应的教学能力标准条目,这些教学能力标准条目就成为设计能力标准确认问卷与制订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基础。在进行转化时,对每一项教学能力的描述基本采用“能做什么”或者“具备什么能力”这样的表达式。例如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部分的四项能力: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工电子仪表与测量转化后形成的能力标准条目分别是:能进行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指导、能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指导、能进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指导、能进行电工电子仪表与测量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指导。
四、关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
在第三部分中,笔者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能力构成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教师教学能力构架,所列的这些教学能力中,首先,根据自我发展需要与现时工作需要的不同区分出拓展能力与非拓展能力,然后,在非拓展能力中,根据与专业相关与否区分出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这样就把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熊力分为三大类,即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拓展能力。
(一)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专业课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是专业课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不同专业的教师所需具备的一般能力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类能力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是共性的东西。本文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中一般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2)教材选用;3)教具与课件制作;4)教学实施;5)评价与反思;6)专业教学计划制订;7)沟通与表达;8)学生行为规范指导;9)班集体与社团建设;10)教学研讨与总结;11)课程与教材开发;12)课题研究;13)实习单位选择与联系;14)安全教育;15)择业指导中与专业不相关的能力;16)就业指导;17)职业道德与生涯设计;18)学生选拔与专家聘请;19)竞赛训练计划制定;20)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二)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是各个特定专业的教师必备的在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力,是从事某一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这些特殊能力也正是不同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的不同之处,他们与教师的专业紧密相关。本文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课教师的特殊能力如下:1)专业基础课程教学;2)专业课程教学;3)电子电工实践操作能力;4)电工电子应用能力;5)掌握行业操作规范;6)实训操作管理;7)实训器材准备与技能评价能力;8)实习管理与指导;9)择业指导中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能力;10)竞赛辅导。
(三)拓展能力
拓展能力是教师改变原有状态、扩大和开辟新途径的能力,其本质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不懈动力。拓展能力是不同专业的教师所需具备的共同的能力,是教师在谋求自身专业发展时所需的能力。本文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中拓展能力包括如下四部分:1)自我学习能力;2)企业实践;3)专业培训;4)交流合作。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汽车维修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江苏地区汽车行业以及企业对汽修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为中职汽修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调研内容
汽修企业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变迁经历和年限;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和教学实施。
三、调研范围与对象
与省内学校所在地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咨询交流;深入省内汽车企业,与企业总经理、人事经理(或人力资源部部长)、服务经理、技术总监、行业专家、一线维修人员交流;深入汽车企业,与各校参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学生交流;通过电话与省内各校汽车专业对口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示范中职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建设趋向。
四、调研方式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文献和统计资料等研究方式。
五、调研内容及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完全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硬件水准的维修企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市民出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10至2012年,是江苏省新增机动车数量最多的三年,私家车的数量约占江苏省机动车保有总量的50%以上。业内人士称,市民购买机动车的热情持续高涨,是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体现。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带动了维修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相继出现了特约维修站、“四S”店维修企业、汽车俱乐部、快修连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目前,江苏省拥有一类和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上千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上万家,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汽车维修产值达百亿元。“四S”店遍布城乡各地,为购车市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
根据调研,目前我省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事故率高等问题发生。具体体现在6个方面:
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比较少,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为35%、30%、10%(发达国家为15%、50%、35%);调研的一、二类企业中,尚有22.4%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企业中技术等级的比例更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为40%、40%、5%(发达国家为20%、40%、40%)。
工人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达到80%);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8%,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者占40%,且绝大多数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要求。
进行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比例极低:进行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仅占20%,25%的人员参加过短期技术培训,其余55%的人员未经过任何培训。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的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者占50%,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者高达50%。
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者,其中初级占45%,中级占40%,高级占12%;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5%。
2.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及素质要求
表1 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
表2 汽车维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企业对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比较看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的职业能力。
汽车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汽车类服务人才十分紧俏。据统计,全国仅汽车维修行业每年就需要新增近30万从业人员,年创汽车维修产值达千亿元,在这些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又是汽车修理厂以高薪、高福利争取的主要对象。另外,由于现代汽车工业和营销理念的发展,整个汽车市场已着力于开发售后服务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岗位从中诞生。另一方面,维修对象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诊断专家化、维修管理电脑化、服务对象社会化等,无不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三)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
1.企业汽车维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调研企业设置的技工岗位中,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电子电器、钣金(车身)、涂漆等岗位数占80%,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占技工上岗总数的83%以上,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工种)岗位,仅占技工岗位的5%和技工总数的5%,并且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汽车维修业已呈现职业岗位归并和重组的趋势,上述四大主体生产岗位的设立和形成就是这种重组和归并的结果。这种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现代汽车结构的发展、维修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又催生出一些新的智能型且具有复合特征的岗位。例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岗位,已呈现迅速发展趋势。在抽查的企业中,共设有汽车维修故障诊断检测岗位200个,上岗人员550人,分别占到抽样调查企业总数的6%和7%。这个新型的职业岗位主要对入厂车辆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和诊断,为确定维修作业项目和后续的生产安排提供依据。
此外,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维修职业岗位归并的同时,又分化独立出一些诸如EFI、ABS、GRS等专业维修岗位或技术支持岗位。这些新的专业岗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汽车维修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将对我国汽车维修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和认证鉴定工作、与国际接轨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汽车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汽车营销相关岗位对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呈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应岗位有: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喷漆维修工、汽车检测工、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整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配件销售员、二手车专(销售)员、汽车保险理赔员、质量担保员、导车员、服务专员、汽车车间主管。
2.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的岗位要求推进职校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是教材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现有教材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受普教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教材成形周期较长,内容陈旧落后,远远滞后于行业发展。
诸多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生产实训课工位不足、设置不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毕业前的最后学期。理论滞后实践,又与实践脱节,实训课时量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实训课虽然实行小班上课,但由于工位不足,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问三不知。
现在,国家已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列入紧缺人才培养计划,进行重点扶持,职业院校应正式着手启动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进程,同时积极筹划引进师资,投巨资添置实习设施。
六、调研的建议及结论
(一)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建议
建议密切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受益。企业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念,拓展校企合作项目,让企业深层次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建立以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相结合为主,辅以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办学体制,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生应具备熟练使用检测仪器的能力,刚毕业的学生在对检测设备认识的广度、深度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新型检测设备教学方面的实践比例。
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和心态培养放在人才培养第一位。建议学校在教学初期阶段增加人生观、就业观、职业道德培训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在学生离校就业前进行就业教育,消除浮躁情绪及对职业认识的误区。
(二)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教育的调研结论
1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
[2]田光辉: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现状与人才培养[J].北京汽车,2005,(5):1214.
[3]杨富营,姚东伟:浅析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17):1214.
关键词:一体化模块教学 汽车维修 教学改革
汽车工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要求毕业生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在理论与实践异步的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的毕业生必然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
一、汽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提出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了1亿辆。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市场需求巨大的专业,要使技工院校毕业的汽修人员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笔者觉得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专业知识的教学方式方法占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很多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使用的仍是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甚至是高校教学模式的翻版。毕竟技校层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听懂,相反会觉得反感,会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结果是技工院校的教学陷入了一个学生怕学厌学、教师怕教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上课的方式太枯燥了,本来绝大多数职校生都有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惰性大,加上这样枯燥的教学模式,就不难想象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的较好模式。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异步进行的,沿袭的方法往往是先理论后实践,即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实践时学生往往已经把上节课的理论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这样实训效果就大打折扣。这里所讲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模块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实训车间即是课堂,课堂即是实训车间,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即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
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几个模块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职业教育方针为指导,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同时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可以更系统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汽车基础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包括的课程有汽车概论、汽车文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维修英语、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汽车的认知拆装实训。
2.汽车必修模块
本模块包括汽车发动机模块、汽车底盘模块、电气设备模块、汽车空调技术模块、汽车故障检测模块和汽车拆装技能训练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分为几个具体的课题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如在底盘模块中分四大系统的课题,每个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参照国家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再设分课题。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
3.汽车选修模块
本模块可以开设的课程有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本模块作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课,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其了解现代汽车市场的动向,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增加学生的就业资本。
除此之外,汽车考证训练也是技工院校必须开展的模块,我们学生毕业后是直接进入企业的,一个汽车维修等级证书是学生就业时的一个很好的敲门砖。
总之,技工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模式必须创新,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扎实的实操动手能力。只有转变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职业技术教育,2001.6.
[3]徐继存,徐文彬.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4]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张志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备赛做法四步骤:
1、选好苗子是基础。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参赛选手应当具备一定特长,一定要对该项目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选好苗子,一方面靠专业教师慧眼识英才,另一方面要大胆提倡毛遂自荐,极力鼓励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总之,选好苗子是取得好名次的基础。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时也希望伯乐不要轻易放弃每一匹千里书。
2、平时训练是关键。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都是说明了平时积累与训练的重要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平时把每一个知识点吃透,才不致于在技能大赛中怯场,有备而来的勇士才能在沙场上战胜对手。
3、强化模拟是保障。
知识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如何将零散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即怎么将平时训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到一个整体中去,是技能大赛中也是许多事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然后才能去雕饰,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在最后一个月时间里,可以定期举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拟考试,每次考试过程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包含平时的知识点,考试完毕后要给予及时的点评,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去解决。强化模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准备:
(1)考点的模拟。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一直使用同样的一台设备,在强化模拟时可让参加训练的同学交换使用,让其适应新的设备。
(2)障碍的模拟。在比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那么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尽可能考虑周全。如在强化模拟时可故意将学生的电源碰掉,这时学生没来得及处理,总是很后悔,教师可补上句:如果是竞赛你将怎么办?在强化模拟中多设置点障碍、多问几个为什么,选手也就多了一些比赛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专家点评是良策。
我们可以将学生最后模拟训练的成品拿出来,请专家来点评,这样进行一番修饰之后,能使之锦上添花,效果更佳,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不宜做过大的修改,因为选手们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模式,最后时间比较紧迫,要做的只能是进行微调,力争使之趋于完美。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备赛建议三想法:
1、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备赛基地的
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备赛基地是备赛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得以分层次提高,必须通过多次的、反复的实际操作来达到。其途径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它们在能力培养上相互补充,不可缺少。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主要满足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如采用丰田5A-FE发动机进行故障设计和排除、整车电气设备的认识和了解、ABS控制试验台、安全气囊试验台、汽油机点火系统试验台等设备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巡视下完成实训,有利于教学组织和管理,避免了教学事故的发生,并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反复训练。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得到了各个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相关企业的认可,为真正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务必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排除简单故障.这些都是在校内基地里无法实现的。实际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普偏存在着建立基地难、日常管理难和让学生动手难等问题,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推进,汽车维修相关企业都更注重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普遍存在不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也是被动接受,学生亲自实践和动手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不理想。想颠覆这种普遍的现象,最理想的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又提供了真实的实际维修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夯实基础,熟悉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近了与汽车维修企业距离。像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很好的典型。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梯队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项目梯队的建设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教研组的团结以及一个组内的凝聚力,我想学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方面可以进行梯队建设。从目前学校的情况来看可以组成两个梯队,一队队员以竞赛为目的,二队队员以基础为主。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个队的队员进行综合测式,一队成绩不理想的下放到二队补知识点,二队优秀的队员可以进一队参加比赛,这样可以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在成果方面可以共享,在教师职称评聘时,实习处可以给参加辅导的教师盖章证明。这样也可以避免当一届学生毕业时,又为下一届学生发悉,又要从每个知识点开始着手准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要跟随实践发展,学生在求学目标、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特点必须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但是就目前我市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又到学校,眼高手低的现象非常严重,教师如果动手能力不强、经验和技术不达标,对于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成为一种阻力,所以,迫切的需要“双师型”教师。
【关键字】汽车维修;教学改革;维修专业;技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工业也开始迎来其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必须与其专业特点相适应,较于授予学生理论知识,其更注重的是对理论的实践,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技校的大门以前,常常被冠以“差生”、“后进生”的称号,经常被老师以冷处理对待。因此,他们的自信心受创,对学习没热情,更有甚者认为学习是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一般而言,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比较模式化,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老师教学手段不灵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故而经常使课堂气氛陷入一片沉闷中,教学成效甚微。目前,汽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应该尽快培养大批专业高素质人才。所以,对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
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发展不很理想,行业基础不稳固,行业技术不先进,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其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如今最大问题所在是适应此专业需要的人才大量缺乏。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学目标及其规划与实际需求不相符,教材出版时间过久也使其无法跟上现代技术的发展的现象,同时导致了知识面不广、理论高于实践、专业课程设置与理论教学无关等问题的发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出现及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标志着汽车维修技术新革命的诞生,同时汽车维修也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技校必须改善其教学方式、加大其办学力度,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素专业人才。
2 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2.1 教师教学理念守旧,整体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技校当中,大部分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不足;第二类理论知识贫乏,实践经验丰富。第一类的教师一般来自高校或职业性教育体系,第二类则多数是工厂企业的工人,而后者虽然比前者拥有更多实践经验,但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以致无法很好掌握相关专业道具的应用。
由上述内容可看出,我国大多数的技校都缺少能够将实践与理论很好运用到一起的优秀教师。同时,这些教师都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部分教师更因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致教学理念守旧,无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无法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2 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理论高于实践
我国大部分的技校现今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输送课本中所写的内容,而学生则被动接受这些相关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习惯性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再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课程实践。但很多时候,理论知识课程次数总是高于实践课程。实践时间较短,往往将对学生的训练限制于模仿性操作,造成学生对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有限,无法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同时,汽车维修专业教材的内容过时,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缺少对新型技术的了解及认识。而且由于专业实习设备的投入成本极大,多数学校的实习设备仍无法跟上时展,导致学生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极大。
3 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对教师进行再培训,更新其教学理念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为了燃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技校应该适当地对老师进行再培训。而在培训中,除了要加强教师们的知识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还应该更正其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教师只有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才能适应技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员的成长及发展。
另外,应该摒弃内容单一、陈旧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及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教学能更贴紧时代的脚步。
3.2 更新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就教学模式而言,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教材,还应该关注学生、教室及设备等,同时了解所需要指导的对象及教学环境。教学模式不能再依照先理论后实践这种造成两者相互脱节的方式,而应该采取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模式,使两者可以互相穿插,同步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占主导位置,自身以辅助的角色对其进行指导。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另外,也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姚刚,曹元军,孙长录,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一、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医生”,因此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时,应以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1.公共课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素质及专业相关的原则
例如,英语课应充分体现汽车专业英语的特色,以提高学生阅读专业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数学是一门对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逻辑判断、综合分析能力非常重要的课程,汽车故障分析往往要用到许多数学思维方式,应开设应用数学课程;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应以汽车市场售后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技术为重点进行设置。
2.职业基础课应突出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例如,电工电子方面讲解的内容应紧密结合现代汽车电器元件及电路的特点设置课程内容;液压传动,重点讲解汽车中应用的液压元件及液压装置;材料学结合汽车生产及使用中所使用的材料讲解;机械制图及CAD应培养学生测绘和能读懂汽车零件和装配图。
3.职业技能课程应紧跟汽车制造技术和检测手段的发展
我们对汽车应有一个整体概念,在讲汽车发动机时,就应结合发动机新技术,如可变配气机构、电控喷射系统、废气再循环和增压技术、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在讲汽车底盘内容时也应详细介绍无级变速、自动变速、ABS、电控悬架等;同样,汽车电器也应涉及自动空调、全球定位、巡航定速等。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检测方法之外,一定要让他们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如何利用数据流分析故障,如何利用波形分析故障,如何根据发动机尾气排放检测仪分析故障,如何进行车辆四轮定位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试等等。
二、提高教学手段,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块式一体化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内部运动关系,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汽车构造课的教学,可使用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也可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各种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应加大实践培养的力度。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校企联姻,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更贴近企业需求,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成立以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为主的专业培养委员会,让企业直接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和有关教改的课题研究,以利于学校及时将最先进的技术纳入培养领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不断改进学校的培养内容和方式、管理等工作。同时,学校也可与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弥补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前提。一名称职的专业教师,不仅应该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精通专业,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专业教师每年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或高等学府进行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行业领域中的汽车机电一体化专家。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聘请行业和企业的名家、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或做学术讲座,进行技术合作或担任兼职教师,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课程体系是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体的特点。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引,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目前高职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与市场调研的结果,确立了新课程体系的原则,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汽车营销与维修;课程体系;改革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高职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正在快速发展中,为办好该专业,学校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该专业也暴露出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市场适应性、技术前瞻性不够,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的能力与该行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确立适应汽车行业市场需求的新的高职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原则,由此创建符合新原则的新课程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体系设置比较落后汽车营销与维修的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按照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情况。各学科在体系上都缺乏从行业需求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针对性较弱;课程之间知识内容关联性不强,缺乏层次递进性;没有达到职业教育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宗旨。造成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欠佳,职业竞争能力不强。教学计划的灵活性较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1.2课程体系与汽车行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的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中,理论课程如《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安排较多,而与汽车行业实际相关的技术课程,如《自动变速器》、《汽车新技术》及《汽车故障诊断》等安排较少,从而产生了课程之间比例不当和教学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关联性较差等问题,学生难以适应汽车行业的需求。
1.3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不够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上得到体现,但是现有课程体系在这方面缺乏应有的注重,没有完全按照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方面体现得不够突出,难以适应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例如现在应用很广的“缸内直喷”、“高压共轨”等内容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这些情况都凸显出目前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方面还不够。
1.4实训课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要求实训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1]。目前本专业在实训课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实训基地场地不足,二是实训教师的教学时间不足,三是缺乏一些教学设备——特别是发动机检测仪器和新型整车,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效果。
2、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原则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再结合汽车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表明按照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内容最为合适。必须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既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能避免教学冗余,突出技能培养[2]。因此,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只有具备学习实用性、市场适应性、专业针对性、技术前瞻性、思想创新性的特征,才能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围绕这些原则来创建。
3、创建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实训教学改革项目实训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要以市场需求为主线,按市场要求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要增加学生实训的时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实训课时从每次2课时增加为每次4课时,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训教学。为适应市场需要,学生实训实行“准工厂化”制,即学生在实训室实训,除其内容不是真实的生产性质外,一切管理、要求和体系都要与工厂管理完全一致,以适应项目式教学的需要。
3.2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在确定课程目标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市场适应性、技术前瞻性,将教学内容与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及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都使用了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反应灵敏、动力性经济性高等优点,同时也有制造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缺点。要把这种技术融入汽车发动机构造这门课程中,使学生掌握本学科新颖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3.3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课程体系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课题组不断探索深化校企合作的方法和措施,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经过课题组的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了目前与本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的真实需求,避免以前闭门造车,与企业真实需求脱节的情况,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的合作。在4S店的调研中发现,现在4S店最缺乏的就是钣金和喷涂这两个岗位,学院就与4S店联合举办了专门的“钣金喷涂”培训。一方面4S店的技师进入学院对学生进行“钣金喷涂”专业技能的岗位定点培训,学校没有的设备由4S店提供;另一方面学院的专业教师进入4S店对他们的新员工讲授“钣金喷涂”的理论知识。培训所用的教案由4S店的技师和学院的专业教师双方共同商定。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对学生和4S店新员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4S店的技师和学院的专业教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本期的“汽车营销”课程中,4S店把30辆车开进了学院,直接把企业文化和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仅使学生学习到4S店的实际销售技巧,还使学生在毕业后减少了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3.4构造能够支撑未来汽车系发展面向现代企业需求的、具备先进制造管理要素的全国一流的汽车实训基地实训课程是所有高职专业的核心课程,而配套完善的实训基地又是上好实训课程的保障。实训要面向“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职业人才培养,以基础实训为点,以专业实训为线,以专业体系实训为面。通过汽车实训基地升级改造,充分融入企业元素,构造能够支撑未来汽车系发展的、面向现代企业需求的、具备先进制造管理要素的全国一流的汽车基地。汽车实训要面向汽车产业未来人才需求,全面融入企业最佳实践,打造过程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全产业链,形成具备重庆汽车工业职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地,将企业实践应用知识与学校教学知识结合,创新课程体系。在从点的实训到面的实训中,还要面向专业群,建设综合性的实训平台,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并举。同时借鉴企业人才培养方式,在技能实训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实际训练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3]。
4、结束语
1基本工具、仪器仪表使用在教学上的体会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基本工具、仪器仪表的性能、原理和作用搞清楚,使用方法要正确要熟练。并且对有的工具、仪器仪表的配套使用也都要熟练的掌握。基本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是对电器问题处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现在电子技术发展很快,对电器问题的处理离开了必要的工具和仪器仪表是寸步难行。因此。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要注意做好对基本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的教学。
在教学中首先从基础抓起,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教学过程。比如万用表的使用。在教学中应从万用表的各功能的基本原理,万用表各功能的正确使用,万用表的维护及性能的检查,万用表的简单故障的排除等几个方面出发,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万用表这一常用仪表。除此之处还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在教学中也要做到有的放矢。要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基本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还要从练的经常性抓起。实践是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练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正确规范、准确完善和成功;在练的过程中要结合问题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再次,认真进行考核考查。我认为考核考查是技能提高的动力,要经常记载学生实训情况,使学生人人过关。最后,在教学中还要积极辅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一些简单测试仪器的制作。这样做无论是提高学生的技能还是对工具、仪器设备性能的掌握都有好处。
2维修技能在教学上的体会
电器维修是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最关心的直接活动。在教学的这一环节中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器维修方法;二是具体机型的具体故障的排除。前者表现出维修过程中的“共性”,后者表现出维修过程中的“个性”。在这“两性”方面就形成电器维修的整体过程。这整体过程好坏也就形成维修技能的高低。我认为在维修的全过程中“维修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应起到主导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维修方法”应成为维修技能教学的重要突破口。那么。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呢?我认为,通过教学应使学生充分明确检查故障的方法和基本原则,懂得每一种故障检查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弄清楚所用检查方法发现出的量的变化,信号波形的变化以及声的变化和图象的变化是属于哪种具体故障。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清楚地懂得某种检修方法在不同的机型、不同故障中的不同作用。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教学中,为了使维修技能通过教学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应做好以下几点。1)确定有关“维修技能”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规则。2)建立实训基地,确立独立生产实习资金。3)提高生产实习教师素质,加强生产实习管理。4)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和为民服务的活动,借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这样,通过教学的多种活动使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以达到专业教学的最终完成。我十几年的电子专业教学的实践说明,在教学中切实做好基础理论、基本工具、仪器仪表和维修技能的教学,把这几方面的教学作为整个专业教学的基本突破口,同时把此教学与两个文明建设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保证,学生才能学以致用,走入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覃向环单位: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