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5 04:5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庄子的著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庄子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与老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他们两人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后世尊为“老庄哲学”,在道家学派当中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力。
庄子,名周,字子休,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楚庄王的后裔,后来因为战乱纷扰,被迫迁往宋国。作为诸子百家当中,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其代表作品有《逍遥游》、《齐物论》、《人世间》等,都被收录在《庄子》这部著作当中。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作为道家宗师的老子,老子的学说思想被庄子很好的继承并发展了下来。后代的道家学派弟子们,也常常将老子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相比拟。《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品,其哲学思想也体现在这部著作当中。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庄子;抽象名词;认知文化机制
从语言的词汇角度看,《庄子》抽象名词体现出庄子特有的哲学思想,是对前代词汇的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使词汇不断得到运用推广。独具特色的抽象名词在后世典籍中频频现身繁衍,作为道家典籍的特色词汇至今流传不息,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语义为主,语法为辅的方法把《庄子》中的抽象名词单独列出进行分析。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这些抽象事物不作为实在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主要是一种认识的产物。
1.《庄子》抽象名词数据分析
根据《庄子》名词所显示的类聚群分关系,参考《尔雅》、《释名》与现代意义类聚类词典《古辞辨》等著作,可将《庄子》名词中抽象名词划分为九类。
1.1本原规律类,共有名词123个。
例如:大方、本根、妙道、太初、玄天、大命、圣道、道、常、本原、大清、 阴阳、大道等。
1.2思想精神类,共有名词65个。
例如:精神、性情、性(天赋)、事心、天光(自然流露的智慧之光)、血气(精力)、天机(自然赋予的领悟能力)、性命(天赋的秉性)、贼心(邪恶的思想)等。
1.3情感心理类,共有名词110个。
例如:忧患(忧虑)、性(习性)、佚乐、意(心意)、喜好、天性、深情、大情、成心、常性、、哀、大惑、人情、乐、喜好、情性、情1(本性)、情2(感情)等。
1.4鬼神类,共有名词14个。
例如:鬼神、鬼、皇(神)、上神、仙、魂、鬼事、魂魄、帝1(一方神)、帝2(最高神)、西王母等。
1.5福祸类,共有名词21个。
例如:大灾、福、害、患、祸、吉、吉祥、孽、天幸、喜、至害、大难、善、 灾、难、咎(祸)等。
1.6伦理道德类,共有名词49个。
例如:大德、大义、大信、礼义、下德、天德、玄德、至仁、至礼、至信、仁义、道德、节(节操)、全德、仁1(仁爱)、三德、上德、至德、中德、忠、特操、高义、高节、辱、礼、丑(羞耻)等。
1.7赏罚利益类,共有名词38个。
例如:功利、功名、利害、益、恩、声名、刑1(惩罚)、利1(利益好处)、利2(利润)、名分、赏、权势、功(功劳)、跬誉等。
1.8事件事业类,共有名词41个。
例如:官事、国事、事业、人事、情事、机事、事、业、公、至治(最好的治理)、时势等。
1.9 其他,共有名词90个。
例如:大略、大全、时势、技、艺、公是、名实、宾(派生物)、病2(缺点)、 精2(精华)、天时、兆、质4(对象)等。
抽象名词共551个,占普通名词总数的23.14%,其中本原规律类居多,情感心理类次之。“精神”“心斋”等抽象名词首次出现,抽象名词中的本原规律类实属《庄子》专有的特色。
2.《庄子》抽象名词发展演变的根本动力
2.1庄子的哲学认知方式
《老子》本原规律类抽象名词有28例,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道”,56次,其次是“德”28次,其他词的使用频率平均在3次。其中表示境界的有四达、无极、大白、大成、上德、太上、玄德、和2(境界)。《庄子》本原规律类抽象名词有123例,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道”,174次,其次是“天”,134次,然后是“天地”93,“德”63,“命”27,“理”23,“阴阳”20,“本”14,“道”13,其他词的使用频率平均5次。表示境界的有大宁、大均、大定、大达、大备、大至、和理、妙道、平陆、圣道、中道、至道、大妙、大同异、混芒、参寥、疑始、小同、无竟、至极、旦宅、同帝、无穷、芴漠、虚静、纯白、空虚、至一、太冲、两行、玄冥、大阴、和、至重、至尊、太虚、四达、无名、无响、天[。数量上是《老子》的几倍。
“天地”、“天”、“本”、“道”、“德”的使用次数,明显的增多,可以说是剧增。一方面与篇幅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老庄之间某种血脉关系,庄子对老子哲学概念、哲学范畴是继承和发展的。老子和庄子都谈“道”,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的观念,并加以发展,认为世界是无目的性、非人格化的“道”所产生的,不同在于,老子对“道”进行了客观的实体性的描述,通过各种“言不尽意”的方式全方位展示“道”的实体含义。庄子不同,很少描述“道”是什么,更多的是讲境界,所以有心斋坐忘的修行途径。即使是描述“道”,也只讲其性,不论其实。《大宗师》中讲“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是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太极”作为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首次出现。庄子重视的是认识“道”的性质之后,人的心灵状态,关注“道”和人的关系。在他看来,“道”不是玄虚的,不是高深的挂空概念,通过心灵的修行,“道”可以内化为心灵的境界,天人合一。庄子把生命看成“气”的凝结,死亡是“气”的消散,将人放在广阔的宇宙自然之中,心胸豁达,视野广阔。单纯表示气的抽象名词有:气、气母、气机、太和、太极、太一、天和、大一、一气、委和、六气、脘椤⒋科、邪气、地气,是《老子》所不具备的。 “心斋”“坐忘”都是心灵修行的方式,是一种内省的工夫,庄子的“道”乃是一种宇宙精神、心灵境界。追求博大的心境,开放的心灵,精神上的自在逍遥,关注体道之后所产生的境界。
老庄对比,会发现有的词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例如“无名”,《老子》:“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王弼注:“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名”指“名称、概念”。“无名”指“道”。《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成玄英疏:“履道而为于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无名”成为一种境界。
《庄子》作为哲学著作在《老子》的基础上更为细密精专,理论的建构逐渐完善和丰富。抽象名词中以本质规律类为例,一个表示最高范畴的“道”或称作“太清”或“纯白”或“太初”或“大本”或“大方”等等,一方面体现出不同的取象方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道”所具备的境界层次,庄子所关注的重心在于身在尘世,心之所向和所达。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2《庄子》的阐述方式
《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它的“三言”笔法,即寓言、重言、卮言赋予了《庄子》“微妙之理”和“精绝之文”。
关于寓言的解释,南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所说较有代表性:“寓言者,以己之言借他人之名以言之。”庄子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不直接把他的思想理论陈述出来,而是借助一大批虚构人物如支离疏、王骀、哀骀它、叔山无趾、伯昏无人、m缺、王倪、蒲衣子、意而子、支离叔、滑介叔、瞿鹊子、长梧子等等来替他发表看法并申述其观点。
对重言的理解,《南华真经口义》云:“重言者,借古人之名以自重,如黄帝、神农、孔子是也。”“借古人之名以自重”,即借重以往那些尊者、长者、名人之言,用来中止争辩。
卮言是上升到道的层面的言论,凡是描述道的性质、总结道的功用、阐述道的特点以及从道的角度观照天地万物的言论,都是卮言。庄子通过寓言、重言说理以后,用卮言进行总结。有时候,他又直接以之阐述其哲学思想。
虽然“寓言”、“重言”之间存在着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别,但卮言将两者巧妙连结起来,使《庄子》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三言”所言说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庄子真实思想的具体呈现。通过“三言”的互相配合,使得《庄子》:“虽恢iH怪,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道,而风云开阖,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每奇之。”(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释题》)。
庄子善用寓言明“道”,统计发现,它的寓言题材范围可说是无所不容,包罗万象,庄子宏绰的视野和超绰的想象力使他充分的利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形形。体现在抽象名词中,本原规律类、思想精神类、情感心理类,鬼神类、福祸类、伦理道德类、赏罚利益类、事件事业类等词汇分类细化丰富,无不被他信手拈来,化作意象传达“道”的信息。《庄子》是哲学,但其中始终存有一个与逻辑体系相纠结的形象体系,深刻的哲理通过各种形象的类比和寓意而展示。
2.3.词汇取象方式
抽象名词中以本质规律类为例,一个表示最高范畴的“道”或称作“太清”或“纯白”或“太初”或“大本”或“大方”等等,体现出不同的取象方式,或来自于自然对象,或来自于事物性质状态,或来自于抽象概念。“道”的他称远远丰富于《老子》,庄子在他的直觉体认中可以精准的把握抽象概念的核心。《庄子》偏重对自于事物性质状态、自于抽象概念取象方式的使用,《老子》则偏重于自于自然对象、自于事物性质状态取象方式的使用,从中可以明确庄子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影响到词汇的取象方式,由从原始自然中提取抽象概念转向更为抽象化理念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2]王先谦. 《庄子集解》. 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90年版.
[3]刘文典. 《庄子补正》. 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 中华书局,1983年版.
[5]钟泰. 《庄子发微》.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曾几何时,“庄子”这个名字开始在我的记忆中扎根,留给我一串串特别的遐想,遐想之后便是沉思、静默,似乎有一种感动在我的心里浮荡,然后慢慢沉淀。心境也开始明朗纯粹了,在思想的广阔天际里“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而后,又是一阵欣喜。也许这便是解读文学之后满足的。
“初见”庄子是在历史课本上。那时,只觉得庄子和孔子一样,都是圣人。他们的思想和著作被深深浅浅地印刻在那些古代名书中。直到后来读到了庄子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才体会到了他的愤世嫉俗、他的辛酸泪。他用笔墨在历史的卷宗里记录下了他所处的黑暗时代,那尖刻且犀利、细腻且华美的文字,读来令人感动与佩服。
那种不为世俗权贵、功名利禄所诱惑,坚持纯洁的独立人格,坚守自我的精神令我感动;那种追求自由的精神让我神往;那种充满血泪的孤傲让我敬仰。是他,守住了人类的精神家园。
我慨叹!在离我们几千年之远的时代,就有这样一位圣人用他超然的思想与执著的精神固守住了我们人类的一方净土。他用最极端和偏激的辞章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让世俗的权贵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复存在,在深沉的幽暗里燃起了那一簇永不熄灭的精神自由之火。当庄子不断摒弃权势功利的时候,却又有多少人在拼命谋求着那奢华与富丽,显赫的权势引诱着他们出那一张张污浊谄媚的嘴脸。白花花的银子招引着那一双双贪婪的大手。那时的社会就像一张被撕破了的脸,面目狰狞;就像被野兽撕啃了的残肢断臂,散发出腐烂的气味。偌大中国,可是又有几个像庄子这般的人呢?我们应当庆幸,庆幸中国有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庄子。他是中国学术文化的代表,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先驱,是精神自由世界里的上帝。他宛若空明澄澈的秋水,思想纯粹干净得可以一眼望穿,不容一粒尘埃钻入他的思想灵魂里。
有人说:“圣人都是孤独寂寞的,是超凡脱俗的清高仙人,是上帝派他们来到人间给芸芸众生传道的。他们是高不可攀的大山,最后也只能永远伫立在那里一世孤独。”
可是,我要说:“庄子并非真正的孤独者。”因为他的心装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他炙热的怜悯,他多情的宽仁,他敏感的温柔,他执著的追求,就像《逍遥游》中所说,“无己,无功,无名”,我想这应该是其境界的最高体现!有谁看得到他悲观厌世的背后藏匿了怎样的无奈、深痛?他恣肆的文笔潜藏着多少丰富的哲学底蕴?他的思想总是深刻的,他对精神自由的执著追求,却不受世俗所扰,不受尘杂所缚。试问,有这样的精神充实着他的灵魂,他还是一个孤独者吗?
品读庄子,深感到自己是如此平庸肤浅。在城市的灯火光影交错下,映射出一团团晦暗的影子。在纸醉金迷的浮华背后暗藏着隐秘的危机。现代的中国人啊!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铭记祖先给我们遗留的经典,然后传承……
【作者系湖北省公安县南闸中学荷苑文学社社员,指导教师:余祖金】
《庄子》是南怀瑾先生的新书,此书虽是先生20多年前在台北十方书院的旧讲记,然而在近期整理出版,却不无深意。
南先生一直把儒家比作“粮店”,把佛家比作“百货店”,而将道家比作“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论语别裁》)。也许是因为南先生一向身体健康,无病无痛,所以,在他出版的著作中,关于道家的著述只占了一小部分,且篇幅都较精练。
这次20万言的《庄子》结集出版,在南氏“以述为作”的系列中有很重的分量。此书名曰“”,足见老人家的谦逊,表示这不过是“喃喃自语”而已,但又巧妙地嵌入了《庄子》的别名《南华经》。
南先生的话语风格是非常洒落飘逸的,用来阐释庄子最合适不过。全书以“生命存在与意识流注”的讨论贯穿始终,实在可以看作是先生给这个时代开出的一服良药。现代生活匆遽而喧嚣,人们的种种心理疾患因之变得愈发严重。庄子虽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之遥,但生活环境却和现代人不无相似――在“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战国,社会结构剧烈转型,礼崩乐坏,尘世纷扰。庄子却宠辱偕忘,处变不惊,贫贱终生,不改快乐逍遥。“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恰似庄子的心灵写照。
《庄子》被金圣叹称为“第一才子书”,它如同七宝妙树的丛林,炫人眼目。庄子最喜欢在文字里捉迷藏,文风虚虚实实,扑朔迷离,“方不可方可,方可方不可”;他极喜欢提出一连串问题,却很少给出明确答案,笔触稍纵即逝,思路轻灵跳跃,可谓满纸“荒唐言”,幻作“迷魂阵”。
有些讲解《庄子》的学者,只能从书中截取某些零碎材料,把《庄子》解读成了充满小寓言小故事的励志书。这也许会激起当代读者的一些共鸣,却也无法避免买椟还珠的遗憾――读者熟悉了讲故事的学者,错过的却是庄子本人。
南先生的《》,与坊间流行的此类通俗讲解不同,它把庄子飘逸潇洒的神髓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又围绕主题进行丰富的引证,于儒道禅之间作“逍遥游”,凸显出东方生命哲学的妙谛。
南先生的书之所以能使人感到明澈,一是因为南先生的讲述完全取材于《庄子》的“内七篇”,这七篇作品一般认为是庄子自作,理解了这一部分,就把握住了《庄子》全书的骨干。
二是因为南先生在讲解时确立了明确的纲领。南先生认为,《庄子》的内七篇是由“见道”(《逍遥游》)、“明理”(《齐物论》)、“内养”(《养生主》)、“入世”(《人间世》)、“用世”(《德充符》)、“超凡入圣”(《大宗师》)、“浑然一体” (《应帝王》)七个阶段组成的完整的修学次第。这并非南先生的独特发现,但以此为纲贯穿全书,却令读者如入桃源,豁然开朗。
三是因为南先生具有长期的禅修经验。他善于利用禅宗思想、心性儒学和中医气脉学来疏解庄子,从庄子中发掘出一套调整身心的方法。南先生认为,历代对于庄子的各种注解,只注重它无拘无束、逍遥解脱的一面,却忽视了“自己作主”,主宰生命的另一面。
南先生把佛教禅定、儒家养气、道家丹道熔于一炉,阐释《庄子》里的上古真人之境,心斋坐忘之道。经史子集,被南先生信手拈来,相互印证,议论风生,言无剩义,真可谓舌灿莲花,口含宝月。
可贵的是,南先生并不执著于特殊的灵修体验,却一再强调打坐修证是要回复到朴实无华的境界。
在学术成就和思想深度上胜过南先生的当代学者不乏其人,专家们亦大可指出南先生在细节方面的不少纰漏。然而,很少有人能“会通”儒释道三家的大旨,结合切己体验,以生动自然的语言接引后学,在这些方面,南先生的讲解是无可代替的。
不可否认,庄子学说多少有些明哲保身、避世自全的气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固然是一种极高明的境界,然而却容易使人无所担当。庄子的思维路径,注定了他的社会哲学至多只是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延续,难以给出建设性的主张。
尽管南先生在《》中以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了庄子学说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无用之用”,认为庄子思想代表了杨朱和墨家之间的“中道”,并阐述了先秦时“儒道不分”的见解,但无论如何,这些补偏救弊的说法显得过于勉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庄子哲学的“游戏人间”、“无是无非”的弱点。
但我们应当理解,南先生毕竟是在讲解庄子的思想,不能也不可以随意地发挥。故而,我们必须参读南先生讲述的《论语别裁》、《大学微言》等书,才能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内圣外王”的大意。
究竟谁是蝴蝶,谁是老庄?/是谁在做梦,生活在梦乡?/难解难猜!我从小弄不明白!/我只想把姑娘跟吉他区分开……说蝴蝶会做梦,并非事实。/说老人梦中飞,亦属玄虚。/说世界做梦,那倒是很有可能,/我们岂不都和庄子与蝴蝶相同?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笔触娴熟老到,耐人咀嚼与寻味,若非熟悉庄子的作品,很难写出如此神态超然的诗篇。
我急忙搜索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发现诗出自年轻女诗人之手,不禁感到惊愕。诗人名叫莉季娅・雷巴科娃,在莫斯科郊区工作。看来,是庄子的蝴蝶飞到了莫斯科郊区,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几个问题立刻浮上心头:诗人是否懂汉语?是否读过庄子著作?创作灵感由何而来?
通过莫斯科的汉学家朋友帮助,我得到了诗人的邮箱。我给雷巴科娃写了信,向她表示敬意,同时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她解答。当天我就收到回信。诗人在信中说,她不懂汉语,也没有懂汉语的朋友。她小时候读过翻译成俄文的庄子寓言故事。
谈到创作组诗的灵感,她写道:“灵感像只神奇的鸟儿,自己从天上飞了来。它从不受引诱,但既然来了,也不能轻易放过。记得是夏天,我坐在老李子树下面欣赏盛开的甘菊,这种花往往能引来很多蝴蝶。其中一只竟款款地落在我的手臂上。那是只又大又美丽的黄凤蝶。机缘巧合,我忽然想起了庄子与蝴蝶的故事……看起来有几分相似:有蝴蝶、有太阳、有夏天的李子树,还有庄子。在思绪纷纭之中萌发了诗的幼芽。”
诗人对庄子的理解很独特。她说:“庄子思考世界,思考人生。我很喜欢庄子这个人。在他身上,智慧与狂放相辅相成。这样的人非常少见,知识与洞察结合,洞察与深思相连。而最重要的是庄子拥有内在的自由。”
“庄子拥有内在的自由。”――多好啊,这掷地有声的语言!这是当代俄罗斯诗人与中国古代先哲的心灵沟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是这样通过个人的心灵感应而实现的。这种交流与沟通默默无声,像轻盈的蝴蝶,落在雷巴科娃的手臂上……
(摘自2014年6月10日《今晚报》)
【品读】
文章标题很吸引人,看到这一标题我们不禁会想:庄子为什么会在俄罗斯呢?细读文章,从作者的叙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探究过程,我们也认识了一位年轻的俄罗斯女诗人,并感受到当代俄罗斯诗人与中国古代先哲的心灵沟通。
【思考】
1.对于从网上搜索到的一组有关庄子的诗,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2.第四段中写作者“不禁感到惊愕”,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愕呢?
3.请概括第六段的主要内容。
4.俄罗斯女诗人对庄子的理解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5.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简要写出来。
《庄子在俄罗斯》
1.诗歌语言简洁明快,笔触娴熟老到,耐人咀嚼与寻味,若非熟悉庄子的作品,很难写出如此神态超然的诗篇。
2.作者原先认为写出如此神态超然的诗篇,肯定是一位熟悉庄子的作品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知识渊博的老者,而从资料发现诗歌出自年轻女诗人的笔下,这是作者完全没有想到的。
3.俄罗斯女诗人回信介绍创作组诗的灵感。
于丹,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先后担纲《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2006年,她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著作。书中通过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当下价值的建构,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7年,于丹教授出版了《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显示出于丹教授
(来源:文章屋网 )
在我小时候,只是在片断的信息中接触到了你,更多的时候那是加着书名号的——《庄子》。
我虽小,但也知道“子”是对一个人的敬称,就像孔子。但是何以一个人的敬称为书名?这个人必定很伟大,我想,至少没有一本书叫“孔子”。
那时候不能称为我不懂你,因为我不了解。我不知道我不懂的事情自然我就不懂。
小学时候,我从成语词典中时常看到你的名字。有很多成语都标明出于《庄子》。很多的典故也都标明出于《庄子》,其中丰富奇特的比喻也使我对它有一丝期待。
中学时候,我终于接触到了你。
最初是通过《濠梁之辩》。你站在河桥上看到鱼在水中游动,说道:鱼能出游,这是鱼的快乐呀。
你的朋友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啊!”
你反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这个故事我看了三遍都没明白,因为是古文。当我理解了语句,又反复思索了多遍,才略微参透其中的奥义,智慧又深沉的语言令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
读到你的文章,有时尽管不能完全理解,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一股浪漫与神气令我想象出了绚丽而宏大的远古景观,自然地领会了你的观点。
《文史天地》2008年第2期载平伐先生文《奇才上将军范蠡》,史料丰富,论说有理,一反传统之陈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鄙人最赏此类杰作。平先生文中提到,范蠡决无“拐跑”西施一事,完全正确。但西施其人,决非“莫须有”,正史未载,有圣人之言为证。
与勾践灭吴(公元473年)基本同时代的墨翟(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严谨的大学问家。他在《墨子・亲士》中有这样的记载:“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比干,商纣之同宗叔父,因敢于直谏被纣王剖心;孟贲,战国时期卫国勇士,后遭秦杀害;吴起,战国时期军事家。因为变革,为楚国贵族所诛。以上三例,均有其人其事,独西施为“莫须有”乎?
比墨翟约晚一百年的道家学派代表庄周(约在公元前369至前286年之间),在他的著作中数次提到西施,现举两例:其一,《庄子,齐物论》曰:“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橘怪,道通为一。”即小的草茎和大的庭柱,丑陋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一切千奇百怪的事情,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可以相通为一的。其二,《庄子・天运》曰:“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权威地理著作、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卷九六载:越州诸暨县巫里有西施家、东施家,后人乃确指“丑人”为东施,庄周其文为成语“东施效颦”之典故。
与庄周同时代的儒家派代表孟轲(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间)也说道:“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章)难道这位大学问家会无事生叹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修订本)“西子”条也引上文诠释。
另外,《四库提要》认为是汉代表康撰(?)《越绝书》和南唐陆广微著《吴地记》也有关于西施的记载,虽可性度不高,但可作参考。
综上所述,窃以为,西施确有其人。为何正史不载?可能有两条原因:一是西施出生诸暨苎萝村,一个拾柴、浣纱的普通少女,身份低微。二是更重要的一条,夫差之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听信奸臣伯谗言,残害伍员,放松武备;养虎为患,放虎归山。而西施仅为复国忍辱,献媚夫差,并无妲己、褒姒“惑君乱政”之“劣迹”。至于西施的结局,墨翟只说她“沉”于水,后世史学家曾有“四说”:“他沉”(勾践迫沉)、“自沉”(因忍辱失节,既对不起越人,也对不起夫差而投江自尽)、“泛舟”(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误沉”(不慎落水)。其中最大的可能是被勾践所沉――以清除所谓“红颜祸水”,“泛舟”说和“误沉”说乃无稽之谈。其实,此类“红颜”,只不过是昏君亡国的牺牲品!
(读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常委会)
1、学富五车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学问渊博。
2、“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些话是在批评惠施,翻译过来是,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写的著作够斡旋五国兴衰,但是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
3、“其书五车”的“书”是动词,就是写。“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是说惠施所写的著作,而不是他读过的书,因为不可能惠施所读的书全是“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庄子》;旅游;道;逍遥;自由
庄子是中国旅游的倡导者和力行者。《庄子》一书,许多篇幅就是以旅游故事为主,描绘和阐述旅游的成分居多。庄子一生酷爱自然,抱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态度,钓于濮水之滨,游于濠梁之上,行于雕陵之樊,踪迹遍及齐、魏、楚诸国乃至山川树林。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与对旅游的特殊体悟,在庄子的著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而对《庄子》的研究,从旅游这个特殊的角度去发掘、解读书中所蕴含的旅游思想,对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亦“道”亦“游”:道与旅游的相融相合
“旅游”是“旅”和“游”双重行为结合的产物。“旅”是旅行,外出,“游”是游览、观光和娱乐。二者合起来称为“旅游”。旅偏重于行,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之义。“道”是老庄哲学和美学的最高概念和中心范畴,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也是《庄子》的基础和核心。“道”的初义是道路。《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1]这里的“道”就是“道”的初义。字形上看,道从“辵”“首”声,“辵”即“行”,“行”分“彳”、“亍”,彳亍而行,即是自由自在地走;“首”本义是头脑,首居中间,表明行动的归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在路的中间自由自在的行走,就是“道”。“道”这个字,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传统旅游方式的特点和古代旅游者的形象。
“旅游活动是以自由生命活力为轴心,在广阔的四维空间里运动、旋转、展开,使自由生命得以完善、发展和推进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极其有益的特殊活动”。[2]《庄子》之“道”的现实出发点,是以自由为轴心,使生命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历程。《庄子》认为,“道”即无为,无为即逍遥。《庄子·天运》云“逍遥,无为也。”《大宗师》又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里的“观于天地之谓”即是旅游,是人对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进行沟通、体认和回归的过程,是庄子得“道”的重要途径和最佳选择。最著名的就是《秋水》篇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观鱼的记述。“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表面看,庄子和惠子谈论的是哲学上的认识问题,实际上体现的是人在旅游中观鱼的生动记述。《庄子》一书,记载和描绘旅游的地方还很多,譬如《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人世间》“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知北游》“知北游于赤水之上”,《天运》“子贡南游于楚,孔子西游于卫”等,完全可以看出庄子是在旅游中得“道”的。旅游可以得“道”,亦可以论“道”。《庄子》开篇的《逍遥游》,借鲲鹏南游来阐释“道”的遥遥无为之境。《应帝王》借“天根游于殷阳”来阐述顺物而天下治之理,《山木》借庄子游于雕陵之樊来探讨逐物之忘其真,《人世间》借“南伯子綦之游”来明辨有用与无用的关系等,可谓是比比皆是,俯首可拾。
可见,《庄子》之“道”,是在具体的旅游实践活动中产生、获得,并得到体认、升华和发展的。“道”不仅是《庄子》的最高哲学抽象,也是《庄子》旅游思想的原始印痕。旅游得“道”,旅游论“道”,道游一体,不仅促进了传统旅游与道家哲学、美学的相融并构,同时也昭现了《庄子》之“道”与旅游的完美辉映。
2.逍遥之“游”:庄子思想的现实土壤
最早的“旅游”概念,出自1927年德国蒙根·罗特为代表的《国家科学词典》。这就等于说,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旅游”一词,没有“旅游”一词,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旅游活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向往自然,喜好自由,乐于游历,深谙观光的民族,对于源远流长的古代旅游活动,古人是以一个“游”字概之的。《说文解字》解,“游”作古水名,其义有“旌旗之流”,又作“遊”,指与陆地相关的行为活动。[3]清代著名语言学家段玉裁在《广雅释诂三》中把“游”引申为“出游、嬉戏。”陈鼓应在《庄子今注今译·外物》中说,“游”是熟悉水性的人在水中的自由活动,传导出顺其自然、适意而行的意味,携带着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影子。“自由性与非功利性是旅游两个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和标志。”[4]现代旅游活动这一显著特征,会通了古代“游”与现代旅游的本质特征,今天的旅游是古代“游”的本义的延伸和发展。
《庄子》内、外、杂三十三篇,内篇以《逍遥游》始,外篇以《知北游》终,杂篇以《天下》尾,这样的体例安排,与其说是庄子哲学体系逻辑结构的完美体现,毋宁说是庄子旅游的全过程。《逍遥游》开篇的“鲲鹏图南”,旅游活动就开始了,出发点是“北冥”,目的地是“南冥”。《知北游》又正好与《逍遥游》的旅游方向遥相呼应,出发点是南端,回归地是北端。《庄子》虽然描述的不是具体的旅游过程,可是庄子的一切思想,一切议论均是在这由北向南、又南向北的旅游过程中生发、体认、完善和发展。阅读《庄子》,也如同在进行旅游,据初步统计,《庄子》一书曾多处使用“游”字,其中内篇约有三十多处,外篇有四十多处,杂篇也有二十多处。庄子从各个层面对“游”进行了描述,他所追求的养生之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等,均是从“游”中产生,从“游”中创立,从“游”中建构的。譬如《人世间》“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也”。《德充符》“游心乎德之和”。《田子方》“游心于物之外”。应帝王》“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齐物论》“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游乎尘垢之外”等等,“游”字在庄子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庄子之所以如此青昧于“游”,一方面在于他想借助旅游这一现实土壤,即不受“外物约束”,“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让自己的思想得以生根、发芽。诚如孔子14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海德格尔对生存问题进行思索,是为了“诗意的栖居”一样。另一方面,旅游的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特性,正好符合庄子游于虚境、无所限制的心灵自由活动和精神遨游,符合他顺其自然的思维方式,符合于他对一种精神现象进行哲学的抽象和理论的概括。
“旅游活动自然就是审美活动,其本质、功能、作用就是体现、丰富、完善和发展自由生命。”[5]说旅游是《庄子》的现实土壤是不为过的,广义上讲,庄子“逍遥游”体现、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就是自由生命。狭义上看,庄子的“游”又离不开旅游,并与旅游有许多共同的属性的特质,两者均是为了达到了旅游审美的自由自在、逍遥无为的目的。
3.神与物游:主观精神的自由遨游
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一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而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中》)的时代,亦是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福转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人世间》)的现实凄惨人间。当时古人常常是谈“游”色变,旅游基本上是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和阻碍的。现实旅游的种种限制,使庄子的旅游审美方式成为一种主体直觉的旅游审美,即旅游活动不一定要在现实中实现,通过想象也能进行虚幻的、广阔的空间旅游。庄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身在尘世,精神已投入宇宙,游历于自然,与造物者为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著名的“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故事,就可窥视到庄子旅游的印痕,“梦游”、“心游”、“神游”的出现,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内涵,使旅游审美成为了一种主要是心理和文化行为的活动,也使庄子成了“神与物游”旅游审美方式和旅游审美思想的始作俑者。
神与物游,古代又称为“神游”、“梦游”或“心游”。《庄子·养生主》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里的“神”指的是人的精神,即审美主体,物则是审美客体,指自然景物。“神与物游”就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心理活动,贯穿在《庄子》思想中,就成了一种仅限于主观精神的自由的思想遨游。《庄子·田子方》中,有一段老聃与孔子关于“游”的对话:“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借老聃之口,阐述了他深邃的旅游思想,以天地万物自然为至美,以“乘物以游心”为至乐。显然,庄子的“神与物游”是不受“外物约束”的、目的是在主观精神世界中达到的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笔者认为,这主要来自于庄子对“现实”各种束缚和约束的痛苦感受,来自于对人类沉沦和堕落的认识。客观上讲,“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受到的限制无所不在,人要在“客观世界”中摆脱来自各方面对自身“行动”和“行为”的限制,是完全不可能的。庄子“神与物游”的旅游审美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在“主观精神世界”中人可以达到对一切限制的克服和解脱,可以从容自游,可以无拘无束。因此,庄子的旅游审美的目的是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虽然《庄子》的旅游也有所谓的“尘世之游”,如“以游世俗之间”、“虚己以游世”等,但它同“物与神游”并不矛盾。“身处世间”却与“世”往来,“心”在世外又在世上,在这个精神自由的旅游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层面的超越和提升,使主观精神获得了空前的解放,生命自由得到充分的表现,最终达到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极致境界。
综上所述,《庄子》的哲学思想,与所渗透出来的旅游思想,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庄子》的哲学思想,因为有了旅游美学思想表现得更加玄虚和深邃,而他的旅游思想,又秉附哲学思想被描写的超脱和飘渺。《庄子》一书,不仅可以从纯哲学的角度来发掘和继承,从旅游的角度来解读和穷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黎启全.美是自由生命的表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虚无;静;明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31-0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 ”。这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也同样是人间的性格,是一种玩世的性格,所以在它的主流中,不可能含有反科学的因素。然而在人的本性中,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同样要发掘出艺术的精神。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并因此产生了在绘画方面的许多著名的画家和出色的作品,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样对我们现在的艺术和将来的艺术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由音乐探索开始,以孔子为研究基础来讨论中国的艺术精神的。徐复观认为人类精神文化最早起源可能是以游戏学说最为吻合,游戏说与艺术的本性最为合适,由游戏展开的歌谣,舞蹈,不仅是文学的起源,同样也是绘画艺术的起源。孔子重视乐,不仅是因为乐自身的艺术境界,同样也是因为他认为音乐和人性本身,与艺术修养本身的一种“和谐”的统一。同样也是一种“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最高艺术境界。要求一种美与善的统一,并且在最高境界中得到自然的统一,而在自然的统一中,仁与乐也是相得益彰的。艺术也是人生重要的修养手段之一,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同样也是一种人格自身修养的完善。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虽然老,庄较之儒家,是富于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其出发点及归宿点其实依然是落实在了现实的人生之上。在中国的道家思想中,同样也是落实在现实人生之上的,假定这种思想含有真实的价值,则在人生也同样也必有所成。徐复观认为老,庄思想其实是一种“上升的虚无主义”。老庄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虚无的,无为的,处下的生活态度 和方式,所以的他们在 否定人生价值的另一方面的同时又肯定了人生的价值。既肯定可人生的价值,则在人生上必须有所成,所以老庄思想也是一种虚静的人生态度。表面上是一种虚无而一无所成,实际上是有所成。
中国艺术的精神在老庄思想中,是要成就艺术的人生,人生的价值。正如庄子所说的“至乐”“天乐”。同样也是使人的精神得到解放。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以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阶段为“绝对精神王国,艺术乃在此王国中保有其位置”。在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也指出,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有来自相求的精神的安定,发展而成的精神上的解放。
顺着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很容易发现庄子的 又一重要的思想观点, 那就是“虚”“静”“明”。这也正是庄子的心斋,庄子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无物无足以桡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境乎!”从庄子的这段话中,他并不是把静做为一种理念去追求,而是说在由万物而来的是非,好恶得到解脱时,便是自然而然的虚静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人生的生活状态,一种虚无的状态。
庄子的《齐物论》中所说的“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都是庄子的一种虚无忘我的境界。同样也是庄子自己的虚静之心所折射出来的物的虚静的本质,是一种通向自然的之心,是直观事物的本质。也正是庄子心境中所呈现出的“一”,实际也是艺术精神的主客两忘的境界,我认为庄子称此境界为“物我”和“物忘”,这是由忘我而必然呈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不知有我,不知有物,而之与物相忘,这正是以虚静为体之心的主体性上的不自觉的结果。
道家发展到庄子,发展到了虚静之心,而人的艺术精神的主题,在过去的艺术家里,只是偶然而片面的说到这里,但是庄子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无意识”的在精神上发挥作用,在坡的《送叁廖师》一诗中提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但他的精神同样也是艺术性的,是一种朴素的美,纯粹的美,一种“平淡天真”的美。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人格魅力的美。
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给我们详尽的阐释了中国传统庄子思想在中国文人绘画中的融合和影响。笔墨的技巧和心的相融相通,从而艺术家的心灵也得到了解放。把庄子的精神带入到艺术家自己的心灵里。同样,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的学生,文人,艺术家都同样有莫大的帮助,学习了解庄子的思想,可以培养我们的人格修养。对当今和后世的艺术家都有莫大的影响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