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04:4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难点是掌握时间单位换算。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同学说一说:人们倒计时喊的“十、九、八、七……三、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从而引出“秒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一年级学习钟表认识的基础上,对时、分的概念比较熟悉,但对秒的认识比较抽象。首先通过学生观察情景图:小明和妈妈来到钟表店,这里有什么样的表?让学生在课堂中认识计量“秒”的工具。其次,让学生观察有秒针的钟表,并讨论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索“1分=60秒”这一单位之间的换算,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1分=60秒”的时间换算,教师还设计了让学生感受“1分钟有多长”的情景活动,并在师生之间互相测试1分钟之内能干些什么事情。
通过教学活动的实践,学生对时间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多个情境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结合生活,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知识。教学设计主要体现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变动,得出1分=60秒的认识,让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感知1分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是师生互动,增强合作交流的体会。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测1分钟能做哪些事情和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出“1分=60秒”的结论。小组之间的讨论合作,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桂江中心小学)
一、理解编者意图
要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对话。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首先要通过教材分析,弄清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例如,过去线段是在直线的基础上认识的,由于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无法借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直线的含义,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只让学生认识线段,而且采取直观和描述的方式。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不要任意拔高要求,可在学习长度单位和测量实物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先去量线段,再让学生认识到像这样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图形叫线段,使学生在测量的活动中体验线段的性质。
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就这一过程而言,在学习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起点的选择决定着这一过程的距离的长段。因此,在教师选择认知起点的时候,学生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就被设置了。显然,距离空间过长或过短都不是好事。而适宜的距离空间才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所必需的。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旧知识”。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与“数”和“形”打交道,就会积累许多数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一课,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形状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又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不能作为“全新”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了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利用钟表或结合课件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钟表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学中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材这一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主要表现在对教科书的灵活运用和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合理、有效的利用,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目的,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我在平时的课时备课程序一般是这样的:
1、认真阅读教材,凭个人的经验想一想每个例题、做一做和课后习题可能要求教师达到什么目标;再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的解题思路会是怎样的?课上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
2、看教师用书中关于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81―01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不少可喜的现象,如课堂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也更富有生命力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没有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导致教学中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装扮课堂的“亮点”。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其实,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情境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创设的情境不仅要具有激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所创设的情境中应蕴涵学生将要学习探究的数学信息、数学内容。同时创设教学情境应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学生生活环境的实际,也就是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教师的青睐。每一堂数学课上几乎都能看到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反映在公开观摩课教学中更为突出。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很多课堂教学中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全然不考虑是否需要。笔者认为,从提高合作实效的角度看,教师应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等细化了的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合作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重视教师的有效主导。教师的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是推动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三、活动教学≠数学教学
在课堂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课只是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设计了很多学生活动,课堂上学生看似很忙碌,但真正有效的活动很少。很显然,这样的课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二年级的“时、分的认识”,由于时间单位比较抽象,本课的知识点繁多而零碎,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
先引入新课,猜谜语。(录音播放了4个有关时间和钟表的谜语,虽然学生经过思考最终都猜出来了,但是花5分钟时间用不同的谜面打同样的谜底,显得重复而多余。)然后认识钟面,观察小组内自带的各式钟表。之后巩固钟面知识,让学生画钟面。(由于学生刚才的兴奋点都集中在钟面外型和功能上,再加上学生徒手画圆的技能较弱,学生所画的钟面几乎没有一个是基本准确的。)再之后认识1分钟、1小时,让学生拨学具钟。(教师说时间学生拨,同桌说时间互相拨。)
新课标说:“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的过程”。这位老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使抽象知识更加具体,起到了优化教学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教学设计新颖独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同桌互说发现新知。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4时计时法》的教学重点是: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难点是: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24时计时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因此程老师在课堂设计时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并且以小组交流的形式主动构建知识此体系,使其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本节课思路清晰,层次紧凑,板书合理,有针对性。下面我从教学重难点把握上来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巧妙地设疑,彰显重点
在课开始时,老师先让学生猜谜语,接着拿出时间的“朋友”--钟表,再接着说一说这一时刻(3时)老师在干什么,由于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不了解,所以大多会说成下午3时的情境,老师的紧接着追问了一句“我在睡觉。”老师在睡觉的三时是什么时候的三时呢?这样就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出24时计时法。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
2、对比比较,突破难点
利用“时间尺”来理解24时计时法。 “看来这新的时刻是时针走玩一圈后,不是重新排而是接着数得到的。”引出了24时计时法。紧接着排列时间词,用时间词来表示普通计时法。接着让学生用一天中的时刻(选择一种时间尺来说),感受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区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区别。在教学实施中,刘老师也很注重引导,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独立去发现知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有合作讨论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同时及时的设问“为什么中午之前时间一样,中午之后时间不一样”,让学生更好的加以区分。每次的区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至于哪种记时法好,众说纷纭,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也很民主,生生、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民主。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24时。
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新的一天从0时0分开始了,时间慢慢的向前推进(时针继续移动)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中午了时针开始走第二圈了……”刘老师这个环节设计的不错。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4、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板书很合理,一看就知道,两种不同的记时法,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教态很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能联系实际(节目单),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师的语言也很有启发性,语调适中。 新课标说:“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的过程”。
1 营建和谐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道出了教学的真谛。这样的课堂讲求的是对话与共享,教师积极营造生动的一种数学情景,一种平等对话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其次,我们教师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改变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根据自己预设的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教学。应该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体验、感受的教学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即变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2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独立发展的空间,培养收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能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数学。
2.1 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重点强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究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例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有一个环节是“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各种钟表后提出了:欣赏了那么多钟表了,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呢?(生:想。)师又提出:请仔细观察,做一个钟面需要那些材料?(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制作需要领了教师预先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钟面,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钟介绍给同桌同学。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制作钟面、交流、讨论,从而了解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2.2 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具体学习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一位教师在新课程第一册数学的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中,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校园情系”教学上,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内容。“看一看”,先让学生观察校园,校园内有什么?再让学生“画一画”,画出教学楼、树、花等,然后根据看到的或画的说说“我们的校园”。学生在看、画、说的活动表现十分突出,这节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情境中,少了许许多多条条框框,多了一些自由与宽容,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与勇气。正是这种不拘一格、和谐融洽的氛围,学生的手指变得灵活了,思维的闸门被开启了,有了“想象”,有了“创造”。
3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单只是为了学生学习而学习,而是如何让学生展开学习。如何才能让学生展开学习呢?我们也许会认为这应当归功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程度,假如学生的基础不理想,却要让他们探索一些有难度的知识,怎么进行学习呢?可是问题又怎能解决呢?这不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要看看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如果我们设计教学的过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无从着手学习,更谈不上展开学习了。所以,要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有效率,教师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它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让学生学有所果,感受学习的乐趣,乐在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使学生自觉地多学习,更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知识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经验 其他学科经验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00-02
都说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他们在进学校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那么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做到怎样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以及几次磨课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开始学习,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学生是社会的一员,在入学前学生在这个社会中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生活经验,这些年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数学教学中所学知识的新起点,而我们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站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往上爬、往前看,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知识之间找到连接点,设法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北师大版的教材在编写上就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赢了》一课中,在情境图中就出示了我们申奥成功的时间是2001年7月31日10时08分,边上也有10时08分的钟面显示。虽然申奥的成功离孩子们比较远,但是这个10时08分的钟面对于班里有些孩子来说他们已经认识了。对于这节课我原先是这样设计的:
师: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半时的钟面,现在老师要看看小朋友们掌握的怎么样。(出示部分整时、半时的钟面)
指名学生读。
师:这个钟面你会认吗?(出示10时08分的钟面)
多请几位学生读。
师:小朋友们碰到困难了是吗?通过我们接下来的学习相信你就能准确地读出它了。(板书:时分的认识)
师:要认识时分我们要用到什么工具?
生:钟。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钟面,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时针、分针。(课件出示时针、分针)
师: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12个数字。(课件点出12个数字)
师:还有吗?
生:有不同的点。
师:怎样不同的点?
生:有大点小点。
师:两个大点之间就是一大格。(课件出示钟面上的大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大格。
……
当听完课的老师问我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读出10时08分有什么意义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自己上完也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把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引着学生走,虽然在上新课前让学生读出了10时08分,但是却没有把学生已经知道的资源利用起来,而是草草而过,还是按照把学生看成是从零开始的孩子,按着自己的设计一问一答,自己牵着学生走的同时也被学生牵着走,不仅听课的老师觉得累,自己上得更累。经过听课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思考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师:(课件出示整时、半时的钟面问)这是什么?你会读这上面的时刻吗?
师: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请你用手势判断他读的对不对。
如果读错了,追问错在哪了?应该怎么读的?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钟表。
出示钟面10时08分
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能读出这个时刻吗?
让学生读
预设一:
如果有学生读对的,课件出示正确的时间读法
师:你能猜一猜他是怎么读的吗?
预设二:
如果没有学生会读,课件直接出示正确读法
师:你能猜一猜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10时08分的读法出示后
预设一:
如果有学生说的清楚,就直接引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认识像10时08分这样的钟面。(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预设二:
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以引导
师:他读10时,你看看他是怎么读出10时的?
师:8分又是怎么读出来?
别人说不清楚可以让读对的学生说
师:现在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出8分。
生:有8小格……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钟面上有些怎么样的格。仔细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两个大点之间就是一大格,时针从12出发走到1,走了一大格,就是走了1时。
如果学生没发现可以提示:看看钟面上除了12个数字,还有什么?这些点一样吗?
……
用这个教学设计再次上了《我们赢了》这一课,经了解有部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已经教过他们认识钟面,在上新课前就把学生所知道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告诉大家,不仅向其他学生分享了他的想法,而且在他向大家介绍他读这个钟面的方法时也让学生找到了成就感。但是在说大格小格时还不能说的很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通过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二、让学生在已有其他学科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做好课堂的组织者
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和其他的学科之间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不管是哪个学科中都能找到数学的影子。而教师就应该善于找出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经验,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景为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中的《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时,对于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其实在语文书上的儿歌里就有了,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会背儿歌吗?
生:会。
师:老师这有一首儿歌,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儿歌:“早晨起床,登上山岗,面对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师:从儿歌中你听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说,肯定会说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这四个方向的位置。
……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把教材由观察插图变为儿歌朗诵,从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基础入手,所出示的儿歌材料不仅要求学生简单的朗诵,还让学生参与到关键字眼的填写中,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不但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紧扣主题,为这个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记得以前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这句话说的比较偏激,但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相信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课程资源观,真正去理解、尊重学生,善于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较好的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才能发现有价值的学生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的更快,收获的更多。
关键词:文化价值; 数学发展史; 理性精神; 人文教育;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77-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的文化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课堂中数学文化价值的挖掘。
一、追溯数学的发展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展示数学史上重要人物、事件、优秀数学成果,或一些有趣地数学轶闻趣事等,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宝库中中外数学家令人神往的成就,而且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探索先哲的数学思想,还有助于学生感知数学发展的规律,指导数学学习,预测数学未来,从而提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记得曾经听过《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我深深地被执教者的充满数学文化的设计所吸引。想必这位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一定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文献,他将蕴藏在这个知识点中的数学文化充分地挖掘了出来: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各异形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这些丰富的素材,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渲染呈现,一段具有古代神韵的“数的产生”背景资料应运而生了,它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课后学生们的感触吧――
生1:我觉得数真是太神奇了!原来它是这样演化而来的,我想以后我会更加喜欢数学的!
生2:通过这节课,我突然发现数学这么有趣,好像把我带到了神秘的古国!
生3:真没想到数学知识如此丰富多彩和有意思!原来我一直认为数学就是写写算算,这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
……
听了孩子们的感言,我才顿悟到,是不是我们平时给他们传播的数学文化与史料太少了?数学课,同样是颇具趣味性和人文性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与深钻,里面的宝藏可不少啊!
二、凸显数学的理性精神
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这种“作为文化的数学”一旦进入课程,尤其是教学视野,势必会呈现出一般课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气质,它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地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
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众所周知,“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圆这一平面图形的美,进而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课堂上,一位特级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耐人回味:“和其他直线图形相比,你觉得圆美在哪里?”(圆由曲线围成)“可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或者椭圆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呀,和他们相比,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圆看起来更光滑、匀称)“除了外表光滑、匀称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原因,让圆成为最美的平面图形?”“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与圆的美有什么重要的关联吗?”(事实上,正因为半径处处相等,才使得圆具备了一种无限对称的和谐结构,美因此而生)一连串的问题,看似都在探寻“圆为什么最美”,但探究的最终结果却指向了圆的内在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构成的圆的和谐结构。至此,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美的体验,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了这节具有浓郁文化气质的数学课。
三、渗透数学的人文教育
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曾听过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在课的结尾不是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如何认钟表的?……”而是介绍有关“钟表”的数学背景知识,欣赏惜时的名言警句。
A.古代计时方法介绍。
师:现在,人们想知道什么时间了,可以看一下表,很方便。那在古代还没有表时,人们怎么知道时间呢?你知道有哪些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拿来交流,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图片,并加以文字叙述。
B.惜时名言欣赏。
师:时间是多么重要。因此,从古到今,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时间的名言名句。你知道哪些,大声地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生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生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师:我明白了,这些名言都是说时间是多么宝贵呀!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那么就要学会安排时间,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将数学教学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环节,汇报交流古代计时方法,使学生开阔眼界。惜时名言欣赏,更让学生在浓浓的古诗意境中感受时间的宝贵。
四、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的文化意义还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片断:下图(图表略)是2003年4月15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你能从中提出什么问题?得出哪些结论和建议?
一、优化教学设计,体现课改精髓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课堂教学这一动态过程进行的分析和预设,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决策性方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客观需要为出发点,阐述小学数学教学在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上的具体要求,这就给教学设计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指南。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程目标内涵,从更高层次理解“什么是数学”“小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数学”等问题,在全面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融汇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突出教学主线和教学重点,符合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方法、思维习惯,把握好教学中“引”与“导”的度,处理好教学中“教、扶、放”的关系,在教学目标、教材组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课改精髓,充分展示出教学的智慧和艺术,使教学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把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更多地还停留在表面,教学环境是否有较强的感官刺激性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和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变革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取向和教学需要出发,适时创设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带来的“新、奇、趣”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月亮、钟表盘、硬币等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图案,再让学生观看将车轮做成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时,行驶中车内乘客的状态,从而区别圆的特质。动感的课件展示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新鲜感和震撼力,学生由此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的优势,对圆形产生特殊的关注,课堂参与度空前高涨。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和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之中,以主动的心理情绪投身知识的探究,高效课堂便在“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中油然而成。
三、引导合作探究,促进教学互动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对应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诠释。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通过艺术性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潜心引导学生就具体数学问题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中丰富认知体验,完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圆柱”时,我们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讲授,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1)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2)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个什么图形?(3)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4)圆柱的表面积是哪些图形的面积之和?(5)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形式?教师再组织学生运用迁移原理,从观察、分析和推导入手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学生通过数学操作观察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圆柱的基本特征:圆柱由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围成,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并归纳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求算方法。这样的合作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对数学乐学、善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进而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中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实施激励评价,激发学生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充满激励和鼓舞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最好办法之一,这会让学生产生自信,形成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都有喜欢被肯定、被表扬的天性,教师的教学评价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本着新课程倡导的欣赏、发现和激励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掌握和分析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状态、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激励性的评价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上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常讲常新的课题。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艺术,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集多方合力一起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佳骥.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
一、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很高,他们被电脑中优美动画、先进的教学设计所吸引。教师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效果就会很显著。如我校教师庄少芬所执教的“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时分秒的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实验课,上课伊始,我播放迪士尼英语动画片段:tick tock time(时钟滴滴答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新颖的画面,动听而又滑稽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时,老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钟表有什么作用?由此引出: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适时板书:时分的认识……像这样,播放一段精彩的故事,引入课题,就会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不仅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注意力,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吸引,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过渡自然,顺利进行,并且效率很高。
二、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精讲多练”、“要有趣味”,“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呢?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课件,用以优化教学效果和节奏。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四、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执教“比的意义”一课时,电教室的屏幕上出现一面鲜艳的红旗,长3米,宽2米。通过两种量的比较,同学们都知道什么叫做“比”了,并掌握了比的各部分名称,很快就学会求比值,如果进行反复练习,学生估计会厌倦了。这时,我立即打开“生活中的比”的网页,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飘扬。这是一面特种型号的国旗,谁能找出它的长和宽是多少米?长和宽的比值又是多少?巧设如此悬念,同学们一听,兴趣来了,争着上网查阅……最后学生查出长5米,宽3.33米。这时,学生好奇极了,有的学生在说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有的求出长和宽的比的比值,有的在议论和比较我们学校的国旗……下课了,他们还在议论。
五、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找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化的素材。
六、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管学生水平差异都做同样的练习题,结果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而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如“圆的周长计算”的巩固练习,我在电脑上就作了如下的设计,分三个层次进行指导。1.利用公式计算的单项练习。有一个圆(如图1),求它的周长。2.知识运用的练习。有一个半圆(如图2),求它的周长。3.训练思维的练习。有一个图形(如图3),求它的周长。
要求学生在电脑上作答,如果正确,树上就会结满苹果,电脑会让学生做下一道题目;反之,苹果树就会落叶,电脑要求学生重做一次。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目的。
七、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效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影响着、改造着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课程改革的大面积实施,在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情况下,“回归课堂,回归基础”的呼声越来越高.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以阐释.
一、信息技术在导入环节的应用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吸引无意注意,关注学习内容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它能通过教学刺激的新异、强调及情趣等因素,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产生鲜明而清晰的学习反应,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
案例1 “时分的认识”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钟表世界去转一转,高兴吗?
生:高兴.
播放视频:屏幕上出现一家很大的钟表商店,老师在画面里出现. 钟表店一楼的墙面上挂满了石英钟,柜台里还放着许多小闹钟,货架上也摆着许多钟,地上还立着一米多高的大钟……
师:再请同学们跟老师到二楼看一看.
继续播放:屏幕上仍然出现二楼满屋子摆满钟表的画面,这时所有的钟面都指向早上8点,并同时发出了各种报时的声音……
学生有的表情平静,有的睁大眼睛找着,有的发出了“哇,太漂亮了”的声音.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今天就来认识一下钟表,学习与时间有关的知识.
这个导入是展示钟表店的一段录像,可以说独具匠心,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关注学习内容的作用. 虽然二年级学生对钟表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时钟. 上课伊始,就被画面上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时钟深深震撼了. 此起彼伏的报时声,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给学生的听觉以强有力的冲击,使其注意力不自觉地集中在画面上. 3分钟后学生就进入探索钟面奥秘的学习中去了,小组里热烈地展开了关于“钟面上有什么”的讨论.
(二)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积极思考
“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学生亟待解决,但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并激发出学生探究知识的悬念、疑问、矛盾.
案例2 “展望奥运,预测成绩”(统计图表综合应用课)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这段录像记录的是你们没有上学时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件让世人瞩目的大事,你们想看吗?(播放成功申办奥运的录像片段)
教师看到大家都非常兴奋,随即便问: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中国在2001年7月13日成功申办奥运的场面,全国人民都非常高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师:说得好,再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青岛奥运村、国家体育场馆(鸟巢). 这是我们国家为了2008年奥运会建造的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体育场馆. 到现在为止,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准备就绪,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现在距离开幕式还有324天.
师:我想知道,此时此刻,关于在我们国家举办第29届奥运会,你最关注或最期待的是什么呢?
生1:能不能到现场去看比赛.
生2:××运动员能不能拿金牌.
生3:中国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师:我也和你们一样,最关心的还是我们国家2008年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 那么,你们能不能大胆预测一下,我们国家在这次奥运会上会取得怎样的成绩?
……
师:口气不小,凭什么说第一?(主场、以往的成绩)你们都是从我们国家占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围绕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东道主的地位等). 大家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能不能比较客观地从数学这个角度围绕一些数据对比赛结果进行预测呢?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共同对我们国家2008奥运的成绩进行展望和预测. (出示课题:展望奥运 预测成绩)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观看与奥运会有关的录像和图片,及时地与学生对话,从而引出共同关注的话题“这次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的成绩会怎么样呢”. 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运用已有的经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通过教师的评价,又感到同学们的回答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时,教师开始点拨:“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理性地对我国奥运成绩进行预测. ”这样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从而自觉地对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联想,并以此目的为方向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整理自己的思路,为整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定向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凸显.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德育渗透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容忽视. 而信息技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这一领域同样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案例3 轴对称图形(片段)
1. 创设情境诱导美
教师用计算机呈现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有自然景观、建筑物体、剪纸艺术、图案设计等,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产生探究欲望.
2. 动手操作体验美
指导学生剪出具有对称性的蝴蝶、松树、花等美丽的图案,可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 举例内化建构美
教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 丰富实践创造美
请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创造设计轴对称图案.
5. 阅读拓展欣赏美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一文,播放一些轴对称的建筑、窗花剪纸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学的“再创造”来进行审美教育. 这种“再创造”能充分暴露学生创造性活动中独有的尝试性探索过程,这样的过程使学生饱尝了数学创造美的甘甜. 上述教学过程以“诱导美――体验美――建构美――创造美――欣赏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整个过程寓智于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以求地遨游;寓情于美,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融知、情、意、行的教育于一体,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饱满,师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而信息技术扮演了美的使者的角色,借助这一媒介,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素材得以完美呈现.
三、信息技术在学生空间观念培养中的应用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他们生活经历中与客观环境不断接触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几何材料的操作,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而多媒体技术借助声、光、影像等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案例4 平移和旋转(片段)
1.呈现生活原型,尝试分类
教师多媒体显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吊扇,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学生尝试分类,将升降电梯与缆车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平直直地直走;风车和吊扇是一类,因为它们是在固定地旋转.
2. 观察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教师在投影仪上用小房子纸片代替电梯在方格纸上作歪歪斜斜的向上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电梯是这样运动的吗?那你们说说它是怎么运动的?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风车、电梯、吊扇、缆车的运动.
3. 举例应用内化,强化表象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平移或旋转现象.
4. 激活生活经验,理解体验
教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小朋友熟悉的旋转物体:风车、风扇、摩天轮和时钟. 让学生思考比较:它们的旋转方向都相同吗?在比较、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指出,像摩天轮与时钟的旋转称为顺时针方向,像风车与风扇旋转的方向与它相反,称为逆时针方向. 并要求学生用肢体动作在座位上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5.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投影出示一条小船,船头停有一只红鸟,船尾停有一只蓝鸟. 当小船平移运动一段距离以后船停了下来. 两只小鸟为谁经过的路长一点而争吵起来. 究竟谁经过的路长一点呢?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蓝鸟经过的路长,有的说红鸟经过的路长,还有的说一样长. 学生之间展开了争论,课堂掀起了.
6. 变式启发深化,自主建构
大家想一想,如果小鸟停在船的其他地方,经过的路又是多少呢?学生进行第二次热烈讨论. 有的观察船头,有的观察船尾,有的观察船中……学生经过全面观察和演示验证发现,无论哪个点都平移了8个点. 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 欣赏设计制作,激发创造
多媒体上显示各种色彩鲜艳而且学生熟悉的如奥运五环、紫荆花的图案,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平移或旋转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
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基本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与直观想象联系在一起的,儿童常先通过行为来认识客观世界,然后渐渐地用图的方法,相对地不再依赖于行为了,最后进入符号语言阶段,不仅离开了动作,而且离开了对图的依赖. 上述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几何活动,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思维的视角. 随着有关图形、位置、变换和空间推理技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逐步建立. 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已有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数学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思维在操作实践中引发,创新在交流展示中闪现,情感在评价反思中升华,有效地磨砺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数学教育,只有充分尊重并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了解学生的思维、兴趣、禀赋、倾向时,才是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 当教师把课堂向学生开放时,我们开放的不仅仅是形式主义,更是内在思维状态的一种开放. 而这样的开放需要教师做到:一是根据学生实际学情,适当重组教材;二是激活学生的原创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更为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大放异彩,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愿继续潜心钻研,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更完美的契合点,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秋海.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任意角是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角的概念的推广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之一,是初中相关知识的自然延续,为进一步研究角的和、差、倍、半关系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学习解析几何、复数等相关知识提供有利的工具. 因此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的推广十分重要. 为此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推广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2)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3)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类比思维能力;(2)通过画图和判断角的象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德育情感目标:(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参与意识;(2)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怎样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实现上述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呢?
一、 第一轮教学设计
2000年,笔者第一次上这一节课时,采用的是典型的以知识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设计. 遵循引入─知识建构─知识应用─归纳总结的思路. 呈现的方式是:第一步,画一条射线,把它按顺、逆时针方向转直接给出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角的概念得以迅速推广;第二步,直接把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研究,给出象限角的定义;第三步,以终边与30°角重合的角的表示给出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第四步,应用举例(教师示范,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第五步,变式训练(用较多的时间通过练习,掌握象限角的判断、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第六步,归纳小结(角推广、象限角定义、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 整堂课简洁明了,讲解清透. 先按教师的预设将知识呈现得淋漓尽致,接着示范,紧跟着题组训练,可以说也达到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但纵观整节课,这样的设计最大的缺陷是忽略了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所有知识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学生没有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所学知识可以说是死的,无法迁移,对学生后继学习作用甚少,学生不喜欢.
二、第二轮教学设计
2004年,笔者第二次上这节课时,采用的是典型的以问题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设计. 遵循创设问题─分层设问─合作探究─动态生成─有效建构的思路.
第一步,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问题1: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 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
第二步,分层设问,合理探究
任意角的概念
问题2:过去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角的范围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动态展示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问题3:举出不在0°~360°的角的实例,并加以说明. (学生举例,再说明所举例的角为什么不在0°~360°. 教师提供教材中的几个例子,让学生感受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
问题4:你认为刻画这些角的关键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旋转量、旋转方向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给出任意角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正数、负数和零,定义角的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
象限角的概念
问题5:如果把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那么怎样放比较方便、合理?(先让学生以同一条射线为始边作出下列角:210°,-150°,-660)(学生画图探究,讨论、交流,不难给出合理的放法)
给出象限角的概念.(教师在总结分析合理放法的基础上,给出象限角的概念,并说明在同一坐标系下讨论角的好处. 然后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直接感受象限角的概念)
问题6:锐角、钝角分别是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吗?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吗?
问题7: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2)-75°;(3)-32° ;(4)-392°.(四个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学生讲评)
终边相同的角表示
问题8: 都有哪些角的终边与30°角的终边相同?
问题9:将角按上述方法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后,给定一个角,就有唯一的一条终边与之对应. 反之,对于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条射线,以它为终边的角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么终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每组角的数量关系,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在旋转终边的过程中发现“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并利用集合表示出来)
给出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学生尝试表示,教师指导)
练习:教科书P5练习第1~2题. (学生口答,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答案)
第三步,有效建构,深化认识
问题10: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950°12′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是第几象限角. ( 教师分析、板书)
练习:1. 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在-360°~720°间的角写出来: 60°;(2) -21°;(3)363°14′.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2. 学生自己编题,互批,有不明确的可邀请老师共同研究.(选部分实物投影展示)
问题11: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学生自学,教师指出这两个集合求并集的关键是把270°改写成90°+180°,然后重新组合)
变式1: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变式2: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练习:写出终边在各象限的角的集合.
问题12: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范围[-360°,720°)的元素写出来. (师生共同完成,注意k的正确取值是关键)
练习:写出终边在直线在y=-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范围[-360°,720°)的元素写出来.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学生回答结果,教师给出评价)
变式:写出终边在四个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
第四步,归纳小结,纳入系统
问题13:(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你掌握了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吗?(学生回答,讨论交流,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突出重点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点)
第五步,任务后延,自主研究
(1)课外作业. (略)
(2)思考:已知α角为第一象限角,指出■、■的终边位置?
整个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所有的学习活动均以问题而展开,做到以问题为起点,问题解决为终点,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新知识. 从课堂开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由教材的“思考”出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角的推广的必要性. 让学生利用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动态的过程中体会“既要知道旋转量,又要知道旋转方向”才能准确地刻画角的形成过程的道理. “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系”的学习,从特例出发,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数值到一般的k值的抽象过程,学生易于接受. 在知识动态生成阶段,大胆让学生板书练习,放手让学生去点评,让学生从实践中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知识. 最后的总结没有直接投影给学生,而是将这个活动空间再次让给课堂主体,全体讨论,多人参与总结,真正再次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思考多、讨论多、合作多、质疑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基本实现了综合性的教学目的.
课后反思,这是三角函数章节的第一节课,缺少了章节引言,有点突兀;不在0°~360°的角的实例教师所提供教材中的几个例子还不够生动;还有角怎么想到要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没有说透;终边相同的角表示引入设计不够透彻,太牵强;针对以上几个细节,拟作进一步修改.
三、第三轮教学设计
笔者第三次上这节课. 其设计与2004版大部分一样,部分作了修改. 下面是修改点:
问题1前增加了章节引入
(1)有诗赞曰:东升西落照苍穹,影短影长角不同. 昼夜循环潮起伏,冬春更替草枯荣(背景是行星运动). (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周而复始的现象,因而很有研究的必要,了解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2) (回答)今天是星期三那么7k(k∈Z)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7k(k∈Z)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再次体验身边周而复始的现象)
引出三角函数这一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的三角函数第一节之任意角.
问题1与问题2位置交换
问题3改为让学生观看视频:2008奥运会郭晶晶3米跳板.(动态,结合具体的实例,感受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
问题5前增加
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个角怎么去研究,自然过度到新知)
学生: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问题8改成
(1)在直角坐标系中,30°角的终边在什么位置?终边在该位置的角一定是30°吗?
(2)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有多少个?这些角与30°角在数量上相差多少?
这些角都可以表示成30°的角与k(k∈Z)个周角的和(填空形式):
390°=30°+360° , (k=1)
-330°=30°-360° , (k=-1)
又1470°=30°+4×360° , (k=4)
-1770°=30°-5×360° . (k=-5)
(从特例出发,通过填空的方式,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数值到一般的k值的抽象过程,学生更易于接受)
(3)所有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30°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你能用描述法表示集合S吗?
(4)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你能用描述法表示集合S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