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01:4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脱贫攻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抽派驻村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总结人:大鹏
我2019年1月1日由学校抽派至今驻田村。现在对2020年工作作如下总结。
我认真听从、虚心接受,并不折不扣按时完成党委政府及社区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政策和方针,积极参加各种会议,认真学习领悟会议、文件精神和相关扶贫政策;吃住在村,积极宣传和参加疫情防控活动。充分有效利用群众农闲时间,进寨入户走访群众、开院坝会等了解寨情民意,宣传扶贫政策,了解、核实、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及变化,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进行动态管理,五档合一;帮助应享受教育资助贫困户户落实教育资助,帮助应享受医保补助的贫困户享受医保补助及报销等,抓产业结构调整,让贫困户有产业链接,入股参加合作社,让贫困户有脱贫信心;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相关脱贫政策要求成功帮助贫困户致富稳收巩固了已脱贫户度过稳定期,无反贫现象;2020年完成了我村五组最后剩余贫困户4户16人彻底脱贫。圆满完成国家脱贫成效普查验收。业余不断学习脱贫攻坚政策,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完善自我。
本年度驻村工作,得到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一致好评。本人自认为尽了一个驻村干部应尽职责。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不摘”重要指示要求,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有学上、上得起学,有效推进并完成教育扶贫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坚持教育扶智原则,有针对性地关注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和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紧盯目标、细化举措,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村学校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实现教育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精准统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加大对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按照国扶办信息比对确定补助对象,补助资金按学期直接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到卡,建立补助发放台账,健全备案审查制度。
2.落实学前资助政策。凡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全部免除保教费;在普惠性幼儿园的建档立卡、低保户、孤儿、残疾儿童,按国家政策给予1500元/年/人的资助。
3.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免收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按政策要求对贫困住宿学生给予小学1000元/年/人和中学1250元/年/人的补助,按照财科教〔2019〕30号文件规定,对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给予小学500元/年/人和初中625元/年/人的补助。
4.落实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和贫困学生免学费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农村救助特困供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本地高中学校(含职业学校),全部免除学费,并给予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按照2018年秋文件要求分档,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最高档资助,1500元/学期/人;一二年级中职学生的国家助学金为1000元/学期/人。)
5.落实“雨露计划”。积极配合市扶贫办,为职业中专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
6.落实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大学生新升入大学资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新考入大专及以上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凡是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路费)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
7.落实保障兜底户的子女上大学资助政策。凡是保障兜底户的子女考上域外大专及以上院校的(民办学校除外),学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并给予8000元/年/人的生活补助。
(二)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
继续向上争取资金,新建或维修12所贫困村学校(14个项目)校园校舍,不断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政策。
继续组织大学区内市直中小学与贫困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选派管理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严格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乡镇津贴、补贴。
(四)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1.积极发挥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继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业务,提高其科技生产生活水平。
2.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按照《市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3月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每个学校要充分利用“爱心超市”,积极发挥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小分队的作用,通过开展捐助活动,结成互助对子,满足贫困学生的“微心愿”。各校要及时家访,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包保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尤其要帮助有辍学倾向的贫困学生。督促家长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五)扎实开展包保帮扶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保障驻村工作队成员待遇,加强对接走访。继续整合资金,对所包保的新立乡村、镇村、村村,开展小项目扶持、村部建设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成立市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开展督查督导,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严格落实责任。相关科室、各学校要按此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列出任务完成时限;要加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力度,统筹资源,用好、用足有关政策;要创新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强资金筹措。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和社会捐资,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标准拨付到位,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深入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激励为我乡打好脱贫攻坚战而辛劳付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彰大会流程方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方案一
为深入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激励为我乡打好脱贫攻坚战而辛劳付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根据《关于开展芗溪乡20xx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十星评选”活动的通知》,乡党委、政府决定于近期召开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大会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初定20xx年1月16日(如遇天气原因,另行通知)
二、活动地点:初定乡政府院内
三、邀请领导: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市县帮扶单位领导;
四、参会人员:获奖人员80人左右,全体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爱心人士代表。
五、初步议程:
1、文艺节目1开场(中小集体演讲)
2、领导致第一批获奖者推荐词
3、表彰授牌第一批(希望之星、劳动之星)10人(合影)
4、贫困户代表1人发言
5、第一轮互动有奖竞答
6、领导致第二批获奖者推荐词
7、表彰授牌第二批(先锋之星、孝道之星)10人(合影)
8、党员代表1人发言
9、文艺节目2(小品)
10、领导致第三批获奖者推荐词
11、表彰授牌第三批(自治之星、康复之星)10人(合影)
12、村庄整治或新农村理事会代表发言
13、第二轮互动有奖竞答
14、领导致第四批获奖者推荐词
15、表彰授牌第四批(带动之星、勤俭之星)10人(合影)
16、非贫困户(合作社负责人)代表发言
17、文艺节目3(小品)
xx、领导致第五批获奖者推荐词
xx、表彰授牌第五批(互助之星、满意之星)10人(合影)
20、闭幕(合影)
方案二
为了表彰在第x届读书节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学生和班级,鞭策和激励其他学生多阅读,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大阅读,根据学校研究决定于x年x月x日(星期x)下午召开第x届读书节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为做好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会议时间
4月23日下午16点10分至16点50分。
二、会议地点
体育馆。
三、参会对象
上级领导、学校领导、高一高二全体师生。
四、会议主持人
xx校长。
五、会议议程
1. 介绍参会的领导。
2.读者协会会员诗歌朗诵展示。
3.xx副校长宣布第x届读者协会会长名单,并请县领导给新一届会长颁发聘任证书。
4.xx副校长宣读获奖名单。颁奖。
5.大会结束。
六、奖项设置和颁奖程序
1.高一年级阅读名人传记知识竞赛获奖者。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奖状1张,名著每人1本。共xx张奖状,xx本书。)
2.高二年级阅读名人传记知识竞赛获奖者。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奖状1张,名著每人1本。共xx张奖状,xx本书。)
3.高一年级名人传记读后感获奖者。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奖状1张,名著每人1本。共30张奖状,30本书。)
4. 高二年级名人传记读后感获奖者。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奖状1张,名著每人1本。共30张奖状,30本书。)
5.高一、高二学生论坛励志书推荐获奖者。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奖状1张,名著每人1本。共12张奖状,12本书。)
6. 校园十大阅读之星获奖者。(奖状1张,名著每人1本。共10张奖状,10本书。)
7.现任读者协会会长荣誉奖。(奖状1张,名著1本)
以上总计奖状133张,书籍147本。
七、筹备工作分工
(一)资料组
1.邀请领导及领导座地牌。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县图书馆馆长。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上午12点前。
2.奖励学生名单装订成册并分发给领导。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 4月23日上午12点前。
(二)宣传组
1.会议横幅:xx中学第x届读书节总结表彰大会。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上午12点前。
2.摄影、摄像。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
3.网站新闻稿撰写。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晚。
(三)会务组
1.会场布置。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上午12点前。
2.师生入场和安全保卫。负责人:xx老师、各班班主任。
3.奖状证书分类摆放和大红花。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下午第二节课前。
4.下列负责人根据颁奖程序和名单,按照颁奖顺序组织受表彰的学生入场领奖(佩戴大红花,并列队入场)。
现场指挥:xx老师。
送奖状、奖品给领导:学生礼仪队、学生志愿者。
(1)高一年级学生。负责人: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下午16点10分前。
(2)高二年级学生。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下午16点10分前。
5.音响设备。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下午第二节课前。
6.会议教师考勤。负责人:xx老师(负责高一高二教师考勤)。xx老师(负责年级级长、班主任考勤)。完成时间:4月23日下午。
(四)后勤组
1.准备好会场主席台的茶水。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下午16点前。
2.购买奖状133张。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2日下午。
3.打印好奖状,给奖品盖学校公章。负责人:xx老师。完成时间:4月23日上午12点前。
一、基本情况
镇下辖9个村和2个社区。3个贫困村分别为村、村和社区,村和社区已于2016年出列,村已于2017年出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2户2902人,已脱贫1051户2618人,其中,2014年脱贫125户416人,2015年脱贫149户528人,2016年脱贫317户691人,2017年脱贫305户627人,2018年脱贫155户356人。未脱贫121户284人,2020年拟脱贫93户210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春季攻势。一是我镇扎实开展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活动,扎实开展两级书记遍访活动,镇党委书记对全镇93户拟脱贫户进行走访,各村(社区)书记对本村所有贫困户、边缘户进行走访。二是我镇11个村(社区)已制定好贫困人口年度脱贫计划。三是各级帮扶人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与贫困户沟通制定本年度帮扶措施,形成“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四是做好扶贫项目库的建设工作,我镇已做好第一批财政专项资金和第二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筛选上报工作,完善扶贫项目库二上二下流程的材料。五是各村(社区)对2018年扶贫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六是已做好全镇贫困劳动者摸底调查工作,设立10个辅岗位和51个“七大员”公益性岗位,新建村就业扶贫驿站,带动贫困户就业。七是做好小额信贷的摸底工作,开展评信放贷工作。八是做好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工作。九是做好2020年危房改造实施户的房屋鉴定工作。十是常态暗访督办,规范涉贫。十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考核评价。
(二)中央脱贫攻坚巡视整改。一是我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我镇共查摆问题25条,已建立整改台账。目前,镇25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已完成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4月20日之前完成脱贫攻坚巡视整改档案的建立。二是在全镇开展以“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专项行动,已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共梳理出问题5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为贯彻落实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我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我镇从5月20日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共走访贫困户1172户,共摸排出问题41条,已全部建立整改台账,并落实整改。
(四)“整村推进”工作。2020年4月至5月期间,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整村推进工作”,由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对11个村(社区)的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及边缘户进行走访,重点了解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否存在政策不落实、帮扶不到位、工作不务实等形式主义、问题。镇分工干部、镇扶贫工作站全体成员、各村(社区)扶贫专干在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领下,分成5组12队,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11个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进行走访,并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进行电话访谈。截止目前,我镇共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898户,边缘户263户。共发现问题1367条,已整改1346条、正在整改中21条,整改率98%。通过本次“整村推进”的开展,进一步压实了镇村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各村(社区)的基础工作如扶贫手册、户内资料等也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也加强了对贫困户的政策宣传,为我镇今年扶贫工作打好翻身仗打了坚实的基础。
三、“九大工程”开展情况
(一)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方面,我镇共建设8个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目前基地主体及建设内容已确定,正在走招标程序。在产业奖补方面,我镇申请第一次产业奖补资金312980元,受益贫困户165户、418人。在商贸扶贫方面,我镇今年有三个项目,分别是社区的商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共带动13户贫困户。
(二)就业扶贫。我镇今年新增县级10个辅岗位和51个“七大员”公益性岗位(补助标准400元/月)。新建一个村级扶贫驿站(村光辉藕粉厂),共带动15户贫困户。两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县银亭家庭农场)和一家就业扶贫基地(新桥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继续经营当中。
(三)智力脱贫。教育资助方面:镇目前共有贫困在读学生401人,教育资助通过村(社区)摸底上报、学校上报和教育局反馈漏报补报全部兑现到位,2020年截至5月份春季落实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资助情况如下:2020年春季教育资助共149人,其中县内学校资助上报53人,研究生资助14人,本科生资助58人,普通高中资助5人,学前教育资助14人,中职教育资助5人;2020年春季雨露计划资助共37人。预计6月底上述资助全部打卡到位。
(四)社会兜底脱贫。我镇今年危房改造共计上报68户,预计补助资金117.2万元。今年我镇精神病药费补助申报共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0人,补助金额6.6万元;我镇今年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10人,其中一、二级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78人,每人每年补助800元,三、四级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1人,每人每年补助400元。
(五)健康脱贫。我镇已完成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代缴新农合和签约医疗服务包的工作。
为选树和宣传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典型,继承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在广大青年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经严格审核,层层把关,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年联合会评选出了18位2016年“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个人和6个获奖集体,并于5月8日至10日组织获奖个人在保山市大田坝镇开展了以“青春相伴 携手成长”为主题的“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走进大田坝镇活动。
5月8日晚,获奖者代表走进了大田坝中学,结合自己成长成才、创业发展、服务社会的经历和心得与大田坝中学广大师生进行了交流分享。获奖者代表寄语同学们,希望他们奋发努力,树立远大理想,珍惜青春年华,抓住机遇,在学习、奉献、奋斗和创造中领悟青春的瑰丽、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以壮丽的青春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5月9日一早,团省委副书记任远征、“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及团省委各处室相关同志又来到文沧小学,与学校的孩子进行手拉手活动,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关切,并互留联系方式,建立长期联系。据了解,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相关同志将会为结对的孩子每学期寄送一封励志书信,阶段性提供一定形式的帮助,持续跟踪关怀,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手拉手活动中,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还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向文沧小学的孩子们赠送了书包和文具。
手拉手活动结束后,18位 “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含提名奖)走上了泥土铺就的颁奖台,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在田间地头对他们进行了表彰。昌宁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范红玉讲话,“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代表、保山市施甸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段如助,楚雄州元谋县财政局驾驶员段连斌分别发言。获奖者们都表示一定会倍加珍惜荣誉、做好表率、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团省委副书记任远征作总结讲话,他对获奖者及广大青年朋友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坚定信念、胸怀大局,争做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先锋;二要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争做有知识、有本领的时代先锋;三要加强修养、弘扬新风,争做重品行、讲文明的时代先锋;四要勇挑重担、务实创新,争做干实事、创业绩的时代先锋。要凭着年轻的臂膀和满腔的热情,擎起“五四”的火炬,携着希望起飞,砥砺奋斗,开拓进取,为共同夺取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贡献青春力量,在推动全省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再立新功,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华章!
走下领奖台,获奖者们马上与当地群众一起,投入到农村生产劳动中,头顶炎炎烈日,俯下身插秧浇水。他们挥洒着自己的汗水,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扎根群众、联系青年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云岭青年,为他们树立了看得见的“榜样”。
午饭后,获奖者们又与大田坝镇的村民们坐在一起召开民情恳谈会。大田坝镇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当地扶贫工作情况,当地群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获奖者们结合自身情况为当地扶贫工作建言献策。任远征作总结讲话,他就共青团带动广大团员青年助力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争做脱贫攻坚战的先锋队和排头兵,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事业,走在扶贫攻坚前列、勇做扶贫攻坚先锋。二要把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积极发挥青年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敢闯敢干的优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中找准着力点。要引导、指导困难群众补短板、破瓶颈,想办法把农村困难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充分激发起来,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三要紧抓扶贫攻坚机遇提升自己贡献力量。要学好用好扶贫政策,用心用情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大显身手,争先创优,带领贫困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他号召青年朋友迅速行动起来,踊跃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为共同夺取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贡献青春力量。会上,任远征代表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大田坝镇的100名贫困学生发放了9万元的“希望工程1+1学生资助项目”助学金。团省委的相关同志向30名村民发放了30万元的“爱心励志基金”。之后,团省委还组织获奖者们参观了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
通过此次活动,各位先进典型加深了对我省农村基层现状和扶贫工作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自身的成绩和不足,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并表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创新创优,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自查
按照《2020年度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工作安排,、两地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精诚合作、无缝对接、互督互查,扎实开展自查自纠。
二、全面摸排,对标自查任务完成情况
2020年,实施帮扶项目18个,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595万元,社会资金70万元,安排其他财政资金88万元。尽管受今年肺炎疫情影响,前指克服重重困难,援建资金使用率已达86.5%。
(一)组织领导情况:两地深度接洽融合,建立帮受双方联席会议和季度专题研究会议制度。全年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2次,召开2次联席会议,6次专题研究会。
(二)帮扶项目推进情况。按照《市对口帮扶县规划(2017-2021年)》,制定了《市对口帮扶县脱贫攻坚专项2020年度实施方案》,全年实施项目18个,截止目前14个项目已全部完工。3124.6万帮扶资金全部到位,并按照资金审计监管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三)产业发展帮扶情况。深植“造血式”援助理念,培育高原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指导和项目引进上下功夫,通过产品营销、市场开发、产业推介、投资融资等形式,2015年以来引进内地企业6家,建成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园了,形成了产业项目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解决了了贫困人口增收问题。
(四)劳务协作情况。整合各方资源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会、定期用工信息、就地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实现60余名贫困人口转移到内地就业,3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本地就业。
(五)干部人才智力帮扶情况。扶智先行,通过专业技术人才支援、顶岗锻炼、短期培训等方式,全年在党政管理、教育、医卫、文化、旅游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各类干部人才“传帮带”素质提升800余人次,充分发挥干部人才“头雁效应”。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人才提拔使用4人。关爱帮扶干部,严格落实相关津补贴制度,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全年赴慰问帮扶干部2次。
(六)社会力量帮扶情况。扶贫济困,发起社会帮扶总动员,协调两地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开展帮扶活动,组织扶贫济困活动,累计筹措241万余元社会帮扶资金。
(七)全域结对帮扶情况。在市委统战部统筹安排部署下,多领域携手,全方位推进,根据《市对口帮扶县全域结对规划(2018-2020年)》及六个行业帮扶计划,全年共完成48对部门、3对乡镇(村)、25对学校、8对医院、5对企业(社会组织)全域结对,帮助建强基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干部人才综合素质。
(八)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加大成效宣传,先后在日报、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脱贫攻坚工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成效63次,其中中央电视台、川报、川台等主流媒体平台14次,川报观察、在线等主流媒体电子版25次;二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全年应拨付财政帮扶资金3124.6万元,实际拨付3624.6万元,超过本年度计划500万元。三是社会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全年社会帮扶资金达24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工作流程
学院领导重视,全院老师积极响应,为了切实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学生辅导员、师生代表等为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学习精神
制定帮困措施,扎实推进帮困工作,我院根据学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认真学习了《关于在**年全国扶贫日组织开展教育扶贫相关活动的通知》(陕教财办〔**〕28号)的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和活动。根据措施和计划做好宣传和布置工作,在教师例会、辅导员工作会等各种会议上做好动员,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共同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具体工作
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宿舍,学院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感受学院和学校的温暖。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出色的成绩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
工作延伸
延伸帮困意义在于形成帮困“人文化”,开展一些扶贫帮困活动后,学院发现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这为我院的“人文帮困文化”——学院另一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我院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扶贫不仅扶起的是物质世界,更丰富的是精神世界
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工作落实,紧扣市委脱贫攻坚“133”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上下齐心、压实责任、打牢基础、细化措施、强化保障、全面发动,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狠下功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镇情
豆沙位于盐津县境西南部、关河南北两岸,辖6村1社区,16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46.74平方公里;有户籍人口7598户24218人,2019年农村常住人口4683户20961人,有汉、回、苗、白等民族。境内山峦起伏,山高坡陡,河谷纵横,因关河的深切,形成南北向的条状侵蚀山地,多呈"V"字地形。最高海拔万古黎山1984米,最低海拔黑眼溪沟口460米。昆水公路、内昆铁路和水麻高速公路东西沿江横穿而过。自秦开五尺道以来,豆沙关就是中原与边疆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枢纽、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并享有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集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镇”六大殊荣。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4.51亿元,同比增长6%,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43.31万元,同比增长38.01%。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560元、32636元。目前,全部自然村已通水、通电,有村级卫生室7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小组活动室19个,达到需求全覆盖。有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省、县6个挂包单位共派驻6个驻村扶贫工作队20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二)贫情
全镇有贫困村6个(深度贫困村1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1户7946人,贫困发生率为37.9%。致贫原因方面:交通条件落后3280人,占比41.3%;缺技术2811人,占比35.3%;自身发展动力不足643人,占比8%;因病、因残588人,占比7.4%;因学致贫212人,占比2.6%;缺劳力352人,占比4.4,缺资金、因灾60人,占比1%。通过近年来的脱贫攻坚,累计脱贫1758户7740人,剩余未脱贫人口63户20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
二、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要求,紧扣“571”脱贫标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实践干部“一竿子插到底”解决责任落实问题,问题“一篓子带出来”解决政策落实问题,工作“一揽子向前推”解决工作落实问题的“三个一”工作法,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措施,全力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出列“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力以赴把初心使命镌刻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推动豆沙农村大发展。
(一)压实三级责任。坚持指挥靠前、力量下沉、层层压实责任要求。一是镇设领导组。成立由挂钩县处级领导任组长,其他县处级领导和镇党政主要领导任专职副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村指挥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站所负责人和各村支书、主任、第一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研判、项目资金、住房安全、教育扶贫、饮水安全、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等11个工作组。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关于调整充实豆沙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通知》《豆沙镇2019年脱贫攻坚总体工作方案》《豆沙镇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方案》《豆沙镇脱贫攻坚“夏季攻势”作战令》《豆沙镇脱贫出列“百日攻坚大会战”工作方案》等文件,强化工作统筹,担起主体责任。二是村设指挥部。各村对脱贫攻坚指挥部进行改组重建,指挥长由挂包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统筹工作力量,结合实际成立专项工作组,合理确定和安排各专项组组长和组员,确保县、镇、村三级干部全部参与、不漏一人。三是组有小助理。由挂联干部担任社长助理,建立“733”责任清单,即挂联干部对所挂联的农户实行“7包3帮3清”(“7包”:一包人口精准无误,二包收入稳定达标,三包义务教育无辍学失学,四包健康扶贫政策知晓,五包家居环境卫生整洁,六包信息资料完整,七包进退时序群众认可。“3帮”:一帮解决住房安全,二帮解决饮水安全,三帮解决实际困难。“3清”:一是挂联农户一口清,二是挂联家庭户户清,三是挂联变化及时清),落实“523”工作机制(所有干部每月下乡不少于5天,其中2天入户走访、3天集中攻坚),进一步压实挂联干部工作责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二)做实“六个精准”。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一是精准锁定对象。在常规动态管理的基础上,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识别标准,按照“三评四定”“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相继开展了“大遍访”“回头看”行动,2017年5月至7月开展了一轮全镇总动员、农户全覆盖的精准识别,选派80名干部深入166个村民小组用一个月时间户户上门、直接调查所有5140户农户,全面筛查农户、甄别卡户,评议、审核和公示率100%。2018年通过村村清、户户清行动,持续开展不精准对象清理、档外对象普查等重点工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综合研判,有力确保了对象精准。2019年新识别6户23人,补录1户5人,正常退出158户617人。二是精准规划项目。全面开展“村村清、户户清”行动,采取自下而上的精准和自上而下的统筹相结合,层层规划、级级把关,建立了镇级路线图和村级施工图。2018年至2020年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交通扶贫、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生态扶贫、公共服务、转移就业、产业扶贫11大类358个项目,规划总投资23842万元,其中:2018年15805万元,2019年5364万元,2020年2673万元。三是精准安排资金。2014年以来,共计投入资金46970.75万元。其中:易地搬迁13769.36万元、交通扶贫9959.96万元、产业扶贫4330.19万元、生态扶贫4044.83万元、教育扶贫3668.91万元、兜底保障3457.38万元、危房改造3296万元、电力基础设施2532.89万元、健康扶贫853万元、饮水安全468.4万元、文化公共服务275.5万元、金融扶贫221.22万元、劳动力就业159.29万元。同时,全面加强了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精准高效。四是精准因村派人。全面建立“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钩帮扶长效机制,统筹各级干部职工252名(其中县级176名),因村因户与贫困户结成“一帮一、一帮多”精准帮扶对子,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各级挂包单位选派20名干部组建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下派队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严格执行驻村队员每月22天工作制度,加强驻村工作督查考核,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优先评优提干,工作散漫、责任履行不到位的,一律召回并严肃问责。五是措施到户精准。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因贫施策,细化完善镇级路线图、村级施工图,为脱贫攻坚构建了系统、完整、健全的政策措施体系。六是脱贫成效精准。严格按照户脱贫、村出列标准,建立健全贫困村、贫困户有序退出机制,达标一个出列一个,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制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贫困村出列后需要培育和巩固自我发展能力,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确保真脱贫、不返贫。全镇6个贫困村1821户7946人贫困人口中,2014年脱贫291户1464人,2015年脱贫127户632人,2017年脱贫956户4317人、黑喜村出列,2018年脱贫222户691人、长胜村出列,2019年脱贫158户617人、其余4个村出列,2020年脱贫63户200人,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动态清零。
(三)落实“10项”政策。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全面落实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综合保障脱贫10个方面的项目政策。
1. 饮水安全:近年来,累计实施人饮工程39件,水窖30个,投入资金468.4万元,覆盖2251户1.2万余人,水质检测合格率100%,实现全镇人口饮水问题全部“销号”清零。
2. 教育扶贫:一是落实政策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2346名学生“两免一补一计划”、普通高中“一助一免一补”、职业教育资助“一免一助一计划”、大专及以上“一助二奖一贷”等教育补助政策。目前卡户中本科92人(在读60人)、大专91人(在读42人)、高中250人(在读146人)、中职在校69人。二是实施薄改计划。中学,中心校,长胜、万古、石门小学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三是全力控辍保学。坚持“查户籍对学籍、查学籍对学生、以实际对系统、以系统对责任”“两查四对”要求,按照“摸清家底、依法处置、规范责任、动态管理”的“四步走”模式,认真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全覆盖大排查,经摸排,全镇共有6-16周岁适龄儿童2386人,辍失学1名已上诉法院劝返(唐贵兵),1人无法联系(银厂邵海珍),有效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有保障。
3. 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四重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等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定额补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0元/人·年。镇卫生院面积达标,床位30张,人员配备、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临床需要,配套建设中医馆,6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部达标。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政策2197人次报账451.69万元;享受大病保险政策354人次报账53.58万元;落实医疗救助政策1735人次支付资金58.12万元,落实兜底保障政策1269人次支付资金46.54万元。完成32种大病筛查137人、25种慢特病筛查755人、4种慢病筛查47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人群(四类慢病)患者已签约履约3035人,实现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签约全覆盖人;因病致贫91户344人。
4. 农村危房改造:近年来,按照“以房找人、以户找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因地制宜、应改尽改”要求,全镇累计实施农危改1729户(四类对象1106户,非四类623户),投入资金3296万元,实现危房清零;同步推进拆旧拆危,坚持“一户一宅”,全面排查拆除整治农村危房829户,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5. 易地扶贫搬迁:建成汇同溪和柏果坪两个易地扶贫安置点。累计完成易地搬迁585户2696人(卡户511户2374人),其中搬迁汇同溪安置点144户651人(卡户109户501人),柏果坪安置点79户389人(卡户73户362人),水田新区327户1500人,进城安置2户11人,搬迁至昭通33户145人(靖安29户126人,卯家湾4户19人)。有易迁劳动力1336人,现已就业1179人,就业率达98%。易迁户“三块地” 14679.91亩,其中林地 10226.7亩(流转342.2亩,用于发展林下养鸡342.2 亩),耕地 4395.21亩(退耕还林还草4053亩。流转 2441.09.亩,用于种竹子1832亩、养鸡6.89 亩、养牛33.6 亩、种草568.6亩),宅基地 58亩。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9个,6个村行政村公共服务建设全达标。
6. 就业扶贫:累计开展引导性培训1454人次,技能培训60人次,投入资金94.68万元,实现卡户中缺技术家庭培训全覆盖。全镇劳动力人口总数12569人(其中公益公服岗309个),通过培训引导外出就业、公共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集体公司开辟岗位等方式,已就业10549人,就业率为83%(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4313人,已就业3895人,就业率为90%);建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报备制度,全镇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村民小组长进行报备,现累计完成劳动力报备12569人,报备率为100%;稳岗补贴现兑现458人65.1万元,交通补贴兑现19人0.58万元。
7.产业扶贫:全镇累计落实产业9.35万亩,其中笋用竹7.6万亩,有机果蔬基地0.65万亩,花卉苗木0.3万亩,石缸茶0.2万亩,中药材0.5万亩,花椒0.1万亩;竹银华山、远卓魔芋龙头企业2个,黑喜农副产品加工厂1个,石缸茶、竹笋加工厂2扶贫车间建成投产。投入资金4330.19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2020年,围绕县委“乌鸡、竹笋、肉牛”三大富民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三大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一是肉牛养殖。2020年计划养牛2600头,建设养牛场13个(其中政府代建2个),目前,已完成草山种植4064亩,养牛场建设完成,存栏1277头,组建6个养牛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176户,推荐农户贷款128户贷款金额1867万元,目前已放贷46户332万,其余正在审批中。二是竹笋产业。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按照“新植一批、改造一批、更换一批、选种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用三年时间,打造10万亩竹园,套种100万株槐花、养殖2万箱蜜蜂,实现竹槐蜜旅融合发展格局。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7.6万亩,共覆盖农户1904户7425人,其中卡户823户3209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规范化管理,逐步实现高产稳产、同股同价、高度组织化的目标。。三是乌鸡产业。计划发展乌鸡养殖120万羽,目前建有养殖场三个,圈舍51间,放养场地295亩,年出栏达4.5万羽。按照县委“抓两头、节中间”的发展思路,主要通过“建示范、强带动”抓养殖环节,2020年新建乌鸡示范场13个、乌鸡代养点133,年出栏达到18.4万只,覆盖农户218户816人,其中卡户86户342人。
8. 生态扶贫:实施退耕还林39534.4亩,低效林改造19548亩,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07944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2725.8亩,荒山造林(宜竹林地造林)6000亩,营林生产管护道建设19.1公里,累计聘用建档立卡户为生态护林员128人,发放太阳能794台、节柴灶695台、沼气池650口。
9. 金融扶贫:发放贴息小额贷款616户2552.9万元,养牛贷46户332万元,用于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累计贴息221.22万元。
10. 综合保障脱贫:近年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8329户16389人,发放低保金2919万元。2019年实施农村低保1026户2177人(兜底保障167户252人),其中卡户665户1660人;城镇低保411户625人,其中卡户56户156人;特困供养209户228人(五保户43人),其中卡户103户115人;残疾人两项补贴480人,其中卡户295人;孤儿补助41人,其中卡户25人。共发放临时救助103.24万元,切实解决残疾、孤寡、特困户等740户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连续几年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心实意的帮扶,全镇农村发生了真真切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基础变好。道路交通极大改善,累计硬化通村公路、产业路133公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全覆盖,行政村、村民小组全部通动力电。电视广播信号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并延伸到部分村民小组。6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19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6个村行政村公共服务建设完成,公共服务极大提升。
2.村庄变美。几年前,破旧房屋随处可见,现如今,传统民居改造一新,楼房平房比比皆是,有的还贯通了入户路,行道树遍布村庄,文化广场设施齐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改善,厕所改造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3.产业变优。三大富民产业稳步推进,2019年新植竹笋3.1万亩,累计达7.6万亩,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规范化管理,竹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实现高产稳产、同股同价,达到高度组织化目标。乌鸡产业通过“建示范、强带动”,建设示范园,带动群众养殖,实现新增存栏13.3万只,年出栏达到18.4万只的目标。3973亩草山种植完成,24个养牛场逐步启动建设,肉牛产业平稳起步,彻底改变了群众只会种玉米的传统观念。
4.作风变实。广大群众真实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干部,作风越来越实,已由走马观花式扶贫、蜻蜓点水式扶贫向精准式扶贫转变,干部下沉,深入群众,走村入户体民情、听民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几乎丧失生存土壤。
5.民心向党。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真帮实扶,经常召开群众会、家庭会等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惠民政策,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热情周到服务群众,目前,群众的感恩意识明显提高,满意度和认可度大有提升,特别是疫情爆发以后,民心向党、人心归党,基层堡垒越来越牢。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
1. 困在交通,道路通则一通百通。近年来,全镇累计投资9900余万元,完成片区公路硬化148公里,建成林家渡、红沙大桥,交通条件大为好转,但大部分村组聚居地山高坡陡,道路大多为泥土路,目前尚有100余公里村组道路未硬化,晴通雨阻,群众对村组道路项目建设充满期待,还需上级在村组道路建设上给予一定倾斜和考虑。
2. 难在产业,产业强则群众富。全镇产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土地贫瘠、基础薄弱,已有产业规模小、分布散、效益差,只有竹笋产业较为稳定,但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半径都有较大差距。
3. 缺在人才,人才兴则城镇兴。由于区域偏僻,发展滞后,教育落后,全镇高中学生447人,大专以上265人,呈现出无专业人才、难留住人才的局面,村社干部学历水平普遍较低,经营集体经济和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有限。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三个落实”,做到四个不摘。脱贫退出后,始终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要求,严格目标标准,继续实施精准帮扶各项政策举措,压紧压实帮扶干部的责任,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铁律,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吉安县立中学领导班子精诚团结,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全体行政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国学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特长明显”的人才标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策略,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装备,努力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高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本学期学校党建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调整了学校党总支和党支部的组成人员,规范了党费上缴制度,建立党建工作台账。
强化示范引领,学习教育从严从实。通过落实“主题党日”、深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受到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的通报表扬。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建国70周年阅兵”等活动,净化了党员的思想,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师专业发展
10月份开展青年教师试卷讲评大赛。比赛全面展示了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彰显了青年老师的无限潜力。
继续实施了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度,明确师傅和徒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教育科研
1.继续落实“六环节”教学模式。加大教师与学生培训力度,课堂采取“导、思、议、展、评、测”方式,全面稳步推进高效课堂。
2.加强对教师课改进行监督与指导。学校专门成立学科教学督导小组,11月份开展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进行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专项指导,取得一定成效。
3.大兴教研之风,科研成果丰硕。多位老师科研课题获得国家或省级立项,胡燕萍老师的教学论文《诗歌鉴赏》和《浅谈〈囚绿记〉教学重点》发在《中国语文报》发表,周婷老师撰写的《浅谈高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策略》在《中学生报》上发表,在省、市、县各级优质课比赛中,我校老师多人次获奖:周婷老师全国中学生数学教学改革创新优质课大赛获省二等奖,参加省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比课件比赛获省一等奖;张花莲老师参加省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比教案比赛获省二等奖;周一松老师参加第十一届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优质课获二等奖;余斌老师在全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中获得省三等奖;万智欣老师在全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市级一等奖;余斌老师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中获高中生物一等奖;彭贞老师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中获高中化学一等奖;彭珺儒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获高中物理二等奖;胡艺方在全市地理教师优质课比赛中二等;刘梅花在全市地理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尹叶青在全市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蒋丽华在全市政治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龙进春在全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中获省级三等奖;吴文红在全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二等奖。
4.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数学竞赛获全国二等奖6人,三等奖1人,省一等奖4人,省二等奖1人,省三等奖4人;物理竞赛获全国二等奖8人,全国三等奖8人;化学竞赛获省一等奖5人,省二等奖9人,省三省奖18人;生物竞赛获全国二等奖2人,全国三等奖5人;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三等奖1人,总获奖达72人次之多。
5.举办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研讨。各位备课组充分准备,深入学习,积极研讨,为后阶段复习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常规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强化教学过程,重视教学细节,继续实行随堂听课制度。落实每周一次检查制度,写好检查情况并及时与教师、学生反馈。
坚持每日上课情况登记。每周每班发放一本《上课情况登记册》,及时记录各班每节课的上课情况,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实况,进一步确保学生安全。
(五)学生管理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始终本着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演绎精彩”,是县中人永恒的追求。
学校实行半封闭管理,对学校东门和北门进行封闭。每月开展主题教育,一年有八个活动主题,如“安全与行为规范教育月”“文明礼貌教育月”教育实践活动等。政工处、团委、学生会联合起来,以征文、演讲、书信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清新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团委荣获五四红旗团委。
(六)安全教育
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学校继续完善了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教师上课学生安全工作流程》《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门卫制度》《班主任法制、安全、文明教育工作责任状》《安全工作管理试行办法》《校园饮食卫生管理条例》《饮用水管理制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和用火安全管理制度》等。
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防范严密,控制有力,全面设防”的要求,全面提高“人防” “物防”“技防”的立体安全防范网络。抓实思想教育,着力提升宣传教育实效。坚持开展包括自救自护常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校舍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危险化学药品安全、学生居住地安全、用电安全、防踩踏、防溺水、防、防、防暴恐、防盗抢、防诈骗、防传销、防煤气中毒、防疾病、防欺凌等安全教育。每周都有安全工作安排,经常性的在升旗仪式上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知识宣传,在全校营造 “人人讲安全,个个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七)教学质量
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20全体师生奋力拼博下,2019年我校高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校文化类本科上线740人,其中一本上线331人;600分以上99人;全市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共22人,我校就有8人。考取清华北大人数列全省第七名,全市第一名,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全市文科状元。获得县级高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八)校园建设
本学期完成了教师生活区停车场建设工程,并把生活区与教学区隔离开来,使得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同学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完成了新建综合楼的拆迁工作,12月27日已经动工建设。
(九)后勤管理服务
学校的公寓管理以优质服务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实现“服务、管理、育人”有机结合,采用学生公寓物业托管、学校监管相结合的办法,本学年学校加强了寝室管理力度,更换了学生寝室铁架床,使得学生安全更有保障,寝室内务和就寝纪律也明显好转。
学校食堂本着“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严管理”的原则,加强食堂工作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督,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本学期完成了学校食堂的升级改造工作,极大的改善了师生用餐条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十)体艺教育
体艺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年来,我校抓实体育艺术工作,参加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绩喜人,取得了全县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举办了吉安县立中学第二届艺术节暨洪山基金颁奖晚,节目水平有较大提高,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十一)脱贫攻坚
我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全校行政每人挂点2-4户贫困户,每月按规定前往吉安县桐坪镇枫冈村开展扶贫工作,全校党员与金家岭社区结对帮扶,深入一线,了解户情,结合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扶贫需求等综合因素,做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使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了2019年县办学绩效考核先进单位,高考先进单位,十七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优秀生源基地,吉安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等荣誉。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无法得到完全满足,尤其是对一些体艺特长生的培养还有欠缺。二是学生养成教育效果欠佳,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教师对“六环节”高效课堂推进的热情不高,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热度不高;四是学校的后勤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寓的内务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2020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安排部署,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建档立卡贫困群体精准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托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就业
1.组织输送促就业。成立县级公益劳务公司1个、81家镇、村劳务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需要就业人口12929人,其中2735人已经实行岗位推送,有1977人实现了县内就业、省内、国内的劳务输出。组织输送上海53人(其中中职学校输送28人),完成22人任务的240%。
2.筑巢引凤促就业。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1个,扶贫基地1个,扶贫驿站2个,吸纳劳动力就业56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73人。全县实现就近就业752人完成440人任务的171%。
3.岗位开发促就业。全县新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4182个已使用3286个。其中:人社局创建公共就业服务岗500个使用564个,就业援助岗300个使用323个,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60个使用
个,乡村公益性岗位100个。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公益性岗位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民生社会事务保障、服务城乡社会各项公益性建设事业、弥补用工单位工作人员偏少的现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精神,2020累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255人次710.04万元,目前在册公益性岗位人员432人。
4.搭建平台促就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其中专场招聘会12场(扶贫工厂、退役军人、东西部协作、劳务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参与企业1368家,提供7212个岗位需求48922人,其中适合贫困劳动力岗位3123个需求27237人;83个“沪遵劳务直通车**站”继续坚持每月到61个村居、10个乡镇、10个安置点采取张贴海报方式岗位和就业政策信息,实现就业创业政策全覆盖。
(二)帮扶其他重点群体就业
做好失业人员帮扶,积极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工作,成立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外窗口,全天侯接待服务群众,认真细致解读政策细节,严格细致审核申办人资料,就业失业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一律不予办理,严格把关,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截止9月已经办理的就失业证有221人,已就业的自主创业有8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有107人、因其他就业方式有13人、因其他原因未就业和正在推荐就业93人。
(三)提升就业能力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民综合素质培训36277人次,完成35000人次任务的103.65%。完成53期2205人次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其他培训完成1632人次,总计完成3837人次,完成2397人任务的160.08%(其中SYB创业和网创培训16期438人、焊工、电工、中式烹调师和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37期1767人、农村青年职业学历教育643人完成549人任务的117%、烟草种植培训989人完成402人任务的246%)。完成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6期235人,其中岗前培训2期84人,在岗职工培训4期151人。
2.拓宽培训补贴范围。实施以工代训,按企业或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数和不超过每月支付给职工工资收入的30%,给予一定标准的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月不超过5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目前已兑现补贴已兑付申请企业2家劳动力364人次,支付以工代训补贴41363.45元。
(四)落实就业政策
1.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截止目前,兑现“三支一扶”工资及补贴46人次34.16万元、企业吸纳社会保险补贴13人9.99万元、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1人5.84万元、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14人10.92万元、2020年就业见习生活补贴1人1.07万元、2020年第一批68人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57.3963万元、49人市外务工一次性生活补贴4.9万元、企业吸纳50名贫困人员稳定就业补贴5.84万元、企业以工代训补贴168人21.1万元。
2.实施就业援助范围。一是本着应发尽发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做好社保补贴发放工作,共兑付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36.7万元;二是兑付扶贫援助补贴323人岗位补贴74.2万元;三是创设公共服务岗,全县目前依托沪遵劳务协作创设公共服务岗562个,支付劳务补贴170.85万元。
(五)积极落实扶贫数据信息核实工作
一是确保专人负责。
各乡镇(街道)人社中心主任为数据核实工作负责人,各村(居)干部配合;二是确保信息精准。通过入户调查、电话回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核实贫困人员基本信息和参保情况,对已参保人员要核实清楚缴费状态和待遇领取情况,未参保人员要核实清楚未参保原因。三是多形式核对基本信息。与本人身份证件进行核对,摸清贫困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对长期在外的人员采取电话、微信、与辖区派出所联系沟通等方式进行核对;四是多部门核对参保信息。进一步强化协作沟通,加强社保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对比,核准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信息,同时加强与教育局沟通协作,与在校生数据库进行比对,核准在校生名册,提高核对效率和信息准确性。2020年,完成贫困人员信息核对工作,共计录入社保扶贫信息7116条。
(六)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兜底扶贫工作
一是建立贫困人员参保信息数据库。
将县扶贫办与社保扶贫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核实人员名单,我局主动与扶贫办对接,通过扶贫系统中全面筛查出2020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名单,摸清全县贫困人口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底数,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参保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当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22536人。二是强化宣传影响。为使贫困人员全面了解政府代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我局进一步借助县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相关政策,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将养老保险惠民政策印制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单、小册子发给广大人民群众,引导贫困人口科学参保,变“政府动员”为“主动参保”,张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海报112张,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七)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脱贫攻坚部署会精神,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100%。两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率100%和年满60周岁贫困人口领取城乡养老待遇100%。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科将县扶贫办与社保扶贫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核实人员名单。截至当前,我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22556人,符合城乡居民养老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15887人,已参加养老保险15887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380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96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1人;发放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待遇3664人,其中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615人,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9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待遇发放两个100%。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社保扶贫
1.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惠民政策宣传。通过发放政策宣传单、举办社保政策培训,为参保人员现场答疑解惑,提高城乡居民参保意识,大力推广使用“遵义社保”微信公众号,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社保法律法规,进一步巩固社保扶贫成果。
2.积极贯彻落实社保扶贫政策文件精神。根据国家、省、市社保扶贫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保部门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履行社保部门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精神。
(二)就业扶贫
1.进一步精准底数。及时掌握县内企业吸纳返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用工台账,帮扶干部至少一个月要入户或电话了解掌握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全面摸排,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培训需求等。录入“遵义市精准就业脱贫信息管理系统”并报全员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动态更新管理。
2.进一步加大政策知晓宣传力度。通过电视、“今日**”“人事人才”网大力宣传就业扶贫,挂帮干部并将纸质宣传资料宣传到建档立卡户家中就行宣传,提升其对就业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步依托“沪遵直通车**站”建立劳务输送联络站点83个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县内、县外的岗位信息和就业扶贫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确保防疲安全情况下,在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线上职业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补贴类培训范围。
3.进一步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有关鼓励奖励政策的兑现。为建档立卡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就业兑现就业补助资金和沪遵劳务协作资金补贴,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兑现跟踪服务补贴,积极构建营造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4.大力推广线上招聘服务。推行“线上+线下”同时服务,集中开展互联网招聘,推广远程面试服务,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服务,要将岗位情况及时反馈给务工人员。
5.进一步加强网络培训。大力推广远程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组织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村(居)、培训机构和企业发动广大城乡劳动者通过中国职业培训在线、贵州广电网络“农民培训视频点播系统”等平台参加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各方力量向贫困农村整合,引导各方资源向贫困儿童汇聚,切实关心贫困儿童的学习、生活问题,加大助学救助力度,搞好向贫困儿童送温暖活动,10月24日,我镇成功开展了一次扶贫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热心助学的良好氛围。
我镇召开三个专题工作会议,即班子会、干部职工、村委主要领导会议,使全镇干部职工思想统一、使扶贫助学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张贴标语、宣传栏等形式,激发干部职工献爱心的热情,营造扶困助学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捐赠活动。
我镇的“扶贫助学献爱心”活动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镇主要领导走访慰问贫困儿童情况,对一些孤儿或者实际孤儿的,给予特殊关照,比如将其列入低保对象,享受最高档次,并将全家列入低保,同时享受学校有关的一些补贴补助。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助学活动中来,组织“一日捐”活动,捐爱心,扶贫困。
三、热心助学,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为了推动我镇扶贫助学工作的开展,我镇认真开展摸排,到贫困学生家走访慰问,在全镇范围内确定了11名贫困生,每生给予200元资助和一些生活用品,对他们表示一点关心,携手与他们共度难关。
通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缩小了贫富差距、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而且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感觉到了生活在新社会里互助互乐的氛围,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通过广大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一定会得到春花秋实的结果。
本次扶贫助学活动,因为宣传到位、组织得力,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建立贫困儿童爱心基金,并在干部中开展互助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使贫困儿童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得到党员干部的关心和帮助。
一、蒙古族村落三农问题现状
总体而言,蒙古族聚居村和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它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蒙古族村落农牧民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制约力量最强的是蒙古族村民思想观念间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蒙古族村落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民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农牧民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农牧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也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但目前与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弍相适应,还有相a-部分蒙古族村落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裉深蒂固,大部分存在自满心理,具有明显的乡土性和保守性。在经济生产领域,则靠天养畜,生产热情不高,钻劲不大,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过愤了温饱即安的游牧生活,贪恋土地、草场和牲畜,对外界的新鲜市物很难接收,缺乏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阻碍走上现代生产方式的致富之路。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致富缓慢
传统蒙古族村落农牧区社会生活方式单一,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手段是务农务牧。牧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牧业规模不大,传统农牧业生产是由一家一户个体农牧户为主体承担的,对小块土地和少量的牲畜进行独立经营,抵御自然灾窖能力差,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以农牧业为基础的生活体系,以家庭为单元的生疳格局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性的消费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人严重不足,蒙古族聚居村的农曰水利基础设施普追薄弱,种植业欠产减收,加大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各族群众返贫速度。蒙古族村落屯路况差,交通不便,距离乡镇和县城较远,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着a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农民群众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三)农村基础教育滞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a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教育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基础教育就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现阶段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滞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蒙古族村落地域殊,人口居住面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由此带来了教学点设置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设备)不足,尤其缺乏先进的电脑教学设备,无法开设外语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办学规模小,不够规范等问题老师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质量低,导致升学率与成才率低。广大蒙古族村落群众渴盼农村学校能够开设外语、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学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学校硬件设施差的,甚至部分学校缺少学生桌椅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从业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施十个全港盖工程,促进滎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培养新型农民
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釆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霜要。首先,解放思想,扩大脱贫致富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的农民,不接受先进的经营理念只能是一个美丽蓝图。因此,转变农牧民传统思想观念,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切实解决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观念落后等问题是a前新农村建设的苜要问题。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途径,坚持扶贫先扶志,使少数民族群众在思想上发生裉本性变化,化作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其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弍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加强村民科技培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点面结合,示范引导,重点实施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积极弓I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着力培养一批农牧民技术员。农牧民科技培训要结合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确保农牧民在培训中长知识、增技能、受教育,确保农牧民学有所用,培养一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增强农牧民增收致富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再次,创业意识培育。焚立市场经济意识,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并适应市场经济,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i只、诚信意识等。组织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理性进行生产,提高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创业的本领。在蒙古族聚居乡、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胆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成为民族乡村脱贫致富的催化荆。
(二)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进一步改善蒙古族村落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文明、幸福、安康、富裕的好日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主要目的。因此,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牧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扶贫攻坚步伐。以产业基地建设、“农牧互补”战略、开发式扶贫、劳务经济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步实施,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先解决民族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和常规医疗设施的装备问题。重点建设一批交通、农田水利、能源和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公路建设,提高综合运翰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重点改善民族贫困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注重因地制宣,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民非农产业就业,拓宽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创造更多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力度,扎实稳步地推进。
(三)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蒙古族村落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推进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贯彻落实《蒙古族村落民族教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蒙古族村落学区(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学校的基础设施上抓起,通过争取项目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可以减少村办中小学,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扩大乡镇所在地和县城中小学的规模。通过在县城和乡镇集中修建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把广大农牧村儿童集中到城镇上学,确保农牧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师资薄弱的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牧村的教育教学质置的重要举措。可以推行城镇教师、优秀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不仅能缓解当前农村师资力猜?薄弱的突出问题,还能带动农村地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增加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教育经费能有效确保面广捃大的农牧村教师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与系统性的培训,促使广大农牧村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釆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促进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地域内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
总结
把握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就找到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十个全禮?盖工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农牧民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教育滞后等)的基础上,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变三农现状的主要策略: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以期能为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献策。